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024-08-08

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精选12篇)

1.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一

江山市第四人民医院心身科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人民医院精神科病区护理工作制度

一、护理人员管理

1、不能将病人的病态言行作为谈笑资料。病历应保密,要尊重和爱护病人。

2、对待病人态度和蔼热情,平等相待,病人提出的合理要求应尽量满足,不能办到的事应耐心说服解释,既要体贴关心,又要掌握原则。

3、必须熟悉病人的姓名、面貌特征、病情、家庭住址、风俗习惯、护理要求等。

4、要有敏锐的观察力和高度的警惕性,防止意外事件发生,遇有紧急情况时,态度要镇静、机智,处理要果断,确保病人安全。

5、认真贯彻保护性医疗制度,加强心理护理,避免不良剌激。不得在病人面前议论病情及预后等。

6、工作人员应具有高度的组织纪律性和工作责任感,不得接受病家馈赠,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

7、不得向病人或家属泄露医院内部情况包括工作人员家庭住址等。

8、对病人极端负责任,发生差错或事故应及时报告医生和护士长共同处理或抢救。

二、病区管理

1、由病员代表组成休养员组织,协助工作人员做好病员学习和生活管理工作,每月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听取意见,做好记录,不断改进工作。

2、病区大门及各室应随手锁门,钥匙要妥善保管。严格执行病区安全管理制度,防止意外。

4、病人入病区,除携带日常用品外,其它危险和贵重物品禁止带入。病人衣物、食品等交总务护士保管,双方签名。

5、做好饮食护理,密切观察病人饮食情况。

6、病人活动应按活动日程和作息时间进行,除特殊治疗或有躯体疾病需要卧床外,应鼓励病人参加工娱疗活动。

7、探视病人按“探视制度”执行,病情需要或特殊情况,须经经管医生同意,可在指定地点会客。

三、安全管理

1、严格执行交接班制度。新病人中有严重自杀、外逸、冲动毁物行为的及保护约束病人应作重点交接班。

2、病人出入病区要清点人数,并有工作人员陪伴。

3、认真做好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变化,三防(防自杀、外逸和冲动毁物)病人重点巡视。

4、加强病人洗澡、理发、刮胡须、修剪指(趾)甲等的安全管理。

5、定期做好病室环境及设施的安全检查。若有损坏,应及时申请修理。

6、病人吸烟应在指定地点,防止乱扔烟蒂引起火灾。

7、进出治疗室、盥洗室、浴室、配餐室、更衣室、储藏室应随时锁门,并加强巡视。钥匙、剪刀、消毒与剧毒药品、注射器、体温计、氧气筒、约束带均应有固定数目,定点放置,每班详细交接班,一旦发现数目不符,应立即追查。

8、安全大检查每周一次,并做好记录。检查范围:衣服口袋、床铺、褥垫、床头柜和病人活动场所等。

9、对前来探视者做好解释宣传工作,不得把危险品、限制物等直接交给病人。

四、保护约束病人管理

1、按医嘱实施保护约束,保护前工作人员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病人的恐惧。

2、对被约束病人,应定时喂给开水和足够营养,及时处理大小便,保持床褥清洁干燥。

3、被保护约束的病人应加强巡视,防止其他病人袭击、伤害及或解脱,避免发生意外。

4、保护带松紧适度,经常检查有无肢体发绀、红肿情况,有无自行解脱现象。

5、注意体位,肢体处于功能位置,加强观察,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病人及约束带应在床旁交接班,内容主要为约束松紧度,肢体血循状态、约束带数目,床褥是否干燥清洁等,并作好登记。

7、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考虑保护约束病人:

⑴极度兴奋躁动,用药及短时间内难以控制其躁动者。

⑵谵妄状态者。

⑶癫痫伴有意识障碍者,约束时注竟肢体抽动留有余地。

⑷治疗的需要,如胰岛素治疗,输液或其他治疗不合作者。

⑸其他特殊情况需暂时约束者。

五、发药服药管理

1、取药、发药须严格执行查对制度。

2、发药前要准备好温开水。

3、熟记病人床号、姓名、面貌特征,按次序发药,如有疑问,及时核对无误后发给。

4、发药时认真检查患者口腔、舌下和颊部,证实药已咽下方可离去,避免藏药、吐药。

5、发药盘应放于适当位置,严防病人抢药或弄翻药盘。

6、对拒服者,加强说服解释工作,对躁动不合作病人,必要时按医嘱给予鼻饲服药。

7、服药后应注意观察病人的用药反应。

8、服药完毕清点用物,防止遗失在病室,发药杯实行一人一杯制,用后消毒。

六、病人请假出院管理

1、病人按医嘱办理请假出院手续后,由病人管理单位或家属负责接送并签字。

2、要求病人管理单位或家属妥善保管药物,按医嘱定时服用。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有异常,随时送回医院。

3、请假出院病人应更换自己衣服,并由工作人员清点衣物。

4、病人返院时,办理返院手续,并做好安全检查,保管员清点所带衣物,并登记。

5、病人必须由家属护送返院,并向病区医生或值班人员介绍病人在家情况,同时按要求做好记录。

6、病人请假出院须知如下:

⑴凡请假出院病人,务请家属遵守医嘱,按时护送返院。如有特殊情况要续假者,需经医生同意后,办理续假手续。

⑵带回家的各类药品,由家属妥善保管,按医嘱送服到口。

⑶病人请假外出期间,保留床位,只停餐。

⑷注意观察病人的病情,生活适应状况及情绪言行表现,注意安全检查。

⑸护送病人返院时,家属应详细介绍病人在家时一切表现,必要时用书面说明。

⑹严禁病人携带钱、贵重物品及刀剪、火柴、绳索等限制物件入病房。

⑺病人请假出院期间不合作,或有发病征兆,七、探视管理

1、为维护病房秩序及儿童的身心健康,原则上谢绝将儿童带入病房。

2、探望者需了解病人病情,可以向医护人员询问,不得随意进入办公室翻阅病历和有关医疗文件,不可随意将病情告知病人。

3、探望病人时必须遵守院规,不准在病房内吸烟、高声喧哗,不串病室,要爱护公物。禁止将危险物品如刀、剪、镜子、玻璃、火柴、钱等物品交给病人。带给病人的食品、生活用品等须交给病区保管员保管,如带回物品须经保管员查看登记。

4、探望者不得为其他病人代寄信、代打电话或代购物品等。

5、探望者要鼓励病人安心住院,积极配合治疗,共同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争取早日恢复。

6探视时病区应有专人负责,亲切热情,耐心解答探视者的询问,有关医疗及愈后等问题可通知医师给予介绍。

7、检查探视者所带的物品是否符合安全要求,并交保管员予以登记保管。

8、随时了解探视动态,遇特殊情况及时处理,必要时暂停会见。

9、督促家属执行病房安全制度,不得擅自将物品交给病人。

10、探视应在规定地点,如需带病人离开病房,需经医生同意,但不得离开医院。

11、禁止探视人员将各种凶器、锐利品、酒类以及易燃危险物品携入病房。

八、病人开放管理

1、开放等级与要求:

(1)一级开放对象:新入院病人观察3天后不需特护者;一级病人主要精神病状控制者和生活需协助料理者;二级病人主要精神症状部分控制,病人有自控能力者。要求在规定区域内由工作人员组织带领病人到工疗室、花园活动。

(2)二级开放对象:二级病人主要精神症状基本控制者;主要精神症状大部分控制,病情稳定,自知力部分恢复者。要求在规定时间由病员组长带领,到病房外自由活动;在工作人员带领下,到院外参加集体活动;在监护人员陪同下可请假出院。

(3)三级开放对象:精神症状消失,自知力恢复,等待回归社会者。要求在规定时间,可单独到病房外自由活动;可遵医嘱周末回家。

2、根据病人病情和康复情况,确定开放等级,三级开放需先由病人家属提出申请。

3、按医嘱执行分级开放管理,并在合适的地方注明开放者姓名和开放级别,交待注意事项,并定期召集开放病人会议。

4、每日开放外出及回病室时,一定要点清人数,按时返回病房,一旦发现外逸应立即追寻并及时报告。

5、开放病员必须在规定范围内活动,不得擅自离院,不得为病友购物。

6、设立病人开放组组长管理,发现异常情况,组长应向医护人员反映。

7、开放期间,病人病情变化或有违反规定行为,医护人员应及时采取措施。

8、教育病人爱护院内花草、树木及公共财物。

九、病人室外活动管理

1、安排精神科病人室外活动,原则上每周2次,每次1至2小时,在保证病人安全的前提下,不限制病区组织病人到室外活动。

2、统一组织的室外活动,每次由男、女各一个病区的部分康复病人组成,每次人数控制40人左右,可以开展打羽毛球、下象棋、打牌等活动,具体由病区安排。

3、病区、综合服务组和保卫科均要选派管理人员,值勤室值班人员负责安全保卫工作。

4、住院精神病人参加室外活动时,负责病人室外活动的管理人员与责任班护士应认真做好交接工作,仔细清点人数,以防病人走失。

5、严防病人走失。病人中途要离开,工作人员应予陪护。

6、病人室外活动管理人员必须准时到位,如有特殊变动应及早告知护理部调整。

十、陪护管理

1、护理人员要向陪护人员介绍病室有关制度及应注意事项,并督促其执行。

2、交待陪护人应注意病人情况,如有病情变化应及时向医务人员反映。

3、陪护人未经医生许可,不得私自邀请外院医生诊治和服用其他药物。

4、陪护人要遵守医院及病区制度,听从医务人员的指导,带病人外出时,须经医生同意,病人的安全由陪护人负责。陪护人须暂时离开时(如去食堂进餐等),应与值班人员取得联系。

