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2024-09-07

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共8篇)

1.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篇一

对和谐矿区建设的新思考

举全矿之力及时化解不稳定因素

发布人:晋世书 2011年1月11日 来源:左其万

-----对和谐矿区建设的新思考

2010年7月16日,松煤电委〔2010〕83号文件《关于开展“实现千百亿•共建新松藻”主题竞赛活动的通知》正式下发,由此,标志着煤电公司实现“千万吨矿区、百万千瓦发电能力、一亿立方米瓦斯液化”宏伟战略新征程正式迈开了实质性的步伐。在创业的浪潮席卷松藻这片热土的激情时刻,一个棘手的课题业随之而来,构建和谐稳定的矿区,为企业发展铺平道路,为松藻的腾飞和经济发展奠定坚实基础,成为当前我们需要努力解决的一项重要工作。本文从公司的整个发展态势,和谐矿区建设中内外部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如何转变思路,创新工作机制,着力构建和谐矿区提出一些思考。

一、煤电公司的发展态势简述

2010年6月2日,重庆市市长黄奇帆到能源集团调研,围绕“发展”二字,高屋建瓴地谈到了重庆能源发展战略及发展的方向、定位等内容,引起了能源行业的共鸣。奇帆市长在调研会上说:“真正做事就是这两年、五年的事”。奇帆市长的讲话,为煤电公司指明了发展思路—要抓住发展机遇,加快发展速度。

煤电公司作为重庆市动力煤主要生产基地、拥有近17300名员工。公司董事长、党委书记龙建明在学习了奇帆市长的讲话后曾这样讲过:松藻煤电公司要成功发展,必须按“依托煤、延伸煤、超越煤”的发展思路,实施产业结构调整,走一条煤炭资源综合利用之路,走一条循环经济发展之路。

按照煤电公司的统一部署,公司确立了全面推进“千、百、亿”战略近期目标:到2013年,资产总规模达70亿,总产值达35亿。“千”,就是依托煤,打造千万吨矿区,做大煤炭主业。“百”,就是延伸煤,形成百万千瓦发电能力,做强发电能力。“亿”,就是超越煤,建成一亿立方米瓦斯液化项目,提升综合利用水平。

目标催人奋进。龙董事长在学习奇帆市长的讲话后作出了这样的强调:“松藻煤电公司要实现科学、快速、协调发展,一定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落实工作责任,加强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矿区,实现公司又快又好发展。”

由此可见,煤电公司在加快发展的同时,把构建和谐矿区,提高到了发展战略的高度;把构建和谐矿区,作为了一件头等大事来抓。

二、煤电公司和谐矿区建设内外部环境剖析

从目前来看,煤电公司全面推进“千、百、亿”战略的号角已经吹响,然而,公司的整个内外部环境并不“平静”,厂地矛盾、内部不稳定的杂音依然存在甚至比较突出,严重制约着公司的发展,成为公司发展道路上的巨大“拌脚石”,和谐矿区建设的步履可以说极为艰辛。

剖析外部环境。煤电公司在做大做强中,一方面,公司要挺进黔北获取煤炭资源;另一方面,公司现有的六对生产主力矿井,也正在开足马力,实施技改扩能,进一步做大煤炭主业。同时,公司要形成百万千瓦发电能力,一亿立方米瓦斯液化项目也开始筹建。在做大煤炭主业、做强发电能力、提升瓦斯综合利用水平这一系列的战略举措中,征地、塌陷补偿、支农饮水等等,方方面面的工作可谓是千头万绪,涉及到的稳定方面的压力非常之大。比如,在规范用气,节约能源的大背景下,难以满足村民用气的无理要求,周边不在规定范围的村民,时常以阻工、堵路等形式强迫企业转供瓦斯;又如遭遇干旱天气,水源不足,导致供给量下降,不得不实行限时供水,可有的村民根本不管自然原因,要求必须满足人畜用水,甚至农田灌溉,否则阻工堵路;再如,有的村社根本没有在采空区范围内,但是,干旱天气没有水源,也无理要求企业进行供水,不供水就阻断公路,影响矿区正常生产生活秩序……久而久之,导致厂地之间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并且,很多矛盾仅仅依靠公司内部的力量,难以得到妥善化解。

剖析内部环境。目前,公司内部的各类不稳定因素也日益呈现,并有扩大之趋势。总体分析来看,比较突出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由于煤炭行业的特殊性,致使长期处于苦、脏、累、险的员工们对收入普遍不满意,员工对收入的期望值与实际收入有差距。认为煤矿员工的工作条件差,工作劳动强度大,但收入却偏低,而现在在外打工的工资都在快速地增长,但在煤矿企业的工资增长幅度却不大而引发不稳定。二是工亡、病亡遗孀、低收入群体,长期挣扎在贫困线上,他们同样也是一个不稳定源,如果一旦有“导火线”引燃,将很难进行控制。比如他们普遍认为瓦斯气是公司应该给予的福利,对于瓦斯这一清洁能源的综合运用认识不够,如果公司下一步要规范用气,必须慎重研究,稳步推进,否则,极有可能有可能引发不稳定。三是有的基层单位,管理人员管理方法简单,片面进行“严

管重罚”,尤其是有些基层单位为了简单省事,制度制定极端,不近情理,甚至和法律法规有明显冲突。执行过份看重结果,不论过程,不分主次一律施以重罚,引发不稳定因素。

三、对加强和谐矿区建设的几点思考

稳定压倒一切。企业要发展,稳定是前提。加强和谐矿区建设,是企业又好有快发展的主要前提和必要条件,就如何进一步加强和谐矿区建设,笔者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见解:

(一)强化思想教育,营造和谐矿区环境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于员工群众思想教育,营造和谐环境。经济体制的变革,以前所未有的力度冲击着人们的思想,使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发生了很大变化。加之社会上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拜金主义、利己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和腐败现象有所抬头。针对这些情况,要注重舆论导向,强化思想教育,引导干部员工群众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人生观、价值观。同时,要在广大员工群众中(包括周边村社的村民)广泛组织学习宣传基本法和相关法律法规,严于律己,遵纪守法,建立和发展平等、团结、友爱、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引导社会风气向健康有益的方向发展。

(二)夯实安全基础,找准和谐矿区建设关键

煤电公司要实现做大做强的战略目标,不仅需要定位准确、方向明朗、愿景美好,关键是要以安全发展为前提,这既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体现,也是构建和谐矿区建设关键。

煤电公司分管安全工作的副总经理黄吉伟在学习了奇帆市长的讲话精神后,就如何切实抓好安全生产,构建和谐矿区有几个方面的强调,他说,一是要狠抓制度落地,提升执行力,要通过加强督导、逗硬考核、严格问责,促进各项规章制度软着陆;二是要建立健全“通风可靠,抽采达标,监控有效,管理到位”的瓦斯治理工作体系,痛下工作决心,强化瓦斯治理,严防重特大事故发生;三是要重视现场管理,整治薄弱环节,要通过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项整治活动,认真落实好隐患买断制、现场确认制、排查覆盖制等制度,通过加强班组建设,发挥班组长的作用,着力消除生产作业现场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把住安全关口;四是要注重资金投入,改善安全环境,提足用好安全技措费用,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对生产各大系统进行改造升级,完善各种安全设施,着力改善作业环境,增强员工的安全感;五是要开展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员工技能培训,加强对特殊工种、关键工种的培训强化教育培训,提升员工素质。从黄副总经理的这几点论述中,可见煤电公司在安全工作方面的决心和信心,也找准了通过强有力的举措,切实夯实安全基础,打造本质型安全环境这一和谐矿区建设的关键。

(三)严肃“八项制度”,用好和谐矿区建设“法宝”

抓好稳定工作,为发展创造和谐健康有序的环境。用什么来促进矿区稳定,“八项制度”就是我们的维稳“法宝”。企业要发展,稳定是基础和保证。我们要以贯彻落实“八项制度”,真正实现依法管理,和谐管理。要从“四个加强”来真正保证“八项制度”的贯彻落实落到实处:一是加强内部分配管理,力求公平公正公开;二是加强管理作风转变,密切干群关系,坚持领导下访和民主接访;三是加强社区建设,使广大员工群众安居乐业。四是加强厂地关系调处,探索建立厂地协调长效机制,尽可能减少厂地纠纷。

我们不能忘记“7•3”事件的惨痛教训,更不能忽视经过血雨洗礼换来的“八项制度”。目前,“八项制度”已经逐步深入人心、沟通渠道更加畅通、民生问题越发关注、员工家属普遍认同、工作特色悄然形成。因此,必须要不折不扣地贯彻执行好“八项制度”,真正让“八项制度”惠民生、顺民意。“八项制度”的执行关键在于改变各级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要多做对老百姓有益的事情。各级职能部门要加大对“八项制度” 执行的指导、监督和查处力度,及时纠偏,树立典范,全面推动,整体发展,努力实现厂地和谐、员工队伍和谐、矿区和谐。

