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2024-09-06

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精选8篇)

1.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一

一、情况分析

本学期我担任七年级一个班的地理教师,这次选择了新教材、也是一个最新的环境,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巨大挑战,有压力才有动力,所以我们坚定的以提升学生综合素质为主,帮助学生提高学习兴趣,为地理课程的进步提供最根本的保障。

二、指导思想

在新课标理论的指导下,以学校工作为指导加强课题教学,运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高效地完成本学期教学目标,积极参加教研教改活动,努力使教学水平,业务能力有更大的提高。同时通过传授与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授地理理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能力,最终使学生从“学会地理”走向“会学地理”。

三、具体计划

本学期我将全力以赴,按学校要求,根据各班的实际情况关注全体学生的学习,竭尽全能,切实可行地开展学法指导,努力提高教育教学成效。具体计划安排如下:

1.在原有的基础上深入理解地理课程标准,落实三维目标,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做好每一节课的课堂设计。

2.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切实做好地理备课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为地理课准备充分的素材。并积极进行课前课后的反思。

3.积极参加听评课活动,虚心向他人学习,取长补短,不断提高教学水平。

4.教学中要充分发挥主体作用,采用各种形式给学生一个学习探究合作的空间,培养学习地理的兴趣,培养学生读图、识图能力,收集和处理材料的能力,并在加强“双基”的基础上,注重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形成与培养。

5.教学中做到精讲,重知识体系,结构联系和思维方法及解题思路,不要面面俱到,拖泥带水,要讲究教学技巧和艺术,提高课时效益。训练题要做到精讲,精炼,鼓励微型试题,做到讲练结合,努力提高复习效率。

6.加强平时测试,落实好知识的掌握情况,结合练习,做好每个学生每个班级的质量分析,及时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对重、难点进行分析,引导学生细化知识点,注意知识点的比较和联系,加强记忆方法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对个别学生加强辅导,使他们更快地取得进步。

7.体现“以人为本”育人理念,处处为学生着想,特别是差生着想,树立他们的信心,帮他们找准人生的坐标和目标,并为之奋斗,让地理教学不仅仅是授业和解惑更能起到传道的作用。

上一学年度是初三学业水平考试的第三年,同时,初二也开始学业水平考试,两个年级同时进行学业水平考试,因此,初二、初三教学是我们工作的重点,同时不放松初一教学。

1、落实教学常规方面。备课方面,教师能够独立提前进行个人研究,教研时根据安排的教研内容说课,在集体研讨的基础上,提前一周根据教研情况写出详细的个人教案。多数教师能根据上课情况,对教案进行修改,并写出教学反思。上课方面,能够按常规要求上好课,把培养学生能力放在突出位置,培养学年的探究意识和探究能力。特别是复习课期间,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的培养,不是让学生背死题,因而从考试情况看,比以往有明显的进步。

落实常规方面的不足:

备课方面:部分教师的教后反思写的不多。

听课方面:第二学期总复习开始后,由于测试多,命题和批卷任务较重,个别教师听的课不多。

2.落实教研常规方面:组内风正、气顺、凝聚力强,合作意识强,责任心强。按规定开展常规教研内容。

教研方面的不足之处:一是教师说课进步不大,有的认为已经教了多年,没有研究的必要,有的钻研教材、了解学生方面还不足,多数教师没有很好地研究课程标准,不知教材内容是怎样体现课程标准的,不能站在课程标准上把握教材。表现在说课时只能简单地看看应该讲什么,怎么讲,细节提不出来。二是只能研究本级部的课,别的级部说课时只顾看自己的,消化自己的,个别人甚至说话,需要组长提醒。

3.优生和边际生培养方面。无论哪个年级优生都没有投入精力培优,这方面是有些不足的。边际生方面,初三对缺腿学生采取了一些措施,如找学生谈话,指导改正堂清等措施。但总的来说,各个班的边际生能叫出名的也极少。

2.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二

“金无足赤, 人无完人”, 再好的教材也难免会有些许瑕疵。现行高中地理新教材 (湘教版) 中, 就或多或少地出现了一些值得商榷的地方:

一、关于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教材必修Ⅰ在13—15页讲述了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 这里稍显零乱:

(1) 对地球气候的影响

统计资料表明, 在黑子活动的高峰年, 地球上特异性气候出现的机率明显增多;相反, 在黑子活动的低峰年, 地球上的气候则相对平稳。教材中画蛇添足地增加了一个阅读材料, 其标题为“太阳活动与地球气候”, 然而, 文中却有一半是关于“太阳活动影响农业生产”的知识。从教材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看, 这一点影响完全单设, 而不应将其归属到对气候的影响中去。

(2) 干扰地球电离层, 影响无线电短波通讯

距地面约80公里以上, 大气已经非常稀薄, 阳光中的紫外线和X射线使得空气分子电离形成电离层, 无线电通讯的电波就是靠电离层的反射传播的。当太阳活动剧烈, 特别是耀斑爆发时, 会严重干扰地面无线电短波通讯。

(3) 扰动地球磁场, 产生磁暴现象

磁暴是地磁场的强烈扰动, 一般发生在太阳耀斑爆发后20-40小时, 磁场强度会变化很大, 使罗盘磁针摇摆, 不能正确指示方向, 影响到海上航行之船、空中飞行、甚至还会影响到信鸽的飞翔。教材将这二者混为一谈——教材中叙述为“……这些辐射能到达地球, 引起大气电离层强烈的电磁扰动———磁暴, 影响短波通讯, 干扰电子设备, 甚至威胁运行在太空中的宇航器的安全”, 将磁暴和无线电通讯混淆在一起, 很容易引起学生的误解。

(4) 在地球的两极地区产生极光现象

二、关于地质作用部分知识

教材必修Ⅰ在第36页《地球表面形态》这部分讲述了两方面的知识, 其中标题一为“不断变化的地表形态”。而实际上, 教材中这部分知识讲述的是导致地表形态发生变化的力量, 也就是分析讲述了两种类型的地质作用, 对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在能量来源和表现形式上进行了比较。此处, 标题和内容有文不对题之嫌, 因此, 笔者建议再版时将此处的标题修改为“地质作用”或“两种类型的地质作用”。

三、人口增长模式

教材必修Ⅱ在4—7页讲述了四种类型的人口增长模式, 在叙述中将模式的类型和特点混淆在一起。一般说来, 人口增长可分为四种模式, 即原始人口增长模式、传统人口增长模式、过渡模式和现代模式。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即所谓“高—高—极低”;传统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为“高—高—较低”, 过渡模式和现代模式的特点分别为“高—低—高”和“低—低—低”。

而现行教材中直接将特点说成了模式, 即说成了“高—高—低”模式、“高—低—高”模式和“低—低—低”模式, 笔者建议在再版时可做适当改动。

四、关于农业区位因素之自然条件

任何一个地域的农业生产都要受自然、人文等因素的制约。教材必修Ⅱ在59—62页讲述了“农业的区位因素”, 影响农业生产的自然因素主要有气候、地形、水源等。相对于社会经济因素, 其发展变化较小。影响农业生产的人文因素应当包括经济、社会、科技三大因素, 与自然因素相比, 其发展变化大, 因此对农业区位因素的评价和决策更多的是考虑经济、社会、科技因素及其发展变化对农业区位的影响。

而教材是这样叙述的“农业生产对于自然条件的依赖性, 主要体现在热量、光照、地形、土地和水分等方面”。在此, 应该将课文中的“热量”和“光照”二者合并为“气候”因素;同时, 应将“水分”因素改为“水源”, 而不能似是而非地将一些并不等同的概念混为一谈, 误导学生。

