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共8篇)
1.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以“劳而获,创而活”为宗旨,树立农村劳技教育新思维,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创造性为主,有效促进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劳技教学特色以及丰富的劳技教育基地等资源优势,认真做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以及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总体目标
1、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努力做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科学化、开设制度化、实施规范化,初步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体系,进一步优化学校的课程结构,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成为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高的新的增长点。形成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相适应的组织管理体系,充分挖掘现有的课程资源,开发一批高质量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尤其要重点建设好包括劳动技术课在内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和与以人为本相适应的评价和考核方式。加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之间的关系研究和课程综合化、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研究与实践。
2、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新的平台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增强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增强课程对学生发展的适应性,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不断改善,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促进学生个性特长的培养。尤其要注重:
(1)引导学生对事物充满好奇心,激发强烈的兴趣和求知欲;
(2)引导学生对学习过程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善于发现问题,勇于质难问疑;
(3)引导学生发展丰富的想象力、鲜活的直觉判断力、活跃的思维发散力;(4)引导学生发展顽强的学习意志力,增强耐挫力,提高心理调节能力;(5)引导学生学会分享成功与合作,培养尊重他人、崇尚科学、追求真理、克服困难、积极进取的意志品质;
(6)引导学生关注人与环境和社会的和谐发展,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7)培养学生的创业意识,充分认识到农村这一广阔天地是大有作为的。
3、为教师的专业成长提供新的载体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研究与实践,努力使全体教师全面把握课程改革的精神实质;通过选派优秀教师参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形成一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积极分子和骨于队伍,促进教师队伍课程建设总体水平的不断提高。
(1)促进教师转变观念,转换角色。要求教师不仅要成为课程高水平的实施者,而且要努力成为课程的建设者、研究者、开发者。
(2)促进教师转变教学方式,实现教学方式由注重结论的“传承式、灌输式”转变为注重过程的“探究式、互动式”。
(3)促进教师提高教学能力。引导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教学,研究、创造、发展、丰富教学方法,逐步形成具有个性的教学风格。
(4)促进教师提高科研能力。引导教师钻研教育理论,培养探究意识,积累课程资源,挖掘自身潜能,提升科研水平,提高创新能力,促进专业能力的持续发展。
要努力抢抓课程改革契机,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力度,促进学校办学质量的不断提高和办学层次的不断提升.使学校的办学特色更加鲜明,示范辐射作用更为充分。
三、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目标是:
1、增进学主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逐步形成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思想意识和能力。
(1)走进自然,增进对自然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人与自然的内在联系;(2)关心自然环境,自主探究自然问题,具有环保意识;(3)参与环境保护的活动,形成初步的环境保护能力;
2、主动积极地参与社会和服务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增强社会实践能力,并形成社会责任感和义务感
(1)走入社会,增进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理解个体与社会的关系 ;(2)关心社会现实,主动探究社会问题,积极参与力所能及的社区活动,服务社会,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
(3)遵守社会行为规范,养成社会交往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生活、共同工作;
(4)养成关心他人、关心社会的习惯,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对社会负责的态度。
3、逐步掌握基本的生活技能和劳动技术,具有自我认识能力,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
(1)反省自我,增进自我认识,确立自信,树立人生理想,积极进取;(2)掌握基本生活技能,学会适应社会生活,养成负责任的生活态度;(3)了解与认识现代生产和劳动技术,端正劳动态度,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4、发展主动获得知识和信息的能力,养成主动地获得信息的学习习惯和主动探究的态度,发展信息素养、探究能力和创造精神。
(1)学会自主提出问题、制定活动方案,并组织实施活动方案 ;(2)形成自主收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3)开展问题探究,体验探究过程,对感兴趣的自然问题、社会问题和自我问题进行深度探究;
(4)养成主动探究的习惯,形成问题意识,发展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
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基本原则
综合实践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密切联系学生自身生活和社会生活、体现对知识的综合运用的课程形态。这是一种以学生的经验与生活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作为综合程度最高的课程,它不是其他课程的辅助或附庸,而是具有自己独特功能和价值的相对独立的课程,它与其他课程具有等价性与互补性。与其他课程相比,综合实践活动具有如下特性:
1.整体性。世界具有整体性,世界的不同构成——个人、社会、自然是彼此交融的有机整体。文化作为世界的一部分也具有整体性,文化的不同构成——科学、艺术、道德也是彼此交融的。人的个性具有整体性,个性发展不是不同学科知识杂烩的结果,而是通过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而不断探究世界与自我的结果。综合实践活动主题的选择范围应包括学生本人、社会生活和自然世界。对任何主题的探究都是体现个人、社会、自然的内在整合,体现科学、艺术、道德的内在整合。综合实践活动必须立足于人的个性的整体性,立足于每一个学生的健全发展。
2.实践性。综合实践活动以学生的现实生活和社会实践为基础发掘课程资源,而非在学科知识的逻辑序列中构建课程。综合实践活动以活动为主要开展形式,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去,在“做”、“考察”、“实验”、“探究”等一系列的活动中发现和解决问题,体验和感受生活,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3.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特殊需要,其课程目标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面向学生的整个生活世界,它随着学生生活的变化而变化,其课程内容具有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关注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所产生的丰富多彩的学习体验和个性化的创造性表现,其评价标准具有多元性,因而其活动过程与结果均具有开放性。4.自主性。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学生的自主性的充分发挥开辟了广阔的空间。他们自己选择学习的目标、内容、方式及指导教师,自己决定活动结果呈现的形式,指导教师只对其进行必要的指导,不包揽学生的工作。
5.生成性。这是由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取向所决定的。每一个班级、每一所学校都有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每一个活动开始之前都有对活动的周密设计,这是综合实践活动计划性的一面。但是,综合实践活动的本质特征却是生成性,这意味着每一个活动都是一个有机整体,而非根据预定目标的机械装配过程。随着活动的不断展开,新的目标不断生成,新的主题不断生成,学生在这个过程中兴趣昂然,认识和体验不断加深,创造性的火花不断迸发,这是综合实践活动生成性的集中表现。对综合实践活动的整体规划和周密设计不是限制其生成性,而是为了使其生成性发挥得更具有方向感、更富有成效。
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步骤
1、成立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领导机构
(1)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管理决策机构,负责制订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的方案和具体实施计划,制订和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培训教师队伍;决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设置和课务安排,组织校本教研,审查和编著校本教材,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发实施提供物质和人力保障。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领导小组组长:郑勇(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的主要负责人和决策者,负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总体设计,总体把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全面研究和实施。);
副组长:王啸林(分管具体实施校长的决策及负责校本培训、督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协调各学科的工作、组织教师编写校本教材、安排教师有效实施课程计划、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研究和实施进行指导、评估、调查、分析学生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需求情况及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档案整理工作等工作。)
成员:彭生翔、周国云、张成明、刘文、赵海翔、朱德永、程顺平、郭峰。(2)工作小组:以校长室牵头,成立以全体行政科室及一线骨干教师参与的工作小组,倡导一种全员参与的的意识,全面开展我校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工作。
2、构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网络
3、培训师资
我校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实际出发,以新课程为导向,以“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业引领”为核心要素,灵活运用理论学习、教学反思、结对帮扶、经验交流、调查研究、问题解决、教学咨询、教学指导、骨干教师对话、说课、听课、评课、录象课观摩、专业人员与骨干教师合作研讨等多种教研活动方式,对教师进行各种模式的培训,从而来提高他们的专业素养。
(1)培训内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究;教师专业知识培训(学校对担任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师进行相关专业知识培训)。
(2)培训方式:
①“讲座”模式。学校长期聘请有名望的学者,专家来校授课、带徒。这种模式让年青教师受益非浅。
②“研修班”模式。学校定期选送相关学科的骨干教师进行系统的专业的业务脱产培训,邀请有名专家对相关学科教师进行培训、专题讲座,以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
③“课题研究”模式。学校将新课程实施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作为课题来研究。
4、撰写课程纲要
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课程目标:全面、恰当、清晰地阐述课程涉及的目标与学习水平。(2)课程内容或活动安排。(3)课程实施:包括方法、组织形式、课时安排、场地、设备、班组规模等。
(4)课程评价:主要对学生学业成绩的评定,涉及评定方式、记分方式、成绩来源等。
5、建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管理制度
逐步建立“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申报与审定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校本教研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授课规则”、“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师评价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学生评价制度”、“龙都中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奖励制度”等,以管理制度的制定和落实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实施正常有序、规范进行。
六、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设的内容
7—9年级综合实践活动的基本内容包括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主要领域。另外,为了充分体现学校“劳而获,创而活”的教育特色,把班级活动、团活动、校传统活动纳入综合实践活动之中来加以开发和实施。
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领域既对学生发展具有独特的价值,但初中综合实践活动的活动主题和活动方式应跨越四大领域的界线,应体现综合性的特点。我校在课程内容的开发过程中以综合主题方式,将研究性学习渗透于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之中,以“劳动与技术教育”为切入点、以“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活动为载体、以“信息技术教育”为获取知识和研究方法途径、以基于小组合作的“研究性学习”为手段,实现四大领域课程内容的整合。
(一)研究性学习的内容
研究性学习是指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从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专题,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它强调在系统学习书本知识、获得间接经验的基础上,更多地通过学生对生活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探究来获得直接经验,提高综合运用各科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内容,既可以由教师提供范围,也可以由学生自行确定;可以是课堂教学和课本知识的拓展延伸,也可以是对自然、社会和人生各种现象的探究;可以着重对某一学科领域中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也可以对某些综合性的问题开展多角度、多方面的研究。与一般学科课程相比,研究性学习在内容上更广泛、更灵活、更富有弹性;它注重向学生提供更多的获取知识的方式和渠道,为发展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
初中生喜欢进行丰富的、奇特的幻想,敢于提出大胆的设想,在许多方面表现出强烈的探究和创造欲望。与现代科学发展趋势相联系的学习内容,是学生渴望了解的,也是传统的书本中不能及时容纳的。教师通过开设有关的科普讲座、订阅《科学大众》、多媒体展示、播放光盘等方式介绍科学人物,以激发兴趣,启迪思维;通过科技制作比赛、电脑创作科幻画等方式积极鼓励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设想。深入浅出地向学生介绍一些当代科技发展的最新成就,如航空航天、生物工程、计算机技术、环境保护、新材料新能源等,增进学生对科学发展的了解和认识,有效地激发他们参与研究的兴趣和热情,开拓研究性学习的领域和思路。
进入初中阶段,学科门类逐渐增多,学习难度逐渐加深。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要注意创设各种情境和条件,加强与各科知识内容的联系,促使初中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去观察和思考问题。在同一主题下,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过程的设计、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都可以有较大的灵活性.
