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精选9篇)
1.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一
一、巧妙导入,启动思维
课堂教学的导入,犹如乐曲中的“引子”,戏曲中的“序幕”;起着酝酿情绪、集中精力、渗透主题和带入情境的作用。正所谓“转轴拨弦三两声,未成曲调先有情。”如讲“生活消费的作用”时,向学生出示从报纸上摘剪《妙趣横生》的广告,画面上许多奇妙的广告设计已经以一种无声的语言吸引了学生,接着进一步讲到:当今社会,商品经济的发展使广告身价培增,广告的设计者绞尽脑汁,千方百计地创作出富有个性而又引人注目的广告,谁的广告匠心独具,谁的商品在竞争中就能获一席之地。那么,有谁能讲一讲,为什么要做广告?一席话,如一石投湖,涟漪四起,学生们跃跃欲试,对这个问题进行了许多有趣的探索,如学生说广告是为了引起人们对某种商品的注意和兴趣,最终激起购买的欲望和行为。我就顺着“购买的欲望和行为”引出了主题--“消费的作用”。这样,通过巧设疑难,抓住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带着问题进行新知识的学习,整个课程就在学生跃跃欲试的心态中完成。
二、巧妙过渡,连贯思维
课堂情境的转换,教学环节的关联,知识点间的衔接,其过渡必须自然贴切。在教学过程的“关节点”上,凭借一两句“穿针引线”的话语,使整个教学过程衔接起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如讲述社会主义公有制优越性的表现时,向学生提出“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什么具有这些优越性?”然后顺水推舟,让学生对“坚持公有制,反对私有制”和“社会主义必然代替资本主义”作进一步的深刻理解。这样,过渡自然又巧妙,防止教学过程中“冷场”的出现和学生思维的“中断”,同时也保证了课堂教学的严密性和学生思维的连贯性。
三、巧设疑问,“共振”思维
教育家朱熹说过:“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有,须教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教学过程中,通过设疑、释疑、解疑,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愤愤,口悱悱”的状态,促使他们积极思考。当他们苦于“山穷水尽疑无路”时及时给予解惑,能收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效果。因此,我认为“巧”题设计要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如讲国有企业改革时,设置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让学生评析:某厂长(党员)承包了一个亏损企业,两年后该厂扭亏为盈,职工福利明显好转,根据承包合同,厂长年薪达12万是职工的4倍多。试问:厂长的高收入是否合法?是否属于自私自利的体现?是否违背集体主义精神和党员的宗旨?这样借用“热点”设疑,其真实感强,易引起学生共鸣,从而吸引学生参与对问题的探讨,听课精力集中,学习兴趣不衰。
四、巧设训练,拓展思维
思想政治课“练”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练”,有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题能力、启迪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练要得当,讲求效率,即要巧练。联系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练要得当,讲求效率,即要巧练。联系实际是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活力和源泉之一,“问渠那得清如许,唯有源头活水来”。“练”,力求“新”和“近”,“新”即新颖性,富有时代气息:“近”即贴近教材、贴近学生思想和生活实际。如,讲“价值规律”时,我引导学生如何正确看等不少商家、厂家的产品价格大战?鼓励学生用价值规律的知识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有关知识谈自己的看法,鼓励标新立异。让学生积极思考,实话实说,展开讨论,效果特别佳。
政治课的“练”也要灵活设计“想一想”、“议一议”、“试一试”、“六个”W“的方法”等等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试验基地”。如学习“依法治国原则”内容时,采用六个“W”的方法提出问学生进行训练:WHAT--(什么)什么是依法治国?WHO(谁)--依法治国的主体是谁?WHY(为什么)--为何要依法治国?WHEN(什么时候)--什么时候提出?WHERE(哪里)--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哪些机关尤为要遵循?HOW(如何)--如何依法治国?通过利用六个“W”创造性质疑解难,让学生一个一个问题中接受新的知识训练,形成一个依法治国的知识网络体系,掌握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达到巧练的最佳效果。
五、巧用材料,激发思维
在教学中巧妙加入“调料”,补充一点趣味性知识,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知识的消化能力。我采用漫画、表格、图片等,增强幽默感、直观性。如在哲学常识教学中,我引用“只要闭上眼睛,世界上就没有什么悬崖”这漫画来讽刺主观唯心主义者,使学生在形象直观中掌握了主观唯心主义特征和错误的实质。又如讲“要正确对待逆境”时,在课堂上放歌曲《二泉映月》,同时投影仪显示字幕:这是瞎子阿炳的代表作,他的一生坎坷多难,而创作出的这首曲子,闻名中外!曾使一个世界著名的指挥家感动得热泪盈眶。接着播放《命运》,投影仪上显示字幕:贝多芬,一个双耳失聪的人,创作的这着《命运》交响曲,成为全世界的千古绝唱,它不知鼓舞了多少人去追求自由和真理,与命运抗争。这音乐和学生心里的画外音共同作用形成了一股强大的冲击波,使学生心潮起伏,情绪激动,反响非常强烈。这样的“调料”,打破了沉默的气氛,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发展思维,培养情操。
六、巧用语言,明理导行
教师主要是通过语言把人类所创造的知识财富传授给学生。政治课的感染力离不开教师的语言力度、语言技巧和语言风采。恰到好处地运用贴切的比喻、动人的故事、感人的情节、脍灸人口的诗歌,以及适当的手势、眼神等体态语言都能增强语言的艺术效果。如采用寓有哲理的诗句、古文来丰富补充思想政治课的内容。引用白居易的“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来说明时序变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用“刻舟求剑”来说明动与静的关系和事物总是在不断变化的道理;又以“东施效颦”启发学生,一切事物必须从实际出发,具体问题必须作具体分析,而不能一概而论。此外,还引用诗句或歌词来说明观点,增强说服力。在讲“必须坚持联系的观点”一课时,我以饱满的热情,为学生朗诵了爱国将领冯玉祥的一首诗:“鸟爱巢/不爱树/树一倒/没住处/看你糊涂不糊涂,人爱家/不爱国/国如亡/家无着/看你怎样去生活!“听罢这首爱国诗,学生被冯玉祥将军高尚的爱国情怀所打动,懂得了家与国的密切关系,受到了一次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通过形象生动的语言,尽力营造情趣盎然、欢快愉悦的教学环境,解除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疲劳,不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及情趣,深化课堂教学主题,使学生在美妙的情韵中,汲取知识的营养,内化为信念,产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的神奇效果。
七、巧妙收尾,回味无穷
新颖别致的开头,引人入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回味悠长的结尾,引人思考、给人启迪、深化和升华所学知识、引导学生学以致用、增长才干。巧设悬念,不失为结束课堂教学的一种好主法,使其“词已尽,意未穷”。在结束时,根据知识系统性,承上启下地提出新问题,既使新旧知识有机紧密相联,又激发学生新的求知欲,为下次教学做好充分准备。如讲“意训能够正确反映客观事物”我这样作结:楼房按设计图建造,设计图属于人的意识,那么它是不是自行变成楼房的呢?这样结尾造成“欲知其中缘由,且听下回分解”的学习期待。即设置了下一课的悬念又诱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收到了“课虽尽而思不断”的效果。
高二政治解好图表题先要过好审题关
一、读标题语
标题往往是图表的中心,对理解试题的核心观点有重要的提示和导向作用。我们不能将这些解题的有效信息轻易抛弃,这些标题提示往往是解题的关键和突破口,有的甚至是答案的组成部分。
二、读图表内容