(四)加强信访接待,抓好和谐矿区建设源头

2010年9月8日,经过反复修改和讨论,用于指导全公司信访稳定工作的《中共松藻煤电公司委员会关于加强信访稳定工作的意见》松煤电委〔2010〕102号文件正式下发,《意见》根据《重庆市信访条例》精神,结合公司实际,实事求是地制定了月度分析排查、季度工作例会、信访事项督查督办、办结回访以及责任追究等七个管理制度。这套制度从稳定信息的排查、分析、落实、督办到回访,形成闭合,更具规范性、系统性和操作性。对于及时化解各类矛盾将起到极其重要的促进作用。

群众利益无小事。对于员工群众以及周边村民反映的问题,不管是大事、小事,都必须要认真对待,高度重视。群众利益无小事是由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更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实际工作中的体现。企业要稳定和谐发展,必须把群众的根本利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真正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

为此,我们各级管理人员,尤其是处在信访部门的工作人员,要坚持开展好下访接访,认真收集、听取群众的意见,倾听他们的呼声,了解他们的疾苦,对他们提出的问题,能过解决的,要及时进行协调解决。超出政策范围内或不属于企业管理范畴内的诉求,要耐心细致地解释,让来访者表示认同和理解,得到及时合理的答复。

总之,在企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和谐矿区建设工作必须要同步跟进。对于在棚改、基层管理、低生活群体扶贫帮困、采空区塌陷赔偿、支农饮水、瓦斯气规范利用等一系列工作

中出现的各类不稳定因素,要及时加以排查,认真进行处置。要不断创新工作机制,通过做工作,得到员工群众和周边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得到地方政府和村社的鼎力相助,真正实现人与人和谐、人与环境和谐,切实打造安定、祥和的和谐矿区。

2.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篇二

一、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释义

教师作为一个个体,需要积极地、主动地介入到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每个环节中去。值得一提的是,“参与”除了指教师个人参与之外还具有特别含义。几乎没有学者主张以单个教师为单位的“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绝大多数的学者倡导的“参与”,其实都是一种合作的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这一过程中,需要教师们相互交流、平等对话,共同融入到校本课程开发过程中来,分享校本课程开发的经验。因此说,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过程是个人参与和合作参与的统一,个人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初级形式和前提条件,而合作参与是教师课程参与的高级形式和必然诉求。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就是指教师作为学校校本课程开发的主体之一,能够主动地、积极地、合作地介入到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中的一种实践活动。这是一种主动性的、有意识的课程参与,而不是被动的、强迫的,教师拥有课程开发的权力,可以在课程开发中发表自己的意见和看法,并与其他合作者一同分享课程开发的经验。

二、教师知识与教师课程参与行为之间的关系分析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们总有一个共同的困惑就是“心里清楚,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一位小学教师在校本课程理论知识的培训上,详细记录了笔记,也学习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心中跃跃欲势,对于以后的工作也有很大的信心。但是,在课程开发实践中,这位教师还是不知道从何入手,头脑中的这些知识发挥不了作用。教师头脑中有相应的课程开发理论知识,但在实践中又不会依照理论知识去指导操作,这种事例屡见不鲜。那么造成教师“会上激动,会后不动”的原因是什么呢?有学者指出,当教师和学生的生活、知识成为思考学校教育和课程开发的出发点时,教师教育会产生巨大的变化。

(一)教师知识结构影响个人课程参与程度

教师整体的知识水平和运作情况,直接影响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在本研究中,教师知识是指教师知识体系中有关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及经验、技能,是教师从事校本课程开发活动所必需具备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智慧的统一,是构成教师课程开发行为的基础。值得说明的是,教师在从事课程开发时所表现出的一种独特的智慧技能,这也是教师知识。依照知识管理理论中较为经典的知识分类方式,教师知识可以分为教师显性知识与教师隐性知识。前者是指教师通过学习等其他途径所获取的关于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后者则依赖于教师的经验背景,在复杂且不确定的教学实践中,通过不断地进行反思性活动而形成的课程开发能力、经验及技巧等。二者之间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相互转化,作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共同作用于教师校本课程开发行为。教师的显性知识,可以通过培训手段和自身的学习来加以强化和提升;而教师的隐性知识,并非通过学习就可以得到满足。因为经验学习是别人将其自身内隐的知识显性化后,加以编码,与他人共享的过程。教师通过对编码后的经验学习,体现的是显性知识建构的过程。而教师隐性知识是教师在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中,内在的显性知识与外在实践的转换、互增的结果。这就解释了教师们“心里清楚,但还是不知道怎么做”的原因。

(二)个人知识的“内隐”影响教师课程参与行为

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教师课程参与水平不高是个人知识的“内隐”而导致的一些违背常理的现象。克兰迪尼和康奈利的研究发现,“是教师个人的实践知识而不是某种外在的理论、理念或思想在引导着他们的行动。外在的理论、理念和理想只有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教师个人实践知识的一部分,才可能成为指导教师行动的力量”。由此可见,教师也并非不想成为课程的主人,而是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与他们的“教学”经验相差太远,他们缺乏课程参与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课程参与行为在很大层面上取决于教师个人化的知识、能力等方面的水平和程度,取决于教师内隐知识外显化的程度。

相类似的研究还有,阿吉里斯和舍恩最早阐述的“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与行为之间的关系理论。所谓“使用理论”就是指那些存在于文化经验和习性中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较难改变的信念或观念;而“信奉理论”是指那些能够清楚表达出来的、存在于教师意识中的信念或观念。如一个人被问到怎么做时,通常给出的都是信奉理论,也就是当事人宣称他所遵循的理论;而使用理论则是指那些由实际行动中所推论出来的理论。也就是说,真正影响人的行动的是“使用理论”。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也一样,影响教师参与行动的不仅是教师的“信奉理论”,更是他的“使用理论”。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教师一贯秉持的课程理论,但在实践中教师的行为又常常违背这些理论的原因。这不一致背后的情况是很复杂的,当事人可能察觉到也可能察觉不到自己的不一致,因为使用理论包括关于自我、他人、情境以及行动、结果和情境的联系的诸多假定,而且往往是建立在缄默的认知图示上。

(三)教师知识影响教师课程开发实践

教师知识影响并作用于教师课程参与行为,教师在参与课程开发过程中必然又会产生新的知识,知识与课程开发行为二者的关系可以用下图来详细说明。

教师接受了契合的课程开发理论知识, 建构到自身的显性知识体系中, 外化作用于教师课程开发行为, 与此同时, 一部分显性知识内化为隐性知识, 建构于隐性知识体系中, 与显性知识共同作用于教师课程开发的行为。最终, 教师的课程开发行为决定了校本课程开发的程度。从某种意义上说, 一个教师越能意识到自己的隐性知识对教学制约的存在, 他就越能理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反之, 他就越容易陷入教育教学的惯性与习俗中而难以自拔。在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中产生了新知识, 新知识一部分转化为显性知识 (教师自身可以意识到, 并且可以用语言等其他形式外显出来) , 显性化是一个知识发掘的过程, 将模糊的、未被意识到的知识变得明晰起来, 最后将其编码、储存起来。另一部分转化为隐性知识 (教师自身可能意识不到, 意识到了也难以言表) , 而在知识产生与转化的同时该知识又反作用于行为, 由知识改变过的行为又产生新的知识, 新的知识又同步反作用于新的行为。这种循环并不是原地踏步, 而是在循环中实现知识的更新增加与行为的改善变化。

三、以教师知识为导向促进教师参与课程开发的路径

在很大层面上, 教师知识结构不合理, 隐性知识不能合理显性化, 是导致教师参与课程开发困难的原因。以教师知识为导向促进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的路径, 具体包括教师对于课程开发知识的获取方法、课程开发知识的内化方法, 教师知识的共享方法、课程开发知识的外化方法四个方面。

(一)课程开发理论知识的获取

教师参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必须有相应的理论作指导,否则就会完全凭借感觉及模仿行事。课程开发理论知识的获取,就是教师从外界将已编码、组织后的信息、文档、数据等显性知识输入至大脑中的动态过程。知识的获取不能单单地理解成是知识的累加过程,教师在对课程开发的知识获取过程中,要在记忆的基础上,加以分类和理解,以便需要运用的时候可以灵活提取。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学校组织的内外部资源,通过各种学习途径和方式,获取多元化的学习资源,并以有意义的方式建构自己的理解与掌握。教师可以阅读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各种著作、论文集、学术期刊、报刊,在互联网上查阅相关信息资源,以补充新知。学校可以开展校本教研培训、专家讲座、教学研讨会以及鼓励教师进修等活动,确保教师获得必备知识。值得一提的是,教师头脑中关于课程开发的技能、经验也是知识获取的一个重要方面。教师可以通过与资深的教师、学者及课程开发专家等交谈,以此来获得所需的知识。教师在观摩校内外课程开发实践中,体悟他人的知识经验,充实自身的课程开发隐性知识体系。

