牧民教案(通用9篇)
1.牧民教案 篇一
节奏加伴奏音乐
我是草原小牧民加伴奏和原声音乐
一、做游戏照镜子~ 1,模仿老师拍节奏 2,出示节奏
3,跟音乐分组拍一拍,2遍
二、奖励,带学生去草原看看 1,《草原风光》
蓝蓝的天空中,几朵白云静静地飘着,在辽阔美丽的大草原上,站着一群群肥肥的牛羊。碧绿的草地上荡起一层层美丽的波浪,缓缓地奔向了远方。微风中夹着淡淡的花草香,迎面吹来。劳动了一天的人们,躺在草地上 享受着青草的幽香,羊儿在悠闲地吃着草。每个人生活的都那么快乐自在。这里有非常清澈的小河水,曲曲折折,仿佛一条美丽的项链,养育着千千万万勤劳的蒙古人民。
2,说说草原上有什么,看到了什么。
三、学简单舞蹈 1,师表演舞蹈
到了这么美丽的大草原上,老师都忍不住想跳舞了,你们想不想看啊? 2,生学舞蹈
3,师生跟音乐学表演舞蹈
四、学唱歌曲 1,初听
刚才跳舞的这首歌曲老师觉得特别欢快动听,于是,老师给它填上了歌词,我们来听一听吧。歌曲描写的是谁呢? 2,复听
歌曲描写的是谁啊?一个快乐的草原小牧民。那这个小牧民的心情怎么样呢?我们再来仔细找一找。3,再听,这个小牧民非常的自豪快乐,他非常热爱自己美丽的家乡。他都忍不住想跟别人分享了,他是怎么呼唤别人的啊? 4,生跟钢琴唱
我看我们31班的小朋友也已经迫不及待地想唱一唱了,让我们也来试试吧。5,解决重难点
“草儿青青羊儿肥”————青青的草儿跳起来了,肥壮的羊儿扭起来了!6,生跟音乐唱
哇,我们班的小朋友唱的太好了。那么,歌曲学完了,这个草原小牧民想邀请我们全体同学都来当一回自豪的快乐的小牧民,你们能把歌声唱的更动听吗?
五、表演唱
1,太棒了,但是这个小牧民啊他说了:我们蒙古族同胞个个都能歌善舞,你们光会唱歌不会跳舞可不算真正的小牧民。怎么办?没关系,难不到我们。2,生加上舞蹈表演唱
六,小结
同学们表现的太好了,小牧民都忍不住给大家鼓掌了呢~不仅草原小牧民喜欢我们全班的小朋友,老师也非常满意大家今天的表现,你们都是一个个能歌善舞的草原小牧民。好了,让我们跟着音乐快快乐乐的再去大草原上骑骑马吧~ 生跟音乐出教室。
2.大班艺术教案 歌曲草原小牧民 篇二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使幼儿能根据不同的节奏选择乐器,并初步学会识图谱演奏。
3、激发幼儿兴趣,培养幼儿热爱音乐的情感。
教学准备
节奏谱、音乐磁带、小手小脚标记、乐器标记以及双响筒、沙球、铃鼓。
教学内容
一、欣赏乐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带2遍)
小结:这首歌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里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草儿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别高兴,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这首欢快活泼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识谱选择身体动作
1、它还可以用好听的乐器来演奏呢!看,这是它的节奏谱。
(教师出示节奏谱)
⑴瞧,你在图谱上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颜色?
⑵为什么是四种颜色?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用跺脚,“××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还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讲合奏)
2、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总结:每小结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轻,跺脚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结×的地方拍。
3、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师:这一遍果然进步很大,有轻有重之后好听很多呢!可是,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点练习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
5、真好听,还想再听你们来一遍,行吗?
三、用乐器来演奏
1、瞧你们的椅子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绍乐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点)
2、轻轻拿起你的乐器宝宝,我们来用它来演奏。
准备好了吗?
3、交换乐器演奏。
大班 愉快的小菜园
一、活动目标:
1、通过说、唱、表演等游戏形式,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2、培养幼儿的乐感、节奏感及喜欢乐于参与音乐游戏的情感。
二、重点难点:
重点:用好听的声音演唱歌曲,用形象的动作表现歌曲。难点: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觉,激发幼儿对歌曲中小菜园的兴趣。
三、活动准备: 小菜园图片、琴
四、设计思路:
本次活动是根据我们正在进行的“多彩的秋天”下“秋天的蔬菜”小主题预设的。前期,我们已经进行了秋天的树叶、水果、郊游等环节,幼儿已经对秋天有了许多的经验,本次活动前面我们也学习了两首歌曲,幼儿对音乐元素也有一定的了解。因此,本次活动旨在从音乐节奏、演唱的声音、表演的动作等方面对幼儿的音乐能力进行提高,并在其中整合语常活动、生活活动及根据本班情况适时的进行规则意识的提高等。希望能在活动中幼儿的反馈能够给大家一定的价值。
五、活动流程:
[激发兴趣]——[节奏训练]——[表达表现]
六、活动过程:
(一)、激发兴趣:
1、前两天我们去买菜做了蔬菜汤,蔬菜汤是用什么材料做的?
2、歌表演《蔬菜汤》
1)幼儿集体演唱,指导幼儿用好听的声音。
2)分声部分角色演唱,注意副歌的适时进入,声音的和谐。
(二)、节奏训练:
小白兔要带我们去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
1)脚 脚 脚 脚,手 手 手 手 要求:整齐,动作协调。
2)脚手手手,脚手手手 指导幼儿思考:怎样走不会跌倒?(左右交替换着走)
三、表达表现: 表演唱《小兔的菜园》
1)小白兔带我们来到小菜园了,你们想不想去看看? 出示菜地图片铺在地上。幼儿角色扮演小白兔 2)小菜园有什么?我们要做什么动作?
根据歌曲和幼儿共同设计小白兔的动作。第二段引导幼儿将翻土、种植、浇水、除虫的动作表现出来。
3.牧民教案 篇三
活动目标:
1、学习歌曲。掌握歌曲旋律。
2、通过欣赏歌曲,感受乐曲旋律及其欢乐活泼的性质,体会音乐所表现的意境。
3、努力保持自己声部的节奏。
4、熟悉歌曲旋律,为歌曲创编动作。
5、愿意跟随教师和音乐在老师的引导下用自然、连贯的声音唱歌,情绪愉快地参加音乐活动。
活动准备:
1、欣赏歌曲“小牧民”。
2、打击乐器:铃鼓、串铃等。
活动过程:
1、重复欣赏歌曲:“小牧民”
2、学习掌握×× ××/×× ××/节奏型
(1)听老师用铃鼓拍出×× ××/×× ××/节奏型,说出是谁来了,怎么来的。(一位小牧民骑着马由远而近地跑来了。)
(2)将自己听到的马蹄声拍出来。
(3)随音乐拍“马蹄声节奏”
(4)用嘴模仿马蹄声哒 哒/哒 哒/
3、教师在哟额拍×× ××/ ×× ××/节奏中唱“小牧民”歌曲。
4、探索个小节月其他旋律节奏的不同。
(1)体会小牧民来到一望无际的草原,心理是怎么想的,怎样表示。(如高声喊“啊”等)
(2)用欢呼声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
(3)用动作表示小牧民激动的心情,教师斑竹幼儿归纳出节奏型。
教学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4.牧民教案 篇四
教学目标
1、让幼儿感受歌曲欢快活泼的性质。
2、使幼儿能根据不同的节奏选择乐器,并初步学会识图谱演奏。
3、培养幼儿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及快速应答能力。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节奏谱、音乐磁带、小手小脚标记、乐器标记以及双响筒、沙球、铃鼓。
教学过程
一、欣赏乐曲,熟悉旋律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首歌曲,请你们来听一听,听完之后,哪个小朋友来告诉老师,你听到歌里唱了些什么?
(放磁带2遍)
小结:这首歌是我国一个少数民族的歌曲,歌里讲述的是一个生活在草原上的小朋友,他在放羊的时候看到草儿青青,牛羊肥肥,心里特别高兴,真是看在眼里,喜在心里啊。
2、这首歌给你什么感觉?
这首欢快活泼的歌名字叫做《草原小牧民》。
二、识谱选择身体动作
1、它还可以用好听的乐器来演奏呢!看,这是它的节奏谱。
(教师出示节奏谱)
⑴瞧,你在图谱上找到了几种不同的颜色?