图表所反映的各种现象都是通过数据的变化反映出来的,只有通过横向或纵向比较,总观数据的起点和终点,形成总体印象,才能结合标题提示和脚注来说明问题的态势、变化的程度或变化的趋势。
三、读“注”
表格后的表脚注与表格有必然联系,是图表材料的必要补充和延伸,如果忽视了“注”的,内容,就无法全面、辩证地分析问题。
四、读图表是内在联系
图表之间的联系是多种多样,如现象和本质和联系、现象之间的联系、前后相继的联系,也有正反两方面的联系,而最常见的是因果联系。
五、读表格材料要求与读设问相结合
依据题目要求把设问与材料有机结合起来,带着问题有针对性地审读,使所读材料更具有指向性、有效性和综合性。因为设问规定着答题思路和方向,有很强的指导性,学生偏离了任何一方,都不能得出准确的答案。
2.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二
近年来, 随着新疆义务教育阶段“双语教育”工作的不断推进, 以及少数民族学生汉语水平的提升, 以民汉合班为主要形式的教学模式已经成为新疆高校教学管理体制改革的必然选择。 “民汉合班”是指把民汉学生统一编班, 通过统一教学大纲、 统一考核标准等方式进行培养的一种教学管理模式。 这种模式是在以往汉语言教学班级中插入 “民考汉”、“民转汉”、“双语班”等学生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的[1]。 其目的就是为了提高少数大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在实际教学中笔者发现, 这种模式为各民族学生的接触与交流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对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交流、增进彼此的了解具有重要的作用, 但与此同时给《教程》的教学带来了一些新的情况和问题, 亟待关注。
一、民汉合班模式下《教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 部分少数民族学生汉语能力较低。
民汉合班教学中, 少数民族大学生首先面临的问题就是语言差异性问题。 近年来, 随着新疆地区大力发展“双语教育”和“预科培养”, 大部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汉语水平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 并在汉语水平资格考试中达到了基本要求。 但是, 在课堂中我们发现, 依然有一部分学生的汉语水平资格考试并没有达到要求, 甚至部分学生虽然汉语考试成绩达到了一定的要求, 实际的汉语交际水平依然很低, 听不懂老师的授课内容, 这严重影响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如果老师照顾少数民族学生听课质量, 采用如放慢语速、大量的书写板书、反复解释等方式, 汉族学生又会产生厌烦心理, 从而影响整体教学质量。
(二) 教材整体难度过高, 不适合作为高校公共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第一, 从《教程》内容来看, 它涉及历史、民族宗教理论与政策等多方面的内容, 是一门综合性和专业性很强的课程, 而教材的编写以专题化方式呈现, 特别是历史部分打乱了时间轴线, 很多学生因缺乏基本的历史知识很难看明白教材内容。
第二, 《教程》的编写忽略了新疆地方文化的特殊性。 新疆历史中人名、地名和地方文化中的特殊词汇在教材中缺乏相应的语义解释和维汉互译。 如对“阿古柏”的翻译, 如果没有相应的维语标注, 很多少数民族学生不知道所谓何人;“麻扎”一词也是如此。 这大大降低了学生的自学兴趣。
(三) 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差异比较大, 增加了授课的难度。
民汉学生因生源地和自身文化不同, 文化差异性较大。 汉族学生对中国历史和传统文化认知程度比较高, 而少数民族学生比较关注新疆地方历史与本民族文化, 这也给老师的案例选择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四) 民汉合班对老师的文化素养和语言能力提出了挑战。
第一, 就民族老师而言, 有一部分民族老师的汉语能力和知识储备不足, 很难满足汉族大学生的学习需求。
第二, 就汉族老师而言, 其要强化教学效果, 增进与少数民族学生之间的情感交流, 也需要一定的少数民族语言作为辅助教学手段, 而这对于很多老师来说都是很欠缺的。
二、强化民汉合班班级《教程》教学效果的对策
(一) 转变传统教学模式, 突出学生的学习主体性。
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 教师总是承担着“传道、授业、解惑”的任务, 被定位为课堂教育中话语权的主导者, 学生成为被动的倾听者和接受者, 这无形中限制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教程》课程不是简单的理论灌输, 而是通过对新疆历史和民族宗教理论政策的讲解, 让学生正确地认知新疆历史, 以及党和国家民族宗教理论政策, 引导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五观”和“四个认同”。 这就要求老师必须要有问题意识, 时时把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和关注的问题。 因此, 强化《教程》的教学效果, 凸现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首先就要转变传统的教学模式, 充分利用民汉合班的有利资源, 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让学生自主参与到教学过程中, 这对促进不同民族学生之间的文化认同、强化教学效果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 民汉合班教学应该逐步推进。
民汉合班教育模式的实施, 最主要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少数大民族学生的教育质量, 培养高素质的少数民族人才。 因此, 民汉合班教学的推进应该根据少数民族大学生实际语言能力逐步推进, 而不能搞“一刀切”, 单纯为了合班而合班。
(三) 《教程》课程的教材编写必须要求明确的定位。
第一, 《教程》作为新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必修课程之一, 它所面对的教学对象并非某一特定专业, 而是涉及各个专业和各民族的大学生, 因此教材的编写必须要线索明晰、目的明确。 为了实际的教学效果, 强化各民族大学生的教学效果, 尽量对新疆历史中人名、地名和地方文化中的特殊词汇作相应的语义解释和维汉互译。
第二, 作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 其所涉及的内容必须科学严谨。 如:在教材中提到“在新世纪、新阶段, 我国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出现了一些影响民族团结的新情况、 新问题, 主要有: ……三是随着人口流动规模的不断扩大, 一些进入少数民族地区经商务工的汉族人口, 出现了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缺乏理解和尊重的某些情况[2]P87。 近年来, 伴随着我们经济的不断发展, 不同民族人口的区域性流动日益加大, 在这一过程中, 不单单会出现汉族对少数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缺乏理解的现象, 还会出现少数民族与少数民族之间, 甚至是少数民族对汉族文化等的不理解现象, 对现象的认知在教材中应该尽量避免这种单一化的描述, 把问题归结在某一方面。
(四) 尽快编写与《教程》配套的教辅材料。
因受课时等条件的限制, 教师很难在课堂上做到面面俱到。 所以, 编写相应的教辅材料就显得尤为重要, 特别是对有关热点、难点的解读, 急需相应的材料作为辅助。
(五) 强化师资培训的力度和范围。
第一, 对从事《教程》教学工作的少数民族老师继续加强汉语授课能力的培养。汉语能力的培训不能仅限于HSK的考试, 应根据民汉合班的需求, 有目的、有选择地进行《教程》 专业授课能力的汉语培训。
第二, 基于《教程》在新疆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独特地位和课程体系所涉及内容的复杂性, 应该有计划地对代课老师的进行系统化的专业培训。
总之, 民汉合班《教程》教学面临的情况比较复杂, 造成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因此, 我们应该正视在《教程》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 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 这对于我们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增强“四个认同”意识和政治鉴别力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钦.试谈“民汉一体化#课堂教学中的创新教育问题.教育在线, 2011年第7期.