(二)课程开发知识的内化

教师通过各种途径,从外界获取的知识必须要经过内化、整合到教师已有的知识结构中,这样才具有指导教师课程参与行为的作用。否则就会出现尽管学习了一整套课程开发的理论知识却不会应用于课程开发实践的现象。课程开发的内化过程就是将外在的显性知识经过筛选、加工后,一部分被整合到教师原有的显性知识体系中,一部分加之理解,成为主体的隐性知识。首先,对于接受的新知识,教师在做笔记的同时,附以自身的想法和解释,这样就很容易将课程开发的知识内化到自身的知识结构中来。定期还要对这些笔记进行重阅读,加之批判与补充之前的想法和理解。其次,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完善知识管理。教师可以运用如Blog、MicroBlog、BBS、QQ空间等信息软件,对学习的课程开发知识进行及时的分类、整理和储存,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加速课程开发知识的内化。

(三)课程开发知识的共享

教师合作是保证校本课程开发顺利开展不可或缺的条件,有些教师已经习惯专注于个人的教学领域,在校本课程开发实践上,更多地表现为一个人的行为。教师知识共享的目的就是加强教师间的合作、交流,帮助教师打开课程开发领域封闭之门,实现个人参与向合作参与的转变。人与人通常分享知识并不是一件自然的行为,必须有强烈的动机才能促使这种行为的发生,这个动机可以透过奖励制度的方式来加以强化。学校可以建立课程开发知识共享的激励机制,让教师认识到知识共享是个互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可以实现彼此的双赢。适当的物质与精神激励也会减少教师所面对的利益两难,消除教师的某些顾虑或心结。由于教师的隐性知识难以用语言文字表述,很难将它直接放在知识库中,也难以搜寻;有效的办法是建立教师知识地图。知识地图只是一种运用工具,但建立知识地图,重点是要正视知识管理这个议题,将散落在组织内的知识汇整起来,予以有效地管理与维护,让组织成员能够充分地存取、分享与再使用这些知识。学校可以通过对每一位教师的知识体系结构与专业特长的分析,借助信息技术手段,建立教师知识地图,使教师在需要相关课程开发知识的时候,帮助教师找到所需知识或问题的解决者,以此来实现课程知识的共享。

(四)课程开发知识的外化

知识只有在利用过程中才能创造价值,不能利用的知识无论对于个人还是所在的组织都是没有意义的。知识应用是实现教师课程开发知识外化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应当将所学的课程开发知识及时、有效、充分地运用到课程开发实践中去,使所学知识充分创造价值,让所学知识成为个人发展的重要能力,最大限度地促进校本课程开发。教师在校本化地实施国家课程的过程中自然地、内在地形成这种具有个人特点的、实践性的、反思性的课程知识、课程理念和课程改革理想。当教师把自己所积累的课程开发知识运用于校本课程开发实践、应用于教学科研中及教学问题的解决之中时,教师就不得不认真思考有关校本课程开发的相关问题,与之相关的教师现有知识不断地被修正、补充,其结果必然是产生新知识,使教师现有的知识不断得到扩展、延伸。对于教师而言,课程开发能力要实现外化,就是使隐性知识指导实践,在实践中反思、体悟,获得新的隐性知识,使教师知识处于不断地生成和发展状态,提高教师课程开发的效果。

参考文献

[1]钟启泉, 崔允漷, 张华等主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 (试行) 解读[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2]王建军.教师参与课程发展:理念、效果与局限[J].课程·教材·教法, 2000 (5) .

[3][加拿大]吉恩·克兰迪宁.知识与课程开发:教师教育的新图景教育研究[J].教育研究, 2009 (4) .

[4]Connelly, F.M&Clandinin, D.J.Teachers as Curriculum Planners[M].New York:Teachers College Press, 1988.

[5]张立忠.熊梅校本课程开发中的教师参与——基于教师实践性知识的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 2009 (15) .

[6]邓友超.教师实践智慧及其养成[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7]李莉春.“信奉理论”与“使用理论”之辩及其对教育实践的意义[J].外国教育研究, 2010 (1) .

3.小学教师角色的新思考 篇三

从教育传统和现代教育要求出发,小学教师需要把关注小学生的生存,注重小学生的人格教育视为首要责任。小学教师该如何扮演好人师角色?一是要树立人本理念和服务理念。要把小学生视为活生生的人,而不是僵化的容器,要关注他们的生存和发展。二是在教育全过程中要突现小学生的主体意识。例如教学《养花》时,教师先设疑激趣提出这样的问题:同学们喜欢养花吗?能不能说说自己养花的感受呢?在学生畅谈后,兴趣盎然之时,设疑导读“我国人民艺术家老舍先生也爱养花,他养花有什么感受呢?”,组织学生自主阅读课文。课堂组织采用合作学习互动式教学模式。学生独立阅读,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再进一步阅读,深入思考探索,讨论交流,解决问题。最后小组汇报,教师点评。这样的语文课堂教学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三是要加强教师自身的人格修养。《后汉纪》指出“经师易遇,人师难遭。”何以难遭?就是因为合格的“人师”少,也突显了合格“人师"的艰难。

二、小学教师是“知师”

知识、能力和素质的并重成为新时代教育发展的新价值导向。这基于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承认知识教育的重要性。知识是重要的教育内容,它涉及到人和自然与社会的方方面面。通过学习知识,人能够在短时间内了解自身所处的社会,更好地适应个人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具备探索未知世界的能力。相反,如果人不具备基本的知识,那么就不太可能得到自我的发展,也不可能推动社会更长远的发展。二是知识教育不是教育的全部,教育的全部应包括知识、能力和素质。人的生存与发展除了需要知识外,更需要能力。没有一定的知识,是不太可能有高能力的。能力指的是运用知识认识并改造自然和社会的技术。知识和能力需要并重。到现代,由于注重到人自我发展的无限性,提出了素质教育,不仅要发展知识、能力,更要求全面发展人的可持续性。对于小学教师而言,应给予小学生良好的知识、能力和素质全面发展的教育,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小学教师是“研师”

教育过程是复杂的、发展的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无疑会遇到种种的困惑。例如在课堂教学中如何更好地根据学生的差异开展教学,教师如何开展互动式教学等等。在小学教育过程中,教师、学生和教育内容是互相关联的。但相对小学生自我意识不强等因素,教师的作用相对较大。上述教育过程存在的问题,更多地是由教师进行探索和解决。为了促进人的更好发展,教师就急需对上述问题作出一定的判断,并相应进行改善。可以这样认为,教育的过程就是教师不断调整能够产生最优化效益的教育行为,促使学生更好更快发展的过程。所以,教师需要成为教育研究者,对教育全过程进行全面、细致的思考,所研究的领域应包括受教育者、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因素,以及由这些因素组成的联结体。可以判定,只有教师能够不断思考、探索教育过程的种种现象,教育效果才会是理想的。现实中,有些教师课堂讲学照本宣科,学生昏昏欲睡,教学效果不甚明显;有些教师则能够适应学生需求进行讲授,灵活调整课堂氛围,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教学效果相当理想。在某种程度上讲,有些教师不具备教学研究者的素质,只把课堂当作自说自演的场所,有些教师却能够深入对在讲授课程时有可能出现的种种课堂行为进行研究、思考并提出对策,使教育效果逐渐实现最优化。

四、小学教师是“践师”

教育行为最终指向实践。在现实中,小学教育不断面临着各种教育问题,需要教师不断质疑为什么、是什么,更需要教师重视怎么办。前者关注的是教育理论的建构,即在理论上探讨教育问题背后的深层本质以及解决问题的理论依据,后者则是考虑如何产生新的、更有效益以及具有可行性的教育方案和行为。实践中,教师就要实施灵活性安排,例如对所有学生提出统一目标要求的同时对不同水平学生提出更高的发展性要求。教学人教版十二册《十六年前的回忆》一课时,可先向全体学生提出“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李大钊被铺前、被捕时和被捕后与敌人作斗争的事迹”的教学目标要求,针对理解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求他们在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找出需要深入体会的句子,发表自己的见解,课后搜集有关李大钊的资料。这有利于培养优秀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和信息搜集整理的能力。现实中,部分教师只是对各种教育问题采取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方法,这种简单的处理问题的行为并不可取。

4.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篇四

了新时期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将与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一样与日俱新,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以改进求加强,以创新促发展。本文主要从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探索在新时期如何建立新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促使边防检查队伍素质的提高。

一、新时期边检队思想活动的新特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社会经济生活越来越呈现出经济成分、经济利益的多样化以及社会生活方式、组织形式、就业形式等的多样化,这些“多样化”的社会存在理所应当也反映在边检队伍新的思想意识上,使得边检队伍新的思想意识面临着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也使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更复杂、更严峻的挑战。

