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2024-09-27

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共8篇)

1.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一

浅析北京乡村旅游发展策略与措施

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是国内唯一一家定位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的专业机构,有超过10年的规划设计经验。山合水易对城乡统筹模式、乡村旅游与休闲农业、新农村建设、古村古镇开发、民俗旅游设计、乡土建筑设计等内容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实践,积累了丰富的操作经验,聚集了大量的专业资源。作为北京首屈一指的乡村旅游规划类专业机构,北京山合水易规划设计院的专家是看着北京的乡村旅游一步步的发展过来,并且专家们所做的贡献也是不可小觑的。如北京的CBD高端生态园的打造等。专家们认为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策略和措施有着自己的特色之处。

(一)策略

1、资源整合策略——科学规划分类指导

乡村旅游活动的顺利开展有赖于各个旅游要素资源的整合开发,来构成一个完善的乡村旅游系统。一方面针对当前北京郊区乡村旅游普遍存在的基础设施薄弱,环境建设落后和旅游配套设施缺失的现象,需要通过科学规划,催化乡村旅游系统要素的相互整合,规避乡村旅游系统的发展风险,维护乡村旅游系统的稳定运行。将农村旅游资源、农村人力资源、资本与物力资源等各种生产要素优化配置,以实现旅游者和农村旅游目的地的发展目标及各项效益。另一方面,北京乃至中国农业发展的悠久历史造就了农村民俗风情多元化,生产劳作差异化的特征,在开展旅游活动过程中要本着分类指导,突出农味的原则,杜绝一概而论,盲目跟风的发展现象,结合地方资源特色和农业生产习惯来开展乡村观光休闲、度假体验、商务会议、民俗文化、科技教育、抗体疗养等各种类型的专项旅游活动。

2、产品开发策略——项目带动打造精品

乡村旅游产品开发要通过项目带动策略来打造农村旅游的精品、名品、优品,形成一套完整的乡村旅游产品体系。在整体

规划乡村旅游产品开发的过程中,将区域内乡村旅游起步早,产品开发较成熟,客源市场初具规模的地区确定为优先发展项目,通过旅游活动策划、产品线路包装,集中打造品牌形象,进一步整合资源来提升竞争力;将乡村旅游资源状况良好,市场潜力大和基础设施建设不够完善的地区确定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进一步的资源开发,完备配套设施,拓展市场空间使其能够较快地发展起来;对于区域内比较分散的农村旅游资源和非开发的农村旅游资源,通过合理规划,确定区域乡村旅游发展的支撑发展项目和储备发展项目。乡村旅游的产品开发以优先项目带动储备项目发展,以支撑项目配合重点项目开发,实现层级开发,梯度发展,不断提升产品品质的良性循环开发模式。

3、功能拓展策略——产业互动科技先导

北京乡村旅游的发展要通过功能拓展来丰富旅游活动类型,以满足现代旅游者多元发展的个性需求,并扩大旅游收益渠道。一方面通过产业互动发展实现农业旅游功能的提升和拓展,依托农村优越的资源环境,丰富农特产品,独特的农事活动开展旅游活动,注入现代旅游休闲观念,推进旅游产品传统的观光功能向休闲度假、商务会议、医疗康体等高层次的功能拓展;另一方面,引入先进的科学技术提升乡村旅游功能,发展都市型现代农业,不仅能够挖掘乡村旅游的科普教育功能,增加乡村旅游产品的吸引力,提高农村服务水平和质量,还能够改善农村精神面貌,提高农民文化素质,为旅游者营造一个更加文明的旅游环境。

4、品牌提升策略——突出主题塑造形象

品牌就是竞争力,在体验经济到来的时代,品牌就是乡村旅游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品牌总是依托于非常具体的产品、服务和形象。乡村旅游形象是对农业、农村旅游资源特色,发展现状和区位条件等多方面的一个高度浓缩和提炼,既要体现区域的特色,又要能够引起旅游者的消费共鸣。浓郁的民俗风情和文化内涵同具有乡土气息的农事活动结合起来,形成了具有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形象,它对于形成乡村旅游产品体系、旅游产品线路的营销推广、地方乡村旅游的品牌塑造都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乡村旅游的形象定位既要考虑到形象的综合性,即形象内容的多层次性和旅游者心理感受的多面性;还应考虑到乡村旅游形象的稳定性和可塑性,即形象一旦形成,便会在旅游者心目中产生印象,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同时,乡村旅游形象也不是一层不变的,可以通过旅游产品项目的创新,旅游服务的提升,乡村节庆活动的开展来塑造。

5、市场推广策略——区域联动平台搭建

乡村旅游要走向市场,吸引广大旅游者,同样需要营销策划,产品推介,但是仅靠单一的农户或旅游景区景点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的,需要区域联动发展,搭建起农村旅游发展的政府推动平台,产品互动平台,信息共享平台以及形象共塑平台。发挥政府部门的政策导向职能,引导旅游者对乡村旅游产品的消费偏好,可以弥补乡村旅游发展相对薄弱的经济基础;通过区域间农村旅游产品的联合开发,旅游线路的搭配组合,能够更大地满足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利用现代互联网技术,为旅游者提供最全面的农村旅游信息;不同区域内的乡村旅游资源通过整合,使得区域乡村旅游的形象得到进一步的丰富,对旅游者也将产生更大的吸引力。在乡村旅游的市场推广实践中,创立乡村旅游专题网站,举办节庆活动,召开乡村旅游产品推介会,或者以博览会的形式推广旅游产品等等一系列的手段都能够取得一定的成效,关键在于要把乡村的特色,乡村的浓味挖掘出来,体现出来,吸引更多潜在旅游者的眼球。

(二)措施

发展乡村旅游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有效途径,强化政府主导作用是发展乡村旅游的关键所在。当前,乡村旅游开发缺乏规划,农村旅游基础设施滞后、农民经营旅游的素质低是制约乡村旅游发展的主要因素。实践证明,解

决这些问题必须依靠政府的强大支持,强化政府的主导作用。

首先,要制定乡村旅游发展规划。明确乡村旅游资源结构优势、重点开发区域及项目、相关配套措施等。要突出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对生态特别脆弱的乡村旅游资源,宁可不开发。乡村旅游规划要与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城市发展规划相协调,服从和服务于区域旅游总体规划和城市发展规划,杜绝重复建设和任意破坏生态环境的行为。

其次,要在政策、资金、招商引资等方面扶持乡村旅游开发。在政府公共财政资金使用上,适度向农村倾斜,着重解决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如旅游交通、停车场、公共厕所等旅游基础要素设施。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对开发乡村旅游的业主给予政策扶持,如土地流转使用、农村信贷、税费减免等。利用政府招商引资的信息优势和平台,依托本土人力资源与自然资源引进适宜项目,开发乡村旅游资源。

第三,要引导乡村旅游提质升档。全面推行质量评定标准等,引导乡村旅游向规模化、规范化、特色化方向发展,推进乡村旅游健康、有序发展。

(三)、乡村旅游产业导向的新农村建设案例介绍

1、怀柔区北宅村

2、延庆县东桑园村

3、昌平区香堂村

4、平谷区将军关

2.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二

1 确立以政府为主导型的旅游发展措施

政府主导型战略, 就是按照旅游业自身的特点, 以市场为主体配置资源的基础上, 充分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 促进旅游业更好更快地发展。政府通过制定旅游法律来规范市场, 可以提升旅游管理部门的地位以及组织高层次的协调机构, 还可以实施力度更大的宣传[1]。

我国政府确立了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战略性支柱产业的目标, 采取了一系列措施, 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太原市政府把发展旅游业作为全市经济结构调整的重要部分, 提升了旅游业的产业地位。从2009年开始, 太原市政府推出旅游“一卡通”的活动, 进一步刺激旅游市场, 扩大内需, 体现了太原市政府促进旅游发展的新举措。太原市政府不断开发新的旅游亮点, 打造新的旅游品牌。从2013年起打造“唐风晋韵锦绣龙城”清凉太原的品牌, 组织开展了一系列推广清凉品牌的旅游活动, 力争吸引周边省市的游客来太原旅游。太原市整合避暑旅游文化资源, 加强对避暑经济内涵和外延的深层次挖掘及研究, 优化避暑经济品质, 深化避暑经济的文化内涵, 将历史人文景观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等特色元素注入旅游产业, 打造避暑旅游的精品和品牌, 形成独特的城市文化。同时, 夏季的会展经济纳入避暑经济总体框架中, 将夏季旅游和避暑经济作为招商引资的一个重点领域, 将避暑经济同文化产业的创新发展有机结合起来, 打造“避暑强市”。

这些品牌旅游是一种政府主导的战略。政府主导的核心是为旅游业的发展拿出符合本地实际的产业发展规划, 积极创建和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其次, 优化及整合旅游资源。由于单体的旅游产品吸引力不够大, 加强各个景点之间的合作, 尽可能地吸引游客, 达到互利双赢。第三是完善旅游的一体化措施, 发挥其综合性的功能。从现代旅游消费的角度来看, 建立一整套的吃住行综合体系, 太原的生态旅游资源才更具吸引力。

2 建立以法治为基础的人文旅游环境

人文环境是人们日常生活中的外显行为。人文环境对旅游的影响体现在2个方面, 第一, 人文环境直接构成旅游产品。第二, 人文环境通过旅游者的旅程生活感受质量影响旅游。人文环境是影响区域旅游的重要因素, 也是加强地方特色旅游的关键。在旅游市场中, 景观与配套设施称为硬件, 人文环境称为软件。硬件建设可以一蹴而成, 而软件建设需要长时间的规划, 以制度法律来管理。

人文环境是打造文化旅游的关键因素, 建立和谐的人文环境需要以法律建设及规章制度为基础。长期以来, 我国旅游业存在着发展速度快与法制建设滞后的矛盾。2013年10月1日, 我国通过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旅游法》 (以下简称《旅游法》) 。这部法律对于旅游业的发展意义重大, 促进了全国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法》的颁布维护了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权益, 标志着中国旅游业进入全面依法办事的阶段。《旅游法》体现了三大特色:综合法, 包括“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人本法, 以保障旅游者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为主线;衔接法, 充分体现了现行法律和国际通行做法的衔接[2]。

我国目前已处于全民大众化出游的阶段, 2012年全年国内出游人数近30亿人次, 国内旅游收入超过2万亿元。目前, 我国旅行社已经有21 600多家, 强行购物等不文明的现象时有发生, 出台旅游法来规范旅游市场, 是众望所归。《旅游法》整肃了旅游市场秩序, 为旅行社创造了相对平等的竞争环境。有利于旅行社长期稳定的经营和规避风险。《旅游法》的出台也规范了景区的行为。同时, 规定了旅游者的权利与义务。《旅游法》的出台也是中国经济发展转型的大势所趋, 提升了旅游业的软实力, 促进了旅游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3 培养并提高旅游从业者的各项素质

有关专家学者指出, 我国旅游人才培养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仍存在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 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与市场需求两大突出问题。表面重视人才建设, 实际运作差距很大。各地重旅游促销、轻人才培养的现象很普遍, 一些地方每年的宣传促销经费数百万甚至上千万元, 但用于人才培训的经费才几万元。旅游人才培养教育与市场产业需求相脱节, 许多旅游院校对人才的培养目标都定位在“全才”“总经理的摇篮”上, 但有的本科毕业生连一个旅游营销计划都做不出来。我国不少旅游院校的毕业生就业率低, 或流向其他行业, 出现企业人才短缺与学生就业难的现象。面对旅游人才培养的新问题和新挑战, 旅游主管部门、旅游院校、旅游企业要共同面对, 采取措施, 形成合力, 多层次、全方位地培养好市场需要的高素质旅游人才。

《太原市旅游十二五规划》确立了培养旅游人才的目标:建立与市场需求相适应的旅游从业人员专业结构;旅游就业在社会就业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培养高层次的旅游人才需要政府加大对旅游人力资源的投入, 政府和企业要不断加大人才培养工作, 提高发展性投入中用于人才资源开发的份额, 实现劳动密集型人才和知识密集型人才的并重。同时, 注重乡镇旅游人才培养力度, 重点对旅游乡镇分管领导和乡村经营户进行针对性业务培训。

改善旅游行业人才培养机制, 完善旅游教育机构, 建立多层次、多形式、开放性的旅游人力资源培育体系, 鼓励旅游企业单位与高校和科研院所合作, 共同创办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体系。推动旅游专业教育的国际化合作进程, 引进国外旅游教育师资力量, 与国外著名旅游基地合作, 提高从业者的国际化视野。

在全国旅游将迎来大发展的时代, 国家已经把旅游业作为重点产业, 太原市的旅游业也将有更大的进步。

摘要:旅游业是带动城市发展的复合型产业系统, 城市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受到这个城市的社会经济及文化等大环境的影响。文中介绍了太原市旅游业的发展现状以及近几年旅游业所取得的成就, 并为进一步促进太原市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相关保障措施。

关键词:城市旅游,文化旅游,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彭华.关于城市旅游发展驱动机制的初步思考[J].人文地理, 2000 (1) :1-5.

3.低碳经济时代生念旅游的发展措施 篇三

低碳经济具有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高效能、高效率及高效益等特征,其能够以较少的能源消耗来获取更大产出的新型经济发展模式。生态旅游则属于低碳流放,即是在旅游过程中有效的实现低能耗和低污染,是环保旅游的一种深层次体现,同时也是一种以生态文明可持续性和可持续性旅游为基础的一种旅游模式。因此基于低碳经济的视角来发展生态旅游,这对我国旅游经济的提升及环境保护的实现将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内涵

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快速发展,所带来的能源和生态问题越来越严重,这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和经济的发展带来了较大的制约影响。当前我国经济发展与环境问题之间的矛盾日益恶化,在这种情况下提出低碳经济的概念,即通过利用技术、制度和观念等的创新来减少经济发展过程中对自然资源的消耗量,从而实现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性发展。低碳经济时代生态旅游是一种新型的旅游形式,即采用低碳的旅游方式来实现旅游区内的节能减排,从而提高旅游产业的升级及全面提升旅游业的整体效益。当前对于生态旅游还没有一个统一的定义,但在生态旅游中更强调旅客在旅游过程中保证原有生态的完整性,即通过旅游生产低碳化、旅游消费低碳化及旅游产业低碳化来促进低碳经济时代旅游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生态旅游的措施

低碳经济是当前世界各国共同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主要手段,推动低碳经济的发展也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目的。低碳经济实质是通过有效运用各种先进的技术来促进产品的低碳开发和维持全球的生态平衡。低碳经济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模式,在低碳环保理念下发展旅游产业,打造绿色出行、绿色旅游,不仅可以实现旅游成本的节约,而且有利于能源消耗量的降低,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发展生态旅游,需要及时转变现有的旅游模式,扭转一些不良风气,加强旅游智能化发展,提高运行的效率,同时将节能减排技术全面引进旅游产业中业,降低碳消耗量,从而形成全产业链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政府需要加大力度给予政策上的支持。在当前低碳经济时代,在旅游中应树立低碳出行理念,将低碳环保用到实处。这就需要政府部门在加大支持的力度,在做好宣传教育的同时,还要通过制定相关的政策,做为生态旅游的支持和引导,做好各方面的规划和协调工作。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政府部门需要制定完善的低碳旅游的发展目标,做好对旅游企业、旅游景区和旅游者的引导工作,利用低碳旅游的理念来达到旅游过程中低能耗及低排放的目的。同时还要创建和发展绿色环保旅游企业,使旅游企业能够充分的利用新能源,从而实现节能减排的目的。环保部门还要加大宣传力度,做好示范工作,以此来改变传统企业发展观,在旅游地开发低碳环保景区,使旅游者能够自觉增强环保意识。

构建管理制度,规范低碳旅游发展。为了促进低碳经济时代的生态旅游的发展,需要构建低碳发展经济战略,从而促进低碳化生态经济的发展:

构建低碳经济的组织机构与战略规划,为了实现生态旅游的低碳化,需要以旅游行政管理机关以及旅游相关协会为主体,从而构建多层次的旅游发展组织结构,将减排的目标层层分解,并且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从而全面落实节能减排的目标,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

采用低碳认证制度,对旅游景区内的旅馆、娱乐以及交通运输等产业实行低碳认证,并且采取严格的评定分级,保证旅游产业消费符合低碳标准。同时需要选择低碳产品,提升旅游企业的低碳意识,不断的推进旅游产业的低碳标准建设,从而实现旅游消费、旅游运输等旅游产业的低碳化建设,为低碳经济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加强教育宣传,引导低碳旅游消费。低碳时代的生态旅游的低碳发展,首先需要以低碳意识的推广为前提,从而对生态资源进行重新评估,充分发挥生态资源的重要作用,更好的发挥出生态资源的经济价值与社会价值。在旅游产业发展过程中,旅游消费是旅游产业的重要构成部分,应该采取多种方式,不断的推进低碳旅游消费,从而减少消费过程中的能源消耗,促进旅游经济的健康发展。

着力开发低碳旅游景点。针对当前一些著名的旅游景點,需要加大低碳旅游的开发力度。通过打造和开发低碳旅游景点来有效的将自然风情与民族文化相融合,从而使旅游观光与精致农业相互补充,形成一个具有深厚现代色彩的山林野趣,从而打造旅游产品的精品典范。旅游景点中需要重视植物和森林的保存量,使其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有效减少碳排放量的同时,也使其成景区天然的过滤网,从而更好的推动景区的发展,全面提升景区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4.生态旅游的弊端及其改进措施 篇四

环保部和国家旅游局为进一步推动旅游行业的发展以及环境保护的监管,组织开展了全国生态旅游发展现状调查,据环保英才网了解,此次调查范围涉及27个省,共计1110处生态旅游地。网上调查6556位游客,定向问卷调查92位管理者,调查历时8个月。以下是其中一位负责人讲述的调查结果。