⑵为什么是四种颜色?你们有没有发现什么?(“××”用跺脚,“×× ××”用拍手,“×—”用扭一扭。分工合作)
⑶还有没有发现特别的地方?(讲合奏)
2、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总结:每小结的第一拍都是重拍,拍手第一拍要重,后面要轻,跺脚也是,扭一扭的小朋友要特别注意,要先拍一拍再扭,拍手也要注意在那一小结×的地方拍。
3、教师清唱,幼儿用身体动作来打节奏。
师:这一遍果然进步很大,有轻有重之后好听很多呢!“文.章出自屈a老师教.案网”可是,还有没有发现什么地方打的不是太好?
(重点练习一下合奏的部分)
4、让我们跟着音乐一起来演奏一下。
5、真好听,还想再听你们来一遍,行吗?
三、用乐器来演奏
1、瞧你们的椅子下面,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什么?你们认识它吗?谁来介绍一下你椅子下面的它?
(主要介绍乐器名字合它的使用方法,注意点)
2、轻轻拿起你的乐器宝宝,我们来用它来演奏。
准备好了吗?
3、交换乐器演奏。
教案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
5.关于牧民的作文 篇五
家乡的北面是一望无垠的草原,远远看去,仿佛和远处的青山相连。牧民们放着羊群,悠然自在。
茫茫的大草原一碧千里,到处翠色欲滴,好像绿色的绒毯,上面还不满了五颜六色的小花儿,又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美丽的图案。
绿色的原野,好像铺上了一层浩瀚无边的绒毯。
莽莽的原野上散发出清新、潮湿的泥土气息。
草原如此平展,就像风平浪静的海洋,放眼望去,遍盖大地的秋草在晚风的吹拂中波状起伏。
6.牧民定现状调研对策 篇六
牧民由游牧到定居,发展草地农业,实行农牧结合,进行冷季舍饲圈养,改善草原牧区生产条件。为调整草原畜牧业生产结构,饲养良种家畜,提高母畜比例,加快畜群周转,提高出栏率和商品率,促使数量型畜牧业向效益型转变奠定了基础。是转变牧区生产方式,发展效益畜牧业,增加牧民收入,全面提升游牧民生产生活水平的迫切需要。
一、**县牧民定居现状
2008年以前,全县1934户7835人是四季转场,常年放牧,居无定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民。近年来,我县加强牧业基础设施建设,把牧民定居建设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纳入党和政府的重要日程。2008年,我县整合各项资金,投资1750万元,建设高标准牧民定居100户。全部按照 “三通四有五配套”建设,本着科学严谨负责的态度,我县通过对全县各乡镇地理、环境、交通、水文等因素调查研究,最终将定居点选在各方面条件较好托斯特乡,位于该乡学校西侧,工程总占地面积为800亩,每户占地约3亩,总配套草料地为3000亩,即每户配套30亩草料地。
二、牧民定居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饲草料地配套问题。伴随灌溉用水增加,河流下泄水量及扇缘溢出水量不断减少,致使河流萎缩,湖泊干涸,湿地减小,地下水位下降,造成目前我县地表水严重缺乏,饲草料基地建设困难,无法达到地区每户配套100亩饲草料地的要求。
(二)建设资金配套问题。2009年牧民定居建设,每户建设资金计划10万元,120户共需建设资金1200万元,国家每户补助2.5万元,共计补助300万元,其他900万元由县财政补助,因我县县财政困难,解决配套资金困难。
(三)定居后的劳动力转移问题。牧民定居后,存在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问题,甚至部分定居牧民因无事可做,加上不适应生活环境的改变,染上攀比、酗酒、打架闹事的恶习。
三、解决牧民定居问题的措施
(一)定人先定畜定畜先定草。
引导牧民定居,建设高标准饲草料基地是定居牧民生产发展的核心问题,也是牧民定居工作的重点和难点。要下大力气解决牧民定居配套草料地问题。一是要通过经济补偿、土地置换等方式,收回已发包的国有、集体土地;二是要按照《草原法》有关规定,对现有土地和草场进行全面清理,收回非法开垦和改变草场用途的土地;三是要选择水土条件较好的土地,经有关部门批准,进行开垦,努力扩大定居牧民草料地规模。
(二)政策扶持资金支持。
牧民定居,既需要政策扶持,更需要资金支撑。因我县县财政困难,无法全部解决配套资金,为此我县需要一是积极向上级部门争取建设资金,二是将退牧还草、人畜饮水、扶贫开发等各类涉农项目资金整合捆绑,集中用于定居点基础设施建设,发挥项目支撑作用。
7.2012年农牧民增收论文 篇七
——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
能否实现农牧民增收,不仅事关边疆地区最广大农牧民的根本利益,而且事关边疆社会局势的长治久安。2010年,新疆实施一揽子强农惠农政策,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全年农牧民人均纯收入4642.67元,增长19.6%,比全国平均增速快4.7个百分点,增速首次位居全国第一。虽然新疆近年在增加农牧民收入、改善民生方面成绩斐然,但由于历史、自然等多方面的原因,制约农牧民增加收入的因素很多,新疆农牧业发展以及农牧民增收仍面临许多问题。本文以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为例,就边疆地区如何提高农牧民收人问题谈几点看法。
一、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重要意义
新疆占全国陆地面积约六分之一,区内聚居着47个民族,周边与8个国家接壤,边境线总长5600多公里,是我国面积最大、陆地边境线最长、交界邻国最多的一个省区。新疆工作在党和国家工作全局中具有特殊重要的战略地位。农牧业是新疆的优势产业,是惠及广大农牧民最直接的民生产业,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产业。推动农牧业加快发展,不断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对于推进新疆跨越式发展和确保长治久安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从新疆的发展历程来看,新疆地处多民族、多宗教、多种文化融汇的西部边疆地区,如果没有社会政治的安全稳定,新疆的经济发展和构建和谐社会就无从谈起。同时,也只有坚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创造更加丰富的社会物质财富,不断增强综合国力,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才能更好地维护边疆地区的安全稳定。提高新疆农牧民收入水平和生活水平,缩小新疆和祖国内地经济社会发展的差距,使新疆各族人民和全国共享改革开放的成果,1 共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成果,从而进一步增强少数民族对祖国的认同感,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从而构筑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坚实基础。
新疆有30 个扶贫重点县,贫困农牧民有 180 多万人。其中 35 个县市农民人均纯收入低于全区平均水平,占全区农业人口的 46%,占全区贫困人口的 80%,均属少数民族集聚区,少数民族人口占当地人口的 93%,占全区少数民族总人口的 47%。在民族问题上,经济发展水平对于民族稳定至关重要。只有让各族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才是保持新疆长治久安的根本途径之一。只有解决好各族群众的民生问题,才能更好地凝聚民心、民力,形成新疆发展的强大动力;才能形成对周边国家的相对优势,打牢维护民族地区稳定和抵御民族分裂主义的根基。因此,在新疆,农牧民增收是稳定边疆的根本基础。
(二)农牧民增收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外国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来的。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没有科学发展就没有社会和谐,没有社会和谐也难以实现科学发展。科学发展观注重把“和谐”理念融进发展之中,借鉴和吸收了世界文明进步的最新成果。我国的改革与发展处于关键时期,改革在广度上已涉及经济、政治、文化等所有领域,在深度上已触及人们具体的经济利益,发展已由单纯追求GDP上升到追求人文GDP、环保GDP,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统筹协调发展。
在新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实施“稳疆兴疆、富民固边”的总体战略和自治区确立的具体战略选择,始终把推动科学发展作为解决一切问题的基础,必须科学判断和准确把握发展趋势,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加快解决制约农牧民增收的突出矛盾和问题,促进新疆经济长期平稳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加快推进农牧业现代化。要以转变农牧业发展方式为主线,以农牧业增效、农牧民增收为重点,加快构建新疆特色的现代农牧业产业体系,推进新疆由农牧业大区向农牧业强区转变。因此,农牧民增收是新疆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与存在的问题
新疆阿勒泰地区是传统的农牧业地区,农牧业是支柱产业之一。提高农牧民收入始终是阿勒泰地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首要任务,也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妥善解决“三农”问题与全国全疆同步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
(一)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现状
1、农牧民收入持续增加
近年来,围绕农牧民增收,地委、行署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克服金融危机和各类自然灾害等诸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确保粮食安全的前提下,加大农业结构调整,优化区域布局,大力发展特色农业,积极组织和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努力在牧民定居、农业产业化、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等重点工作方面实现突破,保持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较快增长,确保了农民收入的持续增收。“十一五”期间,农牧民人均收入越过4000元大关,由2006年的3805元增加到2009年的4772元,年均递增7.72%。2011年,全地区农户76163户,其中农业户41244户,占总户数的54.15%,牧业户34883户,占总户数的45.8%;农牧业人口327240人,其中农民181793人,占总人口的55.55%,牧业人口145000人,占总人口的44.31%。2009年全地区总播面积198.5万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07亩。
