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共9篇)
1.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一
文言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存在问题:重视阅读分析,忽视文言基础知识;习惯于串讲,教学环节不清晰教学重点、难点不明确。学生文言知识不懂。不善于知识梳理。
应对策略:
(一)把握课程标准下的教学要求
文言文是我国古代的书面语言,现代汉语与它一脉相承,但它毕竟是过去使用的一种比较深奥难懂的书面语,与现代汉语有着很大的区别。学习文言文,必须掌握一些系统的知识,这些知识包括:
古汉语常用实词的用法与特点:通假字,古今异义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名词用作动词,名词作状语,形容词用作动词。
1、常用虚词的用法和特点:之、其、而、然、则、以、于等。
2、固定格式和特殊句式:
判断句:„„者„„也,者也,„„也。„„为„„
省略句:主语省略,(桃源人)见渔人;动词省略,再(鼓)而衰;宾语省略,得之(于)心而寓之(于)酒也
倒装句:主谓倒装,甚矣,汝之不会惠;宾语后置,马之千里者;宾语前置,吾谁与归?何陋之有?
被动句:帝感其诚
3、断句,标点和翻译的原则、方法以及必要的古代文化常识等。
(二)学习文言文还要理解诗文内容,把握其中蕴含的思想感情,初中阶段选入的文言诗文,有的描绘了祖国名山大川的壮美景色,有的揭示了社会人生的哲理,有的表现了一代伟人的英雄气概,有的寄寓了仁人志士的高风亮节,阅读这些古诗文能够提高我们的文化修养,使我们树立民族自豪感,培养健康高尚的审美观和爱国主义精神。
(三)要学好文言文,要阅读一定数量的典范文言文,背诵一些名句名段,名篇。课标要求学生背诵2万字左右的文言文,并了解著名作家的生活背景,创作特点及相关的文化常识。
要处理好文言文中“言”与文的关系,重视积累,交给学生梳理知识的方法。
(四)优秀案例:一个全新的教学设计——《狼》教例评析
作者:余映潮
[教例简述]
这是 余映潮 老师的一个教例。
主要教学环节如下:
一读——读懂词意。(6分钟左右)
1、同学们读课文,读注释。
2、请同学们向老师自由提问,看还有哪些字不认识,哪些字词的意思弄不懂。
二读——读顺句子。(6分钟左右)
1、同学们杂然地习读课文,要求做到不掉字,不换字,不倒字,不多字,不“哽”字。
2、教师重点辅导两个句子的读法。
①两狼之并驱如故。②其一犬坐于前。
三、读——读评故事。(14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课文中的编者已写好的评点。同学们从屠户的角度、从情节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2、全班同学再分段朗读课文,每一段之后,一个同学读自己写的课文评点,同学们从“狼”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3、同学们继续分段朗读课文,每读一段之后,老师自说对课文的评点。引导同学们从“语言表达”的角度理解课文内容。
如此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
四读——品读意味。(8分钟左右)
1、全班同学分组朗读课文,2、每个同学都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
3、教师就最为重要,最为精彩的内容小结,学生记录:
课文语言简洁生动。如开头20字,写出了故事的时、地、人、环境,渲染出了紧张的气氛;又如结尾20字,点出主题,寓意深刻:中间100多字,写出了一个波澜起伏、扣人心弦的故事。凡写人、狼的动作神情之处,无不表现人、狼的性格特点。文章正是通过一连串简练生动的描写,把狼的“变诈”、屠夫的机智,表现得淋漓尽致。
五读—演读情境。(3分钟左右)
1、师生用读故事的语调朗读课文,读出情景,读出高潮。
2、课堂小结,完成板书:狼 黠——增笑
[评析]
从文言文教学的角度看,这是一个全新的设计。
新意之一:
没有串讲,没有翻译,有的只是:朗读。
所谓“教学千法读为本”,是指书的诵读。“读懂词意——读顺句子——读评故事——品读意味”的教程既表现了教者思路的科学严密,更表现了教者是真正地用朗读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课文的内容和意蕴。
新意之二:
没有分解,没有切割,有的只是:评点。
“读读评评、评评读读,三读三评”是本教例最有特色最有创意的闪光点。师与生融为一体,用“多角度反复”的方法评点课文,阅读视点的变化引来了课文的三维的立体的动感。这既是优美的教法,也暗含着学法的熏陶。
新意之三:
没有大段的讲解,没有滔滔的分析,有的只是:品味。
每个同学以“„„表现了„„”或“„„写出了„„”说一句品析课文语言的话——这个有力的教学问题引发出学生对课文每一个细节的咀嚼品析,学生在此时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在此时也酝酿了教学的的高潮。
这个全新的教学设计,表现出教者对所教学的内容有着多么丰富的感受
2.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二
一、小学语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 教学方法不当, 不适应小学语文教学
小学生的年龄都还很小, 正处于能力和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 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还不能达到正常学生的要求。对于小学语文而言, 不仅要求学生掌握文字、语言知识, 还要熟练运用所学的知识内容。这就需要教师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在提高学生学习有效性的同时, 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然而, 很多教师受传统教学方法的影响, 依然沿用传统的“识字—课文分段—归纳总结”教学步骤, 而这种教学方法无法再适应新时期学生的发展要求, 千篇一律的教学方式, 只能降低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致使无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教学课时安排不合理, 忽略了教学侧重点
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中的教学要求, 进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一些教师不重视教学课时的安排, 也没有教学的侧重点, “扫荡式”的从前向后教学, 往往因为在一些非重要部分浪费过多时间, 照成后面的课程无法按时完成。此外, 一些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没有侧重点, 经常出现离题、跑题的教学现象, 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宝贵的学习时间, 还不能将教学内容结合在一起, 致使教学效率大大降低。
二、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应对策略分析
1. 转变教学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为适应新课改的需要, 小学语文的教学应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 转变教学方式, 以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为此, 小学语文教师应转变教学理念, 以学生为中心, 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探索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采用情景教学, 为学生创设有趣、生动的教学情境, 让学生在情境之中开展探究性学习, 让学生在有效学习语文知识内容的同时, 学会优美的语言表达方法, 进而提高语文素养。此外, 教师也可以合理地采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通过生动的画面及声音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进而提高小学语文的教学效率。
例如, 在讲解《秋天来了》这一课时, 如果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 只能通过对文章的讲解让学生认识文中的生词及文章表达的意识, 根本不能培养学生描写景色的能力。为此, 可以采用情景教学法, 用多媒体视频或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形象地展示秋天的美景, 创设“秋天来了”的美丽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对美的最求, 让学生在情境之中感受秋天的美好, 体会秋天的与众不同。然后, 教师引导学生利用自己生活中对秋天的感受, 借助诗句中对秋天的描述, 学习和掌握描写美景的方法, 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 精心设计课堂教学目标, 避免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为保证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应充分准备教学设计, 根据教学目标设计有效课堂教学, 避免教育盲目性和随意性的现象出现。为此, 教师首先应明确课堂教学目标, 然后根据教学目标精心的进行教学预设, 思考教学中可能出现的问题, 并根据学生需要, 探索能够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的有效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 不仅要重视对学生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 还要重视对学生创新、理解、语言表达等能力的培养, 从而在学生掌握语文知识的同时, 促使学生各方面能力快速发展。
总之,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 小学语文教学还会出现更多的问题。作为小学语文教师, 应认清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并及时探索有效应对策略, 以保证新课程改革的顺利进行。
摘要:小学生的年龄都还很小, 正处于能力和思维形成的启蒙阶段, 对新知识的接受和掌握能力还不能达到正常学生的要求。每个学科都会有相应的教学目标, 教师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大纲中的教学要求, 进而保证教学的顺利进行。新课程改革以来, 小学语文教学质量得到了明显提高, 但对目前的小学语文教学现状来看, 依然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进行了简要探讨。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存在问题,应对策略
参考文献
[1]张娟青.事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小学语文, 2010, (07) .
[2]陶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10) .
[3]沈冬华.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几种策略[J].希望月报, 2007, (11) .
[4]张娟青.事论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小学语文, 2010, (07) .
[5]陶晓霞.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有效使用情境教学策略[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09, (10) .
