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共6篇)
1.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 篇一
中国古代文化真题汇总
(2010•海口高二检测)孔子创立的儒家思想包含了大量社会和谐的内容,强调天人和谐、人我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其中体现‚人我和谐‛思想的是()A.天人合一
B.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C.民贵君轻
D.修、齐、治、平
【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理解能力,‚人我和谐‛是指人际关系的和谐,A、C、D三项分别是天人和谐、君民和谐、身心和谐,B项体现了人际关系的和谐。
史载汉初曹参为相时,任官选用不善辞令的忠厚长者,而对追逐功名利禄之徒一概不用;省事节用,量刑从宽;对下属不苛察细过,虚怀自持。这种施政思想符合()
A.儒家学说
B.墨家学说
C.法家学说
D.道家学说 【解析】选D。本题考查分析理解能力。汉初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用黄老思想治理国家。材料体现了黄老思想的‚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简化事情,不用权谋。
(2010•泰安模拟)18世纪的启蒙学者,从中国的文化中,悟出了一个道理:政府的目标是人民的幸福,如果背离这个目标.人民就会造反和革命,直至把它推翻。下列思想不能体现这一道理的是()
A.民贵君轻
B.君舟民水
C.为政以德
D.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辨别能力。材料中所悟出的‚道理‛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民本思想A、B、C都是体现了民本思想,D项则为君主专制辩护。
‚中国古代历代王朝的统治在证明了法家思想确有效用的同时,还证明了儒家思想的正确——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这里说的‚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所反映的思想与下列思想主张相吻合的是
()A.制天命而用之
B.‚民贵君轻‛,统治者应当实行‚仁政‛ C.兼相爱、交相利
D. 加强中央集权,防止人民反抗
【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迁移应用能力。材料中‚政府最终还是要依靠被统治者的默认‛是指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是儒家的核心思想,它为各代人民所接受,也被统治者所采用。
(2010•莆田高二检测)从孔子提出‚仁‛到孟子主张‚仁政‛,再到荀子强调‚仁义‛,儒家思想的早期发展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A.从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描绘设计一个礼乐文明社会 B.统治者要‚仁者爱人‛,被统治者要‚克己顺服‛
C.依靠礼仪法制的教化规范,把小人变成君子,凡人变成圣人 D.从强调‚三纲五常‛入手构建一个大一统社会
【解析】选A。本题考查辨析能力。孔子主张的‚仁‛是强调个人道德修养;孟子主张‚仁政‛,要求统治者爱惜民力;荀子主张‚仁义‛,希望统治者施政时以德服人,从而建立一个理想的礼乐文明社会。
董仲舒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的理解最准确的是()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C.建议以礼人法,以法护法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D.主张民性本善,君权神授
【解析】选D。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认为‚民性‛有‚善质‛,可见是主张民性本善的,而‚立王以善之‛是‚天意‛,体现了君权神授的思想。
(2010•汕头高二检测)中国古代君主有颁布《罪己诏》的传统。其内容一般是君主反省自己的德行和政策。唐德宗曾颁《罪己大赦诏》曰:‚天谴于上而朕不悟, 人怨于下而朕不知‛。与上述思想有关的派别是()A.儒家
B.道家
C.法家
D.墨家
【解析】选A。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理解能力。汉代儒家的思想家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说,认为,君主受命于天,所以人民和诸侯都要服从天子的统治;如果天子无道,上天便会降灾于他。
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董仲舒的目的是()A.以法治国
B.禁止各家思想传播
C.独尊儒术
D.以思想统一巩固政治的统一
【解析】选D。本题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和把握本质能力。从材料可以看出董仲舒主张思想统一,思想统一是为适应政治上大一统。
(2010•沈阳高二检测)汉武帝的哪些措施,对于促使儒家思想居于正统地位起了直接的作用()①举贤良对策
②重用文学儒者
③举办太学,讲授儒家经典
④设立地方郡国学校,广泛传播儒学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和识记能力。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建议而采取措施有提倡兴办儒学、重用儒者,②③④都促进了儒学正统地位。
曾被康熙帝称为‛集大成而绪十百年绝侍之学,开愚蒙而立亿万世一定之规‛,其著作成为后世科举考试依据的儒学思想家是()
【解析】选C。本题考查再认再现知识的能力。元朝时将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作为考试内容,明朝时继承了这一趋势,确立了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
(2010•长春高二检测)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他认为仁者必然无私无畏,大智大勇,襟怀磊落,仁民爱物。其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在于()A.强调获得精神方面的自足
B.宣扬追求来世的幸福
C.强调要有强烈社会责任心
D.官扬追求自由的生活
【解析】选C。本题考查辨析问题的能力。朱熹是儒家思想的杰出代表,儒家倡导积极入世,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而佛教倡导因果轮回,道教主张无为而治。这是其最大不同之处。
从成语典故‚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中可以看出下列对中国传统文化发生影响的教派有()①佛教
②道教
③墨家
④儒家
A.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④
【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能力。‚醍醐灌顶‛、‚修身养性‛、‚三纲五常‛分别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的内容。
中国古代的封建思想对妇女有‚三从‛‚四德‛的要求,‚三从‛是指‚未嫁从父,即嫁从夫,夫死随子‛,‚四德‛指‚妇德(品德)、妇言(辞令)、妇容(仪态)、妇功(手艺)‛。且中国古代对妇女也有‚嫁鸡随鸡,嫁狗随狗,嫁块木头抱着走‛之说,这些思想从本质上反映了中国古代
()A.妇女一定要德才兼备
B.妇女地位低下 C.封建思想对人的束缚
D.妇女没有人身自由
【解析】选C。本题考查对事件本质的理解。解题的关键是抓住题干中这些封建思想的‚本质‛,本题的四个选项都能反映题干的意思,但最能体现题干本质的是封建思想对妇女的束缚。
古代有一个佛偈故事:庙前佛幡随风而动,方丈以此考问众徙。甲徒曰:‚风催幡动!‛乙徒曰:‚幡何动?分明是你心动!心动才有幡动!‛下面的思想与乙徒相近的是()
A.万物皆只有一个理
B.有理而后有气 C.宇宙便是吾心
D.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材料强调人的主观感受,这与心学观点相吻合。
(2010•大连模拟)宋明理学家普遍倡导‚存理‛‚去欲‛的修养论,‚格物‛‚格心‛的认识论,‚齐家‛‚治国‛附的功名论,其根本出发点是()A.规范社会秩序,维护统治 C.修身养性,提高个人修养
B.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 D.树立理学的统治地位
【解析】选A。本题考查理解能力。宋明理学作为封建社会的精神统治工具,其根本出发点就是维护封建专制统治和封建伦理道德秩序。
下列提到的历史现象或文学故事中,李贽应该持反对意见的是()A.木兰从军
B.梁祝化蝶
C.‚至圣‛孔子
D.商鞅变法
【解析】选C。本题考查知识的迁移运用能力。李贽是明朝进步思想家,他指出孔子不是天生的圣人,儒家经典也不是神圣不可侵犯的理论,因此明显选择反对‚至圣‛孔子。
某思想家说:‚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为万民,非为一姓也。‛他所反对的是()
A.民主共和制
B.中央集权制
C.专制主义制度
D.君主立宪制 【解析】选C。本题主要考查解读材料信息能力。由材料‚为万民,非为一姓也‛可知反对专制独裁。
清初学者唐甄曾说‚为政之道,必先田市。农不安田,贾不安市,其国必贫。‛这一言论反映的经济思想是()A.重视农业
B.重农抑商
C.农商并重
D.工商皆本 【解析】选C。本题考查获取材料获取信息并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内容看,唐甄认为要实现国家富强,必须重视发展农业和商业,所以本题应该选择C项。
(2010•潍坊高二检测)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学流背离孔门为学宗旨,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已非儒学之正宗。‛材料反映了()A.顾炎武意识到宋明理学的危机
B.王阳明倡导‚经世致用‛ C.顾炎武主张摒弃孔孟儒学
D.王阳明深受西方思想影响 【解析】选A。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顾炎武认为,王阳明心学‚不习六艺,不综当代之务,而专心于内‛,只注重内心修养,不关注社会实际,‚已非儒学之正宗‛,说明顾炎武认为宋明理学出现了危机。王阳明不倡导‚经世致用‛,也没有受西方影响,顾炎武也没有主张摈弃孔孟儒学。
黄宗羲认为:‚秦变封建而为郡县,以郡县得私于我也;汉建庶孽(指诸侯王国),以其可以藩屏于我也;宋解方镇之兵,以方镇之不利于我也。此其法何曾有一毫为天下之心哉!而亦可谓之法乎?‛对黄宗羲这一表述的理解正确的是()A.包含有朴素辩证认识
C.主张为天下之人立法
B.古代社会没有法律制度 D.反映近代民主法治精神
【解析】选C。本题考查阅读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中西周时期的‚封建‛-分封制、秦朝的郡县制、西汉的郡国并行制等措施都是为了加强君主专制中央集权的统治,是为‚一家‛服务,并非为天下苍生考虑。故C项符合要求。2011〃淮安模拟赵鼎新在《东周战争与儒法国家的形成》中指出:‚汉武帝所努力缔造的政体,究其实,是在意识形态层面上将儒家学说作为政治制度的合法性基础,而在具体实践层面上则将法家学说作为统治权术来运用。‛对以上材料的说明和解释正确的是()①汉武帝治国施政之术的核心在于‚尚法尊儒‛,即同时尊奉儒、法两家的学说
②‚独尊儒术‛并不意味着完全杜绝其他学说
③儒家思想成为维护封建君主专制的精神工具
④儒家思想从此沦为法家的附庸,其‚仁政‛思想被剔除出去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1.A 【解析】 本题可用排除法,④不符合材料和史实,排除含④的选项即可。
2011〃醴陵一模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
——《汉书〃董仲舒传》
(1)根据材料一指出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孔子受冷遇和董仲舒受重用的原因。
材料二 《中华传统文化格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敏而好学,不耻下问;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2)材料二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
材料三 韩国不仅把忠孝一致作为儒家的行为模式,而且通过风俗礼仪在日常生活中进行潜移默化的隐性教育,把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作为安身立命的伦理纲常,让青少年以及所有的公民都从中强烈地感受到浓厚的道德熏陶和民族精神感染,从而形成了一种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为韩国的繁荣提供精神动力。……至今,儒教在韩国社会中仍占有绝对的比重,儒教主张人必须与天奋斗,与人奋斗,提倡力争……儒教中包含的这种共同体意识在韩国的现代化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摘自《韩国民族精神中的儒教精髓》
(3)据材料三,韩国吸收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哪些内容?对本国产生了什么影响?
