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2024-09-03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精选8篇)

1.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篇一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内容摘要】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使学生通过角色扮演, 组织辩论,加强实践,换位体验,立足实际等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关键词】 小学

品德与社会

教学

小学《品德与社会》是小学阶段对儿童进行德育的主要课程,它以态度、情感和行为的改变为主要目标。著名教育家布鲁纳说过:知识的获得是一个主动的过程,学习者不应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应该是获取过程的主动参与者。思想品德课教学,是否真正走向素质教育,其重要标志是引导学生主体参与教育过程的程度。在教学中,我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尽情为学生安排充实、丰富的活动,给予充分表现的机会,不断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过程,让他们在自主探究、自主发现、自行判断、共同评价中,明辨是非,感知善恶,加速道德认识的内化,促进良好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

一、角色扮演 引发共鸣

近年来,有识之士提出“让学生中在活动中学习思品”、“思品教学体现活动化”等观点。在思想品德课中,一篇故事完整、情节生动、表象鲜明的课文,可以让学生自己来扮演课文中的人物,表演出整个故事情节。通过一台有血有肉、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可从中领悟到课文中的思想内涵。这是一种以社会经验为基础而设计出的教育模式。它使学生如身临其境,增强社会中的角色意识,唤起责任感。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有关星星和爸爸妈妈逛商场吵着买东西的一段情节,就可以让学生以模拟的百货商店为背景,由学生来扮演爸爸妈妈和星星,双方都试图说服对方。让学生演了后评,评了再演。这样在评演中不断完善自己的言行,认识到想要的和能要的之间的区别、差距,加上老师的点拨和激

励,学生的道德认识不知不觉内化为学生的行动而外显出来。

再如教学《尝尝苦滋味》一课时,可以让学生来扮演自己的父亲或母亲在成长过程中怎样面对生活中的酸甜苦辣。以剧本的形式,进行亲身体验,学生有如身临其境之感,充分体会出生活不可能一帆风顺,也会遇到困难、挫折和失败,从而培养学生对待生活中的挫折和失败的正确态度,学会与平和的心态和坚强的毅力来面对挫折和失败。

二、组织辩论 深化明理

学生的道德认识不能只局限于课本,有时必须通过活动拓展认识,深化明理,而开展课堂辩论,是达到这一目的的有效方法。中央电视台曾经现场直播“国际大专辩论会”,吸引了无数观众。来自不同国家的选手旁针博引,唇枪舌剑,向广大观众展示了敏捷的思维,超凡的口才。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教师通过创设道德认知冲突或抓住学生认知冲突,让学生采用辩论的方式解决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主动探究,在辩论中深化明理,提高道德判断能力和道德行为能力。

“灯不拨不明,理不争不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意创设道德认知冲突,为学生营造有利于开展课堂辩论的环境。例如教学《心中的110》一课时,我借助多媒体创设了这样一个情境:放学路上,从一辆汽车上走下来一个陌生人对小红说„我是你班主任的好朋友,能带我去见你的班主任吗?‟小红应该跟陌生人走吗?我没有让学生直接回答,而是让同意走的同学坐左边,不同意的同学坐右边,座位调整使课堂成为辩论会场,在对抗辩论中,使学生得到启发,明白生活中许多看似平常的事情也可能暗藏着危险,不要忘了拨打心中的110,从而提高了学生的道德思辩能力和认知水平。

再如上网,这是目前在学生中比较流行的一种活动方式。对于它的利弊,社会上的看法众说不一。但在家长和老师看来,学生上网利大于弊,因为学生尤其是小学生自控能力差,很容易入迷而耽搁学习。那么学生的想法呢?是受不了诱惑还是逆反心理作祟?以至于屡禁不止。为此我在教学《哪些地方不能去》时,有意安排了学生辩论赛的教学形式,让学生通过彼此的唇枪舌战来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最后进行总结和正确引导,肯定学生积极参与的精神,表扬他们勤于思考,善于辩论,这样在辩论的过程中,加深了学生对问题的理解,使思想品德教育落在实处。

三、加强实践

知行合一

思品课的教学应注重课堂明理,课外导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除了课内教学,校内训练,还要有意识地抓住各种教育时机,组织学生主动地、愉快地进行实践活动,从而获得丰富的感性认识,有利于知行统一,形成道德评价的能力,促进道德素质的提高。现代儿童大多是独生子女,父母对孩子的期望很高,“望子成龙”、“望女成凤”。而大部分家长是只重视智力的开发,忽略了对其他方面的要求,这就造成了部分学生不关注周围的人和事,对他人的劳动无感激之情,觉得一切都是自然的、应该的,逐步养成了惟我独尊、我行我素的行为习惯和心理倾向。在教学《我的劳动感受》一课时,我一方面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他人,知道学校内、社会上有许许多多的工作岗位,这些岗位上的人们都在辛勤地劳动着,他们每天都在默默地为我们服务着;一方面让学生参与力所能及的劳动,有意识地尝试不同的工作岗位,体验劳动的过程,感受劳动的艰辛,激发对劳动的热爱之情和对劳动者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在劳动实践中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再如教学《请到我的家乡来》后我安排了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观家乡的工

