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科研小论文题目

2024-06-23

教学科研小论文题目(9篇)

1.教学科研小论文题目 篇一

附件4:甘州区小课题参考目录

小学英语(30项)

1.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的行动研究

2.农村小学英语“学困生”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3.小学英语课堂师生互动的问题与对策 4.小学英语活动课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5.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口语能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6.小学英语游戏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7.小学英语情境作业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8.帮助小学生有效记忆英语单词的行动研究 9.小学英语分层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10.农村小学英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 11.小学英语任务型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12.小学英语情趣教学研究 13.小学英语教学中探究性学习探讨 14.小学英语教学中任务设计的研究

15.小学高年级学生口语表达能力与技巧的现状与对策的研究 16.关于加强小学英语词汇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17.小学英语阅读能力低现象的对策研究 18.PEP四年级教材的整体性研读的实践与探究 19.小学英语课堂活动结构的心理效应及有效实施 20.民工子女学校流动生英语学习策略的探究

21.农村小学英语认读纠错的教学策略研究 22.小学英语学习习惯养成的实践研究

23.小学低段英语教学中学生倾听习惯培养的研究 24.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错误资源”的再生利用 25.小学英语课堂中音素教学的探究 26.小学高段英语课堂导入法的探究 27.通过儿歌教学促进低段学生英语口语学习28.儿歌教学促进低段英语口语学习的研究 29.渗透语法教学的教学案例的研究

30.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的策略与研究 小学科学(10项)

1.提高学生小组实验有效性的策略研究 2.指导寄宿制学生做好科学课前材料准备的研究 3.小学高段科学实验中的发现及提问

4.在发现中学习——小学高段科学发现学习法的培养策略

5.关于小学科学单元起始课教学的研究

6.基于“轻负高质”的小学科学课前材料准备的实践研究 7.对比实验中如何引领学生控制好变量的研究

8.基于“轻负高质”提高学生科学课课外延伸实践能力的实践与探究

9.农村小学科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10.如何培养小学生科学探究能力

小学美术(10项)

1.农村小学“乡土”拼贴画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在小学美术教学中发展地方传统美术项目的研究 3.小学中年级段线描画教学探究

4.激发学生兴趣,让学生快乐作画在儿童画教学中的作用 5.小学生卡通画教学实验研究

6.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建构美术和谐课堂的实践研究 7.如何正确运用范画提高美术教学质量的研究 8.“档案袋”在美术课中促进学生主体发展的研究 9.提高学生美术作业质量的研究 10.小学美术体验性小学的研究 小学体育(15项)

1.当前农村小学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2.农村小学体育课堂纪律状况的调查研究

3.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开发地方传统体育项目的行动研究 4.学校体育与促进小学生个体心理发展的研究 5.小学体育课堂中活动性游戏的研究 6.对低段体育教学课堂调控有效性的研究 7.小学高段篮球队有效训练的研究 8.低年级体育课学生自主学习的研究 9.小学体育课准备活动开展的实践与研究 10.培养小学高段学生锻炼习惯的研究与实践

11.小学课余女子篮球训练的研究与实践 12.小学体育教学中培养学生体育兴趣的策略研究 13.低段小学体育课外作业布置的研究 14.构建小学体育服务型课堂的实践研究 15.农村小学高年级体育课实践研究 小学音乐(15项)

1.关于小学音乐综合活动实践课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小学中年级班级歌唱教学的研究

3.多元评价促进小班学生音乐表现能力发展的研究 4.儿童游戏化音乐教学的研究 5.让少儿舞蹈充分走进音乐课堂

6.把握音乐课堂的“度”,提高课堂有效性的研究 7.小学音乐教学中使用乐器辅助教学的探究 8.小学低段如何培养学生学会音乐鉴赏的探究 9.有效组建校际合唱团并服务音乐课堂的探究

10.在音乐课堂中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心理环境的研究 11.音乐课开展有效即兴创编活动的研究 12.歌曲教学中音准问题的解决

13.在音乐活动中提升学生自我表现力的探究

14.小学音乐低段课堂教学中声势有效应用的实践与研究 15.小学音乐教学生活化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德育(20项)

1.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研究 2.城郊小学生学习自觉性的调查研究 3.小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4.农村小学生不良行为习惯的成因与对策 5.农村小学留守儿童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研究 6.农村小学教育中“惩罚”问题与对策的研究 7.如皋市特殊学校聋哑毕业生生活状况的调查研究 8.小学生作业拖拉现象的个案研究 9.农村小学班级图书角建设的实践与研究 10.农村小学生视力状况的调查研究 11.关注小学生心理压力的研究 12.低年级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研究 13.品德课程向生活化延伸的研究

14.在品德与生活课培养学生信息素养的研究 15.自主参与提高品德课教学实效的研究 16.寄宿生卫生习惯的养成教育的研究 17.留守儿童心理问题的成因及对策

18.品德与生活教材插图运用策略的研究与实践 19.开发品德学习形式,有效提高德育实效的研究 20.构建和谐品德课堂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研究 小学管理(15项)

1.农村小学校本研究中培养教师积极性的实践与研究

2.城镇小学校本培训的问题与对策 3.教育生态校园中教师生态成长的环境研究 4.学生学习困难的研究 5.家庭教育课程开发的研究 6.农村小学寄宿生管理模式

7.农村小学“绿色童谣”与学生人文素养提升的实践与探究 8.“后30%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及对策

9.实施发展性评价

促进学生劳动技术素养的形成与发展 10.小学生意志力培养策略的研究 11.优化初三毕业班管理策略的思考 12.教学常规精细化管理的行动研究 13.家长期望与孩子行为反差的实践与研究

14.让他们的心灵晒晒阳光

与性格孤僻孩子交往的策略研究 15.“烹饪技法”生活化作业的设计与应用的探索与研究 初中语文(30项)

