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学史归纳

2024-09-02

高中生物学史归纳(共6篇)

1.高中生物学史归纳 篇一

绪 论

一、生物科学是研究生命现象和生命活动规律的科学。

二、生物的基本特征

(一)具有共同的物质基础和结构基础。

共同的物质组成:蛋白质和核酸

结构基础:细胞结构(除病毒外)

(二)都有新陈代谢。

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 要发生物质和能量交换。

一切生命活动的基础,生物区别于非生物最本质的特征。

(三)都有应激性。

植物的根:向地性、向水性、向肥性

植物的茎:向光性、背地性

动物:躲避有害刺激、趋向有利刺激

(四)都有生长、发育和生殖。

生长的原因:同化作用大于异化作用

生长的表现:细胞数目的增多和细胞体积的长大

个体发育的起点:受精卵

生殖的目的:延续种族

(五)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

遗传:“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种瓜得瓜、种豆得豆”—维持种族的稳定

变异:“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有利于生物的进化

(六)都能适应和影响一定的环境(如:地衣)。

三、生物科学的发展

(一)描述性生物学阶段:

1.19世纪3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施莱登、动物学家施旺提出细胞学说。

2.1859年,英国生物学家达尔文出版《物种起源》。

(二)实验生物学阶段: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重新提出标志着实验生物学阶段的开始

(三)分子生物学阶段:

1.1944年,美国生物学家艾弗里首次证明DNA是遗传物质。

2.1953年,美国沃森,英国克里克提出DNA双螺旋结构模型。(标志着分子生物学阶段的开始)

四、当代生物的发展方向

微观方向:从细胞学水平发展到分子水平

宏观方向:生态学的发展解决全球性的环境和资源问题

第一章 生命的物质基础——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和化合物

1.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无机自然界都可以找到,没有一种化学元素是生物界所特有的,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和非生物界具统一性。

2.组成生物体的化学元素,在生物体内和在无机自然界中的含量相差很大,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还具有差异性。

3.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元素:C、H、O、N,最基本元素是C

4.大量元素:C、H、O、N、P、S、K、Ca、Mg

5.微量元素:Fe、Mn、Cu、Zn、Mo、B,Fe为半微量元素。6.构成生物体(家兔)的主要元素:C、H、O、N、P、S,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

7.植物“花而不实”是由于缺少硼元素。

8.各种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其存在形式有:自由水和结合水。9.人缺钙会出现抽搐,这说明无机盐离子能够维持生物体的生命活动。

10.糖类是生物体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葡萄糖是生命活动的重要能源物质。

11.植物细胞内储存能量的物质是淀粉,动物细胞内的储存能量物质是糖元,生物体的储存能量的主要物质是脂肪。

12.脂类包括脂肪、类脂(磷脂构成细胞膜)和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

D)。

13.蛋白质是生命活动的体现者,其结构单位是氨基酸结构通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氨基酸经过脱水缩合形成肽键,通过肽键连接成多肽。

14.蛋白质的多样性取决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列顺序以及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5.核酸是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是生命活动的决定者,其结构单位是核苷酸。核酸具有两类:DNA和RNA,DNA存在于细胞核、线粒体和叶绿体内。

第二章 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

16.细胞膜以磷脂双分子层为基本骨架,其结构特点是一定的流动性。细胞膜的功能是物质交换和保护,功能特性是选择透过性。主动运输的进行需要载体和ATP。

17.细胞壁的化学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对植物细胞起支持和保护作用。

18.细胞质基质是活细胞进行新陈代谢的主要场所,为新陈代谢的进行,提供所需要的物质(酶、ATP等)和一定的环境条件。

19.线粒体是活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0.内质网与蛋白质、脂类和糖类的合成有关,也是蛋白质等的运输通道,增大细胞内的膜面积。

21.核糖体是细胞内合成蛋白质的场所。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

22.细胞中的高尔基体与细胞分泌物的形成有关,主要是对蛋白质进行加工和转运;植物细胞分裂时,高尔基体与细胞壁的形成有关。

23.中心体是动物和低等植物细胞所特有的细胞器。在有丝分裂过程中,发出星射线,形成纺锤体。

24.染色质和染色体是细胞中同一种物质在不同时期的两种形态。

25.细胞核是遗传物质储存和复制的场所,是细胞遗传特性和细胞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26.细胞只有保持完整性,才能够正常地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27.细胞以分裂是方式进行增殖,细胞增殖是生物体生长、发育、繁殖和遗传的基础。

28.细胞有丝分裂的重要意义(特征),是将亲代细胞的染色体经过复制以后,精确地平均分配到两个子细胞中去,因而在生物的亲代和子代间保持了遗传性状的稳定性,对生物的遗传具重要意义。

29.细胞分化是一种持久性的变化,它发生在生物体的整个生命进程中,但在胚胎时期达到最大限度。

30.高度分化的植物细胞仍然具有发育成完整植株的潜能,也就是保持着细胞全能性。

第三章 生物的新陈代谢

31.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是生物与非生物的最本质的区别。

32.酶是活细胞产生的一类具有生物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其中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

33.酶的催化作用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并且需要适宜的温度和pH值等条件。

34.ATP(三磷酸腺苷)是新陈代谢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结构简式:A—P~P~P

35.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的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水。

36.渗透作用的产生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具有一层半透膜,二是这层半透膜两侧的溶液具有浓度差。当成熟的植物细胞处于30%的蔗糖溶液中,成熟的植物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表现出质壁分离的现象。吸收水分和运输水分的动力是蒸腾作用,植物所吸收的水分95%以上蒸腾作用散失,少量用于生命活动。

37.植物根的成熟区表皮细胞吸收矿质元素和渗透吸水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是主动运输。呼吸作用为矿质元素吸收提供动力,运输矿质元素的动力是蒸腾作用。

39.40对生物体来说,呼吸作用的生理意义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二是为体内其它化合物的合成(如:氨基酸)提供原料。

41.呼吸作用分为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1mol的葡萄糖有氧呼吸释放出2870KJ的能量,1161KJ的能量贮存在ATP中。