研究性学习内容的选择上,我校因地制宜、因时制宜,注意将对文献资料的搜集的利用和对现实生活中“活”资源的发掘结合起来。校内外自然环境、人文环境与现实的生产和生活中,都包含着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和解决问题时可资利用的丰富素材,这是研究性学习取之不尽的教育资源。我校与大中城市相比,可供选择利用的信息来源相对较少,但自然资源十分丰富,环境特点比较鲜明。我们把东边沟农业生态园作为我校的校外综合实践活动基地,与劳动技术教育等结合起来,根据自身的传统优势和校内外教育资源的状况,构建有学校特色的研究性学习内容系列。
教师在日常的各科教学中结合教学内容注重引导学生通过主动探究,解决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比如数学学科每册课本上都有5~6节课题学习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研究性学习的性质,通过这类课题学习把研究性学习融于各学科教学之中。以某一主题为中心开展学习研讨活动,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一是加强学科之间的整合,进行相关内容的有关渗透,即以某一主题为基点,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来解决相关问题。二是加强信息技术教育与各学科的融合,重塑全新学习理念。多媒体教学为学生网上学习提供了便利。学生可以上网查资料,可以下载自己感兴趣的内容,可以将自己的调查报告做成电子投影片来显示,可以用电脑办各种小报。教会学生在网上查询、交流、欣赏、创作、展示。引导学生对经济、政治、法律、家庭、社区、民族、国家、国际等社会问题进行有选择地探究,掌握现代的科技研究技能,帮助学生掌握社会调查和社会探究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社会责任感,为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奠定基础。
具体课题见附一:《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整合课题指南》
(二)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的基本内容 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是指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走出教室,参与社区和社会实践活动,以获得直接经验、发展实践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为主旨的学习领域。
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的基本步骤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①分析学校与社区资源及需求,确定活动主题。学校应综合考虑班级、人数、经费、学生意愿以及能够提供的时间或服务机会等因素,多种渠道考察支持开展社会实践的社会机构或团体,确定活动主题。
②制定方案。学校要加强与教师、家长、社会机构等相关人士的联系与合作,协商制定出详细的活动方案,以便于活动的顺利实施。
③开展相关培训。活动前,学校应对学生进行相关培训,让学生熟悉社会实践的内容,掌握基本的社会实践技能,树立正确的社会实践观念,学会处理社会实践过程中的突发事件、安全问题,并指导学生学会反思。
④实施活动。学校应认真组织实施各项社会实践。
⑤指导学生进行反思。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并指导学生及时记录活动体验和活动反思,养成关注社会、反思社会的意识与习惯。⑥综合评价。学校根据学生的活动表现,对学生进行综合评价。
具体课题结合学校“劳而获,创而活”的办学理念和校园文化特色(附二)
(三)劳动与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以学生获得积极的劳动体验,形成良好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操作性学习为基本特征的教育。
1、在操作活动中进行技术探究和技术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以学生亲历实践、亲手操作、手脑并用为基本特征。学生通过人对物的程序性、技能性运作,通过人与人的互动获得丰富的体验,实施操作性学习但劳动与技术教育并不只停留在单纯的操作技能的训练上,还应注重操作活动中学生对技术原理与方法的追思、学生对技术学习方法的体悟,以及学生良好的劳动习惯与技术能力的培养等。应注重技能训练中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力求技能掌握、态度养成、能力发展的有机统一。
2、以项目为载体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
活动是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的主要方式,项目是组织劳动与技术教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根据初中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考虑到劳动与技术教育的特性,提倡以具体的技术项目为单位来设计和组织学生的劳动与技术教育的活动。我们的“项目制”教学模式,以班级为单位,自主安排种植计划,充分发挥多学科老师的特长,培养学生的经济素养、信息素养、科学素养、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体现“创而活”的教学理念,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知识就是财富。
3、立足学生所处的现实世界,注重教育内容的生活取向。劳动与技术教育一般以当地的经济、社会和技术环境为背景,在现实生活中选择那些对学生发展有益、对未来生活有用、与科技发展趋势有关的内容,作为核心来设计和组织学习活动。在学习过程中要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的创业热情,引导农村学生摒弃那些自我满足、安于现状、学手艺打工拿工资传统保守观念;树立大胆创业、艰苦创业、诚信创业、开拓创业的理念和信心。通过现实、生动的案例学习,理解创业的意义、学会把握农业创业的机遇、用现代经济观念规划农业产业的创业项目;关注职业领域,增进职业认识,形成初步的职业选择意向和初步的创业意识培养学生作为创业者所具备的基本素质等。
4、劳动与技术教育既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
劳动与技术教育是跨学科的学习领域,它强调数学、物理、化学、生物、地理、艺术等学科基本知识的综合运用,同时也强调融合社会、经济、环境、法律、伦理、心理与健康等方面的教育视野。它注重各学科知识的联系和综合运用及其在此基础上的技术探究,强调各种教育资源的有效开发和利用。学生的劳动与技术学习活动,不仅是已有知识的综合运用,也是新的知识与能力的综合学习。它强调学生在已有的经验基础上探究新的技术原理,获取新的技术能力。
具体内容见《龙都中学“劳动与技术”课程计划》
(四)信息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
中小学的信息技术教育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和实践能力为主要教学目标。信息素养即学生适应信息化社会发展需要而必须具备的收集、分析、处理、交流和呈现信息的素质,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是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的主要教学目标,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围绕这个中心开展相应的教学活动,使学生的信息素养成为与读、写、算一样重要的终身有用的基础能力,同时,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必须兼顾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多种能力的培养,注重学生的精神、道德、文化和社会等多个方面的发展,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所以说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是以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为核心,面向学生全面发展的课程。
初中信息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为主。教学内容分为六大基本模块:
(具体内容见附四)
课时安排:初中阶段信息技术课程,一般不少于68学时(初
一、初二每周1节、初三根据需要和学生选择开设)。上机课时不应少于总学时的70%。
七、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评价
1、授课教师的评价
(1)对教师开发的枚本课程方案的评价 教师开发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方案内容包括: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纲、授课内容、授课计划、教案。课程方案评价分为:
①课程开发目的意义
密切联系国家、地方和校本课程
有利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切实帮助提高学生技能和创新意识
②课程目标的确立
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具体
能考虑学生特点,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
③课程内容
体系完整,教材框架清晰,层次分明
编排科学、启发性强,突出能力
新科技、新观点、新方法含量高
(2)对教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教学的评价
①指导思想:体现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疑为主轴、动(练)为主线的教学原则;重视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注重德育渗透和情感熏陶。
②目标内容:体现三维目标内容要求 ③指导过程
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善于设疑激趣,讲练适当
面向全体,反馈及时,注重学法指导,启迪思维
(4)教师素质
教态自然大方。语言规范,善于驾驭 善于使用各种电教辅助手段,板书科学、新颖、美观
(5)教学效果
课堂气氛活跃,学生积极参与、勇于质疑,富于创意
2、学生的评价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采用书面方式的考试或考查,对学生评价主要是三看:一看学生学习该课程的学时总量,作好考勤记录。二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如学习态度、积极性、参与情况等,可分为“优秀、良好、一般、较差”等形式记录在案,作为“三好学生”和“优秀学生”的评比条件。三看学生学习的成果,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成绩优秀者可将其成果记入学生学籍档案内。
八、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教学管理
1、督促、检查教师教案,教学随记,随堂听课等管理方法贯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全过程。及时总结表扬,能促进教师积极性的保持,指出不足,可使教师改进,提高更快。