2、农牧民增收呈现新的特点
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呈现的新特点,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非农收入比例提高。2011年,阿勒泰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231.16元,占25.8%,畜牧业贡献2025.78元,占42.43%,林业贡献12.3元,占0.26%,渔业贡献8.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694.46元,占14.55%,农村劳动力转移收入贡献801.1元,占16.79%,非农收入贡献1495.56元,占人均收入的31.34%。在农牧民增收构成中,种植业贡献109元,占36.33%,畜牧业贡献44.03元,占14.34%,林业贡献2元,占0.67%,渔业贡献0.52元,占0.17%,二、三产业贡献20元,占6.67%,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贡献124.72元,占41.57%。非农增收合计贡献144.72元,占人均增收的48.24%,基本占到 3 一半。
二是农牧民人均收入差距扩大。地区内差距明显,贫困县与其他县(市)差距逐年扩大,最高的福海县为5386元,最低的为吉木乃县2865元,相差2561元,两县的差距逐年拉大,已经由2006年的1241元扩大到2009年的2561元,差距扩大了一倍。县域间收入差距呈继续扩大趋势,说明一部分农牧民收入有了较大增长,而另一部分农牧民收入仍然相对偏低。
(二)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的主要问题
全地区农牧业稳步增效,农牧民持续增收,农村经济呈现出健康、稳定发展的良好态势。但也应该看到,农牧民增收仍然受到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资料匮乏,农业产业化水平低,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不高等诸多因素制约,增收困难的基本局面并没有根本改变。
1、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农牧民生产资料严重不足
本地区自然条件恶劣,农牧业基础设施薄弱,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不强,连续多年发生的旱、雪灾,已给农牧业发展、农牧民增收带来严重影响。特别是由于缺少控制性水利工程,水资源利用率低,导致土地开发受到限制。据农业局统计,全地区每年种植面积仅200万亩左右,人均占有不足3.5亩,农牧民人均占有耕地6.27亩,加之土地贫瘠(盐碱化土地和低产田占耕地总面积的70%),均为单季耕作,土地利用率、产出率低。
2、自然条件恶劣,大部分牧民仍沿袭着落后的生产方式
作为新疆传统的畜牧业地区,阿勒泰地区长期以来因牲畜数量不断增加,牲畜数量严重超出草原承载能力,草原植被覆盖率、产草量下降,草场逐渐退化,草畜矛盾十分突出。目前,全地区可利用草场10859万亩,理论载畜量964万只标准羊单位,实际载畜量1688万只标准羊单位,超载725万只标准羊单位,平均超载率75%。另外,占牧民总户数、总人口的81.6%和80.7%的牧民未实现标准化定居,仍基本沿袭着逐水草而居、靠天养畜的落后生产方式,抵御自然灾害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十分脆弱。
3、农牧民收入结构单一,增收路子不广
近年来,地区农牧民收入构成虽然发生了一些变化,但依然不尽合理,农牧民收入主要来源仍然过分依赖第一产业,农业整体效益较低。农牧民收入主要局 4 限于土地承包经营和牲畜出售,大量的农村劳动力束缚在有限的土地和牲畜牧放上。以2009年为例,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大农业的收入为3277.44元,比重达68.66%,其中,种植业占25.8%,畜牧业占42.43%,可见,对第一产业过分依赖,必然导致农牧民人均收入会随着自然条件变化和自然灾害的发生而起伏。2009年,地区农牧民人均收入构成中,来自二、三产业为占14.55%。这主要是因为农牧民科学文化水平偏低,掌握市场信息和先进种植养殖等实用技术少,与外界沟通交流渠道不畅,致富能力缺乏,农牧民从事二三产业、发展劳务经济,增加非农收入的比例较小。
4、农业产业化进程缓慢,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
全地区有地区级龙头企业30家、自治区级龙头企业4家,仅占全疆的2%,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的规模企业18家,仅占全疆的3.6%。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推进速度还不够快,绝大多数农牧民仍沿袭着一家一户分散生产的传统方式。同时,农牧产品认证、品牌工作滞后,影响了特色农副产品的加工和进入市场参与竞争的能力,无论是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促进作用,还是对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还远远不够。另外,农牧民组织化程度低,2009年地区新建改造专业合作社40个,发展各类专业协会208个,培训农村经纪人200人。农村合作经济组织规模小、服务层次低、内部运作不规范、市场竞争力不强。
5、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不断上涨,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
近几年来,化肥、农药、农膜等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生产成本增加,农产品生产费用居高不下。由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持续呈上涨态势,亩费用成本增加,虽然农产品价格不断提高,但是,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也随之上涨,这样,农产品收购价格的提高给农民带来的利益及国家直接补贴、免征农业税等惠农政策给农民带来的好处,都被增幅更猛的农业生产成本所抵销或削减,国家“减、免、补”等惠农政策的作用和效果得不到完全发挥。由于农业生产成本连年上升,农产品价格上涨空间受到限制,部分农产品平均利润率连年下跌,造成了农民“增投不增收”、“增产不增收”。畜牧业方面也存在饲料价格涨幅大,提高了牲畜饲养成本,减少了牧民收入。这些都使农牧民增收受到很大制约。
三、提高边疆地区农牧民增收的对策思考
通过对阿勒泰地区农牧民增收存在问题的剖析,提高农牧民收人的途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发展体系
调整优化畜群结构,加快良种畜繁育,提高规模化养殖水平,推进畜牧业生产方式和发展方式的转变,加快畜牧业由大区向强区跨越。一是发展畜牧业标准化养殖。以牧民定居和舍饲圈养为着力点,采取“以奖代补”的方式,扶持育肥专业户,突出发展牛羊肉、牛奶、禽肉禽蛋等产业;采取“贷款贴息”的方式,依托农牧民专业合作社、养殖公司,对上规模标准化养殖的大户扩大再生产,给予贷款贴息。二是围绕推进牲畜良种化进程,加大畜禽品种改良力度。对全地区二代以上冷配优质母犊进行补助,并根据冷配推广率和畜牧业良种化程度进行补助,提高群体质量、增加个体产出效益。三是加强动物防疫保障体系建设。围绕牲畜重大疫病及常见疾病防治等工作,对牲畜驱虫、药浴等防控工作进行补助。四是科学核定草原载畜量,依法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引导牧民积极适应划区轮牧和舍饲圈养相结合的牧区生产方式,在农区大力推行舍饲圈养等设施化畜牧业,促进农畜家禽养殖。同时,扩大优质饲草料种植面积,大力扶持饲草料加工业,提高养殖效益。
(二)实施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
科学有序地推进重大控制性水利工程建设,构建流域内完整的水利控制体系,加快水土开发步伐,推进现代农牧业发展。一是继续加快推进控制性水利工程和灌区工程的前期立项,具体抓好 “三渠、五库、六灌区”前期工作。用3一5年时间实现建设目标。二是加大重点工程建设力度。力争实施喀克灌区引水干渠工程,克孜加尔水利枢纽、黄花沟灌区供水、阿苇灌区引水工程建设。三是加快实施生态补水工程。加强与额河建管局的沟通对接,加快“西水东引”工程建设步伐,为补水区农牧业可持续发展和农牧民持续增收创造条件。
(三)建立农牧民增收的长效机制
一是完善政策保障机制。实施公共财政,通过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使农牧民走向富裕。把中央的各项支农、惠农政策坚持住,落实好,把政策的实惠落实到农牧民。同时,在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引进与培育、设施农业、特色种 6 植、节水灌溉、良种推广、农牧业保险等方面,分县(市)、分产业出台长期优惠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促进农牧业发展,提高农牧民生产积极性,促进农牧民增收;二是完善农牧业投入保障机制,保证地、县财政对农牧业投入增长幅度高于经常性收入增长幅度。根据国家、自治区的农牧业补贴政策,制订和完善地、县支持农牧业发展的补贴政策,确保农牧民利益。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提高金融服务水平。
(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加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培育力度,围绕地区优势特色农牧资源,引进和培育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的企业,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特别是要借黑龙江、吉林两省对口帮扶阿勒泰地区的大好时机,加强与他们在农牧业产业化方面的交流与协作,提高产业升级速度。大力发展以大果沙棘为主的特色林果业、以阿魏菇为主的食用菌种植加工业。依托新疆戈宝红麻有限公司,进一步加大罗布红麻的保护与开发力度,扩大生产规模。扶持光明乳业、旺源驼奶等企业,大力发展乳制品加工业。通过大企业大集团参与地区产业化经营,高起点、高水平、大规模发展现代农副产品加工业,打造出一批有影响、有竞争力的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五)提高农牧民的文化素质