2.(1)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原因:孔子的主张不适应大国争霸、以暴力建立新的统治秩序的政治需要;董仲舒的思想适应了汉武帝建立大一统的封建国家、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2)内容:爱国、自强、好学、诚信。
(3)内容:忠孝一致、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自强不息、团结协作。影响:丰富了韩国的民族精神;为韩国的繁荣提供了精神动力;促进了韩国经济的发展。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的能力。第(1)题再现所学回答,第(2)题可从材料中概括得出,第(3)题提取材料有效信息,概括得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 《唐律疏议》记载:‚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犹昏晓阳秋相须而成者也。‛这表明()A.德礼是刑罚的本体 B.刑罚是德礼的体现 C.德礼相较于刑罚无足轻重 D.德礼和刑罚对政教皆不可缺
课标文综16.O1[2011〃福建卷] D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我国古代的治国方略。题干强调的是德礼、刑罚与政教的关系,德礼是本,刑罚是用,二者缺一不可,故选择D项。其他选项都是强调德礼与刑罚之间的关系,故排除。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 ‚夫仁政,必自经界(土地的分界)始。……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孟子的这段话认为()A.轻徭薄赋是实施仁政的手段 B.均贫富是实施仁政的障碍 C.解决土地问题是实施仁政的前提 D.贵民轻君是实施仁政的途径
课标文综12.O1[2011〃广东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仁政的思想。研读题干材料,大意是:行仁政,要从划分、确定田界开始。……田界确定了,分配土地,制定俸禄标准也就解决了。孟子认为实行仁政的前提是‚经界‛,即解决土地问题,故选择C项。题干材料不能反映徭役赋税、均贫富、民贵君轻的思想,可排除A、B、D三项。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注意: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材料一 在早期儒家经典中,民本思想有较多的体现。《尚书》中说:‚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孔子主张‚因民之所利而利之‛。孟子认为民贵君轻,又称:‚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荀子》中说:‚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 ——据《孟子》等
材料二 泰西之立国有三:一曰君主之国,一曰民主之国,一曰君民共主之国……惟君民共治,上下相通,民隐得以上达,君惠亦得以下逮……犹有中国三代以上之遗意焉……苟得君主于上,而民主于下,则上下之交固,君民之分亲矣,内可以无乱,外可以无侮……由此而扩充之,富强之效亦无不基于此矣。泰西诸国,以英为巨擘,而英国政治之美,实为泰西诸国所闻风向慕,则以君民上下互相联络之效也。
——摘编自王韬《弢园文录外编》
材料三 孙中山认为,‚中国古昔……有所谓‘民为贵,君为轻’,此不可谓无民权思想矣。然有其思想而无其制度,故以民立国之制,不可不取资于欧美‛。他强调‚民国之国家,为全国国民所公有;民国之政治,为国民所共理;民国之权利,为国民所共享‛。——摘编自《孙中山全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主要内涵及其理想的政治。
(2)根据材料二、三,概括指出王韬与孙中山民主思想的异同。
(3)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古代民本思想与近代中国民主思想的关系,并简析近代中国民主思想兴起的历史必然性。
文综37.O1、R1、R3[2011〃全国卷] 【答案】(1)主要内涵:强调君民相互依存;君主应重视民意,顺应民心。理想政治:君主用贤人,行仁政。
(2)异:王韬:主张君民共治;仿效英国实行君主立宪。孙中山:国家权力属于全体国民:仿效美国实行共和制。同:吸取传统民本思想;接受西方民主思想;重视民权。
(3)有一定联系,民本思想是近代思想家认识和形成民主思想的基础和媒介,有本质差异,民本思想是在君主政治下对君民关系的认识;民主思想否定封建君主制,最终形成‚主权在民‛的认识。
封建制度面临资本主义的挑战;受到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民族危机日趋严重;知识分子的反思和探索。
【解析】 本题旨在考查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和有关中国古代民本思想及中国近代民主思想的迁移能力。第(1)问通过阅读材料即可归纳,难点在于什么是中国古代的民本思想内涵,什么是其理想政治。这需要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区分。根据所学知识,先秦儒家民本思想的内涵主要是讲君民关系,而其政治主张的核心内容就是其理想政治。答题时需要注意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全面地归纳。第(2)问通过阅读材料不难归纳二人思想的不同;根据材料并结合王韬是早期资产阶级维新派的重要代表,孙中山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人,二人思想的相同点也就容易回答了。第(3)问第一小问需要更多地结合所学知识加以回答,并要注意审题,两种思想的关系既包括联系,又包括区别;第二小问只需要回答清楚资产阶级维新思想和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产生的背景即可。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 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人类社会逐步告别‚小国寡民‛时代,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下列项中,与‚小国寡民‛相关的是()①老子向往的理想社会 ②屈原追求的‚美政‛理想 ③罗马法的基础 ④雅典民主制的重要条件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④ D.③④
课标文综12.O1[2011〃浙江卷] C 【解析】 老子对人类社会的发展抱着消极悲观的态度,幻想回到‚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的‚小国寡民‛的社会,①符合题意。屈原的‚美政‛理想是要修明法度,举贤授能,变法图强,②不符合题意。罗马崛起于亚平宁半岛的台伯河畔,与希腊城邦小国寡民的政治体制不同。罗马以蕞尔小邦征服意大利,最后建立了雄霸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此基础上,罗马人以灵活务实的态度逐步摸索出一整套治理国家的经验,制定出古代世界最为系统完备的法律体系,为丰富和发展西方古代政治文明做出了独特的贡献,③不符合题意。雅典民主政治是一种颇为原始的直接民主,它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④符合题意。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 国家政策与知识分子的命运息息相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乾隆年间,朝廷罗致大批文人分批编纂书籍,完成了一大批图书,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是前代所不及的。此举被称为是‚稽古右文,崇儒兴学‛的盛事。但与此同时,又蓄意借此以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先后又制造了50余起文字狱。‚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就是笼罩在文字狱恐怖之下的知识分子状况的真实写照。——摘编自韦庆远《明清史续析》
材料二(斯大林时期的苏联)怀疑主义、独立思想,都是没有活动余地的。没有自由工会,没有出版自由和结社自由,充其量只有对宗教的有限的宽容。适应这个体系的某些苏维埃犹太人却发现自己受到较多的宽容,有些人甚至取得了重要岗位。但是多数犹太人仍面临着怀疑和不信任,而且在宗教事务上受到困扰。艺术、文学,甚至科学都变成了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的作品——以及从事它们的人员——在苏维埃文化生活中消失了。——摘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材料三 邓小平说:我们要实现现代化,必须有知识,有人才。要反对不尊重知识分子的错误思想,要重视知识,重视从事脑力劳动的人,要承认这些人是劳动者。
对于恢复高等院校正常的招生制度,邓小平在1975年就有过这方面的设想,但由于‚四人帮‛发动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而未能实现。但他从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出发,对此事一直念念不忘。(1977年)邓小平果断恢复高考的战略决策,顺民意,得民心,改变了整个中国的面貌和整整一代甚至几代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蓬勃发展,展示着骄人的才华,贡献着无尽的力量。——摘编自薛庆超《革故与鼎新:红墙决策》
(1)材料一反映了清朝的哪些史实?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些史实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归纳这一时期苏联思想文化状况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状况带来的严重后果及产生的根源。
(3)指出材料三体现的邓小平的思想以及他决定恢复高考的动机;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邓小平这种思想和恢复高考的决定对当时知识分子和中国青年命运的影响。(4)在实现国家‚十二五‛规划的宏伟蓝图中,你认为应该怎样充分调动知识分子的积极性?
课标文综37.O1、M2、Q4[2011〃重庆卷] 【答案】(1)一方面罗致文人大规模地编纂各类书籍;另一方面收缴并销毁一切被认为‚违禁‛的书籍文献;制造文字狱迫害知识分子。一方面有利于保存文化遗产;另一方面破坏了文化遗产;文字狱加强了文化专制,造成了社会恐怖,禁锢了思想,摧残了人才,严重阻碍了中国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2)怀疑主义和独立思想受到严格限制;没有出版和结社自由;对宗教持有限的宽容态度;艺术、文学、科学成为政治宣传的工具;创新性、试验性作品遭到扼杀;创新性、试验性作品的作者等遭到‚清洗‛。给科学文化事业的发展造成了巨大损害。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或斯大林体制)。
(3)尊重知识,尊重人才;为了中华民族的长远利益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扭转了多年来对知识分子实行的‚左‛的政策,知识分子重新受到尊重;改变了中国青年的命运,他们在中国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展示了才华,贡献了力量。(4)略。
【解析】 本题涉及古今中外的文化政策及其原因与影响,前三问都旨在考查学生从材料中最大限度地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第(1)问从材料一中不难归纳出两方面的史实,但要注意结合所学知识从正反两方面去分析影响。第(2)问特点的归纳要紧密结合材料,逐字逐句归纳才能回答全面。至于其影响和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就能回答。第(3)问动机的归纳要全面分析材料,特别是第一段,如能结合‚左‛的思想在文化政策上的反映,归纳起来就比较容易了。影响的回答要注意材料给的第一个时间(1975年),再结合背景就能做出比较全面的回答。第(4)问属于开放型问题,根据前三个问题的回答,不难找到正确的方向。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 安徽境内历史遗存丰富,人文景观众多。下图中体现儒家伦理思想的是()
A.①④ B.②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课标文综12.O2[2011〃安徽卷] B 【解析】 四幅图片中,①是安庆迎江寺,寺庙属于佛教;②是徽州牌坊群,反映儒家‚三从四德‛或‚三纲五常‛的内容;③是涡阳老子庙,属于道家;④是合肥包公祠,彰显包公,体现儒家所提倡的‚忠孝节义‛精神。本试题属于较易试题。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 文庙是中国古代官方兴建的祭祀孔子的场所,产生于唐代,宋代逐渐在中原、江南的城市中大量兴建,元代在贵州、云南,清代在新疆、东北等地也相继出现。这一现象表明()A.兴建文庙是加强专制统治的手段 B.唐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 C.文庙的兴修导致了程朱理学的产生
D.文庙的修建是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 课标文综14.O2[2011〃北京卷] A 【解析】 本题考查古代政治与思想的关系。从材料中分析,文庙从唐代以后逐渐扩展至全国各地,很明显是统治者利用孔子加强专制统治。B项说法错误,汉代是官方儒学教育的兴起阶段;C项从材料中难以得出;D项文庙的修建与城市经济发展无关。
课标文综15.O2[2011〃北京卷] 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在清代被列为禁书,其主要原因是该书()A.将人性与天理对立起来 B.质疑孔子的权威性 C.主张儒、佛、道三教合一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课标文综15.O2[2011〃北京卷] D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他是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之一,强烈地抨击君主专制制度,因此他的《明夷待访录》被列为禁书。A项的主张属于二程;B项的主张属于李贽;C项是隋朝儒学家的思想。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 斯塔夫里阿诺斯在《全球通史》中指出:‚在中国长达数千年的历史中,曾有过三次……大革命:第一次发生于公元前221年,它结束了领主封建制,创立了实行中央集权制的帝国;第二次发生于1911年,它结束了帝国,建立了民国;第三次则发生在1949年,它建立了共产党领导的政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秦之所灭者六国耳,非尽灭三代之所封也。则分之为郡,分之为县,俾才可长民者皆居民上……为天下计,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王夫之《读通鉴论〃秦史》
材料二 郡县之失,其专在上……今之君人者,尽四海之内为我郡县犹不足也,人人而疑之,事事而制之。——顾炎武《郡县论》
材料三 图(a)、(b)、(c)分别在1858年4月、1860年12月、1900年7月登载于英国著名漫画杂志Punch。
材料四
(一)凡革命以前所有满清政府与各国缔结之条约,民国均认为有效,至于条约期满而止……
(二)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借之外债及所承认之赔款,民国亦承认偿还之责,不变更其条件……
(三)凡革命以前满清政府所让与各国国家或各国个人种种之权利,民国政府亦照旧尊重之……
——孙中山《对外宣言书》
材料五 1949年上半年,毛泽东先后提出了‚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和‚一边倒‛三条方针。这是根据中国的历史和现实以及当时的国际环境作出的重大决策。——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中国共产党历史》
(1)根据材料一、二,分别概括王夫之、顾炎武对郡县制的看法。结合所学知识,简述郡县制在中国历史发展中的积极作用。
(2)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时期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及其成因,并指出促成辛亥革命爆发的外部原因。
(3)有评论认为辛亥革命在耸立起彪炳千秋的丰碑的同时,也留下了启迪后人的明鉴。根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分析辛亥革命的不足及其原因。
(4)指出材料五‚一边倒‛方针的具体体现和中国共产党作出这一决策的国内外环境。结合所学知识,论述毛泽东提出三条外交方针的重大意义。
课标文综38.O2,I2,C2,F1[2011〃福建卷] 【答案】(1)王夫之:从国家考虑,郡县制不如封建制害处多。
顾炎武:郡县制缺陷在于实行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作用:郡县制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有利于国家统一及稳定,其制为历朝所沿用。
(2)看法:丑化中国,认为中国愚昧落后,可任其宰割。
成因:英国工业革命后,加剧对外侵略扩张;晚清政府腐朽没落。外部原因:列强的侵略扩张导致民族危机空前严重。(3)不足:对列强抱有幻想,不敢公开反帝,表现出妥协性。原因:中华民族资产阶级力量软弱和政治上不成熟。
(4)体现:同苏联、东欧等国家建交;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国内外环境:新中国百废待兴,迫切需要一个稳定的国际环境;苏联支持新中国,美国敌视新中国。意义:同旧中国的屈辱外交彻底决裂,捍卫了新中国在国际上的独立自主地位,确定了新中国对外关系的基本格局。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古今中国的重要政治制度。第(1)问,解答本问的关键是理解文言文材料,注意抓住文中的关键语句。材料一的关键句是‚则(郡县制)害不如封建之滋也多矣‛,材料二的关键句是‚郡县之失,其专在上‛。郡县制的积极作用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第(2)问,英国媒体对中国的看法可从三幅漫画进行概括。‚中国佬‛带有轻视侮辱之意;‚我们在中国应该做什么‛‚中国就要崩溃了‛,反映了他们认为中国软弱可欺。回答成因时要结合图片出现的时间,并从中外两个方面回答。1900年,‚中国就要崩溃了‛的漫画反映了民族危机的空前严重,这是辛亥革命发生的重要原因。第(3)问,材料四主要强调中华民国政府对于原来满清政府同外国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借款等承认都继续有效,这反映了辛亥革命在反帝方面的严重不足,其原因主要从其阶级本身的特点来考虑。第(4)问,关键是理解‚一边倒‛的内涵。‚一边倒‛倒向的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一边,所以答出来中国与这些国家的外交史实即可。国内外环境和意义依据所学知识回答即可。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 ‚虎溪三笑‛讲的是儒者陶渊明、道士陆修静、僧人慧远一起品茗畅谈、乐而忘返的故事。故事本身是虚构的,却在唐宋诗歌、绘画作品中时有出现。据此可以得出符合史实的结论是,当时()A.儒道佛出现融合的趋势 B.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C.诗歌创作呈现繁荣局面 D.绘画风格以写实为主 课标文综14.O2、Q2[2011〃广东卷] A 【解析】 本题考查魏晋时期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出现。陶渊明、陆修静、慧远虽不处于同一个年代,体现其虚构性,但他们三人分别代表儒学、道教、佛教,相聚畅谈,乐而忘返,正是当时思想界佛、道、儒三教融合趋势的一种反映,故选择A项。其他选项,皆不符合题意。佛教传入中国是在西汉末年,诗歌繁荣是在唐朝,绘画以写实为主是在宋代,B、C、D三项均可排除。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今日者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此吾辈之任也。‛顾炎武由此成一代大学者,开一代新学风,其思想脉络清晰可见。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教化者,朝廷之先务;廉耻者,士人之美节;……朝廷有教化,则士人有廉耻;士人有廉耻,则天下有风俗。——顾炎武《日知录〃廉耻》
