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2024-06-27

初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共11篇)

1.初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篇一

二年级数学期末测试卷试卷分析

本学期期末测试已经结束,为了更好地对今后的工作又一个促进作用,现将测试卷中存在的不足,建议以及发现的问题总结如下:

一、基本情况

从整体上看,本次试题内容较为简单,试题注重基础知识掌握应用,内容涵盖广泛,两位数的加减、乘法的初步认识及表内乘法口诀、钟表上的时间、几何图形等知识点都有考查,尤以计算为主,能力上考查了学生的计算、理解、观察、操作等能力。突出了学科特点,体现了《数学课程标准》精神。

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水平的高低,关系到今后各方面能力水平的发展。本次试题以基础知识为主,既注意全面更注意突出重点,对主干知识的考查又保证了较高的比例。本册重点内容—100以内的加减法和表内乘法,在试卷中通过口算、笔算、比较大小、解决问题等。

第一题、认真算一算,学生解决的正确率在95%以上,有个别同学粗心,把8乘7减8算错了得数,竖式有5人出错,68+25算成了95或83.第二题用心填一填,第1小题,正确率100%。第三小题有个别同学填成7厘米或5厘米。第4小题填空,足球比赛填时间,错误率比较严重。第5小题做的情况良好。第6小题填时刻,第二个错的比较多,写成了1:55.第三大题,仔细选一选,2、3小题有错误,不细心出错。

第四大题,1小题连线,出错的情况较少,只有个别学生出错。正确率可大95%,“刚刚”和“亮亮”连相反了,学生没有站在人物的位置上好好观察、观察能力较差。2小题,错误更是极个别学生,学生没有好好观察,没有好好去数一数,前面数错后面涂色自然出错。

解决问题;

1、个别学生出错,有得数算错的,也有列式错的,学生没有观察分析好图中的信息。

2、有个别单位写错了,还有学生不细心。3小题错误较多,很多学生没有看懂题意,列式得数全错。第4小题基本全对,个别学生出错主要是单位没有。

二、主要特点。本次测试学生表现出的主要特点是学生对观察性的实践题和计算以及单位有些模糊,不能完全理解。还有就是学生出现不认真的情况。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强。有良好的书写习惯。本次试卷中,除了极个别学生外,绝大多数学生做到了书写工整,卷面整洁。

3、存在的问题;从部分题来看,教师关注少的方面,失分还是比较严重的。主要体现在:(1)对计算抓的还是不够,出现不同程度的丢分,可能是到复习后期,重点放在了对知识的灵活应用上,对概念的理解和操作上,在计算上只强调方法,没有天天坚持检查。(2)解决问题里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是欠缺,虽然也讲解了许多类型的题目,但是学生的分析能力和举一反三能力还是有问题。反思失分原因,学生可能平时接触一步计算的题目较多,有了思维定势,又缺乏细心和耐心导致丢分。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从这几方面加以改进。加强学生读题理解能力。从考试的整体状况来看,我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还要注重学生的审题能力、理解能力。在平时的训练中有意识的变换各种题型,让学生会融会贯通。避免学的比较死。进一步加强学生专心致志,细心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培养。关注后进生的状况。反思学生中弱势群体的学习方式,思维方式,做好家校联系,教师应多从答题错误中深层次反思形式得到了广泛的考查。

四、今后建议

1、继续加强基础知识的考察。

2、贴近生活实际,体现应用价值。“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这是新课标的一个基本理念。本次试题依据新课标的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索取题材,把枯燥的知识生活化、情景化,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让学生从中体验、感受学习数学知识的必要性、实用性和应用价值。

(3)重视各种能力的考查。本次试题通过不同的数学知识载体,全面考查了学生的计算能力,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以及运用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4)巧设开放题目,展现个性思维。本次试题注意了开放意识的浸润,“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等开放性题目,鼓励学生展示自己的思维方式。

2.初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篇二

教育测量与评价是教育研究领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是学科教学活动中科学管理的有效手段。《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年) 》明确把提高教育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 并多次强调与教育质量的监测和评价相关的内容[1]。显然, 在当前教育制度下, 各种笔试仍是一种重要而有效的教育质量定量评价方式。试卷质量自然影响对教育质量的正确评价, 因此, 针对笔试试卷的质量分析显得尤为重要。

试卷质量的分析一般是利用经典教育测量理论 (CTT: Classical Test Theory) 和项目反应理论 (IRT:Item Response Theory) 进行分析。

经典测量理论又称为真分数理论, 假定观察分数X与真分数T线性相关, 即CTT的数学模型为X=T+E, 其中, 随机误差E服从均值为零的正态分布。该理论最重要的四个指标正是反应试卷是否真实可靠、准确有效、难易适中、鉴别力强的信度效度、难度和区分度等测验质量指标[2]。当然, 由于其比较依赖样本、信度估计精度不高、难度和被试水平没有定义在同一参照系上, 同时, 无法回答总分相同的考生的真实能力有无差异等问题, 该理论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3]。

项目反应理论是一种新兴的心理与教育测量理论。该理论的前提假设非常严格, 主要包括单维性假设和局部独立性假设[4]。主要方法是在利用参数模型的基础上, 利用项目特征曲线、试题信息函数进行探讨, 同时利用EM算法, 用边际极大似然估计方法寻找项目参数的一致估计[5]。

本文主要利用南宁市某中学2013年秋季学期数学期末考试成绩, 在经典测量理论 (CTT) 范畴下探讨该次期末考试数学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区分度和成绩分布情况。通过试卷“四度一分布”了解试卷质量 , 并反馈教学效果情况。

二、基于CTT的试卷质量情况分析

1.成 绩 分 布 情况

一般而言, 一份好的试卷考试的成绩都服从或近似服从正态分布, 因此, 考试成绩的正态性是考察试卷质量的一个首要指标。检验正态性的方法很多, 常见的是利用直方图和卡方检验、K-S检验。从参加本次考试的872人中随机抽取387人的成绩进行检验, 结果如图1所示:

正态分布的K-S统计量显著性概率P值为0.095>0.05, 因此, 这次考试学生成绩服从正态分布。

2.信 度

中学试卷中, 选择题分数可简化为0, 1得分情况来解释, 解答题和填空题可以看成非0, 1记分的项目。因此, 选择题信度主要采用折半信度[斯皮尔曼-布朗 (Spearman-Brown) 公式、卢隆 (Rulon) 公式、弗拉纳根 (Flanagan) 公式]和库德-理查逊 (Kuder-Richardson) 信度 (K-R20、K-R21公式 ) 进行分析[7]。填空题和解答题为非0、1记分的项目, 采用克龙巴赫系数进行统计, 结果如表1所示。

结果表明, 每种方法计算的选择题信度都接近0.7, 信度系数处于尚可使用范围之内。研究表明, 对于标准化的大型测试题目信度要求一般要在0.9以上, 而学校期末考试的信度在0.6以上即可接受[1]。选择题、解答题的克龙巴赫系数为0.905, 可以认为填空题和解答题的信度非常好, 综合考虑, 试卷整体信度是可信的。

3.效度

效度 (validity) 是指测验 结果的有 效性或准 确性 , 即通效度 (validity) 是指测验 结果的有 效性或准 确性 , 即通过测验能够正确测量出它所要测量的属性的程度[5]。测量的效度的种类很多, 其中基于专家和教师对试题与所涉及的范围进行符合性判断的逻辑判断法的内容效度使用较多。内容效度是指测验内容对所要测验的全部内容的代表性程度。但一次考试很难包含学生所学课程的所有内容, 因此只能选择具有代表性的试题进行考核, 来了解学生的知识技能掌握情况[8]。