首先,通过加快发展牧区教育事业,实实在在提高定居牧民义务教育的水平,使他们人人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提高自身素质,形成人力资本。其次,抓好定居牧民增收致富培训工作,培养“技能型新型牧民”。依托职业培训,加大定居牧民的劳动技能培训力度,使定居牧民尽快掌握种植技术和致富技能。第三,启动技能培训工程。围绕地区矿业、旅游等优势产业发展和企业用工需求,加快制定劳动力转移长远规划和实施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大规模技能培训。按照市场就业需求,大力实施“一年一户一人一技”转移就业和致富技能培训工程,加大就业技能和“双语”培训力度,特别要把“双语”培训作为劳动力转移和技能培训的重中之重,努力实现就地转移,增加非农收入。
(六)积极推进牧民定居工程
8.我是草原小牧民案例1 篇八
在课堂教学中,“兴趣是学习的情感因素,参与是学习的行动因素”。兴趣是参与的“向导”,参与是吹遍兴趣之花的春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把握好兴趣和参与这一对孪生的姐妹,其实质就是要确立好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
对学生来说,让他们拥有一个良好的心绪,为他们创设一个宽松愉悦的情境,对学生既温和,又严格要求,让学生在一个充满关心、爱意、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学习,这一点与现代教育观念是共同的。创设轻松的音乐课,让他们在音乐课上感受到家的温暖和自由;让老师成为学生的朋友,和他们一起演奏、一起演唱、一起舞蹈„„在参与学生活动的过程中,老师可以多接近学生,进一步深入了解学生,也可借机会进行沟通,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以促进学生音乐素质的全面提高。教材分析:
《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以内蒙古民歌音调为素材创作的儿童歌曲,明快的旋律、跳跃的节奏很具有舞蹈性,也表现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的喜悦心情。歌曲为2/4拍,四个乐句的句尾和句首基本采用了八度跳进,表现了小牧民手擎羊鞭,快乐欢唱的形象。第三乐句在节奏上做了变化,八分休止符的运用,尽情的抒发了对美丽家乡的赞美之情。歌曲的衬腔“啊哈呵”是该曲的扩充部分,舒展的节奏,富有动感的旋律,表现了小牧民豪放的性格和放牧时的愉快心情。最后重复了第四乐句的曲调,天真活泼,自豪的情感表达了草原儿童对自己家乡和甜美生活的赞美。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初步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并对其产生兴趣。
2、能力目标: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并能为歌曲编排舞蹈。
3、情感目标:通过听、唱、舞、创等大量的音乐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学重点:
1、了解蒙古族的风土人情,感受和体验蒙古族的音乐舞蹈。
2、有感情地唱好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
教学难点:歌曲中的八分休止符、前倚音、附点音符的准确演唱。教师准备:筷子、课件、钢琴、头饰 学情分析:
三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一些音乐的基本知识,掌握了简单的节奏并能熟练的按节奏读歌词,也会为歌曲伴舞,教师可大胆放手的培养学生自主性,给学生想象的空间,自由发挥。但是还要进一步的教给学生更多的音乐知识,使他们对音乐更加喜欢,更加了解。教学方法:
1、创设情境,激发情感法
我利用带大家去郊游,一路唱着歌快乐的来到大草原上,让同学们感受内蒙古族的音乐风格,激发着他们的兴趣,为后面的歌曲做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教唱法
用教唱的方式,让他们能更准确的去学习这首歌曲,又通过师师接唱、师生接唱和分组演唱等多种形式,更加巩固了对新歌的学习,也对课堂增加了许多色彩而变得不乏味。
3、拓展延伸法
新课标指出,不能仅仅单一的去学习书上的知识,要拓展延伸他们的课外知识,我利用让他们欣赏蒙古族最具有代表性的马提琴表演,既丰富了学生们的知识,又给课堂锦上添花。
案例片段一:第二环节【走进大草原】
1、师:大家知道的真多,那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美丽的大草原吧。(课件)这里空气清新、天空明朗,到处绿草茵茵。在牧人动听的歌声中,可爱的羊群好像朵朵白云在茫茫的绿海中慢移,马儿也悠闲地吃着嫩草,一切都是那样的恬静、祥和。生活在草原上的蒙古族同胞大多以游牧业为生,他们喜欢摔跤、射箭、骑马,马在蒙古族人民的生活当中非常重要,他们放牧离不开马,外出也离不开马,因此他们也被称为马背上的民族。(播放课件)
2、师:(课件)蒙古族还是一个能歌善舞的民族,他们的舞蹈动作大多来源于生活。骑马动作就经常在蒙古族舞蹈里出现。(现在,同学们请起立,每个人摆个骑马的动作)看谁的小马跑得又快又轻(脚下要轻)如果想让小马跑得快点呢?小马的速度减慢了,小马停下来了。生:学生马上举起一只手扬起小马鞭。师:(老师做硬肩动作)大家看这个动作叫做硬肩,跟老师一起做,这个动作是由一个传统的活动演变而来,谁能猜一猜?(学生猜)那就是——摔跤!(老师做挤奶动作)再看这个动作,(教动作)我们一起做,猜出这个动作是在干什么呢?(师生一起做)。
片段分析:以往的教学中,我都是在歌曲教学结束后,进行律动及舞蹈的教学,本节课我感觉,蒙古舞蹈单纯的动作教学,学生会没有兴趣学习的况且我校的(农村孩子)基本没有上过舞蹈班的,没有舞蹈基础,这种单纯的舞蹈教学方法效果一定不好。备课时我考虑到学情,调整教学方法。通过教学我让学生先了解了蒙古族的风土人情,知道了蒙古族舞蹈动作来源于生活,让他们从显而易见的牧民生活中的一些基本的动作的模仿(骑马、摔跤、挤奶、扬鞭)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模仿、学习、掌握四种基本的蒙古族舞蹈动作,为后面的舞蹈创编做好铺垫!通过教学,我看到孩子们的学习兴趣非常浓厚,每位孩子都参与到了活动之中,平时任何活动都不愿参与的几个男生都踊跃的参与到了舞蹈动作的学习当中,课堂学习氛围很浓厚!原本枯燥的舞蹈动作教学变得热闹、有趣,真正体现了音乐课的教学理念让每位孩子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音乐活动中来并得到发展。我想音乐教师要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学情,以兴趣为为动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这一环节教学效果很好,使我充分的品尝到了课前深挖教材、巧妙构思,灵活多变,因势利导,才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他们保持学习的浓厚兴趣!
案例片段二:第四环节【草原音乐会】
1、同学们,接下来,我们要开一次小小的音乐会,看谁能成为这场音乐会的小音乐家。要唱出自豪和喜悦的心情。也可以为歌曲伴奏、伴舞。如果表演的好,我就奖励你一个证书,你们想参加吗?好,音乐会开始。
2、颁发证书,给予点评。片段分析:
将情境和教学融为一体,通过创设音乐情境、互动情境,让学生置身音乐之中。通过教师的引导,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美之所在,陶冶学生的情操,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将音乐课的歌表演环节,巧妙的设计为草原音乐会的情境,再一次调动了孩子们的表现欲望,提高了合作能力与竞争意识,为了小组能得到音乐会的获奖证书,小组同学很认真的准备表演。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分工能力,让他们自主发挥自己的特长积极主动的参与到音乐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孩子们自主创编的能力】
通过《我是草原小牧民》这一单元的教学,教学中抓住音乐艺术的基本特征——情感性,教师通过对蕴含感染力的教学内容的重组,组合运用富有艺术性的教学手段,激发、强化、发展学生对音乐情感体验的内在需求,激起学生情感共鸣,唤起学生的情感呼应,整个歌曲教学是在学生的快乐中进行,在设计的教学情境中引导学生一步一步的完成的。我认为整体的效果还是不错的,课堂气氛活跃,注重了学生兴趣、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培养,以审美为核心,课堂中能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导演”,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课堂中学习,同时双基落实也比较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旋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情绪热烈、欢快;节奏跳跃性强,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动感,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
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课堂基本的程序就是:节奏练习——歌曲学习——表演歌曲。
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的热情也很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我感觉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
1、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组织没有做好,整个程序的进行有点仓促,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动作做得再整齐规范一些。
2、没有充分发挥小班化的优势。课前曾计划把座位摆放得更加合理,更能适合于本节课的分组表演,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没有实现,准备工作做得不够充分。
3、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为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的集体表演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大大影响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应该把要求细化,分工更明晰一些。
通过这节课,我思考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音乐课堂绝不是简单的唱、跳、奏,它就象是一个工程:先要架好一个合理的框架,然后注重每一个微小的细节,还要进行合理的分工。这样才能使之坚实牢固。工程可以重建,学生的教育却不能重来。作为一名小学教师,责任重大,要时时总结经验与不足,认真上好每一节课!
