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邓小平电影有感

2024-10-03

观邓小平电影有感(精选8篇)

1.观邓小平电影有感 篇一

观《邓小平》有感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我看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邓小平》后,心中不禁感慨万千!

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我深深地被这句话感动着。影片以访谈和追寻临时遗迹的方式,向我们再现了邓小平不同寻常的一生。纵观邓小平同志的一生,也是纵观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到成就伟大事业的历史进程。从早年去法国留学岁月,到觅雪大别山,再到三起三落;从保护科学家到恢复高考;从改革开放到深圳再演绎春天的故事以及为了高考回归与撒切尔夫人谈判,他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雄才大略和政治风云中深思熟虑,不露身色,决策往往出乎常人预料的政治家风范。

----少年时代

通过观看了大型电视文献纪录片第一集,我们了解到少年时代的邓小平不仅聪明好学而且有了朴素的爱国思想,五四期间年仅十六的他便同全校同学一起参加了抵制日货的活动,通过比较思考他逐渐产生了实业救国的思想并于1920年9月11日远赴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在巴黎做苦工,艰难生活没有压垮这个有着坚定意志的少年,忍常人只所不能忍,做常人不敢做之事,积极参加共产主义事业。回想那时的我们,正无忧无虑地生活在父母温暖的怀抱中,不谙世事,尽情享受着我们的少年花样年华。由此,对于那时的邓小平,我们不得不深深地感慨,这时怎样一种爱国情怀,才让年仅十六岁的邓小平,毅然决然的踏上异国之旅,独自承担人生道路上的酸甜苦辣。----战争年代

回到祖国后,他在危机重重的大上海做地下工作。在白色恐怖下,共产党员团结一致,勇于为为革命事业献身。后来年轻的邓小平,由于他头脑机灵,工作稳重踏实被派往广西做工作,领导了著名的“百色起义”。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刘邓大军”诠释了邓小平的戎马生涯。面对敌人精良的设备与众多的人数,勇不畏惧,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以寡敌众,以智取胜。在长期的战争年代,邓小平战功卓著,充分显示了他杰出的军事领导天才。

----三起三落时期

第一落一起1933年被临时中央政府打成“江西罗明路线”的代表,邓小平从中心县委书记第一次被打倒撤职下放,派到乐安县南村区当巡视员但邓小平数次据理陈述事实,阐明自己的观点,用大量活生生的事实说明他在会、寻、安所进行的各项工作是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不管他们怎样残酷斗争采取什么措施,他坚信执行的是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正确的就要坚持。他那坦荡的胸怀,革命的智慧和胆略,不畏强权让我十分敬佩。尽管下放,但还到各个乡进行实地考察、调查研究,帮助下面出主意,开展各项工作。他的这种能上能下,对中共的事业兢兢业业,忍辱负重的非凡气节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当年夏天,邓小平就告别宁都,到瑞金当红军总政治部秘书长去了。

第二落二起 1966年“文化大革命”一开始斗争的矛头就集中到

了刘少奇、邓小平的身上。邓小平被扣上了“中国第二号最大的走资派”的帽子受到批判和斗争,被下放到江西新建县拖拉机修造厂改造。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身处逆境不改其志,更是一个真正的共产党员的高贵品格。在改造期间,邓小平不论是数九寒天还是赤日炎夏,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烈日暴晒,一年到头不请病假,不请事假,总是按时到厂,按时上班,从不间断,从不无故缺勤。每次,一踏进车间的大门,见到工人第一句话是:“工人同志们你们早!” 到了工作台时,便脱去上衣,挽起袖子,立即聚精会神的干活。干活时,不讲话,不东跑西走,总是直着腰,钉在工作台前,双手紧握锉刀,以标准的姿势来回的锉着零件。他看上去是那么认真,那么全神贯注。看似十分单调的劳动,可他干起来却是十分的有滋有味,毫不厌倦。经他加工的零件,没有出过废次品。这是怎样一种高尚以及让人尊重的行为。他对中共的事业是多么的忠贞不渝,尽管目前又处在逆境,但他为共产主义献身的信念始终坚持不变。1973年3月10日,中共中央发出了《关于恢复邓小平同志的党的组织生活和国务院副总理的职务的决定》,邓小平复出了!西方一家媒体就此形象地称他为“打不倒的东方小个子”。

