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2024-10-22

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共9篇)

1.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篇一

浅谈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

一、游戏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著名教育家杜威说幼儿阶段“生活即教育,游戏即生活”。我国著名儿童教育家陈鹤琴认为:儿童视游戏为生活,儿童好游戏是天性。对于幼儿来说,除了吃饭睡眠等生活活动之外,一日生活中的重要时间就是在游戏,甚至生活也是以游戏的方式进行的。游戏是儿童喜欢的活动,儿童在游戏活动中得到发展,同时也只有游戏,才能使儿童在其现有发展水平的条件下进行活动和生活。[1]幼儿游戏不同于成人的玩,看似平常的游戏在幼儿的生活中是一片大大的生活空间,在这片空间中他们积极思考,不断解决问题,探索与求知的欲望不断发展。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来,国内外许多教育心里专家们经过不断试验,表明游戏是含有许多认知成分的复杂活动,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可以使自己的各种能力获得练习和发展。有人形容;主动探索和积极学习是开发人的各种能力的金钥匙,而这把金钥匙是游戏铸造出来的。维果茨基说;“儿童在游戏中的水平高于其他活动中的水平”充分肯定游戏在幼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各种不同的游戏,既有全身运动,也有局部运动,使得幼儿的动作灵活性、手眼协调、平衡能力等得到锻炼和发展。[2]同时,在进行游戏时,幼儿总是伴随着非常愉快的情绪,这种愉快的心情,又保证着孩子身体的健康,保证着机体的正常发育。可见游戏在培养幼儿各种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二、幼儿园游戏组织存在的问题

自我国实施《幼儿园管理条例》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以来幼儿教育事业取得了很好的发展,特别是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教育功能已得到广大幼儿教育工作者的认同,并努力在实践中尽可能为幼儿的游戏的开展创造条件,但当前幼儿园游戏的开展并不尽如人意,具体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对游戏的组织和指导过于功利性

有些教师为了实现课程安排或是教学大纲的要求,在一日教学活动安排中设计了一系列游戏,时间安排的非常紧凑根据游戏计划和目标层层推进,认为在这样的推动下幼儿就会得到发展,却不能真正了解幼儿的游戏需要以及幼儿是否喜欢自己的游戏安排和方式。教师在组织幼儿游戏时,很少去了解幼儿是如何想的是否对该游戏感兴趣。总是习惯于以成人的水平去衡量游戏的趣味性,是否能达到教育目标、去判断游戏的价值,过多的考虑游戏的教育价值忽略了幼儿在游戏中的愉快情感的获得。幼儿教师应认识到游戏是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不仅对幼儿有教育功能更重要的是有助于幼儿心理健康成长。[3]幼儿园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应以为使幼儿获得愉快情感为宗旨、使幼儿的身心得到发展为目的、使幼儿的各种社会性能力得到锻炼为原则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来开展。游戏是幼儿的需要,而幼儿不是教师教育目标的实现者,他们是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来选择游戏的;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兴趣来开展组织幼儿游戏而不应该把过多的关注放在教育大纲安排和教育目标的实现上。

2.重上课轻游戏,小学化倾向严重

《纲要》中明确规定将游戏确定为幼儿的基本活动,但是在现实教学活动中,不少教师及家长仍然存在重上课轻游戏的现象。有的教师觉得玩游戏太麻烦费时费力,就很少组织开展游戏活动。即使开展游戏活动也经常忽略游戏的教育手段过多的考虑教学因素,满足不了孩子的兴趣和好奇心。对于家长来说,为使孩子出人头地考上名牌大学,他们更看重孩子在幼儿园认识了多少字,会做多少题。他们不了解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更有家长不赞同幼儿园组织开展大型游戏活动,认为那样做会耽误孩子的学习时间。有些幼儿园为了迎合家长的需要,从中班就对孩子进行正规化的小学式教学活动,开展了名目繁多的课程;英语、奥数、艺术等,很早的把小学的课程办到幼儿园课堂上去。这样的“小学化”的课堂屡见不鲜,要纠正家长的心里不是一时可以做到的,这就要求幼儿教师经常与家长沟通,做好家长工作,让他们认识到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作用以及“小学化”教育对幼儿的发展是弊大于利的。

3.教师对幼儿游戏过多干预,使幼儿游戏缺乏足够自由

幼儿游戏是一种快乐的、满足需要和愿望的、自发自愿的、不同寻常的行为,幼儿在游戏中注重的是游戏的过程体验,他们想玩什么就玩什么,而对于游戏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并不在乎。所以成人应当把对幼儿游戏的干预降低到最低限度,因为成人的干预会不仅阻碍幼儿的自我表现和自我发展,而且会使孩子独自处理问题的能力得不到锻炼。但是在具体的游戏过程中教师经常处于支配着的地位,严格的控制幼儿活动的内容、时间及游戏的规则、制度。对幼儿的游戏进行过多的干预,使幼儿在游戏中的主体性地位和自由选择的权利受到挤压。使幼儿失去了自由选择和适合自己水平的游戏机会,严重阻碍了幼儿参加游戏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剥夺了儿童自我经验的建构的机会,影响了游戏对儿童发展的教育及促进作用。

三、幼儿园游戏组织与指导策略

教师对幼儿游戏的组织与指导并不可以盲目进行,应该深入地认知幼儿游戏的特点,理解游戏的实质,进而科学有规律的指导游戏,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为使游戏真正成为幼儿园的基本活动,顺利开展幼儿游戏,促进幼儿身心发展,教师在组织指导幼儿园游戏活动是应注意以下几点问题。

1.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首先,应该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游戏环境,激发幼儿游戏欲望。幼儿园应为幼儿的游

戏提供应有的场地,幼儿园应根据本园的实际情况,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从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出发,努力为幼儿创造良好的游戏条件。充分利用一切室内外可利用的环境,灵活的安排幼儿的活动场地。其次,为幼儿游戏的开展安排充裕的时间,保证幼儿游戏的质量和水平。游戏是幼儿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所以在幼儿园一日活动安排中,教师应为幼儿提供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来确保幼儿的游戏得以顺利的开展,使幼儿在游戏中积累经验体验游戏的愉快,使幼儿的想象力和社会性交往能力得到充分发展。最后,教师应交给幼儿游戏活动的规则和方法,以保证幼儿的游戏能够顺利的进行。像角色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等都需要一定的游戏方法和游戏规则,教师可以通过简单明了的语言和适当的动作示范,让幼儿明白游戏的名称、玩法及规则,可以先教会个别的幼儿玩游戏,然后让他们相互学习的方法学会玩游戏。

2.幼儿游戏指导要在观察的前提下进行

教师在组织开展幼儿游戏活动之前,应首先制定好计划。使幼儿游戏有步骤、有目的的开展,从分利用游戏的教育作用,减少指导的盲目性。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首先应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运用观察法了解幼儿的游戏情况,做出适当的指导,避免盲目的指导。其次,设计严密的观察计划。教师应根据观察目的设计观察计划。最后,要注意观察与记录的客观性和真实行,教师对幼儿游戏中的行为语言进行观察和记录有助于教师从幼儿的外显行为理解其心理状况和游戏水平,有助于教师对幼儿游戏进行更好的指导,但对幼儿游戏的观察不能盲目,不能想当然,应制定明确的观察目的。游戏的内容是丰富多彩的,教师应选择一定的观察角度,对幼儿游戏进行观察,从而为进一步提供指导提供依据。

3.针对不同的年龄特征指导游戏

教师一定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征指导幼儿游戏。幼儿的游戏随着幼儿的成长发生和发展,所以教师在指导幼儿游戏时也应该考虑这种发展,幼儿园三个年龄班的游戏水平是不同的,小班幼儿特别容易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有意注意的时间段,喜欢模仿周围的人和事,处于平行游戏阶段。因此,“平行游戏法”特别适用于小班,但他们不会进行交流,因此,教师在对小班的幼儿进行指导时,要帮助幼儿进行交流和合作,使他们学会合作游戏;中班的幼儿在游戏中虽然有分工也有合作,但他们的计划性较差,教师应尽量多的为幼儿提过多种条件,以便引导他们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游戏;大班的游戏水平较高,可以给他们增加具有竞争性内容的游戏,以便将来更快的适应社会。

2.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篇二

一、正确选材是音乐游戏良好的开端

音乐游戏形式多样, 种类很多, 有易有难。选材时应该结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及本班的实际水平, 根据教育目标和要求进行挑选或改编。选择音乐游戏教材时, 应从以下方面挑选。

1. 理解的情节。

游戏的情节应为幼儿所理解, 角色的活动应贴近幼儿生活。这样, 玩起来幼儿的想象才能活跃, 感情才能逼真。如小班幼儿喜欢玩捉迷藏的游戏, 藏的时候只要自己看不见别人就以为藏好了, 藏好后, 不少幼儿还喜欢被别人找到。根据这一年龄班幼儿的特点, 选用情节简单的“找小猫”游戏他们就非常喜欢。中大班幼儿对“穿斗篷的小孩”这一游戏很感兴趣。他们对树林中远远站着一个穿斗篷的孩子这一情景能想象得出, 会有极大的好奇心想弄清她是谁。因此, 如能根据幼儿年龄特点, 知识经验基础, 挑选适合各年龄层幼儿理解水平的游戏教材, 会取得良好教学效果。

2. 合适的动作。

音乐游戏多数是音乐与动作配合进行的。因此, 在选材时还要考虑本班幼儿随音乐动作能力的发展水平。一般, 为小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应比较简单, 最好各自单独活动, 相互间没有什么牵制。为中、大班幼儿选用的音乐游戏的动作可适当提高难度, 可有一些需要互相配合, 协作的动作。

3. 鲜明的形象。

音乐在音乐游戏中是幼儿的指挥者, 因此在为幼儿选配音乐时应注意选择有歌曲或便于哼唱的乐曲, 因为幼儿非常喜欢边唱边活动, 如果游戏中有好听有趣的歌曲能让他们边唱边玩, 这是他们最高兴的。如果是乐曲, 最好便于幼儿哼唱。这样即便没有成人为他们伴奏, 他们也能自己边哼边玩。另外选择的音乐要形象, 节奏鲜明, 对比性强, 乐段清楚, 这样幼儿才容易用不同的动作来表现音乐所要表达的不同内容。

4. 富有趣味的音乐。

要使音乐游戏具有吸引力, 必须具有趣味性。首先表现在游戏的情节要有高潮, 能使幼儿在心理上得到满足, 其次表现在游戏的内容能调动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积极性, 能从游戏中获得快乐。

二、在教学中渗透必要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在观摩了大班的音乐游戏《狮王进行曲》后使我收获颇多:首先是让幼儿通过欣赏音乐, 了解有关音乐的故事情节, 从而在脑海中产生一定的感性材料, 在游戏中幼儿才能将这些感性材料结合音乐的结构图特点进行加工, 改组共同创编出:小动物吹号、狮王走、小动物走、狮王吼叫等游戏动作。

