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2024-11-20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精选8篇)

1.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篇一

医患关系现状、分析与协调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 A: 医患双方归因上的偏差、经济上的矛盾 B: 医患双方情感上的物化

C: 医患双方地位上的落差、形象上的差异 D: 以上都是

于有效沟通WHO做的一项调查显示百分之()医疗纠纷直接是医患沟通不良形成障碍所致? 八十 五十

1)属于医患双方情感上的物化的是()。

A.使用仪器检测诊断

B.过分倚重昂贵的仪器检测诊断

C.相信目视诊断

D.医患双方交谈必言金钱

2)关于医患双方地位上的落差,叙述不正确的是()。

A.医患关系上存在天然的不平等

B.患者在医疗过程中的主体平等地位和知情同意权尚未立法确认

C.医方对患者隐私权和“知情同意权”的漠视和剥夺

D.医学专业术语是患者难以真正行使知情同意权的拦路虎 3)医患双方形象上的差异是()。

A.天然存在的

B.媒体如实报道造成的

C.媒体报道倾向于患方而引起的 D.媒体为医方过多作宣传而引起的 4)造成医患双方归因上的偏差的原因是()。

A.医患双方专业分工不同

B.医学还有许多不可预知的因素

C.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D.以上都是

5)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主要有()。

A.医患双方归因上的偏差、经济上的矛盾

B.医患双方情感上的物化

C.医患双方地位上的落差、形象上的差异

D.以上都是

6)医患双方经济上的矛盾发展表现为()。

A.医闹、黑社会性质的团伙也介入其中

B.逼着医生自己挣钱

C.医疗费用上升快

D.以上都是

2.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篇二

2011年9月15日, 北京同仁医院的徐文大夫因患者对治疗效果不满意被砍成重伤;就在此事发生前四天,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医生穆新林被患者家属殴打致颈部受伤, 胫骨骨折。2011年8月, 南昌市第一人民医院门口因医患纠纷发生大型械斗。2010年8月, 世界著名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文章《中国医生:威胁下的生存》称:“中国医生经常成为令人惊悚的暴力的受害者……医院已经成为战场, 因此在中国当医生便是从事一种危险的职业。”同时, 也有广东南海红十字会医院把活婴误当死婴的事情发生……医患关系已经到了剑拔弩张, 一触即发的地步。

二、我国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分析

医患关系紧张, 矛盾突出, 其特点为普遍性、公开性、激烈性、社会性。其成因复杂, 既有医方的问题, 也有患方的原因, 更有深刻的社会根源。

(一) 医方道德风险因素

1. 医生道德风险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因素。

部分医生职业道德缺失, 以至于面对病患时的态度冷漠、漫不经心、语言生硬、缺乏耐心。这给患者的直观印象就是不够积极的;加之部分医生以金钱利益为追求, 过度检查、滥开大处方、不合理收费等以病患牟利的行为极大地刺激了患者对医生的抵触情绪。最后因为医学本身的不确定性, 谁也不能保证百分之百没有意外发生, 使患者积累已久的怒气全都倾泻到医生身上。

2. 医院经营、管理不善, 医疗服务不到位。

由于医疗市场的激烈竞争, 导致某些医院片面追求经济效益, 疏于经营管理, 忽视服务质量, 规章制度缺失, 或有规章落实不到位, 工作人员脱岗、溜岗, 在病人生活、就医条件、安全保障等方面服务马虎, 甚至差误百出, 使病人失去对医师的信任。[1]

(二) 患方的道德风险因素

一个巴掌拍不响, 患者自身也不是没有可责之处的。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一旦就医就必须被治愈, 不能正视正常的医疗风险。部分患者一旦参加了医疗保险, 就会有机会主义行为, 在减免医疗费的情况下, 患者因缺乏自我约束意识而增加医疗产品的消费, 进而造成高额的保险支付, 增加医疗保险基金支付的负担。

(三) 制度因素

1. 定点医疗支付制度。

基于社会医疗保险“第三方付款”的特性, 实践中, 医疗机构为了经济利益乱检查、滥收费, 参保人员违规使用医保卡、超量配药等过度利用医疗卫生服务现象屡禁不止, [2]造成了医保基金的不必要流失, 背离了社会医疗保险制度的设计初衷。

2. 缺乏医疗风险分担机制。

医疗风险分担机制不健全。很多发达国家的经验表明, 由于有比较健全的医疗保险体制, 全民参加医疗保险, 绝大部分医疗费用都由保险公司承担, 不会由个人支付高额的医疗费, [3]医患之间很少有正面冲突, 罕有患者殴打医生的恶性事件发生。然而, 我国目前尚未建立适合国情的医疗保险制度, 一旦发生医疗纠纷, 医患关系之间缺少中间调节器, 易发生冲突, 也无力应对风险。

三、建设和谐医患关系的几点建议

(一) 针对医方

1. 医生是应该有一颗对生命敬畏的心, 但不应该是揣着如何不被患者讹的心态工作。

医患关系日益恶化谁之过?医师难道不是受害者吗?所以对医生进行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必要而且急迫的。

2. 医院医疗机构是医疗保险市场的重要主体, 处理好医疗机构自身的问题, 才能更好的控制医疗市场中的道德风险。

为了减少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应当强制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履行信息披露义务, 使患者了解自己即将面临的诊断手段、病情、治疗方法及相应结果和可能出现的潜在结果和即将面临的风险, 付出的代价和可能取得医治效果等方面的信息, 使患者在此基础上自由做出选择。

(二) 针对患方

患者应当理解和包容医疗工作者, 学会换位思考。政府以及媒体也应当积极宣传医学知识, 使患者正确认识医疗风险的存在, 客观看待医疗发展的局限性, 理性预期医疗结果。

(三) 针对制度

医患之间极端不信任的根源, 除了与个人秉性有关, 亦是多年来医患紧张对立下的累积反应, 其根源在于医疗体制。一些学者把医患纠纷归咎于患者近年来提高的维权意识以及医疗要求, 这是不合适的。人们懂得越多, 沟通成本应该越低, 沟通效果也应该更好。