2.高中生物学史归纳 篇二

一、2008年高考图表题数据统计

由此可见, 重视对考生图像、图表题的训练, 提高图表题解答能力迫在眉睫。

二、题型归纳及典例分析

1.图像题

主要是利用课本图形考查对学生的记忆和分析能力, 其图形可来自于显微镜下直接观察到的。

例1: (2008年山东省) 下图所示为叶绿体中色素蛋白等成分在膜上的分布。在图示结构上 () 。

A.生物膜为叶绿体内膜

B.可完成光合作用的全过程

C.发生的能量转换是:光能→电能→化学能

D.产生的ATP可用于植物体的各项生理活动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必修一中的光合作用, 中等题目。色素存在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上, 而非内膜;在囊状结构的薄膜上只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光反应, 暗反应需在叶绿体基质中进行;C选项超纲, 原为老教材选修当中的内容, 可用排除法选出;光反应产生的ATP只用于暗反应。答案C。

2.图解题

主要是利用课本中某些生理过程及生态信息为背景, 以图形给予适当信息考查学生对生理过程的理解及图形的分析能力。

(1) 细胞分裂图解

例2: (2008年广东省) 以下为某植物生殖细胞形成过程中某些时期的示意图, 正确的描述是 () 。

A. (1) 纺锤丝牵引着姐妹染色单体分开

B. (2) 纺锤丝牵引着同源染色体向细胞两极移动

C. (3) 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D. (4) 减数第一次分裂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

【解析】生殖细胞经过减数分裂而形成的, (1) 应该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的后期, (2) 应该是减数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3) 是减数分裂第一次分裂中期、其同源染色体分居赤道板两侧, (4) 应该是减数分裂第二次分裂中期。答案C。

(2) 新陈代谢图解

例3: (2008年上海市) 请回答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问题。 (1) 光合作用受到温度、二氧化碳和光照强度的影响。其中, 光照强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____过程;二氧化碳浓度直接影响光合作用的过____程。 (2) 甲图表示在二氧化碳充足的条件下, 某植物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和温度的关系。 (1) 在温度为10℃、光照强度大于____千勒克司时, 光合速度不再增加。当温度为30℃、光照强度小于L3千勒克司时, 光合速度的限制因素是____。 (2) 根据甲图, 在乙图的坐标上标出光照强度为L2千勒克司, 温度分别为10℃、20℃和30℃时的光合速度。

(3) 丙图表示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 (1) 当在____千勒克司光照强度条件下, A、B两种植物的光合速度相同。 (2) A植物在光照强度为9千勒克司时, 2小时单位叶面积可积累葡萄糖____mg。 (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相对原子质量C-12, H-1, O-16) (3) A植物在1天内 (12小时白天, 12小时黑夜) , 要使有机物积累量为正值, 白天平均光照强度必须大于____千勒克司。

[答案] (1) 光反应/暗反应; (2) (1) L1/光照强度 (2) 图略; (3) (1) 6 (2) 10.9 (3) 6。

(3) 兴奋传导与传递图解

例4: (2008年全国卷Ⅰ) 肌肉受到刺激会产生收缩, 肌肉受刺激前后肌细胞膜内外的电位变化和神经纤维的电位变化一样。现取两个新鲜的神经-肌肉标本, 将左侧标本的神经搭在右侧标本的肌肉上, 此时神经纤维与肌肉细胞相连接 (实验期间用生理盐水湿润标本) , 如下图所示。图中 (2) 、 (4) 指的是神经纤维与肌细胞之间的接头, 此接头与突触结构类似。刺激 (1) 可引起右肌肉收缩, 左肌肉也随之收缩。

请回答: (1) (1) 、 (2) 、 (3) 、 (4) 中能进行兴奋传递的是 (填写标号) ;能进行兴奋传导的是____ (填写标号) 。 (2) 右肌肉兴奋时, 其细胞膜内外形成的____电流会对 (3) 的神经纤维产生____作用, 从而引起 (3) 的神经纤维兴奋。

(3) 直接刺激 (3) 会引起收缩的肌肉是____。

【解析】兴奋从神经传到肌肉需要经过突触, 属于传递;而在神经之中的传送属于传导。答案: (1) (2) 、 (4) / (1) 、 (3) ; (2) 局部/刺激; (3) 左肌肉和右肌肉。

(4) 激素调节图解

例5: (2008年上海市) 右图表示不同浓度生长素对芽生长的影响。当植物表现出顶端优势时, 顶芽和最靠近顶芽的侧芽所含生长素的浓度依次分别为 () 。

A.a和b B.b和a

C.b和c D.c和b

[答案]C。

(5) 遗传变异图解

例6: (2008年江苏省) 下图为甲种遗传病 (基因为A、a) 和乙种遗传病 (基因为B、b) 的家系图。其中一种遗传病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 另一种位于X染色体上。请回答以下问题 (概率用分数表示) 。

(1) 甲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2) 乙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为____。

(3) Ⅲ-2的基因型及其概率为____。

(4) 由于Ⅲ-3个体表现两种遗传病, 其兄弟Ⅲ-2在结婚前找专家进行遗传咨询。专家的答复是:正常女性人群中甲、乙两种遗传病基因携带者的概率分别为1/10 000和1/100;H如果是男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 如果是女孩则表现甲、乙两种遗传病的概率分别是____;因此建议____。

[答案] (1)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2)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3) AAXBY, 1/3或AaXBY, 2/3; (4) 1/60 000和1/200、1/60 000和0、优先选择生育女孩。

(6) 育种进化图解

例7: (2008年天津市) 为获得纯合高蔓抗病番茄植株, 采用了下图所示的方法:图中两对相对性状独立遗传。据图分析, 不正确的是 () 。

A.过程 (1) 的自交代数越多, 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越高

B.过程 (2) 可以任取一植株的适宜花药作培养材料

C.过程 (3) 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

D.图中筛选过程不改变抗病基因频率

【解析】 (1) 过程的自交数越多, 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就越高, 因为纯合高蔓植株自交, 后代性状不变, 而杂交类型自交后代会出现纯合高蔓抗病植株, 因而不断自交, 后代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比例就越高;F1植株的基因型一样, 所以 (2) 过程可以取任一植株的适宜花药做培养材料; (3) 过程是植株组织培养的过程, 该过程包括脱分化和再分化两个过程;在筛选纯合高蔓抗病植株的过程中引会起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答案D。