在相关部门的指导下,我国生态旅游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果,生态旅游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体系逐渐完善,环境保护程度有所提高,但也存在一些弊端。生态旅游管理比较混乱,落实,环境破换、资源浪费等问题屡次出现,游区的环境保护造成了一定压力。

为了加强生态旅游管理,赢,应当切实落实一下工作:

一、和认证标准,强对于生态旅游环境破坏的监管;

四、保工作思想的推广。

5.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具体措施 篇五

本章导读

通过本章的学习,掌握对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和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进行保护的具体措施。关于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地质地貌、水体、大气和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措施;同时熟悉噪声污染防治、旅游垃圾处理、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措施;关于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重点掌握对文物古迹、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措施,并了解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及旅游社会环境治理与维护的措施。

第一节 自然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一、地质地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地质地貌是自然旅游资源形成的基础和前提,优良的地质地貌为旅游开发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条件,同时,地貌现象在旅游景区景点中还起着重要的衬景作用。优美的地质地貌,尤其是一些奇特的地质地貌,往往是几万年,乃至上百万年大自然的变化所形成的,一般具有不可再生性,因而从旅游开发到旅游业经营的全过程都应特别注意对其加以保护。(一)山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

1.控制上山游客数量,合理疏散旅游人流

针对目前风景区季节性和局部性的饱和、超载现象,管理者完全可以通过有效的管理措施来加强对山地资源和环境的保护。如通过门票的发售来合理地控制旅游者人数;通过新闻媒介及时向社会发布风景区旅游冷热的信息,避免和减少人们出游的随意性和盲目性;管理人员在较热景点进行必要的分流等都是行之有效的管理措施。如黄山旅游目前绝大部分集中于温泉—天都峰—玉屏楼—西海—北海这条游览线上,而这条游览线只占黄山总游览线长度的32%,对处于温冷状态、尚“藏在深闺人未识”的68%的游览线进行宣传促销尤为必要。又如为了保护生态环境,使雪山风貌不因游人过多拥人而遭到破坏,云南玉龙雪山采取了限制游人上山数量的措施。上山索道的设计指标限定在每小时输送420人左右,并规定游人不许乘坐自备的车辆上山,为此,管理者准备了6台“大巴”免费运送游人。2.减少山地旅游垃圾滞留量

登山旅游者旅游活动的分散性和山地的特殊地形决定了旅游山地垃圾不仅量大、分布广、零散,而且污染物一旦形成,处理起来特别困难,因此更应设法减少环境污染物的产生,以此减少山地旅游垃圾的滞留量。可采取以下措施:

(1)净物上山。目前,黄山风景区污染最严重的是游人和宾馆、饭店的集中地,尤其是垃圾的污染相当严重,为此,黄山采取了净物上山的措施。如对一些带皮、带壳、带毛的蔬菜和肉类在风景区外先行粗加工,去皮、去壳、去毛,清洗后用食品保鲜袋装好再运往山上,这样就可以大大减少风景区内的生活垃圾数量。

(2)规定携带物品的数量。云南玉龙雪山对上山游客所携带的物品实行严格规定。游人上山除可携带相机外,其余物品如行李、饮料、香烟、打火机、火柴等都不能带到山上,就连胶卷纸盒也要放在山脚下的垃圾场内。玉龙雪山的生态保护措施博得了世人的称赞,人们称这里是“国内旅游风景区环境保护意识最强、生态旅游最好的风景旅游地”。(3)游客自带垃圾下山。为了更好地保护五指山的生态环境,海南省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开展了登山环保旅游项目。即对旅游登山者所携带的饮食物品在出发前实行登记,登山者必须做到把饮食后剩下的罐、盒、袋等垃圾品全部带回,由五指山寨按每件的市场回收价付给他们环保费。反之,客人每少带回一件登记品则缴纳100元,作为环保资金专用。为了减轻旅游者的身体负荷,方便客人游览,五指山国际度假寨在登山游览区沿途设立多个“登山环保引导站”,摆放垃圾篓,由专职环保人员负责回收,并开具收据,以便客人回寨“报销”。环保旅游项目实行以来,得到登山者的广泛支持。3。合理建设和利用索道

虽然索道的建设可以为名山旅游区带来更多的客源,可以减少旅游的季节性,可以为老幼弱游客提供更好的条件等,但索道的建设必须建铁塔、立支架、架电缆,还可能要开山炸石、砍伐林木等,就有可能破坏山地的生态环境和人文景观。因此,索道的建设一定要慎重。有几个问题必须注意:

(1)严格审批。哪些山地可建索道,该建几条索道,在哪里建等,一定要严格审批,确保对山地的自然和人文资源的负面影响减至最低。为此,应由建设、旅游、交通、环保、园林、生态、地质等部门和有关专家组成索道建设小组,进行认真细致地调查、勘察和科学论证,制定若干个设计方案,并从中选定最佳方案。

(2)保护性建设。在充分规划和论证的基础上,要选择国内外最好的索道设计单位和生产单位。索道选线要避开传统的步行登山道路,以保证道路两边的景观、文物古迹不受破坏。在建造过程中,要使用新技术、新工艺,以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如在安装塔架时,为防止山石松动,应用人工开凿代替爆破开凿等。

(3)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近些年来,国内对索道问题一直争论不休。其实山地索道问题的关键不是该不该建,而是如何建和如何管理及使用的问题。过多索道的建设,有可能破坏环境,而且使大好美景成了过眼烟云。更为严重的是造成风景区内旅游环境容量失控,资源和环境承受更大的压力。如每年“五一”、“国庆”期间,泰山岱顶区0.6平方公里的地方,在高峰时间段达到了6万多人,激增的游人踩得小草都没法生长。而根据有关专家的研究,岱顶的生态非常脆弱,最多只能容纳1万人。4.保护山地原有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

山地风景区的吸引力就在于它的原始自然风貌和独具特色的山地文化,因此,对山地风景区的保护重点就在于保护它的自然风貌和文化特色。具体做法是:

(1)少与精。在山地风景区,不宜多建人工建筑、人工景点,更不能新建寺庙,索道缆车也应尽量少搞。应做到数量少、质量精,讲究特色。不得不建的建筑或项目,也必须要符合总体规划的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有关基本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制度。对已列人世界自然或文化遗产的山地,还要遵守国际公约和标准。旅游线路和设施建设的规划布局要尽力做到不破坏自然景观,不污染环境,不影响物种生存和繁衍,保护和维护生态系统的安全和完整。要本着“区内游,区外住”的原则,不在风景旅游区内修建宾馆、饭店和娱乐设施。

(2)协调。人工建筑在选址、体量、色调、形式等方面必须讲究和周围环境的协调。山地建筑风格宜山野化、园林化,不宜人工化;空间布局宜分散,不宜过分集中;建筑色彩宜淡雅,不宜浓烈;建筑材料宜采用木石竹草,慎用水泥,有条件的地方应推广生态建筑。福建省武夷山以优雅秀丽的自然风景取胜,该风景名胜区在开发过程中,特别注意了协调性。虽然也修筑了一些必要的设施,也做了一些人工点缀,但看起来很协调自然。在修建设施时,其做法是:“宜小不宜大,宜土不宜洋,宜低不宜高,宜隐不宜显,宜淡不宜艳。”宜小不宜大,宜低不宜高,是指建筑物体量要小,不搞庞然大物,不与自然物夺空间。宜隐不宜显,是使建筑物尽量不要直人游客眼帘,游客远处眺望,虚虚实实,时隐时现,不破坏景区的原有风貌。宜土不宜洋,是指建筑物的风格,不搞洋式建筑,而是搞篱笆环绕的草房和竹楼,具有山间野趣情景。当然,草房、竹楼不一定真的用草用竹修造,而是形似草房和竹楼,同时,在草房竹楼内部也不排除搞“洋”的现代化设施,可设卫生间,可装暖气和空调等。宜淡不宜艳,是指建筑物的颜色。淡,观后使人觉得柔和;艳,则夺人眼目,有喧宾夺主之嫌。总之,武夷山风景名胜区的上述做法,是很有见地的,其经验值得借鉴。

5.实行短期封闭制度

例如,黄山实行了热线景点单独出售游览证,控制客流量;疲劳景点实行封闭轮休,让其休养生息,恢复小环境自然生态。对建筑过多的景区,实行细则管理,拆除违章建筑。在景区外建居民新村,迁出景区内的全部居民,恢复景区自然风貌。6.山地安全管理

山地安全管理包括防火、防灾、防盗等内容。

黄山十分重视消防安全工作。在天都峰下有黄山风景区管理局竖的一块“诫碑”,上面记述了1972年12月8日那场由于游人乱扔烟蒂引发的大火,以及由此给黄山风景区造成的难以弥补的损失,这对游客有很大的教育作用。不仅如此,管理局还将消防安全工作做到实处,路旁石壁上均有醒目的禁烟标志,环卫工人及时清除道路两旁的残枝落叶,消除火险隐患。

黄山风景区公安、护林防火、工商、环卫等部门的室外工作人员,经常在各自负责的路段来回巡视,因此,这里未见游人在禁烟地段吸烟,未见垃圾遍地或满溢,未见个体商贩欺诈游客或纠缠游客强卖商品。分段到人、职责明确的管理方法,以及工作人员高度的责任感,使黄山的管理工作落到了实处,收到了明显的管理效果。

山地安全管理还包括对某些自然原因导致的自然灾害的预防,如滑坡、洪水或泥石流的暴发等。在峡谷地貌地区,要定期封闭峡谷,检查谷壁两侧的状况,观察岩体的稳定性,检查有无活动性的裂缝和松动的岩石、峡谷上游是否有大量松散的堆积物,以便在峡谷两侧谷壁上端排除险石,以防止滚石、塌方、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保护游客安全。

另外,还应建立灾害预警系统、防灾救援系统,如建立火灾、山洪、森林病虫害观察站等。

资料:黄山保护五项目标

我国著名的黄山风景区,在管理上提出了五项保护目标:

——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地貌,使其不受破坏;

——保护风景名胜区自然生态环境系统,使之永续利用;

——保护景区内物种资源(特别是濒危物种),使其不致减少或灭绝;

——保护人文胜迹和景观资源,使之不受破坏或废弃;

——在保护的前提下,立足于自然资源保护和人类要求相协调、相统一,人为建筑与景物环境相融洽、相辉映,使旅游与环境协调发展。

资料来源:吴明华,《从黄山看我国风景区管理》,《旅游学刊》,1996.2。(二)土地地貌及环境的保护 1.控制游乐项目建设占用土地

20世纪80—90年代在我国各地滥建的大型人工景点,不仅给国家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还造成对土地的大量占用和浪费。据估计,包括在建的和已经停业的在内,全国人造景点总数在1000座以上,全部投资不低于800亿元。这还不包括对耕地和土地占用所造成的损失。而这些大型的人工景点,大多是急功近利的粗制滥造,大多人不敷出,经济效益很差。因此,必须严格控制人造景点、高尔夫球场、仿古城、游乐场(宫)等项目的建设数量,同时要处理好景区资源保护和城市建设的关系。‘

1995年,肇庆市旅游委员会耗资2500万元统征土地87万多公顷,收回非法占地20多公顷,并通过全面调查取证、勘界和协调工作,在景区边界立起99块界碑,办理了七星岩景区国有土地使用证,使星湖风景区成为全国惟一竖立了景区界碑、取得了合法土地证的国家风景名胜区,从而解决了保护风景资源和生态环境的最根本问题。根据环境保护的规定,拆除了在景区乱搭滥建建筑物近400间,并将这些“窝棚区”改造为生态优美的植物观赏区。

2.防治旅游项目建设带来的污染与破坏

在日本及东南亚一些国家,高尔夫球场的建设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日益显现,因此人们对高尔夫球场的抵制情绪也越来越强烈。为此,这些国家先后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控制高尔夫球场数量,同时也制定了一些针对高尔夫球场及其他旅游项目建设对土地资源及环境的污染与破坏的防治对策。如日本对高尔夫球场使用农药做出了许多规定和限制,如,千叶县规定新建的高尔夫球场不能使用农药。日本高尔夫球场的经营者也采取技术措施,以保证排放到水中的农药浓度不高于标准值;有关企业则研究、开发适用于高尔夫球场的农药和减少农药使用量的处理技术以及草坪养护的方法。此外,还定期监测高尔夫球场周围的环境质量,提高经营者的生态管理水平,防止对土地和水源的污染。3.溶洞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1)保护溶洞自然景观的原始风貌。溶洞是一种地下风景地貌资源,其类型和特色多种多样,具有其他地貌景观无法比拟的特殊吸弓r2J。

溶洞的魅力就在于它的原始自然风貌,因此必须严格控制洞内的人工建筑,必须谨慎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和手段,坚持以保护为主,开发必须服从保护。

如北京银狐洞在施工中,采取鼓风、遮盖等办法,防止电焊产生的烟尘污染,缓冲放炮引起的冲击波对景物的损伤;对整个溶洞(地下河除外)不准使用电雷管,不准放大炮,尽可能减轻震动;而且在施工中尽量少用现代建材,管道、灯具、电线等都隐蔽起来,做到只见灯光,不见光源。

(2)加强溶洞安全管理。溶洞属半封闭空间,环境容量有限,溶洞的安全问题,除了保护好洞顶、洞壁及洞底的稳定状态外,还要对洞内的二氧化碳含量给予足够的重视。二氧化碳含量过高,会危害游客的身体健康。因此,必须采取防范措施,控制进洞的瞬时游客数量,做好人工通风等。

二、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一)河湖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1.控制工业及生活等污水、废水排放

由于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是造成城市或旅游区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因此控制污水、废水向旅游区排放,减轻水体污染,保护水资源,是旅游区环境保护的首要任务。(1)关、停、并、转、迁污染型企业。根据国务院《关于环境保护若干问题的决定》的要求,到2000年底,全国所有工业污染源都要做到达标排放,否则就要采取关停并转迁措施。

旅游区要采取坚决措施,严格控制工业新污染源,抓紧治理旧污染源。在河湖等旅游区(点)周围,要严格禁止新建小造纸厂、小化工厂、小制革厂、小酿酒厂等污染严重的企业。现有污染企业,要按照“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由污染者承担治理费用。对污染严重的实行限期治理,或者采取果断措施,关、停、并、转、迁。如桂林市为保护漓江水源,就曾下令关、停、并、转、迁了漓江上游一批污染型工业企业。上海市加强苏州河、黄浦江上游的污染防治,也采取了同样措施。

(2)改革生产工艺,推行清洁生产。这是实行全过程控制污染,减少排污量的最佳途径。

首先,可采用改革工艺,减少甚至不排放污水。如用无污染或少污染的能源、原材料和产品替代毒性大、污染重的能源、原材料和产品;用消耗少、效率高、不排污或排污少的工艺、设备替代消耗高、效率低、产污量大的工艺、设备。其次,提高生产用水的重复利用率。尽量采用重复用水及循环用水系统,使废水排放减至最少或将生产废水经适当处理后循环利用。以工业企业为例,减少工业用水量不仅意味着可以减少排污量,而且可以减少工业新鲜用水量。因此,发展节水型工业对于节约水资源,缓解水资源短缺和经济发展的矛盾,减少水污染和保护水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同国外经济发达、工业先进的国家相比,我国大部分工厂水的浪费现象仍然十分严重。例如,钢铁行业,国外先进水平的吨钢耗水量一般为3m3—5m3,而我国的平均水平为70m3—100—3;石油炼制行业,国外先进水平仅为0.2m3/t左右,而我国一般需5m3—6m3/t,有的甚至高达20=3/1以上。因此,工业节约用水十分重要,并具有很大的潜力。(3)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各旅游区(点)内的各类接待场所,如饭店、宾馆、疗养院、度假村、餐馆是旅游区的主要污染源和污染大户,必须要求其建设污水处理设施,实行污水处理达标后排放,禁止向水中排放没有处理的污水。严格执行“污染收费”制度并应加大收费力度。

(4)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长期以来,我国工业废水的排放一直实施浓度控制的方法。这种方法对减少工业污染物的排放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也出现了某些工厂采用清水稀释废水以降低污染物浓度的不正当做法。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既要控制工业废水中的污染物浓度,又要控制工业废水的排放量,从而使排放到环境中的污染物总量得到控制。实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管理制度的重大转变。它将对防治工业水污染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2.河湖治理工程

(1)河湖截污工程。我国在河湖治理方面,截污是最基本的方法之一,但这种方法也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即截污后集中建污水处理厂的建设和运行费极高。即使在发达国家日本,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也只有60%,特别是在5万人口以下的小城镇普及率只有24%。而我国城市的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只有10%多,要达到日本目前的普及率恐怕还得需要十多年的努力。目前,我国只能拿极有限的资金进行局部治理,可见仅靠这种办法不足以从根本上解决河湖污染问题。

(2)河湖清淤工程。即对河湖淤积的底泥和垃圾进行清理,以改善河湖的水质。有两种方式:

①传统清淤方法。即使用传统的挖土机清淤和载重车辆外运的方式。此种方法的缺点是容易造成运输过程中的二次污染,非常不适合在人口密集、交通拥挤的城市使用。

②环保清淤方法。即管道输送清淤方法。主要是利用管道清淤技术来治理河湖底泥和垃圾。1998年启动的北京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六海”清淤治理,就是利用这种技术。

北京的环境整治事关重大,而河湖治理在环境整治中又占据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城市河湖治理与山区和农村不同,城市建筑物集中、人口密集、交通拥挤,施工中不允许污染环境、堵塞交通,特别是北京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既不能影响国家机关、企事业单位的正常办公,又不能妨碍居民的正常生活,并且时间紧、任务重、困难大。

六海系什刹海(西海、后海与前海)、北海、中南海(中海与南海)的总称。特殊的地理位置和政治地位决定了这里的清淤施工不能使用传统的挖土机清淤和载重车辆外运的方式。在综合考虑了“六海”周围的交通道路、供水、供电、环保、旅游、安全保证等因素的基础上,北京市城市水系综合治理工程指挥部制订了“干海冲挖与远距离管道输送相结合”的经济环保型施工方案。