根据测量的目标与内容的双向细分表, 经过该校7位一线数学教师 (其中高级教师4位, 中教一级2位, 中教二级1位) 不记名反馈信息来看, 本次考试所设计的试题覆盖了所要测内容的主要方面, 考查目标清晰明确, 题型和分数结构合理恰当, 总体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分组法0.093 0.021 0.526 0.711 0.134 0.289 0.536 0.546 0.423 0.670 0.670 0.691列相关0.413 0.153 0.489 0.574 0.254 0.572 0.462 0.511 0.630 0.502 0.561 0.60613 -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试卷区分度

4.难度

试题难度是反映考题难易程度的指标, 一般而言是按照答对人数的百分比确定的, 是衡量试卷质量的最主要的数量性指标, 简单来说可以利用测验分数的分布情况和特征进行观测, 例如考察测验分数的全距、零分、满分、众数、平均分数等相关指标进行定性的判断, 也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 利用有关公示进行精确计算。

一般而言, 难度的取值范围在[0, 1]之间, 取值越大, 难度越小。难度在0.7以上的为比较容易的题, 在0.4-0.7为中等难度的题, 在0.4以下的则为较难的题或是难题。在实际教学中试卷难度水平的选择, 应取决于测验的目的和试题的形式。如果测验是用于区分学生水平, 那么应该将试题或试卷的难度系数控制在0.5左右, 各试题难度值在0.2-0.8, 同时各题平均难度值在0.5左右是比较适宜的[5]。

对于采用0, 1记分的选择题, 用通过率P、平衡猜测的校正公式CP和极端分组法计算各个试题的难度。

对于非0, 1记分的填空题、解答题和总分, 用难度系数和极端分组法计算各个项目的难度。

结果显示, 就选择题而言, 三种计算方法的计算的难度差异不大, 整体趋势较一致, 从三种公式的难度均值看, 第1、2、5、6、7、8、9属于难度较小的题目, 3、4、10、11、12属于难度中等偏上的题目, 其中第4题难度最大, 10, 11, 12三题难度也较大, 选择题总体难度为0.767, 属于比较容易, 从试题编排上看, 除个别题目外, 整体趋势是容易的题型放在前面, 中等难度试题放在题型中间, 较难试题放在题型后面, 较合理。

对填空题和解答题而言, 题目难度显然大于选择题, 填空题总体难度均值为0.499, 难度中等, 解答题总体难度均值为0, 472, 属于中等偏难程度, 8道解答题的难易程度也和题目顺序基本一致, 越难的题目越在后面, 符合数学试卷的一般规律。

从考试成绩来看, 难度系数为0.548, 综合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种类型的难度均值, 整张试卷难度均值为0.579, 和总分难度系数接近, 因此, 可以判定该份试卷总体难度适中。

5.区分度

区分度是反映试题效用的一个主要参数, 同时也是试题对考生实际水平的鉴别能力, 将不同层次的考生区分开来的统计量。若试题的测试结果是水平高的学生答对或者得高分, 水平低的学生答错或者得低分, 则认为试题的区分能力强。一般而言, 区分度在0.4以上为最佳效果, 在0.3~0.39为合格, 修改会更好, 在0.2~0.29为勉强, 仍需耍修改, 区分度在0.19以下为差, 必须淘汰[6]。

对于0, 1记分的选择题, 利用极端分组法、点二列相关计算各个试题的区分度。

对于连续记分的主观性试题填空题、解答题和总分, 用极端分组法和相关法计算各个项目的区分度。

注:试卷区分度是将各题区分度进行加权平均计算的。

结果显示, 对于选择题而言, 总体看来, 整个选择题中大部分题目的区分度都在0.4以上。通过极端分组法和点二列相关系数计算的区分度在大部分题目中相差不大。极个别题目有明显差异, 主要在于两种方法考虑的视角不一致, 就第1题而言, 极端分组法的区分度指标0.093, 是利用高分组和低分组之间差异进行计算的, 两者差异很小, 说明该题无论是高分组还是低分组都能完成, 就区分能力而言属于应该淘汰的题目, 但正是由于该题目在高低分组中完成率都较高, 和总分的相关性自然就大, 因此, 点二列相关法计算出来该题的区分度较高。两种方法计算的试卷区分度均在0.6以上, 说明该试卷区分能力强, 区分效果佳。

三、有关结论

事实上, 该次试卷为全市统一考试题目, 从一定程度上说 属于“较大 的标准化 ”考试题目 。从上述 分析可知 , 本次考试成 绩的分布 直方图并 未凸显畸 形特征 , 基本上呈 正态分布, 单峰, 稍微右偏。就四度而言, 填空题、解答题的信度很好 , 但选择题 的信度适 中。常见 的提高测 验信度主 要有以下方 式 :一是适当 增加试题 量 ;二是提高 质量 , 试题难度要 适中 , 区分度大 ;三是调整 试题编排 顺序 , 尽量做到 先易后难。

测验的效度采用学科专家通过逻辑分析法进行分析的, 根据测量的目标与内容的双向细分表, 了解到试题覆盖了所要测内容的主要方面, 考査目标清晰明确, 题型和分数结构合理恰当, 总体符合考试大纲和教学要求。

试题的难度较合理, 大部分选择题难度偏低, 其中第4、10两题难度最大。而最后一道解答题的难度系数则过大。这和数学试卷利用最后一题作为压轴题有密切关系。

试题的区分度方面反应较好, 但选择题第1、2题和解答题最后一道题在两种计算方法中差异很大。可能的原因在于第1、2题属于难度很低的送分题 , 因此区分度也不高 , 最后一道压轴题属于难度最大, 很多学生放弃作答, 因此存在这方面的问题。

四、结语

考试是衡量教学效果的必要手段。随着统计学及经济计量学边缘的不断扩张, 对于教学结果的评价越来越依赖于科学的理论和方法。教育评价技术方法中教育测量理论就是应用教育统计学方法实现的, 成为测评学生能力、考核教育效果的重要措施。利用SPSS测度考试的难易度、区分度、信度、效度等指标, 不仅可以直观、便捷分析考试结果, 发现考试中的重要信息和规律, 还可以为教学效果评估提供重要的考核指标和模式。目前在教育教学及科研领域, 人们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测度试卷科学性的尝试并不多, 尤其是一些规模较小的考试, 这不利于教学质量和教师素质的提高, 亦不利于考试学研究者开启新的研究视域。应该加强对试卷科学化测度的研究及实践, 使考试这一重要的教学环节日益走上科学化和规范化的轨道。

通过试卷质量分析, 不仅可以了解试卷情况, 更可以利用试卷科学性测评的方式了解教师的教学效果, 同时也可以通过建立试题库、制定命题双向细目表等方式, 提高试卷质量。

参考文献

[1]《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关注教育质量监测[N].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信息简报, 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 2010, 1.

[2]郭熙汉, 何穗, 赵东方.教学评价与测量[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8.

[3]杜洪飞.经典测量理论与项目反应理论的比较研究[J].社会心理科学, 2006 (6) :15-17.

[4]Christine DeMars.Item Response Theory[M].London: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10.

[5]何穗, 吴慧萍.基于教育测量理论的中学数学试卷质量评价研究[J].考试与招生, 2012 (08) :49-53.

[6]Robert L.Ebel.Measuring Educational Achievement[M].Englewood Cliffs, N.J., Prentice-Hall, 1965.

[7]吴慧萍.基于教育测量理论的中学数学试卷质量评价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12.

