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2024-10-06

学贵于思,教学相长(精选10篇)

1.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一

将素质教育贯穿于思想品德课堂教学

【中文摘要】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要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

【关键词】:素质教育   应试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  课堂教学

长期以来,我省的思想品德教学仍以中考为指挥棒,在课堂上以传授知识,训练考试能力为目的,严重背离了开设思想品德课程的目的。因此,如何让素质教育更好的渗透到思品的教学之中,使得学生的情感能力价值观等方面得到升华,仍是思品老师需要重视的问题。要探讨这个问题,首先要明确什么是素质教育。

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道德、科学文化、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等方面的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根本目的的基础教育;相对于“应试教育”而言,素质教育更符合教育规律,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更高质量的教育。

思想品德教育要遵循新课程改革的教学观,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的选择性;提倡自主、探索与全作的学习方式,使真正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和创造性地学习,努力保证新课程教学目标,在这种情况下最迫切的任务就是要把应试教育转到素质教育的轨道上来。那么,作为思想品德教育主阵地的课堂教学。如何将“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呢?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是推进、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

进入现代社会以来,道德观、价值观呈现出多元化的特点,对学生来说科学知识越丰富、越深奥,就越需要教师的帮助,社会矛盾越尖锐,价值取向越多样化,就越需要教师去引导。教师从事教育教学要有过硬精湛的业务知识,熟悉学科的基本结构和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联系。了解学科的发展方向和最新研究成果。同时还要有较高的教育理论的指导。特别是思想品德课,教师不仅要有充实的知识,而且还要树立良好的师德,在教学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这是新时期思想品德课教师应该具备的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勤于学习,善于学习,练好内功,综合运用各种措施,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不能只满足于“平面的教书匠”,要努力成为“立体型”,“学者型”的教师。

二、改进教学方法,是提高教学的情感性和民主性是提高思想品德课教学效果的关键一环,重视情感在思品教学中的作用是实现知识―能力―觉悟三位一体的教学目标的最佳途径。

辩证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世界上的万事万物都具有普遍的联系,思品学科也不是孤立的,它与其它学科如历史、地理、语文,甚至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有密切联系,《思品课标》曾明确指出:“要处理好与小学思品课、中学语文、史、地、等课程的关系。”因此,思品课要从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全局着眼,在与各科教学的横向结合中进行讲授,以扩大学生的视野,沟通各科知识的内在联系,扩展学生的思维。

三、初中思品新课程把教学过程看成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因此,师讲生授的局面必须改变。

教师再也不能把知识传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目的,而应成为学习的激发者、引导者,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教学中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让学生有更多的参与教学的时间,使学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得以更充分的发挥,这样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就不是被动地接受,而是主动地参与,同时也是一个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今天的学生有敏锐的思维,有看问题独特的视角,他们能够问倒老师,能够想到教材没有涉及的内容。要学生超越教师,教师必须把思考、发现、批判的权力交给学生,给学生一个“喜新厌旧”的头脑,而不是让学生接受自己的答案。一个从小就不会用自己的脑子去分析、思考、辨别、批判的人,我们怎能指望他去开拓、创新呢?我们应当敢于让学生上台当老师,敢于放手让学生与你平等对话,敢于允许学生提出与你不同的见解、不同的观点,只有这样才有保证明天我们的学生会拥有一颗充满批判精神的头脑。

四、超越思品课堂教学的形式主要有三种:一是内引,把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进课堂,尽可能地为学生提供参与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引导学生运用知识观察社会,分析时事;

二是外联,让学生把学得的成果延伸到生活中去,让学生迈出校门、走上社会,开展社会调查,请社会名流讲课,使学生亲身体验生活;三是通过与现实生活的对比,鼓励学生收听新闻联播,浏览报刊杂志,组织时事沙龙,使学生感到政治学科的实用价值,深化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政治敏感性,做到政治学科知识和思想教育功能的有机结合。

五、学生通过体验和探究,了解生活,关注科学,走向社会。

只有通过这样的学习,学生才能感受自然、发现社会、体悟人生,从而培养自己发现问题、独立判断、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适应未来社会生活的能力。这样的思品学习才能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全发展,为他们的终身学习和精神成长奠定坚实的基础。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学习活动就不再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愉快的体验。特别是通过故事引趣、设疑引趣、诗歌引趣等,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而达到人人积极参与、乐于学习、明理导行的目的。

六、初中思品课新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转变知识传授者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组织者。

但现在对教师的考核制度,仍然用“分数”、“成绩”、“质量”限制教师角色转变的评价理念来考核教师。评价方案还是老样子,考核制度依然未变。学校还是热衷于把学生成绩作为衡量教学质量的唯一标尺。在传统考核制度指挥下,教师们不得不沿袭着传统的应试教育模式,唯恐学生成绩下降抹杀了自己一年半载付出的艰辛劳动。

初中思品教学课程改革,其中评价体系的改革显得尤为重要,它关系到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成败。所以要想真正调动起广大政治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必须改变过去那种以升学率和考试分数作为评价教师的唯一标准,设计一个比较科学的教师评价方案。“以评促教、以评促改、以评促建”,以新课程改革为契机,以优化学校管理模式,提升教师综合素质为根本出发点,以建立新型的教师评价体系为根本目标,促进教师和谐、健康的发展。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课程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改革单纯以分数评价教学质量的做法,全方位、多层次地实施评价,科学、客观公正地评价教师工作。激发广大教师扬长避短,促进工作的主动性与热情,全身心地投入到新课程改革中去。

总之,要实现思品课教学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教师就必须更新教育、教学的观念、提高教师素质,优化课堂结构,活跃课堂气氛,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只有这样才能全面提高全体学生的素质,才能有机地把思想品德课与素质教育结合起来,改变农村中学初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现状,真正做到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贯彻实施素质教育。

2.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二

反向思维导疑。在课堂教学中, 要鼓励学生认真领会教材, 勤于思考, 敢于反向思维, 敢于质疑。在这个过程中, 引起学生思维要多设置一些指向明确、符合学生思维实际的小切口深入分析的问题。避免那些大而空的问题出现在课堂上, 让学生无从下手。讲授唐朝晚期的历史时, 让学生分析:“开元之治, 几于家给人足, 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这句话是否正确?为什么?这就是小切口深入分析的题目, 思维含量相当高。这要求学生有一定的辩证唯物主义的思维能力, 要有会分析主要原因、次要原因的能力。通过这么一个问题的剖析, 就能使学生深刻认识到唐朝灭亡的原因, 还能从中吸取教训, 并很好地锻炼了其历史思维能力。

