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2024-09-24

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共12篇)

1.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一

职业生涯评估与调整

职业规划:卢梭说过,选择职业是人生大事,因为职业决定了一个人的未来,只有有了明确的目标,才会激励人们努力奋斗,并积极创造条件实现目标。经过两年的学习,我们现在面临了一个问题—毕业,意味着我们离开求学知识的殿堂,开始步入社会寻求职业。因此,现在规划好今后的发展目标尤为重要,职业生涯设计是一种人生的设计,也是命运的设计。大一的一年了解专业知识,熟悉环境,明确目标,适应大学生活,大一的目标实现了,拿到了一次国家励志助学金,学院优秀团员,大二应坚持自己的目标,为以后能快速的找到适合自己的工作而努力。同时由于自己个方面的事,现在对大一的职业生涯规划做一下评估与调整。

专业技能:经过两年的学习,知识的汲取,各种证书的获得,使我变得成熟与稳重,从企业需要的人才来看,企业需求的有四方面的人才,专家型,技术型,决策型,管理型。从我自身的角度来看,我没有较高的学历。也就代表着我没有较深的理论技术,随着长时间的接触专业,可能会成为一名专家型人才,但是,并不代表我现在是,决策型我们不是公司的高层,也不能成为我们的目标,可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们可以朝着那个目标前进,但是我们一定要认清自己的发展方向与自身的情况。所以我决定在技术性和管理型上发展。而且,随着就业压力的增加,我们不单单面对着我们要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因为技术是你在企业的立足之本,还要在你学好自己知识的同时学习管理方面的知识,我们不能确定我们所学的专业就不会在以后的发展中淘汰,现在企业最缺乏的是管理型和营销方面的人才。我们学的是材料成型与控制技术,我们面临的是钢厂,钢厂的企业,要的是利润,同时还要节能减排,就需要我们有更多的能力,我们才能在企业中更好的发展,所以我在这学期开始报了会计班,想拥有一份除了专业以外的能力。

一、评估的内容 职业目标评估:

1、假如在公司内一直不被其中,一直被排挤,我们刚刚开始工作,好的报酬并不代表今后有一个好的发展环境和成长空间,我们现在至工作三年的任务不是为了挣钱而去工作我们是为了学习更多的知识,只有我们现在又更多的知识我们才能看清一个企业的发展前景和自己的发展目标。我们在学校学习的都是理论知识很少和实践相结合,所以,我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要学会更多的实践知识,为我们的以后发展打下基础。然后我将重新选择公司。

2、假如公司在后期福利不好,或者工资水平与其他同等公司差距

悬殊时,我会选择离开公司,寻求新的公司。

3、假如公司倒闭,我会提前选好新的公司做准备,并且随时安排好自己以后的工作方向,至到公司结束运营后再到新的公司面试就职。

职业路径评估:

1、在大学阶段时,假如我发现我并不适合从事焊接工作时,我会选择走轧钢方向的路线,进入钢铁企业工作,并重新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2、在工作初期,假如我发现我并不适合从事轧钢工作,我会考虑走管理方面还有会计财务方面发展方向。

3、在工作中期时,假如我发现我并适合从事轧钢工作,争取机会,我会进一步提高自己在轧钢方面的知识,会考虑靠去钢铁方面的研究生。

4、在工作后期是,如果发现我并不适合从事高层技术管理工作,我会选择提前退休,或者到新的公司就职。

实施策略评估:

1、如果短期内工作过于劳累或者压力偏大时,过后我会选择请假,到外地散心修养

2、如果长时间处于过度劳累或者压力过大时,我会选择其他公司。

其他因素评估

1、假如身体出现重大疾病时,我会选择辞职,带调理好身体之后,再度就业。

2、假如家庭发生重大变故,如需要大量资金时,我会酌情选择工资较高的工资就职或者是抵押贷款;如需要长时间陪伴家庭时,我会选择辞职,陪伴家庭度过难关。

3、经济状况不足以维持整个家庭的开支时,我会尽量缩减开支,同时寻找第二份职业填补家用。

二、评估的时间

计划往往赶不上变化,这要求我要做好职业目标的评估和调整,及时了解情况的变化,通过对实际情况和目标的实现程度分析,做好职业目标的考核,修改和调整,重新制定适合自身发展的职业目标,确保可行性,才能完成职业目标的实现。一般情况下,我会一年做一次评估规划,并在年头制定该年具体计划,并逐月修订,将具体计划按照年月周细分,并做好总结工作。积极修正和合核查策略和计划,保证目标有效实施。

在特殊情况下,例如职位变更或者职业变更时期,我会随时评估并进行相应调整,我会酌情缩短规划周期,做到事事有计划。

三、规划调整的原则

1、成功标准

我的成功标准是个人事务、职业生涯、家庭生活的协调发展。只要自己尽心尽力,能力也得到了发挥,每个阶段都有了切实的自我提高,即使目标没有实现(特别是经济目标)我也不会觉得失败,给自己太多的压力本身就是一件失败的事情。

2、差距

A.从事钢铁企业的经验和与同事之间的协调配合; B.作为技术人员所必备的专业理论知识、创新能力; C.身体适应能力有差距。D.社交圈太窄。

3、缩小差距的方法 A.教育培训方法

(1)充分利用在校学习的时间,为自己补充所需的知识和技能。包括参与社会团体活动、广泛阅读相关书籍、选修、旁听相关课程、报考技能资格证书等。

(2)充分利用公司给员工提供的培训机会,争取更多的培训机会。B.讨论交流方法

(1)在校期间多和老师、同学讨论交流,毕业后选择和其中某些人经常进行交流。

(2)在工作中积极与直接上司沟通、加深了解;利用校友众多的优势,参加校友联谊活动,经常和他们接触、交流。C.实践锻炼方法

(1)锻炼自己的注意力,在嘈杂的环境里也能思考问题,正常工作。在大而嘈杂的办公室里有意识地进行自我训练。

(2)养成良好的锻炼、饮食、生活习惯。每天保证睡眠6-8小时,每周锻炼三次以上。

(3)充分利用自身的工作条件扩大社交圈、重视同学交际圈、重视和每个人的交往,不论身份贵贱和亲疏程度。

系别:

班级:

学号:

姓名

2.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二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

1)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是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自我剖析、自我定位, 并结合所学专业、兴趣特长、个人能力、外界环境因素、全面的职业认知等综合评定的基础上对未来的职业进行决策, 并确定合理的职业发展目标, 制定符合自己职业理想的中长期计划, 明确各个阶段的努力方向, 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生涯进行全面规划。

2) 最佳规划时期。人生有几个重要节点, 高考是对未来职业方向的一次重要定位。由于年龄较小对未来的规划并不清晰, 所以大学时代才是最佳的职业规划时期。大学生要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期, 学会对未来的职业生涯如何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作用

1、有助于提高求职就业的竞争力, 求职速度快

在全面的认知与自我测评进行职业决策后。, 在校学习期间积极准备达到所选职业的用人要求, 符合用人单位的要求, 提高了竞争上岗的能力。求职的目标明确后, 在招聘会、双选会上或应聘时就会很快的找到适合的岗位, 有的放矢, 加快了求职速度。

2、有助于提高工作的满意度, 职业发展前景好

被符合职业生涯规划的单位被录取后, 通常自己是认可的, 工作满意度比较高。拥有了稳定的工作心态, 能更快的适应职场, 工作中不断提高做人做事的能力和专业技术水平, 按照职业生涯规划发展少走弯路, 拥有较好的职业发展前景。