3.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三
关键词:小学写字教学;问题;成因;策略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6)21-0260-131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6.21.90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写字教学在课改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我们应该高度重视写字教学。但是在我们实际的写字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样那样的一些问题,有些问题还比较严重,需要我们认真对待,采取多种策略进行解决。
一、缺乏写字兴趣
(一)成因分析
由于部分教师布置的机械重复性的作业较多,学生只顾完成任务,而顾不上写字的要求和质量,字越写越差,持续下去,就对写字失去了兴趣,而且还会由此形成许多难改的恶习。
(二)应对策略
1.激发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写字似乎有点枯燥,教师首先就要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写字热情。为避免传统的评价在无形中变为一种甄别过程,那就必须注重学生之间的差异,因材施教,从而促进学生发展。而对于小学生来说,更需要的是多元评价来激发学习的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2.故事诱导。课堂上一味地书写会使学生感到非常枯燥,如果把一个字变得生动一些,那效果就不一样了。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写字姿势不够规范
(一)成因分析
在日常的写字教学中,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写字时,往往握笔离笔尖太近,眼睛就看不到笔尖在纸上的运行轨迹,所以头部就不得不偏向左侧,造成学生眼睛斜视。还有部分学生刚开始写字姿势很正确,但时间一长,肌肉酸痛,就会不由自主出现低头等动作,以致眼睛离本子太近。久而久之,就会使学生视力下降,形成近视。
(二)应对策略
1.进一步认识到写字姿势不正确带来的危害。我们一方面要坚持从正面引导,让学生养成专心、耐心、认真、细致、注意整洁的写字习惯,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另一方面还要让学生认识到不正确的写字姿势对身体的危害——易患近视、斜肩、驼背、脊椎弯曲等毛病。
2.发挥教师的表率作用。学生都具有很强的“向师性”和模仿性心理特征。教师平时的课堂板书,批改作业,都应该注意书写的姿势、握笔姿势。安排好字的结构,注意字的笔顺,展示给学生的应该是一个个端端正正的汉字。个别辅导时,要放下教师的架子,走到学生中去,握着学生的手写一写,让学生看着教师写一写,无形之中教师把自己变成了一面镜子。不但可以注意自身的写字姿势,提高写字水平,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对于学生来说更使他们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写字“标本”,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教育。
三、教师基本功不够过硬
(一)成因分析
由于部分教师写字基本功不够过硬,害怕在黑板上写板书,示范作用发挥得不好。有些教师自己字写得不好,书写很潦草,甚至七扭八歪,横不成行,竖不成列,对学生进行指导就更难以谈起,教师的形象在学生的心目中也就会黯然失色许多。
(二)应对策略
1.加强教师基本功训练。学校领导要重视教师的写字基本功训练,要建立和完善教师基本功考核制度,坚持平时训练与年度考核相结合,坚持硬笔练习与软笔练习相结合。组织教师参加书法提高班培训,帮助教师掌握写字的知识与技巧,真正使教师写字基本功训练落到实处,使教师由被动训练变为自己主动学习,激发教师的写字兴趣。学校应定期举行师生书法展览,激发师生练习书法的积极性。学生通过观摩,潜移默化,在不知不觉中就对书法产生了兴趣,激发了写字欲望。
2.加强写字教学研究。有针对性地开展写字教学研讨活动,开展写字教学方面的课题研究。首先要求教师要把字写正确,这是最基本的要求。其次,要求教师要掌握正确的汉字笔画笔顺,做到笔画清楚、美观大方、整洁流畅、章法得当,并具有一定的书写速度。要求教师要掌握指导学生写字的方法,能找出学生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指导。
4.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四
摘 要:一直以来,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质量较差,提高成绩难度很大,要改变目前阅读教学现状,全面提高阅读教学质量,需要扩大阅读范围,传授阅读方法,拟定阅读计划,立足课堂教学,养成良好习惯,努力挖掘初中语文阅读教学新亮点。
关键词:初中 语文 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历来都被认为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难点,同时又是学生最觉头疼的一点。阅读教学质量差,提高学生阅读能力的难度大,这是当前和今后很长时期里语文教师的困惑和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我们要抱着对学生负责的态度,冷冷静静地思考,认认真真地对待,绝不能固步自封。笔者就我校的初中语文阅读教学工作现状,总结如下。
一、当前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学生和老师的困惑
1.学生的困惑
(1)遇到语文阅读题,就束手无策,不会阅读,有畏难情绪;(2)平时读得少,语感差,读不懂,害怕阅读;(3)缺乏语言表达能力,有话不会说,言不达意;(4)阅读得分低,享受不到阅读的喜悦,容易丧失阅读兴趣。
2.教师的困惑
(1)没有恰当的阅读教学方法,阅读教学流于形式;(2)片面追求升学率,教师在阅读训练中针对考纲考点,考什么就讲什么,肢解语段,导致无明显训练效果;(3)忽略了文本对阅读教学的示范作用,失去阅读教学的最佳时机――课堂;(4)阅读教学缺乏计划性,毫无体系;(5)教师自身阅读量小,或者根本不读,整体感悟能力不高。
二、新形势下初中语文阅读教学的应对策略
1.扩大阅读范围
语文老师第一要解决的就是扩大学生的阅读范围,增加阅读量。只有大量的阅读书籍,才有可能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并学会在文章中收取有效信息。大量阅读,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课外知识,更能增强学生的语感,而语感正是学习语文的必要基础。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应大力提倡学生阅读书报,只要是学生自觉的阅读行为,老师都应该鼓励。当然,首先书籍应该是健康的,看书时间安排应该是合理的。
2.传授阅读方法
(1)教给学生阅读文章的一般方法。①根据作品文体特征,抓住阅读重点。如阅读文学作品,要通过人物、情节、环境的分析,把握作品的主题和作者的思想;②抓住文章中的关键词语或句子,培养学生从细微处入手,感受文章思想和感情的能力。引导学生深入文本,分析某个细节,某个动作,某种心理,或者某个贴切传神的用词,理解文章的某种思想或某种情感;③了解文章的创作背景,历史时代情况,培养学生综合把握文章的能力。
(2)教给学生精读和略读的方法。新课标中要求学生掌握精读、略读、浏览三种基本阅读方法。精读是一种通过粗读、细读、反复读、一字一句地读,直到熟读成诵,烂熟于心,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从文章中提取信息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精读训练可从以下几方面进行:①明确自学要求,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②指导学生运用工具书,寻找参考资料,以便更深入地理解文本内容;③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步骤和方法;④引导学生质疑问难,鼓励学生质疑并能合作解决。教师还可设疑,让学生通过阅读自行解疑;⑤指导学生掌握阅读的基本技巧,如教给学生圈点、批注、摘要、制作卡片、写读书笔记等方法,并加以训练。
3.拟定阅读计划
推进教学工作在阅读教学中若没有行之有效的教学计划,甚至根本不制定阅读教学计划,就会导致阅读教学的盲目性。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我们都应该转变观念,制定教学计划时就把阅读教学细化、系统化。在接手一批新生时,老师应该为学生拟一个详细的阅读计划。不同年级应该达到不同的阅读水平和阅读能力。同一年级,不同阶段也要达到相应的阅读水平。教师每一学年,每一学期甚至每个阶段都要拟定详细的阅读教学计划,使阅读教学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层层深入,环环相扣。
4.立足课堂教学,张扬学生个性
在教学中,不能只拘泥于文本,照本宣科主要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应付考试。课堂上,学习生字词,理清文章段落层次,分析优美语句,概括文章主旨,看上去井然有序,实则老套。这是当前语文教学的最大误区。其实,教材中的每一篇课文都是很好的阅读教材,我们不能一味地讲解,而应当把每一篇课文当成阅读练习,为学生设计恰当的问题,或者让学生提出自己的疑惑,老师则适当点拨,这才显示出老师导的作用,而不是主观的牵着学生的鼻子走。让学生学会如何去阅读,去欣赏,去实践,这才是课文教学的重要目的,无形之中,学生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和语文鉴赏水平也就得到慢慢的提高。教师的思想深度、文化水准、人生体验、审美水平要高于学生,是学生阅读的向导,是文本与学生的中介,而不是阅读的主体,课堂是师生共同研讨的阵地,师生一起学习、讨论和分析,引领学生自己去阅读、理解和感悟作品的内涵、情感,只有富有个性化地阅读才是真正意义上实现创造性地阅读。
