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

2024-10-24

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精选8篇)

1.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 篇一

农林经管1001袁春杰20105579

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

就个人的责任而言,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可分为五个部分,即:自我责任、家庭责任、他人责任、集体责任和社会责任。

自我责任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包括在学校期间的学习、工作、生活及将来的选择负责,所以我们要珍惜在学校的时光,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提升自己的能力,强化对社会的适应能力,为自己的将来做好规划,实现自己的价值。

家庭责任即对自己的父母要尽孝道,出门在外不能让父母担心,包括学习方面及生活方面,自己要尽量的表现出色一点,不仅自己的能力上去了,而且父母的脸上也有光彩了生活方面就是节俭一点或者自己打工挣点自己的生活费,减轻家里的经济负担。但是重要的一点是我们要做好给他们养老的准备,我们是他们的希望,我们没有理由让养育自己二十几年的亲人在自己的天空下受苦受累。

他人责任就是自己要对自己身边的朋友、同学、老师等负责,对于宿舍的哥们(姐妹)首先是诚信,其次要尽可能的帮助,而对于男(女)朋友则要认真对待,毕竟幸福需要很多投入;对于班级的同学,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积极参加活动,增强班级凝聚力。对于老师就是要言行一致,不辜负老师的期望,做合格的大学生。

集体责任就是强调学生的集体观念,比如对于班级活动、学院活动、学校活动甚至全国范围内的集体活动踊跃参加,为班级、学院、学校乃至国家争得荣誉。另外,集体责任还体现在对社会公益活动的参与度及了解情况,我们要即使关注国家和地区的时事动态,在自己能力所及的范围内积极主动参加。

社会责任即参加社会实践,了解社会现状,进行恰当的分析并提出合理的整改措施,以身作则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当然我们都来自大自然,保护环境也是我们的责任,宣传环保理念、环保措施及国家的大政方针,强化大众的环保意识也是我们履行责任的具体表现。

我们当代大学生的责任还是很重的,一次我们还要进一步的提升自我,才能更好的完成时代赋予我们的历史使命和责任。

2.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 篇二

关键词:大学生,责任教育,价值维度

21世纪国家的发展、民族的繁荣都要依靠人才的培养。人才不仅需要渊博的知识、超群的能力, 更需要强烈的责任感。一个没有责任感的人, 渊博的知识、 超群的能力只会让其具备更强的破坏力。当代大学生由于责任感的缺乏导致学习无目标、行为无动力、道德无底线、是非无原则等一系列问题。因此,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刻不容缓, 迫节需要对大学生责任教育的价值维度有个清醒的认识。

一、以大学生成长成才为出发点的教育价值

责任是大学生成人的基石, 为大学生成人奠定根基。“责任是人之为人的根本。人生而为人, 就有一种人的天职, 他就要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 为这个世界、 为其他人做些什么。他所使用、所看重、 所喜欢的一切都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 必有人为之付出了辛勤的劳动, 即使这些均为自然所赐, 他对这自然界也负有一种义务。只有如此, 他才有资格立身于人的世界之中, 在这个星球上占有一席之地。也就是说, 要做人, 首先就得承担责任。”[1]“人, 在道德上有价值的每一个人, 都必须有所承担, 没有任何承担、不负任何责任的东西, 不是人而是物件。”[2]可见, 责任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本。大学生责任教育是以“责任”为核心的思想政治教育, 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起点。大学阶段是大学生的心理断乳期, 其学习、生活突然由“他管”变为“自管”, 需要学会自立、自觉;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跨入社会的准备期, 不仅要埋头读书, 更要抬头看世界, 逐步实现 “学校人”向“社会人”的转变, 需要学会承担责任。学校应在各项教育活动过程中, 有意识地融进责任教育, 强化他们的责任意识、增强他们的责任感, 铸就他们的健全人格, 最终才能使他们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做出正确决策, 才能健康茁壮成长。

责任是大学生成才的“维生素”, 为大学生提供成才所需的养分。责任内容体系包括对自己、对他人、对家庭、对社会、 对国家的责任。其中, 对自我负责是其他责任之前提和基础。因此, 负责任的大学生首先是珍爱生命、热爱生活, 让自己处于身体强壮、精力旺盛、心态阳光、人格健全的良好状态;其次是加强在大学期间的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 主动承担并完成大学生的任务——将自己培育成“四有”新人。如此一来, 既有参与社会活动的责任能力, 又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而没有责任感的大学生在生活中自由散漫、我行我素, 思想上组织纪律观念淡漠, 行为上极其容易出现偏差。而且犯了错误依然强词夺理, 毫无自责之心, 改正错误、纠正行为更是难于上青天。由此可见, 有效的责任教育, 可以增强大学生责任意识, 让大学生对自己负责, 在学业生涯中刻苦努力, 不断地积极进取、坚持不懈地朝着成才目标奋进。

二、以构建和谐社会为内在要求的社会价值

马克思、恩格斯在谈到人的一般责任时曾指出:“作为确定的人, 现实的人, 你就有规定, 就有使命, 就有任务。”[3]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 在其现实性上, 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4]每个人从出生那一刹那就被卷入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中充当着不同的社会角色, 肩负着不同的责任和使命。自觉承担责任是社会和谐发展的润滑剂。每个人只有自觉承担了属于自己的那份责任, 社会才能和谐发展。弗洛姆说:“教育的社会功能是使个人具备在以后的社会生活中起到应起的作用的资格……”。[5]

当代大学生是高智力群体, 是未来知识经济的主体, 是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力量。其责任意识状况如何, 在某种程度上将直接影响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构建的成败和得失。责任感淡漠的大学生, 往往缺乏集体主义观念、行为散漫, 无法自觉主动完成自己的任务, 影响甚至降低群体社会实践活动效率。相反, 责任感强烈的大学生, 在内在责任感的驱动下, 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 积极努力提高专业技能, 自觉承担对国家、 对社会、对家庭的责任。

“和谐社会的根本标志是社会各种关系的和谐顺畅, 而全面履行角色责任是社会各种关系和谐顺畅的关键要素。从这个角度讲责任教育更有利于和谐社会的构建。”[6]对大学生进行有效的责任教育, 有助于增强大学生的责任认同感, 提高大学生责任意识, 充分发挥其不同角色的社会作用。首先, 作为家庭成员的大学生, 他们的角色极其独特。他们是父母关系的纽带, 是夫妻感情维系的助推器;他们是家庭的希望与未来, 是家庭传承和振兴的负载者。大学生能否对家庭有所担当, 关系到一个家庭的幸福与和谐。而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 孟子曰:“人有恒言, 皆曰:‘天下国家。’天下之本在国, 国之本在家, 家之本在身。”如果大学生家庭责任意识较强, 敢于承担对父母和家庭的责任, 努力营造温馨和谐的家庭氛围, 家庭则多一份和睦、多一份美满, 社会就多一份安定祥和。其次, 作为高校校园的大学生, 强化自我责任意识, 做到人格上自尊, 懂得平等与尊重;学习上自主, 主动汲取与探讨;生活上自立, 学会自理与服务;行为上自律, 自觉约束与管理。同学之间、 师生之间相互关心、尊重、理解和友爱, 避免彼此之间的摩擦、矛盾、冲突和对立, 妥善处理生活、学习中的诸多问题, 化解矛盾, 协调各种校园关系, 建设校园文化, 促进校园和谐。再次, 作为社会群体中的大学生, 以“负责任”的态度参与社会公共生活, 自觉抵御社会不良习气, 主动承担肩负的社会责任,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添砖加瓦。最后, 大学生即将踏入社会, 成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生主力军。他们思想成熟、意志坚定, 能够看清社会形势、甄别各种社会思潮, 积极引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健康的社会风尚, 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他们不仅独善其身, 而且能以其尽义务、 负责任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社会上的其他成员积极主动承担自己的社会责任, 形成人人知责任、处处尽责任、事事负责任的良好责任氛围, 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注入持久的动力。