《我是草原小牧民》教学反思 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课堂基本的程序就是:节奏练习——歌曲学习——表演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旋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欢快;节奏跳跃性强,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动感,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在教学中,我想着重在本课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
0 推荐本课歌曲《我是草原小牧民》是一首带有浓厚草原风格的儿歌,旋律流畅自然,朗朗上口;情绪热烈、欢快;节奏跳跃性强,非常具有舞蹈的律动感,表达了草原小牧民放牧时喜悦自豪的心情。
在教学中,本课着重培养学生的节奏感以及舞蹈带来的律动感,同时也了解和掌握一些简单的蒙古族舞蹈中的常用动作。所以在课前我让学生简单做了一些准备,查阅了一些蒙古族风土人情的资料。课堂基本的程序就是:节奏练习——歌曲学习——表演歌曲。
整个课堂进行的还是比较顺利的,学生的热情也很高,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但是我感觉有几个方面没有做好。
1、在舞蹈动作的学习中,对学生的组织没有做好,整个程序的进行有点仓促,不够细致。应该让学生互相交流一下,把动作做得再整齐规范一些。
2、在最后一个环节的表演中,没有充分发挥每一个学生的优势和积极性,应该让所有的学生都融入最后的表演中,把自己作为表演者,而不是一个观看者。最后的集体表演时,有一部分同学不知道自己应该做什么,大大影响了最后表演的效果。所以在表演前应该把要求细化,分工更明晰一些。自己没有更好的扮演“引导”的角色。
9.西藏农牧民生存状况分析 篇九
摘要
改善牧区的基本公共服务是推进西藏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中之重。近年来,国家加大了对西藏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建设的投入,农牧区基本公共服务有较大的改善。然而,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一直都没有取得突破,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还比较薄弱。本文对西藏农牧区的基础公共产品供给现状进行分析, 发现村级公共服务供给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学习和借鉴西藏等地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经验,对创新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制度,提出相关政策建议,提升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能力有一定借鉴意义。关键词:西藏 牧区 公共服务
目录
I 摘要..............................................................I 第1章 引言......................................................1 1.1 研究背景......................................................1 1.2 选题的意义....................................................2 第2章 牧民公共服务需求的概念和意义..............................2 2.1 公共服务需求的概念............................................3 2.2 牧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3 2.3 牧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4 2.4 牧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特点......................................5 2.5 公共服务需求的意义............................................6 第3章 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供给现状............................6 3.1 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突出..................7 3.2 政府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淡薄....................................7 3.3 政府活动的绩效亟待改善........................................7 3.4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7 3.5 政府的回应能力有待增强........................................8 第4章 国外牧区与西藏牧区公共需求存在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8 4.1国外牧区与西藏牧区公共需求存在的问题..........................8 4.2解决办法......................................................9 第5章 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探索.......................12 5.1 改革成就.....................................................12 5.2 改革经验.....................................................14 5.3 西藏公共服务改革展望.........................................15 总 结............................................................16 文 献............................................................17 致 谢............................................................18
II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在我国广大农村开始实行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要形式的责任制和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时,西藏积极顺应改革潮流,贯彻落实中央西藏工作座谈会精神,实行“牲畜归户,私有私养,自主经营,长期不变”和“土地归户使用,自主经营,长期不变”政策,废除人民公社体制,调整了生产关系,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牧民发展农牧业生产的积极性,进一步挖掘了生产潜力,充分发挥了农牧民的聪明才智和创造力,生产力得到前所未有的解放,农牧民人均收入不断增长,农牧业和农牧区经济进入了一个持续快速增长的新时期。1990年江泽民同志在西藏视察工作时指出:“要赋予两个长期不变政策以新的生命力”。对“两个长期不变”政策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新的要求。在此后的一段时间里,西藏根据市场经济的规律和特点,结合农牧业发展的实际,在构建农牧区市场经济体制框架、梳理农畜产品流通渠道、推广农牧业实用技术、发展社会化服务农牧业经济结构战略性调研和产业化经营方面作了积极的探索。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生产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日益发展,这种带有明显小农经济性的分散生产、自主经营的模式,日益凸现出其固有的弊端。“大市场”与“小生产”之间极为不适应的状态,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成为农牧业发展和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障碍性因素。
在新的形势下,为了有效地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应对大市场的挑战,开始探索创办不同程度上具有合作性质的农牧民专业经济组织。自上世纪80年代后期起,西藏那曲、阿里等主要牧区就开始出现一种新的经营方式,即牧民依照自愿互利的原则组成各种不同形式的互助组和联户,按照畜牧业和牧区经济发展的客观需要,实行“五统一”,即统一畜种改良、统一疫病防治、统一草场建设、统一草场管理、统一抗灾救灾。这一时期,牧区还出现了牧工商一体化经营方式,有的牧民自发组织起来从事畜产品生产、简单加工、流通等综合经营活动。县、乡政府和村民委员会也因势利导,制定了一些具体的管理措施和必要的规章制度,积极稳妥地发展互助合作。
进入90年代后期,西藏各地借鉴国内外农业产业化经营经验,积极探索种养加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从萌芽到雏形再到初具规模,将西藏农牧业产业化经营不断向前推进。为了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区党委、区人民政府于2003年6月召开专题会议,总结经验,明确思路,做出了一系列工作部署。会后,各地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积极制定规划,落实发展措施,西藏农牧业产业化步伐明显加快,从而在很大程度上带动了农牧民组织化程度的提高。
为了提高自身组织化程度,积极应对大市场的严峻挑战,西藏广大农牧民群众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还相继创造性地兴办起来一批农牧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成为分散的小生产与大市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虽然诞生的时间不长,辐射的范围不广,经营的规模不大,但显示出蓬勃旺盛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前景。
1.2 选题的意义
对牧区公共服务需要和管理的研究,不仅能够更加准确地把握牧区公共服务需要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能准确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提供依据,牧民和牧民的生活方式有所区别,而且这一研究的普及和推广,更能真实的反应牧区人民对公共服务需求的重点,使地方政府更能有效的建立一个针对于牧民的公共服务系统,也便于地方政府对牧民的公共服务体系进行有效的管理。从而促进牧民生活全面健康发展。
