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2024-09-19

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精选10篇)

1.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一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亟待突破三大瓶颈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的消费观念也从传统的单一型向现代的多样化发展。农产品、食品、医药等消费品行业的蓬勃发展,为冷链物流行业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随着国内生鲜电商市场的崛起,将有更多企业布局冷链物流,冷链物流市场呈现群雄逐鹿之势。但冷链物流行业在发展过程中仍面临多重瓶颈,亟须加快突破。

一是尚未形成完善的冷链物流体系。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冷链物流行业起步较晚。目前,我国尚未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大约

90%的肉类、80%的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另一方面,冷链物流的发展还仅仅停留在运输与冷藏环节,运用先进信息技术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还明显不足,很多运输过程还采用棉被、塑料苫盖等“土保温”的方法,技术装备相对落后。虽然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卖,冷链出现了中断现象。中国农业网2018年7月16日报道,由于冷链系统不完善,我国每年约有1200万吨水果和1.3亿吨蔬菜被浪费,冷链物流相较于普通物流的成本也要高出四至六成。《现代商贸工业》2018年07期刊发的《温州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指出,在温州区域,果蔬采摘后露天或者在常温库存放,用常温车运输销售,造成腐烂损失严重,每年的经济损失达到了几千万,损失总量高达近万吨。

二是我国冷链物流成本高、利润低。近几年来,能源的价格不断升高,导致冷链物流的成本也不断上涨。此外,冷链物流的设备水平不足,也使物流费用大幅增加。由于冷链物流的商品价格高,加上经销商对市场的不了解,很多物流行业人员被迫只能选择低标准的冷链物流或者选用普通物流,从而制约了冷链物流的发展。据《经济参考报》2018年8月7日报道,我国常温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为10%,冷链物流运输的利润率仅有8%,而发达国家冷链的利润率高达20%-30%。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较低的利润率,成为了阻碍很多物流企业进入的门槛。2018年8月7日,清华大学互联网产业研究院副院长刘大成对《经济参考报》的记者表示,由于投资回报率相对较低,企业往往愿意在高端食品、高端药品方面进行冷链物流投入。而对于大部分社会物流基础设施,以及普通生鲜农产品的冷链物流,企业积极性并不高。

三是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不完善。我国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严重不足,冷藏库、冷藏车等冷链设施设备数量投入太少,而需要使用冷链物流进行运输储存的产品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现有的冷链资源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2018年6月20日,《劳动保障世界》刊发的《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文章指出,在冷藏运输率方面,我国仅有15%,而美国达到了85%,日本达到了98%。冷藏车是我国生鲜农产品物流的主要运输设备,我国总数量约为5.4万辆,不到美国的20%、日本的32%,且我国冷藏车数量仅仅约占全部物流运输车辆总数的5‰,而在英国、德国该比例远远高于我国,分别为2.8%、3.1%。中国产业信息网2018年08月03日报道,因为我国冷藏车数量甚少、冷藏保鲜设备落后,我国蔬菜摘后损失率也远远高于发达国家,我国蔬菜摘后损失率高达25%

30%,而发达国家只维持在5%以下。

2.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二

一、我国医药冷链物流现状

目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 医疗保障水平的提高, 对医药产品的物流要求也逐步提高, 尤其是需要低温贮藏的医药冷藏品发展很快, 带动了医药冷链物流的快速发展。

数据显示, 医药冷藏品的销售金额占我国医药流通企业的总销售额中的3%-8%, 虽然比重不大, 但却有逐步上升的趋势。

二、我国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 缺乏完善的行业或国家标准

目前医药品冷链物流的冷库、冷藏车的制冷效率、能耗没有国家标准, 导致我国医药品冷链物流低效率, 高成本的运作。冷藏车尺寸、托盘尺寸、冷库尺寸缺乏明确的标准, 往往影响装卸搬运效率;冷藏药品储运的不规范, 有些没有纳入到正规的医药流通管理范围, 往往带来了恶果。

(二) 医药品冷链物流基础硬件设施落后

我国目前冷藏运力不足。铁路方面, 冷藏车仅占总量的2%左右, 且大多是陈旧的机械式速冻车皮。公路方面, 现代化的冷藏卡车严重不足, 我国冷藏保温汽车的占有率极低, 仅为货运汽车比例的0.3%, 而发达国家中, 美国为1%、英国为2.6%。

(三) 市场化程度低

第三方医药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我国医药品的冷链物流配送业务多由供应商和自己完成, 市场规模不大, 区域性特征较强。医药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企业涉及少, 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 缺乏准确性和及时性, 难以形成高效率的冷链物流配送, 冷链物流的成本和商品损耗亦高。

(四) 医药品冷链物流信息技术落后

由于目前缺乏我国医药品冷链中冷藏专业技术, 致使冷链成本居高不下。许多企业没有建立完善的冷链信息系统, 无法实时监控温度, 传递信息, 实现信息共享。

(五) 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尚未成形

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我国大型商业公司几乎都有冷链物流部, 有的还成立了专业化公司, 但没有统一的行业标准, 整体规模不大, 比较分散。

三、发展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对策

通过以上分析针对我国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提出以下发展对策:

(一) 完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体系

打造一体化服务平台, 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尚未形成体系, 因此需要从冷链市场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这个关键问题入手建立一个能满足患者、制药企业、药品流通企业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 建立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一体化服务平台, 整个社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应该联合起来, 统一建立药品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实现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共同配送, 以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 降低企业营运成本。

(二) 整合资源, 大力发展第三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

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以及企业长期发展来看, 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是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主体。冷藏药品对物流配送的要求较高, 从单个企业来讲要实现多方位、门到门的配送服务是不现实和不经济的, 同时企业的产品想要辐射全国, 就必须借助于提供完整服务的第三方物流, 使冷冻冷藏产品配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企业的发展需求, 解决企业冷冻冷藏物流的发展瓶颈。

(三) 制定冷藏药品冷链物流的国家或行业标准

冷链物流是一个对资金、管理和技术都要求很高的产业, 一个国家的冷藏药品冷链保障体系的建设, 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针对冷藏药品冷链物流行业标准严重缺失的现状, 我国应尽快制定与国际标准衔接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标准, 实现从生产到使用的全程监控体系, 并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严密监测疫苗等冷藏药品在冷链各环节中的运行状况。

(四) 采用先进的冷链物流设备和技术

若想迅速提高我国的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水平, 首先应大规模地改造和更新现有的冷链运输和仓储设备, 发展适应小批量、多品种的小编组机冷车, 满足市场对多品种、小批量货源运送的需要, 同时积极发展机械冷板冷藏车和冷藏集装箱。在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技术方面, 要加大科技开发和投入, 在冷冻冷藏方式和技术上要不断进行革新, 加快先进技术引进的步伐, “导航星测时与测距全球定位系统+温度监控冷链管理系统”, 通过先进的技术, 对疫苗、血液制品等的品质进行实时监控和管理。

(五) 制定专业冷链物流人才培养政策

冷藏药品冷链物流是一个跨行业、多部门有机结合的整体, 必须协调好从生产、贮藏、运输到销售各个冷藏作业管理。当前, 国内冷藏药品冷链物流业尚乏具有全局观念和整体意识的员工甚至管理人员, 要维持行业的正常发展, 适应国际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需要, 必须重视培养高素质的物流管理人才。

参考文献

[1]张月华:新时期我国鲜活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中州大学学报, 2008 (4) :8~10

3.关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的研究 篇三

冷藏链简称冷链,是指易腐食品从产地收购或捕捞之后,在产品加工、储藏、运输、分销和零售、直到消费者手中,其各个环节始终处于产品所必需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食品质量安全,减少损耗,防止污染的特殊供应链系统。冷链物流是指易腐、生鲜类商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中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环境下,以保证其质量,减少商品损耗的一项物流系统工程。

冷链管理是指冷链管理是包括温控设施设备技术、保温保鲜产品研究、温度跟踪技术、产品链管理和市场监督等一系列的管理体系。冷链从管理范围和构架方面看,它包括许多方面,其中有政府的职能和责任,也有企业应承担的义务,在标准方面,也可以分为管理标准和技术标准两个方面。

国家历来高度重视冷链物流产业发展,特别是农产品相关的冷链物流建设问题,“2007年中央一号文件”再次强调要积极发展以鲜活农产品冷藏和低温仓储、运输为主的冷链物流系统,2010年6月18日正式印发国家发展改革委编制的《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规划》。此规划的出台,为今后几年冷链物流的发展指明了方向,该《规划》出台后,各省纷纷根据自身情况出台了本的物流发展规划,必将有力地推动冷链物流产业在全国的蓬勃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存在的问题