三、在玩中学

在玩中学, 主要利用幼儿的好奇, 在玩游戏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个一个规则, 使幼儿自始至终保持着极高的兴趣, 对游戏规则进行探究。在这种玩中学的过程中, 利用“顿悟说”的一种认识理论:猎人打枪, 狼倒下后, 时有所领悟, 对情境的直觉结构豁然改变, 领悟到:“猎人开枪, 狼倒下后我们不能动, 因为还不知道狼死了没有, 一定要等猎人检查后, 说大灰狼被猎人打死了以后才能动。”所以对这个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

四、灵活, 正确地使用示范方法

示范法对老师来说是示范, 对幼儿来说是模仿。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供正确的、熟练、富有表情、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 供幼儿模仿, 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但不能只让幼儿单纯机械和模仿, 排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因为每一个幼儿都是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资, 都有创造的需求, 更不能排除幼儿对主体对元素的能动发现以及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组合能力。

五、重“过程”, 莫重“结果”

在音乐游戏创造活动中, 幼儿对“过程”比对“结果”更感兴趣。因为过程能给幼儿带来无比的满足, 使剩余精力得以释放, 他们的许多创造活动就表现在探究事物的过程中, 如在开展音乐游戏《老虎和小猫》的过程中, 幼儿对节奏变化、音色变化、角色神态的表现以及情节的发展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 而对结果却兴趣不大。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多关注、重视幼儿在音乐游戏的创造过程, 而不是追求功利性的“完美结果”。

六、给幼儿一个自由游戏的活动空间

幼儿熟悉了某个音乐游戏, 老师又为幼儿做好了游戏准备工作, 就可以请幼儿自己组织游戏, 由能力强的幼儿分配角色, 组织游戏, 老师也可以以游戏者的身份, 启发幼儿发展游戏, 进一步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玩音乐《猴子爬树》, 可以启发幼儿增添猴爸爸、猴妈妈等角色, 增加猴子睡觉、吃饭等情节。幼儿有了一定的音乐技能, 还可以启发他们在游戏中创编歌曲。

3.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篇三

【关键词】幼儿音乐游戏 有效组织 开展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5)06-0184-02

音乐游戏是孩子们最喜爱的音乐活动之一。它对于促进孩子们健康成长、积极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有着重要的作用。孩子们在游戏中能够无拘无束、自由自在的进行音乐方面的学习。将音乐引入到游戏中可以帮助学生学习。所谓音乐游戏,指的是通过音乐的伴奏来用动作、形态等表现音乐中所表达的内容,对音乐形象进行勾勒,从而能够发展幼儿音乐能力的一种游戏活动。幼儿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的教学中如何能够有效的组织和开展对于音乐游戏能否真正的在幼儿音乐学习中产生效用有着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一、教学语言策略

在音樂游戏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尽可能的创造出相关音乐场景,从而可以有效的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热情,使音乐游戏能够更好的开展。教师要根据幼儿这个年龄段的特点,适当的运用儿童语言进行音乐游戏的开展。首先,教师要运用轻快活泼的儿童语言进行游戏的阐述。对于幼儿这个年龄阶段,它相对于中小学生而言,其自我情绪控制能力相对较差,而且脆弱敏感。教师的言行和情绪对于幼儿的学习的影响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要在音乐游戏的开展过程中多运用儿童语言进行教学。同时教师还要掌握语言的幽默度、使用的语言要有感染力,这样的气氛才能使音乐游戏的开展更加的和谐融洽。比如教师在进行音乐游戏《快乐的小鸟》的教学时,教师创设语言意境“在一个风和日丽的日子,鸟妈妈带着一群小鸟在草地上玩耍, 它们一会儿展翅高飞小鸟们听到高音区展翅高飞一会儿下蹲觅食听到低音区旋律,下蹲觅食,真有趣”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没有重点讲究高超的技能技巧,而是通过游戏与联想,使幼儿身临其境,从中猎取情趣和美感。

二、兴趣引导策略

俗话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对于幼儿来说,教师要在音乐游戏的开展中不断的拓展他们的兴趣,使他们能够主动的去学习和了解音乐游戏,同时善于抓住幼儿的好奇、好玩等特点,进行相关情趣方面的引导,不断的激发幼儿的学习的热情,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幼儿在音乐游戏的学习中快乐的展现自我,快乐的学习。比如教师在进行《小兔和狼》这个音乐游戏开展过程时,可以这样安排角色。一个教师扮演成兔妈妈,请一个个子比较高的同学扮演成大灰狼,一个个子相对较低的同学扮演成兔宝宝。活动开始前,教师要带有神秘、亲切的语气对学生说:“我要带着大家到森林里采蘑菇,请大家别忘了将采到的蘑菇放到妈妈的篮子里。宝贝们,请大家坐好,妈妈要开着车带着大家出发了。”幼儿听着音乐做身体律动,当听到音乐发生变化时,兔妈妈以神秘而紧张的语气说:“宝宝不好了,大灰狼来了,大家躲一躲。”这种亲切而有趣的话语打动了兔宝宝们。整个活动能使学生的情绪一下子调动起来,使学生在这个音乐游戏中充分融入各自的角色,充分的体验到音乐游戏中的奥秘。

三、竞赛引导策略

幼儿的表现欲望强烈,在教师的鼓励和夸奖过程中更加能够促进他们的学习。因此,教师在进行幼儿音乐游戏的安排和开展过程中,需要进行竞赛引导策略对其进行提高。教师在引导过程中多运用鼓励和夸奖性的语言,使幼儿感受到教师对于其自我的认可。比如教师在进行《剪、拳、布》的音乐游戏安排时,让幼儿自由结成伴,分组竞赛来提高游戏的挑战性和竞争性,使幼儿能亲身感受到游戏音乐带来的兴趣。又如教师在组织和安排音乐游戏《拔河》时,通过竞赛的形式来培养幼儿团结协作、齐心协力的竞赛。

四、对比引导策略

幼儿的音乐游戏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为幼儿的发展提供了各种各样的机会。对于游戏这种幼儿最感兴趣的方式来讲,教师可以有意识的选择一些形象生动、并且具有对比性的音乐游戏活动让幼儿参与,帮助他们提高辨别音乐的能力,加深他们对于音乐的作品的体验和感受。如音乐游戏《小兔和大象》,小兔和大象音乐形象鲜明、单一,贴近有的生活经验,符号幼儿的年龄特点,便于幼儿想象与表达。《兔跳》音乐轻快而又活泼。《大象》音乐沉重而缓慢,两者彼此间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十分有利于幼儿对比性地理解与感受。

五、结语

总的来讲,教师对幼儿音乐游戏的有效组织和开展对于幼儿的成长和发展起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教师在开展音乐游戏的活动中,以上策略并非是孤立、静止的,它们之间可以相互融合,互为一体,教师应该有效的对其进行灵活的运用,选取最恰当、最切合实际的策略。

参考文献:

[1]尉艳.音乐游戏培养幼儿音乐感受力的体会[J]. 现代妇女(下旬),2013(04).

[2]赵燕.嬉戏中的智慧——浅谈在小班音乐游戏中发展幼儿的能力[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4(10).

4.浅谈幼儿园音乐游戏的组织 篇四

【摘要】

幼儿的世界是游戏的世界,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伴奏下进行的游戏,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游戏,不但使幼儿自身得到了愉悦,同时也有助于幼儿的智力开发、认知以及社会交往能力等方面的提高。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育的关键。游戏与音乐的融合,教育变得不在枯燥。在音乐游戏中,结合小班幼儿年龄特点,幼儿不仅能获得快乐,萌发对音乐的浓厚兴趣,而且能培养幼儿乐感与美感,更大地激发其想象力和创造力。

【关键词】 音乐游戏 小班幼儿 开展

快乐

音乐游戏是在音乐的伴随和指引下进行的游戏活动,是把音乐与游戏融为一体的艺术教育。幼儿时期是学习音乐的启蒙时期,也是关键时期。根据《纲要》要求,幼儿音乐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表现力和创造力。而对音乐的感受力是培养幼儿音乐素质的基础,采用游戏化的方法组织音乐活动,不仅能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激发兴趣,而且能有效提高幼儿的音乐感受力,陶冶幼儿的情操,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和谐的发展。在教学活动中,教师根据班级幼儿的生理、知识水平、注意力,以及音乐的性质、情感、节奏、结构等要求采取适当的策略进行游戏。小班幼儿正处于认知的关键期,通过音乐游戏活动,不但能陶冶幼儿的性情和品格,而且能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然而音乐又是一门很特殊、很“难”的艺术。怎么样在“难”的音乐和幼稚的孩子之间架起一座桥梁,怎么样将音乐和孩子沟通起来呢?我认为,只有游戏才能做到这一点。

一、小班幼儿音乐游戏的组织设计

活动组织合理与否,不仅是有效达成教育目标的重要保障,也是幼儿在音乐游戏中保持身心舒适愉快的决定因素之一。在游戏中如何围绕玩法、规则处理好教与学的关系是活动成功的关键。

音乐游戏是在歌曲或乐曲的伴奏下进行的游戏,游戏中的动作要符合音乐的内容、性质、节拍、曲式,并有一定的规则。以幼儿感兴趣的音乐游戏来进行音乐教育,这是音乐教育的核心。幼儿园的音乐游戏是幼儿游戏活动中的一种,由于它将音乐活动内容溶于游戏的形式中,让幼儿在游戏中感受音乐,理解音乐,从而使幼儿在情感上获得美的陶冶,同时给幼儿以快乐并从中受到教育,运用游戏这一教学手段,往往取得事半功倍的作用。选择简单贴近幼儿生活的游戏内容,利用音乐游戏帮助小班幼儿完成 游戏过程。《纲要》指出:小班幼儿爱模仿的特点非常突出,模仿是这一时期儿童的主要学习方式,他们通过模仿掌握别人的经验,习得良好的行为习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他们即无交往经验,理解能力和自我约束能力也有限,老师要想顺利的开展游戏活动,孩子们必须懂得遵守游戏规则才行。《头发肩膀膝盖脚》是孩子和家长们耳熟能详的歌曲,大部分孩子都会唱,对于歌词内容也是简单好记,孩子们在和老师一起演唱时能熟练的边唱边做动作,让孩子们跟随音乐节奏拍打自己的身体部位,从而获得良好的感知和行为规则。

二、音乐游戏对小班幼儿的情绪调节

在音乐游戏中,将幼儿群体的情绪保持在适度兴奋的水平,使他们始终围绕目标进行活动,而避免兴奋点转移或扩散,对教师是一个考验。如在音乐游戏《拔萝卜》中,教师和孩子们围坐一起,以“老公公”、“老婆婆”、“小狗”、““小花猫”等的身份一起商量、讨论、征求意见,教师与幼儿即是师生,也是朋友、合作伙伴,在这样充满爱意、民主、融洽的课堂气氛中,整个活动情绪的调节是较容易被教师把握的。