2、制定《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管理岗位职责》、《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激励制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评价制度》。为了激励教师开发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我们建立了校内的支持系统,提供沟通的机会,保障开发的时间,给予一定的奖励。
沟通:教师经常与校长、主任、学生、家长及课程专家、社区人士进行交流。
时间: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教师需要开发时间,学校每月可以给一天的时间让老师自由支配。
奖励: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情况直接与教师晋升职称、考核、评优评先挂钩,对开发工作做得好的教师给予物质和精神奖励。
3、建立教师档案袋(1)教师自己收集有关在教学和素质发展方面的资料,包括各种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存入档案袋中。这些资料可以帮助教师获得校方的认可,并提供证据证实。
(2)学校管理者,除收集整理教师档案袋中的资料,还要收集教师在教学和素质发展不足方面的有关资料,帮助教师确定发展基线,进而考查教师在下一段努力后是否取得进展。在收集各类资料的时候,可以采用观察、访谈、检查教师的教学资料和文件等多种方法。
4、综合评价
在掌握了大量关于教师发展优势与不足的资料和证据后,学校对教师的教学和素质发展进行分析,根据评价量表,给出终结性评价,并做出客观的描述。
5、每学期召开一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研讨会,展示优秀教师的成功经验,解决存在的问题,及时总结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情况。
评价是为了促进教师的提高。因此,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是面向未来的评价体系,重在信任和激发教师追求不断提高的内在需要和动机,倡导全体教师的积极参与,在民主、上进和开放的评价氛围中,促进教师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
2.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二
.“微”课程应去繁就简,能引发学生的好奇心, 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激发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探索、主动实践;“微”课程应明确小组合作任务,能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以及合作态度;“微”课程应体现生活化,在生活技能、操作技巧、问题处理方面可作为重点;“微”课程应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意识, 促进学生边做边学边问,在科学研究方法方面有所提升;“微”课程的单位教学时间应尽可能短,便于日常管理。
二、“微”课程设计要求
1.教学内容主题化
根据初中生好动、好奇、爱表现的特点,我们把课程设计成一个个小主题活动,将科学知识隐喻其中,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知识、掌握技能。
例如,在活动案例《我的废旧衣服我做主》中, 其可分成3个小主题活动,如表1所示。
2.教学环节程序化
不论是课堂教学活动,还是课外调查活动,都可以设定一个活动程序,制定一些规则,让学生有程序进行活动,使教师有方法指导活动,令学校有规则管理活动,这样的综合实践活动就与现行的课程有机融合了。具体教学模式如图1、图2所示。
3.教学任务简单化
初中学生喜好活动,对任何事物都愿意参与, 但他们也存在着知识层次低、动手能力差、思维简单等缺点。因此,布置给学生的实践活动任务应切口小、耗时短,且难度不宜太大,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够在规定的课时内完成任务。
例如,主题《笔筒的今天与明天》的教学任务可分成若干个小活动:一次购买笔筒的经历———课上展示如何选购笔筒(1课时);简易笔筒的制作—— 课上制作(1课时);不同形状笔筒储物量的研究———课上研究性学习(1课时);创意笔筒的设计———课上创新设计(1课时)。
三“、微”课程教学形式
1.“微”设计
“微”设计是一种微型化的创新设计,它要求设计者充分发挥科学想象能力,利用所学知识,对世界上的现有事物进行创新构思,将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社会、生活融汇在设计之中,设计出具有科学性、创造性、新颖性及实用性的事物。如生活中实用物品的外观设计、信息技术中的网络页面设计、美术作品中科幻绘画设计、主题班会的程序设计等。“微”设计所注重的是创新理念的运用和创造性思维的发挥,因此操作时可从以下几个侧重点出发。
(1)从事先设定的主题出发,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完成创新设计。如为残疾人献爱心的实践活动———拐杖凳的设计。
(2) 从挖掘现有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功能出发, 赋予老产品以新的外观、新的功能和新的用途。如扫除工具的创新设计、科技场馆的创新设计等。
(3)围绕主题活动的创新方案设计。如体育节中队列表演展示活动的方案设计、“绿色社区文明社区”之小区垃圾桶分布方案设计等。
“微”设计活动由于切口小、活动简捷、主题明确,非常适合初一年级学生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2.“微”制作
对于学生而言,书本知识固然重要,但要解决实际问题,仅有书本知识是不够的,因此要求学生研习理论知识的同时,还要掌握一些基本操作技能,而科技制作就是锻炼手工技能最好的方式之一。 经常开展科技制作活动,对培养学生的工具使用能力、程序设计能力、绘图表现能力等都大有裨益。
根据初中学生的特点,我们可将一些科技制作转化为“微”制作,每个“微”制作的目标不高,要求也不复杂,只需自行设计图纸、寻找材料、完成制作即可,老师的任务就是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工具和注意安全规范等,这样就在开放式活动中培养了学生的基本操作技能。
例如,在《伸缩衣架》“微”制作活动中,钢锯、尖嘴钳、手电钻、木工锉刀等操作工具的使用方法则为重点培训内容,具体要点如下。
(1)钢锯的使用:安装锯条时,应使其锯齿朝向前推进的方向;锯的速度要均匀、平稳,且快慢有一定的节奏;用力不能太大,推进的方向应与锯口一致,防止锯条弯曲、折断。
(2)手电钻的使用:学会根据实际情况选用合适的钻头,并熟练拆装钻头;钻孔时用力适当,防止电机因过载而损坏;操作时禁止带线手套,因为旋转的钻头容易将手套卷入而伤人。
(3)木工锉刀的使用:木工锉刀不得用于金属加工;只能朝一个方向锉,且速度不宜过快,用力不宜过大,以免过早磨损;锉刀不宜与其它刀具堆放在一起。
3.“微”创造
将发明创造教育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来,既丰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内容,又增加了综合实践活动的科技含量,还能增强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但发明创造活动是一项实践性很强、周期性很长的活动,要完成一项发明作品,从选题到制作成型,往往需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完成。如果将发明创造教育引进课堂,似乎是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其实不然,要想实现创造型课堂教学,只需引入“微”创造教学,让学生在有限时间内,完成简单的创造,初步形成创造意识,为其日后创造与革新打下基础。
在进行“微”创造活动中,重点应放在创造课题的寻找、创造技法的应用、创造技巧的实施上,不必追求作品的高质量和档次,只要完成作品就一律给予表扬,并鼓励他们不断去寻找和解决更多的问题,时刻激励他们挑战自己、实现梦想。如表2所示的“试试你的创造力”活动中,给学生设置好创造范围,指明一些创造方式,让学生有规律可循、有方法可借鉴,逐步引导学生进行创造力的开发。
以表2中“带USB插座”的创造为例,购买一个现成的电源插座,再找一个废弃的手机充电器(一般家里都有),将充电器内的电路板和USB接口拆下,然后将电路板安装到插座内部、USB接口安装在插座面上,适当接线即可。当然,在操作前应培训学生如何使用电烙铁工具进行电线的焊接。本“微” 创造活动1节课即可完成,且具有操作简便、容易实施、安全可靠等优点,创造效果显著。
4.“微”探究
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既要活动,也需创新,还要学会独立思考和探究。学生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 这是十分宝贵的。所以,应正确引导学生,使他们在知识不断积累的过程中敢于钻研、敢于尝试、敢于实践、敢于探索。要鼓励学生奇思妙想、大胆尝试, 不管他们想法如何,不能随意加以批评,更不要为他们代言。正确做法就是与他们一起合作探究,共同分享科学探究的乐趣。
由于每个学科都有其特色和规律,如数学侧重于运算和推理,科学(物理、化学、生物)侧重于实验操作和原理运用,语文和社会侧重于人文素养的积淀等,因此在综合实践教学中,要融入不同学科的教学思想,设置一些有利于学生探究的兴趣点,引发学生思考,诱发学生想象,激发学生创造,让综合实践课堂教学成为探究性学习的重要阵地。部分 “微”探究活动如表3所示。
5.“微”实践
“好动”是初中学生的本色,很好地利用学生这个特点开展综合实践,可大大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做到积极参与、认真实践、合作探究、共同发展。 例如,在进行《矿泉水瓶的应用》这一环保主题活动时,可让学生充分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智慧和灵巧的双手将矿泉水瓶转变成一件有用的东西。于是,经过女孩子的用心打扮,美丽的芭比娃娃、艳丽的花篮、漂亮的笔筒一一问世;在男孩子的手中,一个个矿泉水瓶瞬间变成了会“跑”的玩具, 如空气动力小车(一个瓶子作为小车主体,四个瓶盖当作车轮,在车身上固定一只气球,以气球释放的气体为动力)、双体电动船(将两只瓶子绑定在一起作为船体,在其上安装电池、马达和螺旋桨)、水火箭等。此时的学生已经不是讲台下被动的观众, 而是实践活动真正的主人。
既然是“微”实践活动,那么其主题就不能太大,过程不能太复杂,目标不可太分散,形式不宜太单调,内容不局限于课本。所以,在设计“微”实践活动时,要因地制宜地进行,既要照顾到课本,也需与本地生活实际相结合,使活动在学生兴致勃勃的情感体验中成功开展。
四、“微”课程实施课例———“走近电磁炉”
1.活动背景
电磁炉,因其煎、炒、炸、煮、炖无所不能,现已成为厨房中家用电器中的一大“神器”,且带给人们一场饮食文化和生活方式的革命。但许多学生由于不烧饭、不做家务,并不了解电磁炉,甚至不认识电磁炉。有些学生家里虽然有电磁炉,但不敢操作电磁炉,怕发生意外。为此,我们走近电磁炉,让学生了解电磁炉,正确使用电磁炉,并且还要创新电磁炉。
2.活动过程
(1) 活动一:“走进电磁炉大卖场”———社会实践(1课时)
1课前制定任务,让学生们自由结组去完成, 如网上调查电磁炉相关信息、市场调查电磁炉售卖情况、采访电器销售员、家庭电磁炉使用调查……
2学生制作好PPT进行展示,一起讨论、交流, 教师边指导边总结,寻找活动中的问题,再解决这些问题。
(2) 活动二:“一起来烧菜———电磁炉的使用”———劳动与技术(1课时)
1分成若干个小组,选出一个会使用电磁炉的同学担任组长;
2每组准备一台电磁炉(品牌不同)和一些蔬菜(如鹌鹑蛋),组长带领煮菜。
3试验对比:将500mm水烧开需要多长时间, 然后与煤气炉烧水时间进行比较;不同品牌电磁炉烧水时间比较等。
(3) 活动三:“电磁炉工作原理的探究”———研究性学习(1课时)
1问题:电磁炉的工作原理是什么?什么锅具适合电磁炉呢?