材料二 夫子所以教人者,无非以立天下之人伦。……是故有人伦,然后有风俗;有风俗,然后有政事;有政事,然后有国家。——顾炎武《亭林文集〃华阴王氏宗祠记》
材料三 理学之名,自宋人始有之。……今之所谓理学,……不取之‚五经‛而但资(宋明)之语录,……又曰:‚《论语》,圣人之语录也。‛舍圣人之语录,而从事于后儒,此之谓不知本矣。——顾炎武《亭林文集〃与施愚山书》 请回答:(1)顾炎武以拯救时代为己任。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顾炎武该思想产生的政治背景。
(2)顾炎武以社会教化作为拯救时代的重要途径。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天下昌明的社会表象,并概括社会教化的功能。
(3)顾炎武以儒学作为社会教化的资源。依据材料三,指出顾炎武对儒学进行了怎样的取舍?并说明其理由。
(4)在中国历史上,顾炎武以怎样的学风和时代责任感影响着时人及后世? 课标文综21.O2、A2[2011〃江苏卷] 【答案】(1)政治背景:官僚腐败;政治暴虐(或朝政混乱)。(2)表象:风俗。
功能:提高士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安定政治秩序;确立伦理道德。(3)取舍:取孔孟之道,舍宋明理学。理由:孔孟之道为儒学之根本。(4)学风:经世致用(或崇实致用)。时代责任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解析】 本题以顾炎武的三段材料为切入点,考查了学生对顾炎武的思想产生原因、基本主张和影响的认识,以及对材料的理解能力和综合运用能力。这类‚小切口,新角度,多层次,深分析‛为特征的题目,是各省市命制主观题的主流。解答本题,首先要根据设问阅读材料,提取有效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然后把握好材料的时代特点。第(1)问,顾炎武思想产生的背景,要结合明朝后期史实概括,可以从君主独裁、宦官专权、官僚腐败等角度回答。第(2)问,材料一强调个人修养问题,材料二强化教化作用;功能从提高个人修养、净化社会风气等方面总结。第(3)问,突出顾炎武是儒家思想家,反对理学,主张恢复孔孟之道的目的。第(4)问,要概括材料回答,学以致用是顾炎武思想最大特点,体现时代责任感的是他的名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 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使朝廷之上,闾阎之细(民间百姓),渐摩濡染,莫不有诗书宽大之气。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与这一论述的精神实质最为接近的是()A.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B.民为邦本 C.天下为公
D.民贵君轻
课标文综26.O2[2011〃课标全国卷] C 【解析】 本题考查黄宗羲的思想,旨在考查对材料信息的解读能力。从材料中‚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天子亦遂不敢自为非是,而公其非是于学校‛,体现了黄宗羲天下为公的思想。A、B、D三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
课标文综27.O2、P2[2011〃山东卷] 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都出现了新的社会思潮,黄宗羲和孟德斯鸠分别是其重要的代表人物。清末,孙中山曾刊印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宣传革命,他对孟德斯鸠及其思想也推崇备至。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史料
故我之出而仕也,为天下,非为君也;为万民,非为一姓也。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群工。
夫治天下犹曳(yè,拖拉)大木然,……君与臣,共曳木之人也。臣之与君,各异而实同耶。——摘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史论
黄氏之说,根本上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却将儒家政治、社会观推演为一更具民本精神之制度化蓝图……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móu,相当)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
——赵轶峰《十七世纪中国政治、社会思想诉求的维度》 材料三 史观
我们专注于两个主题——‚传统‛和‚交流‛——的研究,以此来理顺世界历史。这两个主题集中反映了人类发展的最重要的特征,概言之,它们可以对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因作出解释。
——[美]杰里〃本特利《新全球史:文明的传承与交流》
(1)据材料
一、材料二,概括说明黄宗羲的思想中哪些‚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哪些又体现了‚新见‛。
(2)材料二主张用什么方法去评价黄宗羲的思想?运用这一方法,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
(3)结合黄宗羲与孟德斯鸠的思想在中国近代民主革命进程中的影响,谈谈你对材料三的认识。
课标文综27.O2、P2[2011〃山东卷] 【答案】(1)以民为本(民本思想,民贵君轻);保留君主制。反对君主专制(君臣分治);君臣平等。
(2)方法:放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评价(历史的评价);进行全面的评价(辩证的评价)。
评价:否定了君主专制制度,为资产阶级建立政权提供了制度设计,适应了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要求;它主要代表了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其实质是维护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权利。
(3)考生应从以下三个方面作答:
①黄宗羲的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反对君主专制的主张被近代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继承,成为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
②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传入中国,不仅为资产阶级提供了反封建斗争的思想武器,而且为资产阶级政治实践和制度设计提供了借鉴;
③两者的思想都促进了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推动了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进程,共同影响了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解析】 本题以黄宗羲、孟德斯鸠为切入点,考查了17-18世纪中国和西方出现的新的社会思潮:中国明清之际的早期民主启蒙思想、欧洲启蒙思想。第(1)问依托材料一、二,联系所学知识作答,‚不脱儒家思想理路‛,就是黄宗羲对先秦儒学的继承,‚新见‛则是其对先秦儒学的发展。第(2)问包括两小问,解答好第一小问是前提。关键在于理解材料二中的‚若以为其所论仍与‘现代’不侔而定其为无新见,则失于以‘现代’事物为绝对尺度‛,强调不能以‚现代‛事物的尺度去度量‚古代‛事物,体现历史评价、辩证评价的方法。在解答第一小问的基础上,从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以及阶级局限性等方面辩证分析评价孟德斯鸠的‚三权分立‛思想。解答第(3)问,紧扣材料三观点——‚传统‛和‚交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原因。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来说,黄宗羲的思想可以看作‚传统‛,孟德斯鸠的思想可以看作‚交流‛。先分别分析回答二者对于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具体影响,再回答二者对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共同影响。
课标文综3.O2[2011〃天津卷] 长期以来,儒学是一种士大夫之学。明代思想家李贽则提出要正视‚世间惟下下人最多‛的现实,强调‚我为下下人说,不为上上人说‛。这说明李贽()A.反对儒家的正统思想
B.倡导只为下下人说 C.批判地发展传统儒学
D.抨击君主专制制度
课标文综3.O2[2011〃天津卷] C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明代李贽的思想。李贽作为儒学思想家并非完全反对传统儒学,排除A项;B项是材料本身,并非说明的内容;从题干中李贽‚为下下人说‛,说明他发展了传统儒学的内容,故选择C项;D项在材料中没有反映。
(2010•盐城模拟)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以就有道,何好?‛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也。君子之德风,小人之德草,草上之风必偃。‛ ——《论语•为政》
材料二
仲舒复对曰:‚……春秋大一统者,天地之常经,古今之通谊也。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以持一统;法制数变,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避之说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对既毕,天子以仲舒为江都相。——《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张子语录》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朱熹《行官便殿奏礼》
材料四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咸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固未尝有是非耳。——李贽《藏书》 请回答:
(1)材料一的主要思想是什么?与材料一相比,材料二有何发展?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三中张载的言论指出宋代理学在塑造人格和德操方面有何建树?(4分)
(3)根据材料三、四指出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态度有何不同?并分析其原因。(8分)
(4)综合以上材料,归纳指出汉代以来儒学长期被奉为正统思想的主要原因。(2分)
【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考查的知识点是儒学演变。第(1)题材料一体现孔子德治思想,材料二体现了经董仲舒为适应‚大一统‛而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第(2)题要概括张载的观点进而回答出儒学对塑造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的作用;第(3)题首先比较朱熹和李贽对孔子思想的不同观点,同时结合各自时代背景分析原因。第(4)题要根据儒学自身发展演变概括原因,即不断发展完善,适应了统治的需要。
答案:(1)为政以德。提倡大一统;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
(2)注重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3)朱熹认为孔子思想是亘古不变的真理;李贽提出不以孔子言论为衡量是非的标准。魏晋以来社会矛盾尖锐儒学核心地位受到冲击,为维护封建统治,急需重树儒学正统地位;商品经济繁荣,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4)儒学自身不断发展与完善,适应了封建统治的需要。2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后之为人君者不然,以为天下利害之权皆出于我,我以天下之利尽归于己,以天下之害尽归于人,亦无不可;使天下之人不敢自私,不敢自利,以我之大私为天下之大公。……此无他,古者以天下为主,君为客,凡君之所毕世而经营者,为天下也。今也以君为主,天下为客,凡天下之无地而得安宁者,为君也。……然则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向使无君,人各得自私也,人各得自利也。呜呼,岂设君之道固如是乎!
——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所谓天子者,执天下之大权者也。其执大权奈何?以天下之权寄之天下之人,而权乃归之于天子。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分天子之权以各治其事,而天子之权乃益尊。后世有不善治者出焉,尽天下一切之权而收之在上。而万几之广,固非一人之所能操也。
——顾炎武《日知录》
材料三
以乏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夷狄盗逆之所可私,而抑非一姓之私也。……一姓之兴亡,弘也,而生民之生死,公也。‛……‚国祚之不长,为一姓言也,非公义也。秦之所以获罪于万世者,私己而已矣。斥秦之私,而欲私其子孙以长存,又岂天下之大公哉!
——王夫之《读通鉴论》
方且割万有,专己私,侈身臂,矜总持,不纵以权,不强其辅,则所以善役天下而救其祸者,荡然无所利赖。
——王夫之《黄书》
材料四
16至17世纪的中国,新的经济形态还十分微弱、脆嫩,明清时期的早期启蒙思想家们先天不足,具有一种时代性的缺陷,黄宗羲、唐甄们提不出新的社会方案,只能……来修补封建专制制度。
——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 请回答:
(1)概括材料一中黄宗羲的主要观点。(2分)
(2)针对材料一存在的现象,顾炎武提出何种解决方法?理由是什么?(4分)(3)材料三中王夫之实际上是否定了当时政治制度的哪些方面?(2分)(4)综合材料一、二、三,指出三者思想的共同之处。结合材料四,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产生这种进步思想的原因,并对其作简要评价。(10分)【解析】本题考查阅读史料并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第(1)题,从材料中直接提取有效信息回答;第(2)题,针对君主专制的弊端,顾炎武主张分君权,材料信息能体现这一点;第(3)题,从材料信息中提取,概括要点;第(4)题,思想是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的产物,同时对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又起反作用,依据此原理从政治、经济两方面回答即可。答案:(1)观点:抨击君主专制。
(2)方法:分天子之权;理由:集权导致混乱;天下之大;
(3)家天下、世袭等级制、中央集权制。(任答两点,得2分)(4)共同:抨击君主专制;
原因:政治上,君主专制强化,中国社会内在矛盾空前尖锐;
经济上,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
评价:积极:促进了近代民主思想的产生,为反对专制斗争起了推动作用。
消极:提不出新社会方案,思想不完善。
2.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 篇二
一、和合理念
“和合理念”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一个基本内核,它对于中华民族的影响无处不在。所谓“和”,指的是和谐、和平、和睦、平和、亲和等意思,其中以“和谐”一词最为妥帖。可以说“和”是矛盾的相对运动,是不同事物的对立统一,是一种平衡协调,是推动事物更新发展的动力。而“合”与“和”是相通的,《管子》一书中曾写道:“畜之以道,则民和;养之以得,则民合。和合故能习。习故能偕,谐习以悉,莫之能伤也。”他把民众的和合作为民众道德的直接体现,认为学习和合,就能产生“莫之能伤”的强大力量。
在对“和合理念”进行具体阐释时,中国古代思想家们给出了“天人合一”、“和而不同”、“和为贵”等具体解释。董仲舒所提的“天人合一”主要强调的是自然与人的和谐相处,而“和为贵”则强调和谐相处对国家间关系的重要性,“和而不同”则是对同一性与特殊性的统一,是对个体存在的特殊性有了充分认识之后的调和。笔者认为,“和为贵”应该是各个国家相处的基本准则,而“和而不同”思想则是各国之间展开合作的准绳之一,这也恰好切合了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题。
在中国古代,孔子曾将“和而不同”思想应用到处理社会关系上去,并提出“君子和而不同,小人同而不和”的思想。在国内社会,由于绝对权威的存在,许多“不和”可以通过法律诉讼等手段解决。但是在国际社会,在“丛林法则”的指导下,各国纷纷以本国国家利益出发,出现各种分歧在所难免,因此只有各种不同思想得到充分的交流沟通,才能使国际社会正常运转,才能真正形成“命运共同体”,实现“互利共赢”。当今的国际社会是一个和平合作的社会,是一个求发展的社会,霸权暂时只能退居二线舞台,以“共营”实现“共赢”才是主流倡导所在,因此“和而不同”思想对现阶段国际关系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体现在外交领域上的求同存异,和平共处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家国思想
国家是西方的概念,在中国几千年的发展史当中,实际上是没有民族国家这个概念的,直到近代,才由孙中山先生将“中华民族”这一概念提出。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的“国家”实际上就是一种“家国思想”,“家”与“国”各有所指,前者是公卿士大夫的封地,后者则是各诸侯的封邦,先有“家”才有“国”,“家”是“国”的基础,“国”是“家”的保障。
在“家国思想”中,儒家提出的主要观点是“天下一家”,他们憎恶春秋战国时期各诸侯国以强凌弱,以众报寡,争城夺地、民不聊生的动乱局面,向往民族和睦,国家统一,四海升平的“大同”世界。很显然,人们为了自家、本族、本国的利益而以他家、他族,他国为仇敌,相互攻伐掠夺,搞得国无宁日,“大同”社会便无法实现。因此,要实现天下“大同”,必须首先树立“天下一家”的观念。
不可否认,“天下一家”是一种大胆的设想,是先贤们对于美好社会的一种向往,但是这种思想的过于理想化,即使是在礼乐尚存的西周都无法实现,在现代利益至上的外交环境更是无所适从。总的来看,“家国思想”虽然仅仅是一种美好设想,但是对于当今国际社会发展还是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的。
三、天朝上国
宗藩体制由西周时期的宗法制、分封制演变而来,其格外强调宗主国(当时为周天子)的中心地位,强调藩属国(诸侯国)对于其宗主应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在春秋战国时期,儒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补充,首先儒家强调“华夷有别”,其认为应该将中国与外邦做一个区分,只有华夏中原是正统,而其他民族、部落则是未开化的蛮夷,并提出“夏用夷礼则夷之,夷狄用诸夏礼则诸夏”、“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等思想,而这一思想逐渐演化则成为华夏中心的主张。
同时,在古代中国,历代皇帝为了维护自身统治,在意识形态上宣称“皇权神授,天子独尊”,皇帝是奉天之意、承天之运来统治天下的,天之下,都必须接受天子的统治,就像《诗·北上》所说:“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可以看到,无论是在心理上,还是在地理上,中国的古人都将华夏作为世界的中心,而开展外交活动也是从这一角度出发,长此以往,也就形成了“天朝上国”的思想。
总的来说,从西周时期宗法制、分封制到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中的“和合理念”、“华夏中心主义”、“家国思想”构成了我国传统外交思想。这些思想为中国两千多年来的封建王朝外交思想奠定了基础,对今天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参考文献
[1]王伯祥,春秋左传读本[M]北京:中华书局,1957.
