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精选8篇)
1.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一
2019年初,《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净化政治生态,涵养良好的政治生态,建设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题中之意,也是衡量党的政治建设的关键指标。党内政治文化对党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至关重要。加强党内政治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任务就是把党的性质和宗旨、指导思想和奋斗目标、路线和纲领形成独特的党内政治文化,把坚决维护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真正内化于心,蔚然成风,形成新时代党内政治文化的亮丽风景。
党内政治文化是我们党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党的生机活力要以党内政治文化健康发展并始终走在时代前列为支撑。教育事业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做好中学教育工作,必须加强党的领导,这是根本保证。
抓好学校党的政治建设,既要用好导航仪,也要把好方向盘。要始终坚持正确的办学方向,以政治建设为统领,把制度建设贯穿于组织建设、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等各项建设中,使学校党的建设行稳致远。
在学校党建教育中,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就是要把握好时代立德树人的新使命、新目标、新机遇和新挑战,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必须以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改革为根本动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总体来说,加强学校党的政治建设应该做到四方面。
一是要坚定政治信仰。要毫不含糊地坚持正确办学方向,解决好“为谁培养人”这一根本问题,深入挖掘学校育人资源,着力构建“一三四四工程”,充分发挥德育作用,真正把立德树人落实到学校工作的方方面面。
二是要坚持党的政治领导。要坚持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毫不动摇,要把方向、管大局、做决策、抓发展、带队伍、保落实,要着力发挥好学校党委的政治核心作用,把政治建设同中心工作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党员教师队伍的凝聚力、战斗力、影响力和组织力。
三是要提升政治能力,党员领导干部要增强政治敏锐力和鉴别力,自觉提升党性修养,要有自我革命的精神,正确处理好组织与个人的关系。
四是要持续净化政治生态。作为党员领导干部要有正确的是非观,要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处理好学校和教师问题,以担当回应师生关切,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和良好和谐的育人环境。
2.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二
文/李抒望
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体会
任何社会都有自己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得以存在和发展的灵魂所在。正如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所指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 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 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们党在思想文化建设上的一个重大创新, 也是当代中国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现实需要, 更是我国社会长治久安的战略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必须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 我国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利益格局越来越多样化, 人们在思想认识、理想信念、道德观念、价值取向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多样性、差异性日益增强, 各种社会思潮相互激荡和碰撞的局面越来越明显。同时, 我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 将长期面临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 特别是面临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传播其意识形态、进行文化扩张和思想渗透的压力。在此情势下, 为了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六中全会《决定》强调: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在全党全社会形成统一指导思想、共同理想信念、强大精神力量、基本道德规范。”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和长期的战略任务, 必须以辩证唯物论和历史唯物论作为方法论, 坚持核心与多样的统一、人文与科学的统一、整体与具体的统一、传统与时代的统一、民族与世界的统一、稳定与发展的统一, 并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适当的张力。只有这样来认识和把握, 才能不断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形成和完善, 并形成长效机制。
坚持核心与多样相统一的原则
在意识形态问题上, 如果总是以二元的价值观念判断事物, 并且囿于情感左右理性, 将难以适应新的时代, 甚至是寸步难行。今天, 提出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一范畴, 既然是讲“核心”, 就隐含了“非核心”的前提。在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的新形势下, 社会价值取向日趋多元。从某种意义上说, 这是一种正常状态。就其作用来讲, 价值观的多样化, 一方面有利于解放思想, 促进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突破陈规, 大胆创新, 不断增强全社会的创造活力;另一方面也为丰富社会主义价值体系, 提供了深厚的思想文化资源。现在比任何时候, 都更加需要尊重差异、包容多样, 在尊重差异中扩大社会认同, 在包容多样中增进思想共识, 团结不同阶层、不同认识水平的人们共同前进。所以, 绝对不能以“核心”否定或取代“多样”。然而, 必须看到, 社会价值观的多样化存在一定的盲目性、逆反性和无序性, 要化解社会矛盾, 维护社会稳定,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就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统摄、整合多样化的价值观, 通过倡导积极的, 支持有益的, 改造落后的, 抵制腐朽的, 来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下的社会思想文化的和谐。一个社会, 越是呈现出价值多样化, 就越应该重视核心价值体系的引导和引领作用, 这正是辩证法的精妙之处。在当前矛盾凸显和风险多发的时期, 情况错综复杂, 各种非社会主义的价值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导地位形成了严峻挑战, 如果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起不到应有的主导和统领作用, 整个社会就会陷入无序甚至混乱。对此, 我们必须提高警惕, 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 努力形成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核的和谐思想文化氛围,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保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和国家的文化安全, 又能赢得全社会广泛而深刻的认同, 形成社会思想领域既百花齐放又主旋律鲜明的生动局面, 从而增强社会成员的归属感和向心力。
坚持人文与科学相统一的原则
所谓科学精神, 就是尊重科学、尊重知识、尊重客观规律, 以科学的立场、方法想问题办事情的思想和态度;所谓人文精神, 主要是指以实现人的自由和全面发展及人类的彻底解放为最终目标, 坚持和体现关心人、尊重人、爱护人、发展人和完善人的思想, 以及尊重和维护人权、尊重和保护社会成员个人的合法利益, 把国家、集体和个人利益有机统一起来的价值导向。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是推动工业化、现代化进程的两大精神支柱。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落实科学发展观,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无疑要在全社会大力弘扬科学精神, 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推动科技进步, 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与此同时, 我们要清醒地认识到, 科学技术并不能解决人类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所有问题, 尤其是精神领域的问题。因此, 要在努力弘扬科学精神的同时, 大力倡导与人类文明进步方向、趋势和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相一致, 与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相适应的社会主义人文精神。可以说,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各个层面都体现了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 适应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这一根本要求。
6中外企业文化2011·12
坚持整体与具体相统一的原则