5、要求陪护人员不得擅自离开病室,不得携带贵重或危险物品进入病室,不得高声谈笑或议论病人病情,不得随意睡在病人床上,不得逗弄病人取乐,不得为其他病人代发书信或购物等。

十一、非封闭式病区病人外出管理

1、病人原则上不能离开病房。

2、病人外出,应向护士请假,报告离院时间、去向、返回时间等。

3、病人在规定时间内未返院,护士需与其家属联系,并及时报告科主任、护士长。

4、告知病人外出时有事及时与责任护士及经管医生联系。

十二、精神科住院病人零用金管理

1、病人零用金由住院处管理。工作人员不得直接收管。

2、保管员应视每一病人经济情况,做好病人每周所需物品的统计工作,病人住院期间需购买食品或日用品时,造表后到医院指定的商店记帐代购。

3、代购物品经病人签字验收后交病人使用。病人因病不能签字的,可由非经办的工作人员签字。

4、病人出院时,病区应向病人及家属提供食品、日用品开支清单并签字保存。保存期限为1年。

十三、病人物品保管

1、保管员必须认真负责保管好病人住院期间的一切物品,防止损坏和遗失。

2、病人入院时,保管员须逐项检查、登记生活用品和衣物,并注明病人的姓名,由护送人签名,严防违禁物品带入病区,对病人遗留物品,定期清理,并设法归还原主。

3、保管的物品应详细登记,病人家属和接收人签名。不接受病人贵重物品的保管。

4、病人出院时,物品应由家属当面点清并签名。

5、根据季节存放病人衣物,必要时与家属联系,带回调换衣物。

上一页

[1] [2]

2.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二

关键词:病区管理,预防,医院感染

几年来, 我院病区护理管理预防医院感染取得了一定成效, 使医院感染率控制在颁布标准内, 病区护理质量得到很大提高, 具体做法如下。

1 加强科室组织建设, 健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体系, 使护理人员充分认识医院感染工作的重要性

1.1 医院感染科各级护理人员明确各自在科室医院感染管理中的职能, 实行各级目标管理, 责任层层落实, 共同搞好科室医院感染管理工作。

1.2 制定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操作制度、清洁卫生制度、探视陪护制度等主要的规章制度, 尤其是换药室、治疗室等有各方面隔离制度。

1.3 科室定期组织学习严密的消毒、隔离、无菌操作及其它的预防、控制措施和方法, 并经常性加强学习微生物学、卫生学等基础知识以及对感染病例的分析讨论等, 通过有计划的专业培训, 经验交流及定期举办专题讨论会等形成提高护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管理。

2 严格消毒灭菌

严格遵守《医院消毒技术规范》中的规定:凡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经过灭菌;接触皮肤黏膜的器具和用品必须消毒。在进行消毒灭菌之前根据物品的性质和实际情况选择消毒方法和消毒剂, 使用化学消毒剂时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消毒效果的因素等, 配制和更换消毒液时进行有效浓度的监测。对泡镊桶及镊子定期采用高压灭菌, 盛放碘伏、油沙条等的容器也每周定期采用高压灭菌。污染医疗器械应先消毒后清洗, 再消毒或灭菌。对于治疗室、换药室等坚持每日用1:200“84”消毒液二拖二扫, 操作台面上、下午各1次用1:100的“84”消毒液擦拭, 并用紫外线空气消毒, 每天2次, 每次30~60min。

3 病区管理

每日晨晚间护理, 采用湿扫套一人一刷一更换, 定期更换床单、被套、枕套, 污染时及时更换一人一套。床头柜、凳等用1:100的“84”消毒擦拭, 每天2次, 并做好终末消毒工作。空气消毒, 一般普通病房用紫外线照射30~60min, 隔离病房用1:200的“84”擦拭, 每天2次。病区拖把实行分区使用 (红、绿、黄、白) , 清洁不同的场所, 如厕所、办公室、等用不同标志的拖把, 分开清洗, 悬挂晾干, 并定期消毒。餐具、便器固定使用, 定期消毒。病室及时通风换气, 病室保持无蝇、无蚊等。做好探视陪护的管理。对于隔离的病人, 同病种安排住同一病房, 并做好隔离标志, 严格做好隔离病人的消毒隔离工作。病区一律用1:200的“84”消毒液拖拭, 每日二拖二扫。

4 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科室护理人员在使用一次性医疗器具前, 必须严格检查外包装是否完好, 有无过期等。对于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必须按照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中固定的程序进行分类、消毒、毁形焚烧等无害化处理, 禁止重复使用, 以减少污染环境, 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率[1,2]。

5 定期监测消毒灭菌效果

做好紫外线消毒效果监测, 包括日常监测、物理监测、生物监测。科室每月要对治疗室、换药室、病房的空气、室内物品表面、操作台面、医务人员的手指、使用中的消毒液、无菌物品进行细菌学培养, 若发生医院感染流行, 高度怀疑或确定与空气、物体表面、手污染有关时应随时进行医院感染的卫生学监测。以便及时发现问题, 及时寻找原因、及时处理。

6 抗生素的合理使用

抗菌药物被广泛滥用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由此引发的医院感染不胜枚举, 因此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在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中占有重要地位。护士应严格掌握抗生素的给药时间, 抗生素类药物的配伍禁忌等, 以及做好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健康教育, 以便及时采取措施。

7 医院废物的处理

应严格执行卫生部《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它有关医疗废物管理的法律、法规, 医用垃圾装在黄色塑料袋, 生活垃圾装在黑色塑料袋, 锐器装在专用利器盒里, 有醒目标志, 由专人定时到各科室收集, 专车运送到指定地点处理、焚烧。

8 加强护士自身的感染管理

护士在工作中凡接触锐器物应严格执行操作规范, 如不用手直接传递锐利器物, 不用手直接安装或取下锐器, 用后的锐利器物立即置于利器盒内等, 严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一旦被锐利器物损伤, 须立即处理并备案。处理血液和血液污染的器械时应戴手套, 工作人员手上有伤口不应接触病人的血液。如从事可能被病人体液和血液溅入眼及口腔黏膜内的操作, 应该强调戴口罩及配戴眼防护罩。手是重要的传播媒介, 传播作用大。护士在为病人治疗、护理过程中, 由于意识不足等原因, 不能做到每项操作前后洗手或手消毒, 污染的手极易造成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是造成院内感染的最直接传播途径。因此护士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防止、杜绝院内交叉感染发生。

参考文献

[1]施雁, 田文娟, 凌文洁.一次性医疗用品使用后的无害化处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2, 12 (9) :697.

