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2024-11-18

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共8篇)

1.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一

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及对策

姓名:李伟忠

(学院:建筑工程学院班级:工程力学091学号:200911012108日期:2010-8-22)摘要:随着农业的发展,解决好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问题,使农村劳动力从传统的农业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这是加快农村经济发展,协调城乡关系的重要方面。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现状;问题;对策

引言: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日益得到提到,然而生活质量得到提高的同时,城乡之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城市居民的生活质量远远高于农村居民,看到城市的发展,大量农村农民纷纷进城打工,希望能够得以改善自己的生活。据此产生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当今社会人们的生活得到了极大提高,特别是城市居民尤为突出,农村居民生活也得到了提高,但与城市之间的差距很大(城市)(农村),据此农民认为城市里容易赚钱,所以大批农民工涌入了城市,给社会带来了一系列问题需要得以解决。

通过暑假对我们村里了解,除了家里上有小、下有老的人家劳动力没有进城之外,村里的70%~80%的劳动力都进城打工了,从中也可以看出随着人们外出打工近几年来,大多数人家的生活得到了提高,居住条件和生活质量得到了极大提高。

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转移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问题。

一、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现状。

一年一度的新春佳节刚刚结束,我市各县区农民工纷纷踏上了外出务工之路

(农民工进城)。随着宜良、寻甸等外出务工者的陆续启程,今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拉开了大幕。据悉,今年全市将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更多的农村劳动力将得到充分的就业机会,实现增收。

劳动力转移就业是破解“三农”问题,实现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近年来我市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力度,为广大农民寻求外出务工之路,使 “靠天吃饭”的农民越来越多地转变成有一技之长的工人,改变了他们生产生活方式的同时,也大大增加了经济收益,为农村、农民的发展铺出一条新的致富道路。

正如回家过年的宜良竹山乡密棵村委会杨鹏所说:“5年的广州打工经历已经让我大开眼界,学到了手艺,生活也富足了,现在一个月都能拿到两三千块钱呢,和以前在家种地时相比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和其他省市一样,每年春节过后,昆明的富余农村劳动力也将涌向各个不同城市,开始务工之路。据统计,去年全市共转移就业培训了18.01万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4.24万人,新增转移收入达到了9.27亿元。外出务工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因此,近年来我市外出务工人数也在不断增加。今年,为进一步促进农民就业创业,市委市政府以统一城乡人力资源管理为基础,建立健全城乡职业技能培训体系。强化落实“两后双百”相关政策,预计培训农村劳动力15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2万人以上,切实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服务好农村、农民和农业的发展。

据了解,如今我市外出务工的大部分农民工主要奔赴广州、上海、珠海、浙江等珠三角和长三角的不同省市,他们中既有普通工人,也有学得一技之长的技术工人,有的甚者还在省外凭借自己的辛勤劳动和聪明才智开始创业,当上了老板,小日子过的越来越殷实。今年,针对旱灾特别严重的实际情况,各县区纷纷加大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力度,尽可能降低旱灾给农民带来的损失,并根据市场需求,着力在人力资源变人力资本上下功夫,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从引导性培训为主转向技能培训和订单培训,劳务人员力求从体力型输出向技能型输出转变,提高外出务工人员的市场竞争力,扩大就业机会,使更多的技能型农民工实现增收致富。[1]

二、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效应。

农业剩余劳动力由农业转移到劳动边际生产率相对更高的非农业部门中就业,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积极推动效应。

1.增加产出总量,推进经济增长。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到非农业中就业,将大大提高其劳动生产率水平,从而增加国内生产总值水平。在未来30年中,如果劳动力转移的劳动力市场等障碍得以消除,使城市和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大致相等的话,劳动力资源配置的正面效应将会更加充分地表现出来。

以这种方式推进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并不需要增加额外的物质投入,只需对城乡就业结构做出调整。

2.提高农民收入,促进农业发展。由于大量的劳动力从农业中转移出来,人地关系大大缓解,农业劳动边际生产率上升。随着农民的劳动平均产出水平上升,农民的收入水平也会随之提高,农民收入中高于维持生存所需的部分,可用于追加农业投资,农业本身也有可能得到较快的发展。1965-1977年是日本农业剩余劳动力迅速转移的重要时期。1965年日本每个农民年收入为14.6万日元,1978年,每1万名农民拥有的汽车量达到了65.7辆。随着农民收入的增加,日本农民的生活条件也得到了很大的改善,实现了生活城市化和电气化。在中国,1994年农村中纯农业劳动力的年纯收入为1826元,兼业者为4160元,非农业劳动者则为5200元,三者之比是1:2.28:2.85。以劳动日收入计,每个纯农业劳动力每日的纯收入平均为8元,约等于每个非农业劳动力每日纯收入的53%。2004年,农村剩余劳动力年平均务工收入6471元;全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2936元,而工资性收入人均为998元。可见,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就业有利于推动农民增收。

3.扩大非农业利润,加快工业化进程。农业剩余劳动力由传统的农业部门转移到现代经济部门,有利于促进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的形成。城乡劳动力的市场竞争,使现代经济部门的工资水平上升势头变缓,企业相对人工成本下降,利润相应上升。同时,新转移到非农业部门就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还会为现代经济部门创造出新增利润,刺激现代经济部门追加投资、扩大再生产的能力,加快工业化进程。

三、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当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许多困难,有些问题正在阻碍农村劳动力就业,进而成为解决中国就业问题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

1.城乡结构矛盾明显,妨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一是我国城市化进程明显滞后于工业化进程。2004年,第二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52.9%,其中工业增加值为45.9%,但是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只有41.8%。[2]城市化进程滞后于工业化发展速度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而农村劳动力转移恰恰最容易进入城市服务业。二是城乡二元户籍制度及由此衍生的城乡居民身份差异给农村劳动力的自由迁移增加了成本和风险,影响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劳动力市场的城乡分割、市场准人条件不平等、社会保障不充分等等构成了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歧视和排斥。三是农村劳动力职业技能不高,就业竞争能力较弱。结构调整、产业升级、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在创造了大量就业机会的同时,就业结构变化导致了劳动力供给结构与劳动力需求结构出现较大差异,缺乏技能的劳动力供大于求。目前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人数庞大,农村人口的文化水平、技术素质偏低。我国农村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人数高达3亿,占农村人口的20.7%;小学文化程度的占38.8%;受过职业教育和培训的仅占5%。四是随着城市失业数量的增加,农村劳动力与城市劳动者在就业市场中的竞争愈加激烈,过高的城市失业率会加大农村劳动力在城市寻找工作的机会成本。按照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7%左右,在现有经济结构状况下,每年将新增就业岗位200万到800万个,供大于求的缺口在1400万到1500万个之间,再加上农村还有2亿多富余劳动力,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矛盾十分尖锐。另一方面,传统行业出现大批下岗失业人员,许多人再就业困难;而新兴的产业、行业和技术职业需要的素质较高的人员又供不应求。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国际经济波动和世界经济结构调整对我国的影响更加直接,劳动力素质与岗位需求不相适应的矛盾更加突出。劳动力供求总量矛盾和就业结构性矛盾交织在一起,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更为艰巨。

2.农民工的就业环境不宽松。

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的行业、工种限制虽然正在逐步取消,但仍存在其它制度性的限制,对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就业歧视还未完全消除;城镇公共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对农民剩余劳动力开放还需解决观念、体制和物质技术条件等问题,让农民工享受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就业服务还需做大量工作。近几年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工资收入虽然有所上升,但农民工在城镇的生活成本也在迅速增加,农民工务工收入在扣除住房、子女教育、生活消费等方面支出后就所剩不多了。享受不到与城镇居民同等的公共资源和服务以及大量额外支出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工流动就业的积极性。