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构成要素,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这四个方面相互联系, 相互贯通, 共同构成了辩证统一的有机整体。更为重要的是,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作为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 不是单一的价值观, 而是对不同层次的价值观念进行整合的结果。这种整合, 既能标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 又能凸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较之封建主义、资本主义的差异所在。同时, 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个方面, 又是层次分明的, 各自有具体的内涵规定。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居于最高层面, 是指对作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强大思想武器的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认同, 从根本上说是指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价值认同,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是指对国家、民族追求的未来美好发展前景的价值认同, 体现了我国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劳动者、建设者、爱国者的共同利益和愿望, 是保证全体人民团结奋斗、克服困难的强大精神动力,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是指对实现共同理想的动力之源的价值认同, 这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支撑, 是当代中国人民不断创造崭新业绩的力量源泉,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 指的是对公民思想行为选择标准的价值认同, 是对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应该遵守的基本思想道德规范、法律法规和应该养成的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的高度概括, 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由此可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这四个方面, 最大限度地体现了社会的多元诉求, 在各种价值取向之间保持了适当的张力, 因而更加贴近百姓, 也更容易为全社会所接受和认同。整体和具体的统一,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能发挥价值引领作用和精神感召作用, 又能转化为全社会认同和践行的行为规范。换一句话说, 包括四个方面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既是国家整体、民族整体的价值诉求, 也是不同阶层、不同群体的价值诉求, 是每一个个体、每一个公民的价值诉求。为此, 《决定》强调:必须“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全过程, 贯穿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各领域, 体现到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各方面。”
坚持传统与时代相统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 就其实质而言, 是一种文化建构。从文化建设和发展的规律来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构同样离不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继承。长期以来, 我们在文化建设上, 对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统, 采取“古为今用”、“去粗取精”的做法, 取得了重要成就, 但也还存在不少问题, 最主要的就是我们所倡导的理想信念等价值体系没有很好地与中国传统的优良价值观念相衔接, 因此这种价值体系与普通百姓的生活还有一定距离。今天, 我们要完成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历史任务, 必须克服这些不足。比如, 中国传统价值体系特别重视个人的生存和发展逻辑, 它把个人、社会乃至人类的发展较好地结合起来, 主张人的理想目标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修身又以孝悌为本, 尔后才谈得上做一个好学生、好朋友、好人乃至好官员、好君主等等。我们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很好地与这些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成分衔接起来, 才能植根于中国深厚的社会土壤, 才能获得人们的广泛认同而富有生命力。同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在思想大活跃、观念大碰撞、文化大交融的时代背景下提出来的, 必须立足时代发展要求, 反映时代发展特点, 才能真正发挥其主流导向、价值引领作用。传统与时代的统一, 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既承接了传统的精华, 又富有时代的生机与活力。
坚持民族与世界相统一的原则
当今时代, 全球化从经济领域扩展到政治、文化和社会领域, 一方面促进了各国经济、政治和文化的交流, 另一方面也使各国面对着不同文化的碰撞。中国社会由封闭到开放, 由农业文明走向工业文明, 必须构建新的核心价值体系。但同时应当认识到, 在经济全球化和对外开放的条件下构建核心价值体系, 必须既要坚持本民族价值观的独特性, 又要注意吸收为各民族公认和接受的优秀的价值准则, 在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上把民族性与全球性协调统一起来。对于民族文化, 要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增添新内容, 培育新时代的民族精神, 建立既顺应全球化的大趋势, 又合乎自身国情的价值观念;对于外来文化, 要尊重不同民族国家的价值观, 倡导以对话、交流与合作等手段消解和调适价值冲突, 促进人类多元价值体系的共同进步, 注意防范民族虚无主义和国粹主义两种风险和错误。
坚持稳定与发展相统一的原则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是社会主义价值体系中最基本的东西, 具有稳定性的一面, 其基本方面是不能随意放弃的, 也是难以改变的。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时代的变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也会发生变化。社会主义发展的长期性和发展阶段的差异性, 决定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将是历史的、具体的、发展的, 一些适应新的时代发展要求、新的社会发展阶段的价值内涵, 将会不断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之中, 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同时, 人的认识能力是有限的, 随着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加深, 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认识也将不断深化, 由此将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容得到扩展和完善。总之, 实践无止境, 思想无止境,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探索和创新也永无止境。在这个历史进程中,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至少还有待于从两个方面吸收新的营养:一是从亿万人民群众的新实践新创造中吸收营养, 一是从当今世界一切先进文化成果中吸收营养。稳定与发展的统一, 既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主导地位的确立与价值坐标的树立, 也有利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时俱进, 成为开放的、创新的、发展的体系。正如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诞生在实践中一样, 它的发展和生命力也离不开实践, 它还有许多内容, 还要在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的过程中, 在实践的检验中继续丰富完善和发展。这正是我们当代中国共产党人的历史责任。
3.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三
关键词:政治认同心理;执政能力;合法性
当代中国处于经济全球化、政治多元化和国际格局大调整的环境中,国内也面临着政治经济文化的社会转型,革故鼎新对党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民众在心理上对共产党执政能力的接受和认同。中国是否能够顺利度过转型期,政治认同问题是关键。政治认同心理不仅受政治统治体系的合法性、科学性、完善性,及其运行的效能状态的制约和影响,还取决于人们的政治心理取向和政治认同心理机制。探索心理认同的特点,提升心理认同度,增强执政能力建设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政治认同心理的内涵
(一)政治心理认同内涵
政治认同是作为政治认同主体的人对政治统治体系及其运行的能动的、积极的心理反应。政治认同是在政治实践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政治认识,伴随着积极的政治情感体验,经过一定的政治意志努力而形成的对一定的政治统治体系的认可、赞同和确信,并自觉地按政治统治体系的要求规范自己的政治行为,积极地维护、参与和促进政治统治体系的稳定、运行和发展的一种政治心理过程。政治认同体现着政治认同主体的政治认知、情感、意志、信念、行为等政治心理因素的统一。
(二)对执政能力的心理认同
公众认同是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核心构成要件,也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一个重要考量指标。执政能力建设的关键在于执政党使自己的“执政”(包括执政地位、执政理念、执政行为及行为的结果,也包括党执政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得到公众普遍认同和接受。群众认同资源是党的合法性资源中的基础性资源。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除了有党的先进性资源和宪法法律资源作为保障,还必须包括群众认同资源。群众认同本身就包含着对党的先进性的认识和对宪法和法律授权的认同。
二、民众执政能力认同心理的核心因素
巩固党的执政地位,提升执政能力,就需要取得民众的政治认同。让群众接受共产党执政的价值观、制度和政绩等重要的认同部分。
(一)价值认同
所谓价值认同就是民众对于执政党所倡导的价值观念予以认同,这意味着执政党赢得了民众心理认同的思想基础。因为民众对现存制度的认识,对政党纲领的理解,都是从执政党提供的价值理念中获得的。政党的价值观必须体现某些值得追求的客观价值,符合社会共同的价值诉求才能被民众认同。一个执政党要维护自己的地位,必须对民众灌输自己的价值观。当一个执政党的价值观念被民众抛弃的时候,心理认同危机也就产生了。
(二)制度认同
党的制度是指整个党的组成和运作所依据的原则、体制、规则、程序等的总和。制度认同就是民众对执政程序的认同。健全和完善党的制度建设, 是加强执政党建设、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治本之策。执政党是否做到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不断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民众对现成制度的认同,保证了政治主体执政的长期性和稳定性。如果一个社会制度不为该国的民众所认同,而政党又在这一社会制度中运作,那么政党本身就缺乏合法性基础。依法执政是其中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因为党的执政只有符合宪法和法律规定, 才能产生合法的效力,才能为公众所接受和认可。而依法执政从根本上讲就是依宪执政,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党依法执政须臾不可背离的根本原则。依法执政是执政党获得公信力的前提,是获得长期的社会支持和群众拥护的基础。
(三)政绩认同
政绩认同,是指民众对执政党的所作所为所获取的绩效持肯定和推崇的态度。所谓执政政绩,就是把“以人为本、全面发展”作为检验执政绩效的根本标准,检验者是广大人民群众。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绩效如何,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如何在复杂的国际国内形势下,增强执政能力,搞好国内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建设需要解决的一个重大问题。一个政党通过宪法规定的制度获得了权力,只是具备了政治认同的重要因素。从政治实践的过程来看,获得了权力认同的执政党不一定具有很强的民众政治认同,只有当权力与政绩结合起来,才能得到人民的广泛认同。在传统国家向现代国家转型期,由于宪法和法律制度还不完备,所以政绩对于执政党的政治认同更意义显著。
三、心理认同度提升渠道
(一)共产党的价值观得到民众的接受才能获得政治心理认同
首先,在权力来源上,政治统治者必须从观念上承认人民是政治权力的最终和最高来源。政府的正当权力是获得民众同意的,建立在由民主制度体现的“公意”的基础上。承认权力“取之于民”的执政理念是政党认同心理的前提。其次,执政党必须致力于追求良善、正义、幸福等普世价值,努力实现人类对生命、自由和财产的追求,秉持权力“用之于民”的执政理念,政治权力只能用于公共利益谋取公民福祉,执政的职能是提供公共的社会管理和服务,这可以让民众接受共产党的价值理念,同时也构成了政治权力的心理认同基础。