三、以繁荣中华民族文化为根本需要的文化价值

当今世界是个开放的世界, 在相互交流的过程中, 我们既向外传播了中华民族文化, 增强了国际影响力, 又引进了世界各国先进科学技术和文化, 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和文化的繁荣。与此同时, 也形成了多元文化格局。各种社会思潮、文化理念、意识形态、价值观念蜂拥而至, 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不同宗教、 不同文化、不同政治、不同意识形态间的冲突和斗争无处不在。此外, 西方资本主义势力对我国的“西化”和分化以及对我国民众进行意识形态渗透的活动一刻也没有停止过。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就是要用资产阶级的思想文化来影响我国人民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 西方资产阶级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倾向等不良思想文化不可避免地冲击着我国民众的传统文化思想, 影响着我国民众的意识形态。

大学校园一向是各种文化的集散地, 多元文化在此交锋与碰撞, 对大学生具有强烈的冲击力。道德标准的模糊、网络文化的虚拟、功利主义的盛行、价值观念的多元等诸如此类的问题给大学生带来了极度的困惑。大学生青春年少, 正处于感性与理性、热情与偏激、继承与批判并存的特殊心理时期, 其社会阅历不深、生活经验不足、认知判断不准、鉴别能力不强, 但思维敏捷, 猎奇心强, 极易接受一些外来文化思想, 形成错误或扭曲的观点, 对优良的民族文化产生前所未有的冲击。 我们必须正视这种现象, 一方面理解大学生、包容大学生, 正如列宁曾说“上帝也允许青年人在一定时期说点蠢话”[7];另一方面积极教育引导大学生。通过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帮助他们认清自己肩负的历史使命, 从而自觉按照对国家、对人民、对自己负责任的态度严格要求自己, 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有目的地汲取和借鉴, 丰富并创新中华民族优良传统文化, 实现民族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以实现“中国梦”为终极目标的服务价值

2012年11月29日, 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定义“ 中国梦”——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 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不是简单地重寻昔日的荣光, 而是要让曾经饱受列强欺侮、还是发展中国家的中国经济发展、政治昌明、文化繁荣、社会和谐, 到本世纪中叶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中国梦”的实现要靠亿万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其中大学生是思维最活跃、精力最旺盛、受教育程度较高的高智商群体, 是未来社会发展和进步的中坚力量。因此, 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强弱、责任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关系到他们能在多大程度上挑起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重任, 直接影响“中国梦”实现的进程。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增强其责任感和使命感, 使其成为勇挑重担、胜于重任的高素质人才, 国家才有发展, 民族才有希望。

强烈的责任感是大学生创新能力发展的催化剂和创新意识形成的基本源泉。[8]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够自觉承担 “大学生责任”——实现自我管理, 夯实基本理论知识, 锻炼专业操作能力, 探索前沿性问题, 为创新奠定坚实的基础。责任感强的大学生, 特别关注生产实践中存在的不足, 对其中不完善、不科学、不合理的生产方式、管理模式等会产生强烈的批判和改造欲望。在批判和改造的实践过程中锐意进取、开拓创新, 创新能力也就随之得到培养和提升。而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 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因此, 加强大学生责任教育, 为实现“中国梦”的终极目标而服务, 是使我们民族保持旺盛生命力、屹立于世界先进民族之林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啸.全球化时代的中国公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 2006.[2][德]康德.苗力田, 译.道德形而上学原理[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5.

[3]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 (3)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60.

[4]马克思, 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5]陈惠娟.当代大学生责任教育浅析[J].钦州学院学报, 2009 (6) :69-72.

[6]韩小香, 冯基聪.大学生责任教育的必要性及对策思考[J].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08 (2) :195-196.

[7]列宁选集 (4)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

3.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分析与思考 篇三

关键词:大学生自我责任集体责任意识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经历不同的人生阶段,要根据当时阶段的社会身份用不同的人生态度来对待。在不同的人生阶段,社会身份是不同的,或同时具有多重社会身份。态度可以不同,但每一种社会身份都需要承担相应的责任。负责是对每一个人在人生的各个阶段所承担的多种角色的共通性道德要求,它贯穿于每个人的一生。作为公民,应为自己的行为承担法律的、道德的责任。

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在大学阶段,作为大学生这个社会身份所应该承担的责任。

一、责任的概念

指个人对自己和他人、对家庭和集体、对国家和社会所负责任的认识、情感和信念,以及与之相应的遵守规范、承担责任和履行义务的自觉态度及由此而产生的情绪体验。

大学生的责任,则要从大学生的社会身份说起,他们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是社会、集体中的一员,是父母的孩子,是学校、班级里的学生。这样的多重身份决定了大学生要负相应的责任。

二、当代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一)人生价值观念的错位

受当前社会的多元化和市场经济所带来的一种强调个体利益的不良思想的影响。当前家庭中孩子变少,特别是独生子女是家人关注的中心,导致一些大学生热衷于个人利益,很少关心或不顾他人和集体的利益。在平时的大学生活中,锱铢必究,导致了人际关系的紧张和恶化。

还有些学生缺乏远大的理想,未曾考虑过样才能实现人生价值的最大化。在生活和学习中,过分强调公平的观念,只愿意获取,很少愿意付出,付出就马上要求相应的回报。只愿从社会、集体中索取,只要求他人、群体、社会对自己负责,奉行利己主义。

(二)责任心的缺失

有些大学生从小一直被父母亲友教育,学习的目的是为了上大学,其他事都不用他们操心。在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他们表面上是根据社会的需求来选择专业,实际上是家长根据哪个行业将来有更丰厚的经济收入来帮他们选择的。以上两个方面就决定了,这些人习惯于以自我为中心,把责任都推给父母,推给他人,久而久之,势必淡化他对自己、对学习、对家庭、对集体和社会所应负的责任。

加之在小學、初中到高中,学校的教育都围绕高考这根指挥棒,虽然有思政课,但对学生道德价值观的教育、良好行为习惯、道德责任心的培养与研究缺乏足够的重视。从校领导到班主任只强调主课的学习,在班会课上也多以智育为主,忽略了德育。长期在“管”和“灌”的环境里生活,任何事不用自己思考与做主,哪里还会有自主性和责任心呢。