第一,第三方物流参与较少,缺乏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冷链物流的市场化程度很低。冷鏈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我国第三方物流企业所能提供的综合性全程服务尚不足总体需求的5%,缺乏全国性、具有影响力的第三方冷链物流行业领袖。

第二,冷链物流的硬件设施建设不足,硬件缺口导致冷链运输效率不高,缺少供应链上下游间的整体规划和整合。

第三,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冷链物流体系,缺乏统一行业标准和监管。我国的冷链物流还没有形成供应链一体化模式,因此,在运营过程中未形成无缝衔接的程度,造成大量的冷链资源的浪费,也造成高价购置的冷藏运输车辆、冷库等设施设备部分时间处于闲置状态,未发挥应有的作用。

第四,冷链物流的成本较高。较高的冷链物流成本阻碍了我国冷链物流发展。

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今后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将有如下趋势:将更加注重第三方物流;更广泛地采用信息技术;冷链装备技术水平将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将得到整合,形成完善系统,加工配送中心建设将成为热点;共同配送成为趋势,共同配送可以提高车辆装载运输效率,形成规模效应。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必须要从国情出发,建立一个能满足消费者、供应商和零售商三方面需求的、一体化的冷链物流模式。建立冷链物流公共网络信息平台,建立冷链物流信息化服务中心,建立冷链物流运作实体物流网络。

第一,大力发展第三方冷链物流,增强企业高端物流服务能力。依靠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促进了冷链物流关键环节的发展。加大政府投入,创造良好的营运环境,支撑了冷链物流的发展。统筹规划建设,建立完善的软硬结合的冷链物流管理体系。加快推进冷链物流保障体系建设,制定规范的冷链物流产业政策。

第二,建立冷链物流标准体系,规范市场竞争行为。完善相关法律及标准,推进专业认证是促进冷链物流发展的前提。物流产业横跨各个产业部门,纵贯各个物流环节,要使其协调快速发展,尤其需要发挥行业协会在行业自律、行业调查监测、行业创新、人才培养、经验交流和行业对外谈判等方面的作用。

第三,技术创新,推广先进技术管理手段。冷链物流企业必须依靠科技创新提升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技术创新体现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选择适合冷链物流且能满足客户需求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引进高素质信息化的人才。

第四,构建冷链物流的供应链上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建立一体化的冷链物流共同配送模式。建立战略联盟关系,寻求多方共赢。进行资源整合,提高利用率,通过共同配送能够提高冷链物流作业的效率,降低企业营运成本,可以节省大量资金、设备、土地和人力等。

(作者单位:山东大学管理学院)

4.食品冷链物流发展的难点与突破点 篇四

近日,在广州召开的“第四届中国国际中小企业博览会”期间,由广东省物流行业协会冷链专业委员会主办的“广东冷藏运输发展专题论坛”也在同期召开,来自日本、台湾及国内的冷链企业和专家共同探讨了目前中国冷链市场的发展现状与未来。其中,暨南大学现代流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陈海权对中国的食品冷链发展提出以下方面的见解与意见。

难点:食品冷链体系尚未成形

陈海权认为,从整体冷链体系而言,中国的食品冷链还未形成体系,无论是从中国经济发展的消费内需来看,还是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都十分明显。目前大约90%肉类、80%水产品、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基本上还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销。冷冻食品产销冷链情况稍好,但由于部分产品流入集贸市场拆零散买,冷链存在中断现象。

针对这种现状,陈海权表示国内冷链主要存在三方面的问题。

一是冷链经营主体出现问题。主要表现在:食品冷链的复杂、投资大。由于食品冷链是以保证易腐食品品质为目的,以保持低温环境为核心要求的供应链系统,所以它比一般常温物流系统的要求更高,更复杂,建设投资也大。而目前我国的冷链系统还只是一个早期的冷冻设备市场,掌握的冷链技术在很多食品种类上还不能完全应用,相对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很大;没有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据他介绍相当部分企业始终未能有效地建立生鲜经营管理体系。商品结构和销售策略定位不清晰,导致毛利偏低,损耗难于控制;没有整合生鲜食品的产业链。企业无法有效整合生鲜经营背后的各种资源。随着规模扩大,整体经营成本难以得到控制,“规模反而不经济”。同时企业也未能解决生鲜商品结构日趋严重的同构化和产品更新问题。

二是冷链设施和监管机制不完善。他还认为,国内冷链设施设备严重不足。目前,我国易腐物品装车大多在露天而非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作,80%-90%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都是用普通卡车运输。仅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在采摘、运输、储存等物流环节上损失率就达25%-30%,损耗量居世界首位(可以养活2亿人的营养基本需求),大量的牛奶和豆制品是在没有冷链保证的情况下运输的。造成这种窘境的直接原因是我国冷链设施和冷链装备严重不足,原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提供低温保障。

陈海权介绍,我国冷链的实施没有国家或行业的专项标准。但只有一些大型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自己制定的一些标准,诸如冷藏链中对HACCP(危害分析和关键点控制)没有强制要求执行。因此,在监管上也是空白,法律法规有待完善。缺乏具有执行力的食品质量监控体系。

第三方食品冷链物流发展滞后。陈海权在会上表示,中国易腐食品除了外贸出口的部分以外,大部分在国内流通的易腐食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数都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他认为食品冷链缺乏上下游的整体规划和整合,由于中国业的产业化程度和产销一体化水平不高,从行业的初级产品来看,虽然产销量巨大,但在初级产品和易腐食品应链上。易腐食品的时效性要求冷链各环节必须具有更高的组织协调性。目前,我国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缺乏食品冷链的综合性专业人才。

产业配套设施建设的误区。据陈海权介绍,在冷库建设中就存在着重视肉类冷库建设,轻视果蔬冷库建设;重视城市经营性冷库建设,轻视产地加工型冷库建设;重视大中型冷库建设,轻视批发零售冷库建设等非常严重的现象。

两大突破点

陈海权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发展需要突破两方面的障碍:一是要实现农产品现代化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中国农业产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农业产品标准化发展的必由之路。农产品保鲜加工是农业生产的延续,是农业再生产过程中的“二产经济”,更是农产品与现代流通体系接轨的关键环节。二是要解决食品安全问题。人们对食品安全问题的关注,正带动着以肉类、水果、蔬菜及水产品、奶类为代表的食品冷链保鲜市场的急剧升温。食品安全问题,只有通过优化、改造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体系,最终解决食物安全问题。

据他介绍,发达国家把产后贮藏加工保鲜放在农业的首要位置。如美国农业总投入30%用于生产,70%用于产后加工保鲜,意大利、荷兰农产品保鲜产业化率为60%,而日本则大于70%。产后产值与采收时自然产值比,美国为3.7比1,日本2.2比1,而我国仅为0.38比1。

陈海权表示,国际上比较成形的食品冷链有两种模式:一是以企业为主体食品冷链体系,这种模式在美国、日本和西欧比较普遍,日本7-11是其中的代表;二是以保证大量食品的一般质量、降低在途损耗的价格与品质模式,这种模式一般为发展中国家采用。他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可以采取企业导向型或平台导向型两种发展模式:企业导向型依靠农业龙头企业和大型食品企业,发展以核心企业为轴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串联供应链上下游,逐步形成覆盖分类食品产业的冷链保障体系。平台导向型是建设连接农产品主产区和消费地的食品冷链主干网络,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用。

陈海权强调超市需要配置生鲜加工配送中心,配送中心可以有效整合生鲜供应链的资源,实现加工生产和销售环节适当分离。在标准化管理的基础上加强成本核算和流程控制,并从强化产品跨区域性经营和自有加工产品的差异化经营上寻求新的利润支撑点。

最后,陈海权认为中国食品冷链变革需要三位一体化,一个国家的食品冷链保障体系建设,单靠任何一方都是难以有效推进的,它需要政府、行业组织和企业通力合作。政府应当制定食品冷链发展的政策环境和鼓励措施,加强行业规划的方向性引导;行业协会应发挥沟通协调作用,制定并落实行业整体规划和行业规范;企业应根据市场规则具体运作,合力推动中国食品冷链的逐步发展。