(二)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制度设计的合理性,建立和完善党的群众利益代表机制,维系党的执政合法性
由于制度的的设计不科学,没有这种科学的体制和机制作保证,群众的政治参与受到很大的限制,人民群众的利益很难得到保障。这样的制度没有反应群众的愿望和要求,导致党和民众关系隔阂,极大地削弱了党的执政能力,人民群众对党的认同很难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也很难提高。要提升民众政治认同心理,还必须加强科学的体制机制建设,改进自身的结构、功能和活动方式,推进政党结构功能、机制和活动方式的制度化、规范化、科学化。这种政治价值的落实还有赖于一套完整有效的制度安排。在当今民主政治的框架下,这种制度安排表现为宪政制度。宪政与合法性的逻辑关联表现在:合法性的基础在于人民的同意,而宪政正好提供了一种表达同意的机制和渠道。进而言之,宪政对政治合法性的证明是通过对具体政制架构的确定来实现的,而宪政框架下的“政制”主要包括选举制度、权力分立与制衡等。(1)通过定期的、自由平等的选举,来自公民社会的认同感和忠诚感源源不断地输入到政治系统中。选举产生的政府权力是有限的,而且必须用于保护公民的个人自由和政治权利,这就进一步实现了政府产生的真正目的。(2)党要审视自己的功能和作用,在政府内部引入权力分立与制衡制度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公共权力的异化,使之朝着正确的方向和目标运行。按照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原则,规范党委和人大、政府、政协的关系,划清各自的权责能,重新回归到“党是人民群众参政的桥梁和纽带”的定位上来。
(三)以民众的根本利益为落脚点,用执政政绩提升政治认同度,增强执政能力建设
人民群众的心理认同依托于自身利益的实现,这应该成为执政党的行动目标和动力。能否以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并实现经济社会的发展,就成为一定时代人民群众进行政治选择的现实依据。
当下的国内环境决定了执政党的主要功能,就是要制定并积极推行适应中国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要求的路线、方针、政策,并通过政策反应民众的意志和主张,取得政绩,满足人民群众具体利益的要求。只有这样共产党的执政能力才有可能民众的认同。执政党通过自己的路线方针、政策成功取得的政绩, 足以证明它有资格和能力继续执掌中国政权,足以证明它的执政行为的合法性,因此,执政党可以用执政政绩所证明的行为合法性,来有效巩固其继续长期执政的合法性基础。
4.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四
学习《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心得体会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事关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是一个政治性组织,讲政治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根本要求,是确保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根本前提。
该《意见》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刻总结新时代管党治党实践经验的重要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党内法规体系,为加强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特别是政治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对推进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具有重要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必须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把我们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5.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五
1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了4份重要文件,《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位列其中。《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于更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一是要入学习《党章》、《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关于“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重要批示,筑牢思想基础,按照“对党忠诚、敢于担当、严守纪律、好学上进”的要求,紧密联系班子和个人实际,对照27个查一查,广泛征求意见,深入查摆“不严不实”问题。二是开展对照检查和相互批评,触及思想灵魂。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相互批评做到了实事求是,抛下面子,直戳痛处;
自我批评做到了揭短亮丑,不兜圈子,不论成绩,取得了“红脸、出汗、加油、鼓劲”的效果。三是认真开好党会,促进工作落实。会上围绕中心议题,大家畅所欲言,各抒己见,开展健康、严肃、认真的批评和自我批评。深刻到位的分析对照,了解问题的根源,提出明确的努力方向和改进措施。每次会议都做到主题明确、重点突出、氛围和谐、效果明显,达到统一思想,增进团结,形成共识,促进工作的目的。四是结合党员的思想工作实际,为全体党员上提供工作相关的党课,同时支部党员积极参加党委组织的党课、讲座等。加强学习党的基本知识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及有关政策规定。带动党员加强自身修养,通过总结、对照、剖析、整改,提升自己的党性和人格修养,切实把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在学习、实践中发挥表率作用。
【篇二】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此《意见》的目的在于: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
在对《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的学习过程中,让我感受颇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
作为一名普通的社区工作者,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更新和理解,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努力创新,起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为居民群众的安居乐业、为社区的发展作出自己最大的贡献,在实践中锻炼自己的意志力以及工作能力。并且在工作中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在基层工作中,我们要努力做到习近平总书记说的,“权为民所用,力为民所谋,情为民所系”,这是我们今后很长一段时间都要抓住的重点。最后,我们每一名党员都要不忘初心,方得始终,一定要牢牢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顺应时势,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党和国家事业全局出发,站在统揽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战略高度,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在全面从严治党实践中,习近平总书记从一开始就把解决党内各种问题高度概括到党的政治建设上来,强调全面从严治党首先要从政治上看,不能只讲腐败问题、不讲政治问题。
而党的十九大又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要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2018年6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发表重要讲话,专门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进行深刻阐述,明确提出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等要求。
《意见》的出台,是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重大举措,是党中央深刻总结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对新时代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作出的又一步重大决策部署。
《意见》特点鲜明,不但突出政治性,以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重要指示精神为要求,鲜明体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要求。又突出系统性和针对性,严格遵循了党的政治建设规律和内在逻辑,整合党章、准则等党内法规制度有关规定,明确了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并且立足新时代党的政治建设新要求,聚焦当前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有针对性地作出制度安排,有的放矢、务求实效。
《意见》要求明确,对各级党组织而言,必须把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加快建立健全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的组织体系、制度体系、工作体系,提高党的执政能力和领导水平,在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协调一致开展工作,为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提供坚强政治保证。
对各个党员而言,要始终做到“两个维护”这一根本要求,将其作为首要政治任务,一是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二是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党中央的核心、全党的核心地位,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
《意见》导向高尚,突出了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这一我党的统一目标要求。
坚定政治信仰,就是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最重要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自己,并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从而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
强化政治领导,就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并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
提高政治能力,就是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
净化政治生态,就是要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推动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篇四】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日前印发,这是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于更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要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始终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统一意志、统一行动、步调一致向前进。要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带动党的建设质量全面提高。必须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的意识,强化组织意识,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要敢于和善于运用批评和自我批评这个有力武器,开展积极健康的思想斗争,明辨是非、坚持真理、修正错误、统一意志、增进团结。