比较思维设疑。成功地运用比较思维引疑, 对激发学生思维、调动学生探究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 可对彼此有某种联系的历史现象加以对照, 确定其异同点, 从而使学生认识历史现象的本质。同时比较的方法有利于学生把零散的知识点形成系统全面的把握, 也更有利于学生在今后的解题中运用。比较的方法很多, 诸如同一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不同历史时期的同类历史现象、一个历史事件的不同发展阶段、一个历史事件的两个对立面等都可以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方法就更容易让学生从理解中记忆, 从对比中掌握历史知识。也可以有效地激起学生探究的兴趣。比较的目的是找出异同, 透过现象抓住本质, 以使学生对历史现象达到更系统、更深刻的理解。

创造思维质疑。在教学中应当尊重并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这里所说的创造性思维, 不是指学生对史学领域提出新观点、新结论等, 而是指他们能以探索和创造的精神对待学习, 以探索和创造的方法进行学习, 对未知史事进行有创见的思索, 是相对而言的。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 发现矛盾, 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的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比如书本上讲到少数民族入主中原最终必然被“汉化”这一现象, 有位同学就疑惑了, 为什么都会被汉化呢?就没有不被汉化的少数民族吗?后来他渐渐明白, 这就是马克思所说的“野蛮的征服者总是被那些他们所征服的较高文明所征服。这是一条永恒的历史规律”[2]在起作用。弄明白之后他们就更能理解文明的伟大了!这就是质疑的作用。

教师要创造民主、平等、和谐、自由的课堂环境, 为学生创设表现自我的舞台, 给学生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和自由。教学实践证明:没有难度的教学只会削弱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和动力[3]。所以我一直鼓励学生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多问几个“为什么”。自己不会解决, 就多请教。近年来, 我在教学中坚持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质疑、解疑, 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效果。

学贵质疑, 教善引疑。课堂教学引疑是一门艺术, 如何很好地去展现这门艺术就对老师们提出更高的要求了。这需要我们去不断研究, 努力探索, 挖掘其中的奥秘。课堂教学思维引疑的路子也很宽广, 在新一轮课改的背景下, 值得我们认真去思考。

摘要:学生主观能动性的体现在于学生主动地学习, 主动地思考问题。而老师应该更好地发挥主导的作用, 引导学生在学习中主动去发现问题, 然后解决。于是学生的质疑就尤为重要。学生怎么样才能形成质疑的学习方法呢?老师应该做出正确的引导。引疑的方法很多, 本文仅谈谈同向思维引疑、反向思维导疑、比较思维设疑、创造思维质疑。

关键词:学生,老师,思维,质疑

参考文献

[1]杨达文.引趣激疑、学会置疑、善于解疑、不断存疑[Z].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选集 (第二卷) [M].人民出版社, 1995.

3.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三

【关键词】高中数学 质疑能力 重要性 培养途径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4.03.027

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決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问题在某何种程度上只不过是数学上的一个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则意味着无与伦比的想象力。”事实的确如此,相对于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取得好成绩,他们的质疑能力得到发展才是最重要的,也才是真正值得教师不断思考和研究的问题。高中时期,正是学生迈向成熟、开始独立思考问题的时期,在这个阶段的学习中学生的质疑能力得到发展无疑对学生的未来产生重要的影响。身为教师,我们要运用自己的智慧和能力帮助学生们学会质疑、充分发展质疑能力。本篇文章即针对高中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和有效途径两个方面展开系统的论证。

一、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的重要性

1.引导学生参透学习本质的关键。

夜晚的高中校园,灯火阑珊,学生们都坐在教室里埋头做题,可是很少有学生真正思考过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在与学生交流的过程中,有的学生告诉我,他认为数学学习就是记公式、练习习题、考试、在记公式、做习题、再考试。可是如果数学学习真的就只是这样一个循环往复的简单过程吗?如果人们都只是一味学习前人的数学思想、掌握已有的数学公式的话,那么数学这门科学就不可能发展至今、也很难取得今天这样辉煌灿烂的成就。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说过:“问是打开知识的大门,学习的本质在于人们在实践的过程中不断发现和研究出新的理论和成果。”正因为很多学生从来没有思考过数学学习的本质问题,因此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往往处于一种非常被动和盲目的状态,很难真正全面发挥自身的聪明才智和无限潜力。这样的情况下,学生们在数学的学习中很容易陷入一个学习的误区,不懂得思考和质疑的重要性。学习的本质在于不断地突破和创新,而突破的前提就是学生们针对已有的数学知识具备“生疑”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是引导学生参透学习本质的关键。

2.帮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能力。

数学是一门强调学习者理性思维能力的科学,因此,任何一个不懂得思考艺术的学者都很难在数学研究上真正有所建树。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学与思是一个相互促进、密不可分的过程。学生通过不断地学习才能逐渐学会思考,而思考也是推动学生深刻理解知识、发展思维能力的关键。可是,我们在激发学生思考之前,必须首先确保学生们有疑问。如果学生对教师教授的所有的数学公式、解题步骤都完全没有疑问的话,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学生们完全没有思考。因此,从启发学生积极思考的层面上来讲,我们教师在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帮助学生发展理性思维能力的关键。

二、教学中加强对学生质疑能力培养的有效途径

1.采用启发式教学的教学模式。

(1)启发式教学的模式是一个更加注重学生自主取得最终答案的过程。首先,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明确自己所扮演的角色。我们的主要任务是通过一些言语上的启发,循序渐进地帮助学生们逐渐找到答题的正确思路,并且朝着这个正确的方向得出最终的答案。古希腊著名的哲学家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这个原理。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只是一个辅助者、一个启发者,学生才是其中起决定性因素的主角。因此,如果学生没有质疑的意识和自主学习的能力,我们就启发学生们的质疑能力。