(三)道德和行为的失范

现在的大学生没有独立的观念,生活上依赖父母,自理能力差,人际交往的能力也一般;经济上习惯于从父母那里索取而没有付出,也就是只享受权利而没有履行自己的义务。进入大学以后,他们所持的是一种消费者的态度,在学校由自己的情绪来控制是否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出了钱就可以随心所欲,觉得可以决定自己是否上课,不想上课就可以在宿舍睡觉或者出学校去逛街,上课上自习也不认为需要遵守纪律,一切任性而为。这样的学生,走上社会也不会转变观念,注定成为啃老族,无法适应社会瞬息万变的现状。

有些大学生热衷于打工,美其名曰“勤工助学”。当然,真正用打工来减轻上学对困难家庭的经济负担,我们应该提倡。但是有些学生在没有完成学习任务,甚至逃课的情况下去打工,赚来的钱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虚荣心。而且直到快毕业了还打一些没有技术性可言的工,对将来的工作岗位没有一点帮助,从没好好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也是对自己没有责任感的表现。

总的来说,这些大学生对自己学习的要求不高,成就需求低,纪律意识淡薄,生活自理能力差;遇事只顾自己,很少考虑到他人和集体,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对父母长辈没有礼貌,对同学没有热情;对自己生活的环境不爱护,破坏公物等等。

三、大学生应担负的责任

(一)学习为首要责任

香港中文大学前校长金耀基在文章《大学之功能与大学生的责任》中提到,“当一个青年进入到大学以后,他就被赋予了以充实的学问为责任,在知识的大洋中做创造性的航程。”所以学习是学生一进入大学即被赋予的职责。

学生要热爱学业,养成认真踏实、恪尽职守、精益求精的学习态度,从自身未来和终身发展的高度,对待学校生活中的每一项活动,为未来的成功人生奠基。

(二)先做人,后做事

作为一名大学生,要将德育学习和人格塑造放在首位,遵纪守法,并具有爱岗敬业、踏实肯干、吃苦耐劳、谦虚好学和善于协作的精神。今后踏上工作岗位后,能展现出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过硬的职业素养。

现阶段大学生切实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该做的事,无论是学习上和生活上都努力做到不让父母操心和担心,负起自己的责任,对父母的养育就是一种回报。

(三)摆脱自我,拥抱责任

德育为先,道德需要从自身修养做起。这点我们可以效仿欧洲贵族。贵族是精神的,不是物质的,是跟责任连在一起的,是必须是有担当的。大学生们可以做精神上的贵族。欧洲贵族公认为国家奉献自己、承担风险。大学生们要做精神贵族,就要为你所在的这个家庭、学校集体作出贡献。

更大的集体就是社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这两句话道出了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强烈的爱国思想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旗帜鲜明地反对一切危害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言论和行为是大学生义不容辞的义务。

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意识,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兴衰 、社会的和谐。所以我认为,学生在大学阶段就要时刻坚守自己的责任。责任落实到行动上,就先要做到“尚德崇能、践行致远”。 “尚德”是指大学生既要热爱学习,刻苦钻研,更要加强自身的品德教育,尤其是爱岗敬业、讲求诚信、忠于职守、互助协作等职业道德教育。“崇能”指大学生要着力提升自身的核心能力,既要加强专业能力的提升,更要加强终身学习、开拓创新等能力的培养。当然,大学生的“德”与“能”的培养,离不开脚踏实地的实践。大学生要勤于实践,勤于练习,善于在持续的实践中提升自己的才能,历练自身的品格。同时要志存高远,在脚踏实地的前行中最终实现人生的价值,使自己的人生成为发展的人生、创造的人生。这样的人生才是负责任的人生。

参考文献:

[1]黄治东.当下大学生责任教育路径的思考[J].湖北社会科学,2012(2):177-179.

[2]何小梅.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状况及其强化措施[J].中国成人教育,2013(2):39-40.

[3]董少敏.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与责任能力的现状调查[J].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12,22(4):23-26.

4.当代大学生的历史责任 篇四

年轻人在字典上的解释是是指有理想的,敢于创造,积极向上的,努力为梦想拼搏进取的人。而作为一名当代大学生,我们就是这样一群年轻人,敢于创造,积极进取,为了梦想抱负不断努力前进的人,为了社会的发展努力奉献着自己的一份薄力。

充分利用在校就读期间充实丰富自己的科学文化知识,俗话说“穿前人的鞋子,走自己的路",在取其精华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要积极参加各种社会上有意义的活动,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人才是第一生产力嘛~人才总是不会过剩的。凡事整体利益放于首位。不要小觑自己的能力,未来未来正是由这些看似碌碌无为的大学生挑起国家大梁~!

历史使命

谈到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我们不能不认真地回顾一下历史,看看历史上的一代代先人如何自觉地肩负起民族的重任。历史清晰地记载着:1919年5月4日,北京的几十位青年学生作为广大民众中觉醒的第一批人,是他们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五四”爱国运动,使历史的车轮骤然驶进20世纪中国的第一次思想解放时期。在此之后,中共“一大”的13名代表,其平均年龄只有28岁,最年轻的仅19岁,他们中许多人都成了尔后中国革命的中坚。新中国成立之初,一大批年轻人在党的召唤下到苏联学习,用所学知识投入百废待兴的祖国建设。由此看出,年轻人往往都站在历史发展的风口浪尖,他们是推动历史前进的重要动力。马克思、恩格斯曾经指出:“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至于你是否意识到这一点,那都是无所谓的。这个任务是由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而产生的。”从老一辈革命家和建设者的身上可以得出一个结论:“你的需要及其与现存世界的联系”正是历史的需要,国家的需要,社会发展的需要。

那么,在改革开放的今天,社会发展的需要又是什么呢?江泽民同志的“三个代表”思想,再次为我们提出了新世纪我国的发展目标,即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的“四化”大业。那么,什么是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呢?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党和国家把工作重点全面转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现代化建设,把改善人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作为首要任务。如何才能提高生产力呢?因为“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所以,我们国家及时地制定了“科教兴国”的宏伟战略,以此应对世界新技术革命的挑战。也只有这样,国家的富强和人民的富裕才不是空谈。

时代在召唤年轻人去坚定地履行新的历史使命。我们大学生是青年中有较多机会接受现代科学技术教育的一部分人,是“科教兴国”战略的受益者。我们在受益的同时,也应是“科教兴国”的实践者和完成者,应当义不容辞地挑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迎接新技术革命挑战的重担,从而成为祖国振兴的中坚力量。我们中国人已经错过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良机。在以计算机为标志的信息化革命浪潮中,我们同样吃了大亏,比如在不少行业只能做些信息业下游的产品,没有自己的平台,没有自己的品牌,被外国人占尽了便宜。1998年,在我国人民与特大洪水作斗争的时候,日本人虽然也派出医疗队,带着药品到洪涝重灾区进行“红十字”服务。事后得知,在抽血的过程中,日本人竟带走了极关键的一部分血样,回国后经过分离、提纯,得到许多珍贵的我国民族所特有的基因,并用其中有益的基因制造出特效药物,获得了巨额利润,还专门申请了国际专利。这不正是我们国人科技意识缺乏造成的结果吗?如此多的漏洞应由谁家补偿呢?责任已一步步落到我们年轻一代身上。我国要发展,就必须对外开放。而与外国人打交道,还得学会竞争,并且在竞争中努力取胜。