2边实验,边观察,边思考。
a.拆装电磁炉,观察其内部结构,让学生猜一猜内部大线圈有何用途?
b.将一个连接着发光二极管的1匝闭合线圈放到电磁炉加热区域,开通电源,让学生们观察有何现象?
c.将不同材质锅具,如铁锅、铝锅、陶瓷锅等,分别放在电磁炉上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d.用电磁炉烧水,然后手持一个连接着发光二极管的200匝闭合线圈,不断接近电磁炉四周和锅具内部,观察现象。
3小组讨论,写实验报告,然后展示。
(4)活动四:”电磁炉的明天“———创新设计(1课时)
1将学生划分成几个组,然后积极思考,对电磁炉进行创新设计。
2各组派代表展示创新设计成果。
五“、微”课程实施效果
1.学生活动能力的提升显著
人的活动能力所包含的范围很广,如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社会活动能力、科技创新活动能力等等。 任何一种活动能力都不可或缺,它们都会对学生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通过几年来综合实践活动 “微”课程的教学,我们发现,许多学生爱做家务劳动了,一些学生喜欢科学研究了,还有一部分学生对小发明和小创造产生了兴趣,他们中的绝大多数能够运用观察、分析、实验、论证、创造等科学手段进行问题的探究,科研素质明显提高。常规素质检测与评价如表4所示。
2.教育教学理念的迁移明显
综合实践活动“微”课程的魅力在于目标明确, 课堂容易实现;锻炼能力,学生非常喜欢;学科融合,知识交叉补充;合作参与,师生共同进步。活动中,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问题意识、综合能力明显得到提高,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可喜的变化,这种变化也迁移到了其他学科的教学当中,学校的教学面貌也悄然发生着改变。
3.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三
第一节 调查过程及研究方法
我校所在区域属于广州市的番禺区,全区目前有公办中小学144所,且在德育建设过程中,许多学校摸索除了许多有益的经验,有的学校在全市德育课程建设中有着先进的经验。通过德育课程,以及渗透于其他学科课程这一途径,有计划、有步骤的定向培植,狠抓养成教育、文明礼仪和传统文化教育,许多学校形成了区域共性又有校本个性的办学模式。因此,调查和了解我区小学德育活动课程的开发和实施状况,既能了解我国一个区域德育活动课程实施的状况,也能够为我校的小学德育活动课程实施提供有益的借鉴。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从本次调查的基本信息的统计结果来看,目前,我区的德育教师群体总体上是教龄在15年以上的老教师占绝大多数,而且大部分是女教师。这说明,这些教师在新课程改革没有推行之前就已经从事德育工作,他们具有丰富的德育教学经验。几乎所有的教师在任教德育课程的同时,还任教在其他学科,尤其是任教语文、数学、英语等科目。这一方面说明许多学校还没有专门的德育课教师,只是在任教主课的同时兼职教授德育课程;另外一方面说明,这些兼职的教师在进行德育课程实施的过程中,可能会有意识地进行课程的渗透,在其他学科中进行德育的渗透。但是同时,这些就还有可能会挤占德育课程的时间。老教师,兼职的任课教师,总体来说小学德育课程师资队伍的专业建设问题总体状况并不是非常乐观。
在本次调查中,重点关注了小学德育课程实施中各个环节的具体情况,比如:德育课程中教师的准备、实施中师生的交流、课程的领导、课程的评价等多个方面。下面我们就从课程实施的几个环节出发,具体分析本次调查的结果。
一、教师习惯在已有的框架中和同事准备课程
调查发现,教师们在准备中,多数人通常是和同事一起讨论准备或设计课程,而且通常是在学校统一设计的大框架下进行,当然也有许多人喜欢各自准备课程。由于小学德育课程在小学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以及我国教师在教学中形成的备课传统和习惯,教师们已经习惯在已有的课程框架中准备课程。他们中有时在遇到问题时,也与其他同事一起来商量,共同决定课程。但是,同时,也要看到许多教师在课程开发和设计方面仍然习惯于依托已有的课程框架进行,在课程开发方面,仍旧依托于国家或者地方的课程框架,在教材的引导下进行。
二、教师们全身心地投入到德育课程中,习惯于向参考书求助
调查发现,近一半的德育课教师会全面地投入到德育课程中。德育作为五育之首,一直以来都得到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因此教师在实施德育课程时,大部分教师会全面地投入。但是,不可否认的是,也还存在一些教师对德育课程不重视的现象。也有部分教师会挤占德育课堂,他们也会照本宣科,更有教师在课程评价时,直接给学生分数,这些现象的存在,还需要教师进一步认清楚德育课程的重要性。另外,教师在实施德育课程的过程中,遇到困难或需要帮忙时,大部分教师喜欢向相关的参考书籍中寻求帮助,期望通过书本来帮助解决困难。当然,这种方式对于教师而言也是比较方便的方式,但是这种当时对于德育课程的实施来说,并不是最好的方式。这也说明,还是有教师把德育课程当做学科课程,当做知识类的课程来对待。
三、教学方式多样化,课堂讨论和小组合作是最常用的教学方式
在调查中,教师们在教学的过程中,采用最多的教学方式是课堂讨论的占三分之一,采用小组合作方式的占三分之一,有近五分之一的教师采用口头讲授方式。在教学中,越来越多的教师逐渐抛弃传统的口头讲授的德育灌输方法,采用了适合德育活动课程的教学方式,小组合作和课堂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这些新课程改革中,倡导的教学方式,已经被教师所接受,更多地在课堂中进行实施,说明新的教学方式也已经得到教师的认同,并也掌握了其中的基本操作方式。但同时,还要看到也有五分之一的教师还经常用口头讲授的方式进行教学,这可能与一些老教师还没有转变旧的方式,或者掌握新教学方式有关。
四、德育课程实施缺乏相应的资源,自身素质也需要提高
自从新课程实施以来,德育课程的实施获得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我们还是能够发现在德育课程实施过程中,还存在诸多的问题,影响了德育的效果。因此,在本调查中,我们设计了相关题目,具体了解这些问题来自哪里,需要从哪些方面来进一步提高德育的实效性。通过调查我们发现,有近一半的教师认为,现在学校缺乏德育课程所需的资源和经费是最大的困难,同时教师自身的素质和能力还有欠缺。如果要需要进一步提高德育课程的实施效果,69.8%的教师认为需要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需要学校和社区应该建设更多的课程资源,也有超过半数的教师认为扭转传统的灌输式德育观点,近一半的教师期望得到相关专家的课程指导。
因此,在接下来的德育改革中,各级教育机构要着重从这两方面着手,一方面提供在为教师提供丰富课程资源,另一方面要提升从业队伍的能力,用心建设德育师资队伍,德育师资队伍的素质决定着德育课程实施的程度,影响着学校德育的效果。
4.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四
开
题
报
告
建瓯市第一小学课题组
叶杨荣
一、课题提出的背景
2003年建瓯被文化部命名为“中国版画之乡”。作为“中国版画之乡”的建瓯版画,取材于生活,画面真实生动,色彩鲜艳厚重,八十年代曾晋京展出而名扬全国。少儿版画根植于这样文化底蕴深厚的艺术土壤中,得到了长足的发展。1988年我校开办了少儿版画班,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少儿版画教学已形成我校的办学特色,在我校蓬勃发展。课程资源优势已然形成,正是在这种背景下,我校抓住“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的良好历史机遇,根据传统文化的“挑幡”,生产和生活经验的“弓鱼”,古建筑的“鼓楼”等本土文化资源编写了版画校本教材《走进版画》和《版画天地》,并在教学中逐步的开发与完善。
而当今,校本课程的开发已成为各国、各地基础美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和美术教育研究的新课题,是新一轮基础教育改革的特色之一。国内外对此课题的研究甚少,因此,此课题的确立将弥补单一国家课程设置的不足,满足学校和学生的具体需要,以开阔学生的眼界和思路,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审美欣赏水平,凸显学校办学特色,促进学生个性健康、多元化发展。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
此课题的确立,将有利于消除教育与生活、学校与社会、知识与实践之间的隔阂与对立,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形成高尚的个性品质,有利于在共享人类社会文化资源的同时,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提高审美意识和创新能力。价值体现在:
1、培养学生的兴趣,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版画校本的开发,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原则,版画教材内容由学生自己参加社会实践收集和积累所得,贴近学生生活,同时由于教师有效的教学,学生兴趣大增,版画课成了学生一周内最有意义的课,为学生开辟了另一片天空。,学生将版画课中学习获得的喜悦带入了其他学科学习中,促进了其它学科课程学习质量的提高。
2、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使教师的价值得到体现。
通过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了教师的课程观念,让教师知道自己不是单纯的书本知识传递者,而是课程开发的创造者,通过本土文化资源的开发,拓展了教师的专业领域,初步的掌握了一定的开发技术,发展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使教师开发版画课程的信心得到树立,价值得到体现。
3、让学校再次充满生机活力。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联系了师生身边的本土文化,通过校内外的课程资源结合,让师生走出课堂进行社会实践,收集积累本土文化资源,参与版画课程开发研讨,理解知识丰富的多样化,让课堂真正焕发生命活力。让学生形成了高尚的个性品质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凸显学校办学特色的吸引力,使学校教育充满生机活力。
三、课题研究的基本理念
版画校本课程开发,旨在拓宽学生学习美术空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与文化的传承,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及热爱家乡的情感,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因此,在开发中我校以《美术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为导向,指引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使其在课标的引领下,根据地方特色,带领学生发掘地方文化资源,并通过开放的课堂,把其融入教学中,进行创作与拓展,让学生在文化底蕴的滋养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
1、树立大美术教育观,让学生在广泛的文化情境中认识美术。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树立大美术教育观,既要重视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学习和训练,又要引导学生体验学习过程,注重学生参与本土文化的传承,表达和创造文化,让学生在对人类社会及文化的体验中真正认识美术课程的社会价值。
2、树立学生发展观,使学生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校本教材的编写应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和审美能力,使学生在开发与制作的过程中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和学习能力及良好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为促进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3、树立开放的教学观,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中应建立平等、互动、开放的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引导学生在实践调查、探究中发现和解决问题,注重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