3.初中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篇三

关键词: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9-375-01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是数学教学中的重要构成部分,在试卷讲评的过程中帮助学生发现数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通过师生共同的讨论交流解决问题。试卷讲评有利于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巩固,强化练习不断提高自身的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素养。

一、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重要性

初中数学试卷讲评的形式主要是以学生的试卷作为课堂教学对象,对学生考试中遇到的难题错题进行分析讲解。通过对试卷的讲解能够帮助学生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同时,更好完善学生的数学素养。在初中数学考试中,通过定期的考核模式对学生进行能力的检查,进行试卷讲评对在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分析出现的问题是由于知识掌握的不扎实,还是由于学生的不认真导致。通过问题的分析,帮助学生进行自我总结,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提高质量,促进成绩的进步,同时提高真题数学素养。

二、提高数学试卷讲评效率的有效措施

为更好的服务于学生,更加有效的进行数学试卷的讲评教学,要开展有效的措施,提高课堂讲评效率,促进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提高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

(一)归纳总结试卷出现问题,加深学生知识印象

在进行试卷讲评前,教师需要对学生在试卷上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通过试卷上的存在的问题分析出哪些知识点是学生容易出错的,出现问题的原因[1],另外,做好统计工作,有利于在进行课堂讲评时具有教学依据。了解学生的出现问题的原因,并进行针对性的指导,帮助学生加深对类似问题的认识,避免出现由于知识点混乱而造成的出错。例如,在试卷中出错频率较高的有关“圆锥侧面积”问题,如下所示:

已知圆锥的母线长为4,底面半径为2,圆锥的侧面积等于:

A.11∏ B.10∏ C.9∏ D.8∏

学生在这道题上出现问题的原因是什么?教师通过总结可以分析出由于学生将“圆锥的侧面积”公式与“圆柱的侧面积”公式记混,在试卷讲评中,教师可以通过对实物的观察,通过对比标记圆锥与圆柱的侧面积,让学生加深两者之间的区别,避免下次出现公式混记的问题。

(二)优选试卷讲评关键点,提高课堂讲评效率

在进行试卷讲评的过程中要对讲评的关键点进行合理选择,并非所有试题进行详细的讲解,这样会一定程度上降低课堂的效率。对学生基本掌握并能够准确完成的问题可以选择不讲,对出错率较高,知识点较为重要的题型进行统一讲解。优化讲解内容,提高试卷讲评效率[2]。例如,“结合图像求不等式解集”时,大部分学生会出现少解的问题发生,教师在讲评时着重进行强调,将图像求解的方法进行详细说明,并与同学进行交流,征求同学的好方法,促进学生学习效率。

(三)加强师生互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加强师生间的沟通交流,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提高课堂讲评效率以及开发学生学习思维有着重要作用。数学试卷讲评课堂上,由于数学学科本身的复杂性,一旦出现逃避心理,则会对学生成绩造成较大的影响。加强师生沟通,使课堂讲评环境轻松,使讲评形式不断丰富,能够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性与积极性[3]。例如,教师提倡学生自由讨论,进行问题讲解,对该问题出错的原因的分析。

如图,在三角形ABC中,点B、E分别在AB、AC边上,DE与BC平行,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的相似比为1比2,那么三角形ADE与三角形ABC的面积比为()

A.1:2 B.1:4 C.2:1 D.4:1

学生主动对该问题进行分析,总结出出错原因为将面积比错认为是相似比。通过讨论和讲解的过程,学生将课堂学习变成一种主动解决的状态,学生分析与解决的过程中,一方面提高了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此问题的印象加深,另一方面培养了学生的信心,通过教师的鼓励,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也有效增强。

(四)加强学生反思,进一步落实巩固练习

通过课堂试卷讲评,教师要结合出现的问题对学生提出针对性总结,学生在问题总结的过程中进一步反思。反思的过程既是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的回顾,也是对问题的巩固与加强。在进行反思巩固的过程中,可以要求学生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整理,并重新进行计算解决[4],例如对试卷中出现的问题建立一个“试卷错题集”,将每一次的试卷讲评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归纳,统一类型的问题可以总结在同一目录下,既方便查找,也利于学生加深对某类题型的印象,降低该类型题的出错率。再如,教师定期对试卷中出现的典型题进行总结,整理出一个新的“小试卷”,对典型题和出错题进一步练习,只有通过不断的巩固学习,才能真正达到对问题的解决游刃有余。

初中数学是一个由简到难的过程,需要学生对知识进行扎实的掌握,为以后的数学学习打好基础。数学试卷讲评是即使一种教学类型,也是一种复习模式。通过试卷讲评的过程能够有效的加深学生对出现问题的认识,减少以后问题出错的机率,同时帮助学生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在试卷讲评中注重课堂有效性的提高,帮助学生开阔思维,提高能力,正真达到试卷讲评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熊 亮.高三数学试卷讲评的前置习题编制的有效性策略研究[J].快乐阅读,2013(04).

[2] 颜成芳.新课标下高中数学试卷评讲的有效性研究[D].重庆:重庆师范大学,2011(04).

4.高一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四

数学备课组

逯丽萍

这次数学考试范围是必修一,特点是:符号多,概念多,内容多。而且比较抽象,与初中的数学明显不一样,很多学生比较不适应。从考试成绩可以看出总体上还是偏难。绝大部分学生对这一部分内容掌握得不是很好。由于进度比较紧张,考前没有很充足的时间来讲评练习,再加上对学生的估计不是很准确,学生很多没有去复习,诸多因素导致这次数学成绩比较不理想。

在试卷中主要问题是学生对基本概念模糊不清,基础不扎实,审题不认真,解题不规范,选择题,填空题易做但也易错,解答题 17、1)答题不规范3),个别同学粗心,题目抄错;4)运算能力不过关 解决方法:1)注意规范解题,多参考课本例题;

2)学会好的解题方法并学以致用

3)勤练基本功

19.属典型题型,有固定的解题模式 问题1)对此类题型掌握混乱,思路不清晰

2)分类标准不明确

3)语言表达不简练明了

4)结果没明确标出,数学语言应用不当 解决办法:1)上课注意认真听讲,记好笔记

2)课后注意反思整理,真正学会

3)加强练习达到举一反三

4)经常复习,内化成自己的知识

18题1).部分学生不明确证明题是要有严谨的步骤,2).学生在用作差法证明过程中化简不彻底,没有都化为因式形式,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指出各个因式的正负,学生基本功还待加强。

3).在求最值的时候只是简单的代入端点求出端点值,并没有严格说明其在区间上具有两个单调性。说明学生数学表达能力还要不断的完善。思维不严密。4).部分学生出现极其简单的计算错误!计算能力还要提高。解决办法:

1).引领学生学会用数学的表达方式书写过程,注重数学步骤的严谨。2).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

3).学生应试能力和心态还需要不断的锤炼。22.题1)经验不足,不能直达问题本质

2)基本概念理解不是很透彻,应用起来也不是得心应手

3)细节容易遗漏,思路不够严密

解决方法:(1)加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的掌握。

(2)培养学生转化问题的能力,学会问题的划归和转化,真正做到举一反三。

(3)加强基本运算能力和细心严谨的态度。

总之:学生在学习中的问题主要为,1)上课听懂了但不能学以致用,有的甚至听不懂。

2)对待学习没有一个严谨的态度,做题想当然,思维不严密。

3)缺少解题后的反思与整理,对一些典型问题不能得心应手

4)有些同学不注意复习,只是写了总结但并不去看。

5)计算能力薄弱,有待提高

6)解答题的过程书写不规范 应对策略:

1)上课讲课至少一道大题要注意书写规范起到示范作用 2)指导学生写总结和题型整理,督促学生勤练基本功。

3)指导学生对所学知识、技能进行反思,对本课、本单元或本章节涉及到的知识,有没有达到所要求的程度。对所蕴涵的数学思想和方法的理解和运用达到要求没有,这些思想方法是如何运用的,运用过程中有什么特点。