1、竞争性

竞争是市场经济最基本的运行机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打破了等级特权观念和“等、要、靠”的思想,弱化了个人对国家和集体的依附,人们也逐渐由“单位人”变为“社会人”,体制的变革使人们呼唤竞争精神,在社会选拔中更注重考察人的能力、才识,“爱拼才会赢”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识,所有这些都潜移默化地增强了人们的竞争意识,推进了社会主义经济、出入境边防检查队伍建设的步伐,但竞争如果缺乏有效的监督和约束,就会使有些人采取不法手段来追求物质利益,破坏社会公正,甚至能在一定程度上、一定范围内引发混乱。因而合理地规范竞争就显得十分的重要。因此,在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建设方面,我们要倡导的竞争既是发挥人的主体能动性的积极竞争,又是在合法、合德的轨道上进行的正当竞争,同时,在竞争过程中还必须遵循平等自愿、忠诚守信的原则。

2、多变性

人的思想从来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总是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而变化。尤其是在当今得社会转型期,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尤为突出。从历史上看,每当处在社会转型期,社会处于过渡和不定型的状态,相应地人们的思想也会处于不确定和剧烈变化的状态之中。出入境边防检查经过几年的改革与建设,虽然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从总体上看,边检队伍建设仍属于转型期,在这种状态中,人们在对新的理论、新的价值观念等方面的选择上也处在一种或不辨良莠,全盘否定;或虽持疑虑,又不置可否的状态,急需用科学的鲜明的理论加以引导,因此对于人们思想活动的多变性,新时期的思想政治工作要用科学的预见性、灵活多样的工作方法,将人们积极健康的思想补充、丰富,使其不断发展,而将其思想中消极颓废的方面控制在萌芽状态。

3、趋利性

在计划经济时代,“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的传统义利观使人们一直羞于谈功利。但在改革开放的经济条件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物质利益的重要性,因为物质利益是人类生存的基础,也是人们进行其他社会活动最基本的条件。激励机制和利益导向机制,已经成为出入境边防检查队伍建设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尤其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物质利益原则被作为调动人们积极性的常用手段,这使得物质利益观念更为突出。这种趋利性思想一方面能使人们堂堂正正地争取自己合理、合法的物质利益,促进生产发展和社会进步;另一方面,也会影响人们考虑问题的出发点和判断是非的标准,使一些人不能正确处理国家、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利益关系,甚至不择手段地追求个人利益,滋生拜金主义。这就要求新时期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要引导人们树立正确的义利观,鼓励人们通过正当手段追求个人物质利益,反对损害国家和集体利益,非法为己牟利的行为。

市场经济条件下出入境边防检查人员思想活动的新特点,使得思想政治工作中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及时改进。

二、现阶段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问题

1、领导干部对机关思想政治工作建设不重视

一些领导干部对加强思想建设的重要性认识不统一、不到位,集中表现在口头重视、行动上却并不重视。有的领导干部认为,抓业务工作千头万绪,哪有闲暇再去顾及机关思想政治工作;也有的认为,总站的党员多,领导干部不少,自觉性较高,不会出问题。还些人认为,政治工作抓理论学习、抓党的建设是没事找事干;有的认为,现在已是市场经济年代,那一套没什么用。还有的机关党务干部对自身从事机关党建工作缺乏光荣感、责任感等等。

2、思想政治工作内容针对性不强

灌输的方法是我党做思想政治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即通过自上而下的方法对党员进行以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教育。这种方法虽在今天仍有其使用价值,但市场经济的特点不断强化着人

们的自主性意识,它会对外在的灌输产生一定的排斥甚至逆反心理,现在的边检队伍中有许多年轻的同志,他们吸纳新知识多,视野宽。如果不注意研究接受者的特点,仅用空泛的针对性不强的内容和大话、空话进行思想政治工作,就不可能取得实际效果。思想政治工作固然最终是要让人明白大道理,但最好是把大道理贯穿和渗透在小道理之中,由偏重灌输向注重渗透拓展,且要具有明确的目的性。

3、思想政治工作形式单一

计划经济时代经济体制的整齐划一性,使人们形成单向、单

一、单调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习惯用“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甚至是“一把钥匙开百把锁”的思想教育方法。有的机关干部在做思想政治工作时仍把计划经济时代的一套观念用在现代社会上,把问题停留在较低的层面上,未能取得好的效果。而在新的时期,有些思想和观念问题的是非界限还不十分清楚,还有待于今后的实践来证明,如果简单地采用非此即彼的观点进行说教,必然会起不到实际作用。市场经济中经济主体和利益主体的多元化,导致社会阶层和思想观念的多样性,这就要求出入境边防检查工作的思想政治工作必须有多向性和灵活性。“锁”的复杂性、多变性,决定了不仅要根据各种不同的“锁”打制出形形色色的“钥匙”,而且即使是面对同一把“锁”,也可能需要花样不断翻新的各种“钥匙”,并使用不同方法才能打开。

4、缺乏激励机制

“干多干少一个样,干好干坏一个样”的现象,在计划经济时代机关企事业单位普遍存在着。虽然职改以来,上级领导从各方面都在改变这种局面,但在机关单位“一杯清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的现象仍普遍存在,究其原因就在于目前的组织体制还未完全激发起人们的积极性。因此建立一个公平、平等、竞争、择优的激励机制是必需的。通过激发诱导,尽量发掘人的潜力,充分调动和发挥机关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并按照德能勤绩的要求全面考核各级干部,合理安排他们的职位和岗位,辅之以必要的物质上或精神上的奖罚来实现新形势下的机关勤政、廉政、高效目标。实践证明,对各级干部做好岗位安排,是机关激励机制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机关工作效能的关键所在。

三、做好新时期边检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思考

作为公安机关的重要职能部门,出入境边防检查位置特殊,责任重大,在新的时期,队伍思想政治建设也面临着新的压力和挑战,原有的队伍建设观念、模式、机制不适应的地方日益凸出,这要求我们必须主动适应新形势,深化改革,积极探讨做好新时期边检队伍思想政治工作的新机制。

一、边检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要科学化

我们党历来对思想政治工作内容的科学化非常重视,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根据我们党所面临的形势任务和党内外的思想实际,提出明确的教育内容,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职改以来,边检职业化改革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是受社会的影响,广大民警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也日益复杂。那么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如何科学地确定内容,构建起有效地导控人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的坐标体系,是广大思想政治工作者一直在努力解决的问题。

进入新世纪后,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社会转型的逐步完成,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为核心,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完整的社会规范和价值观体系已经建立起来。在这一基础上,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势必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四有”新人的总目标,根据变化了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实际,围绕明确的目标和任务,从思想理论层面、社会价值观层面、社会文化层面和社会规范层面上,作为一项系统工程,科学地确定自己的内容。在基本政策的层面上,进一步体现思想政治工作导向与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发展的一致性,使边检思想政治工作与经济生活、社会生活的渗透性和融合度大大增强。这样,思想政治工作将按照人的思想行为规律和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实现对人们的思想意识、价值观念、文化心理、行业模式的全方位的引导。

二、边检思想政治工作体系要社会化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客观要求资本、技术、信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聚集、融通和流动,经济全球化的趋势更是加速了这一过程。这必然导致单一的社会组织体系和人际交往方式被打破,社会的横向联系迅速发展,社会的自动组织程度不断提高。与此相适应,新时期出入境边防检查“大政工”的观念将进一步确立并变为现实,一个单位、一个部门独立封闭的思想政治工作从总量上会逐步减少,其功能很大一部分将被社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所代替,边检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社会化是不可逆转的趋势。

边检社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是一个面向社会的开放式的体系,这一体系是多渠道多层次的,各自有明确分工,相互又紧密结合。单位内部党政工团齐抓共管,单位与家庭、群体、社团、社区交互贯通,政策法规、报刊图书、广播电视、文化艺术等相关领域整体联动,政工人员、专家学者和社会化教育机构的力量互相配合,是思想政治工作体系社会化的基本图式。边检社会化的思想政治工作体系不仅会消除思想政治工作的“空白点”,而且会改变“头疼医头,脚疼医脚”的单纯门诊式做法,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率,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

三、边检思想政治工作手段要现代化

现代社会使人们的整个生存方式、思维模式和日常生活都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变化。面对纷繁多变的社会生活和主体素质不断提高的工作对象,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不能再停留在“一张嘴、一支笔”手工作业的层次上,而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实现思想政治工作手段现代化。