3.医院病区文化墙怎么布置? 篇三

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每一位有远见的的医院管理者都会认识到医院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医院文化的构成包括三个层次:一是医院的技术、设备及医疗环境;二是医院的规章制度、行为规范以及体现在其中的医院职工医德医风;三是医院精神,也就是一个医院从院长到普通职工共同遵循和坚持的价值标准和基本信念,这也是医院文化的核心内容。虽然不同医院在历史、规模、类型、专长领域等方面,通常各不相同,但从根本上说,都是以治病救人为第一要务,即以人为本,所以医院文化建设也应紧紧把握住“人”这一中心,坚持医院精神,完善各项制度规章,美化医疗环境,提高诊疗水平,在方方面面都尽力让患者感到舒心满意。

众所周知,中医药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医药学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精神财富和物质形态,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认识生命、维护健康、防治疾病的思想和方法体系。中医医院作为中医药文化继承和创新、展示和传播的重要场所,其在医院文化建设当中,无疑比一般现代医院多肩负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挖掘中医药文化当中有价值的观念并将其融合时代文化特征加以发扬光大,建立并完善有中医药特色的服务文化和管理文化,等等。中医医院文化建设和其他的医院文化建设一样,都可从建筑风格、医院环境、文化墙宣传、形象识别、指示牌等各方面入手,其中中医文化墙主要包括宣传栏、墙报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如果能将中医传统的文化特色结合现代化医院的精神,对于中医药文化的宣传推广无疑会有很好的效果。挂图大师医院文化网作为具有多年经验的医院文化宣传设计企业,在医院文化建设产品(包括文化宣传栏、健康知识挂图、形象海报、导视牌等)的设计、生产方面有丰富的专业经验,绝对是医院文化建设的首选帮手。

广州市正骨医院创办于1959年3月,是广州地区最早成立的中医骨伤科专科医院,也是公医医保和工伤定点医院。该医院技术力量雄厚,各类专业人才齐备,以“大医精诚”为院训,坚持走“以中医为主,中西医相结合”的技术路线,继承和发扬祖国传统医学,不断总结和提高中医骨伤科诊治技巧,对中医正骨手法进行临床验证与优化,并引进先进设备和技术,成功开展各部位人工关节置换术、骨科微创内固定术和关节镜手术、多节段椎体融合固定术等多项高难度手术。

广州市正骨医院住院部拥有235张病床,按专科特长分为五个病区,各个病区的整体布局、设置基本一致,病区的文化墙宣传较好地体现了中医文化的风格、特点。以下是挂图大师医院文化网针对广州市正骨医院骨伤三区所作的现场取照,可以帮助我们在电脑前欣赏和感受该医院病区的充满中医特色的文化墙建设情况。

一、病区护士站

广州市正骨医院病区的护士站设置在病区的中部位置,就在电梯出口旁边,患者出入院及患者亲属探视都很方便。该护士站采用L型开放式设计,可有效地拉近医护人员和患者之间的距离,体现了医患之间的和谐。在护士站后面的墙壁上,悬挂着木框风景画,对病区环境起到有效的点缀作用。

在护士站的旁边,为病区的医生办公室,办公室门口两侧分别设置了透明玻璃宣传窗(尺寸:1.2m*1m),宣传窗采用不锈钢边框,透明玻璃上贴着背胶过膜海报,海报的图案、文字设计突出传统文化气息,整体上给人一种现代而又不失传统的感觉。

在护士站工作台前的墙壁上,设置了“骨科三区简介”的宣传栏(材料:不锈钢框+相纸,尺寸:2.4m*1.2m),宣传栏的内容包括病区情况的介绍和医护人员简介(照片、姓名、职务、工号),便于患者及家属对医院的了解;宣传栏旁边还悬挂了“卫生部、公安部关于维护医院秩序的联合通告”海报(材料:KT板,尺寸:80cm*120cm),旨在营造和维护良好的医院秩序。

二、病区走廊

在护士站面对着的走廊墙上,依次悬挂着三幅挂图:“卫生部八项行业纪律”(材料:KT板,尺寸:70cm*90cm)、“食物的配伍与禁忌”(材料:KT板,尺寸:50cm*70cm)和山水画(材料:木框,尺寸:50cm*45cm)。从现场效果来看,木框装裱的挂图明显比普通KT板材料的挂图更厚重、更有韵味,也更能衬托出一家中医特色医院的文化底蕴,其他中医医院在进行病区内的文化墙布置的时候,建议还是统一选择木框材料的效果更好。

在其他部分的走廊上墙上,也悬挂或张贴着宣传挂图。从挂图材料来看,分为木框和KT板两种,木框挂图的内容以精美的花鸟景物为主,可以给患者提供赏心悦目的视觉享受;而KT板挂图的内容则是与骨科相关的健康知识和特色疗法介绍。但KT板与木框两种截然不同层次和风格的挂图布置在一起,显得不太协调。

走廊文化墙欣赏:

长幅“骨折患者的食疗原则”挂图(材料:KT板,尺寸:1.8m*0.9m)

该图针对骨折患者在不同的恢复阶段所需要注意的营养需求和饮食注意事项,作了比较全面细致的宣教,有助于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饮食制度。

健康知识挂图(材料:KT板,尺寸:50cm*70cm)

花鸟景物图(材料:木框,尺寸:50cm*45cm)

KT板 VS 木框:分别明显,木框展示效果突出

三、病房

病房门口张贴着“分级护理服务内涵”挂图(材料:KT板,尺寸:60cm*40cm),对特级护理、一级护理、二级护理、三级护理的内涵作了公示说明,可以方便患者及其家属对医院工作的监督。

在病房门口处墙上,除了贴有禁烟标志外,还悬挂了一个小型宣传栏(材料:铝合金框+相纸,尺寸:60cm*40cm),宣传栏内容版面平均分为四部分,分别为:1.温馨提示(专门对患者日常住院须注意的相关事项进行提示说明);2.办理出院手续流程;3.“地面光滑,小心跌倒”提示;4.楼层消防疏散示意图。

不少医院住院部在布置时忽略往往忽略了这一方面内容,但其实该宣传栏的设置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对患者起到很好的提醒和告知的效果,有助于更好地维护医疗秩序和患者安全。而且,采用将四方面不同内容有序地集中于一个宣传栏内的形式,避免了多张标语分别张贴后呈现出的凌乱状态,确实值得称道。

四、开水间

在该医院住院部的每一楼层,都设有开水间,为患者及探视的其家属提供开水。开水间的门上贴有“开水间”标识牌(材料:亚克力板),供水时间告示牌(材料:KT板),门边还有“地面光滑 小心跌倒”的提示标语(材料:背胶纸)。

五、骨科病区相关的VI导视牌

广州正骨医院整体的文化墙宣传和形象展示,主要以黄色和朱红色为基本色调,较好地展示了中医的传统文化韵味,病区内的宣传标语和导视牌都遵循着该特点。

1、病区标识牌

材料:铝合金框+玻璃板+PVC板+背胶

尺寸:100cm*48cm

2、病区吊牌、床号指引牌

材料:铝板 ―→ 尺寸:100cm*20cm

―→ 材料:铝合金框+玻璃板+PVC板+背胶

尺寸:75cm*24cm

3、房间牌

材料:亚克力板

尺寸:20cm*20cm

六、医院文化墙建设常见材料介绍(具体规格尺寸可定制):

名称:亚克力(有机玻璃)

尺寸:60cm*80cm

材料:广告螺帽+5mm亚克力板+写真纸+过膜+3mm亚克力板+3cm不锈钢螺母4个

名称:轻型铝合金

尺寸:60cm*80cm

材料:铝合金边框+5mm亚克力板+相纸写真+过膜+5厘PVC底板

名称:实木花角画框

尺寸:90cm*110cm(外)、73cm*93cm(内)

材料:实木花角画框+有机玻璃+相纸

名称:宣传栏 尺寸:2.4m*1.2m 材料:铝合金框+相纸

名称:宣传栏

尺寸:2.4m*1.2m

4.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四

1.传染病区应与普通病区分开,工作人员进出口设喷有消毒液的脚踏垫,并备泡手消毒溶液,洗手池使用脚踏开关。

2.传染病区内严格划分清洁区、半污染区、污染区。

3.传染病人应按不同病种分室收治,床头设有隔离卡。

4.传染病区使用的票证、检验单、出院病历及病人用物均应消毒后送出病区。

5.使用的一次性物品消毒后焚烧,血压计、听诊器分病种使命,用后熏蒸消毒。

6.严格执行二步消毒法和注射五个一。

7.其他工作人员进入传染区,严格遵守消毒隔离的有关要求。

8.换洗病人被服时,应放入隔离袋中送洗衣房消毒后清洗。

9.严格遵守探视和陪后制度,对探视者进行消毒隔离知识宣教。

10.各类病人均应在各自的范围内活动不得请假外出

11.传染病区的污水和病人排泄物应消毒处理后排入下水道。

12.脸盆、拖鞋、每周消毒一次,仪器用后消毒,痰盂加盖,每天进行清洗消毒一次。

5.医院病区保洁员岗位职责 篇五

病区保洁员岗位职责

工作概要:专门负责病区及医护人员的办公室,为病房提供一个舒适整洁的环境。

1.清洁病房内床、桌、椅、柜、灯、设备带及门、窗、墙、地。

2.保持病区走廊、门、窗、墙面、地面、扶拦及楼梯、示意牌等洁净。

4.保持护士站的桌、椅、吊柜、冰箱、水池及周边环境的整洁。

5.负责医生办公室、值班室、换药室和治疗室的门窗、桌椅和墙面、地面和卫生间的清洁。

6.拖把做好红、黄、蓝、白标记,分开操作(红色拖卫生间、黄色拖走廊治疗室、蓝色拖病房、白色拖值班室、休息室)。

7.对开水间、污物间及垃圾桶进行清洁、消毒。

6.人性化护理在基层医院病区的运用 篇六

1 人性化的服务设施营造了温馨的环境

我院病区环境整洁明亮, 布局合理, 护士站为开放式的吧台。每个病房都有壁橱, 可以存放物品和挂衣。窗外有小阳台, 可供晾晒衣被。病床设有床挡、双侧输液架和床上小桌, 可根据病人需要及病情调节床的高度, 可采取半卧位或伏桌吃饭, 同时可保障病人的安全。床头设有呼叫器, 便于病人随时呼叫医护人员。病室设有床头灯, 用于夜间输液时, 避免影响其他病人休息。每个病室都有1个卫生间, 墙上设有输液挂钩和紧急呼叫开关, 地面安放防滑地垫。并有淋浴, 对于体弱者提供坐椅, 便于洗澡。每个病室都有空调和电视机, 可随时调节病室温度, 丰富病人生活。