第三落三起 1976年,邓小平被指控为“天安门事件总后台”第三次被打倒,离他第二次复出仅三年时间。1976年,随着“四人帮”被粉碎,始终乐观地相信未来的邓小平,也迎来了政治生涯的又一次转机。正是他这种乐观的心态,是他一直站立在政治的舞台上,挥其所长,最终使我们迎来了改革开放。

----改革开放时期

文化大革命后,面对百废待兴的局面,邓小平勇于承担责任。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他以巨大的超人的胆识和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遗路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改革开放循序渐进,逐渐打开中国的国门,加强对外经济交流,学习外国先进经验,很大程度促进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无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当我们处于十字路口的历史时刻,及时给党和人民指明正确航向的,是小平同志;每当国内外的政治风云的剧变引起人们忧虑和困惑的时候,能够高吮远瞩、玻除迷津,使大家头脑清暇、心明眼亮的,还是小平同志。

邓小平给我们留下的不仅仅是政治上的财富,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在他身上,我们看到了一种永不放弃,执着的追求自己理想的精神。由彼及己,像邓小平一样,在我们的人生中,不可能一帆风顺。但只要我们摆正心态,面对挫折时不一味的怨天尤人,而是从中吸取教训,不断的成长,不断的历练自己,从而使自己更加的强大起来,这样才是真正的生活的智者。我们不仅要看到邓小平在正确领导使中国经济发展,中国国力增强等政治上的给我们带来的好处,还要看到他的坚定的信仰,执着的追求以及他的思想、做人原则、面对失败的态度等带给我们的深刻的启发。我们要学会将这些值得我们学习的精神品质合理的运用到自己的学习与工作中,乐观的面对一切挫折,并从中吸取一定的教训,但永不退缩,坚强勇敢的走下去,这样,我们一定会拥有更多人生中美好的东西,我们的人生也将会更加的精彩。

“中国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在人“,这是邓小平同志的话,成事在人,而人所应具备的基本精神就是实事求是。而我们的事情能不能办好,关键也在于

我们自己,在现实生活做事情要从实际出发,从中引出规律性,作为我们行动的向导,做到按客观规律办事。

看完纪录片,那句“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的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久久的在我的脑海的中。。。

组员(分工):

胡洁(综述)、贺莎(少年时代)、谢双凤(战争时期)、王茜(第一落一起)、李倩(第二落二起)、宁星(第三落三起)、罗欣(改革开放时期)、戴玲(总结)

2.观邓小平电影有感 篇二

一、纯美的故事

一个纯美的故事,必须要有动人的文字。“静秋,你可能还没有爱过,所以你不知道世界上有永远的爱情。等你爱上谁了,你就知道世界上有那么一个人,你宁可死,也不会对她出尔反尔。”“静秋,我不能等你1年零1个月了,我也不能等你到25岁了,但我会等你一辈子。”看《山楂树之恋》,真正让人感动的并不是静秋和老三之间的感情,而是老三的付出,那种心甘情愿、不需要任何回报的付出。他给了静秋前所未有的希望和鼓励,他默默地等着静秋毕业,等着静秋工作,等着静秋转正,等着静秋所有的心愿都成真了,自己却得白血病去世了。似乎冥冥中觉得纯洁的爱情要求的是适时的死亡,一个人永远活在另一个人的记忆里。影片的男主角——老三的骨灰最后是被埋在了这棵山楂树下,而山楂树这个天然道具则在影片中多次出现。影片最初部分,是静秋一群人在去西坪坝的途中,村长向他们介绍这是一株开红色花朵的山楂树,他说,这棵树原本是开白花的,但在抗日战争期间,无数抗日英雄被杀害在了树下,他们的鲜血流进了地下,这棵树就开红花了。但不知为什么,静秋的脑海中总有一种幻觉,隐约中看见一个身穿白衬衣的英俊小伙子正站在山楂树下等待自己心爱姑娘的到来。这样一个带有幻想的、诗意般的开头奠定了全篇的叙事风格,纯美幽静,像一杯静置桌前的清茶,慢慢地散发着幽香,让人回忆起那真真切切的存在着的单纯美好。绿色是大自然中常见的颜色,绿色的环境充满着宁静、希望、青春、纯洁的美感,这为静秋和老三之间的纯真的爱情故事设置了最佳的背景。初次见面时,静秋被老三边拉边唱苏联歌曲《山楂树》吸引;两人过河时,老三想牵静秋的手,但静秋不肯,最后老三找了一根树枝,牵着她走过了河;静秋偷偷尾随长林到河边,当船已开出好几里的时候,躲在一旁的静秋忍不住发声提醒长林核桃袋里有钱,船上的老三看到静秋,直接跳到河里,趟水过来,把钱塞给静秋,让她买运动服;老三送静秋一件泳衣,两人在河里游泳之后,躺在一块聊天;在树林中的亭子里偷偷约会,老三穿上大衣,把静秋小心翼翼地抱在怀里取暖;在静秋家里,走之前老三重新帮静秋包扎脚;两人隔着河依依惜别,用手比划着拥抱的姿势;“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你不是说我一喊你就出现了吗?”弥留之际的老三,流下了最后一滴泪等等。许多年过去了,其中美好的和悲伤的画面,如泉水般,依然甘甜溢满静秋的心房。就算那段淹没在时光里的青春爱情往事被时光积上厚厚的尘埃,就算老三已不在这个有思念会开花的国度,就算这份爱呈现在公众面前是在老三离开后,又何妨呢?时间可能会淡化过往,却无法隐没一段往事。那早已泛黄的旧照片,是静秋和老三曾经执着相爱的印证,真正的爱是活在记忆里永远不会老的。穿越时光的罅隙,当静秋再次从影片中记忆老三的模样时,一切的一切是那么幸福、单纯、快乐。