(7) 生态系统图解

例8: (2008年江苏省) 江苏某农户创建的冬季生态型种植养殖模式如下图所示, 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牛棚内产生的____可扩散进入蔬菜大棚, 提高蔬菜大棚, 提高蔬菜的光合效率;蔬菜光合作用产生的____可扩散进入牛棚。 (2) 秸杆除了作为牛的饲料外, 还可与牛粪混合堆入进行____, 腐熟的产物肥效提高, 这是因为____。这种肥料用物蔬菜栽培可以提高蔬菜产量。 (3) 在牛的品系、饲料品种和用量不变的条件下, 采用这种养殖模式, 牛的生长速率明显提高, 其主要原因是____。 (4) 牛棚保温所需的热能来源于牛身散热、地热、____和____。 (5) 从生态系统主要功能的角度分析, 这种种植养殖模式较好地实现了____。

[答案] (1) 二氧化碳/氧气; (2) 发酵/微生物将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 (3) 牛棚内温度较高因而牛维持体温消耗的能量较少; (4) 太阳光能/发酵产热; (5) 物质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高小利用。

(8) 生理概念图解 (由点和连线组成的一系列概念的结构化表征图解)

例9: (2008年上海市) 下图中的圆分别表示:a-生产者、b-分解者、c-原核生物、d-蓝藻、e-腐生细菌。能正确表示它们之间相互关系的是 () 。

【解析】生产者主要包括能进行光合作用植物、少量原核生物 (如蓝藻) 和化能合成作用的原核生物 (如硝化细菌) , 分解者主要包括部分细菌 (如腐生细菌) 和动物 (如蚯蚓) 。答案A。

(9) 综合分析图解

例10: (2008年天津市) 莠去津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它是广泛使用的除草剂之一。 (1) 莠去津的作用机理之一是阻断光反应中的电子传递过程, 影响NADP+形成____, 进而影响在____中进行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 最终抑制杂草生长。 (2) 从使莠用去津的农田中, 选到了能遗传的耐莠去津杂草, 将它与敏感型植物杂交, 结果见下表:由表推断, 控制该耐药性状的基因位于____。 (3) 莠去津在土壤中不易降解, 为修复被其污染的土壤, 按下面程序选育能降解莠去津的细菌 (目的菌) 。已知莠去津在水中溶解度低, 含过量莠去津的固体培养基不透明。据图回答: (1) 由于莠去津的作用, 在长期使用莠去津的土壤中可能含有目的菌。 (2) 下图是A~C瓶中三类细菌的最大密度柱形图, 由图推断, 从A瓶到C瓶液体培养的目的是____;甲类细菌密度迅速降低的主要原因是____;从A瓶中应选择细菌生长处于____期的菌液加入到B瓶中, 培养效果会更好。 (3) 在固体培养基中, 无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有透明带菌落利用的氮源主要是____, 据此可筛选出目的菌。

3.高中生物显微镜实验专题归纳 篇三

一、显微镜的使用及知识拓展

1使用

(1)取镜与安放

右手握镜臂,左手托镜座,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的前方稍偏左。

(2)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转动反光镜,使光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镜筒内,通过目镜可以看到白亮的视野。一

(3)低倍镜观察

把所要观察的标本放在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的中心;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标本为止(此时实验者的眼睛应当看物镜头与标本之间,以免物镜与标本相撞);左眼看目镜内,同时反向缓缓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上升,直到看到物像为止,再稍稍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

(4)高倍镜观察

移动装片,在低倍镜下使需要放大观察的部分移动到视野中央;转动转换器,移走低倍物镜,换上高倍物镜;缓缓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调节光圈,使视野亮度适宜。

2知识拓展

(1)显微镜总的放大倍数=目镜放大数×物镜放大数,该放大倍数指的是长度或宽度,而不是面积和体积。

(2)视野的大小与放大倍数成反比,放大倍数越大视野越小,看到的范围越小,视野越暗;所以在用高倍镜时,必须移动标本才能看清其他部位,并使用凹面反光镜、大光圈或增强光源,以改善视野亮度,从而使物像明亮清晰。

(3)观察任何标本先用低倍镜观察。

(4)物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正比,目镜镜头长度与放大倍数成反比。

(5)视野中某观察对象位于左下方如何移动到中央,应将装片或切片向左下方移动,也就是同向移动。

二、细胞质的流动(整个过程均为活体)

1细胞质流动是一种生命现象,随着细胞质基质的运动,悬浮在细胞质基质中的叶绿体等细胞器也会运动。细胞质的流动受细胞的代谢状况和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增强细胞代谢作用的因素,如适宜的光照、温度、PH、生长素等,都可以促进细胞质的流动。反之,不利的环境变化和某些化学药品,如麻醉剂等,则可抑制细胞质的流动。2实验材料最好用黑藻幼嫩的叶片。注意必须选活体材料,且要典型的,不同的植物细胞质流动速度是不同的,而实验时间有限,加之人眼在观察显微镜时也会疲劳,因此必须选细胞质流动速度较快的植物,并且在观察前,最好寻找靠近叶脉部位的细胞进行观察,因为此处水份供应充足,容易观察。3为了提高细胞质的流动性可以在阳光或灯光下放置15-20分钟、提高水温(20-25℃),切伤一小部分叶片。4观察的材料要始终浸在载玻片上的水滴中,水分过少时要及时添加。5细胞质可朝一个方向流动,也可朝不同的方向流动。6细胞质流动与新陈代谢有密切关系,呼吸越旺盛,细胞质流动越快,反之,则越慢。

三、观察植物细胞的有丝分裂(先活后死)

1材料用洋葱根尖。2步骤:取材——解离——漂洗——染色——压片。3取材时应取根尖2-3mm,现做时不用固定,反之需固定,用一份冰醋酸与三份体积分数为95%的酒精配制固定液。4解离是为了让细胞相互分离,时间过短,细胞不易压散,时间过长,细胞容易被压碎,影响染色。5漂洗时用清水就可,约用10分钟,目的是洗去材料中的盐酸,以利于染色。6染色主要是使染色体着色,用0.02g/mL的碱性染料龙胆紫溶液或醋酸洋红液染色3-5分钟。7压片的目的是使细胞分散开,容易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压片压到使标本呈显云雾状效果最好。8观察时,先在低倍镜下找到排列紧密的正方形细胞(分生区),再注意找正分裂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然后换高倍镜。9观察到的间期数最多,中期最少,因为间期时间最长,中期时间最短。