五、关于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

现行教材必修Ⅰ在79-83页关于“地域分异的基本规律”部分, 大略讲述了“纬度地带分异”和“经度地带分异”以及“垂直分异规律”。因此, 笔者建议再版时可以从地带性和非地带性两大角度讲述, 以框架的结构将这部分知识呈现给学生, 使学生易学、易懂、易理解。

3.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三

沪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除正文、图表和专栏内容外,教学辅助栏目主要为“实践”类活动内容,具体有三种形式,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内容,都源于实际的自然世界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较好地结合上海本土的地理环境特点,包含有供学生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素材及现实问题。在实践活动的分布上,“活动”穿插分布于教材的相关内容处,目的是促使学生课内或课外消化所学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特点。其中三种活动类型又各有侧重。

1.思考与实践

“思考与实践”供教师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和学生课后进行实践活动,依附于每个主要知识点后,以论证课堂学到的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其中思考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练习题,也不是为复习巩固课堂讲授内容,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习惯;其答案多为开放性的,有的甚至没有确切答案,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或通过信息收集、想象和推理来解决。其中实践题是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现实可能的实践活动,其切口比较小,操作简便易行。

2.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探讨”以专题探究形式,依附于相应篇章后,为每篇内容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6个“研究与探讨”栏目都不重复课本内容,而是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问题本身就是当代自然与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引导他们关注科学发展和国计民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与一般地理作业相比,“研究与探讨”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地理分析、判断、思辨决策方面的素质,是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设置,依附于相应篇章和每册教材最后,目的是让学生接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等综合能力。前4个活动是为利用学校天象馆、地理园或野外场景而提供的实践内容,后2个是校外实践活动,力求结合上海乡土地理特色,教给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使理论知识变成他们的实际能力。

二、新教材实践活动处理与策略

1.实践活动的教学处理

新教材实践活动类型多样,在教材中出现位置不同、目的各异,教学中对实践活动的处理时机也应多样。

(1)引入型。安排在一节课导入或某一知识点教学引入部分,其引入是为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或是将学生引导到某个知识点的思维中。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1):“用地球仪和代表太阳的一种光源(灯光或手电筒等)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主要异同点填入下表(表略)”,可利用此演示导入“地球的运动”专题内容教学,作为课前引入型。

(2)探究型。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实践题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可在课堂进行,如上册P20的思考与实践题“你知道上海的苏州河是如何利用潮汐现象进行换水的吗?”就要求学生应用课堂所学潮涨潮落原理探究解决;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5.小测量:“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观察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则需在课外进行实际测量,从课外自然界验证所学知识。

(3)巩固型。应安排在某知识点或某个章节学完之后进行,如下册P69的思考与实践题1“比较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说说它们的异同”,其目的是把所学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点重温和再现,是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措施。这类活动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4)实践型。这类活动内容与生活相关,并在人们身边经常发生,一般安排在课外进行,最好由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学生带到实践地点去观察、调查、实验。如上册P146的综合实践活动“郊区环境调查”、下册P93的思考与实践题“调查上海南京路的商业活动情况”等,就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5)知识归纳型。这类活动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面案例分析、思考探究、阅读分析形成完整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这一章节内容,一般安排在课堂结束前或某些知识点学完后。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2)“再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现象,以及地球位于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位置,说明各位置时南北半球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具体状况,并把结论填入下表(表略)”,通过填表,能系统归纳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2.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针对实践活动本身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做相应调整。

(1)对实践活动的取舍。由于教材中实践活动数量较多,在目前教育环境和课时紧张情况下,实践活动的实施宜精而不宜多,一些泛化的浅层次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应精心筛选,舍弃一些形式化习题或目前难以做到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实践潜质与探究特征的活动,并保障其有效开展。

(2)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其目标趋向有所不同,为此应进行目标定位:落实什么知识、培养何种能力或技能、形成何种方法、达到怎样的情感体验等。围绕活动目标,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增强活动有效性。如在实施“立竿测影”实践活动中,创设“正午时校园里(上海)操场上旗杆的杆影长度一年中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进而产生“杆影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关系”的探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立竿测影”的实践验证,指导学生根据杆影长度归纳出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对实践活动的实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关键是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会问、会做、会想。如在实施“气象观测”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普通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和风向风速仪等气象观测仪器,并参照教材中气温和风的观测记录示例,学生可记录和整理一日的气象观测数据;再布置学生收听收看当日的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比照自己的观测记录,作对比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观测的一般方法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

(4)对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有其固有的知识系统逻辑顺序,且受框架结构限制,而学生认知规律往往是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为一般规律。因此,需要教师勇于打破教材编排固有的框架结构,把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顺序。现以教材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星空观察和月相观察”为例说明。该综合实践活动在框架结构上照例依附于篇后,但在课时安排上可适度提前。如“星空观察”部分内容,可穿插在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天体系统”这一知识点后实施,一方面其为恒星与星座内容的拓展,便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天文爱好,另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上适逢第一学期开始,实际天象与“九月星空”图的大体吻合,便于学生使用星座图。

参考文献:

[1]白光润.高级中学课本·地理[M].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7.

[2]白光润.高级中学课本·地理·教学参考资料[M].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8.endprint

一、新教材实践活动特点分析

沪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除正文、图表和专栏内容外,教学辅助栏目主要为“实践”类活动内容,具体有三种形式,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内容,都源于实际的自然世界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较好地结合上海本土的地理环境特点,包含有供学生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素材及现实问题。在实践活动的分布上,“活动”穿插分布于教材的相关内容处,目的是促使学生课内或课外消化所学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特点。其中三种活动类型又各有侧重。

1.思考与实践

“思考与实践”供教师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和学生课后进行实践活动,依附于每个主要知识点后,以论证课堂学到的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其中思考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练习题,也不是为复习巩固课堂讲授内容,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习惯;其答案多为开放性的,有的甚至没有确切答案,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或通过信息收集、想象和推理来解决。其中实践题是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现实可能的实践活动,其切口比较小,操作简便易行。

2.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探讨”以专题探究形式,依附于相应篇章后,为每篇内容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6个“研究与探讨”栏目都不重复课本内容,而是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问题本身就是当代自然与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引导他们关注科学发展和国计民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与一般地理作业相比,“研究与探讨”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地理分析、判断、思辨决策方面的素质,是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设置,依附于相应篇章和每册教材最后,目的是让学生接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等综合能力。前4个活动是为利用学校天象馆、地理园或野外场景而提供的实践内容,后2个是校外实践活动,力求结合上海乡土地理特色,教给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使理论知识变成他们的实际能力。

二、新教材实践活动处理与策略

1.实践活动的教学处理

新教材实践活动类型多样,在教材中出现位置不同、目的各异,教学中对实践活动的处理时机也应多样。

(1)引入型。安排在一节课导入或某一知识点教学引入部分,其引入是为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或是将学生引导到某个知识点的思维中。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1):“用地球仪和代表太阳的一种光源(灯光或手电筒等)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主要异同点填入下表(表略)”,可利用此演示导入“地球的运动”专题内容教学,作为课前引入型。

(2)探究型。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实践题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可在课堂进行,如上册P20的思考与实践题“你知道上海的苏州河是如何利用潮汐现象进行换水的吗?”就要求学生应用课堂所学潮涨潮落原理探究解决;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5.小测量:“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观察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则需在课外进行实际测量,从课外自然界验证所学知识。