厂、街道、风景名胜。通过参观,使学生亲眼目睹家乡所发生的巨大变化,激起对家乡、对党、对祖国的热爱之情,激起为建设家乡,建设祖国而学习的积极性。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强调“做、学、教合一”。他说:“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方是实学”。思想品德课的实践,就是“做中学”的一种体现,促进儿童由“知”向“行”的转化,从而知行统一。

四、换位体验 内化认识

换位体验是客观事物作用于人而引起共鸣的一种情感体验。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采取换位体验方式,以促成有如亲身感受的体验,增强学生对道德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的道德情感内化为道德认识。例如在《有多少人为了我》一课中,有一组名为„你能为他们想一想吗?‟的漫画。教学时我首先引导学生回忆生活中还有哪些只图自己方便,给他人添乱的事;然后让学生设身处地想想:假如这些劳动者是自己的亲人,自己的态度会怎样?假如自己是这些劳动者,会有什么感受?从而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对劳动者的态度,倡导“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理念,使学生懂得凡事不要只为自己着想,只图自己痛快,要珍惜别人的劳动成果,让学生更深层次地接受道德知识,进一步指导行为实践。

再如《同学之间》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故事:王辉的父母离婚后,王辉由爸爸抚养。他的一些同学知道后,在背后议论他是一个没妈的孩子。教学时,我让学生换位体验王辉的心情,即设计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体会:如果你处在这样的情境中将会怎么想?同学们将心比心,真正感受到离异子女已经够痛苦了,别人不同情,反而嘲笑、戏弄,就使他更难过了。有了这样的情感体验,就会自觉地去同情和帮助离异子女。这样的换位体验,无疑对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起着积极作用。

儿童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的发展,是在各种活动中通过自身和外界的相互作用来实现的。教师通过创设丰富的、灵活的、直观的、开放的学习形式,给学生大量动脑、动手、动口的机会,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动起来,既强化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又提高了主体参与能力,从而增强了思想品德课的实效性。

五、立足实际,以行促知

社会课的教学过程不仅仅是一个认识过程,而且还是个实践活动过程。没有知识的行动是盲目的行动,而完全没有实践行动的知识,不是牢固的知识,而学

生的道德认识,道德观念,通过实践的深化、检验,才能真正成为他们的道德行为和习惯先导,而道德行为更离不开社会实践。我校地处农村,学生们的家里都有农田,他们在家里都能够见到这些作物的生长过程,有很多同学还能帮助家里做很多农活。从整地、播种、除草、施肥到收割这一过程学生很清楚,但操作学生却没经历,于是在作业中,我常要求学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跟随父母亲到山上去参加一些自己力所能及的劳动,并记录下父母亲的劳动过程,劳动中的一些技术特长等,有的学生记录自己跟父母亲一起种地,以及父母亲对他介绍种地的一些知识和栽陪的技术,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插秧的过程,有的记录跟父母一起去采野果的经历等等。并把品德与社会课中结合讲解课本的内容,让学生朗读自己的记录,做为班上学生交流讨论的资料。我认为品德与社会的教学是开放性与实践性相结合的,在教学中,运用课内外相结合,如与班队会相结合,与举办专题讲演、故事会、营火晚会相结合,还可以举办夏令营,走出去请进来等结合。也可尝试渗透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思想理念,并在这种思想理念指导下,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动起来,成为学生真正喜欢、喜爱的课。使我们品德与社会课成为一个平台,学生在这平台上大显身手,展示自我的选择性。使得这个平台成为学

生健康成长的基石,由于有了学生亲身体验与实践,开拓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爱国主义的情感,促进学生良好品德的行成。

总之,实践出真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教学中实践的作用也异常关键,通过适当适量的社会实践教学,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可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进而提高全民的综合素质。可见,弘扬人的实践性,是时代的呼唤,是社会改革和教育改革的基本价值取向,也是学校德育的明智选择。

参考书目:

崔锡孝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新课程学习(下)》2011年第12期

靖婷婷

《 基于情境创设的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实践研究》

中国知网

2013年发表

潘茂春

《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课堂教学生活化的优势及不足》

《读与写(教育教学)刊》 2012年9月刊

2.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篇二

一、创新教学模式

随着素质教育的实施, 要求教师做课堂的引导者, 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因此,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应该改变传统的教学方法, 创新教学模式, 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只有这样才可以从根本上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使学生在不断的学习中完善自身的综合素质, 从而提高小学品德和社会课的教学质量。

二、重视学生体验

由于品德和社会课较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 因此, 作为教师应该从课程的实际出发, 要确立明确的学习目标, 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参与性, 要采取有效的措施鼓励学生主动去思考, 去探索, 这样不但可以丰富学生的参与方式, 还可以使学生从中学习到有用的知识, 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 从根本上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三、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

由于每个小学生所生活的环境不同, 他们成长的经历也不同, 所以, 每个学生都存在相应的差异, 因此, 在小学品德和社会课教学中, 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来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 因材施教, 把教材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拉近教材和学生亲身经历的社会生活之间的距离, 引导学生去交流协作, 从根本上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树立学生正确的思想观念。品德与社会课是一门集教育和情感为一体的课程, 其可以有效地启发学生思维, 使学生获得较好的情感体验, 作为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 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来解决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使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四、联系学生生活, 充实教学内容