在日常工作中,不断加强政治理论学习,关注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加强思想更新和理解,牢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正确看待名利,勤奋工作、甘于奉献、努力创新,起好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断加强党性锻炼,保持共产党员本色。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我们每一名党员,一定要牢牢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
【篇五】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日前印发,《意见》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坚持党要管党、全面从严治党,对新形势下党的政治建设各方面工作进行了部署,对于更好地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推进党的各项建设,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
《意见》明确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着眼于这一目标要求,《意见》就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主要作了以下部署。一是坚定政治信仰。《意见》着眼夯实党的政治建设思想根基,强调坚持用党的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最重要的就是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牢固树立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坚定“四个自信”,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坚决站稳政治立场,不忘初心使命,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二是强化政治领导。《意见》抓住党的政治领导这个根本要求,就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特别是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改进党的领导方式提出了明确要求。三是提高政治能力。《意见》着眼于提高各级各类组织和党员、干部的政治能力,针对不同主体分别提出要求。强调进一步增强党组织政治功能,彰显国家机关政治属性,发挥群团组织政治作用,强化国有企事业单位政治导向,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政治本领。四是净化政治生态。《意见》提出要把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作为基础性、经常性工作,着力增强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发展积极健康的党内政治文化,突出政治标准选人用人,永葆共产党人清正廉洁的政治本色,推动实现正气充盈、政治清明。
6.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六
【篇一】
党的十九大布局新时代党的建设,明确提出党的政治建设这个重大命题,强调“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进一步深化对党的政治建设的认识,增强思想及行动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坚定崇高政治理想,坚持正确政治方向。革命理想高于天,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先辈为了革命理想不惜抛头颅、洒热血,坚贞不渝,“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敌人只能砍下我们的头颅,决不能动摇我们的信仰”,“不畏难,不怕死,不爱钱,为主义而牺牲”,坚持“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正确政治方向。在敌强我弱、艰难困苦的井冈山斗争时期,“坚决地和敌人作斗争,创造罗霄山脉中段政权,反对逃跑主义”,坚信“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闯出了一条中国革命的成功之路。长征途中的遵义会议,在军事和组织上进行了调整,初步确立了毛泽东在党内的领导地位,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
实现伟大梦想需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实现中国梦,需要以党的坚强领导和顽强奋斗,激励全体中华儿女不断奋进,凝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磅礴力量。这就需要推进党的政治建设,夯实政治根基,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要站稳人民立场,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要涵养政治生态,永葆政治本色,让人民群众真正感受到清正干部、清廉政府、清明政治就在身边、就在眼前。要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状态和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感召广大人民群众为实现伟大梦想而团结奋斗。
锐意进取、奋发有为,强化政治担当。把精力和心思用在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上,用在破难题、克难关、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以对党忠诚、为党分忧、为党尽职、为民造福的政治担当,满怀激情地投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勇立潮头的历史担当,努力改革创新、攻坚克难,不断锐意进取、担当作为;以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的责任担当,在其位、谋其政、干其事、求其效,努力做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
【篇二】
政治属性是政党第一位的属性,政治建设是政党建设的内在要求。旗帜鲜明讲政治,是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要求。纵观我们党98年的历史,什么时候全党讲政治、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我们党就风清气正、团结统一、充满活力,党的事业就蓬勃发展;反之,就弊病丛生、人心涣散、丧失斗志,各种错误思想得不到及时纠正,给党的事业造成严重损失。作为具有崇高政治理想、崇高政治追求、纯洁政治品质、严明政治纪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如果政治上的先进性丧失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
注重从政治上建设党是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的重要保证。把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把握住了,党的政治能力提高了,党的建设就铸了魂、扎了根。党的政治建设抓好了,对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就可以起到纲举目张的作用;反之,就会方向不清、失去灵魂。正因为如此,党的十九大明确要求“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强调要“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全面加强党的各方面建设。这是马克思主义党建理论的重大创新,意义重大而深远。
“治其本,朝令而夕从;救其末,百世不改也。”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从严治党的伟大实践中,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党内存在的很多问题都同政治问题相关联,都是因为党的政治建设没有抓紧、没有抓实。探究那些被查被纠贪腐官员背后的原因,都能从政治意识缺失、政治建设不力上找到根源。不从政治上认识问题、解决问题,就会陷入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被动局面,就无法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政治问题,任何时候都是根本性的大问题。必须清醒看到,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政治建设成效卓著,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但党内存在的政治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一些忽视政治、淡化政治的问题还比较突出,有的“四个意识”不强、践行“两个维护”不坚决,有的对错误言行缺乏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斗争精神,有的依然我行我素、无视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等等。前不久曝光的秦岭违建别墅问题,就是不讲政治纪律、不守政治规矩的典型表现。这些都告诉我们,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任重道远,必须常抓不懈。
党的政治建设是一个永恒课题,来不得半点松懈。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是多方面的,其中保证全党服从中央,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是党的政治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最根本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纪检监察机关是政治机关,在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方面担负着特殊使命和重大责任。刚刚闭幕的十九届中央纪委三次全会强调,强化对践行“四个意识”,贯彻党章和其他党内法规,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议情况的监督,督促党员领导干部把“两个维护”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明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深化集中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成果,严肃查处空泛表态、应景造势、敷衍塞责、出工不出力等问题。
加强党的政治建设,最终要落实到每名党员干部身上。政治建设好不好,一个重要检验就是党员干部政治能力强不强。这就要求党员干部要不断提高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的能力,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的能力。党员干部只要炼就一双政治慧眼,不畏浮云遮望眼,善于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就一定能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政治责任。
【篇三】
党的政治建设是我们党不断壮大,不断前进的重要保证。在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落实方面,我们共产党人需要不断的去思考,政治建设的内涵到底是什么,是党性的一种体现,还是品性的一种内在,所以我们应做好以下几方面,从而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