三、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问题

制定一个符合自身实际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是一件简单的事, 大学生在进行规划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问题。

1、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

有的学生不重视职业生涯规划或者根本不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多数是学校开设这样的课程或提出要求后才开始制定, 缺少主动性;有的为了应付学校的要求, 未经过深思熟虑, 随便对付;有的是对职业生涯规划制定的方法和步骤不清楚, 规划不完整;有的根本就不进行规划, 不在乎规划, 认为这个没用。

2、规划内容盲目乐观, 不切实际

有的学生在做职业规划的时候盲目乐观, 不考虑实际情况, 职业决策不切实际, 好高骛远, 是没有基础的空中楼阁。这样的规划实施起来极其困难, 甚至没有实现的可能性。

3、缺乏全面的职业认知和抵御风险的能力

有的学生对所选的职业没有全面的认知或一知半解, 不清楚都需要哪些职业能力, 导致在学生时代不能全面提高自己的职业能力。进入职场以后容易形成现实与理想的落差, 降低工作满意度, 不能迅速进入职业状态, 从而影响职业的持久度和职业发展前景。

风险评估是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要考虑的, 否则可能造成挫折或择业失败。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需要补救措施、备选方案、抗压的心态。在面对风险的时候, 还要以乐观积极的心态和合理的解决方案去妥善应对。

四、高职化工专业大学生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高职高专化工专业主要培养实用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 从事企业生产第一线的技术工人、检验员、采样员等。实际工作中, 部分学生通过专升本、入伍征兵、自主创业、跨专业就业等方式另谋出路, 从事本专业的学生该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

1、自我定位与自我剖析

一般来说, 一个化工企业内部也包括各个部门, 有负责生产的各个车间、原材料采购、销售、质检化验、安全生产、行政管理等, 不同岗位需要的专业技能有所不同。在制定职业规划之前, 首先要进行自我剖析, 分析性格特点、优缺点、兴趣特长等, 与自己较为期待的职业去比较, 看看自己是否真的适合这个职业。还要正确评价外界的各种环境因素和人为因素, 对自己进行准确的定位。

2、全面的职业认知

比较适合的企业有化工厂、制药厂、食品厂、机械电子加工厂等。对于行业要进行全面的了解, 包括工作的时间、工作性质、工作任务、实际收入、职业能力等要求。可以向具有实际工作经验的人去咨询, 及时关注行业发展的动态。

3、合理的职业决策

在自我定位与职业认知的基础上, 选择合适的职业方向, 在化工生产、食品、制药、机械电子加工等行业进行职业决策。职业决策就是要确定所要从事的职业, 要具有可行性, 要合理, 合理就是通过努力能够实现。决策本身就不是容易的事情, 职业决策更是关系到整个人生的职业发展, 要全面调研, 认真思考, 直至确定。不仅要选择行业还要选择岗位, 从工人、化验员、采样员、科员等一线工作做起。

4、制定中长期目标, 提高职业能力

设定目标应包括短期、中期、长期目标, 短期目标可以是大学时代提高本领, 为进入职场做好各项准备。中期目标可以是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 并迅速适应职场。长期目标是自己的职业理想, 要达到的高度。实现人生理想是奋斗拼搏的过程, 是艰难跋涉的旅途。要打牢基础, 一步一步的走稳, 全面提升职业能力。职业目标不是一成不变的, 可以进行调整, 始终向着有利于个人职业发展的方向去调整。

初入职场的起步阶段通常是要从生产一线、底层做起, 比较辛苦。刚毕业的学生要立足生产实际, 弘扬工匠精神、创新精神, 了解生产的全过程, 厚积薄发。不论是生产工人、检验员都要不断的加强专业理论学习, 研究业务提高能力, 树立长期目标。在知识和生产相结合的条件下, 努力考取职业资格证书, 职业能力证书, 最终获得高级工程师、高级检验师等职称, 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从工人成长为生产线的线长、车间主任、厂长、高管等。

五、结束语

3.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三

一、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取得重大成就

(一)《教育规划纲要》确立的主要目标基本实现

一是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招生规模大体相当。五年来,中等职业教育招生数占高中阶段教育招生数的比例保持在45%左右,中等职业教育成为“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二是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稳步增长。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招生数达到337.98万人,招生数占高等教育招生数的比例达到46.9%;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首次突破一千万,达到1006.63万人,非学历教育注册学生达到5593万人。高等职业教育为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做出重要贡献。三是职业院校正在成为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职业院校每年输送近1000万技术技能人才,占新增就业人口的60%,开展培训达上亿人次,大面积提高了劳动者素质。

(二)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基本形成

一是完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顶层设计。2014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教育部等六部门编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对构建新时期中国特色、世界水平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做出系统设计,提出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两步走”战略,2015年初步形成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框架,2020年基本建成中国特色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二是实现不同层次职业教育的相互衔接。为构建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相互衔接的职业教育体系,在高职分类考试招生、中高职贯通培养、课程学分管理等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探索。2014年高职分类考试招生151万名,占高职招生人数的45%。三是职业教育发展促进了终身教育体系建设。职业院校和社会力量办学开展多种形式的职业培训,每年开展政府补贴性培训2000万人次;扩大继续教育优质资源建设,推动多所高校免费开放数字化学习资源,为信息时代学习者人人学习、处处学习创造条件;推进学习型社会建设,教育部、民政部等七部门颁发了《关于推进学习型城市建设的意见》,每年举办全民终身学习活动周,参与的城市已达到900多个。

(三)行业企业及社会力量参与的多元办学体制得以建立

一是制定校企合作的相关支持政策。多地制定校企合作促进办法,明确企业举办职业教育的主体地位,从经费投入、税收优惠等方面支持企业建设实习实训基地,建立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到职业院校任教及教师到企业锻炼的制度,鼓励企业通过多种形式与职业院校合作,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行业企业举办职业教育保持一定规模。二是以推进集团化办学为重点,探索行业、企业参与办学的机制。全国建成职教集团超过1000个,吸引了近3万家企业参加,覆盖了60%以上的职业院校。2010年以来,集团化办学数量及参与集团化办学的企业数量稳步增长。三是民办职业教育得到发展。出台支持民办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鼓励民间资本参与职业教育,一些地方设立民办职业教育政府发展基金或专项资金,建立民办职业院校师生与公办职业院校同等待遇的保障机制,支持民办职业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推动职业教育办学体制的多元化。

(四)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

一是强化地方政府的统筹作用。落实政府职责,强化省、市、县“三级统筹”,完善职业教育统筹管理方式。二是完善职业院校治理结构。教育部印发了《职业院校管理水平提升行动计划(2015-2018年)》,推动职业院校章程建设,促进职业院校建立有行业企业参与的学校理事会或董事会、教职工代表大会等现代学校制度,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实现学校治理能力现代化。三是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和发展的新路径。教育部会同有关行业组建了基本覆盖国民经济各门类的62个行业职业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形成了教育与产业共同发展职业教育的组织机制。积极探索职业教育管理机制改革。辽宁省鞍山市建立职教城管委会,探索实行职业教育区域化统筹管理;安徽淮北市成立职业教育工作委员会,河南新乡市设立职业教育局,加强统筹管理力度;河南信阳市平桥区成立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局,实行职业教育和就业服务的无缝对接和有机融合。