在品德与社会课的开展过程中, 教师应该注重学生学习和生活的联系, 把教学的内容和生活有机结合在一起, 要不断地丰富教学的内容, 如果学生所获取的知识只是靠教师的灌输和书本的知识是完全不够的, 还需要引导学生到生活中去学习, 教师要鼓励学生走近生活, 去感受周围的人或者事物, 并且在此基础上采用各种节目、文化活动来引导学生参与到品德与社会课中来。除此之外, 教师还可以采取合作学习的形式, 提高学生的集体意识, 引导学生在相互合作中提升自身的思想品德修养, 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达到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的有效教学。

五、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作为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师, 在开展教学的过程中, 不应该只是局限在课堂上, 应该积极地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要采取相应的措施来拓展学生的视野, 教师应该根据课堂的教学需求, 让学生在了解品德与社会课的基础上, 提高学生的认识。例如, 教师可以让学生以“家庭”为实践课题, 带领学生走进社区, 去对居民进行访问, 让学生了解自己所生活地方的风土人情, 采用这样的方式不但可以使学生的学习兴趣被有效地激发, 还可以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 使学生学习的效率完善。

综上所述, 在小学初级阶段, 品德与社会教学直接关系着学生未来发展的方向, 因此, 作为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师, 首先应该创新教学模式, 教师必须切实关注学生, 重视学生体验, 选择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 因材施教。并且联系学生生活, 充实教学内容, 积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以社会大的背景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素养, 最大限度地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参考文献

3.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 篇三

关键词:小学思品与社会教学;贴近生活;社会实践

一、体验生活,联系实际

思想品德是一门十分重要的学科,对于小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也尤为重要,在生活中对身边事物的感知、领悟与感想就是一个人思想道德形成的必要因素。只有学生从生活实践中领悟到的感受才能真正触及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深切的思想感悟,而并非是简单的书本学习,认识思想道德。真正教好品德与社会就应该帮助学生参与社会活动,激发学生对生活的热爱,鼓励学生如何做好人,如何树立良好的形象,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才是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之本。故此,教师在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中应该多为学生创造社会实践的机会,体验生活,联系实际,对生活有所感悟、体验,培养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有利于学生的人格发展。

二、进行社会实践,进行深刻学习

社会这门学科并不是三言两语就能够简单向学生阐述清楚的,也并不是通过简单的课堂实验就可以使学生感受到的,教师要充分利用学校以外的资源,让学生到“社会”中去进行实践活动,例如走进超市,菜市场等让学生去亲自感受产品价格,让学生进行比较、判断,开阔视野,增长知识,激发兴趣,使学生在“玩耍”的同时吸收到知识,真正对社会有深刻领悟。

品德与社会就如同生活与社会是密不可分的,小学生的思想品德也源于生活,但生活又离不开社会,两者相辅相成。只有真实的感悟源于学生真实的生活才能触碰他们的真实情感,引发他们对道德的认知与领悟,绝非虚假。

因此,良好的道德品质源于学生的真实社会生活,绝非脱离生活,脱离社会的行为。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应该重点培养学生在社会实践与真实生活中发现真善美等事物,触及他们心灵的真实感受,让学生自己学会领悟总结,这样才能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三、进行讨论式教学,交流中出成果

小学教学中讨论是最常见的方法之一,想必有很多人都能记起自己上小学时的学习方式,老师通常会把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选一个小组长,当老师提出问题时,大家分组讨论,然后说出讨论结果,大家分享。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也离不开这老方法,老师可以固定分组,也可以随机地进行分组,也可以全班作为一个集体,整体讨论,是每一个学生都参与其中,交流中了解学生,也使学生学习感悟到知识。这样也让学生充分阐述自己的观点、想法、感受,展示自己的成果。当然,教师应该注意,我们的讨论必须要有实在意义,不应该是形式上的讨论,并未达到真正的效果。

说起讨论,切入的选取就变得尤为重要。一个好的切入点,会激发学生的兴趣,勾起学生的思绪,使学生情不自禁地参加讨论,乐于讨论。在品德与社会的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该掌握一定的讨论技巧与讨论方法,并且将“品德与社会”和小学开设的“思想品德”和“社会”这两门课严格区分开来,要注重以下几点:

1.教师应该明白真正的思想道德教育应该是本着“教人,育人”为核心,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优良的品德以及健康的心理。教师应教育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热爱生活,乐于帮助他人。一个具有良好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良好的学生才是品德与社会门类开设的根本目的。

2.教师应该培养学生从生活中寻找学习素材的能力,并且通过生活得到不同的领悟。教师应该安排教学内容与要求,要求学生在生活中获取答案,努力完成任务,教师也应努力克服成人化思想,尽量站在学生角度去想、去做、去实践。