2 人性化的工作制度体现对病人的尊重和理解

以往在护理工作中, 总强调“床头一瓶一杯”, 现在在整理病房时, 力求使病房环境整洁美观, 也会充分尊重病人意愿, 允许病人将一些物品摆放在桌面, 如纸巾等。在护理病人时, 以往总要求病人做到头发短、胡须短、指甲短。现在力求使病人清洁、舒适, 但也会尊重病人意愿和习惯, 在病情允许、不影响治疗的情况下, 允许留胡须、指甲等。以往在做常规治疗护理时, 护士掌握着时间的主动性, 现在在病人休息时护士不会再去惊扰他们。每周召开公休座谈会, 让病人对护理工作提意见和建议, 并聘请部分病人做护理质量的监督员。

3 人性化的护理措施让病人感悟护士的真情

在病区开展“假如我是病人, 我想得到怎样的护理”的讨论, 使每位护士都能发自内心地关爱、尊重病人。对待病人态度和蔼, 工作认真, 一丝不苟。对于长期卧床、不能自行翻身的病人, 建立翻身卡, 定时给病人翻身, 观察皮肤受压情况, 协助病人梳发、洗脸, 保持皮肤清洁完整。对于输液过程中容易发生肿胀和血管条件不好的病人, 取得病人同意后, 安置一个浅静脉留置针。对于手脚不方便的病人进行注射和操作时, 主动协助病人解衣扣和裤带。年老病人下床时在床旁搀扶。在进行有些护理操作时, 拉上遮挡屏风, 保护其隐私。

4 人性化的语言沟通给病人带来信心和勇气

护士的职责要求护士在工作中必须充满同情心, 珍爱生命。把病人当作自己的亲人和朋友。对新入院病人做好自我介绍, 并详细介绍病区环境、病房设施和使用方法。住院期间进行健康宣教, 与病人建立良好的互动。及时了解病人的病情和需要。在输液给药时, 介绍所用药物的名称、作用、不良反应。巡视病房时向病人介绍疾病的特点、饮食、活动的注意事项, 并适时察言观色, 了解病人的心理活动, 主动掌握反馈信息。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 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1]。在与病人交谈或进行评估时, 目光要与病人处于同一水平线, 面带微笑, 要“您好”为先, “请”字开头, “谢”字结尾, 不直接称呼病人床号, 进行各项操作要先说明, 让病人有心理准备, 操作不成功时要道歉。出院时做好出院指导。指导出院带药的服用方法及休息、活动、饮食的注意事项, 并留给病人科室的电话号码, 随时可电话沟通, 对于个别病人进行出院后访视。

参考文献

7.医院一病区科主任竞聘演讲稿 篇七

大家好,我叫**,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参加一病区科主任的竞聘。我毕业于**医科大学,中共党员,现任医院团支部书记。当一名白求恩式的好医生是我追求一生的崇高理想。我们医院内科病区成立至今,我一直兢兢业业地热爱本职工作,把尽好医生的职责当成自己的神圣使命。在此期间,我曾获得“医德医风优秀个人”、“先进个人”等荣誉。我始终认为“患者的需要就是我的职责”,医生不仅要拥有精良的技术,更重要的是要有崇高的医德。

中层管理工作是医院管理中的关键环节。我们医院一病区主要致力于大内科病人和康复病人的临床治疗与康复工作。今天,我参加一病区科主任的竞争上岗,我自信有足够的专业水平基础和良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能够胜任此职。我具有开拓和进取精神,可以做到以医院和科室集体利益为重,并能够带领全科人员搞好医疗、康复、预防保健和健康教育等社区卫生服务工作。同时,希望通过我的努力,可以不断的提高我们内科的整体诊疗服务水平,为更好的服务社区人民做好扎实的工作。

2、加强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规范职业行为,遵守职业道德。严格落实医院的各项规章制度,建立有效的约束机制,强化内部管理,实行医德医风监督,以身作则,起党员领导双表率作用。严格执行医院的管理规定,做到职责明确,责任到位。并建立有效的激励机制,质优则评优,从正面激励我们医务人员的主动性和自觉性。

3、强科室内部人员的互助学习和科室间的知识互通;加强与上级医院相关科室的交流与提高;加强与社区人员的联系和互动,全面提升我们作为全科医生的诊疗水平,更好地提供社区卫生服务,真正做到“想病人所想,急病人所急”。

4、社区卫生服务这项工作不仅关系着医院未来的发展,也和我们医务人员自身的利益密切相关。结合我们医院一病区的实际情况,社区卫生服务和康复治疗将是我们科室的工作之重。正如院长为我们描述医院未来蓝图时提到的,虽然加入社区卫生服务后政府将会对经济收入进行托底,但这不能成为我们裹布不前的理由。相反,我们更应该积极争取,要知道“天上不会掉下馅饼”,一切都要靠我们自身去努力、去争取。所以,我将会努力促使医院科室进一步发展,成为病人看病的首选目标,扩大中医、中西医结合事业在病区中的比重,扩大康复训练在我们治疗中份额,使每一个在我们病区进行治疗、康复的病人都能满意而归!

我知道自己还很年轻,经验上难免会有许多不足,但我会向医院领导和科室前辈们学习,努力弥补缺憾、提升自己能力。希望各位领导、同事们能给我一个机会,让我为我们医院一病区的未来,为社区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书写一份让大家满意的蓝图。而无论我这次竞岗成功与否,我都将一如既往,全力协助医院领导与广大医务人员一起围绕医院的改革方案和建设目标,充分发挥我在基层工作的党员实干精神,为医院的未来奉献自己的力量。

8.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八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行业标准

WS/T510—2016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Regulationforhealthcareassociatedinfectioncontrolinwardinhealthcarefacilities

2016-12-27发布2017-06-01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发布

前言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和《医院感染管理办法》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按照GB/T1.1—2009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起草单位: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国家卫生计生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山东省立医院、广东省人民医院、北京大学口腔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协和医院、北京清华医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李六亿、巩玉秀、王力红、刘运喜、李卫光、侯铁英、刘翠梅、贾会学、刘坤、马小军、高凤莉。

病区医院感染管理规范

1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病区医院感染的管理要求、布局与设施、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职业防护。

本标准适用于医院病区的医院感染管理。医院其他部门可参照执行。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Z/T213血源性病原体职业接触防护导则GB19193疫源地消毒总则 WS310.1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1部分:管理规范

WS310.2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2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技术操作规范 WS310.3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第3部分:清洗消毒及灭菌效果监测标准 WS/T311医院隔离技术规范 WS/T312医院感染监测规范 WS/T313医务人员手卫生规范 WS/T367医疗机构消毒技术规范 WS/T368医院空气净化管理规范

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原卫生部2004年)3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病区wardarea

由一个护士站统一管理的多个病室(房)组成的住院临床医疗区域,与住院部公用区域或公用通道由门分隔。一般包括病室(房)、护士站、医生办公室、医务人员值班室、治疗室、污物间等。

3.2

病室(房)inpatientroom

病区内住院患者接受医学观察、诊疗、睡眠、休息和就餐的房间,一般配备床单元、隔离帘、座椅、呼叫系统、氧源、负压吸引系统、手卫生设施、卫生间、非医疗废物桶等。

3.3

床单元beduntt

病室(房)内为每位住院患者配备的基本服务设施,一般包括病床及其床上用品、床头柜、床边治疗带等。

4管理要求

4.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 4.1.1要求

应建立职责明确的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小组人员职责明确,并落实。

4.1.2人员构成

4.1.2.1病区负责人为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第一责任人。4.1.2.2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包括医师和护士。