(五)职业教育人才培养质量稳步提升

一是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部印发《中等职业学校德育课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教学指导纲要》,通过课堂教学主阵地,推进十八大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颁布《中等职业学校德育大纲(2014年修订)》,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主线贯穿始终,推进德育工作规范化。深入开展“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活动,激发学生坚定理想信念、施展才华。二是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教育部在总结各地开展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等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于2014年颁布《关于开展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的意见》,遴选了165家单位为首批现代学徒制试点单位。三是强化标准引领,全面对接职业标准,制定并公布410个高职专业、230个中职专业教学标准。四是推进职业教育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改革,在理实一体化教学、行动导向教学、课程国际化、优势特色专业课程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六)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加快发展

制定实施一系列政策措施,加快发展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把加强职业教育作为服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和促进新型城镇化进程的重要内容。一是强化省、市(地)级政府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责任,推动一批县(市、区)在农村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改革发展方面发挥示范作用。二是加强农村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建设,支持县级职教中心发展,扩大农村职业教育培训覆盖面。三是强化职业教育资源的统筹协调和综合利用,推进城乡、区域合作,鼓励职业院校走向县域开展广泛合作,增强服务“三农”能力。四是加强涉农专业建设,加大培养适应农业和农村发展需要的专业人才力度,积极开展新型职业农民培养培训工作。

(七)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水平不断提高

一是生师比日趋合理。2014年,中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86.30万人,生师比为21.3∶1,与2010年的26.6∶1相比,生师比日趋合理并逐步接近《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中规定的生师比20∶1的标准。2014年,高等职业教育专任教师数为43.83万人,比2010年增加3.42万人。高等职业教育生师比为17.6∶1,与本科高等学校生师比基本一致。二是“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得到加强。多地通过培养培训并举、实施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教师企业实践、对口培训和境外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双师型”教师的比例有了较大提升。三是教师编制和职称评定制度不断完善。各地通过制定中等职业学校教师编制标准,实行编制动态管理机制,加大兼职教师聘任力度,灵活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担任专业和实践教学,提高学生技能水平。重视教师职称评定制度改革。2015年8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深化包括职业学校在内的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各地制定和完善职业院校教师资格、职称标准,不断健全职业院校教师管理。

(八)职业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

一是经费稳定增长。2013年,职业教育经费总投入约为3450亿元,比2010年的1198.9亿元增长2251.1亿元;职业教育财政性经费为2543亿元,比2010年的814.2亿元增长1728.8亿元,增长了2倍多。二是制定生均经费标准,生均经费稳步增长。2014年12月底,19个省份、4个计划单列市及新疆建设兵团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共有22个省份和新疆建设兵团出台了高等职业教育生均拨款标准。生均公共财政支出不断增长。2013年,中等职业学校生均公共财政预算教育事业费支出达到8784.64元,比2012年增长16.1%;生均公共财政预算公用经费支出3578.25元,比2012年增长20.2%。三是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逐步落实。2014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再次明确要求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少于30%。各地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决定》的要求,确定并落实地方教育附加费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四是免学费和学生资助政策覆盖面扩大。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全日制在校生中所有农村(含县镇)学生、城市涉农专业学生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已享受免学费政策,占在校生的91.5%。同时,家庭经济困难和涉农专业的学生享受每年2000元的国家助学金,助学金覆盖率近40%。高等职业学校纳入了高等教育学生资助政策体系,高职奖学金覆盖近30%学生,助学金覆盖25%以上的学生。

(九)职业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不断完善

一是职业教育质量标准体系初步建成。教育部分别制定并颁布了中等和高等职业院校设置标准、专业目录和专业设置管理办法,对学校及专业设置的条件、程序等进行明确规定。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印发《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办法》,制定了《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指标体系》和《中等职业教育督导评估标准》,对督促地方政府依法履行举办职业教育的职责提供了制度保障。二是职业教育督导评估常态化。五年来,教育督导部门开展了系列的职业教育专项督导,对各级政府落实发展职业教育主体责任情况实施督促检查。2015年,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对天津等10个省(市)落实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情况进行了专项督导。三是教学质量监测和评估体系基本形成。教育部和各地积极开展职业教育教学评估,在评价标准、制度建设、学校内部评价机制等方面进行了许多有益探索和实践。2015年,教育部办公厅还印发《关于建立职业院校教学工作诊断与改进制度的通知》,对职业院校内部教学质量建设提出指导意见。

(十)职业教育发展环境更加良好

一是职业教育发展的社会环境得到改善。党和政府高度重视职业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对职业教育工作做出重要指示,2015年国家设立职业教育活动周,宣传职业教育,营造“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二是职业教育发展的政策法规支持体系逐步建立。《教育规划纲要》实施以来,各地站在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起点上,推动、谋划本地职业教育事业的发展,职业教育地方立法工作和政策制定取得重大进展,确保了职业教育有法可依、有法可循。三是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受到关注。各级政府通过提高收入水平、落户城市等政策不断提高职业院校毕业生和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二、面临的问题

(一)职业教育的规模达到《教育规划纲要》确定的目标任务存在难度

根据2014年中、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数统计,要实现 “到2015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达到22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达到1390万人”的目标,缺口分别为495万人和384万人。随着我国适龄人口逐步减少,,实现“2020年中等职业教育在校生2350万人,高等职业教育在校生1480万人”的目标存在一定难度。

(二)职业教育办学和管理体制有待完善

一是行业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法律保障与激励机制不足,行业企业在职业教育中的地位、责任、权力、利益义务等缺乏法律保障,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缺乏足够的动力和积极性。二是职业教育管理体制运转不畅,条块分割、多头管理、职能交叉等问题依然存在。三是职业院校缺乏充分的办学自主权,内部治理结构改革有待完善。四是市场作用尚未得到充分发挥,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教学、技能训练等方面与市场、产业发展存在部分脱节。

(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结构性不足和质量不高并存

一是职业院校教师数量不足,很多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生师比远远高于《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规定的20∶1的标准,部分地区和学校“双师型”教师比例较低。二是部分职业学校教师专业技能不足,缺乏相关的专业实践经验以及职业教育教学理论与方法的培训,教育教学能力不强。

(四)职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且差异较大

截至2014年底,仍然有12个省份未出台中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9个省份未制定高等职业教育生均经费标准。教育费附加用于职业教育的比例不低于30%的规定在部分地区尤其是县级政府无法落实,分属省、市、县管理的职业院校经费投入差异较大,中西部地区职业教育生均经费远低于东部发达地区。

三、对策建议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十三五”期间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为实现《教育规划纲要》的目标和编制“十三五”职业教育发展规划,本报告建议:

一是强化政府统筹,在普及高中阶段教育中,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普通高中教育办学规模大体相当不动摇,确保高中阶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协调发展。

二是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配套政策,加快建设中国特色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三是深化职业教育管理体制改革,加强现代职业学校制度建设,保障职业院校办学自主权,促进职业教育体制机制创新。

四是加强职业院校内涵建设,围绕“提高质量”主题,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完善职业教育教学标准,深化校企在专业设置、课程体系建设及教学过程等方面的合作,切实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适应性。

五是加强面向农村农业的职业教育,提升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质量,扶持农村、民族和贫困地区职业教育,发挥职业教育在扶贫、脱贫中的作用。

六是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提升职业院校教师教育教学能力。

七是建立省级财政为主的职教经费统筹机制,坚持职业教育公益性,进一步完善职业院校生均经费标准及动态调整机制,不断加大对职业教育财政投入。

八是进一步营造职业教育良好发展环境,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落实“十三五”规划建议中提出的“提高技术工人待遇”等政策,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

4.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环境评估 篇四

1、全国大学生就业分析:

20xx年全国高校毕业生495万,比20xx年增加85万人,20xx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预计今后三年内还将以每年50万的速度增长。

2、梦想职业就业分析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国内需要大量的高级技工(工程师),现在,机械工程师是一个比较吃香的职业,比白领更高工资!日益成为令人羡慕的、较具吸引力的职业之一。高级工程师将位列国内十大最短缺的职位的一、二名!但调查也同时指出--有不少求职者尚未能满足企业需要!