管道清淤技术在国外己被普遍采用,在我国,只在南方的一些港口清淤中采用过,但都不大成功。这次在北京的成功实施,为该技术在我国的运用积累了经验。3.旅游城市河湖污染防治

(1)将水污染防治纳入城市的总体规划。各城市应结合城市总体规划与城市环境总体规划,将不断完善下水道系统作为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予以规划、建设和运行维护。对于旧城区已有的污水、雨水合流制系统应做适当的改造。新城区建设应在规划时考虑配套建设雨水√污水分流制下水道系统。

(2)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的建设。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城市供水量和污水排放量也在不断增加,但城市污水处理率一直很低。就全国来说,城市生活污水排放量已达到全国污水排放总量的40%左右,很多大城市及沿海城市甚至接近70%,而我国的城市污水处理率只有10%多。“八五”期间,我国城市日供水能力共新增2979万吨,而污水处理能力仅增加436万吨,两者差距的加大,使得城市生活污水对水环境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加快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是迫在眉睫的事情。

(3)发展城市污水资源化。随着世界城市化进程加快,一些工业和人口过度集中的大城市严重缺水,旅游城市情况更加严重。因此,在水资源短缺地区,在考虑城市水污染防治对策时应充分注意与实行城市废水资源化相结合,在消除水污染的同时,开展城市污水回用技术的研究和开发,进行废水再生利用,以缓解城市水资源短缺的状况,这对于我国北方缺水城市尤有重要意义。

(4)改革水价制度。对生活用水和排污都要建立定额管理、累进加价的水价制度,通过经济杠杆调整,提高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节约用水,减少排污。4.水体富营养化防治

(1)控制工业、生活污水的氮、磷流失。主要是加强对河湖边城镇、农村的工业污水和生活污水的有效处理,减少含有氮、磷等营养物质的废水、污水的排放。可通过制定合理的污水排放费征收标准,为污水处理产业化创造条件;对污水处理产业,政府可给予政策倾斜和财政扶持。

(2)合理利用化肥和农药,控制农业氮、磷流失。控制化肥中的氮、磷流失措施有:①改善灌溉方式和施肥方式,减少肥料流失。②科学定量施肥。特别是在地下水水源保护区,应严格控制氮肥的施用量。③大力推广生物肥料的使用。④加强造林、植树、种草,增加地表覆盖,避免水土流失及肥料流入水体或渗入地下水。

控制农药方面的氮磷流失措施有:①开发、推广和应用生物防治病虫害技术,减少有机农药的使用量。②研究采用多效抗虫害农药,发展低毒、高效、低残留量新农药,合理施用农药。③加强农药的安全施用与管理,完善相应的管理办法与条例。

(3)强制推广使用无磷洗衣粉,控制旅游企业含氮磷污水流失。我国每年消耗含磷固体洗衣粉300万吨,含磷废水给河流湖泊带来极大的污染。

促使藻类生长的最重要的营养元素是氮和磷。科学家通过实验了解到,对氮元素进行限制,不能阻止水体富营养化的发生。因为,藻类能直接从空气中得到它所需要的氮元素,而且藻类死亡后,微生物会分解它们的“遗体”,得到的氮又可以被其他的藻类重新利用。只有限制水体中的磷元素,才能防止水体发生富营养化。因此,必须限制使用含磷洗衣粉。5.河湖两岸生态环境保护

一是抓好河湖两岸的绿化和护岸工作,通过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进而达到改善水环境质量的目的。二是抓好上游水源保护。在江河上游严格控制林木采伐量,建设和保护好水源保护林区,防止水土流失。6.充分利用水体自净能力

自然净化能力是一种可贵而有限的自然资源,合理的工业布局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自净能力,变恶性循环为良性循环,起到控制污染的作用。以河流为例,河流的自净作用主要是指排入河流的污染物浓度在河水流向下游时浓度自然降低的现象。如果在一段河流中有排污,应采用系统分析的方法,在一定水质要求下,充分利用河流的自净能力,合理布点组织废水排放。

7.开发污水处理新技术 ·

在目前的社会生产水平条件下,工业生产中产生废水和污水是不可避免的。为保证水体不被污染,必须在这些废水排入水体之前加以处理。

可利用的方法包括:物理处理法、化学处理法、生物处理法及物理化学法。还要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研究和开发处理功能强、效果稳定、出水水质好、投资少、能耗和运行费用低、操作维护简便的污水处理新技术、新设备和新工艺,这也是防治水环境污染的一项重要工作。

8.水上旅游交通的管理与控制

各种水上旅游交通是造成水体污染的一大原因。

(1)旅游交通污水、垃圾处理。水上交通游览船只,要利用污水箱、垃圾箱袋集中收集污水和垃圾,待靠岸后再处理,不能直接排人水中。

(2)旅游交通燃料污染控制。对水上游览船只要实行挂牌经营,控制船只的数量,要逐步淘汰燃油机动船只和破旧船只,杜绝跑、冒、滴、漏油现象。多利用无污染且噪音低的船只,如电瓶船、太阳能船等。(二)海洋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中国拥有18000多公里的海岸线和14000多公里的岛屿岸线,6500多个海岛,管辖海域约300万平方公里。海洋是重要的旅游资源,海滨、海岸、沙滩、珊瑚礁及红树林等一些特殊的海岸地貌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资源。合理开发海洋资源,科学管理海洋环境是海洋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1.海洋功能区划

海洋功能区划是指根据海域区位、自然资源、环境条件和开发利用的要求,按照海洋功能标准,将海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功能区。通过海洋功能区划的实施,可以控制、引导海域的使用方向,保护、改善海洋生态环境,促进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国务院在有关文件中强调,海洋功能区划是海域使用管理和海洋环境保护的依据,具有法定效力,必须严格执行。

海洋旅游资源的开发和保护必须符合国家海洋功能区划的统一要求,严格执行国家标准。

2,海洋自然保护区

目前,中国已建立海洋类型自然保护区59个,总面积129万平方公里,其中包括海湾保护区、海岛保护区、河口海岸保护区、珊瑚礁保护区、红树林保护区、海岸泻湖保护区、海洋自然历史遗迹保护区、海草床保护区、湿地保护区等。3.国民蓝色国土意识

海洋专家认为,海洋资源与环境的无节制开发和破坏,固然与人们急功近利、只看眼前利益有关,但根本的问题是,从总体上说,我国国民海洋国土观念十分淡薄。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如果我们不加强这方面的教育,将会遭受更大的损失。4.控制陆源污染

主要是控制沿海大中城市的工业企业、海滨旅游地的各类旅游企业及其旅游服务设施所产生的废水、垃圾等对海洋环境的污染。应建立制度,加强旅游区重点排污口的监测、监视和管理。沿海大中城市要不断调整工业布局,加强技术改造,开展三废综合利用,对污染严重的企业限期治理或关、停、并、转、迁,要建设一批污水处理厂,控制新污染源,减少陆源污染物人海量。还可以采取深海远距离排放的办法,尽量减少对近岸水域的污染。在旅游胜地夏威夷,它的所有废水都要经过处理达标后,再排人1000米深的海底。5.防治海上溢油、漏油污染

为防止船舶和港口燃料污染海洋,我国各类船舶均按规定装备了油水分离装置,编制了《船上油污应急计划》。港口普遍建设了含油污水接收处理设施和应急器材,每年处理船舶含油污水370万吨,回收废油42万吨。为了防止海上石油开发对海洋环境的污染,钻井船舶全部配备了油水分离器和污水处理装置,各油田都配备了围油栏、化学消油剂,以及溢油回收船。6.海洋防灾减灾

中国是世界上海洋灾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以台风为例,全世界每年在热带洋面生成80多个台风,其中北半球有60多个,影响中国的有20多个。海雾、风暴潮、巨浪、海冰等灾害也很多。影响中国沿海的风暴潮、海浪、海冰、地震海啸、海岸侵蚀、台风和海雾,以及赤潮生物灾害等海洋灾害,在各类自然灾害总经济损失中占10%。

为了减轻海洋灾害损失,中国建成了多部门合作的、由近海到远海海洋环境及灾害观测网络和预报、警报系统,开展了主要海洋灾害分析、预警报和评估业务,建立了海上搜救中心和沿岸防灾准备应急系统,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海洋减灾体系。

海滨旅游地的旅游设施建设,特别是近岸的旅游设施建设,要充分考虑到台风及风暴潮等灾害的影响。其主要防治措施包括多层次、大面积种植抗风性能强的树木,形成防风护林带;近岸带的旅游设施距海岸线要保持一定的距离,面对主风向的高层建筑物的立面不要太平直,以减少台风的破坏程度;加高、加固海(河)堤,营造和保护红树林,建筑防波堤和潜堤,防止海平面上升以及由此引起的海滩侵蚀。(三)瀑布、泉水水体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1.瀑布保护

瀑布保护主要包括水量保护和水质保护两个方面。

(1)瀑布水量保护。①生态环境维护与建设。要保证瀑布有充足的水源和水量,就要严格保护瀑布上游及周围的生态环境,植树种草,严禁在坡地砍树开荒,要退耕还林,加强水土保护,防止水土流失加剧。②处理好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与旅游业的关系。对著名的瀑布风景旅游资源,要有一定的取水限制,尤其在枯水期,对工农业生产和居民用水可采取另辟水源的办法,以保证瀑布有充足的水量,发挥其旅游观赏的功能。③护水工程建设。据来自贵州省水电厅信息,贵州省投资近3亿元,正在黄果树大瀑布上游14公里处建设一座可灌溉3000多公顷农田的水库。这座容积达上万立方米的水库还有一个重要的功能:调节黄果树大瀑布枯水期的水量。黄果树大瀑布位于贵州西部打帮河支流白水河上。它高74米,宽81米,春夏季多雨时节,白浪滔天,气吞山河,是中国第一大瀑布,在世界排名第三。然而,黄果树大瀑布季节性特征十分明显。一到秋冬枯水期,瀑布明显“变小”,遇到干旱年份,大瀑布就成了涓涓细流。令不少前来观赏瀑布的游客感到失望。水库建成后,枯水季每天能调入40万立方米的水,足以让黄果树大瀑布枯季不枯,四季保持壮观的景象。(2)瀑布水质保护。要严禁在瀑布上游及周围开矿、建厂,以防止工矿企业的废水污染;同时要严禁向水中排放废水、垃圾等污染物。如黄果树旅游区,要防止六枝煤矿区直接向瀑布上游的白水河中排放洗煤水,以防“白瀑”变成“黑瀑”。2.泉水保护

(1)保护好泉水周围的生态环境。①抓好荒山荒地的植树绿化工作,加强水源涵养。据测定,每亩林地所涵养的水量为20万吨。松厚的枯枝落叶,可吸收降雨量的50%一80%,雨后降水又会缓慢流出或渗入地下。在山区修建水库、塘坝拦截地表径流,既可灌溉,又能促使水的下渗。②严禁在泉水周围开山采石或修建大型人工建筑;保护地表水下渗的通道,防止地下水水质的污染;对上游地区的污染源,要迅速采取措施治理,至少要防止其扩散。

(2)处理好与工农业生产及居民生活用水的关系。随着城市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工农业及居民生活用水迅速增加,形成与泉水“争水”的局面。解决这一矛盾的具体措施如下:,①调整地下水采水的布局,控制供水水源地和泉水分布范围内的采水量,开采其范围以外的地下水,如果下游有较大的河流,可建设引水工程,增加供水水源。②抓好计划用水和节约用水工作。要把工业节水作为重点,提高工业循环用水率。在农业生产中,要尽量用地表径流灌溉,减少地下水的用量。

三、旅游大气环境的保护

随着旅游业的迅速发展,游客对旅游区环境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区经营管理者对旅游区大气环境的保护应给予高度重视。从旅游区大气污染的发生原因与过程分析,防治和控制大气污染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污染源及污染排放途径。污染源得到有效防治,也就基本上解决了污染问题。合理的排放途径,可以降低污染浓度,减少对旅游区的大气污染。如今,在解决大气污染方面可以采取许多方法和技术措施。(一)统筹规划,合理布局,L划定保护区范围,搬迁旅游区内污染大的企业

在旅游区附近地区,生产部门.尤其是工业生产部门的布局是否合理,与旅游区的大气环境关系极为密切。工业生产部门过分集中于旅游区附近地区,大气污染物排放量必然过大,且不易被稀释扩散。因此,在旅游区附近,应尽量不建设或少建设工、矿业企业,尤其是那些耗能高、污染大的工业部门,要尽量远离旅游区。对旅游区内现有的污染企业,要设法迁出。

2.旅游区内工业生产部门与旅游设施的合理布局

若必须在旅游区附近地区布局必不可少的工业生产部门时,应将工业生产部门合理分散布设,要充分考虑当地的地形及气候等条件,厂址要设置在该地盛行风的下风区域,使污染物在自然环境中易于稀释扩散。此外,工厂区和旅游区之间要有足够的间隔距离,尽可能留出一些空地,用于绿化造林,以使工厂区排出的污染物有一个充分的扩散稀释的空间,而不是直接排人旅游区,以免对游客健康和生态环境造成危害。

另外,旅游服务设施也要科学布局。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处理场地等,应建在游览区、娱乐场、野营地、交通道路和旅馆餐厅的全年主导风向或旅游季节主导风向的下风侧;停车场设在下风侧,但应在厕所、污水处理厂、垃圾集中及处理地的上风侧,并与餐馆、旅馆、野营地、娱乐场、游览地等保持一定的空间距离,以减少汽车和灰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餐馆等饮食服务设施应建在旅馆、野营地、娱乐场和游览地的下风侧,但应建在停车场的上风侧。(二)改进燃烧方式

中国的资源状况决定了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0%、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来自于燃煤。燃煤排放的相当一部分污染物是由于燃烧不完全而产生的。目前,我国烟尘年排放量约2300万吨,这与工业和民用均采用原煤散烧的方式有关。因此,改进燃烧方式,发展清洁能源,减少污染物的排放量,对于减轻大气污染十分重要i 1.推广型煤

今后50年内,我国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不会改变。在目前情况下,采用清洁煤技术,能够提高煤炭使用效率,减少燃煤对大气的污染。旅游业可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宜的清洁煤技术。如推广型煤就是很好的方法。

我国人民经过多年实践,制成了一种型煤,即将散煤经过一定配方加工成型,它有利于充分燃烧和减少烟尘排放。据有关方面提供的资料,燃用上点式蜂窝煤与烧散煤相比,一氧化碳减少70%一80%,烟尘减少90%以上;若把全国民用的1亿吨散煤加工成蜂窝煤,每年可节约2500万吨原煤,为国家节省煤炭开采投资82.5亿元。目前,四川省以及沈阳、太原、西安、北京、天津等城市已开始在部分行业中推广了型煤,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

2.采用区域采暖、集中供热

所谓区域釆暖、集中供热,就是利用集中的热源,比如在城市的郊外设立几个大的热电厂和供热站,供应较大区域内的工业和民用采暖用热,以代替为数众多的低矮烟囱,是消除烟尘的有效措施。据测算,同样1吨煤,居民与企业分散使用比集中使用产生的烟尘多1—2倍,飘尘多3—4倍。

在旅游区内及其周围地区,采取区域采暖、集中供热有许多好处,可以提高锅炉设备的热效率,降低燃料的消耗量,一般可以将锅炉的热效率从50%一60%提高到80%一90%,还可利用废热,提高热利用率。3.改变燃料结构,发展新能源

对燃料要进行选择和处理,改变燃料结构。在有条件的旅游区点,要逐步推广使用天然气、煤气和石油6(1)实现煤气化。由于气体燃料比固体燃料干净、方便、易于输送,因此,发展也较快,工业发达国家的大、中城市基本上实现了煤气化。近年来,我国气体燃料也有所发展,据统计,城市居民气化率1980年为15.2%,1990年已提高到24%。一些大城市已基本实现民用煤气化。

(2)以油代煤。由于石油灰分低,燃烧时热效率高,有些国家改变燃料结构实行由燃煤向燃油转换,以减轻煤烟尘的污染。如美国原来烟尘污染较突出的匹兹堡市,由煤改油后,已成为“无烟”的匹兹堡市。

黄山在治理大气环境污染时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适时调整能源结构’,已先后两次对风景区的燃料结构进行了调整,由烧柴、烧煤改为烧油、烧气和用电。能源结构的改变,既大大减轻了对风景区环境的污染,又极大地增强了各类基础设施的安全和用电可靠性。(3)开发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目前,世界上发展较快的清洁能源主要有地热能、风能、太阳能、天然气,另外还有水能、潮汐能和生物能等。其中,地热能量相当于地球上全部煤储量的1.7亿倍,而且地热电站一般不需要庞大的燃料运输设备,也不排放烟尘。地热蒸汽发电排放到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量远低于燃气、燃油、燃煤电厂。风是地球上潜力巨大的能源,如能将地球上1%的风能利用起来,即可满足整个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目前利用风能所提供的电量还不足全球总发电量的1%。太阳能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清洁能源,但急需经济实用的太阳能利用技术。

在我国,水电、生物能、地热等都是极有潜力的再生能源。妇匕京奥运行动规划》做出决定,在奥运会设施中要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太阳能、地热、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在奥运场馆周围,80%一90%的路灯利用太阳能光伏发电技术;奥运村90%的洗浴热水采用太阳能集热技术。

(三)减少和治理交通废气污染

1.改革汽车燃料和设备,控制汽车尾气污染

现代旅游的四大交通工具,飞机、火车、轮船、汽车都有程度不同的污染,尤其是汽车尾气污染最为严重、广泛,汽车还是产生光化学烟雾的重要污染源。

汽车废气主要来自汽油的燃烧,因而改革燃料和设备是减少汽车尾气污染的有效措施。

在燃料改革方面,主要是清洁油品。车用燃料对车辆尾气排放有很大影响,所以要有计划地改善燃油品质。如采用无铅汽油代替有铅汽油,使用新型燃油添加剂以提高燃烧效率。也可采用液化石油气、天然气等新燃料。

