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基础包含(通用8篇)
1.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一
历史学专业基础参考教材 中国史:
1、朱绍侯《中国古代史》(福建人民出版社);
2、张岂之《中国历史》1-4卷(高教版);
3、翦伯赞《中国史纲要》(人民出版社);
4、张帆《中国古代简史》(北京大学出版社);
5、詹子庆 《中国古代史》(高教版);
6、钱穆《国史大纲》;
7、张传玺《中国史纲》;
8、周谷城《中国通史》;
9、张大可《中国史学史纲》;
10、晁福林、施建中《中国古代史(上)(下)》(北师大版);
11、李侃、李时岳《中国近代史》(中华书局);
12、王桧林《中国现代史》(高教版);
13、郭大均《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世界史:
1、吴于廑《世界史》(高等教育出版社);
2、齐涛《世界通史教程(3卷本)》(山东大学出版社);
3、王绳祖《国际关系史(十卷本)》(世界知识出版社);
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500年以后的世界》(上海社科版);
5、王斯德《世界通史(三卷本)》;
6、刘宗绪《世界近代史》。
历史文选:
1、周予同《中国历史文选》;
2、张衍田《中国历史文选》(北大版)。
历史文献:
1、杨燕起《中国历史文献学》;
2、张传玺《简明中国历史文献》(北大版)。
史学史:
1、张广智《西方史学史》;
2、仓修良、魏德良《中国史学史》;
3、宋衍申《中国史学史纲要》(东北师大版)。
史学理论:
1、庞卓恒《史学概论》(高教版)。
历史地理:
1、邹逸麟《中国历史地理概述》;
2、蓝勇《历史地理》;
3、李孝聪《区域历史地理》。
2.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二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 高考的考查角度、试题模式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在新课程理念下, 试题开始由基础知识为主、能力考查为辅的模式向注重基础知识灵活运用的模式转变。这样的转变符合新课程重视培养学生素质和能力的要求。那么, 在新高考形势下, 如何应对新的转变呢?“万变不离其宗”, 只要我们在了解基础知识的基础上注意总结试题类型, 掌握基本答题技巧和方法, 一切会迎刃而解, 由此可见基础知识的复习在整个高三教学过程中是极其重要的。教师要指导学生清楚《考试说明》中历史知识的考查范围, 并注意形成学科知识体系。在教学中, 将大量时间用在基础知识的落实上, 依据考纲, 明确目标。《考试说明》强调再认、再现历史知识的能力, 准确记忆基础知识。在高考中无论是选择题还是非选题都是运用已知的知识解决未知问题的综合性较强的题型, 虽然我们仍很难清楚地划分基础知识所占的比重有多少, 能力分数有多少, 但不掌握相关历史基础知识, 再有能力也只能望题兴叹。“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这是人尽皆知的至理名言。
1.打 好 高 三通史 复 习 的 基础 。
首先, 要立足于通史的整体要求确定复习目标。明确通史之大体, 立足于“通”的目标, 围绕揭示特征和演变线索两大主题, 努力体现每个历史阶段前后迭连间的异同, 突出阶段性的标志, 把握每时期的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特征。
其次, 要从构建扎实的通史知识基础角度复习。复习目标确定后, 认真梳理每一个历史时期的重要历史事件, 深入挖掘每一个阶段历史间的纵横联系, 紧紧围绕阶段特征和发展线索整合这个时期的重要历史知识, 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教学实践表明, 只有这样, 才能避免浮夸空洞的通史复习, 提高高三通史复习实效。
2.掌 握正确 的 历史观是 高 三 复 习 的 关键 。
现行高三岳鹿版教材, 必修ⅠⅡⅢ就是从人类文明史观分为《政治文明历程》、《经济发展历程》、《文化发展历史》三大部分, 有助于把握文明观, 正确掌握教材脉络, 构建历史整体结构, 亦是当今高考的试题特色。此外, 在学世界史时还应把握整体史观 (全球史) 和现代史观。
二、注重历史知识的纵横联系
纵向联系: 就是从时间推移的角度考查历史事件的过程及因果关系, 从而探索历史, 十九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在资本主义发展阶段中居于重要地位, 涉及国家多、波及范围广, 同时对世界历史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为了使学生正确全面地认识、准确掌握这段内容, 最好按照背景、原因、经过、结果、意义等方面进行纵向比较, 分析概括各自的特点, 才能找到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 通过纵向联系、比较, 得出资本主义的发展趋势:工场手工业向机器大工业过渡, 生产的发展大大促进生产关系的变革, 资本主义工厂制度向垄断 (企业制度) 过渡。
横向联系:通过空间拓展的方式将某一历史现象与同一时间其他类似或相反的现象进行类 (对) 比分析, 吃透教材。如中国明清批判思想与欧洲启蒙运动;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与古希腊先哲们的人文精神起源;二十世纪苏俄的新经济政策、三十年代美国罗斯福新政与中国改革开放。
三、加强时序性教学
针对历史新教材的编写体例和结构, 强调时序性教学不是指以前的通史模式, 时序性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从宏观和整体角度分析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思维模式。如何进行时序性教学? 笔者经过对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解读, 在吸收传统历史教学精华的基础上, 结合多年教学实践进行了初步反思, 认为时序性教学应该从宏观和微观等方面进行渗透教学。
1.微观时序性教学是指以单元或某个专题为单位进行的教学。以必修二有关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发展为例, 在进行教学设计时, 通过图表法展示民族资本主义的每一个阶段, 在图表法中分析其成因、现状及对中国民主化进程产生的影响, 按照时序性原则对这一内容加以整合, 课堂教学效果就会很好。
2.宏观时序性教学 , 基于高中历史新教材的结构特点 , 笔者认为宏观时序性教学应该立足于整个历史课程或者整个模块。立足历史这门课程, 在进行历史教学时, 将古今中外的历史内容按照历史先后顺序进行整体规划, 注重必修各个模块之间的相互联系, 帮助学生树立大历史观、文明史观、整体史观和全球史观。
在中国近代史教学中, 高三教师可帮助学生树立两条基本线索, 即: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 另一条线索是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抗争与探索史, 从宏观上把握近代 (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文化先进化) 的过程, 形成完整的近代历史思维。
总之, 在新课程背景下, 加强历史的时序性教学已经引起了一些专家和部分一线教师的关注。在教学过程中, 渗透历史的时序性教学意识不仅是历史学科本身的客观要求, 还是培养学生历史思维的必要途径之一, 笔者借此抛砖引玉, 希望广大高三历史教师探索出一条适合自己的高中历史教学方法。
四、培养学生的历史迁移能力
1.挖 掘教 材 隐性知识, 让 学 生 学 会 迁移 。
历史教材一般以专题或章节体为主, 教材编写时设计了很多隐性知识, 这就需要我们挖掘隐性知识, 解决问题。如必修三专题六的《启蒙运动》, 教材没有专门讲启蒙运动的影响, 我们在复习时就要通过知识迁移方法把这一隐性知识找出来:先让学生回忆必修一中香港澳门回归的意义, 学生理清思路:对港澳、中国、世界等三个方面的影响, 然后引导学生对启蒙运动影响进行分析:第一层面是对当时法国的影响, 第二层面是对当时欧洲的影响, 第三层面是对世界的影响。还可以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学艺术、科学等方面加以分析。