小结:我的目标职业前途一片光明,但道路也比较曲折,其要求我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这样我更应加倍努力学好专业知识!

二、目标职业要求分析

基本要求,作为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积极适应当今世界制造业全球化、信息化、绿色化、服务化的发展趋势,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成为具有良好职业道德和创新理念,掌握机械制造技术,懂得经济、管理知识以及有关国际通则的新一代机械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大纲所列考试内容,体现了一名合格的机械工程师应具备的各个方面的基本知识、相关知识与技能。要求我们不仅要大学所学的主要基础与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大学毕业后应扩展的新知识,因此,我必须要有较扎实的大学基础、毕业后踏实的工作实践和边工作边接受继续教育的不断积累!

总结:

5.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五

第二部分、环境分析与职业机会评估

(一)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

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共699万人,比去年增加了46%,而用人单位的人才需求量并没有明显增加。

专家称,20就业率在70%左右,有64万大学生落实不了工作岗位。

高校毕业生达727万人,增长28万。约120万人毕业就失业!

高职的情况尤为严峻。

年全国高职毕业生就业率是55%。

全国的总体就业率是70%,本科生的就业率是80%以上。

我国高职教育正处于探索期。

教育部提出来毕业生就业难点在高职,重点也是在高职。

(二)原因分析与应对措施

1、大学生“僧多肉少”、无职可就与用人单位求贤若渴、人才难得并存。

2、归根结底是教育与市场需要没有接轨。

3、大多数高校没有帮助大学生做好大学阶段的职业生涯规划。

4、大学生亟需为最终毕业进入社会职场做好知识技能和意识素质方面的准备。

5、大学生职规渐受关注,势在必然,形势所迫,应运而生!

6、西方国家的学校教育中早就有“职业生涯规划设计辅导”课。在美国,八年级(高中)时就做职业兴趣分析。我国高中生在懵懵懂懂时被分为文、理科。大学选专业很少考虑到其职业兴趣和能力倾向。

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重点大学的在校生调查表明――62%的大学生对自己将来发展、工作、职业生涯没有规划,33%大学生不明确,只有5%大学生有明确的设计。

应对策略:

1、从客观现实出发。职业选择必须从现实出发。首先要将个人的职业意愿、自身素质与能力结合起来,加以充分地考虑,估计一下自己能否胜任某项职业的要求,认真评价个人职业意愿的可能性,即进行准确的自我评价和定位。其次对职业岗位空缺与需求作出客观分析。

2、比较鉴别。在职业和就业者之间进行比较,将职业对人的要求具体化,比如教师职业有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艺术工作者要求有丰富的创作力等等。其次在选出的多种职业目标中进行比较。自己的条件可能适合好几种职业,应当选出那些更符合条件的,更符合自己特长和专业发展的,经过努力能很快胜任的职业。再次将职业提出的各种条件进行比较。因为人事某种职业所需要的各种条件是有主次的,每个人进行职业定向时也是考虑多方面的,所以当个人的素质符合某种职业的主要条件时,职业选择就比较容易成功。

3、扬长避短。在选择职业时,要清楚地知道自己的长处是什么、短处是什么。一般来讲,当职业与个人的理想、爱好、个性特点、专业特长最接近时,个人的主观能动性容易激发出来。因此,在选择职业时如果充分考虑到最大程度地发挥自己的专长,有待于个人全面发展等因素,走上工作岗位后,才有可能热爱自己的工作,才能把工作当作一件愉快事情去做,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创未来。

6.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六

一、建立不同专业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评价制度

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就是帮助学生了解自己的潜能、潜智、兴趣、性向与人格特质, 能力倾向、对职业的喜好等, 帮助他们确认自我的工作价值观, 形成正确的且符合社会主流价值体系的生涯观念。中职学校对职业生涯规划课实践教学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评价制度, 这个评价制度可以根据不同专业的教学目标及学生特点, 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效果等多方面来建立, 制定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量化评价标准。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采取小组推门听课、随机听课、片段听课等多种方式来看职业生涯规划课实践教学的效果和目标完成情况等, 经常性的进行检查评价。

二、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堂考核评价制度

中职生的职业规划课实践教学评价方式还需要在课堂上进行完善, 即完善课堂考核评价制度。完善课堂考核评价制度要求我们必须将过程性考核, 比如我们学生的出勤情况、课堂上的学习态度、实践成绩等和终结性考核进行有机的结合起来, 进行综合测评, 测评学生实践学习的学习过程, 学习行为, 从而为学生的学习决策提供信息和依据, 为教师以后的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提供经验。同时, 我们还要建立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理论考试与实践考试、开卷与闭卷考试等多方面的评价结合, 提高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的效果。

三、改革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评价方式

在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中, 按照起始、过程、终结三个阶段进行教学评价。比如起始阶段, 在课程实施前我们采用调查问卷、个别问谈等方式, 了解学生对生涯规划的有无了解、自我的认知程度, 对专业的了解及未来职业的打算等, 为终结评价阶段立下依据。在过程阶段坚持并完善对学生知识和技能的等级评价, 增加技能操作评价含量;重视学习过程和情意态度的质性评价, 通过记录学生的成长历程,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信心, 培养学生的个性特长。终结阶段是在课堂结束时进行课程效果评估。重发调查问卷, 调查学生课程满意度的等, 对课程结果进行分析, 改进课程设计, 为实施下一次职业指导做参考。

四、强调职业生涯规划课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重视过程性评价, 提倡多主体评价。评价方式多样化。包括书面作业、行为观察、问题研讨、情境测验、成长记录等。素质教育主张把各种评价方法结合起来, 例如把定性方法与定量方法, 自评与他评, 结果评价与过程评价, 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这样既可以充分发挥各种评价方法的优势和特长, 又可以互相弥补其缺陷和不足, 从而使评价的结果更加客观、公正。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 尊重并理解他人的观点与处境, 体验思维的乐趣, 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 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力。

五、进行职业生涯规划课过程性项目化评价

一是以项目为单位的课堂教学。学生课堂学习行为观察是评价学生学习情况的重要方法。学生的课堂表现评价可通过学生在课堂中积极性、主动性、合作性、自律性、创造性等因素进行综合评价。二是校内外活动。中职学校一般都与一些企业有着合作, 因此中职学校可以利用这一便利的条件定期的组织学生集中到企业参观, 了解企业的用工需求、汽修技术的真正就业现状, 学生通过实地考察了解当前人才需求:高级销售、高级维修等人才开始捉襟见肘, 维修配件经理、维修站服务经理等新型人才也急速升温, 培养了他们的职业认同感, 明确职业目标。三是实践活动观察。这方面德育教师应该和专业活动结合起来, 鼓励学生积极参加一些校内外的汽修实践活动, 培养学生的社会实践能力, 与人交往合作的能力等, 具体的评价老师可以根据学生参加课内外活动的次数, 主动性等各个方面来进行评价。