三、用故事情节帮助孩子理解音乐内容,让小班幼儿在游戏情境中习惯遵守游戏规则。

小班的孩子对音乐的理解能力和表现能力不足,尤其是一些纯音乐的曲子,孩子们在听了以后很难用语言或者动作来表达自己的感受,那么老师可以将游戏内容用故事的形式讲述出来,引导孩子边欣赏音乐边进入游戏情境。比如在音乐游戏《走路》中,老师随音乐节奏的快慢讲述各种小动物走路的特征,自编一个个小故事,并在故事中模仿小动物的走路动作,孩子们听了故事以后开始跃跃欲试,很快他们掌握了音乐的节奏。在游戏《捕鱼》中,老师讲述了一个捕鱼的人,在海上不畏风吹雨打,划动小船一次次地撒网,小鱼们为了不被网住,在水里四散的游来游去,老师边讲述边引导幼儿理解音乐的每个片段,如舒缓的音乐时,是捕鱼人在海上划着小船,当音乐节奏变得急促时,是捕鱼人发现了小鱼,当音乐节奏变得非常快的时候,是小鱼们惊慌的躲避,最后音乐停止时,是捕鱼人收获的时候,被网住的小鱼将乖乖的躺在“网里”。这种追逐和躲闪的游戏非常符合孩子们的心理,容易产生浓厚的兴趣,易于进入游戏情境,而自然而然的扮演着游戏中的角色,此时小班幼儿对于游戏规则的理解和掌握在不知不觉中潜移默化了。

四、在音乐游戏中,教师应注重语言形态、注重“过程”,莫重“结果”。

1、有声语言的应用

在相对动态的音乐游戏中,教师的有声语言要精练。注重讲解清晰与示范动作的规范、多讲解与勤练习并且积极向幼儿传递正确的信息。

2、体态语言的应用

在音乐游戏中,教师的体态语言格外重要。:无论是在探索性、模仿性还是创造性的活动中,教师在讲解动作要求时都应配合体态语言。

3、在音乐游戏创造活动中,小班幼儿对“过程”比对“结果”更感兴趣。因为过程能给幼儿带来无比的满足,使精力得以释放,他们的许多创造活动就表现在探究事物的过程中,如在开展音乐游戏《猫捉老鼠》的过程中,幼儿对节奏变化、音色变化、以及情节的发展都表现出强烈的创造欲望,而对结果却兴趣不大。因此作为老师的我们应该多关注、重视幼儿在音乐游戏的创造过程,而不要简单追求功利性的“完美结果”。

5.幼儿园小班户外课间游戏的组织 篇五

安仁镇中心幼儿园

夏梦岚

【摘 要】游戏是幼儿的生命,幼儿爱游戏,尤其喜爱户外游戏。户外是一个开阔的天地,在户外,他们会自然的玩,自然的成长,自然地获得个方面的发展。每次小班户外活动我都要组织幼儿进行一段时间的集体游戏活动。但在活动中面对诸多活动器械和周围的环境,注意力容易分散,教师如果不能很好地组织,硬拉住幼儿不放的话,就会抑制幼儿对集体游戏活动的兴趣。

【关键词】 游戏 成长 兴趣 【正 文】

一、以丰富的情景,激发幼儿活动兴趣

小班的孩子对带有游戏性质的情境活动尤其感兴趣,因此我们根据设置的区域创设相应的游戏情节,老师则以自身的语言和行为不断地去感染引导他们,让幼儿保持活动的热情和兴趣。如:在平衡区,我们设计了“小猫捉鱼”的游戏情节,孩子们扮小猫,老师扮猫妈妈,拎着“小桶”,走过“小路”(平衡板、梅花桩),遇到“大风”(迷迷转),走过“小桥”(拱形桥、小高跷),来到池塘边捉鱼,并引导孩子告诉“猫妈妈”,“捉了几条鱼,是什么样的鱼?”孩子在有趣的情节中,不仅获得了平衡技能的发展,还巩固了对颜色、大小的认识。又如,投掷区“给小动物喂食”,走跑区“猫捉老鼠”,钻爬区“毛毛虫历险记”,跳跃区“小兔种萝卜” 等情节的创设,我们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适宜地以角色情节刺激,幼儿从简单的游戏中找到了活动的乐趣,参与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也就越来越高了,同时幼儿在有趣的游戏中尽情投入,不知不觉动作技能得到了发展。

二、注重活动过程引导,营造师生互动的活动氛围

在体育区域活动中,幼儿是活动的主人,教师则应是幼儿活动的支持者、观察者、引导者、帮助者,注重的是活动过程的引导。而小班孩子不同于中、大班的孩子,他们缺乏自主活动和自主创新的能力,因此我们老师更多地要去关注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引导他们积极地投入活动。小班幼儿喜欢模仿,也喜欢有变化。因而教师在组织游戏的过程中,可有目的地变换规则,以增强幼儿对游戏的兴趣。

如“小动物找妈妈”游戏,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变换,走、爬、钻等各种动作,而无其他变化的话,幼儿的兴趣就会递减,但教师如能引导幼儿在游戏中动脑思考,适当变化的话,其游戏的兴趣将越来越浓。游戏开始,老师说:小动物们,你们要去找你们的妈妈了,小鸡宝宝找鸡妈妈,但是前面有一座桥。小猫宝宝找猫妈妈,但是前面有一个山洞。小乌龟宝宝照乌龟妈妈,但是前面有一篇大草地。小动物们,你们怎么办呢 ?”“(幼儿自由回答)”对了,我们要走过小桥,钻过山洞,爬过草地,不怕困难,找到妈妈,妈妈会给你一个最好的礼物。拿到礼物就回到老师这里好吗?”第一次游戏时,老师细心、观擦、鼓励幼儿大胆走、爬、钻、,游戏结束后请动作多样的幼儿上来个别示范,进行表扬。教师提出第二次游戏的要求:请小朋友用各种方法走、爬、追。请幼儿找一个好朋友 相互交换透视进行地三次游戏。教师观察幼儿是否有新的动作。即时表扬。教师提出第三次游戏要求,想想看还能怎样 走、爬、追、,看谁最动脑筋,请幼儿想想还有什么宝宝没做过,去和响应的小朋友交换透视进行第三次游戏。教师可变换类似的规则让幼儿进行练习。控制时间,保持兴趣

游戏的时间本无规定,但教师应在观察幼儿兴趣满足的同时,注意幼儿活动的强度和密度,在适当的时机结束游戏,幼儿玩兴未尽,他们在下次再游戏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例如:在游戏“小白兔拔萝卜”比赛中,幼儿以当小白兔拔萝卜为满足,每个“小兔子”手里抱着“萝卜”高兴地一跳一跳的。在游戏中,老师扮兔妈妈和小兔们一起拔萝卜,一起享受劳动后的果实。这时他们并不在意快慢、输赢。因实与幼儿一起共享欢乐。在第二次比赛时增加一点难度。在第三次比赛时也是在游戏达到高峰时,这时老师作适当的时机将游戏结束,让他们在下次再游戏的愿望就会更加强烈。

三、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每个孩子都具有一定的潜能,为了使每个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都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在指导幼儿活动时应注重幼儿的个体差异,对发展水平,能力不同的幼儿进行不同的针对性的引导。例如:对于活动能力较强的幼儿,我往往采用鼓励性、启发性的方式,引导他们去尝试新器材,提高活动能力。而总有一些孩子胆小内向,不愿参与活动。这时,我就让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结伴活动。能力强的幼儿往往很快能作出反应,而能力弱的在一边看后,也会模仿。

如在玩球中,能力强的幼儿能够运用纸棍等辅助材料赶球,能力弱的幼儿看一看也会马上跟着去学,几次一来,也慢慢地掌握了这一玩法。又如:在平衡区,胆小的阳阳一直只会在平坦的平衡木上走,而其余小朋友都在尝试走拱桥,并为自己的成功感到骄傲。我看到阳阳很羡慕,就鼓励他也试试,当阳阳走上桥后不敢往前走,旁边的小朋友都在说“不要怕,把手伸开。”诺诺还走上去说:“跟我这样走。”于是在他的带领和老师的搀扶下,阳阳终于迈出了第一步。接下来,他也加入了走拱桥的队伍,提高了自己的平衡能力。正是因为同伴的榜样作用,使得胆小的孩子勇敢自信了。

四、以幼儿动作发展为前提,合理设置活动区域

区域的建立和环境的创设是开展体育区域活动的先决条件,需要有较科学的理论依据来进行区域的划分。

首先,根据幼儿园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园内的自然环境,因地制宜,合理规划,设置场地。如:充分利用平整的水泥地、塑胶场地、大片的草地,设置了球类、车类、钻爬等活动内容。除了平整的活动场地,自然弯曲的小路、水池、小山坡等,也都是适宜的场地。如:幼儿绕水池骑自行车比在水泥地上骑更带劲;在弯曲的小路上推独轮车可有一定难度;而在高低不平的小山坡上跑上跑下,则是小班孩子最感兴趣的走跑内容之一。

其次,主要按照小班幼儿的基本动作发展为主要原则设置区域。我们年级组设了走跑区、平衡区、跳跃区、投掷区、钻爬区五大区域,同时我们还根据材料的特点,设置了球类区、车类区、绳类区等,引导幼儿“一物多玩”,充分发挥幼儿的创造性。

五、直接进行游戏,避免说教

幼儿有意注意的时间短,因此,告诉幼儿怎样玩(即交待规则)或要求幼儿看示范的方法并不适合小班幼儿。于是我便采取了玩中学的方式组织游戏。如在玩“好玩的彩带”游戏,幼儿手拿彩带,教师带头唱“我的彩带当马鞭,甩起马鞭驾、驾、驾”,并带领一群“小马”边跑边玩彩带。并提问:“你的彩带还想怎样玩?”引导幼儿边想像边玩。幼儿的情绪高涨,他们在直接的游戏中创造出多种玩法,并能说出完整的句子。“我的彩带像风筝,在空中飞。”“我的彩带像条蛇,爬呀爬.”幼儿每说出一种玩法,大家就来学,幼儿玩的兴趣很高.六、重视幼儿的身心发展

例如在玩“滚球钻洞”的游戏时,幼儿只满足于滚球,他们并不在意快慢输赢。还应注意游戏的质量与指导。例如在“兔子和狼”的 游戏时,我扮“兔妈妈”带着孩子一起玩,这时,狼一出现,要求小兔子们必须蹲下不动,以免被狼发现大多数幼儿都能按老师指令去做,只有几名幼儿觉的好奇,蹦跳起来,小兔子们回家后,“兔妈妈”又重新讲清游戏规则并告诉小兔子们:“如果狼来了你们不藏起来,老狼就会把我们抓住,一个一个吃掉。”第二次游戏时,小兔们都学乖了,顺利的做完了游戏。实践证明,只有选择内容符合幼儿需要的、能引起他们兴趣和强烈愿望的游戏,才能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从而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发展。