(2)在启发学生发展思维能力的时候,我们不仅可以引导学生们顺向思维、也可以帮助学生们通过逆向思维的模式发展他们的质疑能力。比如说,在论证一个命题的真假时,我们就可以引导学生们先使用逆向思维的模式,从对立面论证命题。如果学生针对对立面的论证结果产生质疑,那么也一样可以得出争取的答案。总之,不论是顺向思维还是逆向思维,我们都是在努力地发展学生的思维和他们发现问题的能力。

2.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们“生疑”的情境。

有的时候,学生产生疑问是一种自发的行为,但更多的时候,因为学生们不擅长质疑教材、质疑教师,因此,教师创设一些能够引发学生们“生疑”的情景也是非常必要的。其实,学生们不提出质疑并不是因为学生完全不会思考,而是因为学生们习惯于依赖教师了,习惯于相信教师总是正确的。因此,即使他们发现老师出现了失误,他们可能也不敢说出来。鉴于这样的情况,有的时候,我们可以专门设置精心设计的“失误”,一来以此检验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是不是真正思考了,二来如果我们的错误被学生们发现,学生们就意识到教师在教学中也不总是正确的,渐渐地,他们就敢于质疑教师讲授的知识了。

3.鼓励学生们在小组之间交流和讨论。

组织学生们开展有关培养质疑精神的讨论会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学生们学会质疑的道路上是需要身边的同学以及教师的支持和鼓励的。(1)学生们可以就质疑能力方面的学习感受进行交流、取长补短。有的学生原本可能担心自己提出质疑之后,万一出错的话会在班上其他的同学面前没面子,因此不敢随意提出自己的质疑。但是学生们之间加强了交流、彼此之间就会更加理解。(2)学生们可以就一些具体的数学问题、一些解题思路上的创新想法自主讨论、分享和切磋彼此的心得。一个人的智慧和思路是有限的,但是不同的思维碰撞在一起往往就会有更好的效果。总之,不论是哪一种层面上的交流,学生们在教师的引导下,会逐渐意识到质疑能力对他们数学学习的重要性。

4.学贵有恒议论文 篇四

纵观中外历史长河,名人雅士不少。但有哪位不是持有一颗炽热的心,经过不懈的努力才取得成功的?没有吧?!所以,是否有恒心,对于一个人在某方面能否取得成功,有着密切的联系。

宋代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整整用了时间,完稿不久,就离别人世;明代李时珍,为了改正以往书上的错误记载,跑遍了名山大川,请教无数名人,当地人,还亲口尝试药物,用了整整27年时间才撰写好惊世之作--《本草纲目》,为后人在医学方面提供了参考。作品中,无一字是潦草的。德国诗人歌德,耗掉60多年心血,才写好《浮士德》。直到临终前,这位84岁的老人还伏在桌上写作……由此可见,要有所成就,只有持之以恒。

要想学有所成吗?那么,就请持之以恒吧。

都说,背古文很难,其实不然。一篇古文,按一千字算,分10天背,每天只背100字。再将这100字分10次背,每次10字,不到半小时,就能轻易将它背过。再每隔几小时回忆一遍,如此循环几次,一定会牢牢记住。看,不就是那么容易吗?只要你有恒心,将必背古文一一消灭,它还能逞强施威吗?

世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里所指的“心”便是“恒心”了。

一心理学家统计过,以学钢琴为例。如果想要变成不错的业余钢琴家,至少需要投入三千小时的训练;如果想成为专业的钢琴家,一万个小时是少不了的。也就是说,要成为专业钢琴家,只需每天坚持训练两小时,不到就可以了。然而,这需要莫大的决心,毅力,恒心。只要有恒心,能坚持,一切都不难。

滴水穿石,非力使然,恒也。愚公移山正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愚公子孙三人一年才各运走一担泥土。山之高之大无可形容,但他尚有如此之恒心,还坚决道:“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难道我们连愚公都不如,比愚公还愚?把知识比作那两座大山的泥土,我们的学习就相当于运土。可再把我们的学习态度与之比一比,细心的你发现了什么?知识虽无边无涯,但恒心也可无垠无际,只要有恒心,学习有多难?况且我们都要比愚公聪明!

谚语有云:人有恒心万事成,人无恒心万事崩。如果你只是整天沉浸在种种幻想中,那么,成功与你无缘;如果你只有下决心的恒心,而没有坚持的恒心,或者只有三分钟的热度,那么,成功会远远地避开你;如果你半途而废,那么,就在你面前的成功就会弃你而去。你要清楚一点:成功只会降临在永远自强不息,永远持之以恒,向着同一个方向的人。

要成就自己的事业,我们需具备持之以恒的品质,锲而不舍,百折不挠。要将这种精神放在学习上,生活中,事业里……

5.读书心得体会:学贵有恒 篇五

作者:何再弟

“学贵有恒”是一句古话,重温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创建学习型党组织,需要有持之以恒的学习。

“学问之道无穷,而总以有恒为主。”学习的过程,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非有恒不可为。正如陶渊明所说:“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学习的过程也是不断克服困难,锤炼心志的过程,非有恒心不可达。“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古今中外,但凡事有所成,必是学有恒心、学有所成。李白懂得了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后,历经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积累,才成就为“诗仙”。曾国藩终身践行“有恒”二字,从咸丰八年始,坚持每天记日记,不管战事如何吃紧,不论政务多么繁杂,从不间断,直到临终的前一天。达芬奇从画蛋入手,苦练基本功,孜孜不倦,久而不怠,才有如此高的艺术成就。国学大师季羡林晚年在医院住院期间,还博览群书,视力不好不能读报,就让秘书、家人或医务人员为他读报,每天还坚持写一两千字的文章,终身践行“活到老、学到老”。毛泽东同志更是终身学习的光辉典范。

“靡不有初,鲜克有终。”终身学习更为不易。重温“学贵有恒”,感悟学而有恒须“四要”。

一要立志于学。曾国藩教育诸弟: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新时期党员干部担负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中坚力量,要志存高远,立志终身学习,力戒“三更起五更眠、一日曝十日寒”。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演讲时说:我如果再活10年死了,那么就是要学习9年零365天。他是这么说的,也是这么做的。读书成了他生命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直到临终前,在医生的抢救下,还读了7分钟的书,真正做到生命不息,学习不止。