3.“品德与社会”这门课程的最终结果就是能够使学生能够有正确的价值判断,避免受骗,甚至简单的游说上当,想要达到这一目标,这就要通过教师正确的引导学生积极参加社会活动,积极进行社会体验与实践,提高自身素质。

教师通过组织学生进行社会实践,要求学生进行信息反馈,教师应当整理反馈信息,即使安排活动消息,在活动的事件过程中,肯定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如果是比较普遍的问题,那么肯定是活动的安排本身策略有问题,要进行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更加恶劣的结果,如果是极个别或者是少数学生存在的问题,那应该就是学生本身处理事物的方式方法有着些许不妥当,教师应该及时帮助学生找到问题的根源,及时改正,引导学生尽快找到正确的方法,参加到活动中去。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应该尽量多地使学生暴露问题,这样可以锻炼学生自己独立去解决问题的能力。

4.活动一定要主题鲜明,活动内容要贴近生活,联系实际,教师与学生之间要做到平等友好,没有隔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变化多样,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活动内容贴近生活主要意图就是让学生不会感到枯燥乏味,可以通过观察生活进行知识的吸收,达到边玩边学的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学生的年龄、性别、爱好的特征进行对活动的安排,根据教学内容确定活动内容,由于小学生普遍较难集中注意力,所以一定要根据他们的年龄特点,尽量安排一些小游戏、竞技比赛等娱乐活动,通过活動的开展,让学生自身去感悟思想品德的深层次含义,感受社会的意义。

教学工作最忌讳的就是师生关系不融洽,所以老师一定做到放低姿态,平等地去和学生交流、沟通,要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听取学生意见,正确地处理师生关系,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师生关系的和谐是教学工作顺利有效进行的根本。所以保证师生关系和谐融洽也是教师应当注意的。

现在很常见的现象是在楼道里、电梯间,学生向老师问“老师好”,教师好的眼神示意,有的教师根本不予理会,完全不顾及学生感受,也不顾及自己的身份,这样会使学生的心理产生极其不好的影响,使学生厌恶老师,甚至对教师团队的素质进行质疑,也会影响教学质量,影响学生成绩。

品德与社会的教学不同于其他科目,由于它相对比较抽象,又不容易用语言形容,所以教师应该注重教学方法的多样化,这样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吸引学生的眼球,使学生积极参加到教学工作的互动中,使教师准备的活动有一定的实效性,教师可以提供学生亲自动手的机会,使学生开拓思想,联系实际,做出自己的决定,有着自己的思维。在活动中,及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与不足之处,使学生发扬其优点,改正其缺点,通过活动树立正确的思想观、社会观。

综上所述,品德与社会是一个与实际生活联系十分紧密的科目,这种科目的教学不应该局限于时间、地点等客观因素,教师应该时刻对学生进行思想的教育与正确价值观的交流,使学生能够养成正确的道德观、社会观,热爱生活,积极参加社会活动,这样方显教学成果,使小学的品德与社会教育不输在起跑线上。

参考文献:

[1]刘恩柱.怎样引导学生参与品德与社会课的教学[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09(22).

[2]梁小丹.教学生活化的思考与实践[J].教育实践与研究:小学版,2008(05).

[3]吴红芳.初探小学实施语文教学生活化的策略[J].新教育,2009(05).

4.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生活化 篇四

谭宝成

重庆市石柱土家族自治县王场镇小学校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课程的基础。学生的品德与社会性发展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学生的生活对本课程的构建具有重要价值。课程必须贴近他们的生活,反映他们的需要,让他们从自己的世界出发,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探究社会,并以此为基础,提升学生的生活。”诚然,教育源于生活,因为生活的存在才形成了生动有趣的品德教育素材,帮助学生寻找生活世界中相关的教育主题与内容,注重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和体验,对引导学生热爱生活,树立正确的人生观、道德观与价值观大有裨益。因此,如何让学生在教学中有效地立足生活,贴近生活,在体验生活的过程中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并且使他们在学习后还能将升华后的行为回归到生活中去,即让品德与社会教学生活化,下面我就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浅谈如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的几点体会,望能收到抛砖引玉之功。

一、立足生活需要,教学目标确定源于生活,回归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本课程必须从学生发展的现实和可能出发,提高德育的实效性。教学要因地制宜地营造有利于学生品德和行为习惯养成的学习环境,选取学生生活中真实可信的生动事例,采用学生乐于和适于接受的生动活泼的方式,帮助他们认识和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使教学成为学生体验生活、道德成长的有效过程。”如此,我们在品德与社会教学中确定教学目标时,要把握教材的观点,以学生的生活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动态生成教学目标。要确立情感目标、行为与习惯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也就是说教学最终目标是要指导儿童的实际生活,解决儿童在生 1 活中面临的问题,提升儿童的生活能力。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导向和归宿,教学要驾照儿童生活,必然要求不仅根据教材,而且更需要根据儿童的实际生活状况、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来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比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上册《平安回家》一课时,因为学生都是当地的农村孩子,他们对城市交通法规缺少了解,在实际的生活中接触交通标志的机会也相对较少,缺乏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虽然学校和老师也经常就此问题进行教育,但对于接触不到这些知识的孩子来说则收效甚微。所以,教学这课时我就从细微之处入手,让学生学会常见的交通标志,帮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遵守交通规则的意识,指导学生学会遵守交通规则。由此这堂课的目标不仅立足于学生的现实生活让他们掌握农村山多、水多导致的安全注意事项,还补充了更多的学生不常能看到的一些交通知识,甚至更要面向学生的未来生活,让他们在头脑中时常紧绷“安全”这根弦,为今后的生活做好铺垫,努力让行为规范从生活中来,在经过修正后再回到生活中去。