4.1.2.3医院感染管理小组人员宜为病区内相对固定人员,医师宜具有主治医师以上职称。

4.1.3职责 4.1.3.1医院感染管理小组负责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的各项工作,结合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工作特点,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4.1.3.2根据本病区主要医院感染特点,如医院感染的主要部位、主要病原体、主要侵袭性操作和多重耐药菌感染,制定相应的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措施及流程,并组织落实。

4.1.3.3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进行本病区的医院感染监测,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并应定期对医院感染监测、防控工作的落实情况进行自查、分析,发现问题及时改进,并做好相应记录。

4.1.3.4结合本病区多重耐药菌感染及细菌耐药情况,落实医院抗菌药物管理的相关规定。

4.1.3.5负责对本病区工作人员医院感染管理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1.3.6接受医院对本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监督、检查与指导,落实医院感染管理相关改进措施,评价改进效果,做好相应记录。

4.2工作人员

4.2.1应积极参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和技能的培训。

4.2.2应遵守标准预防的原则,落实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手卫生应遵循WS/T313的要求;隔离工作应遵循WS/T311的要求;消毒灭菌工作应遵循WS/T367的要求。

4.2.3应遵循医院及本病区医院感染相关制度。

4.2.4应开展医院感染的监测,按照医院的要求进行报告。

4.2.5应了解本病区、本专业相关医院感染特点,包括感染率、感染部位、感染病原体及多重耐药菌感染情况。

4.2.6在从事无菌技术诊疗操作如注射、治疗、换药等时,应遵守无菌技术操作规程。4.2.7应遵循国家抗菌药物合理使用的管理原则,合理使用抗菌药物。4.2.8保洁员、配膳员等应掌握与本职工作相关的清洁、消毒等知识和技能。4.3教育与培训

4.3.1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组织本病区医务人员学习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并做好考核。4.3.2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定期考核保洁员的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清洁与消毒、手卫生、个人防护等,并根据其知识掌握情况开展相应的培训与指导。

4.3.3病区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应对患者、陪护及其他相关人员进行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如手卫生、隔离等的宣传及教育。5布局与设施

5.1病区内病房(室)、治疗室等各功能区域内的房间应布局合理,洁污分区明确。5.2收治传染病患者的医院应具备隔离条件,独立设区,病房内通风良好。

5.3设施、设备应符合医院感染防控要求,应设有适于隔离的房间和符合WS/T313要求的手卫生设施。

5.4治疗室等诊疗区域内应分区明确,洁污分开,配备手卫生设施;应保持清洁干燥,通风良好。没有与室外直接通风条件的房间应配置空气净化装置。

5.5新建、改建病房(室)宜设置独立卫生间,多人房间的床间距应大于0.8m,床单元之间可设置隔帘,病室床位数单排不应超过3床;双排不应超过6床。

6医院感染监测与报告 6.1医院感染病例监测

6.1.1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配合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开展医院感染及其相关监测,包括医院感染病例监测、医院感染的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暴发监测、多重耐药菌感染的监测等,监测方法应遵循WS/T312的要求。

6.1.2病区医务人员应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医院感染病例,对监测发现的感染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及时采取有效控制措施。

6.1.3病区医务人员应根据本病区医院感染防控主要特点开展针对性风险因素监测。怀疑医院感染暴发时,应及时报告医院感染管理部门,并配合调查,认真落实感染控制措施。

6.1.4如发现传染病疫情或者发现其他传染病暴发、流行以及突发原因不明的传染病时,应当遵循疫情报告属地管理原则,按照国务院或者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规定的内容、程序、方式和时限报告。

6.2消毒相关监测

6.2.1应根据病区采用的消毒方法,按照WS/T367要求开展相应监测。使用不稳定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时,应现配现用,并在每次配制后进行浓度监测,符合要求后方可使用。

6.2.2采用紫外线灯进行物体表面及空气消毒时,应按照WS/T367的要求,监测紫外线灯辐照强度。

6.2.3怀疑医院感染暴发与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污染有关时,应对空气、物体表面、医务人员手、消毒剂等进行监测,并针对目标微生物进行检测。7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 7.1标准预防措施

7.1.1进行有可能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的诊疗、护理、清洁等工作时应戴清洁手套,操作完毕,脱去手套后立即洗手或进行卫生手消毒。

7.1.2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面部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或防护面罩;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污染身体时,应穿戴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隔离衣或者围裙。

7.1.3在进行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如在置人导管、经椎管穿刺等时,应戴医用外科口罩等医用防护用品,并保证光线充足。

7.1.4使用后针头不应回套针帽,确需回帽应单手操作或使用器械辅助;不应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刀片等锐器。废弃的锐器应直接放人耐刺、防渗漏的专用锐器盒中;重复使用的锐器,应放在防刺的容器内密闭运输和处理。

7.1.5接触患者黏膜或破损的皮肤时应戴无菌手套。

7.1.6应密封运送被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污染的被服。

7.1.7有呼吸道症状(如咳嗽、鼻塞、流涕等)的患者、探视者、医务人员等应采取呼吸道卫生(咳嗽礼仪)相关感染控制措施。

7.2手卫生

7.2.1应配备符合WS/T313要求的设施,包括洗手池、清洁剂、干手设施如干手纸巾、速干手消毒剂等,设施位置应方便医务人员、患者和陪护人员使用;应有醒目、正确的手卫生标识,包括洗手流程图或洗手图示等。

7.2.2清洁剂、速干手消毒剂宜为一次性包装。

7.2.3应有医务人员手卫生正确性和依从性的自查和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改进。7.3清洁与消毒

7.3.1应保持病区内环境整洁、干燥,无卫生死角。

7.3.2应按照《消毒管理办法》,执行医疗器械、器具的消毒工作技术规范,所使用物品应达到以下要求:

进人人体无菌组织、器官、腔隙,或接触人体破损皮肤、破损黏膜、组织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灭菌;

接触完整皮肤、完整黏膜的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应进行消毒; 各种用于注射、穿刺、采血等有创操作的医疗器具应一用一灭菌; 使用的消毒药械、一次性医疗器械和器具应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械、器具应一次性使用。7.3.3诊疗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7.3.3.1重复使用的器械、器具和物品如弯盘、治疗碗等,应遵循WS310.1-310.3的规定进行清洗、消毒或灭菌;接触完整皮肤的医疗器械、器具及物品如听诊器、监护仪导联、血压计袖带等应保持清洁,被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7.3.3.2湿化水、湿化瓶、呼吸机管路、呼吸机等的清洁、消毒与更换,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7.3.3.3治疗车上物品应摆放有序,上层放置清洁与无菌物品,下层放置使用后物品;治疗车应配备速干手消毒剂,每天进行清洁与消毒,遇污染随时进行清洁与消毒。

7.3.4患者生活卫生用品的清洁与消毒

7.3.4.1生活卫生用品如毛巾、面盆、痰盂(杯)、便器、餐饮具等,应保持清洁,个人专用,定期消毒;患者出院、转院或死亡后应对其使用过的生活卫生用品应进行终末消毒。

7.3.4.2有条件的病区污物间可配置便器清洗消毒器。

7.3.4.3对传染病患者及其用物应按传染病管理的有关规定,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和管理措施。

7.3.5床单元的清洁与消毒

7.3.5.1应进行定期清洁和(或)消毒,遇污染应及时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时应进行终末消毒。

7.3.5.2床单、被套、枕套等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一人一更换;患者住院时间超过一周时,应每周更换;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更换后的用品应及时清洗与消毒。

7.3.5.3被芯、枕芯、褥子、病床隔帘、床垫等间接接触患者的床上用品,应定期清洗与消毒;被污染时应及时更换、清洗与消毒。

7.3.5.4甲类及按甲类管理的乙类传染病患者、不明原因病原体感染的患者,使用后的床上用品及患者尸体等应按照GB19193相关要求处理。

7.3.5.5消毒方法应合法、有效,其使用方法与注意事项等应遵循产品的使用说明。7.3.6物体表面、地面的清洁与消毒 7.3.6.1物体表面(包括监护仪器、设备等的表面)应每天湿式清洁,保持清洁、干燥;遇污染时应及时清洁与消毒。

7.3.6.2擦拭物体表面的布巾,不同患者之间和洁污区域之间应更换,擦拭地面的地巾不同病房及区域之间应更换,用后集中清洗、消毒,干燥保存。

7.3.7应保持通风良好,发生呼吸道传染病(麻疹除外)时应进行空气消毒,消毒方法应遵循WS/T368的相关要求。

7.4隔离

7.4.1隔离措施应遵循WS/T311的要求。

7.4.2应根据疾病传播途径的不同,采取接触隔离、飞沫隔离或空气隔离措施,标识正确、醒目。

7.4.3隔离的确诊或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除确诊为同种病原体感染之外,应安置在单人隔离房间。