在汽车设备改革方面,一是改进内燃机的燃烧设计,主要是改进发动机本身结构。另外还可在排气系统安装附加的净化装置,如安装热反应器和催化转化器(将废气变为无害气体或降低排放量);还可采用使废气再循环的废气回流管以降低N慨排放量等。

到2000年6月底,中国已全面实现了汽油无铅化,全国每年减少铅排放量达1500吨以上。2.推广和使用少污染的交通工具

研制、发展无公害汽车和高效交通系统,是长远的控制汽车大气污染的重要措施。在旅游城市,多用无轨电车代替汽车,在旅游区(点)及其周围多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使用电瓶汽车及一些畜力车和人力车等少污染或无污染的交通工具,都可以减少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3.控制私人汽车拥有量,积极发展公共交通车

为保护城市环境,私人汽车的拥有率必须控制在适度水平。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应多发展公共交通系统,鼓励人们多使用火车、公共汽车等交通方式,减少使用私人汽车,控制进入旅游区的汽车数量。

有人测算,按目前价格,中国到2020年时,“公交优先”策略将只需要300亿美元的汽油和柴油消耗,而在以私人机动车为基础的策略下,汽油柴油总消耗将达到870亿美元。因此,大力发展公共汽车可以避免汽车对油料过大的需求,并有效控制机动车尾气排放而产生的城市大气污染。4.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

为加强机动车排气污染的控制,新修订的《大气污染防治法》,将防治机动车船污染单独作为一章,对机动车制造、使用和维修、燃油质量、监督检查等几个环节,分别做出了规定。对新机动车船,规定“机动车船向大气排放污染物不得超过规定的排放标准”,“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污染物排放超过规定爿≥放标准的机动车船”。对在用机动车,规定“不符合污染物排放标准的,不得上路行驶”。对燃油质量也做出了规定,“国家鼓励和支持生产、使用优质燃料油,采取措施减少燃料油中有害物质对大气环境的污染。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期限,停止生产、进口、销售含铅汽油”。对机动车排气污染的监督检查,从检查和日常检查两个方面做出了规定。(四)植树造林,净化空气

植树造林是防治大气污染的一个经济有效的措施。因为植物有放出氧气和吸收各种有害有毒气体及净化空气的功能,所以旅游城市或旅游区的环境中应保持相当比例的绿地面积,以起到净化和缓冲大气污染的作用。尤其是厕所、停车场、垃圾处理场等服务设施内部及周围要多植树、种草、种花,既吸味、吸音,又能除臭、杀菌,能起到很好的美化、绿化、净化环境的作用。

四、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生物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可采取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相结合的途径。(一)就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 建立自然保护区是就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最有效措施。就地保护是指保护生态系统和自然环境以及维护和恢复在其自然环境中有生存力的物种群体。“保护区”是指一个划定地理界限的,为达到特定保护目标而指定或实行管制的地区。

自然保护区的主要保护对象是具有一定代表性、典型性和完整性的各种自然生态系统、野生生物物种;各类具有特殊意义的、有价值的地质地貌、地质剖面和化石产地等自然遗迹。但最主要的保护对象乃是生物物种及其自然环境所构成的生态系统,即生物多样性。建立自然保护区,不仅可以保护珍稀动物及其栖息地,而且可以使其他种类的野生动植物得到很好的保护。所以说,自然保护区是生物多样性就地保护的重要基地,是最有力、最高效的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方法。

截至2000年底,我国自然保护区总数已达1227个。自然保护区的建立,使一批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科学研究价值的自然生态系统和珍稀濒危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例如,为了保护珍贵动物大熊猫及其生境,在四川、甘肃和陕西等省建立了14个自然保护区,同时进行人工繁育研究,使其种群延续;为保护珍稀孑遗植物银杉,建立了广西花坪、四川金佛山自然保护区。目前,我国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动植物名录中的大多数物种都在自然保护区内得到了保护。

自然保护区由于保存着较为完好的自然生态系统、珍稀动植物、特殊自然历史纪念物和景观,这种未经人工雕琢的自然风景,往往对游客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因而在许多国家已成为重要的旅游资源加以开发利用。如在非洲的坦桑尼亚、肯尼亚和南非等国,野生动植物保护区是其最大的旅游吸引力所在。需要注意的是,建立自然保护区的根本目的在于保护珍稀物种,其次才是发挥其旅游的功能。在有条件的地方,从自然保护区中划出一定的适宜地域开展旅游活动是允许的,但其活动范围和强度要有严格的限制,应以不破坏和污染保护对象为原则,必须以保护物种为前提。

(二)移地保护——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及各种引种繁育中心

建立动物园、植物园及各种引种繁育中心(基地)是移地保护野生动植物的有效措施。

移地保护是指将生物多样性的组成部分移到它们的自然环境之外进行保护。移地保护主要适用于受到高度威胁的动植物物种的紧急拯救。移地保护往往是单一的目标物种,如利用植物园、动物园和移地保护基地和繁育中心等对珍稀濒危动植物进行保护。

到1995年底,我国共建动物园和公园动物展区175个,各种野生动物繁殖中心(场)227个,这些动物园和展区共饲养脊椎动物600多种,10万多头。我国动物园在珍稀动物的保存和繁育技术方面不断取得进展,许多珍稀濒危动物可以在动物园进行繁殖。·

中国的植物园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很快,已建立大型植物园60多个,野生植物引种保存基地255个。其中,有用于科学研究的综合性植物园或药用植物园,有以收集树种为主的树木园,还有观赏植物园等。我国植物园保存的各类高等植物有23000余种。

这些动物园和植物园等的建立,使大熊猫、扬子鳄、中华鲟、白鳍豚、东北虎、朱鹛、银杉、珙桐、苏铁、金花茶等珍稀濒危动植物得到保护。此外,中国还建立了十多个标本馆,1个基因库和2个野生动物细胞库,为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和保存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三)古树名木的保护

古树,是指树龄在百年以上的树木。树龄在300年以上的树木为一级古树;其余为二级古树。而名木是指珍贵、稀有的树木和其他具有历史价值和纪念意义的树木。磅礴雍容、苍翠弥天的古树,是风景名胜区的风景,这些饱经沧桑、依旧生机盎然的古树是先人传下的宝贵遗产。

因此,必须对古树名木实行重点保护。我国很多风景名山都实行了对古树名木的保护,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以黄山为例,古树名木是黄山风景区的重要景观和自然遗产的杰出代表,具有重要的美学、科研价值,是珍贵的活文物。为保护好这些珍贵的古树名木,黄山管委会采取了多种措施,予以精心保护。如对“国宝”迎客松实行特级护理,确定专人全天候守护。

五、噪声污染防治(一)噪声污染控制途径 1.噪声声源控制

这是噪声控制的根本途径。可通过研制和选用低噪声设备、改进生产工艺、提高机械设备的加工精度和安装技术,达到减少发声体的数目或降低声体的辐射声功率,或从根本上清除噪声声源。如餐馆、娱乐场所不允许使用高音喇叭,游览时间内不得进行产生噪声、干扰游客的作业,以及旅游区车辆禁止鸣笛等。2.噪声传播途径控制

即在噪声传播途径中减弱其强度。其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合理布局旅游区位置。比如,旅游区应与交通要道、工业区和商业区等隔开一定距离。在旅游城市,要把高噪声的工厂或车间与游览区、居民区、高教区、机关区等分隔开;在旅游区内部,要把强噪声设施设备,如锅炉房、水电房、宾馆厨房等与游客居住区、游览区隔离开。二是利用屏障(山冈、树木、草丛、建筑物等)阻止噪声传播。在各隔离带中间布置林带等屏障以隔声、滤声和吸声,以免相互干扰。三是把声源排放口朝向野外、地沟等对人群影响较小的地域。(二)噪声控制管理

噪声控制立法是控制噪声的重要和有效措施。国际上控制噪声的立法活动从20世纪初就已经开始。50年代末、60年代初以来,许多国家都陆续颁布了全国性或地方性的噪声控制法规,我国已公布了噪声污染防治法,为管理和控制各类噪声提供了法律依据。(三)噪声控制技术 1.吸声降噪

在室内的墙面或顶棚上饰以吸声材料、吸声结构,或在空间悬挂吸声板、吸声体,将叠加声波产生的混响声吸收掉以降低室内噪声级,这种控制技术称为吸声降噪。

吸声材料可用玻璃棉、毛毡、泡沫塑料、吸声砖等,或采用共振吸声和微穿孔板 吸声结构。吸声技术可降低噪声10分贝一15分贝。2.隔声降噪

应用隔声结构,阻碍噪声向空间传播,使吵闹环境与需安静的环境隔开,这种措施称为隔声降噪。隔声装置称为隔声围护结构,如隔声室、隔声墙、隔声罩、隔声屏等。例如,在城市高架道路上设置声屏障就不失为一种防治高架道路交通噪声的有效措施。据测试,一般可降低噪声5分贝一15分贝不等。

1993年,上海市有关部门投资1000万元,在市区内环线高架道路和南北高架道路18处敏感路段建造了声屏障,累计长度约8000米左右,取得了明显的降噪效果。3.绿化降噪

绿化降噪是指栽植树木和草皮以降低噪声的方法。要消除城市噪声,除了改进车辆的设计,或在噪声响的机械和噪声集中的场所安装消音设备外,还应该在道路两旁多植树,扩大绿化区域,在住宅区里栽上多叶的花草树木,这样既能减弱噪声,又能美化环境。

六、旅游垃圾的处理

控制旅游垃圾对环境污染和对人体健康危害的主要途径是实行对固体废物及旅游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一)旅游垃圾减量化处理对策与措施

“没有一种废弃物处理方法是全然安全的”,换句话说就是,各种废弃物处理方法对社会而言都有负面影响。所以,我们不可过分依赖废弃物处理设备,而要从固体废弃物的产出方面实行管制,实行垃圾减量,能回收再用的就要回收,剩余部分才当成“废弃物”进行处理。

北京市环境卫生管理局的资料表明:目前清运垃圾的实际成本已经达到每吨35元,垃圾处理(以无害化处理中最经济的卫生填埋方式计算)每吨60元,总计95元。以垃圾日产1.2万吨计,要使垃圾全部进行无害化处理,北京市每年得花去4.2亿元人民币。

旅游垃圾由于多位于旅游区点,如山地、度假地等,因此,更增加了收集与运输的难度与成本。所以旅游垃圾减量化处理,有着更现实的意义。垃圾减量的具体措施包括: 1.净菜进城市或旅游区点,减少垃圾产生量

目前我国的蔬菜大多未进行简单处理即进入居民家中,其中有大量泥沙及不能食用的附着物。据估计,蔬菜中丢弃的垃圾平均占蔬菜重量的40%左右,且体积庞大。如果在一级批发市场和产地对蔬菜进行简单处理,净菜进城市或旅游区点,即可大大减少城市垃圾或旅游区点垃圾中的有机废物量。2.推行垃圾分类收集

城市垃圾收集方式分为混合收集和分类收集两种方式。混合收集通常指对不同产生源的垃圾不作任何处理或管理的简单收集方式。无论从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利用的角度看,还是从技术经济角度看,混合收集都是不可取的。实行垃圾分类收集,不仅有利于废品回收与资源利用,还可大幅度减少垃圾处理量。例如,荷兰实行垃圾分类收集后,使清运的垃圾量减少了35%。

最科学的垃圾分类方法是把垃圾分成可燃物、不可燃物、塑料、玻璃制品。如果真正实行了垃圾分类,仅每天在垃圾焚烧中就可节约开支2乃左右。3.物品的重复利用

物品的重复利用旨在减少浪费,对同一物体进行多次使用。这样做不但杜绝了浪费,节约了资源,还减少了垃圾的产量。香港政府规定,公务员办公用纸的正反面必须得到充分利用之后,方能被当作垃圾扔掉进行回收。日本理光复印机公司每年的产值上千亿元,而每天排放的垃圾还不足50公斤。原因就在于部门与部门之间流通时用的包装箱循环使用,最多可达30次。

旅游饭店应贯彻物尽其用的原则,在确保不降低饭店的设施和服务标准的前提下,物品要尽可能地反复使用,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对于可以再利用和回收的物品,倡导员工继续使用。客房盥洗室尽量采用能够重新灌装的容器,减少一次性用品的用量。4.避免过度包装

旅游商品中有大量的属纪念品、艺术品,由于人们看重的多是它们的艺术性或纪念意义,而非实用性,这就促发商品生产部门在包装上下了很多功夫,这无疑会增加旅游垃圾产生量。因此,必须强调包装废物的产生者有义务回收包装废物,这可以促使包装制品的生产者和销售者在产品的设计、制造环节少用材料,减少废物产生量,少使用塑料包装物,多使用易于回收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处置的材料。(二)旅游垃圾的无害化处理对策与措施 国内外城市垃圾和旅游垃圾的无害化处理方法主要有三种,即卫生填埋法、堆肥法、焚烧法。1.卫生填埋法

卫生填埋法是目前世界上最常用的垃圾处理技术。卫生填埋最早出现在1930年,到2000年,全球已有约1400座城市采用填埋法处理城市垃圾。

它的基本方法是先要对垃圾进行分类收集;通过分类,将可再生利用的废纸、金属、玻璃瓶、易拉罐等与其他废物分开,这样既可以使物尽其用,又可以减少垃圾量;剩余的无利用价值的垃圾进行减害化处理后,再运到填埋场,用推土机或压路机压实,覆盖一层土,再放一层垃圾,这样逐层填埋,最后覆盖一层30厘米厚的泥土。在填埋2—5年后,可在上面钻孔取沼气,用管道引到附近的沼气发电厂用于发电。这种方式的优点是:投资少、处理费用低、处理量大、操作简便等。其缺点是:第一,垃圾场要占用大量土地。第二,渗滤液问题至今仍然难以解决。防渗层老化及破损使渗滤液下渗,严重地威胁着地下水的安全。第三,大气污染问题。由于气体回收设备复杂,投入大,效益低,所以很多垃圾填埋场不设气体回收系统,大量的有毒、有害气体被释放到空气中,气体污染十分严重,且填埋层中积聚的气体也时常引发爆炸事故。2.堆肥法

堆肥法是利用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处理垃圾的一种技术。它通过生物反应,有控制地促进固体废物中可降解有机物转化为稳定的腐殖质。堆肥过程中的发酵阶段可以消除垃圾中的病原体;采用垃圾堆肥作“土壤改良剂”或“土壤调节剂”,可以增加土壤中有机质成分,提高农业产量。因此,堆肥法在发展中国家得到了较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堆肥的肥效低、市场销售量小,堆肥法的垃圾减量化程度不高,对高分子有机物及重金属的污染无法解决等问题的存在,制约了垃圾堆肥法的普遍应用。3,焚烧法

焚烧法是一种高温热处理技术,即以一定的过剩空气量与被处理的废物在焚烧炉内进行氧化燃烧反应,从而使废物中的有害毒物在高温下氧化、热解而被破坏。这种处理方式可使废物完全氧化成无毒害物质。焚烧技术是:—种可同时实现废物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的处理技术。其优点是:占地小、场地易选择、处理时间短、减量化明显(减重一般达70%,减容一般达90%)、无害化彻底、焚化的热量还能用于蒸汽发电等。其缺点是:易产生二次大气污染。所以焚化过程必须在焚化炉中封闭进行,焚化炉必须安装除尘和除烟装置,这无疑又增加了垃圾处理的成本。(三)旅游垃圾资源化处理对策与措施 人们称垃圾是“摆错位置的财富”,垃圾的资源化处理就是对这种财富的发掘。

垃圾是一种有开发价值的财富。

垃圾资源化的前提是对垃圾进行分类处理。垃圾中的金属、玻璃、塑料、橡胶等物质经分选取出来,经过加工处理,就能变成有用的资源了。在德国,新闻纸的60%、玻璃瓶的50%、铜制品的40%,都是从垃圾中回收提取出来的。在美国,钢铁工业中有一半以上的原料是由废旧汽车提供的。

垃圾资源化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环节。改革传统工艺,发展物质循环利用工艺,使生产第一种产品的废物,成为第二种产品的原料,使生产第二种产品的废物又成为生产第三种产品的原料等等,最后只剩下少量废物排入环境,这样能取得经济的、环境的和社会的多方面的效益。有关专家曾做过测定,每回收利用一吨废旧物资,可节约自然资源近120吨,节约标煤1.4吨,还可减少近10吨的垃圾处理量。根据国家有关部门估算,我国每年还有几百吨废钢铁、废纸未回收利用;每年扔掉的60多亿支废干电池中就有7万多吨锌、16万吨二氧化锰、1200多吨铜;每年生产的1万多吨牙膏皮,回收率仅为30%。难怪废旧回收业被经济学家称为“第二矿业”。技术人员测算发现:l公斤的垃圾相当于0.2公斤煤所产生的热量。北京市一年产生的450万吨垃圾就是90万吨煤,而且烧结后的炉渣还可以制砖,做到物尽其用。可见,垃圾的确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四)“白色污染”的治理 ’ 1.何谓“白色污染”

“白色污染”是指不可自然降解的废弃高分子有机聚合物排放到环境中所形成的一种现代污染现象。主要污染物是各种各样的塑料垃圾,包括塑料袋、地膜、快餐盒、饮料杯、废电器壳等。随着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迅速提高,“白色污染物”的排放量猛增,污染日益严重,已到了非彻底治理不可的程度。据调查,仅北京市每天消耗的快餐盒就达200万个,全年大约8亿个;每天使用塑料袋大约6000万个,全年大约213亿个。“白色污染物”在城市垃圾总量中所占比重平均大约为10%,其中上海为11.84%,北京为12.6%,深圳高达14.05%。2.“白色污染”的治理