二要态度端正。现在有些党员干部书柜、办公桌,甚至床头都摆满了书,但真正读的少,书只是装点门面而已。这与清代著名文学家蒲松龄讽刺的“晒书乡绅”有何异?学习态度不端正,动机不纯,搞形式主义,把学习当作一阵风、一种时髦、装点门面,实属歪风,不仅无益,而且有害。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只有真正把学习作为一种生活需要、一种工作责任、一种精神追求,才能持之以恒地坚持学习,才能在学习中把握人生道理,领悟人生真谛,体会人生价值,实现人生追求。

三要宁静致远。有些党员干部整天纠缠于会山文海,穿梭于迎来送往,沉浸于杯觥交错,哪能潜心学习?“非宁静无以成学”。心浮气躁、心神不定,历来就是学习的天敌。在物欲横流的生活中,我们要用壮士断腕的决心、刮骨去毒的毅力、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恒心,坚守“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的境界,真正做到静得心、坐得住、吃得苦、学得进,达到学有所思,学有所悟,学有所得,学有所成。

6.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六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学贵有恒》

努力,并不一定成功;但放弃,则一定会失败。坚持就是胜利,在最后一秒还未到来之前,结果永远是个未知数。

学习中,我们无法回避挫折,只能面对。重要的是在挫折中能坚持到底,永不言弃,直至击败挫折,还记得刘翔永不言弃的速度,中国女排永不言弃的顽强,爱迪生永不言弃的勇气。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坚信挫折是人生的考验,这不只是看你的技术,更要靠毅力,毅力是决定成功的关键。这一切都告诉我们,永不言弃是一种品格,更是一种顽强,永不言弃的人总会胜利。

19世纪初,一支英国大军被拿破仑所率领的军队击溃,这支军队的将领们落荒而逃,其中一位躲进农舍的草堆里避风雨,又痛苦,又懊丧。茫然中,他忽然发现墙角处有一只蜘蛛在风中拼力结网,蛛丝一次次被吹断,但蜘蛛一次又一次拉丝重结,毫不气馁,终于把网结成。将军被这个小精灵震撼了,深受鼓励,后来重整旗鼓,厉兵株马,终于滑铁卢之役打败了对手拿破仑。这位将军,就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威灵顿将军。

每个人在他的一生中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伟大的音乐家贝多芬,17岁丧母,32岁失聪,接二连三的打击没有击倒他,他的主要作品竟大都作于失聪之后。牛顿,只上过三个月的小学便辍学在家,但一样成为人类光明的使者,成为自然界一些最重要规律的发现者。

失败对于将军,失聪对于音乐家,辍学对于发明家,都算是最大的困难了,但他们都没有被困难吓倒,而是迎难而上,终于获得了成功。

古往今来,多少风流人物在逆境中坚守自我,终成大器。“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兵法修列;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如此愁苦而悲愤的遭遇成就的是他们熠熠生辉的业绩。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朋友,希望你们能正视挫折,坚守自我,坚信自我,用自信甩掉忧郁怨恨,用信心扬起理想的风帆,我相信,美好的明天一定会属于我们。

7.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七

一、论点的合理性存在于一定的前提条 件下, 讲清前提条件, 保证思维的缜密性

生活世界不存在绝对的真理, 任何真理都是有条件的、相对的真理。同样的道理, 论说文中任何观点, 其正确性都是有一定条件的, 分析文章的观点不可忽视观点的相对正确性, 既要给予观点最充分的正面的论述, 也要对于不符合观点的反例予以关注, 从而进一步明确观点正确性意义的前提条件, 将各种与所持观点相悖的因素排除在前提条件以外。举个例子:“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的论题很多学生都写过, 该论点强调环境对于人的巨大影响, 但也有不为环境所影响的情况存在, 所谓“出淤泥而不染”。这种近似悖论的至理名言均出自我们古代先贤。显然, 两句格言都不存在绝对的正确性, 各自仅仅揭示或强调了真理的某一面, 它的价值意义是以一定前提条件为背景的。环境影响人的前提是这个人抵制外部环境影响的意识不够明确, 意志力不够坚强;“出淤泥而不染”的前提则刚好相反。所以, 这两个命题虽然都可以围绕论点写出有说服力的论说文章, 但必须考虑到前提条件, 或者说论述必须做到对问题全面分析。

思维的缜密要求将可能不利于观点的漏洞考虑周全, 并诚实地交代清楚, 否则会成为别人攻讦的把柄。对此, 梁启超有很好的论述:“有许多人做文的时候, 自己知道他的主张有不圆满的地方, 便含糊说去, 希望人家找不出他的缺点, 这种办法在不要紧的文章不希望生效力则可, 否则绝不能行的。做文时必须自己先想到种种人家要驳我的话, 用难者曰一类的话一一驳去, 能有几要点被我驳倒便好了。如若隐匿证据或推理的路径, 结果总是自己上当。一定在隐匿之点被人攻破。”[1]

文章的标题因为字数的限制, 同时也为了能够简洁明了地直奔主题, 显示主张, 所以往往无法顾及全面, 显得有些不管条件如何的武断。历史上很多为我们的民族津津乐道的格言警句莫不如此。今天我们读到的书报杂志上的很多文章同样有这个特点, 单看标题, 往往会起疑惑, 但是, 如果我们细读全文, 由于前提条件一一陈述清楚, 往往能够释怀。所以, 虽然标题可以因简洁而不必兼顾全面, 但正文的分析说理却丝毫不能够马虎, 必须将各种情况、各种前提阐述、论证充分。

二、层层剥笋, 追根溯源, 是实现思维品 质深刻性的重要途径

从全面性的角度出发探讨问题, 可以理解为实现优秀思维品质的一种横向思维路径;而层层剥笋, 追根溯源, 则是实现思维深刻性的纵向思维路径。对于一个社会现象, 不仅要看到造成该现象产生的最直接的原因, 而且要善于穷追不舍, 进一步挖掘更深层次的原因。这样的思维路径, 是由表及里、由现象到本质。历史上韩信明修栈道, 其原因似乎是想借打通栈道来率军出川。项羽据此认为该做法愚蠢之极, 不予理会。殊不知明修栈道是假, 暗渡陈仓是真。项羽未能识破韩信计策, 为浅层原因所惑, 没有深入本质, 终致兵败。