当代科技的发展在向思想政治工作提出手段现代化的要求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必要的条件,新世纪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将依靠现代科学技术充分发展自己。形象、快捷、传播面广的大众传媒将促使思想政治工作不仅覆盖到整个社会,而且内容、形式更加和各个层次对象的需要贴近。思想政治工作的信息化、网络化,一方面建立能够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地进行信息获取、信息分析、信息处理、信息反馈的思想政治工作信息渠道和网络;另一方面,网络作为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阵地,这一新的载体使大容量的、针对性很强的思想政治工作内容迅速得到传播,并通过沟通与配合,实现网上资源共享,形成网络宣传合力。因此,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将大大扩大覆盖面,提高工作效率,增强辐射力、吸引力和感染力。

四、边检思想政治工作方式要多样化

在现代社会,人们生产、生活更加个性化和分散化。在这种背景下,影响人们思想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因素,也更具有多样性、复杂性和变化性。新时期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要综合运用多种方式方法,才能与情形各异、复杂多变的环境中的人们思想的实际相适应。

新世纪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方式多样化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适应人们单一化、群体化的生活方式减弱,个性化和分散化的生活方式加强的需要,更加讲求创意、求新,体现人文关怀和感情寄寓。柔性化、交互式教育成为新世纪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特点,“我说你听、我打你通”的方式被摈弃。思想政治工作由集中、统一、大型的活动形式向小型、灵活、多样的方式转变,由千人一面、说教为主向因人而异、把思想性和知识性趣味性有机结合转变。边检思想政治工作者将更加有条件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创造精神,有针对性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五、边检思想政治工作管理要一体化

随着知识、技术在经济和社会中的作用增大,具有智能的人本身也成为人力资本,经济管理和社会管理越来越突出以人为本,实行以人为中心的人本管理。绝大部分管理者为了争夺人力资本并发挥其作用,对人的思想道德素质的优化、文化科技素质的提高、心理情绪的调节等影响到工作和生产的积极性、创造性,从而影响到效率效益的因素,都会从管理的角度予以充分考虑和解决。这样,势必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地融合在各项管理之中。

新时期的出入境边防检查思想政治工作,将把科学管理作为自己最基本、最主要的载体,通过融合到管理的各个环节中去,和经济管理及各项社会管理在较高的层次上实现一体化。这样,从社会的宏观调控来讲,便实现了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与经济手段、法律手段、行政手段的有机结合。但思想政治工作与管理的一本化并不排斥专业思想政治工作者的作用,他们的任务更多的是转向收集、分析思想政治工作信息,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决策和工作参谋,在新的形势下,这些工作对思想政治工作科学化更加至关重要。

六、边检思想政治工作人员素质要高级化

5.关于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五

云浮市初中校长任职资格培训1班(yf119谢永彬)

作为校长对管理效益的高低主要反映在组织目标达成的程度与速度两个方面,其中,关键因素是人力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因此学校教师队伍建设是每个校长必须高度重视的工作,也是学校管理工作永恒的主题之一,只有加强教师的管理与改革与发展,才能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培养的教师敬业精神

教师在就读师范院校时,其政治思想、学科基础知识、教育理论知识、学科教学方法、教育科研方法等方面均有一定的理论积累。但是理论对实践的指导作用是不同的,其大小受实践者对实际工作的热爱与熟练程度的制约。同时,现实中的不良社会风气对教师队伍也产生着一定的侵蚀作用。因此,教师队伍建设的首要任务应该是培养教师献身教育的敬业精神。

我校要求要教师熟悉教育规律,并遵循规律去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争取最大限度的教育成果,那么,校长就必须去规范、指导、评价教师的教育过程,激励教师多进行反思性教学,多总结自身的优缺点和工作中的得失。实际上,也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去培养教师,才可能造就一个适应学生的、适应现代教育需要的优秀教师群体。在这方面,我校利用每周五的政治业务学习加强其想想与业务的学习,注重教师师德与教学业务水平的培养,其次是学科教研组的周教务例会,及时总结教研课的得失情况,以及进行教学专题研讨会,提升教师们的综合素质。

二、学校集体的组织文化建设

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二项任务应该是良好组织文化的建设,即和谐、团结、合作、竞争的教师集体的建设,组织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教师的劳动特点更需要这种团结与协作。在这项工作中,作为校长必须做到:思想解放,积极变革,尊重知识和科学,重视情感投入,并拥有较强的民主管理意识。在实际管理过程中,我发现,一所学校组织文化的优劣,最先取决于学校班子的团结程度、合作力度,其中校长的非权力影响力的大小又是最重要的。因此,校长必须提高自身素质,讲求管理技巧和工作方法,客观公正,奖罚分明,任人唯贤。其次,良好干群关系的形成是学校优秀教师集体建立的保证。学校干部多是教师出身,都承担有一定班级的教学任务,他们是教师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他们可以起到引领舆论、指导工作、评价过程、化解矛盾的作用,他们与其他教师的团结与合作,对良好教师集体的形成有相当大的促进作用。再次,优秀教师集体的形成取决于集体共同奋斗目标的确立,集体管理模式的设置与集体激励机制的实施。有经验的校长都很注重小集体建设,比如我校的教研组建设、年级组建设,在实践中组织好学校的学科兴趣小组教研活动,年级组第二课堂活动。使到全校师生在紧张的教与学的同时,活跃了学习气氛。因为小集体更有利于管理的分段落实,便于激励措施的实施。只要规划合理,组织有序,调控得力,局部与全局协调,积极向上的组织文化就不难形成了。

三、教师素质的可持续发展

教师队伍建设的第三项任务是教师继续教育问题,主要包括教师的学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的掌握与运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探索与实验。

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思想指出,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是以人的可持续发展为目的和动力的,于是便有了终身学习的思想与教师素质可持续发展一说。这里教师素质的持续发展,就是为了适应现代教育与学习的需要,促进学校的生存与发展。教师必须接受现代教育手段的革新与变化,必须重视现代教育科学的探索与研究,在学习中去提高自己,在实践中去探索和总结新的规律,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为此,我校给教师继续教育提供保障,激励与约束并重,从教师心灵深处去唤起他们求知与向上的欲望,使他们真的教学相长,严谨治学。到目前为止,我校有17名教师参加本科的学历提高,并有12人毕业。另外,积极组织教师到县内外兄弟学校学习,以及上级教育部门组织的教学能力培训。他们在学校的发展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四、教师的使用与队伍的稳定

6.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 篇六

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简志华

近几年,我国的民办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可喜的局面,这是令人振奋的好事。然而民办教育是一种全新的教育事业,它要求来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随着教育环境、教育对象、办学体制的不同,其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必须随之变化;否则,就不适应民办教育事业的需要,就不能适应学校工作的需要。下面笔者根据江西康展汽车科技学校教师实际,就民办学校教师队伍建设谈几点意见。

一、教育思想要实现“二个转变”

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的转变。现代教育正在向教育现代化迈进,教育思想、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方法、教育手段以及办学条件和教学设备都逐步走向现代化。我们的教师必须加强学习,迅速从传统教育模式中解脱出来,以适应现代化教育的需要。

一般教育向特色教育的转变。民办教学的生存必须依靠教育质量,其发展必须依靠教育特色。没有教育特色的民办学校是没有生命力的学校。所谓特色,应该是一种特质,有其完整的内在规律性;所谓特色,应该区别于普通学校和其他民办学校的办学个性。如教育方向上的德育特色,课程设置的英语特色、计算机网络特色,活动安排的艺术特色、体育特色,班级设置的小班制特色。民办学校不能重复应试教育的老路,也不能沿用普通教育的模式,而应结合自己的校情、学情逐步形成自己的教育特色,完善自身的办学个性。作为民办学校的教师,必须具有特色教育的素养和功底,在观念、方法以及能力上

都应实现由一般教育向特色教育的转变。

二、教育观念要实现“三个更新”

学生观。来民办学校读书的学生,有的是家长“管不了”而寄希望于学校;有的是家长“管不到”而送进了学校;有的是家长“不会管”而宁愿“花钱买教育”,有的是父母在外地务工,子女成了“留守儿童”,而有的家长是希望自己的子女能接受良好的教育,家长把家庭对子女的责任和义务“全权”推给了学校。另一方面,这些学生大多数是独生子女,在家里处于中心地位,家长的宠溺造就了他们的自私、任性、懒惰、依赖等不健康的品格。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应该正确的看待,他们接受的信息量大,思维活跃,想象力丰富,而且无论哪个学生都有其可爱和可贵的一面,都有闪光点,都有获得成功的愿望和潜能,随着接受教育的深入,经过教师人格、情感和知识的感化,他们都会不断地、不同程度地抛弃自身的缺点,不断地取得进步,不断地在多方面获得成功,即作为教师应历史地、全面地、发展地看待我们的学生,教师才有事业的责任感、使命感,才有奋斗的目标、前进的动力。

教学观。应试教育教学观的弊端是只注重授业而忽视传道,在方法上只重视灌输而轻视启发;教师的任务则局限于教书,至于学生能否接受,是否接受,似乎与教师无关。全寄宿制民办学校的现实是:学生成天在学校,社会、家庭、学校教育他们的任务全托负给了教师,教师不仅要会教书,而且要会育人,更要有面对不同群体学生的有效方法。通常讲的教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守法、学会创造”