二、结合课程设置,引导学生走进生活,热爱生活。

学生的世界是精彩的,也是纯真的。然而,他们在现实生活中往往会发现一些和书本上或与教师所讲的相矛盾的现象、事件,产生许多困惑。如果我们的教学不能解决每天遇到的生活问题、情感问题,就失去了教育的真正价值,在认识这些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生活态度等,便是自然的,而不是外加的因素。走进儿童的世界,听听他们在说什么,看看他们在做什么,想想他们有什么困惑,便是我们老师应该做的事情。

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与行为实践实现的。在这样的教学中,老师不再是知识直接传授者,不是“教”教材的人,而是儿童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指导者,是引导、激发和深化儿童活动的人。儿童更多地是通过实际参与活动,动手动脑亲身体验,而非仅仅依靠听讲来学习。教学时,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组 2 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尽量把学生的目光引到课本以外的、无边无际的生活世界中去,从而引导儿童热爱生活、学习做人,把道德寓于儿童的生活中,使良好的品德在儿童的生活中形成。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下册《我家门前新事多》这一课时,在引领学生对比学习“我们村里的变化”、“我们学校的变化”和“家乡路的变化”后我就抛出这么一个问题:家乡的社区、学校和交通为什么会发生这样大的变化?一层激起千层浪,孩子的激情被点燃了。结果学生很快说出自己的观察与体会,从而使学生懂得今天的生活是多么来之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三、围绕课程内容,指导学生发现生活、体验生活。

教学,须让学生用心去经历、用心去体验,体验生活的酸甜苦辣,体验人生的美好生活,体验他人的奋斗与幸福„„从而真正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丰富他们的情感世界,让他们的心灵变得敏感起来,细腻起来,而传统的书本教学只能造成知识的仓库,情感的沙漠。例如教学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生活》一年级下册《我为家人添欢乐》时,让学生知道家人对他们付出了很多很多,学会体察家人,管好自己,体谅家人的难处,尽量少给家人添麻烦,自己能做的主动做,不会做的学着做,让他们真情回报家人爱!生活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不仅激发了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广泛地接触了社会,接受了大量的信息,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为学生的社会性发展奠定了基础。

四、根据课程特点,引领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真理是在实践中才能体验其价值和科学的,学生的一些认识和新的道德观念在生活中能得到广泛的认同,这是儿童道德认识与道德行为实践产生冲突的根本原因。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本课程学习是知与行相统一的过程,注重学生在体验、探究和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形成良好道德品质,实现社会性发展。课程设计 3 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样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教学必须向生活开放,向现实开放,让学生到生活中去实践认识,不搞“纯而又纯”的教育。如在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公共场所拒绝危险》的教学中,为了让学生知道自己所处的公共场所往往人多物杂,一个小小的无意行为就可能引起危险,于是通过“案例再现”让学生从一些鲜活的事例中对公共安全事故的发生有了更明确的认识,从而对公共安全的重要性理解得更深更透,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就能引导学生向着更高、更成熟的水平发展。

5.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篇五

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让品德与社会教学变得生动形象,利用信息技术可创设形象、生动逼真的教学情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极大地提高课堂学习效率,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自主性。将信息技术引入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实现先进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的最佳整合,不仅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一、运用信息技术,提炼拓展教学内容,丰富教学素材 整合教材资源,提炼学习内容,是借助多媒体手段营造新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加积极参与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自我构建、自我发展,在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提高。这种整合的教学资源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更加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小学思想品德教学中,大量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插图是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插图是静止的,把静止的插图借助多媒体,创设动态情境,以鲜明的色彩,生动的画面把事物发展的全过程展现出来,让学习素材更加丰富多彩,这样既可突破难点,又可化抽象为具体。例如:教学《大自然发怒》的时候,天有不测风云、在这危急时刻、灾害无情人有情这单元内容时,结合5.12汶川大地震时,面对自然灾害,中国人民在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的领导下,团结一致,在抗震救灾中所表现出来的坚强、勇敢和智慧。我整合教材内容,充分利用当时各种新闻报导、图片、网上资料等材料,制作成课件,让学生很快就如身临其境,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和情感体验。

