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2024-07-17

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精选10篇)

1.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一

幼儿园教案-幼儿园托班数学教案:比大小

活动目标:

1.感知和分辨大与小。

2.体验活动的快乐。

活动准备:大、小皮球、箩筐各一个,大小苹果若干、树一棵、饼干若干、大小(脸盆、包、书、瓶子、盒子、玩具汽车、椅子、)

环境布置:大小(蝴蝶、树、花朵、草莓、鱼)

活动过程:

一.情景导入:

1.(出示青蛙)谁来啦?今天小青蛙要和小朋友一起做游戏,你们欢迎吗?

2.看小青蛙给我们带来了什么礼物呀?(出示皮球)

二.观察初步认识、感知大与小

1、有几个皮球呢?(幼儿手口一致点数)带来几个呢?哪个大呢?哪个小呢?(学说大球、小球)

2、谁会用手势做一做大球的样子?那小球的样子可以怎么做呢?(一起学一学)

3、游戏大与小。师:大球。幼:边说边做动作。(教师说的速度由慢到快)

4、比大小

(1)老师和幼儿比大小手,谁的大?谁的小?

(2)小朋友和爸爸、妈妈比一比手、鞋、衣服,看看谁的大/谁的小?(亲子同乐)(3)幼儿自由交流。(4)邀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师:你是和谁比的?比了什么?谁的大呢?谁的小呢/

(5)游戏《拍手、跺脚》(亲子同乐)

师:“大手拍”(家长拍三下),小手拍(幼儿拍三下)小手大手一起拍(家长幼儿一起拍)

跺脚的方法同上。

5、找大与小

幼儿在活动室里找一找什么是大的,什么是小的?

(金鱼、蝴蝶、树、箩筐、„„)

三.游戏。

1、《吹泡泡》。(亲子同乐)

幼儿和爸妈一起游戏,“吹泡泡,吹泡泡,吹成一个大泡泡”幼儿和爸妈慢慢的往后退。“吹成小泡泡”时,一起往前走。

2、摘苹果。

师:小朋友真聪明,找到了这么多的东西,老师这里还有什么?(出示苹果树图片)这是什么树呀?树上结满了什么样的苹果?红红的苹果有大有小,想不想摘几个带回去呀?师:但要按要求摘,假如摘错了就不能带回去,摘对了才能带回去呀,摘到的可以存在爸妈那里。

幼儿按要求摘。

2.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二

关键词:数学教学,游戏活动,课程游戏化,有机整合

数学的知识性、抽象性、概括性都很强,直接讲授难以唤起幼儿的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幼儿也极易感觉到枯燥乏味。这些都给教师的教学带来了困难。游戏是幼儿园最主要的活动,“以游戏活动为中心”这一命题确定了游戏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的主要地位。《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也明确规定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指出教师在开展各种教育教学活动时,应该以游戏为基本教学手段。数学与游戏相结合,可以把抽象变得具体,能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悦的教学环境中学到知识。

一、数学教学活动与游戏活动有机整合

游戏是幼儿喜欢的学习方式,教师可以把数学教学活动的目标和内容蕴藏在游戏之中,通过游戏开展数学教学活动。例如,在小班数学“找纽扣”的教学中,教师可以把这节课设计为一节数学游戏活动,让幼儿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游戏一步一步找到匹配的纽扣。活动最后一个环节运用了一个幼儿最喜欢玩的游戏———大家来找茬,以小组比赛的形式,通过两图的对比让幼儿仔细观察图片,看哪组找得最快、最准确。这不仅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激起了幼儿的兴趣,而且能让幼儿帮助故事里的动物找到自己丢失的纽扣,说出纽扣的不同之处。这是根据幼儿的兴趣、能力而展开的数学游戏活动,能使数学教学活动和游戏活动密切结合并相互影响。在活动展开的过程中,教学活动、游戏活动有机整合,幼儿通过这节数学游戏课,很轻松地知道了按纽扣的特征(颜色、形状、大小)找,然后进行配对,并且都能说出自己的道理。

二、数学游戏活动的设计要有针对性

幼儿的发展应在适宜的环境中,以主动、积极、内涵丰富的活动为基础,并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发展特点实施教育。处于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认知特点各不相同。这就要求教师一定要充分考虑和尊重幼儿的认知特点,将游戏设计出不同的梯度,使游戏更贴近幼儿的生活。教师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教学,巩固数学游戏课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1. 桌面游戏

玩具是幼儿的玩伴,不仅能锻炼幼儿的动手能力,还有利于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教师在幼儿游戏时可提一些新要求,如玩沙子时,教师可以给幼儿提供各种形状的杯子,让幼儿感知量的守恒;玩串珠时,教师让幼儿按照珠子的形状、大小、颜色排序;穿线时,教师让幼儿穿出不同的几何图形等。这样,幼儿们既感兴趣,又在逻辑思维上得到了锻炼。

2. 音乐游戏

音乐是打开幼儿智力最好的钥匙,也是幼儿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幼儿刚接触数字时,对数字的概念是十分模糊的。教师可以利用幼儿熟悉的歌曲,如《数字歌》《手指歌》《数鸭子》等,来帮助幼儿理解数学。

3. 体育游戏

体育游戏简单有趣,十分符合幼儿活泼好动、注意力集中时间短的特点。在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融入一些恰当的数学知识。例如,在进行体育游戏“小兔回家”时,小兔子能回家的唯一要求就是幼儿在错乱的数字中,按照数字1~10的顺序走,就能正确找到自己的家了。这不仅锻炼了幼儿的观察能力,而且增加了幼儿对数字的认识。

4. 情景游戏

情景游戏是以游戏化的情景贯穿整个教学活动。例如,教师开始以神奇的“魔术”引题,出示自制魔方,让幼儿观察10个魔方里红黄色的组合,初步感受10的分成。教师再出示记录表格,引导幼儿随意翻动观察魔方,并记录红黄个数。