从实际应用的角度来考虑,本论文通过采用调查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对西藏地区牧民公共服务需求和地方管理作了详细研究,了解了西藏牧区公共服务的基本情况,准确掌握了西藏牧区牧民公共服务的需求,再结合地方政府的管理,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解决办法,这位地方镇府更好管理藏区牧民公用服务系统提供了依据。同时,为完善村级公共服务体系,满足牧区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需求,为广大牧区居民提供与城市居民大致相等的基本公共服务。
第2章 牧民公共服务需求的概念和意义
2.1 公共服务需求的概念
基本公共服务就是在一定社会共识基础上,由政府主导提供的,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为了保障全体公民生存和发展基本需求的公共服务。
基本公共服务一般包括保障基本民生需求的教育保障、就业问题、社会保障、医疗卫生、计划生育、文化体育等领域的公共服务,广义上说还包括与人民生活环境紧密关联的交通、通信、公用设施、环境保护等领域的公共服务,以及保障安全需要的公共安全、消费安全和国防安全等领域的公共服务。
2.2 牧民公共服务需求的影响因素
⑴ 公共财政因素
公共财政投入是实现牧区公共服务供给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所在,如果没有足够的公共财政支出,公共服务供给的可持续发展就是无源之水。公共服务支出与其他类型的公共财政支出一样,是一项较高支出额的财政分类项目。同理,在公共财政支出总额定量的情况下,公共服务支出的增加就意味着其他公共财政支出(如行政管理支出、经济建设支出等)数额和份额的减少。牧区地方政府财政能力有限,在现实官员考核的实际要求下,往往更倾向于经济建设支出,对公共服务支出有所忽视。这就导致基础教育、医疗卫生、劳动就业和社会保障难以保障充足的财政支持实现可持续发展。以社会保障为例,分析内蒙古牧区公共财政支出。
⑵ 公共政策因素
政策的指导决定了牧区的发展方向,如果政策引导仅仅停留在口号层面,地方政府将难以贯彻落实。我国目前的政绩考核主要以GDP为导向,即经济发展速度和规模决定地方政府官员的升迁,牧业也不例外。牧区现阶段还主要是以经济发展为主,对社会事业和民生有所忽视,公共服务作为社会事业和民生的基本组成部分必然会有所忽视。公共服务供给水平的提高和可持续性首先需要地方政府的政策重视和政策引导,但从现实条件来看,上级政府对牧区地方政府缺乏详细的政策引导和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地方政府也就没有足够的动力增加以可持续发展为目标的公共服务供给数量和质量。这是一个因果决定过程,可持续发展政策导向是因,公共服务供给是果。可持续发展的政策导向不清晰,就会使牧区地 3
方政府继续坚持经济导向的发展方式,对公共服务有所忽略,更注重经济的简单增长,而不注重公共服务的可持续发展。
⑶ 组织因素
财权与事权的不匹配是牧区我国行政管理体制的普遍性问题,对于公共财政收入微薄的牧区地方政府,这一问题更为凸显。牧区基层政府直接面对广大牧区居民,涉及人口多,数量大,而且由于长期历史因素的制约,牧区公共服务供给严重滞后于城市,牧区基层政府需要充足的财政收入支持牧区公共服务的长期发展。但是,我国目前财政制度普遍的现状是财权高度集中,随着层级递减财政可支配收入随之递减,行政层级与财政自主权呈正相关关系,这种现象在牧区尤为明显。如果中央和地方政府根据牧区政府财政实力赋予相应的行政职责,也可以有效的避免现在面临的困境。而实际情况却与这相反,随着国家一系列“三农”相关政策的出台,牧区基层政府的责任不断增加,特别是在一些地方财政水平较低的地区,一些事权就会推卸与牧区基层政府,看似增加了牧区基层政府行政权力,实质是转移财政“包狱”,缓解所属地方政府财政压力。这样的后果就是牧区基层政府财政困境更为严峻,事权与财权严重不相匹配。
牧区政府财政收入主要依靠上级转移支付,一般仅有几十万元,但是苏木书记却签有六份责任状(计划生育、信访、防疫、畜牧业、综合治安、防火应急),每项责任状都需要投入经费预防和处理。而对于一年可用经费几十万元的一般苏木政府来说,部分行政事务显得“力不从心”。除日常行政开支外,乡镇政府供给了目前牧区最大和最为重要的公共服务一一基础教育,现阶段牧区基础教育的经费就主要来自于苏木财政。另外,提供低水平社会保障、提供初级卫生防疫和保健也都是苏木政府承担的主要公共服务职能。
2.3 牧民对公共产品的需求特点
⑴ 希望控制农资价格的上涨
当前正是春播备耕的关键期,稳定农资产品价格,保障农资供需,是做好春耕生产的首重任务。但不断上涨的农资价格与牧民在国家减免农业税后的收益相抵,牧民并没有得到真正的实惠,严重影响了牧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希望采取措施强化农资流通监管,稳定农资市场价格,确保农资产品及时到位,保证质量,不误农时。
⑵ 希望缓解农牧民贷款难的问题
加强支农贷款政策、贷款对象、用途以及贷款利率信息宣传,在春播备耕生产中灵活投放信贷资金,简化信贷审批手续,采取多种形式积极发放支农资金、开展信用工程。积极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广泛开展农户联保贷款,提高对农牧民的贷款覆盖面,满足农牧民群众对资金的需求。
⑶ 希望加大对农牧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
重点解决人畜饮水、道路、水渠、交通等方面的困难和问题。加快建设一批水利骨干工程和人畜饮水解困工程;加快农牧区乡村道路建设,逐步解决农牧民群众出行难的问题;积极实施农村电力和能源工程,充分利用水能、风能、太阳能和沼气等资源,解决偏远地区农牧民群众燃料不足和照明用电问题;大力实施“四配套”建设,切实推进畜牧业快速发展。
⑷ 希望加快农村牧区医疗卫生体系建设
建立和完善疾病预防控制体系和公共卫生救治体系,抓紧建设一批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不断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农牧民群众看病难、看病贵,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
⑸ 希望加强农牧民劳动技能培训力度
针对当前农牧区劳务输出的高峰,增强劳动技能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增加培训内容,拓宽农村就业空间和就业途径,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同时,关注和解决牧民工维权、清欠工资等问题。积极解决有固定住所和稳定收入的长住城镇务工人员的户口、住房、就学、医疗等需求,争取纳入城市建设规划,为牧民进城创造更多的享受同等公共服务待遇的机会。
⑹ 希望改善农牧区公共文化活动设施
加大政府投入,加强乡村文化服务站建设,不断完善功能,为群众提供真正实用的文化活动场所,积极引导广大农牧民群众学文化、爱科学、用科学,积极倡导团结互助、文明共处的社会风尚,不断提高文化素质和科学技能,逐步根除因循守旧、固步自封、小富即安的思想。
2.4 牧民对公共服务的需求特点
⑴ 牧民公共需求的广泛性和多样性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牧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当前牧民的需求越来越广泛,涉及乡村道路交通、农业技术、教育、医疗、公共安全、畜牧防疫、农田水利、信贷保险、民政优抚、市场信息、就业服务、环境保护等不同方面。
⑵ 牧民公共需求的地域性
牧区呈现出比较明显的地域非均衡性,需求也各不相同,西部地区的农牧村公共服务比较落后。
⑶ 牧民公共需求提供的层次性
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是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主体,牧民公共需求通过中央、省、市、县、乡等不同层级的政府得到满足,中央、地方各级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内容也各不同。
⑷ 牧民公共需求满足程度的非均衡性
农牧区公共服务覆盖面虽然扩大,但义务教育、医疗卫生等不同公共服务的供给状况呈现出不平衡性。
⑸牧民公共需求的主体性
牧民不仅要求政府提供公共服务,也要求参与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当中来,对与自身利益相关的公共服务享有知情权和选择权,一些地方牧民还通过“一事一议”的方式对村内公益事业建设进行投工投劳、民主管理和全程监督。
2.5 公共服务需求的意义
公共服务对于个人、社会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公共服务需求增长是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的重要标志。随着技术进步和物质产品供给能力的提升,牧民的公共服务需求也在不断增长。那么如何使公共服务供给与公共服务需求相适应,这将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党的十七大提出的改善民生、加快社会建设的任务,如教育、医疗、社会保障、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都离不开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加快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是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要求。
第3章 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供给现状
3.1 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突出
政府职能的“越位”主要指政府对企业、协会、社团等活动的干预上;政府职能的“错位”是指本来属于某一政府机关管理的事情却被另一政府机关所管理,从而造成事权不清、相互扯皮以及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等问题。同时,政府过于偏重GDP的增长,却忽视了社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一味求经济增长速度,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肆圈地卖地,从而导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过强,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却较弱;政府职能的“缺位”是指政府对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没有负起或没有很好地负起应有的职责,结果使得经济和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
3.2 政府公务员为民服务意识淡薄
政府公务员服务意识是软环境营造的核心。政府作为一个较高地位的组织,是由于社会需要和社会利益而存在的,为国家服务、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基础。实际上,地方政府行政一直围绕政府为中心的,重视管理、轻服务的控制型行政。从而导致公务员的服务意识薄弱。这样导致政府行政效率降低,为人民服务就成为空口号,这样极大的损害政府的形象。
3.3 政府活动的绩效亟待改善
政绩是在法律框架内充分运用党和国家出台的政策,根据实际情况,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提高社会生产力。近年来,大多数领导干部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在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创造骄人的的业绩,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然而,仍然有一些领导干部对政绩的认识比较模糊、片面,甚至是错误。