二、运用信息技术,再现形象的现实生活,延展教学内容

《品德与生活》的课程内容来源于与儿童生活关系密切的、儿童耳熟能详乐于学习的、且有教育意义的儿童生活实际。因此,让现实生活更多地融入到《品德与生活》中,让《品德与生活》更深入广泛地介入现实生活,让孩子们在《品德与生活》中更清晰地了解生活和社会,形成适应社会、热爱生活的能力和品德,是每位品德学科教师的职责。如教授《从一滴水说起》时,首先播放一些青山绿水的风景片,让学生欣赏山水之美,紧接着演示水源污染的图片课件,教师:这些污染的现象你们身边有吗?将课堂交给学生,将教学内容牵引到学生生活中去,充分让学生谈自已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告诫人们什么。接着教师再将学生的视角由“我们”身边拉到了更广阔的空间,通过播放黄河水资源污染情况图片课件,进一步让学生感受水资源污染的严重性和残酷性。提醒同学们思考:我们要保护母亲河做些什么呢?随后又将学生拉回现实中来,通过观看一些同学在水龙头旁洗手、玩水、打水仗、水龙头也不关的录像课件,通过讨论交流:看了这段画面,你有什么话想说吗?再通过交流展示自己收集周边人浪费水的现象的材料,学生深深地明白了哪些行为是污染水、浪费水的行为了,在今后的生活中就能够避免那些行为,学会保护水资源。

三、运用信息技术,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营造教学氛围。

一个精彩的课堂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从而全身心地投入课堂。教师在选择开课环节时,就要精心的提炼内容。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经验出发导入新课,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倍添新鲜感,从而使他们感到品生课堂不再枯燥、抽象。因此,利用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思想品德学科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时代生活,让学生了解中国了解世界。例如:教学《从一滴水说起》,本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淡水资源匮乏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共同话题,知道我国很多地方面临着严重的缺水问题,树立节约用水的环保观念。如果只凭课本的内容根本达不到教育目的。我利用信息技术把世界各地缺水的图片做成课件,让学生亲眼看到缺水地区的人们过着怎样的生活。看完后学生们震惊了,啊,还有这样的地方,他们简直不敢相信,有的说:老师把我们这边的水给他们运去,这时我趁机提出我们这里会出现水危机吗?同学都说不会。这时我追问一句:真的不好吗?请同学看关于水污染的课件,看后分组讨论积极汇报。在实际教学中,有效利用信息技术整合学生身边的生活实例与思想品德学习内容,丰富学生学习时的情感体验,创设主动学习的情境,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以此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增强学习兴趣。

6.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篇六

希望小学 徐先强

教材: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 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一、教学目标

1、试自己制定规则,体会规则是大家制定的,或是在征得大家意见的基础上,由相关部门制定的。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来共同遵守。2.懂得遵守规则靠自觉。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尝试自己制定规则,从中知道大家定的规则,需要大家共同遵守。懂得假如不遵守规则,会带来严重的后果。

教学难点:明白不能只想到自己,还要考虑别人的利益,进而使学生进一步感受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的关系。

三、课前准备

1、教学课件

2、搜集有关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四、教学过程

(一)预习引入

1、出示教材插图

2、提问:看了这幅图,你们知道什么意思?你们在学习上、生活中遇到过这种情况吗?这时,你想到什么方法?板书课题:我们给自己定规则。

(二)学文明理

1.出示教材插图,想:同学们怎样制定规则?制定了什么规则?

2.结合教材上的事例,让学生总结规则是怎么制定出来的。思考以下问题:

(1)为什么要定规则?(出现矛盾,要协商解决矛盾,需要定规则。)(2)在规则中要注意什么?(要考虑多数人的利益,要公平,还要易于操作等。)

(3)规则需要得到谁的认可?(大多数人的同意。)3.假如这样的事情发生在我们班,我们会怎样定规则 4.举出本班看图书情况汇报混乱的现象的例子。

(1)让学生讨论,制定看图书的规则。

5.小结:在集体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当各方的愿望发生冲突时,就要互相协商,定一个大多数拥护的规则。规则是我们自己制定的,大检查都要遵守。

(三)活动天地

1.提出:什么是“我理想的班集体”?学生自由讨论,得出结果。2.根据刚才的讨论,找找班里哪些地方还不够理想。(让学生从改进自己班集体的角度查找班里的问题)

3.针对班里出现的问题,大家共同定个班级公约。

(1)学生自由提出班级公约。

(2)共同讨论提出的公约符合不符合班里的实际。

(3)选取符合班里实际,大多数人拥护的,作为班中的公约。

(4)把公约抄写好,贴在墙报上,说一说自己是否能做到。4.教师小结:

(四)深化导行

1.出示一些学生不遵守规则的图片,提问:为什么有些时候,明明知道规则要求,但没能自觉遵守,是什么原因?

2.引导学生讨论图中几个同学的想法和做法。

3.想一想生活周围有没有这种情况?当别人没有按规则做,影响到你,你是怎样想的?

4.想一想,说一说,自己有没有因违反规则而影响别人的情况? 5.教师小结

(五)教学延伸

1.看图片:违规造成的恶果。

2.说说生活中、学习中违规造成的恶果的事例。

(六)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学会了什么?