5.五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篇五

本次考试是引用的林区实验小学的测试卷,整个试题满分100分,做题时间90分钟。我班得分情况为优秀率30%,及格率 71.43 %,平均分67.68分。就成绩的两率和平均分来看,是我所任教以来最低的一次。为了正确对待学生的成绩和找准以后教学努力方向,对本次考试做以下分析。

从题量上来看,本次试卷共由两张A3的纸组成,但第二张只有一面。题量很大,比以前的测试整整多了A3纸的一面。从题目的难度来看,本张有超纲题10分,分别有代数式、中位数、编码这几个还没有学到的知识;从题目的计算量来看也过于困难,无论上单纯的计算,还是填空题和应用题里的计算均为两、三位数的乘除法,并且有50%是两三位小数的乘除法。从题目的灵活性来看,有40%的题目以上的题目是没有直接给出的条件的,需要学生思考,找间接条件进行解题。

学生主要在以下几方面失分:一是10分的超纲题失分很大,但可喜的是也有部分学生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做对了。如编码问题(填空题的第9小题)就有一位同学做对。还有代数式表示数量关系(填空题第1小题)也有5同学做对。二是计算题失分严重,主要体现在单纯计算题和其他题目中的一些计算。三是灵活题丢分,如操作计算的第二题,需先计算出梯形的面积,再画与此面积相同的其它图形,部分同学没有仔细计算就开始作图,导致面积没有弄准而整题出错;应用题第6小题给出了梯形三面的长度和梯形的高,要求梯形的面积,很多同学无从下手。四是于由题量大,计算繁杂,时间紧,故有很多同学时间不够用,导致可以得分的题目没有来得及做,就如考完后有两名同学哭着求我再给她们一点时间,但考试不可能这样做。

6.一年级数学期末试卷分析 篇六

一、主要成绩

1.学生试卷卷面清晰,书写认真端正,正确率高,有学生得分不错,及格率和优秀率都相当高,取得了满意的成绩。

2.第一题是直接写得数的题比较简单,由于平时在这方面加强了对学生的训练,大多数学生能正确地进行计算,失分特别少。

3.第二题填空题中的第一小题,看已有的数填数,题目明了简单,学生一看就明白,大多数学生都正确。第七小题是考查学生用读数能力,由于平时对学生在这方面加强了训练,学生完成得较好。

4.第三题选一选是由4道题组成的,学生做这样的题比较容易,正确率较高,大多数学生比较细心,答卷的时间也比较充足。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学生做错了。

二、学生失分原因分析。

1.有的学生学习习惯不好,马虎现象严重,一些非常简单的计算,好多学生却因为看错加减号而失分,一些非常简单的题,有些却因为缺乏审题习惯而导致错误。可见,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学习成功的保证。

2.第三大题的第四小题是先计算再选数,题目的难度大了一点儿,出现的错误就多了一些。这主要是有的学生能力较差。

3、这次的题量有些大,个别学生没有时间做完,导致最后的两个大题没有做,丢分很严重。

五、改进措施

(一)、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1、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钻研教材,分析、研究和探讨教材,准确把握教材。、提高自己教学的素质。课堂教学要取得理想的效果,教师除了备好课还必须具有多种课堂教学的艺术。包括组织教学的艺术、启发引导的艺术、合作交流的艺术、表扬激励的艺术、语言艺术、板书艺术、练习设计艺术和动态调控的艺术等等。

2、创设生动具体的情境。根据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和思维特点,充分利用学生的生活经验,设计生动有趣、直观形象的数学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生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和认识数学知识。

3、重视知识的获得过程。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4、坚持认真写好教学反思。自我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数学教师要经常对自己教学中的得与失进行自我反思,分析失败的原因,寻求改进的措施和对策,总结成功的经验,撰写教学案例和经验论文,以求更快地提高自身课堂教学的素质和水平。

5、加强学生做题速度的训练。

(二)加强学习习惯和策略的培养。

新教材的教学内容比以往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教师一方面要精选、精编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三)关注学生中的弱势群体。

7.浅谈初中数学期末复习 篇七

一、正确认识期末复习对整个学年的意义

期末复习的作用有两点:一是对本学期的知识进行总结;二是为下学期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由此看出,期末复习对整个学年来说具有承上启下的意义。因此,数学课的期末复习不应偏离这个主旨。

二、不要过早结课

有的教师为了挤出更多的时间去组织期末复习,便不顾教学计划,过早地结课。这样做的后果是,一方面,教师对一些知识讲不透;另一方面,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因缺少“消化”的时间而一知半解,更不要说灵活掌握和运用知识了。由此可见,这样的复习效果只能是“欲速则不达”。

三、复习前认真研究教学参考书

教学参考书明确地规定了各章节的学习内容和要求,同时还对知识的深度和广度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研究教参,可以使我们在组织复习时做到心中有数,避免出现“南辕北辙”的现象。

四、要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

数学期末复习在强调加强基础知识复习的同时,要狠抓重点知识的复习。要确保学生对重点知识的复习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否则,期末复习就会“眉毛胡子一把抓”,其效果必定是事倍功半。

五、期末复习要讲究系统性

乌申思基曾经说:“知识只有形成了系统,当然是从事物本质出发而形成的合理的系统,才能被我们充分掌握。脑子里装满了片段的、毫无联系的知识,那就像放得杂乱无章的仓库一样,连主人也无法从中找到他所要找的东西”。这段话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系统性对知识的掌握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而要使知识系统化,那就必须保证期末复习要讲究系统性。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时,思路开阔,举一反三。

六、采取有效的措施,巩固复习内容

期末复习所涉及知识内容较多,而且时间跨度大,容易形成边复习,边遗忘的局面。为了巩固学习内容,我们可以采取对比的方法,对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知识进行综合分析、比较,找出其中的异同,这样可避免“张冠李戴”;也可以采用横向综合的方法,将内容相近的知识进行适当的融合,以便达到“触类旁通”的效果。不要抱有以重复复习来达到巩固知识的目的,一则时间不允许,二则容易陷入复习的误区,即知识缺乏系统性,内容不分主次。

七、引导学生培养自己复习的能力

自己复习的能力的培养是提高学习质量的关键。自习能力的培养首先应从阅读开始,阅读能力较差的学生,没有良好的阅读和复习习惯,在平时教师必须从示范做起,对课文内容逐词逐句地范读,对重要的数学名词、术语、关键的语句,重要的字眼要反复读,并指出记忆的方法,同时还要标上自己约定的符号。对于例题,让学生读题,引导学生审题,确定最佳解题方法。在初步形成良好习惯之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再从难点、易错处阅读提纲,设置思考题,让学生带着问题纵向深入和横向拓展地阅读数学课外材料,还可利用课外活动小组,组织交流、相互交流、相互启发,促进学生再次阅读寻找答案。平时,在培养学生的复习能力时,采取提前布置作业的形式,然后在学生交来的作业中寻找出普遍存在的问题和普遍有疑难的地方,这样复习就有针对性,并且能收到很好的教学效果。

八、期末复习要面对全体学生

期末复习不是为选拔性的考试做准备的,而是为下学期新知识的学习做准备。因此,数学课的期末复习要面对全体学生,那种只抓少数尖子生而置大多数学生予不顾的做法,虽然也会产生一些效果,但它所造成的学生知识方面的缺陷,很难在短时间内弥补,这种急功近利的复习方法是不可取的。