(3)巩固型。应安排在某知识点或某个章节学完之后进行,如下册P69的思考与实践题1“比较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说说它们的异同”,其目的是把所学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点重温和再现,是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措施。这类活动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4)实践型。这类活动内容与生活相关,并在人们身边经常发生,一般安排在课外进行,最好由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学生带到实践地点去观察、调查、实验。如上册P146的综合实践活动“郊区环境调查”、下册P93的思考与实践题“调查上海南京路的商业活动情况”等,就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5)知识归纳型。这类活动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面案例分析、思考探究、阅读分析形成完整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这一章节内容,一般安排在课堂结束前或某些知识点学完后。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2)“再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现象,以及地球位于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位置,说明各位置时南北半球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具体状况,并把结论填入下表(表略)”,通过填表,能系统归纳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2.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针对实践活动本身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做相应调整。

(1)对实践活动的取舍。由于教材中实践活动数量较多,在目前教育环境和课时紧张情况下,实践活动的实施宜精而不宜多,一些泛化的浅层次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应精心筛选,舍弃一些形式化习题或目前难以做到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实践潜质与探究特征的活动,并保障其有效开展。

(2)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其目标趋向有所不同,为此应进行目标定位:落实什么知识、培养何种能力或技能、形成何种方法、达到怎样的情感体验等。围绕活动目标,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增强活动有效性。如在实施“立竿测影”实践活动中,创设“正午时校园里(上海)操场上旗杆的杆影长度一年中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进而产生“杆影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关系”的探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立竿测影”的实践验证,指导学生根据杆影长度归纳出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对实践活动的实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关键是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会问、会做、会想。如在实施“气象观测”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普通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和风向风速仪等气象观测仪器,并参照教材中气温和风的观测记录示例,学生可记录和整理一日的气象观测数据;再布置学生收听收看当日的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比照自己的观测记录,作对比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观测的一般方法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

(4)对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有其固有的知识系统逻辑顺序,且受框架结构限制,而学生认知规律往往是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为一般规律。因此,需要教师勇于打破教材编排固有的框架结构,把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顺序。现以教材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星空观察和月相观察”为例说明。该综合实践活动在框架结构上照例依附于篇后,但在课时安排上可适度提前。如“星空观察”部分内容,可穿插在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天体系统”这一知识点后实施,一方面其为恒星与星座内容的拓展,便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天文爱好,另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上适逢第一学期开始,实际天象与“九月星空”图的大体吻合,便于学生使用星座图。

参考文献:

[1]白光润.高级中学课本·地理[M].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7.

[2]白光润.高级中学课本·地理·教学参考资料[M].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8.endprint

一、新教材实践活动特点分析

沪版高中地理新教材除正文、图表和专栏内容外,教学辅助栏目主要为“实践”类活动内容,具体有三种形式,统计如表1所示。

从表1可以看出,实践活动的内容,都源于实际的自然世界和不断发展的社会生活,尤其是较好地结合上海本土的地理环境特点,包含有供学生动手、观察、实验、思考、分析和探究的一系列地理素材及现实问题。在实践活动的分布上,“活动”穿插分布于教材的相关内容处,目的是促使学生课内或课外消化所学内容,突出学生主动参与的学习特点。其中三种活动类型又各有侧重。

1.思考与实践

“思考与实践”供教师课堂启发学生思考和学生课后进行实践活动,依附于每个主要知识点后,以论证课堂学到的理论,增强实践能力。其中思考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练习题,也不是为复习巩固课堂讲授内容,而是重在培养学生思考、创新的习惯;其答案多为开放性的,有的甚至没有确切答案,需要学生在实践中验证,或通过信息收集、想象和推理来解决。其中实践题是结合教材内容引导学生在课外进行一些现实可能的实践活动,其切口比较小,操作简便易行。

2.研究与探讨

“研究与探讨”以专题探究形式,依附于相应篇章后,为每篇内容知识的综合运用,具有综合性、开放性和实践性特点。6个“研究与探讨”栏目都不重复课本内容,而是活学活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有的问题本身就是当代自然与社会科学前沿问题,或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话题进行探讨,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阅历,引导他们关注科学发展和国计民生,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思辨能力。与一般地理作业相比,“研究与探讨”活动侧重培养学生开拓性的地理分析、判断、思辨决策方面的素质,是提高地理综合能力的重要学习方式之一。

3.综合实践活动

“综合实践活动”为培养学生综合实践能力而设置,依附于相应篇章和每册教材最后,目的是让学生接近大自然和社会生活,培养学生的地理观测、地理考察等综合能力。前4个活动是为利用学校天象馆、地理园或野外场景而提供的实践内容,后2个是校外实践活动,力求结合上海乡土地理特色,教给学生观察、分析问题的方法,使理论知识变成他们的实际能力。

二、新教材实践活动处理与策略

1.实践活动的教学处理

新教材实践活动类型多样,在教材中出现位置不同、目的各异,教学中对实践活动的处理时机也应多样。

(1)引入型。安排在一节课导入或某一知识点教学引入部分,其引入是为把学生带入课堂情境中,或是将学生引导到某个知识点的思维中。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1):“用地球仪和代表太阳的一种光源(灯光或手电筒等)模拟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把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主要异同点填入下表(表略)”,可利用此演示导入“地球的运动”专题内容教学,作为课前引入型。

(2)探究型。利用教材中的相关实践题材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研究。有的可在课堂进行,如上册P20的思考与实践题“你知道上海的苏州河是如何利用潮汐现象进行换水的吗?”就要求学生应用课堂所学潮涨潮落原理探究解决;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5.小测量:“用‘立竿测影的方法观察当地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则需在课外进行实际测量,从课外自然界验证所学知识。

(3)巩固型。应安排在某知识点或某个章节学完之后进行,如下册P69的思考与实践题1“比较水田农业和旱作农业,说说它们的异同”,其目的是把所学世界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知识点重温和再现,是检查课堂效果的重要措施。这类活动题要求学生及时完成,以达到巩固之目的。

(4)实践型。这类活动内容与生活相关,并在人们身边经常发生,一般安排在课外进行,最好由教师有目的、有组织地把学生带到实践地点去观察、调查、实验。如上册P146的综合实践活动“郊区环境调查”、下册P93的思考与实践题“调查上海南京路的商业活动情况”等,就要求学生将学过的知识在实际中加以应用。

(5)知识归纳型。这类活动是对所学知识进行归纳、总结,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前面案例分析、思考探究、阅读分析形成完整的梳理,有利于学生更好掌握这个知识点或这一章节内容,一般安排在课堂结束前或某些知识点学完后。如上册P38的思考与实践题1.小演示(2)“再演示地球公转运动中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现象,以及地球位于北半球二分二至日的位置,说明各位置时南北半球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具体状况,并把结论填入下表(表略)”,通过填表,能系统归纳地球公转运动的规律和地理意义。

2.实践活动的教学策略

针对实践活动本身和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实际教学中应做相应调整。

(1)对实践活动的取舍。由于教材中实践活动数量较多,在目前教育环境和课时紧张情况下,实践活动的实施宜精而不宜多,一些泛化的浅层次活动反而不利于学生实践能力和探究思维的培养。为此,教师应精心筛选,舍弃一些形式化习题或目前难以做到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具有实践潜质与探究特征的活动,并保障其有效开展。