讲党性,上不愧党,下不负民。这是理论层面的诠释,而内涵就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要做到立场坚定,顾全大局,牢记宗旨,执政为民,个人应持续进行自律自省自查。要自觉保持人民公仆本色、自觉维护人民根本利益、自觉带头树立良好“家”风。以身作则,影响身边的每一个人。要正视缺点和错误,及时发现,及时找出原因,及时改正,才能使得党员干部不断进步。要反省自己的言行是否符合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要求,是否符合人们群众的要求,是否符合一名党员干部该有的责任与担当。做一名优秀的党员干部,才能不负国家的使命和人民的期望。
重品行,以德树威,以廉服人。党员干部必须努力学习,提高才干,增强能力,以良好的道德形象和修养影响群众、带动群众,带领群众同心同德干好工作。应当以自身的品行和廉洁自律获得群众信服,做到台上台下一个样,8小时以内和8小时以外一个样,有监督和没监督一个样,使自己成为一名扛得住诱惑,经得起考验,管得住小节的合格党员。
做表率,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时时处处走在前面,当先锋,做模范,要求别人遵守的自己先遵守,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先做到,这既是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重要的工作方法。努力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文化素养,不断增强驾驭全局和科学执政的本领,要持之以恒的学习,努力克服工作任务重,学习时间少的困难,科学安排好工作和学习,使自己成为政治强、业务精、胜任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
【篇四】
习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提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习总书记在发表讲话中深刻分析了为什么要加强党的政治建设,为什么要常抓不懈、坚定不移的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同时提出了七点要求,分别是: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下面就如何在基层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问题上提出自己的几点想法。
(一)以政治建设为统领。
把政治建设摆在基层党建的首位,把思想政治学习作为加强党建工作的首要任务来抓,推进全体党员的理论学习,使单位成为学习型的集体。加强学习的针对性,注重实效性。对党员领导干部,着重加强党的基本理论、政策和正确的政绩观、群众观的教育;对普通党员,着重加强理想信念、宗旨观念和专业技能的教育培训。创新学习形式,采取专家讲座、专题交流研讨、参观考察等形式,解决好机关党员思想上的“信仰危机”、价值取向多元化的问题。完善学习制度,建立健全领学、导学、考学、督学、述学等行之有效的学习制度,有效保证党员的参学率和学习效果,使学习教育内有动力,外有压力,逐步走上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二)以凝聚群众为基础。
坚持党的群众路线,把党的正确主张变成群众的自觉行动。要引导基层党员干部站稳群众立场,把群众当亲人,与群众同甘共苦。要切实维护群众利益,着力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困难和问题,做好群众服务工作。要严格执行群众纪律,以铁的纪律规范党员干部行为,坚决执行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持续反对“四风”。要做好组织群众、宣传群众、凝聚群众、引导群众工作,帮助群众在思想上解惑、精神上解忧、文化上解渴、心理上解压,把群众紧紧团结在党的周围。(三)以提高服务能力为核心。
一是强化服务意识。围绕本职业务工作,深入开展宗旨观、权力观、荣辱观教育,教育和引导广大党员不断增强服务意识,支持和鼓励党员干部在各项工作中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努力提高履职能力,改进工作作风,主动做好服务工作。二是规范服务行为。根据工作需求,进一步建立健全各项制度,树立良好的行为规范。建立和完善党员干部联系点制度,主动听取基层和群众的呼声和意见,了解群众疾苦,解决群众困难。三是提高服务质量。开展业务培训,提高业务技能,以服务群众为中心,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水平,创新服务方式,认真落实服务承诺制、限时办结制、首问责任制、工作督办制等制度。【篇五】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建设的根本,政治方向是党生存发展第一位的问题,事关党的前途命运和事业兴衰成败。习近平总书记在谈到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时强调要把准政治方向,坚持党的政治领导,夯实政治根基,涵养政治生态,防范政治风险,永葆政治本色,提高政治能力,为我们党不断发展壮大、从胜利走向胜利提供重要保证。
党的政治建设的基本任务是,确保党在政治上的先进性。广大党员特别是党员干部在现实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党性纯洁与否,直接影响到党的先进性。九十多年来,中国共产党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共产党员,正是以自己纯洁的党性,保证了党在整体上的先进性。
从思想上政治上加强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建设。坚持从思想教育入手,教育引导党员和干部认真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加强党性修养和党性锻炼,模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做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的坚定信仰者和忠实执行者,建设好党员领导干部队伍,营造风气气正的政治生态。
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国以民为本,社稷亦为民而立。”加强党的政治建设,要紧扣民心这个最大的政治,把赢得民心民意、汇集民智民力作为重要着力点。教育和激励广大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奋发有为,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上。结合当前最紧迫的脱贫攻坚工作,到2020年实现全面同步建成小康社会,需要广大干部沉下身去,立足岗位做贡献;再有中央铲除黑恶势力的决心,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为一名共产党员,要坚定政治信仰,党的政治理念就是个人的政治理念。只有真正将政治信仰知行合一,把握政治方向,提高“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才能坚定自身始终站在人民的立场上,才能始终把正确的政治方向贯彻到实际的工作中,才能始终向党中央的政策方针看起。坚定政治信仰,方能在面对艰难困境时不轻言退缩,始终沿着党的方向坚定前行。
【篇六】
近日,《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增强推进党的政治建设的自觉性和坚定性”。在党的建设总体布局中,政治建设发挥着统领作用,具体来说就是要做到“四个务必”。
务必要旗帜鲜明真讲政治。毛泽东说:“没有正确的政治观点,就等于没有灵魂”,这就要求我们全党首先要讲政治,使党内意识到政治建设的重要性。讲政治就是坚决坚持“两个维护”和坚决做到“四个意识”,做到真服从和真落实。讲政治是每名党员干部最基本、最核心、最重要的素质,也是最能体现一名党员干部人品的最鲜明品质。
务必要坚定立场敢于亮剑。邓小平说:“必须有效地加强和改善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各级政府部门要对党员进行严肃的思想政治教育,进一步培养党员的政治意识,坚定政治立场,尤其在党员入党时严格政治标准和政治要求,以党章为根本遵循,不忘初心,永葆政治本色。要敢于亮剑,敢于向政治上的“两面人”亮剑,敢于向不作为的党员群众亮剑,敢于向消极腐败现象亮剑。
务必要强化理论对党忠诚。政治上的坚定源于理论上的清醒。党员干部应该自觉加强理论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用各种科学知识把自己更好武装起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应该增强政治定力,构筑起不想腐的思想堤坝,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应该自觉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真正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
7.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七
深刻认识国有企业党的建设面临的挑战增强改革创新国企党建工作的紧迫感责任感
改革开放30多年来, 国有企业经过放权让利、承包经营、转换经营机制到推行公司制股份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等艰辛改革, 企业活力和市场竞争力不断增强, 企业规模和效益跨越提升,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 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参与国际竞争中发挥了主力军和排头兵作用。
30多年来, 国有企业党的建设与时俱进, 在促进企业改革、推动企业发展、维护企业稳定、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设中, 发挥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党的十六大以来, 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对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改革创新提出了一系列新要求。各地各有关部门和国有企业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精神, 积极探索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有效途径和办法, 取得了新进展、新成效。一是以兴起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和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 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头脑, 企业领导人员和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素质有了新的提高。二是围绕中心、服务大局, 把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中的难点作为党建工作的重点, 创新企业党建工作的内容和方式, 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增强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三是以“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为载体, 大力加强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 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能力素质明显提高、作风进一步改进。四是积极探索符合国有企业特点的选人用人机制和管理监督机制, 完善考核评价办法, 促进了企业优秀经营管理人才脱颖而出和健康成长。五是加强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 开展形式多样的创先争优等主题实践活动, 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六是坚持以人为本, 加强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培育优秀企业文化, 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促进了企业和谐稳定。