1. 首先应建立社会医疗责任保险基金机构。

该机构专门负责基金的运作, 可以接受社会的捐赠。强制投保, 使已取得相应资格的各级各类医院、医务人员, 包括国有非营利性医疗机构, 和注册的各级各类、各种性质的营利性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都投保, 否则不予颁发或吊销执业许可证。[4]

2. 完善医疗卫生相关法律法规, 通过合理的制度和法律规章的安排来平衡医患利益关系, 推动医患关系的良好发展, 减少甚至避免道德风险的发生以及由此产生的对抗和冲突。

卫生管理部门有必要建立健全医疗法律体系和医疗机构各项规章制度, 完善现有医院工作制度和各类医务人员工作职责。

为了缓解医疗纠纷中的医患关系, 全国各地积极搭建医疗纠纷人民调解平台。山西省由省医调委在各市设立医疗工作站, 形成了省医调委垂直管理和地方各部门指导相结合的工作体系;江苏省将工作重心下沉, 在县区设立医疗纠纷人民调解组织, 乡镇设立医患纠纷人民调解小组, 实行“免费咨询、免费受理、免费调解”。相信随着医患双方的互相理解, 各项法规制度的建立, 以及全社会的关注, 和谐的医患关系会逐步形成。[5]

摘要:近年来医患关系总体呈紧张态势, 医患纠纷层出不穷, “医闹”现象逐步升级, 把医患关系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 引起了社会广泛的关注。本文根据医患关系的现状, 分析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 得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的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道德风险,医疗保险制度

参考文献

[1]李国炜.中美医疗责任保险之比较研案[J].医学与哲学, 2005;26 (4) :52-53.

[2]刘潇.社会医疗保险道德风险及其控制机制研究——基于医疗服务供需双方的分析, 中国人民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2008.

[3]黄长久.医疗纠纷及法治化处理的探讨[J].中国医院管理, 2007, 27 (5) :22-23.

[4]吴海波.新时期构建和谐医患关系和法律思考[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06;22 (4) :221-222.

3.医患关系现状分析 篇三

关键词 医患关系 重构和谐 现状 重要性

医患关系紧张现状及原因分析

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十分突出。据卫生部门统计,2001年全国医疗索赔额高达4亿多。近几年,因医疗纠纷引发的恶性犯罪案件正成倍的上升。

医务人员素质因素:①医学领域充满着许多未知数和变数,医务人员的业务能力和医学知识水平有限,不能满足医学发展和患者要求。②医务人员的法律意识、自我保护意识不足,不重视医德修养。③医护患沟通存在严重的误区。

患方因素:①对医疗服务期望值过高,对医学知识一知半解,不了解医疗水平发展状况。②在诊疗过程中经常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对医方存有过度戒备心理。③因投诉渠道不畅通,加重不满情绪而导致恶性事件的发生。④少数人存有不良动机,以谋取暴利。

社会因素:①虚高的医疗费用让患者不堪重负。②政府对医疗事业的投入不足,导致患者负担过重。③社会舆论对医院片面指责。

加强医患沟通,重构和谐医患关系

实施良好的医患沟通,医护是主体。在医患沟通中医护人员起主要作用,必然要求医务人员应具有良好的服务态度、全心全意为病人服务的精神和语言艺术能力。可以说“耐心”、“倾听”和在病人面前树立良好的第一印象,是发展良好医患关系的最重要一步。

加强医患沟通,融洽护患关系,拉近情感距离。在工作中医务人员必须承担和履行自己的义务,有对患者的诊疗过程解释说明的义务,即“告知”义务,有保护患者隐私的义务。同样,患方也应积极配合医务人员完成诊疗,共同营造和谐关系与良好的氛围,相互理解,互相信任。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是确保实现患者知情同意权的前提,是防范医疗纠纷的法宝。

完善医疗机制,加强医德医风的建设,规范医院医疗过程中的诊断、治疗记录,并严格执行。医务人员必须牢固树立“患者至上”的服务理念,严格认真地执行诊疗及各项操作规程,确保医疗安全;注意向患者及家属做好宣传教育,取得支持、配合和谅解;认真对待投诉,及时妥善处理好已经出现的医疗纠纷;杜绝医务人员利用其医疗权力谋取个人利益。

发挥新闻媒体的正面效应。新闻媒体要充分认识自己在处理医疗纠纷与冲突中扮演的角色与权限,以公正、全面的立场,对医疗纠纷与冲突进行客观的报道与评论,从而成为沟通医务人员和患者心灵的一座桥梁。社会道德主要是通过社会舆论和内心信念对人的行为起监督和指导作用[1]。新闻舆论具有透明的特征和广泛的影响力,可以对医疗机构和人员行为起到监督与约束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卫生部门医德医风的建设。

讨 论

重构医患关系,营造和谐的医患环境是非常必要的,既有利于医院的发展,又有利于患者的健康。只有和谐的环境,才能有利于工作积极性的发挥,有利于患者的早日康复。因此,医务人员应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增强法律意识,以扎实的理论知识和熟练的技术为基础,加强工作责任心,主动与患者接触,寻找沟通的机会,充分了解患者的思想动态和需求,尽量满足患者的需要,使患者在诊疗期间真正享受到人性化的服务,增进相互间的信任和支持,取得最佳合作,密切医、护、患关系,杜绝或避免纠纷的发生。同时,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合作。

参考文献

4.医患关系的现状及对策 篇四

姓名:木胜双 班级:12药鉴 学号:2012312329

摘要:医患关系是医务人员与患者在医疗过程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是人际关系在医疗情境中的一种具体化形式。不论是患者还是医护人员都不同程度的认为医患关系不和谐。本文从医患关系现状、成因、重要性和缓解措施等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试图为现阶段紧张的医患关系尝试寻找解决出路。

Summary:Relationship between doctors and patients is that the medical personnel and patients in medical procedure a special relationship healing, is the key in medical relationships, is a specific form of relationship in medical contexts.Both patients and health care personnel have varying degrees of view harmonious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This current situation of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s, causes, significance and mitigation measures and other aspects are analyzed, tried to present tense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and try to find a solution.关键词:医患关系 现状 原因 对策