目标的实现都应由教师来操作。那些只能教书,不能育人,只能传授 知识,不能教给方法,只盯住几个学习有望的好学生而置全体于不顾的“教书匠”,肯定不能胜任民办教育工作的需要。教书育人,教学生会学,教学生获得成功,这是我们教学观的核心。

质量观。我们的质量,应是面向学生的质量,而且是全体学生的质量,培养学生全面发展的质量。我们希望的质量目标是,学生德、智、体、美、劳诸方面能得到不同层次的培养;学生的个性,特别能得到充分的发展,绝不是一个模式,不能一刀切。这就给教师的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达到社会认同、家长满意就说明我们的质量合格,就是我们办学的成功。

三、思想意思要纠正“三种偏向”

雇佣思想。就是把自己放在打工的位置上,老板(或领导)叫我怎么干。我就怎么干;至于我该怎么干,要怎么干好,则不去考虑。存在这种思想,往往表现为“给多少钱,就干多少事”,或以旁观者的身份出现,除完成交给我的那份工作以外,什么也不关心,什么也不过问,即使是紧迫的情况出现在面前,自己能够处理解决,但因为不是交给我的任务,也当作没看见、没发生而不过问,反正干好干坏与我无关。要知道,民办教育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无论投资方是企业还是个人,无论老板是企业家还是商家,他所办的学校必须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国家的课程计划。民办教育要解决教育体制改革,课程设置改革、教育手段和方法改革等一系列重大问题,应该是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实施和教育科研的一方沃土,有事业心的人,有主人翁的意识的人是有用武之地的。因此,雇佣思想与民办教育事业的要求不相容,也与师德规范相悖。

临时思想。就是把自己定位在临时工的角色上,即干一天算一天,干一个月算一个月。即便能干上一年半载,也不去从长计议;能应付的就应付,能拖拉的就拖拉;至于干得怎么样,将会怎么样,概不操心。这种思想的存在,是缺乏主人翁责任感的表现。民办教育也是一种事业,民办学校的学生同样是祖国的未来,也是21世纪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塑造好我们的学生,是民办学校教职员工的共同使命和责任。中国的民办教育事业虽然刚刚起步,但发展的态势很好。可以预料,今后中国最好的名校可能在民办学校中产生,国家的栋梁可能在民办学校中涌现。我们应该坚持不懈,为创办一流的民办学校而努力。在民办学校中“干干、看看”的临时思想,既不符合民办学校发展的要求,也不符合教师职业规范的要求。

平均思想。就是平均主义。即只能接受“彼此彼此”、“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现实,无接受待遇上的差异、报酬上差别的心理准备。有这种思想,往往计较细微得失。看别人,不是看工作的多少,而是看报酬的多少;比别人,不是比工作干的好坏,而是比待遇的高低;论别人,不是论贡献的大小,而是论资历的深浅、荣誉等等。在评价上,只要有差别,就觉得心理不平衡。民办学校管理上的优越性、体制上的灵活性,就是能够体现“多劳多得、优质优酬、奖优罚劣”。物质分配上的差别,待遇报酬上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差别就没

有政策,人格上讲平等并不意味着待遇、报酬要平均。其实,平均主 义是“大锅饭”造成的恶果,是国有单位机制运行上的一大弊端,来民办学校工作的教师应彻底根除“平均主义”的思想痕迹。民办学校是讲竞争的,有能力就应大胆地干、拼命地干,大显身手。

四、教职员工要树立“三种意识”

服务意识。高收费民办学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产物,其教育教学工作应遵循教育规律;招生工作必须服从市场规律。就是说,学生、家长是服务对象,学校的教职员工是服务者。学校能让主管部门满意,社会认可,家长放心,生源市场就会广阔。从这个角度来讲,必然存在服务质量的问题。一方面家长花大笔资金把子女送进高收费学校,学生获得一般学校不能给予的特殊教育(如特长培训、爱好发展等),或要求受到不同层次的教育(优等生、学困生或有薄弱学科学生的特殊要求),这就是服务范畴内的问题,存在着服务质量的要求。另一方面,学生长期住校,其生活(饮食起居)的照料和习惯的培养也是服务范畴内的问题,同样存在服务质量的要求。作为民办学校的教职员工,必须具有服务意识,既要为人师表,也要为人服务。、服从意识。民办学校,投入资金较多,投资人承担的经济风险和社会风险都很大,他经不起内耗的折腾。其管理体制必须顺畅,须做到令行禁止。对在民办学校工作的教职员工来说,不存在摆资格、讲资历的问题,必须服从安排、听从指挥,这是基本的素质要求。即使某个岗位上的管理者的学识、能力、水平不及本人,但他是投资者、办学人即管理学校某个部门的代表,对其指令必须服从。若指挥有失

偏颇,或与本人构想相悖,可以提意见、建议,但服从归服从。我们讲服从,并不是盲从,对于其指挥的失误或管理的不当,可通过正当的渠道反映,通过反馈的信息帮助决策调整决定,帮助执行层调整指令。以服从作为员工的职责,这是民办学校的特殊要求。

7.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篇七

工具论的片面认识是存在问题的根源

对国内外教师电子档案的发展现状作进一步深入研究, 我们不难发现, 教师电子档案袋的应用之所以出现上述的问题, 主要是因为人们把工具论作为其应用的理论基础, 而不注重档案袋的本质属性, 影响了电子档案袋的健康发展。

1.仅被当作教学成果管理工具, 过分关注评价, 忽视其他相关发展。笔者曾经阅读过的近300篇文章, 其中, 超过2/3的文章都是主要聚集在档案袋的评价研究上。而我们看到的档案袋, 也多以评价型为主。评价只是档案袋的功能之一, 过分强调了其评价功能, 而忽视了其他功能, 这从宏观上势必会对整个档案袋的研究使用造成困难。正如海伦·巴莱特 (Helen Barrett) 所说:“在过分关注档案袋评价功能的研究中, 我们正丢失了一个用来支持深层次学习、‘故事’ (案例) 学习的档案袋应有的强大功能, 结果造成了电子档案袋仅仅是罗列学习技巧等方面的评价工具。”

2.仅被作为教学管理的工具, 不能共享交流, 缺少互动讨论。目前电子档案袋的设计使用具有满足使用者个性需求的特性, 但实际上, 档案袋的内容、栏目等都体现了某些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规定、要求, 成了他们进行教育教学管理的工具。由于太强调档案袋的教学管理功能, 自主式和互动性学习在教师电子档案袋中就很难实现。而实际上, 电子档案袋的学习和工作都需要和别人进行讨论并获得指导、帮助, 因此, 电子档案袋的互动交流性急需加强。

3.仅被看作是课程管理的工具, 不注重学习过程, 没有学习指导策略。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 很多机构和使用者把档案袋当作课程管理系统。有关研究表明, 教师的受益主要来自于作品的取得、主题的研究、信息的分析以及自己的观察描绘等获得问题解决的过程, 也就是学习过程。而很多档案袋没有一种学习过程的指导策略, 造成了许多教师不能更好地学习并取得有效成绩, 教师在使用这些过程性策略时如果没有一定的学习经验, 也不可能采用潜移默化、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学习。

为了使我们的分析更具直观性, 不妨以一个具体实例来说明。常州市田家炳中学“教师成长记录”是国内不多的准教师电子档案袋。在栏目设计上, 一级分类由公共分类和学科分类组成;二级分类从学科分类衍生出来, 由各个教研组内容组成, 有语文、电教、数学、英语等, 各个教研组自己的栏目设计以公共分类为基础, 即在教学反思、教师论文、教学案例及教学交流的基础上, 根据教研组自身实际情况进行添加。但在该“教师成长记录”中, 教学反思、教师论文、教学案例、教案交流都是教学工作的罗列。教学反思只是教学心得, 没有上升到理论的高度进行分析, 没有形成规律性的可值得推广的经验。而教学案例缺乏典型案例, 没有进行深刻的剖析, 从教学中的小事得出教育教学规律, 形成动态的教育资源。教案交流只是在校内交流, 缺乏广泛的交流, 不能更好地解决教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教师成长记录只是把纸质的文字变成电子文本而已。另外一个缺点就是缺乏学习方面作品的累积, 导致内容不全面, 难以论证他们的能力, 反映他们的成长过程。

根据美国电子档案袋协会 (e P o r t C o n s o r t i u m) 白皮书 (Electronic Portfolio White Paper) 对电子档案袋的描述, 其本质是档案袋被长时间使用在一些学科来组织和呈现作品, 提供前后讨论, 从教师、指导者、同事和朋友那里获得回顾与反馈, 随着时间来逐步论证进步和成绩。因此, 过分强调电子档案袋的工具性, 势必会造成如反思、交流等功能的缺失。而电子档案袋的建设应该是一个互动、连接的过程, 如反思、交流、评价等方面的系统运动过程。在运动过程中, 使档案袋的内容不断被提升, 作品不断被优化。从这一点来说, 应该寻求其他理论的指导, 从教师电子档案袋系统的宏观角度来思考问题, 彻底改变这种不利于教师电子档案袋发展的状况。