中国在经历了14年的艰难谈判后,终于在2001年成功地加入WTO。经济全球化和WTO,是以科学技术在经济发展中占据的强国地位作为支撑条件。一个国家对高科技的拥有程度,极大地影响着它在经济全球化过程中和在WTO的游戏规则中的强势和弱势。西方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在经济全球化和WTO中无疑处于强势。它们除了资本的优势之外,另一个重要原因则是掌握了世界的大部分高科技资源,其中包括人才资源。有了人才,就有了高科技;有了高科技,就能赢得在全球化中的有利地位。人才不是凭空得来,人才的获得主要是靠教育培养。现在,“科教兴国”已成为我国全民族的意志和共同目标,而高校又是“科教兴国”的主力军,肩负着为社会输送全面人才,为经济建设服务的重大责任。当代大学生,只有努力使自己成才,将来才能服务于社会,贡献于社会,这是我们成才的根本方向和既定要求。

那么,如今的大学生又怎样才能成才呢?近些年,在一些高校乃至全国许多行业和部门,考“托福”、考GRE几乎成了一种社会时尚,成了许多有为青年奋斗的最高目标。谈到底,有些人的学习目的无非是为了出国。走出国门开阔知识视野,其实并不是件坏事。但不少人却是“一去不复返”,宁愿在西方国家低人一等,也不愿回国效力。国内有项统计,八十年代代表中国参加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6名赛手,当今除一人仍在上海,一人不知去向,其余4人全在美国。当初,微软要在北京成立微软(中国)研究院,一下就用高薪网罗了国内该领域最顶尖的十几名科学家。国家投入大量资金培养人才,往往只落得“为他人做嫁衣裳”的结局。如此恶性循环,国家如何能迅速发展?

要解决以上问题,就必须大力培养政治和业务全面发展的人。在知识经济时代,对人才的衡量标准,不仅要看其智力因素即知识水平,更要看德育的种种表现。“德”的标准是很宽泛而实在的。但真正佩称为人才的,至少首先是一个合格的公民,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履行基本的社会道德。一个人道德品质不好,与社会格格不入,他的智商再高,也很难对社会做出贡献。千万不要忘记,当年掌管奥斯维辛集中营焚化炉的一批希特勒信徒中,就有戴着医学博士耀眼头衔的出色科学家。宋朝司马光在总结前人做人经验的基础上,曾特别强调了“道德足以尊主,智能足以庇民”的人才判断标准。据报道,前几年北京四中有位学生会主席,学习成绩很好,工作能力也强。在高三复习期间,有一家大型跨国公司派人与他联系,为他提供免费到美国波士顿某大学留学的机会,条件是学成后需为该公司服务。尽管答应这个条件即意味着他可以不用参加当年残酷的高考,而到美国直接接受良好教育,还意味着他可以为自己并不富裕的家庭节省一大笔开支,并且他未来的事业也可能一帆风顺,但他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个邀请。这名同学在高考中不仅考入了名牌大学,并在毕业后被分配到国家安全部门工作。可以说,他就很好地做到了国家需要与个人发展的统一,成为当代大学生的光荣典范。

“五四”时期,青年学生们纷纷将“救国、救民”作为自己的最高使命,如今爱国的表现已不再是救国,而是兴国、强国。当代生产力对科学技术的依赖越来越达到前所未有的程度。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国家间的较量日益转向科技创新能力的制衡,一个国家的技术单凭模仿、引进已不能保证经济的真正优势,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我们理应担负起振兴祖国科技事业的历史重任,努力使我国尽早地屹立于世界强盛民族之林。

社会责任

“当一名志愿者,到西部去,这是我多年的梦想!”

“到祖国最需要我们的地方去,是当代大学生的责任。”

“把青春和智慧贡献给我们的时代,是我们每一位大学生应尽的义务。”

这是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启动连日来,首都各高校志愿者共同的心声。

“去西部,将使我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它将磨练我的意志,培养我的品格。”6月15日晚10点50分,面对记者,北京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专业学生莫锋由衷地说。那首《丝绸之路》乐曲,曾唤起出生在广东清远、今年23岁的莫锋对西部那种纯净大自然的向往。“我能想象那里的贫瘠,但作为大学生,参加建设西部,责无旁贷。”今年2月份以来发生的非典疫情给国家带来的严峻挑战,更坚定了他服务西部的信念。为此,5月中旬,莫锋还给有关中央领导写去了一封信。信中他建议国家能制定更多的政策为西部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他说,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使他有了实现自己报效祖国的机会。为此,他毅然决然放弃了已和深圳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达成了的就业协议。他表示:“能到西部去做一名白衣战士,传播知识、播洒文明、奉献爱心,是我人生中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

面对服务甘肃贫困县的抉择,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华伟兴致勃勃:“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地思考:„我能为社会做些什么?‟而不是社会能给我们些什么。”“我是学青少年教育工作的,我希望通过我的努力,鼓励、帮助更多的西部孩子成长、成才,用他们的智慧建设自己的家园!”来自江西革命老区、今年23岁的华伟对未来信心满怀。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分校年仅21岁的管锋已不是第一次当志愿者了。2001年在北京举行的第21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他就有幸当上了“彩虹志愿者”。“父母对你志愿服务西部支持吗?”“当然,儿行千里母担忧啊!但作为一名大学生,尤其是共产党员大学生,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我们的时候,我们首先考虑的应该是责任,是模范带头作用。”管锋说,他的父母都理解他,并表示了支持。

“我们这一代年轻人比起我们的父辈少了很多吃苦的机会,我的父母就经常跟我讲,只有经过磨难,才会知道生活的甘甜。我想拥有了服务西部这样一段经历,经过这样一种锻炼,培养起自己吃苦耐劳的品质。这样,当我面对困难的时候,才能游刃有余。”中国政法大学法律系23岁的徐彩峰真诚地表达了他当志愿者的心情。

做志愿者,服务西部,建设西部!大学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在高校引起了强烈反响。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高校,已经有许多有志青年学生报名参加志愿服务西部计划。

引导那些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优秀大学生到西部去、到基层去、到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知国情、受锻炼、增阅历、长才干,同人民紧密结合、为祖国奉献青春,是具有时代特点的举措。团中央书记处书记赵勇认为,现在的青年生活在改革开放时期,受到的磨练,经受的艰苦并不多,对他们来讲,以志愿者服务的方式到西部去,了解国情、磨练意志、增进同人民群众的感情,提高自身素质,既为祖国建设作出了贡献,也是一种十分需要的锻炼,为他们的成长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过去参加过团中央发起的扶贫接力计划的青年志愿者,通过志愿者服务,他们在各方面经受了锻炼,许多人完成志愿服务后,回到原来工作岗位都成为业务骨干。完全可以预期,志愿者服务西部计划的实施,将培养造就一大批既有现代科学知识、又有基层工作经验和强烈社会责任感的优秀青年人才。

5.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与责任 篇五

哲学与社会学学院

王勇平

201011022913 梁启超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更应该懂得肩负的历史使命与责任。

时代在变迁,社会在发展。然而我们所处的21世纪正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时刻。虽然现在是一个以和平与发展为主旋律的时代,然而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伟大复兴却任重而道远,对大学生提出的挑战是艰巨而持久的。

大学生是新时代的代表,是党和国家社会主义建设的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身担重任,大学生究竟该何去何从?“国不可一日无青年,青年不可一日无觉醒!”