1.初中文言文趣味性教学的行动研究 2.初中语文课堂有效练习的实践与研究 3.初中语文阅读指导课课型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4.初中语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形式的实践与研究 5.农村初中生课外阅读推进策略的研究 6.初中语文“读悟写”三结合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7.初中生作文“自改互评”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8.初中生考场习作低效的成因与对策 9.初中语文“情境再现”教学法的实践与研究 10.初中语文教研组集体备课实效性的实践与研究 11.提高学生作文评价能力的实践研究

12.初中学生语文有效预习能力的培养的实践与研究 13.个性化作文教学研究

14.谈教学内容的选择对于语文教学的意义 15.语文教学中潜回答的挖掘和利用 16.“经典名篇”作文格的实践与升格研究 17.挖掘校本资源,优化作文教学的策略研究 18.借助影像激发学生阅读名著兴趣的研究 19.语文课堂渗透古典文化的策略研究 20.提高农村初中学生作文积极性的设计研究 21.培养农村初中生良好的阅读习惯的研究 22.基于情感教育的中学语文教学策略研究 23.渠不清流缓缓来——浅谈师生共读 24.初中低年级语文综合性学习浅谈 25.培养学生语文自学能力的研究 26.让九年级学生学会梳理语文知识 27.让初三学生学会如何阅读说明文 28.让初三学生学会古诗文复习的方法 29.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文言文的有效途径

30.如何让初三学生把中考作文写得漂亮 初中数学(30项)1.初三数学复习策略的研究 2.初中数学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3.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设疑的研究 4.培养农村初中生数学解题能力的实践与研究 5.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开展小型辩论会的实践与研究 6.初中生数学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7.初中生数学知识巩固方法的研究 8.初中数学“学困生”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9.初中数学后进生转化的个案研究 10.初中数学讲评课中常见的问题与对策 11.初中数学作业分层设计的实际与研究 12.初中数学学习笔记本的设计与研究 13.初中数学课堂小练习有效性设计的研究 14.初中数学作业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实践和研究 15.初中数学作业的布置与批改

16.初中数学教学分区分线管理的尝试和思考 17.初中数学习题课例有效性的研究 18.数学教学中的变式练习的研究 19.初中数学课中例题的变式教学研究

20.“五让”教学理念下的数学课让学生“说”起来的研究

21.“培养初中学生数学非智力因素,减负增效”的探究 22.初中数学教学中培优的策略研究——数学智慧攻略 23.心语日记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24.让学困生爱学数学

25.农村小学数学课堂问题意识的培养 26.初中数学课外作业质量提升策略研究 27.提高农村初中数学学困生成绩的策略研究

28.农村初中“数学学习潜能生”的不良学习心理分析与对策研究

29.数学课堂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实践研究 30.初中生数学学习厌烦心理研究 初中英语(30项)

1.农村初中英语语境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2.初中英语作业多元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3.初中英语反思性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4.初中英语课堂教学导入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5.初中英语任务型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6.初中生英语学习分化问题的研究

7.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用“小先生”教学的实践与研究 8.初中英语教学中口语训练方法的研究

9.初中英语“学困生”不良学习习惯的成因及对策 10.开展初中英语第二课堂的行动研究

11.英语课堂活动分层设计的实践研究 12.英语课堂教学语境引入的设计与研究 13.初中英语预习导学案优化设计的实践与研究 14.初中英语课外阅读指导策略的实践与研究

15.如何通过“Morning Report”提高初一英语教学效果的研究 16.初中英语课外阅读习惯的培养 17.农村英语口语教学的探究

18.如何让评价更好的促进英语课堂教学 19.如何进行有效备课的研究与探索 20.情感教育在英语教学中的渗透与研究

21.在小班教学环境下,如何让“五让”理念更好的实施 22.农村英语词汇学习方法的策略研究 23.农村初中英语作业的设计研究 24.农村初中生英语课前有效性预习的探索 25.提高中学英语写作水平的策略研究 26.初中英语课外作业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27.初中英语“完成时态”有效教学的探究 28.让初中学生乐学英语的策略研究

29.利用乡土资源提高初中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的研究 30.建立初中英语作业多元批改模式的研究探索 初中物理(10项)

1.农村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分组实验问题的研究

2.初中生物理学习分化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3.初中物理探究实验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4.初中物理习题教学方法的实践与研究 5.提高物理实验课时间利用率的行动研究 6.初中物理“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7.城镇学生与乡村学生物理学习差异的研究 8.初中物理作业的分层设计

9.初中物理开放性作业的编排与兴趣激发研究 10.初中物理课前预习作业的编排研究 初中化学(10项)

1.利用家庭小实验提高农村初中生化学实验能力的实践研究 2.农村初中简易微型化学实验的实践与研究 3.初三化学教学中实施研究性学习的实践与研究 4.影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5.农村初中化学实验教学有效性的调查研究 6.初中化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对策 7.初中生化学学习分化的成因与教学对策 8.探究有效批改初中化学作业的模式 9.初中物理学案导学的分层设计的实践和研究 10.初中化学作业多元化设计与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 初中生物(10项)

1.如何正确处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关系

2.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利用教科书中的插图培养学生的能力

3.在生物教学中学生观察能力培养的途径和方法 4.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语言表达能力 5.在生物教学中如何渗透健康教育

6.初中生物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7.如何培养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8.如何培养学生的生物学实验能力

9.生物教学中,学法指导,学、练矫正的探索 10.怎样上好生物试卷讲评课 初中政治(德育)(10项)

1.农村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学生生活案例应用效果的研究 2.农村中学生理财和消费状况的调查研究 3.农村初中非常态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的研究 4.初中生自我教育成功案例的研究 5.优秀初中生道德自主学习状况的个案研究 6.初中生不良行为习惯成因及对策的研究 7.初中生学习焦虑心理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8.农村初中留守学生教育现状的调查研究 9.初中三年级部分学生自信心下降的成因与对策 10.初中生逆反心理的成因与对策 初中历史(10项)

1.初中历史复习方法的研究

2.初中历史教学中阅读式学习方式的行动研究 3.改善初中生历史记忆效率的实践与研究 4.历史与社会生活化教学策略研究 5.多媒体教学在历史课中的有效使用研究 6.关于新课标下初中历史作业策略研究