二、唯美的画面

影片《山楂树之恋》的导演张艺谋这回撇弃了他惯用的“浓墨重彩”,而是围绕着主人公形象和生活原色进行塑造,以简朴、含蓄、内敛的手法返璞归真,呈现出梦境般的画面感,不动声色地引领观众走进那个特殊的知青年代。淡雅的色彩,优美的画面,叙述了一部关于青春、关于初恋的故事。之所以纯美,与整个影片色调柔和、清新平淡和静秋的纯洁无无瑕、老三的阳光灿烂也有着密切的关系。林阴路上,阳光穿过树叶照射到地面的斑驳轨迹,老三单手骑车载着静秋的画面:白色的衬衣、柔和的阳光斜照大地,给人一种欢快明朗的感觉,伴随着纯净的音乐声,弥漫整个心际。这种青春的气息,仿佛把观众带回到那个白衣飘飘的年代,再次体验那份纯真与快乐。

《山楂树之恋》中唯美的画面比比皆是。晨曦时分的山楂树,薄薄云纱似的天雾笼罩着大地。当老三和静秋在一起时,往往是以绿色或白色的色调为主,给人一种简单的感觉,暗示出他们之间青涩、纯真的爱情。在静秋渡船时,观众能看到的只是一张蒙眬、美丽的侧脸,这样的画面更给影片增加了一份蒙眬美。青山绿水间一片金灿灿的油菜花,一抹清瘦的身影,一道跟随着的步伐,让人油然而生一番诗情画意。春天的气息不也印证了他们纯真的爱情吗?无需任何华丽的场景和布局,唯美的画面和两张清新纯真的面孔早已演绎出了那个浪漫、悲惋的爱情故事,让人在刻骨铭心的同时感受到了久违了的纯真。张艺谋导演在这点上是成功的,他以使画面有生气、美化构图的审美效果为出发点,渲染情节。

三、纯净的音乐

《山楂树之恋》的故事结局残忍地让老三得白血病死掉了,结局的悲凉,也由此奠定了电影悲情的基调。音乐在这里,为了烘托氛围,它是画面的外延,帮助画面的表达更加的丰富饱满,更充满感染力。返璞归真的旋律,在山楂树下悄悄话似的音乐,向人们娓娓道来那段曾经洒落在民间的,简单、真实、如诗一般的爱情故事。