8.高中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八

一、命题范围及特点

本次期末数学试卷,能以大纲为本,以教材为基准,全面覆盖了高中数学的必修1和必修2的所有知识点,试卷不仅有基础题,也有一定的灵活性的题目,试卷基本上能考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实现体现了新课标的新理念,试卷注重了对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算能力、计算能力、解决问题能力的考查,本试卷重视了基础,难度不大,有较强的灵活性。

三、试卷分析

本次期末考试试卷共22个小题,三个大题。第一大题,选择题,共12个小题。第1小题,集合的概念的题,主要问题对考察集合间的运算。第2小题,对数函数的定义域,得分率较高,第3小题、4小题是考察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问题,对性质掌握较好,正确率高。第5小题是直线间的关系,垂直的考察。第6小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包括对称性的考察。第7题考察线线、线面、面面平行的关系。第8题是直线与圆的位置关系的考察,容易计算错误。第9题考察球体的表面积,记住公式即可,比较简单。第10题零点的考察,比较基础,课本上的此类型的练习比较多。第11题根据图形计算函数的最值,有一定难度。第12题考察三视图。第二大题,填空题,得分率较低。13小题,基本初等函数的计算。14小题三视图及面积的考察,15小题,函数的应用。第16题几何体体积的考察。第三大题,解答题。第17小题函数的应用题,牵涉到对数函数的变换。第18题集合的运算提,牵涉到空间的计算,学生容易忽略。第19题求解直线方程的问题,比较基础的题目。第20题考察立体几何,第一小问线面平行,第二小问异面直线的夹角问题,掌握好概念,难度不大。第21题是直线与圆的方程的考察。第22题函数单调性、奇偶性、最值的综合考察,有一定难度。

三、建议

1、加强概念教学,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训练,要将训练有计划地安排,层层推进,全面过关,从这次试卷来看,基础题与常规题所占比例是较高的,但从学生的答题来看尚显不足,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起足够的重视。

2、强化思维训练,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之一。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帮助学生弄清知识体系与知识内容,总结知识结构;讲解例题时要帮助学生弄清涉及到的那些知识点,怎样审题,怎样打开思路,运用那些方法和技巧,关键步骤是什么,可能出视的问题是什么,有没有其它方法,这些方法中哪些更常规、更适合。

3、精讲精练,提高基本技能和运算能力,提高学生的运算速度,注意通性通法、淡化特殊技巧,要注意基本方法的强化,学生考试成绩不高,很大程度上都与运算能力不强有关;当然要想做到精讲精练,教师必需对教材进行深刻的研究,对例题与练习题进行必要的选取,对学生的训练成果要有一个合理的评估,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学习与训练的积极性。

9.七年级数学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分析 篇九

杜丹丹

一、基本情况及考试成绩分析

本次期末测试共有三个大题,分为选择、填空、解答,共计有27个小题。满分120分,其中选择题10个,每小题2分,满分20分;填空题10个,每小题3分,满分30分;解答题7个,共70分。考查内容:冀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全书内容。,重点考察有理数混合运算、角、整式、一元一次方程、列方程解应用题、找规律、合并同类项等。试卷内容比较灵活多样,对基础知识、生活实践、等都有考察。

1、基本情况:七年级一班,其中数学100分以上的7人,80分以上的8人,最高分112分,最低分8分,班级平均分为68分。七年级二班,数学100分以上的6人,80分以上的13人,最高分120分,最低分2分,班级平均分为69分。

2、逐题试卷分析:一题“选择”:满分20分,大部分得分在14—20分间,错误较多的试题依次为第4题、第5题、第9题、和第10题。二题“填空”:满分30分,大多得分12—24分,错的较多的是12、15、16、17、19题。三题“解答题”总分70分,其中21、22、23是计算题,其中21题考察的是有理数的混合运算,22题考察的是整式的计算,23题考察的是解一元一次方程,都是平时常见常做的题型,但是很少有学生能拿到满分,从这可以看出同学们的计算能力比较薄弱。24题为有理数的应用题,同学们大部分能把算式写对,但是得数算错,造成失分。25题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题,一部分同学得0分,因为没有理解对题意,一部分同学只得了4分,只是答对了第一问,第二问的题意理解不清。26题考察的是角的和与差知识,这道题大部分同学得0分,因为没有理解清楚角的倍数关系,导致题目分析不出来,平时常做的是角平分线有关的题目,这方面的题目练习较少,大部分同学不能自己分析题目,导致失分,从这可以看出学生的分析能力薄弱。27题为找规律的计算题,大部分的得分在4到7分之间,错的最多的是1+2+3····+n的和不能求出,这个公式平时讲课的时候讲过,但是有的同学已经忘记了,所以还要加强平时基础的巩固与强化。

二、教情分析。本学期是本人第一次执教七年级数学,本次期末考试后,本人经过反思,认为七年级数学期末成绩一般,主要失误是:

1、对学生基础情况还不够了解,作业要求不太严格。如:少数学生不按要求完成预习作业、课后作业,甚至有少部分学生长期不按时交作业,导致一部分差生没有学懂;

2、使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课堂容量大,但是课堂练习落实不到位,一部分学生课堂上没有认真完成练习任务;

3、课后没有足够的时间认真组织学生复习,导致大部分中等生和学困生基本功不扎实;

4、要求学生记忆的公式、定理、性质,没有按时督促完成,使学生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不深刻。不会运用学过的公式、定理、性质解决问题;

5、教学中对学生的运算训练不扎实,导致学生基本运算能力差。

三、今后教学的方向

1、狠抓课堂教学,注重基础,使学生的基础知识真正的落实;

2、加强运算能力的训练与基本概念的掌握,重视解题能力的培养;

3、重视学生预习习惯的养成、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4、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端正学习态度;

5、认真做好培优补差工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10.如何上好初中数学试卷讲评课 篇十

一、试卷讲评应遵循4项原则:

1.讲评要及时

2.讲评要有针对性

3.讲评要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

4.讲评要重视对知识的巩固

二、讲评前要做好认真准备工作

科学的讲评要求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一是对试题本身进行分析;二是对学生答题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做到心中有数,目的明确,这样才能加强试卷讲评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1.对试题分析

教师要做到:提前对试题的知识点和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判断试题的难易度,分析命题的思路、考查的角度和意图以及答题思路和技巧。

2.对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要做到:①统计考试成绩,各个分数段的学生人数,依此了解学生实际水平和试题本身难易情况;②统计得分率,特别是中等难度以上题得分率,依此掌握学生的知识水平、思维能力和学习状况。⑶对班内好学生的错题进行统计。从而了解好学生出错的原因,是个性,还是共性,如果是共性问题,就说明老师在教学复习中存在问题,要及时调整复习策略,采取补救措施。

三、讲评中要重视技巧

1.重视启发学生

讲评课应重点在解题思路的分析和点拨上,特别是在主观题的最后几道题上,这里提供几种方法:⑴可以引导学生阅读题中的关键字、词、句,挖掘题中的隐含条件,让学生学会充分利用条件。

⑵引导学生回忆题目设计的相关数学知识,挖掘数学概念、数学规律的内涵和外延;

⑶探尋题中的已知因素和未知因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再现正确的数学模型.切忌满堂灌、面面俱到,要针对重点知识、重要解题方法,精心设疑,耐心点拨启发,并留给学生必要的思维空间,让学生悟深、悟透。

2.注意分析归类

教师在讲评课时不能只按照题号顺序讲评,而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试卷上涉及到的问题情景,进行分析归类,让学生对试卷上的同一类问题有一个整体感,这样有利于学生总结提高,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我提供三种归类方式:

①按知识点归类:就是把试卷上同一知识点的题,归在一起进行分析讲评,这样效果很好,逐步培养学生归类的意识和习惯。

②按解题方法归类:即把试卷中涉及同一解题方法、技巧的题目,归到一起进行分析.如把一份综合测试卷分为:a.一题多解类;b.多题一解类;c.用方程思想解题;d.用函数思想解题等类型。

③按答卷中出现的错误类型进行归类,一般可分为:a对概念理解不透甚至错误;b.读题时对条件中的关键字、词、句的理解有误;C.思维定势的负迁移;d.运算错误等类型。

通过归类思想的练习,学生就会逐渐养成思考的习惯,避免“题海战术”,从而达到减负高效的目的。

3.试题的变式或延伸

讲评课上,教师不要就题论题、孤立地逐题讲解,要透过题中的表面现象,善于抓住问题的本质特征进行开放、发散式讲解.