7.巧妙设置导入提高学生历史课堂学习兴趣的研究 8.随堂检测的合理设计研究 9.初中历史学案设计研究 10.初中历史学习兴趣的培养 初中地理(10项)

1.地理分布图阅读方法的研究 2.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3.读图分析题解题方法的研究 4.培养学生读图技能和用图习惯的研究 5.如何提高学生读图能力

6.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有效问题设计的研究 7.读图分析题解题方法的研究 8.地理课堂学生合作学习的教学研究 9.关于提高教学中小组合作有效性的研究 10.地图判读及地理图表分析能力的研究 初中音乐(5项)

1.新课程标准下的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2.初中学生音乐学习现状调查

3.如何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兴趣 4.关于流行音乐在音乐教学中如何应用的研究 5.中国戏剧的魅力在音乐课堂上如何展现 初中体育(5项)

1.初中生体质状况的调查研究

2.在初中体育课中渗透“规则教育”的研究 3.初中体育课、活动课一体化实验研究

4.初中体质健康测试与体育课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 5.游戏教学法对提高肥胖学生耐久跑兴趣有效性的研究 初中美术(5项)

1.美术教学中的鼓励教学方法研究 2.在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3.美术新课程中欣赏课的教学设计 4.美术课堂上如何开展写生教学 5.如何开展水墨画教学

(此目录仅供参考,老师们也可以根据教学实际,自行确定课题。)

2.教学科研小论文题目 篇二

一、提问课题, 激发兴趣

对课文题目所要提示的内容进行提问, 可以有效激发学生学习探究的兴趣。小学语文教材中所选的课文题目往往是课文内容的简介, 学生通过理解课文题目就基本上知道课文中所写的内容是什么了。让学生直接感知课文所讲述的内容。比如在教学《翻越远方的大山》一课时, 我问学生“远方的大山指的是什么, 为什么作者要翻越远方的大山”这一问题来引起学生探究的欲望, 让学生知道远方的大山其实就是堵在刘翔夺冠征途上的约翰逊。比如教学《大作家的小老师》一课时, 我在解读课文题目时提问:“大作家的知识水平那么高, 为什么还要向一个小老师学习呢?”这样, 很快就把学生引入课文的学习中。在教学《开天辟地》一课时, 我提问:“盘古是如何开天辟地的?读完课文你们就可以知道了。”这样, 学生的学习兴趣就被我调动起来了。

利用课文的题目来设置问题, 向学生提出问题, 就像给机器注入燃料一样, 能激发学生学习课文的兴趣, 让他们产生学习的动力, 还可以让学生带着一个强烈想解决课题展示出来的问题的愿望走进课文, 找寻答案。但是在应用这种方法来解读课文题目时, 我们要提高学生的质疑问难能力, 不能让所有问题都由教师来提, 因为时间长了并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要让学生自己根据课文题目来提出问题, 这样, 问题由学生自己提出来, 就可以在课的一开始就把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起来, 为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奠定基础。

比如在教学《春光染绿了我们的双脚》一课时, 我提问:看了这个题目, 你们有什么问题?

生1:春光怎么会把我们的双脚给染绿呢?

生2:春光是如何染绿我们双脚的呀?

生3:……

让学生看到课文的题目后产生疑问, 一来可以提高学生在下面的学习过程中产生探究的欲望, 二来可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是一举多得的教学方法。

二、把脉课题, 理清思路

有些课文的题目一看就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比如《天游峰的扫路人》《莫泊桑拜师》《大江保卫战》等, 通过对这些课文题目的把握, 就可以让学生理清课文层次, 明确课文重点, 如果对课题进行理解, 就可以让学生有条理地学习课文了。

比如在教学《天游峰的扫路人》一文时, 先是让学生反复朗读课文题目, 然后说一说通过题目可以看出这篇文章是写什么人的, 学生很快说出这篇文章的地点是在天游峰, 主人翁是扫路的人。我接着说, 一个扫路的, 有什么可写的呢?是不是作者小题大做, 然后让学生阅读课文的第七自然段, 再来回答这个问题, 接着, 我让学生模仿扫楼梯的动作, 体会要扫一千八百多个阶梯的不容易。几个同学表演后, 我再次让学生读题目, 并提出这一次要读出扫路人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自信、豁达、开朗的生活态度。经过几次练读, 学生终于读出了感情, 体会到了天游峰扫路人的可贵精神。

三、抓住课题, 直入文心

解读课题, 我们还要抓住课文题目中的关键字解读, 让我们对课题的解读可以直接进入文章的中心, 这样更有助于学生理解课文。例如《学会合作》一文, 一看题目就知道课文要求我们学会合作。我抓住“合作”这个重点字引导学生学会合作。《郑和远航》要抓住一个“远”字让学生体会我国古代人民顽强的探索精神。《水上飞机》要抓住一个“水”字让学生理解水上飞机的作用。所以在解读课题时, 我们要通过对这些关键字的理解来把握课文的整体内容与特点, 通过抓住课题中的关键字, 让学生认真审题, 理解课文题目的含义, 并让学生通过课文题目思考课文要表达的内容, 更好地学习课文。

3.小题目,大文章 篇三

【关键词】题目 现代文阅读 语文教学 教学方法

题目向来被称为文章的“眼睛”,是了解文章很重要的窗口,因此一向是阅读的重点。但教学过程中,很多老师虽然称之为重点,但利用明显不足。笔者认为,分析题目除了解写作对象外,还可以以之为线索,迅速分析文章的结构与思路、表达手法、作者的感情或主旨等。

首先通过审视题目,可以明确写作对象、主要内容或情感。

如2007年全国Ⅰ卷现代文《总想为你唱支歌》。分析这个题目,我们可以得到这些信息:①写作对象——“你”,结合正文(开头或结尾段),“你”就是“大西北”;②作者的情感——“总想”体现了作者的愿望,“唱支歌”表明作者对大西北的赞颂之情。

如2007年山东卷现代文《灯火的温情》。从题目看,写作对象是灯火,温情则表明了作者对灯火的情感:喜爱,歌颂。

其次,以题目为线,理顺思路,剖析结构,提炼主旨。

如2007年广东卷现代文《泥泞》。围绕题目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三个问题:①从哪一段开始点题写泥泞?②是怎样写的泥泞?③为什么写泥泞?