Key word: doctor-patient relationship Present situation Reason countermeasure 1当前医患关系

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者以为患者谋利益为己任,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他们为患者解除痛苦,捍卫生命,被施救的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治疗自己的医生。

近年来,医患关系却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中国医师协会最近一次统计的“医患关系调研报告”显示,74.29%的医师认为自己的合法权益不能得到保护;认为当前医师执业环境“较差”和“极为恶劣”的分别达到47.35%和13.28%。近3年来,平均每家医院发生医疗纠纷66起,发生患者打砸医院事件5.42起,打伤医师5人;单起医疗纠纷最高赔付额达300万元,平均每起赔付额为10.81万元。2医患关系不和谐原因分析 2.1医患双方沟通不畅。

医患双方掌握知识、信息的不对称,是医患双方沟通不畅的主要原因。患者对医疗信息的了解远远不同于医务工作人员,他们对医疗服务的特殊性缺乏了解,过高的期望自己永远能够拥有健康,认为自己“花了钱,病一定能治好”,认为“医到病除”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患者的无知,就是医患关系沟通不畅的主要表现,这样也就给医疗服务工作提出了一个更高层次的要求。医方作为医患关系中的主导者,其行为直接决定医患关系的好坏和发展趋势。2.2医方价值取向发生偏差。

受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大环境的影响,医院的价值取向发生了偏差,医院的工作重心偏向经济创收上,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医疗质量。很多医院为了创收不得不在患者身上做文章,开“大处方”、“过度检查”,甚至将科室对外承包,让一些不具备行医资格的人钻空子,冒充专家,自称教授,夸大医术,欺骗患者,损害患者的生命健康,获取不义之财,对医患关系产生了极为不利的影响。

2.3医务人员道德问题。

少数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水平低下,服务态度不到位,出现了索要“红包”等丑恶现象,极大的损害了大多数医务人员和医院的公众形象,导致患者对医务人员的不信任。医务人员所从事的职业具有特殊性、科学性强、风险高的特点,自身的责任大、工作量大、压力大,一些人认为自身收入低,心理失衡,对待病人就缺乏关爱之心,只是机械性地照章办事,对病人态度生硬,无暇顾及患者的疑问和担忧,导致医患关系紧张。2.4患者缺乏对医方的理解。患者对医疗工作的特殊性缺乏了解,期望值过高,由于现在的医学水平还达不到治愈任何疾病的程度,医生水平再高也不能包治百病,而且经常会产生一些可以预见但却无法避免的并发症,但现在一些患者和家属会误以为,只要进了医院,既然花了钱就要达到期望的结果,如结果不理想就迁怒于医方,产生纠纷。另外,患者的维权意识不断加强,当医方稍有不妥便持怀疑或对立的态度,认为自己权利被损害而引起纠纷。有的甚至把经济问题或家庭矛盾转嫁给医方,试图减免费用或发泄不满。3医患关系的重要性

3.1良好的医患关系是医疗活动顺利开展的必要基础。

例如从诊断方面看,医患之间没有充分的交往,医生就往往采集不到确切的病史资料。从治疗方面看,患者遵从医嘱是治疗成功的关键。3.2融洽的医患关系会造就良好的心理气氛和情绪反应。

对于患者来说,不仅可消除疾病所造成的心理应激,而且可以从良好的情绪反应所致的躯体效应中获益。对于医生来说,从这种充满生气的医疗活动中亦可得到更多的心理上的满足,即良好的医患关系本身就是一种治疗的手段,它不仅可以促进患者的康复,而且对医生的心理健康也是必要的。4改善医患关系的对策 4.1以积极姿态沟通。

如果医生固守旧观念,不与患者充分对话和交流,由自己决定一切,往往会因为患者对医疗的不了解、不知情而导致冲突。要实现知情同意、自主选择的伦理学准则,就必须开放地让患者了解医疗活动的过程,增进医患理解、缓和矛盾,也有利于医患配合。4.2设身处地为对方着想。

医患相互不理解是医患纠纷的导火索,如果通过换位思维加以调节,患方可以理解医学的风险性、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让医者大胆工作;医方则要设身处地为患方着想,以患者的心情和渴望来理解他们的要求,并加以最优化地实现。

4.3风险意识不放松。客观事实和理性都提醒我们要辨证、明智、现实地权衡医疗代价与风险的问题。医生一定要有风险意识,对患者进行告知与沟通,让患者理解在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风险,正视风险,医患共同努力在权衡和预防中避险,或坦然面对难避之险。4.4坚持医学循证理念。

循证医学的观点已经深入人心,临床医疗实践中,亦要遵循四大基本伦理准则:知情同意、自主、不伤害、最优化,每个医疗行为都应思考该不该做、怎么做、做了以后怎么对待等一系列问题,不能考虑不周即草率地实施,要循避害就优之法,在评价这些工作时也要循证说话,当前循证思维中最重要的就是循医德医风之证、循医疗质量之证、循服务质量之证、循法律法规之证。4.5积极引导舆论。

媒体是影响医患关系紧张的一个主要原因,成为医患双方发生矛盾和冲突的催化剂。媒体报道医患关系的公正性直接关系到医患关系的和谐。涉及医患关系的报道要求记者具有较高的政治思想水平,较强的辩证思维能力,善于敏锐地观察分析问题,熟练地掌握报道技巧。关键是要在“建设性”上做文章,多写“建设性”报道,多从“建设性的角度”写报道,成为改善医患关系的“积极因素”。4.6加强医务队伍建设

首先,医务人员要树立一种“以患者为中心,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观念,不断加强自身素质教育,规范自己的医疗行为,建立良好的医德医风,淡薄名利、乐于奉献;其次,医务人员要加强业务学习,多层次、多角度、多内容地培训,以提升医务人员的综合素质,为患者提供一流的服务;另外,医务人员还要不断学习法律知识,增强法律意识,充分保护患者的切身利益和消费权益,关心患者,爱护患者,视病人如亲人,进而创造出一种和谐的医患氛围。4.7加强法制化管理进程