为了控制住主要交通干线和大城市“白色污染”增长的势头,从1998年10月起,铁路客运以及在长江、太湖流域营运的交通工具和重点旅游景区已开始禁止使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到2000年底,全国已禁止生产、使用发泡塑料餐具;禁止生产、使用超薄塑料购物袋;建立生产商负责的包装物强制回收制度;在部分城市进行垃圾分类试点。

七、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一)搞好旅游厕所的重要意义

厕所是人类日常生活的必备设施,也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之一。它可以反映出:

·国民的卫生习惯;

.国民的公德水准;

·国民的审美意识;

.国民的受教育程度;

·国家经济发展水平和科学文化水平。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发展,海内外旅游者对旅游厕所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以厕所卫生、厕所文化、用厕文明、卫生洁具革新等为主要内容的“厕所革命”已成为国家推进文明进步的一个切人点。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水平,也成为一个国家、一个城市、一个地区、一个景点、一个旅游接待单位的总体旅游环境的重要标志。在新世纪我国要建设成为世界旅游强国,意味着要成为环境优美、设施完备、产品丰富、服务上乘的世界旅游目的地,全面、根本改进旅游厕所的状况则是最基本的要求之一。此外,改变中国旅游厕所状况,不仅是事关中国旅游质量、环境、形象和声誉的大事,是事关旅游生态环境保护的要事,而且也是全面改变全国人民卫生习惯和观念、推进中华民族文明进步和发展的重要措施。(二)我国旅游厕所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

2002年国家旅游局召开的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确定,当前我国旅游厕所工作的基本目标和主要任务是,将我国旅游区(点)、旅游线路和旅游城市等旅游活动场所的所有旅游厕所,规划建设成清洁卫生、安全方便、生态环保、协调美观、服务规范的旅游服务设施,并要以旅游厕所建设和管理来推动全国城乡厕所建设与改造的“厕所革命”,推动全国人民进一步形成卫生文明的生活习惯,为提高全社会的文明程度做出贡献。(三)我国旅游厕所建设的措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虽然已经取得了令人振奋的成就,但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仍然很大,旅游厕所“脏、乱、差、少”面貌没有得到根本改变,而且随着住宿、交通、游览等突出问题的解决,厕所问题由“次要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成为一段时间里海外旅游者投诉的重点。目前仍然是海内外旅游者满意度较低的领域。1.要有全新的观念

1988年2月间,10个国家220位代表在日本东京举办了“国际厕所科学文化研讨会”。正是在这个大会上明确提出了口号:“公共厕所是一个国家的象征。厕所里面有科学,有文化,要研究发展。”随后,日本成立了“全国公厕科学文化协会”。该会确定每年11月11日为日本的“厕所文化节”,日本每年举办一次“全国公厕日”,届时议员要亲临公厕现场办公;日本还曾组织了“厕所文化考察团”赴欧洲六大城市,专门研究西欧各国的厕所现状和科学管理方法。

在我国,旅游厕所的建设与管理很长一段时间没有引起有关方面的足够重视,从一代一代人的“茅房”、“茅坑”的称呼中就可见一斑。因此,更新历久形成的根深蒂固的鄙薄厕所问题的观念,提高全社会对加强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的重要意义的认识,教育和引导公民养成健康文明的生活方式和旅游方式,推进旅游厕所建设的现代化,的确是一件移风易俗的大事,更是提高“两个文明”建设水平和民族素质需要抓好的一项具体工作。所幸的是,我们已经在这方面有了可喜的转变,在认识上有所突破。2001年11月6日,我国通过了《新世纪中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桂林共识》,这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部“厕所宣言”。它表明了我国政府有关部门在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问题上,将以一个新的姿态,实现与国际社会接轨的决心和信jb。飞曳 2.重视规划设计与管理 \。》\

(1)旅游厕所的选址、设计和建设,要尽量做到与其周围环境和谐,实现数量与质量、适用与美观的统一。许多城市在建厕过程中都十分重视厕所与周围环境的协调搭配,塑造了一批赏心悦目、美观实用的“厕所精品”。有的景区的厕所甚至也成了“景点”,在扬州瘦西湖畔,一座红墙绿顶、造型精巧的仿古建厕所几乎被所有初来游客视为景点,每天都有众多游客在其回廊、草坪中嬉戏休息。

(2)重要旅游区(点)的厕所还要适当增加文化内涵,在为旅游者提供方便场所的同时,发挥赏心悦目的功能。例如,为把张家界建设成为国内外知名的旅游胜地,2001年,武陵源区从旅游厕所着手,对厕所规划设计和建设管理进行调查研究,决定在两年内投入800万元,兴建和改扩建30个星级旅游厕所;并确定厕所规划设计原则是宜藏不宜露,宜小不宜大,宜土不宜洋,宜暗不宜明。

2002年初,分期建设的黄石寨、袁家界等首批6个星级旅游厕所已投入使用,贺龙公园、神堂湾、宝峰湖等7处厕所也于2002年年底交付使用。被称为全市标志性旅游厕所的水绕四门四星级旅游厕所,外以片石为基,原木为墙,灰瓦盖顶,并饰有古色古香的花格木窗棂,富有浓厚的土家族建筑特色。内部装修也十分讲究,室内播放轻松的民族音乐,空气清洁无异味,冲洗设有自动感应装置,并为方便残疾人配装了专用设施,厕所前有小桥流水,背衬绿树翠竹,环境幽雅宜人。

不仅建设方面要有高水平的规划设计,管理方面也要体现高标准、严要求。具体表现为:(1)所有旅游厕所都要建立起严格的、科学的、持久有效的管理制度和卫生保洁制度,普遍达到无污物、无蚊蝇、无异味的要求。(2)所有旅游区(点)、餐饮点、购物点、文化娱乐点、游客休息点的旅游厕所,都要按照国家标准进行建设与管理,不断提高现代化、国际化的水平。武陵源风景区厕所为进行长效管理,全面实行了公司化运作,由专门成立的景区旅游厕所管理分公司统一管理,招聘的管理人员上岗前要进行培训,不仅要求规范服务,随时保证清洁卫生,还要能用简单的英语会话。3.注重创新

在我国,建设高标准厕所的最大问题是资金来源问题。泰安、桂林、成都等城市采用创新机制,充分调动投资人的积极性,集资修建旅游厕所的做法很值得借鉴。

泰安市城区公厕改建工程共需资金1亿多元,在没有财政补贴的情况下,泰安市制定了“谁建设、谁投资、谁受益”的政策,将城区公厕改建工程全面推向市场,面向社会公开拍卖公厕管理使用权。

桂林市则采取了“以商养厕”的方式,将街区公厕与相应的商业门面“捆绑”起来,公开招标,一些私营企业、个体工商、乡镇农户踊跃报名参加投标,出现了“要我建公厕”到“我要建公厕”的巨大转变。

从成都市区到九寨沟风景区400多公里的山路,沿途至少有十几处公厕,有趣的是,厕所竟然成了公路附近农民致富的新路子。有一些公厕还是当地的农民自筹资金修建的,大略算一下,每人每次上公厕的费用是0.5元,按每辆客车工有20人上厕所算,一辆车就可以赚到10元钱,而每天来往经过的车辆至少不下10辆,那就是100多元的收入,相当可观。有的公厕附近还衍生出了修车铺、农贸市场。

另外,广州创造了股份制厕所,很多旅游城市建设了生态厕所,昆明市的新概念厕所已投人使用。4.提高科技含量

在2002年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上,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提出:当前,我们必须重视发挥科学技术在提高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中的作用,让更多的科技成果在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领域开花结果。为此,专家们呼吁应有更多的科研设计单位和生产厂家投入厕所建设与管理的设计创新和科技创新,加快我国卫生洁具的升级换代,加快经济实用的建厕用材的推广,攻克在建设高标准“旱厕”及“生态厕所”、“环保厕所”、“流动厕所”等方面的技术难关,在全方位提高我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水平的同时,让有关科技成果进入千家万户,造福人民群众。5.实施政府主导型战略

我国旅游厕所问题的较好解决,是旅游业落实政府主导型战略的生动实践。以第一次旅游厕所建设高潮为例:为了从根本上解决旅游厕所问题,1994年7月,国家旅游局和建设部联合发布了《解决我国旅游点厕所问题的若干意见》,启动了在中国旅游业发展史工具有重大意义的“旅游厕所工程”,掀起了第一次全国建厕大高潮。《意见》就厕所建设总体规划、建设标准、后续管理等做了详细规定,为当时乃至目前的旅游厕所建设,发挥了导向性作用。

6.拓展旅游厕所建设的广度

(1)不但旅游区(点)的厕所要规划建设好,旅游区(点)之间的游客休息点、汽车加油站的厕所也要规划建设好;

(2)不但游览点和旅游线路上的厕所要规划建设好,旅游者其他活动场所,包括车站、码头、购物点、文化娱乐场所的厕所也要规划建设好;+(3)不但直接面向海内外旅游者的各种设施、场所的厕所要规划建设好,旅游城市面向公众的社会厕所也要大幅度提高建设与管理水平。7.体现环保理念

建厕工作对水源要求高,同时又有可能引起环境污染,因此在建设过程中,要体现环保意识,无上下水系统可供依托的山岳型景点厕所,应尽量建在能使污物自然化解、不造成环境污染的合适地点,加强自然通风措施,并采取“生态厕所”、“沼气化粪”等先进技术,以保证厕所外观整洁,内部干净,使用安全。要充分发挥科技这一“第一生产力”的作用,例如,北京八达岭长城城楼因无上下水管道,修建“泰和通”免冲式厕所。一些不能有效解决上下水问题的海滩、山岳、森林草原等类型的旅游景区都可以引进这类厕所。8.表现人文关怀

各地旅游厕所的设计和建设,还必须按照与国际接轨的要求,对特殊人群给予关注: ’(1)妇女。中高档旅游厕所要适当增加女厕厕位的数量,配备适应女性需求的设施。(2)儿童。中高档旅游厕所要有专门适应儿童生理的厕位。·

(3)残疾人。中高档旅游厕所要为残疾人提供位置判断方便、进出方便、使用方便的专门设施。

资料:“厕所革命”在桂林

游客如厕在桂林,曾是一个难堪甚至痛苦的事情。桂林景区原先只有61座公厕,基本合格的23座。数量少、位置偏,游人如厕,却可闻“臭”而至。

残酷的现实迫使桂林市政府痛下决心:厕所问题必须要来个根本解决1 1998年4月3日,李金早市长亲自主持召开了一个特殊的会议:厕所建设管理工作会议,并在会土作了题为《我们要来一场“厕所革命”》的讲话。“厕所革命”在桂林由此进入政府高层决策,市委成立了“桂林市厕所建设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市长任组长,宣传部长任副组长,工作目标是:当年国庆前建成并免费开放500个高档公厕,决不把厕所的臭名声带入21世纪!众多的公厕如何尽快建起来?建起来后如何管得好并确保用得好?传统的办法是,政府出资修建,再由政府财政养起来。事实表明,这条老办法已走不下去了,出路只有改革!几经调查、分析、研讨,桂林出台了16字指导方针:“市府指导,城区主导,部门配合,市场运作。”即在市政府统一部署下,根据规划,将任务落实到各城区去,建设管理面向市场,各城区各显其能。

这里的“能”,主要表现在政府几乎“一毛不拔”,就可以建成公厕和管好公厕,而且是长效的星级公厕。

象山区率先进行了商业运作的尝试,并取得成功。按规划,象山区首期要新建、改建和开放内部厕所108个。他们便采用了“商厕结合、以商养厕”的办法,即一层为商,二层为厕;可以是一商养一厕,也可以是一商养多厕;可以商、厕同地,也可以商、厕异地。

通过公开招标择优选取业主,建厕投资和商铺收入都属业主,业主享有50年的经营权利和管理责任,自负盈亏。城区对管理状况定期检查,不合格者,酌扣1—2年经营权;改正而优秀者,酌补1—2年经营权。扣补相冲,总的经营年限不超过50年。

这一招产生+了奇效,于是,全市的厕所建设基本上都按这个模式建设,且进展顺利。2000年10月1日,公厕建成开放500个,全部免费!在首战成功的基础上,市长李金早作了题为《将“厕所革命”进行到底》的再动员。建设、规划等部门和城区边干边总结,越干积极性越高,2001年10月1日,又建成开放321个。至此,桂林市城区和旅游景点平均每平方公里拥有5.7个公厕,高出国家规定标准数90%。

从建设到管理的全程化设计、市场化运作,以商养厕、专人管理的模式,使桂林的公厕建设从一开始就走上了一个良性运行的轨道,并较为轻松地实现了“三赢”:政府未有经费投入,却赢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游人和市民获得优质服务,十分满意;投标的经营管理者,增加了收入的同时,也对社会做出了贡献,颇有自豪之感。

如今,分布在桂林街头和景点的821座公厕,个个都洁净宜人,成为桂林树立国际旅游城市形象的重要窗口。

桂林的“厕所革命”引起了国家旅游局的浓厚兴趣和高度重视。

2001午U月国家旅游局“新世纪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研讨会”在桂林召开。会上通过了我国第一个厕所宣言飞新世纪中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桂林共识》。可以说,桂林为全国旅游厕所建设与管理树立了榜样。

资料来源:郑盛丰、倪光辉,纩厕所革命”在桂林》,《人民日报》,2002年4月22日,第二版

第二节 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的保护

一、文物古迹的保护

所谓文物,就是历代遗留下来的、在文化发展史上有价值的东西,如建筑、碑刻、工具、武器、生活器皿和各种艺术品等。在我国人文社会旅游资源中,分布地区最广、品种类型最丰富、吸引游客最多的是文物古迹。文物古迹是我国历史文化的载体,是物化的历史文化,是我们国家和民族的文化财富。因此,文物古迹保护是我国人文社会旅游资源及环境保护的重中之重。

综合国内外的经验与教训,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应当把握一个总原则,处理好三个关系,以及灵活运用一些技术措施与管理措施。(一)“修旧如故,以存其真”的总原则

维护和修复是文物古迹保护的一项重要工作,而文物古迹维护和修复却不同于普通建筑的维护和修复,保护文物古迹就是保持现状及其历史环境,因而文物古迹保护的关键是保护其历史的真实性、风貌的原生性。真实性和原生性是文物古迹的灵魂,其根本特点——不可再生性,一旦失去便永远无法恢复,任何复制品都不可能具有原有的价值。因此,文物古迹保护应坚持的一个总原则就是“修旧如故,以存其真”。这里的“故”,就是历史原貌;“真”,就是真实的历史信息。

文物古迹的价值就在于它们是历史的遗存,哪怕已经斑驳陆离、锈迹斑斑,甚至残缺不全。但这正是历史留下的痕迹,所以称文物古迹为“历史的载体”。文物古迹作为历史的载体,在对其进行维护和修缮的过程中,要力争“修旧如故”,“返璞归真”,尽量保持其原有的原始风貌,发扬其特有风格,而不是“修茸一新”,任何过分修饰和全面毁旧翻新的做法都是不足取的。正如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的一句名言,保护古建筑,“要让它延年益寿,不要返老还童”。可惜的是,在具体实践中,修缮者往往违背“修旧如故”的原则,而求其“修葺一新”,并有意无意间表现自己的美学观点,还常常使用现代化建筑材料,因此或多或少地改变了其原有的历史风貌。这些做法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的要求,也同1964年几十个国家代表共同制定的《威尼斯宪章》相抵触。该宪章规定:一定要保证文物建筑的历史可读性,即将其看作是历史的见证和信息的载体,不允许任意增删修改。这一要求对于其他文物古迹同样适用。在这方面,我国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都不少。

西安的小雁塔曾因地震而毁掉了顶部,塔身也中裂,形势岌岌可危。在研究对其加强保护时,并未推倒重建,而是在塔身加上了铁箍。正是此种做法,得以使我们能够看到这一唐代古建筑的原本面貌。

曲阜市文物古迹的维修也充分尊重了“修旧如故”、“保持原貌”的原则。改革开放以来,曲阜市利用国家投资2900万元,自筹资金9000多万元,对文物古迹进行了全面维修。1983年,他们投资100多万元,对大成殿内的孔子塑像、神龛、飞龙盘柱、供桌、匾联、神椅、四配、十二哲等进行了全部复原。大成殿是孔庙的主体建筑,“文革期间”殿内的神龛、塑像等毁坏一空。由于文献资料少,缺少具体数据,技术力量又薄弱,要恢复其清雍正年间的样式困难重重。因此,曲阜市抽调了60多名能工巧匠,参照《营造法式》和《清式营造》等书中的基本模数,根据大成殿内的各种配件法式和公元1729年所塑的情况,验算各种尺寸,绘出草图,一切仿雍正年间的塑制而复原。尤其是孔子神龛的凤头昂斗拱装饰,仅小物件就9864件,对每一个部件都进行精心计算。在处理孔子神龛的盘龙纹饰时,请来了祖祖辈辈在孔府搞修建的民间老艺人,多方查阅有关文献资料,凭着老艺人的高超绘画和雕刻技艺,采用现代工艺手法,由原来的泥脱模改为石膏脱模,使塑像无论在工艺制作上,还是在材料造型上都好于泥胎脱模。整个工程严格尊重历史原貌,在比例尺度等各种工艺上恰如其分地再现了其历史的原貌;凡游览过孔庙的人都会看到,在大成殿正中,端坐着栩栩如生的孔子像及其左右“四配”(颜子、曾子、孔汲和孟子)和“十二哲”的塑像。这是公元1729年以来的首次复原。