家乐福冷链保鲜措施

家乐福货品的新鲜是与其精细的商品采购营运制度分不开的,“Reteil is detail”(零售就是细节)就是形象的写照。要做到这点并不容易,需要采购、存货、销售等环节的密切配合,在营运过程的每个环节都加一个控制点。

采购和内部监控

采购是保证生鲜食品质量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家乐福对于生鲜食品有严格的采购标准。这些采购标准基本上是通过严格的挑选,家乐福会在当地建立稳定的供应链,有专门的供应商及时供应货品。在内部监控方面,家乐福中国区总部设有专人负责全国各分店商品的检验,每隔两个月要对每个分店的商品质量、库房、卖场和服务等进行全面的检查和分析。

自有生鲜品牌的开发

“家乐福质量体系”是家乐福生鲜自有品牌,是具有最好的质量和安全保障生鲜。该产品本着长期合作的关系以确保在整个产品生命周期中符合特定的质量水准。产地和类型及可追溯性是供应链的质量主要体系。已应用质量体系的定牌产品有:猪肉、三文鱼(鲑鱼)、柚子、荔枝、苹果、橙子。

库存控制

库存控制是生鲜食品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为了保证商品的新鲜度,必须做到一次订货量要适当,订货频率要高。家乐福针对不同的生鲜食品,设定不同的库存量,当天卖不出去就扔掉。即使有的货第二天可以卖,但这种货不符合家乐福的存货标准,一定要扔掉。

订货

每个店都根据电脑反映的销量来订货,尽可能做到零库存。同时,家乐福尽可能通过加强内部管理来最大程度减少缺货现象的发生,平时各门店都指定了相应措施,及时反馈缺货信息,此外还安排专人负责卖场巡视,掌握存货动态。为确保安全库存,家乐福尽可能选择当地最优秀的供应商,使其能在规定的配送时间内及时补货。

保鲜设备

5.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五

一.简介

目前生鲜食品较有代表性的是指的“生鲜三品”, 即:果蔬(蔬菜水果/PRODUCE)、肉类(MEAT)、水产品(SEAFOOD),对这类商品基本上只做必要的保鲜和简单整理就可上架出售,未经烹调、制作等深加工过程,因此可归于生鲜食品类的初级产品;再加上较常见的:由西式生鲜制品衍生而来的面包(BAKERY)和熟食(COOKED FOOD)等现场加工品类,就由初级产品的“生鲜三品”和加工制品的面包、熟食共同组合为“生鲜五品”。

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1.尚未形成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

目前,北京大部分鲜活产品物流主要是以常温物流或自然物流形式为主,没有形成连贯成型的冷链物流。非冷藏状态下的散装鲜活产品物流,在运输、分销和零售的多次装卸搬运中增加了二次污染的机会,降低了产品的新鲜度,降低了产品质量。

2.市场化程度较低,缺乏专业化运作

北京连锁企业生鲜产品的物流配送业务多是由生产商和经销商完成的,食品冷链的第三方物流发展十分滞后,服务网络和信息系统不够健全,大大影响了食品物流的在途质量、准确性和及时性,同时食品冷链的成本和商品损耗很高。

3.生鲜食品物流设施落后,配送成本高

我国冷链物流的现有设施设备陈旧,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无法为易腐食品流通系统地提供低温保障,造成大量损耗,物流费用高,易出现安全隐患。用户较少的地方设施不足,无法保证冷链物流的全程温度控制,商品质量难以保障。

4.整体规划不完善,资源整合受影响

在生鲜食品供应链上,既缺乏冷链物流的综合性专业人才,也缺乏供应链上下游之间的整体规划与协调,因此,影响了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资源整合。

5.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问题突出,缺乏恰当的服务质量评价体系

随着物流产业的快速发展,物流企业竞争日益加剧,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不断提高物流服务质量已经成为物流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然而,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作为整个物流系统的一个重要分支,其所提供的产品具有无形性、不可储存性、差异性和不可分离性等特点,对冷链物流所提供的服务进行质量方面的评定也具有一定的困难。

三.北京食品物流发展状况

近年来,北京地区肉类、水果、蔬菜、水产品、奶类等的生产发 展很快,年均增长率分别达约 1 1 %,2 5 ,8 %,1 2 %,2 4 % 和 7 . 8%;其运输特点是运量增长较快, 主要以新鲜状态进行运输。 水 产品产量与养殖面积增长较快, 水产品生产结构与品种结构发生 了显著变化, 淡水产品比例增加较大, 海水产品已由以鱼类为主 转变为以其它类(虾、贝类等)为主;淡水产品尽管仍以鱼类 蟹、为主,但其比例有所下降。 公路运输生鲜货物以其方便, 快捷, 灵活, 门到门, 风险小, 货源组织容易等特点,目前所占的市场份额已从 20 世纪 90 年代 中期的 2 0 % 增加到了 8 0 % 以上。铁路运输鲜活货物的运量从 1992 年的近1700 万吨骤减到 2003 年的 494 万吨。 但是, 中国的 冷藏车运输现状不能令人乐观。 首先是易腐保鲜食品的装船、装 车大多是在露天而不是按照国际食品标准在冷库和保温场所操 作; 其次是物流链各个环节信息不畅, 造成食品在运输途中发生 无谓耽搁;现代化的冷藏车也严重不足,在中国的公路运输中, 易腐保鲜食品的冷藏运输只占运输总量的 20%,其余 80%左右 的水果、蔬菜、禽肉、水产品人多是用普通卡车运输。 在市场经 济条件下, 鲜活货物供销关系与供销方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鲜 活货物运输向小批量、多品种方向发展, 由计划采购转为按市场 需求供应。 我国既是生产大国也是消费大国, 因此我国冷藏食品 市场是极其巨大的,我国的冷链物流业将进入快速增长时期。

四.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的保障功能

1.生鲜加工配送中心形势

生鲜加工配送中心不同于一般的生鲜供应商,它具有相对稳定的服务对象,以及订单处理、生鲜产品采购、加工、分拣配送体系。生鲜加工配送中心现有两种基本形势:连锁企业内部的加工配送中心和社会化的配送中心。前者是连锁超市公司在已有的连锁店规模基础上,自主建设的为连锁店经营服务的生鲜配送体系,同时兼有部分社会配送功能;后者大多是由某些相关的非商业企业兴办的,如原来的仓储配送企业、加工厂和粮食加工企业等,它们拥有一部分基础设施,但建立产品的配送业务要有一个市场开拓的过程。由于它与服务对象之间没有连锁总部与连锁店之间的`制约关系,因此经营难度要大一些。

2.生鲜配送中心的品种选择

入选生鲜配送中心经营的产品一般是日常消费流量大、需要低温等特殊存储条件或需要初级加工制作的生鲜产品及半成品。

五.解决方案

根据生鲜食品的鲜活性和易腐烂的特点,使得生鲜食品质量问题的解决不能仅仅靠生产,而更需要搞好流通,其物理特性成为制约整个流通过程的关键因素。从现在的国内外文献资料来看,生鲜食品物流的重要性、物流要求及发展前景已得到了广泛的认同,但运用具体模型解决操作层面问题的研究基本上处于空白。解决生鲜食品存在的问题应做到以下几点:

1.控制好存货规模;

2.运用运筹学等科学理论合理优化配送线路;

3.在加工配送中实现生鲜食品的保值的具体问题等。

4.加大对生鲜食品冷链物流的政策支持力度

5.完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信息平台建设;

6.扶持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发展;

7.构建生鲜食品冷链物流服务质量标准化生产体系;

8.完善生鲜食品冷链物流市场监督机制

结论

本文着眼于提出并分析北京生鲜食品冷链物流中存在的问题,通过对论文的分析,总结出了北京市生鲜冷链物流的现状,找出了整个过程中待解决完善的问题,最后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解决方案。

参考文献

吴清一.物流管理[M].北京:中国物资出版社,.12.