医患法律关系已普遍存在,医患双方应各自遵守应尽的义务,用法律来处理和维护医患关系。第一,医患双方都有共同的利益和自身的利益,各方都要遵守卫生法规,要有统一的、有说服力的、比较公正的、有权威性的、真正能起到约束医患双方和解决矛盾的法规,并严格执行,这是确保医疗服务质量的法律基础。第二,执法要严。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对有姑息行为的执法人员必须追究责任,对不正当的媒体报道,造成严重的后果,也理应追究其责任,做出相应的处罚。政府要引导群众依法办事,加强普法学习宣传和教育,通过正当的法律程序解决矛盾争端。4.8 建立投诉管理系统。

投诉处理不好就可能发展成为医疗纠纷,重视并及时妥善处理是对潜在危机的排除。小投诉包含了病人对医院的意见和建议,当同样的问题反复出现时,管理者应留意是否管理制度出现系统偏差,通过总结分析常见的小投诉,可以帮助管理者进行系统纠偏。从这个角度说,“投诉是患者送给医院的礼物”,让医院不断改善其服务和管理。医院要设计切实可行的投诉处理流程,给患者投诉设计多种通畅的收集渠道,为调查记录提供科学实用的表格,并对医院可能出现的各类投诉进行分级分类管理,提供各级投诉的参考处理方案,是医院预防危机切实可行的工具。

投诉管理系统的建立能帮助加强医院和患者之间的沟通,减少医患信息不对称障碍,提高就医过程透明度;促使医务人员加强沟通,大幅提高服务质量,从而预防危机的出现;通过投诉管理,可以使管理者从投诉中总结出系统偏差,对投诉信息的分析,总结经验是最适合医院的管理经验,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也因此可以得到不断提升;医院投诉管理系统确保了患者和医院之间的反馈沟通桥梁,最终达到改善医患关系的目的。

参考文献

5.一名医学生对医患关系现状的思考 篇五

据说以前患者很尊重医生,那时的医疗条件有限,医生也远没有现在这么多,看病比现在难得多,那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了现在这种状况呢?下面是以我浅显的见识来进行的分析。

医患关系的双方主体是医生和患者,我们分别来谈谈。

先说医生,一个医生的培养至少要10年。拿我来说,经过严酷的高考,阴差阳错的选了医学专业。学医大学本科要读五年,而且只读到本科是远远不够的,要想找到好一点的工作必须要读研究生,这样三年又出去了,也就是说,当我在学校努力学习医学知识的时候,报考其他专业的高中同学哉悠哉悠的逛街谈恋爱;当我苦苦地在医院实习的时候,他们已经自己出去实习赚钱;当我抱着考研书籍在自习室奋斗时,他们已经毕业找到稳定的工作;而现在我还在花着父母的钱读硕士时,他们已经开始赚钱养家。等到我硕士毕业能不能找到好工作还要看家里有没有门子或是出不出得起钱,就说很顺利的找到了一个不错的工作,还要在医院当两年住院医生,拿很有限的基本工资,能养活自己就算高的了,然而医学的道路没有尽头,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担起家里的重担,让父母歇一歇……还有人说医生收红包,什么什么,说的难听点儿,花了近三十年父母的钱,赚点钱孝敬父母不可以吗?医生也是人啊!

在医院实习的时候,我接触过很多医生,他们都是我的好老师,也都是好医生,将己之所学教授予学生,用心给患者看病,对着医院的用药指南为患者选药,以节省每一分钱。他们每天都很忙,门诊一天要看近百名患者,看的快了患者说你不负责任,看的慢了后面等的患者有在抱怨,一坐就是几小时,不夸张地说真的是上厕所的时间都没有!如果是外科大夫就更累了,手机要24小时开机,晚上睡得正香时一个电话就得去医院做手术,一连几个小时。更恐怖的是连台手术,更更恐怖的是一连好几台,不仅需要长时间的站立,还要集中精神缜密地思考手术操作过程,一点疏忽就会造成很严重的后果,正常人站几个小时就会很累了,何况还要思考!所以干外科的大部分医生时间久了都会有下肢静脉曲张,而且基本上没有时间照顾家人。

我实习时遇到一个肿瘤外科的女老师,她大概三十五六岁,每天在科室里忙,几乎每天都有手术。她说她从来都没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更没有带儿子去旅游过,她家的生活基本上是婆婆照料的,她在家里从不做饭。作为一个女人,能拼成这样,我真是服了。说实话,我很喜欢外科,希望通过自己的手让病人康复,但外科压力太大,太累,外科医生没有自己的时间,这也是我为什么没有选择外科的原因。

再说说患者。有句话说得好,‘有啥别有病,没啥别没钱’,是的,谁也不想生病,不仅身体痛苦,还要花钱去看。但是,人活在世上,吃五谷杂粮,谁都不能避免生病。虽然现在我们国家的医疗水平已经相当领先,但是医疗服务发展极不平衡,在一些偏远山区没有医生,缺乏基本的药物,生了病只能靠自己的免疫力,扛过去,活下来的算是命大。还有就是看病贵,虽然现在国家出台了很多医疗保险,但对于广大低收入的人来说还是看不起病的。

在农村,如果家里有一个人患了绝症,那么这一家人多年来的所有积蓄会一下子花完,甚至会赔上祖上传下来的三间平房!这样还不能保证可以把病治好,想象一下这家人以后的命运是何其的悲凉!再比如,一名偏远地区的患者,坐了一整天火车来到大城市看病,好不容易找到了医院,医院说要先挂号,排队挂号等了两个小时!终于可以看病了,跟医生交代病情,医生开医嘱,出来一看前后不到十分钟!谁的心理能平衡啊!即便是医生水平很高,这也太草草了事了!又如,一个花季少女,得了不治之症,他的家属不惜一切代价要救活她,花光了所有钱,还借了外债,但人还是走了,你让家属如何能平心中的悲愤啊!人财两空的家属,怒气要跟谁去宣泄,当然是主管医生!患者家属不懂医学知识,只看到了结果,最后倒霉的当然是医生!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医患双方其实都是弱势群体,各自都有难处,但为什么有难处的双方不能有话好好说,非要动用暴力呢?!看看媒体上报道的各种消息,看到时让人心寒啊。先不评论是不是属实,当你去医院时你会让一个只盯着你的钱包的大夫给你看病吗?当你坐门诊时,你会好好的给一个专门来挑事儿的患者看病吗?人心对人心,如果医生的家人生病了找他看病,他本人会是什么态度;相对的,如果你的孩子学医了,你觉得你的孩子会是一个黑心的医生吗?