三、激发幼儿对数学游戏活动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发现问题是数学游戏活动创造性的开始,培养幼儿发现问题的能力首先要激起幼儿的好奇心。好奇心越重的幼儿,创造性思维就越灵敏。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面就会越来越多。幼儿的创造性是无限大的,游戏材料充足,加上教师巧妙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就会被激发出来。小W是一个性格外向、活泼好动的5岁男孩,对周围的一些事物感到很好奇,相对于其他孩子,他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在一次“七巧板”数学游戏活动时,最后一个游戏环节是“创想世界”,他的操作与其他孩子截然不同,他主动要求借助其他辅助材料如橡皮泥、积木、吸管等来完成游戏,最终拼出的动物活灵活现,让小朋友和教师们赞叹不已。

四、结束语

幼教工作者就是要在游戏中挖掘一切可利用的教学资源,将教学内容巧妙融入到游戏当中,让幼儿在玩中学、学中玩,提高学习效率。将数学融入到游戏中,更容易使幼儿获得认知上的满足感和成就感,有利于增强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教师只有彻底转变观念,让幼儿教育以游戏为主,把游戏还给幼儿,才能让幼儿置身于快乐的学习和生活之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幼儿园课程游戏化。

参考文献

[1]厉历.将游戏化作为学前教育的重要着力点[J].教师,2015(27).

3.激发幼儿兴趣,让幼儿爱上数学 篇三

关键词:教学;兴趣;激发

长期以来,人们一谈到数学,总是以枯燥、艰涩、抽象、深奥来形容,无形中也深深影响着幼儿对数学的学习与掌握。教师对于如何上好数学活动总是有着这样那样的疑惑。特别现在教育部又下发了有关纠正幼儿园小学化教学的文件,老师对于数学这一门学科更是有所顾忌。在我看来,其实我们只要正确对待数学活动,不要出现刻意的反复练习、计算等一系列活动,正常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下简称《纲要》)教学,适当进行一些是可以的。其实这样的文件更体现了教育部门对于我们幼儿园教学的重视,我们更应该上好数学活动。那么如何上好数学活动呢?法宝只有一个,那就是——“兴趣”。

幼儿正处于逻辑思维萌芽及发展的重要时期,这是数学概念初步形成的重要阶段。《纲要》指出,要让幼儿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作为幼儿教师,我们有责任帮助幼儿认识事物的数量属性,让他们从具体的现象和事物中获得对事物之间关系的认识。在这么多年数学活动的实践中,我体会到,从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知规律出发,运用生动有趣的学习形式,有利于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一、运用教学手段激发幼儿兴趣

1.教学要联系生活

数学来源于生活,生活中的数学是鲜活的,是具体的,贴近幼儿的,非常适合孩子的学习特点,所以幼儿学数学的主要源泉在生活中。罗杰斯认为:幼儿对于不熟悉、不需要的内容,学习的依赖性、被动性会非常大。只有当幼儿感觉到学习内容是他所熟悉的,才会全心投入。

2.教学要创设环境

《纲要》中提到:“应通过环境的创设和利用,有效地促进幼儿的发展”。一个好情境的创设比教师生动的讲述更能引起幼儿的兴趣与感知。例如:在大班教学活动“5的分成”中,我布置了一个糖果店,里面有草莓糖、巧克力、棒棒糖、牛奶糖、QQ糖等等。让幼儿去买糖,怎样买5颗糖,而且要买两种不同的糖。逼真的环境让幼儿身临其境,玩得不亦乐乎。在玩后请孩子来讲一讲买了哪两种糖,它们分别有几颗。这样达成的效果远比枯燥的分成要来得好,而且幼儿也更感兴趣。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创设一个适合的情境,对激发幼儿的兴趣有着重要的作用。

3.教学要融入游戏

《纲要》指出:“寓教育于游戏之中。”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幼儿数学教育的有利手段。利用游戏形式进行抽象的数学知识的学习,能够有效地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提高幼儿思维的积极性,使幼儿在愉快的情绪中轻轻松松、饶有趣味地学习数学。对于大班幼儿来说,他们虽然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能从具体思维到抽象思维发展,但“玩”还是他们最感兴趣的。所以,我们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还是需要从幼儿感兴趣的方面着手。常言道:兴趣是第一位教师,兴趣在幼儿的学习活动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这方面我深有体会。在刚工作的那几年,我总感觉上数学活动很吃力,往往很卖力地告诉幼儿怎样怎样,然后问孩子懂了没有。孩子们一派认真地说“懂了”,可是一到练习时就一个个说:“老师,我不会!”那种挫败感真的很沉重。我一次次地反思,我想到了杜威的“做中学”理念。我发现每次上科学活动的时候,幼儿的兴趣总是很高,他们在实验的过程中总是能很好、很快地发现秘密。我就在想,数学同样属于科学,那我们是不是也可以把科学活动的一些探索、操作加入到数学活动中来呢?答案是肯定的。例如:在进行“8的加法”活动中,我把班级的创造性游戏搬了进来。一开始就说:今天我们的嘟嘟停车场只能停8辆车,现在已经停了3辆了,那么还可以停几辆呢?请你们把小车停进来吧!教师给每位幼儿准备一份停车图和若干辆小汽车(画好的),请幼儿根据要求把自己认为可以开进停车场的车子放进停车图中,从幼儿动手的过程中,孩子很容易就能了解还可以开进5辆小汽车。明白3+5=8……在活动中,孩子们非常投入,很认真地把小汽车一辆一辆地放进停车格里。并且上课的纪律也好了很多,那些上课常讲话的孩子都非常专注。孩子们在游戏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掌握了活动内容。

4.教学要添加科技手段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产生和发展,运用多媒体教学已逐步被视为幼儿园的一种教学形式。它所表达的内容是直观生动的、富于动态感和交互性的,十分符合幼儿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及学习主动性,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利用多媒体产生的这种教学效果,不但让幼儿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更可以让幼儿在鼓励的氛围中增添自信心。