总之,户外活动是幼儿园活动的基本内容,它不仅能给幼儿带来欢乐的情绪,有助于幼儿运动能力,有效地促进幼儿身体的发展,而且,能为幼儿心理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地发展。只要提高户外活动的认识,然后进行合理的组织与指导,就能真正发挥其实效。

【结束语】

皮亚杰开拓了从儿童认知发展的角度考察儿童游戏的新途径,他强调活动的重要性,强调儿童游戏是一种积极、主动的结构,强调游戏的情感发展价值。这些理论对我研究幼儿园小班课间游戏有很大启发。

【参考文献】

[1]《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解读)[2]《如何组织小班户外活动》

[3]《儿童认知与发展》

人民教育出版社 网络文献

6.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 篇六

摘要

音乐游戏是以发展幼儿音乐能力为主的一种游戏活动。研究表明,音乐游戏教学将枯燥的知识传授和抽象的音乐符号变为有趣的游戏教学,既符合音乐艺术的运动特性,又满足幼儿好动好玩的特征。游戏教学实现了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幼儿的主体作用,让幼儿成为音乐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提高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本文深入地剖析了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提出合理运用游戏教学的方法,并指出了在音乐教育中进行游戏教学需注意的问题。

关键词:音乐游戏;幼儿音乐;音乐教学

目录

摘要及关键词

一、音乐教育与音乐游戏的概述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2.音准训练类游戏 3.音乐感受力游戏 4.音乐协调类游戏 5.识谱类游戏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一)音乐游戏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二)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三)音乐游戏突出了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三、幼儿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

(一)音乐游戏的目标 1.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

2.注重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培养(二)音乐游戏的设计

1.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 2.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 2.1角色游戏 2.2听觉游戏

2.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三)音乐游戏的控制、评价 1.做好游戏课堂的组织工作 2.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

四、结语 参考文献

幼儿音乐教育中的音乐游戏

音乐游戏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尤其是对于幼儿音乐课堂教学有着更加特殊的意义。活泼好动是儿童的天性,积极利用儿童的这一性格特点设计丰富多样的音乐游戏活动,创造出一定的形象和意境,可以让其在集体活动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和掌握音乐知识。实践表明,音乐游戏已成为儿童普遍欢迎和喜爱的一种综合性活动。本文立足幼儿音乐教育,针对游戏教学在幼儿音乐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展开研究,既符合幼儿音乐教育的发展规律,充分体现了素质化、质量化教育的发展方向,又有利于将理论问题具体化,为幼儿音乐教育提供有效的方法指导。

一、音乐游戏的相关理论

(一)音乐游戏的定义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从音乐游戏的定义可以看出,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所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以音乐为灵魂,强调让学习者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体验音乐节奏和情境,感受音乐艺术和内涵,并最终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

(二)音乐游戏的分类

根据音乐游戏的功能,我们可以它分成以下几类:

1、节奏训练类游戏。

节奏是构成音乐的第一要素,儿童的节奏感可以通过语言的节奏和动作的节奏来训练和培养。节奏训练类游戏就是在教学中把趣味性的游戏教学法穿插起来,克服单纯节奏训练的单调。

2、音准训练类游戏。

将活泼的游戏融入枯燥的音准训练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比如,在练习音准的训练中加入“问好”,老师唱着向同学们问好,学生反过来向老师唱着问好,既可以训练音准,又增添了课堂趣味。

3、音乐感受力游戏。

即是通过游戏动作感受音乐的游戏。比如教师给学生放一段带有休止的音乐,让学生跟着音乐节奏自由行走,当听到休止的时候立刻停住。反复训练学生可以体会到乐句的特点和规律。

4、音乐协调类游戏。

声势是音乐协调类游戏中必不可少的元素。老师可以根据教授的乐曲的音乐特点设计声势,让学生在边听边唱的同时训练身体协调性。

5、识谱类游戏。

对于儿童来说,识谱是比较困难的。音乐教师可以利用孩子们好动爱玩的特点来设计训练游戏,例如可以让他们扮音符做“小音符找家”游戏,也可以在地上画出五线谱让他们“眺谱”或进行读谱比赛。

二、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的必要性

音乐游戏是指在音乐教学中将教育内容与游戏活动相融合,以培养和提高学习者音乐能力为主要目的的一种教学活动。从音乐游戏的定义可以看出,音乐游戏与一般的游戏有所不同,其以游戏为手段,以音乐为灵魂,强调让学习者通过轻松愉快的方式去体验音乐节奏和情境,感受音乐艺术和内涵,并最终提高自己的音乐能力和音乐素养。从现实来看,在幼儿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出于以下方面的考虑。

(一)音乐游戏符合幼儿的生理与心理特征

“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普遍赞同和推崇的一个教学理念。对于幼儿音乐教育来讲,顺应儿童成长发展规律,迎合儿童个性心理特征,在现实生活中就地取材,让其在游戏活动中学习音乐知识,无疑是比较有效的一个方法。可以说,游戏活动是儿童生活的一个重心,在无拘无束的游戏中,他们能以以最纯真、最自然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抒发自己的情感,展现非凡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以我国各民族儿童民歌为例,其中游戏歌谣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而且这些游戏歌谣所表现的内容也大都是孩子们生活感兴趣的事物。另外,争强好胜也是儿童比较普遍的一种心理特征,而音乐游戏中的竞赛性因素,恰恰能让他们在优劣胜败中体验到音乐给他们带来的乐趣。例如“听歌取名”就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一种音乐游戏。游戏中幼儿根据听到的乐曲,给乐曲取名,并积极说出取名的理由,然后再讨论谁的名字最贴切。通过这样的游戏不仅可以让儿童感受到竞赛的有趣,而更重要的是可以加深了幼儿对音乐的理解。

所以说,游戏与幼儿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把游戏与音乐教育相融合将在孩子心中产生巨大的影响。首先,音乐游戏具有较强的教育功能。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各感觉器官得到锻炼,他们对音乐的感知、记忆及思考能力会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获得对教学内容最基本的认识。其次,游戏抓住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有助于其音乐素养的发展。音乐游戏有多种多样的方式,容易地引起孩子们的无意注意,让他们在游戏中,对音乐的认识从无意识向有意识发展,积累起较多的感性认识,为音乐能力的提高打下基础。

(二)音乐游戏能有效激发幼儿学习音乐的兴趣

古语有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幼儿音乐教学中,只有让幼儿体会到音乐的乐趣,才能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从而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兴趣培养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对于儿童尤其如此。由于发育特征及认知能力的限制,儿童还处于感性学习的起始阶段,简单的声像和情景的设置很难让其产生学习音乐的欲望。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设计出生动有趣的游戏活动情景,才能将更多的感性认识植入到幼儿们的大脑中,给他们留下深刻的印象和遐想空间。

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现在儿童喜欢音乐,但不喜欢上音乐课的情况比较普遍。其中最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因为音乐课堂中缺少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受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许多音乐教师比较看重音乐知识的传授。发声练习、范唱歌曲、唱歌谱、读歌词、学歌曲,过于死板单一的教学程序缺少令人耳目一新的创意。视谱、听聋练耳、节奏训练等过于枯燥乏味的教学活动往往使幼儿感到厌倦,并逐渐失去学习音乐的兴趣。因此,如何从根本上改变这一局面,最关键的还是要通过创新教学设计来吸引儿童的注意力。研究表明,音乐游戏是音乐教学中最受儿童欢迎的一种课堂形式,其通过集体游戏活动的方式来培养幼儿的基本音乐素质,让他们在自由体验中发现知识、培养兴趣,充分体现了素质教育的人文诉求。可以说,音乐游戏是儿童学习音乐知识的一座桥梁,它不仅符合幼儿认识新事物的意识倾向,而且创造性地将音乐教 学与儿童的兴趣爱好联系在一起,让其在游戏中创造创造属于自己的音乐世界。

(三)音乐游戏突出了幼儿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作用

在传统的幼儿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是教育教学的主体,其不仅对学生的个体差异作出判断,并对学生的学习结果作出评价。在这种传统教学模式下教师往往通过分析和观察来找出学生的问题,然后通过详细的解说来分析这些问题,并通过亲身的示范来让学生模仿,让学生在不断更正错误,提升音乐水平。可以说,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教师对学生个体差异作出判断,让音乐教学更具针对性,但是其弊端也是显而易见的。首先,这种教学模式容易让教学过程偏重于师徒传承,教学的单一性容易让儿童学到的音乐知识比较单一。其次,教师解说示范、儿童演唱模仿的教学模式始终是将教师作为音乐教学的中心,教学过程偏重于教师的教授而不是儿童的学习,孩子们的主动性受到了抑制,难以形成教学相长的教学效果。

音乐游戏的出现是对传统建构式音乐教学的一个突破,它让学生成为音乐课堂中的主人,成为游戏活动的积极参与者与创造者。学习音乐对于儿童来说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趣。这种融合了新型师生关系的教学方式,既提高了他们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而且也全面促进了其身心的全面发展。

三、幼儿音乐教学中开展音乐游戏的策略

从目前的幼儿园音乐教学现状来讲,在教学方法上,范唱教学、情境教学、动画教学及音乐游戏教学往往是交叉进行的。但是从进行程度上来看范唱教学所占的比重较大,这种教学方式虽然比较简单快捷,但是其不容易激发幼儿的音乐兴趣,往往只是为了唱歌而唱歌,孩子们从中也体验不到音乐的美妙,学习不到歌词以外的其它东西。其它教学方法而言,虽然都优于范唱教学,但是受传统幼教理念的影响,一是开展频率较低,二是教学过程中幼儿的主体性作用发挥不完全。就本文着重探讨的幼儿音乐游戏而言,许多幼儿教师并不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不注重从音乐中挖掘题材来设计游戏,有些音乐游戏过于陈旧而且方式单一,还有些幼儿教师不注意对音乐游戏的组织,往往使幼儿只沉浸在游戏本身的活动中,迷失了音乐教学的最终目标,为此笔者有针对性的提出以下策略。

(一)音乐游戏的目标策略

1、明确音乐游戏教学的目的

在音乐教育中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活动,必须要明确音乐游戏的目的是什么。音乐游戏只有一种比较有效的教学方式,可以更好地调动和培养儿童的学习兴趣,但是其却不是课程教学最重要的一部分。所以,进行音乐游戏教学设计必须要有计划性,不能为了游戏而游戏,不能为了形式的生动性,而忽略了教学的内容和目的,否则本末倒置,事倍功半。在游戏前应该要先把游戏内容精熟并且详细的解说课程内容给幼儿听。要避免让孩子们产生错误的观念,还没有完成学习就急着去玩游戏,否则,这样的音乐课堂将失去教学质量。比如在教授《蛐蛐和蝈蝈》教师可以结合课件,伴着具有京剧风格的歌曲伴奏讲一个“蛐蛐和蝈蝈”的故事作为教学导入来激发幼儿的好奇心,但是要及时将他们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切不可让小朋友们在故事中想象的太深太久,影响音乐课的正常进行。