3.高二语文课堂真实性评价模式初探 篇三
关键词: 高二语文 真实性评价 评价模式
本文将传统的高中语文课堂与真实性评价的课堂做对比,弥补传统课堂的不足,指出传统课堂的缺陷,针对现代化的学生实验真实性评价的课堂,力图让学生在真实性评价的课堂上体验新的学习方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并从中提出对于真实性评价的措施和策略。
一、高二语文课堂评价现状
在现在的高二语文评价课堂上,主要存在的是课堂即时评价,意思就是语文教师在课堂上对于学生的行为和学习做出即时点评和评价,这就带有很大的主观性色彩,教师有时候无法正确对学生进行评价,造成激励评价的缺失,以下就是一些语文课堂评价的问题。
(一)忽视过程评价
教师和学生在共同进行课堂交流时,是作为一种教和学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在给出学生一定的评价时,没有遵循课堂体验的原则,未从学生主体性出发,考虑学生的心理过程和感受,给出学生中肯和正确的评价,造成忽视过程评价,对学生造成伤害。
(二)忽视个体差异
教师在课堂教授知识的过程中,忽视个体差异性,学生参差不齐,教师经常将学生作为一个统一体,一蹴而就,忽视学生个体性,学生的思维和学习进度和理解能力不同,教师在这个方面应该注意。
(三)忽视学生变化
教师在课堂上给出即时评价以后,没有考虑学生主体感受,就会造成对学生的轻视,学生在行为上和心理上做出一定变化,而教师忽略了学生的这种变化,就会导致学生学习的兴趣丧失和学习成绩下降。
二、高二语文课堂真实性评价的探究
根据传统的即时性评价之后,我们找到了即时性评价所存在的一些问题,并根据真实性评价的特点对课堂做出调整,但是在实施过程中我们不免会遇到很多问题,教师和学生的共同转变及开展的复杂性,但是我们仍然要学习真实性评价优秀的地方,以下就是一些在高二语文课堂中真实性评价的实践。
(一)言语真实
教师在进行真实性评价的课堂上,要注重自己的语言尽量真实,客观地对学生作出评价,比如在学习《雷雨》这篇文章时,教师就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生性格让学生情景再现,还原各个角色的语言,让学生在这种情景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同时感受角色之间的心理变化,更好地理解课文,同时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给予学生评价和鼓励,将会让学生树立一定的自信心,在之后的课堂上勇于挑战自己,勇于发言,这就是真实性评价中语言真实的作用。
(二)逻辑真实
不论在什么课堂上,都要讲究逻辑,不仅数学,对于语文课程同样要注重逻辑的真实。比如说我们在学习文言文《琵琶行》时,就要以逻辑思维分析这篇文章,同时将文章条理地划分为几部分,分开讲解,在此基础上再分析这几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从而把握全文,这样就会加深对于这篇文章的印象,更好地分析清楚其所表达的主旨及情感的变化问题,这就是我们真实性评价中的逻辑真实。
(三)情感真实
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交流过程中,要注重情感的交流和碰撞,对于师生的关系要注重情感的真实。比如说在学习马丁·路德·金的《我有一个梦想》时,不仅是分析当时的环境及社会状况,感受作者的真实梦想,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还要注重引导学生树立自己的梦想,进行真实的情感交流,不仅是作为一名教师传授知识,更是作为一名朋友与他们进行情感交流,作为他们梦想的引导者和督促者,帮助他们完成和实现自己的梦想上打好基础。
(四)工具的使用
在课堂上,不仅有书本这一类东西,现代化社会,我们利用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演绎了很多抽象化的东西作为形象化的东西,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我们可以借助其他工具,展开课堂讨论和交流,比如说录音机、录像机和成果展示卡片,将课堂记录下来,这也是真实性评价的课堂的一部分。
三、结语
真实性评价的课堂探究,分别从言语、逻辑、情感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交流,同样是教师在课堂上应该注重的问题,也是相比于传统的课堂不同的地方,通过真实性的评价,将会让高二语文课堂变得富有生机和活力,同时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成绩的同时,情感得到很好的释放,让他们健康成长的同时,促进他们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闫宗美.浅谈如何优化语文课堂评价[J].中國民族教育,2008,(01).