二、操作材料激发幼儿兴趣

皮亚杰认为幼儿是在操作中认知的,提供给幼儿暗含教育价值的操作材料,能够让幼儿在操作中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在与材料的相互作用过程中获取知识。教师在制作准备操作材料时,既要考虑材料的丰富性和趣味性,更要考虑材料的层次性,即材料是否能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需要,促使每个幼儿在原有基础上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

1.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

数学活动中操作材料的投放丰富程度直接关系到幼儿活动的质量,对于操作材料的投放,我们的方式往往都是单一的,没有新意,因此也让幼儿觉得很厌倦,没有兴趣。例如,在数学活动“认识长方形”中,我为幼儿提供了多种操作材料:(1)游戏棒,用来拼搭长方形,帮助幼儿体验长方形的外部特征,知道长方形的多样性。(2)数字连连看,让幼儿根据数字一一相连,感知变长方形的途径。(3)多种几何图形组成的形象,如房子、小动物等,让幼儿找一找其中的长方形,帮助幼儿感知长方形的多样性。以上材料各不相同,操作方法和作用也不同,但目标是相同的,这样不但体现了操作材料的丰富性,也引起了幼儿学习的兴趣。

2.数学操作材料的趣味性

心理学研究表明,幼儿的探索活动常常发端于对探索对象的兴趣,这种兴趣越浓,幼儿探索活动就越持久。因此,我们要让幼儿喜欢上操作材料,操作材料就需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设计制作,使其具有一定的趣味性。例如幼儿玩“智力摸奖箱”做加减法的过程就充满趣味性,因为自己摸出的数字各不相同,所以幼儿就能饶有兴趣地做自己摸出的题。又如,为了增强加减法练习的趣味性,我根据幼儿喜爱拼板游戏的特点,设计了难度不同的智力拼板,使不同水平的幼儿在玩耍中得到了发展,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

3.数学操作材料的层次性

《纲要》中明确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获得满足和成功。”幼儿存在个体差异,操作材料应满足不同发展水平幼儿的操作需要。教师可按幼儿的发展水平提供多种具有不同功能、不同难度的材料,允许他们从不同的起点按不同的要求、不同的发展速度选择,逐步达到发展目标。让每位幼儿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操作材料,量力而行,从而增加他们的自信心和独立性。例如数学活动“拼板”,目的是让孩子根据图示用各种形状的图形进行拼板。教师可以在每组放置难易程度不同的图示,让孩子自己根据情况选择想拼的图案。这样既能很好地上好数学活动,又能保护不同孩子的自尊心与自信心!

总之,兴趣是幼儿求知的动力和基础,数学知识的无穷性、数学推理对思维的挑战性及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都对幼儿有巨大的吸引力。在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中,只有多样化的教学形式、适宜的操作材料才能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幼儿的整体素质,才能真正做到“玩中乐,乐中学”,才能让幼儿真正爱上数学活动。

4.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四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的空间直觉和判断力。

2、体验与同伴共同游戏的快乐。

3、通过游戏活动,让幼儿学习以自身为中心,分清左右。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小手环等。

活动过程:

1.猜谜激趣。

“一棵小树五个杈,不长树叶不开花。本.文来源:快思老.师教案网;从早到晚不讲话,写字画画不离它。”(手)

2.区别自己身体的左右。

(1)、区别左右手。

每个人都有两只手,一只是左手,一只是右手,那么你们能分清自己的左手和右手吗?(幼儿交流)

①、请小朋友举起经常画画、写字的那只手,向大家招招手。

②、幼儿交流右手除了画画、写字,还能做什么?

③、出示手环,请把手环戴在右手。

④、伸出左手摇一摇。说说左手还能做什么?

⑤、小结:戴手环的这只是右手。摇摇手的是左手。左手和右手是一对好朋友,只有在左手和右手的相互配合下,我们才能把想做的是做得更好。

(2)区别左右脚。

①、我们的身上除了左手、右手,还有什么也分左右的?

②、区分左右脚、左右眼睛、左右耳朵。

③、小结:左手的这边是左边,右手的这边是右边。

3.感知左、右边。

(1)、请小朋友看看自己身边,请问你的左边是谁?右边是谁?

(2)、改变方位,区分左右。

4.游戏:我说你做

(1)、举起你的右手;举起你的左手

(2)、抬起你的右脚;抬起你的左脚

(3)、用你的右手拉你的右耳朵;用你的左手拉你的左耳朵

(4)、用你的右手摸你的左眼睛;用你的左手摸你的右眼睛

5.出示课件再次巩固左右。

6.音乐《我有一双小小手》

7.总结:

今天,小朋友又学了一个新本领,认识了左右,其实,在我们生活中经常会用到左右,比如:上下楼梯我们要靠右边走;路上我们也要靠右边走;现在我们就来当小司机,把自己的椅子当方向盘,从这里开到我们的教室,看看我们分别是从哪个方向转弯的?好,请小朋友准备,汽车开动了,滴、滴、滴、滴。

教学反思:

根据《纲要》中的科学教育要求:“为幼儿提供观察、操作、试验的机会,支持、鼓励幼儿动手动脑,大胆探索。”我选择了思维游戏中的左右手操作活动,让幼儿在观察、探索、操作中感知、区分左右的空间方位。并穿插游戏,让幼儿在愉快的游戏中初步理解左右的相对性,并迅速做出判断和反应,从而发展幼儿的空间知觉和判断力。

5.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五

活动设计背景

平时,与家长交流,跟到家长聊的最多的是孩子做事拖拉,没有良好的作息习惯。另外,大班的孩子面临入小学,小学与幼儿园的作息差别很大,小学必须严格遵守时间限制,学习任务比较多。所以从幼儿园大班开始就要帮助孩子建立时间观念,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时钟是孩子们了解时间、感受时间最直接的工具,为了更好的做好幼小衔接工作,我特意设计了《认识时钟》 这一节课。