文章写作同样如此, 如果不能挖掘出现象背后的本质, 则难言思维的深刻性和文章的高妙性。鲁迅先生写作《拿来主义》, 是有感于当时国民党政府一味的“送去主义”:送古董、送古画和新画、送戏剧等等。国民党政府之所以奉行“送去主义”, 按鲁迅对原因的理解, “一者显得丰富, 二者显得大度”。鲁迅并未就此罢休, 而是继续追问:我们的思想文化真的丰富到“光热无穷”吗?我们真的只需要大方慷慨地施与吗?显然不是。如果一味“送出”, 终有送完的一天, 对于我们的子孙后代我们就是历史的罪人。所以我们还需要“拿来”, 特别是要“运用脑髓, 放出眼光, 自己来拿”。这样一来, 立论就深刻了。

贾谊《过秦论》推衍秦亡之因:秦虽拥有数代先王遗留下来的强大基业, 牢固的军事要地, 强大的军队, 先进的武器和成熟的军事理论, 但面对各方面都远不及强秦的陈涉等氓隶之人的揭竿而起, 居然由此亡国。为什么秦能够灭亡各诸侯强国, 建立起“序八州而朝同列”的丰功伟绩, 却倒在了实力根本无法与各诸侯国相提并论的陈涉等人的旗竿之下?显然, 秦的亡国与实力、势力的强弱无关。那又是什么原因呢?只能有一个解释, 那就是强秦失去了民心, 秦政权已是外强中干。“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贾谊对秦亡之因的推断, 是在逐一否定了其他各种可能的原因并进一步析理、认定秦政权存在暴政后作出的深刻论断。

三、敢于以怀疑一切的精神审视各种论 断, 培养批判性思维品质

人类社会的不断进步从根本上说, 正在于人类不满足于既有认识, 永不知倦地探索未知世界, 寻求新知。没有人类的对自我的不断反省、批判和超越, 就不会有人类的进步。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 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品质, 意义重大。但对于中国学生而言, 批判性思维总体上是非常欠缺的, 人云亦云的从众心理很突出。徐中玉先生曾说, 语文教育“应把目标定位为培养有思想、能独立思考、有创新意识及能力的青年, 而非驯服工具, 非缺乏大志的人。青年学生应有质疑、反思、创新的精神”[2]。这是看到了语文教改的深层次问题并找到了根本出路的。孙绍振先生也一针见血地批判议论文教学使“不在少数的学生被弄得活得不像个人。没有形成 自己思想的能力, 满足于用自己的舌头讲别人的话”。他并进一步指出:“要活得像个人, 就要以自由之思想, 独立之精神, 从流行八股中解脱出来, 对之进行反省、质疑。”[3]

“我思故我在”, 这一点, 美国语文做得不错, 值得借鉴。“美国语文的主旨是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美国的教育灵魂里有三个关键点———‘独立思考’‘质疑一切’和‘创新精神’。美国语文教材也 时刻强调价值观的多元化, 最明显的就是对于林肯的评价。林肯在美国人眼里, 几乎是神圣的。但在介绍他的时候, 课本同时介绍了他的‘敌人’罗伯特·E·李。李是美国历史上最优秀的军事将领之一, 南北战争时期南部最高军事首领。他对故乡的忠诚, 高过了对国家的忠诚。所以, 一旦‘北方佬’发动战争, 打到他的故土时, 这个虽然也反对奴隶制、反对脱离联邦的天才, 还是回到了‘家乡的州’, 向那个‘靠剑维持政权’的林肯政府, 拿起‘自卫’之剑。‘他的这一行为和信仰有什么问题吗?为什么?’在教材中, 这样的问题没有唯一的答案, 也不强求千篇一律。这种多元化的历史价值观, 正是美国文化的一部分。”[4]反观我们的阅读和写作教学, 往往为学生预设好观点, 学生要做的不是反思观点, 而是围绕观点蕴含的价值观进行正面阐述, 即使他的内心有十二万分的不愿意、不服气!1998年的高考题“坚韧, 我追求的品质”, 2001年高考题“诚信”, 2008年四川高考作文题“坚强”等高考题目, 就引导学生只能朝一个方向写, 拒绝学生的多元化、个性化思考与写作。这样的作文命题方式害人不浅!

语文课标提出:“改进作文命题方式, 提倡学生自主选题。”[5]之所以要改变命题方式, 或许就在于确定的题目尤其是议论性文章的题目很多是内含了价值判断、价值取向的, 题目本身是下论断的题目, 不利于学生真实性、多元化个性品质的培养。譬如:“先天下之忧而忧, 后天下之乐而乐”“有志者事竟成”“天行健, 君子当自强不息”“知识就是力量”“知足常乐”等等题目即是如此。如果不问学生接受与否、喜欢与否, 将这些先下定论断的题目拿来要求所有学生必写, 很难激发学生真实的写作冲动, 最后学生迫于压力, 只能做些“伪圣”的、死气沉沉的文章。所以应该转而让学生多写话题作文, 自主确定写作角度并立论, 这样有利于他基于话题形成自己对于问题的独特认识。

当然, 笔者也不完全赞同一味让学生“自主选题”作文。且不论一味放手让学生“自主选题”不利于完成具体写作目标任务, 无法与中高考作文命题实际很好地对接。单就思维能力而言, 如果学生看待问题形不成正确的思维方式, 对于生活世界的认知处于茫然一片的状态, 缺乏对生活世界的自觉而细致的观察、独立而深入的思考, 即便放手让他去自主选题进行写作也无法激发写的动力, 提升写的能力。所以, 问题的关键不在于是否命题作文, 谁命题的作文, 而在于面对题目, 他如何展开有序而深入的思考, 表达他对于该话题的看法和认识。所谓陈腐的话题同样能够翻出新意吸引人的注意, 所谓新颖的观点也会因为论述不当而显得漏洞百出弄巧成拙。只要题目来自学生可以理解的生活世界, 学生就能够也应该基于真诚的写作态度来谈论对于问题的看法和对于生活世界的感受, 从而实现交流思想的写作目的。当然, 如果要写命题作文, 应该避免题目里边先下论断, 先出现价值判断。