三、结束语
5.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五
一、常见问题
◇ 问题一:教材容量大的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材内容安排容量大,按照课前的教学预设,理想状态下,教学任务是可以按时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中,学生的因素和课堂的生成因素却极大的制约着教学的进程,很多一线老师都有这样的切实体会,你再紧赶快赶最终还是来不及。尤其在一节课中要实施几个实验操作的,则时间更加的不够。虽然,各级教研员们和特级教师们在各种场合呼吁,可以适当的延长教学,但在实际中,这种可能性很小:学生们赶着要准备下一节课;要准备上厕所;实验室与教室距离远,回到教室都要一定的时间;教师自己还要准备下节课的实验材料等等因素制约着我们在课堂中的教学延伸。所以,延长研究的时间只是理论上的可能,在实际操作中几乎不可能。解决策略
一是减少环节和语言。很多公开课的经历告诉我们,不要将简单问题复杂话,很简单的一个开头,有的老师设计的很繁琐,绕来绕去,学生被绕得晕头转向,还没有进入到自己的预设轨道,最终还是自己硬生生的拉到轨道上来,与其这样,还不如将问题简单话,直奔主题,直奔实验教学的中心。
二是强化训练速度。每次实验都予以时间规定,这是一种训练方法,避免学生拖沓,没有一定的限制,要学生自主的停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所以,一开始就应该有时间上的限制,久而久之,学生有了这样的时间概念后,再慢慢的不提时间,学生也会以很快的速度完成;引进比赛的方法也是一种刺激方法,学生毕竟年龄尚小,比赛加上一定的物质奖励,如加一点分数或者其它对其有吸引力的奖励,学生的劲头还是十足的。引导介绍如何操作才能高效快速,是必须要做的教育工作。尤其是分工的明确,各司其职的到位与否,需要形成学生非常清楚的机制,在训练之初,一般都由教师帮助下分好各自的岗位,到一定的熟练程度之后,再按照时间轮换。
三是保证按要求操作。训练学生一定要清楚操作要求和规范后才可以开始。有针对性的开展操作前,对于听清楚要求和规范的抽查工作。有必要,在操作前学生再次讲述实验操作的方法。四是对实验要求的再设计,适当删减。教材的设计,一般都是比较合理的,但是存在容量过大的问题,这需要老师们对教材进行认真解读,对于有些实验可以做适当的调整,有时甚至可以做必要的删减。
◇ 问题二:实验材料准备时间问题
现在的科学教师课时量足,学校在考虑课时量的时候,往往很少顾及实验准备的时间。把每个科学老师的课时数都安排的满满的,几乎没有课前和课间准备材料的时间。造成上课匆匆准备,下班之余还要在家中或学校中准备,成为科学老师很无奈的一项负担。中学都配备专门的实验员来准备,但是他们的实验项目却是相对固定,准备上只是多花一点时间的问题。而小学的实验很不固定,很多实验的材料需要老师们千辛万苦的去挖掘和找寻,而这恰恰又是不计算工作时间的。现在的各个学校,由于师资配备的问题,很多老师还会涉及跨年级教学,前一节课还是这个年级的实验,下节课就得换另一个年级的实验材料,短短的几分钟时间,需要变戏法一样的准备,老师们往往忙的像陀螺一样的在旋转,一不小心,就会造成缺这缺那的不足。所以,实验材料准备的问题,一直困扰着一线的科学老师。
解决策略
(1)、小助手。为防止准备材料来不及,现在我在每个班级中都配备了两位小助手,小助手必须在下课之后,第一时间赶到实验室,帮助老师一起准备实验的材料,尽可能缩短材料准备的时间。下课之后,帮助老师一起整理实验材料,并且一起归档和进仪器室,一段时间的训练,小助手对于实验材料的位置,放置和拿取,一般都非常清楚,所以发挥了很大的功效。经过一段时间的尝试证明,这样的角色很有必要,而且很实用。
(2)、材料员的固定。在小组学习共同体创建中,材料员的角色可以适当固定,而且可以选择学习相对弱势的学生,固定有固定的好处,一段时间训练后,其角色比较清楚,套路也熟悉,会有效的提升实验的效率,同时,也是弱势学生积极参与实验教学的一种模式,不至于有被遗弃或者只是一个看客的孤单感觉。所以,在一定时间段内,材料员的角色可以基本固定,不轻易轮换。
(3)、提前准备。材料的准备,有时不是一下子能全部到位,需要一个时间观念。在准备时,可以以一个单元为单位,先花一定的时间梳理,列出清单,再一一准备,做个有心人,做个备忘录。这样有什么好处,一旦在哪个时间段比较忙无暇准备时,由于事先一并准备好,可以做到有备无患。
(4)、学生准备。很多材料可以来源学生,所以,这更需要我们以一个单元为单位提前梳理。哪些材料可以通过学生力量来完成,心中有数,到时间布置,学生到时间带来,很顺利成章。我们现在很多时候,由于准备匆忙,没有从一个整体的角度考虑,往往火烧眉毛了再去寻找和准备,自己找不到,学生来不及准备,就一定耽误教学的进程和效果。这里,要说明一个问题,要求学生准备材料,一定要给学生一个非常清楚的要求,不能是想当然或者泛泛要求,这样往往会造成材料的重复和不合格现象。辛辛苦苦叫学生准备过来,结果不能使用,一则是浪费,二则也是对学生劳动成果的不尊重。
◇ 问题三: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
有人这样调侃:学校的科学实验室,不需要用眼睛找寻,只要听声音就可以找得到,声音最响最吵的教室就是实验室。什么原因?学生对实验操作,有着天然的兴趣和吸引力,若没有有效的控制,声音也是其参与实验的一部分。另外,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课就是来放松的,就是来玩的,在语数英等主课课堂上的压抑,在科学课课堂可以尽情的爆发,若科学老师对其没有准确的估计和应对,实验操作课堂上的纪律,就可能无法调控。这就涉及到学生的教学常规问题。解决策略
(1)路队:最好的方式,是从教室开始,就排着整体的队伍来,在实验室走道安静等待。若不能完全做到,则在实验室外走道,必须全部安静才能进入实验室。这样做,有目的,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心态平静对于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非常有帮助,在教室外就做到,实际上在为学生上课做心里准备。其实,我们经常可以看得到,平静的学生进入教室后其喧闹明显低于闹哄哄的学生,而且持续的时间也不同。
(2)准时:要求学生准时到实验室,这是给学生一个信号,科学课是一趟严谨的课堂,不能随随便便迟到,尤其是由于其它老师原因造成的迟到,需要我们与老师进行沟通,并且将这样的信息传递给学生,这是给学生的一种感觉,科学老师非常的认真。从而要树立起我们的威信。准时的另一个好处,毋庸置疑的就是保证研究的时间,科学实验是很费时间的,哪个环节浪费了时间,对于研究都会产生质量上的影响。(3)坐姿:在学生的心目中,科学一直是副科,所以往往也是情绪发泄的场所,所以我们经常看到,在班主任的课堂上认认真真的班级,到来实验室像完全变了一个班级,各种各样的现象都会出现,学生的浮躁和不安分,充分的显现出来。具体表现在坐姿上,屁股好像有刺般一刻也消停不下了。实验开始,趴在凳子上,甚至爬到桌子上的事情,都可能会发生。这需要我们严格的规范,尤其是在实验时,一定要求实验的学生必须站着操作,其它需要站起来的学生才可以站,其它必须安静的就坐,形成一定的规范后,实验操作才会更加规范。
(4)倾听:我们一个普遍现象,优势同学不愿听别人的发言,只想表达自己的意见,不管是对是错,还是别人已经表达了。弱势同学不愿听,在别人发言时,做小动作,根本不知道人家在说什么。这样的两部分群体不解决好,上课的效率就大大打折。所以,训练认真倾听是必须的项目。明理先行,再不间断修正,再修正的方法,直到训练有成效为止。有时,甚至牺牲一节课或一段时间,来强化。
(5)效率:时间观念和方法指导,可以是演示和单独指导相结合。
分工:分工明确。定期轮换,岗位要考虑人选,尤其是优势学生的使用,弱势群体的参与。
(6)整理:意识培养,实践反复训练,一练到底,若哪个实验桌没有将材料整理就离开了,教师要有哪怕学生已经回到教室内,也要重新拉回整改,几次下来,学生的行动就会自觉,意识养成。
◇ 问题四:优势学生的培养问题
优势学生在实验操作的过程中,往往会成为主角,一个是其脑筋灵光,很快就领会了老师的意图或者很快就能设计出实验的操作方法,在其它学生还瞪大眼睛一脸茫然的时候,其已经是蓄势待发,只要老师一声令下,就可以迅速进入状态。而且,也有少数的个体,会未等老师发布命令,其就已经偷偷的在开始了。而其它学生,大都只能作为看客。但是,老师的教学设计往往会面对全体而设计,在整个进程中,对这些优势学生而言,几乎是没有什么难度,当别的学生还在挑一挑摘桃子的时候,其实,优势学生根本没有办法吃饱。说的不动听一点,我们现在的实验教学,优势学生不需要老师的教,其基本上也能摸索出来。所以,前10%的优势学生的提优问题,就是摆在我们科学老师的一个实际问题。解决策略
一是领袖才能开发。培养成为优秀的设计者,指挥者,协调者,尝试者和权威。二是学习共同体创建。共同体中的一分子,相当于老师的半个助手。组别之间采取竞赛的方式,促进共同体的共同进步。
三是相互结对。勇挑重担,成为弱势学生的结对对象,弱势学生的实验过程的叙述和操作的帮教,尤其全权负责,并且负责到底。结对组之间,以竞赛的方式促进优势学生的责任感。
四是兴趣组活动。创建兴趣组,在小发明、小创造、小论文、头脑奥林匹克领域发挥其作用而进一步系统培养。
◇ 问题五:后10%学生的参与问题
相对的则是动手能力差、思维不活跃的后10%学生。一般状态下,要其主动的设计出实验操作的方法,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若是在优势学生的帮助下,知道了实验操作的要领,单单请其操作,在时间上也会出现问题,会大大的影响教学的进程。本来,我们的教学时间就因教材容量的问题而缺少时间,若由他们再一折腾,教学肯定来不及。若不参与,如何保证教学面对全体?如何应对实验操作测试?如何应对现在正在进行的区科学素养的抽测?这是个环环相扣的棘手问题。解决策略