3.农民工的工资待遇和权益维护与其实现稳定就业的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

当前农民工劳动权益得不到保障的问题依然严峻,表现最为突出的问题包括:克扣和拖欠工资,强制加班加点和超时工作,劳动和卫生条件恶劣,不按规定与农民工签订劳动合同等。国家统计局2004年所做的调查显示,农民工平均每周工作6.4天,每天工作9.4小时。据有关方面调查,2004年上报的拖欠农民工工资总额为336亿元(至2004年底偿付比例为98.4%)。2005年,签订劳动合同的农民工人数占农民工总数的28.7%,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

保险的占13.8%,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占10.0%,参加工伤保险的农民工占农民工总数的12.9%。由于统计口径和调查误差等原因,农民工实际参保率很可能还要低。

4.农民工社会保障普遍缺乏。

由于历史和现实的原因,我国社会保障体系薄弱,不少企业不为进城就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费,企业将社会保险金负担转嫁给劳动者个人而形成超额利润,这一方面使资本积累加快,另一方面使劳动者贫困加深。因此,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就业者缺乏社会保障的竞争模式,必然使GDP分配中资本的分配比例过大,而消费分配的比例过小。同时也造成了企业竞争的不平等,影响了市场经济体系的形成。

四、促进农村就业的主要措施。

农村就业问题是当前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也是协调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研究的重大课题。因此,从农村就业问题入手,积极探索解决农村就业问题的基本方法、途径是有效缓解当前“三农”问题所带来的经济、社会矛盾的一条思路。我认为,应当重点采取以下措施:1.提高农业生产率,增加农业剩余,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著名发展经济学家拉尼斯和费景汉认为,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的关键就在于如何把农村的伪装失业者全部转移到工业部门中去,要做到这一点,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保证工业部门扩张和劳动力顺利转移的必要条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率不断提高,但同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很大的差距。目前,我国农村由于农业生产率低,农产品的增加主要是依靠大量的劳动力投入,严重制约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因此,我们必须大力推广先进的农业技术,提高农业的机械化、现代化水平,使我国农业生产率迅速得到提高,从而使大量的农业劳动力从土地上转移出来。2.重视产业的转移与承接。农村劳动力流动与产业聚集有着密切的关系,哪里产业聚集效应大,哪里吸引的劳动力就多。反过来,农村劳动力的流动又加速了这些地区的产业聚集。但是,伴随这种正反馈机制的形成,东部地区与中西部地区又出现了一种新的二元经济结构,这对中西部工业化和城市化是不利的。

只有当中、西部地区有自己强大的产业聚集,实现东、中、西部产业趋同,地区差距才可能缩小。[3]因比,农村劳动力转移数量大的地区,要认真研究产业集聚与劳动力流动的关系。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得到足够发展后,会向下一个具有比较优势的地区转移。因此,做好产业承接,有利于促进农村劳动力在本区域内转移,这既是解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关键所在,也是加速本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必然选择。但是,产业转移除受比较优势的因素影响外,制度、市场等因素也非常重要。如果一个地区虽有比较优势,但是制度成本高,市场发育滞后,产业转移也会受阻。

另外,经济欠发达地区相对便捷的基础设施和相对成熟的产业链比不上东部地区。因此,中、西部地区要大力推动制度创新,扩大对外开放水平,优化投资环境,加快市场机制的培育和发展。

3.加快城市化进程,扩大就业需求。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向现代经济部门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我们要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市化发展道路。大、中城市的经济规模较大,产业门类较多,聚集效应强,消费水平较高,为解决农村就业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推动城市化,要不断加快现有大、中城市发展,继续调整和完善经济结构、提升产业档次,提高城市的经济效益,完善区域性中心城市功能,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提高各类城市的规划、建设和综合管理水平,充分发挥大、中城市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作用。小城镇是实现城市化的重要路径。我国多数小城镇现有人口规模小,经济发展空间较大,吸纳就业能力较强,农民进镇成本低,可以为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提供现实需求。还要看到,多数农民是在搞好土地承包经营的同时兼营二、三产业,相当数量的农村劳动力还不完全具备离开土地进入离家很远的大、中城市的条件。小城镇具有与农村联系紧密的区位优势,便于直接发挥辐射和带动功能,促进水利、道路、环保、农电和通讯等农业和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让大多数农村劳动力仍旧居住在村里,让那些在村外工作的人每天往返上班,比单纯将劳动力从农村迁移到新建的小城市和城镇更加便捷、有效。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体现特色,注重质量,逐步完善,把扩大就业需求,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作为优先目标。为此,要大力发展小城镇经济,引导乡镇企业合理聚集,完善农村市场体系,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根据小城镇特点,立足本地资源优势,以产业为依托,培育龙头企业,大力发展特色经济,逐步扩大产业规模。完善小城镇的投融资、用地、户籍、购房、发展二、三产业等相关政策,大力扶持小城镇发展,拓宽小城镇投融资渠道,吸引民间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企业、外商以多种方式参与小城镇基础设施投资、建设和经营,发展小城镇的各项公益事业。在保护耕地和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妥善解决城镇建设用地。

改革小城镇户籍管理制度,取消对农民工的种种不合理限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

4.消除农村劳动力就业的政策歧视,赋予农民工平等的劳动保障权利。进城农村劳动力是城市的建设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城市政府对农村劳动力的限制和歧视,实际上是对城市本身发展的阻碍和限制。从协调城乡经济发展、缓解“三农”矛盾、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和充分就业的基本思路出发,当务之急是实现有利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制度创新。首先,要实现农村劳动力社会地位的平等,打破城乡二元社会经济结构的管理,取消对农村劳动力的各种限制,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向非农领域转移的新型户籍管理制度。其次,以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来带动非正规就业。非正规就业由于就业成本低、富有效率等特点,是适合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种重要的就业形式,在中国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政府应适当地发展非正规部门列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努力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提供公平的市场竞争条件。尽快完善有利于非正规部门发展的政策,为它们提供小额贷款。大力开展创业培训,为非正规就业提供信用担保支持,逐步形成创业培训、项目管理、开业指导、小额贷款、政策扶持相结合的促进非正规部门发展的工作机制。国家可以通过财政转移支付的办法,推行非正规就业人员的社会保险补贴政策,采取国家补一点、个人出一点的办法解决他们的社会保险问题,使他们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失有所助。

5.构建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改善劳动力市场环境。目前,我国劳动力市场化程度较低,市场体系不完善,市场分割十分严重,农民进城就业壁垒重重,对缓解短期劳动力供给局部短缺矛盾极为不利。首先,要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力市场体系,构建农村劳动力自由流动的有效机制,改善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环境,制定合理的最低工资和职工社会保障与福利标准,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保证劳动者及其后代平等的教育和培训的权利。消除就业歧视,使农民享受市民待遇,打破城市外来人口与本地人口之间身份、户籍、住房、培训、医疗卫生等待遇的制度限制,使农民进城就业者享受市民同等待遇。其次,要建立劳动力供求预警机制。过去我们比较多地关注劳动力需求不足,对劳动力供给关注较少。面对我国劳动力供求的新形势,尤其是劳动力供给的局部短缺,政府和企业应提高劳动力供求预测意识,及时根据劳动力供求变化,掌握更全面的劳动力市场信息,制定相应对策,维护劳动力市场供求稳定。再次,以改善劳动力供给为目标,努力完善收入政策。一是以工资指导线为宏观手段,按照企业名义工资率逐年增长水平应等于全国平均长期劳动增长率的要求,引导工资合理增长。同时,加强工资和价格的控制,在特定的经济条件下,政府借助于法律或行政手段对工资、价格实行管制,如对价格和工资进行冻结;另一方面,推行以激励为基础的收入政策,即对工资增长率超过工资指导线的企业课以重税,对工资增长率低于工资指导线的企业予以减税。学习西方发达国家裁员与减薪替代经验,以减薪的办法减轻简单裁员对劳动力市场带来的震荡。如一些西方大的跨国公司开始注重社会形象和社会责任,他们在需要裁员时,先与职工代表商议用降低10%的工薪福利的办法替代10%的裁员计划,如果1年以后公司业绩仍