第一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理顺思路,剖析结构。通过快速阅读可以得知原文第3段写到了泥泞,据此,前后延伸阅读可知:1.2段写的是“雪”,4—8段正面写的泥泞。9段是作者对泥泞的辩证认识与升华。据此,全文的结构也一目了然了:1.2段是铺垫,3段是过渡,4—8段正面写泥泞,9段对泥泞升华。

第二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确立艺术形象。根据第一问已明确的此题的答题区域,可概括出泥泞的主要形象:浑然天成的乡村泥泞、突出跋涉者的泥泞、让人产生爱国之情的泥泞、让人想起苦难与屈辱的泥泞。

第三个问题可以帮助我们提炼主旨。“泥泞”是写作对象,但作者写它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们知道,作者笔下的任何事物无一不是寄寓了作者的某种情感,或凝聚了某种精神,或象征了某种人的某种品质。因此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换个问法:泥泞是寄寓,是凝聚,还是象征了什么?原文很清晰地告诉了我们,作者借助泥泞表达了这样的精神:不屈不挠、热爱祖国、给人以警醒和力量。

再次,以题目为线,剖析文章的主要的表达手法

如2007年辽宁卷现代文《炉火》。我们可以提出这样两个问题:①作者是怎样点题写炉火的?②除了炉火外,还写了那些内容?为什么?针对第一个问题,我们可以回答,文章是写完“秋去冬来”的景色之后点题的,接着自然产生这样的设问:1.2段为什么先写“秋去冬来”?因为只有“秋去冬来”才会有炉火,这样很自然地因引出下文,由此推知在这里作者运用了铺垫的手法。

再如上文提到的2007年广东卷《泥泞》,作者是1.2段写完雪之后在第三段开始写的泥泞,那么1.2段为什么先写“雪”?由原文“更热爱它们消融时给这大地制造的空前的泥泞”得知,运用了衬托的手法,写雪是为了更好地衬托作者对泥泞的热爱。

针对第二个问题,阅读原文可知,除了写“炉火”,还写了“暖气”、“铜火箱”和“篝火”。为什么写这些事物?结合原文“暖气,当然温暖,也干净,但是呵,它不能给我以光,它缺少性格与一种活力”可以得知,作者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突出了“炉火”“有光,有性格,有活力”的品质。而写“铜火箱”和“篝火”呢?“炉火当然不是铜火箱,也不是篝火,可是它们也有相同的性格:它们发热,它们发光”,由此可以看出,文章运用了衬托的手法,作者之所以写“铜火箱”和“篝火”,就是为了衬托“炉火”的形象,使之更丰富,更具体。再结合原文“我想到七八岁上私塾的时候”“有这种生活经验的人,会饶有情味地回忆到隆冬深夜”可以得知,作者是“想到”“回忆”起来的这两种事物,因此运用了联想的手法。

可见,题目虽小,但如果利用得当,指导到位,仍然能够做出大文章,从而更快、更好地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

4.小题目做出大文章 篇四

俗话说,世上三样皮,学生、猴子和绵羊。班主任是孩子们的头,整天和世上“三皮”之一的孩子们生活在一起,难免会遇到一些头疼的事。这不,我班铝合金窗栏杆经常是扁的;白色的墙壁上常会留下黑色的脚印;瓜子壳地上抛,纸屑空中舞……我也曾板起面孔训过,抓到也罚他们站了黑板,就是没有一点效果:外甥打灯笼―照旧。真让人伤透了脑筋。 “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以一村”。不久前,我在报纸上看到一则报道: 用文明语言规范文明行为,威海市绿地等于得到保护 一到暑假我就回到了离别已两年的威海。只觉得微风拂面,花草宜人。可是更让我觉得温馨的是绿地上竖立的忠告牌:“足下留情”、“小草还在生长,请勿打扰”等等。我不由想起以前这里的情景:绿地旁虽然插着“严禁入内”、“违者罚款”一类的警示牌,但绿地上白天仍有人休息嬉戏,晚上仍有人跳舞乘凉。后来我从一位老人那里得知,园林部门认识到城市绿化需要全体市民的主动参与,文明行为应当用文明语言来规范,于是组织一些秀才们写了一些忠告牌上的话,从此,草坪花坛再没有遭到破坏。 印度诗人泰戈尔说,不是锤的`打击,而是水的载歌载舞,才使鹅卵石臻于完美。他山之石,可以功玉。近来,我们高三语文刚好复习到选用、仿用、变换句式。高考试卷25题是一个非常好的题目,写下来以飨各位: 仿照示例,改写下列两条提示语,使之亲切,友善、生动而不失愿意。 提示语:(公园里)禁止攀折花木,不许乱扔垃圾。 改写为:除了记忆什么也不许带走,除了脚印什么也别留下。 (1)提示语:(教学楼内)禁止喧哗,不许打闹。 (2)提示语:(阅览室里)报刊不得带出,违者罚款。 这是一道语言表达题,而且更是关注社会。关注人生的“大语文”题。考生在这里充分张了自己的个性,实现了自主的创新。在他们笔下透悟的理性、舒展的心灵、敞亮的视界,让我们为之赞叹: (1)(答案一)静悄悄的氛围,静悄悄的你。 (2)(答案二)手牵手,心连心,宁静在我心。 (3)(答案三)带走一盛渔火,留下一片黑暗带走一本报刊,留下一生遗憾。 幸运之机好比市场,只要错过机会,价格就将变化,有时它更像那位善于预言的西比拉,如果你能买时不及时买,那么当你得知此书重要再买时,却已经买不到全书了。所以,俗语说得好,做什么事都要趁热打铁。于是,我立即组织学生讨论,为我们平常不文明的生活习惯,写一些文明的标语以此来约束我们的行为。同学们的热情很高,有不少写得好,写几条来分享一下: 写玻璃的:我只请求早一抹,晚一抹。嘿!就能对得起咱这张脸。 请多爱我我一点,我有一颗容易破碎的心。 让我们的心彼此透明。 写墙面的:我也爱面子! 写讲桌的:现在的女孩子都不擦粉啦! 写门的:别“吻”我,我怕痛。 写别乱仍纸屑的:找一个合适的地方分手。 我想有个家 …… 《孟子・尽心上》曰:“君子之所以教者五,有时如雨化之者……”也即教育要像春雨那样“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我把孩子们写的标语,用电脑打印好,贴在属于它们的位置,不用板起面孔,也不用罚他们站黑板,同学们却都变得“文明”起来。“留心处处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小题目也能做出大文章。试试看!