一般可从3个方面进行发散引导:

“一题多解”、有的教师为了拓宽学生解题路子,多种解法逐一介绍,对于学生来说,也只是走马观花似的在眼前晃,过后没留下一点痕迹。我的做法是先展示最简单的2到3种方法,这要求学生必须会,因为我们的学生差,有的掌握一种就不错了,有比我的还好的思路和方法再展示,有的个别做法私下肯定,不能一一展示,老师们要处理得当,确定方法不错时再讲,但每种方法一定要让学生领悟透彻了。并且当学生给出多种解法时,教师作最后“精彩点评”和“总结陈词”,引导学生选择最佳方法。

“一题多联”、如;在讲相似的判定时,联想到了相似的基本图形,讲三角形中位线时,联想到中点四边形。

“一题多变”、可将原题中的已知条件、结论等进行改动,然后再重新分析、求解.此训练由浅入深、步步推进,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均有所收获,并且很有必要,但要求教师事先要做很多的收集工作。

4.用好反面材料

学生的有些错误比较典型、普遍,把学生的错误解法呈现给学生,从反面入手,引导学生对错误展开剖析、揭露假象,然后得出正确的结论,这不仅能使“误”者茅塞顿开,而且可以引起“对”者再次思索,使不同层次的学生有所启发提高。

5.发挥好答案的功能和作用

讲完一定要把答案张贴在墙上,让学生明白评分标准,评分细则特别是对于解答题的步骤,让学生明确那些步骤可有可无,那些步骤必不可少,为下次正确答题怎样写指明方向。

6.做好知识点的总结反思

讲完一份试题,要引导学生及时回顾与反思,总结都考了哪些知识点,用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纳入知识系统。刚开始的第一份题可以帮助学生总结,后边就可以引导他们根据思路,步骤自己小结。总之,要做到纠正一例,预防一片;讲解一法,会解一类,使学生牢固掌握所学知识。

四、讲评后要重视内容的消化,问题的复现和个别辅导

1.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消化讲评内容

为了巩固讲评结果,教师要留有一定的时间,采取必要手段让学生个别消化,可以让学生在讲评的基础上再认真阅读一遍,清理自己的失分点,最后让学生把自己的典型错题建到自己的错题集中,以便随时查阅反思,避免下次再犯累似的错误,从而提高了认知水平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重视讲评后的普遍问题的复现

教师要把学生的共性问题加以整理,做好笔记,为下次考试命题做好准备,在考试中再现共性问题,最好变换角度,重新设计题目,以达到彻底巩固学生所学知识的目的。

3.重视课后对个别学生的辅导

多数情况下,课堂上主要是对学生的共性问题进行研究,个别学生的特殊问题,在课堂上往往无法得到关注。这就需要课后与学生个别辅导。要进行有效的个别辅导,首先老师在批改试卷和对试卷分析时要注意对学生存在的个别问题进行记录。其次,要求老师能够与学生真诚平等对话而不是训斥,理解学生出错的原因,为学生提供必要的帮助。再次,在个别辅导时,不仅要帮助学生分析存在的问题,更不要忘了对学生的欣赏,帮助学生充分认识自己在解题中的成功之处,增强学生对学习的信心。

总之,讲评课是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教师在讲评过程中力求精讲精析,抓住典例,选择要点加以点拨,启发学生思考,对重要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有效的指导和归纳。只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解题水平和应变能力,学生的收获才能最大化。

11.五上数学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篇十一

2006-2007学第一学期期末考试已经结束,本次考试的目的是对我校小学四年级学生数学水平进行大致了解,突出数学课程的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使数学教育面向全体学生。为了更深入全面的了解我校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效果,吸取经验教训,更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教学研究工作,特将本次考试试卷进行简要分析。

一、试卷说明

1.形式:这张试卷与以往相比,在试题类型和叙述方式上有所变化,比如把概念及计算用填空的形式出现,增加了发展性题目的分量。

3.考查知识及能力:这张试卷考查的知识涵盖整个教材,侧重后半部分。计算题考查一些最间单的计算,填空一(1)是考查使用计算机的能力,(2)、(3)是考查亿以内数的写法和读法;四(4)考查简易方程的计算;五是考查面积单位与实物的大小连线题;三(2)是考查估算,(6)是考查数的改写

4.试卷特点:题型结构合理,难度适中.二、测试结果

我校参加这次四年级数学考试的共90名同学,我对他们的均分、及格率和优秀率作了如下统计:平均分66.2分,及格率60%,优生率30%.最高分100分,最低分23分.从统计的这些指标看,成绩是良好的,达到了的预期教学目的。我对各大题的得失分情况作了统计,从四年级的试卷情况反映出以下五个问题:

1.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失分最严重的就是实践题,由于学生的分析问题的能力不强,不能很好的理解题意,所以失分较为严重.好多学生根本没有理解自己求出来的是什么,他们能正确的运用数量关系,但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却不够。我想我们在教学中要在这个方面有所侧重,才能使我们的学生高分高能。

2..对概念的理解不深。部分同学在回答填空题和判断题时对概念理解不深,失分率达40.4%。比如,数的改写,商的变化规律,积的变化规律,亿以内数的读写等方面都还有问题.3.计算能力有待提高。计算的失分率是31.7%,这里不光有粗心的习惯问题,在被除数、除数末尾有0的除法中、在因数的末尾有零的乘法计算中都出现了不少的错误。

4.表述能力欠佳。这是个新的考查内容,是为了体现课标中“能表达解决问题的过程,并尝试解释所得结果”的目标。在这张试卷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例子是完成统计图并回答问题,暴露出的问题比较多。从统计图中能得到什么信息?你有什么建议?好多学生表达不清楚。

2、试卷中反映出来的问题(对卷面情况的综述,参考市的试卷分析报告)(1)计算准确率不够高。要加强学生计算能力的训练,特别是关于小数除法的计算,加强计算习惯的培养,提高计算准确率。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如第三题中,有关混合计算中的简便计算受定势思维的影响,如71.5+28.5÷15,很多学生看到前面两个分数可以相加凑成100,所以忽略了从左到右的计算顺序。(3)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4)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3、教学建议

通过对试题的分析,根据考试的基本情况,结合平时在教学中发现的学生存在的问题,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出些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

三、试题分析

1、试卷特点

整张试卷,难易适中,知识分布全面,题型结构灵活,使学生知识的掌握情况、能力培养、表达书写情况等得到了综合的检测,也能很好地反映教师对新课程理念的把握程度。

(1)本次命题重视数学知识的理解与形成过程。如第一大题第8小题:把一个平行四边形,沿着()剪开,能拼成一个长方形,这个长方形的长和宽分别是平行四边形的()和()。考查了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推导过程的理解,体现了《新课标》“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的理念。

(2)加强了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考查。如第四大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根据面积的算式(7+3)×5÷2把图形补画完整,说说是什么图形。这些题目既能反映出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又充分展现了学生的动手解决问题的能力。