不尊重历史的修缮,有时会严重影响旅游资源原有的最有价值的特征。武当山金殿(全用铜铸)曾有“雷火炼殿”奇观。当电闪雷鸣时,金殿常遭雷击,火球滚动,但在殿内的人却安然无恙。待雨过天晴之后,因电火将铜锈剥离,故此金殿能永葆熠熠光辉。近年也像对其他古建筑一样安装了避雷针,“雷火炼殿”的奇观消失了,金殿也因生锈变黑了。此时人们才有所觉悟,重新拆除了避雷针。五台山菩萨顶有座佛殿,俗称“滴水殿”,因为雨后很长时间檐瓦仍会滴水不止,天长日久,檐下的石条、雕刻的石阶竟被小小的水滴凿成了密密麻麻的坑,因而令人称奇,给这座佛殿披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其中的奥秘在于屋瓦上有小洞,瓦下铺有厚厚的一层可蓄水的物质,当降雨时,水通过瓦上的小孔被积蓄起来,受重力作用再缓慢地滴落。但翻修此殿时,忽略了其特殊结构而按照通常的方法重修,结果这一奇观不再出现了。

(二)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与经济发展的关系

文物古迹是历史的见证与载体,是一个国家或民族的遗产和财富。文物古迹一旦破坏,就很难复原。而在现代社会,很多文物古迹都面临着诸如城市建设和工业发展及旅游开发等经济大潮的冲击。以古城保护为例:不少旧城区目前已成为土地增值很高的黄金地段,许多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愿出高价来开发这些土地。而居住在这些用地上的居民由于长期居住条件差而迫切要求改建。这种力量造成古城风貌的保护与城市现代化建设的矛盾十分突出。古城保护是为了延续历史,了解历史,而城市现代化建设则是时代所需。因此,在处理二者的关系时,我们既不能重发展、轻保护,也不能重保护、轻发展,而必须是两者并举。

当文物古迹保护与具体的经济建设项目发生矛盾时,对文物古迹的保护可采取以下两种措施: 1.原地保护

当某一新建工程必须在文物古迹所在位置上进行,而文物古迹的价值重大,不能将其拆除或搬迁时,就要采取适当的技术措施,将文物古迹就地保护起来。如在对三峡地区文物抢救保护的过程中,2000年重庆三峡库区就原地保护文物62处。2.搬迁保护

搬迁保护分为两种情况:

(1)古迹搬迁。如果文物古迹的价值十分重要,而经济建设项目又必须进行时,就应搬迁文物古迹到适宜地方重建保护起来。如即将竣工的三峡工程,将淹没张飞庙等很多珍贵的文物古迹,我国现正在对它们进行搬迁保护。

(2)建设项目或居民搬迁。我国在1983年发布的《关于在建设中认真保护文物古迹和风景名胜的通知》中明文规定:新的建设项目选址,要避开文物和风景名胜集中的地区。现已占用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单位,能迁出的要有计划地迁出,一时不能迁出的,也应有严格的保护措施,严禁乱拆、乱挖、乱建。有污染的要迅速治理,并且也应创造条件及早迁出。

按照此通知精神,当文物古迹保护与居民生产、生活产生矛盾时,应尽量实行居民搬迁。如为了保护曲阜市的文物古迹,曲阜市先后迁出了文物区的十多个单位和200多产居民,拆除了非文物建筑3万多平方米。九寨沟按照国务院批准的规划要求,严格实施“沟内游、沟外住”的景区经营活动外迁规划,计划投入资金1.56亿元,用于搬迁沟内居民经营项目,净化景区环境。

(三)处理好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的关系

在处理文物古迹保护与利用的辩证关系时,要坚持“有效保护、合理利用”的原则,在保护为主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合理利用的途径,通过科学、合理的利用反过来促进“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的前提下,提高综合利用的效益,使文物保护与旅游业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协调发展。要实现对文物古迹的有效保护,就要从根本上解决文物保护的资金来源问题。我们可以在有限保护的前提下充分利用现有文物去发展旅游。文物旅游可以做到不损耗和破坏文物资源,但同时可以更高质量地发挥文物的文化教育、知识教育、精神教育等社会功能,还可以把文物旅游获得的收人用于文物的保护与进一步的开发。这样不仅提高了文物保护的有效性,而且也增强了文物景区的吸引力,从而形成一个文物保护与开发的良性循环,最终实现文物的有效保护。

如为了“汲取孔于思想精华,弘扬民族优秀文化”,曲阜文物管理委员会认真贯彻《文物保护法》,一手抓文物保护,一手抓文物利用,开创了“保护促进利用,利用促进保护,利用越好,保护越好”的文物工作新局面。目前,文物保护与利用基本实现了相互促进。1979年恢复对外开放以来,游人逐年增多,近20年来,累计门票总收入已超过2亿多元,除满足正常的事业性支出外,还投资1亿多元用于文物的保护、开发、利用。文物保护为文物利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文物利用又为文物保护提供了雄厚的资金。

总结国内外的经验,文物古迹的利用方式和手段,大概有以下几个方面: 1.实物原状展示

(1)博物馆式的陈列、展示。按照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下属的国际博物馆(1—CO,M)的定义,所谓博物馆是“为了服务于社会及其发展,以有关人类及其环境的物证的研究、教育和欣赏为目的,加以收集、保管、研究、传达和展览的非营利的永久性机关”。、西安市文物库房收藏有十余万件文物,其中等级文物1万多件,在全国、全省文物藏品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西安拟在市文物库房(小雁塔东院)附近修建一个规模较大、标准较高、功能较齐全的文物库房和一定规模的展示厅,使西安市文物库房收藏的大量文物得到妥善保存,并为文物的进一步研究利用创造条件。通过陈列展览,吸引更多的海内外游客来西安观光,同时通过这一窗口,积极联系文物外展,在宣传古都历史文化的同时,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

(2)单体展示。有许多文物古迹是单体的建筑物和雕塑品,由于历史上的破坏和今天的经济建设等原因,与它们相关的建筑已不存在或被拆除,这时就可将它们移到街心广场、街头公园、庭院空地或其他地方。比如,香港尖沙咀火车站大楼和钟楼,一直都是香港城市风貌的重要标志。1975年,火车总站迁往红磡后。大楼于1978年拆除,但保留了钟楼、大楼;门廊拆下来的6根花岗石柱,由市政局移到尖沙咀东部的街头公园内重新设置。+(3)集中展示。即把一些不能在原地保留的古建筑等,移置到其他地方统一保存、集中展示。

河南洛阳古墓博物馆是集中展示我国墓葬文化的典型。洛阳邙山曾是东汉帝陵的集中地,自古有“生于苏杭,葬于北邙”之说。邙山古冢累累难以胜数。20世纪80年代,我国在此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古墓博物馆,迁建、仿建附近有代表性的古墓几十座于一地,成功地将洛阳地区两汉至宋千余年的典型墓葬展现于人们的面前。建馆之初搬迁复原了上自西汉下迄北宋的历代典型墓葬22座,1993年4月又搬迁复原了西汉和曹魏壁画墓各一座。洛阳古墓博物馆的建立,集中展现了我国古墓的建筑形式、随葬品、墓内壁画、镇墓兽、历代墓葬的演变规律和丧葬习俗,为研究有关问题提供了较为丰富的资料。

景德镇古窑瓷厂是集中展示我国陶瓷文化的典型。景德镇古窑瓷厂是在现代建立的采用景德镇明、清时期的方法制造瓷器的工厂。制瓷工艺、工具、作坊和窑都是古老的,产品也大都是仿古的,所以这个厂被称为“古窑瓷厂”。

这个厂建于20世纪80年代初,占地40余公顷。建厂的目的是为了保留和继承明朝以来景德镇的传统手工制瓷技艺,再现明、清官窑制造皇宫用瓷的全过程;同时也为了集中保护当时散落在全市的明、清时期的作坊和柴窑,把它们按照严格的程序,搬迁、复原于此。可以说这里保留了陶瓷文化的重要遗产。建成后,工厂按古代方式进行生产,制造瓷器,同时对国内外游人开放,现在成了来景德镇旅游者的必到之地。2.其他形式的利用

除了实物展示,间接地提供文字、图像、模型等,也是文物古迹利用的重要形式。(1)文字资料。包括各类专门的报纸、杂志、图书、小册子等,详细介绍文物古迹的历史、艺术、科技、旅游等方面的价值。

(2)图像资料。包括各类专门的影片、照片、录像带、多媒体光盘等,这种方法比文字资料更形象化,除照片外,上述方法还可以全面地、立体地展示文物古迹的全貌。\(3)模型。它根据文物古迹的实物,按照一定的比例将其再现出来,给人以近似于现场的逼真效果。比如,北京古代建筑博物馆内,展示了中国一些有代表性的古建筑的木制模型,使游客对古代建筑的建筑结构、艺术风格、工艺技术等有较全面的认识。

(4)复制品。它是指对一些比较珍贵、不易搬动或单体较小的文物,按其实物原状复制出来的物品,如雕塑、碑刻、书画等。(四)保护好文物古迹周围的环境

任何出色的旅游资源都不能离开其所在的环境,尤其中国古典园林、寺庙、陵寝等建筑,非常讲究同环境的和谐一致。筑园的基本规则之一即为“虽由人作,宛白天开”。

某种意境的获得,常常必须借助于周围环境的衬托。如果破坏了周围的环境,也必然大大损伤其意境。所以,不仅应加强对旅游资源自身的保护,同时也应当加强对其周围环境的保护。古建筑和风景名胜区周围的景观起着营造、烘托历史氛围的作用,是文物旅游资源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应该制定规划保护好周围的环境。如曲阜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护古建筑周围的古树名木,对保护曲阜文物古迹的整体环境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文物古迹保护的技术措施 1.培修复原

在培修一些因自然风化或人为破坏而破损、变色的历史建筑时,宜采取原材料、原构件,或在必要时用现代构件进行加固,但必须以保持原貌为准则,切忌因“翻新”而失去“古”的特色。2001年4月2日开始的“乐山大佛美容工程”既达到了培修的目的,又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原样,可以说是培修复新历史建筑的成功之作。2.仿古重修

历史上一些著名建筑物,由于自然或人为原因已在地面上消失,但具有很高的文化和旅游价值。为了满足人们旅游的需要,可进行重修,以重现古建筑的风貌。江南三大名楼之一的武昌黄鹤楼的仿古重修保持了原有的塔式阁楼造型风格和江、山、楼三位一体的意境,是古建筑重建中较为成功的一例。3.大气污染和破坏的防治

安装防治大气污染和破坏的设施、设备。比如,在石窟的正面安装透明玻璃,在屋内安装传感器、除湿器等;或在古建筑及文物表面涂刷保护材料,在壁画上涂透明塑料保护层;或在墙壁上刷一层特制的防风化、防潮湿的五色透明合成剂。1992年,北京市在卢沟桥的三期防护工程中,采用国际上通用的有机硅涂刷方法进行维护,以抵御酸雨腐蚀和风化。4.水体污染和破坏的防治

防治措施包括搬迁,加盖天棚和廊檐之类的遮挡物,采用防腐材料,建隔离堤坝,降低地下水水位等。如为使赵州桥免受污水危害,1993年10月9日治理方案出台。该方案是在桥上游600米的河道拐弯处及下游500米处各建一道拦水橡胶坝,以上游坝为进水口,在河岸北侧开挖一条明渠,与现有溢洪道相连,设计过流能力为87立方米缈,在上游打机井取清水注入桥下河道。治理工程于1995年3月31日完工,不仅拓宽和加深了河道,解除了污染危害,还使赵州桥重现37.02米跨径的主拱全貌。5.火灾防治

(1)建立火灾警报系统,并有专人负责防火工作;(2)设立“禁止吸烟”的警示标牌;,(3)配备足够的水桶、铁锹、灭火器等;(4)在屋顶安装避雷针。6.虫蚁侵蚀防治

我国大量的古代建筑和室内家具以木材为主,白蚁和蛀虫是其最大的天敌,在气候湿热的南方,这种危害更大。虫蚁的防治措施包括:

(1)选用对于白蚁有天然抵抗力的木材,如柚木、红椿、臭椿樟、水曲柳等。

(2)对所用木材事先进行防虫蚁蛀蚀处理。主要有浸泡法、熏干法、蒸煮法、涂刷法等。(3)对于木构建筑易受白蚁侵蚀的部位,在设计和建造时可以采用在木柱下垫砖石础墩等办法。

(4)在古建筑或存放文物的房间的适当部位,摆放驱除虫蚁药品,如樟脑等,或利用生物之间的相克作用灭杀虫蚁。比如,竹鸡、白鹳、啄木鸟,都能啄食虫蚁,而燕子、蝙蝠、蜻蜓等都是虫蚁的天敌,对这些动物要加以保护。7.减缓珍贵文物的自然风化

出露地表的历史文物古迹,由于大气中光、热、水环境的变化引起自然风化而衰败是不可避免的,但在一定的范围内通过改变环境条件减缓其自然风化是完全可能的。譬如可以将裸露的、风吹日晒下的历史文物加罩或盖房子予以保护。例如,为保护世界第八奇迹的秦陵兵马俑,将其建成室内展览馆;为了保护华清池温泉,在温泉上面建了一座唐式建筑物等。

(六)文物古迹保护的管理措施 1.限制参观文物古迹的游客数量

文物古迹的热点景区景点可采取单独售票或提高门票价格的方式,限制游客数量,以直接减轻景区景点的外在压力。

文物古迹参观游览场所的门票是有效的保护管理手段和措施,它的作用,一是限制闲杂人员进人,限制小商小贩活动范围,创造优良的参观游览环境和秩序;二是为了保护文物,调控参观游览人员。,f匕京故宫前些年提高门票价格,主要目的就是为控制参观人数,保护文物。2.加强规划保护

在编制城乡规划、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和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时,要将各级文物保护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保护措施纳入规划,分别确定其保护范围和控制建设地带。负责文物管理保护的单位和风景名胜区的单位,要模范地遵守国家法令,落实保护责任制度,及时搞好维护,切实保护好文物古迹、风景名胜。城市总体规划的各个环节均应考虑文物保护问题,使文物不仅受到法律的保护,同时也受到规划的保护。将文物纳入规划保护,关键要做出详细规划,这样才能增加文物保护的可操作性和严肃性。3.遗产申报保护

为了全人类的可持续发展,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成员国于1972年缔结了《保护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公约》。中国于1985年成为该公约缔约国。《公约》的重要意义之一在于它使我们从世界的角度重新认识自己的文化,使遗产保护有了规范而具体的标准和前所未有的激励与促进。很多旅游景区景点通过申报世界遗产进一步促进了文物古迹的保护。如拉萨前些年来改建和兴建了一些与古城传统风貌不相谐调的建筑、甚至是违章建筑,引起了国内外广泛关注。虽然有关方面反复敦促整改,但成效甚微。而在布达拉宫申报世界遗产后,拉萨市投人5000多万元整治环境,拆除了不谐调的非文物建筑500多处。河南龙门石窟周围多年来市场脏乱无序、违章建筑拥挤不堪,虽经专家呼吁、文保部门干预,直至全国人大考察团检查督促均未能根治。也是由于申报世界遗产,使得地方政府高度重视,投入一亿多元,拆除了南门外的中华龙宫、环幕影城、部队营房及各种不谐调建筑,恢复了绿地,美化了环境,使龙门石窟及周围景观相得益彰。其他如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湖北武当山、重庆大足石刻等无不如此。四川都江堰为整治文化环境,拆掉了价值大约2.2亿元的建筑;武夷山在申报遗产中也花了一亿多元;连安徽黟县的西递和宏村两个小村落,也投入了600多万元用于整治环境。4.推进文物管理体制的改革

原有的文物管理体制是在计划经济体系下建立的,目前在国家由计划经济体系向市场经济体系转型期间,文物资源如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并有效地发挥其经济功能,必须对建立在计划经济体系基础上的传统的文物管理体制进行改革,使其转移到市场经济体系的轨道上来。·

二、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的保护

民俗风情与传统文化艺术都属于民族文化的范畴。

民族文化是指某个民族在其历史发展进程中创造和发展起来的具有本民族特点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总和。从文化的结构角度,民族文化可划分为三种形态:第一,物质文化:包括民族传统服饰、饮食、民居建筑、生产生活用具等。第二,行为文化:包括婚丧嫁娶、节日礼俗、待客礼仪、宗教仪式及行为规范等。第三,精神文化:包括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民族心理、宗教信仰以及民间艺术、民间歌舞、民间游乐及戏曲文艺、绘画雕塑等民间传承文化。

文化需要保护,从某种程度上说,文化的保护比自然的保护更为重要。因为人们可以通过封山育林,使森林植被恢复;通过防治污染,还河流和大气的清洁;通过保护珍稀生物,恢复它们的种群。总之,人们可以通过种种保护措施,使被破坏的大自然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和再生。而文化一旦遭到破坏,则很难恢复和再生。

这里所指的文化,是特指那些在人类文明发展过程中产生并保留至今的活的珍稀濒危的文化遗存。在当今社会中,它们一般都处于弱势文化地位,非常珍稀而又脆弱,如果遇到现代社会主流文化的冲击而不加保护,必将很快灭绝。这些文化遗存,是代表人类多元文明的突出典范。保护人类文明的多元性和丰富性,是我们的神圣使命。.