六、完善职业生涯规划课终结性评价

终结性评价教师可以制定一个终结性评价的时间, 一般都是以一学期为学习结束为时间。终结性评价可以说是每学期对学生的全面性评价。因此, 教师在终结性评价的时候应该将计算机信息考核, 过程项目化评价结合起来;教师在进行终结性评价的过程中还应该将学生与学生之间的自评、互评和家长对学生的评价结合起来, 给出一个综合性的, 科学的, 客观的评价成绩。如在“自我认知”的分项评价内容上, 笔者用操作之星、和平之星、自律之星、管理之星等来进行综合性的评价, 不但没有打消学生的积极性, 提高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和自信心。

新的课程评价标准给原有的评价注入了新鲜的血液, 中职生涯规划课程评价要坚持“以人为本”, 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和推敲, 关注学生个体的处境和需要, 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关注, 强调评价指标的多元化, 改革评价方式, 发现、发展学生多方面潜能的要求, 最终实现育有成效。

摘要:职业生涯规划课是中职学生的一项重要课程内容, 为实现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目标和任务, 增强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 必须改进教学教学方法, 改革评价方式。当前, 新课程改革目标能否实现的一个关键因素是看评价制度改革能否与课程改革配套进行。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就汽修专业如何对职业生涯规划课教学评价进行探讨。

关键词:汽修专业,职业生涯规划,教学评价

参考文献

[1]苗祥义.对中专学校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J].科学之友.2013 (05)

[2]赵荣.浅谈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中职学校的开展[J].职业时空.2013 (02)

[3]潘红霞.如何提升中职生职业生涯教育的实效性[J].新课程学习 (中) .2012 (08)

[4]郑天鹏.浅谈中职学生个体职业生涯规划达成的方法[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2 (03)

7.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七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主要指的是对教师职业与其专业发展进行逐步设计,调整教师对自身职业的需求,以满足学校长远发展的需要,以便达到学校与教师共同成长和发展的目的。而教师专业发展主要指的是在整体的专业生涯中,教师凭借着专业组织,对个人专业实行终身训练,以便能够很好地掌握自身教育专业的知识技能,实现教师专业的自主性,充分发挥教师专业道德,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师个人从事教育职业的素质。

二、 密切关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的结合

1. 明确教育目标,切合实际地发展

在现代化教育体系中,教师应建立自身专业理想,明白和确定教育目标,对自身的职业生涯起着相应的规划作用,在很大程度上能够指导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相结合。教师制定教育目标,可以在不同程度上认识到自己的长处以及在教育上欠缺的地方,因而要建立近期、短期和长期三个时间段的目标。教师在不断达成目标的过程中,可以充分了解到所欠缺的知识与技能并加以改进,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推动学生的学习。

2. 加快学校形成新型的管理理念

学校的管理理念已从传统型的监工管理形式向人性化、现代化和先进的服务型管理形式转变。在全新的管理理念中,校长与领导不仅仅只是学校的管理者,还是学校的指导者、监督员以及协调员。以教师和学生为核心,将新型的管理理念贯彻落实到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中以及专业发展中,由学校的管理者带动全体师生学习现代化的新型教育理念,并了解先进的管理模式,同时必须明确管理重点,真正做到以人为本。有效实行新的教育政策,促使教师能够更好地管理班级,与学生保持良性沟通,增强师生间的互动,以达到全面开发学生潜在能力的目的。

3. 全面适应教育的改革发展

教育是国家发展的基础,而教育发展的基础则是教师。在对教育实施改革的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到现有的教育体制、管理系统和培养形式等多方面内容,通过进一步深入研究和实践,促使教师能够逐渐适应教育的改革发展。传统的教育体系、管理系统和培养形式都会在不同程度上对深化教育改革造成一定的影响,同时也对实现人才培养的目标形成相应的制约。

三、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的关系

1. 教师专业取得发展的前提是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

在教师的专业发展中,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起着决定性作用,教师的专业发展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息息相关,两者之间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教师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自身获得素质与品质的提升,在不同程度上学生的学习会受到直接的影响作用,而社会、家庭以及学校也会受到间接性的影响作用,使得教师的专业发展不但可以获得社会群众的认同,还能够得到社会群众的支持。

2. 教师专业发展对其职业生涯规划有着相反的作用

对教师专业发展和职业生涯的进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教师职业进程比教师专业进程优先。在教师职业形成之后,才有专业发展的产生,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是伴随着教师职业生涯的形成而产生的,专业发展随着职业生涯规划的改变而发生相应的变化,所以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中,其专业的发展起着相应的制约作用。

3.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具有一定的相似性

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的过程中,两者在某种程度上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现代化教育工作中,明确要求教师制定与自身职业相关的计划,做好全面而长远的规划工作,可以有效解除外界存在的制约因素,促进自身专业的发展。在不同时期和不同环境下,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专业发展就会受到不同因素的影响,使两者的成长受到严重的制约,因此要学会利用这些影响因素克服出现的难题,不断完善教师职业的专业性。

4.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与专业发展属于密不可分的整体

随着学校逐步形成,教师这个职业应运而生。现代化教育不断地向前发展,其要求也越来越多,而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和教师专业的发展为了与之相适应,因而随着其所提出的要求做出相应的改变。两者在相互容纳教师职业与专业特点的同时,各自表现出其固有的特殊性,为了教育事业能够得到大力的发展,各自充分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由于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优先得到了发展,才可以对教师专业提出相对应的要求,因此教师这个职业若缺少了专业发展,那么职业生涯也只是泛论,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吸引的共性,是密不可分的一个整体。若从整体的角度进行分析,两者都具有共同要实现的目标,也就是使教师职业更具正规化,加强教师的专业性,以便能够在不同程度上全面服务学生。

四、 结束语

总而言之,教师专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教师的成长,可以逐步接受和消化新的专业知识,使得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提升。在发展的过程中,教师应坚持不懈地学习,对自身的专业知识进行反复的思考和探究,不断拓宽自身专业的内涵,提高自身专业水平,以达到专业成熟化的目的。教师专业的发展主要是强化教师的学习能力,使其能够终身进行学习和成长。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和教师专业发展是紧密相连的互利关系,同时也是教育实施改革工作的集中表现,与现代化教育事业的要求相适应。

8.大学生职业规划自我评估 篇八

我崇尚自由自在的生活,不喜欢被拘束。舒服安逸富裕的生活,是我的向往。从小就被教育要有团体合作精神,所以我一直认为,人最可贵的就是能团结合作,全力以赴。这样可以做到事半功倍。

我的职业价值观(进行过职业价值观测试):工作的目的和价值,在于不断创新,不断取得成就,不断得到领导与同事的赞扬或不断实现自己想要做的事获得优厚的报酬,使自己有足够的财力去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使生活过得较为富足。希望一起工作的大多数同事和领导人品较好,相处在一起感到愉快,是一种极大的满足。是一种极大的满足。

2.性格

比较外向,开朗,幽默,乐观的。也很率性。喜欢交朋友,擅长于与人沟通,人际关系佳,忠实可靠。

3.兴趣

平常喜欢打篮球,听音乐,逛街,交朋友。还喜欢上网,看些小说,喜欢看各种杂志类书籍。积极的培养各方面的兴趣,比如学吉他,对辩论方面的知识也很想去了解,想成为全方面人才。

4.能力

计算机应用,office软件应用,听从指挥,有计划有思考的去完成一件任务。有责任心,上进心,做事认真投入,擅长想象思维。可以充分发挥善于运用抽象思维、逻辑推理等能力来分析解决问题的优势,发扬独立钻研的学习精神。由于参加学生会和长期担任班干部,有丰富得管理经验,实践能力强。但缺乏耐心、毅力。