很多研究医患关系的学者,对于当前医患关系紧张原因,共同支持的一个观点就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协调。在这个问题上,医生要负主要责任,因为患者根本不懂医学知识。在接诊患者时要像对自己亲人一样的耐心和细心,只有这样医患之间才能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桥梁,来更好的解决问题。当然,不能以过于严格的要求每个医生都做到这样,医生工作本来就很累,没有足够的时间面面俱到,更何况并不是每个医生都善于言辞和交际。

对于协调医患关系,新闻媒体的作用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医患关系和谐的新闻多一点,负面报道少一点,对于增加患者对医生的信任有很大帮助。现在电视媒体上有很多普及健康知识的节目,但毕竟不是主流,人们看电视是用来休闲的,没有生病的人一般不会关心这类节目。我觉得可以办这样一档节目,娱乐和普及健康知识并存,内容又通俗易懂,吸引观众来观看,这样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的同时,也间接上节省了医生的时间。

6.医患矛盾关系因素分析 篇六

近年来,社会对医疗机构及医护人员的抱怨和质疑不断增加,医患关系引发的冲突和暴力事件尤其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也愈加将医患关系敏感化、矛盾化。作为诊疗过程中最基本的人际关系,理应是互动、协调、和谐的,但在医疗实践中,双方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得在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双方的关系比较紧张,医患冲突事件时有发生。医患关系做为医疗主体与求医客体之间,白衣天使头戴钢盔救死扶伤、警察进驻医院维护正常工作秩序则成为紧张医患关系的极致写意。医患冲突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就医疗主客体方面的因素分析如下:医疗主体方面的因素。

1.1 医院管理的种种弊端引发的医患矛盾:①由于医疗体制的变化,医院的公益性质被逐步弱化,在“两个效益”上更偏重于追求经济效益。这在一定程度上给患者的心理造成了不良影响。②管理不到位,制度不健全。一些医院管理体制不健全医疗服务质量滑坡,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问题突出,医务人员“三基”“三严”意识不强,训练不到位,医疗事故防范制度不健全、不落实,存在漏洞和隐患。③一些医院管理者和医务人员法律意识比较淡薄,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规范等执行不力,行为不规范。④有些医院内部关系没有理顺好,医-医矛盾、医-护矛盾、医护人员与后勤服务人员的矛盾等。工作环境不和谐,导致工作上互相扯皮推诿,互相配合不到位,使得患者的利益没有得到充分的尊重和保护,直接导致医患矛盾的发生。⑤有的医院忽视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医院发展后继乏力。

如医护专业技术人员匮乏,很少有机会进修学习,技术得不到提高。再加上劳动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待遇低,身心疲惫,医务人员不免产生消极情绪,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由此引发医患矛盾。⑥医疗服务监管薄弱,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相关职能部门医疗质量监管的力度不够,而医疗服务机构又轻视医疗服务质量管理,单纯追求经济效益,忽视医疗服务质量,忽略患者利益和感受。从而埋下医患矛盾的隐患,影响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1.2 “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模式在有的医院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医疗服务是一种特殊的服务,关系到患者的生命和健康,其服务理念是“以病人为中心”。

但在少数医院这一理念没有得到很好的落实,其服务环境、服务态度、服务流程还不尽人意。如诊流程过于繁琐。患者到医院看病,往往要挂号、就诊、检查、交费等手续。繁琐的手续加上排队时间过长,病人容易产生不满情绪,再遇上个别医护人员态度不好,矛盾一触即发(如语言生硬、态度冷漠等)。在诊治病症的过程中,有些医务人员对病人缺少起码的尊重和同情,服务态度“生、冷、硬”,还没等病人说几句就开好了处方,该解释的不做解释,有的则麻痹大意,做出错误的诊断和治疗。在已发生的医患纠纷中,80% 以上缘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1]。

1.3 “过度医疗”引发的医患矛盾: 在医疗服务过程中,医患双方由于专业知识技能上的差别,信息不对称,造成医患双方不平等关系,医者处于主导地位,患者明显处于弱势地位。在医务人员收入与医疗收入挂钩的制度下,在临床上必然产生“过度医疗”现象。从而产生医患纠纷。具体表现为:

1.3.1 过度使用辅助检查。由于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人们发明了各种医疗技术,克服人体感觉器官的局限,使疾病的正确诊断率大大提高。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有些医院不论患者的病情、意愿和承受能力,凡能做的辅助检查,一个不漏。结果造成医患关系被物化、感情交流淡薄、医疗纠纷上升的趋势; 同时患者的经济负担加重、患者要遭受额外的风险、身心负担和损害。著名伦理学家杜治政对这种现象进行了生动的描述: “在现在医学面前,人是肉体的物质,人是CT 图像,人是基因„„因而医学日益失去了昔日对人的温暖而变得冷漠了。只要一回想起一个病人走进医院,在医生冷冰冰的面孔前不断奔波于各种监测室时,人们就可以清晰的看到医学日益推动人性的图景[2]”。

1.3.2 过度用药。即不该用药的用药,能用便宜药的用高价药,能用一种药的却要“联合用药”。原因是:

所开药方同医生收入直接挂钩。这样,患者的健康和经济负担让位于医生的利益。在利益的驱使下,医生要最大限度地让患者“消费药物”。医生不再是健康和生命的守护神,其权威受到质疑,医患之间缺失了起码的信任和尊重。过度医疗不仅损害了患者的利益和健康,也有损于“白衣天使”的形象,同时还造成了有限的医疗资源的浪费。