长期以来,人们对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艺术等民族文化的保护提出了种种设想,出现了建设诸如文化村、民族文化生态村、文化保护区、生态博物馆等许多模式,综合分析这些保护模式,不难发现其中呈现出两种倾向:一种是封闭式保护,一种是开放式保护。前一种是消极的保护,而后一种则是积极的保护。下面就以少数民族文化的典型——云南泸沽湖摩梭人文化保护为例进行具体分析。(一)消极保护——封闭式保护 + 所谓封闭式保护即隔断少数民族地区与外界的联系,完全封闭隔离起来,维持其自然、原始的状态,任其发展演化,所以这种保护在国外又称为“冻结式”保护或木乃伊式的“真空化”保护。这种保护是否可行呢? 泸沽湖是我国最清澈的高原湖泊之一,泸沽湖不仅有高品位的自然资源,更有第一流的不可替代的人文景观。其文化核心是摩梭人母系家庭和“阿肖”走婚习俗。摩梭人母系家庭,指家庭世系按母系计算,子女从母居住,家庭无父亲血缘亲属关系;母亲为家长,舅掌礼仪、母掌财,以母系血缘实行家庭的权力分配。“阿肖”走婚习俗,指女不嫁,男不娶,只建立在情爱基础上的走婚关系。“阿肖”,意为亲密的情侣。因此,泸沽湖被人称为“东方女儿国”,“母系氏族的最后一块领地”。这是人类母系氏族文化保留至今、世界上极为珍稀的文化遗存,不仅有很高的学术价值,而且极具旅游价值。

泸沽湖是一个文化脆弱区,泸沽湖旅游经济的发展,势必给摩梭人传统的文化形态、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带来冲击,可能导致摩梭文化的蜕变甚至消失,所以应对泸沽湖的摩梭文化加以保护,并在保护的前提下开展旅游业,形成以保护促开发,以开发促保护的良性循环。那么,又该如何有效地对摩梭文化加以保护呢? 经过专家们的考察研究证实,把泸沽湖封闭起来加以保护,不作开发,这既不现实也不可能。

泸沽湖的摩梭人文化之所以能够保留至今,一个重要原因是交通闭塞,地点偏僻,与世隔绝和经济落后,但现今的情况已不大一样。人类已经进入了新的千年,随着全球工业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加快,商品经济无孔不入,交通日益方便,信息交流手段日益便捷,文化交流日益密切,当今世界上任何一个角落,想保持过去的封闭和落后,都是不现实和不可能的。就算我们划定所谓的“核心区”与“非核心区”,尽量减少因游客的进入而给“核心区”带来的文化影响,我们也无法阻止以电视、电话、互联网为代表的现代传媒的迅速普及及其所携带的外来文化因子的渗入,以及当地居民与外界民众的交往。

其次,封闭的做法不符合国家关于西部大开发的战略,不符合四川和云南省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产业的方针政策,也不符合当地人民要求开发旅游、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

摩梭人是摩梭人文化的创造者,摩梭人是摩梭人文化的主人。他们拥有平等发展本民族或本族群文化的权利。我们必须尊重他们的权利。所以,如果少数民族群众不愿意再穿传统服饰,过传统生活,我们显然不可以为了“旅游”而剥夺“主人”追求现代化的良好愿望。

把泸沽湖封闭起来不开发,虽然有好的愿望,但结果很可能适得其反:封闭一旦打破,外来文化汹涌而人,反而会加速泸沽湖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文化的毁灭。

但是,不正确的过度的旅游开发也必然造成该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文化的破坏。

惟一的选择是:釆取正确的模式,积极而又适度地开发泸沽湖的旅游。(二)积极保护——开放式保护

开放式保护同样适用于建立生态村、文化村或文化保护区。但这里的所谓保护,是在开放中发展和保护,是保护与发展相结合的开放式保护,是政府的主导行为与当地居民的自愿参与相结合的保护。所以这种思想指导下的“文化保护区”的概念可定义为:文化保护区是以政府主导行为为前提、当地社区居民自愿参加为基础的、对人类文明进程中产生并保留至今的活的珍稀濒危的文化遗存加以保护的区域(文化特区)。

这里的关键是政府的作用和居民的自愿参与,二者缺一不可。

在世界历史上,有美洲印第安人保留地的模式。以美国为例,1830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印第安人迁徙法案,强迫各地印第安人化零为整,离开自己的家园,迁移到干旱贫瘠的地区,在那里划出若干保留地,把印第安人圈在其中,任其自生自灭。与此同时,美国政府又采取同化政策,鼓励印第安人吸收白人文化。170年过去了,现在,美国印第安人有100多万人,保留地内的印第安人,约占1乃,他们大多一贫如洗,印第安人保留地已经成为美国最贫穷的地方。许多印第安青年纷纷走出保留地,到城市去谋生,但他们同样受到失业和贫穷的困扰。在今日的美国,由于商业文明的巨大冲击,印第安人文化已到了濒于灭绝的边缘。

暂且不论其强烈的殖民主义色彩,美国印第安人保留地的要害是,只谈“保留”,不谈“保护”o,印第安人保留区是开放的,但只谈“开放”,不谈“保护”,不过是让弱势文化任凭强势文化宰割而已。由此可见,当今世界,若欲保存弱势文化,政府主导性的保护行为乃是第一要事。舍此前提,则一切都无从谈起。其次,当地社区居民必须自愿参与保护行动。舍此基础,政府的主导行为则将落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源于民间,植根于民间。所以民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必须建立在民间主动配合的基础之上。面对民族社区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文化趋同现象,政府可以通过经济杠杆,使社区居民重新意识到本地传统文化的价值,从而激发他们的民族文化自豪感与文化自觉意识,促使他们主动地去维护本民族的文化传统,复兴本民族文化。另外政府还应大力加强法制建设,保护历史文化遗存,规范旅游开发商的行为,将部分旅游收益用于当地的文化保护和建设事业中,支持科研机构和民间文化团体开展抢救民族文化遗存、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

开放式保护主要强调在开放中发展和保护,保护应当与开发相结合。二者的结合点,则是开展旅游。在旅游开发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采取不同的方式对少数民族文化实行保护: 1.保留

如上所述,对传统文化中正在趋同的物质文化特征进行保留,如保护传统的民族服饰、生产生活用具、建筑形式、饮食等。

比如可在泸沽湖划分出一个摩梭文化保留区。区内建设小型摩梭村寨,作为对摩梭传统文化进行全面抢救、研究、传习和展示的基地。它的主要功能是促进摩梭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在此基础上,以其丰富真实的文化表现形式为主体旅游资源开展旅游业。之所以称为“保留区”是为强调它是对摩梭文化发展过程中过去某一阶段文化有意识地保存。2.分离

对传统文化中的礼俗和宗教的仪式等实行分离保护。“分离”指的是出售给游客的文化样品与真正存在于本地居民间的文化内容相区别,以防止传统文化形式的内在价值受到扭曲或削弱。3.传承

它保证了本民族文化的稳定性和连续性,是民族文化保护的关键。民族文化的传承主要有物质的传承、行为的传承和精神的传承三种方式。其中物质传承和行为传承以及精神文化中的民族心理的传承是较易实现的。因为在一定程度上文化的传承是一种社会强制,每个人从一出生时就毫无选择地处于一定的文化氛围,并承袭这种文化。而集中体现本民族精神文化的神话传说、哲学、原始宗教、文学、艺术等方面的传承则需人为地促进。

以原始宗教为例:摩梭人信奉本族的原始宗教——“达巴教”(在云南的纳西族地区称为东巴教),其宗教古籍是用象形文字书写,而且至今尚有摩梭祭司“达巴”能够解读,被称为“当今世界上惟一活着的象形文字”。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以及受到现代经济的冲击,达巴教日渐衰落。在泸沽湖地区老达巴已所剩无几,经书面临失传。所以应给摩梭年轻人提供便利的条件,引导他们学习、研究达巴经书中合理、科学的成分,实现本土宗教文化的传承。另外,应增加本民族文化传承的渠道,如在该地区的学校教学中适当加入本民族的历史、民间文学、艺术等教学内容;出版关于介绍摩梭文化方面的书籍或组织办社区性报纸等等。4.提倡

传统文化的保护必须尊重当地人在新的经济环境下做出的选择,基于本民族自觉、内在的意愿。但尊重并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应通过多种形式积极提倡传统文化中合理的优秀的部分,力求保持其民族特色,培养村民良好的个人品质、社会公德和民族自豪感,提倡保持传统文化中真、善、美的德行和礼仪,尽量减少旅游业带来的消极影响。

三、旅游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

城市是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是现代旅游的支撑点,同时也是环境保护的主要对象。·

城市环境,包括城市的建筑、装饰、园林、人文活动等市容市貌、特色景观,是体现城市风貌的一个窗口。一些著名的旅游城市,大都具有良好的城市环境。

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必须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一)编制城市总体规划,调整城市功能布局

城市合理布局是保护城市环境的重要前提。它有利于充分利用自然界的自净能力,促进资源的综合利用和“三废”的集中回收与治理。我国城市环境问题之所以特别突出,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是一个主要原因。不少城市缺少周密的、有预见性的总体规划,缺少合理的规划布局,致使城市功能分区混乱,如有些城市在城区竟然建立了污染严重的工厂;有些城市将工业区建在城市常年主导风向的上侧;大多数城市的工厂与居民区混杂,彼此穿插,城市居民区受到工业废气的严重污染。不合理的城市布局一方面加重了环境污染,造成环境负荷过大,一方面又破坏了环境的自净能力,导致环境容量过小,从而加剧了城市生态环境问题。

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做好城市规划布局可从以下两个方面人手: 1.城市的形态布局要有利于环境保护

如单中心同心圆式的城市形态,其中心与周围自然环境相隔越来越远,新鲜空气进入不畅,污浊空气排放受阻,不利于自然调节。而多中心格局、放射状布局,则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状况要有利得多。深圳市总体规划采用多中心的组团式的带状结构,分3片18个区,区际保持几百米宽的绿化带。这样的形态结构对减轻城市大气、噪声、热污染等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2.搞好城市内部的功能分区及其配置

即根据城市的自然条件和城市性质,合理配置居民区、商业区、文教区、工业区、公共设施、休息场所、绿化带等。注意城市工业的合理布局,对保护城市环境具有关键性的作用。改变工厂和居民区混杂状况,有利于从生产和生活两个方面控制城市环境污染。(二)保护城市的历史风貌和文化特色,突出城市个性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没有灵魂的城市就如同没有生命。”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经济的繁荣交通和通讯的发达、各民族之间交往的频繁,城市建设和旅游开发的国际化、普遍化、共性化的程度愈来愈高。保护城市的个性特色,就成为吸引旅游者的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对于大量的历史文化城市来说,城市的特色往往就包容在那些破旧的历史文物和古城风貌里面。因此,保护城市的历史文物和古城风貌是城市环境保护与建设的重要方面。

世界文化遗产古城丽江,位于滇西北高原上,距今已有800多年历史。1950年以后,由于丽江政府做出了“保留古城、另辟新城”的决策,没在“旧城改造”的概念下进行城市发展工作,使古城得以完整保存,形成了古城与新城并存发展的城市格局:古城以海拔5596米的玉龙雪山为背景,以世界独有的东巴文化、纳西古乐等为代表的独特的纳西族历史文化为内涵,从而以其城市空间、环境、建筑及具有民族特点的民俗、节庆等,成为颇具特色的纳西族历史文化城市。其中曲折有致的古老街巷、高低错落的民居建筑、淌遍全城的潺潺流水和古桥、绿树构成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浪漫空间”,洋溢着“小桥、流水、纳西人家”的诗情画意„„因为保护了古城文化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1999年旅游业收人达到10.9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83.3%,旅游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27.8%。

丽江是成功的,而丽江的成功正在于它较好地保护了城市的历史风貌与文化特色,突出了自己的个性。

(三)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治,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

从1989年起,我国政府在全国推行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制度。国家和省级政府分别对包括37个重点城市在内的300多个城市进行定量考核。这项制度的实施,力口强了各级领导对城市环境保护的责任感;初步形成了市长统一领导、各有关部门分工负责、广大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全国各城市加大环境整治投资,加快建设速度,取得了明显效果。到1995年,全国建成烟尘控制区11333平方公里,环境噪声达标区1800平方公里,增加公共绿地4.9亿平方米。杭州市中东河、成都市府南河、天津市海河、上海市苏州河、南京市秦淮河、南通市濠河等一大批城市河道经过大规模的整体改造,城市水环境状况有所改善。辽宁省本溪市通过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和生态建设,全市污染严重的21条“烟龙”、17股污水、两座废渣山得到治理.,建成220平方公里的环城森林公园。这座曾经被称为“卫星看不见的城市”的环境状况得到明显改善。(四)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染防治能力

加强旅游城市环境保护基础设施建设,是搞好城市环境保护工作、提高环境质量的基础措施。它涉及城市交通道路系统、城市绿化、污水处理设施、垃圾处理设施、集中供热、燃气化、供排水系统等。如1994年,北京市投资151.3亿元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其中50多亿元用于环境治理设施建设,先后建成了日处理50万吨污水的高碑店污水处理厂、大型的大屯垃圾转运站和阿苏卫垃圾卫生填埋场,使北京市的环境面貌从总体上有了较大改观。

(五)提高城市绿化水平

城市绿化是改善城市环境状况的重要措施。我国城市绿化率普遍很低。因此,在城市建设中,要留有一定比例的绿地,同时要积极推行以绿化为主的生态环境建设。

资料: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少绿地

一个城市应该有多少绿地,应视各个城市的性质、规模、气候、土壤和地形等综合因素而定。

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城市绿地面积的最低标准为人均10平方米。低于这个标准的城市,极易受到风沙、水土流失、大气污染等环境问题的困扰。

目前,我国大部分城市的绿地面积远远低于世界卫生组织提出的最低标准。据1994年的统计,我国上海市的人均绿地面积仅为1平方米多一点,绿化较好的南京市也只有7平方米。为了改善我国的城市环境,建设部城市绿化规划规定:争取到2000年,我国的人均绿地要达到5—7平方米,绿化覆盖率达到30%,绿地率达到25%。

资料来源:中国公众科技网,2002年U月26日。

(六)加强城市交通污染防治 ·

交通污染,尤其是汽车污染是大中城市大气环境污染的重要原因,因此,城市地方政府应结合城市规划和建设管理,加强对汽车排气污染的防治工作,其主要措施包括: 1.清洁汽车和清洁燃料,城市污染的大户是汽车,而汽车污染的主要原因在于汽车类型及其所使用的燃料。因此,研制和推广无污染或少污染的汽车和燃料是防治汽车污染的有效措施。以北京为例,北京市为迎接2008年奥运会,将围绕电动汽车和新型清洁燃料汽车使用的技术瓶颈,进行技术攻关,确保奥运会期间接送运动员所使用的汽车、奥运场地使用的特种车辆和部分公交车辆均采用电动汽车,使北京成为我国使用电动汽车的示范城市;确保北京大部分公共汽车和出租车使用清洁燃料,使北京市汽车污染物排放达到当时世界通行的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

2.禁止非法占用机动车车道

在中国的一些城市,机动车行驶速度较低,导致了燃料的高消耗。如果汽车以不到20公里刈、时的速度在城市街道上行驶,其油耗是高速公路上自由行驶时油耗的两倍。导致汽车低速行驶的原因很多,其中各种活动占用机动车道是十个主要原因,如经商占道、仓库占道、工厂占道、施工占道、停车占道、垃圾占道等。因此,必须解决非法占用机动车车道问题。‘

3.拓宽道路,修建立交桥和地下铁道

拓宽道路是花钱少、见效快的积极措施。修建立交桥和地下铁道是缓解城市交通,提高车速,降低汽车排气污染的有力措施。4.街道绿化

在人行道两侧和车辆分行线上,种草植树,或修建转盘;在转盘内栽种花草树木,这些措施一方面可以美化城市环境,增加城市的情趣,另一方面又可以吸附、吸收一些粉尘和有害气体,降低环境污染。此外,对降低噪声污染也起着很大的作 资料:人类最宜居住的城市——美国旧金山

如果说,巴西的库里蒂巴是新兴的中等生态城市的代表,那么,荚周的旧金山则是环境管理质量很高的生态型特大城市的代表。旧金山濒临太平洋,暖湿的太平洋海风使这座海港城市四时有不谢之花,八节生常青之树。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使旧金山数度被评为“人类最宜居住的城市”。

旧金山的环境质量大体代表了美国的环境质量管理水平。其基本标志是“三多一少”

一是花多。在城市街心、别墅周围和道路两侧都植有各种颜色的鲜花。旧金山市中心有二处景点鞋炉花街”,这是一条长约300米,‘沿着山势修建的坡道,坡道两旁栽满了姹紫嫣红的各色鲜花,汽车从山上驶下,犹如在花的海洋中穿梭,让人痴迷。,· · :㈠ ·、二是树多。在旧金山,几乎所有别墅的住宅都是绿树掩映,树影婆娑。从该市乘车去红木林,可见到÷望无际的“世界爷”红杉林,百年古木高达几十米,粗的几个人才能合抱:,参天蔽日·,高不可测。林中树木都保持着原始状态,任何人不得砍伐。:: 三是绿地多。在城市的街心、居民院落、学校园区、公路两旁都能见到大片绿地。由于气候适宜:;草种优良,这里的绿地四季常青。这些绿地的养护质量非常高,其内见不到一根杂草,修剪得整齐划一,放眼望去,状若绿色的绒毯。

一少是污染源少。这得益于两个因素:一是国民素质高。这里的人很少乱扔乱吐,从小孩到成人都有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二是依法治理的力度大。这座城市管理法律很严,公民循规蹈矩,很少胡作非为。

资料来源:卢云亭,《生态旅游学》,第383—384页,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年5

四、旅游社会环境的治理和营造

(一)实施社会环境综合治理和专项整治

旅游区(点)良好的人文社会环境的维护与营造,需要社会各个方面相互配合,采取多种手段。因此,实施社会环境综合治理是行之有效的一种措施。比如,为了抓好旅游区(点)的治安环境,我国很多地方组织了有关部门和单位,齐抓共管,重点打击旅游区(点)的盗窃、抢劫、敲诈勒索、欺行霸市等违法犯罪活动;旅游区(点)当地政府与旅游部门组织力量,开展有声势、有规模的突击检查整顿,以形成对违法犯罪分子的烕慑作用,对于情节严重、影响重大的案件,从重从快惩处;各个旅游客运经营单位加强防范,协同作战,积极协助公安部门打击车匪路霸,确保游客旅途安全。

专项整治是指有关部门对某一严重影响旅游人文社会环境的问题进行专门的集中整顿治理。比如,泰国曾被称为东南亚的“性都”,被一些西方人称为“独身男子的天堂”。色情业不仅给泰国国内带来严重的道德问题、健康问题和人权问题,也给不少旅游者带来灾难。为此,泰国政府决定重新修改旅游发展指标,放慢发展速度,提出“开展有尊严的旅游,而不是美元和性的旅游”的口号,由内政部长下令,在两个月内关闭全国所有妓院,并采取了其他一些严厉措施乙‘,(二)改善居民的好客态度