四、勇于创新, 发人之所未发, 培养具有 独创性的思维品质

敢于怀疑一切的批判性思维还只是第一步, 更重要的思维品质在于以此为基础进一步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论见。这是议论性文章写作最重要的价值所在。清人袁枚说:“大概著书立说, 最怕雷同, 拾人牙慧。赋诗作文, 都得自写胸襟, 人心不同, 各如其面, 故好丑虽殊, 而不同则一也。”[6]

独创性思维品质, 首先体现在论见的独创性。论见的独创性不仅取决于个人丰富的人生阅历、生活经验以及广博的学识学问水平, 而且也与他在其他思维品质上的修炼密切相关。如他能够全面、辩证地看待问题, 追根溯源地由现象揭示事物本质, 就容易发现一些常人不易察觉的通识的弊端。这是他提出自己的创见的必要前提条件。反过来, 他要别人相信他的创见, 又须再次按照全面、辩证、深入地看待问题的思维路径去审视自己的论见, 做到立论必须具备的三个前提条件:“形式妥当”、“事实真确”、“推理严密”[1]。所谓“形式妥当”, 意味着不仅要提出明确的论断, 而且要有对原因的充分阐述。所谓“事实真确”, 指论断存在的前提条件一定要正确, 或者说对原因的阐述要能够服众。“推理严密”意味着“拿真实的事推论出去, 由甲种事实推出乙种事实所生之影响”[1]。也即由甲事实向乙事实推论的过程要保证思维的严密性。总之一句话, 提出具有独创性的论见也须经得住别人的质疑和辩驳。

其次, 独创性思维品质还体现在谋篇布局、论证方法、材料选择、语言表达等写作技法上。譬如提出论点的方式, 有的喜欢开门见山, 直截了当地阐明立场;有人喜欢抽丝剥茧, 在不知不觉中将读者的思路引向纵深, 让人读完后才恍然大悟作者的价值取向。在论证方法上, 有人擅长全方位举例论证, 让人在事实面前信服作者的立场;有人长于分析议论, 将深刻的道理借助严密的逻辑推理讲明白、说透彻。一些作者还擅长借助新发现的证据材料去加强或去推翻一个已存在的论断, 这样的文章常常出现在学术性论文的写作中, 能够给人耳目一新之感。至于语言表达的风格, 同样因人而异。布封说: “风格即人。”不同的语言风格往往烙上了创作者独特的性格特征, 是创作者独特艺术风格的重要组成力量, 每位创作者无不倾力打造属于他自己的言语品牌。所以, 每个人对于一件事情的态度看法可能不同, 但也可能相同。观点相同的前提下, 如果能够选择各自所擅长的写作技法进行论述, 或有意识地打造自己与众不同的写作风格, 也是一种具有个性品质的文章做法, 对于中学生的写作行为而言, 同样是应该得到鼓励和肯定的。

独创性的思维品质无疑是大家都努力追求的, 但正如前文所述, 实现能够经得起别人质疑和辩驳的独创性, 并不那么容易。所以, 一方面我们应该具备一种追求真理的执着精神、探求新知的强烈好奇心, 循着科学的思维路径努力追求这种独创性, 但另一方面, 我们也不可为独创而独创, 立哗众取宠之论, 行欺世盗名之实。这是需要谨记的。

参考文献

[1]梁启超.作文入门.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12.

[2]徐中玉.语文教改大有希望.语文学习, 2004 (11) .

[3]孙绍振.用具体分析统率“三要素”.语文建设, 2012 (9) .

[4]美国语文如何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EB/OL].http://henan.bannei.com/baike/view9652.html[2012-01-19]

[5]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011年版) .语文建设, 2012 (3) .

8.学贵疑,教贵思 篇八

【关键词】语文;教师;课后;教学反思;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所做的教学行为、策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活动。一堂有效的语文课,不仅教师课前要充分的准备,课堂上完整的组织教学,还应包括课后认真的反思教学,及时地写好教学反思,总结自己本堂课的优劣,检验教学效率的高低,衡量本次教学活动的预期目标。

教学是创新的艺术,教师是这种艺术的实践者,就必须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在实践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在创新中成长。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的潜能被激活,教法被创新。反思是审视与发现;反思是积累与创新;反思是提高教学课堂时效性的必由之路!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教学反思应该思什么?

一、“思”本堂课的得失、优劣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教师,可能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从不过问,随意教学,机械完成教学任务,庸庸碌碌,误人误己。一个有智慧的教师,在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并认真付诸教学活动后,会对自己的每一步教学活动进行总结:导入是否精彩,过程是否连贯,重点是否突出,提问是否明确,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本堂课的内容,哪个地方值得积累,哪个地方需要改进。

高一必修(2)《鸿门宴》一课,故事情节波澜起伏,人物性格丰富多变,语言文字生动精彩,课时容量大。我在上第一课时时,要求学生了解故事背景、作者、理清故事情节。学生在课堂上总是张冠李戴,要么概括不完整,要么语言冗长而意思模糊,效果不好。课后认真反省自己的教学行为,豁然开朗。应该从浅切入,从学生实际的理解能力入手,从人物与事件这两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点入手,做了这样的处理:请大家找出文中出现的主要人物,然后围绕这些人物概括主要情节,便形成了以下内容:“无伤告密;范曾劝羽;项伯夜访;张良献计;刘邦谢罪;项王留饮;范曾举玦;项庄舞剑;樊哙闯帐;沛公出逃;张良留谢。”简明扼要,情节清晰,学生一目了然。化繁为简,化大为小,浅入深出,问题的设置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是多么重要。如果一个教师不积极反思自己课堂上的提问,只是一味地埋怨学生不积极思考,不充分预习,不配合教师的指导,这真是一意孤行,自以为是,嫁祸于人。

二“思”自己的教学理念是否先进

教学理念是教师行为的灯塔,教师有怎样的教学理念就会有怎样的教学行为。新课改改革的根本任务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体系、结构、内容,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对如何看待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课程等方面,都做了重大的转变。作为新时代的教师要积极响应课改的号召,认真学习高中新课程标准,树立新的教师观、学生观、发展观、知识观、课程观,放下教师高高在上的架子,消除学生听从教师任意摆布的观念。在课堂上充分考虑如何保护并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促进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担负起培养复兴中华民族大业人力资源的重要任务。树立教师终身学习的观念,教师活动要接近生活,把语文课与其他课程结合起来,除了知识、技能之外,还要结合吸纳民族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三、“思”自己是否有爱心与责任心