2、注重音乐游戏对幼儿音乐想象力的培养

富于想象是儿童一种普遍的个性心理特征,而且也是游戏本身的一种属性。在幼儿音乐教学中灵活设计一些具有想象力的音乐游戏,变传统的抽象教学法为具体生动的实例演示,不仅可以避免传统音乐教学模式的枯燥单调,而且可以让幼儿音乐课堂呈现出其生动活泼的一面。在音乐游戏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两类游戏。其一是角色类游戏。就目前的教学实际来看,在幼儿音乐教材之中,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歌曲占了较大的比例。所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来设计比较有趣的角色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情绪和形象。实践证明,角色类游戏不仅会让幼儿感到新鲜好奇,而且可以大大提高他们学习歌曲的兴趣。其二是舞蹈类游戏。如在学习《下蛋啰》这课时,为了让儿童体验到母鸡下蛋时高兴的情绪,使他们充满激情地进入了角色。音乐教师可以设计“母鸡抢窝”的舞蹈游戏。在玩这个游戏时,提醒学生倾听音乐,并注意遵守游戏规则:在前奏部分幼儿两两结伴围着”窝”边走边拍手打节奏,头有节奏地摆动。开始唱歌曲的第一个字时,一个幼儿做立、跳的舞蹈动作,迅速跳进圈里蹲下占窝,扮演母鸡。通过这个游戏,学生们不仅对这首歌曲产生兴趣,而且能更深刻地感悟歌曲的意境。(二)音乐游戏的设计

1、充分挖掘音乐内容中蕴含的游戏素材

幼儿音乐教育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目标具有相对稳定性,教学中的音乐和歌曲一般都按照既定的教材来进行。如何将丰富多样的游戏教学合理设计进课堂教学中,实现教学过程的动态化,需要音乐教师树立起一种强烈的游戏教学理念。虽然教学目标是相对固定的,但是教学内容中却蕴含着丰富的教育素材。其实每一个音乐和歌曲都描绘了一种情绪和情景。音乐教师可以创造性地将这些情绪和情境进行模拟和再现,并以此为依据设计丰富多样的游戏活动来引导幼儿积极参与。不管游戏形式如何,其最终目的是要让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充分表达出自己的情感和体验。例如,在教授《龟兔赛跑》这首曲目时,可以先让学生说故事设定情节活动的内容,营造某种环境,说明需表达的内容情节。让他们自由发挥,用形体动作来展现他们所理解的音乐中的乌龟和兔子。在让他们聆听曲目时,可以通过游戏中的角色,情节发展,帮助其感受音乐的不同乐段和情绪,了解并感受乐曲的结构以及在力度、速度、节奏及音程上的变化。这样学生通过聆听和感受音乐的变化来用动作和表情来反映故事情节的变化,不仅会让他们觉得曲目本身生动有趣,而且有利于加深他们对这首曲目意境与旋律的理解。

2、从幼儿兴趣入手进行音乐游戏活动多元设计

如前所诉,兴趣是主动学习的内在心理基础,培养儿童音乐学习兴趣的关键是要不断创新音乐游戏的方式。《课程标准》也指出:“兴趣是儿童学习音乐的基本动力,是他们与音乐保持密切联系、享受音乐用音乐去美化人生的前提”。教师在音乐教学中,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音乐游戏活动,必须要以具有吸引力的教学导入为前提。要通过有创意、有创新的教学导入设计将幼儿的注意力吸引到教学内容中来,然后再因势利导地引导幼儿积极思维,提高音乐素质。进行音乐游戏活动设计最重要的是要从儿童的“兴趣”入手。例如在教授《火车开啦》这一曲目时,教师可先引导幼儿用强、弱的对比,伴着咔嚓咔嚓,轰隆轰隆的象声词模拟火车由远及近、又由近向远行使的声音。之后,引导学生分角色来扮演火车司机和乘客。从家乡出发游览祖国各地的大好山河。一路上,师生与歌曲《火车开啦》的音乐相伴相随。在设计音乐游戏时,还应注重游戏的多样性和多元化,尽量避免单一重复的游戏方式。音乐幼师应尽量进行丰富有趣的音乐游戏设计工作,然后再课堂上让学生来参实施,每一种音乐游戏,游戏中的每一个细小的环节都有其独特的教学功用。例如在教授《如今家乡山连山》一课时,针对合唱乐段的特点。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替进行听音游戏、节奏游戏及识谱游戏,这样才会让学生不觉的乏味单调。此外,在开展音乐游戏教学时,可以视具体活动的需求来制作一些简易的教具,也可以根据现有的教具来设计一系列活动,不要浪费了制作好的教具,让它重复的使用,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例如在教授《小星星变奏曲》一课时,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一起裁剪出一些许多大小不

一、形状各异的星星戴在头上,或贴在教师中,让学生在静谧的乐曲中感受氛围,快速融入到音乐角色中去。2.1角色游戏。

在幼儿园音乐教材之中,很多歌曲都是以动物、小朋友等角色为主题的,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音乐,感受音乐当中描绘的角色,我们可以设计一些角色的音乐游戏,让幼儿体会每个角色的形象、情绪,这样幼儿就会产生新鲜感,学习歌曲的兴趣高涨。2.2听觉游戏。

我们在解释音的高低、音的强弱、节奏的快慢等一些知识时,单纯的理论解释,幼儿觉得枯燥乏味,对这些知识的理解也只是被动的,如果我们通过听觉游戏,幼儿在玩的过程中,自己去感受、理解,就会引起幼儿的兴趣。如《声音的强弱》活动时,让幼儿接触、感受自然界、生活中的声音的强弱,搜集不同形状、不同大小、不同质地、不同音色的各种材料所发出的强弱不同的声音,我们可以设计音乐游戏《一个雨天》,让幼儿去表现。通过不同音响引发幼儿不同版本的“雨天”,让幼儿在静中有动,动中有乐的听听、想想、打打、敲敲、玩玩、创创中进行音乐实践活动,幼儿的兴趣浓厚,在他们玩的过程中知道了音的强弱。2.3利用音乐游戏,让幼儿发展音乐。

在新的教育理念指导下,我们要在教学过程之中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而音乐游戏能很好地启发幼儿创编音乐,发展音乐。如在《牧童》这首歌曲,幼儿在情景中,扮演角色之后,提出了置疑,“为什么牧童放羊时,牧童哼着快乐的歌,小羊怎么都不叫呢?”幼儿产生了疑问,可以让幼儿想想自己刚刚表演过的情景。于是幼儿就自己编创出了新的歌词,分组来唱,一组是小羊的叫声,一组是牧童放牧的吆喝声。于是当歌曲唱到第三段时,幼儿自觉分成两组表演,当幼儿唱着自己编的歌曲时很是得意。

(三)音乐游戏的控制、评价策略

1、做好游戏课堂的组织工作

幼儿园的课堂组织有一定的自由性,所以在幼儿音乐课堂上教师在设计游戏时要做好充分的安排。应充分考虑,进行游戏是否需要特别的道具,是否要求幼儿离位进行等等。同时还要安排好游戏进行的时间,是在教授新课之前作为导入,还是在讲解当中作为新授,或是放在后面作为巩固复习。这都要与音乐课程的总体安排相协调,以便更好地发挥音乐游戏的作用。例如在教授《声源寻找》这一个课时,在经过层层铺垫后,幼儿教师引导小朋友们做游戏,但是首先要事先讲明游戏规则:第一不允许用语言来表达情景的意境;第二应尽量利用更多的器具来表达丰富的声音;第三表现的内容必须丰富且形象,然后再对各小组进行分别指导。

2、给予及时充分的鼓励

“毕马龙效应”表明教师的热爱和期望,能让幼儿变得更加自尊、自信和自强,从而使其在各方面取得异乎寻常的进步。游戏虽然具有竞争性,但是游戏过程中孩子的积极参与,对音乐知识及音乐美感的了解和认知才是难能可贵的。因此,教师在对音乐游戏活动结果进行评价时,应善于发现儿童的优点所在,要抓住时机赞赏他们的每个亮点,每一点与众不同,每一点进步。教学实践一再表明,如果音乐教师对学生多进行鼓励,让他们体验到成功感,能有效激起其参加音乐游戏活动的兴趣和信心。

四、结语

音乐没有固定的意义,体验音乐实际上也是一个个性化地创造音乐的过程。艺术作品其实就是艺术家在创作中做出的各种艺术决定。音乐教育本身就应当使幼儿尽可能地投入音乐创作,通过创作让幼儿来体验他们自己对感觉的探索和发现。“在音乐课上应当鼓励幼儿生动、活泼地动起来,尽情体验音乐的没和力量,尽情抒发自己的感受。哪怕眉飞色舞、手舞足蹈,只要出自于音乐本身的内涵和幼儿自己的内心,都是好事。

参考文献

[1]丁丽霞.分步走,让幼儿爱上音乐游戏[J].新课程(下),2012年12期 [2]李志鸿、王娟.在音乐教学中游戏,在游戏中教学[J].音乐天地,2011年 06期 [3]徐玲.音乐活动角的创设与指导[J].早期教育(教师版),2012年12期

[4]朱静.浅谈幼儿的音乐活动教学—以《小孔雀》的生成为例[J].生活教育,2012年16期

7.浅谈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篇七

关键词:音乐教育,游戏化,游戏性,灵活性,自由性

幼儿音乐教育游戏化, 就是用游戏化、活动化的方法对幼儿进行音乐教育。游戏化不仅体现音乐游戏这样特殊的成分, 而且体现在它的一切活动形式、方法都比较自由、灵活、丰富多彩, 具有游戏和类似游戏的特征, 使幼儿体验到和“玩”一样的感觉, 自觉自愿地、不知不觉地、快乐地、不知疲倦地投身于活动之中, 那么如何让幼儿在唱唱、跳跳、玩玩、敲敲打打的过程中去感知音乐呢?