3.4 政府提供公共服务的水平不高
与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复杂化、多样化的公共需求相比,突出的问题主要:公共服务产品总量不足,公共服务的投入偏低,特别是在公共卫生、社会保障、公共基础设施、义务教育等基本的公共产品供给和公共服务方面;政府几乎垄断了公共服务的所有提供,由于缺少竞争,使得政府提供的公共服务质量偏差、效率
低,这是不可避免的事。对于这些问题,需要从改善公共服务的提供的机制入手,花大力气加以解决。
3.5 政府的回应能力有待增强
政府回应就是政府在公共管理中,对公众的需求和所提出的问题作出回复的过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在回应方面付出很多努力,回应能力有所提高,但还不能满足公众需求。主要表现为回应速度慢、效率低、缺乏针对性和有效性,从而导致公民对政府的缺乏信任,这个问题我们必须高度重视,尽快加以解决。
第4章 国外牧区与西藏牧区公共需求存在的问题和
解决的办法
4.1国外牧区与西藏牧区公共需求存在的问题
4.1.1 公共服务供给总量不足
当前,农牧区公共服务的总体状况是供给严重不足,公共产品的供给远远无法满足农牧民的的实际需要。从整个牧区范围来看,还有相当多的乡镇未通自来水、未通电话、未通公路,许多偏僻山村的电视接收信号十分微弱。大量乡镇没设立文化站,公共医疗保健服务供给也十分落后,许多乡村的基本医疗保健服务指标无法达到标准。同时,大量的农牧区人口缺乏医疗保险、社会保障。由市场所提供的公共服务也往往由于农牧区经济的发展缓慢、资金匮乏等,造成供给十分有限,从而使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普遍不足。
4.1.2 公共服务供给结构失衡
农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的不公平性,主要表现在城乡之间的供给不公平。目前,在我国城市居民的公共服务供给非常充足,因而城市居民能享受到免费的义务教育、便利的交通、完善的市政设施与整洁的市容环境。与之相反,农牧区的公共服务供给大部分都由农牧民自身负担,当地政府的投入较少,由于供给主体与政策待遇的差异,从而导致城乡公共服务供给水平严重失衡。
4.1.3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缺失
在农牧区地区,供给权责划分不够清晰、交叉重叠现象比较严重,造成了农牧区公共产品供给主体的缺失。乡镇政府实际上承担了大量本应由上级政府承担义务教育、计划生育等任务,这样加大基层政府的财政紧张压力,从而加大了农牧民的负担。可见,在目前的供给体制下,地方政府不但要承担较多的公共服务,而且还要完成上级政府下达的各种指标,财政负担沉重,可能会使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下降。
4.1.4 城乡公共服务差距逐渐扩大
长期以来城乡之间体制不一,不仅制约了农牧民的自由迁徙,而且也让农牧民失去了平等就业的机会、享受各项社会保障的权利,而且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这种差距还在进一步拉大。因为国家对农牧区义务教育阶段的投入相对于城市而言,还是不够充足,造成了农牧区义务教育的普及率远远低于城市。城乡之间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上也存在相当大的差距,农牧民根本无法享受到与城里居民同等的各项待遇。
4.2解决办法
4.2.1 转变思想观念
正确的公共服务观念能对公共服务人员的行为产生巨大的指导作用,并可以对公共服务人员的思想和行为进行调节,使之具有稳定的心态和恒定的行为,对稳定而高效地为公众服务发挥积极的促进作用。由于历史原因,传统政府的行政观念影响甚远,严重阻碍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因而思想观念的转变具有重大的意义。
① 摒弃陈旧观念,树立“以民为本”精神。② 淡化管制行政思想,强化服务行政理念。4.2.2 加快转变政府职能
各级政府把原来行政工作的重心转移到“对经济进行调节、对市场进行监管、对社会进行管理、对公民提供服务”上面来是今后政府职能转变的工作核心,尤其对于基层政府来说,提高基层政府的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是工作的重点。我国“十二五”规划提出要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明确政府职责,政府作为公共服务的主要提供者,应该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切实落实好人民群众公共利益 的维护。温总理也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了全面履行政府职能,强调了加强社会管理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性。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要求政府更多的运用市场手段和法律手段来进行管理,用系列化、全程式、社会化服务的模式去代替长久以来形成的以管制、监督、收取税费为主的模式,切实把工作重心转移到为公民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上去。具体说到农村公共服务,主要的目标是: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服务,具体包括完善农村水利设施、优化农村生产生活环境等等;强化农业科技服务,政府应当促进科技下乡,采取多种方式,宣传普及农业科技知识。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办农民科技培训班,传播实用技术。通过创建科技兴农示范村、示范基地、示范户,促进科技兴农,带动农村更好发展。
4.2.3 改进农村公共服务方式
① 完善市场机制,形成多样化的供给主体格局。② 加快推进农村电子政务建设。③ 借鉴现代工商管理方法。
4.2.4 加大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
农村公共服务供给优化的主要阻力便是财政资源的不足,当前仅靠基层政府和农村相关组织投入的模式已难以有效满足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特别是在1992年税费体制改革后,我国基层政府自身运转都因财政制约而举步维艰,就更难以承担更多的公共服务职能了。这是导致农村公共服务缺失和不足的重要原因。因此,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水平要有财政投入的保障。这不仅要需要增加我国对农村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总量,还要优化财政投入的内部结构,从而提升农村公共服务的供给能力。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完善: ① 加大向农村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② 进一步拓宽财政支农的范围和渠道。③ 实行“省直管县”财政体制的改革。4.2.5 提高政府公务员的综合素质
基层公务人员素质不高对加强农村政府公共服务造成了潜在的影响。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最终得依靠政府公务员来实现。因此提高公务员的素质能力,尤其是提高领导干部的素质能力是提升基层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公共服务能力的关键要素。为了加强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我们需要提高基层政府公务员 10
素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要努力提高公务员的政治素质,转变陈旧的思想观念,强化民主法治和责任意识。其次,要进一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的改革,完善公务员制度,实现公务员管理的科学化、民主化和法制化。再次,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激励机制,广纳英才。最后,要加大公务人员的培训力度。政府应该制定的人才发展战略规划,高度重视人才培训,大力加强培训工作。
4.2.6 完善政府的绩效考核体系
加强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关键在于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而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首先就需要建立科学的政府绩效评价体系。绩效评估属于结果导向型的政府改革模式,这就使得政府和官员更加重视政府公共服务的质量与公共服务的效率。要运用广泛的群体和组织来参与评价政府绩效,建构综合性的、立体性的政府绩效评估机制,让服务对象参与监督、评判政府与公务员的工作。当下以经济增长为核心的考核评价体系过于注重单纯的经济增长指标,从而忽视了许多其他指标。今后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升的方向应当是把公共服务指标纳入对公务人员的考核体系。
我们认为,建立科学的农村公共服务绩效评估体系,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 ① 建立以公共服务为导向旳干部政绩考核制度 ② 建立健全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 4.2.7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农村社会保障属于农村公共服务的项目之一,做好农村社会保障工作有利于社会的稳定与和谐,而当前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与城镇社会保障渐行渐远,差距越来越大,要加强和改善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必须改变当前我国重城轻乡的社会保障的局面,逐步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健全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
4.2.8 扩大基层民主,完善农民参与机制
随着时代发展,必须得承认和尊重农民作为政治人应该被赋予的权利,随着公民政治参与热情越来越高,公民参与已逐步成为我国政治民主化的核心内容之一。县乡两级政权是中国金字塔式政府层级结构的巨大根基,直接面对着乡镇领域的公众,是最广泛也是最直接地与广大农民直接联系的政府层级,乡镇政府的价值取向和行政行为,将直接关系到广大农民的利益。农民作为农村公共服务的需求者和最终获益者,农民的需求强度是检验政府投资效应最真实的指南针。改 11
善农民的政治参与渠道,容纳农民逐步增强的公民权利意识,扩大基础民主,既可以使地方获得自主权,又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
第5章 西藏农牧区村级公共服务改革实践探索
5.1 改革成就