5.品德课小课题题目 篇五

1.《品德与生活(社会)》教材使用策略的研究

2.《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教学中有效活动的研究

3.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堂中“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4.《品德与生活(社会)》实践性作业的研究

5.关于《品德与生活(社会)》课外作业的研究

6.《品德与社会》课后拓展的策略研究

7.拓展教材内容 让生活成为教材

8.整合生活资源,提高教学有效性

9.农村小学《品德与生活(社会)》教学方法的研究

6.美国小学生作文题目 篇六

(Que gagne-t-on en travaillant?)

所有信仰都与理性相悖吗?

(Toute croyance est-elle contraire à la raison?)

阐述斯宾诺莎《神学政治论》中的一段。

(Explication d’un texte de Spinoza, ? Traité théologico-politique ?.)

理科作文题目是:

没有国家我们会更自由吗?

(Serions-nous plus libres sans l’Etat?)

我们有权探求真理吗?

(Avons-nous le devoir de chercher la vérité?)

阐述卢梭《爱弥尔》中的一段。

(une explication d’un texte de Rousseau, ? Emile ?)

经济社会学科作文题目是:

劳动,它仅仅是有用的吗?

(Travailler, est-ce seulement être utile?)

有天生的欲望吗?

(Peut-il exister des désirs naturels?)

阐述柏克莱《论消极服从》中的一段。

7.教学科研小论文题目 篇七

一、概念界定

数学功能:中等职业学校数学课程的专业特色就是为专业学习提供一定的服务, 选择与专业联系紧密的数学知识, 加强数学在各专业中的运用.

专业题目:不同专业课教学所用到的数学知识是不同的, 专业题目这里指专业学习上所须运用到数学知识的题目.

导向式教学:基于行动导向, 并在工作过程导向系统化理论, 以问题为驱动力和以培养学习者问题意识、批判性的思维技巧以及问题解决的实践能力为主要目标的一种教学方法.

二、“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特点

“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基本目的是将学生的需要动机和兴趣置于核心地位, 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鼓励学生参与探索解决实际问题.因此, 与传统的教学方法相比较,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特点:

(1) 在教学内容上, 不再用以往枯燥的“定义—习题—定义”的上课模式, 而是让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 更具有针对性.将所学专业知识融合在数学中, 形成与专业相关的数学题目, 创设各种各样的问题情景.让学生认识到所学内容是学好专业所必需的, 以达到一开始就紧紧抓住学生注意力, 激发学习兴趣, 减少枯燥感的目的, 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在解决专业问题的同时, 提升了理论积淀, 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理解.

(2) 在教学方法上, 学习过程中融入了更多的具体行为, 学生始终处于自主探索、抽象、概括、反思的状态中.现代心理学认为, 获得知识的方法有两种, 一种是经过单纯地传授的知识, 一种是经过学习者自身推导、建构而得出的知识.传统教学中, 教师通常把定义直接介绍给学生, 然后让学生模仿做题, 由此, 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就不会深刻, 特别在知识的实际应用上就会缺失.相比之下, “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设计的教学内容更贴近专业, 不仅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 而且强化了数学在专业上的应用, 变被动接受知识为主动探索认知, 由“学会”到“会学”.

(3) 在能力培养上.中职数学课程改革的理念是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尤其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而“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用专业题目引入, 让学生有充分的空间自主思考、探索, 小组合作, 最终达到问题的解决.在此过程中, 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到知识的学习中, 经历了知识的生成、知识的运用、获取知识的体验、经验的反思等一系列过程, 不仅深刻地掌握了知识, 更重要的是学习到了一生受用的数学方法、数学思想, 为以后自主学习提供了能力上的保证.

三、“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教学设计

“专业题目”的设计在整个教学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作为一个完整的教学课程, 必须有明确的教学目的、知识点生成的规律、理论与实际应用相结合等几大步骤.因此, “专业题目”的设计须满足以下四个条件:

(1) 设计要有导向性.如何选择合理的题目, 如何在设计上把数学知识和专业应用更好地融合在一起, 是“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法实施成功与否的关键所在.很多教师为了标新立异, 找些目的不明确的怪问题, 造成探究活动空洞化.因此, 教师须发掘与知识点相关的专业题目, 通过知识点的讲授, 让学生知其然, 通过自身的应用实践, 知其所以然.从而实现理论与实践的有机结合.

(2) 题目设计要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教育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要改变中职学生对数学所表现出的厌学情绪,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 在题目设计中, 要让数学接近专业, 通过多媒体、专业道具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 激发学生参与探索、讨论, 活跃课堂气氛, 改变一直以来枯燥无味的数学课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体会数学的实用价值, 从而激发其学习兴趣, 达到高效完成学习任务的目的.

(3) 题目设计要考虑学生个体差异.“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是以每名学生的学习能力为本位, 强调学生主动学习的一种教学方法.因此, 在教学设计中, 要充分考虑学生个体之间由于基础不同而造成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的差异.在题目设计上注意由浅入深, 分步提问, 既让基础较弱的学生能够参与, 又让成绩较好的学生有思考探索的空间, 真正把分层教学变成现实, 让每一名学生在学习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都会有所收获.