(1)学习共同体:与优势学生结对,对于优势学生有任务,帮助学会和操作的任务,该生有能基本操作的过关任务。
(2)人人过关:为保证其水平和质量的提升,每学期人人过关的抽测任务必须参加,平时,有定点优势学生帮教,在后期老师抽出一定时间,集中讲解和检查,在此基础上,在学校抽测中力求人人过关;
(3)简单参与:帮助领取材料,帮助记录,多人观察的前提下,一起参与观察。◇ 问题六:实验材料的干扰问题
前面已经阐述,学生的好动,以及对于实验的兴趣,是天性。若有实验材料在眼前,能够控制住自己的手,不去碰和动,那需要多大的忍耐力。所以,我们会经常发现,有些男生,尤其是相对灵活和多动的男生,往往会将注意力集中在实验材料上,而至于老师在讲些什么,他反而不怎么关注了。这就是课堂中经常见到的实验材料干扰正常教学的问题。这很多时间都发生在我们老师事先将实验材料放置在实验桌上,或者实验结束之后,没有及时将实验材料收缴的时间段。其实,对于材料的放置和收缴,对我们老师而言也很矛盾,提前放在桌上吧,怕学生干扰听讲,不放吧时间又是那么的紧张。实验结束后的整理,也是涉及到一个时间问题。
解决策略
一是不提前放置。实验桌上放置着材料,真正能克制住自己的学生不容易,尤其是男生,按照心理学分析,这是学生的年龄特点所决定的。所以,一般情况下,不将材料提前放置在实验桌上。
二是实验材料提前亮相。为了防止学生过分新奇,在分发到材料后研究材料本身,可以在上课之前的讲台上亮相,甚至可以向学生介绍,也可以适当的让学生用手先行接触,消除材料的神秘感。
三是分批分发实验材料。针对实验的不同,材料可以采取分批发放的形式,而且,一个实验完成,相应的材料不再需要时,必须要求回收到原来的位置,养成良好的从哪里拿整理放回到哪里的良好实验习惯。一旦忘记回收材料,这些材料将成为很多学生的玩具,于是,实验到底研究什么,研究到哪里,再也不是他关心的内容。即使,你再提醒和要求,也很难将其拉回,一回头,其手又忍不住碰上了。
四是实验材料的雪藏。有些实验因为学生比较熟悉或者一点也不熟悉,在有时候需要对其雪藏,不雪藏,学生会根据其生活经验,干扰实验的进程和实验的解释,如马铃薯在水中沉浮实验中,若将盐提前暴露给学生的话,学生就是钻到盐中,液体中一定加盐,一定是盐水的液体,等等,会严重干扰整个教学。
◇ 问题七:学生实验的方向偏离问题
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之中的方向现象,可能是学生对于老师布置的实验操作不感兴趣,只是对于材料和玩这些材料感兴趣,于是,在开始实验之前或者之后,其又乐此不彼的在继续或提前研究,研究些什么,恐怕只有当事人最清楚。还有一种现象是,由于要照顾全体学生的实验进程,已经提前完成的小组成员,没有进一步研究的任务,于是就拿着材料按照自己的意愿,开始了自己的实验之路。这就很大程度的影响到学习的效率。这不得不引起老师们的关注和合理解决。
解决策略
(1)细化实验计划的指导:在实验计划的制订过程中,我们要尽可能多地考虑实验中可能出现的情况,把能预测到的都交代清楚。实验的先后程序,观察的重点要十分明了,尽量把指导工作做细做扎实,为学生成功实验做好铺垫。
(2)实验操作方法的口头再描述:一心想要实验操作的学生,心里是相当迫切的,以至于连老师的方法和要求都没有听清楚,已经跃跃欲试,如果以这样的状况去实验操作,基本上不可能完成任务,即使在人家的纠错中走上正轨,其效率也是相当低下,基本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不了。为了防止其方向偏离或者不知做什么,必须强化方法的再描述和叙述。把实验方法说清楚,明白后再做。长期训练,学生实验的目的性和方向性才能逐步规范。
(3)学习共同体的监督机制。需要共同体成员敢于站出来,提醒和指出。尤其是有效培养小组成员的纪律意识,让强势学生和有影响力的学生担任监督组长,充分发挥组长的威信和权威,通过同伴监督和提醒的方式,相互受制约,相互不受制约,以减少方向性和偏理性。当然,组长的培养,需要投入其它的时间,犹如班级中小干部培养一样,所以,科学老师在学习共同体的培养上,必须要有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策略和方法,抓住了核心,也就抓住了课堂。
(4)必要的惩罚机制。必要的惩罚措施在实验教学中更加需要,诸如停止实验的权利但必须课余复述实验操作过程的惩罚;为自己不良行为负责帮助整理所有实验材料的惩罚;转换实验角色的惩罚,如本身是实验操作者,由于违犯或走偏实验方向,取消操作资格改成实验记录角色,很多学生对于实验研究而言,最感兴趣的是操作,这是童心所致,一旦抓住了其弱点和要害,有针对性的采取惩罚措施,有时效果还是时分奏效的。当然,方法一定要轮换使用,不可一种方法包治百病,时间一长,会彻底失去效能,再想到更换,已经为时已晚。
◇ 问题八:实验数据的利用问题
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关注实验本身和实验材料本身,对于实验的数据往往会视而不见,当老师要求其分析实验数据时,很多学生会表现出一脸的茫然,当然,这更多的是实验惹的祸,他们还沉浸在实验的海洋中没有自拔。若需要老师再重新梳理一遍实验及数据,在教学进程上,就造成一定的浪费。当然,这样的学生也只是一部分群体。跟着教学思路的学生,还是能很轻松的完成分析的任务。其实,我们的教学,对于认真听讲和参与的学生来讲,都不是什么问题,关键还在于这少数的一部分学生。如何有效的纳入进来,这是一个实际问题。
解决策略
(1)、数据分析的放大。要学生关注数据,首先教师自己要关注,在接触的时间段,需要教师将数据放大到黑板,通过问题的设置来引领学生关注数据,明道理,要告诉学生关注数据的目的性和因由。在此基础上,要带着学生一步步分析数据,教给分析的方法,在标准的介绍之后,要安排学生训练的机会。尤其是,在系列的实验和数据统计的单元,一定要让学生反复的训练记录和分析。
(2)、养成分析的习惯。训练学生向数据要信息的习惯,由数据推出结果的过程。(3)、训练分析过程和结果的表达。像数学解题模式,要说出整个数据分析思考的过程,长此训练下去,学生的表达能力会不断提升,表达能力提升了,思维能力也就提升了。◇ 问题九:实验教学的延伸问题
前面介绍,在课堂下课之后,再延伸教学和实验操作研究,在现在的情形下,几乎不太可能。那能不能延伸到课堂之外,延伸到家庭中呢?也许,很多老师都有这样的想法,和做过这样的尝试。有的甚至积累了很多好的经验。但相信,也有很多老师只是想想而已,并没有真正的去思考、去实践和去积累。其实,在我们课堂教学时间如此紧张,有的甚至在课堂教学中还不能有效消化和吸收的项目,完全可以进行延伸。
解决策略
(1)家庭实验室。
一是项目开发:课堂实验的延伸,如哪个实验没有在课堂研究完毕,回家继续完成。课题实验的拓展,如研究好磁铁,可以研究磁铁在高温下、低温下、水中等地方磁性的变化。头脑奥林匹克比赛题目等。
二是带着任务回家:这样的任务必须要求十分明确,而且操作性强,不能泛泛布置。三是带着方法回家:对一部分学生,需要明确的怎样做的方法支撑,对于一部分学生要求独立设计,这是要求和方法并存的地方。
四是亲子参与。在实践过程中,需要家长的参与,这样质量和参与的热情和解决问题都可以得以保障。
五是关注原始材料积累。操纵的成果说明,操作的照片或视频,都是很好的原始资料,必须要有和保存。
六是操作细则到位。这是整个家庭实验室能否有效开展的保障机制,必须认真研究和制定。
七是评价机制到位。这是吸引学生和家长参与的原动力。(2)小实验员的培养。为实验提供更多的材料保障。(3)关注安全问题。
安全工作始终是第一位的事情。在任何实验教学过程中或者家庭实验室开展中,方方面面考虑周全,提出警示和要求。
◇ 问题十:科学教师的实验素养问题
在区科学素养抽测工作中,很多老师在自己的学生不能完成完整的操作时,也许意识到,这样的操作细节似乎自己也没有很好的关注,不要说教给学生们了。这里,就涉及到一个老师的实验素养的问题。我们很多老师,可以说绝大多数的科学老师都不是科班出生。也就是自己从来没有接受过专业的实验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在教学中,也是摸着石头过河,凭着自己的经验和理解来进行实验教学,这就免不了对实验的细节挖掘不深和不够。现阶段,对于实验操作的技能培训也相当有限,使得老师们的实验技能水平也是参差不齐,尤其以青年教师更为突出。所以,老师的实验素养也是一个很实际的问题。
解决策略
自我提升需求。不进则退。多听课。多写反思。
6.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六
席建国 宋维虎
(陕西理工学院教育科学系,陕西 汉中 723000)
[摘要]网络教学作为一种新的教学形式之所以能够兴起与发展,必然有其潜在的优势。通过对网络教学与传统课堂教学不足的比较,我们看到了它的许多优点。正如一个硬币的两面,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只有将其与传统课堂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达到优势互补才能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网络教学 局限 改进策略
网络教学以开放的非线性分布方式为学习者提供了丰富的教育资源环境,它为学习者的个性发展提供了较大的空间,由于它的一些特点刚好弥补的传统课堂教学的缺陷,因此网络教学得到了广大教师和学生的认可,但是在看到其优点的同时也要看到其自身的局限。我国网络教学存在的问题
1.1与传统课堂教学分工不明
网络教学不只是在教学的时候把课本教材变成数字版本在网上发布,它是在教与学行为分离的情况下给更广泛的人提供任何时间、任何地点灵活学习的一种教学模式。比如将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放到网上进一步辅导并进一步讨论,用网络特有的多媒体技术交互形式深入讲解某些教材的内容,提供一些相关资源或资源导航等,但实际上我国很多网络课程的内容贫乏,甚至只有简单的课件,有的只是将课堂上讲的内容照搬到网上,没有发挥对课堂教学的延伸、补充作用。1.2普遍缺少新的教学模式