朱华.配送中心管理与运作[M].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北京市肉类食品冷链物流现状分析及改进策略 《物流技术》 张家瑞等 20

6.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六

冷藏冷冻食品每年10%的产销量增长,生产商更倾向于物流外包,这成为冷藏物流快速发展的动力,也为专业的3PL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冷藏物流市场发展调查

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冷冻冷藏食品的消费越来越多,冷藏冷冻食品每年增产约10%。2002年预制食品销售额占冷冻食品销售总额42.44%,在我国收入较高的发达城市,冷却肉已占到人均年消费肉量的10%-15% ,而尽管目前冷藏蔬菜的消费总量仍较小,但随着保鲜技术和产品质量的提高,消费也呈上升趋势。

3PL将成为供应商首选

运输易腐货物不同于普通货物,想要有效运作冷藏物流,必须要建立一套完整的冷冻物流链。严格P2P(点到点)的温度控制包装,货物由一个地方移到另一个地方,不应暴露在空气中,亦不应承受温度转变环境。同时,货物放置在一个地方上也要严格控制温度,这些都需有构造精良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运输管理机制来保证。

越来越多的生产商愿意选择能提供完整冷藏链的第三方物流来外包自身冷藏物流业务,以避免自营冷藏物流所带来的基础设施和设备、网络及人力上的高投入。

通过调查分析,乳制品对温度的控制要求很高,厂商出于产品质量控制的考虑,更愿意自营冷藏物流业务;冷饮、速冻食品厂商大部分希望部分和全部外包物流业务;肉制品厂商为了适应高速发展的行业要求,更愿意全部外包其冷藏物流业务。下面对冷饮、肉制品、速冻食品以及乳制品冷藏物流情况进行分析。

冷饮物流市场分析

我国冷饮市场的消费总量从1990年的55万吨增长到2002年的147万吨。消费的季节性差异逐步消失,目前国内人均消费量已达到1.1kg,但与世界平均水平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很大,市场潜力也很大。

据上海市食品研究所预测,2005年全国冷饮产量计划达200万吨,2010年达到26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公斤/年;2015年产销量将达到310万吨,人均消费量可达到2.4公斤/年。随着人们冷饮消费习惯的改变、人均收入增加、消费群体不断扩大以及我国城市化的发展,一段时间内,冷饮的生产销售仍将呈现上升趋势。

我国冷饮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华东、华北和中南三个大区,广东、北京、上海、东北是目前产销量最集中的四大地区。2002年,冷饮行业销售超亿元的大型企业只有9家,中型企业也不过18家,其中内蒙古伊利全国产销量超过10万吨,实现销售额将近9亿元,为全行业第一。伊利、和路雪、光明、美怡乐、雀巢、蒙牛和美登高等品牌在主流市场的占有率超过80%,已初步形成寡头垄断局面。

虽然国内冷饮产销稳步上升,但是由于市场竞争十分激烈,冷饮生产进入微利时代,统计资料显示,食品工业年平均销售利润率最低就是冷冻饮品行业,目前行业整体处于亏损状态。基于以上分析,开展冷饮物流业务,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一是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象蒙牛、伊利、光明等国内龙头企业;二是立足重点地区,分别以上海、北京及广州、深圳为中心,在华东、华北、及华南区域开展业务;三是实施精细化运作,降低物流成本。对于物流企业来说,开展冷饮物流业务有其优劣势。优点在于,技术要求不是很高,业务操作相对简单,随着冷饮产量稳步上升,物流需求持续增加,企业本身已有一定的基础设施、操作经验和客户渠道。而劣势在于,增值服务需求少,必须承担生产厂家转嫁的物流成本风险,收入随需求增加,利润却逐渐降低。且目前行业正处于盘整期,前景一般,还得考虑淡季运输资源如何充分利用。

肉制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据预测,国内肉类消费将由2001年的6373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0000万吨左右,继续保持稳步上升趋势。国内肉制品消费将由目前的250万吨增长到2010年的1300万吨左右,未来增长空间巨大。Y%Jnz"W~~x

我国肉制品加工业已经历市场启动阶段,目前正值成长期。此阶段的特点是消费群体迅速壮大,产量与销售额持续增长,工业增加值增长率高于GDP增长,主要肉类人均占有量处在世界平均水平,肉类制品人均占有量远低 于发达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国内有效需求充足、国际实际需求大是肉类消费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未来10年内,肉类加工业将进入一个新的高速发展期。

肉类食品的消费除在城市仍有扩展的余地外,在农村有着更大的增长潜力。随着我国农村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农民收入水平的提高,肉类食品消费数量会在较长时期内持续增长。到2010年,国内肉制品人均年消费量将达10公斤,肉制品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上升到13%左右,但也只达到目前发达国家肉类转化率1/3的水平。

肉制品加工业的利润率为2.93%,经济效益比较好。2002年肉制品企业中,销售收入超过5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河南双汇实业集团公司和山东金锣企业集团总公司。超过20亿元的有2家,分别是山东大龙实业公司和山东华盛集团总公司。超过10亿元的有4家,有近1/2的产品销售收入集中在大型企业。-

山东、河南两省丰富的原料资源和独特区位优势,使其成为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2002年山东省肉类加工企业162家,占全行业总数量的16%,其次是河南省有139家。2002年山东省占全国总销售额的40%,达263.64亿元,位居第一;河南省约占20%,为126.96亿元,两省合计超过全行业60%,行业集中度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肉制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建议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过亿元的大企业,如:双汇、金锣等。另外还须立足重点地区,使国内肉类加工业的集中地山东、河南成为企业冷藏物流的控制中心和肉制品集散中心。而且,冷鲜肉制品增值服务较多,要充分挖掘,开展多形式、全方位的业务创新,增加除冷藏运输以外的冷藏物流收益。

速冻食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速冻食品是利用现代速冻技术,在-25℃以下迅速冻结,然后在-18℃或更低温度条件下贮藏并远距离的运输、长期保存的一种新兴食品,常见的有速冻水饺、速冻汤圆、速冻馒头等。从1995年起,我国速冻食品的年产量每年以20%的幅度递增,年产量接近1000万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我国现有各类速冻食品生产厂家近2000家,年销售额达100亿元。自1999年起的连续3年,全国连锁超市中销售的食品日用品中,速冻食品销售额均名列第一。

速冻食品品牌中,三全、思念、龙凤占据三甲位置,并均以超过10%的市场占有率雄居第一集团。三全更以5亿元的年销售额成为全国速冻食品市场的龙头企业。第二集团品类众多,但每一种所占市场份额均十分有限。

速冻食品对贮藏运输要求十分严格,必须保证在-18℃以下。目前,专业化、社会化、并能不断适应市场变化的速冻食品冷藏配送体系尚未形成。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以速冻食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大客户,重点开拓销售收入超过亿元的大企业,如:三全、思念等。立足连锁超市和大卖场,利用其店面渠道,建立起自己的配送网络。另外可开展增值服务,速冻食品的分类包装和标签粘贴等增值服务需求较多。

目前物流企业开展速冻食品物流业务的优势在于其物流需求持续增加,增值服务需求较多,行业利润较高而风险相对较小,行业发展潜力巨大,不足之处在于,速冻食品对基础设施要求较高,客户渠道缺乏。

乳制品冷藏物流市场分析

自1990年以来,我国以牛奶为主的乳制品进入快速发展期。1990-2000的10年平均年增长率为12.1%,居世界第一。2003年产量达到1625万吨,人均占有量达到10.4公斤

一般情况下,生产的鲜奶都需要运至乳品厂进行加工,属于鲜度要求严格的商品,天天都要配送。如果运输不当,会导致鲜奶变质,造成重大损失。为保证质量,鲜奶运输有特殊的要求:为防止鲜奶在运输中温度升高,尤其在夏季运输,一般选择在早晚或夜间进行;运输工具一般都是专用的奶罐车;为缩短运输时间,严禁中途停留;运输容器要严格消毒,避免在运输过程中污染,容器内必须装满盖严,以防止在运输过程中因震荡而升温或溅出。正因为如此,为了能保证质量,专业奶类企业大多是希望自己运输,外包物流的意愿不是很高。即使外包,也大多是部分区域短途配送和路线运输外包,而且对技术和质量的要求比较高。

综合以上情况,如果物流企业以乳制品物流作为冷藏物流 主营业务,建议应锁定重点客户,以区域性运输配送为主要业务。输出管理和运作模式,与生产商建立合作联盟,利用生产商现有冷藏物流资源,开展相关服务。

三种可行的发展模式

冷藏物流与普通第三方物流一样,只有专业化和集约化才可能获取最大利润。在冷藏物流市场有待开拓,企业基础设施缺乏状态下,物流企业独自开展专业第三方冷藏物流,具有很多不确定因素,目前整合与合作是开展冷藏物流的两大法宝,在整合的前提下,开展多方面的合作是物流企业开展冷藏物流业务的有效途径和手段。