4、树立综合课程观,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应淡化学科中心,把版画教学与相关学科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进行整合优化,将版画学习活动与学生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实现课程开发的社会化、实用化、个性化和多样化,并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任务
1、总体目标:建立一个能体现新课程标准理念,体现基础教育性、素质教育精神与当地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小学美术课程体系,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艺术素质,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
2、分层目标:
(1)、建立校本美术课程教学体系及艺术综合课。
(2)、编写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
(3)、探索适合学生认知规律的校本教材编排结构模式和教学方式方法,依据家乡、学校的条件、特点及可利用开发的资源,初步形成学校自主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运行机制。
(4)、通过版画校本课程的系列开发探索活动,有效贯彻《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整合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格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五、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以本土文化教学模式的校本课程开发为主要内容,同时辅以学科拓展内容及综合交叉学科内容。其中一部分是对原教材的改编、创编,一部分是本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一部分是综合学科教材的编写与组织,各部分相互结合,有“造型·表现”内容、有“欣赏·评述”内容、也有“综合·探究”社会实践内容。并以吹塑版画、纸版画、KD版画、木刻版画等创作形式融入本土文化资源的古建筑、古民居、戏曲、饮食、传说故事、宗教、礼仪、历史名人等,最终以单色、粉印、水印、黑白及套色版画等作品成果给以展现。
六、课题研究的方法
1、调查法。调查学生的喜好、地方的特色、民间美术等。
2、文献研究法。我们理解的“文献研究”不是找几本书看看而已,根本的一点是要通过查阅文献,对研究所涉及的重要概念和命题进行辨析,以便提供必要的研究指向和问题框架。
3、作品分析法。作品分析法是儿童美术研究常用的方法,属客观性研究方法。这一研究方法的应用前提是对于儿童美术作品本质的界定。我们偏于认为,儿童美术本质上乃是语言。
4、案例研究法。我们研究的是课程案例,不仅仅是教学案例。我们研究的是课程开发的程序与结构而不仅仅是教学操作。或可以说,我们将教学操作理解为课程开发的最后一个环节,理解为发生在课堂教学情境中的、具体的课程事件。
5、比较法。通过对校本课程实施前后学生各方面的变化比较,了解教育的效果。
6、经验总结法。根据教学经验,对版画校本课程教材内容进行总结、汇编、按研究内容写出阶段性总结付诸实施等。
七、课题研究的措施
校本课程开发是一个民主开放的课程决策过程。我校在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探索中主要做法如下:
1、成立课题组,组织、管理好研究队伍,制定好研究实验方案,并对方案的实施进行调控,及时总结研究成果,确保课题研究有序、有效地开展。
课题总负责:黄锦英
课题组组长:叶杨荣
课题组成员:全体专、兼职美术教师、民间版画艺人
2、培养一支赋有课程开发意识的教师队伍。
2004年3月,学校设立“版画校本课程开发与研究”课题,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有省级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地、市级美术骨干教师参加,市文化馆、市版画研究会等单位的代表和学校领导班子成员广泛参与合作探究。课题组根据本土文化资源制定了开发方案,让美术教师亲身参与版画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提高教师的课程意识与课程开发能力,培养了一支专业扎实的课程开发队伍,使版画校本课程在学校真正扎下根来。
3、构建持续有效的开发网络。
一是版画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网络。我校设立以校长为核心的领导小组,成员由教导处、教师代表、社区代表、家长代表、学生代表等组成,形成校本课程开发民主决策网络。二是学校课程开发沟通网络。我校定期组织教师与教师,教师与管理者、校长之间的沟通、交流、对话,给他们提供一个宽松的交流平台,形成畅通的沟通网络。
4、拓宽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校内外合作探究,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社区代表共同参与,因此,我校同步拓宽学校、家庭、社区三条校本课程资源的途径,把校内资源开发与校外资源开发利用相结合,拓宽了课程资源开发途径。
5、召开版画校本教材“选题”辩论会。
在教材的选题和编写过程中,学校还组织开展了“教材选题”辩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收集的资料为开发的课题进行辩述,有的以“挑幡”为题,有的以家乡的建筑“鼓楼”为题,既让参与的同学个性得到张扬,成果得到肯定,也让全体同学的情感得到升华,审美视野更为开阔,积极性得到调动。
6、开展教学研讨,互相培训学习。
为了将版画课程落到实处,我校针对教材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一边教学一边研讨,进行即席指导,现场培训,引导教师参与讨论,整个课堂变成学习与交流的场所,在互动交流中,献计献策,解决课程开发中出现的问题,从而促进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创新。
八、课题研究的基本条件
负责人黄锦英曾参与、主持国家德育整体改革实验、“心手相牵”国际项目、全国现代化教育技术实验、省级“团体友善”青少年道德建设实验、“德育生活化”教学探索等多项实验任务。还与主要成员张小珍、叶杨荣、林敬敏、陈青老师参与省级重点课题“中小学生学业失败现象的调查及教育策略研究”实验。并参加校级重点课题《版画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已完成开发的前期工作,在校长与课题组全体成员的努力下,开发出校本教材《走进版画》(第一册)和《版画天地》(第二册)已印刷成册,受到家长和孩子们的喜爱,前来参观版画成果的社会各界人士都对这套教材和版画成果赞赏有佳。特别是 “省政协调研团”一行到我校进行版画校本开发成果调研,对两册版画教材给予了充分肯定,认为是我省学校开发的第一套版画校本教材,建议出版书籍在全省推广。另外,还参加了南平市课题《营造美的氛围,激发审美情趣》的研究,在2005年南平市美术年会观摩中,叶杨荣老师执教的版画课《会变的线条》得到与会人员的好评,并应邀进行版画创作的现场表演,使我校的版画开发研究在全地区得到了推广。
课题负责人:黄锦英,系福建省首批中小学学科带头人,福建省教坛新秀,“新课程骨干培训者”国家级培训班成员,福建省骨干教师。主要成员:
1、张小珍,参加第11届省级骨干教师培训,南平市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建瓯市课改指导组成员。
2、叶杨荣,系福建省小学美术学科带头人,南平市美术优秀青年教师,南平市美术青年骨干教师,建瓯市美术青年骨干教师,建瓯市美术学科课改指导组成员。
3、林敬敏,系南平市美术优秀教师,南平市美术骨干教师,建瓯市美术骨干教师,建瓯市美术科课改组成员。
4、陈青,系建瓯市版画研究会秘书长,建瓯市美术优秀青年教师,建瓯市美术骨干教师。可见,有足够的课题研究能力,参与课题的实施。而学校现每周有两节的版画校本课,再加上学校的支持,因此,也有足够的时间参与研究。学校图书室中有较丰富的版画资料,并设有版画室、展室、画廊等,还有版画创作的用具材料,为开展版画教学研究创设了良好了环境,所以,可以通过在社会实践收集素材资料,进行课堂教学研讨,专题讲座报告等方式,开展研究,使课题有序的得以完成。
九、课题研究的步骤
本研究在2007年5月至2009年5月施行,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开发准备阶段(2007年5 月——2007年9月):
1、建立课题组。制定规章制度,明确职责。
2、完成前测。全面观察、了解学生对乡土美术内容的兴趣、情感、态度,调查学生对建瓯乡土知识的了解程度,积累原始资料。并对一、二年级儿童进行版画开发为主题的问卷调查。
3、通过建瓯信息网、《建瓯市志》等了解建瓯的乡土风貌,寻找思考其适合版画校本课程开发的有利资源,并对现状进行分析评估。
4、制定研究方案。学习教学理论,吃透《美术新课程标准》基本理念,在全新教学理念指导下,提高对教育科研和教法探索的重要性认识,在了解各种研究方法的基础上,酝酿、提出初步研究版画校本课程开发方案。
5、开题论证。向有关专家、领导、教师介绍本课题研究的目的措施,听取意见,达成共识。
(二)、开发实施阶段(2007年10月——2009年1月):
1、落实研究的年段与班级(实验班),分析前测资料,明确目标、任务、方法。
2、全面分工,全方位查找有关校本教材内容,建立版画素材资料库,进行教材课题“选题”方案研讨,确定版画校本课程教材开发的编写提纲与结构模式,编写既突出区域性、民族性等地方特色,又突出美术学科的特点,符合学生年龄特征、认知特征、身心发展为特色的校本课程教材。
3、严格按课题计划实施,按校本课程教材授课,根据课程内容引导学生参与调查、参观、绘画、制作等活动,举办学生作品展,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版画教材修订成册
。在研究实施过程中,依据实际情况与需要,不断反思总结,不断改进教材编写内容与结构,不断改进教学的方式方法,使之日趋完善,初步形成学校自主开发美术校本课程的运行机制。
5、组织课题组相关成员实施版画校本课程课堂教学观摩活动,并对教学活动课程的总体设计。实施过程和实际效果进行评价,商讨改进方法,探索出一套版画校本课程教学的新模式。
6、中期报告和经验总结。结合实践经验撰写论文,收集案例,并定时、不定时地组织学习和交流,不断修正课题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三)、开发总结阶段:(2009年2月——2009年5月):
1、通过观察、调查对学生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总结版画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经验,撰写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2、收集整理课题研究的各类资料(教材汇编、个案、论文、教案、录像、汇报等)。并做好结题汇报公开课。
3、结题实验报告与经验推广。邀请上级单位、有关专家对课题进行成果鉴定。
4、通过版画校本课程的尝试开发探索活动,有效贯彻《美术新课标》教学理念,在此基础上系统开发各年段美术校本课程。
5、从美术学科出发,推广迁移到其他学科校本课程的开发以及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的开发,优化学校育人环境,整合教学资源,改善教学格局,提升学校教学质量和学生整体素质。
十、课题研究的预期成果
1、问卷、调查收集到的资料、分析材料等。
2、版画校本教材及教材汇编材料、学生活动材料。
3、教学论文、案例、作品光盘、研究课教案、说课、评课记录、校本课程课堂教学实录等。
5.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之初探 篇五
08级化学教育本科
畅月峰
摘 要:随着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稳步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被提到核心地位,本文结合化学教学实践对化学校本课程的开发意义、理念、原则、内容、实施评价、组织形式及认识误区进行了不同层次的思考。
关键词:化学 校本课程 开发 实施
“校本课程开发”一词最先由菲吕马克(Fururnark)和麦克米伦(McMullen)等人于1973年在爱尔兰阿尔斯特大学召开的国际课程研讨会上提出并加以阐述的。他是以国家及地方制定的课程纲要的基本精神为指导,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依据学校自身的办学理念,满足学生发展需求,以学校教师为主体进行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随着我国第八次基础教育改革的稳步推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体系已深入人心。其核心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实现此目标,对课程管理,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改变国家课程一同天下的局面,给地方和学校课程留有一定空间,以增加课程对地方和学校的适应性,利于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利于学生兴趣和特长的培养。由此,校本课程的开发被提到了课程改革的核心地位。