1995年,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的伯尼·道奇等人创建了一项新的课程计划,即Web Quest。它采用基于网络的以探究为特征的学习模式,包括绪言、任务、过程、资源、评估和结论6大模块,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教师起组织与指导作用。澳大利亚艾迪斯·卡温大学也开发了一套教学系统,即RONSUB,这是专门用于管理和协调基于问题的网络学习环境。该系统可以把学习某门课程的学生分成讨论小组。Web Quest和RONSUB能够有效地发挥网络的互动特性,激发学生参与网络教学的动力,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在我国高校的网络教学中,一般没有相应的论坛、聊天室等互动空间,即使有,也只限于发布、回收作业,缺乏以任务和问题为中心、以协作学习为基[1]础的精心设计。
1.3没有建立很好的共享机制
网络教学应面向其他高校,甚至是全社会,让那些没有机会接受学校正规教育的人受益。可以无偿对外开放,也可以先借鉴中国知网的做法,采取收费制。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从2002年开始在Hewlett基金会的资助下创建网络开放课件工程,旨在让本院所有课程资料公布于网上,免费供任何教学人员和学习者使用,促成教育资源交流和共享,营造一个全球性的教学社区。我国目前的网络课程在共享性上还做得不够,这也有赖各学校的共同支持和参与。1.4教师与学习者情感交流缺失
网络教学可以在空间上远离,时间上错位,这是它最大最具潜力的优势。网络教育促成了远程教育规模的空前发展,从而为实现人人都有接受教育的平等权利的理想以及实现终生教育的理想开辟了更广阔的道路。但是这种空间的远离也使得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加大,缺乏情感的直接交流,师生双方对教学效果都缺乏直观的把握。而且这种若即若离的交互方式对学生健康的心理和人格的[2]养成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网络学习者作为教育对象,有被网络教学模式复制成一个个“丧失学习
者内在的人格和精神世界的丰富性”的“学习机器人”危险,这种虚拟的师生关系,不仅将学习者异化为物,而且最终也使教师异化,从而使师生背离了教育的目的。1.5教学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
网络教学系统很多存在有人建少人更新的情况,多数是为教学评比、评估急就而成,评完后也就无人过问,结果造成教学形式落后,教学内容陈旧,外部资源链接打不开,提问无人回复,讨论无人引导,网络教学纯粹成了摆设。一方面这与学生本身自主学习能力较低,热衷于访问校外公众网,看新闻和娱乐有关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该反思,我们的网络教学系统缺乏有效的管理与维护,内容更新不及时,这也造成学习者利用网络学习的积极性不高。
2我国网络教学存在问题的应对策略
2.1 扬长避短,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
构建网络环境下网络教学与传统教学优势互补的学习,最关键的问题就是要大力促进教师教学理念的转变与更新。网络环境下的信息技术与各学科的课程整合,是不可能脱离原有的传统教学的,当然也不应该以继承传统教学为由而滞步不前。应对原有的传统教学及理论基础作实事求是的正确评价,继承其精华,扬弃其糟粕;要实事求是地客观地进行研究与分析,吸收其所长,摒弃其所短;要以素质教育理念为统摄,进行优势互补,实现两种教学方式的优质整合。2.2 尝试多种新的教学模式
网络教学模式依据网络学习的特点所提倡的是一种主动学习思想,强调“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重视学习思想的开放性与学习方法的灵活性,因此,网络教学模式的建构应注意塑造一种自主学习、具有合作、开放精神的网络学习文化,同时对我国的传统的功利型、个体型、被动接受型学
[3]习文化做出扬弃,构建无害、公正、尊重、允许和可持续发展的网络学习理论原则。开展包括Web Quest和RONSUB等多种能够有效地发挥网络互动特性的教学与自主学习模式。2.3建立较好的网络课程共享机制
2003年,在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和Hewlett基金会的支持下,中国开放式教育资源共享协会成立,它建立了镜像网站,引进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开放式课件,同时将中国高校的优秀教育资源推广到全世界。这是一个长远的项目,有赖各高校的支持和参与。高校精品课程算是一个较好的做法,但这还远远不够。
2.4树立以“情”为根基的主体教学观
网络教学和传统教学的有机结合要以“情”为根基。师生之间以“情”的交流为根基是中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这种“情”是双向的,既有教师的循循善诱,又有学生的尊师敬长。因此,教学活动是一个以“情”的交流为纽带、由师生共同营造的不可分割的整体活动,一旦脱离了“情”,教学效果就受到直接的影响。所以在网络教学设计时要把情感符号考虑进去,让学生感受到自己是被关心的,从而树立学习的信心。网络学习也应该是在丰富的、复杂的、真实的情境中进行,而不应只是面对去情境化的技能培训材料。2.5不断完善网络教学系统
在网络教学课程设计时,要从学生的角度和教学需要的角度出发分析技术的可用性和知识的可获得性。网络教学系统应为学习者提供全程、全面、及时、便捷的学习支持服务,这有助于保持学习者积极的情感。因此网络教学系统应及时提供辅导、答疑、讨论和作业评比等动态教学资源和信息,还要提供远程学习咨询,以及能够实施导航、内在浏览、查询、实时和非实时交互的教学,能够实施网上教务、考务管理等,构成完善的学习支持服务系统,为学生自主学习提供多样化的选择。
结束语
网络教学既有明显的优势,又有一定的局限。网络教学模式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的学习资源,有效克服了传统课堂教学因师资不足或师资水平欠缺等因素给教学效果带来的不利影响,教师的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学习内容都得到了优化和改善。但同时,网络教学的发展必然是与传统课堂教学优势互补,取长补短,这样才能建立起符合社会发展要求、与时俱进的教育教学体系。
参考文献:
7.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七
随着社会关注程度越来越高和社会需求度不断增加, 中职会计教学工作受到了越来越多的重视。
1. 目前中职会计教学工作的目标不够明确
虽然现在中职学校的招生规模在不断扩大, 学习会计专业的学生也越来越多, 但是许多学校对于教学目标并不够明确, 一些学校根本不清楚应该培养什么样的人才, 对于教学目标没有进行明确、科学的研究。所以这些中职学校在教学中不可能制定合理的教学计划, 往往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学, 没有将教学和现实中企业等有关用人单位的需要相联系。
2. 中职学校课程设置不科学
第一, 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和其他的大专院校设置几乎相同, 并未能体现出职业教育的特点, 只是从会计学科专业知识的角度来进行教学, 并没有开设与实际工作需要联系紧密的课程;第二, 中职学校只注重理论教学, 而不注重实践教学, 没有开设更多的进行实际实习的课程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3. 中职学校的教学模式落后
部分中职学校教师在进行教学模式上依旧沿袭着传统的教学方式, 以“注入式”教学为主。虽然现在的计算机等现代化技术工具已经广泛使用, 但是在中职学校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发挥其优势, 会计专业尤其是财务会计课程的学习是需要财务软件来进行辅助学习的, 而实际的教学却没有专门的实验课以及专门的供学生进行练习的机房。
二、中职会计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
1. 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我国目前中职学校的学生大多都是初中毕业的学生, 他们在学习水平和自身能力方面都有着很大的不足, 再加上教学课程设置和教学目标等方面的限制, 造成了学生实践动手能力较弱, 不适应社会需求。
2. 学生学习兴趣较低
中专学校学生具有特殊性。目前中专的学生大多是因为初中毕业没有考上理想的高中或者是受不了那种紧张激烈的高中生活才选择中职学校的, 所以这些学生都不爱学习, 而中职学校还采取中学那样的传统的教学模式来进行教学就造成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日益降低, 为了获得毕业证而被迫学习的情况。
3. 学校资金不足, 教学设施落后
中职学校大多需要学校自己解决教学资金, 虽然现在国家逐步重视中职学校的教育, 但短时间内还不能改变资金不足的情况。学校资金的限制, 不可能为会计这类教学设备要求较多的专业提供足够的资金, 而会计模拟实训又是会计学习必不可少的环节和关键内容, 这是造成中职学校难以发展的一个原因。
三、解决中职会计教学存在问题的方法
1. 改善教学内容
在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的今天, 会计学已经成为了必不可少的一门学科。为了应对国际经济化的浪潮, 应参考国际会计教学的方法和模式, 重新更改我国中职学校的会计教学内容, 使广大学生不仅掌握理论知识, 也要熟悉企业的经营管理模式, 明确企业的财务工作流程。所以中职学校的会计内容不仅要学习会计知识, 还要学习计算机技术、企业管理、金融、营销等方面的知识。
2.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原则