上述例子让我们明白知识迁移的作用很大, 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对我们提高成绩、掌握应试技巧很有帮助。只有加强对教材知识的整合并注重挖掘隐性知识, 才能提高迁移能力。如何整合和挖掘教材知识呢? 可按纵向和横向方法整理教材知识, 从历史构成要素角度整理知识, 按照重要历史人物、重大历史事件、重大历史阶段整理教材知识, 梳理知识形成知识网络。注重规律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共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结论性知识的总结, 注重方法性知识的总结, 只有这样才能熟悉知识、迁移知识。在总结教材知识时, 譬如, 我们熟知的主观和客观的关系、经济与政治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等, 在解决问题时就可以利用这些原理感知和体会分析问题的角度, 进而提高知识迁移能力。
2.加 强 知 识 的 归类和概括 , 让 学 生 学会 迁移 。
凡是学生掌握的知识经验都是概括了的, 能从一个情境向另一个情境迁移。对知识经验的概括性水平越高, 就越容易产生迁移作用, 因为概括化水平越高的知识, 越能反映同类事物间的共同性特点和规律性联系, 与具体事物的联系就越广, 迁移的相对性就越大。提高学生概括、分析能力是促进学习迁移的突破口。在高三历史复习过程中,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对已有知识进行概括, 从而促进迁移的发生。
比如, 中国近现代史是每年高考的“重头戏”, 在学习时我们可以根据“屈辱史”、“抗争史”、“探索史”、“发展史”四条线索及其内在实质性联系构建一个概括性的、清晰的、纵横交错的知识结构网络。这样, 无论从哪个角度命题, 学生均可将该问题纳入、同化到这个网络中。2010年高考江苏卷中有一道题要求回答旧民主革命时期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教育、外交等方面的变化, 即是一道典型的知识迁移题, 部分考生对该问题的回答不够完整和准确, 其实如果能够按照上面要求构建起一个知识网络结构, 此问题便可迎刃而解。
3.变 更 问题 情境 , 将问题 类 化 , 实 现 知识迁移 。
教师应将知识归类任务交给学生, 指导学生自己整理归类。在课堂中, 教师把解题技巧、解题策略、审题和检查方法通过习题教给学生, 培养学生解题思路和技巧, 使书本知识得以活学活用, 从而学到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依据问题与认知结构间的共同因素, 将问题进行“类化”, 将问题与知识结构、新知与旧知、未知与已知相“链接”, 利用构建的知识结构“类化”这个新问题。
必修Ⅰ第三单元西方资本主义的确立的复习过程中, 让学生自行对各国政体的建立、特点及对其本国及世界的影响进行归纳“类化”。教师在教学中有意引导学生对各国的崛起过程进行知识迁移, 变更问题情境, 从而实现知识迁移。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 教师应注意创设和利用有利于知识迁移的条件和契机, 注意知识间的相互联系, 精选有针对性的例题和练习, 让学生对知识形成正确的迁移, 最终形成正确的思维模式, 提高复习效率, 在高考中立于不败之地。
参考文献
[1]许凌云.试论“通史家风”[J].历史研究, 1983 (4) .
[2]王家范.中国历史通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3]许凌云.读史入门[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7.
[4]钱穆.国史大纲[M].北京:商务印书馆, 2009.
[5]陈独秀.独秀文存[M].合肥:安徽人民出版社, 1987.
3.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三
【关键词】高中 历史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4)02-0046-02
初、高中历史教学一脉相承、紧密联系,在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上更是如此。按照新课改《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和《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最初的设想和规划,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学习和积累要求主要是在义务教育阶段。但在现实的历史教学中,初中历史课程标准强调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不刻意追求历史学科知识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大量减少“难繁偏旧”的内容,这就导致学生在初中阶段所学习和积累的历史基础知识,往往无法满足和适应高中历史学习的需要,再加上中考历史又采取开卷考试的形式,进一步降低对学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的要求,这些都给高中历史教学带来很多不良后遗症。没有历史基础知识作为载体,高中历史教学任务的完成将成为空中楼阁、无源之水。这就迫切要求在高中历史的教学中对历史基础知识要给予足够重视,进一步提高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水平。
一、做好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和整合
初、高中历史在教材编写上是一个统一的整体。高中历史教学时建立在初中已有历史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要想在高中阶段的历史教学能更有效、更有针对性的落实好历史基础知识,就必须把初、高中历史课标和教材进行全面系统的了解,清楚地掌握哪些是初中已经学过的,是学生已经具备的历史基础知识,那些是全新的需要重点突出的。在此基础上对初、高中历史基础知识进行重新整合,做好两者在教学中的有机衔接。比如在高中必修一中关于二战的教学内容,作为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时间跨度最长、破坏性空前的人类战争,严格来说课本没有专门安排课时,这样的设计乍看起来是不可思议的。如果对初中教材熟悉的话,便知道初中已用了整整一个单元的课时安排教学的。在本课的教学中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初中已有的知识量,理清基本的线索,补充一些学生不知道的基础知识,这样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在非常有限的时间里完成教学任务,更好地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任务,实现教学目标。
二、在三维教学目标中落实高中历史基础知识
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共同构成了新课改的三维教学目标。在实现三维教学目标时很多老师更多的关注后两者,似乎高中历史教学强调基础知识就背离了新课改的宗旨,就不符合新课改的要求,殊不知新课改是抛弃了知识本位观。但是它并不排斥知识本身。相反,新课改是让学生更好地获得知识,获得更多的知识。三维教学目标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不可分割,相互交融相互渗透的连续过程和有机整体”。 因此,在落实高中生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过程中,落实什么样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什么程度,并不完全在于知识本身的重要性,而是取决于是否有利于这个整体目标的实现。比如在关于抗日战争的教学中,基础知识非常庞杂,知识本身都很重要,那么在教学到底落实什么基础知识,就由教学中达到什么样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决定。只有这样才能在庞杂的历史知识里大胆取舍,做到有的放矢。