一、校本课程开发的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国家课程开发受到社会技术发展和经济变革的巨大挑战,一些局限性与弊端日益呈现出来。如①周期长,缺乏灵活性,严重滞后,不能反映科技的进步成果和当地社会发展需求的实际变化;②国家课程以严密的知识逻辑体系构建起来,不可能充分考虑各地方各学校的实际,重知识传授,轻学法指导,似乎就是传递知识的载体和工具,是师生接受知识的媒介,不适应知识的快速更新与人的动态发展;③课程开发的核心位置是学科专家,许多课程中存在着学校专家与实际执行课程的教师相互脱节,教师处于被动地位,课程意图不能贯彻等。这些都给校本课程开发提供了现实土壤和拓展空间,它是针对国家课程开发的局限性而采取的一种与国家课程开发相对应的课程开发策略,为尊重学校具体环境以及师生的独特性和差异性而存在。可以弥补国家和地方课程的不足,从而增加课程对学校的适应性,满足社会和学生发展的需要,发展学生特长,形成学校特色,培养多元化的社会有用人才。为此我们必须改变‘应试教育’的传统观念,树立为了每位学生发展的理念,让每位学生都学有所长。
味化学实验时我先给学生观看了一些关于化学的小魔术录像,然后让学生讨论其原理,分析并进行探究。创设了“趣味实验”,并使趣味实验系列化。如“火系列实验”,如:“火山爆发”、“魔棒点火”、“烧不坏的手帕”等;“水系列实验”,如:“神壶”、“宝瓶”、“净水变色”、“白花变成彩色花”等,大大激化学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三、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内容
1、课程引入
如引入校外由国家提供的课程开发项目,或引入校外的课程项目等。
2、课程选择
因化学校本课程开发刚起步,各地开发较成功校本课程不多,可供教师选择的余地不大。但随着校本课程开发的逐步实施,各地的校本课程开发项目会越来越多,教师就需要根据学校的教育哲学和本地实际需要及学生兴趣来选择课程。当然选择课程有多种层次和方法,也包括日常教育工作中,教师对教材内容作出的处理。专家和学者开发的国家课程着眼于全国范围教学总体水平,它考虑更多的是学校的“共性”,相对忽略了学校的“个性”,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具体情景,对课程进行“二次开发”,以增加课程的适应性。
3、课程改编
有对国家规定的核心课程的某种形式的改造以适应具体的学校和教学情境,有对引入的校外课程重新改组,也有对学校自身开发的课程的进一步改进等。主要是指教师对正式课程目标和内容加以修改,以适应具体的学校和教学情境。如把演示实验改为学生实验,把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课程的改编也包括对国外引进教材的翻译和本土化改造,以适应本地和学生发展的需要。
4、课程整合
有对不同学科的整合,有学科与活动的整合,有同一学科内部不同教学内容的整合。当前,化学、物理、生物学科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拓宽了现行课程教学范围,原来纵向掘进的学科隧道,现在成为纵横拓展的知识网络,需要树立起学科整合意识,在整合中创造,在整合中超越,把教学转向有利于提高学生素质的轨道上来。
5、课程开发形式
课程创新学校自己开发新的课程项目或单元,学校自编教材或自行设计某种具有特色的校园环境和社会活动专题,这是目前校本课程开发的主要形式。可采用如下方
化学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化学实验对于化学课程目标的全面落实具有重要的作用。化学校本课程要把实验探究活动与理论有机的结合起来。通过有意义的课题,调动学生通过实验积极探索。化学实验是培养学尘创新意识的最佳途径,科学探究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教学中可采用形式多样的探究活动:如学习水污染后,让学生走出课堂,调查镇原县水资源的利用和河水污染情况,探究镇原县石灰石中碳酸钙质量分数,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获得第一手的信息,通过发现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合理化建议,4、化学校本课程应构建多元化的化学课程模块
多元化的化学课程模块为学生提供了自主选择的空间,适应学生的个性发展,改变了不同志趣、不同需要的学生必需学习相同的内容,可以满足不同潜质学生的需要,有利于高素质的创新人才的培养。
如化学和生活模块:主题围绕生存环境、健康饮食、化学能源、家居和穿用材料、安全使用化学品等话题依次展开,营造一个贴近生活的情景,阐释生活中的化学现象,关注并解决生活中的化学问题,以提高同学们的化学科学素养。如:淘米水妙用、铁锈的除去、自制肥皂、食物的酸碱性、酸雨的pH测定等。
练习与实验模块:学习化学,总离不开做题目,习题有什么功能?很多人以为题目可以巩固知识,可以应付考试,因为如此,有时候解题时总显得那么枯燥乏味。当我们把知识隐身于一个问题的解决,一个实验的观察,一个资料的搜索,一个故事的聆听,让学生在听、做、查、看中巩固知识,应用知识时,学生的积极性就能提高,能力也能提高。练习与实验的结合,正是体现了这一观点。
环保和育人模块:在目前社会中,环境保护和教书育人显得越来越重要。教师充分利用现有教材,积极在课堂教学中进行环境教育的有机渗透。通过学科渗透,学生从中获得环境知识、把握环境道德,体验环保情感。如白色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臭氧层空洞、仿生材料的研制、科学家的成长经历等。
5、化学校本课程一定要以校为本
校本教材要根据自己学校的情况,按照学生知识结构,依托校园周围环境。如参观燕化公司化工厂,收集有关的资料,讨论化工发展的前景及化工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调查燕山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让学生学习更适用的知识,促进全面发展,并起到一定的减负作用。
6、化学校本课程应与现代教育技术有效整合
本课程开发的教材不能盲目仿效专家编制的教材,可以是非书本类的活页资料,往往以兴趣为中心或问题为中心,而不是以知识为中心的。
6、对校本课程开发的落实效果的评价仅以成绩为依据。
国家开发的课程和校本课程是两类不同理念支撑下的课程,因此它们的教学模式和评价模式应有所不同,校本课程实施结果的评价更不能简单以学业成绩进行评价,而应重视过程,重在参与,考察学生的收获和进步的情况,进行全方位、整体的评价。
六、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实施结果的评价
化学校本课程开发方案及实施结果的评价可以从外部效应和内部效应两个维度来考察。学校的外部效应,主要是分析课程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促进作用,课程对其他学校的借鉴意义等。学校的内部效应可以从课程对学生个性的发展、学校特色的凸显、教师专业的发展等角度分析。
七、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的组织
应在学校总体课程开发的框架之下,按照学校的总体目标,由一个或几个化学教师协同开发,也可是不同学校合作开发。
总之,学校及一线化学教师应积极学习本论课程改革的精神,研究化学校本课程开发理念,并积极参与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不断总结经验,纠正认识误区,才能赶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不拉课改的后腿!我深信,不久的将来,化学校本课程开发会象一轮旭日蓬勃而出,在本轮课改中显示出其巨大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6.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六
北京市石景山区银河小学是一所艺术气息浓郁的特色学校,以“文化、艺术共生共长,成事、成人相辅相成”为办学理念,努力把学校建成“气质高雅,内涵丰富”的学校,培养“人格健全,身心健康,基础扎实,学有特长”的学生。2008年,银河小学被命名为“北京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学校现有二十多个艺术专业教室分布在学海楼和学艺楼,丰富多彩的艺术活动使校园充满欢乐与活力。学校以课程建设为载体彰显艺术特色,实现学校课程多样化、选择性与个性化特点,让学生在艺术的银河中,欣赏自己、完善自己,逐步提升自身审美情趣。在学校的校本课程中,民族器乐校本课程最为突出。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主要包括二胡、古筝、琵琶、唢呐、竹笛、扬琴、柳琴、中阮等多种乐器教学,目前已经开发了一套民族器乐校本教材,并系统组织和实施民族器乐校本课程。
一、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一是通过教师介绍、学生查阅资料等方式,促使学生了解所学民族器乐的基本知识,包括该民族乐器的起源、发展演变过程、基本构造、乐器分类、名家名曲、乐器保养、社会影响等。
二是通过教师指导、自主练习、合作练习与表演等方式,促使学生掌握所学民族器乐的演奏方法与技巧,包括指法、节奏、音准、力度、转换、乐感、姿势等,能够自主与合作演奏所学民族器乐。学生经过长期学习、练习、考级、演出等,最终在所学民族器乐方面形成特长。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兴趣激发、外在督促、目标激励、体验成功等方式,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练习所学民族器乐,逐渐由教师、家长的外在推动转变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养成坚持练习的好习惯,从练习演奏中获得美感、喜怒哀乐的情感体验,从成功的表演、考级中获得成就感、自信心。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一是通过欣赏、演奏民族器乐练习曲和名家名曲,促使学生感受和体会乐曲中所表达的情绪、情感和美感,想象乐曲中所描绘的意象和画面,表达自身对于乐曲的感受、想象与体验。
二是通过学习、反复练习、表演所学民族器乐,促使学生形成民族器乐学习的兴趣,形成耐心、坚持、专注、合作等品质,以及调整自我情绪、状态的意识和方法,促进学生增强自信心和勇气,培养学生对于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以及民族自尊心、自豪感。
二、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内容
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内容主要包括民乐基本知识、演奏方法与技巧、情感体验等。目前,学校已经开发了民族器乐校本教材,教材包括民族乐器相关的文化知识、演奏技能、经典作品赏析、典籍介绍与评析、练习曲谱等;在把握学生年龄、认知实际与心理特点以及民乐文化学法特点等的基础上安排教材内容。
当前较为知名的曲目大多适合成人演奏,为此我们对已有乐曲进行了改编使其适合儿童演奏,并在教材内容编写安排上体现出由浅入深、由低渐高的特点。此外,在教材编排方面,将民族乐器的认知、民乐文化功能、情感体验功能与民族器乐技能学习等有机结合,突出教材的人文性与综合性特点。
三、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
1.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教学组织形式
学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主要采用了双师指导、家长协助、小组合作、师徒结对、多乐器合奏等教学组织形式。
双师指导是指校外专业教师与校内辅导教师共同指导学生学习和练习民族器乐的教学组织方式。学校自开设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后,整合校内外教育资源,选聘专业的校外教师对学生进行授课,这些教师均为我国国家一级演员,具有长期从事民乐基础教学的丰富经验和显著业绩,同时选用责任心强、组织能力较强和民族器乐基础较好的本校教师担任管理、辅导教师,负责协助开展常规管理和练习辅导活动。通常专业教师每周进行一次2小时的专业授课,辅导教师每周进行两次各1小时的练习辅导。专业教师擅长专业教学,经常使用专业术语,这强化了学生民乐学习的专业性,但有时学生不能完全透彻理解教学内容,在日常中会出现各种问题,这时就需要辅导教师运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对其进行解释与辅导。同时,辅导教师和学生一起听专业教师授课,辅导教师会认真记录专业教师教学的重难点,强调的注意事项以及各项要求,在辅导练习过程中,辅导教师针对授课内容进行细致的、有针对性的辅导,为学生基本技能的掌握奠定更好的基础。
小组合作,是指在辅导教师组织的日常练习课中,教师将按照年级、学习程度等对学生进行分组,让其进行合作练习。在练习过程中,小组内成员互相评价、提建议,互相指导指法、姿势、节奏等,这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和技能的共同提高。