5.职业兴趣

我的职业兴趣很广泛,由于我是学管理的,对管理方面的知识比较了解,可以学以致用。希望能够在企业人事行政管理方面有所发展,自我表现和体现我的价值所在。

6.职业个性

喜欢独立地计划自己的活动和指导别人的活动,在独立的和负有职责情景中感到愉快,喜欢对将来发生的事情作出决定,想努力成位一位优秀的。在工作中形成一定个人魅力,得到大家的肯定及尊重。软硬兼用,以身作则。对自己未来有信心。

7.职业价值观

9.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九

11级城市规划

一、前言

我一直认为:“机遇总是降临于有准备的人”。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对于学习和人生的发展有莫大的帮助,毕竟把人生掌握在自己手里比随遇而安要好的多。它是人生理想高峰上的灯塔,它鞭策我向自己的理想加快脚步。我坚信“成功之秘乃为目标之有恒”。在今天这个人才竞争的时代,职业生涯规划开始成为在人争夺战中的另一重要利器。对企业而言,如何体现公司“以人为本”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人才理念,关注员工的持续成长,职业生涯规划是一种有效的手段;而对每个人而言,职业生命是有限的,如果不进行有效的规划,势必会造成生命和时间的浪费。作为当代大学生,若是带着一脸茫然,踏入这个拥挤的社会怎能满足社会的需要,使自己占有一席之地?因此,我试着为自己拟定一份职业生涯规划,将自己的未来好好的设计一下。有了目标,才会有动力。

二、自我评价

1、个人性格 :活泼开朗,有外向的一面也有内向的一面,对待工作负责认真,对待同伴友善,善于倾听别人,但有时会缺乏恒心。

2、个人兴趣:听音乐、看电影

3、个人特长:有扎实的专业功底,做事有条理,能吃苦耐劳,有较强的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善于与人合作,有团队精神,能快速适应各种环境,不断完善自我。喜欢创新,动手能力较强做事认真、投入做事比较认真仔细,很喜欢从事设计方面的工作,有很强的学习愿望和能力。做事仔细认真、踏实,友善待人,勤于思考,考虑问题全面。

4、个人志向:我作为中国规划建设的一份子,能本着“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去创造中国人民的理想环境。无论身处规划局还是中小型规划公司,都希望能为中国的规划事业出一份力。

三、解决自我盘点中的劣势和缺点

所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虽然恒心不够,但可凭借那份积极向上的热情鞭策自己,久而久之,就会慢慢培养起来,充分利用一直关心支持我的庞大亲友团的优势,真心向同学、老师、朋友请教,及时指出自存存在的各种不同并制定出相应计划以针对改正。经常锻炼,增强体质,以弥补海拔不够带来的负面影响。

四、专业分析

城市规划是一门自古就有的学问,每个民族都有其独特的知识组成.城市规划(Urban Planning)研究城市的未来发展、城市的合理布局和综合安排城市各项工程建设的综合部署,是一定时期内城市发展的蓝图,是城市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城市建设和管理的依据,也是城市规划、城市建设、城市运行三个阶段管理的龙

头。

城市规划是一门要求熟悉或了解较多社会科学的理工类学科,由于研究针对的“城市”是一个具有极强社会特征的对象,因此虽然研究成果大部分以图纸形式表达,却比其他工程类学科需要多得多的社会科学知识.经合理布局的城市空间既要满足美学要求和技术要求也要符合经济、政治等社会要求;城市规划专业就是使我们逐步在实践中学会综合、优化地运用与城市有关联的众多文、理知识,寻找城市空间布置的更佳方式.实践是进行城市规划研究的核心。

五、专业就业方向

城市规划师或建筑师--在规划院、建筑设计院或设计事务所从事城市规划设计、建筑设计、景观设计及相关课题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政府机关公务员--在规划管理局、土地管理局、住宅发展局、建设委员会等城建管理部门和计划委员会等政府宏观调控部门从事城建管理与课题研究.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500~3000元/月。

房地产公司职员--从事房地产开发前期可行性研究、房产项目设计策划、联系与指导设计部门等工作.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

房地产咨询与中介公司职员--替委托方进行房地产开发前期可行性研究、房产项目设计策划、代办委托设计与上报管理部门申请审批.起薪在大城市一般为1000~5000元/月。

六、专业就业前景

10.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十

关键词:教师;专业发展;职业生涯规划

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西方学者对“教师专业发展”的概念有两种基本理解:一是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二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过程(教师教育)。对教师专业发展可有两种理解,一种是“教师专业的发展”,另一种是“教师的专业发展”。前者被理解为教师所从事的职业作为一门专业发展的历史过程,后者被理解为教师由非专业人员成为专业人员的过程。所谓教师专业发展,是指教师的专业成长或教师内在专业结构不断更新、演进和丰富的过程。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有观念、知识、能力、专业态度和动机、自我专业发展需要意识等不同侧面;根据教师的专业结构发展水平,教师专业发展可以有不同的等级。

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专业化教师专业化既是一个过程,即教师职业向着业经证实的职业标准所要求的专业水平发展的过程;又是一个结果,即教师职业已达到业经证实的专业标准所要求的专业水平。教师专业化是指教师个体专业水平提高的过程与结果以及教师群体为争取教师职业的专业地位而进行努力的过程,前者指教师个体专业化,后者指教师职业专业化。从狭义上讲,教师专业发展更多地是从教育学的视角加以界定的,主要指教师个体的、内在的专业化水平的提高。而教师专业化则更多地是从社会学的视角加以界定的,主要强调群体的、外在的专业性提升。

从世界范围来看,教师专业化问题的提出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即激励教师的工作积极性、提高教师的质量,并不是通过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改善工作条件就可以解决的。必须从教师这一职业出发,从整体上对教师职业加以审视,通过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提高教师的质量、改善教师的社会地位,重新树立教师职业的社会形象,进而实现面向21世纪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一)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概念

对职业生涯的研究始于20世纪60年代,90年代从欧美传入我国,最早对职业生涯进行系统研究的是美国麻省理工学院的施恩(Edgar·Shein)教授。据美国组织行为专家道格拉斯·霍尔(Donglas T·Hall)的观点,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中所有与工作相联系的行为与活动以及相关的态度、价值观等连续性变化经历的过程,包括客观和主观两个方面。他把人的职业分为外职业与内职业。表示职业生涯的客观特征的是“外职业生涯”,指一个人在工作时期进行的各种活动和行为的连续体(一般是具体的,包括职位、工作内容、工作环境、收入、工作地点等,侧重于职业过程的外在标记)。表示职业生涯的主观特征的是“内职业生涯”,涉及个人的价值观、态度、需要、动机、气质、能力、发展趋势等(包括观念、掌握新知识、提高心理素质、处理人际关系、职业成果和荣誉感、自我实现等,侧重于职业生涯发展过程中的内心体验和感受)。

职业生涯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历程,是追求自我实现的重要人生阶段,对人生价值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职业生涯规划,也称职业生涯设计,是指组织或个人把个人发展与组织发展相结合,对决定个人职业生涯的个人因素、组织因素与社会因素等进行分析,制定个人一生中在事业发展上相应的工作、教育和培训的行动计划,并对每一步骤的时间、顺序和方向做出合理的安排。

职业生涯虽然是个体概念,是一个人的职业经历,但与其所在的组织密切相关,一个组织有责任、有义务为其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规划创造条件,帮助他们实现其职业生涯目标。这是一个动态的、非线性的过程,其主体是个人与组织,具体到教育部门就是教师与学校。