模式1:与生产商结盟,按条块开展冷藏运输服务。

冷藏物流企业可与各类生产商结成联盟,先期按条块提供冷藏链分割的冷藏运输环节功能服务,输出有针对性改进的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现在从事冷藏运输的多数企业,如:速冻食品运输、冷饮运输以及冷藏乳品运输等,多是采用此种方式。随着合作的进展,与客户建立起的合作关系趋向稳固,以及操作经验的不断积累,通过对生产商自有冷藏资源、社会资源和自身资源的不断整合,建立起科学的、固定化的冷藏物流管理和运作体系.该模式优点是易于进入,客户容易锁定,能充分利用现有车辆资源,获得短期收益明显等。而缺点在于短期内无法提高操作和组织水平,品牌影响作用较小,基础设施建设和业务开展受制于生产商,对企业长期发展不利。建议物流企业考虑与生产商建立起完全意义上的外包合作关系,或共同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冷藏物流服务企业。

模式2:与同业进行合作整合,开展第三方冷藏物流业务。

目前,现有的冷藏物流服务商多为小企业,资金、经验以及管理运作水平到有待提高,但是他们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多积累了一定的冷藏物流基础设施资源和特定的客户群。有实力的物流企业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品牌、资金、管理和网络优势,与他们开展多方位的合作,特别是在冷藏物流项目的不同环节上,在双方不断获得经济效益的同时,通过自身能力整合合作伙伴的现有资源,共同壮大。

该模式的优点是业务处理灵活,特别在项目合作方面,而缺点在于,灵活也是对运作管理的挑战,对资源整合能力、管理方式都是挑战。建立独立的合资物流服务商需要一定的资金投入,在共同成长的同时往往给自己培养竞争对手。所以物流企业应注意自身能力的培养和客户网络的培育特别是品牌的塑造,在时机成熟时,成立独立的第三方冷藏物流服务企业。模式3:与连锁商业业态的流通商结盟,开展区域性冷藏物流配送业务。

鉴于冷藏物流市场的区域性和时效性特点明显,物流企业可以考虑在沿海发达城市,面向连锁超市、卖场等企业,以已经运做普通物流配送项目为基础,实施专业冷藏物流区域配送服务。目前,全国首家以生鲜食品为主要特色的冷藏物流企业——上海新天天配送已经在上海地区站稳了脚跟。

该模式优点是操作模式固定,技术要求相对简单,多为区域内短途运输;公司积累了一定的运作经验,能满足现实市场需求;可以有效调动区域公司积极性;不打乱现有操作和管理模式;比较容易建立起区域性冷藏配送网络。而缺点在于区域性特征明显,区域公司容易形成各自为政现象;统一管理、全国性品牌塑造较难;客户开发困难。所以物流企业应尽快形成自身特有的专业技能优势;建设有针对性的基础设施,如:冷藏配送车队和低温分拨配送中心等。

7.浅谈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七

(一)冷链物流深入人们的生活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消费习惯的日益改变,以畜产品、水产品、花卉及果蔬为代表的冷链物流正逐渐升温。人们对食品的质量和食品的安全也变得越来越重视。冷链物流作为物流行业中的一个特别的分支,属于物流领域高端的物流的范畴。它不仅满足人们对新鲜食品的高需要,还竭尽全力使得食物在运输途中的损失和消耗大大的减少。所以,冷链物流走进了食品制造业和食品商贸业,它带来了让最好的新鲜食品走进千家万户的社会效应。冷链物流就是以冷库作为集聚点,以运输作为纽带,形成了一个方兴末艾的朝阳产业链。

(二)人们对冷链物流的要求不断提高

由于们对食品安全的追求和消费观念向多样化、快捷化的方向发展等重要原因使冷链物流产业的持续升温,而新鲜果蔬、牛奶等生鲜产品的需求逐年增加,“小批量、多品种、高保鲜”已成为冷链物流的主要特点,这就意味着现在人们对冷链物流有更高的要求。而且,部分农产品要想其最大限度地保持天然食品原有的新鲜程度、大量的营养、独特的风味及其色泽,同样需要通过低温储藏才可以实现。近几年来,一些产品进一步促进了冷链物流业的迅速发展,例如,深海冷冻产品、冷却鲜肉、保鲜蔬菜、水果、进口鱼肉及进口花卉等越来越多的高品质、低温产品等。为了使其保持产品保鲜和满足人们健康的要求和高品质的生活,冷链物流的冷链设备可以使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贮藏运输、销售,到消费前的各个环节,都仍然处于既定的低温环境下,这就成为一个新的经济热点。

(三)冷链物流是食品安全和重要保证

冷链物流在食品物流安全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虽然前景颇好,但目前我国食品的冷链物流产业的发展却不尽人意。虽然在食品物流安全中冷链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我国的食品加工行业的龙头企业,即便已经不同程度地建立了以自身产品为核心的食品冷链体系,但是大多数食品的分销渠道都缺乏对冷链进行严格的控制,导致了国内各个行业、环节冷链发展失衡,我国的食品冷链体系与发达国家相比差距明显,低温仓储业分别在冷库的容积总量、冷库的技术水平与冷库的运营方式等几个方面仍然存在着明显的差距。较严重的现象表现为粗放经营,并且离集约经营还有很长的距离。我们知道许多发达的国家己形成了从生产、加工、分拨、仓储、配送、运输、售后等一整套完整的冷链物流体系。而我国冷链物流起步较晚,仍处于初级的发展阶段,但却有巨大的发展空间。并且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产品的流通量也将出现显著的大幅增加,冷链物流在确保生鲜易腐产品供应中起着举足轻重地作用。在人们生活质量不断提高和对食品安全越来越关注的今天,冷链物流快速健康的发展,己成为人民群众关切的一个紧迫的话题。

二、冷链物流的缺陷

(一)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发展缓慢

据我们了解,我国的农产品和生鲜易腐品大部分都在国内流通,只有其中一小部分需要出口,而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在如此之大的市场前又较少的进入,而致使食品冷链市场化的发展变得极其缓慢。第三方冷链物流服务的缺乏造成了诸多不良地影响。相应的冷链物流服务的缺乏,使易腐货物在转移和储存时都特别容易出现损耗和安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高端先进的冷藏运输设备,将货物直接暴露在空气下,并且,缺乏良好的,适宜的低温环境的保护和温度控制,服务和信息网络的不健全等等。目前我国的冷链物流设施设备传统陈旧,硬件条件落后,满足不了现代运输的要求。冷藏物流装备不足,并且发展和分布不平衡。在储存货物的冷库方面也存在问题,由于冷库的闲置成本过高,当原材料不足或生产淡季时,冷库处于被闲置耗能的状态,结构的不合理,布局的分散,缺少大型的,自动化的冷链物流中心。在数量的方面上,不仅仅是以往的设施设备太过陈旧,而且冷链设备和冷藏设施都明显的配备不足。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而且发展和分布不均衡是制约冷链物流发展地重要原因。正是由于冷链物流硬件运输设备和基础设施严重不足,原来的设施陈旧老化、分布不均等问题的出现,不能为冷链运输食品的流通提供温度保障,而产生了食品安全问题。

(二)食品冷链物流的利用率低

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采用率比较低,一些冷链运输食品在物流配送中因设备不足并没有使用冷藏车。比如,在冷链物流运输设备方面,目前我国公路冷链物流运输多数采用一些“土保温”的保温方法,用棉被、塑料苫盖等进行保温,不但技术装备落后,而且运输质量低。公路冷藏运输适用于小批量,多品种的运输因此冷藏车大多以中型车为主,那么,随着公路建设的发展,重型车将逐步取代小、中型车,成为长途冷藏保温运输的主要工具。而轻型和小型冷藏保温车将做为短途易腐食品的主要运输工具也会较快速的发展起来。但由于各种原因,冷藏运输一直处于冷藏链中的薄弱环节。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不可小视的差距。我国冷藏保温汽车行业厂点过多且分散、投资不能集中、重复建设、重复引进,重复交叉现象又大大的浪费了资源,冷藏保温汽车数量又较少。此外,与冷链物流联系紧密的冷链设施建设方面,我国也面临着冷链物流设施落后,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长期以来,我国冷藏食品运输以铁路为主,水路、公路为辅,对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积极作用,如提高了国民经济水平、保障了人们生活供给、保证了外贸出口等。其次,在冷链物流仓储的设施方面上,即使国家在食品储存保鲜方面进行了投资,建设了较多冷库,但大部分冷库只限于肉类、鱼类等一些产品,以水产品为例,在我国水产品冷库的数量、冷藏的能力、冻结的能力、制冰的总量都呈现显著递增的状态的情况下,然而冷藏的总量却处于不断下降的趋势。也就是说,货源没有和冷库的数量成正比,它没有随着冷库的增加而增加,相反,冷库的利用率下降了,空置率却也增高了。所以,产生两个直接的后果,一是易腐食品的大量损耗;二是食品安全方面存在着令人担忧的巨大隐患。