没有好转,才考虑实施裁员计划。最后,加强劳动保障监察力度,依法维护劳动力市场秩序。通过舆论引导和政策推动,加强宣传力度,严肃劳动保障执法,净化劳动力市场环境,规范企业用工和工资支付行为,严格社会保险费用征缴,强化企业劳动保护和劳动者自我防患意识,完善劳动者对侵权案件的投诉举报与受理制度,健全劳动保障争议调解和仲裁机制,依法依规保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要真正实现市场配置劳动力资源,实现集约型经济发展战略,必须提高劳动者素质。高素质劳动力意味着高工资、高福利、高产出,意味着劳动力资源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就业市场竞争迫使城乡劳动力努力提高自身素质,这种竞争也是提升产业结构、实现经济增长方式根本转变的关键。各级政府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安排足够的经费用于普通劳动者培训,使财政政策真正有利于鼓励和引导农村劳动力提高素质。同时,鼓励和引导用人单位积极承担起职工职业技能培训的任务,以提高农村进城就业者的职业技能水平。

五、总结。

农民工进城给社会带来益处的同时也给社会带来一定的问题。国家也正积极采取措施解决农民工进城所带来的问题。农民工的生活肯定会越来越好。

六、谢词。

在此我要感谢假期里我村委会对我工作的支持,给予了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的了解。还要感谢学校给予我们本次活动的机会,让我们对社会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参考文献:

[1] 昆明日报。2010年03月01日,10时51分00秒。记者 杨雪煌 通讯员 罗文彪 报道。

[2] 中国统计年鉴2005。

[3] 袁志刚,经济全球化下的就业政策[M],北京;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2.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二

(一) 劳动力资源结构。

截止2010年12月底, 全县劳动力总数29212人, 全年共输出劳动11938人, 占劳动力总数的40.8%, 从转移劳动力的输出比例看, 男性比例仍占绝对优势, 共输出男性劳动力7317人, 所占输出比例为61.3%, 从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程度分组情况看, 文盲占3.3%, 初中以上文化占61%, 从年龄结构来看, 25周岁以下劳动力输出占59.8%。由此可见全县转移劳动力以初中文化为主, 以男性青壮年居多。

(二) 外出务工地点及分组结构。

截止2010年12月底, 从外出务工地点看, 劳动力输出县外自治区内占24%, 自治区外占6%, 而70%都集中在乡外县内, 输出的劳动力中政府组织和亲朋介绍占33%和32%, 中介组织只占10%。经济体制的改革极大的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 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相比有了显著的提高, 农民不再满足温饱型生活。加上经济发达地区的高工资、高收入的强大吸引力, 使得农区剩余劳动力在内部冲动和外部拉力作用下, 向周边城市转移。

(三) 外出务工从事的产业。

三大产业中第二三产业吸纳劳动力最多, 分别占输出人数的39.4%、38.6%, 第二产业中其中建筑业占第二产业的比例为62%, 第三产业中从事商饮业和服务业比重较大, 分别占第三产业人数的39.4%、39.2%, 二三产业成为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主要行业。男性绝大多数从事建筑业的住房建筑、装修以及电工、木工等工作, 女性主要从事餐饮和其他服务行业。一大批兼职家政队伍活跃城市劳务市场, 货物运输等自谋创业者也明显增加。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面临的主要问题

近几年大使磴口县外出劳动力人数虽逐步增加, 但转移的速度却有所趋缓。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一) 进城市的农村劳动力长期性和稳定性较差。

许多农民采用农闲时外出打工、农忙时在家从事农业生产的方式, 实行季节性打工, 因而稳定性较差, 影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和规模。

(二) 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文化素质和职业技能不高, 就业竞争能力较弱。

劳动力转移领域狭窄, 多为体能型劳动, 从事行业局限于批零餐饮业、建筑业、运输业及制造业等。主要表现在低学历的偏多, 高学历的极少, 经过专业培训和专业技术的较少。低素质的劳动力只能从事脏、累、苦、重等工作, 很难找到理想的岗位, 挣得满意的收入。

(三) 县域非农经济薄弱, 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能力非常有限。

磴口县地方经济的发展, 就业领域不断扩大, 转移剩余劳动力能力进一步增强, 但磴口县劳动力“走出去”与其它地区的文化技术交流较少, 70%都集中在乡外县内, 不利于提高磴口县劳动力的市场竞争力。

(四) 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多属自发性、盲目性, 使得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和权力难以得到保证。

由于农区劳动力的转移自发的多, 有组织的少, 政府对农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缺乏有效的引导和管理, 基本处于无序流动状态。中介组织的服务功能也不能有效发挥, 外出务工渠道狭窄。由于缺乏宏观调节手段, 劳动力输出后的情况无法了解, 利益无法保护, 如发生劳资纠纷或工伤事故等也无人过问。

(五) 我国现行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几乎每一个外出打工人员都会遇到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就是户籍问题。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涌入城市, 他们拥有了自主择业的权利, 但是在户籍方面仍然难以得到身份上的转变。这种户籍制度导致大量的农村打工者在城市长期工作却难以得到城市户口, 不能有和城市人同等的待遇, 这就造成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三、搞好磴口县劳动力转移的几点建议

综上所述, 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是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 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维持经济快速增长、提高农牧民收入和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必然要求。因此, 应该从以下几方面作努力, 利用市场经济的规律来实现劳动力的转移和合理配置, 以提高农牧民的收入水平以及经济的快速增长。

(一) 加强对劳动力转移的研究、宣传工作, 促进劳动力的合理配置

应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和合理配置的理论研究, 为正确制定和贯彻实施农村牧区社会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应该加强对劳动力转移合理配置的宣传工作, 并制定和实施一系列适合引导劳动力合理配置的政策措施, 使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认识到这项工作对经济发展的巨大作用。

(二) 加快城镇建设, 促进二三产业的发展

要推进城镇建设, 提高磴口县城镇化水平, 通过加大招商引资, 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和中小企业以及民营企业, 特别是要大力发展以工业、服务业为主的第二三产业, 提高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的能力, 为农村劳动力创造就近转移就业的渠道。大力发展周末度假、旅游休闲等, 以促进城郊餐饮、住宿等行业的发展, 增加就业容量。把发展农村二三产业与新农村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结合起来, 真正实现“走出一个劳动力, 增加一份收入, 学会一种技能, 带回一些信息, 富裕一个家庭”的目的, 实施农村劳动力“就地转移”战略。

(三) 加大农民实用技术培训, 提高广大农民的职业技能和转移就业能力

缺少有知识、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 农业产业化和劳动力转移就难以快速推进, 因此, 必须切实抓好培训工作。一是要贯彻“积极鼓励、大力支持、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 不断增加对农村劳动力培训的投入。从磴口县的实际情况看, 当前农村科教投入严重不足, 单靠政府投资是不够的, 要引导全社会加大对农村科技的投入。二是要全面统筹规划, 整合教育资源,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搞好培训工作。三是在加强基础教育、强化职业技术课的同时, 继续实施“阳光工程”, 对不能继续升学的初高中毕业生进行技能培训。四是充分利用远程教育资源, 大力发展农村成人教育。针对农村劳动力文化低、年龄大、技能低的特点, 重点抓好新型实用技术培训, 做到集中培训与现场示范、印发资料相结合, 全面提高劳动力素质。

(四) 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因此必须重视农业的发展。挖掘农业的内部就业空间, 增加农业的内部就业机会, 加强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综合开发, 进行农业生产结构调整,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品项目, 加快农业产业化和一体化进程, 尽可能多地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