[2]唐莫尧,诗经新著全译[M]成都:巴蜀书社,1998.
3.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 篇三
在传播范围方面,网络媒体较之于传统媒体要广得多,网络媒体可以通过互联网全天候不间断的向世界各地传播信息。网络媒体上的内容是全面的、海量的,它保证在诸多信息中,任何一个读者总能找到自己需要的。而传统媒体在这方面,其内容就显得有些单薄,它要受到版面等限制。因此对于一些可报可不报的新闻,传统媒体选择了舍弃。这样其信息的全面性也不如网络媒体了。
在传统媒体品牌的逻辑延伸上,无论是电视还是报纸,它们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早已有了举足轻重的影响力,媒体的公信力是难以挑战的。传统媒体正是站在一个较高的起点,品牌得以积淀。例如每天晚上七点央视的《新闻联播》。它是央视经过多年专业的打造与磨练,在每天的黄金时段为观众们呈现的精品节目。这对公众的影响力是有目共睹的。与那些在网络上刚刚起步的新闻网站相比,传统媒体有一个较高的起点,公众对它的品牌比较容易认同。
网络媒介与传统媒介是共存共融的,就像我们现在虽然有了电视机,但依然有人爱听广播一样。在网络时代,传统媒体依然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是,传统媒体必须找到真正适合网络时代发展的路径,才能够在网络媒体的不断挑战中更好的发展、创新。
如今,众多的传统媒体也认识到网络强大的号召性和包容性能吸引来众多受众,于是纷纷吹响进军网络的号角,如中央电视台、凤凰卫视等。当前,各网站也正与众多传统媒体合作来拓展自己的信息来源和渠道,搜狐、新浪等各大门户网站纷纷开设视频栏目,将中央电视台等各大电视媒体的节目上传,实现网络再次播放。相信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相互交融与合作还将不断地加深。
唐山广播电视台也进行了网络融合,成立了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加强了媒体宣传方式和力度。
发生在广东佛山的“小悦悦事件”击中了社会之痛,同时也激发了人们对道德和爱心的思考。然而,发生在河北唐山的“拯救小佑佑爱心大行动”,却让人们看到了这个社会并不缺少关爱:面对一名18个月大的眼癌患者小佑佑(高嘉艺),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用微博唤起了社会的良知,近30万的捐款以及无数温暖的问候纷至沓来,真诚和关爱让唐山的“小佑佑”与佛山的“小悦悦”有了不同的命运。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不仅用网络微博挽救了“小佑佑”的生命,为了给小佑佑筹集更多的治病费用,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和唐山音乐广播、曹妃甸广播举办了大型爱心现场捐款公益活动,仅仅3个小时的活动就募集捐款126486元,捐助活动提前结束。在这些通过微博捐款和到现场捐款的人中,有来自唐山本地的网友,也有的来自西藏牧区的网友,更有来自大洋彼岸美国的华人网友;有开宝马车放下一万元拒绝拍照的中年人,也有骑着三轮车收废品的老大妈;有妈妈带着来捐款的少年儿童,也有拄着双拐的残疾朋友。在广大博友和爱心人士的帮助下,小佑佑一家三口踏上了飞往美国治疗的旅程。小佑佑之所以能够得救,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作为新闻媒体发挥了重要的引导作用。正是因为唐山网络广播电视台在发现这个事情并经过认真核实之后,没有像18个路人那样“冷漠”而置之不理,而是勇敢地承担起挽救小佑佑的责任,才没有让小悦悦的悲剧重演。由此可见,当有重大社会价值的议题出现时,往往会引起社会关注,如果媒体能够因势利导,把事件朝着正确的方向去引导,就会带来良好的社会效果。这个正确的方向,就是“主旋律”,就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要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作为引领时代风尚的传媒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还是新兴网络媒体,必须具备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勇于担当的大局意识,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牢牢把握正确导向,以团结稳定鼓劲、正面宣传为主,壮大主流舆论,提高舆论引导的及时性、权威性和公信力、影响力,发挥好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的重要作用。更为我们探索出一条在网络世界搭建公民道德建设平台的有效途径,也为广大媒体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加强网上舆论引导,唱响网上思想文化主旋律”提供了示范和借鉴。
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发展到今天,正是多次整合、优势互补的结果。每一代新的媒体都是在对原有媒介功能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和延伸发展而来的。同样今天的网络媒体正是在以往的传统媒体基础上发展、创新并逐步完善而来的。
4.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 篇四
●劝学:标准要求
目标 目标分解
知识能力目标
孔子在思想文化教育方面的主要成就。孟子、荀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道家、墨家和法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及其主张 过程方法目标 通过史料来分析儒家思想的形成原因,总结儒家思想的形成过程,探究儒家思想的深远影响。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为祖国历史文化的源远流长而自豪;体会先秦诸子以人为本的精神境界。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孔子
(1)思想:儒家学派创始人,提出仁和礼的学说,主张人人在道德自觉的基础之上建立一个礼乐文明社会。他注重政治和人事,对鬼神抱着敬而远之的态度。(2)教育:开创了中国古代私人讲学之风,注重人的全面发展。(3)文化:编写六经。注意思考下列问题:
孔子为什么要提出“仁”的学说?孔子生活在春秋后期,社会动荡,各种矛盾尖锐,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紧张,因此孔子试图用“仁”来调解和谐社会人际关系,挽救社会危机。
孔子“仁”这一思想的内涵怎样?在《论语》中有58章提到了仁,而“仁”字出现共105次。教材中提到的“仁者,爱人”,是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首先要相爱。“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意思是说自己所不希望的,不能施加给别人。
孔子“仁”的学说有何现实意义?孔子的“已所不欲,勿施于人”思想,对于今天处理人民内部矛盾仍有现实意义。我们今天要建立和谐社会,儒家“仁”的学说也有借鉴意义。2.孟子对孔子思想的发展。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学说,把孔子的“仁”用于政治上,发展为仁政。“民贵君轻”是“仁政”的中心。“民贵君轻”体现了孟子的“重民”思想,指出人民的拥护和民心向背对于国家的存亡,对于君主的统治具有重要意义。孟子在从桀、纣残暴统治的历史教训中,总结了如何得民心的方法,那就是帮助人民实现自己的欲望要求,不要做违背人民意愿的事。他要求统治者以“仁爱”之心去对待人民,保护人民,这样就可以争得民心,从而取得天下。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就是主张给农民一些土地,不侵犯农民劳动时间,宽刑薄税。3.荀子的思想
(1)广泛吸收各家思想的精华,丰富了早期儒家的思想内容。(2)在天人关系上,他既强调“天行有常”,又指出人道有为,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3)对儒家的礼进行了深入的讨论,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孔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提出“仁”与礼的学说
B.注重政治和人事
C.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D.敬重鬼神而近之
2.孔子作为伟大的教育家,对推动我国古代文化教育事业贡献最大的是 A.开创私人讲学之风
B.“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
C.注重人的全面发展
D.“温故知新”的学习方法 ※3.“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新兴地主阶级政治需要 B.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C.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依据
D.奠定“非攻”的思想基础 4.诸子百家的思想后来发展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是
A.法家思想
B.儒家思想
C.道家思想
D.墨家思想
※5.孟子发挥了孔子的民本思想,提出
A.百姓“足食”、国家“足兵”,取得“民信”
B.“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 C.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D.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6.孟子“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7.关于荀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他的学说丰富了早期儒家思想内容
B.他提出了“制天命而用之”的重要思想 C.他认为学习的最高目标是把握礼 D.他的学说蕴含了朴素辩证法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孔子办学,不问出身贵贱,先后培养的学生有3000人。他对不同的学生,给予不同的教育。学生冉求胆小,遇事退缩,孔子有意识地教育他,凡事要抓紧,马上去做。学生仲由敢作敢为,但不够稳重。孔子怕他冒失,就叮嘱他凡事要多请教父兄以后再去做。„„学生樊迟向他请教怎样耕田种草,他认为学习那些知识没有出息。
请回答:
(1)上述材料反映了孔子的什么教育思想和行动?结合其在教育上的贡献对孔子作一简要评价。
(2)根据材料说说孔子教育思想中的不足体现在哪里?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
——《论语》 材料二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于礼,有耻皆格。
——《论语》
材料三 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其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其民矣。
——《孟子》 回答:
(1)分别归纳三则材料的主要观点,并指出其共同之处。
(2)根据你对材料的理解评价上述观点。
三、问答题
10.简述孔子“仁”的学说,孟子对孔子“仁”的学说作了哪些发展?“仁”的学说对于今天有何借鉴意义?
答案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B 4.B 5.C 6.D 7.D
二、材料解析题
8.(1)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打破官府垄断教育的现状。注重“因材施教”。是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2)因其认为学习耕田种菜没有出息,反映了其鄙视农业生产,歧视体力劳动的思想,这是不正确的。
9.(1)材料一:爱人并推已及人;材料二:以德治民;材料三:得民心者得天下。共同之处:主张建立和谐的社会人际关系。(2)评价:上述思想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值得弘扬;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无法实现。(只要言之成理即可得分)
三、问答题
10.(1)孔子“仁”的学说:他认为“仁”就是“爱人”,就是“克已复礼”、“已所不欲,勿施于人”。(2)孟子的发展:提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认为“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主张“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提出“民贵君轻”。(3)借鉴意义:孔、孟主张以爱人之心调解与和谐社会人际关系在今天仍有借鉴意义。儒学的兴起
目标 目标分解
知识能力目标
汉武帝数次“举贤良对策”的目的和影响;董仲舒新儒学体系的特色和内容;“五经”,太学,地方教育系统。过程方法目标 探究儒家思想的产生、发展过程与封建统治之间的关系以及儒家思想对中国历史的正反两个方面的影响。情感态度目标 认识到“仁政”思想对稳定社会、发展经济有积极作用;教育是培养人才的关键,重视教育对推动文化事业的发展有重要作用。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董仲舒的思想主张:①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②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③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④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
3.汉武帝尊儒的措施:①思想方面:肯定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②政治方面:用文学儒者数百人参与国家大政。扩大了官员的队伍,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巩固了封建统治基础,成为汉武帝文治武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给后世封建王朝在用人方式方法上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和启迪。③教育方面:兴办太学,使天下文士都学儒家经典。这是封建国家利用政权的力量兴办教育、提倡儒学。汉武帝的这两点措施,为儒家思想上升到独尊的地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从此儒家思想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延续了两千年之久。
4.西汉的儒学教育状况:①教育为儒家所垄断。汉武帝规定儒家经典为必读教科书,定《诗》《书》《礼》《易》《春秋》为“五经”。②儒学地位大大提高。在长安兴办太学。太学是官办的最高学府。太学的兴办,打破了以往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使得非贵族家庭子弟也可以凭太学资格入仕。至此,儒学的地位大大提高,与之对应的是,春秋战国以来的风云一时的诸子百家学说渐渐沉寂无闻。③初步建立地方教育系统。汉武帝下令全国郡县设置学校,这一措施真正使得儒学在民间光大,处于独尊地位。汉武帝还鼓励学者从事私家的儒学教育,为弘扬儒学打下了坚实的社会基础。
5.独尊儒术的结果:结束了各派学术思想平等竞争的局面,扼制了学术思想的自由发展。但是,儒学地位上升的同时,汉王朝也加强了对思想、文化和教育的重视,这对于民族历史文化的进步是有积极意义的。(西汉后期,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儒家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探究:提高与超越 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一、单项选择题
1.儒家学派遭到政府的沉重打击是在A.春秋
B.战国
C.秦朝
D.西汉
2.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关键人物是
A.孟子
B.荀子
C.董仲舒
D.朱熹
3.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主要是为了
A.强调“君权神授”
B.宣扬“天人合一”
C.实现“大一统”
D.缓和社会矛盾
4.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5.儒家思想由春秋战国时期的一个学派发展为封建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思想,根本原因是因为它
A.主张“民贵君轻”和仁政
B.得到了人民的拥护
C.吸收了其它各家思想
D.适应君主专制的时代需要 6.汉武帝推动儒学教育所采取的措施有
①罢黜百家 ②表彰六经 ③兴办太学 ④天下郡国皆设学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7.我国封建社会国家最高学府—太学最早设立于
A.汉高祖时期
B.汉文帝时期
C.汉景帝时期
D.汉武帝时期 8.汉武帝时期太学的兴办
①是儒家教育官方化和制度化的标志 ②带动了民间积极向学的风气 ③打破了由贵族官僚世代为官的规矩 ④教育逐渐为儒家所垄断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9.西汉中期,有一位书生欲长安投考太学,他作考试准备时所必学的内容不包括
A.《诗经》
B.《春秋》
C.《韩非子》
D.《礼记》
二、材料解析题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丞相李斯曰:“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与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纪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
——《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二
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古之王者明于此,是故南面而治天下,莫不以教化为大务。立大学以教于国,设痒序〈教学的地方〉以化于邑,渐民以仁,摩民以谊〈同义〉,节民以礼,故其刑罚甚轻而禁不犯者,教化行而习俗美也。”
——《汉书•董仲舒传》 回答