(4) 题目设计要有参与性.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主体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强调学生对知识的主动探索、主动发现和对所学知识的主动构建.因而最基本的学习方式是探究而不是接受.本教学方法是以培养学生自觉地站在数学角度思考问题, 进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目标.所以, 学生的参与程度至关重要.因此, 题目的设计应该是学生当下在学习上遇到的, 感到困惑的, 以此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学生上课注意力, 从而产生学习的欲望, 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 达到良性循环.

四、“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实施

基于以能力为本位的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与传统教学相比主要有以下四大优势: (1) 实现以教师为中心到以学生为中心的转变. (2) 以教会学生定义、数学理论的教学目标到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转变. (3) 由学生个体学习到自主探索、小组讨论合作学习的转变. (4) 由学会到会学的转变.

根据“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特点, 教学的实施主要分为以下四个步骤. (1) 情景创设.创设与当前知识点相关的专业情景, 把学生引入到用数学知识解决专业问题的情景中, 从而调动学生的好奇心, 产生急切的想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愿望. (2) 独立探索.给出足够时间, 让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关键, 在此过程中将会运用哪些知识点, 独立走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如果问题较难或者运用知识点较多, 可以让学生共同协作, 小组交流、讨论, 集思广益, 共同解决问题. (3) 学后反思.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方式达到了知识点的生成.在此过程中, 学生脑海里应该有一条清晰的思路, 教师应要求学生及时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知识的提高点和欠缺点, 帮助学生完成思路的总结与在此过程中用到的各种技巧.这是课程学习的精华, 也是以后自主学习的关键. (4) 学习评价.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的能力发展是不尽相同的.我们不能用一把尺子去衡量不同的学生.因此, 考虑到学生自身的差异性, 对学生的评价标准和方式也应尽可能多样化.在整个导向式课程的学习中, 学习的重点在学习的过程而非学习的结果.对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示的各种技巧, 教师都要及时给予支持, 以激起学生学习的热情和兴趣.同时, 对学生在知识点的错误理解和实际运用上的不足要给予评析, 提高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五、“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反思

建构主义教学观认为:教学应从问题开始, 而不是结论开始, 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中完成知识的建构.本研究以“专业题目”为导向, 将数学理论知识和实际技能结合起来, 打破了传统数学单一教学的局面.学生在数学课堂上不再只学习纯理论的数学知识, 而是把数学融入到了专业的学习中.本成果提出“应用—理论—应用”的教学模式.在引导学生对知识点发生兴趣后, 讲解相关理论, 然后用所学知识解题, 达到授学生以“渔”的目的.学生经历了知识产生的规律, 加深了理论知识的理解, 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我国现行的职业教育数学课程改革的重点在于, 让数学服务于专业, 为专业课程的学习搭好桥、铺好路, 而“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的理念也是创设“理论与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相信, 随着课改的深入, 教学理念的不断更新, “专业题目导向式教学”将会有更广大的运用空间.

参考文献

[1]姜大源, 吴全全.当代德国职业教育主流教学思想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 2007.

[2]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决定[Z].国发[2002]16号.

[3]姜大源.职业教育学研究新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7.

8.城市规划原理小论文题目 篇八

2、城乡统筹发展:农地制度改革,集体建设用地规划管理,城乡统筹规划,城中村规划管

理,小城镇规划建设,新农村规划建设

3、规划管理:规划地方立法研究,规划实施,规划评估,城市治理,城市规划职业资格制

度,近期建设规划,城市“大事件”

4、低碳规划:节能减排,“两型”社会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城市生态规划,产业结构转型,规划环评,风景名胜区规划,旅游规划,园林景观规划与设计