一、内容的游戏性

活动内容多样:每个音乐活动都有各种音乐素质和能力训练的小游戏;活动内容设计情节化、趣味化;发声练习也要做到活动化, 使每节教育活动唱歌之前用各种小游戏活动做简短的模式发声练习, 训练幼儿用自然好听的声音唱歌组织形式的灵活性、自由性。

幼儿在这种多样感受的活动过程中, 不知不觉地感受了音乐, 幼儿一直高兴地在用心听、看, 并情不自禁地跟着学唱, 自觉地投入到活动之中, 在这种热闹愉快的环境中, 产生了爱小动物的情感, 这就是音乐所富有的情感性和形象性的艺术特征。将音乐学习与幼儿的活动融为一体, 使幼儿能自觉地去听、去唱、去动, 不仅提高了学习的效果, 使学习过程轻松愉快, 而且具有培养高层次审美意识和审美能力的长时效应。

(一) 教学方法的游戏性、探索性、创造性

1.在音乐游戏《袋鼠》中, 幼儿在玩中学会了音乐游戏, 这种边玩边学的教育方法, 幼儿玩得很高兴, 对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因为:在玩中学, 在这种玩中学的过程中利用“顿悟说”的一种认识理论:猎人打枪, 狼倒下后, 幼儿很自然地会放心地乱动, 狼马上又去捉小袋鼠。幼儿在玩中吃了苦头, 经过探索顿时有所领悟, 对情境的知觉结构豁然改组, 领悟到:“猎人开枪, 狼倒下后我们不能动, 因为还不知道狼死了没有, 一定要等猎人检查后说大灰狼被打死了以后才能动。”所以对这个游戏规则记得特别牢。

2.灵活、正确地使用示范法:示范法对教师来说是示范, 对幼儿来说就是模仿。幼儿有好模仿的天性和本能,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提供正确、熟练、富有表情, 能正确体现作品音乐形象的示范, 供幼儿模仿, 在音乐教学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教学方法, 但绝不可能只让幼儿单纯机械地模仿, 排除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性, 因为每一个幼儿都具有与众不同的天资, 都有创造的需求, 更不能排除幼儿主体对元素的能动发现以及不同于他人的独特的组合能力。

在音乐教育活动过程中教师出示示范时用发现探索法, 启发幼儿认真观察积极动脑, 用分析比较的方法, 主动发现示范的要领, 变被动模仿为积极主动的发现学习。

尽量注意发挥幼儿表演的示范作用。模仿是幼儿的本能, 是幼儿学习的重要方法, 但绝不能把幼儿当作被动的接受者, 而要把幼儿当作主动参加知识获得过程的人。人的认识过程正是通过主动地把进入感官的事物进行选择、转换、储存和应用, 才能得以发展, 所以示范只能是幼儿感受作品的手段, 幼儿的模仿一定要在反复多种形式感受的基础上模仿, 这时的模仿才能是按范例的规律在新的情境中创造性表现出来, 幼儿模仿练习时应是加强感受的过程, 而不应是一遍遍机械的重复。

3.活动方法的探索性和创造性, 正确处理好模仿学习、发现探索学习、创造性学习的和谐与统一。探索性:就是在音乐活动的过程中, 教师不是直接把知识讲授给幼儿, 而是根据教学目标、内容及幼儿的认知特色及音乐感知的规律, 引导幼儿在音乐教育活动的过程中, 通过直接操作、观察、讨论、创造等途径, 去发现探索知识的教学方法, 它是教师的引导、点拨与幼儿的探索、发现的有机的统一。教师的引导、点拨是为了幼儿的探索、发现, 教师的作用是为幼儿指出探索的方向, 让幼儿在音乐活动中去倾听、观察、操作、尝试、体验。要做到问题在前, 答案在后;尝试在前, 解释在后;探索在前, 结论在后;启发在前, 指导在后;引导幼儿自己动脑、动手去寻找答案, 教幼儿自己学会, 改变以往教育中教师教幼儿被动学, 成人替代幼儿思考, 不利于发挥幼儿创造力的弊端。

8.浅谈幼儿语言游戏的设计和组织 篇八

【关键词】幼儿;语言;游戏;设计和组织

语言游戏是幼儿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幼儿的发展过程中要加强语言游戏设计,合理组织游戏课的教学,创设游戏情景、设计游戏玩法和规则、引导幼儿参与,才能提高幼儿的语言教学质量。

以下几个方面对幼儿语言游戏就行设计和组织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幼儿教师要创设游戏情境,调动幼儿参与语言游戏

创设游戏情境的主要目的,在于使幼儿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感染,调动其参与语言游戏的积极性,以便产生良好的语言教育效果。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很多,归纳起来主要有三种。

首页、教师要利用相关实物创设游戏情境;教师在导入游戏时,运用一些与活动有关的、形象直观的实物创设游戏的环境和气氛,会迅速地将幼儿带入游戏的气氛中。如“买卡片”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手持卡片说:“老师手里有很多漂亮的卡片,小朋友,你们想不想知道上面画了些什么?”这样很容易激起幼儿的好奇心,使他们急切地想知道卡片的内容和游戏的玩法。其次、教师要利用动作创设游戏情境;教师也可以通过自己形象的动作表演,在幼儿想象的作用下,创设游戏的气氛,将幼儿带入游戏的情境中。如“动物的聚会”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学做小鸟飞、小兔跳或小狗叫等各种各样的动作,让幼儿猜猜哪个小动物来了,然后再教幼儿玩游戏的方法。再次、教师运用生动的语言创设游戏情境;在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通过自己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语言感染幼儿,营造游戏的愉快气氛,引导幼儿进入角色。这也是语言游戏中经常运用的一种创设游戏情境的方法。一般来说,游戏开始时,教师不会仅仅使用单一的实物、动作、语言来创设游戏情境,而是需要将几种方式综合起来加以应用,这样形象的实物、逼真的动作再配以生动的语言,幼儿的游戏积极性便被充分调动起来,为游戏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二、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介绍游戏玩法和规则,促使游戏顺利进行

在创设游戏情境之后,教师要向幼儿介绍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因为幼儿只有掌握了游戏的玩法和规则,游戏才能顺利进行,游戏的教育目的才能实现。教师要合理设计游戏玩法和步骤和规则,游戏的玩法是游戏的步骤。教师介绍游戏的玩法时应该怎么做?讲清游戏的规则,游戏规则即游戏中被禁止的或被允许的某些特定的活动。在幼儿游戏之前,教师必须讲清游戏的规则,这样才能保证游戏目的的实现。适当的时候,教师要示范游戏玩法,让幼儿容易掌握和熟悉玩法,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正确的示范是幼儿学会语言游戏的主要途径。幼儿有很强的模仿能力,教师应该根据幼儿的这一特点进行正确示范。可以通过语言的解释或语言、动作示范相结合的方法,使幼儿掌握游戏的玩法,避免游戏中可能发生的问题。在教游戏的玩法时,基本上应采用示范与讲解同步的方法,尤其是针对低龄幼儿更应如此。

三、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幼儿完成游戏

教师带领幼儿开展游戏,是一种以教师为主导指导幼儿游戏的过程。在此阶段,教师在游戏中充当重要的角色,可以主宰游戏的进程。此时,幼儿可部分地参与游戏过程,即一部分幼儿参与游戏,实行轮换,使另一部分幼儿有观察熟悉的机会。也可以是全体幼儿参加游戏的一部分,待幼儿熟悉游戏的规则和玩法后再全部参加游戏。教师的指导有利于幼儿在活动过程中熟悉游戏规则,进一步明确和掌握游戏的玩法,掌握在游戏中运用语言交往的基本思路,从而为独立开展听说游戏做好准备。三岁前幼儿和小班幼儿的游戏中,教师可以直接参与游戏,担当主要的角色。游戏开始时,教师可以请部分能力强的幼儿和自己一起玩游戏,给其他幼儿起到示范的作用,促使幼儿进一步熟悉游戏的玩法和规则,然后逐步过渡到全体幼儿参加游戏。在中、大班,教师讲清玩法和规则后,也可以先请部分能力强的幼儿试做游戏,既可以起示范作用,又可以检查幼儿是否明确游戏的玩法和规则,如发现有错,教师应及时纠正。当全体幼儿都明确玩法和规则后,幼儿可以自主游戏。这一步骤是语言游戏的一个重要环节。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使全体幼儿都能积极地参与游戏,基本实现游戏的教育目的。游戏时教师的角色是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不能把幼儿摆在一边不管不问,以间接控制为主要策略。

四、教师要重视游戏环节,指导游戏提高游戏质量

首先、教师要观察游戏,及时给予幼儿帮助和指导,促进全体幼儿语言的发展是语言游戏的教育目的。在游戏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该认识到游戏的主体是幼儿,应创造条件使每一个幼儿充分地动脑、动口,发挥幼儿的主体性、积极性。在自主游戏阶段,教师的角色应是游戏的观察者,观察目的主要有两个:一是了解幼儿对游戏玩法、规则的掌握和游戏目标的完成情况,督促幼儿遵守游戏的规则;二是及时发现问题,提供适时的帮助和教育。作为观察者,教师不要过多地限制和束缚幼儿,通常适合用间接控制策略。教师要相信幼儿,让幼儿在语言游戏过程中、在与同伴的互动中产生成功和失败的体验,从而更加主动地吸收、加工语言信息,更加准确地运用语言,帮助幼儿提升语言运用的能力。其次、教师在过程中应.关注个体,及时给予指导,在游戏中,教师还要针对幼儿的个体游戏水平和个性特点,采取相应的指导方式,因人施教,使每一个幼儿都能通过游戏在原有水平上得到尽可能的发展。教师应有计划地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和语言运用情况,分析每一个幼儿的特点,明确需要加强的方面,提出有针对性的、可行的措施。例如,对某些胆怯、内向的幼儿,教师要鼓励他们,提高他们的自信心;针对那些情绪浮躁、容易受到外界干扰、注意力不稳定的幼儿,要关注他们,引导他们专心游戏,遵守游戏规则;对交往能力比较弱的、兴趣单一的幼儿,则可以通过与他们一起游戏或引导同伴帮着游戏,激发他们对游戏活动的兴趣等。再次、完成游戏后教师组织评议、总结和反思,提升游戏水平,当语言游戏结束时,幼儿往往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着玩过的游戏。这时教师及时组织幼儿评议和总结游戏,不仅能够满足幼儿的表达欲望,还可以使游戏更好地发挥教育作用,提高幼儿的分辨能力,促进游戏水平的提高,同时游戏的评价本身也能够促进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教师在游戏之后对活动的反思也非常重要,在反思中回顾整个游戏开展的正确或错误的方面,有利于教师在下次游戏活动中扬长避短。对游戏的评价,一般教师主持,教师和幼儿共同参加;也可以分组进行现场评议。对年龄比较小的幼儿,可以用游戏的口吻进行点评;对年龄稍大的幼儿,教师可以提一些合理的建议或让幼儿进行自我评价。及时、适当的评价可以强化游戏的正确玩法,进一步明确游戏的规则,纠正游戏中出现的问题,为日后更好地开展自主的游戏活动奠定良好的基础。评议工作虽然是游戏组织的重要环节,但不是每一次游戏的必要步骤。每次评议不需要面面俱到,而要做到有目的、有重点。即使评价,时间也不要过长,更不应该因评价而缩短幼儿游戏的时间。