(五) 加速培育农牧业劳动力市场, 做好农牧民工维权工作

需要在劳动力宏观管理政策和就业总体规划的指导下, 逐步建立起有组织、开放型的农牧业劳动力市场, 建立和健全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在内的一条龙社会化就业服务体系, 完善劳动法规以及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 使企业和劳动者双方的合法权益都得到保障, 为劳动者营造一个凭自身素质公平竞争就业的环境和氛围。

3.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三

关键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问题策略

中图分类号:K3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432(2014)-16-06-1

1 制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因素

1.1 剩余劳动力素质较低,就业能力差

由于多年来我国实行的城乡二元管理体制,相对于城镇,国家在资金、人财力等方面在农村投入相对较少,而且农村多数地远人稀,交通、信息等都不发达,所以一直以来,农村的发展速度都很慢,加上受传统思想及生活习惯的影响,多数农村劳动力的文化素质都不高,大部分农民受教育程度低,就业能力较差,只能从事一些简单的体力劳动,就业面狭小,市场适应能力弱,转移就业存在较大的困难。

1.2 劳动力市场不完善限制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

由于我国劳动力市场存在许多不完善的地方,农村剩余劳动力进城务工受到种种限制,且缺乏长期的保障机制,农民工在城市打工需要更高生活成本,一旦失业或患病,就难以承担,很多情况是只能回到农村,这就形成了从农村到城市,再从城市到农村的来回迁移,但却不彻底,严重影响劳动力移动的速度。

1.3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不健全影响劳动力转移

相对城市来讲,我国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相当不完善的,农村劳动力基本没有社会保障,全凭土地生活,但土地的面积却十分有限,收入甚微。多数外出打工的劳动力,都是为生活所迫才背井离乡的,但土地仍是其生活的根本保障,虽然外出打工,也不敢轻易放弃承包地,多数外出务工者都是“离乡不离土,进厂不进城”,因为在外打工,一旦遇到失业、病患情况,生活就无法保障,起码有土地,还可以有个退路,何况在城市生活,养老、医疗、子女上学和住房等现实问题都是影响劳动力转移的阻碍。

1.4 城市居民与农民工权利不平等

我国二元经济结构下的城乡分割、区域分治制度是导致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受阻的根本性原因。多年来,城市只把农民工作为廉价劳动力来使用,“农民工”一词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带有歧视性,基本是下等人的代名词,过去一些城市对农民工是实行收费管理、收费服务,旨在为当地人谋利益,而如今虽然不收费了,但实际情况是仍然沒有形成把农民工纳入本地居民、为农民工服务的相关机制,这在管理上仍是真空地带。

2 推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应对策略

2.1 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

农村剩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也是必要的趋势,如何合理的转移是国家和社会的一个重要任务。要通过各种方式手段,提高劳动者素质,提高就业能力,提高农民工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根据农民工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整合社会资源,改进培训模式,创新就业培训机制,建立和完善培训合作机制。

2.2 健全和完善劳动力就业市场

要大力促进劳动力就业市场的完善,建立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通过网络、手机、电脑等新型媒体搭建信息平台,为农民工就业提供快捷信息服务。消除制约劳动力流动的制度性障碍,建立完善的劳动力管理与服务体系,形成城乡劳动者自由、平等就业的制度环境,实现劳动力资源在城乡的合理配置。创造良好的就业环境,引导农民工合理有序流动,有效地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实施综合配套改革,建立和完善劳动力市场管理制度,促进农民工就业和城乡统一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发展。

2.3 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机制

一方面,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法律机制。制定一系列适应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有关农村社会保障的法律法规,使农村社会保障主要内容的法律规定具体化,以增加其可操作性。另一方面,加大财政投入,多渠道筹集农村社保资金。通过多种渠道、多种形式来筹集农村社会保障资金。政府担负起一定的职责,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支出在财政总支出中的比例,提升农村社会保障水平,缩小城乡社会保障差距。

2.4 统筹城乡和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

从体制改革、制度建设上着手,建立统筹城乡发展、构筑支持农业农村发展的保障体系,从全局上、根本上突破城乡分割和区域分治的体制和结构,给农村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和活力,促进城乡共同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逐步形成社会服务和管理一体化的体制,形成城市工作与农村工作对接、良性互动的新格局统筹产业发展,优化不发达地区特别是农村的产业结构,统筹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区域协调的公共服务制度。

统筹劳动就业,加快建立城乡统一、区域统一的人力资源市场,鼓励人力资源自由流动,引导农民有序外出就业,鼓励农民就近转移就业,扶持农民工返乡创业。保障生产安全,改善农民工劳动条件和就业环境。

统筹区域发展,发挥市场调节与政府协调积极作用,打破区域分割限制,形成统一的国内大市场。重视农业生产,通过农业的发展解决部分农村的剩余劳动力;改革现有的户籍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有序转移;健全和完善农地流转制度,使农村剩余劳动力按照经济发展的规律自由流动。

4.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四

一、农村劳动力的特点及结构

1、特点:

(1)发展速度迅猛,相对数量巨大。我国有9亿农村人口,占我国总人口数的3/4。近年来,农村劳动力数量和发展速度成倍增加,每年以1300万人的速度递增。

(2)素质参差不齐。现阶段我国农村劳动力素质急待于提高:一是思想观念落后,处于“外出找钱无技,在家致富无门”的状况;二是劳动力的文化素质普遍不高,以体力型为主,技能型较少,智能型更少。

(3)农村劳动力过剩,出现自主流动与转移。近年来随着农村机械工具的普及和推广,使农村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这些剩余劳动力便从农村转向城市寻找工作机会,他们的转移没有固定的方向,具有充分的自主性。

2、结构:

农业剩余劳动力一般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

(1)季节性剩余。农业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与劳动力对农业生产的可供给量之间在不同季节里出现不均衡状态;

(2)常年性剩余。在全年中的任何季节里,劳动力的可供给量都大于需求量;

(3)潜在性剩余。主要对劳动时间的利用率过低,隐藏着多余劳动力。

(4)结构性剩余。某一产业部门、某一技术类别的劳动力出现剩余,而其他类别和技术级别的劳动力相对不足。

我国目前主要是常年性剩余和结构性剩余。按照我国有5亿农村劳动力其中以70%的农业劳动力粗略估算,66%的利用率意味着我国目前存着近1.2亿的过剩农业劳动力。

二、农村劳动力转移策略

1、提高农村劳动力就业技能。农村劳动力素质低是制约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要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增强市场竞争力。各级政府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农村劳动力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争取更多的教育经费投向农村农户。

随着农村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结构升级,首要应大力加强对农村劳动力专业技能的培训工作。根据劳动力市场需求,培训一批符合市场需求的具备专业技能的农村劳动力,并对农村农民开展有计划,有组织的就业指导,突出实用性有效性,为农村就业创造条件。

提高农业推广人员的素质,积极引导农民种植产量高、经济效益乐观的优良品种作物,组织科技人员下村、下地进行亲自指导,使得让农民在种植过程中掌握科学技术,提高自身技能,不断累积经验。

2、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创造多种就业机会。通过发展第三产业,既解决部分地区青壮年因过多转移而带来的遗留问题,同时也解决农业生产经营劳力不足的现象。由已经逐步融入人们生活的新兴社区服务业入手,如家政服务、农家乐休闲、家庭式保姆、利用当地优势搞庭院经济等等,安置一部分农村剩余劳动力,同时加强对个体、私营经济的引导,改造提升传统服务业,做到农业生产经营与挣钱两不误。