在树枝牵手那一段,老三想牵静秋的手,静秋不肯,最后老三找了个树枝,牵着她走过了河。随后老三一边走一边顺着树枝慢慢地把手向后移,最终牵到了静秋的手。观众不会觉得老三想牵静秋的手是多么有心计,因为音乐在这里适时插入,不仅呈现出了两人之间羞涩的感情,更给人一种美好的、遥不可及的真诚和单纯。静秋探望完病中的老三后,老三目送静秋抵达河对岸,但两人仍依依不舍,并用手比划着拥抱的姿势。这时的音乐似乎暗示了悲剧的即将来临,老三和静秋仿佛宿命般地联系在了一起,又宿命般地注定要分离。老三早已预料到了死亡的降临,他想在这最后一刻能再看静秋一眼,他对静秋说过:“你活着,我就不会死;但是如果你死了,我就真正地死了。”是的,在老三的精神世界里,静秋是他在这个世上生命的延续,他要静秋帮他好好地活着,用心感受这个世界的真善美,相信希望的存在。整部影片,配合着婉转凄美的音乐,不仅冲击着人们的耳膜,更洗涤我们每个人的心灵。隐晦而含蓄的感情,就像静秋和老三白衬衣一样的纯洁,白色充满了遐想的空间,而音乐则撩拨人的心弦。纯真的爱情,让人深深地沉醉,纯净的声音,让人久久地回味。如此,意境深远。

《山楂树之恋》这部影片的音乐以爱尔兰风笛为主,声音非常干净,和主人公的内心世界一样,纯净而美好,带给人难以释怀的美——愁苦中的美。

看完整片,很容易让人想起多年前韩国的一部电视剧《蓝色生色恋》,因为老三的离去也是跟一棵树有关。轻若飘渺、蒙蒙眬眬、若影若现,散发着忧愁的气息,似乎悲剧的结尾更能引起人们的沉思。影片的结尾处穿着红色衣服的静秋在老三的病床前,泪流满面地不停说着:“我是静秋,我是静秋,你不是说我一喊你,你就出现吗?”弥留之际的老三,眼角流出了眼泪……

“每一次你仰起慌张的脸,看云起云落变迁,冬等不到春春等不到秋,等不到白首,你还在怀念,那一片白衣飘飘的年代。”对于80后的我们,早已耳濡目染了这物欲横流的世界,但看完影片后,这种纯美的爱情,似一条涓涓细流流入我们的心田里,久久不能自拔。

摘要:文章通过对电影《山楂树之恋》的故事情节、画面和音乐三个方面的分析,阐明电影始终围绕着“纯爱”这一主题来进行叙事,这种爱是一种久违的、炽热的、真挚的感情。

关键词:山楂树之恋,纯美,唯美,纯净

参考文献

[1]邱云华主编.文学批评方法与案例,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5月.

3.青春印画——观电影《艋舺》有感 篇三

青春;叙事结构;人物设置;细节

台湾导演钮承泽在2009年推出一部《艋舺》一经上映获得极大的好评。影片极像一部青春的自述散文,以流水般的影像向我们展现了一段青春岁月——伴随着热血、梦想和追求的少年岁月。影片的高票房也为其获得了商业上的巨大成功,成为当年极富话题的热门台湾影片之一。

影片在叙事上以主角周以文(蚊子)独白式的自述展开,长达20分钟的片头以缓缓的语调介绍了蚊子戏剧性结识4位同伴的经历。这五位少年在艋舺演绎着自己热血的青春梦想。故事发生围绕艋舺彼时遭遇的时代变迁展开,七八十年代外来文化已经开始渐渐渗入艋舺的生活。蚊子作为自述的主人公,在影片中和尚天佑(和尚)是导演着力刻画的主要对象,作为庙口太子帮的成员,蚊子的信仰似乎更多的是建立在这群朋友对自己深刻的影响上:他相信朋友情意和义气,因一根鸡腿惹祸上身的他却蒙朋友为他出头而“误入黑道”——这使十几年来一直伴随一欺侮长大的他终于获得关怀温暖和支撑。他对于这个团体的情感也可想而知了。蚊子的命运也从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在后来与伙伴义气混黑道的过程中,他通过去太子家拜访从而认识了传闻中的台湾本土黑道,在混战厮杀中加深了兄弟间并肩作战的深厚情意,白猴的一句“意义使三小,我只知道义气”在蚊子心里埋下了种子。这也是蚊子这个人物为何成为五个同伴中最本真的、倾尽全力捍卫兄弟之情的人物。他所认为的兄弟情更多的不再是江湖的草莽之情,而是已经升华了的兄弟感情亲情。当他发现和尚对于Geta的报复,他更多的是考虑人情而非事情的是非缘起,以至于最后在和和尚的对峙中他仍旧不顾自己性命和安危要去寻这个究竟。相对于太子的懦弱和黄万伯的薄情,蚊子这个人物血肉丰满。太子的性格跟自己从小到大顺风顺水的成长经历相关,表面上他是团队的领袖,其实并没有足够的决策和决定能力,相反在遇到大事会感情用事,不以大局为重。面对女友的意外,他毫无大局意识,更多的把个人的好恶加入事情的处理中。作为Geta的独子,面对父亲的突然离世,他更多的是退缩和回避,而少了一份为人之子该有的承担。