师徒结对,是指在日常练习课中,教师让老学员指导新学员,师徒结对,一对一,师傅严格认真地教徒弟,示范、指导、练习,师徒之间建立起深厚友谊,共同努力,互相鼓励。
家长协助,是指学生除了在学校的学习外,还需要每天在家里进行1个小时左右的民族器乐练习,这个时候就需要家长从旁倾听、关注、指导、辅助,并鼓励和督促学生每天坚持练习。
多乐器合奏,是指学校民乐团学员在参加多乐器合奏演出之前的排练过程中,进行多种乐器的联合演奏练习,这种合奏既需要每位成员的基本功做保障,也需要全体成员的倾听、合作,从而培养学生集体演奏能力、合作能力、集体荣誉感等。
2.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实施策略
(1)兴趣激发。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起点和持续动力。在学生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努力激发学生学习民族器乐的兴趣,给学生塑造宽松、自由的氛围,让学生体会民乐所带给人的美感、精神愉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环节,采取多种方式教学,减轻学生的身体和心理负担,使其感受到其中的快乐。每次练习辅导课结束时,引导学生谈自己的收获、情感等,让学生感觉到自己的进步。
(2)目标激励。学生在民乐学习中每一个突破性的进步,往往是发生在有目标激励的情况下。例如,考级前的一个月、某次比赛或演出前的一段时间,这时,学生在目标激励下,会形成一个当前关注点,激发学习斗志,集中精神,从而平心静气,坚持持续的练习,由此获得较大的提高。
(3)外在督促。学生民族器乐的学习需要兴趣,更需要耐心和持之以恒。学生民族器乐的学习,是一个艰辛的过程,有时甚至是枯燥的、乏味的。学生每天的民乐练习时间,少则半小时,多则数小时,有时不断重复练习某一个小节,每一小段要练上数十次,非常考验学生的耐力和坚持性。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辅导教师和家长的不断鼓励和督促。学生的坚持,很大程度上也是家长的坚持,家长需要采取各种奖励措施、进行正面教育等,长期督促孩子学习。
(4)体验成功。成功体验是激发和维持学生学习民乐积极性的重要动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由易到难、循序渐进,逐步让学生体验成功,并在学生有良好表现时,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此外,让学生参加一些表演、比赛活动,当取得成功时,就会使学生获得成就感、自信心,从而坚定学习民乐的信念。
四、小学民族器乐校本课程的评价
1.课堂教学和练习评价
在双师指导、小组合作、师徒互助和家长协助等教学组织形式下,在学生学习和练习民族器乐过程中,专业教师、辅导教师、组内成员、同伴和家长等会给予各种各样的口头评价,这些评价或肯定赞扬,或指出问题。除了这些口头评价外,我们还设计了课堂教学和练习评价表,供教师、学生和家长在学生学习和练习结束后进行评价。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知识部分内容较少,故评价表中未纳入知识维度,只有技能维度(考察指法、节奏、音准、力度、转换、乐感、姿势等)、情感维度(考察情感投入度、情绪、表情、整个状态等)和态度维度(考察耐心、坚持、专注、合作、自信等品质)。我们采用A、B、C、D等级评价的方式,A表示表现非常好,B表示表现比较好,C表示表现一般,D表示表现不太好。最后,评价者在综合考虑被评价者在各项评价内容方面表现的基础上,给予一个总体评价,也采用A、B、C、D等级评价的方式,解释同前。
除了填写上述教学和练习的日常表现评价表外,辅导教师、家长还对学生进行追踪性的质性评价,每学期对学生进行两次质性评价,描述学生近期练习民族器乐的状况,或者一些具有重要意义的典型性事件,从中分析学生的技能发展状况、潜质、悟性、意志品质、情感及特长发展状况等。
2.考级评价
民族器乐专业团体每学期组织一次民族器乐演奏社会艺术水平等级考试,学校学习民族器乐的学生大多会参加这样的考试。在考级过程中,专业人员从专业的角度对学生民族器乐学习的程度和水平进行评价,肯定学生演奏的优点,提出不足和今后努力的方向,这些评价成为指导和激励学生日后民族器乐学习的重要内容。考级通过,民族器乐专业团体会发给学生相应的证书,给予肯定和认可。这些考级评价也被学生、教师和家长认为是较为客观、公正和专业的评价。
3.排练和演出评价
银河小学学生的民族器乐表演远近闻名,民族器乐学生经常参加各种演出活动,在演出前期的排练和演出过程中,民乐指挥、辅导教师、同伴都会给予各种指导和评价,这些评价或指导学生不断改进,或激励学生努力排练和练习。此外,在演出过程中,观众也会通过掌声、言语等做出自己的评价,而这些评价往往也是最有说服力的,是学生自信、勇气和荣誉感的源泉。
总之,民族器乐是银河小学重要的艺术类校本课程,对于学生的情感培养、特长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同时,学校也肩负着传承中华民族传统器乐文化的重要使命。学校将不懈努力,将本校民族器乐校本课程建设得更加完善!
7.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篇七
2003年, 从“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的教育哲学出发, 我校确立了构建以人文方向课程为主流选题、兼有其他方向课程选题的比较完整的校本课程体系, 坚持以行动研究法为主, 自主开发校本课程。
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1.校本课程开发的前期探索阶段 (2002.8~2004.8) :2001年6月《基础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明确提出实行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学校课程三级管理。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 以理论学习、编制开发指南为基本标志, 学校开始在兄弟学校已有经验基础上进行校本课程的研究与探索。
2.校本课程开发“自上而下”的演绎模式阶段 (2004.8~2005.7月) :按照高中新课程的基本理念、要求和学校教育哲学、文化, 以校本课程建设方案、开发课程纲要与文本为标志, 通过学校管理者→确立学校教育哲学→进行学校课程整体规划→进行具体校本课程的开发, 在高中新课程整体框架内开发校本课程, 即选修Ⅱ序列。
3.校本课程“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阶段 (2005.8—) :在学校管理者推动基础上, 以对课外活动课程化、“周四大讲堂”为基本标志, 通过师生自发进行课外活动实践→课外活动课程化→确定校本课程整体结构等途径, 实现校本课程开发“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的有机结合, 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都取得新突破。
二、实施策略
1. 校本课程规划策略
建立组织。成立课程开发委员会, 校长任主任, 下设开发研制部、专家顾问组。成立实施领导小组, 负责统筹规划和领导工作。
现状分析。首先, 对学生需求进行调研。2003—2006年期间, 坚持每年都对学校学生进行校本课程开发需求情况的问卷调查。其次, 优化整合校内外课程资源。从2003—2006年, 通过自查、座谈、走访、问卷等形式, 对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进行了全面细致的调研。
目标拟定。从学校“全面发展, 人文见长”教育哲学出发, 根据学校的发展定位和对学生的培养目标, 通过民主审议, 拟定海口一中校本课程开发的总体目标。
方案制定。制定学校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总体方案等。
实施与评价。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 保证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 保证相应的课时, 及时向学生公布校本课程目录和说明。采用多元评价方式。
2. 校本课程开发程序
校长是课程开发的第一责任人, 教师是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
需求评估。通过调查、座谈等多种方式, 定期对学生学习需求进行评估。
教师培训。在课程开发前, 有针对性地对师生进行课程开发技术培训, 提供业务支持。
课程申报。根据学校要求, 申报开发校本课程的教师写一份简要的《课程纲要》, 同时要附有课程介绍, 交学校课程开发委员会初审。
民主审议。由学校课程委员会负责, 依据审议原则与标准, 通过课程纲要的审议、答辩、推介等方式, 从校本课程的选题、目标、选材、组织、评价和需求等方面进行论证。
课程立项。经审议通过后, 作为校本课程立项列入《校本课程目录》, 拟安排开设。
编制文本。是否编制文本、讲义等, 量力而行。部分拟编制文本的校本课程, 要求教师根据学校《校本课程开发方案编制说明》编制开发方案, 正式编制文本。
文本审定。由学校校本课程开发委员会负责。
3. 校本课程实施策略
公布课程。经立项列入学校《校本课程目录》课程, 向全体学生公布, 提供给学生选用。
学生选课。流程:填写《课目教学申请表》———交教务处———汇总成《课目表 (课程菜单) 》———下发学生选择———教师指导———填写课程《申请表》———上报教务处。
编班排课。教务处编排教学班 (每个教学班不少于30人) 。以教学模块形式, 编制《课程安排表》安排教学, 并公布课程科目、任课教师、教学班学生名单、地点、时间等。
实施教学。目前, 我校每门校本课程每学期教学时间为36课时, 计2个学分, 每周安排2个课时, 学生走班选课。
跟踪评价。要包括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
需求追踪。了解、研究和引导学生发展需求的变化。
动态调整。根据学生需求变化, 对校本课程进行动态调整。
4. 校本课程学分管理策略
教育部《方案》规定, 学生毕业的选修学分Ⅱ不低于6学分。
(1) 模块学分认定的基本依据:一是学生参加校本课程修习的时间, 必须达到规定的90%方为合格;二是学生参加学校开设的校本课程模块修习过程反映;三是修习完的校本课程模块考核成绩, 综合三者给学分。
(2) 校本课程学分的分配:我校规定每个校本课程模块36课时, 2个学分, 每周为2课时。在高中前二年每个学生必须完成3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 以获得选修Ⅱ6个基本学分。其中, 高一必须完成1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 获2个学分;高二必须完成2个校本课程模块修习, 获4个学分。
(3) 学分认定的操作程序:学生提交学分认定申请表———任课教师审核和初步认定学分———学分认定小组复审———学校学分认定委员会审批———公告。
为规范校本课程实施管理, 我校还制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立项与审议制度》《校本课程教学班管理办法》等, 实行教学班责任制, “谁上课, 谁负责”。
三、呈现形式
课程以模块、文本或纲要、课堂教学等方式呈现。
四、成果实践效果
2009年, 我校的“普通高中新课程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实验项目, 被评为“海南省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优秀成果推广项目”。
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与兴趣在课程“超市”中自主“点菜”, 自主选择, 广泛参与, 经历得到丰富, 视野得到开阔, 整体素质不断提高。选修“中国古代诗歌鉴赏”的学生深情地说:“教师精辟而富有激情的讲解, 配合精妙的多媒体展示, 使我们在中国古代诗歌的艺术流连不已!”2007届 (6) 班的陈玉妃同学写道:“在选修‘话说海口’的学习中, ……我深深地感觉到, 老街是份值得重新挖掘的宝物, 更是一项值得开发并且具有较强的经济文化前景的旅游资源。”李佳玲、陈雪宁同学选修“趣味逻辑泛舟”后说:这是一门动脑的学科, 让我们受益匪浅, ……生动、有趣, 发掘了自己的潜能, 激活了我们思维, 提高了我们解决问题的能力。
2006年11月, 第三届全国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验中心城市协作会在我校举行了高中校本课程课例观摩与研讨活动, 全国有700多位局长、校长到校观摩校本课程教学。华东师范大学吴刚平教授感慨地说:海口一中校本课程开发“非常严谨、规范、到位”。广东省增城市教育局代表团的考察报告称“海口一中在校本课程开发方面的成果, 赢得了代表们的一声声赞誉。海口一中的经验很值得借鉴和学习。”
现在, 参与课程建设的家长已不是少数, 家长说:“一中老师为孩子们开发了这么多校本课程, 满足了孩子们的学习需求, 拓宽了他们的视野, 陶冶了他们的品性, 这对孩子们的自主成长、个性发展是非常有益的, 我们做家长的应该参与活动。”
8.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篇八
关键词:探究活动;课程;科学探究能力