(3)重视考查学生学习知识的灵活性。如第二大题第2小题,要求学生灵活运用编码方法解决问题。

(4)注重学生做题习惯的考查,如口算题、计算题、应用题等。这些题目分值大,都要求学生仔细审题,认真计算,加强检查。如果平时学习习惯差,计算粗心的学生是很容易失分的。

2、对试题的建议

(1)应加强一些对后续知识学习和应用有着重要意义的知识的考查力度。如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在六年级分数混合运算中应用相当广泛,但在本份试卷中的分值相当少。

(2)希望能增加判断题,可以更好的考查学生对概念和性质内涵的理解程度。(3)适当增加选做题,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程度选择合适的题目计算,以便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五年级数学试卷分析

本次检测,试卷共包含七种题型:细心读题,认真填写;认真思考,大胆判断;周密分析,慎重选择;动手动脑做数学;认真计算;解决问题;拓展与延伸。可以说这七道大题囊括了本册书的重点、难点知识,也培养和锻炼了学生的各种能力,是一份很有价值的试卷。现对学生在答卷中出现的问题具体分析如下: 第一题,细心读题,认真填写。此题共有8个小题,其中第2、4、5题出错较多。第2小题考查学生对质数、最简分数、分数单位的掌握情况,学生出错率较高;第4小题是把小正方体拼成大正方体,求表面积和体积,有些同学失分;第5小题“把全班54人平均分成6组,每组人数是全班人数的(),每人占每组人数的()。”学生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够,出错较多。

第二题,仔细推敲,大胆判断。此题共有5个小题,其中1、4小题出错较多。

第三题,周密分析,慎重选择。出错较多的是第1、3小题。第1题出错原因是学生对怎样找两个数的公因数没有掌握好;第3题是学生对长方体、正方体的底面积、体积、高之间的关系分辨不清。

第四题,动手动脑做数学。共3个小题:第1小题是考查图形的旋转、对称、平移的知识,有一定失分。第2小题是求长方体的体积、表面积,有的同学因计算出错而造成失分。第3小题是考查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区别和联系,学生有应顶失分。

第五题,计算我能行。有脱式计算、解方程。计算数据不大,只有个别同学因粗心而造成失分。

第六题,解决问题。其中第3小题求储水池的占地面积此题出错率较高,有的同学误认为是求表面积了。第4小题绘制折线统计图,有的同学没有写上数据,根据统计图分析时,意思表达不太清楚。

第七题,拓展与延伸,有一定的难度,学生得分率较低。纵观整张试卷,分析其具有以下特点:

1、题型多样,检测面广

试卷由基础题和新型题构成,这些题以多种形式出现,既考查了同学们对知识的掌握情况,又培养了学生对知识的归纳和总结能力。

2、难易适度

总体看来,本张试卷难易适中,考查了同学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比如以填空、判断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脱式计算、解方程的形式考查同学们对分数计算的掌握情况。此外,解决问题部分和拓展与延伸部分检验了学生的仔细程度,拓宽发展了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体现了“难易适度”的原则。我班学生答卷情况从整体来看,学生对基础知识已基本掌握。不过,在本次试卷当中,也查找到了诸多不足:

(1)个别学生计算题出现错误较多,计算能力仍有待提高。

(2)学生审题太马虎,个别学生不假思索便将答案写出,影响了学生做题的正确率。

通过本次测验出现的不足之处,我将要对自己的教学进行改进,使学生对数学产生浓厚的兴趣,乐学,好学。

查找自身不足,在以后的数学教学中,我要努力充实自己,之后再去拓宽、发展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学习中会发现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及时解决问题。对学生进行养成教育,培养学生“做前仔细审题,做时认真分析,做后认真检查”的好习惯。我想这对小学生是非常重要的!

总之,从学生对本次试卷的做答中,让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也查到了自身的不足,这对我们以后的教学工作起了一个很好的促进作用。

五年级上册数学期末试卷分析质量报告反思

一、卷面印象:

测试卷以课程标准为依据,紧扣新课程理念,从概念、计算、应用三方面考查学生的双基、思维、问题解决的能力,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学习能力。试题做到了不偏、不难、不怪,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增加灵活性,考出了学生的真实成绩和水平,增强了他们学数学、用数学的兴趣和信心。建议编制试卷子时尽可能与平时的单元检测卷少一些重复,提高试卷的价值。

二、对学生卷面考试成绩总体评价及原因分析

本班参考人数59人,总分3835分,平均分65分。其中80分以上是优秀,优秀人数共19人,优秀率32.2 %,60分以上算及格,及格人数是34人,及格率是57.6%。39.5分以下算低分,低分人数是7人,低分率是11.9%。从考试成绩的总体来看,不及格的人数比优秀的人数还要多,优秀人数19人,优秀率32.2%,不及格人数25人,不及格率42.4%,这两头的人数和就占了总人数的74.6%,中间六、七十分的只有25.4%。而且低分人数太多,十个当中就有一个多。

三、试卷反映存在的问题主要有: 第一大题:认真审题,准确填空。

此题共有10个小题,考察内容覆盖面广、全面且具有典型性,全面考查了学生对教材中的基础知识掌握情况、基本技能的形成情况及对数学知识的灵活应用能力。大部分同学都能很好的完成。第二大题:仔细品味,正确判断。

第三大题:反复比较,慎重选择。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掌握得较好。第四大题:注意审题,仔细计算。

直接写出得数正确率较高,达95%左右。而有的同学在计算简便算法的过程中不认真。教师们在平时的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简算意识和检验的能力。解方程此题出错不多,大部分同学对基本计算都掌握了,只是在做的过程中,有马虎、不认真现象,如小数除法的计算。通过统计,我发现计算领域还做得不够,它是我们解决其它问题的法宝。

第五大题:操作与图形面积计算。大部分同学都能够完成的不错

第六大题、走进生活,灵活运用,解决问题。此题共有5个小题。此题是考察学生的理解能力并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了,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生活应用能力,但是学生做这样的题总会出点小毛病,不是忘了化单位就是计算做得不认真。这些此题出错现象的原因审题不认真,也有的缺乏一定思考能力。比如说相遇问题,学生理解能力和应变能力较差,失分较多。

四、学生卷面分析:

1、基础知识的掌握、基本技能的形成较好。

2、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较弱。表现在学生填空、应用题,主要原因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新知体验不深,头脑中建立的概念不清晰、不扎实。

3、没有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表现在稍复杂解决问题上都会对一些能力较弱或习惯较差的学生造成一定的影响。如,卷面上有不少单纯的计算错误、漏做题等低级错误。

五、几点建议:

1、在教学中,我们既要以教材为本,扎扎实实地把数学基础知识夯实,又要紧密联系生活,让学生多了解生活中的数学,用数学解决生活的问题。

2、任何一类新知的学习都要力争在第一遍教学中让学生通过操作、实践、探索等活动充分地感知,使他们在经历和体验知识的产生和形成过程中,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获得属于自己的“活用”知识,达到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水平。

3、五年级教材的思维要求高,灵活性强,仅用大量机械重复的训练是不能解决问题的。今后要出些灵活多变的针对性练习、发展性练习、综合性练习,有意识地对学生进行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策略指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如:独立思考的习惯,认真读题、仔细审题的习惯等等

4、做好后进生的补差工作,与学生多沟通,消除他们的心理障碍;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加强方法指导;严格要求学生,从最基础的知识抓起;根据学生差异,进行分层教学;努力使每位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发展。本次期末测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人教版实验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制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质量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9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4.6%,80以上的9人约占23.1%。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16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65%。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三个连续奇数,最大的一个是a,那么三个数的和是(),学生把其他的两个数写错了,导致答案错误,正确为3a-6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cm ,面积是24㎡,则高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由于没看清单位(单位不统一),导致算错。