(2)对活动内容的设计。不同的实践活动,其目标趋向有所不同,为此应进行目标定位:落实什么知识、培养何种能力或技能、形成何种方法、达到怎样的情感体验等。围绕活动目标,教师应精心设计能促进学生思维发展的问题情境,增强活动有效性。如在实施“立竿测影”实践活动中,创设“正午时校园里(上海)操场上旗杆的杆影长度一年中什么时候最长、什么时候最短?”进而产生“杆影长度与正午太阳高度大小的关系”的探究问题;在此基础上通过“立竿测影”的实践验证,指导学生根据杆影长度归纳出上海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对实践活动的实施。落实以学生为主体的课改理念,关键是构建民主和谐的师生关系,注重思维过程与方法,启发学生会问、会做、会想。如在实施“气象观测”综合实践活动时,教师指导学生学会使用普通温度计、干湿温度计和风向风速仪等气象观测仪器,并参照教材中气温和风的观测记录示例,学生可记录和整理一日的气象观测数据;再布置学生收听收看当日的广播电台或电视台的天气预报,比照自己的观测记录,作对比分析;最后,引导学生讨论观测的一般方法和观测误差产生的原因。在此过程中,能有效培养学生的观察、动手操作和综合分析能力。

(4)对教学顺序的调整。教材有其固有的知识系统逻辑顺序,且受框架结构限制,而学生认知规律往往是先有感性认识,再上升为一般规律。因此,需要教师勇于打破教材编排固有的框架结构,把教材内在的逻辑顺序转化为学生的认知顺序。现以教材第一篇综合实践活动“星空观察和月相观察”为例说明。该综合实践活动在框架结构上照例依附于篇后,但在课时安排上可适度提前。如“星空观察”部分内容,可穿插在专题1“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中“天体系统”这一知识点后实施,一方面其为恒星与星座内容的拓展,便于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天文爱好,另一方面在教学时间上适逢第一学期开始,实际天象与“九月星空”图的大体吻合,便于学生使用星座图。

参考文献:

[1]白光润.高级中学课本·地理[M].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华地图学社,2007.

4.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四

广东省广雅中学 苏科庚

广州市从2005年秋季开始全面实施高中生物课程改革,使用的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以下简称新教材),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期间,笔者既感受到了课程改革带给课堂教学的巨大变化,也遇到了一些问题和困惑,本文就谈谈这些困惑和思考,希望能与同行进行交流和探讨。

一、教学内容的安排

与旧教材相比,新教材无论是在知识体系上还是在编写框架上都有较大的改动。从编者的角度来看,新教材的体系与课程标准的理念和要求是十分吻合的,在使用过程中,有不少教师认为,旧教材的编写体系比新教材好,执教起来比较顺畅,但也有不少教师

感到难以适应,甚至无所适从。

以“细胞膜”的教学为例,课程标准的要求是“简述细胞膜系统的结构和功能”,新教材对本内容的处理是:在第3章“细胞的基本结构”第1节设置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一节,简要介绍细胞膜的化学组成和功能,并设置了实验“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细胞膜的结构特点(流动镶嵌模型)和功能特点(选择透过性)则安排在第4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第2节“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和第3节“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从笔者所获得的反馈意见来看,不少教师不满意这样的设置,在实际教学中更多的是将本节内容与第4章的相关内容进行重组,即将“细胞膜──系统的边界”与“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内容合二为一。教学顺序则普遍有4种情况:

1.“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细胞器──系统内的分工合作”。

2.“细胞膜──系统的边界”→“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3.“细胞膜──系统的边界” →“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 →“生物膜的流动镶嵌

模型”→“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4.按新教材的顺序讲述。

注:旧教材中的顺序为:“细胞膜的分子结构(流动镶嵌模型)” →“细胞膜的主要功能(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

从上述教学内容的调整来看,不少教师将新教材“还原”为旧教材的编排顺序,这一方面反映了不少教师仍受旧教材体系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多少反映了教师对旧教材的认同。至于哪一种处理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现在下定论似乎还为时

尚早。

笔者认为,与其说出现上述情况是由于教师本人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而进行不同处理的结果,不如说是由于教学上的混乱,是由于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过程中遇到的彷徨与困惑。虽然我们提倡教师“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但教师作为教材与学生的“中间人”,其教学设想与教材编写体系越相左,带给教学的冲击就越大,最终受影响的还是学生。因此,如何解决教师与教材之间的关系,确实需要编者与教者进行深入的探讨和研究。

二、实验与探究活动的开展

倡导探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基于此,各个版本的教材相应地设置了不少探究活动或实验供学生进行学习,如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模块一共设

置了14个实验活动(见下表)。新教材“必修1·分子与细胞”实验一览表

从理想情况来看,如果教师能结合教学内容引导学生开展相关的探究活动,不仅可以促进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而且可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动手能力、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不过,在实际教学中,不少探究活动的开展却遭遇重重困境。主要表现为下

面几种情况。

(一)条件不允许,无法开展

例如,对实验“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由于鉴定DNA和RNA时需要用到甲基绿和吡罗红两种染色剂,而这两种试剂由于价格比较昂贵,市面上不容易买到,所以不少学校索性取消了实验,条件差一些的学校就更不用说了。再如“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的方式”实验,本实验要求分小组进行,但每个小组至少需要5个锥形瓶,很多学校由于实验器材匮乏,加上实验探究的时间过长(实验装置需培养8~10小时),学生几乎没有时间进行观察记录,最后只好不了了之,条件较好一点的学校,也多是采取指定某一小组进行实验,然后汇报结果的方式,使原本应该全体学生共同参与的探究活动演变成个别学生的探究,从而失去了其应有的教学效果。

(二)实验或探究活动过多,难以取舍

教材一共安排了14个实验或探究活动,但不少教师反映,全部实验都开设的可能性很小,这就使得教师不得不对实验活动有所取舍。比如上述“体验制备细胞膜的方法”“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等,由于不属于课程标准规定操作的实验而往往被省略不做,不少学校因为课时紧张、实验设备不足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部分必做的实验也无法开展,只能通过教师的讲述来替代学生的探究,这实在是不得已的。因此,哪些实验可以不做、哪些实验应该做但限于条件无法开展、哪些实验必须开展、哪些实验不开展对学生会产生什么影响等问题成为制约教

师对探究活动进行取舍的主要因素。

(三)探究活动流于形式

新课程倡导探究性学习,但并不意味可以滥用探究性学习。一些教师为了追求课堂中的生生、师生互动,动不动就抛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探究,既不考虑问题的难易,也不考虑探究的必要性,结果,学生跟着忙乎了半天,到最后连教师也不知道学生探究出了什么,还美其名曰:“探究重在过程,而不是结果”。另外一个奇怪的现象是,探究活动似乎成了公开课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好像没有探究活动就不能算是符合课程标准的课堂教学,实验设计、小组讨论、成果展示也成了公开课上探究活动的“三步曲”。这种为了显示探究而进行探究的教学活动,使得探究性学习逐渐流于形式。探究活动开展的前提是学生有疑问、有困惑,问题悬而未解或在认知上有冲突,确实需要通过讨论和小组活动来寻求解答,在这种前提下,探究才成为学生迫切渴望开展的一项活动,也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才会高涨而有效。否则,探究活动会逐渐成为新课程改革中一种无谓的摆设和花架子,最终成为制约教学改革的瓶

颈。

三、教学讲授上“度”的把握

新教材在一些相同内容的知识点上,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对旧教材进行了较大幅度的删改。如有关细胞器的内容,在旧教材中比较详细地对每一种细胞器进行了介绍,而课程标准的要求为“举例说出几种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举例说出”相当于原教学大纲中的“了解”水平,属于较低层次的要求),因此新教材中只是提供各种细胞器的图片,简要介绍其功能特点,寥寥数语,笔墨不多。但不少教师在教学中主动地把内容“还原”为旧教材中的讲述,甚至增加了大量额外知识,如中心体的结构特点、各种细胞器有无膜的比较等,结果课堂上学生的活动被迫让位于教师的补充讲述,原本应该1个课时完成的教学内容也被延长为2-3个课时,既增加了学生学习的负担,又导致了