一、引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生物课程标准》突出“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要求,明确指出科学探究能力包括11方面:1.客观地观察和描述生物现象。2.通过观察或从现实生活中提出与生物学相关的、可以探究的问题。3.分析问题,阐明与研究该问题相关的知识。4.确认变量。5.作出假设和预期。6.设计可行的实验方案。7.实施实验方案,收集证据。8.利用数学方法处理、解释数据。9.根据证据作出合理判断。10.用准确的术语、图表介绍研究方法和结果,阐明观点。⒒听取他人的意见,利用证据和逻辑对自己的结论进行辩护以及作必要的反思和修改。【1】开展中学生物探究活动是培养中学生物科学探究能力的重要途径,但开发相关课程的突破口在哪里?怎样开发?应该开发出怎样的课程?这些问题无疑都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二、核心理念
(一)生物探究活动
所谓探究活动,是指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在一定的学习背景中,在不知道探究结果的前提下,以教师所给的启发性问题为指导(或者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自己直接发现问题),利用学生已经掌握的知识和技能,通过对问题的质疑,提出自己的设想,并要想方设法,通过设计探究活动方案、实施探究活动方案来验证自己的设想。还要将探究活动结果经过判断、推理、分析、交流讨论、综合等加工过程,得出合乎实际的结论。最后,学生能根据实验原理、过程、结果、结论,撰写活动案例或活动论文,以利进一步的表达和交流。
(二)生物探究活动课程
生物探究活动课程是指教师积极提供各种机会,让学生开展实验探究活动、调查探究活动、探究性资料分析活动等各种探究活动,并将活动过程和内容尽可能多地渗透到各主题内容的教学活动中去,以培养具备创新精神、科学探究能力和实践能力的创新型人才,并把活动成果提炼成活动案例和论文,形成校本课程体系,并探索制定测评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完整的测评卷,对课程目标达成度进行评价的整个研究过程。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研究突破口
(一)国外研究现状
探究思想的渊源应追溯到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公元前469—404年)的问答式教学法和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的“自然教育理论”。20世纪中期,世界进入了“知识爆炸”时代,现代社会的高速度、加速度和连锁式的变化,要求一代新人具有应付变化的适应能力。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施瓦布(Joseph J.Schwab 1909—)于1961年在哈佛大学的纪念演讲中,首先提出了“作为探究的理科教学”(Teaching of Scienceas equiry)。美国教育家杜威(1859年—1952年)正确地看到,赫尔巴特的“教师中心,从课中学”教育理论有局限性,培养出来的人难以适应社会变化。他认为,科学教育不仅仅是要让学生学习大量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学习科学研究的过程或方法。他主张“学生中心,从做中学”。它的基本教育过程是暗示-问题-假设-推理-验证。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为探究教学理论的形成打下了初步的基础。从1950年到1960年,探究作为一种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变得越来越明确。探究教学理论的代表人物还有美国教育学家萨其曼、施瓦布和加涅等人。他们从不同角度论证了教学过程中“探究教学”的重要性。
(二)国内研究现状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程秀华开展了“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2】,在探究式教学与学习方面展开初步的探讨,构建了适合课堂教学的探究式教学策略和教学程序,并进行了实验研究。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系唐智松探讨了“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3】,指出探究式教学是通过“探究—创新”式教学,主要解决学生创新力的培养问题,因此,过去适应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技能传授或以学生为中心的知识技能获得的教学及原则,已不能满足探究式教学的需要。探究式教学的目的性原则、主体性原则、环境性原则、方法性原则、过程性原则、终结性原则,构成为探究式教学原则的体系。西南师范大学物理系郑渊方、廖伯琴、王姗进行了“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4】,探析了科学探究过程及其构成要素,在综合探究式教学实践的基础上,从模型建构的角度出发阐述了探究式教学的实质。福建师范大学教育学硕士倪明进行了“中学生物学探究式教学模式与学生主体性培养的研究”,对探究式教学模式作了较为深入的探讨,根据探究式教学模式原则,在实验班开展探究式教学。在以教师为主导、师生民主的前提下,开展探究式学习、合作学习。在探究过程中,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自主思考,对问题进行探究式分析研究,从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在课题研究中,对学生的学业成绩进行统计检验,对学生学习兴趣、态度、自主意识、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完成探究任务情况等进行调查分析,实验结果是实验班表现出更好的学习成绩、更高的学习兴趣、更强的自主意识,课堂表现与课后探究任务的完成都较对照班更加出色。 这些分析结果说明:初中生物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模式能有效培养学生的主体性。
从理论层面来看: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是近年来的研究热点;相关研究包括为什么要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科学探究能力包括哪些方面,怎样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怎样评价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等。
从实践层面来看:虽然目前已有不少关于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案例和论文发表,一些关于“中学生物探究活动”的课题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围绕科学探究能力的11个方面全面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完整系统研究成果(每一方面的能力培养都有相关的活动案例与指导策略)还没有相关报道;到现在为止,还没有查阅到有关测评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完整的测评卷。
nlc202309081809
综上所述:虽然中学生物探究活动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都已有一定的研究成果,但还没有围绕科学探究能力的11个方面全面培养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完整系统研究成果,还没有关于测评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的完整的测评卷。
(三)研究突破口
根据以上情况,研究的突破口应该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培养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开发出原创性的案例成果和论文成果,并尝试制定测评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评工具,对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以评价开展活动的有效性。
三、研究的总体框架和基本内容
(一)总体框架
中学生物探究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主要包括“课程开发”与“课程实施”两大部分,详见图1。
(二)基本内容
1. 建构“中学生物探究活动”的操作体系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培养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开发出原创性的活动案例成果。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围绕培养中学生11方面的科学探究能力开发出原创性的指导策略,形成论文成果。
研究探究性实验教学活动课的课型体系。
2. 建构“中学生物探究活动”的评价体系
尝试制定测评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测评工具,对中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进行前测和后测,以评价开展活动,培养中学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效性。
3. 研究“中学生物探究活动”与师生发展、学校发展的关系
研究“中学生物探究活动”与教师专业化成长的关系,“中学生物探究活动”与学生全面发展、个性发展的关系,“中学生物探究活动”与学校品牌建设、特色发展的关系。
四、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
课程开发的技术路线见图2:
五、研究意义
(一)通过开展中学生物探究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学探究的过程,有利于同学们展开自己的思想,亲自去接触大自然、接触社会,去进行一种在课堂上无法获得的“体验性学习”,并通过这种学习过程,引发同学们学习方式的变革,有效地培养同学们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有效地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和综合素质,激发同学们的竞争意识,培养同学们团结合作的精神,促进同学们的全面发展。
(二)教师们通过指导中学生开展生物探究活动,开发生物探究活动课程,得到很好的锻炼,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和专业水平,提高教师们的课程意识,使教师们更好地把握生物探究活动课的教学目标、教学结构、教学方法等方面的规律,提高教师们的教育科研能力,促进教师的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
(三)通过开展生物探究活动,推进学校的教学改革,形成学校的特色教学品牌。
(四)开发出“中学生物探究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课程,供广大师生参考,推动中学生物探究活动更广泛深入地开展。
责编/魏晓文
参考文献
【1】赵占良.高中生物新课程科学探究能力目标解析.北京:生物学通报,2007,(5).
【2】程秀华.初中生物探究式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福建.福建师范大学. 2002(10):53-53.
【3】唐智松.探究式教学的基本原则.江苏.中国教育学刊. 2001(5):13-16.
【4】郑渊方、廖伯琴、王姗. 探究式教学的模型建构探讨.教育学报. 2001(5):1-4.
[基金项目]:本文是广东省“十二五”规划课题《中学生物探究活动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编号(2015YQJK026)的成果之一。
【成语活动课程的开发与实施】推荐阅读: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建设与实施的做法与经验06-29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题研究与实施案例07-27
与古代人物有关的成语06-26
古代的成语典故与出处09-30
历史成语典故与相关的人物07-23
成语与广告10-14
幼儿园语言课程实施活动方案07-14
信息技术与课程融合公开课活动总结09-22
幼儿园课程与活动设计作业答案11-16
秋天的成语四字成语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