活动目标

1、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2、通过操作和游戏,培养幼儿探究、合作的学习意识和能力。

3、培养幼儿珍惜时间、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

4、培养幼儿比较和判断的能力。

5、引导幼儿积极与材料互动,体验数学活动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了解时钟的结构及分针、时针的运行规律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学会看整点。

活动准备

1、实物时钟1个。

2、每人一个自制小时钟。

3、1-12的数字头饰

活动过程

一、导入课题,认识钟表:

1、幼儿听音乐做拍手游戏。

2、用猜谜语形式导入活动,使幼儿了解钟表的名称,引起幼儿活动兴趣。谜面:“会说没有嘴,会走没有腿,它会告诉你:什么时候起,什么时候睡”(谜底:钟表)

3、简单认识钟面。

通过观察活动认识时针、分针以及他们之间的不同,认识钟面上12个数字以及数字的排列位置。提问:

(1)每只钟面上都有什么?(出示1只钟,幼儿找出钟面上都有两根针和1~12的数字)

(2)比比看,两根针什么地方不一样?它们的名称叫什么?(有两根指针,黑色长针是分针、黑色短针是分针)。

(3)分针跑一圈,时针走几个数字?指针是顺时还逆时针运转?(分针跑一圈,时针走一个数字,指针是顺时针运转)。

(4)钟面上的数字排列位置是怎样的?(认识典型的几个数字位置12 3 6 9)

二、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

教师:今天呀,时针和分针要进行依次跑步比赛,现在他们都在数字12的起跑线上了。请你们猜猜谁回赢?好,比赛就要开始了(教师操作钟表)提问:⑴谁跑的快?(分针)议论:分针和时针跑的时候,他们之间有什么秘密呢?教师反复操作。总结:分钟走一圈,时钟走一格,这就是一小时。

三、自主探究,学认整点。

依次出现表示1点、2点、3点的钟面问:“这是几点?为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别急,老师来告诉你。看钟的时候,先看时针,再看分针。引导幼儿通过观察、推理找规律,知道表示整点时,分针指12,时针指着几就是几点整。在认识1、2、3时后,又让孩子们认识了8时、6时、7时、12时。小朋友们在认识中,都说的非常好,特别是在认识12时中,小朋友说出了两根针是重叠在一起的都指着12的,所以就是12时。[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在认识这些时间后,我又让孩子自己动手拨一拨这些时间,在动手拨时间中,进一步认识了时间。以游戏方式引导幼儿操作练习,如;教师说出时间2:00,幼儿快速拨出时间:2:00。

四、全体练习。

出示自制小时钟,让幼儿自己拨出下列作息时间,并比一比谁拨得又对又快。

早上7:00起床;8:00去学校;中午11:00吃饭;2 晚上8:00睡觉。

五、.教师归纳:

钟表和手表都是计时工具,它可以告诉人们,现在是什么时间了,应该干什么事情了;它可以帮助人们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钟表是人类的好朋友。小朋友认识了钟表,可以按时起床,按时上幼儿园。老师可以根据钟表上的时间按时上课,按时做游戏,按时让小朋友吃午饭,钟表的用处可大啦。

六、表演游戏:(结束)

方法:12名幼儿自由选择1-12的数字头饰,按顺序拉手站成圆圈,表示一个大表盘,再请两名幼儿分别扮演时针和分针,在圈内随着音乐转圈,音乐停止时,两针要指向老师事先要求的时间,其他幼儿当裁判看看是否正确。游戏反复进行,结束活动。

教学反思

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让幼儿在游戏中学习,能充分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以游戏作引导,以掌握概念为目标,以幼儿操作为手段,让幼儿从感知入手,使操作精,在动手和观察过程中认识时钟的结构,运行规律和整点,同时又渗透了时间观念教育,将原本枯燥的教学活动变为趣味盎然的活动。幼儿在感性经验的支撑下建立起钟表面的直观模型,符合孩子的思维特点,提高了孩子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而以比赛的形式进行,又充分调动了幼儿的竞争意识。同时更好地激发了幼儿学习看时钟及关注时间的兴趣。美中不足的是有小部分幼儿在学习由时针、分针赛跑,引导幼儿感知时针、分针的运转规律这个环节时刚开始时有点不理时针和分针的关系,还有的幼儿是理解之后却不能用语言来表述。我相信下次再上这节课,我会更加注重一些小细节,让整个课程活动更加活跃,效果更好。

6.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六

幼儿园英语教案反思-幼儿园英语教案反思

幼儿园英语教案反思 每天学习1小时,30天说一口流利的英语!4天记忆1000单词,30天轻易突破中小学英语、四六级、商务英语、GRE。适合于各类想学英语的人群! 中国最领先的英语学习。点击进入>>幼儿园英语教案反思 你能想象吗?用100万倍的记忆力来学习英语,将是怎样一种震撼!也许.....你可以成为这项重大突破的.最大受益者!点击进入>> 20最火爆的英语学习方法! 激活100万倍英语记忆潜能,使英语就像录音一样永久储存于右脑中,绝对的英语语感,像母语一样使用英语! 点击进入>> 幼儿园英语教案反思