3、实行农业多种经营,加大市场需求力度。一方面根据政府各部门有关农

村劳动力转移实际情况和市场需求,应做好农村劳动力的技术培训、业务培训、、岗前培训,通过培训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适应能力。另一方面,加大二、三产业发展,发挥本地优势,提高地方经济的吸纳能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建设,推进乡镇 企业 的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实现农村劳动力在农村内部的转移。

4、改善农村劳动力外出就业环境。有关部门应加大建立有利于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政策机制,最大限度地争取省、地政策支持,有效地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服务,消除城乡劳动力各种不平等的政策,尽可能使农村劳动力在经济权利和社会权利上与城市劳动力相对平等,促进农村劳动力在城乡间自由流动。

5.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五

[摘要]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根本性措施。甘州区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方面的成功经验和存在的问题,以及新时期农民培训工作的实际,要求我们必须进一步优化培训环境,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功能,拓展培训内容,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水平,增强培训能力,通过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加快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步伐。

[关键词]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途径

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就业是民生之本。扩大就业是我国当前和今后长时期重大而艰巨的任务。”同时还指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是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因此,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不仅是当前一项紧迫的现实任务,而且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是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根本性措施,对于建设现代农业,发展农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农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一、甘州区农村劳动力和转移就业培训的基本情况

1、劳动力资源现状。全区共有城乡劳动力33.87 万人,占总人口的68%。城乡现实劳动力29.68万人,占城乡总劳动力的87.6%,其中农村现实劳动力21.8 万人,农村富余劳动力9.08 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6089人。在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和农村富余劳动力中,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2.57万人,占26.5%;初中文化程度的4.34万人,占44.8%;小学及小学以下文化程度的2.78万人,占28.7%;有技术技能的3.41万人,占35.2%;无技术技能的6.28万人,占64.8%。

2、培训资源概况。全区目前共有职业教育学校1所,就业训练中心1所,民办职业培训机构6所,行业培训中心2家,农村乡镇劳务培训基地18个,从业人员230多人,涉及培训工种近20个,年培训人数达1万人。

3、培训工作开展情况。2004年至今,通过加大培训力度,扩大培训规模,使全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达到了5.49万(人)次,占城乡富余劳动力9.08万人的61%,其中技能性培训达0.85万人(次),通过技能鉴定的达3800多人。止2006年底,已先后在北京、天津、上海、广东、浙江、江苏等省区建立了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为主要任务的劳务基地95个,涉及家政、棉纺、保安、电子装配、服装加工等十多个工种和行业,年均转移农村劳动力8.2万人(次),实现劳务收入2.5亿元。

二、采取的措施及做法

1、整合社会培训资源,健全培训体系。一是充分发挥职教中心、社会力量办学机构、河西学院成教学院、农广校、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就业培训中心、行业培训机构、乡镇农科教中心和农机中心的优势,在统筹计划的基础上,分别开展了实用性技术、创业政策、劳动保障知识、农村实用技术、岗位技能等方面的培训,增强了培训效果。二是整合区委党校、行政干部学校、农业技术学校、职业技术学校和农业广播电视学校等五所学校的培训资源和师资力量,成立了甘州区农科教中心和甘州区城乡劳动力技能培训中心,提高了培训资源利用率。三是选择大满、沙井等三个乡镇开展劳务培训基地建设试点,并坚持以点带面,全面铺开,主动为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就业提供培训服务,实现了培训体系向街道乡镇的延伸。

2、创新培训方式,提高培训的针对性和实用性。一是搞好调查抓培训。组织工作人员深入农户家中,逐户进行调查摸底,并结合已掌握的企业用工条件和技能要求,制定出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尽量减少了培训的盲目性。二是突出特色抓培训。在培训时间上,根据不同工种的特点,采取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脱产培训与半工半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在办班模式上,积极加强与用工单位的联系,坚持以固定办班和流动办班相结合,广泛开展“委托式”、“合作式”、“订单式”培训。在培训项目上,重点针对东南沿海地区的用工需求,着力加强了在电子、服装、电器等方面的专业性培训,并加大实践教学力度,确保学员在有限的时间内学到真知、收到实效。三是结合实际抓培训。采取下乡培训、集会培训和以会代训等方式,把技能培训向乡镇、中心村社延伸,把培训班办到群众家门口,让学员吃住在家、学习在校,切实降低培训成本,方便农村群众参加培训。四是打造品牌抓培训。在重点抓好职业道德培训的同时,引导学员学习城市生活基本常识和交际礼仪知识,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主动适应现代都市生活的能力,使外出就业的农民工,无论在什么岗位就业都能真正做到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团结协作、乐于奉献,树立拿得出、叫得响的甘州劳务品牌形象。

3、严格落实就业准入政策,积极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把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与落实就业准入政策,推行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制度结合起来,通过加大行政执法监察力度,严格落实就业准入规定,强化用人单位和劳动者的就业准入观念,提升职业资格证书的社会认可程度。尤其是重点加大了对使用农民工比较多的建筑、运输、服务行业中的电工、焊工、砌筑工、汽车驾驶员、美容、美发等10个工种持证情况的专项检查,使农村进城务工人员的持证率得到了明显提高。止2006年底,全区取得职业资格证书的各类从业人员已达1.8万多人。

4、积极筹措资金,加大培训支持力度。整合项目培训、“阳光工程”培训、扶贫和农业开发等各方面的资金,先后从中央财政扶贫、“三西”扶贫、中低产田改造、农民科技培训及干部培训资金中调剂资金20万元,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对凡是涉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项目,一律免收培训费。一些乡镇、村社还想方设法多渠道筹集资金,对外出务工青年给予一定的培训补助,有效的调动了农村青年参加培训的积极性。

三、存在的困难及问题

1、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体系的基础比较薄弱。目前,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和职业培训体系主要面向城市下岗失业人员的培训服务模式已不能适应大批农民工流动就业的要求,也不利于统筹城乡就业战略的实施。尤其是面对农村居住分散、交通不便、农业劳动时间随机性大的现实,还没有探索出一条符合农村实际、简便可行、费用低廉、容易实行的新路子,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进一步开展。

2、部门间职能交叉、协调沟通不够。涉及农民工就业服务和培训工作的部门虽然较多,但责任不够明确,在劳动力市场管理和就业技能培训方面,缺乏统一的管理规则和制度,部门间也缺乏协调机制,使得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难以形成合力。

3、公共信息渠道不畅,适合需要的培训项目少。由于农民外出务工大部分是靠亲友获得信息,从公众信息渠道获得就业信息的机会很少,对社会上的用工需求了解不充分,在培训项目上盲目性很大,有时还存在跟风的现象。公共就业服务机构虽然也开展了针对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培训服务,但由于调查研究不够,岗位类型、培训项目、服务模式还不适应农民工的需要。

4、培训项目与用工实际脱节,不能满足农民工就业需要。真正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培训项目往往收费很高,农民工难以承受。有些培训机构只追求参加人数,不关心培训质量和就业效果。虽然接受过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人数有了一定幅度的增加,但技能水平普遍还不高,整体素质还没有得到明显改善。

5、培训方式单一,手段不多。各地在培训中普遍存在集中讲理论多,实际操作少;灌输式讲课多,现场指导、观摩少;引导性培训内容多,针对性培训内容少,实效性差的问题;有的培训班还存在走过场、图形式、完任务的现象,还没有真正实现以需定培,定向培训。同时,由于培训教师都是从其他培训机构聘请的,其教学方式方法还不能完全适应农民文化程度低,接受能力差的实际。

四、对策及建议

1、加强组织领导,优化培训环境。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众多部门,需要各级政府的统一领导、统筹规划和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因此,要建立政府牵头、部门相互配合、社会各方参与的工作机制,将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置于城乡就业工作和职业培训工作的大盘子中统筹考虑,进一步明确劳动保障部门综合管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培训工作的职能,形成统筹协调的运行机制,做到规划统筹制定,资源统筹整合,经费统筹安排,工程统筹联动。同时,政府还应制定短期培训与长远目标相结合的工作计划,统筹协调有关部门力量和与劳务输出相关的服务、培训、维权等各项工作,在大力发展有组织劳务输出的同时,认真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并在安排劳动力市场和职业培训体系建设时,将针对农民工的就业培训纳入就业工作整体计划。