1.4 个别医务人员的执业素质不高,导致医患冲突。

有些医疗纠纷的发生是与医务人员自身的执业素质有关。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医学科学的发展,以及患者要求的提高,对医务人员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而部分医务人员由于存在技术水平低,职业素质差,又缺乏同患者进行有效沟通的能力,导致医疗纠纷。例如有的医务人员临床经验不足,诊疗水平有限、技术操作不规范等,以至于在诊断和治疗过程中出现误诊、漏诊等而引发医疗纠纷; 有的医务人员对病情、治疗方案以及并发症等跟患者的沟通不够,或者解释不清楚,导致病人产生误解; 有的医务人员态度冷漠、语言生硬,有的甚至出言不逊粗暴蛮横,引起病人及家属不满; 有的医务人员缺乏起码的道德良心,向患者索要“红包”等。

这些都会引发患者不满情绪,甚至做出过激行为,引起医患冲突。医疗客体方面的因素。

在医患关系中,患者是被医治的客观对象,相对于医者处于弱势地位。面对双方医学知识信息不对称、就医环境不尽人意、医疗纠纷的法律解决途径艰难的情况下,患者对医患矛盾的影响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2.1 医疗服务等同于商业服务的错误观念: 受市场经济的影响下,医患双方信托关系出现异化,人们把这种关系视为单纯的买卖关系。医疗客体对主体提出理所当然的要求,如就医环境、服务措施、治疗技术、费用等。而当这些要求得不到满足,或不尽人意时,医患冲突的火苗就极易被点燃。稍有不惧,极易诱发患方非理性的维权行为。

2.2 患者的法律意识和参与意识增强,但医学知识缺乏: 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认知水平的提高,以及社会普法知识的宣传,人们的法律意识、知情意识、维权意识增强。但就复杂的医学专业知识来讲是普遍缺乏的。患者认识不到医疗行业的高风险性以及疾病的复杂性和个体差异性。难以理解医生并不能够包治百病以及医疗意外发生的可能性。而是按照自己的理解和要求,参与病症诊治方案的选择和决定,当患者自己参与的治疗方案其结果不理想或出现意外时,就迁怒于医护人员和医院,从而引发医患纠纷。

2.3 医疗费用过高与患者的期望值不相符而导致医患矛盾: 患方就医时就怀着对医方很高的期望值,一旦治疗效果不理想或医疗费用过高或病情恶化及至死亡等,就迁怒于医方,要求医方承担责任。

2.4 部分患者道德失范: 有一些患者丧失了起码的道德规范,无视医护人员的人格和劳动,恶意敲诈医方,获取不正当利益为谋生手段; 有的患者或者家属对医护人员小题大做、无理取闹、出言不逊; 有的无视法律及对生命的尊重,对医护人员大打出手、残害医务人员等。患者的道德失范和过激行为一方面激化医患纠纷; 一方面引发社会治安问题,把求安全的医疗环境延伸到社会治安范畴。严重影响了正常的诊疗秩序,造成医患关系在心理上的戒备、对立,诊疗活动处于互不信任,相互防范状态。

7.从医患关系现状看医学人文关怀 篇七

1 唤起医患共情的体验

医学人文精神是以求善、求美、关注人性和关注人的情感为特点, 强调尊重患者、依循整体观念、遵照仁术的信条, 强调临床的客观感受, 追求医学的人性化, 重视情感因素的注入, 在整个医学过程中, 生命的价值和人的感受被置于一个重要地位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的理念的提出和实践, 无疑再一次成为提醒人们认真审视和反思医学本质的契机。改善医患关系过程中一个不可忽视的话题:是否能在医疗实践中学会与患者共情。共情与同情的区别在于共情是站在患者的视角上看问题, 是一种认知视角的转换;而同情是仍然站在医生的视角来看患者, 出于人道主义而心生怜悯。古人云:“中心为忠, 如心为恕”, 忠诚于自己, 善待他人, 尽自己的心是忠, 用自己的心推及他人之心是恕, 才能做一位好医生。“医学起源于人类关怀的需要, 与人文精神有着天然的不可分割的联系”。英国科学史家斯蒂芬指出, 医学是人道思想最早产生的领域。最初的医学不是谋生的手段, 也不是一种职业, 而是一种仁慈, 一种人道关怀。16世纪科学革命以来, 医学向医学技术主义迈出了危险的脚步, 人文思想却在冰冷的现代医疗仪器面前黯然神伤。医学技术主义的过度强化, 医学人文素质教育被淡化的直接后果是教育出现了技术化、非教养化和功利主义的倾向, 科学技术的“双刃剑”特点出现, 人文精神出现滑坡, 医学陷入了一种畸形发展的怪圈。技术至善是医学的异化, 市场化的经济环境很容易将行医职业化:专科化消解了整体, 技术化忽视了心理, 市场化架空了情感。早在1999年, 美国医学教育资格认证委员会就把人际交往与沟通技能列为所有住院医师必备的6项技能之一。医患沟通能力可以通过科学系统的训练得到培养和提高。2006年, 中国医师协会开始建立中国医师人文医学执业技能标准培训体系, 并联合国内外专家共同开发教材并培训了首批60名人文医学师资。实际上, 医患之间的沟通需要个体化对待, 除技巧外, 医学生只有具备了情感能力, 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照护。为此, 美国医学院协会把培养“能够在医疗实践中与患者共情”的医生作为医学院的目标之一[2]。

20世纪90年代, 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医学院就将文学叙事纳入医学教育之中。医学生在3年级时必修叙事医学课程, 学习倾听病患的主诉, 临床环节中则要求住院医师或医学生为同一位患者准备两份病历:一份是标准病历, 客观记录患者主诉及检查、检验数值与治疗方案;另—份是人文平行病历, 由医师用平实的、非医学术语描述病患的故事以及自己的人文观察与反应, 用以帮助医学生反思对每位个体化病人的照护过程, 又称为“影子病历”。这种医学教育方式有别于正式的病历所要求的客观、理性、去人性化等特点。

多年前, 美国医学人文教育的先驱之一多尼·塞尔夫率先提出, 医学教育要同时培养医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情感能力。塞尔夫认为, 认知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情感能力包括对患者、同事和自己的同情、敏感性与共情。只有具备了情感能力, 才能更好地与他人进行情感上的沟通, 更好地为病人提供照护。