一、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着重培养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说到爱国主义,我们就不得不牢记历史,特别是中国近现代史。历史还清晰的记载着:1840年,英国殖民者用坚船利炮打开了中国的大门,割我香港,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56年,英法联军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洗劫了我园林瑰宝---圆明园,俄帝国主义侵占我国土140多万平方公里;1895年,日本帝国主义又挑起了中日甲午战争,盗我白银2亿两;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公然索赔4.5两白银;1937年日本法西斯展开全面侵华战争,制造了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残害我30万同胞。这一条条历史的罪证,我们怎能忘记。

一百年,耻辱的一百年,一百年里,帝国主义屡次践踏我大好河山,欺辱我淳朴人民,蹂躏我巍巍中华。“四万万人齐下泪,天涯何处是神州?”国之耻,我们不能忘,大学生更不能忘,牢记历史,爱我中华。

现在,虽然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但仍有一些敌对分子仇视我中华民族之崛起,各种敌对势力的挑衅也成出不穷。分裂势力气焰嚣张。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国际环境中,我们更应该保持高度的警惕。作为一个大学生,维护祖国的统一,维护人民的利益,反对敌对势力的一切破坏活动,我们责无旁贷。我们都要牢记我们都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们都是炎黄子孙。

热爱祖国,热爱人民,只要祖国需要,我们义不容辞,只要人民需要,我们全力以赴。把个人的前途和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和命运紧紧地联系在一起,为中华之崛起而奋斗终生。

二、作为代大学生,我们应该响应党的号召,积极向党靠拢,自觉站在党旗下。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历史和中国人民的必然的正确选择,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只有共产党才能发展中国。中国共产党作为社会主义建设的核心,是“三个代表”的代表者,有其不可替代的先进性,是带领人民走向富强的中坚力量。

作为大学生,党的方针政策就是我们的行动指南,党的目标就是我们的崇高理想,党的需要就是我们执行的命令。

作为大学生,我们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解放我们的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用马克思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来武装自己的头脑。同时,我们要树立社会主义信仰,树立崇高的使命感和危机意识,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贡献力量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思想应与党保持统一性,以祖国为重,以人民为重,在个人问题上绝对服从党和国家的利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

同时,我们在行动上要服从党的安排,听从党的指挥,执行党的命令,用党的章程作为自己的行为规范。同时,我们要把加入中国共产党作为人生的目标,自觉站在党旗下,为共产主义事业奋斗终生。

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党放心,让自己满意”

三、争做时代先锋与成才表率 马克思、恩格斯曾说;“作为确定的人,现实的人,你就有规定,就有使命,就有任务”。大学生,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力军。更应该争做时代先锋与成才表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间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不论是经济还是科技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而大学生作为当今人才的代表,更应该立足现在,展望未来,立志成才,为社会主义建设贡献自己的力量。

当前大学生群体以空前的速度增长,而整体大学生素质却在明显下降,“书中自有黄金屋”的年代已经成为历史,大学生的全面发展,素质的提高已迫不及待,努力使自己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的合格人才。

立志成才,以不同于以往的学习知识,而更着重于综合素质的发展和提高。首先,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树立好人生目标,树立崇高的使命感,确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做到江泽民总书记提到的“四个希望”:坚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坚持学习书本知识与投身实践的统一;坚持实现自身价值与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坚持树立远大理想与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其次,在知识经济的时代,我们必须学好自己的专业知识,同时要提高自身各方面的技能,树立好竞争意识和创新意识。要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方法,要立志成为“多能一专”的有用之才。同时,我们还应加强道德方面的培养,做到德才兼备,立志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再次,作为大学生,就更应该从自身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加强自己的修养,提高自已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把自己的培养和社会的需要紧密结合。

立志成才,我们志在必行。

大学生的责任和使命不是纸上谈兵,从现在做起,从自己做起,为了自己,也是为了祖国。

6.当代大学生承担的历史责任 篇六

中国的复兴之路在前进。作为大学生,祖国的希望,祖国的栋梁,应该勇敢地承担起自一,当代大学生的成才之道与历史责任

作为一名大学生,也许曾经在美国轰炸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之后游过街,抗过议,也曾将在听说日本首相参拜靖国神社之后示过威,游过行,也曾经热血沸腾过……但不得不说,大学生对于我们这个民族和国家还存在着诸多误解,导致很多时候他们的价值观摆在了一个错误的位置,其行为的结果必然是偏离了“常识”。但毫无疑问,国家之富强,民族之复兴的担子已经落在了这一代人的身上,作为当代的大学生,他们是不是应该努力去做些什么以企图来改变一些东西呢?如果大学生对这个不满,对那个不满,那么改变是不是就应该从自己开始做起呢?

首先,大学生应该正确地去认识这个国家和民族。一直以来大学生都搞不清楚自己的国家处在一个什么样的位置,要么过分自大,要么过分自卑,这是不应该的。他们应该记住:中国是一个大国,而非强国,我们离强国之路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而且我们有这个信心!但既然我们是大国,我们的国民也理所当然应该具有大国的心胸和心态,要记得学会包容,学会尊重。

其次,学习要有全球化的视野。无论学习的专业是什么,搞学习、做学问都必须具备一种全球化的视野。不得不承认中国的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相对于西方国家来说,起步较晚,而且学科与学科之间还存在着较大的差距,就连国内的一流名牌大学也很难说在某些学科领域就能够领先于世界。所以,大学生的学习需要一种开阔的视野,要注重交流,切不可闭门造车。

再次,学习要有创新精神。现在的学习大多数是缺乏这种创新精神的,喜欢处处创新,而这恰恰是缺乏创新的表现,这就好比一个新的君主推翻了旧的暴君,然后建立一个新的国家一样,国家的名字改变了,但国家机器却没有改变,因为形式的改变并不能带来实质性的改变,这样的改变又怎么能够叫做创新呢?他们应该记住:科学真正的创造性是在于它的延续性,而不在于“标新立异”。

最后,学习要有责任感。人的一生无论怎么过,都逃脱不了两种责任:第一种是对国家对社会的责任,第二种是对家庭对自己的责任。后者要做到的话,自己努力一下也并不是太困难,但是要做到前者不仅仅需要有对国家对民族的忠诚和热爱,更需要有实际的行动,需要有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大学生成才的道路应该说是多种多样的,但无论在将来他们会走上什么样的岗位,从事什么样的工作,他们都应该牢记中华民族复兴的历史使命和肩上沉重的历史责任感。倘若每个人都能够将这样的一份责任感承担起来,那么每一份这样的责任感汇聚起来就成为了我们国家和民族前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也就从此将不会再是一句空话!己的责任来。这是当代大学生不可推卸的。关于责任问题,应该从两方面去理解。