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就是根据教师的个体情况和所处的环境,结合教师与学校发展的双重需要,对决定教师职业生涯的因素进行分析,进而确定事业发展目标,并设计相应的行动计划的活动过程。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并不是直线、匀速的,而是一个成长、低潮与更新相互交替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教师职业生涯管理的核心,教师职业生涯管理能够把教师个人与学校的发展目标有机地结合起来,对教师职业生涯进行有效的规划,是实现教师职业生涯发展与学校发展双赢的重要手段。

(二)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

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职业生涯规划学说成为企业人力资源的重要内容,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创新之一,就是对个体进行职业生涯规划与管理。该学说为我国的教师管理开拓了新的视野,教师职业生涯是教师全部生命历程中最重要的阶段,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可以看作是教师“育己”的过程。选择了一份职业,就是选择了一种社会角色,最终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

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如何,决定了教师的生命质量和教育质量,因此,要关注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由学校和教师共同制定适合教师特点的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有利于增加教师在工作中的动力,使这一特殊群体看到自身的发展前景,感到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巨大的发展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挖掘自身潜能,更好地创造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从而体会到自我实现的满足感。把职业生涯管理理念运用于教师这一职业,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教师的素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当前,教师专业发展是教师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决定》提出了教师教育的概念,教师教育是对教师进行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即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进行职前培养、入职教育和在职培训的一体化教育,旨在促进教师在其职业生涯的所有阶段中的专业发展。

促进教师在其职业生涯所有阶段中的专业发展

每位教师在职业生涯发展的各个阶段以及所经历的时期会因个体特征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而有所不同,表现出个体职业生涯发展的特殊性。因此,在探讨教师职业生涯的发展时离不开对教师专业发展的考虑,需要在人的生命周期的框架内对教师的专业发展进行描述。

(一)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阶段

对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的探讨为教师教育提供了确定教师需要和能力的基础以及专业训练的基本内容,有助于为教师个人的专业发展道路指明方向,有助于教师选择与确定近期、中期、远期的专业发展目标。

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研究基本上植根于美国学者富勒(Fuller)1969年提出的“教师的关注”阶段论,它揭开了教师发展理论研究的序幕,以教师的共同心理特征、态度和实际需求划分发展阶段。

富勒认为:“个人成为教师的这一历程是经由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发展阶段而逐渐递进的。”具体包括四个阶段,即任教前关注、早期求生存关注、教学情境关注、关注学生。他的理论注重教师的职前培育时期以及准教师们的关注内容,在师资培养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忽略了教师个体的聘任、在职进修,把教师个体的成熟阶段作为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终结,割裂了教师教育的连续性与整体性。

1984年,结合对成人发展与人类生命发展阶段等研究的文献分析,费斯勒(Fessler)提出了整体、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教师职业周期动态模式),他把教师职业周期放在个人环境和组织环境中加以考察,教师所经历的职业周期是与这两个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他将教师的发展分为八个阶段:职前教育阶段、入职阶段、能力形成阶段、热心和成长阶段、职业受挫阶段、稳定和停滞阶段、职业低落阶段、职业退出阶段。他认识到教师会在漫长的职业生涯中遭遇挫折甚至陷于停滞,同时,他没有把年龄作为严格的划分阶段的依据,突出了教师职业生涯的循环性,把教师作为发展的个体放到各种对其产生影响的背景情境中,指出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是此消彼长与循环互动的过程。但是,费斯勒关注影响职业生涯的偶然和突发因素,相对忽视了较稳定、具有持久作用的事件和因素,这是其理论的不足之处。

斯德菲(Steffy)在费斯勒(Fessler)等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1989年提出了教师生涯发展模式的五个阶段,即预备生涯阶段、专家生涯阶段、退缩生涯阶段、更新生涯阶段、退出生涯阶段。从中可以发现,在教师的职业生涯中,其发展不总是一种正向的成长过程,有低潮期。在低潮期,如果适时地给予教师适当的帮助,教师就可能会重新追求专业成长。根据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适时给予教师适当的协助,能够挖掘出教师最大的潜力。因此,斯德菲的教师生涯发展模式比其他模式更完整、真实地描述了教师发展的历程。

叶澜教授从“自我更新”取向的角度把教师专业发展阶段分为“非关注”阶段(接受教师教育之前:无意识中以非教师职业定向的形式形成了较稳固的教育信念及与教育专业能力密切相关的一般能力)、“虚拟关注”阶段(师范学习阶段,包括实习期:在虚拟的教学环境中获得某些经验,有了对自我专业发展反思的萌芽)、“生存关注”阶段(新任教师阶段:特别关注专业活动中的“生存”技能,专业发展集中在专业态度和动机方面)、“任务关注”阶段(由关注自我的生存转到更多地关注教学质量)、“自我更新关注”阶段(不再受外部评价或职业升迁的牵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限度的自我发展,关注学生的整体发展)五个阶段。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实践中,随着时间的延续,教师逐渐从新手型教师发展到专家型教师。从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全程看待教师从新手型到专家型教师的转变,有助于帮助教师把握自己职业发展的方向,促进学校与教师分别在群体水平和个体水平上进行教师职业生涯的长期规划,有利于新手型教师以及不同水平的教师的成长。

(二)从新手型教师到专家型教师体现了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水平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在教师研究领域有代表性的研究是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心理学教授伯林纳(Berliner)的五阶段发展观与斯腾伯格(Sternberg)的原型发展观。

伯林纳认为:教师的职业发展是从没有教学经验的新手型教师成为经验丰富的专家型教师的发展过程。他从教师教学及学习技能发展的角度,提出了专家型教师的一般发展阶段:新手——是获取教学知识和技能的阶段;进步的新手——教学经验丰富了,但对重要的教学环节仍不明确;胜任——能自由地处理事件,但教学行为不能达到迅速、流畅和灵活;能手——积累了大量丰富的经验,但决策时仍带有随意性;专家——教学行为可达到迅速、流畅和灵活。

斯腾伯格通过对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的研究,发现新手型与专家型教师在知识、效率和洞察力等三个方面存在差异:专家型教师的知识整合更完整,有更多的教学法知识、教学背景知识;专家型教师解决问题的效率高,比新手型教师更能创造性地解决问题;专家型教师具有独创的洞察力与问题解决方法,能对问题的性质进行深入透视。斯腾伯格的研究为新手型教师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我国中学教师的职业生涯发展主要经历了四个阶段:学徒期或熟悉教学阶段、成长期或个体经验积累阶段、反思期或理论认识阶段(具有丰富的教学经验,但可能出现职业倦怠)、学者期(具有较强的教学监控能力和反思能力,主要任务是开展科研)。从第三个阶段开始,教师之间会出现发展上的差异,并导致最终成就上的差异。一些教师在经历了前两个阶段之后,可能不会再有专业发展,直至退出教师生涯,另外一些教师则处于持续发展状态,完整地经历四个阶段。

综上所述,教师是专业人员,教师的学科知识修养与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只是其专业化水平的部分表现,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及其行为的表现才是其专业水平与专业能力表现的重要领域。由于教育教学能力不同,教师处于不同的职业生涯发展阶段。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可以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教师专业发展贯穿于教师职业生涯的全过程。教师专业发展的过程也可以看作是教师职业生涯的演进过程。

参考文献:

[1]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

[2]申继亮.教师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3]胡志坚.专业特征和专业标准的研究与教师专业化[J].师资培训研究,2003,(1).

[4]傅道春.教师的成长与发展[M].北京:科学教育出版社,2001:95.

[5]肖晓敏.教师职业生涯的规划与管理[J].学前教育研究,2005,(6).