四、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整个过程均为活体)

4.高中生物学史归纳 篇四

要成分,如:纤维素、核糖,糖类是细胞的主要能源物质 ;葡萄糖 是细胞的重要能源物质,淀粉存在于植物细胞中,是植物细胞中储存能量的物质,动物细胞中不存在淀粉和纤维素,动物细胞中的多糖是糖元,它是动物细胞中储存能量 的物质。脂肪是生物体内的主要储能 物质,从储存能量的效率来说,效率最高的是脂肪。糖类 是生物体进行生命

活动的主要能源物质,ATP 是生命活动直接能源物质。

13D,它们的功能是对于生物体维持正常的新陈代谢和生殖过程,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14.多糖(C6H10O5)n的基本组成单位是单糖,蛋白质的基本单位是氨基酸,核酸的基本单位是核苷酸。

15高温使蛋白质变性主要是破坏了蛋白质的空间结构。

16物质 ⑵催化作用 ⑶运输作用 ⑷调节作用 ⑸免疫作用。

17,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或DNA。

18.组成生物体的化合物只有按照一定的方式有机地组织起来,才能表现出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现象。细胞 是这些物质最基本的结构形式。

19围的细胞核,也没有除核糖体以外的细胞器。

20细胞表面的识别有密切关系。

21.,处理细菌可以增加细胞壁的通透性。

22呼吸作用)的限制。

5.世界现代设计史重点归纳 篇五

德国工业同盟

德国工业同盟成立

1907年,穆特休斯、贝伦斯等人成立了德国第一个设计组织——德国工业同盟。这个组织的形成,标志着德国现代主义的发轫。德国工业联盟是由一些富有进取心的工业家、建筑师、艺术家、著作家组成的联合体。

德国工业同盟的宗旨

(1)提倡艺术、工业、手工艺结合(2)主张通过教育、宣传,努力把各个不同项目的设计综合在一起,完善艺术、工业设计和手工艺。(3)强调走非官方的路线,避免政治对设计的干扰(4)大力宣传和主张功能主义和承认现代工业(5)坚决反对任何装饰(6)主张标准化的批量化

流线型(1)流线型是空气动力学名词,用来描述表面圆滑,线条流畅的物体形状,这种形状能减少物体在高速运动的风阻。在工业设计中它最早应用于汽车设计,但到20世纪30、40年代,流线型设计被广泛用于产品、家具等设计之中,一时成为一种风尚。

(2)这种主要为了交通工具的速度而采用的风格,改变了产品设计的外观,颇具现代感,带有浪漫的美学特征,也成为新世纪速度的象征。流线型风格尤其受到美国设计师的青睐,在30、40年代的美国产品设计中,很多采用流线型式样的产品其实并不需要流线型的功能,所取的无非是一个时髦的形式而已。工艺美术运动工艺美术运动的概念工艺美术运动是19世纪60年代起源于英国的一场设计运动。

“工艺美术”运动风格

(一)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生产。

(二)在装饰上反对矫揉造作的维多利亚风格,提倡哥特式风格和其他的中世纪风格,讲究简单、朴实无华和良好功能。

(三)装饰上推崇自然主义、东方装饰和东方艺术特点。

(四)主张诚实的、诚恳的设计,反对设计上的哗众取宠、华而不实趋向。工艺美术运动的意义及其影响

(一)工艺美术运动从英国开始,范围扩展到美国和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瑞典、芬兰、丹麦、挪威、冰岛),其设计风格涉及到平面设计、家具设计、陶瓷设计、建筑设计、纺织品设计等方方面面。

(二)工艺美术运动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反对精英主义设计,体现了知识分子的理想主义情感,强调技术与艺术的结合,情调协作精神,都具有积极意义。但是,工艺美术运动对于工业化的反对,对于机械的否定,对于大批量生产的否定,使它不可能成领导潮流的主流风格。同时,它又过分注重装饰,增加了生产费用,使它的设计不可能真正为平民大众所享有。因此,它只是知识分子一厢情愿的理想主义结晶。

(三)工艺美术运动毕竟是现代设计史上第一次大规模的设计改良运动,成为西方现代设计艺术蓬勃发展的良好开端。在“工艺美术运动”感召下,欧洲大陆终于掀起了一个规模更加宏大、影响范围更加广泛的设计艺术运动——“新艺术运动

装饰艺术与现代主义的异同

由于装饰艺术运动与欧洲的现代主义运动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因此,它不可避免地受到现代主义运动的影响,两者之间有着内在的联系,是工业设计同一根源上的两条分枝,但各自沿着自己侧重的方向发展;二者是机器取代手工的工业时代在设计中的两个反映面;他们都是新艺术运动发展的结果和必然,同时也是对新艺术运动的反逆。

(1)形式特征上的“同”:时间上都开始于20世纪20年代,几乎同时发生与发展;都肯定机械化生产,采用新材料、新技术,如钢铁、玻璃等,主张机械美,;都在设计中注重简单几何外形的运用

(2)意识形态上的“异”:

一、两者共同信奉的机械美学在寻找艺术和工业生产的结合点上表现出各自的个性,装饰艺术在装饰样式和色彩上发现了结合点,现代主义则在功能和实效那里找到了归宿。

二、两者的服务对象有所不同,它为富裕的上层阶级服务,仍为权贵的设计;而现代主义则强调设计为大众服务,特别是为低收入的无产阶级服务,因此,具有小知识分子理想主义的、乌托邦式的成分。

选两到三种后现代主义风格简述

1、现代主义设计由于最初发端于建筑领域,所以其设计形式的最终形成,在建筑设计中表现得最为充分。在总体上,现代主义建筑设计坚持面向大众的设计立场,改变传统的、昂贵的建筑材料和建设方法,通过采用新兴的工业材料来降低成本,同时,还改变了建筑的基本结构和建筑方法,采用大量预制件、现场组装等方式,完全取消多余的装饰。在建筑的外观设计上,多采用简单的立体主义造型,色彩基本上是白色、黑色;在建筑结构设计上,多用梁柱支撑,全部采用所谓的玻璃幕墙。