相对于蚊子的实沉与太子的怯懦,和尚是太子帮成员中最为成熟的一个个体。他兼具先天的个体优势,品学兼优的他更像是太子帮中真正意义上的大哥。尽管如此和尚最看中的仍旧是与太子之间多年的、超乎寻常的兄弟之情,使得他一方面不满太子不懂事的女友,另一方面却又在对待因太子冲动惹祸时能够顾全帮派颜面、挺身而出地一力承担原本不属于自己的责任。故事发生到此刻发生转折:和尚在无意间得知自己父亲当年与Geta的龃龉之后对和尚暗生恨意,和人联手报复了Geta,看似冷酷的他却仍对太子和蚊子这群兄弟仍旧爱护有加并不借此迁怒太子。面对蚊子誓死的追问,和尚的果敢冷静最终被自己心底的情意所击垮而选择向再次伸出友谊之手以至二人双双倒下。和尚并不是一个冷血的只为自己得失计算的精明人,相反,他与蚊子没有什么不同,也是一个混义气和感情的人。

此外影片中出场的太子帮的另外二位成员黄万伯和白猴也极富特色:他俩是作为五人帮的“调味剂”:黄万伯更像是一个说多过做的浮夸人,面对兄弟的隔阂,他也因过度考虑自己而闪烁其词。白猴则刚勇有余而圆融不足——太子帮的五位成员因兄弟情意结识相伴却又性格各异,对情的理解的深度和表达方式的迥异使得影片在表述上层次鲜明,为影片增色不少。

影片中精巧的情节处理集中体现在对Geta相关情节的处理上。作为影片中举足轻重的出场人物,黑帮老大Geta一开始的亮相就充满了戏剧性:一方面黑帮老大的身份使得他在众人口中派头十足,能够凭借一双木屐对抗日本武士刀;但在影片中的正式亮相则和此大相径庭:他头顶粉色浴帽在厨房烧菜。正当观众为此感到极大反差之时,接下来家族正餐时分的意外事件打破了这一疑虑:Geta对于在赌场犯罚的人的冷血无情毫不形于色——将这个人物的城府展现的淋漓尽致。伴随剧情的展开,原来Geta当年的庙口老大的身份也是与和尚的父亲争夺以令人不齿的手段得来的。这使得Geta这个人物性格更加丰厚立体。随后对于太子党的鲁莽犯错更彰显了Geta的个性:极有心眼的他佯装不知情将和尚作为太子的替罪羊重罚。在刻画Geta的城府和世故的同时,也将他的刻板和传统交织地交代在故事情节之中:Geta作为一个恪守传统帮派管理模式的黑帮头目,对外来势力的侵入异常排斥,他并不相信枪械和毒品生意对艋舺的影响力量。也这是因为这个Geta为这个以新代旧的时代付出了生命的代价。Geta尽管颇具城府,但面临这样一个全新的世代,最终用自己的性命为此画上终结单。这样双重的反差将这个人物塑造的个性而鲜活。戏中也用了部分笔墨刻画蚊子与Geta之间似有若无的父子情。素未谋面以前Geta是蚊子眼中的遥不可及的黑帮老大,在见面以后又更像是可亲可敬的普通父亲,蚊子缺失的父爱和Geta对人观察的犀利使得他在与从小在无父亲关爱的蚊子在相处的时候更多展现的是普通人之间的情感——这深深地将蚊子的对这段难忘经历的界定放在一个情字上,这也是他最后选择为此牺牲自己性命在所不惜的原因。

导演在营造影片中七八十年代艋舺的风貌时,为了保证影片中既定情境的真实再现,将主场景之一的宝斗里在原址的基础上进行了复建,以至于在拍摄现场有和导演同年代的居民路过惊呼简直跟当年一模一样。宝斗里的装饰风格,流露出浓烈的八十年代的意味:复古的瓷砖墙面,小情小调的道具陈设,无不成为场景营造的重要组成部分。此段影片得光线和影调设置也颇具特色,高纯度红绿色彩对比展现出一种突兀与不现实感:宝斗里的车水马龙灯红酒绿与妓女小凝和蚊子纯真的感情在这样矛盾的环境中得到了一种对应式的呈现,给观者一种更为震撼的情感体验。