2、完善培训体系,强化培训功能。要继续加强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建设,整合各类培训部门的内部闲置或使用效益不高的教育培训资源,联合外部资源,增

强培训能力,夯实培训基础,使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中发挥基础性作用。要加大针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课程的开发力度,使培训课程内容既要包涵岗位基础知识以及与职业技能有关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又要突出实用性、实效性、职业性和技能性。要高度重视教师队伍建设,通过“请进来、走出去”和专兼结合等多种方式,努力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要改革传统培训教学模式,积极研究探索适合农村和农民实际的教学方法,采取简便、实用、有效、可行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使农民能在较短时间内轻松学习、愉快学习,且学有成效。

3、突出培训重点,拓展培训内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要以提高职业技能为重点,突出三个方面的培训内容:一是对不同行业、不同工种、不同岗位的基本技能和技术操作规程的培训。通过培训与就业岗位的紧密联系,切实提高其就业竞争能力,使农村劳动力能够输得出,用得上。二是就业政策和法律法规知识培训。通过培训,使农村劳动力了解经商就业、投资创业及回乡创业等方面的政策和规定,熟悉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其遵纪守法意识,增强其经营发展和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三是安全生产、社交礼仪和公民道德规范培训。主要是通过进行安全生产、公共交通、城市生活等常识的培训,增强农村劳动力预防和处理不测事件的能力,使外出就业、经商的农民养成良好的道德规范,切实提高其适应现代城市工作和生活的能力。

4、创新培训模式,提高培训效率。一是要进行深入、细致的市场调研,根据经济结构调整、劳动力市场变化和用工单位的需求,科学确定培训对象、培训规模和培训内容,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减少盲目性和随意性。二是要坚持培训与就业紧密结合,积极探索“订单”、“定向”、“储备”等培训模式,加强培训与用工单位和就业市场的挂钩,以需求定培训,以输出带培训。三是要进一步探索学校之间、学校与企业之间联合办学的路子,充分利用各类培训机构现有的培训场所、设备、师资等资源,开展远程教育、短期培训班、专题讲座等,实行长短结合、灵活多样、贴近群众的培训方式。四是指导培训机构积极探索异地联合办学模式,与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就业门路广、教学质量好的职业学校合作,走异地培训、合同就业的新路子。

5、完善服务功能,提升培训水平。要统筹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与输出

窗口,积极开展区际、省际、国际间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大力推行招生-培训-就业一条龙的服务模式,提高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的积极性。要根据市场需求,加强与用人单位及劳动力市场的对接,把培训与就业引导密切结合起来,建立起职业技能培训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衔接机制,努力把技能培训、就业介绍、就业后服务管理融为一体。要创造条件,加快建设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信息服务体系,包括建立农村劳动力资源库、岗位培训媒体资源库、城镇用工信息库和就业跟踪资料库等,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提供良好的信息资源基础。

6、加大培训投入,增强培训能力。把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与新农村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增加投入,加快乡镇劳务培训基地建设步伐,切实提高乡镇培训机构的培训能力。要抓紧研究制定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的政策措施,研究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的补贴办法,调动和激发农民工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就业能力的积极性。在安排就业资金时,要大幅度增加农民工公共就业服务和职业培训补贴资金,并将其列入财政预算,为做好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提供必要的资金保证。

6.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六

对策

一、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的现状

我市现有农业人口412万,其中劳动力人口229万。由于农村人多地少,以及农业生产方式改变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每个劳动力负担耕地系数在逐步加大,农村的剩余劳动力越来越多,据预测到2005年我市的农村剩余劳动力将达到124万人。从农村的发展需要和提高农业生产率的要求看,只有减少农民,才

能富裕农民;只有减少农民,才能逐步扩大农业的经营规模,提高农村的资金和技术集约程度,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民的收入。所以有计划

地把这124万剩余劳动力“消化”转移就业,对加快我市农村经济的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至关重要,而且也是客观必然要求。两年来,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在各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并呈现以下三个特点:一是农村劳务输出数量大幅度增加,行业、地域分布较为广泛。据统计2003年,我市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输出已达86万人,超额完成了80万人的计划工作目标,在输出人员中,地域不断拓宽,呈现出境内境外相结合,省内省外相结合,当地转移和外出务工相结合的局面,在行业分布上较为广泛。二是农村劳务输出方式发生了明显变化。从离土不离乡,进厂不进城,到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农民劳务输出正在由自发向有组织、由短期向长期、由市内省内向省外国外转变。有组织外出的农民数量占劳务输出的比例不断提高,有的乡镇已发展到以有组织输出为主;各地长期外出人员大

量涌现,一些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已在城镇定居;出国劳务从无到有,人数不断增多。三是涌现了一批劳务输出的典型。在工作中,各地都发现和总结了一批具有不同特色的典型经验,如榆树市光明乡,农安县合隆镇、双阳区鹿乡镇等,通过各级新闻媒体和会议进行广泛宣传,较好地发挥了典型引路和示范作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输出工作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1)加强领导通力配合,形成了劳务输出工作的新机制。

劳动力转移及输出是一项系统化工作,市委、市政府成立了长春市农村劳务经济工作协调领导小组,下发了《关于加快发展农村劳务经济的意见》,各县(市)区在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建立了多部门协调工作机制。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劳动和社会保障、农业、教育、城建、民政、工商、税务、财政等部门各司其职,各尽其责,形成了协调、配合的工作机制。在各乡镇,都建立了劳

务输出工作机构,设立专门办公场所,明确专人负责,一级抓一级,落实了工作目标,形成了上下联动的工作局面,保证了劳务输出工作的顺利开展。(2)完善劳动力转移输出的服务体系,规范劳务输出工作。

按照劳务输出工作的安排和部署,各县(市)区在劳务输出工作中,继续完善网络体系,加强基础工作,对劳动力资源加强管理,在普查的基础上,全部建立“三册一表”档案,即,劳动力资源名册、输出人员名册、有输出愿望人员名册和输出情况统计表。做到了资源底数清、输出底数清、资源情况清、输出去向明,进一步完善了输出人员档案和劳动力资源档案,年初以来,我局结合规范基层劳动保障平台建设工作,在全市各乡镇普遍建立了完善的工作组织网络和信息服务网络,形成了市、县、乡、村四级服务网络系统,有一些乡镇已经与我市劳动力市场信息网络系统联网,做到了信息共享,信息互换,及时收集

和发布用工信息,使劳务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提高,规范了劳务输出工作。

(3)以增强技能为重点,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

为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技术水平,实现由体力型输出向技术型输出的转变,去年以来,在全市范围内普遍开展了“千人培训工程”,即每个乡镇要免费培训1千人,并对培训工作实行目标责任管理,分解目标,落实责任,并针对不同的培训内容,提供相应的培训资金和师资。开展劳务输出人员基本常识、择业观念、法律知识的培训,提高劳务输出人员的适应能力。坚持“实用、实际、实效”的原则,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了专业技能的培训,对国家规定的一些岗位工种进行了岗位培训,做到了持证上岗。积极探索并开展了“订单式培训”和“个性化培训”,开展了送知识,送技能,送岗位的“三送”活动。截止到目前,共培训农村劳动力万人。