2、整个建筑体现出鲜明的功能主义原则,成为一种单纯到极点,少则多,冷漠而理性,立体主义的新建筑形式。其所追求的功能第一,形式第二的设计理念,使产品的生产实现了标准化、批量化,提高了生产效率,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

斯堪的那维亚设计

斯堪的纳维亚国家包括芬兰、挪威、瑞典、丹麦、冰岛五个国家。

斯堪的纳维亚的设计风格(1)斯堪底纳维亚的设计重功能也重形式的美感,他们擅长在 传统和民间的样式及自然的造型和色彩中获得设计的灵(2)设计师喜欢采用自然的材质,注重材料生命的纹理和温暖的肌理感(3)设计单纯、稳定、舒适、实用(4)在产品设计中把重功能、重理性和细致的做工、简洁的形式美感结合起来,在功能主义的基础上又展示出典雅的审美效果。(5)注重技术美学和人体工程学因素。(6)设计重传统,但他们并不拘泥于传统的符号和形式,而是把传统精神和现代形式相结合。

包豪斯计划废止制

包豪斯的奠基人——沃尔特•格罗佩斯在设计思想方面,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和社会主义特征,实质上,他是希望通过设计为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建筑产品,希望人人能享受设计。他主张设计的团队精神和集体工作的方式。他认为设计应采用集体创作、标准化和模数等方法,来组成建筑与设计的合作关系,这可以说是他毕生追求的理想。此外,他还认为,必须创办一所与工业紧密相关的学校,必须通过设计教育来改造德国。

包豪斯的设计风格

(1)注重满足实用要求

(2)注重发挥新材料和新结构的技术性能和美学性能

(3)强调各门艺术之间的交流融和,提倡工艺美术和建筑设计向抽象派绘画和雕刻艺术学习。

(4)将手工艺同机器生产结合起来

(5)设计中强调自由创造,反对模仿因袭、墨守成规

“计划废止制” 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功能性废止,即使新产品具有更多、更新的功能,从而替代老产品。

2、款式性废止,即不断推出新的流行风格式样和款式。致使原来的产品过时而遭消费者丢弃。

3、质量性废止,即在设计和生产中预先限定使用寿命,使其在一定时间后无法再使用。

“计划废止制”导致了一种极其有害的用毕即弃的即时消费主义浪潮,造成了自然资源和社会财富的巨大浪费和对环境的破坏;在设计上产生了一种只讲式样、不讲功能的形式主义设计的恶习,偏离了现代设计功能主义的轨道,但是,它不仅深深地影响了战后美国的工业设计,而且对当今的设计界也有巨大的影响。

绿色设计 绿色设计(Green Disign)的概念是20世纪80年代未出现的一股设计潮流。它是一个内涵相当宽泛的概念,实质上,绿色设计是一种设计策略的大变动,一种牵动世界诸多政治与经济问题的全球性思路,一种关系到人类社会的今天与未来的文化反省。

6.分子生物学重点归纳 篇六

1.奠定了分子生物学的几大重大发现

1)细胞学说证明了动植物都是有细胞组成的2)孟德尔的遗传学规律最先使人们对形状产生认识

3)摩尔根的基因学说进一步将性状与基因相偶联,成为现代遗传学的4)Watson和Crick提出了脱氧核糖核苷酸的双螺旋模型,为充分揭示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铺平了道路

5)在蛋白质方面,Sumner证实了酶是蛋白质,Sanger利用纸电泳及色谱技术开创了蛋白质序列分析的先河

2.染色体和染色质之间的区别?什么是染色体?什么是染色质?

染色质与染色体有共同的组成成分,是同一物质在细胞周期不同功能阶段中所呈现的不同构象。染色质是指间期细胞核内由DNA、组蛋白、非组蛋白及少量RNA组成的线性复合结构,是间期细胞遗传物质存在的形式。染色体是指细胞在有丝分裂或减数分裂的特定阶段,染色质细丝高度螺旋化形成较粗的柱状和杆状等不同的形状,即染色体

3.在生物的进化过程中,我们所谈到的所谓的C值矛盾?是怎么形成的?为什么会有C值矛盾?以及C值矛盾我们可以怎么解答?

C值:一种生物单倍体基因组DNA的总量称为C值。

C值矛盾:指C值往往与种系进化的复杂程度不一样,某些低等生物却具有较大的C值。

C值矛盾的形成:真核生物基因组最大的特点就是它含有大量重复的序列,许多DNA序列可能不编码蛋白质,没有生理功能,而且功能DNA序列大多被不编码蛋白质的非功能DNA所隔开,这样就容易造成C值矛盾。

4.DNA和RNA的全名?DNA的组成单位是什么?核苷酸又是什么呢?再往下分,一层一层的了解。

DNA,又称脱氧核糖核酸,英文全称:deoxyribonucleic

acid。

RNA,又称核糖核酸,英文全称:Ribonucleic

Acid

DNA的组成单位: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基本单位是脱氧核苷酸,脱氧核苷酸又由磷酸基团,脱氧核糖,含氮碱基组成,其中含氮碱基包括腺嘌呤(A)、鸟嘌呤(G)、胞嘧啶(C)和胸腺嘧啶(T)。

5.DNA会有一级结构,二级结构到多级结构.为什么我们会有这么一个概念的分类?这里面和它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说我们要了解DNA的高级结构以及高级结构在生物功能和调控方面所发挥的作用?而且作为高级结构而言,我们生物体内绝大部分DNA都存在高级结构,那么维持这种高级结构的力或者因素在哪里?谁来控制它?谁来决定它的这种高级结构?