二,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

社会责任感有其丰富的内涵。它要求人有崇高的理想,健全的人格;要求人勤奋学习,敬业奉献;要求人公正诚信,团结友善,关心集体,艰苦奋斗。对于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应从以下几方面,促进大学生加强自身修养,自觉培养社会责任意识,为竞争上岗,及时就业,敬业奉献,打好坚实基础。

1.用爱国情怀、民族精神,激发社会责任感。爱国主义历来是激励人民团结奋斗的一面旗帜,是振奋民族精神,增强民族凝聚力,推动人类社会历史前进的精神动力。个人的前途和命运,总是同祖国民族的兴衰荣辱戚戚相关的。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应该正确判断世界发展趋势,深入了解中国国情,深切关爱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不负时代重托,肩负历史使命,把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同祖国的需要结合起来,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把力量用在民族复兴的伟大事业上,建设祖国,报效祖国,这是社会责任感的集中而又具体的体现。

2.用崇高信念、远大理想,培养社会责任感。理想信念是人生的精神支柱,是社会责任感的源泉和精神动力,社会责任感是实现理想的条件。理想与责任是互相联系的,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信念,能激发大学生的社会责任。培养社会责任感就要从具体工作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在具体的活动中培养。当代大学生只有树立伟大的共产主义理想,坚定共产主义信念,才能自觉的形成高度的社会责任感。

3.用集体观念、团队精神,增强社会责任感。集体主义能够培养当代大学生的人生态度,能够激励人的社会责任意识。集体主义是以社会主义集体为价值目标,以个性发展为前提的。它可以密切集体与个人的利益关系,增强个体的主人翁责任感,然而个体对社会,个体对他人的责任离不开人的自我责任意识。个体对自我的责任意识,是个体对社会、对他人有责任感的内在基础。很难设想,一个对自己不负责任的人能为社会、为他人负责任。自我责任意识,意味着个体的自律,和对善的追求。每个成员应该发扬团队精神,培养集体观念,自觉承担责任,履行义务,人人为我,我为人人。逐步培养自己作为一个集体成员的责任心,尽到自己的责任。人只有具有了自我责任意识,启动了他的内力,才能进一步上升为社会责任意识。或许每个时代的使命都不同。当代大学生的使命不再是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但这不代表我们就没有历史责任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肩负的责任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大学生作为一个家里的一员,有着一份不可推卸的对家庭的责任。尽管家庭不会刻意要求。而正是因为以前对家庭尽到的责任太少,成为大学生后,就更应该增强责任心。家是一个一出生就有的小环境,是一个永远的归处。都说“当你失意时,第一个想到要回去的地方就是家”。父母默默地付出着一切。所以,尽一个家庭成员应尽的责任,既是对生自己父母的报达,也是给予自己心灵的反馈。

同时,对国家、对社会,同样有着责任。且不论公民的义务,单就国家的培养来说,知恩图报就已经是必然的了。对国家的责任,也就是历史使命。天下兴亡,匹夫有则,更别说是国家为之投入了的大学生,更别说是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作为国家的人民,作为未

来的接班人,我们无法也无须逃避我们的使命。只要能够坚持着自己的方向,所有的人一道努力,就不会有无法实现的目标。而社会主义中国,才是我们奋斗的热土,才是我们永远的向往。或许,我们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但一点一滴的力量凝聚起来就是大力量。我们应该义不容辞的贡献出来,威慑推,为国家做贡献。并且,作为当今21世纪的大学生,应该在以下方面完善自己

1、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既要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培养人文精神,学会做人,又要提高文化业务精神,培养科学精神,学会做事,二者绝不可偏废。大学生尤其是要求进步的同学要不断增强对党的信念的认同感、与人民的亲切感和对社会的责任感,努力成为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中国先进文化的弘扬者和最广大人民利益的 维护者。

2、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必须正确处理好理论与实践的关系。首先,要明确实践是学习知识理论的目的。如果不明确这一点,就会偏离学习的根本目的,单纯为了掌握书本知识,为了考试和分数而学,就可能导致“高分低能”或“混文凭”的结果。其次,要加强实践性环节,我们的能力只有在实践中,在解决具体问题中形成和提高。被动地接受现成的知识的灌输,死记硬背,不可能形成较高的素质和能力。我们能力的 培养、提高,必须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这是任何人都不能代替的。

3、作为新一代的大学生,要向身心健康努力,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讲究卫生,增强体质。同时,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

4、作为新一代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把自己培养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追求真理、勇于创新、全面发展的人,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广阔舞台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展现自己的人生价值,努力创造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业绩,实现人的全面、协调和可持续的发展。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做一个无愧无悔的人,作为大学生,生在一个和平年代的大学生,肩负起应有的历史使命,才能使人散发光彩。

7.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 篇七

一、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新世纪的大学生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肩负着伟大的历史使命。他们接受过高等教育, 作为有知识的一代新人, 应当承担起应负的责任。为此, 我们对大学生的责任意识情况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以江苏省几所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 主要从思想政治意识、法律意识、道德责任意识、社会责任意识、家庭责任意识、职业责任意识、集体责任意识等几个方面展开。发放问卷1500份, 其中回收1386份, 回收率达92%。调查结果如下。

1. 思想政治意识淡薄。

拥有正确的思想是大学生的责任之一, 也是他们能全面认识责任的基础。但是据调查, 大学生对国内外发生的时事政治的关心程度只有48%。大一进入学校, 自愿要求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大学生不到35%, 其中有不少人目的性不纯。

2. 法律意识加强但行动意识变弱。

当代大学生已对法律有了一定的认识和了解, 有86.3%的同学知道要学习法律知识, 用法律来维护自己的权益, 这一点是值得肯定的。但是, 在对“公交车上看到小偷行窃, 你会怎么做”这一问题的回答中, 有32%的大学生选择会偷偷打110报警, 10%的大学生选择会当场揭穿, 居然有58%的大学生选择了“不出声, 不管闲事”。可见当代大学生虽然法律意识已有所加强, 但在与违法行为做斗争的行动意识上变弱了很多。

3. 道德责任意识弱化。

34%的大学生学习上一直有着“不劳而获”、“临时抱抱佛脚”的想法, 所以考试作弊、在网上买答案、代考等现象屡见不鲜, 且愈演愈烈, 甚至有的大学生还有花钱买学分的想法;有6%的学生申请贷款却贷而不还;11%的学生故意欠学费不交, 弄虚作假, 骗取国家贫困资助;38%的学生不爱护公物已成习惯, 用水不关龙头, 人走不关灯, 厕所用后不冲水, 在墙壁上课桌上乱涂乱画, 在宿舍使用违章电器, 等等。还有部分大学生, 受人资助, 却认为这是社会应给予的帮助, 心中毫无感恩之情, 不知回报。