教学课时上的紧张。

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教师在使用新教材进行教学时在“度”的把握上出现偏差的原

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受旧教材教学的影响,面对新教材时,观念上还未完全转变过来,对知识系统的要求仍停留在过渡教材的层次上。

2.新教材中的叙述较简单,学生很容易就理解,而部分学生活动限于各种原因而无法开展,因此为了避免在课堂上“没什么好讲”,不得不增加额外的内容“充实”自己的课堂教学。

3.对高考命题的担忧。教材编写者在撰写教材前,对课程标准进行了长期深入的研究、调查和论证,但高考命题者往往只有两三个月时间进行试题的命制,在这较短的时间内由于对课程标准要求的理解不到位而使命题出现偏差,最终导致学生高考失分,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这也是很多教师十分担忧的事。在这种“不怕一万,就怕万一”的心理作用下,教师对教学内容过分讲多、讲深、讲透的现象依然充斥着课程改革的课堂。

上述原因中,最后一点是极为关键的因素,如何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还需要编者、命题者以及一线的教师进行更多的对话,以达成一致的认识,使教师最终能“放下

心”来严格按照课程标准进行教学。

新课程的实施,对于许多教师而言,是一个新生事物,在了解、认识并熟悉这个新事物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彷徨和不适应,难免会出现偏差甚至走弯路,在这种情况下,加强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交流、加强专家与教师之间的对话与指导显得尤为重要,我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慢慢适应新的教学方式,必须努力使自己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成长、成熟起来。作为实验区的教师,我们任重而道远。最后,笔者愿以课程标准组专家、人教版教材主编朱正威老师的一句话与各位同行共勉:“新课程的实施,给了我们教师几多机遇、几多挑战。机遇和挑战是一个事物的两个方面,抓住它、平衡它,中学生物教学将

5.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五

[摘要]:本文通过对布鲁纳所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流派的分析,列举对结构主义课程论与教学论流派的认识,运用自己所学的知识,分析其教育目的及对教育的贡献,阐述自己对结构主义课程论与教学论的观点和看法。

[关键词]:布鲁纳 结构主义 课程与教学论 发现学习启示

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特别是从19世纪以来,课程与教学论产生了众多的流派,它们在理论上和实践上均有比较大的影响。其中,有八种影响比较大的现代课程与教学理论流派,分别为赫尔巴特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儿童社会活动中心课程与教学论、发展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范例教学论、社会改造主义课程与教学论、人本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后现代主义课程与教学论。

这八种流派各有其特点,在课程与教育问题上发挥着独特的作用。在这些流派中,我比较赞同布鲁纳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在此,我想对以布鲁纳代表的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进行分析,探讨其在课程与教育问题上发挥的作用及对产生的影响,并对此引发对课程与教学论思考。

一、布鲁纳结构主义课程与教学论的基本观点

(一)大胆的假设

布鲁纳宣称:“任何学科以一定的知识的正当形式,能有效地教给处于任何发展时期的任何儿童。”这个大胆假设往往被人误解,然而它的实质是“使问题配合学生的能力,或者找出该问题的某方面以便作出这种配合”。它要求内容的选择和组织,与课程实施方式相配合,形成“在智育上是正确的方式”。

(二)课程编制

1.课程内容:反映学科的基本结构。

每一门学科中都存在着某些“广泛和强有力适应性的观念”,这些观念形成着学科的结构体系,它们不仅能解释这门学科中某些特定的客观事物,而且能规律地反映出这门学科中一般的客观事物。作为教师,不管教授什么学科,都务必使学生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结构。因为一旦学生理解了这种基本结构体系,就能够理解事物之间是如何相互联系和相互影响的,更有利于学习知识,能不断扩大和加深知识。这样使学生主体认知上的知识结构不断更新变化,为学生自主学习创造了可行的条件。在社会实践中,随着学生知识结构的不断完善,对学科知识结构的发展创造了可能,从而也使学科的基本结构发生与时俱进的改变。2.课程编排:螺旋式组织。

学科的基本原理及概念要螺旋式组织,学习与探究态度也要螺旋式组织。布鲁纳指出,课程编排既要符合儿童认知发展的特点,又要使教材能够进行适当的转化,以利于寻找适合 1 儿童、促进儿童智慧生长的教学策略。他提出了课程编写的原则:一是把学科普遍的和强有力的观念态度作为课程的中心;二是将教材分解为不同的水平,使之与不同学生的接受能力结合起来。在课程内容的组织上,他强调逻辑顺序和心理顺序之间的沟通,提出了以学科基础理论知识为中心的“螺旋式”课程编排,一方面体现了直线式编排方式的逐步提高、深化的顺序,一方面又现实了圆周式编排的扩展、加宽的特点。3.课程实施:发现教学

如果没有发现学习型的老师,就教不出发现学习的学生。发现教学的基本步骤有:(1)提出使学生感兴趣的问题,或让学生在疑问中提出自己的问题;

(2)将确定的问题分解为几个具体的小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各种假设和方案;(3)协助学生收集和组织有关资料,以供给发现和解决问题;(4)组织学生审查这些资料,从中得出应有的结论;(5)引导学生进行分析,证实结论,最后使问题得到解决。

实质就是以问题解为核心,强调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探究性,以及教师教学的启发性和引导性。4.强调课程评价

课程评价是指导我们进行课程建设和实施教学服务的。所以,在课程教学中过程中,课程评价,我们要把其当成是一种教育智慧,充分利用课程评价来整合课堂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过程。在这种认识的基础上,课程评价要遵循以下观点:(1)课程评价必须对教育目的做出贡献。

课程评价应该有助于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目的集中到一个问题,就是促进人类的发展,使人类能够运用他们潜在的力量去获得一种美好的生活。因而,教育评价应指向教育理想的完善。

(2)课程评价的真正性质是对被评价的课程提出质疑并为改进课程指明方向。

一方面,利用课程评价对课程提出质疑,不断在反思中优化课程结构。另一方面,学生通过质疑,提出自己的问题,再以问题题解决为核心,使学生达到自主发现学习。(3)课程评价要有效果,必须与教学过程相结合。

我们不能脱离课堂进行课程评价,必须在实施教学过程中进行。因为教学过程才能真实反映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剧本情况作出判断,从而才能客观的作出课程评价。(4)课程评价要产生作用,必须有一个组织完备的委员会,其成员包括有关学者、课程制定者、教师、评论者和学生等。

(三)重视培养儿童的直觉思维

直觉是不经过复杂智力操作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速的认知事物的思维活动,它是直接观察而不是间接认识,可经由某种捷径而不循惯常的逻辑法则快速地进行。直觉在生活实践中具有重要价值,也是创造活动的重要特征。逻辑思维是重要的,直觉思维也是重要的。已有的教育和课程与教学,忽视了儿童的直觉思维,所以要格外重视儿童直觉思维的挖掘、运用和培养。直觉与学科基本结构之间,存在辩证关系。直觉有助于理解和把握基本结构,但是直觉好的人可能生来有些特殊,不过只有以牢固的,熟悉的学科知识作为背景或基础,直觉 2 的创造性特征才能有作为。

(四)倡导“发现学习”法

1.如果让学生理解了知识的结构,这种理解就会使他不断去发现知识,独立前进。

在学生受教育的过程中,由于时间和资源有限,要使学生利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去健全自己的认知水平,只有让学生在接受教育中理解学科知识的基本结构。理解了这种基本结构,学生在自己支配的时间范围内就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智力,去不断完善自己掌握的知识体系结构,进而达到终身学习的境界。