DNA的一级结构:4种核苷酸的连接及其排列顺序,表明了该DNA分子的化学构成。

DNA的二级结构:两条多核苷酸链反向平行盘绕所生成的双螺旋结构。基本特点是1、由两条互相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长链盘绕而成。2、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相结合,形成碱基对。

DNA的高级结构是指DNA双螺旋进一步扭曲盘绕而形成的更复杂的特定空间结构,包括超螺旋,线性双旋中的纽结,多重螺旋等。其中超螺旋是最主要形式,包括正超螺旋(右手超螺旋)和负超螺旋(左手超螺旋),负超螺旋是细胞里常见的DNA高级结构形式,正超螺旋是过度缠绕的双螺旋。在不同类型的拓扑异构酶作用下相互转变。(溴化乙锭介入)

DNA的高级结构在生物功能调控方面的作用:DNA超螺结构整体或局部的拓扑学变化及其调控对于DNA复制和RNA转录起到关键作用。

维持DNA一级结构的力:共价键(糖环结构中C—C之间的键、核糖与磷酸之间、核糖与碱基之间相连的键都是共价键,磷酸二酯键也属于共价键。)

二级结构的力:氢键、碱基堆积力(碱基堆积力指同一条链中相邻碱基之间的疏水作用力和范德华力)、正负电荷的作用。

高级结构的作用力:DNA分子的末端固定或者是环状分子,双链不能自由转动,额外的张力不能释放导致DNA分子内部的空间位置的重排,造成扭曲,即出现超螺旋结构。

6.如果给你一段DNA,我希望从这个质粒DNA中分离出它的复制子,或者你能不能用实验来证明哪一段DNA或者哪一段区域是复制子?或者反过头来说,当初人们是怎么做到的?如何证明的?

7.DNA复制过程中各种各样的酶?

拓扑异构酶、DNA解链酶、单链结合蛋白、引物合成酶(引发酶)、DNA聚合酶、DNA连接酶等酶和蛋白质的参与。

拓扑异构酶能够消除解链造成的正超螺旋的堆积,消除阻碍解链继续进行的这种压力,使复制得以延伸;

DNA解链酶能够水解ATP获得能量来解开双链DNA;

单链结合蛋白(SSB蛋白)能够保证被解链酶解开的单链在复制完成前能够保持单链结构,没有解链的作用;

引物结合酶(引发酶)合成一小段RNA,用来引导DNA聚合酶起始DNA链的合成,引物合成酶需引发前体护送才能催化引物合成;

DNA聚合酶能够有引起脱氧核苷酸之间的聚合,聚合时必须有模板链和具有3’OH末端的引物链,链的延伸方向为5’—3’;(从RNA引物3’端合成新的DNA链。DNA聚合酶,以DNA为复制模板,从将DNA由5'端点开始复制到3'端的酶。

DNA聚合酶的主要活性是催化DNA的合成(在具备模板、引物、dNTP等的情况下)及其相辅的活性。

真核细胞有5种DNA聚合酶,分别为DNA聚合酶α(定位于胞核,参与复制引发具5-3外切酶活性),β(定位于核内,参与修复,具5-3外切酶活性),γ(定位于线粒体,参与线粒体复制具5-3和3-5外切活性),δ(定位核,参与复制,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ε(定位于核,参与损伤修复,具有3-5和5-3外切活性)。

原核细胞有3种DNA聚合酶,都与DNA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是单链多肽,可催化单链或双链DNA的延长;DNA聚合酶II则与低分子脱氧核苷酸链的延长有关;DNA聚合酶III在细胞中存在的数目不多,是促进DNA链延长的主要酶。

DNA连接酶将相邻的冈崎片段连接在一起形成大分子DNA。

8.DNA复制的三种模型,这三个模型得要了解一下。最初人们从DNA的复制提出了这三个模型,是如何排除掉其他两个得到正确的呢?

全保留复制、半保留复制、随机复制。(假说演绎法)

所谓全保留复制,就是以亲代为模板,但复制后两条新生成的子链全部从亲代脱落,形成全新的子链,而亲代又恢复原样;

半保留复制,则是亲代的两条链解开,每条链作为新链的模板,从而形成两个子代DNA分子,每一个子代DNA分子包含一条亲代链和一条新合成的链。

半保留复制的证明实验:P43

将大肠杆菌放在15NH4C1培养基中生长15代,使DNA被15N标记后,再将细菌移到只含有14NH4C1的培养基中培养。分别取0代、1代、2代、3代的细胞,提取DNA,进行密度梯度离心,分辨重链DNA、正常的轻链DNA和包含一条重链和一条轻链的DNA“杂种链”。

离心后从管底到管口DNA分子就停留在与其相当的CsC1密度处,紫外光下可以看到形成的区带。

14N-DNA密度较轻,停留在离管口较近的位置;15N-DNA密度较大停留在较低的位置。

当含有15N-DNA的细胞在14NH4C1培养液中培养1代后,只有一条区带介于14N-DNA与15N-DNA之间。培养2代后则在14N-DNA区又出现一条带。有等量的“杂种链”和轻链密度。这些结果只与半保留复制模型相符。全保留模型可以排除,但分散模型却不能排除。Meselson等又将第1代的14N/15N杂种链变性使双链分开,再将变性前后的双链和单链分别进行CsCl密度梯度离心。变性前杂种双链只有一种带,密度为1.717g/cm3,变性后两条单链的密度不同而呈现了两条带,一条为15N带(1.740g/cm3),另一条为14N带(1.725g/cm3)。作为对照的是从肺炎球菌(D.pneumoniae)中提取的DNA,变性前后都只有一条带,密度为1.700g/cm3。这一结果完全符合半保留复制预期的结果,并否定了全保留模型和分散模型。

9.DNA在复制时,末端的时候会出现一个缺口,因为有引物的作用,那么它是如何来防止这种缩短呢?

产生原因:已知的DNA聚合酶和RNA聚合酶都只能从5’端向3’端移动,线性DNA在复制中,当RNA引物被切除后,留下5’端的部分单链DNA,不能为DNA聚合酶所作用,使得子链短于母链。

线性DNA复制子末端复制的特殊机制:

1、将线性复制子转变为环状或多聚分子,T4和T7噬菌体,缺口被聚合酶作用填满,再DNA连接酶作用生成二联体

2、DNA末端形成发夹结构,使得该分子没有游离的末端,草履虫的线性线粒体DNA3、在末端蛋白的介入下,在真正的末端上启动复制,腺病毒DNA和¥29噬菌体DNA。依靠链取代法,从一个末端启动一条新链合成,以此取代原来在双链中配对的DNA链

10.生物体的修复方式老师提了8种?是什么?要能够比较详细的说出哪几种?