7.4.4隔离患者的物品应专人专用,定期清洁与消毒,患者出院或转院、死亡后应进行终末消毒。

7.4.5接触隔离患者的工作人员,应按照隔离要求,穿戴相应的隔离防护用品,如穿隔离衣、戴医用外科口罩、手套等,并进行手卫生。

7.5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多重耐药菌感染等的预防与控制应遵循有关标准的规定。

7.6抗菌药物的使用管理

7.6.1应遵照《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进行抗菌药物使用的管理。

7.6.2应对感染患者及时采集标本送检,并参考临床微生物标本检测结果,结合患者的临床表现等,合理选用抗菌药物。

7.6.3应对抗菌药物临床应用实行分级管理。

7.6.4使用特殊使用级抗菌药物应掌握用药指征,经抗菌药物管理工作组指定的专业技术人员会诊后,由具有相应处方权的医师开具处方。

7.6.5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时间应控制在术前30min〜2h(剖宫产手术除外),抗菌药物品种选择和使用疗程应合理。

7.7消毒物品与无菌物品的管理

7.7.1应根据药品说明书的要求配置药液,现用现配。7.7.2抽出的药液和配制好的静脉输注用无菌液体,放置时间不应超过2h;启封抽吸的各种溶媒不应超过24h。

7.7.3无菌棉球、纱布的灭菌包装一经打开,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干罐储存无菌持物钳使用时间不应超过4h。

7.7.4碘伏、复合碘消毒剂、季铵盐类、氯己定类、碘酊、醇类皮肤消毒剂应注明开瓶日期或失效日期,开瓶后的有效期应遵循厂家的使用说明,无明确规定使用期限的应根据使用频次、环境温湿度等因素确定使用期限,确保微生物污染指标低于100CFU/mL。连续使用最长不应超过7d;对于性能不稳定的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配制后使用时间不应超过24h。

7.7.5盛放消毒剂进行消毒与灭菌的容器,应达到相应的消毒与灭菌水平。7.8 —次性医疗器械的管理

7.8.1一次性医疗器械应一次性使用。

7.8.2—次性医疗器械应由医院统一购置,妥善保管,正确使用。7.8.3使用前应检查包装的完好性,有无污损,并在有效期内使用。

7.8.4使用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反应,如发生异常,应立即停止使用,做好留样与登记,并及时按照医院要求报告;同批未用过的物品应封存备查。

7.8.5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的处理,应按7.9中要求管理。7.9医疗废物及污水的管理 7.9.1应做好医疗废物的分类。

7.9.2医疗废物的管理应遵循《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其配套文件的要求。正确分类与收集,感染性医疗废物置黄色废物袋内,锐器置于锐器盒内。

7.9.3少量的药物性废物可放人感染性废物袋内,但应在标签上注明。

7.9.4医疗废物容器应符合要求,不遗洒;标识明显、正确,医疗废物不应超过包装物或容器容量的3/4。应使用有效的封口方式,封闭包装物或者容器的封口。

7.9.5隔离的(疑似)传染病患者或隔离的非传染病感染患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使用双层包装物包装,并及时密封。

7.9.6不应取出放人包装物或者容器内的医疗废物。

7.9.7应有具体措施防止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一旦发生前述情形时,应按照本单位的规定及时采取紧急处理措施。7.9.8具有污水消毒处理设施并达标排放的医疗机构,患者的引流液、体液、排泄物等,可直接排人污水处理系统;无污水消毒处理设施或不能达标排放的,应按照国家规定进行消毒,达到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后方可排人污水处理系统。

7.9.9应与医院内转运人员做好交接登记并双签字,记录应保存3年。8职业防护 8.1医务人员

8.1.1应遵循标准预防的原则,在工作中执行标准预防的具体措施。

8.1.2存在职业暴露风险者,如无免疫史并有相关疫苗可供使用,宜接种相关疫苗。8.1.3发生职业暴露后,应及时进行局部处理,并按照要求和流程进行报告。8.1.4发生职业暴露后应根据现有信息评估被传染的风险,现有信息包括源患者的液体类型(例如血液,可见体液,其他潜在的传染性液体或组织和浓缩的病毒)和职业暴露类型(即经皮伤害、经黏膜或破损皮肤和叮咬)。

8.1.5对于乙型肝炎病毒职业暴露者,应通过乙肝疫苗接种史和接种效果对职业暴露者评估乙肝病毒感染的免疫状况,并针对性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8.1.6职业暴露后应追踪检测相关指标。

8.1.7具体评估、处理、预防及检测流程应遵循GBZ/T213及《医务人员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防护工作指导原则》。

8.2其他工作人员

9.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九

神经外科病区由于收治病人大多数病情急、危、重, 病情变化快, 昏迷病人多, 侵入性操作多, 清洁手术多且部位特殊, 因此成为我院医院感染监测的重点科室。通过对神经外科病区2009年医院感染监测资料进行分析, 查找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从而指导临床, 积极采取有效的感染防控措施, 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现分析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病人1 126例, 发生医院感染83例, 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86例次;医院感染率7.37%, 医院感染例次率7.63%。其中男56例次, 女27例次;年龄4岁~77岁, 平均49.98岁。颅脑损伤病人感染24例, 脑出血病人感染52例, 脑瘤病人感染7例。

1.2 调查方法

采用前瞻性监测, 回顾性统计分析方法。医院感染专职人员每天下科室通过查阅运行病历、治疗护理记录本、询问主管医师、主班护士、护理班护士了解病人感染情况, 由主管医师做出医院感染诊断。

1.3 诊断标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诊断。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χ2检验。

2 结果

2.1 医院感染率

2009年1月—2009年12月共收治病人1 126例, 发生医院感染83例次, 发生医院感染例次数86例次;医院感染率7.37%, 医院感染例次率7.63%。与全院同期平均医院感染率4.42%相比,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 。

2.2 感染部位分布与构成比

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感染居首位, 感染50例, 构成比60.24%;次为颅内感染12例, 构成比14.45%;上呼吸道感染8例, 构成比9.63%;泌尿道感染4例, 构成比4.81%;其他感染9例, 构成比10.84%。

3 危险因素分析

3.1 神经外科疾病特点

神经外科病人以颅脑损伤、高血压脑出血、硬膜下血肿、动脉瘤等疾病为主, 病情变化快、急、危、重[1], 疾病因素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受损, 病人意识障碍, 以深昏迷病人居多, 各项生理功能受到抑制, 机体抵抗力下降, 免疫力下降, 易受到感染的侵袭。

3.2 病人多为神经系统受损

病人意识障碍, 处于昏迷状态, 吞咽、咳嗽反射受到抑制, 呼吸道分泌物增多, 清除分泌物的能力降低, 增加了感染的机会。加之病人长期卧床, 住院时间长, 活动受限, 颅内压增高, 频繁呕吐导致误吸[2], 极易发生吸入性肺炎。

3.3 侵入性操作多

由于病情重对病人的侵入性操作增多, 如: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呼吸机的使用、留置尿管、中心静脉导管的使用、各种引流管、各种穿刺等均损害了呼吸道、泌尿道、血液系统、血脑屏障等天然的保护屏障, 病人机体抵抗力和免疫力下降, 病原菌乘虚而入, 有引发感染的可能。

3.4 病区环境污染导致病原菌流动性增大

由于神经外科病人病情急、危、重, 因此探视人员多、陪床人员多且更换频繁。加之, 神经外科病区住院病人数量大、急诊多, 经常需要加床收治病人, 因此人员流动性大, 给病区管理造成很大的压力, 环境卫生不能保持清洁, 尘埃飞扬, 促进病原菌移行几率增加, 均可能成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

4 对策

4.1 严格掌握侵入性操作的适应证

尽量减少气管插管、气管切开以及减少呼吸机使用的时间, 可能对防止呼吸道感染起着决定性作用;泌尿道感染与插尿管尿道黏膜损伤、留置尿管时间过长, 为病原菌的生长繁殖和移行提供了有利条件[3]。因此, 尽量减少留置尿管, 缩短尿管留置时间, 从而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颅内感染是最严重的医院感染, 预后差。本资料显示, 颅内感染居第2位, 占14.45。神经外科手术是一种侵入脑脊液间隙的操作, 对颅脑的生理屏障损伤较大, 细菌常通过受损的血脑屏障侵袭颅内。所以要加强手术过程中无菌技术的控制, 做好术后引流管的护理, 尽早拔除引流管, 预防医源性感染的发生。