三、围绕特定的教学主题组织实施高中历史基础知识教学
历史基础知识是一个庞杂的知识群。如果不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组织,这些知识将非常零散和混乱,更无法决定其在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高中历史教材是按照专题史的体例组织编写的,每一册书是一个大专题,每个单元又是一个小专题。在这样的专题史教学中落实基础知识必须要围绕特定的教学专题来组织,每个历史基础知识的落实必须是为了达到为某个专题服务的功能。比如在讲授历史必修一第四单元关于中国近代史的内容时,所涉及的历史知识体系庞杂,可以选择的历史知识非常广泛。在组织这一单元的教学时,只有牢牢抓住中国近代史的两大主题:西方列强不断加深对中国的侵略和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反抗侵略、追求民主化。在这两大主题中起到重要作用的历史知识才是我们在教学中重点选择和落实的。围绕教学主题组织历史基础知识教学,构建学生自己的历史知识体系。
四、“活”化历史基础知识,调动高中生学习历史基础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历史知识都是已发生的史实,在历史基础知识的教学中,如果只是交代基本的史实和现成的结论,学生对这些“死”的历史知识只能通过死记硬背的方式学习,学生在整个历史基础知识的学习中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如果在历史教学中能把“死”的历史基础知识“活”化,让学生看到一个活生生的、不断发展变化的历史知识,再从这些“活”的历史知识的体验过程中自然生成历史结论。这样的基础知识才是学生更主动、更自觉的参与其中,更好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比如在高中历史必修一第5课:古代希腊民主政治的教学中,可以用历史小故事《帕帕迪:一个雅典公民的政治生活》,通过这个故事可以很好地激活二千多年前存在于雅典的民主政治,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参与课堂,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可以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历史基础知识是历史教学的起点,是实现高中历史教学目标的重要载体。要想实现高效的历史教学,提升高中生的人文素养,必须在教学中解决学生历史基础知识薄弱的问题,推动历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寻求缩短历史基础知识与历史能力的最佳结合点,赋予历史教学生命,真正让历史学科焕发新的生机。
参考文献:
[1]《全日制义务教育历史课程标准(试验稿)》,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年,第5页。
4.历史的地理基础 篇四
(摘要):黄仁宇先生治史,不就事论事,复述史实,更反对机械呆板的直线演进论和中国史所一以贯之的道德教化,而是注重从技术的角度归纳中国历史所以如此的原因。本文论述黄仁宇就历史中的地理因素所做的阐释,并就此进行方法论意义上的探讨。人类必须结成社会才能发展经济文化,而社会又一定要建立在某种自然地理的基础之上,因此,人类历史的展开,必定是建构在地理的舞台上。就地理对历史的影响而言,西方学者早就注意到其重要性并就此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述。如,孟德斯鸠的《论法的精神》里,用了整整五章的篇幅分别论述了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民事奴隶制的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家庭奴隶制的法律和气候的关系;政治奴役的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以及法律和土壤的性质的关系。①《论法的精神》(法)孟德斯鸠著,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又如,在黑格尔的煌煌巨著《历史哲学》里,地理就是贯穿全书的经络,黑格尔不但是在分类论述各个地区和各个国家的时候运用地理,而且更重要的是深入探讨地理对各个地区各个民族各个国家的精神风尚的影响。②《历史哲学》(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版。19世纪以来,西方更是形成了地理环境学派、地理经纬度社会观、宗教地理学、政治地理学以及经济地理学等门派、观点和学科。黄仁宇先生作为一名美籍华人历史学家,长期浸淫于西方学术文化氛围,自然深得其中三味,体现在他的学术著作中,便是对地理规制历史作用的重视。
黄仁宇就地理规制历史的作用的论述
在《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里,黄仁宇描述了至圣孔子和亚圣孟子的异同。两位圣人相同的地方是:孔曰“成仁”,孟曰“取义”,他们的宗旨始终相配合,正如《史记》所说:“孟子序诗书,述仲尼之意。”但二人的差别也明显。在性格上,孔子轻松愉快,孟子凡事紧张。孔子令门生言志,曾皙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咏而归”的踏青图最得他的赞赏;孟子则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在生活上,孔子“食不厌精,烩不厌细”,孟子则毫不忌讳的提出“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在人性善恶上,孔子虽然没有明确指出人性的善恶,但从“虽为圣贤,仍要经常警惕才能防范不仁”和“观过,斯知仁矣”两句话中可知,他是持性恶说的;孟子则直截了当,“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在对待礼仪上,孔子“非礼勿视,非礼勿听”,凡事中轨中距,虽然称赞管仲对国事有贡献,但仍毫不迟疑的攻击他器用排场超过人臣的限度;对颜渊的死虽然痛哭流涕,却依礼反对其厚葬;对阳货的为人不屑,为了礼尚往来,在其不在家时回访;孟子则率性而为,齐宣王称病时他也称病;见了梁惠王出来就说“望之不似人君”;鲁平公没有拜访他则他也以其道还治其人;对各国君主的赠仪,依自己喜好或受或不受。凡此种种,不一而足。二者的距离,正可以用孟子的“此一时也,彼一时也”来概括。
黄仁宇如此详细的转述二者的不同,并不是要指出孟子对孔子的继承和扬弃,以及儒学之道的传承嬗变,而是要追问“为什么孔子和孟子之间会有这样一段距离?为什么春秋阶段与战国阶段会有这样巨大的差别?为什么中国会如此早熟---在纸张都未发明,文书尚用竹简木片传抄之际,即出现至圣亚圣,而且与孟子同一世纪即出现了秦始皇,且对此后的中国有决定性的影响?”③《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5页。作者在否定其它见解的同时自问自答,一针见血的指出答案正是中国历史的地理特点。黄仁宇认为,地理因素决定了中国初期的早熟的统一。中华文化发扬于黄河流域,黄河通过黄土地带,因而携带了大量的泥沙,随时有阻塞河床,冲破河堤,淹没人畜,损害耕作物的可能,因而各小国纷纷在黄河附近筑堤防范,也不免有时以邻为壑,将灾害恶意的加诸邻国。
公元前651年齐桓公会诸侯于葵丘,其只要议题之一就是解决各国间因堤防而起的纷争。就此达成的协议,在各种古籍中记载为“无曲防”,“毋曲堤”,“毋雍泉”或“无障谷”,意在各个国家间在利用黄河水资源,防范洪涝灾害上要统一认识,协调行动。但一纸协议,终究敌不住军事政治的考验。公元前332年,赵国与齐魏作战就将黄河决堤以浸淹对方。孟子感慨万千:“禹以四海为壑,今吾子以邻为壑---吾子过矣!”黄仁宇认为,“足见光是治水一事,中国之中央集权,已无法避免。”④《赫逊河畔谈中国历史》黄仁宇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8页。
作者: 冥凰2005-8-3 07:21回复此发言
------------------历史的地理基础