(二)判断(5分)

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y比x少,则x=y-b(x)学生错在没弄清y与x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10分)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一个因数a(a≠0)乘以纯小数,则积一定()

A.大于a B.等于a c.小于a 学生对纯小数理解不透。这相当于考的知识点是: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小的数,则积就比原数小。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计算(17分)

正确率为70%,错的较多是直接写出得数里面的1.25×32×2.5 学生没有将32分成8×4.然后将1.25×8和2.5×4乘在一起。

脱式计算里面的9.95+0.05×3.2,学生错误地先算了9.95+0.05,应该是在有加、减、乘、除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还有27.5×46+275×5.4这可以用简便方法,但在用简便方法时学生没有处理好27.5与 275,46与5.4,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为:275×4.6+275×5.4=275×(4.6+5.4)或者是 27.5×46+27.5×54=27.5×(46+54)

解方程(12分)

里面错的较多是2x+3x×2=16,学生没有先算3x×2,而是先算2x+3x导致解错了。

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学生错误的认为其中的7cm或者6cm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应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出高,而这个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五)解决问题。(26分)

失分较多的是3题和4题,第3题是稍复杂方程3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导致解错了,其实这道题目只要想到运用稍复杂方程3就可以很好解决的。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问题的是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学生没有将算出的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有的是在计算337.92÷0.0256时算错了。

生活中的数学(9分)

本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对于追击问题了解的少了。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应该讲了相遇问题时适当拓宽追击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

四、反思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我们老师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本次期末测试按照《数学新课程标准》的学段标准,重在考查学生对本册各单元基本概念、基本内容、基本方法的掌握情况。对五年级学生进行了检测,根据检测情况,进行了全面分析。

一、试题分析

本次试题以人教版实验教材第9册各单元内容和《数学新课程标准(实验稿)》为依据编制而成。具有以下特点:

1、试题考查全面,覆盖面广。

本试卷共计六个大题,涵盖了教材中的所有内容,比较全面地考查了学生的学习情况。本卷在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同时,适当考查了教学过程,较好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目标体系。试题内容全面,覆盖了教材的所有知识内容。其中观察物体和图形的面积计算17%,计算题和运算定律与简便运算约占17%,解方程占1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约占35%。其他占19%。试题又较好地体现了层次性,其中基础题约占85%,稍难题约占15%。

2、注重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课程标准》认为:“学习素材应尽量来源于自然、社会和生活,让学生学有价值的数学。”考试试题更应是这一观念的航向标。本卷试题从学生熟悉的现实情境和知识经验出发,选取来源于现实社会、生活,发生在学生身边的,可以直接接触到的事和物,让学生切实体会数学和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生活价值。

二、质量分析

对本次检测所抽取的39份试卷看学生的及格率为84.6%,80以上的9人约占23.1%。

现将试卷情况具体分析如下:

(一)填空(16分)

该题内容的正确率为65%。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1.三个连续奇数,最大的一个是a,那么三个数的和是(),学生把其他的两个数写错了,导致答案错误,正确为3a-6

2.一个三角形的底是24cm ,面积是24㎡,则高是(),与它等底等高的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学生由于没看清单位(单位不统一),导致算错。

(二)判断(5分)

正确率为80%。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y比x少,则x=y-b(x)学生错在没弄清y与x之间的关系。

(三)选择(10分)

差的方面及成因分析:

一个因数a(a≠0)乘以纯小数,则积一定()

A.大于a B.等于a c.小于a 学生对纯小数理解不透。这相当于考的知识点是:一个数(0除外)乘以比1小的数,则积就比原数小。对于这一知识点本试卷考得比较多,这也是我平时着重复习的内容。

(四)计算(17分)

正确率为70%,错的较多是直接写出得数里面的1.25×32×2.5 学生没有将32分成8×4.然后将1.25×8和2.5×4乘在一起。

脱式计算里面的9.95+0.05×3.2,学生错误地先算了9.95+0.05,应该是在有加、减、乘、除的算式里先算乘除再算加减。还有27.5×46+275×5.4这可以用简便方法,但在用简便方法时学生没有处理好27.5与 275,46与5.4,之间的转换关系。正确为:275×4.6+275×5.4=275×(4.6+5.4)或者是 27.5×46+27.5×54=27.5×(46+54)

解方程(12分)

里面错的较多是2x+3x×2=16,学生没有先算3x×2,而是先算2x+3x导致解错了。

计算图形的面积是学生错误的认为其中的7cm或者6cm就是其中的一个高,应该先通过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和底求出高,而这个高就是三角形的高。

(五)解决问题。(26分)

失分较多的是3题和4题,第3题是稍复杂方程3的典型题目,由于学生习惯于以前的算术方法,导致解错了,其实这道题目只要想到运用稍复杂方程3就可以很好解决的。第4题由于学生不仔细,问题的是平均每公顷产玉米多少千克,学生没有将算出的平方米转化为公顷,还有的是在计算337.92÷0.0256时算错了。

生活中的数学(9分)

本题是失分最多的题目,几乎没得分。主要是学生对于追击问题了解的少了。我想这也是我今后教学时该加强的地方,应该讲了相遇问题时适当拓宽追击问题。

三、对今后教学工作的建议:

1、继续加强学习习惯和主动学习能力的培养。从这次试卷看,很多学生平时学习的习惯不是很好,特别写极不规范。

2、加强数学知识与现实生活的联系,注重知识形成过程与能力发展并重。

3、让学生利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要注意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

4、从学生答题中出现的有些错误,可以窥见到学生的学习水平、学习方式、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教学的估算能力,教学的表达能力等方面存在很大差距,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面向全体,承认差别,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师设计的提问和练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求知欲望。

5、教学中重视知识理解与形成过程,重视动手操作培养学生会量、会画等动手能力。

四、反思

从学生做题中失分情况来看,我们老师今后要从以下几个方面,训练学生的各项能力。

1、“抄错题,不带单位,不写答句”,学生的学习习惯要加强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2、计算马虎,准确率偏低,要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每天坚持10——15分钟的计算训练。

3、解决问题中学生的灵活应变能力差。要注重引导学生学会分析问题的能力,在今后的教学中,多引导,多让学生说说自己的思路。

试卷情况分析:

1、从整份试卷来看,考查的知识面广,充分体现了以教材为主的特点,考查的知识点基本涵盖了本学期所学的内容,难易也适度,能如实反映出学生实际数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2、深入浅出地将教材中的全部内容展现在学生的试卷中,并注重考查在学生活学活用的数学能力。注重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考验,同时考查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所考内容同时使学生在答卷中充分感受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另外本次试卷注重学生的发展,从试卷的得分情况看,如果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很难获得高分的。

二、存在问题:

1、填空题第6题学生丢分最高出现问题的原因是学生不带单位,从中反映出学生平时的不良习惯。

2、判断题失分不算多。

3、选择题中第3、5题丢分多,错误原因:学生不能仔细读题,认真揣摩题意,答题意识不够清晰。

4、计算题第4题的简便运算第题得分率低。错误原因是学生对运算定律还不能灵活运用。

5、解决问题:第3题错误率也是比较高的,学生对于碰到实际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分析能力,还有待在平时的教学中多训练。

三、改进措施:

(1)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利用课堂教学及课上练习巩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扎实程度。

(2)加强对学生的能力培养,尤其是动手操作认真分析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培养。

上一篇:最美学生方案下一篇:学院教学工作总结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