4. 社会责任意识缺乏。

22.8%的大学生在大学校园里只关心以自己为圆心, 学校为半径的八卦事, 国事、天下事事事不关心。对于国际形势、恐怖主义、天灾人祸、国家兴衰皆漠然视之。

5. 家庭责任意识不强。

当下, 独生子女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使他们独享了家庭全部的爱与照顾, 虽然同时也赋予了他们义不容辞的较重的家庭责任, 但有些大学生只愿享受, 过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 而不愿为家庭有所付出。所以在很多父母为了供养正在读大学的儿女, 早出晚归、节衣缩食的时候, 还有23%的大学生却为了“要面子”, 不考虑家庭实际情况, 不想想如何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 减轻父母的负担, 只一味地向家庭索取, 缺乏最起码的对父母尽孝的责任意识。当问及:“你能记住父母的生日吗?”有81.4%的学生表示能记住, 但只有24.6%的学生表示在父母过生日时能主动送上祝福;“你会主动帮助父母干家务吗?”有45.1%的学生表示经常帮父母做家务;“出门在外, 临时决定不回家吃饭, 你会怎么做?”有46%的学生立即打电话告诉家人, 还有54%的学生选择不告诉家人, 怕家人烦他们。

大学生的爱情、婚姻观念也是不容乐观。现在的大学生谈恋爱很快进入状态, 但消失得也快。在问及谈恋爱的目的时, 有31.1%的学生选择“为填补大学的寂寞”;有56.2%的学生是因为看到别的同学谈恋爱, 所以自己也要谈, 或者把谈恋爱当成可以炫耀的事。他们对于爱情没有谨慎的态度, 思想浮躁, 只是一味地随波逐流, 盲目随从。更有38%的女生认为找一个有钱人就等于有了好人生, 把爱情纯粹当成生存的载体, 不考虑后果。

6. 职业责任意识模糊。

在问及是否愿意长期在某家单位就职时, 有高达75.9%的学生选择不愿意。所以目前应届高校毕业生频频毁约跳槽的现象正反映了当代大学生对于职业选择缺乏理性认识, 过于追求经济和现实利益, 盲从与冲动心理偏多;或者职业期望不切合自身实际, 还未建立正确的职业责任观念。

7. 集体责任意识淡化。

当问及“乘公车时你是否会主动给老人、孕妇、儿童或残疾人让座”时, 有42%的学生表示经常让, 有36.5%的学生表示偶尔让;对“在公共场所你会随地吐痰吗”这个问题, 有68.3%的学生表示从不, 有21.2%的学生表示偶尔;当问及“有任务时, 会选择独立完成还是找他人合作”, 有23%的学生表示不愿和他人合作。这说明大学生的集体意识不强, 较以个人为中心, 团队精神、服务奉献精神不足, 对人对事都比较冷淡, 参与团队工作协作后又容易造成个人好揽功、出了问题则推诿的局面。一些贫困生对国家、学校及社会捐助者抱有依赖甚至是索要的思想, 极度缺乏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和集体利益观念。

二、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根源

1. 社会不良思想的影响。

社会市场经济的发展使我们的传统文化受到了不小的冲击, 社会价值观趋于多样化且变得模糊不清, 受到许多不良思想的侵蚀。其中市场经济的功利化使人们更多地关注个人利益;腐败、毒品、偷盗、抢劫、色情等丑陋现象对涉世不深的大学生的责任感教育产生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2. 家庭教育存在误区。

在培养孩子成长的过程中, 很多家庭都走入了误区。不少家长只一味地注重智力的培养, 忽视了对子女在做人方面的教育和引导。加上现在的大学生大多是“90后”的独生子女, 有相当一部分家庭条件较好的大学生, 从小就娇生惯养, 缺乏责任感初期的培养, 多以自我为中心, 不善团结, 不善理解他人, 缺乏协作、助人为乐的品质和行为;而一部分在经济欠发达地区的“超生子女”, 则因为家庭, 放任自流, 缺乏良好行为习惯的教育和培养。

3. 学校教育的影响。

大学生责任意识缺失, 并非完全是大学造成的, 很多是从由幼儿、小学到高中所受的教育积累造成的。我国的素质教育已经提倡多年, 但不可否认仍然有所欠缺, 教学的重心一直放在“智育”上, 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德育”当做一种摆设或应付检查的“标语”、“口号”。因此分数成了衡量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 升学率成为人们判断学校好坏的衡量标准。老师、家长对孩子们的唯一要求就是好好学习, 导致了学生们在责任和良知方面的教育缺乏。

4. 媒介宣传不当。

报纸、电视、广播、网络等各种传播媒体是大学生接触社会, 了解世界, 开阔视野的主要途径。但这些资源也给大学生的责任意识带来了负面的影响。如一些大众媒体为了吸引眼球, 往往使用一些耸人听闻的标题, 甚至夸大对事实的报道。再如网络是大学生最喜欢接触的, 在一定程度上丰富和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工作和生活, 但同时它也存在陷阱, 充满了各种血腥暴力的网络游戏, 低级趣味的网聊, 甚至色情内容等。如果过多地与网络打交道, 沉溺于虚拟的游戏世界或网聊之中, 没有自制力和约束力, 肯定会产生与他人、与社会的隔阂, 造成人际关系的淡漠, 甚至对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都会产生负面的影响。

5. 大学生自身的原因。

从高中步入大学, 少了学业的负担, 少了家人的束缚, 拥有了更多彩缤纷的生活。但大学生的思想还处在一种不成熟的阶段, 自我认识有局限性, 且自控能力差, 极易受到其他思想的影响。加之全新的一切难免让他们产生彷徨、迷茫, 无法正确认知自我, 对责任意识的追求也就缺乏力度。

三、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途径

大学不仅是培养专门人才, 而且是培养合格人才的基地, 现代教育理念更认为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是教育的终极目标。在这种情况下, 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更应该使一切教育活动适应大学生的内在要求并高度重视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的问题, 从“以人为本”的理念出发, 将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 引导大学生立志、修身、博学、报国, 造就合格的大学生, 实现大学生的自我发展与完善。

1. 激发学生情感, 广泛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激发情感是责任意识培养的基础。在高等教育注重“以人为本”的背景下, 全面开展大学生的情感教育活动, 让学生在关心自己的同时, 学会关心自己的亲人, 关心周围的每一个人, 关心那些由于各种原因而身处逆境的人, 并能在情感上体会和同情他人的痛苦和不幸。开展各种有意义的感恩教育活动, 使大学生具有感恩之心, 对社会和家庭都怀有一种感激的心态, 把爱的分享和奉献作为一种“自然”的过程, 学会珍惜爱、创造爱及奉献爱。

2. 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

和谐的校园文化环境能促进大学生自身人格的塑造。因此在学校的各项管理过程中, 教育管理者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介的正面宣传作用, 注重责任教育标语的使用;充分利用板报等形式宣传责任教育;定期在学校开展诸如“校园责任模范学生”的评选活动, 并充分利用校园网络、校园广播, 对先进事例进行宣传;定期举办责任专题讲座, 提高学生对责任意识的认识水平, 明确自身应该承担的责任。