①据材料一,归纳李斯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②据材料二,归纳董仲舒言论的要点(不得摘抄材料原文)。③概括指出这两种言论的共同处和不同处。
11.阅读下列材料
(汉武帝)和他的近臣将所谓“儒术”扩展之后又延长,以至包括了有利于中央集权官僚政治所必需的种种理论与实践步骤。孔子所提倡的自身之约束,待人之宽厚,人本主义之精神,家人亲族的团结和礼仪上之周到等等全部构成官僚集团行动上的规范。孟子所倡导的人民生计与国本攸关也毫无疑问地被尊重。
引自黄仁宇《中国大历史》
回答:分析儒家思想对于封建统治的作用。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以来儒家思想在封建社会中的地位。
三、问答题
12.秦始皇和汉武帝对儒家思想分别采取了怎样的态度(或政策措施)?造成了怎样的不同结果。
13.董仲舒说:“今师异道,人异论,百家殊方,指意不同,是以上亡(无)以持一统;法制数变,天下不知所守。臣愚以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摘自《汉书•董仲舒传》)就上引言论,指出其思想核心,说明其社会根源,并分析其历史作用。
答案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C 2.C 3.C 4.D 5.D 6.D 7.D 8.D 9.C
二、材料解析题
10.①私学兴盛,诸子百家评议国政,造谣惑众,不利于中央集权加强;建议实行“焚书”政策,控制思想,实行文化专制主义。②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兴办儒学教育,注重思想教化,以礼治民。③相同点:为适应君主专制中央集权需要,加强思想控制。〈如能答出如下内容:都主张以一种服务于君主专制统治的思想来取代思想自由的局面;用政治权力干预和控制思想和学术的自由发展,则可以加分。〉不同点:前者强调以法家思想排斥其它各家,后者强调以儒家思想来取代百家争鸣;前者主张用残暴手段来实现文化专制主义,后者强调教化和灌输;前者主张以法治国,后者主张以德治国。
11.作用: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构成了官僚集团的行为规范;使封建政府关注百姓生计;缓和阶级矛盾,有利于国计民生。地位:自汉武帝后,儒家思想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
三、问答题
12.秦始皇采取“焚书坑儒”的政策,儒家学派遭到沉重打击。西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的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长安兴办太学,在地方各郡设立学校,用儒家经书教育青年子弟。从此,儒学思想成为历代统治者推崇的正统思想,也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13.思想核心: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社会根源:西汉武帝时,国力强盛,但仍面临着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的问题,以适应统一国家的形势。董仲舒适应这种需要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改造,提倡以“天人感应”、“君权神授”为核心的新儒学,并建议汉武帝把它定为“独尊”的地位。历史作用:①董仲舒的思想主张被汉武帝采纳,设立太学宏扬儒家思想和培养官吏,以实行思想统一来巩固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这符合当时历史发展的要求,具有积极作用。②借助国家政权的力量来实现思想统一,必然起到束缚人们思想的消极作用。③此后,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宋明理学
●劝学:标准要求 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目标 目标分解
知识能力目标 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影响。王阳明心学的内容和影响。
过程方法目标 借助史料来探究宋明理学的历史价值和社会影响 认识到宋明理学的出现与走向成熟,体现了儒学的新发展。
情感态度目标 体会到理学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品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又凸显人性的庄严,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理学”一词,早在宋代就被用来概括当时的儒学。朱熹和二程都说过“理”。程颢曾说过:“吾学虽有所受,‘天理’二字却是自家体贴出来。”“理”因此成为二程哲学的核心,宋明理学也就从此得名。二程兄弟所谓的“理”,既是指自然的普遍法则,也是指人类社会的当然原则,它适用于自然、社会和一切具体事物。这就把儒家传统的“天人合一”思想,用“天人一理”的形式表达了出来,中国上古哲学中“天”所具有的本体地位,现在开始用“理”来代替了,这是二程对中国哲学的一大贡献。
2.程颢与其弟程颐同为宋代理学的主要奠基者,世称“二程”。二程建立了以“天理”为核心的唯心主义理学体系,他们在学术上所提出的最重要的命题是“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他们认为阳阴二气和五行只是“理”或“天理”创生万物的材料。从二程开始,“理”或“天理”被作为哲学的最高范畴使用,亦即被作为世界的本体。而且人类社会的等级制度及与之相适应的社会道德规范,也都是“天理”在人间社会的具体表现形态。程颢、程颐所创建的“天理”学说在中国古代思想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对我国古代政治思想和哲学思想都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并受到了后世历代封建王朝的尊崇,以致逐步演变成为我国古代封建社会后期近千年的占有统治地位的思想。
3.朱熹是历代儒者中地位及实际影响仅次于孔子和孟子的一位思想家。其思想学说从元代开始成为中国的官方哲学。朱熹的哲学思想课文中介绍了两个方面:①理气论:朱熹认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气是构成一切事物的材料,理是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在现实世界中,理、气不能分离,但从本原上说,理先于气而存在,这是客观唯心主义的观点。②心性论:其基本观点是:“心有体用”、“心统性情”,并且只有把二者结合起来,才能说明朱熹心性论的基本特征。朱熹的“心统性情”理论,认为性是心之体,情是心之用,心是包括体用的总体。朱熹又提出了“道心”、“人心”的范畴,认为道心即“天理”,恶的人心就是“人欲”。4.王阳明的“心”学:(1)王阳明把“理学”发展为“心学”。明初,为了强化思想统治,朱元璋和明成祖大力提倡程朱理学。从此,程朱理学成为官方统治思想。明中叶,明朝的封建统治出现了严重的政治危机,王阳明认为程朱理学崇尚空谈,不务实际,遂创立心学,以克服人们心中的“私欲”,挽救封建社会的政治危机。心学蔚然形成一代学术思潮。(2)王阳明“心学”的主要思想内容。“心即理”。王阳明认为“至善是心之本体”,“心即理也,此心无私欲之蔽,即是天理,不须外面添一分。” 王阳明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心外无善”;“心”是第一性的,“物”是第二性的;“理”是封建道德,存在于心,是人头脑中固有的,他这样说是强调社会上的伦理规范之基础在于人心之至善。主张通过“内心反省”克服“私欲”,以“致良知”。●探究:提高与超越 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一、单项选择题
1.程颢、程颐认为天理的核心是
A.礼
B.仁
C.乐
D.气 2.朱熹“理气论”的主要内容包括
①理气浑然一体
②理先气后
③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④气先理后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
3.在理学的修养论和社会政治理论方面,朱熹认为
①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
②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
③万物之理终归“太极” ④儒家干预政治的关键就是要设法“正君心”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4.儒家的经典“四书”是指
A.《诗经》《礼记》《论语》《大学》 B.《春秋》《易经》《孟子》《中庸》
C.《论语》《孟子》《大学》《中庸》 D.《诗经》《中庸》《周书》《大学》 5.心学的开创者是
A.朱熹
B.陆九渊
C
.王阳明
D.张载
6.提出“致良知”学说的是
A.程颢
B.程颐
C.朱熹
D.王阳明 7.王阳明的“心”学更多的吸收了
A.道家“清静无为”思想
B.佛教禅宗“心外无佛”思想
C.朱熹“理先气后”思想
D.二程“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的思想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宇宙之间一理而已。天得之而为天,地得之而为地,凡生于天地之间者,又得得之以为性;其张之为三纲,其纪之为五常,盖皆此理之流行,无所适而不在。
——朱熹 材料二
人伦者,天理也。
父子君臣,天下之定理。凡一物上有一理,须是穷致其理。──《二程遗书》
材料三 万事万物之理不外于吾心。
物理不外于吾心,外吾心而求物理,无物理矣。──王阳明《答顾东桥书》 回答:
(1)材料一、二在思想上有何相同点?(2)材料三与材料一、二又有何不同?
(3)程朱理学有没有积极意义?谈谈你的看法。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又问:“人或有居孀贫穷无托者,可再嫁否?”曰:“只是后世怕寒饿死,故有是说。然饿死事极小,失节事极大。”
——《二程遗书》 材料二 清人戴震说:“酷吏以法杀人,后儒以理杀人”,“人死于法,犹有怜之者;死于理,其谁怜之。”
回答:谈谈你对上述材料的看法。
三、问答题
10.程朱理学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王阳明的心学对儒学有什么新的发展?
答案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C 5.B 6.D 7.B
二、材料解析题
8.(1)理为万物的本原和人类社会的最高准则,先理后物,封建制度和与之相适应的伦理纲常,也是天理的表现,不可违背。(2)认为人“心”为宇宙的本体(程朱理学以“道”或“理”为宇宙的本体),这一体系强调自心,主张修身养性,返身而诚。(3)有,如理学强调通过道德自觉达到理想人格的建树,强化了中华民族注重气节和德操、注重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的文化性格等。
9.当人的私欲与准则发生冲突时,理学家们主张“存天理、灭人欲”,这样理学家对妇女贞节的极端强调由此而发。这张观点导致在封建“礼教”的枷锁下,寡妇再嫁受到宗伦理道德的谴责,妇女受害之烈,犹其惨绝。
三、问答题
10.(1)二程的思想:他们确定了理学的最高范围“天理”。“天理”的核心是仁,修养的最高境界是仁。(2)朱熹的思想:①理气论,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②修养论,强调仁是人的爱心及一切道德价值的终极源泉。仁者境界与佛老境界的最大不同,就是在于强调获得精神的自足和自由的同时,还应有强烈的社会责任心。③社会政治理论,认为道的价值内涵是“三纲五常”。(2)王阳明:①思想主张:心即理,认为人心便是世界万物的本原,“心外无物”,是一种主观唯心论的宇宙观;致良知,认为“良知”是人固有的善性,主张“视天下为一家,中国犹一人”,发挥了儒家“仁”的思想。②其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将一切合法性与合理性的根源从外在的天理转化为内在的良知,以后者所代表的道德主体性取代前者的权威。由程朱理学的客观唯心主义转变为阳明心学的主观唯心主义。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
●劝学:标准要求 执子之手——名师伴你同行 目标 目标分解
知识能力目标
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的思想主张。
过程方法目标 分析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进步思想形成的原因并对其主张进行正确评价。
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明清进步思想家们站在时代前列,不畏强权、勇于斗争、敢于承担历史重任的优秀品质。
●合作:学习要点提炼 我思我在——合作从沟通、探究、发现开始 1.知识线索表解
2.对三大思想家的比较评价
(1)共同的生活背景:早年参加抗清斗争、后来隐居著书立说。(2)代表作:黄宗羲《明夷待访录》,顾炎武《天下郡国利病书》,王夫之《读通鉴论》。(3)进步思想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独裁,提倡“人民为主”。②经济上,重视手工业、商业的发展,强调经世致用。③思想上,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4)评价:他们继承了晚明进步的思想传统,反对民族压迫和封建专制主义,重视手工业、商业,批判继承传统儒学,构筑具有时代特色的新思想体系,这些主张在一定意义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具有解放思想的历史进步性。
●探究:提高与超越 谁能极之——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一、单项选择题
1.李贽对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以下对其主张的评述,正确的是
A.强调工商皆本
B.反对以“圣人”之言作为判别是非的标准
C.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D.强调“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
2.导致明清时期产生带有民主色彩思想的原因,除封建制度的日趋没落之外。还在于 A.抗清斗争高涨
B.社会相对安定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阶级矛盾相对缓和 3.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共同点不包括
A.都参加过抗清斗争
B.反对君主专制独裁
C.主张“人民为主”
D.强调工商皆本
4.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5.进步思想家顾炎武
①开清代考据学之先河 ②写成《天下郡国利病书》 ③认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 ④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6.黄宗羲继承了先秦儒家的民本思想,提出
A.“天下为主,君为客”
B.“博学于文,行已有耻”
C.“工、商皆民生之本”
D.“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7.王夫之说:“以天下论者,必循天下之公,天下非一姓之私也。”其思想的进步性在于 A.反对君主专制集权
B.反对封建私有制
C.要求建立平等的社会
D.反对中央集权的封建制度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材料
壮岁为官,晚年削发,近又刻《藏书》《焚书》《卓吾大德》等书,流行海内,惑乱人心。以吕不韦、李园为智谋,以李斯为才力,以冯道为吏隐,以卓文君为善择佳偶,以司马光论桑弘羊欺武帝为可笑,以秦始皇为千古一帝,以孔子之是非为不足据。狂诞悖戾,未易枚举,大都刺谬不经,不可不毁者也。尤可恨者,寄居麻城,肆行不简,与无良辈游于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至有携衾枕而宿庵观者,一境如狂。又作《观音问》一书,所谓观音者,皆士人妻女也。而后生小子,喜其猖狂放肆,相率煽惑,至于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同于禽兽而不之恤。迩来缙绅士大夫,亦有诵咒念佛,奉僧膜拜,手持数珠,以为律戒,室悬妙像,以为皈依,不知遵孔子家法,而溺意于禅教沙门者,往往出矣。
——礼科给事中张问达弹劾李贽上疏 回答:
(1)据上述材料概括李贽有哪些“离经叛道”的观点?(2)从这篇奏章中你能看出官府是怎样罗织李贽罪名的吗? 9.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天下之大害者,君而已矣,缘夫天下之大,非一人之所能治,而分治之以君工。天下不能一人而治,则设官以治之。
天子之所是未必是,天子之所非未必非,„„
引自黄宗羲《明夷待访录》
材料二 以天下之权。寄天下之人„„自公卿大夫至于百里之宰,一命之官,莫不公天下之权,以各治其事。寓封建(允许官吏世袭)于郡县之中而天下治之。寓法立而刑清。天下之宗子,各治其族,以辅人君之治。
引自顾炎武《日知录》
结合材料和所学过的知识,评述黄宗羲和顾炎武的君权思想。
要求:内容包括产生的原因,主张及评价,答案成文,限200字以内。10.阅读下列材料
下面是从《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历史》卷录下的几段:
●成于康熙二年的《明夷待访录》,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及其所产生的一系列社会经济、政治弊端,提出“有治法,而后有治人”的卓越见解„„
●自二十七岁起,断然弃绝科举帖括之学,遍览历代史乘,郡县志书,以及文集、奏章之类,辑录其中有关农田、水利、矿产、交通等记录,兼以地理沿革的材料,开始撰写《天下郡国利病书》„„
●他公开以“异端”自居,毕生反对礼教、抨击道学为己任。„„反对“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提出天理、人欲没有区别的见解„„
●反对豪强兼并土地,提出“平天下者,均天下而已”的主张。„„晚年所撰《读通鉴论》《宋论》,荟萃平生治史心得,为探讨其史学思想的重要依据。
请说说上述资料,都是叙述哪一位思想家的?并说说你的看法。
三、问答题
11.概括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诸人的思想特色及具体主张,并结合史实分析其形成的原因。
12.从孔子创立儒家学说到今天,儒家学说经历了两千多年的风风雨雨。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指出儒家学说在战国和秦汉时期的不同社会地位。
(2)简述明末清初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受到冲击的表现和原因?