人文精神与悲悯情怀应当贯穿于所有医疗执业技能培训过程。对于医学生而言, “平行病历”客观上创造了一个可以近距离探索人的价值、人际关系、人的情绪的模拟环境, 关于疾病、衰老、死亡的反思, 可以使年轻健康、没有经历过疾病折磨, 甚至没有经历过家人死亡的医学生去感受这些经历给人类带来的痛苦和恐惧, 反思医生在这些人生关键时刻的作用, 并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改善医患关系[3]。

2 提高公众对医生的人文关怀

长期以来, 面对愈来愈烈的医患冲突, 人们更多地是从医疗体制存在的问题, 医患关系不对等、信息不对称, 以及医院和医生被各种利益所裹持这样的角度去分析和解读, 极少有人关注医生本身的内在体验。医学人文教育不仅包含了对患者的体恤关怀, 同样也包含对医生本身的身心保护。尽管医疗技术水平在不断提高, 医药分开范围在不断扩大, 各种检查费用和药品价格在不断下降, 然而, 在我国, 医患之间的矛盾却愈演愈烈, 甚至频现“杀医”等矛盾极端化的表现。在每年60万医学院校的毕业生中, 有50万人选择转行。薪酬低、工作强度高、缺乏社会认同感和法律机制的保护等种种原因加剧了医生资源的流失[4]。首先, 必须认识到医学是一门经验科学, 但从来不是一门完美的科学。医学不能治愈一切患者, 同样, 医生不能治愈所有疾病。哈佛医学院临床外科副教授、奥巴马医改政策关键人物、美国白宫最年轻的健康顾问阿图·葛文德曾在《所有医生都会犯可怕的错》一文中指出:“过分放大医疗过失会引起医患对立, 公众会认为医疗过失是由某些医生不称职所造成的, 律师和媒体也乘机丑化医生形象, 但事实并非如此......在这个行业中有一件事毋庸置疑:所有医生都可能犯可怕的错误”。医学永远具有复杂性、不确定性、多变性;医疗是一个高科技、高强度、高风险、高需求的职业, 在诊断、用药、手术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不可预知的风险。即使在西方发达国家, 临床诊断的正确率也仅有70%左右, 即有30%的误诊率。所以对于医生而言, 只许成功, 不许失败是非常不现实的。更何况在我国现阶段, 约600万医务人员要维护13亿以上人口的健康, 有的医生一天要看上百位患者, 要确保医疗服务的质量, 难度可想而知。

承认医生会犯错, 并不是盲目地纵容他们的错误, 而是需要各方面的理性的正视、协调努力。媒体与大众, 患者和家属等都应该多面认识到医学的局限性、疗效的不确定性、患者之间的个体差异, 以理性、宽容的态度对待医学的得失。人体是一个复杂而精密的体系, 其正常运作有赖于各个器官系统的完美表现, 而医疗过程不是在重复生产流水线的简单操作。医生负荷过重、门急诊事发现场混乱、医疗团队成员沟通不足都有可能使得医疗体系百密一疏, 埋下潜在错误的根源。有关医疗纠纷更深层次的问题是, 如果把医疗过失过分放大, 丑化医生形象、将其视为不可饶恕的问题, 动辄索赔打杀, 那么这种扭曲的制度势必引起职业倦怠、造成医患关系的进一步激化。正如外科医生迪巴斯所说:“职业状态不是与生俱来的权利, 而是社会所给与的”。从这个角度而言, 医生的职业状态与社会和患者有着密切的联系, 对于每位医生而言, 需要面对错误, 寻求改善, 从中学习并教于他人。医生需要学会开诚布公的与同行分享体会, 并在别人谈论自己过错的时候给于必要的支持、理解和建议。同时, 社会需要一个宽容的工作环境, 在随时指出一些潜在的错误的同时应该鼓励医生在犯错后可以正视并加以改正。医学不是完美的科学。这种不完美指的是医学或医疗有很大的局限性和风险性。也正因如此, 医学人文的完美才显得更为重要, 只有医学人文的完美, 才能最大程度地减少医学本身的不完美。医学的本质是人学或仁学, 医学人文体现出的美德和价值, 就每位医生而言, 要敬畏生命, 因为生命属于每个人, 且只有一次;要敬畏患者, 因为他们把健康乃至生命托付给医生[5]。

医生是医疗实践的主体, 医生的职业特性和载负体现着社会的精神道德底线, 必须始终保持对医学人文的眷顾。在推进医学人文教学中, 应当努力将“人文课堂”从院校延伸到患者的病床边, 学会站在患者的角度去理解他们的行为和感受, 与之共情;同时通过政府、医院管理部门和媒体等层面群策群力, 切实落实有效的法律法规、增进医患和谐。即便医学不完美, 医学人文也要完美, 给患者开出的第一张处方应该是关爱。时至今日, 医学早已不再只是一门复杂的科学技术体系, 同时它也成为了一个庞大的社会服务体系。医学科学与人文精神的融合, 不仅意味着对患者个体的关照, 而且还蕴意着群体的关照:确保每个公民都能分享医学技术的成就。因此, 提倡医学的人文关怀是未来医学发展的主旋律, 它不仅是对医生的要求, 也是对整个社会卫生保健服务的期望。

参考文献

[1]约翰·布鲁贝克.王承绪, 译.高等教育哲学[M].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 2001:31.

[2]古文力.浅谈医学教育国际化与医学教育改革的关系[J].医学教育探索, 2007 (12) :1111-1113.

[3]郑飞燕.医学院校全科人才培养方式的现状与改进[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 2013, 30 (4) :288.

[4]孙鹏.医学生人文素养教育体系建构研究[D].第三军医大学博士论文, 2012.