在青藏铁路建设、载人航天工程、抗击低温雨雪冰冻灾害、抗震救灾、奥运服务保障、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等重大任务和处置重大突发事件中, 国有企业挺身而出、勇挑重担, 充分发挥了顶梁柱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不畏艰难、冲锋在前, 充分展现了新时期国有企业共产党人的先进形象。实践充分说明, 深化国有企业改革, 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 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在发扬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优良传统基础上, 不断推进国有企业党的建设改革创新;必须以发展为中心抓好党的建设, 抓好党的建设促进企业发展;必须把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队伍建设作为党建工作的核心任务, 带动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必须贯彻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的方针, 切实维护职工群众合法权益, 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我国正处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 国有企业改革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市场竞争国际化、产权结构多元化、治理结构规范化、劳动关系契约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的发生, 使企业面临的市场环境日趋复杂、竞争程度日益激烈。在新的形势下, 国有企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要发挥更坚实的主导作用, 作为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关键力量要发挥更积极的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参与国际竞争的主力军要发挥更有力的引领作用, 必须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国有企业党的建设。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 国有企业党建工作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比如, 有些同志对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深刻, 忽视党的建设, 党建工作被弱化和边缘化;有些地方和企业党的建设体制机制创新滞后于企业改革发展, 党建工作缺乏活力;有的企业党组织不能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 参与重大问题决策、行使党管干部职能缺乏有效途径, 对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的监督不到位;有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员的能力素质不够强, 不能胜任领导科学发展的需要;有的企业基层党组织活动不正常, 不能有效发挥作用;企业党务工作者选拔难、安心难, 后继乏人问题突出, 等等。解决这些问题, 需要我们在党建工作的理念、思路和方式方法等方面不断改革创新。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总体要求是: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 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进一步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牢固确立党组织在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紧紧围绕企业改革发展稳定大局, 以改革创新精神抓好企业领导班子建设、基层党组织建设、党员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 更好地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党员负责人的示范表率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为国有企业科学发展提供坚强的思想保证、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牢固确立国有企业党组织的政治核心地位加快建立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是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我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状况与西方国家都有很大不同, 搞现代国有企业制度既要借鉴国外经验, 又不能照搬西方国家的模式。要依据我国的政治经济社会基本制度, 立足我国国情和企业实际, 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国有企业制度。坚持党的领导, 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 是我国国有企业的重大特色和独特优势。少数关系国家安全和国民经济命脉的中央企业集团领导班子党组, 还要担负领导核心责任。确立企业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政治核心地位, 构建确保党组织充分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公司治理结构运行机制, 是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鲜明特征和本质要求。中发[1997]4号文件和中办发[2004]31号文件, 对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尤其是中央企业党建工作, 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提出了明确要求和具体规定。我们要结合新形势继续抓好贯彻落实, 着力破解国企党建工作难题, 使国企党组织真正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第一, 进一步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 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发挥政治核心作用。国有企业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与企业领导体制密切相关。近些年, 各地积极探索现代企业制度条件下的国有企业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从实践经验看, 把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保证公司治理结构有效运行和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有机结合起来, 是国有企业领导体制改革必须把握的重大原则。要把党组织的机构设置、职责分工、工作任务纳入企业的管理体制、管理制度、工作规范之中, 使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组织化、制度化、具体化。要妥善处理党组织与董事会、经理层、监事会的关系, 形成党组织与公司治理结构职责明确、有机融合、运转协调的新型领导体制和运行机制。“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是实现企业法人治理结构与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有机结合的有效办法, 要在实践中继续坚持和完善。中央企业进行董事会试点近4年来, 取得了重要进展, 要结合企业实际, 加快推进步伐。要进一步解放思想、大胆创新, 只要符合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 有利于充分发挥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 有利于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调动广大党员和职工群众积极性创造性的领导体制和组织管理制度, 都可以积极探索实践。
第二, 把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结合起来, 健全党组织有效参与决策的体制机制。参与重大问题决策是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 是党组织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的基本途径。企业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与董事会依法决策, 二者总体目标一致, 既要维护和支持董事会对企业重大问题的统一决策权, 又要保证党组织的意见在企业重大问题决策中得到尊重和体现。一要明确企业党组织参与决策的内容。企业党组织要议大事、谋全局、明方向, 对涉及企业改革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重要人事任免, 以及涉及职工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等, 认真研究讨论, 提出意见建议。各地各企业要结合实际, 把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内容具体化。二要完善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程序。决策前, 董事长、总经理与党委书记应充分沟通, 形成共识;党委会或党政联席会议应进行集体研究, 提出意见和建议。决策时, 进入董事会、经理层的党委成员要认真履行职责, 使党组织的意图得到尊重和体现。决策后, 党组织要发动党员团结带领职工, 保证各项决策顺利实施。如发现决策不符合党和国家方针政策、存在重大经营风险或可能损害国有资产利益、社会公众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时, 要及时提出意见;如得不到纠正, 应向上级党组织报告。三要从制度上保证党组织参与决策。公司章程和董事会、经理层议事规则, 应当对党组织参与重大问题决策的主要内容和程序作出明确规定。要不断提高党组织参与决策的能力与水平, 及时将成熟的经验和做法上升为工作规则和制度。
第三, 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积极探索党组织在企业选人用人中发挥主导作用的有效途径和办法。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是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政治核心作用的重要保证。国有企业党组织要认真贯彻党的干部路线和方针政策, 主动适应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要求, 把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董事会依法选择经营管理者以及经营管理者依法行使用人权相结合, 把组织考察推荐与市场化选聘经营管理者相结合, 使企业经营管理人员选拔任用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不断提高选人用人公信度。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 把人才强企作为企业最重要的战略, 大力培养、引进和使用人才, 特别是企业当前发展急需和未来发展必需的高层次人才, 切实增强企业的科技与人才竞争力。
第四, 切实履行保证监督职能, 确保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在企业贯彻执行。这是党章赋予国有企业党组织的重要职责。近些年, 国有企业党组织在推动企业落实宏观调控政策、应对重大问题和突发事件中起到了很好的组织保证作用。但从调研情况看, 企业党组织履行保证监督职能仍是一个亟待加强的方面。要贯彻落实《党内监督条例 (试行) 》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 有效发挥企业党组织的保证监督作用。一要加强对企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执行国家方针政策的监督, 推动企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发挥主导作用, 在产品质量、安全生产、节能减排、环境保护、维护稳定等方面带头履行政治责任和社会责任。二要深入开展党规党纪教育, 严肃查办各类违纪违法案件, 着重加强对企业主要负责人和关键岗位的监督, 对企业领导班子决策和用人的监督, 对企业投资、财务管理、产品销售和物资采购、工程招投标、企业改组改制和产权变更交易等权力运作重要环节的监督。要把党组织监督与监事会监督、职代会监督等结合起来, 形成监督合力。三要统筹兼顾国家、企业、职工三者利益关系, 积极协调各种利益矛盾, 切实维护国家利益和职工合法权益, 保持企业职工思想稳定, 促进企业和谐发展。