4.特色课堂教学模式 篇四
运用什么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能够全面提高教学质量,实现课堂效益最大化,是我们教育工作者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新课程改革迫切要求我们深刻探究的重大课题。
一是有利于处理好教和学的关系。过去教师备课,主要是备教不备学,写教案不写学案,研究教学不研究学法,课堂教学是“以教为本”,而不是“以学为本”。但是,教学规律和经验表明,学习主要是学生自己的事,学生的知识和能力最终是靠学生自己建构起来的,而不是靠教师“装”进来的。教师全部教的活动,对学生来说,只是一种外部条件或外在控制机制,这些外因作用发挥的程度,最终取决于学生能否在其学习动机这一内在驱动力的作用下,形成一系列积极主动的学习活动。诱思探究学案法的本质就是把教师教的过程转化为帮助学习学的过程,教师努力组织学生有效地利用课堂时间和空间资源,展开自学或互动的学习活动,使课堂成为学生生动活泼地获取知识、发展自我的过程,实现课堂效益的全体化、全面化和最大化。
二是有利于处理好讲和练的关系。过去的课堂堂,教师讲得多,学生练得少,尤其是文史政这些人文学科,把练习全部放到课下,不但加重了学生负担,而且由于缺乏教师督导,训练也难以落实到位。诱思探究学案法把课堂时间的l/4专门用于训练。学生在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知识和方法得到迁移、延伸,并把它转化为能力。三是有利于处理好三维教学目标之间的关系。过去教学主要关注的是学科基础知识的传授和基本技能的培养,三维教学目标往往落不到实处。其原因在于人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主要是靠实践的磨励,而不能靠灌输。诱思探究学案法是教师带着学生去探究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活动成为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和相互交流的综合活动过程,这显然有利于新课改提出的三维教学目标的实现。
实现“三个转变”
一是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得主动了。过去对课堂教学如何进行,学生课前是盲然无知的。现在有了学案,学生对课堂学习的内容、程序,课前就可以明明白白。
此外,复习检查、导学探索和应用演练这些约占课堂3/4的时间内,都是以学生为主体来开展活动的,即使是教师的精讲环节,也坚持少而精和诱发学生思维的原则。这样学生就能够做到积极调动其感性经验来理解理论知识,积极调动其已有知识来建构新知识,形成新的知识体系。
二是课堂由面向部分学生变成面向全体学生。过去课堂靠教师讲解为主,往往只能针对某一层面学生的问题,讲浅了委屈了优等生,讲深了难为了学困生,而且在应试教育思想指导下,教学往往只是针对高考上线有望学生,其他学生成了陪读生。现在学生以自学和演练为主,不同层面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帮助下学有所得,都有了较大的进步。三是为教师的提高搭建了平台,同学科的各个教师要使用同一学案,只有通过深入地集体研究,学案才会有普遍适用性。这样,大规模多层次的教研活动的经常开展,对教师的提高特别是新教师的培养大有裨益。此外,课堂上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往往会有出现一些预设不到的新思想、新问题,也会使教师得到许多新收获。
复习检查
该环节要检查的是上节课所学的内容。这与传统教学的复习提问有相似之处,也有很多不同之处。具体操作环节是:①它不是只提问几个学生,而是在抽查几个学生板演的同时,要求其他学生把答案写在学案预留的空白处。②师生共同评改答案。板演的答案比口头语言更具直观性、确定性和简洁性,能使大家都看得清想得明,便于共同修正。③对回答优秀和良好者,给予表扬,让其享受成功的快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④全体学生都修改、评析自己的答案,课后再上交给老师检查。这样,大多数学生就由只当观众,变成了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使复习检查成为促进全体学生自觉主动复习、提高的过程。
复习检查的题目要小而精,教师要把复杂的大问题分解为只抓关键性内容的小问题,以保证本环节在7分钟左右的时间内完成。
导学探索该环节是让学生先自主学习教材,类似于传统教学的课前预习,其区别在于这种自学不是放在课下而是放在课上,学生在学案所列提纲和思考题的引导下,在教师的现场督促和帮助下,初步掌握“双基”学会自学。导学探索的题目要体现教材要点,在形式上既有填空题也有讨论题,前者要求学生各自独立完成,后者鼓励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在开始自学前,教师可用学科典型事例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这一环节要控制在10分钟左右,对教材易懂的部分要求粗读,过难的部分可暂时放过,放到下一阶段解决。学生自学时教师要积极巡视督查,对个性问题可随机点拨,对共性问题要分清性质,学生能合作解决的就近组织讨论,解决不了的放到精讲阶段突破。要特别注意培养学生发现新问题的能力,抓准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难,更具实际意义。
诱思精讲传统教学中教师讲很多,学生很难长时间高度集中注意力,因而效果较差。诱思探究学案法中的教师讲解,必须少而精,要抓住关键处,讲到点子上;还必须调动学生思维,与教师从思想上交流互动。要做到“三讲三不”:①只讲学生自己难以学会的问题,不讲学生靠自己能学会和已学会的问题;②教师讲解的着力点是理清思路、指点方法,而不是知识和答案;③教师讲解的最佳方式是创设情境,引导学生一同探究问题,要引发学生思考和讨论,不要唱独角戏。学生讲对的,教师一般不再讲,讲不到位的,教师补充。对于那些过于艰深的问题,教师可以举例分析讲解。教师讲解时要辅之以简洁醒目的板书(要预先设计好),运用必要的现代化教学手段(要确实有助于突破难点,不能多而杂),语言要准确规范、深入浅出,尽可能用最少的话把道理讲清,使知识系统化。还要特别关注学困生的反应,力争使每一个学生都能完全掌握。应用演练演练的目的是巩固“双基”,并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演练的形式,可以是实际观察、口头答辩、实际操作或者书面练习作业。
教师要精选练习题,要把握适量性、典型性和层次性原则。适量性要求题目内容切合学生实际,难易适度,数量适当,当堂训练以不超过10分钟为宜。典型性要求题目充分体现教材主旨,反映重点和难点,抓准关键处,使学生通过练习能达到巩固“双基”、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目的。层次性要求依据学生不同水平,设置不同的题目。优等生可以不做某些偏易题,学困生可以不做某些偏难题,但所有学生必须在限定时间内,独立地、高质量地完成各自的必作题。我的困难设计这一环节是让学生提出本节课学习探索过程中遇到的疑问、困惑,这实质上是教师获得教学反馈信息的环节,教师可以就共性的问题进行集体辅导,也可进行单独辅导。
我的收获设计“我的收获”是让学生养成“回头看”的习惯,收获可能是知识能力上的,也可能是方法上的。只要学生有新的收获,就可以写进此栏。
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对上述几个模块,教师要依据学科特点、课时内容和授课类型予以灵活掌握,作出恰当安排,做到既有基本模式,又不简单机械地搞“模式化”。
进行特色课堂教学,有两个方面的要求:
1、从学生学的方面来说,必须有一个好的学案作指导,因为学生无论在导学探究环节,还是应用演练环节,都是围绕学案上的导学提纲和演练题目来进行活动的。这些提纲和题目既要体现教材主干知识,又要切合学生实际特点。而要编制出这样的学案,要求教师必须在充分把握教材和学生情况的基础上,认真进行教研,搞好集体备课,真正使学案成为全体教师集体智慧的结晶。
2、从教的方面来说,教师必须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写好教案。要使学案上的提纲、题目“活”起来,就要把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调动起来,使学生深入到学习中去。教师的教案要精心设计,内容可以是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如何画龙点睛式地启发点拔,选择什么样的材料,设置什么样的题目,如何诱思分析,甚至采用什么样的语言和板书等。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和先进的教学手段。一方面,它能使学生所学的内容当堂巩固,最大限度提高课堂效率。另一方面又能激发学生学生的兴趣,提高教学的实效性。
5.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五
——刘寨镇第二中心小学道德课堂建设汇报材料 各位领导:
下午好!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指导工作,我们是一所农村寄宿制完全小学,学校有教学班19个,在校生931人。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提高,教育也在发生着巨变,如何让教育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需求,已成为每位一线教师的职业责任,而道德课堂的理念正是顺应了当今形势下教育改革的需要。下面将我校对于教师在道德课堂上的种种做法汇报如下,请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在当今教育呈现浮躁的局面下,学生的主体地位丧失,生命活力缺失,少了那些积极的、愉快的、兴奋的成功体验过程,而道德课堂理念正如沙漠中的一汪清泉,让教师在理念上得到了更新,职业责任感得到进一步加强,针对道德课堂提出的新理念,我们制订了“五步主体教学模式”即出示目标——导入新课——引导学习——反馈练习——课堂总结,在这五步教学中,特别是第三即引导学习中,应当发挥学生的总体作用,让学生其成为了课堂的主人,运用了主体多元、形式多元的方式,让小组合作学习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学校对小组合作学习从内容到形式上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要求教师在围绕学习目标的过程中提出一些具有价值、具有启发性的问题。通过合作学习、交流,让展示有其成果,最后形成共识,引导出课堂学习的下一步目标,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切实实现了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三维目标。作为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不同的是留守儿童较多,在家校联系,家庭教育上遇到了相当大的困难。在以前观念里,我们认为开一次家长会,给家长汇报学生的在校表现,家长会更成了训斥会、排名会,自己最终效果平平。针对诸多问题,在去年,我们更新观念,把家长会课程上升到校本课程的开发,让家长会变成一种课程。课程开发有纲要、有教案、有计划、有教材、有考勤、有制度、有小结作保障。通过学习,使教师、家长的认识提升到一定高度,更方便家校教育的结合。针对此项课程的开发,我们从家长会课程开发的背景入手,针对家长会课程的性质、范畴,从学生的身心发展、家庭教育、留守儿童的学习管理等方面确定家长会课程的目标;通过与学生的心理、生理等发育特点,与学生的学习实际,与学校的发展特点相结合,确定家长会课程的内容;通过运用每学期上大课、年级上中课、班级上小课、家访、校信通等各种形式,确定各种实施形式,让家长与学校共享教学资源成为家校教育的一条重要途径,最后根据学习的效果,我们对家长会课程学习实施了积极的评价,评出了优秀家长会课程学员、家长会课程学习标兵等。
6.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分析论文 篇六
摘要:课堂互动对每一门科目的课堂教学来说都非常的重要,为了增加课堂的乐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教师必须在课堂教学过程与学生进行良好的互动。初政治课程也不例外,之前政治教师采用的教学方式很难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所以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听课效率和学习政治的热情,应该建立完善的课堂互动模式,让学生在与教师的互动找到学习的动力。
关键词: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策略方法
之前政治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大多采用的是课堂说教的方式,学生的注意力很容易被分散,听课的兴趣很容易被消磨,所以在课堂教学的时候必须关注学生的听课动态,不断地让学生融入课堂环境来。政治知识不只能够靠记忆进行学习,而是需要边听课边理解地进行学习,通过教师的讲解以及与教师的沟通交流,解答学生在学习过程遇到的困难。课堂互动模式的建立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还能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教师深一步的教学提供良好的基础。
一、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为了在课堂上能够有效的互动,教师首先建立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如果学生对政治知识没有学习的兴趣就谈不上在课堂上与教师进行良好的互动,所以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就应该培养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政治知识来源于生活,所以在课本上的政治知识都能够应用于生活或者在生活找到。这就要求教师培养学生观察生活的能力,在平时的生活关注与政治有关的事情,这样在长期的潜移默化的过程就能够增加对政治知识的了解,从而增加对政治知识学习的兴趣。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还需要教师采用多种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每一种教学方式都有各自的特点,所以在教学的过程教师应该把握好每一种教学方式的优点,利用这种优势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教学上。每一种新型的教学方式的尝试都需要教师对方法进行调整,让自己的授课方式适合学生的学习需求,不断地为学生在听课过程遇到的困难做出解答,要聆听学生对教学方式的意见,在争取大部分学生的建议的基础上,对自己的教学方式进行改进,这样才能够为提高学生学习政治知识的兴趣做出良好的铺垫,只有在教师正确的引导下,学生学习政治的热情才能够不断地提高。最大程度地让学生关心社会热点,关注时事新闻,通过对身边事物的了解从而逐渐建立正确的社会价值观,这样对学生在以后的学习政治知识的过程能够更加轻松。
二、结合案例进行教学
为了进一步提高师生之间的互动程度,教师应该在备课的过程搜集一些具有代表性的政治案例进行分析讲解,这样在对案例产生关注的同时进一步提高学生探究政治知识的兴趣,通过案例教学让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变多,同时也可以增加教师进一步了解学生的机会,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让教学与生活实际相联系,不断培养学生通过生活学习课本知识的意识,这样学生的思维将会变得更加灵活,对事物的看法也会增加更多的角度,与生活实际相结合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的时候主动地将课堂内容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联系在一起,在找到共同语言的基础上不断健全学生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案例教学的方式主要是让学生能够融入政治课堂去,将自己的想法和观点通过分析案例的过程来表达出来,这样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让学生在与教师互动的过程体会到学习政治的乐趣,这样形成的良性循环就能够使得课堂的互动持续不断地进行下去,从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和教学效果。例如,在学习“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了哪些成就”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教师就可以通过让学生在课下搜集有关的资料,所以课堂的互动模式就是通过各种教学方式相结合建立起来的,在进行探索的过程,让学生对政治知识不断地熟悉和掌握,从而解决了学生不喜欢学习政治的问题。
三、开展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
为了让学生注意到课堂互动的重要性,教师适当地安排课堂时间进行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之间也能够进行良好的互动和交流,进一步讲,学生可以通过分组讨论的方式自主探究政治知识就是这种教学方式的优势所在,所以学生在进行知识探究的时候能够与其他的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并能提高他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效率,这些都能够通过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展现出来。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也应该注重教学策略,教师在采用这种方式的时候一定要让学生将注意力专注对问题的讨论与解决上,一定要维持好课堂的秩序,避免学生讨论与学习无关的事情,从而浪费时间降低了学习的效率,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能够打开学生的学习思路,在集思广益的过程能够对问题产生新的想法,但是在学生讨论之后一定要经过教师的指导和对讨论结果的整合,这样学生对待问题的思路才能够确保正确性。这种教学方式既要给予学生充分的自主发挥的空间,又要吸引他们的注意力全部放在学习上,这样的教学效果才能够使学生的学习效率不断地提高。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一定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因为学生在讨论的过程一定要有自己的见解和想法,这样才能够保证讨论持续地进行下去。而这些思路的产生是通过课下的准备工作完成的,随着信息时代的到来,网络技术带给人们很大的方便,当然也给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便捷,进一步讲,教师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也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在课下利用网络查找学习资料,这样学生才能够在学习的时候更加自主,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几个搜集学习资料的网站,使得他们能够通过自己找到问题的答案,或者在搜集资料之后在同学之间进行分享,这样学生的整体学习能力都会提高,通过小组成员与成员之间的交流合作,以及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合作,还有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沟通都能够提高整个班级的学习动力。