错配修复(只要DNA复制过程中发生错配)、碱基切除修复(带有不同类型的能识别核酸位点的核苷水解酶,特异性切除受损核苷酸上的N-β糖苷键,在DNA上形成去嘌呤或去嘧啶位点,统称为AP位点)、重组修复(复制后修复,机体细胞对在复制起始时未修复的DNA损伤部位先复制后修复,在新和成链上留下一个对应于损伤序列的缺口)、DNA的直接修复(把损伤的碱基回复到原来状态的一种修复)、SOS反应(细胞DNA受到损伤或复制系统受到抑制的紧急情况下,为求生存而产生的一种应急措施,包括DNA损伤修复,诱变效应,细胞分裂的抑制和溶原性细菌释放噬菌体)、核苷酸切除修复(DNA链上的相应位置的核苷酸发生损伤,导致双链之间无法形成氢键)、单链缺口修复、双链缺口修复。能比较详细的说出两三种。

11.中心法则?提出的人?

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提出的人是佛朗西斯·克里克。

12.转录的章节里面提到的,反义链,有义链,编码链,非编码链?

与mRNA序列相同的那条DNA链成为编码链,或称有意义链;把另一条根据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指导mRNA合成的DNA链称为模板链或称反义链。

13.转录和翻译比较一下学习。

转录

翻译

模板

DNA

mRNA

原料

核糖核苷酸

氨基酸

产物

RNA

蛋白质

RNA聚合酶

氨酰-tRNA合成酶

DNA复制(细胞内复制)

概念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

DNA分子首先解开双链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K|S|5U

场所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K|S|5U

细胞质(核糖体)K|S|5U

原料

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

4种游离核糖核苷酸K|S|5U

20种游离氨基酸K|S|5U

模板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

DNA中的一条链K|S|5U

mRNA

K|S|5U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DNA连接酶)K|S|5U(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不要求氨基酰tRNA合成酶、氨肽酶等K|S|5U

能量

ATP

ATP

ATP

过程

1、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解开双螺旋;2、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模板链上,并使脱氧核苷酸之间过磷酸二酯键连接;3、沿着模板链不断延伸,最终形成两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

1、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解开双螺旋;2、以解开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配对,3、核糖核苷酸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RNA(mRNA,tRNA,rRNA)

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从起始密码子(AUG)开始翻译。tRNA一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另一端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两氨基酸间形成肽键。核糖体继续沿mRNA

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密码子,至终止密码结束,肽链形成模板

去向

复制后,模板链与新形成的子链形成双螺旋结构

转录后,模板链与非模板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

分解成核糖核苷酸

特点

1、边解旋边复制;2、半保留复制

边解旋边转录

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翻译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

产物

形成两个完整的DNA分子

三种单链RNA

蛋白质(多肽链)

14.转录单位?启动子?终止子?

转录单位:是一段从启动子开始至终止子结束的DNA序列,RNA聚合酶从转录起点开始沿着模板前进,直到终止子为止,转录出一条RNA链。一个简单的转录单位只携带合成一种蛋白质的信息,复合转录单位可携带不止一种蛋白质分子的信息。

启动子:是基因转录起始所必需的一段DNA序列,是基因表达调控上游顺式作用元件之一。是一段位于结构基因5’端上游区的DNA序列,能活化RNA聚合酶,使之与模板DNA准确地相结合并具有转录起始的特异性.终止子:位于已经转录的序列中,可被RNA聚合酶或其他辅助因子所识别的终止信号。

15.当初人们是如何通过实验来确定转录起始的那个区域?这两个实验有什么相似之处吗?让你用一个实验或者两个实验分别来证明这个质粒上那一部分是复制?哪一部分是转录?(写大概思路)

引物延伸分析:

引物延伸实验可标定转录产物的5`-端,确定转录的精确起始。特异的末端标记的引物退火到RNA链的互补区域,随后用RNA作为模板,用反转录酶延伸引物得到cDNA。将扩增产物连接入质粒载体测序,其测序结果5'端即为转录起始位点。通常在真核生物中,转录起始位点距ATG翻译起始位点上游100bp左右,包含明显的TATA

box序列。

实验区分质粒复制和转录:用提供放射性3H标记脱氧核苷酸作为细菌的脱氧核苷酸来源,利用放射自显影图像的方法,如果进行的是复制,则可以观察到放射性标记的DNA链产生,而进行的是翻译则不会有上述现象。

16.原核和真核的启动子差别?要联合起来看,以及和启动子一起的概念,增强子,启动子(了解)

原核生物:绝大多数启动子都存在两端共同序列:即位于-10bp处的TTAA区和-35bp位的TTGACA区。现已经查明,-10bp位的TTAA区和-35区的TTGACA区是RNA聚合酶与启动子的结合位点,能与σ因子相互识别且具有很高的亲和力。

真核生物:有类似原核生物的区域,位于转录位点上游的-25~-30bp处的共同序列TATAA,也称TATA区,另外在起始位点上游的-70~-78bp还有一段共同序列CCAAT,与原核生物的-35bp区相对应称CAAT区。在-80~-110含有GCCACACCC或GGGCGGG(GC区,GCbox),习惯上,把TATA区上游的保守序列称为上游启动子元件(UPE)或称为上游激活序列(UAS),另外大多数真核基因还含有增强子区。

增强子:能使与它连锁的基因转录频率明显增加的DNA序列,因为它也能强化转录的起始,又称强化子,它不是启动子的一部分。

启动子如上14

17.转录信使RNA的加工?这一块要去了解一下,不经过加工是不能被直接使用的真核生物转录生成的初级转录产物,是不具备生物活性及独立功能的前体RNA,必须经过适当的加工处理,(切除内含子,使外显子拼接形成成熟mRNA)才能变为成熟的、有活性的RNA。