第五, 充分发挥国有企业党组织的独特优势, 进一步增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国有企业党组织作为执政党的基层组织, 具有先进的理论指导和价值追求、健全的组织体系和工作机制、严明的组织纪律和优良作风, 这是西方国家任何企业都不可比拟的独特优势。国企党组织要成为中国特色现代国有企业制度的有机组成部分, 就要把这种独特优势和现代企业经营管理优势结合起来, 成为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内容。一要发挥党组织实行民主集中制的优势, 集中集体智慧, 协调各方关系, 统筹大局、把握大势, 促进企业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二要发挥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 把党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先进思想和价值追求, 转化为企业的发展理念、经营宗旨和员工准则, 打造先进企业文化, 培育独特的社会主义国有企业精神, 提高企业的软竞争力。三要发挥党的群众工作优势, 加强职工队伍建设, 提高职工素质, 反映职工诉求, 维护职工利益, 充分激发蕴藏在职工群众中的创造力量。要领导和支持工会、共青团等群众组织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特别要重视发挥职工代表大会的作用。
以培养造就优秀社会主义企业家为重点着力抓好国有企业领导班子建设
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领导, 关键要抓好领导班子, 培养造就高素质的企业领导人才。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竞争日趋激烈, 这种竞争说到底是民族素质的竞争和较量, 首先是企业领导人才的素质、能力的竞争和较量。”这些年, 我们坚持不懈地开展“四好”领导班子创建活动, 涌现出一批政治素质好、经营业绩好、团结协作好、作风形象好的企业领导班子和高素质企业领导人才。现在我国国有企业正加快走向世界, 我们要打造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一流企业, 迫切需要培养造就一流的企业领军人才, 建设一支优秀的社会主义企业家队伍。各级党委和组织部门、国资监管机构要把建设高素质企业领导班子和领导人才队伍, 作为加强党对国有企业领导的重中之重。
第一, 大力推进企业人事制度改革, 创新企业领导人员选拔机制。企业家是特殊的人才资本, 是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稀缺资源。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选配, 应符合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 充分体现企业特色, 做到理念科学、视野开阔、机制灵活。一要坚持标准。国有企业不仅是一个经济组织, 还承担着重要的国家义务和社会责任。选拔国有企业领导人员, 同样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 讲政治、重业绩、看品行、用能人, 既要体现组织认可、出资人认可和职工群众认可, 又要注重市场认可, 真正把那些忠诚党和国家事业、具有世界眼光和战略思维、勇于改革创新、善于经营管理、得到职工群众信任的优秀人才选拔上来。二要拓宽视野。打破单位所有、部门所有、条块分割和身份界限, 面向国内外、体制内外, 选拔那些素质高、能力强、潜质大、信誉好的经营管理人才要利用现代技术手段广泛收集企业家资源信息, 逐步建立完善国有企业领导人才信息库和业绩档案, 着力培育国有企业职业经理人市场, 促进企业领导人才有序流动、合理配置。三要创新方式。按照民主、公开、竞争、择优原则, 加大竞争性选人用人力度, 使公开招聘、竞争上岗逐步成为选拔国有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重要方式。要总结面向海内外公开招聘国有企业高管的经验, 加大企业领导人才选聘方式改革力度, 促进优秀人才脱颖而出。要勇于打破常规, 不求全责备, 看准了就大胆使用、不拘一格。
第二, 健全企业领导人员培育机制, 着力提高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社会主义企业家, 不仅要有卓越的治企能力, 还应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良好的职业操守。要遵循企业家成长规律, 改进和创新企业领导人员培育机制, 着力提升引领企业科学发展的能力素质。一要提高政治素质。要建立健全企业领导班子学习制度, 坚持不懈地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最新知识武装头脑, 坚定理想信念, 提高理论素养, 增强大局意识、责任意识和忧患意识。要坚持民主集中制, 增进领导班子团结。要把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 作为企业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长期任务。当前要认真抓好学习实践活动整改落实工作, 探索建立促进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二要提升治企能力。要增强教育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根据企业发展需要有计划地选派优秀企业领导人员和后备人才参加境内外培训, 使他们掌握国际先进的经营理念和管理知识,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趋势和产业变动、市场变化的动向, 增强战略决策能力、把握市场能力、推动创新能力、应对危机能力, 以及抓班子带队伍能力。要扩大培训范围, 有计划地组织中央企业总部部门和二级单位的主要领导人员、地方骨干企业的领导班子成员, 到中央党校、大连高级经理学院等高层次干部培训机构学习培训。要注重实践锻炼, 把有发展潜力的企业领导人员和后备人才放到关键岗位、重点工程、艰苦环境中经受磨练、增长才干。继续推进中央和地方、东部和中西部企业之间, 以及企业与党政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人才交流。三要加强品行修养。企业家是公众人物, 社会关注多、议论多, 人民群众的要求和期望很高。要引导企业领导人员加强自我修养, 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行和职业操守, 树立正确的业绩观, 求真务实, 甘于奉献, 艰苦奋斗, 勤俭办企业, 克服短期行为, 多做打基础、利长远的事情。要坚决反对“老板意识”、“老板作风”, 平等对待、真诚关心职工群众, 依靠职工群众办好企业。
第三, 严格管理、严格监督, 确保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经营着巨大的国有资产, 天天跟大项目和大额资金打交道, 不加强管理监督, 很容易出问题。近年出现的陈同海、王效金等国企领导人员腐败案件, 影响恶劣, 教训深刻。保证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 要强调自律, 但光靠自律不够, 还得靠有力有效的监督约束机制。当前, 要突出抓好《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的学习贯彻, 把从严教育、从严要求、从严管理、从严监督落到实处。要围绕容易出问题的投资、采购、决策、用人等关键环节健全责任追究和公开监督制度, 加强对企业领导人员行使权力的约束和监督。要教育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特别是主要负责人, 牢记手中的权力是党和人民赋予的, 习惯于在严密的监督下工作, 不搞“一言堂”, 防止独断专行、滥用权力。要严肃查处腐败案件, 让那些心存侥幸的人不敢腐败。要建立健全激励保障机制, 肯定国有企业领导人员的贡献和价值, 宣传优秀企业家的先进事迹, 激发他们干事创业的内生动力。
创新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更好地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国有企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企业党的建设重心在基层, 创新在基层, 活力在基层。要适应企业改革发展的新情况新任务, 继承和发扬党的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等优良传统, 不断改革创新基层党建工作, 推动企业党的建设迈上新台阶。
第一, 创新基层党组织活动内容和方式, 不断增强国有企业基层党建工作活力。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处在改革发展第一线, 是贯彻党的主张、推动企业发展的骨干力量。近些年, 许多企业积极创新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和方式, 有效调动了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但是, 也有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不能适应企业组织结构、经营机制和管理方式的变化, 发挥作用不够。要根据企业党组织承担任务和党员队伍的新变化, 紧紧围绕企业生产经营这个中心任务, 推进基层党建工作改革创新。一是优化党组织设置。要适应跨地区、跨行业、跨所有制甚至跨国境兼并重组日趋增多, 企业资本和人才流动加快的趋势, 合理调整企业党组织设置, 在新建经济组织的同时建立党组织, 调整经营管理机构的同时调整党组织设置, 配备经营管理人员的同时配备党务工作人员, 保证企业的业务开展到哪里, 党的组织就设置到哪里, 党的工作就延伸到哪里。二是创新党组织活动方式和载体。要加强企业生产经营一线党支部建设, 把解决改革发展中的难题作为党组织活动的重点, 把促进生产经营的成效作为重要检验标准, 通过党员责任区、党员先锋岗、党员品牌工程、党员攻关项目等有效载体, 为党员发挥作用搭建平台, 使党建工作成为企业价值链上的重要环节, 成为企业发展的内在推动力量。要把维护企业稳定作为企业党组织的一项硬任务, 注意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妥善化解矛盾, 以企业和谐促进社会和谐。要注意借鉴和运用现代企业管理的科学方法和手段开展党建工作, 讲效率、讲效益, 使党组织活动真正为企业所需要、党员所欢迎、职工所拥护。三是重视做好在生产经营一线和青年职工中发展党员工作。注意在各类技术骨干和生产经营骨干中培养发展党员, 把青年职工中的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员队伍中来。要加强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和业务培训, 努力把党员培养成生产经营的能手、创新创业的模范、提高效益的标兵, 做到重要岗位有党员、主要骨干是党员、关键时刻见党员。
第二, 大力发展党内基层民主, 充分调动国有企业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企业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的活力, 必须积极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 落实党员在党内事务中的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和监督权。一要尊重党员主体地位。深入开展党员权利和义务教育, 引导党员牢固树立主体意识, 调动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企业党员领导人员要带头发扬民主, 营造党内民主讨论环境, 鼓励党员充分发表意见, 群策群力推动企业发展。二要严格按期换届制度。现在一些企业基层党组织不能正常按期换届, 有的甚至多年不换届, 损害了党员的主体地位和民主权利。企业党组织必须严格按照党章规定按期进行换届选举。要改进企业党组织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 积极推行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 探索建立党代表大会常任制。三要积极推进党务公开。从企业实际出发, 建立健全党内情况通报、情况反映等制度, 拓宽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渠道。企业党的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广大党员普遍关注的问题, 要充分听取党员的意见。要健全党内关怀帮扶机制, 帮助企业困难党员解决实际问题。