9.幼儿园音乐游戏 篇九

活动目标:

1、在了解煮面条的基础上,发挥想像,用夸张的肢体动作进行模仿和表现。

2、引导幼儿感受乐曲的基本情绪以及明显的节奏变化,鼓励幼儿随音乐节奏大胆运用丰富、有趣的动作来表现,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欢乐。

活动准备:录象带、磁带、各色皱纹纸、四快圆纸板、铺有地毯的活动室

活动过程:

一、引入部分:看录象,观察煮面的过程。

二、基本部分:

(一)肢体动作的想象和表现:

1、没下锅的面条是怎 么 样的呢?(硬硬的、直直的)

2、煮好的面条有是什么样的呢?(弯曲、软软的)鼓励幼儿尝试肢体弯曲的各种方式,引导幼儿用身体柔软无力,放松关节来表现。

3、面条下锅后怎样一点一点变软的呢?引导幼儿表现身体及四肢波浪、肢体缠绕、翻滚、转圈。

在老师的语言提示下用肢体动作完整表现煮面的过程。

(二)乐曲的想像和表现:

1、完整欣赏乐曲。

2、分段欣赏,引导幼儿感受不同的节奏变化。

3、鼓励幼儿根据音乐节奏表现动作,对于大胆、独特的动作给予评价、模仿改进,教师提供必要的示范。

4、集体表演,充分感受表演的欢乐。

(三)结束部分

放松游戏: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盛面了。游戏结束老师和幼儿一起收拾活动场地。

谁是小熊(抢椅子游戏)

活动目标:

1、根据歌词内容,边唱边表演,并随着音乐协调地做动作、小跑步等动作。

2、能随着音乐速度与力度的变化,变换动作的幅度与姿态。

3、遵守有些规则,音乐停止时,能迅速地就近找位子坐下。

活动准备:

玩过《看谁反应快》的游戏。

活动过程:

一、复习歌曲《家》。

用连贯、跳跃的唱法表现歌曲的抒情和欢快。

二、熟悉歌曲《谁是小熊》并边唱边表演。

1、教师范唱。

2、说出歌曲内容,学唱歌曲。

3、在教师带领下,学习边唱歌曲边做动作。

三、学玩游戏。

1、了解游戏情节。倾听音乐

(二)。

“小熊在树林里,山洞里到处游荡,它到底在哪儿呀?我们来找找吧!”

2、学习游戏玩法,请部分幼儿围着椅子边听音乐边顺着一个方向做走步动作,音乐停止时要立即找座位坐下。

3、组织幼儿掌握游戏结尾

(三)音乐停止后,教师立即问大家:“小熊是谁呀!”幼儿边唱着回答边指向未坐到座位的幼儿。

4、变化音乐第二部分的速度与力度。引导幼儿表现爬山、走崎岖的道路、钻树林等情节,表现对音乐变化的感受。

四、完整游戏。

游戏玩法:幼儿座位排成圆形(椅背朝里),椅子数少于幼儿人数1张,幼儿围着椅子站成圆形。

1、音乐

(一)幼儿面对圆心,边唱歌边表演。

谁是小熊mp3歌词: 一个娃娃一个家,小熊小熊没有家!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小熊是谁呀? 我们要找到他!

小兔和狼

活动目标:

1、通过玩游戏,熟悉乐曲旋律,演唱歌曲《小兔和狼》。

2、用身体动作表现歌曲内容,创编不同的造型。

3、体验音乐游戏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1、背景图

2、大灰狼头饰、小兔头饰

3、小图片若干

活动过程:

一、故事导入

1、师:孩子们,看,谁来我们班做客了?(小兔子)我们和小兔子打个招呼吧!

小兔子:小朋友们好!幼儿:小兔子好!

2、小兔子:小朋友们,今天我给你们讲个故事!你们想听吗?(讲述故事)

一天,小小兔子跳呀跳呀跳到树林里玩,它竖起耳朵仔细听,听到风儿在呼呼地吹,树叶沙沙地响。正当小兔子玩的开心的时候呀,只听!嘭!嘭!哎呀,不好,来了一只大灰狼,吓的小兔赶紧躲了起来,聪明的小兔子躲在大树丛中,大灰狼没有发现它,灰溜溜地走了,小兔又高高兴兴地出来玩了。

3、师:故事好听吗?谁来说说在故事里你听到了什么?

幼儿:小兔子、狼。(出示背景图,图片小兔子、狼)

4、师:小朋友们听的真仔细!

二、熟悉旋律、学唱歌曲

1、师:这个有趣的故事还能编成一首歌曲呢!你们想听吗?

(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一次范唱)

2、师:好听吗?在歌曲里你听到了什么?(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小图片)

3、师:这么好听的歌曲,老师还想再来唱一遍呢!你们要竖起耳朵仔细听老师是怎么唱的?(教师跟着琴声进行第二次范唱)(教师边唱边手指图)

4、师:你们想来唱一唱吗?我们一起跟着琴声来唱一唱!(师幼一起在座位上唱两遍)

5、小朋友们唱的真棒!

三、幼儿根据歌词创编相应的动作、以及造型。

1、师:在歌曲里小兔子是怎么样走路的?(请幼儿表演)谁来学一学小兔竖起耳朵听的动作?风儿怎么样?树叶怎么样?(动作)哎呀,谁来了?小兔看到狼后是什么样子的呀?小兔害怕极了,吓的躲了起来。

3、师:宝宝们,我们一边唱一边来完整的表演这个故事。

四、游戏《小兔和狼》。

1、师:《小兔和狼》还能做成游戏,你们想玩吗?听到狼来了,小兔要想个办法不让狼发现,应该怎么办呀?在唱到“哎呀”的时候声音不能很响,不然被狼发现的。

2、配班教师扮演狼,幼儿扮演小兔玩游戏。

3、一幼儿戴上头饰扮狼玩游戏。

五、结束部分。

师:小兔子们真聪明,大灰狼啊!没捉到小兔子,灰溜溜的走了,我们又可以高高兴兴的到别的地方去玩了!走喽,去玩啦!(音乐声中,幼儿边唱边跳出活动室。)

一千零一个喷嚏

一、活动内容:节奏活动《一千零一个喷嚏》

二、活动目的:

1、在教师的启发下,幼儿学习快、慢两种速度敲击乐器。

2、教幼儿看指挥调节自己敲击的速度。

3、引导幼儿学习与集体保持速度一致地演奏,养成爱护乐器的习惯。

三、活动准备:木鱼、小鼓、沙球

四、活动过程:

1、教师与幼儿自由讨论“打喷嚏”引题。

(1)小朋友,你们有没有打过喷嚏呢?你们为什么打喷嚏?

(2)今天老师给小朋友讲一个故事,故事的题目是《一千零一个喷嚏》

2、教师讲述故事,探讨故事角色特点。(1)教师讲述第一遍故事。

提问:故事的题目?故事里有谁?发生了什么事?它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与幼儿共同探讨并模仿故事中角色的特点。

小兔:刚开始走路是一蹦一跳(中速);发现大灰狼迅速奔跑(快速)搓辣椒粉(快速);小兔学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小兔回家(中速)。

大灰狼:刚开始跟踪小兔时悄悄地走(中速);追赶时的脚步声(快速);大灰狼打喷嚏(从重到轻)。

3、幼儿分角色用“脚步声”为故事配上节奏。

4、幼儿尝试各种乐器。

(1)组织幼儿自由选择乐器。师:今天,老师为小朋友准备了很多乐器,呆会儿,小朋友可以上来敲一敲、拍一拍、听一听各种乐器发出来的声音像谁的脚步声。

(2)幼儿自由选择乐器,教师进行启发引导。

师:刚才你玩了什么乐器,你觉得他发出来的声音像故事里的谁在干什么?

5、幼儿持乐器为故事配节奏。

(1)幼儿集体边听故事边看指挥配节奏。(师指挥,并进行实际情况指导)。

师提出要求:①要注意看老师的指挥;

②不要让乐器随便发出声音。

(2)根据幼儿配乐的效果,进行第二次配乐。

(3)幼儿交换乐器后进行第三遍配节奏(4)师小结并请幼儿一起收拾整理乐器。

6、游戏《小兔和狼》结束。

可爱的毛毛虫

活动目标:

1、倾听音乐,探索用毛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的动作表现音乐的情趣。

2、在图片及语言表述的帮助下创编相应的动作。

3、初步体验参与探索学习的快乐。

准备:

1、音乐磁带、录音机

2、相关图片

过程:

一、倾听音乐,探索音乐表现的内容。

1、引导幼儿倾听音乐,让幼儿自由猜想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猜猜今天谁到我们教室来做客了?

2、出示图片,了解图片内容

3、教师边指图,边引导幼儿倾听音乐,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

二、引导幼儿创编动作,并大胆进行表演。

1、引导幼儿创编相应的动作。如毛毛虫吃东西、蠕动、蜕皮等动作。

重点学习蜕皮的动作。

2、听音乐,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表演。

三、师生共同进行游戏

1、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分散进行游戏。

2、创编蝴蝶造型,再次游戏。

师:小朋友,你们知道毛毛虫最后会变成什么吗?

那请你们变成一只漂亮的小蝴蝶!

(请幼儿做出蝴蝶造型)

3、完整进行游戏,比一比哪只蝴蝶最漂亮。

粗心的小画家

活动目标:

1、初步学会演唱歌曲,并能大胆改动正确的歌词。

2、尝试跟着音乐有节奏的朗读歌词,体验歌词的幽默与滑稽。

3、知道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细心,不能骄傲。

活动准备:

1、小男孩的图片一张,彩色铅笔一大把。

2、根据歌曲绘画的四张图:四条腿的螃蟹;小尖嘴的鸭子;圆耳朵的小兔;没尾巴的大马。

3、人手一份打击乐器。(铃鼓、圆舞板、碰铃。)

活动过程:

一、谈话:长大了你想做什么工作。

1、教师:每个人长大了都要做一份工作,有老师、医生、警察,请你来说一说你长大了会做什么工作呢?

2、小结:小朋友想做的工作真多,有一个小男孩叫丁丁,他长大了会做什么呢?请你来听一听。

二、出示丁丁的图片以及一大把彩色铅笔。

1、倾听教师念:丁丁说他是小画家,红蓝铅笔一大把。

2、提问:丁丁是什么家?他有什么东西?

3、幼儿完整地跟念。

4、教师:丁丁是小画家了,他可神气了,请你想一想,小画家会和别人说什么话呢?(提示幼儿要表示神气的模样)

三、观察歌曲图片,理解歌词内容。

1、(出示四张图)看!丁丁画了什么?你觉得画得怎么样?