针对目前中职学校学生实际动手操作能力较差的情况, 中职学校要改变传统教学模式, 要密切联系实际, 根据经济社会的发展环境, 讲清楚会计概念内部的联系、会计理论的科学意义、会计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培养学生会计“应用意识”。在会计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中, 要做到会计理论和会计实践的密切结合, 多进行实验课的教学, 培养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以适应社会需要。
3. 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
中职学校的职业化教育的目的不仅要求教师有一定的理论水平, 而且要求教师有一定的财会工作经验。因此, 中职学校要加快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 要和企事业单位签订培训合同, 要采取优惠政策聘用有丰富的实际工作经验的企事业财会人员担任实习指导教师, 以起到“传帮带”的作用。
4. 教学方法要多样化
8.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八
关键词:中小学英语教学 衔接教学 教研
一、 提出问题
英语中有句谚语叫“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对于英语教学来说,这句话意义非凡。学生在小学阶段的英语学习发展的不均衡进入初中以后进一步加大。班级中两极分化的现象过早出现。这种现象对于整体英语教学水平有极大影响。因而在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做好衔接教学至关重要。结合近几年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我们目前在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如下问题:
1. 对学生的需求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
有些学生小学时英语基础就不好,进入初中后随着学习任务难度的逐渐增加,对英语学习的畏难情绪逐步加重,因为难以克服逐渐增加的学习困难,很多学生渐渐丧失了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与此同时,一部分同学由于不能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没有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在英语学习中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科学有效的学习方法,学习效率较低,虽然在英语学习中费时耗力却难以收到好的学习效果。对于这部分同学来说,英语学习就像“一壶永远烧不开的水”。另外一部分学生在情感上还怀念小学阶段的老师,没有对新老师产生足够的信赖,不能适应初中老师的新的教学模式。来源于不同小学、不同家庭的学生在英语学习基础、个性特点上千差万别。很多任课教师忽视了对于初一新生的学习需求和情感需求的深入了解,对于班级情况缺乏科学细致的分析,因而在制定教学目标时缺乏针对性,课堂教学缺乏层次性。由于不能在衔接阶段顺利过渡,很多学生在初一下学期就提前掉队,对于以后乃至终身的英语学习造成不可弥补的损失。
2. 对衔接教材缺乏“二次开发”
为了做好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译林出版社编制了《新课标初中英语预备课程》作为中小学衔接教学的教材。衔接教材不仅“把小学阶段所学的主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供学生系统地复习,巩固所学知识;还引入少量初一教材的知识内容,为中学英语学习奠定了基础。”
教材是课程专家和学者依据课程标准编写的学科教学用书,教材资源的选择和组织具有很强的“普适性”特点。这种“普适性”主要是指教材编写者编写教材课程标准规定的内容和要求,以及课程内容针对所对应的学生年龄阶段的认知特点选择相应的课程内容,预设具有一定学习难度的学习活动、任务或练习形式。这种课程设计的“普适性”与不同地区教学实践的“特殊性”会形成一定反差。选用教材的地区、学校或者是学生因本地的社会经济和文化教育发展水平不同,势必存在各种各样的特殊教学情况,也就是教材与教学需求之间肯定还存在或多或少的差距。衔接教材因其特殊性,教材与教学实践之间的差异更为显著。多年的教学习惯使得一些教师仍然只是在“教教材”,因为缺乏对教材的二次开发,没有对教材进行有效的调整、取舍和补充,教学难以实现最佳效益。
3. 对教学缺乏全面及时的反思
很多教师特别是一些薄弱学校的教师会认为小学英语基础薄弱是造成学生英语成绩落后的主要原因,很少从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等方面反思自己的教学。教学过程中相当一部分教师仍然以知识传授为主,没有培养学生能力,教会学生学习的意识。衔接教学中出现的很多问题因为没有得到有效的反思总结而未能为下一步的英语教学做好铺垫。
4. 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比较片面
《课程标准》指出“英语教学的特点之一是要使学生尽可能多的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因此在英语教学中除了合理有效地使用教科书以外,还应积极利用其他课程资源,特别是广播影视节目、录音、录像资料、直观教具和实物、多媒体光盘资料、各种形式的网络资源、报刊杂志等。”在初中英语教学的起始阶段,如果教师能够在充分利用好课程的核心资源——教材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拓教和学的渠道,更新教和学的方式,学生看到的将是更多课本之外的语言运用的世界。这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能力及教会学生学习的意识都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遗憾的是,因为种种原因,甚至是一些生源较好的学校,教材之外的课程开发也往往被认为是在“作秀”,或者只是作为一种偶尔的“装饰”而已。
二、 对上述问题的一些思考
鉴于上述英语衔接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相关原因,笔者结合近年来的教学实践及相关理论,认为可以采取以下策略提高教学效益。
1. 加强中小学英语教学交流,改善学情研究
此次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就是要改变英语课程过分重视语法和词汇知识的讲解与传授,忽视对学生实际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的倾向,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新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的过程。
没有对学生情况全方位细致的了解,就谈不上合理有效的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当我们带着衔接教学中诸多困惑走进小学课堂研究课程标准中对小学阶段英语学习的要求、和小学英语教师交流研讨中小学英语教学的相似之处与诸多差异时,很多衔接阶段的教学难题产生的原因便浮出水面,与此同时应对的策略也不难找到。
和活泼生动、形式丰富小学英语课堂所不同的是,中学英语课堂更多重视语言基础知识的传授语言技能的训练。中学教师对难点、重点的把握比较准确,对知识点的落实比较到位,但课堂活力不够,用学生的话说“老师总是一本正经”。当英语由小学阶段的“副科”转化为中学阶段的“主科”,便意味着很多学生不得不承受更多的考试压力。面对残酷的分数竞争,越来越多的家长、教师甚至是学生本人对于英语学科的学习评价由“兴趣”转化为“分数”。特别是很多刚刚带完初三毕业班的教师很容易“目中无人”只有分数。仔细分析一下对那些英语学习缺乏兴趣、缺乏学习动力因而成绩很差的学生情况就会发现,他们在困难→不感兴趣→成绩差→更不感兴趣→成绩更差的轨道上形成了恶性循环。所以帮助学生排除学习上的困难、激发他们的兴趣成为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这就要求教师逐步引导学生认识学习英语的目的和意义,帮助他们培养积极的情感,克服消极的情感。教师要处处做有心人,在传授知识的同时注意挖掘教材的趣味性,花大力气精心备课、上好课,课后与学生多交流,多反思。刚刚毕业的一届学生中就有一位家长在毕业后给我打电话表示感谢。声称孩子升入初中时英语基础并不好,但升入初中后因为几次好的朗读表演受到老师的赞赏,认为英语教师是“自己人”,逐渐对英语学习感兴趣,渐渐成为英语学习的佼佼者。这样的例子我不止一次在历届英语教学中遇到过。尊重每一位学生,发现每一位学生的闪光点,关注每一位学生,这些新课标常常提及的理念在衔接阶段尤为重要。英语中有句谚语叫“A friend in need is a friend indeed!”作为一名有责任感的英语教师应该明白,对于很多对初中生活还充满好奇、间或恐惧的初一新生来说,老师善意的疏导、及时的指点可能对于“敏感期”的他们无异于雪中送炭,也许他们的英语学习从此就有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也许“转角遇到爱”他们从此就会爱上英语学习,享受英语学习的乐趣。或者说他们的生活会多一些成就感,少一些挫败感。
nlc202309021751
2. 注重英语学习习惯的养成和学习策略的培养