2.教师:在集体和社会生活中,不能只图自己一时快乐,还有考虑到做事的后果,遵守规则与大多数人利益有关。

(七)限时作业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评价。

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设计

希 望 小 学

徐 先 强

7.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课教学设计 篇七

一、引导学生课前延伸, 提高课堂教学时效性

品德与社会课具有极强的社会性、实践性, 教学中离不开生活实际, 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能从学生生活实际出发, 引导学生走进生活, 激发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 丰富学生的感性认识, 为课堂教学埋下伏笔。具体途径:

1.引导学生搜集与课堂教学相关的资料

围绕教学目标引导学生主动去搜集与课堂学习相关的资料, 丰富学生的学习内容, 这对于课堂教学有着十分积极的推动作用。如教学《家乡的变化》一课的时候, 我在课前让学生去搜集有关的材料, 如家乡的发展历史、地理、人文等有关的故事或是资料, 让学生通过自己搜集到的材料对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等有一个初步的了解, 这样课堂上就可以很快地使学生融入学习中, 在课堂交流中有话说, 在学习交流中感受家乡的变化和发展, 更能激起学生热爱家乡之情。

2.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记录

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进行记录,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 并且有利于学生更加快速地加入到课堂学习中。如教学《不同地区不同生活》的时候, 可以提前半个月或是一个月的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地区的生活进行观察和记录, 并搜集一些其他地区民族的生活方式, 进行记录和比较, 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 激发他们热爱祖国的情感, 更加理解和尊重不同的民族文化, 并体验人与自然的关系。通过这些课前的观察和记录, 不仅让学生掌握了更多的教学素材, 也更能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 这比单纯在课堂上展示课件更加有效果, 更加能激起学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3.指导学生进行访问, 提高学生交流能力

指导学生进行亲身访问, 不仅能通过实际访问提高学生的交流能力, 更能使学生获得丰富的直接体验, 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丰富情感体验。如教学《塑料与我们的生活》的时候, 可以带领学生观察身边的塑料使用情况, 并进行一些访问, 写一份简单的调查报告。学生在实际观察和访问中能感受到使用塑料的便利, 但更能看到不当处理塑料的危害, 从而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因塑料的使用, 而造成的白色污染的危害, 能够从自身做起, 采取行动, 减轻白色污染。通过这样的调查访问, 更能激起学生的心理共鸣, 这比老师提出要求, 学生为了响应而做, 更有力度, 更有号召力。

在新的课堂教学之前就让学生走进生活, 感受生活, 更加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让学生感受到知识就在我们身边, 就在我们的生活中, 更能激起学生学习的心理共鸣, 从而让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学习中,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二、引导学生课后延伸, 巩固课堂教学效果

正所谓“教”是为了“用, ”只有让学生主动去用, 主动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生活的问题, 才能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品德与社会》这门学科更加需要教师去引导学生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利于课后延伸, 给予学生更多参与到生活中的机会, 让学生把课堂中学到的知识在实际生活中进行内化、升华, 从而提高自身的素质。

1.对教材预设的课后延伸做好引导和准备工作

课外作业是教材预设的课后延伸的主要途径。教材中所安排的课后延伸是为了课堂教学而设定的, 是帮助学生更好地延伸课堂知识所设计的。因此, 在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发现其中的亮点, 灵活地运用教材所预设的课后延伸内容。但有些教材所设定的作业需要家庭、社区等的支持, 这就要学校和教师都能主动地与家庭和社区保持良好的关系, 积极主动地进行沟通和联系, 给学生创设更好、更多走进生活的机会, 充分利用社区这个良好的教育资源, 让学生走进生活这个大课堂, 在这个大课堂中检测自己的行为道德, 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在这样的环境下, 更能很好地完成课后延伸的训练, 提高活动的质量, 促进学生和谐的发展。

2.积极拓展课文延伸思路, 进行创意设计

教材所设计的课后延伸只是教学中的一个部分, 在教学中教师要能围绕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 从学生实际的认知水平出发, 了解学生的思想状态和学生生活环境以及社会环境等因素, 对教学内容进行有创意的延伸, 把主题活动带入学生的课外生活实际中, 提高学生对知识的再认识。如为了让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 我设计了一张“课后延伸卡”, 让学生拿回去给父母看, 并让他们把看后的意见写一下, 然后, 我让学生把修改后的“延伸卡”贴在家里醒目的地方, 让学生每天晚上都看一下, 并对照卡片上的好习惯进行自我约束和检查, 这十分有利于促使学生主动去养成良好的习惯, 打下良好的基础。

3.及时对课后延伸活动进行评价, 保证活动的效果

在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有些教师对课外延伸活动只是走马观花、形式主义, 只安排、不落实, 或是只检查、不评价等现象。这些现象十分不利于学生的发展, 也不利于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因此, 教师要十分重视对课外延伸活动的评价, 并实施多元化的评价。积极联系家庭、社区、社会有关方面评价, 使评价更全面, 更有利于学生的发展。

综上所述, 课后延伸是教学有力的辅助外力, 需要教师重视起来, 关注课外延伸这一教学方法, 积极创新设计, 做好课前和课后的延伸活动, 力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谢林燕.课后延伸:让品德课堂意犹未尽[J].小学德育, 2010, (12) :20.