2、引导幼儿说出丁丁画错的地方,教师用歌词进行小结,幼儿跟念。

3、听老师完整地朗读四张图的四句话,孩子们用拍手来为老师打节奏。

4、教师:丁丁真是粗心呀!画的画都错了,看着这些画错的图画,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事呢?(我想笑、我想对丁丁说画画要认真……)

5、教师引出最后一句“咦!哈哈哈哈哈哈哈!”与幼儿一起体验开心、快乐的心情。

6、根据图谱全体完整地朗读歌词两遍,并加上为孩子准备的打击乐器。

四、学唱歌曲,感受歌曲的幽默、滑稽。

1、倾听教师清唱歌曲两遍。

2、采用整首教学法与孩子一起学唱歌曲。

3、全体幼儿边拍手边看图学唱歌曲。

4、提问:你感觉唱哪一句话比较有困难?说出来,大家一起帮助你。

5、多种形式巩固对歌曲的演唱能力。

6、配上打击乐器,增强歌曲的节奏性。

五、相互讨论:怎样来为歌曲改动一下正确的歌词?

1、画只螃蟹八条腿;画只鸭子扁嘴巴;画只小兔长耳朵;画匹大马粗尾巴。

2、请幼儿唱一唱改动过的新歌曲。

六、活动延伸:开心续编画《细心的小画家》。

小猫敲门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用身体动作及身体来感受歌曲的节奏和旋律。

2、初步学唱歌曲,会用自然声演唱歌曲。

3、在活动中体验快乐的情绪。

活动准备:

木偶小猫、老鼠。小猫头饰2——3个。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运用身体语言和声音进行表达。

1、音乐自由做动作进入活动室。

2、播放录音,幼儿完整欣赏演唱。

3、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身体动作,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我们还可以

4、引导幼儿创编无意义音节,集体练习2~3次。“除了动作还可以用什么声音来为它伴奏?”

(二)理解歌词内容,学唱歌曲。

1、教师操作木偶清唱。“这首好听的曲子还能唱成一首好听的歌,想听吗?”提问:这首歌唱的是谁的故事?笃笃笃,笃笃笃是谁在敲门?一敲敲到了谁的家?一只一只小老鼠听到小猫的声音怎么做?怎么叫?

2、幼儿合伴奏朗诵两次。“我们一起把小猫敲门的故事说一说吧!”

3、木偶表演,边学唱歌曲两次。“我们一起把这个有趣的故事唱出来吧!”

(三)游戏“小猫敲门”。玩法:“老鼠”在圈中自由的边唱边模仿老鼠偷吃东西的样子。扮演猫的幼儿在圈外绕圆边唱边走。唱到“命”字时,猫入圈中捉老鼠,老鼠嘴里喊“救命”并赶快逃回自己的位置。

1、教师当老猫进行游戏两次。

2、请一名幼儿当小猫进行游戏两次。

3、结束:让我们都来当神气活现的小猫,去找找哪里还有偷吃东西的老鼠。(唱《大猫和小猫》出教室)

秋天的落叶

目的:

1、组织幼儿边唱边做相应的动作。

2、引导幼儿创编不同动作并合拍地表现树叶飞舞的景象。

3、培养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

准备:落叶头饰人手一个,落叶等。

重难点:幼儿能自己创编动作。

设计:

1、引入

师:老师今天带你们去一个好玩的地方,想不想去啊?

看看,这个小园子里地上都是什么啊?(树叶)

树叶怎么都地上啊?(因为现在是秋天,叶子都落下来了)

是啊,秋天的时候树上的叶子就都要掉下来了,听――

2、录音机范唱《秋天》

师:秋天真美,那你们知道这小树叶是怎么掉下来的吗?

(幼儿讨论)

我们在来听听歌里是怎么唱的。

3、教师一边洒落叶,一边先念歌词,再唱歌曲。

师:叶子是怎么掉下来的?(幼儿讲讲:飘下来的,飞下来的,滚下来的等。)

那我们也来做小树叶,来学学树叶从树上落下来的样子好吗?树叶落到地上后是怎么样的?(睡地上)

4、幼儿带头饰扮演落叶,模仿落叶的样子。(放录音2遍)

师:小树叶,你是怎么落下来的?(幼儿讲讲)

5、挑选动作好的幼儿做示范。

师:你们的动作都好漂亮!我们在一起做一次!

6、再次模仿动作。(放录音1遍)

师:秋天了秋风一吹,树叶宝宝都离开的树妈妈,落在了地上。地上有那么多的落叶,我们把落叶都送回家吧,你们先每人捡一片树叶,看看你捡的树叶是什么样子的?

7、延伸活动:把不同的落叶归类。

落叶有3种,梧桐树叶,广玉兰树叶,小树叶。请幼儿讲出区别后,把落叶送到指定地点。

8、小结:

师:现在这个园子里,又干净,又整洁,小落叶都找到了新家,我们宝宝也回家吧!

9、回教室,结束。

青蛙音乐会

目标

1.幼儿感受4/4拍乐曲的节奏变化。

2.愿意用肢体动作表现青蛙跳舞的模样。

3.喜欢并乐意参加音乐活动。

条件

音乐,青蛙相关动画,幼儿自制头饰、胸饰

设计

一、经验回顾与提升

1、最近,我发现你们都穿上了短袖,为什么呀?

2、原来春天已过去,夏天来到了,天气变得越来越热,你们还从哪些地方找到了夏天?

3、播放动画,幼儿回忆蝌蚪变青蛙的过程

4、看动画,讲讲青蛙在干什么?

5、邀请小朋友参加青蛙音乐会。

二、听音乐,幼儿感受乐曲的节奏变化。

1.音乐会前,青蛙们先要排练一下,瞧,它们来了,有多少青蛙参加呢?这样吧,来一只青蛙你们就“呱”叫一声好吗?

?――?――?――?――

2、有些青蛙唱累了要休息一会儿,到它这儿就停一下

?――0――?――?――

3、又有些小青蛙想参加它们的排练

?―?―?――?――?――

?――?――?――

4、它们要排队形了

0――?――?―?―

三、音乐会除了唱歌还有什么节目?

你们喜欢小青蛙吗?今天我们也来扮演青蛙,跳个青蛙舞好吗?

边听音乐边自编青蛙动作,合着音乐节奏,以荷花姐姐的角色加以指导。

四、夏天到了,你们再回家找找还有哪些动物也出来了呢?下次我们再来研究好吗

朋友越多越快乐

活动目标:

1、体验歌曲轻松、愉快的情绪,会用动作展现出

2、感受朋友多、快乐多的气氛、愿与大家交朋友。

3、熟悉歌曲旋律,并乐意创编歌曲。活动准备:根据歌曲内容设置情景、录音机、磁带

活动过程:

一、导入:“老师知道小朋友们都有自己的好朋友,你的朋友都有谁?”幼儿说一说。

“那朋友多了你的心情怎么样?”教师进行总结,朋友越多越快乐。“今天还来了一些动物朋友,它们是不是也认为朋友越多越快乐呢?

二、欣赏第一段歌曲

师提问“你听到小动物唱的什么歌?”“是哪只小动物?”“在哪唱歌?”教师清唱总结

“小鸟怎样唱歌的?”幼儿表演,教师整体范唱。

幼儿学唱第一段

除了这些动物朋友还有哪些动物朋友来了呢?

三、出示教具,探索歌词,欣赏二段歌曲

教师范唱,幼儿学唱,并用动作展现歌曲再次学唱。

还有那些小动物来了呢?

四、出示教具,并引导幼儿唱出歌曲。

教师提问,“小羊会在哪玩?”“小羊怎样叫的?”探索歌词,“你们能把小羊唱到歌里吗?”教师引导幼儿自己尝试唱出第三段。

五、幼儿加动作,跟钢琴完整演唱歌曲。

六、创编歌曲

除了这些小动物还会有那些动物朋友来呢?幼儿自由发挥,教师引导创编。

七、情感教育

找更多的朋友,和更多的朋友分享我们的快乐。带上这首歌去找更多的好朋友。

活动反思:孩子们对这首歌非常的感兴趣,但是结束后整体感觉歌曲前半部分记忆的不是很熟悉,所以应加强前半部分学唱。对孩子们的回答好积极回应,给予肯定。孩子们对创编非常感兴趣,所以最后孩子们非常的兴奋,这时如果再放开些让孩子们尽兴创编或是及时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课堂秩序会好一些。对歌曲的熟练度还要在加强,特别是音准及与钢琴的配合上。

小兔乖乖

设计意图:当今社会,孩子们的自我保护意识都比较薄弱。歌曲《小兔乖乖》是一首幼儿耳熟能详的童谣。歌曲中有充当反面人物的大灰狼和聪明、伶俐的小兔子。通过观看歌剧表演和进行游戏,让幼儿从中感受音乐带给他们的快乐,同时也能增强幼儿自我保护的意识。因此,我设计了《小兔乖乖》这一节音乐游戏活动。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中大灰狼和兔子的声音特点,并能学会模仿。

2、体验音乐游戏活动所带来的乐趣。

3、教育幼儿不要随便相信陌生人,初步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准备:兔子、大灰狼的木偶、小兔子的头饰若干、大灰狼头饰一个、《小兔乖乖》音乐磁带、舞台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1、师:“今天,兔妈妈要带兔宝宝们去歌剧院看歌剧表演。我们出发吧!”

2、随音乐进场。

二、师幼共同观看歌剧表演

1、师:“歌剧表演马上就要开始了,今天这场歌剧表演的名字叫《小兔乖乖》。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观看吧!”

2、教师和幼儿一起观看歌剧表演。

3、提问:歌剧的名字叫什么?歌剧里有谁?小朋友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情吗?

4、幼儿自由发言。

三、欣赏歌曲《小兔乖乖》

1、师:“那你们知道兔妈妈出门前和兔宝宝说了一句什么暗语?让我们再来听一听,学一学。”(分段欣赏)

2、幼儿随音乐进行模仿。

3、师:“暗语给大灰狼听见了,它模仿兔妈妈的暗语。那大灰狼的声音又是怎样的?”(听一听,学一学)

4、幼儿模仿。

5、师:“大灰狼来敲门时,小兔子是怎么唱的?兔妈妈敲门时,兔宝宝又是怎么唱的?

6、师幼共同模仿。

7、小结:大灰狼的声音是粗粗的、低沉的;兔妈妈的声音是甜甜的、很好听;而小兔子的声音是细细、小小的。

四、游戏角色扮演

1、师:“现在我们就用这个好听的音乐来一起玩游戏吧!”

2、教师介绍游戏规则:我们把凳子当作门,妈妈出门采蘑菇了,兔宝宝要把门关好。没有听见妈妈的暗语是不能开门的。

3、游戏可进行两遍。

4、提醒幼儿开口唱歌。

5、小结:小朋友们在家时,如果爸爸、妈妈不在家,有陌生人来敲门,你们也不能开门;只有爸爸、妈妈回来了,我们才能把门打开。一定要懂得保护自己。

五、结束

上一篇:教师严禁补课心得下一篇:水利局维稳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