有人说,现在的旅游者无论从身体需求还是从精神需求的角度,都呈现这样一个活动规律,即向着温暖的地方移动。

在身体需求方面,人们向着温暖的地方移动,是为了寻求温暖宜人的气候和海滨。一些旅游业发达的地区和国家,如夏威夷、加勒比海地区、墨西哥、西班牙等就是靠着温暖宜人的气候和迷人的海滨吸引着大批国际旅游者。

在精神需求方面,人们向着温暖的地方移动,即旅游者总是喜欢到热情、友好、好客的人民当中去旅行和度假。在那里,旅游者被视为客人和朋友,而不单纯被视为旅游者和外乡人。夏威夷的阿洛哈精神让很多去过夏威夷的人留下了美好的回忆,而这也成了夏威夷最大的旅游吸引力之一。

因此,要吸引旅游者,提高旅游地环境质量,改善居民的好客态度是必不可少的内容。就整个社会而言,各旅游城市应开展广泛的、长期的好客宣传教育,并辅之以必要的培训,使好客意识深入人心,变成市民的自觉行为。(三)建立完善的旅游信息系统和标志系统

目前,我国旅游市场存在的严重的信息不完全性和不对称性,导致了经营者和旅游者的某些非合理,甚至非法行为的产生。要改善这种状况,只有通过政府管理部门的努力才能实现。其途径包括建立旅游信息系统,强化旅游服务供应商公布真实信息的义务等,或者建立“旅游信息中心”,直接面向旅游者,为他们提供有关旅游的信息和资料。

同时,改善旅游区点的公共设施标志系统也是改善旅游环境的重要环节。在国外许多城市,公共设施的标志系统很完善、很科学,易于识别。我国在此方面也做了许多工作,比如停车场、厕所、电话等公共设施都采用了国际流行的图像标志。今后应逐步在旅游城市和旅游区点,推行公共设施标志的国际化和标准化,主要道路、街巷里弄的标牌和旅游区内的指路牌,要用中文和汉语拼音及英文标明,而且要与导游图上的名称一致。’(四)建立旅游安全救护系统 ·

要在主要旅游区,设置救护中心,装备适应意外事故和飞机转运的全套急救设施。‘。

浙江省淳安县千岛湖镇建成了水上通讯救助中心。该中心集卫星定位、报警、无线一有线通话、数码传递为一体,配有储存、记录、录音装置和大型电视屏幕等先进的电脑控制智能系统,可对湖区装有呼救系统的150多条旅游船只实行航道跟踪服务,如遇突发事件,安全救助人员可迅速赶到出事地点。千岛湖地处杭州西湖至黄山的黄金旅游线的中心,水域辽阔,地形复杂。·千岛湖水上通讯救助中心的建立,将极大地提高游客的安全感,改善旅游环境,促进旅游业的发展。

专业词汇

就地保护 移地保护 吸声降噪 隔声降噪 绿化降噪 旅游垃圾减量化 旅游垃圾无害化 旅游垃圾资源化 卫生填埋法 堆肥法 焚烧法 开放式保护 封闭式保护

思考与练牙

1.应如何保护我国的山地旅游资源及环境? 2.谈谈你对山地建设索道的看法。3.如何保护海洋水体旅游环境? 4.改善某城市或旅游区的大气环境质量,你认为应采取哪些措施。5.简述生物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措施。6.我国风景名胜区应如何处理旅游垃圾污染? 7.你对我国旅游城市环境的保护与建设有什么建议? 8.请结合我国某个少数民族的案例谈谈如何加强对民俗风情和传统文化艺术旅游资源与环境的保护。

6.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思路和措施 篇六

旅游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一个子系统,旅游经济和国民经济其他各部门之间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目前旅游业以持续增长的消费需求、快速扩张的市场规模和普遍看好的发展前景,被誉为“朝阳产业”,并成为促进现代经济社会繁荣和发展的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具有重要推进作用。乐东具有得天独厚的旅游资源,旅游产业优势十分突出。现结合实际工作情况,对乐东未来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提出一些粗浅的可行性建议,旨在为乐东旅游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参考。

一、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的背景

根据国家旅游局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旅发[2015]182号)文件的精神。为进一步发挥旅游业在转方式、调结构、惠民生中的作用,实现旅游业与其他行业产业的深度融合,积极构建“产业围绕旅游转、产品围绕旅游造、结构围绕旅游调、功能围绕旅游配、民生围绕旅游兴”全域旅游发展格局,推动旅游产业向深度和广度空间拓展,树立旅游业战略性支柱产业的形象,国家旅游局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

(一)全域旅游的概念。全域旅游是指在一定的行政区域内,以旅游业为优势主导产业,实现区域资源有机整合、产业深度融合发展和全社会共同参与,通过旅游业带动乃至于统领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一种新的区域旅游发展理念和模式。全域旅游示范区

2于“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要求,严格对照县十三五规划和多规合一,以西环高铁开通、中线高速公路开工建设和创建国家卫生县城金字招牌为契机,积极科学谋划景区发展总体空间布局、重点项目、基础设施建设、交通组织、业态布局、标识系统、管线系统等内容。

(二)打造独具特色的乐东旅游品牌。要吸引境外游客来乐东旅游,除了要不断提高各景点景区的软硬件设施外,更重要的是要凸显乐东旅游特色。要依托乐东独特互补的海洋和生态旅游资源,创建以魅力滨海、热带雨林和黎苗文化为主要特色的旅游精品,规划和发展具有山海并举、山海互动的特色旅游产业,更多的开发一些人文景观,如乐东黎苗风情景观、乐东乡村民俗文化景观等。

(三)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吃、住、行、游、娱、购是旅游的六大要素,均涉及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因此,相关部门和景区必须因地制宜,妥善配臵,以项目建设为重点,协调推进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是建设旅游道路、景区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旅游安全以及资源环境保护等基础设施。加快龙潭峡河谷漂流项目、昌化江两岸旅游休闲慢行道项目、沿海三湾旅游公路、佳西岭旅游公路等项目的建设。

(四)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引导和规范。一是对乡村旅游景点进行统一规划,避免景点重复建设导致无序竞争。同时,尽可能吸纳当地居民进入旅游相关产业,从而带动当地经济的发展;二是引进国内外乡村游经营管理的先进经验,打造较高水平的乡村旅游景点景区;三是对乡村旅游从业人员进行培训,提高乡村旅游服务水平。

7.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七

东北地区历史悠久、文化独特、幅员辽阔、地理位置优越、旅游资源也十分丰富, 但是旅游产品却主要借助于几个热点城市, 并以这几个热点城市为依托来形成东北整个游览观光形象。观光游览产品类型过于单调, 在特定的城市中特有旅游产品发展饱和, 无所创新。所以要打破单一的旅游格局, 可以通过市场筛选, 形成以旅游实力雄厚城市为主体, 城市或区域的相联合的格局, 形成新的经济活动的联合体, 来打破产品各自独立、行业部分垄断和环节分割, 加强区域联系与合作, 促进旅游市场新要素的产生, 以此有效提高各个地区的旅游实力和旅游特色。着力构建五大区、十五亚区的东北地区旅游空间发展格局, 形成带动作用。五大区是指以沈阳、大连为枢纽的辽宁旅游区;以长春为枢纽的吉林旅游区;以哈尔滨为枢纽的黑龙江旅游区;以及蒙东北旅游区和蒙东南旅游区等。十五亚区是指哈尔滨冰雪旅游亚区、大兴安岭旅游亚区等。并依托旅游交通线路, 将旅游资源串联起来, 形成密集的旅游资源共享网。

二、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 解决基础问题

首先, 针对我国东北纬度高, 易发生冰雪冻害等问题, 应进一步健全旅游交通建设体系。其次, 加快旅游信息服务平台和游客服务平台的建设, 形成便捷高效安全的旅游公共网络信息服务体系, 积极推动旅游业发展模式由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 提高旅游信息服务质量水平。最后, 旅游卫生、安全设施和条件与国际标准相比有一定的距离, 所以要加强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 加大基金投入, 规范相关管理行为。如景区公共厕所修建要达到国际水平;冬季防滑防冻措施的具体落实等。

三、加强对外宣传

旅游局在国外宣传促销方面投入的工作不多, 各地方的促销积极性很高, 但基本上是对我国国内, 且缺乏统一指导, 所以总体效果不明显, 需要政府及相关企业在对外宣传方面加大投入, 在政策和资金上大力支持东北特色旅游的形象享誉国内外, 打造国际旅游胜地。

四、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打造信息化、智能化的现代国际旅游

现代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 也给旅游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发展机遇, 所以东北旅游要抓住国际潮流, 要依靠科技创新, 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由物质资源依赖向依赖科技、管理创新转变, 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科技意识从而促进旅游业各个环节, 各个要素的优化和提高, 发挥网络宣传优势, 通过因特网技术收集旅游产品及目的地调查统计信息, 通过电子邮件进行旅游咨询服务, 确认顾客预订或接受预定。通过信息技术所获得的信息来寻找商机, 从而实现发展的目标。达到使欧美等远地区的人们在本国也能无障碍的了解东北的特色旅游资源等的专业水平, 形成国际旅游国内化。而打造科学技术体系, 一方面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一方面又有效提高了企业的自我创新意识。依靠科技进步, 促进国际旅游业的发展应将科技兴旅的战略思想落实到国际旅游发展的各个层面, 如提高国际旅游管理水平的电子信息技术;提高决策科学化的评估技术等。

五、开拓海外旅游市场

中国自1994年首次参加PATA活动以来, 积累了很多的经验。东北国际旅游应紧随国家旅游策略步伐, 今后应组织更多的旅游商参加有关国际旅游会议的各项活动, 进行经验互动, 并增加销售机会, 开辟新的市场。针对不同目标市场, 结合东北旅游资源特点, 选取营销策略, 组合营销手段, 在国际旅游市场中开辟自己的领地。依托消费者的流动变向相应拓展相应的专项特种旅游市场空间, 扩大东北旅游资源的价值实现空间, 而且鼓励本地区企业扩大经营, 利用异域资源和消费市场来发挥自身在资源利用和市场开发方面的优势。

六、实现合作双赢, 建立共同市场

利用东北地区优越的地理位置优势, 积极开发具有发展国际旅游活动的潜力地区和国家, 加强与俄罗斯、蒙古、朝鲜、日本等的的边境旅游合作, 加强友好关系, 健全交通体系, 改善通关条件, 简化出入境手续。开辟与俄罗斯、韩国、日本通过海路的跨国旅游, 并构建新以东北地区高水平发展将势必给高等旅游职业教育的发展、旅游人才素质与旅游科研带来新的要求。尤其是国际旅游更是面向多方位的服务群体, 更多是来自旅游发展水平较高地区的人们, 它对旅游人才的要求更高, 因此要积极培养高水平的旅游市场营销专家, 有行业经验的合格培训者以及有效的旅游人力资源培训机构, 形成高水平的旅游人员持续输出, 这样才能从整体上提高服务质量, 增强国际级旅游的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张金华.东北三省旅游业增长绩效差异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东北亚谈论, 2012 (4) .

[2]曾明华.中国旅游业“走出去”战略与跨国经营问题研究[D].厦门:厦门大学, 2006.

8.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篇八

摘要:旅游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对生活的一种高层次需求。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改善经济结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但我国的旅游业存在许多问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自己的一些解决措施。

关键词:旅游行业问题措施

0引言

旅游是人类在现代物质文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对生活的一种高层次需求。旅游业投资少、见效快,对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带动相关产业、改善经济结构等都具有十分重要作用,被誉为“21世纪的朝阳产业”、“无烟产业”。我国旅游业作为一个新兴的第三产业,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成为我国发展最快的行业之一,据预计到2020年,我国国内旅游业总产值可望占到国内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中国将有望成为世界最大的客源国和国内旅游国。因此,大力发展旅游业,是中国经济增长的新亮点,尤其是面对当前国际金融危机,保增长、扩内需的关键时候,显得尤为重要。

1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着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1.1旅游管理体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1.1.1跨行业统筹协调不够。由于旅游业并不仅仅是建设景区的事情,而是横跨交通、市政、通讯、治安、城建等多个部门,因而需要各个部门的通力合作,加强行业协调。

1.1.2旅游市场体系不完善。目前旅游业的要素流动如资金、劳动力、原材料等生产要素流动尚未形成市场,更缺乏宏观调控和产业政策导向,存在着相当程度的自发性和盲目性,缺乏一个统一规范、平等的市场体系。

1.2旅游资源的开发利用有待进一步加强

1.2.1资源开发与保护的力度不够。我国有5千多年的文明史和960万平方公里的辽阔国土,人文旅游资源和自然旅游资源均十分丰富,但目前仅开发一部分,且开发的深度和广度不够。另外,很多旅游区由于只开发不保护,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和资源破坏,其直接后果就是旅游区对游客失去吸引力。

1.2.2新兴旅游资源的无序开发。由于近年来旅游业的高速发展,一些地区和部门都加大了对旅游资源的开发力度,但在实践中都出现了“一哄而上”,缺乏规划和市场调查,不但投资收不回,而且还恶化了旅游市场。

1.3旅游产品结构有待进一步调整

1.3.1旅游产品单一。目前,我国旅游产品基本上处于观光旅游阶段,没有形成集观光旅游、会议旅游、商务旅游、休闲度假旅游、生态旅游等为一体的综合性旅游产业,旅游产品结构显得过于单调。

1.3.2产品的灵活性有待提高。许多地方只是在旅游吸引力上下功夫,仅靠景点来吸引游客。事实证明,这种单一的观光旅游模式不仅投入大、成本高,而且回收慢、效益低,已经不适应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需要。

1.3.3旅游景区提供的旅游服务不够周到。旅游业作为第三产业,服务至关重要。在旅游业逐渐进入买方市场的时候,旅游服务更是经营者立足市场的根基。我国大多数旅游区在游客购买门票进入景区后基本上没有提供任何服务,这种零服务与不断高涨的门票价格显然是不对称的,长此以往将打击人们的旅游欲望。

1.4旅游环境有待进一步优化

1.4.1适应主流游客的中档设施较少。国内游客的主要部分是广大的工薪阶层,而各地仍然在大建高档宾馆,致使许多景区的高档宾馆有一半的空房率,而大多数游客因找不到合适的住所而发愁。

1.4.2旅游服务业严重滞后。一般来说,人们出游,大多选择旅行社,旅行社是旅游服务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我国旅行社管理不够规范,旅行社服务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旅行社急功近利,坑骗游客现象时有发生。

1.5旅游营销体系有待进一步改进

1.5.1旅游促销力度不够。我国许多风景点都处在比较偏僻的深山老林地区,大量的风景名胜区在国际上的知名度都还不够,这与我国旅游业的促销力度较小是密切相关的。

1.5.2经营者缺乏主动性,营销观念落后。表现在:一是信息工作滞后,对市场研究投入甚少,覆盖面窄,手段落后;二是对境外游客的心理特点及行为方式缺乏深入的研究,不能投其所好、对症下药:三是促销不力,基本上还是停留在等客上门的落后状态。

1.5.3价格模式死板,不利于吸引游客。目前国际旅游市场是供大于求的买方市场,卖方纷纷削价竞争,而我国旅游价格却不断上升,再加上人民币相对于周边国家的货币升值,使得我国旅游价格没有优势。

2鉴于我国旅游业目前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采取应对措施

2.1加快旅游业体制、机制改革①建立旅游业发展协调委员会。旅游业作为近年来我国发展最快的产业之一,应引起政府的高度重视,同时,旅游业跨行业特点也迫切要求有良好的协调,因此有必要建立协调委员会,解决跨行业的矛盾。②建立完全市场化的运行机制,平衡旅游业各方的利益和风险。旅游业在创业之初是有风险的,这种风险应由受益的相关部门共同承担,因此,对旅游业涉及的各个部门有必要采取经济的、法律的手段来规范各自的利益。

2.2促进旅游环境进一步改善

2.2.1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使旅游业真正成为暂避污染的“心灵家园”。一是要杜绝只贪图眼前利益,对旅游资源进行掠夺性、任意性、过度性的开发;二是要解决旅游旺季旅客进于集中,缺乏科学、有效的调控措施和管理手段的问题:三是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要注意防患旅游景点开发和旅游基础设置病态膨胀趋势。

2.2.2维护景区的社会秩序,保障游客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各个旅游景区的地方政府和景区管理部门都要把维护景区秩序作为重要工作来抓,因为无论从景区本身的发展前景,还是从景区所在地的社会形象和文明进步来看,社会秩序的改善都显得尤为重要。

2.3促进旅游产品向多元化、专业化、细分化发展①开发旅游新产品,促进度假旅游发展。旅游企业不仅要注重观光旅游,更要注重度假旅游,度假旅游是人们改变城市紧张、噪杂环境而回归大自然的一种消费现象,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生机。②提高服务质量,强化旅游服务监督保障体系。针对目前游客意见较大的旅游服务投诉问题,旅游业有必要开展行业整顿,提高行业整体素质。③增强服务意识。增强旅游企业服务意识,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素质,为旅游者提供多层次、全方位的优质服务,是提高旅游业竞争力的关键环节。④大力发展生态旅游。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消费类型基本上是沿着观光旅游一度假旅游一生态旅游发展,在生态旅游日益受到各国普遍关注的今天,发展中国的生态旅游势在必行。

2.4建立健全旅游促销体系①加大促销投入,包括人、财、物等方面的投入,面向不同的消费阶层展开各具特色的宣传攻势,引导人们的消费方式,吸引新客源。②强化宣传意识。一方面,宣传方式要多渠道,要充分发挥驻外机构及科技文化、商贸活动的作用,扩大宣传促销覆盖面,另一方面,宣传手段要多样化,要借助电视、广播、报刊和各种广告等进行集中宣传。

上一篇:测试技术员考核试题下一篇:第三单元教案(祖国在我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