5、公共参与:公共利益,物权与城市规划,规划公开,规划监督,城市拆迁,包容性发展

6、控制性详细规划:控规与规划许可,规划控制内容与指标,控规全覆盖,控规动态维护,控规编制技术

7、住房建设规划:居住区规划,城市规划与房地产业发展,保障性住房规划与建设,社区

管理

8、城市基础设施与公共安全:城市能源规划,城市水资源规划,城市防灾规划

9、城市交通:城际交通与城市交通枢纽,机动化与城市发展,城市轨道交通,城市公共交

通规划

10、城市形态与城市结构:土地集约利用,空间战略研究,城市总体规划,城市空间结构,城市边缘区规划管理

11、城市文化:城市历史文化保护,城市复兴,城市特色,工业遗产保护与利用,创意产业,大遗址保护,旧城保护与更新

12、城市设计:公共空间,公共设施规划建设,城市中心区,滨水地区城市设计,空间消费,非正式空间

13、城市规划学科建设:城市规划学科的构成与定位,学科交叉与融合,规划师的知识与技

9.现代教育测量与评价小题目 篇九

据法则给事物分派数字。此定义包含

了三个方面特性:法则、事物、法则是测量的标准,也就是测量的依

据和准则,即我们根据什么来进行测

量;事物是测量的对象,也就是对什

么进行测量;数字是测量结果的表现

形式。

2教育测量的单位不能直接加减乘

除);参照点(计算的起点,有绝对

零点和相零点);量表(测量工具)。

3、将量表从低级到高级排列主要有

四种量表水平:类别量表水平、顺序

量表水平、等距量表水平、比率量表

水平。

4、教育测量是根据测量学的原理和

方法对教育现象及其属性进行数量

化研究的过程。它主要包括对学生的内在精神属性的测量,教育测量主要

是一种间接的测量。

5、教育测量对象的复杂性:首先它

是内在的,不能直接测量;其次它是

多变的;另外有些主客观因素也会影

响测量的结果。

6、哲学史上三种价值观:客观主义

价值观;主观主义价值观;辩证唯物

主义价值观。

7、信度:是测量结果的稳定性或可

靠的程度,即测量的结果是否真实、客观地反映了考生的实际水平。可从

三方面理解:实测值与真值相差程

度;统计量与参数之间接近程度;两

次重复测量或等值测量之间的关联

程度。信度系数以多大为宜:对于学

科测验,信度系数要达到0.9以上,智力测验要达到0.8以上,品德测验

要达到0.6以上。

8、校标关联效度:又叫经验效度和

统计效度,是以测验分数和校标之间的相关系数来表示测验的效度的高

低的。

9记载中国在西周实行了教育考评;②

1702年英国剑桥大学首先用笔试代

替口试;③1845年美国在初等教育

中以笔试代替口试;④1864年英国

费舍收集学生成绩样本汇成《量表

集》开启了标准化测量的萌芽;⑤

1897年莱斯的拼字测验推动教育测

验的发展;⑥冯特的测量方法和高尔

顿的统计方法对教育测量产生重大

影响;⑦1905年法国比纳-西蒙智力

量表具有经典型;⑧1904年美国的桑代克为教育测量之父,其名言:“凡

是存在的东西都有数量,凡是有数量的东西都可以测量”。1904桑代克发

表的《精神与社会测验学导论》,标

志着教育测验运动的开始;⑨美国的教育测验运动分为三个时期:

1904-1915开拓期,1915-1930兴盛

期,1930-1940批判期。①1931年

塞蒙兹主张人格测量应用评定法、问

卷法、交谈法、轶事记录法等。②泰

勒主持了课程设置和成绩测试的“八

年研究”(1933-1940),首次提出“教

育评价”的概念,并发表了《史密斯-

泰勒报告》,此报告誉为“划时代的教

育评价宣言”,泰勒被称为“教育评价之

父”。③1963年克龙巴赫发表了《通

过评价改革课程》;1967年斯克里芬发表了《评价方法论》第一次对形成可靠,是信得过的资料,这些资料所40、瑟斯顿智力群因素论中七因素:指标体系确立的依据:依据社会的需性和终结性评价等不同类型的评价反映的情况完全符合客观实际。时限空间、数量、知觉、言语、言语流畅要;依据德育大纲;依据品德结构;之间做了区分。性指严格按照评价工作所规定的时性、记忆、推理。依据学生年龄特征。

10、难度:是测验试题的难易程度,限去采集评价信息。

41、智力结构论:1967年美国心理

53、语意分析法:由奥古斯丁和同事是试题对学生知识和能力水平的适

24、处理评价信息的方法:定性分析学家吉尔福特提出了智力的三维结创立的,目的是测量和比较概念的意合程度的指标。公式:P=R/N;P表描述法(包括等级评定、评语鉴定、构论,他用内容、操作、成果三个变义。行为测验法:是一种有目的有计示难度指标,N表示参加考试的总人写实分析法),定量评定法(包括统项构成的立体模型来描述智力结构。划地考察学生思想行为的方法。有自数,R表示答对某道客观题的人数。计分析评判法、模糊综合评判法)。

42、多维智力论:受(吉尔福特)的然观察法、实验观察法、情景观察在常模参照性测验中要求试题难度

25、教育评价中应用较多的统计分析智力结构论的影响,美国哈佛大学心法、跟踪观测法、时间样本法。适中,即大多数题目的难度在0.3-0.7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分数、T分理学教授(嘉德纳)

54、教师评价的主体:①教育行政部之间,整个试卷平均难度在0.5 数、参数估计、统计检验。他强调人类的智力至少包括以下7门、学校、教师参评;②学生参评;

11、区分度:指测验对考生实际水平

26、教育评价过程是评价者依据某种种:言语智力、数理逻辑智力、空间③家长参评,④教师自评。的区分程度。公式:D=PH-PL;D代标准对被评价者有关方面情况进行智力、音乐智力、体能智力、人际智

55、教师评价的三种指标体系:教师表区分度,Ph代表高分组的难度;评判的过程。力、自知智力。素质指标;教师职责指标;教师绩效Pl表示低分组的难度,D>0为正区

27、评价心理指评价者和被评价者对

43、三重智力理论:美国耶鲁大学心指标。分,D<0为负区分,D=0为零区。评价过程的实践活动和评价过程的理学教授(斯滕伯格)提出,这一理

56、备课评价的内容:评价教师课前

12、提高区分度的方法:使题目的难各种关系、交往等现实活动的反应。论从主体的内部世界、现实的外部世所做的思想备课工作和三种备课形度适中,使整个考试的难度适中;着

28、评价准备过程中的心理现象包括界以及联系内外经验世界这三个角式。对四项备课工作评价的内容:钻重考察复杂的学习效果。角色心理、心理定势、新情感、时尚度着手来分析智力,并与之对应提出研教材的评价内容;了解学生的评价

13、测验目标:测验所要达到的某种效应、期望效应。角色心理指身份的了三类不同的智力:成分智力、情境内容;选择教法的评价内容;准备教具体目的,它明确规定测验所要达到自我意识及潜意识的表现的一种心智力、经验智力。具的评价内容。对三项备课形式的评的预期结果或标准。是编制测验的出理学现象,是特定的职业责任、道德

44、智力测验的先驱者是英国的遗传价内容:对学期备课评价的内容;对发点和依据。规范、行为习惯、学家高尔顿和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单元备课评价的内容;对课时备课评

14、布鲁姆把教育目标分为认知领心理定势是指有一定的心理活动所高尔顿首先使用等地评定量表和问价的内容。域、情感领域、形成的准备状态,影响或决定同类后卷法作为测验的辅助工具。卡特尔于

57、上课评价的内容:①教学目的明他把认知领域的教育目标分为知识、继心理活动趋势的一种心理现象。时1890年发表论文《心理测验与测量》确,完成任务好;②教学内容正确、应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1964尚效应指对新颖、时髦事物的向往和首先使用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③教年,布鲁姆等人发表了《教育目标分崇拜的一种心理现象。