7.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七

众所周知, NCTM颁布的标准没有约束力, 仅仅作为一个行业参考。美国各州都有自己的数学课程标准, 且对学前教育中的数学教育也极为重视。迄今为止, 美国已有27个州制定了学前期幼儿数学标准。美国基础教育分为4个学段:K~二年级 (小学低年级, K指幼儿园) 、三~五年级 (小学高年级) 、六~八年级 (初中年级) 、九~十二年级 (高中年级) 。无论是NCTM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 还是各州颁布的数学课程标准, 都把幼儿园纳入第一学段, 只设置学段目标, 没有清楚地表述幼儿园应该达到的目标。加利福尼亚州在2005年颁布了《加州公立学校数学框架:幼儿园到12年级》 (Mathematics Framework for California Public Schools, Kindergarten through Grade Twelve) (为叙述方便, 以下简称《加州数学课程框架》) 。该标准不仅给出了幼儿园到12年级应达到的整体目标, 还分年级给出了各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分级目标。在幼儿园阶段, 它给出了幼儿园数学的课程目标和具体课程内容。《加州数学课程框架》是当下美国学前数学教育的最新研究成果。它在学前数学教育课程目标的确定、内容的设计、学生的数感、推理能力培养上以及让幼儿在生活环境中认识和理解数学知识等方面都有值得我们分析、研究和参考之处。

一、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

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是幼儿数学教育确定教学内容和进行教学设计的依据和指南。在《加州数学课程框架》中, 不仅给出了幼儿园和每个年级学生应达到的当下目标, 也给出了学生达到的长远目标。它还规定了教师应达到的目标, 以引导教师的专业成长。

幼儿园的目标是:幼儿园学习结束后, 学生能够理解他们日常生活中小的数、量和简单的图形;能够对物体进行点数、比较、描述和分类;形成对事物特征和形式的识别力[2]。

幼儿园到12年级学生的总体目标是: (1) 熟练掌握计算技能和程序化技能, 理解数学概念, 合理利用数学推理解决问题; (2) 能用符号、图式和数学语言对数、量、逻辑关系和未知量进行准确的表达与交流; (3) 通过逻辑思考来分析证据的有效性并组织合理的论据来证明或否定命题; (4) 建立数学概念之间以及数学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联系; (5) 能将数学运用于日常生活, 乐意继续学习数学和选择与数学密切相关的职业; (6) 学会欣赏数学美和数学的价值。

所有教师 (包括幼儿教师) 的目标是: (1) 通过以标准涉及的数学内容为核心的培训扩展教师的数学知识; (2) 制定保证学生计算技能与程序化技能、概念性理解和数学问题解决平衡发展的教学计划; (3) 经常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测评并作出相应的教学调整; (4) 每学年的教学都要能保障为学生的后续学习打好基础; (5) 创设挑战性的课堂环境, 让学生切实理解数学并有信心通过刻苦努力达到甚至超越标准规定的水平; (6) 所有学生经历富有挑战性的学习以取得最好成绩, 能为学生提供超越标准水平的学习机会; (7) 根据学生的情况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并为他们提供合理的学习建议; (8) 每堂课都选择最有效的教学方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

二、幼儿园数学课程基本内容与重点内容

在确定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的基础上, 《加州数学课程框架》又从数感、代数与函数、测量与几何、数据统计分析与概率以及数学推理等五个方面给出了在幼儿园学习结束时, 幼儿应该达到的学习水平及其学习重点 (key component) (限于篇幅, “学习重点”用黑体字给出) 。

(一) 数感

1.0 能够理解数与量之间的联系 (例如, 在不同的情境中, 不论位置和排列如何变化, 一组物体的数量保持不变) :

1.1 比较两组或更多组的物体 (每组最多不超过10个) 并区别各组之间的大小关系。

下列图形中, 三角形多还是圆形多?

1.2 点数、辨认、描述、叫出和指定物体的数目 (30以内) 。

如连续数数, 填写相应的数字:

11、12、13、____、____、16、17、____、____、21、22、23、24。

1.3 知道大数字比小数字表示更多的物体。

2.0 理解和描述简单的加与减:

2.1 用具体的物体解决10以内的加减问题。

给下图左右栏中加小豆, 使总数成为10, 从而使它们可以配对。

3.0 在含有10以内的数字的计算和问题解决中, 能够进行估算:

3.1 认识合理的估算。

(二) 代数与函数

1.0 能够对物体进行辨别和分类:

1.1 按照一些特征, 对物体进行辨别、拣选和分类, 并能识别某一物体是否属于一个组 (如这些球是绿色的, 其他的是红色的) 。

下面哪支铅笔长?哪支铅笔短?

说明下面两个纽扣的异同。

给学生展示把纽扣分成按下图的三组, 并要求他们懂得纽扣是如何分类的。

(三) 测量与几何

1.0 理解时间和测量单位的概念;理解物体有长度、重量和体积等特征, 以及可以按照这些特征对物体进行比较:

1.1 能按照参照物比较物体的长度、重量和体积 (如能注意到哪个物体更短、更高、更长、更重、更多) 。

谁是班上最高的女孩、最高的男孩?谁是班上年龄最大的人?

1.2 能理解时间概念 (如早晨、中午、晚上、昨天、今天、明天、周、月、年) , 并能用工具测量时间 (如钟表、日历) 。

当老师对全班同学说:“有老师替他在接下来的4天内给同学们上课。”全班同学知道原来的老师什么时间回来。

1.3 能叫出一周内每天的名字。

1.4 能知道日常生活中一些事情的时间 (到现在最近的时间) (如午饭是12点, 上床时间是晚上8点) 。

2.0 能够识别周围的物体, 描述其几何特征:

2.1 能识别和描述常见的几何体 (如圆、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立方体、球和圆锥体) 。

下面哪个是正方形?