(三)不可忽视的食品安全问题

在食品安全上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在与生产环节相比较的情况下,我们看到了,物流环节的情况较为繁琐,涉及到多个主体间运输、仓储的转换过程,因此虽然食品物流环节过程中,发生的各种食品安全问题也引起各方面的高度重视,但是还没有完全得到有效的解决。然而,由于食品存在着其自身的特性,其在运输过程中也很有可能受到温度或环境的影响发生质量的改变或是受到其他物品的污染影响了自身的味道。如在1988年,由于毛蜡在运输过程中运输设备不清洁,造成了上海市甲肝流行。对于物流过程来说,食品的腐败变质是造成食品安全事故隐患的主要原因。之所以产生食品腐败变质,其原因是食品中酶所进行的生化反应和微生物进行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化反应需要适宜的环境,包括适宜的温度和适当的水分,如果在低温下,微生物的生长就会大大地减少,酶的活性会慢慢地减弱,生化反应速度将会一点点地变慢,食品的储藏期从而得到有效的延长。因此,食品在物流过程中,假如没有被保存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那么就非常容易造成腐烂、变质。食品,特别是生鲜食品,其品质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改变,在此过程中,温度成为了影响食品品质最重要的因素了,保证食品的品质及安全,全依赖能否在物流过程中保证食品始终处于一定的温度范围之内而不发生大的波动。

(四)物流环节无法进行无缝对接

食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整体流通的过程中,不能在食品的冷链物流的储存、运输等各个环节上实现完整的无缝,这完全是由于食品冷链的各主体企业之间衔接的不紧密而造成的。这种情况将不仅仅只是间接,将会直接导致食品在物流过程中没有相应的企业对从生产到消费全过程的食品的温度进行全面的监控,此外绝大部分的零售商在接收食品时,也都缺少温度测量这一项工作,这也导致食品冷链物流过程中存在食品的安全问题。

三、发展冷链物流应当采取的措施

(一)政府积极支持冷链物流,完善冷链物流行业法律和标准

冷链物流的行业标准并不完善,目前冷链物流行业的标准除了标准本身的不规范,还包括标准制定者的不规范。该行业标准是由相关物流企业来制定地,在标准地内容上难免会没有公正客观性。虽然越来越多相关的协会和部门都开始制定冷链的相关标准,但在内容上,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相互交叉、重叠,没有完整、统一的规范,使得标准体系建设不规范。如,运输冷藏的货物完全不同于普通的货物,想要进行有效的冷链物流运作,达到保存货物最佳的质量的目的,就必须建立一整套完整的冷链物流链,丝毫不能马虎地控制点到点的温度,实现货物从一个地方转移到另一个地方时,不允许承受温度的大幅度的变化,也不可以暴露在空气中。同时,货物的存放也要非常严格地控制在相应的温度范围内。这些无不需要有完备的冷藏运输装备和专业的有经验的运输管理机制。而我们正应当多多借鉴国外的先进经验,创造良好的运营环境,积极加大政府对食品的冷链物流的投入。要多多鼓励开发新型的物流技术,对此类物流企业进行一定的资金支持或税收优惠。与此同时,国家要尽快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紧密监测易腐食品和易腐产品在冷藏链各个环节中的运营状况。

(二)加快专业化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

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要想承担起冷链物流的重任,需要越来越完善,越来越专业化。作为非核心业务,生产商自营冷链物流需要投入巨额资金,用来建立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设备以及信息网络,这样便使的自己要承担很大的风险,且会有大量的资金的流动,使企业无法集中力量专注于自己地核心业务。如今,中国一些地区拥有冷藏箱运输实力的第三方物流服务经营商,他们应该加强与各地的货物制造商、仓储经营商、冷藏箱卡车运输商、配送中心和批发零售商的一体化经营活动,保证冷藏货物的安全生产、加工、配送、运输、分销、零售等。然而,加大力度对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进行发展,不管是从冷链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市场的需求导向,还是企业的长期的发展来看,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都将成为未来参与冷链物流市场竞争的霸主。加强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的构建,是推动我国食品冷链物流向前不断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根本之路。

(三)需要对食品冷链物流进行技术创新

我们需要对食品冷链物流业的各个环节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技术创新,冷链物流业的整体水平和技术创新应体现在冷链物流地各个不同的环节上。在装备与运输技术的方面,各冷链物流企业应大力加强企业在运输方面的建设,同时不断地加强运输基础设施方面的建设,把我国的冷藏运输设备的技术水平提高上去。冷藏车必须要注重在节能和环保的方面发展,冷藏运输要朝着多品种、小批量、标准化、法规化的方向发展。在加工的方面,应用先进的产地加工技术,既使产品的质量提高,也要大大延长保鲜期。在储存技术设备的方面,应积极采用自动化冷库技术,包括贮藏技术的自动化、高密度等等。另外,在信息技术方面,要真正实现冷藏物流管理的信息化。由于冷藏物流贯穿了货物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生命周期,其间涉及生产和流通过程的部门较多,所以必须运用专业的冷库仓储租赁管理信息系统来建立食品全生命周期信息档案,科学合理地整合生产、分销、仓储、运输、配送、等供应链上下游地信息。冷链物流要将先进的信息技术作为支柱。对各种货物进行实时监督和动态监控,建立起信息技术网络,监督管理食品冷链物流的供应链管理系统,这样,便可以将来自全国各地的需求进行汇总,并有效的联系起来,能保证物流信息安全、快速、有效、准确进行相互间的传递。另外,冷链有关方面应积极提供准确的信息沟通和市场动态,并通过食品冷链物流信息系统反馈出来,不但对食品安全核查,也可以对问题食品追根溯源,也为食品安全监管提供了更好的保障。

(四)加强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应对冷链物流人才进行全方位的培养和培训。随着我国食品行业的突飞猛进的迅速发展,冷链物流行业也跟着飞速发展起来,但行业快速发展和现有人才培养出现了脱节的现象,“无人可用”成了很多冷链物流企也所头疼的问题,即使在人才济济的今天,专业化的冷链物流人才也成为了寥寥无几的众人所盼的宠儿。冷链物流需要有非常专业的物流知识,不论是在化学,电学等,都需要有所涉猎;然后,冷链物流的工作者,不比在公司办公室的工作那么舒适,安逸,有时甚至需要下冷库,工作起来十分艰苦、劳累。因此,更加需要能有吃苦耐劳精神以及具有专业化知识的人才。所以,国家有关部门和教育机构应多加强对冷链人才的培养。

8.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八

关键词:冷链物流;农产品;解决方案

一、冷链物流的概述

冷链物流是指蔬菜、水果、肉类和乳制品等冷藏冷冻类食品在生产、储藏、运输、销售到消费的各个环节始终处于规定的低温,以保证食品质量、较少食品损耗的一项系统工程。目前随着需求的不断扩大,农产品物流不再受季节的影响,出现很多反季节产品,同时产品运输呈现出规模大和运输远的特点。另外,随着消费者水平的不断提高,对农产品的新鲜度的要求越来越高。据国家发改委数据显示,我国食品行业的需求量每年超过1亿吨,由此可见,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已经非常必要。

由于其产品的特殊性冷链物流具有如下特点:

1、对温度、湿度要求高

由于冷链物流的产品都是易腐类食品,因此在运输和保管过程中必须维持规定的低温环境。任何食品在进入冷库之前都必须进行前期处理和预冷工作使食品温度迅速降低。进入冷库的食品还需要不断降温,直到降到规定的温度。因为温度的升高会加速微生物的繁殖,而微生物在活动过程中会分泌出对食品有害的各种毒性物质和酶类物质,这些物质对食品的存储非常不利。除此之外,温度的升高还会加快酶的活性,会促使食物中的蛋白质、糖类等物质分解。而对于果蔬类食品,温度的升高还会加速果蔬的呼吸作用,会使食物加速腐烂。除了对温度要求高以外,还对湿度的要求高,湿度过高,会使食物发生腐烂,湿度过低,则会发生严重的干耗,所以合适的湿度也是冷链物流必须的。