第三, 按照高素质复合型的要求, 着力建设一支优秀党务工作者队伍。推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改革创新, 必须有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肯奉献的党务干部队伍。要加强对企业党务工作人员的教育培训和实践锻炼, 使他们既精通党务工作和思想政治工作, 又熟悉企业生产经营和管理工作, 成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注重从企业业务骨干中选拔优秀人才充实党务工作者队伍, 重点选好配强党委领导班子成员特别是党委书记。要注意选拔从事过经营管理工作的同志担任党组织书记, 选拔从事过党务工作的同志担任企业行政负责人。要把党务工作岗位作为培养人才的重要平台, 有计划地安排党务工作人员与经营管理人员轮岗交流。要把党务工作人员业绩考核纳入企业经营管理人员业绩考核体系, 确保与相应层次经营管理人员同考核、同待遇、同奖惩, 让党务工作者有地位、有作为、有奔头。
第四, 在国有企业广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动员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争作贡献。围绕发展抓党建, 抓好党建促发展, 这是国有企业党建工作的基本主题。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后, 中组部和国务院国资委将在全国国有企业部署开展以争创“四强”党组织、争做“四优”共产党员为主要内容的创先争优活动。“四强”就是政治引领力强、推动发展力强、改革创新力强、凝聚保障力强, “四优”就是政治素质优、岗位技能优、工作业绩优、群众评价优。这是巩固拓展国有企业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的重要举措。各级党委及其组织部门要加强对活动的领导和指导, 各级国资监管机构等有关部门党组织要抓好工作落实。要以此为抓手, 把国有企业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积极性创造性调动起来, 为推动企业科学发展, 特别是有效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献计献策、贡献力量, 把党的思想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 转化为企业的创新优势、竞争优势、发展优势。
各级地方党委要把国有企业党建工作列入重要日程, 党委主要领导同志要亲自抓。组织部门要切实负起具体指导责任, 把抓班子与抓党建结合起来, 统筹谋划、整体推进。各级国资监管机构要把领导和指导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与国有资产管理监督和企业改革发展工作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其他有关部门要在党委统一领导下, 齐心协力抓好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企业党组织要贯彻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方针, 进一步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党组织书记要切实履行党建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董事会、监事会和经理层党员成员, 特别是企业行政主要负责人, 都要增强党的意识, 落实“一岗双责”, 高度重视、积极支持、主动参与党建工作, 在机构、人员、经费等方面提供保障。国有企业改革发展正处于关键时期。加强和改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 推动国有企业科学发展, 任重而道远。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 以奋发有为的精神状态、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永不懈怠的创新勇气, 不断开创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建工作新局面。
8.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 篇八
关键词:中国共产党;思想政治工作;党的建设
高度重视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我国正处在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社会情况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经济成分和经济利益多样化、社会生活方式多样化、社会组织形式多样化、就业岗位和就业方式多样化日趋明显,给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带来大量新情况、新问题。同时,西方敌对势力亡我之心不死,通过各种途径加紧进行思想渗透,思想政治工作面临严峻挑战。“只重视经济建设,不重视思想建设”的问题在一些党的基层组织中没有根本解决,一些领导干部埋头业务工作,不注意研究社会思想政治动向;一些党的组织处于软弱涣散状态,在思想政治工作方面没有发挥应有的作用;党的建设也存在着不适应社会生活新变化,覆盖不到位,针对性不强以及方法手段滞后的问题。对此,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保持清醒头脑,提高政治警觉,从巩固党的执政地位、完成党的历史任务的高度,研究解决思想政治工作和党的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党的一贯方针政策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进程中,充分发挥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的作用可以更好地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但是党内出现了只重视经济发展,不重视思想建设的风气。部分官员只重视政绩,不重视党建,没有把党的建设位置摆正。政治不能代替经济,但脱离思想政治工作的经济是不可能发展和提高的。
二、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是实现党的各项任务的中心环节
党当前的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各项工作的开展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应该紧紧抓住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放松,把党的建设和发展经济统一起来,把思想政治工作和经济工作揉到一块来做,切实做到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加快经济建设,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经济活动,是我们党的重大政治任务。我们的国民经济要追赶上发达国家, 一是要有正确的政治方向,二是有安定团结的政治环境,三是加强党的建设,必须以党的建设为基础。
三、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国家的重要政治优势
思想政治工作是加强党的建设的一个重要途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工作始终是我们党解放时期和建设时期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思想政治工作是我们党的传家宝,党的建设的全部经验也告诉我们一定要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发挥思想政治工作这一重要政治优势,是保证经济工作和其它工作的正确发展方向的前提条件。也是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落实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更是抵制外来不正之风的法宝。
四、历史上党的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的做法
在抗日战争时期,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建的作用得到初步总结,中国共产党许多卓越领导人对它的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陈云在抗日战争时期写了许多涉及到党的建设的文章,对党的建设做出了独特的贡献。陈云非常重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建的作用。他指出:“我们党的建设中的思想工作问题,对于全党争取抗战胜利具有重要意义。”
1957年2月毛泽东在国务院会议上发表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中就提出了思想政治工作对党的建设具有重大作用的论断。
1992年1月,江泽民在党的十四大上所作的《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步伐,夺取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更大胜利》的报告中,对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全面阐述,同时把党的伟大实践经验集中到一点,就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加强党的建设,把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
199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四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建设几个重大问题的决定》;2004年9月召开的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党的十七大对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作出了总体部署,提出思想政治工作是党的建设的出发点和归宿,关系到党的事业的兴衰成败。
五、立足党的建设,加强与改进新形势下的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路对策
坚持思想政治工作的与时俱进,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始终做到围绕中心任务、服务发展大局,自觉为党的建设服务。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队伍建设,努力建设一支素质高、形象好的干部队伍,使其即是排头兵又是宣传员,为党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突出思想政治工作的核心作用影响,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凝聚力与战斗力,站稳党的建设的思想阵地。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方式方法,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让党的建设密切联系群众,主动依靠群众,切实服务群众。
参考文献:
[1]朱明光.思想政治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 郑永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 邱伟光,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高教出版社,1999.
(作者简介:雷晋升(1986-),男,河北保定人,河北农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社会主义道德与法制研究。)
【学习党的政治建设心得体会】推荐阅读:
政治纪律学习心得体会06-20
《政治业务学习》心得体会11-04
学习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的心得体会和感想09-21
加强政治纪律学习心得06-28
政治课程的学习心得09-22
政治学习方法心得体会06-20
党员政治理论学习心得体会09-29
2015下学期政治学习体会08-11
政治新课标学习心得11-02
《政治掮客苏洪波》教育警示片个人学习心得07-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