(4)完善保障服务,切实保护劳务输出

人员的合法权益。

7.农村劳动力转移中的问题及对策 篇七

关键词:现状,问题,对策

一、总体概况

通过此次调查得出全市现有农村劳动力约为229.6万人, 从事农村生产的劳动力为133万人占比约为58%;劳动力转移84.9万人。外出务工人数为69.3万人 (省内39万人、省外30.3万人) , 占比约为30%;外出经商办企业的约为15.1万人, 占比约为6.6%;在本地乡镇及本村从事运输、加工、服务、商业、活动的人数约为12.2万人, 占比约为5.4%。农业劳动力与非农产业劳动力之比约为58:42。

二、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现状分析

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84.9万人, 占总劳动力人口的36.9%。

其中横向比较本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本县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前三个县为:垣曲52.5%、盐湖区49.8%、平陆43.5%。垣曲和平陆由于地理环境影响可用耕地面积少;盐湖区地处运城市区城镇化水平较高、拥有注册企业数量较多。上述是三个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本县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重要原因。

其中纵向比较本县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占全市劳动力人口比例较大的前三个县为:永济市 (9.3万人) 占比11%, 盐湖区 (8.6万人) 占比10.1%, 闻喜县 (8.4万人) 占比10%。上述三个县市工业基础较好、本地区内有数量较多的工业园区和大企业, 切人员外出务工和创业热情较高。如:永济铝厂等大企业, 盐湖区工业园、运城市经济开发区、空港经济开发区、闻喜工业园等工业园区。

目前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主要渠道有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和外出创业两种方式。

1、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现状分析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总人数为69.3万人。其中, 在省内 (包括县、市) 约为39万人, 在省外约为30万人,

全市外出务工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盐湖区7.5万,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10.8%。闻喜8.4万人,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9.8%。新绛6.3万人, 占总外出务工人数的8.9%。

其中在省内 (包括县、市) 务工人数排名前三位的是盐湖区4.8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12.5%。闻喜3.8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9.9%。新绛3.6万人, 占全市省内外出务工人数的8.9%。从上述数据可以看出以上三个县工业和城镇化发展较快, 县内企业多, 从而吸引“农民离开土地”进城务工, 就地实现就业是占有总体比重较大的主要原因。

省外外出务人数排在前三位的是芮城2.93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7%;闻喜2.9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6%;平陆2.8万人, 占全市省外外出务工人数的9.2%。以上三个县当地农民跨省外出务工意识较强, 自发和有组织外出省外务工人数多。

从2003年开始, 市县、乡每年都要组织大规模的劳务输出活动。2006年之前, 劳务输出的主要区域为珠江三角洲的广州、深圳、东莞、珠海、中山等用工城市, 2006年以后主要集中在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无锡、杭州、山东青岛、以及京、津地区。持续每年的大规模有组织的劳务输出活动, 使得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成为了习惯。因此, 最近几年, 政府主导组织劳务输出已被亲朋相携、邻里攀带外出务工所取代, 自发外出务工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形式。

从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的分布区域看, 目前外出务工集中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三角洲的上海、苏州、杭州、南京各用工城市, 总人数约为20万人左右, 其他10万余人主要分布在京津地区以及山东青岛, 省内务工集中地主要集中在县、市两级城镇, 以县级城镇最多, 约为30万人左右。

从外出务工行业分布情况看, 到外省市务工的主要电子、服装、机械加工、装配、采摘、架设高压电线等为主。例如:平陆的架成工, 从业人员8000余人, 常年在东北、大西北、广东等十余个省市架设高压线;河津的建筑工程承包, 从业人员1万余人;绛县的摘棉工, 每年季节性去往新疆阿克苏2600余人;夏县大品乡在天津、青岛从事电焊工的有600余人。

在县、市级城镇务工的, 主要为宾馆、餐饮、商场服务员、营业员, 本地煤焦、化工、纺织、机械制造等类型企业员工。由于我市实施产业集群化发展战略, “5+15” (5个山西省省级开发区, 15个县市级工业园区) 工业园区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比重较大, 2014年各园区新增就业岗位约2.2万个。

2、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状况分析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人数约为15.2万人, 占全市农村劳动力转移人数的17.8%, 创业直接带动44.1万人就业。外出创业, 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条主要途径。

从各县 (市、区) 情况看, 永济市、盐湖区、临猗县、万荣县外出经商办企业的人最多。例如永济市在外创业的人约有2.5万人。其中外出开牛肉饺子、牛肉面馆的就有2.24万人, 直接带动7.12万人实现就业;盐湖区在外出创业的人约有2万人, 其中开饭店、打拼子人约有5900人;临猗县在外创业的1.8万人中, 从事食品加工 (糕点加工) 业及餐饮业的就达到8500余人;万荣县外出创业的1.28万人中有857户从事化工外加剂生产, 直接带动3.75万人就业。

从创业的行业类别来看, 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涉及机械制造、食品加工、建筑建材、商品批零、交通运输、仓储、餐饮、住宿、社区服务等十多个创业门类。其中餐饮业为我市农村劳动力外出创业的首选, 总人数为4.5万人;其次是商业批发零售, 总人数为6700余人;第三为建筑建材业, 总人数为5400余人;第四为食品加工业, 总人数为4300余人。而在本地乡镇, 以及县城从事个体经营的最多, 为8.1万余人, 占总外出创业人数的53.4%。

三、运城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其对策

1、政府“有组织”外出务工比例较低。

通过政府部门“有组织”外出务工人数约占总数的十分之一。“有组织”外出务工在有效调剂人力资源配置、帮助农民降低外出务工成本、确保安全、及时维权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建议利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平台, 为农民工提供“有考察、有组织、有培训、有护送、有回访、有维权”的一条龙“保姆式”服务。从而发挥政府部门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2、人力资源公司有待政府规范。

由于我市拥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 而南方电子厂等一些劳动密集型企业对劳动力需求旺盛。这类企业多采取利用中介人力资源公司委托招聘、劳务派遣、劳务外包的方式进行市场化招聘。在每年春节前后外地企业用工高峰期, 部分本地和外地人力资源公司为赚取用工企业“招聘返费”, 存在恶意竞争和虚假宣传等行为, 极大的损害了外出务工人员的利益。建议由人社部门牵头规范我市人力资源市场, 健全人力资源公司各项业务服务的监督和备案制度, 建立由政府主导和监督下的人力资源公司服务联盟。从而规范市场秩序、合理整合资源, 发挥其在农村劳动力转移资源配置中的积极作用。

3、农民工跟踪服务难。

随着外出务工人员的增多, 农民工维权问题已成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成败的关键, 克扣拖欠工资、人身伤害、不依法缴纳社会保险、黑中介欺骗农民工的事件时有发生。在农民工务工集中地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已迫在眉睫。如我市2014年仅输入苏州华硕电脑集团的务工者就达1000余人, 一些问题时有发生, 但因距离较远, 经费紧缺不能得到及时处理。建议在农民工输出较集中的省、市设立劳务输出联络站, 经费从就业和再就业资金中予以适当解决。并提供各项免费就业创业服务, 把“家”安在务工者身边, 让农民工放心打工、挣钱。

4、外出劳动力就业层次低, 创业能力不足。

在我市省外劳务输出中, 有四分之三的人员是在电子设备装配等劳动密集型企业就业。在这些企业里人员劳动强度大、工作时间长、切就业稳定性差, 农民工缺乏从事二、三产业的技术、技能, 不具备职业竞争力。外出创业农民创业能力较低, 开办企业成活率不高。建议加大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力度。根据我市农村外出务工和创业的实际, 结合农民意愿, 开展技能加创业一体化培训。重点开展家政服务、餐饮、食品加工、传统工艺品加工等创业型技能培训及经营管理培训, 助推我市农民外出低成本创业。

5、本地农民专业技能培训不足。

建业结合我市实施的“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工程, 有针对性地开展专业技能培训, 重点在规模养殖、大棚蔬菜、食用菌栽培、观光农业、生态高效农业等方面开展培训, 同时开展农村电商、社区服务培训, 以助推农业现代化发展进程, 助推农民在本地创业。