2、成本高

与普通食品相比,为保证冷冻食品需要的低温环境,必须额外按照温度控制设备,这无疑会大大提高整个冷链的运作成本。

3、对信息技术要求高

为保证食品质量,将新鲜的食品快速送到消费者手中,需要冷链物流速度非常快,对市场的反应要非常灵敏,这就需要引入先进的信息技术来对整个过程进行监控。

二、我国冷链物流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

冷链物流最早始于出现在早期的进出口贸易,运输距离长,运用领域有限,并且技术落后。然而,随着经济的不断增长,消费者收入的不断提高,冷链物流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广州、深圳、北京、上海等地区冷链物流的发展已趋于成熟。中国物流与采購联合会的数据显示从2004年到2014年农产品物流额在不断增加。当今,我国生鲜品每年产量超过七亿吨,冷冻食品超过2500万吨,冷藏企业的数量已超过2万家,冷链人才25万左右。冷库的发展也非常迅速,同时冷藏车也不断增加。尽管如此,我国冷链物流在发展过程中依然存在很多问题,具体表现如下:

1、冷链物流观念还未完全建立

由于消费者根深蒂固的消费观念,以及我国市场的恶性竞争环境,使得冷链物流的价值不能在市场中得到认可。消费者一方面希望收到的农产品新鲜度高,质量好,另一方面又不愿意为冷链物流的高额成本买单。这就使得供货方的压力不断加大,甚至会导致很多物流企业出现亏损。

2、基础设施不足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产品冷链所需要的硬件设施和运输设备严重不足,目前,国内对果蔬类农产品大多采用普通货车运送,多数情况只在货物上面覆盖塑料布或者帆布,从食品冷藏原理可以看出这是远远不够的,这样的做法根本不能保证食品的质量。

除此之外,冷库的容量和数量非常有限,因此,出现了很多类似2015年年初发生在重庆的“丰收萝卜冷着急”的现象,由于天气转暖,萝卜大量丰收,但由于当地冷库有限,导致大部分萝卜烂在地里。

3、冷链物流技术落后

冷链物流的实施除了要有先进的设备以外,还必须配备先进的物流技术。物流技术的缺乏也会严重影响农产品物流的效率。据冷链物流网数据显示,每年农产品在运输过程中由于包装技术和保鲜技术落后而导致农产品发生腐烂变质的数量高达上万吨,这无疑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

4、冷链物流人才缺乏

由于冷链物流在我国起步较晚,因此冷链物流的课程也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开设,并且大部分的知识都只是借鉴国外的成功例子,很少与我国的国情结合,并且高校培养出来的人才与企业实际所需的人才完全脱节,冷链物流经常出现“无人可用”的现象。即使现在从事冷链的人在不断增加,也大多是半路出家,只能进行简单的操作,冷链企业人才的成长也大多是“师傅带徒弟”的模式,对冷链的实质不能把握,大多都是边实践边学习。由此可见,我国严重缺乏冷链物流人才。

5、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缺失

目前,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的配送大多是由供应商自己完成,很少有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并且大多是中小型企业,规模小,实力薄弱,缺乏统一的标准,除此之外,冷链物流企业的技术设备落后,产品品种少,效率低,难以满足消费者对农产品的需求。

6、冷链物流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不全

在我国,缺乏统一规定的法律法规来规范冷链物流各主体的市场行为,导致冷链物流市场经常出现恶性竞争的现状。同时,尽管冷冻食品的需求的不断在增加,但我国冷链物流在温度控制和操作规范上仍缺乏统一的标准。只有少数大型企业制定了自身的标准,然而在监管上也处于空白,这些标准的缺失会严重影响农产品冷链物流在我国的发展。

三、我国冷链物流发展对策

鉴于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本文认为可以从一下方面着手来加速冷链物流的发展。

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并健全法制

尽管我国已经在冷链物流方面进行了投资,但国外相比还远远不够,我国政府仍需加大投资力度。政府的支持势必也会影响消费者的观念,所以这对冷链物流观念的普及也是非常有必要的。近年来,世界各国不断出现禽流感、疯牛病等疾病,这些疾病严重影响了食品安全,许多国家政府已经采取了措施,纷纷出台了相应的政策来保证食品安全,我国作为一个消费大国更应该重视食品安全问题,政府应及时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来规范食品市场,保证消费者的利益。

2、加快技术革新

我国冷链物流所采用的技术相当落后,导致很大一部分食品在运输过程中出现腐烂而浪费,因此冷链物流企业应该重视物流技术的革新,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及时引进先进的物流技术,确保农产品在冷链物流的各个环节的质量保证。

3、加快冷链物流人才的培养

我国冷链物流人才极为缺乏,因此需要加大冷链物流人才的基础教育和培训。除此之外,高校应完善冷链物流学科体系,培养出真正能够胜任实际岗位的冷链人才。对于社会人员,鼓励其进行冷链物流培训,加强企业与培训机构的合作。从整体上提升冷链物流人才的专业水平。

4、加快培育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

由于农产品存储和运输的特殊性,普通的运输和存储已经不能满足需求,这就需要加快第三方冷链物流企业的发展。供应商可以将运输任务外包给专业的第三方冷链物流公司来完成,将主要精力放在自身的核心业务中,这样的分工会使得整个冷藏链的利益最大化。(作者单位:广东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 王玉侠.我国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及对策[M]物流工程与管理.2011

[2] 陈方建.应大力发展我国食品物流[M]物流以技术.2009

9.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九

XX 作为一个农业大县,近年来,人们对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的认知度越来越高,迅速拉动了冷冻冷藏生鲜农产品的消费,冷链物流具有很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由于专业人员的缺乏和基础设施的严重滞后,我县的冷链物流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建设显得尤为迫切。

一、XX 县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现状(一)基本情况。

我县是农业生产和农产品消费大县,全年粮食种植面积23.42 千公顷,粮食总产量 15.56 万吨。其中,稻谷种植面积15.20 千公顷,水稻产量 10.39 万吨。蔬菜种植面积 7.91 千公顷,蔬菜产量 24.64 万吨。果园面积 2.98 千公顷,水果产量 5.18 万吨。全年出栏生猪 49.84 万头,出栏牛 4.5 万头,出栏羊 10 万只,出笼家禽 1400 万羽。肉类总产量 29831 吨,其中猪肉产量 19796 吨。水产品总产量 4204 吨。近年来我县生鲜农产品产量快速增加,每年约有 24 万吨生鲜农产品进入流通领域,冷链物流的比例逐步提高。

(二)冷链设施情况。

目前全县只有 2 座上规模的冷库,冷库 1.39 万平方米,冷库总容量 9400 吨,其中冷冻设施库容 4500 吨,冷藏设施库容 3000 吨,保鲜设施库容 1900 吨,冷链运输车辆 14 辆。其中 XX 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多年来在农产品冷链储、运、销环节投入资金 5000 多万元,建设原料及成品冷库 1.15万立方米,一次储存量达 7000 吨以上;购置冷藏车 5 台;销售终端商业冷柜 280 个。计划两年内再建 500 吨冷库一座、50 吨速冻库一座、冷链生产隧道一条、冷藏运输车 5 台、商业冷柜 200 个。XX 湘南物流园冷库 2400平方米,一次储存量达 2400 吨以上。2017 年,县农业局在 7 个乡镇实施农产品产地初加工项目,共建成设施 46 座果蔬贮藏,其中通风库 39 座,贮藏能力达 3660 吨,冷藏库 7 座,冷藏库容达 570吨,涉及农户 10 户、农民专业合作社 9 家。XX 县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香芋营销中心于 2018 年新建 1 座 2000 多平方米的冷库。

(三)冷链物流企业情况。

目前全县只有二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即舜华XX 鸭有限公司、供销 e 家湘南物流园,分别具有储藏、加工、销售蔬菜和鸭肉一条龙产业链初步功能,冷链关键基础设施已经具有一定能力,但是储存结构单一。不能满足全县蔬菜、水果等生鲜农产品的种养、收购、加工、储藏、运输、分销一条龙发展方向的形势要求。特别是一旦进入到了我们当地的大宗香芋、脐橙、枣子、乌梅、红心桃等具 XX 特色的农产品收获期,积压滞销和走不出去的被动局面直接影响到我们本地农民的生产生活质量和生产收益,影响到了农村商品基地的培育和发展,甚至打击到了下一或者以后好几个的种养的积极性。