四、合理地利用多媒体技术
为了丰富政治课堂的教学,合理地采用方便快捷的多媒体技术也能够为学生与教师的互动提供良好的平台,互动的教学模式主要是寻找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方式,增加课堂上的乐趣,为学生提供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多媒体教学技术的应用就能够满足这种教学和学习的需求,说教的讲课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消极的听课情绪,为了进一步提高学生的互动热情,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和视频资料让学生通过视觉的感受进一步增加听课的乐趣,这种教学方法能够让比较抽象的事物具体化,从而减少学生在知识理解上的困难,所以教师在进行课件准备的过程应该考虑到学生的学习需求,尽可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一种课堂互动的方式,随着时代的发展,教学应该不断地进步,合理地利用现代科技带给课堂教学的便利,进一步构建多元化的课堂互动模式,这也是现代教育对教学的要求。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需要教育工作者能够通过自主的探究,不断地尝试新的教学方式,并且能够将各种合理的教学方式融合在一起,发挥它们的共同的优势,从而让学生在接受教学的过程注重与教师的沟通和交流,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在教师的帮助下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听课习惯,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互动的优势,增进师生之间的联系。
作者:林安文 单位:广东省廉江市塘蓬学
参考文献:
[1]安伟玲.初政治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构建策略[J].关爱明天,(4).
7.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七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教学模式
1“211”教学模式概述
2010年经中央批准, 中宣部教育部发布《关于高等学校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设置调整的意见》, 并启动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教学大纲编写工作。2012年, 教育部发布《关于做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纲使用工作的通知》, 要求从2012年秋季学期开始, 在全国高等学校普遍实施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新方案。新方案中,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材均以大纲形式呈现。以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研究”为例, 教学大纲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中的主要理论和重点观点概要阐述, 分成导论和八讲。每一讲都由教学基本要求、教学主要内容、思考题三部分构成, 教材最后列有参考文献。这样的结构设计和内容安排对教学模式提出了新要求。通过实践, 我们探索出了“211”教学模式。
“211”教学模式即用2课时教师进行专题讲授、1课时给研究生展示阐述分组研讨的情况、1课时教师进行总结点评。整个课程共设九个专题, 每个专题4学时。首先, 教师进行专题讲授。教师根据教学大纲的精神, 结合自己的研究专长和知识储备, 选择1-2个专题作为自己的主备专题, 然后进行集体讨论, 确定讲授框架。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要有理论深度, 不仅要求硕士研究生掌握理论体系, 而且要坚定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因此, 在教学中要体现出区别于本科生的层次性, 把层次性作为硕士研究生课程教学的支撑点, 充分体现“研究”的特点。教师的教学既是一种引导, 又是一种潜移默化的榜样示范。由于每个专题都是教师熟悉的领域和研究专长, 把专题讲清、讲深、讲透, 让研究生从中感受到理论的魅力, 对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内容产生兴趣, 进而真正重视和喜欢这门课程。教师通过专题对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将学术界的研究动态、最新成果、最新观点, 以及自己的最新研究成果传授给研究生, 为研究生发挥主体性、运用理论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起到一种示范作用。通过专题讲授使硕士研究生不断受到知识的启迪, 引发思考, 不断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课程考核是整体教学过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211”教学模式更加突出过程性考核在教学整体评价中的比重。我们将研究生参与专题研讨的情况和思考的阶段性情况纳入考核评价体系。我们认为参与是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本前提, 无论什么理论, 如果没有人参与, 再有深度也是枉然。同时, 研究生参与的过程本身就体现了他们自身的能力素质和知识基础。这样的考核方式不仅可以提高研究生平时参与教学的积极性和热情, 使教学过程更加全面、丰富, 也更加贴近和反映教学实际, 从而打破教学过程与最后考核评价相脱节的困局。
2“211”教学模式在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中的优势
“211”教学模式是适应新形势要求的一种教学探索, 它体现了硕士研究生教学目标的要求, 突出了硕士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发挥了课堂教学中教师主导、研究生主体的作用, 有利于增强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2.1“211”教学模式体现了硕士研究生教学目标的要求
硕士研究生教育是更高层次的学历教育, 硕士研究生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培养德才兼备的、合格、可靠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尤其是近年来, 我国高等教育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作为核心, 高教强国、高教强省已经成为人们的共识。这不仅要求硕士研究生要有坚实的专业理论知识, 还需要有较高的政治觉悟和思想品德素质, 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并且还要具备运用理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良好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因此, 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必须要适应新的发展变化, 加强硕士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改革, 增强教学的实效性, 注重硕士研究生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培养, 帮助他们坚定社会主义信仰, 增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 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 增强社会责任感, 自觉地承担起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任。
2.2“211”教学模式突出了硕士研究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硕士研究生教学不仅要求理论上的严谨与深刻, 而且还要探索将深邃的理论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传授的方法。传统教学是知识型教学, 无论教学目的、教学理念还是教学设计, 大多是为了突出知识点的传授与掌握, 偏重理论知识的系统性与完整性,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大多以教师为主。硕士研究生人格相对独立, 社会化程度较高, 有一定的理论基础, 他们对社会问题有所分析、有自己的看法。因此, 硕士研究生的课堂教学不能采用单纯灌输的教学方法, 而应该以课堂研讨对话为主, 突出他们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地位。因此, 在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中, 教师要不断探索符合新的历史条件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需要、符合新形势下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际的教学方法, 要有对问题的讨论和研讨, 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 把课堂交给硕士研究生, 极大地调动他们参与教学的热情和积极性, 提高他们在教学中的参与度, 也使他们积极主动地思考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2.3“211”教学模式适应了国内外形势的需要