(3)儒家文化在现代重新受到重视的原因有哪些? 答案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B 2.C 3.D 4.B 5.C 6.A 7.A
二、材料解析题
8.(1)赞颂历史上非儒家的学者代表人物;抨击封建社会男尊女卑的传统观念;破除对孔子的迷信,否定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2)行为不简,伤风败俗,道德败坏(如与无良辈游于庵院,挟妓女白昼同浴,勾引士人妻女入庵讲法);教唆青年犯法(如明劫人财,强搂人妇)和缙绅皈依佛门,不遵守孔子家法。
9.原因:明清之际,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封建制度渐趋衰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空前加强,主张:国君是天下最大的祸害;把君主的权力分散给百官,以削减君主权利;不能以国君的是非标准来评判问题,而应由学校控制,郡县官吏世袭,扩大地方权力;加强宗法制度。
评价:这些思想都反映了当时社会进步的愿望和要求,这些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对后来资产阶级革命产生了深刻影响。但是这些思想不能突破封建制度的束缚,例如宗法制度等。10.四则材料分别叙述了思想家黄宗羲、顾炎武、李贽、王夫之。四位思想家能够顺应时代要求,反对封建君主专制,抨击封建礼教,具有鲜明的民主色彩,他们所倡导的“求真”、“求实”学风也震动了当时中国的学术界和思想界,一些主张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三、问答题
11.特色:封建社会末期产生的反封建的民主思想,是早期的启蒙思想。主张:①政治上:反对君主专制。②文化上:主张学以致用,反对空发议论、不切实际的学风。③思想上:重视实践对人的认识的作用。原因:①政治上:封建末世的封建君主专制发展到顶峰,阻碍了社会发展与进步。②经济上:在商品经济发展基础上,资本主义萌芽出现并缓慢发展,市民阶层产生。③文化上:八股取士所形成的不务实际的学风,阻碍了文化的发展。④思想上:宋明理学的畸形发展,封建伦理道德教育、文字狱的盛行,停滞了思想的进步。
12.(1)战国时的儒家是诸子百家中的一个流派,并没受到格外的重视。秦朝时“焚书坑儒”,儒家学说被压制。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获得独尊地位。(2)表现:民主思想家抨击君主专制,指责儒家经典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是非标准。原因:①明清处于封建社会衰落时期,儒家思想走向极端,封建制度的弊端日益暴露。②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产生要求个性解放、反封建的民主思想。(3)原因:①儒学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核心,是人类文明宝贵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②发扬、改造儒家文化能够促进个人道德修养、社会稳定、甚至国际和平,能够推动人类社会和谐、持续发展 单元综合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先秦思想家不属于儒家学派的是
A.孔子
B.孟子
C.荀子
D.韩非子 2.以下不是由孔子编订、写作的典籍有
A.《论语》
B.《诗经》
C.《尚书》
D.《春秋》 3.孔子周游列国,宣扬“仁政”的主张,其“仁政”思想的实质是 A.改变社会制度的途径
B.建立封建统治的基础
C.维护劳动人民利益
D.加强对人民统治的一种手段 4.提出“天有常道,地有常数”,“制天命而用之”的思想家是 A.孟子
B.荀子
C.庄子
D.韩非子 5.老子思想中最有价值的精华部分是
A.无为而治的政治主张
B.小国寡民的理想
C.唯物主义思想
D.朴素辩证法思想 6.从战国“百家争鸣”到西汉“独尊儒术”的转变体现了 ①中央集权的强化
②思想控制的加强
③大一统局面的形成 ④儒家以外各学派的消亡 A.②④
B.①②④
C.①③
D.①②③ 7.董仲舒文化体制改革的核心是
A.确立儒学独尊地位
B.创办太学
C.推行教化,养士求贤
D.创办天下郡国学校 8.南宋理学的集大成者是
A.陆九渊
B.程颢
C.程颐
D.朱熹 9.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其中“天理”主要指的是
A.天体运行法则
B.社会发展规律
C.封建道德规范和等级秩序
D.“天人感应”理论 10.商鞅主张“重农抑商”,黄宗羲主张“农工商皆本”,根据他们所处历史时代,两者的主张
A.都反映了自然经济的需要
B.巩固中央集权的需要
C.都有利于当时的经济发展
D.都反映当时统治阶级的经济思想 11.提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的进步思想家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12.主张物质是第一性的,物质不断变化是万物发展规律的是 A.李贽
B.黄宗羲
C.顾炎武
D.王夫之
二、材料解析题 13.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克已复(合)礼(规范)为仁。......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动。”
“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
引自《论语颜渊》和《论语季氏》
材料二 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引自《论语》
材料三
夫严刑者,民之所畏也;重刑者,民之所恶也。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衰,设其所恶以防其奸,是以国安而**不起。
引自《韩非子》
材料四 “在中国的王道,看上去虽然好象是和霸道相对立的东西,其实却是兄弟。
引自鲁迅《关于中国的二三事》 回答:①材料一中孔子所谓“礼”的实质是什么?
②据材料一的观点并结合孔子所处的时代,指出孔子的政治倾向。
③概括材料二、三在目的上的相同点和在方式途径上的不同点。
④材料四说明了什么? 14.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天有其时,地有其利,人有其治(利用)„„天地官(管)而万物役(服务),„„制天命而用之。
摘自《荀子》
材料二 天子受命于天,天下受命于天子„„王者承天意以从事,与天同者,大治;与天异者,大乱。
摘自《春秋繁露》
材料三 天道,自然也,无为;如谴告人,是有为,非自然也。
摘自《论衡》
材料四 天之能,人固不能;人之能,天亦有所不能也。„„天与人交相胜,还相应。
摘自《天论》 回答:
①上述材料所共同反映的中心论题是什么?四个材料中“天”的含义是否一致?如何正确解释?
②比较材料二与材料三的论点,试结合所学知识进行评论。③材料一与材料四的观点有何异同?如何评价?阐述你的观点。1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子路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论语》 材料二 至论天下之理,则要妙精微,各有攸当,亘古亘今,不可移易,唯古之圣人为能尽之;而其所行所言,无不可为天下后世不易之大法。
――朱熹《行宫便殿奏札》
材料三 前三代,吾无论矣;后三代,汉、唐、宋是也,中间千百余年而独无是非者,岂其人无是非哉?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李贽《藏书卷》 请回答:
(1)据材料一指出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什么?
(2)据材料二指出朱熹对儒家思想的态度并分析其本质目的。
(3)据材料三指出李贽对儒家思想的态度与朱熹有何不同?反映了怎样的时代特征?(4)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儒家思想地位和作用的认识。
三、问答题
16.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儒家思想逐步成为我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思想。关于儒家思想对历史和现实生活的影响,史学界有两种不同看法:(一)积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消极作用;(二)消极作用是主要的,但也有积极作用。你同意上述哪一种看法?请结合儒家思想观点加似阐述。
17.王阳明说:“朱子所谓格物云者,在即物而穷其理也。即物穷理,是就事事物物上求所谓定理者也。”又说:“心即理也,天下又有心外之事,心外之理乎?”根据材料结合史实说明王阳明的心学与朱熹理学的异同。针对心学维护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明请时期,进步的思想家进行了哪些批判?反映了哪些问题?
答案详说
一、单项选择题
1.D 2.A 3.D 4.B 5.D 6.D 7.A 8.D 9.D 10.C 11.B 12.D
二、材料解析题
13.①奴隶主阶级的统治秩序(或适应和维护奴隶主贵族统治的道德规范)。②维护奴隶制度。③相同:都为统治者提供治国的方案(或维护统治阶级利益)。不同:孔子重“德”,反对 苛政和任意刑杀;韩非重刑。强调用重刑镇压人民反抗。④鲁迅提示无论儒家思想还是法家思想都是体现统治阶级意志,镇压人民反抗的工具。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14.①人与自然的关系。含义不一致。材料二中的“天”是指神。②材料二认为天有意志,天降灾乱。材料三则认为天没有意志,不会降灾祸惩罚人。材料二把“天”神化,目的是宣扬君权神授,皇权至上,宣扬大一统,其目的是让人民服从君主。材料三明确提出“天意”是人制造的,与自然现象无关。③两个材料都提出人类征服自然,利用自然的观点。但材料四还提出自然与人互相制约的关系,比材料一的观点更为全面。因为人类不仅要有战胜自然的勇气,更要遵循自然规律。
15.1)核心是“仁”。目的:调解与和谐人际关系,缓和社会矛盾,维护奴隶制度。(2)态度“朱熹坚持儒家学说,认为儒家思想不可改变。本质目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3)李贽反对坚持儒家思想,认为不应以儒家思想作为衡量是非的标准。时代特征:封建社会日趋落后。(4)儒家思想对缓和社会矛盾,建立和谐社会,实现社会安定具有积极作用,但在封建专制统治下,儒家思想日益僵化保守,禁锢了人们的思想,阻碍了社会的进步。
三、问答题
16.(1)积极作用:①“大一统”思想,对巩固中央集权、维护中华民族的统一和国家安定有积极作用。②它的“仁”、“仁政”学说,具有古典人道主义性质;有助于防止暴政,有利于社会安定和经济发展;③儒家的“仁义”、“孝”等观点、逐渐成为中华民族的道德伦理观,有利于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④儒家的教育思想,如:“温故而知新”、“因材施教”等,对于我国古代和现代教育,人才的培养有积极作用。⑤儒家思想渗透到我国文学、艺术、社会科学等各个方面,对我国的文明进步、传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消极作用;①“大一统”思想,巩固封建君主专制统治,加强对人民的镇压。②儒家思想中“三纲五常”、“仁义道德’构成了我周封建社会宗法制度的理论基础,成为封建统治者束缚、奴役、压迫人民的沉重枷锁。③“独尊儒术”的观点,严重束缚着其他思想的传播,对我国科技文化的发展有消极影响。④它是我国小农经济的产物,具有保守色彩,不利于中华民族的积极进取,在现代精神文明建设中有一定消极作用。⑤儒家教育思想中轻视生产劳动,鼓欢“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等,带有浓厚的封建糟粕。
5.中国传统主流思想课 篇五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
【考点一】了解诸子百家中道、儒、墨、法诸家的代表人物
1、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2、墨家:墨子。主张:兼爱、非攻、尚贤、节俭。
3、道家:老子。 “无为而治”、“小国寡民”。
4、法家:韩非子。主张:以法治国、中央集权。(最符合社会需要)
【考点二】理解孔子、孟子、荀子的主要观点
1、孔子:①思想的核心是“仁”,就是爱人;要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②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
③希望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主张“克己复礼”。
④教育上:首创私学 ,主张“有教无类”,打破了贵族对教育的垄断局面。
2、孟子:①主张实行“仁政”,提出“民贵君轻”的思想。
②伦理观上:主张“性本善”。
3、荀子:①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并提出“君舟民水”的著名论断。
②伦理观上:提出“性恶论”。
【考点三】了解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和太学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①提出者:董仲舒。
②主要思想主张:
(1)为适应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为了加强君权,宣扬“君权神授”,提出了“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
(3)为了维护统治秩序、巩固君权,提出了“三纲五常”。
③结果: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
④影响:儒家思想逐渐成为历代统治者所推崇的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
2、太学:汉武帝时兴办,大大提高了儒学的地位。
【考点四】了解宋明理学的代表人物与基本主张
1、北宋:程颢、程颐(二程):天理是万物的本原,先有理后有万物,这是理学的核心思想;把天理与伦理道德联系起来。
2、南宋:朱熹(理学集大成者):天理就是指“三纲五常”,强调“存天理,灭人欲”;
3、明朝:王阳明: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考点五】理解李贽、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基本主张
1、明朝后期“离经叛道”的李贽的思想主张:
①指出孔子不是天生圣人,反对以孔子的是非为标准。
②批判 “存天理,灭人欲”,强调人正当的私欲。
③李贽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要求。
2、明末清初黄宗羲的思想主张 :
①批判君主专制。②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③工商皆本。
3、顾炎武的思想主张:
①经世致用。②提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名言
4、王夫之的的唯物思想:具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
6.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 篇六