45、韦克斯勒智力量表包括语言、操学方法适合,教师善“启”善“导”④上课类学:第二分册:情感学习领域》。

29、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其平均作两部分,语言分常识、理解、组织得好,具有教学机智性;⑤教学15、1977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标准类似、词汇、数字广度;操作由数字基本功扎实;⑥教学效果好。的第三版中将认知领域分为言语信分数又叫Z分数。符号、图像完成、积木设计、58、学生学业成绩考评的种类:①诊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三种。智力30、评价实施前,对评价的期望主要拼图、迷津组成。其测验结果有言语断性评价(指在教育、教学活动开始技能分为辨别、概念、规则、高级规表现有三种形式:积极期望、消极期智商、操作智商、全量表智商三种。之前,为使计划更有效地实施而进行则四类。学习的结果分为智力技能、望、中性期望。

46、德国心理学家斯腾于1913年提的预测性、摸底性评价)②形成性评认知策略、言语信息、运动技能、态

31、施评过程心理包括自尊心理、首出了心智商数的概念;推孟将心智商价(指在教育、教学活动计划实施的度五种。日本的梶田叡一在他的《教因效应、近因效应、晕轮效应、参照数乘以100,提出了智商的概念,也过程中,对计划、方案执行情况进行育评价》分为三大目标:基础目标、效应、理想效应、顺序效应、趋中心称为比率智商。智商公式:比率智商的评价)③终结性评价。提高目标、体验目标。里、成见效应、宽大效应、附和权威(IQ)=智龄(MA)/实龄(CA)*100%

59、目标评价模式的提出者是泰勒

16、测验题型可分为封闭式、心理。泰勒在“八年研究”期间正式提出了课(教育评价之父),他将课程评价分

17、测验编制中,设计试卷的蓝图是

32、被评价者过程心理现象包括自卫程评价的概念。认为“评价过程本质上为四阶段:确定教育目标,选择学习命题双向细目表。进行教育测验的编心理、迎合心理、应付心理。被评价是一个确定课程与教学计划实际达经验,组织学习经验,评价学习效果。制时,一套试题中的客观题约60%,者结果反馈中的心理现象有:敏感心到教育目标程度的过程”。CIIP模式:即背景评价、输入评价、主观题约40%,测验试题难度的掌握理(表现在分数敏感、47、学生评价的类型:①定位性评价过程评价、结果评价。最早由斯塔弗一般情况下,较容易的试题占20%左公正敏感),护短心理,嫉妒心理,(安置性),在特定的教学活动之前毕姆、格林、古巴提出。外观评价模右。对评价进行评价心理。

33、单字测验判定学生的前期准备;②形成性评式:最早由斯太克提出,1967年发

18、教育评价指标从达标水平去考的三种类型:回忆、自由联想、随机价,是评价的结果能够指导以后的教表《教育评价的全貌》,文中提出了察,可分为必达指标和期望指标。教取样。学与学习的评价;③诊断性评价,是外观评价模式,强调两方面的操作过育评价指标从精确度去考察,可分为

34、语文成绩测验的种类:为了使教学适合与学习者的需要和程:描述和判断。回应模式:1973硬指标和软指标两种。硬指标指“硬单字测验,词语测验,阅读测验,作背景而在一门课程和一个学习单元年斯太克在《方案的评价:特别是回件”,是固定的精确的指标。软指标指文测验,语文综合测验。开始之前对学习者所具有的认知、情应性评价》中提出的。“软件”,是伸缩性较大,35、作文测验的五种方法:分析法、感和技能方面的条件进行的评价。60、中小学校评价的指标:基础性指

19、社会标准:以社会对教育的现象多段短文测量法、评定量表法、预料

48、学生评价的原则:发展性、多元标、发展性指标、学校特色发展指标、要求为依据,要求达标过程社会化规后果法,确定要旨法、化、全息性、差异性原则。根据评价教育效益指标。范化。

36、影响作文评分的三个因素:作文主体的不同,学生评价可以分为学生61、中小学师资水平评价六项内容:20、科学标准:根据客观规定和原则题目类型及评分标准、被试者主观方自我评价、学生小组评价、教师对学教师队伍建设;教学质量评价;教师为依据,要求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面的因素、评分者方面的因素。生的评价。品德修养的评价;教育科研能力的评

21、行为目标评价法:指采用可观测

37、常用的作文评分误差控制方法:

49、教师评价学生的一般方法:学业价;教师身体素质的评价;教师心理的行为目标作为评价的依据的一种2人评分法、表格评分法、正态分布成绩测验、观察与调查法、评语评价素质的评价。评价方法。行为目标的表达要注意两评分法、电脑控制评分法。法、表现性评价法、档案袋评价法。62、发展性的中小学学校评价的方点:应设立可能观察行为的场合;应

38、西周有数学教育,隋唐出现数学档案评价法:根据学生的反映,以及法:①内部评价和外部评价相结合;容易表示出行动的程度或阶段。考试,科举制有“算学”。现阶段,中学教师的评价、观察、考查、成绩测验②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相结合;

22、加权平均法:是通过自评、专家数学教学目的包括数学基础知识,基等,得出有关学生进步和发展的系统③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组评、社会群众等不同方面的评价,本技能和数学能力。中学数学教学大而持续的记录。63、教育评价中应用较多的统计分析或者学生、教师、领导等不同阶层的纲对数学能力的规定:运算能力目50、表现性评价方法的构成:有一个是平均数、标准差、标准分数、T分评价者的评价来综合评定被评者的标、空间想象能力目标、逻辑思维能表现性任务、有一个评价标准、有一数、参数估计和统计检验。分数。力目标、分析问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个或几个好的评价者。64、标准分数是将原始分数与其平均

23、评价信息收集的标准主要有准确目标。数学竞赛题的三个特点:命题

51、表现性评价的主要形式:演示、数之差除以标准差所得的商数。标准性、可靠性、时限性。准确性指收集背景;对已知结果的逻辑改造;着眼口头表述、模拟表现任务、实验分数又叫Z分数。到的信息与评价目标的一致性,只采于解题的数学思想方法。与调查、作品选集、完成研究项目。集到的材料是评价目标真正需要的39、标准化考试中的四种常模:

上一篇:航运下一篇:10级法学专业学年论文参考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