教育是一门艺术,是爱的艺术。“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一个教师不仅要有责任心,更要有爱心。爱每一个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在课堂上关注他们的行为、思想。在课堂提问和小组讨论的时候,主动地去帮助他们,耐心地询问他们是否理解问题,帮助他们解决不懂的地方。变被动为主动,变冷漠为热心,变放弃为坚持,变批评为鼓励。每堂课后,刻意观察后进生的表现。这样,不仅拉近了教师与学生的距离,创造了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让后进生也找到了学习的动力,让他们感受到了教师的爱。

四、“思”自己的教学是否灵活

语文课堂教学,它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活”。语文课堂教学的“活”,需要灵活的教师引导、鲜活的学生思维、活跃的课堂气氛。可对于我来说,还是一个漫长的摸索过程,我觉得要使课堂气氛“活”起来,是师生共同努力的结果。教师的教学活,带动的必然结果是学生学法活。教师教的不只是把结论告诉学生。而是要引导学生探究结论。给学生多点拨、多直观、多启发、多鼓励,让学生多思考、多动手、多动口,老师在课堂中应引导学生创新学习,鼓励他们的批判精神,允许他们标新立异。教师还应该运用灵活、恰当的教学手段将教材所设置的情境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就显得至关重要。我在教学中经常利用多媒体,化静为动,化无声为有声,调动学生各种感官,把学生自然而然地带入特定情境。充分利用多媒体上课,给学生耳目一新的感觉,学生能很快全面熟悉文章内容,并且能顺利解决课文有关问题,准确把握知识要点。语文课堂教学必须注重发挥学生的思维功能,鲜活的思维是语文课的核心。在教学操作中,教师在灵活引导的同时,十分注重鼓励学生的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聚合思维、直觉思维、想象思维的并用,并力求创新,自觉地让学生尝试不同的方法和思路去解决问题,培养思维的灵活性。

教学活动本身就是一种再创造活动,反思更是对教学活动的一种再创造,在反思的过程中教师会为自己的成功激动,为自己的失误懊悔,力争在下次教学活动中取长补短、克服不足。反思增强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

“学贵疑,教贵思”,做好教后反思对一个教师具有重大的意义,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的教师成长方式,“经验+反思=成长”。他指出:“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是成为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的思考,那么他的教学水平的发展将大受限制,甚至会有所滑坡。”

9.学贵有疑,疑贵有思 篇九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质疑能力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世界上许多发明都源于“疑问”,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营造一种民主、和谐气氛,给学生留下自由思考时空,创设各种情境,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质疑,促进学生质疑能力的发展,使其逐步养成多思善疑的习惯。

一、热情鼓励,培养学生质疑的信心

“成功教学是一种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是一种和谐的课堂气氛”。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真诚地尊重、热爱每一位学生,维护尊严和人格,建立平等、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鼓励学生敢于生疑发问,当学生能当众表达自己见解,能够向学生、教师质疑的,都要予以肯定和表扬。对一时语塞或害怕发言的学生加以鼓励:“别着急,慢慢想,老师相信你能想出来。”对回答出错的学生同样加以鼓励:“你能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出来,这很好,这个问题你能换个角度想一想吗?”这种宽松民主的课堂气氛,学生能感到教师和蔼可亲,也会乐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增强了质疑的信心。

二、创设情境,培养学生质疑兴趣

兴趣是入门的先导。在教学中创设情境,把问题隐藏在情境之中,让学生有疑而质,营造质疑机会。例如,在教学分数的性质时,出示趣味题:老和尚给三小和尚分饼,第一个小和尚说:“我要一份。”第二个小和尚说:“我要三份。”第三个小和尚说:“我要六份。”老和尚把第一块饼平均分成2份给了第一个小和尚1份,把第二块饼平均分成6份给了第二个小和尚3份,把第三块饼平均分成12份给了第三个小和尚6份,结果三个小和尚都傻眼了,其实他们分得的饼还是一样多,学生个个都感到“新奇”。这是什么原因呢?这时课堂气氛活跃起来,学生积极思考,很快找出了其中的原因。学生对这节课学习的知识掌握特别好,激发了学生的质疑兴趣,使下一步学习有了良好的开端。

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质疑的方法

数学质疑方法多种多样,每一种数学质疑方法都闪烁着学生智慧的火花。选择良好的数学质疑方法,不但使问题明了化,还可以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培养,思维得到训练。好问和好奇是儿童的天性,是儿童求知欲的良好表现。教师要善于利用儿童这份天性,教给学生质疑方法,让学生学会把学习过程中有价值的疑难问题提出来。对学生的质疑,教师只要引导得法,学生就能有所发现,总结规律,使学生逐渐学会质疑,掌握質疑方法,提高质疑的能力。

四、搭建平台,培养学生质疑的激情

“学贵有疑,大疑则大进,小疑则小进。”“疑”是调动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没有问题也就难以诱发和激起求知欲望,也就不会去深入思考。因此,在学生认真倾听的基础上,教师要尝试让学生进行质疑,教师可以适当扶助,引起矛盾冲突,让学生在身临其境中发现问题,产生主动参与质疑的激情。如在教学《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练习课时,给学生搭建质疑的平台。师:学习了今天的课后,你觉得生活中有没有什么物体在设计时有不好的地方?生:我觉得自行车的轮胎设计成方形的也不错,那就不会倒了!生:那样的话这款新型的自行车一定很畅销,从来都没见过这样的!生:如果可以早就有人设计出来了,方的车轮的确容易放,但是,它怎么滚动啊?只有圆形滚起来最快,就连椭圆还会影响速度呢。学生凭借自己的想象,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也许在某些时候觉得不可思议,觉得是胡搅蛮缠,但是教师搭建了和谐的平台,学生才能大胆质疑,进行心灵与心灵的对话。

五、营造氛围,培养学生质疑的习惯

综上所述,“学贵有疑,疑贵有思。”一个好的教师不仅要善于设问,不断设疑激疑,使课题转化为学生认知中的矛盾,而且还要满腔热情地促使学生质疑。质疑是创新的开始,我们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重视“质疑”。教师在课堂上只有激发、引导、鼓励学生大胆质疑,才会开启学生的心智,培养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创新精神得到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得到锻炼,综合素质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1]李东旭.小学数学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J].数学世界,2001(3).