8.搞好医患沟通,缓解医患关系紧张 篇八

【摘要】医患关系紧张已成为制约医院发展的重要因素,通过医患沟通,能有效的缓解医患紧张的情况,使患者满意,医护人员安心工作,医院得以发展。

【关键词】医患关系;医患沟通

医患关系是医护人员与患者在医疗活动中产生的特定医治关系,是医疗人际关系中的关键。传统的医患关系中,医务工作者享有较高的社会地位,医护人员为患者解除痛苦,捍卫生命,患者往往怀着感恩的心态对待医护人员。近年来,医患关系日趋紧张,医患矛盾有激化趋势,这种现状如不尽快改善,势必将影响医院的发展。

1 医患关系紧张的原因

1.1 媒体的因素:医护人员与患者本应是站在同一战线,一起对待共同的敌人——疾病,媒体报道,把医护人员与患者划成对立的两面,对医患之间用《消费者权利保护法》来处理,放大了医护人员的丑陋现象,负面舆论较多[1]。非典期间把医护人员奉为“白衣天使”,非典过后,立即把医护人员贬为“白眼狼”,过分宣扬患者是弱势群体,从《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医院举证倒置证明自己无过错可见一斑,把护理人员说成是“打发”护士:只会打针、发药,护理人员的劳动不被尊重。

1.2 政府的因素:国民生产总值发展较快,但忽略了医疗的发展,医院的财政拨款不到位,居民医疗支出较多,失业人员较多,医疗费用升高,患者积怨较多,很多患者看不起病,吃不起药,生病后情绪低落,矛盾直接指向医护人员。医疗资源的缺乏,使医护人员面对众多的患者,不能一一仔细检查、询问、回答,导致患者不满。

1.3 患者因素: 患者对医疗水平要求增高,知情同意、自主参与意识提高,健康意识加强,对自己和家人的健康状况,都比预期要高,认为只要交了钱,就应该把病治好,不尊重医学科学,人为的加剧医患矛盾。

1.4 医护人员的因素

1.4.1 观念陈旧,服务意识差。现在患者卫生知识增强,对医护人员要求增高。不仅要治好患者的病,还要了解患者的心理要求,医护人员观念跟不上时代的发展,还没有完全做到以患者为中心,忽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感受。 

1.4.2 工作量大,待遇低,社会不认可。各医院医护人员缺乏,使医护人员疲于常规工作,对患者缺乏了解,导致患者不满,容易诱发矛盾。媒体的负面报道,也极大的挫伤了医护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从而缺乏沟通的主动性。

1.5 社会的因素: 诚信危机的出现,使医患双方互不信任,医患之间本是性命相托的特殊关系,诚信危机使本应有的信任缺失,双方不能坦诚交流[1]。医院和学校只重视对疾病的诊断、治疗,以患者为中心还只停留在表面,未能真正为患者和家属提供人性化服务。

1.6 未建立公平有效的医疗责任保险制度和医患纠纷调解仲裁机构,“要想富,闹大夫”,“想捞钱,告医院”,已成为某些人挣钱的渠道,医院为了不影响正常的工作。

签于上述因素,在医患之间已出现很深的沟壑,从医患关系紧张的现状来看,两者之间缺少有效沟通是主要原因,医护人员觉得为患者治疗已尽心尽力,患者觉得医护人员只认钱不负责,这种现象应早日消除,这样才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医学科学的发展,使患者的身心能得到全面恢复。

2 有效的沟通是解决医患纠纷的关键

2.1 沟通的时间与内容。了解患者具体情况,包括病情的发展、入院后的治疗、费用的支出、各种治疗的注意事项,选择沟通的最佳时机。利用查房、治疗、操作前后,多数患者对治疗操作有恐惧心理,此时间与患者解释沟通,将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2.2 沟通的方法与技巧。良好的语言胜似灵丹妙药。掌握语言的艺术性,保持热情的态度,运用语言、药物和手术刀三样法宝,给患者以鼓励和力量,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

2.2.1 适时保持微笑。“微笑”是人际沟通中的“润滑剂”有了微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不管是赞许、鼓励的微笑,还是坚定、自信的微笑,或是亲切、温馨的微笑,对患者来说,是任何药物都代替不了的精神力量。

2.2.2 学会倾听。患者到医院,总有许多的疑问,医护人员需有足够的耐心倾听患者述说,并从中找到与患者沟通的切入点。

2.2.3 根据患者的文化程度、接受能力、疾病种类等,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交流,避免用生硬的医学术语,让患者及家属明白、理解医院的治疗、护理工作。

2.3 学会换位思考。真正的为患者及家属着想,帮助患者选择既能保证质量又能减少费用支出的治疗方案,即使出现小小的失误,患者及家属也会理解。

2.4 多用鼓励、肯定的语言。肯定患者及家属的做法,更会赢得家属的积极配合,患者心情会很好,主动配合医疗和护理。

2.5 把患者当成社会人。理解病人因疾病造成的身心疲惫,关心体贴患者及家属,体谅病人及家属偶然的过激行为。

2.6 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强化法制观念,充分履行告知义务[2]。

2.7 注意加强医患沟通方面的学习。注重对医护人员的培养,提高文化修养、业务素质和心理素质,真正学会与患者沟通。 

3 缓解目前紧张的医患关系,需要社会各方做出努力

3.1 医疗财政支出增加,医疗资源丰富,不再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情况,使人人都能享受医疗保障。

3.2 媒体的客观报道,不再把医护人员与患者树成对立面。客观分析医患矛盾,指导公众理性就医。

3.3 患者医学文化水平提高,不再要求医护人员“确保平安”、“一定治愈”,客观评价治疗过程。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尊重医护人员的人格和劳动。

3.4 重视预防保健,对社区进行健康知识的普及教育,提高全民健康意识。

3.5 医护人员不断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诊治水平;加强职业道德的学习,增强责任意识和敬业精神。

3.6 医患之间诚信危机不再出现,形成信任和谐的医患关系。

3.7 建立有效的机制,公平处理医患纠纷,切实保证医护人员的生命安全,保护患者的利益和医疗安全。 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综合素质的提高,通过医护人员、患者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逐步营造和谐温暖的医患关系。让我们携手共进,和谐共存,共同享受身心健康带来的美好人生。

参考文献

[1] 肖传实,李荣山.实用医患沟通技巧[M].北京,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2008,83-110

[2] 徐铭,李红霞.护患纠纷35起原因分析及对策[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9),114

上一篇:跑道上的风景作文400字下一篇:净水机销售经典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