用下面给出的面积相同的5个正方形中的一些或者全部拼出一个面积更大的正方形。

2.2能按照一般特征 (如位置:形状、面积、完整性和角的数量等) 比较熟悉的平面和立体物体。

(四) 数据统计分析与概率

1.0 收集周围物体和事件的信息:

1.1 提出信息问题, 收集数据, 用物体、图片和图片中的字母记录结果。

1.2 按照形状、面积和颜色等辨认、描述和拓展简单图形 (如圆环和三角形) 。

(五) 数学推理

1.0 决定怎样解决一个问题:

1.1 决定使用的方法、材料和策略。

1.2 使用一些工具和策略, 如手工工具和示意图, 对问题进行模拟。

2.0 通过推理的方式解决问题并证明他们的推理:

2.1 用具体的物体或图示的手段解释已经用的推理。

2.2 作出准确的计算, 其结果与问题情境匹配。

袋中有4个苹果、3个橘子、5个香蕉和3瓶水, 请问袋中总共有多少水果?袋中有几种水果?袋中总共有多少东西?[4]

从上述基本内容和重点内容可以看出, 加州幼儿园数学课程的内容是很丰富的, 而且这些内容具有很强的渗透性, 有利于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和培养幼儿良好的数学能力。对于所要达到的目标或水平又附以案例说明, 有助于教师准确理解和把握课程标准, 设计实现课程标准的教学活动。

三、启示

1. 加强幼儿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为学前数学教育实践提供科学依据。

美国国家科学研究基金会为学前儿童数学教育课程开发及儿童数学发展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了大笔经费。2000年, 它资助了早期数学标准会议, 加强各有关方面对早期数学教育问题的对话。数学专家们对数学各个领域的内容和结构以及儿童数学能力发展研究的有关信息进行了交流, 为各个州数学教育课程标准的制定和早期数学课程的设计提供指导和建议。与此同时, 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也已开始资助由一些知名学者领头的几个学前数学教育课程的开发和幼教师资培养计划的研究[5]。在我国, “长期以来, 我们对幼儿园数学教育的研究是不深入的。原因有二:一是对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 认为数学知识比较深奥, 幼儿的理解能力太有限, 幼儿园不可能给幼儿较多的知识, 使幼儿在数学能力上有较大的发展, 只不过传授一些数数、认数字、计算等初浅的知识和技能, 相对于幼儿园的其他教育内容, 意义不重大, 而没有更多深层次地去思考数学知识学习本身可能带给幼儿的巨大影响。二是由于数学知识的特殊性 (抽象性、概括牲、逻辑性) 给幼儿教育实施过程带来很大困难, 加之教育实施者本人的数学知识不够, 教育方法不良, 难以驾驭教育教学过程本身, 因而感到问题棘手而不愿进行研究。”[6]《加州数学课程框架》不仅给出了幼儿学习的目标和学习内容, 并整体上要求数学教师应该以标准内容为核心考虑专业发展。所以, 为推进我国学前数学教育发展, 应该由学前教育研究者牵头, 组成由数学家、数学教育家以及儿童心理发展研究专家共同参与的团队, 研究国际幼儿数学课程标准, 结合我国幼儿思维发展的特点, “国际视野, 本土行动”, 以促进我国学前数学教育理论研究, 为学前数学教育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 亟待制定规范的幼儿数学课程标准。

我国于2001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中把“数学”并入“科学”领域, 并在“科学”目标中提出:“理解生活中的简单的数量关系, 能用简单的分类、比较、推理等探索事物。”在“教育要求”中, 提出“引导幼儿关注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空间关系, 发现生活中的数学”,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帮助幼儿理解基本的数学概念, 发展思维能力”。首先, 数学是否应该并入“科学”值得商榷。我国从1952年到1981年期间颁发的、涉及幼儿园数学教育的政策文件都将“计算”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对各年龄阶段的课程内容及要求做了详细说明, 数学教育在幼儿园教育体系中占有自己的独立地位[7]。“由于《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试行) 》 (2001) 中把数学教育纳入科学领域, 故幼儿数学教育失去了成为传统的独立学科的地位, 幼儿园当中出现了数学教育是否还有独立存在的必要以及幼儿园是否还需要数学教育的疑惑。在师范院校及学前教育专业的课程改革中, 原有的‘三教六法’中的数学教育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 数学不仅没有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体系呈现, 甚至有的科学课程中根本就不包含数学教育的内容。其结果导致数学教育在幼儿园中越来越淡化。”[8]在美国, 大多数州制定的关于幼儿教育的指导文件中都把数学作为独立于科学的内容。如美国的《“提前开始”儿童发展结果框架》将幼儿的学习内容划分为“语言发展”“读写”“数学”“科学”“创造性艺术”“社会性情感发展”“学习方式”“身体健康和发展”等8个学习领域, 并提出了每一领域的构成要素以及3~5岁幼儿在每一要素上应当表现出来的知识、技能、能力和行为。其次, 《纲要》不同于课程标准, 也不能代表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的依据, 是国家管理和评价课程的基础, 体现国家对不同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规定各门课程的性质、目标、内容框架, 提出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美国的幼儿园 (学前一年) 属于义务教育, 各州数学课程标准都包括了幼儿园, 甚至幼儿园前。《加州数学课程框架》中不仅具体地给出了幼儿园数学课程目标、课程内容 (包括课程重点) , 并从整体上给出了教学建议和评价建议。我国的幼儿园不属于义务教育, 没有规范的数学课程标准, 造成了数学教育的随意性。我们认为, 应该制定规范的数学课程标准并考虑学前和小学数学学习内容的衔接, 以指导我国幼儿数学教材的编写, 解决幼儿教师为什么教数学、怎样教数学、教哪些数学以及如何评价幼儿数学学习结果和幼儿教师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5][7]周欣.美国学前数学教育新标准及应对策略[J].学前教育研究, 2003, (9) :14-15.

[2][4]California State Board of Education.Mathematics Cur-riculum Framework of California.Sacramento USA.California De-partment of Education.2005.2, 2-3, 20-22.

[3]张辅, 董涛.美国加州数学课程标准特色评析[J].课程·教材·教法, 2007, (6) :89.

[6]潘月娟.对我国当前幼儿园数学教育政策的反思[J].学前教育研究, 2005, (3) :13.