18.转录后加工有些什么样呢?带帽,加尾等

带帽:mRNA的5’端加“G”,成帽子结构,往往帽子会被甲基化。

帽子结构(G)是GTP和原mRNA

5’三磷酸腺苷或鸟苷缩合反应的产物,加帽子过程是在鸟苷酸转移酶作用下进行的。分为零号帽子,1号帽子,2号帽子。

帽子的功能:1、使得mrna免受核酸酶的破坏2、使得mrna更容易被蛋白质合成的起始因子所识别,从而促进蛋白质的合成3、提高翻译效率4、提高mrna的剪接效率

加尾:mRNA的3’端由内切酶切开特定的部位后,多(A)合成酶催化合成多(A)结构。

功能:是mrna由细胞核进入细胞质基质所必须的形式,大大提高了mrna在细胞质基质中的稳定性,可能保护mrna,延长mrna寿命,可能参与控制翻译的效率。

RNA剪接:从RNA中分子中切除内含子。从mrna前体分子中切除被称为内含子的非编码区,并使基因中被称为外显子的编码区拼接形成成熟mrna。

RNA切割:从前体RNA中释放成熟的tRNA和rRNA分子

19.诺贝尔奖获得——具有催化活性RNA,核酶,考核重点

核酶(ribozyme):是一类具有催化功能的RAN分子,通过催化靶位点RNA链中磷酸二酯键的断裂,特异性的切除底物RNA分子,从而阻断基因的表达。

核酶具有多种空间结构,目前已知的有锤头型核酶,发夹形核酶,具有自我剪切能力的RNA大多数都能形成锤头型结构,该结构的特点是,由三个茎(Ⅰ、Ⅱ、Ⅲ),茎区由互补碱基构成的局部双链结构,包围着一个11~13个保守核苷酸构成的催化活性中心,核酶的切除通常发生在H(除G以外的任一核苷酸)。同一核酶分子由具有催化中心的核酶和含有剪切位点的底物部分组成锤头型结构,底物部分是切割部位两端的核苷酸,它与核酶的茎Ⅰ和

茎Ⅲ结合,在切割之后该底物释放,新的底物取代,使得切割反应得以重复进行。

核酶分为两大类:剪切型核酶和剪接型核酶

剪切型核酶只剪不接,能够催化自身RNA或者不同的RNA分子切下特异的核苷酸序列。

剪接型核酶具有序列特异的内切核酸酶、RNA连接酶等多种酶的活性,它既能切割RNA分子,也能通过转酯反应连接切割后的RNA分子,锤头型和发夹型结构的核酶都能催化产物的连接,但发夹型核酶连接活性高于自身切割活性10倍,锤头型切割反应活性高于连接反应的活性100倍。

意义:核酶的发现为基因治疗提供了新的策略,根据其自剪接的特点可以人工合成多种核酶以抑制破坏病毒或癌基因等有害基因的功能;对RNA的重要功能又有了新的认识,为生命起源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思路。

20.tRNA的转录和加工比较特别,涉及好几步的修饰?而且每一步的修饰和以后所对应的功能是密切相关的,所以要重点了解,是一道跨章节的题目,修饰以后的功能密切在哪里?为什么要经过这一个修饰?,内含子的剪接,切除tRNA中的内含子,作用:切除内含子后的tRNA才成熟,(大肠杆菌RNase

P可特异剪切tRNA前体的5’旁顺序,tRNA前体的剪切尚需要一个3’-核酸内切酶,这可将tRNA前体3’端的一段核苷酸序列切下来。此外RNaseD是tRNA3’端成熟酶)

3’端添加CCA,作用添加CCA-OH结构,哎蛋白质翻译中才具有生物活性。

核苷酸修饰,高级结构:tRNA上运载的氨基酸必须靠近核糖体大亚基的多肽合成位点,而tRNA上的反密码子必须与小亚基mRNA相配对,所以要求结构中不同的基团最大限度的分离。

21.密码本的起始密码子是什么样的?终止密码子是什么样的?以及在这张表内遗传密码存在什么特征?归纳总结一下。

起始密码子:指定蛋白质合成起始位点的密码子,有两个,甲硫氨酸AUG、缬氨酸GUG

终止密码子:不能被任何tRNA分子识别,但可被特殊蛋白结合并引起新合成的肽链从核糖体上释放的密码子(没有相应的tRNA的存在)UAA、UAG、UGA

密码表遗传密码的特征:

密码子的连续性:翻译由5’端起始密码子开始一直到3’端终止密码子结束,其中没有间断或者重叠;即起始密码子决定了所有后续密码子的位置,说明三联子密码是连续的。

密码子的简并性:一种氨基酸可以有多种密码子相对应;(第三个碱基具有摆动现象,保证了物种稳定性)

由一种以上密码子编码同一个氨基酸的现象称为简并,对应于同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称为同一密码子,(使氨基酸序列不会因为某个碱基被意外替换而导致氨基酸错误)另外,AUG和GUG即是甲硫氨酸及缬氨酸的密码子又是起始密码子,具有双重功能(编码某一个氨基酸的密码子越多,氨基酸在蛋白质中的出现频率越高)

密码子的通用性与特殊性:遗传密码无论在体外还是在体内,无论对于病毒还是其他生物而言都是通用的;

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相互作用: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碱基互补配对。

22.蛋白翻译后的加工和转录后的加工又是一个对比?

蛋白质

RNA

加工过程

N端fMet或Met的切除;二硫键的形成;特定氨基酸的修饰;且相处新生肽中的非功能片段。

加帽子反应,加尾(A)反应,RNA的剪接,RAN的切割

产物

蛋白质

RNA

蛋白酶

核酸内切酶

23.在分子生物学常用技术这一方面,重点注意它的工具酶,CAS9和argo也是工具酶?故限制性内切酶要重点看?比如说他有什么特点啊?(有一到两道大题)

酶的区别

NgAgo使用的是

23~25-nt

DNA,这是和CRISPR的系统最大的不同。

DNA相比RNA的优点也是明显的,DNA-DNA识别的精确度和效率理论上一般比RNA-DNA识别要高。文章测试了NgAgo对碱基错配的容忍度,单个碱基会明显降低效率,多个碱基错配完全失去活性。这是我认为对比Cas9最大的优势,Cas9有时候错配5、6个碱基一样可以切。

不依赖特殊结构,是个ssDNA都能上,这就限制了系统的通用性,凡是ssDNA含量较高的物种都不能用。

最后对长度的限制基本上让NgAgo在除了基因编辑以外没什么拓展性可谈了。Ago结合13~25nt的ssDNA,这25个碱基全用来识别了。所以在ssDNA上我们不能设计任何其他功能了。

而Cas9技术在基础科学的应用上却可以玩的五花八门,全赖于其gRNA除了识别区段之外,还有很大的空间去设计其他功能,包括不限于:募集转录因子控制基因表达(Stanley

Qi

Lab),募集荧光蛋白进行定点标记(Stanley

Qi

Lab),加一段lncRNA用来研究非编码RNA的调控功能

(John

Rinn

上一篇:与大自然的邂逅作文下一篇:名句积累专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