作者简介:

11.资产评估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十一

一、不断提高办学质量, 努力提高幼师学生的专业能力和加强技能技巧的培养力度

1. 加强幼教专业理论学习。

理论学习是专业学习的基础, 幼教专业学生要不断加强幼儿教育学、幼儿心理学、幼师英语、幼儿卫生保健、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等基础学科的学习, 注重中专学生理论水平的提高, 使得学生也具备相应的科研水平, 提高教学质量。

2. 加强幼教专业技能学习。

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的培养方向是:培养普通幼儿园的教师, 比较重视技能训练。因此, 中职幼教一定要找准定位, 加强学生的专业技能训练, 从舞蹈、声乐、美术、手工、键盘等方面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专业技能优势是中专幼教一个明显的就业优势。

3. 加强实际操作能力学习。

学生在校学习期间, 除了保证日常的课堂教学质量, 还要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教师是一个非常特殊的职业, 对于从业者的实践能力有很高的要求。因此, 在校期间应注重学生实际教学能力的培养, 定期带学生到定点的幼儿园实习基地实习、见习, 不断增加学生与幼儿接触的机会, 同时, 定期开展幼教专业师范生素质比赛:如上课技能、儿歌弹唱、教具制作、普通话、幼儿舞蹈等, 全面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强调学生的幼儿课堂的驾驭能力, 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4. 实行毕业生多证制。

毕业生的综合能力、素质是增强市场就业竞争力的关键所在。因此, 根据幼教发展的趋势, 要求学生具备各类职业资格证书:英语等级证书、普通话等级证书、计算机等级证书、教师资格证书也是很有必要的。理论基础好、实践能力强, 毕业之后就能够迅速地适应幼儿园的教学工作。

5. 通过继续教育提高学历。

虽然目前中等职业学校幼教专业学生有着较好的就业前景, 但随着我国教育的发展, 人文素质的提高, 社会对于幼儿教育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相应的, 对于幼儿教师学历、能力的要求也会随之增长。因此, 要求学生必须不断深入学习, 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接受继续教育, 提高学历, 使之能更好地服务于幼教教学。

二、深入研究幼教发展现状, 引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1. 了解专业, 认识自己。

幼教专业是一个有着很好就业前景的专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 对于幼儿教师提出的要求也就越来越高。因此, 不能好高骛远, 应该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中专的学历属于教育行业很低的一个学历, 只有不断提高自己, 锻炼自己, 才能在这个行业中立足并发展。

2. 清楚目标, 明确梦想。

确立目标是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的关键,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切实可行的目标, 以便排除不必要的犹豫和干扰, 全心致力于目标的实现。早教机构、亲子园教师。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发展, 家长对于早期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 相应的这些机构的教师需求也急剧增加。幼儿教育专业的毕业生就成了从事早教工作的最佳人选。专业育婴师。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统一制定了《育婴员国家职业标准》, 也有了专业的培训教材, 幼教专业的毕业生, 经过专业培训, 能够从事育婴的相关工作。

3. 制订方案, 付诸行动。

12.材料专业职业生涯规划 篇十二

我的优点:脚踏实地,能吃苦,上进心强,对知识的渴望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强,办事认真勤恳,对人热情真诚。兴趣广泛,喜欢唱歌、擅长写作,适应性较强; 自信心强,肯吃苦;具有一颗善良的心,待人真诚,具有一定的交际能力,语言逻辑性和表达能力较强,有较强的创新能力,:领悟性较强,善于学习和勤于学习;热爱生活,留心生活,有大局观,尊重他人。

我的缺点:有时有些粗心,理科类思维一般,有些情绪化。2我的专业发展与职业取向分析:

我所学的是材料成型及其控制工程。该专业属于工科类专业,对知识素质能力各方面均有很高的要求。我们将来主要在机械厂的一线工作,所以对身体方面的要求也很高。在知识方面,它要求我们具有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必备的数学、外语和其他科技文化知识;掌握机械类人才必备的计算机软件硬件基本理论;系统地掌握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掌握各种成型设备的结构、工作原理、设计方法以及应用、维修要求;掌握典型成型加工的工艺过程及方法;掌握用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具的方法。在素质方面,它要求我们有较高的政治思想素质、道德法律意识;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交往合作能力;身体素质。以及很好的职业素质,包括:质量意识、产品竞争意识、工程意识、团队精神、合作精神。在能力方面,它要求我们具有一定的协调工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具有学生应具备基本的工程实践能力、独立工作能力、创新能力。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收集、处理和使用信息能力、获取新知识能力;具有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及团结协作和社会活动能力;具有塑料成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具有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的能力;具有对成型设备应用、维修的能力;具有使用计算机三维设计模具的能力。

我的大学生涯规划:

长期目标:在大学四年里,我要从一个曾经懵懂无知少年逐渐的变得稳健成熟,我坚信这四年的所经所感都会是我人生最璀璨的光辉。我会用大学生活中的点滴告慰和启示自己,并引领自己走出迷茫,重归平静;我会让大学生活教我学会如何去面对困境,如何走出困境;我也会让大学生活教会我放下负担,勇敢的去寻找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觉。我会让 大学生活的所经所感变成一部雄壮的诗篇,在我忧伤寂寞的时候,给我激情:在悲凄怆然的时候,让我愉悦;在自怨自艾的时候,给我信心和希望。通过大学,我会更好更深地体味着以后人生路上的成功和失败、辛酸和汗水、苦涩和甜美。我们每一个大一新生来说,大学绝不是一个终点,它应该是一个新的起点;不应该是结束,其实是一个新的开始。大学的四年是我追求的四年,是我奋斗的四年,是我不断超越和发展的四年。校园中的谈笑风声,燃起的是我驰骋天涯的青春之火和一展宏图的雄心壮志。通过大学我要明白这样的人生哲理:不必为失去的伤心难过,更重要的在于努力争取新的收获。我们应该明白,峰回路转,两岸的风景在变,可水仍是水,生命的舟楫,最终还是握在掌舵人的手里。路在向前延伸,我们永往直前。未来的路总要自己走,大学四年留给我们的东西,足以让我们用一生去慢慢回味、体会。短期目标:大一:在学好基础课的前提下,多参加学校活动,增加交流技巧,学习计算机知识,争取可以通过计算机和网络辅助自己的学习。提高人际沟通能力。询问就业情况,为可能的转系、获得双学位、留学计划做好资料收集及课程准备,多利用学生手册,了解相关规定。

大二:把英语四级过了,把计算机二级过了。可以开始尝试兼职、社会实践活动,要具有坚持性,最好能在课余时间后长时从事与自己未来职业或本专业有关的工作,提高自己的责任感、主动性和受挫能力,增强英语口语能力,增强计算机应用能力,并开始有选择地辅修其他专业的知识充实自己。

大三:学好专业课。因为临近毕业,所以目标应锁定在提高求职技能、搜集公司信息、并确定自己是否要考研上。参加和专业有关的暑期工作,和同学交流求职工作心得体会,学习写简历、求职信,了解搜集工作信息的渠道,并积极尝试,加入校友网络,和已经毕业的校友、师哥师姐谈话了解往年的求职情况。大四:我的目标应该锁定在工作申请及成功就业上。准备毕业后工作的申请,积极参加招聘活动,在实践中校验自己的积累和准备;最后,预习或模拟面试。积极利用学校提供的条件,了解就业指导中心提供的用人公司资料信息、强化求职技巧、进行模拟面试等训练,尽可能地在做出较为充分准备的情况下进行施展演练。结束语:

上一篇:干部作风转变问题下一篇:新的一天开始的早安祝福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