中国传统的管理思想,分为宏观管理的治国学和微观管理的治生学。治国学适宜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的需要,包括财政赋税管理、人口田制管理、市场管理、货币管理以及国家行政管理等方面。治生学则是在生产发展和经济运行的基础上通过官、民的实践逐步积累起来的,包括农副业、手工业、运输、建筑工程、市场经营等方面的学问。这两方面的学问极其浩瀚,作为管理的指导思想和指导原则,可以概括为如下要点:
一、顺道
“道”在汉语中有多种含义。属于主观范畴的“道”,主要指治国的理论;属于客观范畴的“道”,主要是指客观经济规律。这里用的是最后一种含义,指管理要顺应客观经济规律。比如,《管子》认为自然界和社会都有自身的运动规律,“天不变其常,地不易其则,春夏秋冬,不更其节”等等。
二、重人
“重人”是中国传统管理的一大要素。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重人心向背;二是重人才归离。要夺取天下,办成事业,人是第一位的,故我国历来讲究得人之道、用人之道。《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国家必须“令顺民心”,“从民所欲,去民所恶”,乃为“政之宝”。司马迁提倡“能巧致富”,他说“巧者有余,拙者不足”。
三、人和
“和”就是调整人际关系,讲团结,上下和,左右和。对治国来说,和能兴邦;对治生来说,和气生财。故我国历来把天时、地利、人和作为事业成功的三大要素。孔子说:“礼之用,和为贵。”《管子》说:“上下不和,虽安必危。”
近代成功的企业家也都注重人和,创办申新纱厂的大企业家荣德生治厂以“《大学》之„明德‟,《中庸》之„明诚‟”对待下属,“管人不严,以德报人”,“使其对工作不生心,存意外”,“自治有效”。
四、守信
治国要守信,办企业也要守信。孔子说:“君子信而后劳其民。”《管子》特别强调要取信于民,提出国家行政应遵循的一条重要原则,“不行不可复”。也就是说,治理国家,必须言而有信。政策多变,出尔反尔,从来就是治国大忌。治国如此,治生亦然。我国从来就是提倡“诚工”,“诚贾”的传统,商而诚,苟取一时,终致瓦解,成功的商人多是商业信誉度高的人。
五、对策
“运筹策帷幄之中,决胜于千里之外”。这句中国名言说明在我国古代治国、治军、治生等一切竞争和对抗的活动中,都必须统筹谋划,正确研究对策,以智取胜。《孙子》认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己,每战彼殆。”《管子》主张“以备待时,”“事无备则废”。治国必须有预见性,有备无患,预则成,不预则废。
六、法治
我国的法治思想起源于先秦法家和《管子》,后来逐渐演变成一整套法治体系,包括天土法治、财税法治、人才法治、军事法治等等。韩非认为法治优于人治。他还主张应有公开性和平等性,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都得守法。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演变
一、“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
“以人为本”思想在我国最早是由政治家管仲提出的,其本意是只有解决好人的问题,才能达到“本理国固”的目的,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基本上就是沿此传承下来的。我国古代思想家对人的行为进行了深入研究。如关于人的行为规律。孔武提出“人情之理,不可不察”[1]。在管理中,要重视研究人的规律,要根据一定的规律去满足人的欲望,办事情才能符合客观实际。关于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荀况提出:“天有其时,地有其财,人有其治”[2]的观点,强调人有掌握天时、使用地利的办法,如果放弃人的努力,期望天地的恩赐,那就太糊涂了。关于奖励和惩罚问题。认为要用赏赐去鼓励人们不怕牺牲,为国立功的精神和行为,用刑罚使干坏事的人害怕,并得到约束。关于群体行为和组织行为的思想,荀子指出:“人之生不能无群,群而无分则争,争则乱,乱则离”[3]。这里,荀子提倡的就是集体行为,他认为群体性是人类本性之一,人的生存不能离开群体。总之,我国古代十分强调以人为核心的各种群体关系,包括家庭邻里、社会、国家乃至自然界,它倡导的不是个人主义而是对更大实体的责任。
二、“正人必先正己”的管理思想
中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正己而不求于人,则无怨。”“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4]意思是端正自己与他人,成就物业为自我。从管理学的角度来说,就是最佳的管理行为都应是以双向约束为基本要求的,不仅约束他人行为使之端正,同时也使自己的行为得以规范。先哲们认为,“正己”为“正人”的前提,如果连自己都不能“正”,岂能奢言正人。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本质是“人为、为人”。个人首先要注意自身的行为修养,“正人必先正己”,然后从“为人”的角度出发,来从事、控制和调整自己的行为,创造一种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激励环境,使人们能够在激发状态下工作,主观能动性得到充分的发挥。“人为”与“为人”二者具有相辅相成的辩证关系。对任何管理者或被管理者,都有从“人为”向“为人”转变的过程。这一过程体现在家庭、行业、国家一切方面的管理之中,管理者与被管理者越是注重自身行为的素质,其“为人”即管理的效果就越好。我国古代管理非常强调领导者道德素质的重要性,崇尚“道德教化”和“正己正人”的管理方式。管理是一个“修己安人”的过程,一切管理都以“修己”作为起点,最终达到“安人”的目标。其实,“安人”的终极目标还是实现自己搞好管理之目的。
三、富有辩证法思想的“经权观”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管理思想普遍贯穿着经权观,“经”指“变中不易的常理”,即管理中普遍的稳定的原则,“权”指“应变的权宜”,即根据时空和势态变化而不断改变着的方法和策略。这种经权观要求“执经达权”,即根据普遍的管理原则和事物运动的客观规律来选择和确定合适的管理策略和方法,最后达到管理目标;同时要求“通权达变”,即根据不断变化的情势而随时调整自己的管理方式,“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德治礼治的恒久之道正是由于不断的变通才得以持久,得以实现的。
四、经世实用的战略管理思想
我国古代的军事典籍中蕴藏着大量的战略管理思想,这已成为今天军事乃至企业经营战略管理的重要思想宝藏。在《孙子兵法》中,孙子着重指出了战略谋划的重要性。他强调事前必须周密分析条件,充分考虑“道”、“天”、“地”、“将”、“法”这“五事”,做到“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5]。在“五事”的基础上,还要探求和对比敌我双方的强弱优劣,称为“七计”。这里所说的“道”,就相当于我们现在的管理目标,“天”和“地”相当于时机和环境,“将”指有能力的管理者,“法”则相当于制度、纪律、组织。“法”即是经营学中的经营管理能力。
五、“天人合一”的整体和谐观管理思想
古代管理思想是以整体和谐观为基础的。也就是把管理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的过程,促使社会与自然、管理系统与外部环境以及管理组织内各种组成之间达到最佳和谐,把管理的各个要素和功能组成一个统一的有序结构。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灵魂是和谐观。它以追求管理系统的协调、和谐、稳定为目标,在生产管理上实现“天人合一”;在社会管理上实现“天下一家”;在人事管理上实现“知行合一”和“情理合一”。和谐观使管理不仅表现为一种科学的理性操作,更是一种人们所创造的理想境界。管理的最高境界是“无为而治”,一个组织中的成员都能自发地按照规范和要求办事,自觉地发挥自己的力量,维护组织的宗旨和荣誉,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从心”,孟子所说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其他
管理,虽是近现代才在中国长期使用的术语,但相关思想,则早在人之初就已出现。中国古代学术以人文为主,管理是其主要内容。管者,古乐器名,泛指细长圆形中空之物,衍义枢要、管制、包容、包管;理者,治玉也,衍义治理、治疗、温习、义理、道理、法则、名分等。管与理结成管理一词,其义精深明确。管以理,以理管。从先秦至清末,中国的政治家和思想家在如何管理社会、协调人际关系上尽心尽力,形成丰富的管理思想。但这是集权官僚制的管理,其经济基础和对象,主要是小农经济。
任何管理思想都不是先验的,而是有着一定历史传统的维系。我们祖先的管理思想综合体现了“顺道、重人、求和、法治、守信、预测”,对提高现代人们的管理决策水平有着重大意义
《易经》“易”为中国学术思想的根本。《易经》分好多支脉,其中“周易”影响最大,此外还有“归藏易”、“连山易”等等。近代有学者考证,儒家思想来自周易,道家思想来自归藏易,墨家思想来自连山易,而阴阳家、纵横家、法家、名家、兵家等思想,无不渊源于“易”。《易经》堪称中国管理智慧的源头,其原理贯穿天、地、人三才之道,凝聚着中国文化在漫长的文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和人生规律探索的经验成果。《易经》原 理影响着中国人社会生活的诸多方面,易道管理的核心就是把对世界的认知和自身的价值,在实践操作的基础上密切结合起来,这种决策管理模式包含着许多具体的 经营策略,涉及了预测、计划、决策、组织、沟通、变通、控制、用人原则等诸多现代管理学中所关注的问题。
儒家思想单从管理的角度进行概括就是“修己安人、举贤任能”。修己安人与中庸思想 孔子认为领导人的思想道德素养是实现有效管理的关键。以“仁”为核心、以“礼”为准则、以“和”为目标的伦理思想,是其管理思想的精髓。孔子认为,管理者得到被管理者的信任程度以及由此产生的被管理者的信心的高低,对于管理工作的成败,具有根本性的重要意义。《史记》中商鞅“立木为 信”的故事就是这种以信立业思想的最好佐证。孔子这种以人为本的伦理思想,应用于现代企业管理中,就是对企业进行人本主义的伦理管理,其特点是企业管理工 作以做好人的工作为核心,通过伦理规范和道德教化,培养人们共同的信念和价值观,增强员工对企业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实现企业和谐有序发展的目标。孔子提倡在管理时对民众“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意即既要施惠于民,又不过度耗费;既要役使百姓,又不使产生抱怨;既有欲求,又不贪心;既庄重又不傲慢;既威严又不凶猛。刚柔相济、恩威并用,这就是“中庸”思想在管理中的体现。举贤才与任而能信 孔子说:“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选拔正直的、有真才实学的人居于高位,则民众就会悦服,反之,则民众就不会悦服。这反映了孔子的 任人惟贤的人才管理思想。“任而能信”是孔子人才管理思想中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他认为,对于考查合格已被任用的人,应在工作上给予充分的信任和支持,这是用好人才、发挥其才干的重 要条件。孟子则以“选贤与能”与“任而能信”为推行仁政的组织保证,他认为,国君选用贤能的人要听取多方面的意见:如果身边的人说贤能,不能相信;大夫们 说贤能,也不能相信;全国的人都说贤能,并且考查之后发现他真的贤能,才可任用。身边的人说不行,不要听信;大夫们说不行,也不要听信;全国的人都说不 行,并且考查之后发现他真的不行,才可罢免。这样才能选用贤人,做好国君。
《孙子兵法》中的管理科学思想
《孙子兵法》是中国古代一部闪烁着灿烂智慧光辉的军事科学著作,同时也是一部闪耀着璀璨理性光芒的管理科学全书,其中蕴含着丰厚的决策、组织、修养思想,至今给人以深刻启迪。
一 决策得于知、谋、变
“知”是决策的基础。《孙子兵法·谋攻》提出:“知已知彼,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已,一胜一负;不知彼不知已,每战必殆。”《军争》中也有“不知诸候之谋者,不能豫交;不知山林、险阻、沮泽之形者,不能行军;有不用乡导者,不能得地利”的论述,强调知的范围要广,既要了解自然环境也要了解社会环境,既要知已又要知彼;知的程度要高,必须全面、准确、深入、快捷地收集信息,为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保障;知的途径要多,既要观察又要对比。
“谋”是决策的核心。孙子曰:“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无算乎。”谋达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可以“不战而屈人之兵”,所谓“上兵伐谋”。通过广泛而深入的调查研究,占有了全面而精确的信息资料,知已且知彼,在此基础上认真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谋划”工作,确定最接近“完美”的方案,这是整个决策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预则立不预则废”,说的也是这个道理。
“变”是决策的灵魂。孙子曰:“兵无常势,水无常形,能因敌变化而取胜者,谓之神。”战争的瞬息万变决定了战略战术的变通性,只有做到了“因利而制权”,应机而动,顺势而变,才能为作战提供科学的指导;同样,社会政治经济形势的瞬息万变决定了决策的变通性,只有顺应时势,随机应变,才能保证主观决策与客观环境的适应。因此,要善于根据矛盾的发展变化对原有决策进行调整,使决策之“矢”始终瞄准环境之“的” 二 管理贵在德威并重
《孙子·行军篇》中说:“故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是谓必取。令素行以教其民,则民服;令不素行以教其民,则民不服。令素行者,与众相得也。”对部属,用“文”统一思想,有“武”统一行动,文武兼施,德威并重,既要借制度约束、纪律监督,直至惩处、强制等“武”的手段进行刚性管理,也要依靠感召、启发、诱导和激励、奖惩等“文”的方法进行柔性管理。
制定明确的规章。“法者,典制、官道、主用也。”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明确的规章制度,一方面使得将士明确自己的位置和责任,增强自我约束力;另一方面使得“法治”有法可依,可以避免领导工作“人治”的随意性,实现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
严格按制度办事。要做到令行禁止,必须对士卒“令之以文,齐之以武”,既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统一思想,又要以强制的军纪、军规约束言行。孙子反对“乱而不治”,认为只有部队编制有序,管理严密,才能“治众如治寡”;旌旗鲜明,号令严肃,才能一呼百应,“犯三军之众,若使一人”产生强有力的战斗力。
功必赏、过必罚。孙子所说:“取敌之利者,货之”,说的是有功必赏;“卒未亲附而罚之则不服,不服则难用也;卒已亲附而罚不行,则不可用也”,说的是赏罚要把握时机;“赏其先得者”,“赏其厚于间”,既要赏“冒尖”人物激励战功,又要厚待身处危境的间谍以安其心,说的是赏罚不在于人数的多少,而在于典型;“夫战胜攻取而不修其功者凶”,说的是不论功行赏是危险的;“数赏者,窘也;数罚者,困也”。说的是赏罚要有度,赏罚过滥则功效大大降低。要慎用赏罚,力求发挥最大效力。汉楚相争,项羽的兵力是刘邦的四倍,然因“于人之功无所记,于人之罪无所忘,战胜而不得其奖,拔城而不得其封”,终令程平、韩信等离他而去,择良木而栖之,择贤主而事之,以“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气概,最终也难免演了一幕“别姬”的悲剧。教训是很深刻的。三 谋略重在择人任势