季候风也促使中国在公元前趋向统一。古中国是个农业国家,农业的丰收与否全赖雨量的盈亏,因而形成降雨的季候风就显得尤为重要。《史记 货殖列传》记载:“六岁穰,六岁旱,十二岁大饥。”到灾荒时,邻国如不加救济,就构成类似国际法上的“阻籴”行为,即可能导致战事的发生。葵丘之盟,也有“无遏籴”的条款。黄仁宇认为,在这种情况下,“大国控制资源愈多,对赈灾恤邻更有效,参附的更多,是以有自然的因素支持兼并。”⑤同上,第9页。“中国在公元之前统一,而且自赢秦之后,以统一为正轨,实有天候和地理的力量支撑着。”⑥同上,第10页。
在论述汉武帝时,黄仁宇提到汉朝北方绵亘两千多里的国防线和15英寸雨量线相吻合,由于线的西北常年雨量不到15英寸,农业无法经营,游牧民族出入此地,威胁强迫中国统一对付。自卫青、霍去病之后,“15英寸雨量线间两方的厮杀,还要继续约2000年,直到康熙帝以新式火炮打败了葛尔丹迫他自杀,才解除了游牧民族骑兵的优势,可见得历史并非全是人为,我们2200年后叙述秦皇汉武更无法忽视天候地理因素之重要。”⑦同上,第28页。宋朝的澶渊之盟,黄仁宇也认为是一种“地缘政治的产物,表示着两种带竞争性的体制在地域上一度保持着力量的平衡。”⑧同上,第154页。
对王安石的改革,黄仁宇给予了高度的评价,认为王安石的新法的宗旨是将财政税收大规模的商业化。然而推行商业经济,在数目字上管理,必须具备的诸如私人财产权的确立和自由的转让等基本条件在当时更本无从谈起,因而只能落得个失败的下场。黄仁宇更进一步指出,“中国的官僚主义,是亚洲大陆主体的产物。其政治体系既要管束亿万农民,又要对付森林地带和草原地带的少数民族,就只能注重数量无法提高效率,不容易改变而成为一种轻而驾巧带商业性的组织。”⑨同上,第161页。
在其他著作里,黄仁宇也多次提到地理对历史的影响。如在他的《中国大历史》里,第三章的题目就是“土壤、风向和雨量”。
注重地理因素的方法论意义
为什么黄仁宇如此重视地理的作用?是不是他也掉进了地理决定论的泥潭呢?探索作者的思想历程,笔者认为,这里面更多的体现了方法论意义。首先来看一下地理决定论。在相当长的时期中,有一派学者认为,人们行为上的差别主要是由不同的自然环境或与此有关的因素所形成。多少年代以来,希波克拉底、修昔底德、博丹、孟德斯鸠、拉采尔和亨廷顿的说法虽然不同,但都认为一个地方的地理环境,尤其是气候情况,对形成人们的外貌和生活起着作用,并淘汰那些与此不适合的东西。“地理决定一切”,代表这派的主要观点。⑻《人文
类型》(英)雷蒙德 弗思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1页。其中孟德斯鸠可谓地理决定论的集大成者。在其经典的《论法的精神》里,孟德斯鸠用了大量的篇幅分析法律和气候的性质的关系。孟德斯鸠认为,人们在寒冷的气候下,便有充沛的精力,较强的自信,较大的勇气,较少猜疑策略与诡计,而闷热的地方则使人心神萎靡。身体的懒惰自然产生精神的懒惰,心灵一旦接受某种印象,就不再能加以改变了。由此他认为:“所以东方的法律、风俗、习惯,甚至那些看来无关紧要的习惯,如衣服的式样,和一千年前的相同。”P231在炎热的国家里,烈性的酒会凝结水分渗出后所遗留的血球,而寒冷国家则可以加速血液循环,因此禁止迦太基人饮酒的法律是处于气候的法律。P234不同气候的不同需要产生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不同的生活方式产生了不同种类的法律。当人们想象燃烧的时候,立法者的想象也同样热了起来;当人民变的多疑的时候,法律也就多什么都怀疑。P239气候不同,法律对人民的信任也不同。P240快乐的气候产生了坦率的风格,带来了柔和的法律。甚至在阐述奴役权的起源时,孟德斯鸠也认为酷热的气候是罪魁祸首。P246 247一夫一妻制、一夫多妻制以及一妻多夫制也受制于气候。P259 262法律和各民族谋生的方式有着非常密切的关系,一个从事商业与航海的民族比一个只满足于耕种土地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律,范围要广得多。从事农业的民族比那些以牧畜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要多得多。从事牧畜的民族比以狩猎为生的民族所需要的法典,内容那就更多了。然而,就是领袖孟德斯鸠,也并不是固执的认为地理决定一切,这一点在他的另一本著作《罗马盛衰原因论》中就可以看出来,就是在《论法的精神》中,他也指出:人类受多种事物的支配,就是:气候、宗教、法律、施政的准则、宪政、风俗、习惯。结果就在这里形成了一种一般的精神。在每一个国家里,这些因素中如果有一种起了强烈的作用,则其他因素的作用便将在同一程度上被削弱。大自然和气候几乎是野蛮人的唯一统治者;中国人受风俗的支配;而日本人受法律的压制;从前,风俗是拉栖代孟的法则;施政的准则和古代的风俗,在罗马就是规范。P30
5作者: 冥凰2005-8-3 07:21回复此发言
------------------历史的地理基础
黄仁宇并非地理决定论者,正如作者所说:“在1960年代,我就觉得我们应当有广泛的利用归纳法将现有的史料高度的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纲领,和西欧史与美国史有了互相比较的幅度与层次,才谈得上进一步的研究。”⑩《中国大历史》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年版第2页。历史学在黄仁宇那里并不仅仅是记忆,其本身也成为一种“思维的方法”。在研究历史的时候,黄仁宇强调不能局限于历史如何演进,而是要探究何以如是展开的因果关系。地理在他那里,就成了何以如此的一个重要原因。---也仅仅是一个重要的原因,而非地理决定论。正如作者所说,“我写的历史是从技术的角度看历史,不是从道德的角度检讨历史。”地理在黄仁宇眼里,也具有一种技术的质地,和“潜水艇夹面包”、“数目字化管理”等一起,构成他的方法论的武器。在这个意义上,与其说黄仁宇强调地理对历史的影响,不如说他借助地理这个门径,登堂入室到历史的大殿。
在方法论意义上,就重视地理作用而言,黄仁宇与黑格尔是一致的。在《历史哲学》的目录里,黑格尔指出:“自然加于历史发展的影响不应该估量得太高,也不应该太低。”⑪《历史哲学》(德)黑格尔著,王造时译,上海世纪出版集团2002年版。“助成民族精神的产生的那种自然的联系,就是地理的基础。假如把自然的联系同道德“全体”的普遍性和道德全体的个别行动的个体比较起来,那么,自然的联系似乎是一种外在的东西。但是我们不得不把它看作是“精神”所从而表演的场所,它也就是一种主要的、而且必要的基础。⑫同上,第82页。“我们所注重的,并不是要把个民族所占据的土地当作是一种外界的土地,而是要知道这地方的自然类型和生长在这土地上的人民的类型和性格有着密切的联系。这个性格正是这个民族在世界历史上出现和发生的方式和形式以及采取的地位。我们不应该把自然界估量得太高或太低:爱奥尼亚的明媚的天空固然大大的有助于荷马诗的优美,但是这个明媚的天空决不能单独产生荷马。”⑬同上,第82页。在后面的论述中,黑格尔以地理的分界为线索,分别论述了阿非利加洲、亚细亚洲和欧罗巴洲的人文历史情况以及四部分,即东方世界、希腊世界、罗马世界和日尔曼世界的历史哲学。在这里,黑格尔少有的将其先于自然界和人类社会的绝对精神或绝对理念的宏伟殿堂建构在山水土壤构成的人间家园上,他的“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马克思语)辩证法也似乎镀上了唯物主义的金光。当然我们不能说黑格尔的思想发生了根本的动摇、转向,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仅仅可以推断,黑格尔只是在方法论的意义上运用着地理,就象哈特为了改善法理学的方法,解决法理学的问题,而把语义分析哲学引入法学研究一样。⑭《二十世纪西方法哲学思潮研究》张文显著,法律出版社1996年版第94页。
马克思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精辟的论述:“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由此可见,这种观点表明:人创造环境,同时环境也创造人。”⑮《马克思恩格思选集》第一卷第43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在人类历史上,自然地理环境曾经而且现在还深深影响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黑格尔在《历史哲学》中将地中海作为旧世界中心,而今日海湾剑拔弩张,一触即发的态势也必将影响世界格局今后长期的构建和消长。但是,人类已经走出了钻木取火、逐水草而居的蒙昧、野蛮阶段,而进入到知识经济的文明时期,“地理学家和人类学家已开始不再把人类看作是环境可以任意塑造的东西,而是看作如一个地理学家所说的‘改变地貌的力量’,人类不是消极地住在世界各地,而是改变环境的积极力量。”⑯《人文类型》(英)雷蒙德•弗思著,费孝通译,华夏出版社2002年版第33页。