“好的习惯可以使人受益终生。”教学中不难发现,一些优秀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养成的良好习惯及有效的学习策略也在他们步入高一级学习时恰当地迁移到其他语言或学科的学习,收效甚好。除了常规的“课前预习,课堂积极,课后复习”,我们还要在教学中帮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听说读写译的习惯,养成运用音标拼读、记忆新单词的习惯,养成利用笔记回顾知识点、利用检测发现遗漏难点的习惯。针对很多学习困难生在中学英语学习中总抱怨语法难学,单词拼写和记忆能力差,词汇不过关,缺乏语感,阅读能力差,动笔写的题丢分过多,整体驾驭英语语言的能力弱等情况,初中英语教学伊始就应当适时开展课外阅读。除了对课本提供的教学材料深入挖掘之外,适时补充一些原汁原味的外语文章也是必不可少的。让学生明白英语学习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一些优秀的英语学习者也总是对英语电影、英语歌曲、英语报纸杂志、英文电视节目怀着浓厚的兴趣。如果有条件,让学生借助词典开展一些原版的英文童话寓言的翻译也是一种极为有效的语言积累。设法使学生的语言积累、语言的扩展和使用转化为以听说为主逐步向视听说领先、读写及时跟上转化;从简单英语学习向内容较复杂的英语转化;从只用YES、 NO的简单言语交流活动向用整句回答方式转化;从机械地模仿向有意义的操练和真实情景中交流的活动方式转化;从学生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转化。学习策略是灵活多样的,策略的使用因人、因时、因事而异。在英语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帮助学生形成适合自己的学习策略,并具有不断调整自己的学习策略的能力。对于英语教师来说,帮助学生抛弃“死记硬背”的英语学习,让学生学有章法,学得轻松,学得有效,义不容辞。
3. 开展行动研究,更新理念,和学生一起成长
英语教师要有一定的英语储备、良好的个人品质、多样的教学策略,同时也要掌握一些实用的科研方法。只教不研教学就会固步不前,乏味而无效。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对英语教师针对自己的英语教学开展行动研究是强有力的推动。我们的英语教学再也不能只满足于“低头拉车”,更要注重于“抬头看路”,否则我们的教学效果可能会“南辕北辙”。中小学英语衔接教学研究尚处于初级阶段,教学经验还不够丰富,教学理论还不够健全,这就更要求我们一线教师认真阅读英语教学相关理论从而转化教学理念,及时积极地反思自己的英语教学,从而积累有效的教学经验。针对自己在教学中遇到的实际问题,结合教学理论进行反思。改变过去的“苦教”“苦学”“向时间要质量”的教育现状,走上“向科研要质量”的科学化的教改道路。及时有效的反思可以帮助教师调整教学目标,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通过对学生学习情况的了解,教学过程中,分散难点,降低坡度,减少学生学习英语的障碍。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的程度有目的、有步骤地增加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提供新的信息,从而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欲望,确保他们在进行下一步活动之前掌握所学的知识。与此同时,分层要求,布置弹性作业,使后进生经过努力也能完成任务;也可采取降低梯度的方法,帮助他们渡过难关,获得成功;开展多种活动,进行多维评价,发现后进生的优势,激发学习动机,不单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同时,也要求我们在英语教学中要始终使学生发挥主体作用;采用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思路和教学活动;根据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以及他们的兴趣、爱好来选择教育教学材料。并且为适应差异可以分层指导、使作业分量、难度和类别有所不同。
现代社会日新月异,早已不允许教师止步不前。我们必须具备和时代相通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的课堂真正地做到“心灵与心灵的对话,生命与生命的互动”。当代社会赋予教师更多的责任和权利。当家长把一个家庭的未来和希望寄托在我们身上,我们惟有不断充实自己,负重前行,和学生一起成长。
中小学英语教学衔接的研究才刚刚起步,但可以深信,正确处理这个问题终将推动和促进英语教学,终将提高学生的英语素质和综合能力。
9.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篇九
01-128-235 张菲菲
摘要:在现在的各种数学考试当中,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占到25%至35%的比例,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从教接近两年的经历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给小学的数学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扰。
关键词:小学 数学 应用题 问题 改进
导论:在现在的各种数学考试当中,应用题基本上可以占到25%至35%的比例,对学生的成绩有着非常大的影响。但是我从教接近两年的经历却让我发现了一个让人吃惊的事实,那就是现在的小学应用题教学当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影响学生的成绩的同时,也给小学的数学老师造成了很大的困扰。如果不及时对这些问题进行处理的话,必将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教学的质量。现在我就将自己在小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一些问题进行总结,并提供一些自己的改进措施。
一、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
经过长时间的观察和研究,我发现在小学数学应用题的教学中存在以下问题,影响着小学数学特别是应用题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成绩的提高,需要及时得到改进。
首先,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当中所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应用题在教材中和试卷上以不同的方式呈现所引起的矛盾未得到及时处理。现在的小学教科书特别是低年级的教科书里面应用题都是以图片的方式呈现出来的,而在考试的时候试卷中却很少以图片的形式呈现,大部分的应用题都是一文字的方式进行表述的。这就使得学生在平常的学与考中产生很大的不适应感和不习惯,因而使得学生在考试中无法发挥自己正常的水平,原本能够得心应手的解决的问题也因为呈现方式的改变而变得无所适从。而且这个问题的存在不仅影响到了学生的学习和考试,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困扰着教师的教学,让很多教师感到困惑和无奈。
其次,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另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单元教学所引起的学生解题思维定势。现在的教学基本上都是按照教材所划分的章节进行的,而在某一个具体的章节里面大部分应用题都具有很大的相似性,这就使得学生在某一个阶段的学习中习惯性的去运用一种固定的思维方式去思考所遇到的问题或者说是依赖某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解决学习中所遇到的问题。如果有的章节比较长的话很多学生在该章节后期的学习中做应用题的时候甚至不用看题目就可以列出算式,而且这样做在很多时候都能够顺利的解决掉所面对的问题。这样的话学生平时的作业能够很好的完成,单元测试也能够取得不错的成绩,但是在学习完这一单元之后学生就会逐渐去以相同的方式去学习另外一种知识或方法,同时慢慢淡化对这一种方法的记忆和依赖。这一个问题在教学中会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一种假象,那就是学生对所学习的知识点已经掌握的很好了,但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知识学会了用一种固定的方法去解决在某一个阶段所遇到的所有问题,学生知识暂时学会了运用一种方法,而不是已经掌握并且理解了在这一阶段所学习的知识。
再次,我认为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所存在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在课程改革导致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教学方式的全盘否定。虽然在课程改革持续深入、教学思想日新月异的大环境下,传统教学的很多方面都很难再适应现在的教学了,应用题的教学自然也不会例外了。但是凡事过犹不及,对传统的否定和对新事物的追求也是如此,而很多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却偏偏出现了这样的问题,他们坚决的执行着新的教学理念,同时也在全盘的否定着与传统教学有关的一切。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在教学的时候就开始脱离教材与实际,拼命地创设情境、拼命的和学生互动交流,但却忘记了教学的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这些形式掌握知识,而传统教学中的很多东西对学生掌握知识是很有帮助的。虽然新课程理念下的应用题教学在教学理念和教学组织形式上与传统应用题教学相比,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传统应用题教学的许多优良传统是值得继承的。只是很多教师不敢用,也不想用。比如过去强调学生认真审题,重视应用题数量关系的分析,教给学生分析数量关系的方法(如整理数据、用示意图表示、列表的方法等),现在教师更多地重视学生个性化的处理问题,对解决问题的基本技能不够重视。在传统应用题教学中以指导思考方法为重点,最为典型的是分析法和综合法,让学生掌握解答应用题的基本规律,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传统课堂中这样的精华,在新课程中很多教师不敢把运用到自己的课中,特别是上公开课,怕别人说自己理念落后,在实践中失去自我,这实际上是对新课改的亵渎。我认为另外一个严重影响到小学数学中应用题教学的问题就是部分学生对应用题存在一种恐惧心理。有许多学生由于在之前的学习中遭遇过一些困难,因而就对后面的学习产生了一种无法克服的恐惧。对于一般的计算或者记忆之类的知识,他们通过努力还可以掌握,但是对于像应用题这样需要理解才能够老师也比较看重的题型他们就会没有信心去接触,有的时候不是不会做,而是由于对自己没有信心而不敢去做,因而给人留下了不会做的印象。