8.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八

关键词:幼儿园;数学;生活化教学

中图分类号:G6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3-128-01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引导幼儿对周围环境中的数、量、形、时间和空间等现象产生兴趣,建构初步的数学概验,并学习用简单的数学方法解决生活和游戏中某些简单的问题。心理学研究表明,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当学习内容和幼儿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幼儿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因此,本文在此谈谈幼儿园中,幼儿数学生活化教学策略的应用,相信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一、树立先进的教育思想

幼儿园数学教学的现状,存在着重知识传授轻思维训练与能力培养的现象。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任务是要传授知识,培养兴趣,发展思维能力。这三项任务既有相对独立性,又相辅相成、互为一体。因此要完成幼儿园数学教学的三项任务就必须在提高认识的基础上,把训练尤其是培养幼儿思维能力的训练任务落到生活中去。

我们针对过去存在的知识教学与思维训练脱节的弊端,合理地安排教材,采用多种练习形式来加强对幼儿的思维训练,力图使思维训练与知识传授有机地结合起来,并互相渗透,互相促进。例如 教师可以采取探索式的操作方法,让幼儿在认识三角体的基础上进行“图形拼搭”操作,幼儿并不能预知组合出什么图形,而正是“未知”吸引了幼儿,促使其主动作用于单一图形的材料。在反复的操作中,发现一个又一个的图形组合,通过主动探索,将未知变已知发展了幼儿思维;同时在拼搭的过程中,发挥了想象,释放了创造力。

二、利用 生活中的画册进行数的书写教学,激发幼儿积极性

我们知道,幼儿的数学书写习惯很差,从握笔的姿势到书写的顺序,随意性很强,对很多数字的书写似是而非。为矫正这一坏习惯,教师要使幼儿从小就形成良好的数学书写习惯,掌握正确的书写顺序,在学会书写的同时,还要提高幼儿对数字的认知能力。通过对生活课程资源的观察和比较,幼儿能够进行基本数字的大小比较,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进行“团结树”的教学过程中,结合幼儿对画册感兴趣的特点,教师上课时采用观察画册的方法进行教学。先让幼儿看画册上都画了什么,绝大多数幼儿发现了一棵树居然有三个“脑袋”,每个“脑袋”上长出的水果各不相同。于是教师引导幼儿在画册上的日字格内写出每种水果的个数,提示书写的规范性和正确性。幼儿很感兴趣,先是认真地观察、计数,再拿起笔来仔细地书写。写完后,教师利用视频展台进行计数结果、书写的展示,并及时进行评价。教师再次引导幼儿,结合自己数水果的过程体验:“你认为5、6、7这几个数字那个最小?”幼儿很自然地回答出:“5最小。”这种教学方式,有利于激发幼儿自主学习的兴趣,有利于培养幼儿形成良好的数数、书写的习惯,还能使他们对数字的大小产生浓厚的兴趣,为今后的学习奠定基础。

三、在生活化游戏中学数学

在幼儿数学活动中,教师采用游戏的形式,如在让幼儿学习倒数时,教师可以通过在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的“红绿灯”进行游戏,让幼儿挂上车牌号当小司机开汽车,当碰到红灯时,教师要求幼儿停止十秒,大家一起倒数“10、9、8、7、……”,数到1后,红灯将变化,孩子们通过数数从而学会了倒数,并对十秒钟是多少也有了一个具体的时间概念。

又比如在“小超市”游戏中,教师在每样食品的标价上,写上1元、2元的价钱,游戏开展中,教师可以请两名幼儿当收银员,其他幼儿分别扮演顾客,每名顾客有10元钱,让幼儿自由地进行购买活动;购买中认识了货币,了解了货币的有关知识。还有在吃饼干的时候,小朋友大多关注的是“吃”这一活动,不会考虑别的更多的东西,教师就启发幼儿动脑筋让饼干“变魔术”,一会儿变成三角形,一会儿变成圆形,一会儿变成正方形。这样在吃饼干这一生活环节中,小朋友们关注的就不再仅仅是吃,同时也巩固了对图形的认识,培养了幼儿动脑筋的习惯,并从中激发幼儿对生活数学的兴趣。

总之,灵活机动地利用生活化游戏中的随机教育内容,为幼儿营造一个轻松、愉悦而又科学的生活化数学环境,引导幼儿主动运用数学知识学习,通过自身与环境的接触,自由探索,动手、动脑、动口,促进幼儿获取数学知识,发展数学潜能。

四、设置社会生活场景,体验数学的运用和乐趣

幼儿的天性是模仿,他们在拥有自己的童话世界的同时构筑一个社会世界。而这个世界场景往往就是成年人特别是父母的社会活动的映照。如幼儿平时玩的“过家家”,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好学和模仿的特点,让他们分别扮演家庭中的“男主人”和“女主人”招呼客人,比如在“斟茶”时要根据年纪的大小顺序,在吃饭的时候分配餐具,食物运用配套对应,并且明确“一和许多”的关系。又如提供积木玩具,让幼儿感知盖房子正方体、三角形和圆柱体等各种材料,以及拼凑运用等。通过成年生活在幼儿数学课堂中的模拟化,不仅能增加他们的生活知识,提高学兴趣,也进一步进行了数的学习和实践。

综上所述,教师要结合现实生活,使用符合幼儿年龄特点的生活化教学策略促进教学质量,培养幼儿学习的兴趣,提高幼儿探讨、探索新事物能力有着直接和极为重要的作用。幼儿数学教学只有扎根于幼儿生活与经验,数学教学才能发挥自己的效能,教学才有意义。所以教师要倡导布满生活气息的幼儿数学教学。

参考文献:

[1] 沈 芸.幼儿数学 幼儿生活.散文败家·教育百家,2011.9

[2] 赵彩云.让幼儿快乐学数学.内蒙古教育·职教版,2013.5

[3] 林嘉绥,李丹玲.学前儿童数学教育[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9.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九

活动目标:

1.能区别“1”和“许多”,并会用“1”和“许多”表述。

2.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理解“1”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3.积极的参与活动,大胆的说出自己的想法。

4.培养幼儿乐观开朗的性格。

活动准备:

鸭妈妈头饰;香蕉若干;糖果若干;大篮子一个;课件。

活动过程:

一、以情境引入,发现“1”和许多;

1.出示一只鸭妈妈的头饰,师:今天我鸭妈妈要带小鸭子们到小熊家做客,你们看,有几只鸭妈妈,几只小鸭子?引出一只鸭妈妈,许多只小鸭子。

2.教师带小鸭子到小熊家,边走边念儿歌: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摇摇摆摆去哪里?。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一只鸭妈妈,许多小鸭子,要去小熊的家里。小熊小熊忙不停,忙着准备送大礼。

3.师:小熊家到了,现在我们一起来参观小熊家吧。播放课件,请幼儿观察家里的摆的食物。例如:家里有一个大蛋糕,许多小蛋糕。一个红色杯子,许多个绿色杯子?

二、创设情境“小鸭子们送礼物”知道一个一个实物组成许多实物。

1.师:小鸭子到小熊家做客有没有带礼物呢?幼:有,带了香蕉。师:鸭妈妈也带了一个香蕉要送给小熊,那你准备几香蕉要送给小熊呢?幼:我准备一香蕉要送给小熊。

2.师:那我们现在就一起来把准备好的香蕉送给小熊吧。请幼儿动手送香蕉,并幼儿尝试说:我送一个香蕉给小熊。

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指导。

4.教师小结:小鸭子每人只送一个香蕉给小熊,但是一个一个香蕉合在一起就变成许多个香蕉。小熊收到许多香蕉真是太感谢小鸭子了。

三、游戏“小熊送礼物”知道许多实物可以分成一个一个的实物。

1.师:小熊也准备了礼物要送给小鸭子们,你们看。(出示棒棒糖)师:这里有几根棒棒糖啊?幼:许多棒棒糖。师:小熊为什么要准备许多根棒棒糖?幼:因为要分给每一只小鸭子。

2.师:小熊要把许多根棒棒糖送给小鸭子,每只小鸭子只能拿一根棒棒糖,请幼儿拿棒棒糖并尝试说:我拿一根棒棒糖。

3.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4.教师点评幼儿操作结果。师小结:小熊把许多根棒棒糖一根一根的送给了小鸭子,每只小鸭们都收到了一根棒棒糖。

活动结束:

时候不早了鸭妈妈要带小鸭子回家去了。自然结束。

教学反思:

老师在课前首先吃透教材,根据幼儿年龄特点来设计教学方法,课后还要善于认真反思,找出不足,进行完善,提高教学水平。在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的教学中,我根据小班幼儿生活经验不丰富,参与活动时的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在教学活动中采用让幼儿直接参与的情景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有趣、直观、形象的情景中,始终以角色身份参与游戏。既符合小班幼儿好动的特点,又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体验并感知了“1”和“许多”,引起幼儿对数的好奇和探索兴趣,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对教材的反思 认识“1”和“许多”是幼儿认识数活动的开始,比较适合于3岁左右的孩子。根据他们年龄小、好玩、好游戏、有意注意时间短的身心特点,我设计了认知活动“1”和“许多”。只学习“1”和“许多”相对低年龄段孩子而言较抽象和枯燥。但伴随着游戏活动,就会让幼儿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可以满足幼儿游戏和好动的需要,又能很好地完成数学教育目标。根据这一指导思想,我选择了小班幼儿学习区别“1”和“许多”的教材,通过游戏教学法、情景设置等手段开展了此次活动。在活动中始终围绕目标开展活动,帮助幼儿初步理解“l”和“许多”之间的关系。

10.幼儿园幼儿数学教案 篇十

写好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对于带托班的老师是非常重要的。只有写好幼儿园英语音乐教案,英语教学活动才能更好的进行。怎样才能写好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是我们幼儿园老师比较关心的问题。首先,我们要了解托班幼儿的心理生理特点,只有抓住孩子的特点,我们在写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时才知道写什么样的活动目标,有了目标就比较好写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了。其次,写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活动一定要多样化,幼儿才能更好的参与。只要抓住要点,写幼儿园托班英语教案还是比较容易的。活动目标

知道短语的含义

虽然今天是宝宝新学期第一天入园,但他们在进行英文活动时,很积极。在复习歌曲时和我一起做动作并唱歌。新课的反应也比较积极,和我一起做微笑的样子。环境与材料 画笔、纸、小黑板 活动过程:

1.Show me your hands.Let’s do some warming up.2.Let’s sing a song.“Good morning”

3.Let’s sing another song.“Head shoulder knees and toes”

4.I can draw a picture.A round face, hair, ear, eye, nose, mouth.Look at the girl.She is smiling.Repeat “smiling”

5.Look at the boy.He is crying.Let’s say “don’t cry, don’t cry.Smile” 6.Play a game

Fruit

Topic: fruit Teacher: Sunny Teaching steps: 1.Greeting: Good morning , children.Good morning Melody.2.Warm up: Let’s do the Warm up!

Ok? Ok!

Happy go, happy go, happy, happy go, la, la, la, Happy, happy , go.Good!You say: very good.3.Topic: No.1 Look at here!What is it? It’s a apple.(orange)

(Do the action)very good!Please say:apple.Look at my mouth(Say the word for three times!)Now let’s call the card out.Ready go!(about three times)OK, OK!You’re very good!

No.2 OK, please pass down the card and say: apple, orange.OK? OK!(do the individual exercise)No.3:Please follow me, let’s do the action!Ok, you say: I like apple(orange),yam, yam, good.One more time.Very good, you say : very very smart.4.Let’s review the words: apple, orange

5.Let’s play a game.(ye.ye.ye.play a game)

上一篇:菊与刀读书报告论文下一篇:小学体育课外活动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