4.2 严格无菌技术操作

医生、护士在进行手术、诊疗操作过程中, 一定要始终遵循无菌技术操作原则, 严格执行手卫生标准, 正确使用防护用品, 正确使用无菌物品和一次性无菌物品。注重手术部位区域术前皮肤准备, 关注手术部位消毒范围, 关注手术过程中相对无菌状态的保持。在医务人员看似很简单的洗手、戴口罩、帽子、更衣等程序中, 稍有不留意将会为病人埋下感染的隐患, 因小失大, 轻者增加病人痛苦, 延长住院天数, 增加病人家庭和社会的经济负担, 严重者危及病人的生命。

4.3 加强病区管理

由于探视人员多、陪床人员多, 故应做好陪、探视人员的管理, 尽量减少、限制陪、探视人员的数量, 减少人员流动。创造条件落实卫生部提倡的优质护理服务工程, 落实无陪护制度。对陪、探视人员做好必要的卫生知识的教育, 如:护理病人前后要洗手, 为病人勤换衣物, 日常用品保持清洁, 勤晾晒被服。保持病区环境卫生清洁, 空气流通, 保证诊疗操作能够在清洁、安全的环境中完成[4,5]。

4.4 落实清洁消毒制度

加强保护性隔离, 减少交叉感染。对病区内的墙壁、地面、物体表面、仪器表面每日清洁消毒, 清洁工具分别使用, 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晾干备用。将感染病人与非感染病人分别安置, 特殊感染病人如多重耐药菌感染病人应采取单间隔离+接触隔离措施。

4.5 加强医务人员医院感染知识的培训

提升医护人员对感染防范的意识和技能, 落实好预防和控制措施, 提高手卫生的依从性, 合理使用抗生素。

参考文献

[1]朱萍儿, 蒋桂娟.神经外科医院感染特点及病原菌耐药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9, 19 (2) :234-236.

[2]陈素平, 黄琴香.脑卒中患者医院感染相关因素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 20 (17) :2584-2585.

[3]苏健, 徐小平.神经内外科175例医院感染危险因素调查[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3, 13 (7) :643-644.

[4]闫志梅.引发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 2009, 23 (增刊2) :144-145.

10.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

强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控制,提高医疗护理质量。对病区医院感染的危险因素及原因进行分析。结果:对病区的空气、医疗和非医疗用品、医务人员的手、医疗废物等加强消毒管理,同时做好职业防护及合理使用抗生素等,可有效控制医院感染。结论:医院感染伴随医疗护理活动的每一个细节,我们对每一个环节都要引起重视,人人有预防医院感染意识,做好基础预防工作。

一、神经内科病区医院感染的原因分析

1、病房内空气的污染

由于患者怕着凉,门窗密闭,病房内空气不流通,冬季尤为明显,空气质量严重超标,易受人流或治疗车来回运动的影响;未进行空气消毒;陪护、探视人员多,带来更多的细菌污染空气;特别是病区内的监护病房,由于其医护人员多、各种操作多、人员走动多、患者的治疗管道也多等特点,再加上通风不良,造成人多菌株杂的严重空气污染。

2、医院感染意识淡薄

医护人员对控制医院感染认识不足,无菌观念不强,少数医务人员在进行无菌操作时不戴帽子、口罩和手套,忽视了无菌操作,或在进行无菌操作时污染了用于患者的药品及器械,造成感染。如临床上常见的泌尿系感染、输液反应都与护理操作不当有关。护理操作所用的一些器械被污染,也可引起伤口及穿刺部位的感染。

3、护理操作用品消毒不严格

浸泡用消毒液有的是临床护士自己配制,浓度达不到稳定标准;或在进行消毒时,消毒的物品未完全浸泡在消毒液中,未达到消毒效果,就使用于临床;护理用品消毒后没有按规定进行检测,反复使用造成的污染机会也多,如床单元的床单、被子、褥子、枕头芯等在临床上反复使用,又做不到一用一消毒,很容易造成医院感染。

4、医务人员的手污染

医院感染的传播途径以接触传播最为常见,其中手是最容易被污染,也是最容易被忽视,是医院感染最重要的传播媒介。由于医护人员没有重视手也是污染的重要环节,故在做各种治疗及护理中,清洗、消毒不彻底,特别是在大查房时不进行手的消毒,手上的致病微生物也是造成医院感染的一个方面。

5、医疗废物的污染

对医疗废物的危害性意识差,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放置、有效的初步消毒,防止污染物的扩散以及安全防护等知识的掌握不够,管理不到位。

6、医护人员的针刺伤

多数情况下是医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差。

7、滥用广谱抗生素

抗生素用量大、疗程长、种类繁多,抗生素联用时多以二联为主,甚至达到三联。使用抗菌药物起点高,一开始就选用抗菌谱较广的第三代头孢类抗菌药物等。

二、神经内科医院感染防控对策

1、科室建立医院感染管理小组,利用网络规范作用,保证各项操作与规范标准同步及时落实。加强学习,健全各项制度,并及时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作出相应的改进和调整,使院内感染的预防措施更加得力,持续处于良好的惯性运行状态,控制和减少院内感染的发生率。

2、提高思想认识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和各种侵入性诊疗手段的增多,使医院感染明显增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必须时刻提高护士对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长期性和科学性的认识,抓好医院感染基本知识的普及教育,做到有组织,有计划安排各类人员培训;加强职业道德教育,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开展医疗安全警示教育,认真组织各项常规、规章制度的学习,提高专(兼)职感染监控人员素质;加强诊疗护理行为中法律知识的应用,各项工作规范化、程序化、常规化、管理科学化。同时,对非医护人员如病房内的清洁员、护工也要进行教育,都要掌握控制医院感染的具体措施,真正把医院感染管理纳入法制轨道。

3、病房的空气消毒

做好病房空气消毒是预防医院感染的重要环节。临床监护室、抢救室一般用三氧消毒机定时消毒,而普通病房应不定时的进行消毒;在夏、冬季要注意开窗通风,2次/d,0.5 h/次;物体表面、桌椅、门窗、墙壁及地面用0.5%有效氯消毒液擦试,1次/周;平时每日用清水擦试;病区拖布实行分区使用,有分区标记;减少或控制陪侍、陪护人员。另外,病室内禁止吸烟以改善空气污浊的状况,防止病区环境的污染。

4、严格掌握消毒隔离和无菌操作技术,做到凡接触病人皮肤黏膜的器械和用品必须消毒,进入人体组织或无菌器官的医疗用品必须灭菌,实行一人一针一管,医疗器械一用一消毒。在上班时间不准戴戒指、手链,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制度。

5、非医疗用品的消毒

其主要是床单元的消毒。病床单位晨间护理采取湿式清扫,一人一巾,定期更换床单,出现污染的时候要及时更换,更换下来的床上用物如床单、被罩、枕套等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床头桌、床、地面等用0.5%有效氯溶液擦试,彻底清除感染源,通风换气使空气新鲜,然后进行空气消毒。

6、保证物品的灭菌效果

对消毒液进行严格检测,坚持更换前,配置后均检测有效浓度,如所有的含氯消毒液做到每天更换1次,并保持容器的清洁,消毒液浓度配置准确,碘酒、乙醇消毒瓶保持密闭,每周更换灭菌2次;坚持无菌物品能高压消毒的尽量高压消毒灭菌。还有一些医疗护理用具也必须严格消毒,如氧气湿化瓶、血压计、听诊器、体温表等的消毒要落实到位。湿化瓶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1次/d,清洗凉干备用。血压计、听诊器在每个患者使用后用乙醇擦试;体温表应每人专用,用0.5%有效氯消毒液浸泡30 min,清洗后擦干备用。

7、医务人员手的消毒

手消毒的目的是避免感染和交叉感染,避免污染无菌物品或清洁物品。医护人员进行各项操作前后都要彻底洗手,用流动水清洗,双手充分浸湿,将消毒肥皂液或洗手消毒液均匀涂抹手掌、手背、手指、指缝,按6步洗手法正确洗手。安装感应水龙头,并配备干手机避免或减少再次污染的情况发生,每月对医务人员的手进行采样监测,从而避免因洗手不彻底而造成的医源性感染。

8、一次性医疗用品的管理

一次性医疗用品由供应室统一管理发放,护士长和总务领取保管;在使用时严格检查包装、生产日期及有效日,如有包装破损、受潮、不配套、字迹模糊不清及过期的一律不准使用;分类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医疗用品如注射器,应将针头取下放人防刺、防漏的容器中,其余均分别装入黄色垃圾带内,由专职人员收集后进行处理;使用后的污物分类收集、集中消毒和焚烧处理,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分开处置,防止污染扩大。

9、加强职业防护,防止医务人员医院感染

护士在护理患者过程中和在处理患者用后物品器械的清洁、消毒过程中极容易遭受感染。据统计,护理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占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的1/2以上。被锐器刺伤发生频率较高,因此,护理人员必须加强个人职业防护,发生锐器刺伤时应紧急处理,预防发生医院感染,减少医务人员医院感染发生率。