8.浅谈小学品德与社会的教学 篇八

一、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性

在以往的教学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人,课堂教学中的一切都由教师一个人来进行,课堂教学完全是教师一个人自导自演,尤其是有些老师认为小学生年龄小、让学生过多地参与课堂教学不仅不利于教学质量的提高,相反还会对课堂教学造成干扰,而将学生排斥在教学之外,学生只是一个被动接受知识的客体,是课堂教学的听众。学生的个性受到压制,学习的积极性受到遏制,使得原本活泼好动的学生在课堂上表现得规规矩矩,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配合着教师的教学。现代建构主义理论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真正的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与参与者,提倡要将课堂教学的主动权与学习的主体权交给学生,让学生有更多的时间与机会充分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小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在教学中我们不能抑制学生渴望求知的积极性,要为学生的自主独立学习提供平台、创造机会,让全体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使原本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学生教师共同表演的大舞台,使一言堂变成群言堂,真正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与主动性。这既符合新课程改革的要求,也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利于学生品德的形成与能力的提高。在教学中我们要给学生充分阅读教材的时间,让学生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使学生在充分的交流与讨论中达成共识,从而使学生由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转变成知识的主动构建者,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的。”小学生不是生活在真空里,而是生活在丰富的生活世界里,品德与社会课程与我们的现实有着极为密切的关系,割裂生活与教学的关系,只能让我们的教学远离生活,也远离了学生,学生所学到的也只能是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而无法与自己的生活相联系,更不要说来指导我们的行为,来为生活服务。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又服务于生活。我们要树立生活即教育的教学观,以生活的眼光来审视我们的教学。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非常重视与生活的联系,向学生叙述了一个个生活事件。因此在教学时我们要深入挖掘教材,将教学内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相结合。同时又不能完全拘泥于教材,既要立足教材,又要创造性地运用教材,要根据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对教材进行大胆地取舍,使教学更加切实本班本校学生的学情。教学《爱护公用设施》时,我从学生的生活实际着手,让学生来分析在自己生活与学习的地方都有哪些公用设施,举实例来说明它们对我们生活与学习的重要性。这样将教学内容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相联系,更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与感悟,更有利于加强学生对公用设施的认识,使学生树立爱护公用设施的意识,增强保护公用设施与环境的公德意识。

三、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

小学生有着极强的表演天赋,他们喜爱表演,善于模仿。而现行小学品德与社会教材以一个个具体的事例来向学生讲述道理,有着较强的故事性与情节性,根据小学生的生理特点与教材的编排特点,我大胆地将角色扮演引入课堂,选取故事情节性较强的内容让学生分角色扮演。这样的教学激起了学生强烈的参与意识与浓厚的学习兴趣,学生表现出了极高的学习热情。他们认真地阅读教材,分配角色,积极地练习,认真揣摩,以期能够更好更准确地把握人物的特征与故事的情节。这样通过一台台人物鲜明、情节生动的课本剧,学生真正融入具体的情节,可以更好地领会教学内容,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如在学习了《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内容时,我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来分别扮演交警指挥交通,扮演行人与司机来过马路。在此为基础上可以适当地进行拓展。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各小组成员积极地设计,课下积极排练。然后集中一节课让学生进行扮演,学生的设计才能与表演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展现,有的学生设计了生动的故事情节,有的编成帮助老人过马路,有的扮演由于不遵守交通规则,而造成人身危害等等。这样通过角色扮演,学生对交通规则有了更深一步的认识与理解,这也为学生日后遵守交通规则埋下了伏笔,同时有效地培养了学生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利于学生综合素养的提高。

四、引进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多媒体图文并茂、声像俱佳、动静结合,以图文声像来传递信息,更利于创造一个有声有色、图文并茂的教学情境,既可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同时又可以多角度、多侧面地来展现教学内容,增强课堂教学的直观性与形象性,为学生提供大量的感性材料,从而使学生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奠定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以学生的兴趣、爱好、基础知识与认知规律为出发点,与具体的教学内容紧密结合,制作精美的多媒体课件,实现视觉与听觉的结合,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教学,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以积极的学习心态主动积极地投入到学习中来。如在学习《红灯停,绿灯行》这一内容时,我改变以往枯燥的以讲解为主的教学模式,而是将教学内容制作成动画,课上播放,学生通过认真观察交警指挥行人和车辆如何过马路,再加上教师的讲解,然后让学生来讲解自己是如何过马路的。由于多媒体动画的形象性、直观性与趣味性,学生对这一教学方式很感兴趣,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积极地投入到新知的学习中来,从而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五、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品德与社会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这一特点决定了我们的教学不能局限于课堂,不能局限于理论的学习,要开展一系列综合实践活动,达到知行统一,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与感悟,促进道德行為准则的内化,使学生将所学知识用于具体的实践活动中,以此来更好地指导学生的生活与学习。如开展“爱护公共设施”“寻找校园中的不文明现象”等等,让学生将课堂上所学的知识与具体的行为实践相结合,让学生在实践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在实践中提升认识,同时可以激励学生以更大的学习热情参与到今后的学习与活动中来,从而使学生爱上品德与社会课,将德育教育落实到具体的教学实践中,使学生素养与能力得到全面发展与提高。

上一篇:营销实战技巧下一篇:检验科人才培养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