[2]陈汉生.质疑能力与素质教育的关系浅析[J].教育科研,2003(5).

10.学贵于思,教学相长 篇十

一、在学生原有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材来源于生活, 思想品德课的教学内容与我们的生活存在着密切的联系。日常生活中, 各种客观事物的引发下, 已产生过不少情感体验, 例如见到身体有残疾的人, 心中可能会产生关爱之情, 这些都是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学生道德情感的基础。学生原有的情感体验可能是点滴的、模糊的、肤浅的, 有较大的偶发性和不稳定性, 像偶尔闪过的小火花。教学时, 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捕捉, 并以此为基础来引发学生的内心震动, 运用恰当的教学手段加以助燃, 使其燃烧得更旺盛、更明亮, 得以深化, 将其引向比较丰富的、鲜明的、深刻的情感, 将学生原有的个体情感体验, 变成群体的情感共鸣。

二、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是中小学生突出的年龄特点, 榜样对他们来说具有特别强的感染力。具体的榜样形象一经树立在学生心中, 就能使学生产生强烈的情感共鸣, 从而产生学习和模仿的愿望。教学时可从两个方面为学生树立榜样。

1.充分利用教材中的榜样来感染学生。

在思想品德教材中, 引用了很多伟人、名人、领袖、英雄、模范, 他们有着高尚的道德情操, 既表现在爱祖国、爱人民、顽强拼搏、勇于进取等大的方面, 又表现在爱父母、爱同伴、对人善良、宽厚待人等小的方面。我们要将他们的模范行为和高尚情操展现在学生面前, 并以此来拨动学生的心弦, 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使学生的道德情感不断丰富、稳定、深刻。例如, 教学“要有毅力”时, 教师要抓住“在学习和生活中, 张海迪遇到了哪些困难?她是怎样克服的?”这一问题, 启发引导学生在心目中树立起张海迪不怕挫折、顽强坚毅、勇于拼搏的光辉形象。

2.从优秀学生中选树榜样来激励学生。

教学中要特别注意从学生身边选择优秀学生作为榜样, 以学生榜样来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需要注意的是, 要从学生中选树有说服力和代表性的典型人物作为榜样, 并注意选取感情色彩浓厚的材料, 以充分运用其中的情感因素感染学生。

三、在提高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道德情感相对于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而言, 具有较大的依附性, 既依附于道德认识之中, 又依附于道德行为之中。因此, 我们要把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贯穿于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和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的教学中。

1.在提高道德认识时, 培养道德情感。

情感是以认识为基础的, 随着道德认识的提高, 道德情感也会不断发展, 要在晓之以理的基础上动之以情。例如, 教学“爱护名胜古迹”时, 如果学生对名胜古迹知之甚少, 就无法产生爱的情感。因此, 教学时要向学生介绍名胜古迹, 引导学生明确其价值, 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产生珍爱之情, 再举出人们爱护名胜古迹的事例, 激发学习愿望。这样, 道理越讲越明, 爱护之情越来越强烈。

2.在指导道德行为时, 培养道德情感。

指导学生的道德行为需要激发他们的行为动机, 而道德动机的产生要靠道德情感的作用, 因此在导之以行的过程中, 要动之以情。教师要始终以饱满的热情, 激发学生的行为动机, 在指导学生道德行为时,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例如, 为指导学生关心体贴父母这一道德行为, 教师可抓住“父母是怎样照料自己的生活, 关心自己的学习的”这一问题引导学生, 让学生认识到父母不辞劳苦把儿女养大, 并无微不至地关怀儿女的生活和学习, 付出了大量的心血, 要感激父母的养育之恩!道德情感一旦被激发起来, 关心体贴父母这一行为动机也随之产生了。

四、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需要, 有意识地创设相应的情境, 让学生临其境、闻其声、观其形, 触景生情, 激发起学生对美德的向往。

1.借助媒体技术, 渲染情境, 培养情感。

教学中, 充分利用多媒体的直观性、形象性、可控性等特点, 再现情景, 渲染情境, 让学生运用多种感官进行观察分析, 既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兴趣, 又能激发起学生的情感。

2.扮演角色, 体验情境, 培养情感。

根据儿童易于动情和易受感染的特点, 结合教学内容, 让学生适当参加角色表演, 来创设一定的情境, 不仅能加深内心体验, 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道德情感。

3.组织活动, 感受情境, 培养情感。

儿童好玩好动, 酷爱各种活动和游戏。教师在教学中要适时恰当的组织学生参与活动, 在活动中学习, 在活动中领悟道德规范和道德认识, 在活动中产生道德情感。

五、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教师的情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情感, 只有教师先动情, 学生的情感才容易激发起来。有人曾说, 情感不是蜜, 但它可以粘住一切东西。这就说明教学语言一旦包含情感性, 就能产生“听者动容”“受者激情”“纳言暖心”的神奇效应。因此, 教师要运用饱含激情的语言和生动的讲述, 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例如, 教学“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时, 教师在导入环节进行了一段激情演讲:“在我们祖国的大地上, 涌现出了许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光辉榜样, 继雷锋、焦裕禄之后, 又一个响亮的名字传遍祖国大地, 他就是共产党员的楷模孔繁森同志……他的精神像一面鲜红的旗帜, 永远激励着我们前进!”教师声情并茂的演讲, 激发起了学生的道德情感, 并产生了一种强烈求知欲, 孔繁森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 他有哪些感人事迹?当学习到孔繁森不幸因公殉职, 在料理后事时发现了他仅有的两件遗物8.6元人民币和发展阿里的12条建议时, 教师感动得流下了眼泪。此时学生也被教师的情绪感染, 更被孔繁森的高尚情操深深震撼, 不禁热泪盈眶。这样, 学生的道德情感被进一步激发起来了, 道德认识也得到了进一步升华。

摘要:本文从在学生原有道德情感的基础上, 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充分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在提高道德认识、指导道德行为的同时,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创设教学情境,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教师要用自己的真情实感, 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五个方面探讨了把发展学生的道德情感贯穿于思想品德教学的始终。

上一篇:哲学专业下一篇:幼儿园暑假安全教育班会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