二○○三年三月十二日星期三
5.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五
1、根据下列内容提示请写出相对应的事件。
(1)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三大改造的完成
(2)党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中的一次严重推广失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4)海峡两岸关系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汪辜会谈
2、请写出与下列荣誉称号相对应的人物名称。
(1) 大庆石油工人“铁人”王进喜
(2)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
(3) 志愿军空军战斗英雄蒋道平
(4) 两弹元勋邓稼先
(5) 解放军好战士雷锋
(6) 党的好干部焦裕禄
(7) 中国导弹之父钱学森
(8) 为中国获得第一块奥运金牌的运动员许海峰
3、请写出下列成就的历史时期。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并投入生产过渡时期
(2) 大庆油田的建成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3) 设立上海浦东开发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4) 原子弹和导弹试验成功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根据下列内容的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我国开始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56年底
(2) 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1971年
(3) 中国历史进入社会主义建设的新时期1978年
(4) 我国国有企业改革加快了步伐1992年
(5) 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迈出了历史性的重要一步1993年
(6) 海峡两岸关系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1987年
5、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地点。
(1) 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所在地长春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北京
(3) 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北平
(4) 成为经济特区的代表,对外开放的窗口深圳
(5) 国际化的经济中心和金融中心上海浦东开发区
(6) 汪辜会谈新加坡
(7)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APEC会议)中国上海
(8) 亚非会议印度尼西亚的万隆
(9) 最早进行分田包产到户的地方安徽凤阳县小岗村
(10) 1972年尼克松与周恩来签订《中美联合公报》的地点上海
6、我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经历了四个时期.请写出下列各个时期的特征。
(1) 1949年10月-1956年底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过渡时期
(2) 1956年底-1966年底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
(4) 1978年-现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7、请写出下列历史事件发生的时间。
(1)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2) 土地改革的完成1952年底
(3) 汪辜会谈1993年
(4) 中国首次成功举办亚运会1990年
(5) 江泽民发表现阶段两岸关系的八项主张1995年
(6) 我国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1986年
(7) 中日正式建交1972年
(8) 中美正式建交1979年
(9) 周恩来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953年
(10) 亚太经合组织会议召开的时间2001年
8、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事件或名称。
(1) 我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2) 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良好开端中共八大
(3) 科教兴国的奠基工程九年义务教育
(4) 新中国的文学和艺术方针百家齐放,百家争鸣
(5) 1986年,四位老科学联合向中共中央写的建议《关于跟踪世界战略性高科技发展的建议》863计划
9、请写出下列事件发生的时间。
(1) 三大改造的完成1956年底
(2) “大跃进”开始1958年
(3) 中国改革开放的开端1978年
(4) 澳门回到祖国怀抱1999年12月20日
(5) 香港回到祖国怀抱1997年7月1日
10、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历史人物
(1) 率领中国人民志愿军开赴朝鲜前线 彭德怀
(2) 提出“一国两制”伟大构想邓小平
(3) 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或求同存异方针周恩来
(4) 提出现阶段发展两岸关系、促进和平统一进程的八项主张江泽民
(6) 上甘岭战役中用身体堵住敌人机枪射口黄继光
(7) 严守潜伏纪律,直至被大火吞噬,壮烈牺牲邱少云
(8) 一不为名,二不为利。但工作目标要奔世界先进水平邓稼先
(9) 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邓小平
(10) 对学生提出“健康第一”的要求。毛泽东
(11) 1972年签署《中美联合公报》的美方代表 尼克松
(12) 同中国发表联合声明的印度和缅甸总理尼赫鲁、吴努
11、社会主义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召开了一系列会议,根据下列会议的主要内容,请列举出会议的名称。
(1) 提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中共十二大
(2) 提出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中共十三大
(3) 确立了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在全党的指导地位中共十四大
(4) 把邓小平理论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中共十五大
(5) 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中共 十一届三中全会
(6) 为新中国的成立做了准备第一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7) 会议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8) 会议通过了《上海共识》亚太经合组织会议
(9) 第一次没有殖民主义国家参加的国际会议万隆会议
13、请根据下列内容提示,写出相对应的时间。
(1) 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1956年
(2)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召开1954年
(3) 中共八大召开1956年