2.学生只要掌握一些基本的原理,就可以推断所学知识的个别属性。

教育者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利用学习迁移的作用,使学生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能达到举一反三和触类旁通的境地。

3.学生不需要在头脑中记住大量的知识,只要掌握了学习的策略和方法,就自然使他获得大量的知识。

按这样的思路,教师的教学任务不是教给学生系统化的知识,而应该是让学生理解学习知识结构的策略和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态度,想法设法让学生亲自参与获得知识的过程中。

二、结构主义课程论给我们的启示

创新知识从何而来?“一是扎实的基础知识;二是创造性思维”。可见,布鲁纳倡导的掌握学科基础知识、激发学生自觉思维等教学观念与我们今天发展创新教育的思想是一致的。我们可以针对我国当前学校(尤其是中小学)课程教学中的问题,从中获取更多的启示。

(一)紧跟时代发展,提高课程质量

当前,我国学校的教学内容,在不同程度上存在着知识“老化”的现象,学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往往无法满足社会的实际需要。布鲁纳认为,学科的基本结构“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只能有一个模式。它可以随着学科基本知识和观念的不断扩大和加深而不断提高和完善”。课程的编写要反映时代的要求,应探索和吸取科学研究的成果,反映各科学术领域的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课程质量。

(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某门学科对学生来讲,是否值得学习,往往与它本身是否有用、是否有趣和学生对它是否产生兴趣有关。“一门学科要值得学习,除了有质的保证(注意教材的选择、课程的设计等)外,还要考虑学生的兴趣”。因此,课程的编写在体现教育本身的价值外,还要适应学生的个性特点,要把握好学科体系与学生发展的关系。根据布鲁纳的思想,我们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主体性教学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本着“以人(学生)为本,因材施教”的思想、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改变教师一言堂、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创设民主、和谐、活泼的氛围,鼓励学生发表意见、探索问题。

2.发现学习法鼓励学生成为发现者,引导他们自己去发现问题。教师要善于创设恰当 3 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引导学生围绕一定的问题,依据所提供的材料主动而有兴趣地思考、探索和研究问题。得出相应的结论,同时培养他们获取知识和创造发明的能力。

3.学习和探究的态度布鲁纳曾说,仅仅单纯地传递教材结构是不够的,重要的是进一步培养学生具有学习和探究的态度。态度是一个比较持久的个人的内在结构,一个人的态度规定着他认知的对象和对某个对象所持的情感及行为的准备状态。学生态度的培养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学生掌握基本结构的能力,二是学生对自身能力的自信感。良好的学习态度和发现态度,有助于他们知识的掌握和创新能力的发展。

4.改革课程设置设置由必修课、选修课、活动课三种课程为内容构成的综合性课程,突出必修课的基础地位,以体现国家对学科课程的共同要求,保证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同时,开设多种多样的、实用性强的选修课和活动课,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发展其个性和特长。5.优化教学手段改变传统的只靠“一枝粉笔、一块黑板、一张嘴”的教学方式,采用现代化的多媒体教学手段,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习兴趣,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

(三)营造浓厚的学习气氛,建设良好的校园文化

布鲁纳认为,在科学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科学和技术本身有着严密的逻辑体系,又同社会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要“给我们的学校造成更为严肃的学术气氛,以改善中小学的学习气氛”。学校应开展广泛的学术活动,给学生更多的选择吸收知识的机会。在学术活动中,应提倡师生平等交流。自由辩论。这种自由式的思想交流往往是新思想、新观念产生的源泉。

在校园文化环境建设上,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出发,力求直观、形象,努力使静态的事物变成活的教学内容,形成良好的文化育人氛围,使学生在宽松和谐、生动活泼的校园中,欣赏自然美,发现社会美,塑造人格美,真正成为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四)强化内部动机,改善评估机制

布鲁纳认为,“按照理想,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而不是诸如等级或往后的竞争便利等外来目标”[16]。所以,对学生的评价,也不宜过分重视各种奖励等外在刺激。外在刺激虽然对学习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它只是激发学生某一方面的特殊行为,并且是短期性的,学生如果如愿以偿(如考试合格)的话,学习往往将会停滞,对学生的长远学习并无益处。因此,教学过程中,更应强调内在奖赏的重要性,把重点放在学生的认知活动方面、让他在成功和失败的亲身体验中增强后继学习的动力。这样的刺激,驱动力强,持续时间长,能使学生切实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的教育需求,持久地激发学习的动力。

(五)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知识经济时代不但要求学生具有广博的知识,还要有良好的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在当今的教学过程中,单有基础知识的教授是不够的,还应重视学生自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的发展。如布鲁纳所说,在发现学习过程中,主要是靠直觉思维的作用,而且,今后的社会形势将越来越需要人们的直觉思维。培养学生的直觉思维和创造性思维,学校应注重创设民主、4 和谐、积极、活泼的教学情境。教师要使学生感到有创造的自由,要多给学生思考、提问和发言的机会,同时,采用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探索发现法等多种富有创造性的教学方法,真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六)认识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的弊端

1.“任何学科都可以智力上可靠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的任何儿童”这种大胆的假设是不可靠的,它忽视了非智力因素对人智力发展的影响。

2.它忽视了儿童智力活动与成人智力活动的差异。

在结构主义可从理论中,强调了认识事物时整体结构的重要性,但它没有把整体组成的因素——部分的作用充分考虑,没有进一步强化部分的差异性,即个体差异性对整体的影响。

3.就理论而言,它片面倡导一种狭隘的学术主义

工业革命以后,世界的发展速度加快,人们对于世界的了解必须跟上其发展的步伐。人们的发展必须满足社会多方面的需求。结构主义课程理论片面强调知识和智力,片面强调高级专门人才,不符合社会需要。还有,我们教育者在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时,学生掌握了知识的结构并不一定能成为高级专门人才,知识要通过恰当的方式转化为能力才能为社会服务。

4.它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现实

教育是生活的历程,是为准备生活的一种手段,也是延续社会的工具。教育应该本着现实的需要来从事教育,为人类生活的需要而服务。真正的教育便是建立在一定的社会的组织和客观现实的基础上,任何脱离社会生活和客观现实的教育,都是不切实际的教育。而学生是实施教育的一个重要因素,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学生的生活现实。任何脱离了社会现实和学生的生活现实的教育都是不可取的。

5.“学科结构”难于把握

在现实教育过程实施中,所谓的“学科结构”标准难于统一,这就导致“学科结构”的泛化,且每一种学科结构又不能以充分的优势超越于其他的,实施困难重重。还有以“学科结构””作为编写教材的原则,增加了教材内容的难度和抽象性,给教师的讲授和学生的理解带来了困难。

发人深思的是,布鲁纳在其研究反思中曾言,“我们最终必须重视:教育不是一个与社会无关的中立性题目,也不是一个孤立的题目。教育是一个深刻的政治问题。”从这话中我们更要体会布鲁纳创建结构主义课程论的艰辛和贡献,只有深层次的研究他的理论著作,才能理性的辨析他的理论对于社会的贡献。因为每一种思潮的兴起绝不是空穴来风,它能过站住脚跟也说明它对当时的时代要求有自己的优势,理性和评判的借鉴这些优势,对于研究者来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6.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六

2017年版历史课程标准与2003年版的历史课程标准相比,课程内容上有所增删。

必修课程由原来的专题史变成了通史,按时间排序分为中国史和世界史。

中国古代史部分所增加的内容:

石器时代中国境内有代表性的文化遗存

汉朝开疆拓土

秦汉时期的社会矛盾和农民起义

三国两晋南北朝政权更迭的历史脉络、民族融合、区域开发

辽、西夏、金、元诸政权的建立、发展和相关制度建设、北方少数民族在统一多民族国家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明清时期统一全国和经略边疆的相关举措、南海诸岛、台湾及其包括钓鱼岛在内的附属岛屿是中国版图的一部分等内容

中国近现代史的部分变化:

八年抗战改为十四年抗战。

增加了科学发展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内容。

世界史部分所删除的内容:

西方早期的殖民扩张

巴黎公社

1929年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苏联经济建设以及近现代科学技术

文学艺术等内容

选择性必修课程主要新增了“文化传播与交流”模块、选修课程的“史学入门”和“史料研读”两大模块都是新增内容。

地理

1.进行知识结构的调整

旧版地理科学体系庞大,内容广泛,对于教材的选材有很多的不足,比如说内容多、难点多,重点不突出,实用性差,往往给学生带来繁杂的记忆烦恼。

地理新教材注重传统的知识结构体系,并进行了很多的改革,做到了简化知识、综合考虑、突出重点。

2.将人地关系作为现代地理学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

此次地理新教材,始终把人地关系放在首位,教材的编写,始终是在人地关系的思想指导下,不十分强调地理知识的系统性,而是从人地关系的角度来选取教学内容,适应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3.密切结合实际

地理新教材从社会发展的需要,培养多方面合格的人才,很注重其实用性、新颖性。

把学生新学的知识运用于实际,密切联系实际,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

政治

1.课程性质变化

新课标中明确的指出高中政治课程是一门怎样课程,这门课程讲授了哪些内容,目的是培养什么的学生,以及高中思想政治课的根本任务这几个方面来介绍课程性质的。

课程性质的变化,突出体现了党中央十九大精神的重要性,将其融入到了学习的全过程中。重在把握思想政治课程的思想性和方向性,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行新时代的历史方位。

2.课程的基本理念变化

课程的基本理念由过去的五点变成了四点,而且在这四点中只能看到老的课程理念中的“政治方向”和“评价机制”的相关表述,但表述内容和方向也发生变化。

具体来说,新课标的课程基本理念变化如下:

(1)“加强思想政治方向的引导与注重学生成长的特点相结合”变为“坚持政治的思想政治方向”;

(2)由“建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机制”变为“建立促进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评价机制”,将“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提到了十分重要的地位。

(3)除此之外,新增加的表述有“构建以培育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为主导的活动型学科课程”以及“尊重学生身心发展规律,改进教学方式”。

(4)被删掉的基本理念有三点,分别是“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观点教育与把握时代特征相统一”、“构建以生活为基础、以学科知识为支撑的课程模块”、“强调课程实施的实践性和开放性”。

新课标中课程基本理念的变化的一个突出特点是,更加强调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以往的基本理念是以课程为核心,而新的基本理念是以学生为核心。

3.新增“学科核心素养”

新课标中增加了“学科核心素养”部分的内容,旧课标中没有核心素养的相关阐述。

新增“学科核心素养”这一部分主要目的是将党的教育方针关于人的全面发展要求具体化、细化到学科课程之中。长期以来,宏观育人目标是明确的,中观的学科育人目标比较笼统,容易造成微观的教学目标只关注具体的知识学习。

4.课程目标发生改变

旧课标分为总目标和分目标,分目标又包括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

新课标中的课程目标是围绕着“学科核心素养”为中心展开的,目标变成了:“通过思想政治课程学习,学科能够具有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目的在于培养四种学生:具有政治认同的学生,具有科学精神养的学生,具有法治意识素养的学生,具有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

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目标的变化,将教学目标进行融合,将教学的唯一目的指向培养具有“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素养”的学生,突出了“学科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5.课程结构的优化调整

旧课标中的必修课程包括《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四个模块,选修是六门课程。

新课标中在教考关系方面,把学习内容分为必修、选择性必修和选修三类,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统一高考相关要求以及学生兴趣特长发展需要相适应。

包括《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与社会》《政治与法治》《哲学与文化》四个模块,并规定了选择性必修是《当代国际政治与经济》、《法律与生活》《逻辑与思维》,选修是《财经与生活》《法官与律师》《历史上的哲学家》,最大的变化是将大学的很多知识放到了高中阶段。

6.学业质量要求的补充

(1)学业质量内涵

学业质量是学生在完成本学科课程学习后的学业成就表现。

学业质最标准是以本学科核心素养及其表现水平为主要维度,结合课程内容,对学生学业成就表现的总体刻画。

不同水平学业成就表现的关键特征,学业质量标准明确将学业质量划分为不同水平,并描述了不同水平学习结果的具体表现。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是阶段性评价、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和学员水平等级性考试命题的重要依据。

(2)学业质量水平

思想政治学科学业质量水平分为4级。

学业质量水平二是高中毕业生在本学科应该达到的合格要求。学业质量水平三是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的命题依据。

学生到水平四的相关表现可纳入综合素质档案中予以呈现,作为普高等学校招生录取、自主招生的参考。

新课标增加“学业质量”,明确学业质量是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状况的综合衡量,确立了新的质量观,改变过去单纯看知识、技能的掌握程度,引导教学更加关注育人目的。

7.地理新教材与“问题教学” 篇七

关键词:高中地理,教材,历史地理材料,比较,分析

一、“历史地理材料”的含义与意义

本文的比较对象“历史地理材料”包括三层含义.一是指教材正文以外的阅读 (知识窗、案例) 、活动、问题研究等课程素材;二是指课程素材中具有历史时期地理事象形成、发展和演变等时间信息的素材;三是上述历史时期是指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历史时期.

“历史地理材料”除了具有课程素材可以拓展学生知识面、激发学生兴趣等普遍意义之外, 还具有一些特别的意义.一是体现地理学科的时间性特征.地理学科的时间性特征较空间性特征往往受到忽视, 事实上任何地理事象的形成、发展和演变都有一个时间过程, 地理学科只有做到空间性和时间性的结合, 地理研究才能走向深入和繁荣.“历史地理材料”正是地理学时间性的重要体现.二是体现了当代学科交叉、渗透和综合的发展趋势.尽管国内对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存在争议, 但不可否认的是历史地理学是在历史学和地理学两个母体中孕育、发展起来的学科, “历史地理材料”的使用正是这一趋势的最好体现.三是在培养学生能力和素质教育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历史地理观念是一项基本的地理素养和思维能力, 其核心是“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通过“历史地理材料”的学习, 可以培养学生从时空融合和人地互动的视角分析地理事象的习惯和能力, 促进学生历史地理观念和探究能力、综合分析能力的培养.

二、高中地理新教材中“历史地理材料”的比较与分析

第八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亮点之一是实行“一标多本”的教科书政策.高中地理新课标教材现有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中图版四个版本.限于篇幅, 本文以必修第二册教材 (人文地理) 为例, 对目前江苏省各地市所使用的人教版、鲁教版、湘教版三个版本教材中的“历史地理材料”进行了比较与分析.因为教材自身的编排原因, 人教版和湘教版的《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一章 (鲁教版其内容安排在必修第三册) 、人教版《德国鲁尔工业区》教材案例 (鲁教版和湘教版其内容安排在必修第三册) 等少数内容没有参加比较.

注:人教版中案例和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素材合并汇总.

注:人教版中案例和活动结合在一起的素材列入“活动”项目统计.