二、目前我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存在的问题

(一)普通消费群众对冷藏冷冻食品存在传统偏见。

在日常接触和走访调查中,发现我县群众普遍喜欢食用新鲜农产品,总认为冷藏冷冻食品品质不高、味道不好、价低质差。大部分群众由于对冷藏冷冻技术缺乏科学了解,对冷藏冷冻食品能够保证品质甚至强化品质持怀疑态度。

(二)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不完善。

目前,我县多数生鲜农产品的运输设备基本维持在常温的货车运送水平,并且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连接也不够顺畅。从生产地到超市冷柜的冷链物流运输效率无法得到有效控制,从而导致运输效率低下。同时,零散的社会冷链物流资源比较分散,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较低、管理方法比较陈旧。在销售环节也没有保证农产品的低温保鲜,从而大大降低了食品的鲜活程度,不能保障食品的质量安全。

(三)冷链运输设施的小慢差是阻碍发展的明显缺憾。

我县现有的冷藏设施和认识观念普遍比较陈旧,除二家上规模的专业冷链物流企业(即舜华 XX 鸭有限公司、供销e 家湘南物流园),民间的冷链设备设施基本停留在几家商超的自备服务,根本无力承担发展需求,设备的现状属于小、散、差、慢、旧的状态,制冷效果普遍较差;果蔬冷库拥有量较低,去除大型超市以外的小型果蔬销售点建立配套冷库的比例较少,装卸生鲜果蔬等易腐食品时多数使用的仍然是传统的常温货车;很多物流企业从降低费用上考虑,一般不愿意进行冷链运输,所以很多生鲜农产品因此而损坏,降低了运输效率。冷链物流组织化程度低,缺乏专业化和规模化。

(四)冷链物流基础设施信息化建设亟待加强。

目前,我县域范围内的冷链物流园区、冷链物流配送中心等冷链物流运作基础设施大部分还处在规划起步阶段,特别在 XX 县城中心以外的 9 个镇,4 个乡,其本没有冷链物流基础设施。除少数企业外,全县物流信息基础设施总体运作水平还不高,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在物流中的支撑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出来。全县物流信息系统建设缺乏统一标准,也未形成总体规划,信息平台尚无法对接,信息资源未得到有效整合。如 XX 鸭养殖有淡旺季之分,养殖旺季时 XX 舜华鸭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需租用第三方冷库使用,在养殖淡季,又有一部分冷库闲置。

(五)第三方冷链物流发展滞后。

由于我县的经济发展较其地区来说相对落后,所以伴随着物流行业的发展水平偏低,第三方物流企业发展尚未苏醒,县内没有一家正规的第三方物流企业。

三、促进 XX 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发展的对策和建议(一)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加大财政支持。

一是根据冷链物流行业的特点,在各项政策方面给予支持,为冷链物流企业的经营和发展创造宽松的政策环境。对冷链物流设施建设项目,在建设用地、规划等方面给予支持。根据冷链物流企业经营特点,重点对承担政府保供职能的企业在税费减免、冷链运输绿色通道等方面按食品企业优惠政策执行。冷链物流企业的用水、用电、用气价格执行工业企业(仓储用电)最低标准,以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推进冷

链资源设备完善和功能提高,促进冷链物流业持续健康发展。二是要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议县人民政府设立冷链物流发展专项促进资金,加大部门专项资金和财政资金投资支持,加快仓库群、冷冻冷藏室、冷冻冷藏设备、专用运输工具和与销售配套的信息网络等基础设施建设。对超过一定规模的投资方,建议县级政府给予土地、税收、前置审批、车辆管理等方面的优惠,并鼓励金融机构加大融资支持。对引进国内或国外先进设备和技术的建议县政府安排一定资金予以财政贴息,对一次性投资大、回报率低的公益性项目,申请市财政对建好并投入营运的项目给予专项奖补。积极争取国家专项资金投入,切实拓宽冷链物流企业融资渠道。三是制订县城冷链物流发展规划。要结合县冷链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不能一哄而上或不顾现实条件,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冷链物流。

(二)根据我县目前的现状,整合现有设施资源和社会力量,是搭建冷链物流平台的捷径之一。

一是由政府制定优惠政策,从地方财力划出一块扶持有能力的社会组织或单位来承担任务具体落实,也可以由企业间的互惠互利结伙组团来共同承建。二是利用现有企业平台,完善配套。惠通电子、供销 E 家等电子商务企业大力发展农村服务站点,初步构建了我县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实现了村级电商服务机构覆盖的地方,物流已经通达,为农产品进城提供捷径。三是盘活现有的农村货运站,完善设施。完善农村货运站冷链仓储等方面的配套设施和信息化建设,将其

建成为乡镇级的冷链物流配送中心。

(三)加快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标准体系的建设。

积极构建农产品冷链物流中心和现代化物流园,一是可以减少冷链运输过程中由于周转不到位而浪费的时间,提高周转效率,发展快速运输的新模式,从而提高市场竞争力。二是在农产品的主要生产区域和主要销售区域之间搭建快速流通通道,在运输管理方面做到科学安排、平衡调度,减少由于管理不当浪费的不必要的时间,使整个运输过程更加顺畅。三是可以发挥网络的作用,在把生鲜农产品按照市场需求依次分类整合的基础上,创建一个集仓储、加工、批发、信息化于一体的冷链物流网络平台,随时发布冷链物流的状态实现信息共享。

(四)大力发展冷链物流的基础设施和建立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

结合我县现有基础条件和物流要素优势,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在我县农产品主产基地建立集加工、配送一体化的冷链配送中心(如已建成的双溪 XX 县舜溪香芋农民专业合作社香芋营销中心)。依托 XX 县农产品加工园建设面向粤港澳大湾区的现代低温物流中心。以现有农产品深加工基地为基础,建设生鲜农产品及其加工品冷藏、加工、装卸、运输、销售、信息化为一体的综合性冷链物流区,其成为生产贮藏区域中心,以调剂周边县市乃至粤港澳大湾区。支持供销 e 家以湘南物流园为中心建设面向湘南粤北的蔬菜、水果冷链物流配送中心。完善硬件设备设施的同时,也要重

视软件设施的建设,建立冷链运输的全程监控系统,从而可以轻松掌握物流状态与运输设备的情况。所以,信息化已经是各行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因而应大力推进对于物流企业的信息化进程,建立 XX 县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公共信息平台,使全县商户都能方便的进行网上查询,轻松获得农产品冷链物流运输信息,并实现网上支付功能。

(五)大力培养冷链物流专业人才。

冷链物流工作是一个需要兼具管理、物流、与供应链知识于一体的一个特殊的工作岗位。若要满足冷链物流的发展需要,首先应规范农产品冷链物流职业资格认证工作;其次应积极开展物流企业和各大院校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出这些具综合性知识与技能的专业人才;最后,企业里也应经常开展物流专业技术知识培训,从而造就一大批开拓精神的人才队伍。

(六)大力培育专业的第三方生鲜农产品冷链物流龙头企业。

10.浅析我国冷链物流的发展 篇十

散户种植的蔬菜水果等一般都采取自给自足的生产模式,剩余的农产品在本地集贸市场进行销售.运输作业相对简单,没有冷藏运输能力;

批量种植养殖户多数是种植或养殖大量品种比较单一的应季蔬菜或水产品,直接供给本地批发市场,距离相对不远,不会采取冷藏运输;部分需要初级加工的送往加工企业,可能会实现冷藏运输或冷藏加工;其余部分供给本地集贸市场;

即使作为销售范围最广的生鲜农产品生产基地,除了部分供给本地批发市场和超市等零售商外,大部分会通过长途运输运往市区的批发市场进一步集散,也不会采取冷藏运输。

比如深县的蜜桃,赵县的雪梨,尽管都是河北的特产,也只有少数产品能够“走出去”以“鲜活”的名义销售,并不能很好地为果农创收。多数产品的流通领域仅仅局限于附近几个县市,辐射范围小且水果的新鲜度并不能得到维持。冷链在多数情况下没有被派上用场。

本地集贸及市场间的运输批量小,距离也短,因此一般不需要冷藏运输。而其他环节还是应该进行冷藏运输。但是目前,只有超市、连锁零售店以及部分冷库的能够做到冷藏加工。其它节点和环节往往做不到冷藏储运。

上一篇:全国汽车营销行业协会下一篇:超越梦想个人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