(4) 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1978年
(5) 开国大典1949年10月
(6) 西藏和平解放1951年
(7)土地改革的完成 1952年底
(8)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1953年7月
14、请根据下列提示的内容写出相对应的事件名称。
(1) 开辟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2) 祖国大陆获得了统一,各族人民实现了大团结西藏的和平解放
(3) 中朝人民取得了反侵略战争的胜利抗美援朝
(4) 为国家的工业化建设准备了条件 “一五”计划的完成
初二历史复习方法
一、回顾 整体感知
上课伊始,首先向说明复习的范围,让明确复习目标,之后根据课文进行知识回顾,从整体上感知本课的复习内容。
二、构建网络 形成体系
这一环节需要师生共同参与,可采用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多种形式,其目的在于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以形成清晰的知识体系。在这一过程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讲准重点:抓住关键,切记眉毛胡子一把抓。
2、讲透难点:采取抽象的问题具体化,复杂的问题简单化,易混知识相对照等。
3、讲明疑点:采取“设疑、质疑、释疑”的程序和方法解决学生的疑难问题。
4、讲出知识的规律:重在讲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
三、依线巩固 内化知识
学生根据构建的知识网络,进行巩固 初中语文,可根据具体情况采用自主、合作等多种形式,使学生达到将课本知识内化为自己的知识之目的,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再认识。
四、题例剖析 培养
典型题例的选择要有代表性,能突出教材的重、难点。这一环节重在教师通过对题例的剖析,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掌握学科学习基本功和解答问题的方法与技巧。
五、拓展训练 提高能力
练习题的设置应具有一定的梯度性,题型应多样化,题量应控制在十分钟以内。重在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基础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回答问题的技巧。
6.高二历史基础知识小结 篇六
一、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1)地主阶级:
抵抗派:林则徐、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
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
(2)资产阶级:
早期维新派:改良政治,君主立宪的主张。
康梁维新派: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亡。
孙中山革命派:三民主义、新三民主义。
激进民主派:前期——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
二、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及作用。
开眼看世界
封建士大夫:林则徐(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魏源《四洲志》各国律例》;《海国图志》“师夷长技以制夷”
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日深;西学传入;有识之士倡导等)
关注世界;思想启迪。
军事科学技术(器物层面)
封建地主阶级代表:李鸿章、曾国藩、左宗棠等洋务派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师夷长技以自强”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内忧外患
洋务运动,付之实践,迈出了中国近代化历程的第一步技术层面,付之实践。结果失败
维新变法思想
19世纪具有维新思想的知识分子:王韬、郑观应
发展民族工业,商战;兴办学校;君主立宪。但没有完整的理论;没有付诸行动。
洋务运动的展开;中国资本主义产生;西学的传入等。
为维新思想的形成奠定基础
初涉政治制度层面,没有付诸行动。
90年代
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严复
主张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经济;兴民权,建立君主立宪制;兴西学,改革教育制度。
康有为:《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
梁启超:《变法通议》。
实行戊戌变法。
甲午战争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等。
思想启蒙,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是中国近代一次思想解放潮流。
制度层面并付之于实践
3、新文化运动:19,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提倡民主与科学,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
(1)兴起的背景:
思想方面:19,辛亥革命爆发,推翻清朝封建统治,民主、自由、平等、博爱等思想进一步传播。
经济方面:一战期间中华民族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
政治方面:袁世凯专制独裁、复辟帝制,政治黑暗。
(2)代表人物: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
(3)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前期:提倡民主与科学;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五四运动后),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
(4)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
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
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四、近代思想的发展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中国近代思想发展的核心是向西方学习,纵向分析可分成三个阶段和层次:
第一个阶段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其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以坚船利炮为核心的物质文明。清政府内部的地主阶级改革派本着“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爱国思想,学习西方科学技术,引导中国睁眼看世界,面对现实。洋务派出于镇压农民起义的需要和鉴于民族危机的加深,学习西学,并付诸实践,创办新式学校和近代军事、民用工业。
第二阶段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时期,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资产阶级维新派康有为、梁启超等提出君主立宪制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一次潮流,资产阶级革命派孙中山等提出了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二次潮流。