经过现代化建设,西藏农牧业生产已跨上了新的台阶,农牧区面貌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为西藏农牧业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在新的形势下,自治区党委和政府对农牧业更加重视,全国各省市对西藏支援的力度越来越大,这一切都为我区农牧业大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⑴ 教育事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西藏在民主改革前,绝大多数农牧民子女几乎没有上学。现在自治区以“两基”攻坚为重点的基础教育得到快速发展。截止2008年底,全区73个县完成“普六”,“普六”人口覆盖达到100%; 67个县完成“普九”,“普九”人口覆盖率达到93%,青壮年文盲率下降到3%以下。农牧区小学儿童入学率达到98.5%,比2000年提高了12.96%;初中入学率达到92.2%,比2000年提高了53.2%。农牧区职业教育发展迅速。全区74个县全面启动农村劳动力培训工程,年培训农村劳动力3万人次。农牧区中小学办学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全区大多数中小学拥有现代化教学手段,57%乡镇小学实现了教育资源“班班通”。
⑵ 医疗卫生事业取得突破性发展
农牧区医疗卫生基础设施不断完善。全区新建了682个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为县乡镇、村医疗卫生机构陆续装配了基本医疗设备和工具,每千人口拥有病床3.05张。农牧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不断加强。从2003年以来,为乡镇卫生院补充了1194名医护人员,使每千人口拥有卫生技术人员3.92人。从2004年开始,平均每年培训县、乡、村医疗卫生人员4000余人次。全面建立了以免费医疗为基础的农牧区医疗制度。到2008年,已有90.95%农牧民参加了个人筹资的合作医疗制度。在全区农牧民发生的医药总费用中,76.5%的医疗费用得到了报销补偿。农牧区公共卫生任务得到认真落实,传染病率在2003年的335.02/10万人,下降到2008年的261.69/10万人。农牧民总体健康水平提高,人均期望
寿命由和平解放时期的35.5岁提高到现在的67岁。
⑶ 文化广播影视事业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农牧区的文化设施条件不断完善。目前,全区县级综合文化中心44座、乡镇综合文化站66座、行政村文化室300余座,农家书屋680个。这些基层文化设施平均每年组织文艺演出、科普培训等各类文化活动800余次。一大批群众性文化节庆得到恢复和创新,成为地域性群众文化品牌。农牧区所有乡镇、行政村通广播电视,广播电视综合覆盖率分别达到88.81%和89.94%,比2000年分别提高了11.08和13.81个百分点。农村电影放映提前实现了每个行政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的目标。
⑷ 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农牧环境保护明显加强
2006年以来,在农牧区大力实施了以游牧民定居、扶贫搬迁、农房改造为重点的农牧民安居工程和水、电、路、讯、邮等为主要项目的基础设施综合配套建设。截至目前,已有17.2万户、87万农牧民乔迁新居。三年来,农牧区新增用电人口55.85万,新增137个乡、1394个行政村通公路和118个乡镇通邮、2496个村通电话。实施了人畜饮水解困和安全饮水工程,解决了农牧区153.22万人的饮水问题。农牧环境保护工程有序推进。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得到加强。截止2008年,45个县推动草场承包经营责任制,承包到户草场面积为5.43亿亩。实施了退牧还草工程,促进了34591万亩天然草场的保护与恢复。实施了长江上游三县天然林保护工程,对690万亩天然林实行了严格保护,对2508户农牧民进行了生态搬迁。大力推广清洁能源。完成了6.5万户农村沼气池建设,惠及21万多农牧民。发放39.5万台太阳能灶,使太阳能灶在农牧区全面普及。
⑸ 农牧科技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农牧科技工作紧紧围绕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推进“一产上水平”的工作要求,把改善农牧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加农牧民收入为出发点、落脚点,通过实施农牧业应用基础研究、农牧业科技成果转化、特色资源产业开发等项目和星火计划、攻关计划,新农村建设科技促进行动计划等专项行动,累计完成国家及自治区重点科技项目2914项,其中22项成果获得国家级奖励,738项获得自治区级奖励。截止2008年底,科技对农牧业发展贡献率达到37%,农牧区科普率达到65%。
⑹ 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在“十一五”规划期间,扶贫的关键是抓了贫困户安居工程、贫困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和小型基础设施。截止到2008年,全区人均纯收入低于1300元的重点扶贫对象已由2001年的148万人下降到23万人,人均纯收入低于1700元的低收入人口也由2005年的96.4万人下降到68万人。农牧区主要做的是减少贫困,促进了农牧区健康发展,提高农牧民的生活水平。
5.2 改革经验
⑴ 始终贯彻科学发展的理念
把科学发展作为指导思想,坚持统筹兼顾,调动各方资源和力量,逐步打破城乡二元结构体制,努力实现速度、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城市、农牧区共发展。
⑵ 始终突出执政为民的理念
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工作的根本追求,特别抓好“政府不管没人管、最无助、最弱势、边缘化”群体的救助和保障。加大民生事业投入,民生事业的公共开支优先原则。
⑶ 始终突出开拓创新的理念
确立了主攻“一园两端”、提升“农牧业高端”的目标。所谓一园,即全面推进农业园区建设; 两端,即高端和前端,前端大力发展种苗产业,高端坚持走“品牌兴农”之路,真正让“藏区农牧品”成为高端农产品的代名词,始终保持西藏农牧品的领先优势。
⑷ 始终突出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理念
公共服务改革的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公共服务均等化,将公共服务的阳光普照广大农牧区。在没有任何指导和帮助的情况下,市委市政府大胆探索,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制定了适合当地具体情况的暂行规定和实施细则,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公共服务改革现实需求与法律法规缺失的矛盾,强化了公共服务改革的力度。
⑸ 始终突出围绕主线进行改革的理念
紧紧围绕转方式、调结构这一主线,加快推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的的改革步伐,推进公共服务改革的广度和深度,提升农牧区经济社会发展的活力。大力实施“一产上水平、二产抓重点、三产大发展”的经济发展战略;继续加强和巩
固农牧业的基础地位,扎实推进以安居乐业为突破口的社会主义新农牧区建设,加快推进农牧业结构调整,突出抓好农牧业特色产业开发工作,促进了西藏农牧业又好又快的发展。
5.3 西藏公共服务改革展望
根据西藏农牧区社会事业总体形势和发展思路我们认为,西藏农牧区社会事业发展重点是:
①完善提高以“普六”、“普九”为基础的教育工程。②完善提高卫生建设工程。③完善提高“七通”工程。④完善提高安居工程。⑤完善提高农田水利工程。⑥完善提高文化建设工程。⑦完善提高社会保障工程。⑧完善提高环境保护工程。
总 结
经济改革中,西藏农牧业的连年增长和有效的社会援助使农牧民家庭获得了基本的食品保障。促进增长的主要因素在于,经营制度变革条件下农牧民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以及政府对农牧业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持系统的持续投资。与此同时,在基础教育、基本医疗保障、信息服务、生活能源和饮水设施改造方面,农牧人口都得到了中央和地方财政的支持。这些公共投资和社会援助不但有减少贫困之效,而且还全方位地改善了农牧民家庭的福利。可见,以公共产品和服务供给的形式援助欠发达地区和弱势群体的方式,实质上是一种投资取向的收入再分配。这种分配方式之所以在西藏得以实现,一方面是由于中央政府和其它相对发达的省/区政府的财政资源转移;另一方面是因为中央政府的对外信息披露制度,无形中将受援地区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状况置于外在监督之下。不过,农牧民收入的长期增长,还有赖于非农牧业就业岗位的创造。这就对公共服务的供给提出了新的要求:即就业导向的人力资源促进和农牧民创业支持服务。在市
场经济条件下,提高农牧民的创业和就业能力,可以说是保障农牧人口参与并受益于社会经济发展的关键。
文 献
[1]扎洛.西藏农区的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西藏农区七村的案例分析[J].中国人口科学,2004,03:59-67+82.[2]朱玲.西藏农牧区的公共服务[J].中国改革(农村版),2004,07:48-50.[3]扎洛.西藏农村的宗教权威及其公共服务——对于西藏农区五村的案例分析[J].民族研究,2005,02:20-30+108-109.[4]扎洛.西藏农区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Ⅰ)[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01:22-25.[5]扎洛.西藏农区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Ⅱ)[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02:21-25.[6]扎洛.西藏农区村级组织及其公共服务供给(Ⅲ)[J].中国西藏(中文版),2005,03:18-21.[7]黄进.青藏高原牧民集中定居点公共服务研究[J].农村经济,2011,05:63-66.[8]孙自保,孙前路,宋连久,苗彦军.西藏草地资源保护中牧民行为策略研究[J].草地学报,2012,05:805-811.[9]任璐.西藏公共气象服务体系构建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3.[10]微丽丝.可持续发展视角下的牧区公共服务供给研究[D].内蒙古大学,2013.[11]陈仕统.西藏共青团在行政工作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吉林大学,2012.[12]温春梅.中国少数民族地区妇幼保健服务提供模式研究[D].华中科技大学,2011.[13]张晓杰.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D].复旦大学,2011.[14]吴乐珍.我国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中的失衡问题研究[D].浙江大学,2012.[15]吕中军.民族自治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研究[D].中央民族大学,2012.[16]省民族事务委员会主任 敬全林.公共服务及社会管理 牧民定居点新课题新应对[N].四川日报,2011-10-12006.致 谢
【牧民教案】推荐阅读:
农牧民考察材料10-21
大班音乐打击乐小牧民07-09
道德讲堂教案教案06-28
‘教案’仿写复习教案07-07
体育教案-篮球课教案08-08
跳大绳教案教案10-01
六年级信息技术教案教案06-29
《春风》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08-05
音乐教案-牧童短笛-教学教案08-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