6、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化程度低。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 以前那种靠窗口咨询、现场招聘、电视飘字、发放传单、进村“喇叭”宣传等方式信息化程度低, 早已不适应目前社会发展的要求。建议利用“互联网+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模式, 建立“外地企业和本地企业招聘信息库”和“外出农民创业项目库”;通过调查摸底利用“大数据”对有外出务工和外出创业愿望的农民进行需求分析和精确定位;利用网站、微信公众平台、手机app等互联网手段, 建立“一体化农村劳动力转移信息平台”为广大农民提供高效、快捷和个性化的就业创业信息服务。

7、针对农民工创业服务体系不健全。

目前我市对农民工自主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不够, 相关机构体系不健全。建议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 (国发[2014]40号) 的要求“将农民工纳入创业政策扶持范围, 运用财政支持、创业投资引导和创业培训、政策性金融服务、小额担保贷款和贴息、生产经营场地和创业孵化基地等扶持政策, 促进农民工创业。”建立专门帮扶农民工的创业服务机构, 开展农民工创业大赛, 营造全社会鼓励、支持农民工创业的氛围。在帮扶广大农民工成功创业的同时, 带动更多的人实现就业。

参考文献

8.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现状及对策 篇八

目前,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一、社会环境方面存在的问题

主要是传统文化所形成的择业、就业观念,这是一切问题的根源。在我国,这种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根源和文化背景。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形成了“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等传统就业观。对绝大多数人来说,一生所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能找到一个体面的工作,在社会生活中取得较高的社会地位。对农民来说,要达到这个目的,最有效、最快捷的途径就是考上大学,取得一个较高的学历,以此来参与社会竞争。只有当这个意愿无法实现时,才会选择上职高、技校,接受职业教育。而职校、技校毕业的学生,在社会中从事的多数是体力活,他们的身份也大多是普通工人,这是他们不乐意接受的。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包括农民在内的大部分国民都把考上大学作为自己的唯一目标。近几年来,虽然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得到了国家的重视,党中央、国务院多次要求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但由于现阶段人们的就业观念仍然没有改变、政府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历史欠账太多,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发展形势虽有所好转,但仍不容乐观。

二、农民自身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随着国家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政策的出台,地方政府部门为了完成国家和省里下达的任务,为了体现培训工作的全面性和普遍性,把培训指标层层分解到各个乡镇,而乡镇又把指标分解到各个村。虽然各级政府都采取了“个人利益,政府买单”的农村劳动力免费培训政策,但是农民并不买账。因为在现阶段的农村,青壮年农民都外出打工挣钱,留在家中的大都是老、弱、病、残的村民。对村委会和培训机构来说,这部分人中年龄大的学不会,年龄小的还在上学,无法参加培训。而青壮年农民都是家中的顶梁柱,选择了外出打工,对政府的“先培训、后输出”政策并不积极响应。这样就出现经济条件越不好的地方,越没人去接受培训的怪现象。

这种现象的产生是因为我国农村长期以来处在封闭、落后、劣势状态,形成了农民“一切以生存为中心”的价值取向。他们努力回避对生存形成威胁的风险,对于不少新思想、新观念、新技术,有着本能的抵触和排斥。再加上社会贫富差距日益扩大对农民心理造成的冲击,所以农民不管干什么事情或者从事什么工作,都特别害怕上当受骗。他们对生活持这种态度是为保障基本生存而做的理性选择。而与此同时,在现代市场经济的现实环境中,市场化和商品化的推行,使保障农民基本生存的机制弱化。农民是弱势群体,加上有些与农民接触的基层政府工作人员办事方法欠妥,以及腐败现象对政府公信力的巨大损害,让他们不愿把改变命运的希望寄托于当地政府;同时由于我国现阶段司法制度的公平性也不尽如人意,各种法律以外的因素对诉讼的干扰,导致诉讼过程费时费力,依靠司法机关替自己维权,在农民看来几乎是不可能办到的事情。农民群体既有向往城市、脱贫致富、改变命运的迫切愿望,又对土地收入的稳定性和不受约束的生活充满留恋,既想相信政府,又害怕相信政府。这几种矛盾的心理,造成农民对国家政策的调整、政府的号召,采取边走边看的态度。从而形成这一看似难以理解,但在新时期又十分普遍的农民现象。

三、培训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培训工种设置不够合理,不能适应市场需求

当今社会体现的失业很大程度上是结构性的失业,一方面大量农民工找不到工作,一方面企业招不来熟练的技术工人。在实际培训工作中,企业需要的技术工人往往培训时间长、成本大。目前很多基层职业学校和成人学校开设的计算机操作员培训已经不能满足市场需求,而培训数控机床操作工、钳工等市场紧缺工种又因为时间长、成本大而开办不起来。

2.相关培训师资缺乏

许多公办的职业学校多年来一直采用普高模式运行,以升学为主要目标,并且在职校、普高、初中、小学这四个系统之间,教师的互相流动,导致职教、成教越办越差。职教、成教教师流失严重,形成了老年教师多,青年教师少,文化课教师多,专业课教师少;在较少的专业课教师中,单一型教师多,双师型教师少;在专业课开设中,理论课多,实验实训课少的局面。多数专业课教师只会在课堂上讲授课本知识,一旦接触具体实践、具体操作就什么也干不了。

3.实验实训设备不足

由于多年以来政府投入不足和职业学校运行模式不合理,很多职业学校实验实训设备缺乏,有的学校甚至没有一个实验实训基地,没有一台实验实训设备。公办的职校竞争力远远不如民办、企业办的技校。

4.培训机构良莠不齐

由于受上述几条原因的影响,许多职业学校生存困难。一些学校为了生存,在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中弄虚作假,招一些农民到学校的微机房训练几天,学校工作人员到学校所在地的乡镇工厂游说,按在该工厂就业人数上报给国家劳动部门,要求劳动部门兑现应给学校的培训补贴。这些学校通过这种渠道套取国家培训资金,浪费了培训资源,造成了很坏的社会影响,加重了农民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的不信任,使国家的富民政策流于形式。

四、对策与建议

1.社会环境方面

应大力宣传新思想、新观念,应把企业优秀员工树立为国家级或省级劳动模范,改变受表彰的劳动模范多是企业领导干部和政府官员的现状。通过农民身边的榜样来改变社会风气,影响人民群众的思想,改变人们根深蒂固的择业、就业观念。

2.政府方面

政府应努力改变城乡二元结构等政策性现象,缩小城乡户籍制度的差异,改变不统一的社会保障政策体系,扫除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的障碍,使农村劳动力在就业、工资待遇以及子女教育等方面享有与城镇劳动力平等的待遇。同时应继续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成人教育的投入,加大对培训机构的监管,建立健全监督管理长效机制,使有限的政府财力用到“刀刃”上,防止培训机构弄虚作假,骗取国家的培训补贴。

3.相关的劳动保障部门

加强农村劳动力合法权益的保障力度。对企业不依法为农村劳动力缴纳社会保险、企业劳动用工不规范、企业主法制观念淡薄、不依法订立劳动合同、管理方式简单粗暴等行为进行严厉打击,使在类同的工作岗位上,农村劳动力与城镇劳动力的工资待遇做到同工同酬,努力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积极性。

4.教育行政部门

优化用人体制、整合教育资源、提高公办职业学校的竞争力。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加大实验实训设备投入,逐渐树立职业教育的品牌,改变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地位,使农民由不愿学变为主动学,在学习中尝到“甜头”、见到效益。

总之,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各个环节中出现的问题,并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联系、互相制约的。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多管齐下,标本兼治,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才能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又好又快发展,为建立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做出应有的贡献。

上一篇:求是杂志关于曲江新区的文章下一篇:电影进社区新闻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