二、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改进措施
以上这一部分便是我在教学中所总结出来的一些存在于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严重影响应用题教学效果的问题。但是找出这些问题的最终目的不是把他们罗列出来,而是想办法解决这些问题,改善小学应用题教学,提高教学的效果。下面我将会把自己探索出来的一些改进的措施写出来。
一、将书本上的图画和试卷上的文字统一起来。
既然影响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一个注意问题就是课本上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和试卷上以文字的方式呈现的应用题之间的差异引起的,那么改进的措施也就应该由此入手。所以我认为改进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该是把以图片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和以文字的形式呈现的应用题统一起来,实现二者的有效衔接。具体执行起来我认为教师在日常的应用题教学中应该先让学生仔细观察教材中所给出的图片,分析图片中的内容,逐步找出图片中给出的已知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再对这些已知条件和问题进行组织,把它们加工成用文字进行表述的应用题,然后再进行解答。我相信通过这种形式的教学就可以让学生在考试的时候适应以文字表述的应用题,不至于在面对原本自己就能够解决的问题时产生无所适从的感觉,进而顺利的解决问题。
二、注意新旧知识之间的衔接
我认为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应该采取的第二个措施便是注意知识之间的衔接。我们都知道,小学的数学教学是根据单元划分的,虽然每一个单元内部的知识比较系统,各部分之间的内容被整合的很好,但是单元和单元之间的联系却不是很紧密,因此就导致学生在学习新的单元的内容的时候会逐渐淡化对前面所有单元所学习的内容的记忆和理解,这样就会出现一种学新忘旧的现象。为了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旧的知识,那么教师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就应该采取一些措施让学生温故知新,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巩固对旧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教师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所应当采取的具体措施就是在教学应用题的时候应该在每一单元的应用题教学中应该想一些办法将本单元的知识和前面其他单元所学习到的内容结合起来。就比如说我们在三年级的数学教学中,先学习长度单位分米、毫米和千米以及重量单位吨,那么我们在这一单元的练习中就可以把单位的相关知识和学生在一二年级所学习加减法以及表内乘法和表内除法联系起来,让学生更加系统的掌握学习过的知识;而在后面学习万以内数的加减法、有余数的乘法、多位数乘一位数、四边形、分数的初步认识等一些内容的时候,也可以把长度单位和重量单位的相关内容结合起来,让学生的知识通过这一种系统的训练而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
我认为第三个能够对现在的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的措施就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应该对不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全盘否定,而是应该对传统的教学方式进行区分,找到其中的精华和糟粕。对于糟粕的部分教师当然应该毫不犹豫的摒弃,并且杜绝自己在以后的教学中出现类似的错误;而对于精华的部分,教师却应该坚决的加以吸收和运用。传统的教学方式在多年的教育工作中一直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新中国培养了大量的人才,因此传统的教学方式在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绝对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因而教师绝对不可以对其不加区分的加以否定,不加辨别的加以摒弃,否则的话极有可能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由教学观念落后跟不上教育发展的需要变成脱离教育的实际,光靠着搞一些看似新鲜但却无实质花样去吸人眼球,在刚开始的教学中或许能够调动起课堂的气氛,但是如果不能够像传统的的教学那样讲清算理,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的话,其结果必然是收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教学过程也会变成一场哗众取宠的闹剧。
最后,我认为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必须做的一件事情就是帮助学生树立学习数学和解答应用题的信心。很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逐渐对学习数学特别是解答应用题失去了信心,有些时候对于一些问题他们不是没有能力解答,而是由于心存畏惧不敢去接触数学,特别是应用题。在这一种情况下,教师应该做的不是灌输给学生更多的知识而是先帮助学生恢复自信心。具体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多关注学生积极的方面,少关注学生消极的方面,对于学生的评价不应当执着于学生某一次的具体表现,也不应该把这一名学生的表现和其他学生的表现进行比较,因为这种做法在一定程度上是会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的,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树立。教师应该对着部分学生每一次的进步和努力都加以肯定,并且及时的给予表扬和鼓励,让学生体会到自己的努力和付出老师都能够看得见,并且也能够得到相应的回报。我相信通过这种方式一定可以帮助学生解开心结,去大胆的进行尝试和探索,去勇敢面对自己之前不敢面对的数学以及应用题。相信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坚持之后,学生一定可以重拾学习数学的信心,逐渐克服在数学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不再出现会做却不敢做的现象。
以上便是我在教学过程中所发现的应用题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自己探索的一些改进的措施,希望可以使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中的问题得到解决,使得小学数学教学取得更好的成绩。
参考文献:
1.【美】波利亚:《怎样解题——数学教学法的新面貌》,上海科技教育出版社,2002年版。
2.朱小蔓:《对策与建议:2004-2005教育热点、难点问题分析》,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年10月。
【小学美术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推荐阅读:
浅谈小学阅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改进策略08-10
谈小学数学小组合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策略09-28
浅谈小学朗读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办法08-10
我省中小学英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08-15
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策略10-02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06-21
小学语文试卷中存在的问题07-12
小学美术教学中常用方法及运用探析07-04
浅谈小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策略的运用06-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