第三阶段是新文化运动时期,以民主和科学作为其旗帜,学习西方民主思想,向封建伦理道德宣战,并逐步发展成为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文化运动,掀起近代思想解放的第三次潮流。
7.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七
一、注重教材基础知识,抓主干和重点知识
知识是能力的载体,没有知识的能力是空中楼阁,因此巩固基础知识,掌握基本技能,是提高文综考试成绩的基本保证。
纵观近几年全国及各地文综高考历史试题,无论是选择题还是材料型问答题,多考查基本技能、基础知识。教材基础知识包括历史史实、概念、结论、线索、阶段特征。历史学科的主干和重点知识是指那些对历史发展进程有重大影响的历史要素(历史事件、制度、人物),对这些知识必须全面、正确地掌握。如辛亥革命,纵向看,是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顶峰,对促进我国的近代化有巨大作用;横向看,这又是亚洲觉醒的组成部分(联系选修四)。所以复习中,我们要把主干与重点知识纵横联系、融会贯通,从而加深对教材印象,加快对教材的记忆。
二、以教材主干知识为基础,适度拓宽
拓宽,就是要对现行中学历史教材的知识范围作出适当的延伸和补充。现行历史新教材,由于专题系列,导致时间跨度大,知识繁杂,因而教材内容相对简洁,仅通过教材,许多历史知识学生无法全面理解与系统认识。因此,复习时必须针对具体情况予以适当补充、更新。我们认为,对高中历史教材知识范围的拓宽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 主要史实、史料的补充
如讲到美国对外政策的调整及国际政治格局走向多极化时,可补充以下史料(见表1、表2)。
这样学生就能比较直观地理解历史知识,加深对历史事件、历史现象的认识。
2. 基本历史理论的介绍
在高三历史复习中,给学生介绍相应的理论知识,引导学生从理论高度分析历史或历史现象,从而让学生从客观上把握历史知识体系,这是至关重要的。如我们复习到必修一专题四“七届二中全会”的知识点,提到确定了中国从新民主主义社会转变到社会主义社会的总任务,学生不太理解,这就要求教师介绍有关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的理论,可将新、旧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进行比较(见表3)。
单位:亿美元
单位:亿美元
通过理论拓宽,学生才能理解新中国成立后的土地改革和对农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分别属于民主革命范畴和社会主义革命范畴,也才能理解“中共二大”制定的最低纲领为什么叫民主革命纲领,进一步理解俄国二月革命与十月革命属于两类不同性质的革命。
3. 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
重视相关学科知识的渗透和考查是近年高考命题的一个重要特点,因此我们平时教学时就要重视将相关学科知识特别是语文、政治、地理等学科知识,引入和渗透进历史教学之中。
比如当我们复习到必修二“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时,涉及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我们必须给学生补充相关的政治经济学知识: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自由资本主义逐步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形成垄断,使经济生活中出现了不正当竞争和侵害消费者利益的行为,到了1933年爆发经济危机。可见,市场机制的这固有缺陷已经显露,主要表现为缺乏完全竞争、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滞后性、收入分配不公等,人们开始意识到: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事实上并不能达到人们所希望的那些目标,因为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仅给予人们自由竞争的自由,也给予人们垄断的权力,而垄断与竞争是相互对立的。垄断的出现,必然排挤自由竞争,使市场机制失去效用。当垄断组织遍布整个经济体系时,就会引起经济的无政府状态,造成失业、罢工、工厂倒闭等问题。而且自由放任的货币体系也导致了价格机制不能正常发挥作用,从而使经济均衡遭到破坏。
通过拓展,学生才能真正理解“罗斯福新政”的特点、“二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以及我国现在制定《反垄断法》的原因。
三、针对重点难点知识,强化理解
历史学科的理解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教材中表述的理解,掌握已经学过的历史知识;二是对高考考试内容的理解,运用已理解的历史知识去答题。当然,在复习中我们主要是强化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我认为一般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 从分析历史事件的原因、目的入手
如我们复习“新航路的开辟”时,必须讲清原因,便于学生理解: (1) 经济根源———商品经济的发展和资本主义的萌芽。15世纪欧洲各国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导致自然经济日趋解体,货币,不仅取代土地日益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象征,而且日益成为衡量社会地位和权力的重要标志。因此社会各阶层无不醉心于搜寻黄金和财富;(根本原因) (2) 社会根源———对黄金的渴求; (3) 商业危机———意大利和阿拉伯垄断贸易,土耳其控制传统商路; (4) 思想根源———人文主义,肯定人的价值,鼓励人们冒险、开拓; (5) 宗教根源———传播天主教; (6) 客观条件———航海技术、造船技术、地理知识的进步。
2. 从分析历史事件的作用、启示入手
在高考历史复习中有很多重大历史事件,为了使学生对其形成宏观全面认识,真正理解掌握,并与现实联系,达到融会贯通,就必扩充拓宽。如复习“罗斯福新政”,我们分析背景、措施、特点后,应重点拓展分析其作用与启示。
作用: (1) 新政使美国度过了经济大危机,经济逐渐恢复发展。新政虽然没有(也不可能)完全消除经济危机,但却使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到1939年,经济形势已完全扭转,工业生产达到创纪录的水平,“二战”爆发前,美国人均收入基本恢复到危机爆发前的水平,这说明,实施多年的新政在恢复国家经济等方面收到了明显的成效。 (2) 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据《美国史》记载:到胡佛上任的第四个年头,出现了失业工人大规模示威、农民骚动、退伍军人要求发放补助金的游行。“罗斯福新政”为美国广大的普通百姓提供了最低限度的经济安全保障,广大公众的生活处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受到了美国绝大多数人的赞许和欢迎,从而缓和了经济危机引发的社会危机,使美国国内一度出现的法西斯组织失去了市场,自由民主制度得到了巩固。 (3) 新政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联邦政府的影响渗透到美国日常生活中。
启示: (1) 强化金融监管力度,实行正确的货币政策,防止金融风险; (2) 政府要大力举办公共工程,扩大就业,启动市场; (3) 重视农业,巩固基础,拉动内需; (4) 充分利用人才资源,促进再就业工程; (5) 建立下岗职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 (6) 切实转变政府职能,加强宏观调控,提高政府效率。
3. 从对历史事件的分析比较入手