当今时代, 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进一步深入发展, 我国面临着国内外各种挑战。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 西方各种社会思潮不断涌入我国, 各种非社会主义思潮对硕士研究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产生了很大的冲击和影响。从国际来看, 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汇、交锋更加频繁, 西方的价值观不断冲击和影响着包括硕士研究生在内的广大青年学生。从国内来看, 伴随着我国改革进一步深入发展, 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均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传统的思想文化观念也发生着全面的、深刻的变化, 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消极因素对硕士研究生也产生了较大的负面影响。这些问题在很大程度上需要通过思想政治理论课对硕士研究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积极的教育。思想政治理论课承担着坚定硕士研究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念的重大任务, 积极推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 增强课程的实效性, 这也是应对国内外形势变化的需要。
参考文献
[1]武晓峰.研究生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做到“四个突出”[J].高校理论战线, 2010 (5) .
[2]李光华.深化研究生教学模式改革, 提升高素质人才培训质量[J].西北医学教育, 2013 (1) .
8.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八
3.1多媒体教学法: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大都喜欢采用多媒体教学法进行情境教学。例如,在讲解“李嘉图的理论贡献”时,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的方式,利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系列李嘉图的图片或者是与之相关的历史纪录片,一方面,可以起到导入的作用,利用这种方法,可以让学生了解到我们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与李嘉图相关的,另一方面,利用这种方法进行情境教学,可以将学生的思维由课外拉伸到课内,进而起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的目的。
3.2探究式教学法:传统的教学环境下,教师大都采用“填鸭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大都以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中心,忽略学生的主体地位。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提升学生的主体地位,改变课堂的教学质量。教师可以采用“探究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在课堂教学开始之前,教师可以先抛出几个与课堂教学内容相关的问题,让学生带着这些问题去学习。一方面,这些问题可以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这种探究式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进而实现提升学习效果的目的。
3.3“导师式”教学法:新课改背景下,为了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性,实现师生之间地位的平等性,教师可以采用“导师式”教学法进行教学,即学生讲、教师听的教学模式。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每个小组的学生共同负责一个课题,教师要求学生在课余时间完成课文预习、教案撰写以及PPT制作等内容,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由抽到该课题的小组的学生完成整节教学内容的讲解,由其他组的学生负责补充和纠正,最后由教师进行点评以及补充。这种师生互换的教学方式,不仅可以实现师生地位的平等性,还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进而营造舒适、欢乐、轻松的教学环境。
4结语
新课改背景下,为了改善传统的教学环境在存在的重认知轻情感、教学方法过于单一、课堂教学缺乏语言艺术等问题,教师分别采用多媒体教学法、探究式教学法以及“导师式”教学法等多种方法实现教学质量的改变以及教学效果的提升,进而为国家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杨丽媛.高中思想政治课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模式初探[J].经济研究导刊.2011(01)
[2]李积瑞.适应时代要求搞活课堂教学———对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思考[J].教育革新.2009(06)
[3]田丽萍.浅谈新课程理念下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J].教育革新.2008(11)
9.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 篇九
作者:教导处 文章来源:本站原创 点击数:81 更新时间:2009-12-10
[内容提要]:本文旨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探讨问题式教学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含义、操作流程和在教学中操作此模式应注意的事项,以此来提高政治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关键词]:政治课堂 构建 问题 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初中的政治课教学内容更贴近学生、贴近生活,如八年级的法律知识的教育、特别是九年级国情国策教育更是具有很强的时政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引用的例子能很好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和学习的兴趣。我们很多的政治教师都是如此操作的,但一节课下来,特别是考试检测后发现,虽然政治课堂“活”了起来,但通过测试的评价,学生的学习成绩提高并不大,也存在学习政治学科的不及格学生的数量较多的现象。不能靠课后花大量时间来抄、背、做题来提高成绩,那么,什么样的课堂能面向全体学生,顾及绝大部分的学生,让优生吃好,让差生吃饱?怎样建设一种高效的课堂呢?洋思中学推行的“先学后教”、东庐中学推行的“讲学稿”的课堂教学模式都是对建设高效课堂的有益探索,并取得了较好的成绩。那么,能否找到一种方法,既适合政治学科特点,又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自主性的一种富有特色的、课堂教学实效性强的、并具有可操作性的较稳定的政治课堂教学模式呢?本文就结合本人的教学实际探讨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含义和操作流程
(一)问题式教学模式的含义 问题式教学法是以问题贯穿于课堂教学,教师提出问题,学生带着问题去探究、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政治课堂教学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 就是在政治课堂上构建以问题成为学生感知和思维的对象为主线的有可操作性比较稳定的课堂结构框架。
(二)问题式教学模式的操作流程
1、政治课堂采用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根据政治课堂教学的特点,本人在教学中把每节课的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分为传授新知环节和拓展提高环节两大环节。第一环节侧重于知识点的落实和释疑,称为传授新知环节;第二环节侧重于培养学生运用第一部分所学的基础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称为拓展提高环节。每一环节的操作流程如下:
传授新知环节操作流程: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解疑----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难问题----教师释疑----学生解决教师创设的情境问题(约用30--35分钟)