从工具论走向知识管理论

在知识管理中, 知识可以分为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显性知识是我们能看懂并且能够记录的, 是指用语言、文字、数字、图表等形式清楚表达的知识, 是可以客观运用概念加以捕捉或呈现的知识。隐性知识一般存在于人们的思想、经验和实践之中, 隐含于过程和行动中的知识, 是主观的经验或体会, 不容易运用结构性概念加以描述或表现的知识。日本知识管理的先驱野中郁次郎和竹内弘高在“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基础上发展出极富创见的知识转化之螺旋理论 (如图1) 。

他们认为, 知识转化有四种模式: (1) 由隐性知识和隐性知识的共同化。由亟验或心得的分享, 这是一个知识社会化的过程, 是人们通过和他人在一起工作、生活, 了解彼此的思想与感觉, 交换和分享彼此的经验、心得、价值、行为模式等隐性知识, 进而达到创新隐性知识的过程。 (2) 由隐性知识到显性知识的外化。将隐性知识由结构性的概念化, 明白呈现为外显知识的过程。 (3) 由显性知识和显性知识的连接。将许多外显的观念或知识加以系统化的连接, 而形成新的知识体系之过程。 (4) 由显性知识到隐性知识的内化。将显性知识转化成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知识管理在某种程度上就是通过一定方式将隐性知识转化为显性知识, 然后为组织所共享。

由此, 我们可以根据知识的转化过程构建出电子档案袋的理论框架:通过评价对档案袋中的作品、案例凝聚的大量的隐性知识, 和别人交谈和评价作品案例的心得看法时, 一定能获得新的体验, 即形成了新的隐性知识, 实现隐性知识间的共同化;通过反思对评价中后产生的新的隐性知识通过可以表达出来的记录, 实现隐性知识的外化;通过交流将零碎的显性知识整理、组织和连接, 使之整合为新的整体性知识, 从而将个人的知识转化为整个组织的知识, 实现显性知识的结合化;最后通过实践对全新的显性知识让档案袋使用者接收并消化吸收了这些新知识后, 将其应用到工作中去, 进而内化为有利于指导自己教学、学习的知识, 更好地开展工作, 从而再次创造出新的隐性知识的过程, 这样实现了显性知识的内化。我们对照档案袋聚集、评价、反思、交流和实践的功能, 依次设计相应的系统, 并将各系统连接形成知识管理视野品的聚集, 更重要的是在获取这些作品的基础上, 进行有效的分类、整理、储存和有效的管理。教师电子档案袋对作品的管理并不是静态的管理, 而是一个动态的管理过程, 对于学习成果和作品, 档案袋的使用者要经过自身的思考和回顾, 并通过下的教师电子档案袋 (如图2) 。其中, 教学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和教师知识库是内容模块, 评价系统、反思系统、交流系统和实践系统是功能模块。所有这些都构成了教师电子档案袋的核心结构。

在此基础上, 我们又根据美国电子档案袋协会白皮书的描述, 认为对电子档案袋的本质应该从聚集作品、反馈学习过程、连接学习资源、合作学习、评价学习几个方面来把握。以下框架图 (如图3) 能够形象直观地说明其本质及各要素之间的联系。

从功能框架图我们不难发现, 电子档案袋的作用不仅仅是学习作一定的方式 (如Blog) 与更多的人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探讨, 进行不断的修改和完善, 形成有价值的成果集、结构性的知识体系。

如果从知识管理的角度来研究、审视整个档案袋工作过程的话, 实际上它就是一个知识管理的过程。知识管理是组织对其所拥有的知识资源进行识别、获取、开发、分解、储存和传递的过程。知识管理的过程可归纳为以下四步:第一步是信息收集;第二步是积累并整合信息;第三步是快速地分析信息;第四步是快速提供信息即允许任何人在任何时间、任何地方, 快捷、方便、移动地存取其应得信息。对应于电子档案袋的实现过程, 作品的聚集实际上就是知识管理中信息的收集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 首先要对作品即信息进行有效的识别、获取, 加入到档案袋的作品集中, 并对聚集的作品经自身和他人的判断, 提出反馈意见, 这实质上是对作品积累的基础上进行的作品信息的整合、开发、储存, 通过交流, 除了判断其价值外, 提出更好的改进办法, 对作品的作用是进一步的完善;而档案袋中作品的连接, 是在实践层面上对作品即知识信息的快速分析, 鉴别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最后档案袋中作品的发表, 是作品即知识信息传递的过程, 通过更多人的传递, 尤其是专家的判断和传递过程, 对作品进行知识管理意义上的创新, 进一步不断完备档案袋的作品集, 使其更具有实际价值。

知识转化的应用:教师电子档案袋构建的独有特性

教师电子档案袋构建中以知识转化作为其理论指导, 通过知识转化过程的介入, 把电子档案袋的功能、目标完全融合在一起, 实现了更好的整合, 使其具有了教师电子档案袋独有的特性。

1.教师电子档案袋以时间轴维度记录作品, 更有利于隐性知识挖掘、转化。

2.与Blog、Wiki相比, 教师电子档案袋中设计了多类型的系统, 因此, 对教师个人隐性知识的挖掘和转化, 其范围要大一些。而且基于知识管理的电子档案袋还能够分类进行储存管理, 对不同类型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转化和储存。

3.与传统教师电子档案袋相比, 知识管理下的教师电子档案袋不仅具有传统教师电子档案袋的基本功能、属性, 最主要的是还具有知识转化的作用, 因此功能更强。

4.与传统教师电子档案袋相比, 设计了教学管理系统、学习管理系统、评价系统、反思系统、交流系统、教师知识库 (达成共识系统) 、实践系统共七个系统, 内容更全。

知识管理思想可以促使教师电子档案袋更好发展

从知识管理的视角研究教师电子档案袋, 比在工具论的视野下研究更具有现实意义, 知识管理思想可以更好地促使教师电子档案袋的发展。

1.把档案袋的开发过程当作系统的知识管理过程, 强化了管理的功能, 有利于知识的创新;知识管理的核心就是知识创新, 可以增加知识总量, 提高专业知识的实践价值, 藉以提升教学效能, 增进教师的学习成就。

2.把电子档案袋当作知识管理系统, 可以实现动态的管理。我们知道, 知识的传递和创造等管理是一个动态的、递进的螺旋上升的运动过程。知识管理系统有利于对知识形成动态管理, 符合知识的运动过程。

3.知识管理思想为教师电子档案袋建设提供了理论基础。从现有的电子档案袋应用来看, 由于缺乏有效理论的指导, 电子档案袋中的知识仅仅停留在个人认识、经验层面, 没有形成新的系统知识, 达到新的知识体系, 同时也不能很好地将知识组织、分类储存、交流共享, 阻碍了知识的进一步发展。将知识管理的思想应用到电子档案袋的设计之中, 通过电子档案袋这一信息技术媒体, 有效地对档案袋中各种知识资源进行系统开发、储存、传递、交流和共享, 使得档案袋真正服务于教师的教育教学, 并以此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 促进教师的终身学习、专业发展, 使电子档案袋的发展有一个系统的指导思想。

4.知识管理下的电子档案袋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一个有效平台。通过知识管理的过程, 可以对有关教师的知识进一步挖掘和转化, 形成系统化的新知识, 这样知识的总量迅猛增长, 周而复始, 从而更有力地指导个人的行为, 促使教师的成长, 进而提升整个学校的教学能力。

5.知识管理思想更容易体现电子档案袋的本质属性。实际上, 知识管理下的教师电子档案袋是基于网络的、使用电子媒体和服务的信息管理系统, 通过网络交流形成一个知识开发的过程, 达到了聚集作品、反馈学习过程、连接学习资源、分享作品、评价作品、合作交流进行深层次学习的作用, 完全地表现出电子档案袋的本质属性。

8.教师队伍建设的新思考 篇八

一、“文化力”的内涵和意义

近些年来,在国际范围的市场经济理论研究中,出现了一个值得注意的“文化力”概念。在我国学术理论界,从1992年开始提出和研究“文化力”问题,贾春峰先生堪称国内文化力研究的第一人。他研究的焦点在于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文化力”这个概念对世界意义的思辨与把握,不仅可以厘清文化在整个社会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还可以探讨社会经济以外领域中的问题。