3. 为大学生树立榜样, 打好培养大学生责任意识工作的基础。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而大学阶段正是大学生崇拜英雄的阶段。因此, 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有效方法就是为大学生树立典型, 树立让他们从内心佩服的榜样。如汶川地震发生后, 大学生之所以能普遍深受教育, 很重要的一点, 就是抗震救灾中涌现出了一大批英雄人物。这些英雄人物的事迹感动了他们, 使他们真正清楚地认识到我们的人民是那样的可爱, 我们的军队是那样可爱, 我们的老师是那样可爱, 我们的党是那样的可亲可敬。如果我们能够抓住这样一些类似的时机和典型, 来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意识, 就一定可以收到理想的教育效果。

4. 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承担责任的主动性。

个人责任感是认识过程、意志行为过程和情感过程的统一, 统一的基础就是实践。只有在社会实践中才能产生和深化对自己应承担责任的认识, 才能形成履行责任的行为和提高履行责任行为的意识水平, 才能获取对履行社会责任的亲身体验和感受。教育管理者要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增强承担责任的主动性, 鼓励大学生通过社会调查、社区服务、公益劳动、志愿者活动等了解社会、认识国情, 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提高责任意识。学生走出去, 不仅可以开阔视野, 而且可以领悟到为大众服务, 为社会尽责的光荣和自豪感, 从而明白: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分子, 我们要对国家、社会、家庭负责。

摘要:在大学校园中存在着责任意识弱化的现象。本文阐述了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弱化的现状, 分析了产生责任意识弱化的根源, 加强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迫在眉睫。为此, 在“以人为本”的理念下, 高等教育工作者应通过激发大学生情感, 开展以“感恩”为主题的教育活动;加强校园文化的建设, 营造良好的责任教育环境;为大学生树立榜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等几项措施来强化对大学生责任意识的培养。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责任意识,培养途径

参考文献

[1]赵文静.试论责任和责任教育.山东教育科研, 2000, (10) .

[2]金亮贤.学校责任教育略论.教书育人, 2002, (22) .

[3]陈建华, 高明.大学生责任意识教育探讨.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09, (1) .

[4]王金龙.大学生责任教育探析[J].教育与职业, 2007, (12) .

8.当代大学生的责任1 篇八

社会责任感理论意义实践价值社会责任感,是指社会群体或者个人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所形成的为了建立美好社会而承担相应责任、履行各种义务的自觉意识和情感体验。社会责任感往往通过人们对社会责任的认识和理解、对社会责任的态度以及人们的行为表现出来。在日常生活中具体体现为社会公德责任意识;在职业中表现为人们的职业道德以及履行岗位职责的积极程度等;在社会政治生活中表现为个体的公民意识和履行公民责任的状况;在法律领域则表现为法制观念和法律意识以及守法状况等;在家庭生活中则表现为尊老爱幼维护家庭的团结稳定等。大学生处于身心成长的由不成熟走向成熟的转折时期,也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由波动走向稳定的复杂过程,是社会责任感逐步确立和巩固发展提升的关键时期,因而也是进行社会责任感教育的关键时期。因此,探讨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是很有必要的。

一、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理论意义

大学生的这种社会责任感以马克思主义人生价值观为导向,是科学世界观的表现。从而使其能够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国家三者的利益关系。培养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树立他们正确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重要的导向作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我国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基石,在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中居于核心地位,发挥着主导性作用,决定着我国整个社会价值体系的基本特征和基本方向。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基本内容,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中华民族能够长久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生生不息,正是因为我们有强大的精神支柱,共同的理想信念和价值追求。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是全人类、各个国家、每个民族奋斗的历史,如果没有共同的理想信念作为支撑,国家和民族就好象失去了灵魂,没有了生命力和战斗力。在当前社会生活多样化、价值取向多元化的情况下,更加需要寻求全社会共同的价值认同,更加需要用共同理想引导和激励全体社会成员向一个目标前进。十八大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家富强、人民生活幸福、民族振兴就是我们的共同理想,肩负着这一光荣使命当代大学生有必要不断增强自己的社会责任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二、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实践价值

1.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有利于大学生成长为高素质的现代劳动者。一般来说,责任感、专业技能、纪律观念是现代劳动者应具备的重要素质。其中,社会责任感的实际工作中可以影响到专业技能的发挥与创新,以及是否能够服从大局安排,遵守制度等影响。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他们今后融入社会,进入工作岗位具有重要的意义。一个责任感强的大学生和一个社会责任感淡薄的大学生对待工作的态度,以及实际工作能力的发挥是大不一样的。社会责任感强的大学生能够具有大局观念,可以自觉遵守工作中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充分调动和发挥自己的优势和专业技能,并在责任感的作用下,不断学习,不断努力提升自我。反之,一个责任感淡薄的大学生,往往只考虑自己的个人利益是否实现,无视制度和规定的存在,对本职工作可能出现懈怠、消极怠工等现象,严重损害了劳动生产率。因此,高校培养和增强对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对于大学生走向工作岗位是必不可少的一课。

2.培养当代大学生社会责任感,是实现大学生个人价值的思想基础。承担社会责任是当代青年大学生实现个人价值的必由之路。个人价值的实现是离不开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的。没有社会整体利益的发展,没有生产力的提高,没有生产关系的完善,没有精神文明的进步,就不可能有个人价值的实现。可以这样说,社会整体利益的内容如何,个人利益的内容也就如何;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到何种程度,个人价值也就实现到何种程度。这就意味着,社会整体利益是个人利益的“源”,个人利益是社会整体利益的“流”。个人价值要实现,唯一的途径在于推动社会整体利益发展,在于每个人主动地承担起社会责任。因此“只有在集体中,个人才能获得全面发展其才能的手段,也就是说,只有在集体中才可能有个人自由。”作为新时期的大学生,我们的人生价值是否得以实现,要看我们是否做到为人民服务,是否尊重人民群众,也就是说我们用自己的劳动为这个社会创造了多少物质和精神财富,在多大程度上满意了人民群众的需要,又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做出了多少贡献。从这个意义上讲,我们付出越多的劳动,我们的人生价值就越大,对社会来说贡献就越大,就越自由。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责任感,能够为其实现人生最大的理想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也能够让我们自觉付出自己的青春年华,为国家、社会、民族贡献自己的力量。

总之,在当今的和谐背景下,我们当代大学生对于社会责任感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责任感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责任感的培养增强既需要我们大学生本身的努力,也需要社会外界条件的帮助来共同完成,而大学正是社会的灵魂,是一个社会能够做出明智选择的主要力量源头,能够以社会良知反省、批判和引领着社会前进的方向。

参考文献:

[1]吴允侠,吴健.论当代大学生的社会責任感及其培养[J].中南民族学院学报,2000,(02):120-123.

[2]彭文英.论和谐背景下大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J].理论月刊,2008,(01):184-186.

上一篇:赴江阴学习的总结汇报下一篇:关于大学生综合素质自我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