孙子在《势篇》中说:“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故能择人而任势。”求胜之道,贵在把握和创造有利形势,从全局态势出发,选择最适于担当此任的人才。
求之于势。求势的根本是“取势”,在充分把握势态的发展变化中,以势酿势,实现克敌制胜的战略目的;而要“取势”必先“识势”,既要对形势的发展变化有超前的认识,又要对自己的取势实力有清醒认识。只有“识之于势”,才可能因其势而利导之,化胜势为胜算,化胜算为胜绩。
择人而任。有了“识势”的眼光和“取势”的头脑,没有能够担当重任的人,还不免要落入“失势”的境地。诸葛亮对街亭战略地位的卓识和在抢占天时地利的先声方面都胜过司马懿,只因在最关键处错用了一个马谡,造成了几乎难以挽回的不利局势。可见,择人而任,对人才因势而用、量力而用、大胆委任、放手使用,是事业成败的关键。四 权威来自公上爱下
权威是政令畅通、令行禁止的保证。孙子认为,管理者要树立权威,必须对上抱以公心,对下投之以爱心。
以公心对上。孙子曰:“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战道必胜,主曰必战,必战可也;战道不胜,主曰必战,无战可也。”处理对上关系应该顾大局、弃私利,站在公正无私的立场上,实事求是地按客观规律办事。
以爱心对下。“视卒如婴儿,故可与之赴深溪;视卒如爱子,故可与之俱死。”领导者爱惜体恤部属,部属就会“士为知已者死”,将生死置之度外,心甘情愿地赴汤蹈火,“擒龙跟你下大海,打虎随你上高山”。“主不可以怒而兴师,将不可以愠而致战。”管理者切忌鲁莽行事,轻易陷部下于困境之中。
以公心对上,以爱心对下,便可这到齐心协力的境界。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概论
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产生的背景上看具有二重性
首先,从中华民族生存的地理环境上来看。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在气候温暖湿润、江河纵横勾联、土地广袤富饶的自然环境下生存繁衍、从事单一的种植型农业生产活动。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等适宜的气候条件、长江黄河淮河等充足的灌溉水源、辽阔疆域上肥沃的江河冲积平原,都非常有利于人们的农耕生产。在这样的生存条件下,中国古代的先民们“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很久以来就过着“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封闭的自给自足的生活,习惯于乐天知命,安分守己,崇尚和谐、安稳、平和、缓慢的生活方式,生活中喜好中庸之道,提倡“温良恭俭让”的谦谦君子风度,人格上讲究道德修养和自我完善,具有盲目的从众心理和特别容易融入群体之中的特点。这种小农经济的长期影响,具体到管理思想方面,就形成了中国古代管理上群体的小富即满、小成即安的小农意识,固守封闭不思冒险、甘于守成乏于开拓,易于满足鲜有进取,就是这种思想的鲜明写照。
其次,从宗法制度的角度分析。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着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法制度,强悍的宗族凝聚力量和“家长制”式的集权专制,将社会全体成员通过共同的风俗习惯、心理状态、行为规范牢牢地联系在一起,导致了中国管理思想上重“人治”轻“法制”、重裙带关系轻法律约束的传统形成,整个社会就如同一张巨大的关系网,将每一个社会成员都纳入其中,成为其中的某一节、某一环,谁也挣脱不开,逃脱不了,由于宗法制度的影响,使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既带有鲜明的专制性、等级性,同时又具有牢不可破的血缘亲情和心理上的融合凝聚能力。
第三是儒家和道家文化的影响。儒家和道家是最具中国文化特色的传统文化,因而对中国古代管理思想的影响也最深远、最持久、最具有决定意义。儒家和道家作为两种具有不同价值观念、不同思维方式、不同心理模式的思想体系,在整个中华民族精神和民族文化的融合演进中,互相刺激、互相影响、互相吸收,共同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同时也衍生了两种不同的管理思想。
儒家主张“积极入世”的人生态度,在个人的追求上,提倡“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在认知和个人修为上主张“格物、致知和正心、诚意”,在个人和家国的协调发展上强调个人奋斗和家国利益的趋同一致,追求的终极结果是实现“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和谐统一,崇尚内圣外王和天下大同思想。而道家和儒家相比,它更倾向于清心寡欲和宁静自守,采取的是一种“消极避世”的管理思想。它主张凡事与世无争,顺其自然,一切都超然世外、甘于寂寞退隐,在“无为”中追求“无不为”。在长期的儒道融合交流互促中,使得中国人无论在得意或失意时都能非常容易地找到思想和心理平衡的支点。因此,受儒家和道家影响,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既有“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积极入世追求,也有辄遇困难挫折就退隐山林、避于桃源自娱的消极遁世思想,这给古代的中国人提供了很大的通达权变的空间,因而也使得中国人无论在什么样的生存状态下都能活得适得其所。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从方式和方法上看具有刚柔性
受中国生存环境、宗法制度和儒家道家文化影响,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上的二重性表现在思维的方式方法上也体现出了“刚柔相济”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谋与动、义与利、赏与罚、德与刑、上与下、中央与地方的管理关系上。
1、谋而后动的决策思想。
在管理工作中,决策是一个管理者必须首先考虑的首要问题。那么,管理者应该如何决策才能确保决策不失误,我国的古代先贤给我们留下了许多精辟的见解。“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先谋后事者昌,先事后谋者亡。”告诉我们无论做什么么事情都要先谋而后动,只有谋划的充分、合理、科学,才能在执行起来游刃有余,才能做到“不动声色,而措天下于泰山之安”,做事情才能成功而不失败。所谓“日之能烛远,势高也;使日在水中,则不能烛十步”,意思是讲作为领导者,应该具备高瞻远瞩的特质,绝对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森林或者鼠目寸光,治看眼前利益而看不到长远利益。宋代文学家苏轼在《策别十八》中说:“为国有万世之计,有一时之计,有不终月之计。”“不谋万世,不足谋一时;不谋全局,不足以谋域”是说做事应该有战略决策和战术决策、长远规划与短期计划之别,根据形势情况的变化按照既定目标或相时而动,有助于管理成功。可见,预测和决策关系全局成败,中国人向来强调谋划和规划,强调战略和战术的综合运用,主张谋而后动。所以孙子说:“知彼知己者,百战不殆”、“知天知地,胜乃不穷”。
2、义利两全的取舍思想。
在中国古代社会中,虽然有一些人主张重义轻利,但是却是也有一批实用主义的思想家、哲学家提倡讲义与利并举,主张义利双兼,这种充满着浓重的讲利重义的管理思想,倡导“见利思义”、“义然后取”,“义,利也”,“兼相爱,交相利”。宋代苏轼就是其中之一,他在《利者义之和论》中说“义利利义相为用”,主张义利互为共用,二者不能偏废。春秋时的管子更是认为“自利”是人所共有的情结:“民,利之则来,害之则去。民之从利也,如水走下,于四方无择也”。然而,管子并未走向极端。他还认为“自利”与“利人”并不完全矛盾的,而且“自利”之德与“利人”之德同时也是统一调和的。
”陈寿在《三国志·吴书·骆统传》中进一步讲这种义利观念和富民利民联系起来,指出“财须民生,强赖民力,威恃民势,福由民殖,德似民茅,义以民行。”他讲的是财富是人民创造的,国家的强大依靠的是人民的力量,国威靠的是人民的气势,福利乃是由人民所树立,道德靠人民的实践来兴盛,义的实现靠人民的共同行动。这句话,可谓深刻的概括了中国义利两全的管理真谛,在普通民众之中具有广泛的影响。
3、赏罚分明的激励思想。
在激励和奖惩方面,孙子提出:“合军聚众,务在激气。”诸葛亮指出:“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诛罚不避亲戚,赏赐不避仇怨”,应做到“无党无偏”,意思就是说管理者务必要做到赏罚公正分明,才能服人服众。春秋战国时期的韩非子主张“诚有功,则虽疏必赏;诚有过,则近爱必诛。”对此诸葛亮论述的更加具体,他说“赏罚之致,谓赏善罚罪也。赏以兴功,罚以禁奸。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赏赐知其所加,则邪恶知其所畏。”只有做到赏罚分明,才能对良善功将有所激励发扬,对奸恶无功有所咸惧,以确保管理组织的正常科学运转。
4、德刑并用的宽猛思想。
在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中特别重视德能兼备的标准,我国远古时代的“禅让制度”就是在考察德行修养的基础上实行的推举贤能的管理制度。管子认为,国家选贤任能,要举拔有德者给予爵位,举拔有才者就任为官。把德行置于功劳之上,主张国家用人要德才兼备,德能并举,“德”与“能”不可偏废。选贤还应做到“不以年伤”,即选用人才不应受年龄的限制,从而否定了资历主义。管子强调考核官员的内容主要有三:一是德望与其地位是否相称;二是功绩与其俸禄是否相称;三是能力与其官职是否相称。孔子治国主张:“为政以德”,用道德和礼教来治理国家,实行“礼治”或“德治”,认为把德礼施之于民,是治理国家的理想方案。在具体方法上,他提出要重教化,要“富而后教”。在教与刑上的运用上主张宽猛相济,树立君主权威。商鞅则反对儒家的“仁义”说教思想。他主张:“以刑治,民则乐用;以赏战,民则轻死。”(《弱民》)这样,才能达到“以刑去刑”,(《画策》),认为非以“法治”无以治国平天下。
5、上下同欲的同道思想。
任何一个组织,都有人群组成。什么样的组织才有战斗力?才能充分发挥组织中每个人的内在潜能,一直是管理者在努力思考的问题。《周易·系辞下》中有一句名言:“君子上交不谄,下交不渎。”欧阳修在《朋党论》中说“同心而共济,始终如一”,嵇康在《卜疑》中说“交不为利,仕不谋禄”。在决定战争胜负的各种因素中,孙子说“上下同欲者,胜”,这些都突出强调了人和同心的重要性,作为管理者只有让部属充分认识到统一的的、崇高的共同目标,使整个组织成员团结一致、同心协力才能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并以此去争取伟大的胜利。
6、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
在组织理论方面,我国古代虽然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但是散见于古代先贤片言之语论述中的管理思想,仍然为我们现在从事各种管理工作提供了可供借鉴的名言警句。其中执要群效的统一思想就是这种组织理论的雏形。《韩非子·扬权》中说“事在四方,要在中央。圣人执要,四方来效。”在这里,韩非子第一次将决策层和执行层、中央和地方的管理职能进行了明确的划分。管子在《管子·明法》中说:“威不两错,政不二门。”李世民说:“理国守法,事须划一”,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也有一句名言:“为治有体,上下不可相侵”。这些论述都从不同角度强调了上下级之间权利与责任的不同,并且都明确指出统一决策指挥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
7、不偏不倚的中庸思想。
“中庸”思想,是儒家须臾不可分离的管理之道。孔子说:“过犹不及”。(《先进》)程熙对中庸的解释是“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朱熹在《中庸章句》的开首将其注之为“中者,不偏不倚,无过与不及之名。庸,平常也”。并引用尧授舜的“允执厥中”和舜授禹的“十六字心传”——“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对中庸的精髓含意进行深刻阐发。教育和引导人们在处理和解决问题的时候不应该走极端,要避免过与不及的出现。应从两端入手,抓住问题的“终始本末、上下精细、无所不尽”,再“量度以取中,然后用之”。“中庸之道”,通俗地说,就是正确掌握事物发展的“度”,以实现管理的和谐发展。
8、对立转化的辨证思想。
我国古代先人在总结与自然和部族国家斗争的成功和失败的基础上,逐渐形成了朴素的辨证思想,这在《易经》《老子》《孙子兵法》中都得到了集中、充分的体现。中国这种充满了哲学四辨的管理思想,主要表现在整体观和转化观两个方面。与西方人的思维不同,中国古代的管理思想也常常习惯于从整体到个体或者从个体角度审视和对待整体,主张整体和个体的有效统一比如表现在中国画上,中国画以“写意”为主,重视对整体的把握,并不重视对细节真实的分析,就是书法也讲究一气呵成,一气贯通。表现在集体组织中,特别注重“少数服从多数,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这种管理思想虽然有时容易压抑个体能动性的发挥,但是却特别容易形成拼搏、奉献、团结的战斗群体,有利于发挥团体的整体优势。
至于在转化观方面,其中“物极必反”、“否极泰来”和“盛极必衰”等,就是其所蕴涵的辨证的管理思想,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古人早已认识到了万物相互联系、阴阳互相消长之间哲学管理理论。例如:《老子》中“以顺待逆,以逸待劳,以卑待骄,以静待躁”的后发制人思想,“欲先取之,必先与之”的取与之法,“不战而胜,是为上策”的战略思想,“避实而击虚”“因敌变化而取胜”的应变之策,“千军易得,一将难求”的选材识贤的人事原则等,都是这种因应变化转化的精彩论述,即便现在依然左右着我们的思想行动,给我们以管理的启迪。
9、以民为本的民本思想。
“以人为本”的思想在中国古代管理思想中始终占主导地位,认为人是构成国家整体的第一要素,要求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提倡“爱人贵民”。早在春秋战国时期中国文化已经“表现出较为鲜明的人文意识”。管子说:“君若将欲霸王举大事乎?则必从其本事矣”;“夫霸王之所始也,以人为本,本治则国固,本乱则国危”;“齐国百姓,公之本也。”《管子》认为,务本之道在于经营民心,争取百姓。达人民之所愿,予百姓之所需。尽量做到“民恶忧劳,我佚乐之;民恶贫贱,我富贵之;民恶危坠,我存安之;民恶灭绝,我生育之”。要求齐桓公竭诚听取民众的意见,把人作为管理的重心。而管理国家说到底就是对人的管理,“治国就是治人”。孟子从“民为立国之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天时不如地得,地利不如人和”。又说“桀纣之失天下也,其失民也,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反之,“暴其民,甚则身弑国亡,不甚则身危国削”。并进而指出:“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下”。荀子则指出:“百姓之力,待之而后功。百姓之群,待之而后和。百姓之财,待之而后聚。百姓之执,待之而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