文化力既可以与政治力和经济力并用,也可以与知识力并用。先来看看文化力在这两对概念范畴中的意义。

1相对于经济力和政治力的“文化力”。贾春峰认为:“谈到‘文化力的含义,首先我们有必要谈到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中的那段话,他说:‘新的政治力量、新的经济力量、新的文化力量,都是中国的革命力量,它们是反对旧政治旧经济旧文化的。这里用的‘文化力量,其含义也就是‘文化力的含义。”在贾春峰看来,相对于经济力和政治力而言,文化力就是“文化力量”。贾春峰所讲的“文化力”的文化,“是同经济、政治这两个概念相并用、相对应的文化”。他认为,“文化力”包含四方面的内容:智力因素,包括教育和科技在内;精神力量,包括理想、道德、信仰、价值观、精神等等;文化网络,包括图书馆、博物馆、电影院、俱乐部、体育馆等文化、体育活动设施;传统文化。贾春峰指出:“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文化力是推动力、导向力、凝聚力、鼓舞力。”这可以看作是贾春峰对“文化力”之“力”的进一步说明。这种“力”的作用和意义是:“市场经济的发展离开了‘文化力的支持,就失去了智力支持和精神动力。企业的开拓离开了‘文化力的发展,也就不可能做到内有凝聚力,外有竞争力,就不会在市场竞争中取胜。因此,重视‘文化力发展,强化企业文化建设,这决不是可有可无的事情,而是市场经济发展和企业开拓的内在要求。”

2相对于知识力的“文化力”。贾春峰在研究“文化力”时,也注意到了另一个与“文化力”相对应的概念——知识力。“作为概念,文化不等于知识,但文化与知识有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一提‘文化力很容易想到知识力,想到弗兰西斯·培根(1561-1626年)那句名言:‘知识就是力量。其实,比这位英国哲学家早一千多年,中国东汉时期的思想家王充在他的《论衡》一书中就写道:‘人有知学,则有力矣。他还多次谈到‘以学问为力,‘以知为力的话。这大概是古今中外最早讲知学是力量的人了。”这是由“知识就是力量”推演出来的“知识力”概念。

何玉玲等对“知识力”作了更为概括的表述,认为,“所谓知识力,是指人类掌握知识和运用知识能力的总和”。这样表述是将“知识力”作为人类的“基本力量”来理解的。知识作用于人,使人获得了有别于自然力量的能力。所以,简单而通俗地说,知识力就是后天通过学习培养起来的能力,它比人类“本能”的自然力量更具有力量性和创造性。

从知识与文化的区别来看,知识和文化是可区分的。根据阎泽《文化决定创新》一文整理、概述如下:

知识是文化的核心,但也存在着知识的“不能”现象。知识可以给予和提升人们改造世界的“基本能力”和改变自身境况、面貌的机会,即所谓“知识就是力量”与“知识改变命运”,但知识并不能必然产生创新和决定命运。这正像苏联学者米·贝京所言:“有的人可能知道的不少,但却什么新的发明创造也没有……专业知识是科学家的一种技术,它在某种程度上很像画家音乐家的专业技巧。但仅仅懂得这种技巧还远远不能去创造。”所以出现知识“不能”现象,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缺乏把握自己命运的内在的文化动力和文化整体智慧(如:精神指向、思维方式、情感和态度、智慧和性格、习惯和方法等)。由此可以说,“文化”比通常意义上的“知识”有更丰富的内涵或外延。

由上述梳理可见,知识力是文化力的核心。没有知识力也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力。知识力包括:观念、思维、信息力、专业技能等要素。文化力就是这些要素能够在文化层面上重组(整合,贯通)与表现的创造性能力,具体表现为人们对实际问题的理解能力和能“综合”知识来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教师文化力建设

文化力是文化作用于人产生的“文化力量”。文化作用于教师所产生的教育能力或力量,便是教师的“文化力”,其内容包括价值观念、精神指向、思维方式、情感与性格、才艺(多才多艺——人的特殊知识和特殊的能力结构)、学识(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结构和存量)和经历(生活经历以及学习与社会实践经历)等要素。

就教师专业成长而言,目前教师专业化的探讨更多地集中于教学专业化的内涵发展上,并且其内涵越来越广泛。从教学专业化层面上讲,教师专业化的特征应该包括:一是对教学问题在教育层面上的知其所以然(专业知识特征);二是用文化视角审视教学现象并作出判断(文化思维特征);三是用专业理论与专业知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学“研究”特征)。这三个方面所能体现的知识特征、文化思维特征、教学“研究”特征,正是教师文化力必需的基本特征。一般而言,教师具备这三个特征,也就具备了一定的“文化力”。

改进作为教师专业化建设平台的教师培训,必须从教师知识、教师知识结构和思维方式等的形成方式来加以探讨,并促成教师文化力的生成。

1知识“是文化核心内容”,知识总量的增加是形成文化力的基础,但不是形成文化力的充要条件。比如,新课程提出“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作为一项知识,几乎每一个语文教师都获得了。但是,这项知识在新课程实践中被创造性运用,却不是很普遍。王荣生教授在评价特级教师窦桂梅的《晏子使楚》一课时,有这样一段话:“于是,教叶圣陶的《荷花》,窦老师就不愿停留在自然美景的描绘上,而引领学生‘能够诗意地欣赏我们周遭的一切;教史铁生的《秋天的怀念》,窦老师就不愿停留在泛泛地谈论‘怀念或‘母爱,而将母爱聚焦于母亲‘好好儿活的叮嘱;教《詹天佑》,窦老师就不愿停留在有点干巴的‘爱国主义,而提炼出‘高度的民族责任感这一主题,‘让学生在詹天佑丰富的感情世界里走一趟;同样,教《晏子使楚》,窦老师也不愿停留在说教味的‘爱国,而创设了‘尊重这一‘主题”。这段话是在分析

窦桂梅的“主题教学”,王教授有独特的见解。而笔者从中析取另一个问题,即文本的多元理解。根据诠释学的理论,阅读有四个步骤:文本究竟说了什么?(What didit say?)文本想要说什么?(What would it say?)文本能够说什么?(What could it say?)文本应该说什么?(What should it say?)窦桂梅对上述几个文本的处理,没有停留在“文本究竟说了什么”这个“点”上,而是在确定“文本想要说什么”后,在“文本能够说什么”上作“主题”的选择,并进入“文本应该说什么”的层面。教师经常作这样的努力,那么在知识实践的过程中,便会使文化力得到发展。

2知识结构决定教师的思维方式。这意味着教师只有拥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才有可能产生与时代同步的先进的思维方式,才能适应当前新课程改革的需要。目前,教师新课程培训实际进行的是“教育学”知识的补充以及更新的教育,也就是说,培训者可能以为教师在教育理念、教育策略等方面的知识不适应新课程改革与实践。虽然这方面的问题存在,但是这样理解恐怕有一定的误解。如果把教师培训重点放在“教师的教学(教育)知识”上,并滞留于其上,那么,培训的结果并不能让教师拥有“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也就无法深入影响教师的“思维方式”(无法改变教师的认知)。

中小学教师的“知识力”、“文化力”是以多种“学科”为背景的,比如语文教师必须以“语言学”、“教育学”、“文学”(均为一级学科)为背景,并且,教师教育所属专业的课程分别有各自的学科背景,属于不同的学科。所以,教师教育和教师培训仅局限于“教育学”学科背景的课程教育,显然是“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狭隘主义行为。久而久之,会导致教师文化视野和思维方式的局限,不利于教师创造力的增强。

3形成文化力的是知识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构成教师“合理、完善的知识结构”,除了教师的教学(教育)知识,还有与教学(教育)相关的知识。后者可能不是某学科的知识,但是它是构成“文化力”核心知识的一部分,恐怕是不能无视的。特别是语文学科,其知识涉及面非常广。语文课出现的问题,往往需要教师从广阔的视野里去审议和对待,有的问题不是对与错的判断,而是文化意义上思考与选择。“教师的教学知识”和“与相关专业的文化知识”两者“融合”,是形成教师文化力的关键。而两者“融合”的关键是实践,即知识在一种特别情境下的实践。只有实践,才能激活知识,使拥有的知识转化为一种“力量”——在实践中将知识内化为一种品质和素养。而教师培训在一定意义上是对“实践”的反思和提升。所以教师培训如果不注意知识的综合性和贯通性,仅滞留于“教师的教学(教育)知识”,那么成效与价值是非常有限的。

4教师培训最多能丰富和提升“教师的教学知识”,但对“经历”和“与专业相关的文化知识”是无能为力的。要解决这方面的问题,只有依赖于教师的“自主发展”。凡是无视“自主发展”的“强制培训”,其价值是有限的。这些年的教师培训收效甚微,其原因恐怕就在此。

由于上述原因,笔者主张,教师教育应着眼于教师文化力建设;教师培训J要通过可能的一切方式引导教师“自主发展”,并努力促进教师文化力的发展。

上一篇:稻草人读书心得感悟三年级下一篇:变电站应急演练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