(1)性质相近的历史事件或事物的比较。例如英国建立君主立宪与美国建立民主共和制,可从两个国家原来的现状、启蒙思想对两国的不同影响、两种制度的区别、两种制度对两国以后发展的不同影响等方面去比较,从而理解两国建立不同制度的必然性,理解各国应建立适合本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2)结果相近的历史事件、事物的比较。如:在自由资本主义时代,英、美、法、俄、日、德、意等主要国家相继走上资本主义道路,成为资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这是一个相同的结果,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共性。但是这些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途径又各有特色。英、法、美三国是通过资产阶级革命推翻旧的社会制度而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俄、日则是通过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德、意是在资本主义发展的基础上通过自上而下的王朝战争建立统一的国家而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三种途径。
8.历史学基础包含 篇八
关键词:企业文化;理论背景;经济背景
一、企业文化的涵义
每个组织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环境条件和历史传统,这为它们形成具有独自个性的哲学信仰、意识形态、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提供丰厚的“土壤”,于是每个组织也都有属于自己特定的企业文化。所谓的企业文化是指组织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且为组织成员普遍认可和遵循的有别于其他组织特征的价值观念、团体意识、行为规范和思维方式的总和。
二、 企业文化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
(一) 企业文化产生的理论背景
1.古典管理理论
以泰罗“科学管理”为代表的古典管理理论,盛行的只是赤裸裸的逐利文化。“经济人”假设之上的管理文化,只能配以“胡萝卜加大棒”的刚性文化来协助管理。虽然古典管理理论在当时满足了当时特定时代管理的需要,但是随着社会化的不断发展,劳资双方矛盾的不断激化以及其他各种原因促进了管理理论进入了行为科学理论时代。
2.行为科学理论
著名的霍桑实验把对人的管理由“经济人”向“社会人”观念转变,这一时期的管理文化不仅在物质利益方面给予员工极大的满足,而且也在试图通过满足劳动者的精神需求,譬如自尊、社交、价值实现等的需求,来换取员工工作的积极性,已达到获得更多效益的目的。这一阶段所企业所表现出来的企业文化意识已经开始转移到关注员工的需求。
3.管理丛林理论
随着二战的结束,管理理论开始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历程。各种管理学说如雨后春笋般破土而出。人本主义思潮成为引领当代学术界的一面旗帜。由于企业成员知识文化水平和科学水平的普遍提高,员工更多的转向软性需求,同时由于企业不断的扩大经营规模,国际化和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已势不可挡,对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问题的研究显得迫在眉睫。外加同一时期美国经济的衰退与蒸蒸日上的日本经济形成悬殊的对比,很多的美国学者开始对日本企业成功的原因进行研究。
他们通过研究发现日本企业自持的“企业文化”是它们取得成功的关键。这些新发现逐渐改变从前在企业管理过程中硬性管理的做法,进而转向研究怎么让员工发挥主观能动性。正是因为学者们对美日两国企业管理模式的比较,外加四大企业文化研究著作的问世,共同催生了企业文化理论的诞生,并将企业管理带入一个全新的模式。
4.文化人类学
除了前面提到的三种理论之外,企业文化的另一个孕育基础则是文化学。文化人类学这是一门将人类社会的各种文化现象进行系统科学研究的学科。文化人类学的诞生,为组织文化的研究打下基础理论,直接为企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理论以及结论的支持。当今,文化人类学将经济活动与组织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来进行研究,表明企业文化对经济的影响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组织文化已成为当代文化人类学的研究的热点问题,同时也是组织借文化力来推动自身发展获得核心竞争力强有力武器,因此,组织文化的兴起无论对文化还是对企业发展来说,都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二)企业文化产生的经济背景
首先,新科学技术成果迅速转换成生产力促进企业原有劳动的性质和劳动力构成发生变化。伴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蓝领员工在价值观、情趣等诸方面提出更高更多的要求。企业家们只能转向对企业文化培养,以强化对员工的期待和控制。用企业文化去统一职工的思想,形成统一的最高目标、价值观念及行为准则,以此为基础去协调和控制员工的行为。
其次,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日本的经济迅速恢复,停滞不前的美国对日本创造“奇迹”的奥秘怀着极大的好奇心,渴望能通过复制日本成功的秘密用于焕发本国一瘸不振经济,达到他山之石为我所用争霸全球的伟业。于是在70年代末和80年代初,美国学术界掀起了一场日美管理比较的研究浪潮,这个热潮直接产生的后果就是催生出了组织文化理论。
(三) 全球呈现经济文化一体化的发展趋势
随着全球经济自由化和市场化改革浪潮的到来,国与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空前紧密联系在一起。经过大规模的跨国兼并和重组,在许多重要的生产领域,跨国公司已经成为为数不多甚至唯一的生产者,它们将整个世界融合为一个有机的统一体。由于跨国公司和合资企业的存在,因此,不同文化体系下的企业管理对旧的管理理论提出新的挑战和要求。在不同理念的支配下新的企业管理理念既要延续原本承载下来优秀的本国管理经验,又要适应新的文化体系的管理要求,只有这样才能保证企业万古长青。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要求文化一体化也同时推进,已经是现代市场经济发展的大趋势。各国由于文化上存在着千差万别的差异,管理理论的直接“移植”会导致水土不服甚至直接夭折的现象并无不可能,这就要求各国在管理文化上呈现出相互借鉴的发展趋势,以扬长避短,为我所用求生存。
(四) 企业管理实践的需求
从企业管理实践的角度看,由于社会管理实践在许多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进而迫使理论形态随之作出相应的改变才能适应其发展,保证其不能成为变革的阻碍。这些主要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物质需求在逐渐缩小,精神需求方面却在不断增加;人员流动性比较强,员工抱一而终的工作观念得到解放与认同;“知识型员工”需要更大的工作权限,更愿意通过参与管理获得更大的成就感;人才竞争已经开始成为一种新趋势。趋于以上这些意识的变化,企业固然被迫改善经营管理理念,以寻求新的管理思想、新的的理论、新的方法,才能满足管理提出的新需求。而企业文化正是对旧管理理念不能满足实践需要的补充。
综上所述,企业文化的出现不仅有深厚的理论支持,而且经济背景起着推波助澜的作用,管理实践更是为企业文化的出现和发展提供了可能性。它的出现极大的丰富管理理论的发展,也满足了实践的需求。分析时代需要,考虑文化背景,丰富研究内容,完善研究方法,扩展研究视角,有利于推进对我国企业文化的研究,从而积极推进我国企业文化建设的步伐。(作者单位:广西大学商学院)
参考文献
[1]周三多,陈传明,鲁明泓著:《管理学原理与方法》[M],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6月第四版.
【历史学基础包含】推荐阅读:
初中历史八年级基础知识过关07-08
2022——2023学年历史在原有基础上的提高计划10-09
历史历史剧09-05
高一历史学案图文06-30
历史学书籍推荐09-10
历史学考研院校排名09-24
历史学习之我见10-28
高三历史学情分析范文07-25
统考前历史学考研真题08-25
八年级下历史学案0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