拓展提高环节操作流程:学生对课文知识再次提出疑难问题----教师再释疑----学生自主完成综合练习(约10--15分钟)
2、问题式教学模式操作流程各个环节的具体内容和设计目的 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新课。从教育心理学的观点看,设疑能激发学习的兴趣,点燃学生的思想火花,进而开发他们的智力。问题式教学法的授课在上课之初就要以问题来设下悬念引起学生的注意和给予联系旧知和启发新授课知识思考的素材,调动思维的积极性,让学生带着好奇心来学习新课的知识。
学生自学解疑。此环节是学生根据老师课前精心设计的自学问题提纲,以个人阅读课文内容的办法初步解决。学生通过自学解决反映教学内容的问题,能初步整体感知教材内容。
学生小组讨论交流、提出疑难问题。此环节在个人解决不了问题的基础上开展小组合作式学习,互相讨论、研讨,解除疑惑,遇到小组内都不能解决的的问题以小组为单位向教师提出。此环节重在让学生进行思维的碰撞,让教师了解学生普遍存在的以现在的知识水平和能力都难以解决的问题,为释疑环节的重点精讲作铺垫,小组的讨论也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教师释疑。教师可采用讲授法等手段以举例、视频展示、情境分析等针对班内学生普遍存在的难题、知识上的误区、存在的易错点、授课内容的重难点进行阐述。
学生解决教师创设的情境问题。学生自学的效果如何,是否理解了课文内容,需要一定的手段来检测。政治学科与时事政策紧密联系的特点,使政治的课堂更容易与时政结合起来,教师可根据新闻内容,以时政热点为情境,从授课教学目标的角度出发设计情境问题。通过多媒体设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解决情境问题。此环节可初步培养学生掌握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拓展提高环节。当学生完成了前面几个环节的学习后,教师预留几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再次提出本节课不懂的知识或因之而生成的问题,教师再次释疑,如此循环将教学内容通过看、谈、释、用等方法以不同问题呈现的形式进行解决,在一堂课上至少重复了三遍,学生的记忆也更牢固。在此环节,教师整合本节课的内容,设计至少一道本节课知识的综合性练习,让学生动笔书写,训练学生的书面表达能力,知识迁移的能力,教师在评讲过程中渗透解题技巧。
二、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的依据
(一)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以建构主义义学习理论为依据。建构主义学派认为,教师要从知识的传递者、灌输者转变为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的帮助者、促进者、应当在教学中采取全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思想,彻底摒弃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知识传授、把学生当作知识灌输对象的传统教学模式。建构主义认为,正确的教学模式应该是以学生为中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起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的作用,作用利用情境、协作、会话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和首创精神,最终达到使学生有效地实现对当前所学知识的意义建构。
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以问题贯穿课堂,能让学生心理造成一种悬而未决但又必须解决的求知状态,能让学生理解授课的内容,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增强知识产生过程体验,真正内化社会规范,形成与发展良好的思想品德。
(二)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体现新课程标准的要求。全日制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指出,在教学中,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在范例分析中展示观点,在问题探究中提炼观点,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让学生主动经历观察、操作、讨论、质疑、探究的过程,富有个性地发表现自己的见解,以培养创新精神。在教学中,要面向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开发和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选取学生关注的话题,围绕学生在生活实际中存在的问题,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社会生活的要求和规范,提高社会适应能力。问题式教学模式中创设情境问题导入新课、学生自学解疑、教师释疑、学生解决教师创设的情境问题、拓展提高环节等各授课环节的设计,都能通过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和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问题教学模式的构建以问题教学法为模板。近代美国教育家杜威提出了“五步教学法”,即问题教学法,即困难----问题----假设----验证----结论,这是一种针对问题教学的具体操作步骤,它要求学生意识到问题,能界定这个问题,接下来是解决问题和验证问题对与否的环节。杜威倡导的问题教学法,实际就是以问题贯穿于整个课堂,重在培养学生自主思考和积极的思维能力。
(四)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具有实践指导意义
问题式教学模式以问题来传授新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有利于促使教师实现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转变,树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提高教育教学能力;对于指导中学政治课堂教学改革,推进新课程教学改革具有现实的指导意义。
三、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应注意的问题
在政治课堂中构建问题式教学模式,核心是围绕教学内容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问题的设计、生成和解决应成为此教学模式操作是否有效的关键。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问题”时要考虑以下因素。
1、提出的问题要符合学生的实际。这个实际是指符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心理和认知水平,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自主学习、发散思考能够解决的问题,即让学生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能让学生体验成功。
2、设计的问题要尽量取材于现实生活。思想政治课有很强的时政性,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强调围绕学生关注的社会热点问题来组织教学。现实生活中存在丰富的教育素材,只要教师有一双慧眼和敏感的政治触觉,善于把时事与课文知识联系起来,并设计相关问题,学生在课堂上就能接触到活生生的例子。因此,政治课教学的素材既要来源于学生的生活,又要把它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去,让学生体会到学有所用。所以,问题的设计可以说是联系时政与课文知识的桥梁。
3、问题的解决要落实教学内容,达到教学的目标。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体现授课内容的落实,问题的设计要有的放矢。课堂上教师的提问是很讲究艺术的,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蕴含深意,要考虑这些问题的背后有什么事实和包含什么样的观点,学生的理解能力能够达到什么层次,问题涉及的内容是否属于教学目标的内容、重点或难点。因此,教师在备课时就要参照课程标准,抓住授课内容的主题,精心设疑,设计的问题要与授课内容有关。
4、“问题”的提出要环环相扣,步步深入,适应学生由浅入深的思维习惯,不能各自为政。设计的问题宜精不宜多,每一个问题的提出都必须是教师精心设计的,要做到看似无心,实则有意。
此外,在政治课堂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以下几方面也会影响到此模式操作的实效性,如教师驾驭课堂的能力和教学机智;对课堂课堂教学时间的把握;还受授课内容的难易、学生认知水平、智力因素等影响。因此,在政治课堂教学中应用问题式教学模式应因生而异,因教学内容而异。
【主要参考文献】
1、郑金洲 《基于新课程的课堂教学改革》,福建教育出版社2003.3
【高二政治特色课堂模式】推荐阅读:
高二理科政治试题07-06
高二期末政治复习08-04
高二政治期末答案08-10
高二政治期末试卷11-05
高二中考试政治试题09-04
高二学习政治的建议10-17
高二高中政治教学反思11-05
高二政治社会发展规律07-28
高二政治必修练习doc09-10
高二政治教学个人总结201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