10、合理使用抗生素

11.老年病区工作计划 篇十一

二、医疗质量:进一步提高医疗质量,继续开展人文关怀。我科继续把最大限度满足病人对医疗技术和服务质量的需求做为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继续努力提高全科医疗技术的整体水平。通过科内自己举办专题讲座,主任查房,院内外专家会诊,病危讨论、参加学术会议等形式,掌握国际国内的先进理论及技术,不断提高诊断治水平,不断提高自身业务水平及素质,使全科整体医疗水平得以提高。继续按医院要求,狠抓各项制度的落实,重点抓好病历质量、“三基”理论和技能的.培训及“四新”知识的学习工作,坚决杜绝四级、五级病历。遵守医保制度,合理用药,合理检查。

三、保健基地工作:做好干部保健基地工作,使保健基地在全区保持中上水平。继续配合卫生厅保健处做好离退休干部保健工作。

四、高新技术:继续开展CAG+PTCA+STENT术、心脏起搏器植入术、心脏电生理检查+射频消融术等新技术、新项目。争取心脏介入较增长10%,争取20、全科业务总收入比20增长10%以上,达到2300万。努力抓好各项业务工作,病床利用率、病床周转率在保持年较高水平的基础上并有所突破,增长5%;药费比例控制在52%之内。

五、做好各项日常诊疗工作,积极开展老年病的中西医结合诊治工作,把工作重点放在中西医结合上。做大做强中医特色治疗项目:如中药泡脚,敷贴治疗等;广泛开展敷灸和电脑中频治疗老年人骨性关节炎;头针促进中风康复;开展中药协定方治疗老年人冠心病心绞痛,中药协定方治疗老年人习惯性便秘。

六、教学工作:继续做好理论课授课及临床教学查房和临床见习带教工作,做好研究生教学工作。

七、科研工作:继续做好原科研立项课题研究工作,鼓励中青年医护人员积极参与科研工作、申报课题3项。争取全科医务人员上半年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科研学术论文5篇。

12.医院病区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篇十二

关键词:改良APN排班,基层医院内科病区

病区医疗工作质量的高低虽然需以高超精湛的医术为前提, 但更取决于护理人员的配置、素质等诸多因素, 起决定作用的在于护士的排班模式及思维观念。住院患者对疾病认知及需求的增高, 2010年全国优质护理服务工程的全面启动, 原有排班模式及人员已无法满足现有患者的需求, 新护士的配置、护理工作经验欠缺, 由此医疗纠纷、投诉事件时有发生。2010年6月-2013年5月我科参考三级医院及同级类似规模病区的排班模式试行, 通过几次改变为现在正运行的非完全APN排班模式即改良APN排班模式, 有效地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缓解了大多数护士的工作压力、发挥了高年资护士的带教作用, 现介绍如下。

一般资料

二级医院呼吸消化综合内科, 床位38张, 护理人员12名 (主管护师2名、护师2名、护士8名;护理本科1人、专科10人、中专1人) , 医师6名, 平均每月收治患者数约110人次, 实施前后对每月收住患者随机调查20人次, 每月1次患者座谈会, 征求意见, 每周与医生沟通改进。

传统排班存在的问题

低年资护士单独值班的安全隐患:传统排班模式下高年资护士一般值长白班 (8:00~12:00, 14:30~17:30) , 中午 (12:00~15:00) , 夜班 (17:00~次日8:00) 。工作大多由低年资护士承担, 年资3年内的护士承担中、晚班人数达63.6%、均为单人值班, 由于低年资护士发现问题能力差、技术操作不熟练、沟通能力欠缺、护理文书基本功差、观察患者采集信息不准确及时, 对可能出现的护理问题预见性差或“视而不见”, 错过最佳抢救时机导致不良事件及护理投诉事件的发生, 很难真正满足患者的基本合理需求。

单人值班的风险及压力:单人值班往往是低年资护士, 一人负责全病区的护理治疗抢救工作, 且随时会收住新入院患者, 加上技术不过硬, 往往顾此失彼、心理紧张、恐惧使护士无安全感, 对核心制度、规范等全然不顾, 存在极大安全隐患, 难免产生心理压力, 长时间的压力工作状态会带来诸多方面负面影响[1]。

护理文书中的问题:近年来为了将时间还给患者, 卫生部取消了普通患者的一般护理记录, 新上岗的护士对护理文书书写分不清主次、记录的准确性及时限性把握不准, 对一些有纠纷的患者则不能提供有力的证据, 体现不了对危重患者的观察及特殊处理, 关键时刻会陷入被动局面。

对护士身心的影响:传统排班模式下, 小夜班17:30~22:00下班后还会影响到次日休息, 无完整的休息日可言, 有事调班很劳累也很担心脱班。72.7%护士感觉工作压力大、疲劳, 81.8%护士担心工作出差错, 单人值班查对欠缺、输血风险等诸多不安全因素, 护士害怕上夜班出错、下班后又不安心, 影响了护士的情绪。

高年资护士人才的浪费:高年资护士的经验丰富, 25~50周岁正是工作的最佳年龄段, 安排于白班, 未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扬长避短、相得益彰的效果, 更达不到传、帮、带的作用, 致低年资护士成长缓慢、降低整体工作效率、影响护理工作质量。

改良APN排班模式排班方法

参照上海东方医院及郑州省医、南阳市人民医院内科排班经验, 结合本科室实际情况人力不足、基层医院患者状况改变APN连续排班模式为改良APN排班模式即A班8:00~15:00, P班15:00~20:00, N班20:00~次日8:00, 行政白班8:00~11:40, 14:30~17:30。新老搭配每班2~5人一组、5天一轮, 即:P、白、A、N、休、P……循环, 每月每人休6天。

工作安排:上午5人 (2A、2白、行政1人) 、值班时段均为2人下午4人 (2白、1P、行政1人) 、P班接A班工作, 行政班负责日常事务、接待新患者、非侵入性操作等, 另设一名护士为巡视班也可充当机动班。

交班规定:交班明确、详细, 晨间大交班按传统模式, 其余时间医护单独交班, 危重、新入、特殊用药患者床头交接班。

就餐时间:每班每位护士有半小时用餐时间, 轮流就餐, 以保证患者治疗的连续性。

效果

改良APN排班模式的优势:高年资护士与低年资护士搭配、能力强者与能力弱者搭配, 解决了低年资护士单人值班的恐惧感, 降低了绝大多数护士的工作压力, 休息时间集中, 方便了护士安排自己的业余生活, 减少了护士上班来回往返时间, 由原来的5交班改为3交班, 保证了护士大小夜路上的安全, P班20:00下班不影响次日工作、出行, 充分发挥了高年资护士传、帮、带的作用[2], 培养了低年资护士的工作能力并有了归属感, 在学中成长能快速适应工作, 提高了护理队伍的整体素质。

满意度:通过对医生、护士、患者的问卷调查, 医生认为护士执行医嘱较以往及时准确, 值班期间患者不再为找不到护士担心, 低年资护士不再担心胜任不了工作, 高年资护士有了帮手, 减轻了护士工作压力从根本上改善了服务态度, 使护士长管理更有序化, 90%以上的护士都满意并认同, 患者满意度从94.5%提高到98.5%。

制约因素, 由于基层医院社会、环境、家庭、文化、观念等诸多因素影响限制A班人次不能保证数量, 致APN排班模式仍不能完全实施, 限制了护理服务连续性及责任制护理的有效开展。在改良初期遇到很大阻力老护士不愿打破思维观念上夜班、A班增加了中午不能回家吃饭人数, 借鉴护士分层使用增加夜班费、带教讲课等, 结合当地习惯减少A班人次、改变排班顺序, 经过多次改变稳定了大家情绪, 两个月后大家彻底改变了思维观念认同了改良APN排班模式。

总之, 改良APN排班模式较适合基层医院, 不同程度缓解了护士的工作力有效地利用了人力资源, 降低了单人岗、低年资护士值班带来的护理风险, 减少了频繁交接班带来的遗漏, 减少了护理文书缺陷, 改善了护士的身心状况, 减少了医疗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 提高了护理质量, 提高了医生、护士、患者的满意度。APN排班模式是责任制护理、优质护理服务、绩效考评的有效保证, 基层医院有待进一步借鉴、完善、推广。

参考文献

[1] 岳丽青, 李映兰, 高红梅.实施连续性排班降低护理法律风险[J].中国护理管理, 2009, 9 (12) :63-65.

上一篇:投标履约担保承诺书下一篇:潮湿的近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