从表1和表2中可以看出, 在内容分布上人教版教材中的“历史地理材料”最多, 共有17项, 鲁教版和湘教版次之, 分别为12项和10项;材料涉及了高中地理必修二的各个章节, 但是分布并不均匀, 涉及人口方面的材料有17项之多, 城市和交通方面各占7项, 农业和工业方面最少, 分别为6项和2项;各版本内部, 人教版教材中“历史地理材料”分布较为均匀, 各章节均有一定数量的材料, 尤其在农业方面, 对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过程进行了详尽介绍并开展了相应的探究学习.鲁教版和湘教版的“历史地理材料”集中在人口方面, 占了各自材料总数的一半以上, 其他方面材料偏少甚至缺失.

在呈现形式上, 以“活动” (包括人教版中案例和活动结合的材料) 形式呈现出来的“历史地理材料”最多, 共有21项, 以“阅读” (知识窗、案例) 形式呈现出来的材料有17项, 以“问题研究”呈现出来的有1项, 即人教版中关于焦作市因煤而兴的内容 (在此基础上开展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之路的探讨) ;各版本内部, 人教版教材17项材料中“活动”材料有11项 (包括案例和活动结合的8项材料) , “问题研究”材料1项, 表明人教版中材料的使用侧重于以材料作为载体, 开展相关的探究讨论;鲁教版12项材料中, “阅读”和“活动”材料数量相当, 湘教版10项材料中, “阅读”材料 (6项) 略多于“活动”材料 (4项) , 表明其“历史地理材料”的使用更侧重于以拓展学生知识面为目的, 利用材料开展探究讨论方面相对弱一些.

在“一标多本”的新课改背景下, 各版本教材在满足课程标准的前提下, 教材的编写在素材选择、体例安排等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性和可以发挥的空间, 因此各版本教材在内容上可以说各具特色、各有所长, 在“历史地理材料”的采用上也是如此.各版本都选择了大量的“历史地理材料”列入教材内容, 例如人教版的我国古代的几次人口迁移、美国的人口迁移、上海市城市等级和服务范围的变化、英国的城市化进程、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形成过程、北京商业中心与交通的发展变化等材料、鲁教版的我国历史人口数量的变动、“闯关东”移民事件、我国的国际人口迁移、世界上最早出现城市的地区等材料、湘教版的美洲粮食作物的传播与人口增长、中国古代城市空间结构、交通运输与城市发展、扬州的变迁等材料都具有较好的可读性、知识性和探究性.粗略统计一下, 必修二教材中人教版的“历史地理材料”占课程素材总量的比例最高, 接近40%, 鲁教版中的比例也接近20%, 这充分说明了尽管历史地理学的学科归属尚存争议, 但是“历史地理材料”作为地理教学的重要素材在教材中得到了应有的体现, 成为高中地理教材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当然, 现行教材中的“历史地理材料”还存在着所选材料的知识性、典型性、探究性和覆盖面不足等问题.例如人教版中的世界城市化浪潮, 鲁教版中的吉隆坡的变迁、菲律宾的水稻梯田, 湘教版中的美国20世纪30年代的生态移民、印巴分治与人口迁移等“阅读”材料存在着可读性、知识性或典型性不足的问题;鲁教版和湘教版中的“历史地理材料”占课程素材的比重和覆盖面上还有较大的提升和扩大空间;除人口以外, 目前城市、农业、工业和交通方面的材料数量偏少, 今后可以考虑将我国古代都城的选址条件、水稻分布变迁、某一重要农业区的农业发展历程、近代煤炭或钢铁工业的发展、近代铁路的修建等材料纳入, 弥补现有材料覆盖面不足的问题;一些“活动”材料还存在缺少背景知识, 问题设计过于简单、缺少层次性等问题, 今后应增加背景知识的介绍, 加强开放性问题的设计, 注重与现实生活的结合, 使“活动”材料的内容更加翔实, 更能体现出材料的探究性和实践性.

参考文献

8.浅谈地理新教材教学观念 篇八

关键词:地理教学;创新学习:能力拓展

新的中学地理教材要适应时代的需要,新的教材要有“新的教法”。这要求教师要针对初中生的认知和心理特点,花更多的精力去设计教学过程,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技艺,在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活动中,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发展。

一、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培养良好个性

在新的课程标准下,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把自己放在与学生平等的地位,参与学生学习讨论,与学生共同研讨问题,不能有高高在上的感觉,这样才能有利于教师与学生合作。尤其要积极创设具有启发性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成为学生思维的起点。生动有趣的问题情境一定比按部就班的讲解更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极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自己动脑获取的知识,无论是理解的程度,还是在大脑中保持的时间,都比教师“教”给学生使之被动地得到效果要好。如学习“世界的人口”一节时,让学生仔细阅读漫画“处境艰难的地球”,教师可以设计如下问题:“世界人口急剧增长,会给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带来哪些问题?”学生争相提出各种答案:住房难、就业难、资源短缺、交通堵塞、环境恶化、大气污染,以及医疗卫生、教育等方面产生的问题。教师接着请学生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合理化建议,学生能根据我国的政策说出“计划生育”等答案。学生在寻求答案的过程中充分挖掘了潜能,发展了自己的能力,获得了很好的效果。

二、开拓创新,激励学生勇于探究

课前预习让学生充分地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有意识地鼓励学生充分地发表意见,即使学生分析得与教师有分歧,也要允许学生保留意见。学生对某一问题有独到的见解,教师不能死扣所谓的“标准答案”,要肯定其独创性。这样既能使学生产生兴奋感,树立自信心,提高学生的独立性,又能发挥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更能使学生自己将知识系统化、条理化,运用所学知识学会学习。

三、借助多媒体,化抽象为具体

多媒体教学具备趣味性特点,普通的教学手段难以与之媲美,它能有效填补传统教学的不足,把难以理解的内容或不易观察到的事物充分展现出来,从而调动学生的视觉能力,为深刻地掌握好知识创造良好的氛围。如讲解“若全球气侯变暖了,地球上的哪些地理事物将发生变化?”这一问题时,我利用多媒体课件中丰富多彩的动态画面,使学生得出答案:海平面上升、两级冰雪融化、热带面积扩大等,从而激发起学生的学习热情。

四、经历过程,既强化地理知识,又提高思想素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在地理教学中,要让学生在实践中主动积极的探索,在发展能力的同时训练思维的灵活性,而常给学生布置一些实践性的作业,让学生走出课堂,参加地理实践活动,正是提高学生思想品德素质的最佳契机。

如观察采集当地的岩石标本,参观地质或自然博物馆,调查家乡的大气污染状况及采取的措施。办一期墙报或小报等。此类活动应在课外开辟专门时间,并加强组织,明确活动的目的与要求,进行活动项目的分工,确保活动达到预期效果。因这些活动都是结合本课课文内容设计的,所以也是对本课地理知识的及时巩固和运用,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其教育效果远远胜过空洞的说教。

五、作业设计讲求开放性

学习过程本身就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学习过程中应把学生置于“发现者”和“探索者”的位置,通过直观形象的图像,形成各种地理表象的空间位置关系,使字生易于学习地理知识。

例如,可以让学生自己动手在乒乓球或小皮球上划经纬线和大洲轮廓,制作简易的地球仪,再利用阳光、灯光或蜡烛就可以演示地球的自转、公转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地方时差、昼夜长短变化等现象。又如讲到太阳能和太阳灶原理时,可以让学生用放大镜做聚焦使火柴或纸燃烧的实验。实践证明,通过地理实验使学生自己得出结论,既可以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较好地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又能够有效地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巩固知识。

上一篇:北京市薪酬增长下一篇:中考作文指导:情节波澜起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