作为主场景的Geta家是影片美术创作的一个重点,艺术指导黄美清在建构Geta家的时候,十分注重从剧本出发,将Geta不俗的江湖地位与当时的时代背景进行了很好的结合。在客厅一进门显要处悬挂一副醒目的猛虎图,突出Geta的江湖老大地位,纯中式的沙发茶几表现Geta的恪守传统,但在客厅对面却有一个西式的吧台,作为客厅的功能区的同时也表明当时西方文化已经侵入艋舺的生活。同样的中西合璧的处理也体现在院落的处理中,Geta家中庭院的假山上散落着多尊雕像,有爱神丘比特也有中式传统的仙鹤,这样多重的矛盾在Geta家中得到集中体现。在建构客厅布局的时候也考虑到Geta家既是黑帮老大生活的居所也是帮会所在,所以客厅的最深处设置了神龛,也为故事中执行家法那场戏预留了表演空间。

4.观《邓小平》后有感 篇四

《邓小平》以大量珍贵的文献资料和历史镜头及其讲话录音,生动形象地显示了小平同志的光挥业绩和伟大理论,真实地再现了他作为我党第一代中央领导成员和第二代中央领导核心人物的革命生涯与伟人风采。看完此片,我进一步从感情和理性上增强了对他的崇敬、赞佩和信赖。我在观赏过程中,时时为他那独特的人格力量和远见卓识所折服。

小平同志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情地热爱我的祖国和人民。”尽管他有过几度沉浮,受过严重打击,但始终不改初衷,凭着他对祖国对人民的挚爱和对党的无限忠诚,义无反顾地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真是“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英雄”。在新的历史时期中,他以巨大的超人的胆识和勇气,为开辟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作出坚持不懈的努力。无论70年代、80年代、90年代,每当我们处于十字路口的历史时刻,及时给党和人民指明正确航向的,是小平同志;每当国内外的政治风云的剧变引起人们忧虑和困惑的时候,能够高瞻远瞩,使大家心明眼亮的,还是小平同志;每当我们在征途中受习惯势力和历史偏见阻挠而裹足不前时,敢于敲响警钟,引导人们解放思想、冲破束缚的,仍然是小平同志。从支持小岗村的包产到户、提出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到倡导全面进行体制改革;从首创沿海经济特区、开放沿海14个城市,到推动上海浦水新区的开发、形成全才位开放格局;从“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中英谈判的成功,到胜利解决历史遗留的香港问题等等。每一件都凝聚着邓小平同志宏伟的胆略、卓越的智慧和大量的心血。

《邓小平》给我启迪最深的一个镜头是:邓小平同志在1995年春节期问去上海,胃着严寒参观南浦大桥和浦东新区,当他目睹上海在改革开放大潮中呈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时,不禁喜形于色,感奋不已。当下他对陪同的吴邦国同志语重心长地赞叹道:“喜见今日路,胜读百年书”并郑重表示“这是我心里要说的话啊!”当我听到这一充满诗意和哲理的话语后,心灵猛然受到强烈震撼。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小平同志就一直思索着在我国如何建设社会

主义的问题,决心做好这篇大文章,完成这一功在当代、利及于孙的鸿篇巨制。但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熟谙马列经典的小平同志,深知要做好这篇大文章的点睛之笔,就在于要回答社会主义可不可以搞市场胜济。因为我们的老租宗马充思、恩格斯都认为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不存在市场胜济。从《共产党宣言》发表后,从来也没有哪本马列著作承认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一百多年来人们习惯地认为,谁要是提出搞市场径济,谁就是离经叛道。加上长期以来的教条主义和极“左”思潮,把马克思主义推向绝对化和僵化,一直视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是水火不相容的,已使市场经济成为禁区,束缚着人们的思想。但是,我们从纪录片中看到,一贯坚持实事求是、从实际出发的邓小平同志,决心要大家“杀出一条血路”。他回顾了整个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的历程和我国及当代各国经济实践中的正反经脸,终于以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极大理论勇气和科学态度,创造性地提出和概括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从而以此为突破口开拓了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小平同志早在1979年会见美国和加拿大学者时。就明确地说:“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到1992年南方谈话中对中国搞市场经济作了全面阐述为止,前后经历了十多年时间。他一面进行试验,一面针对各种偏见,不厌其烦地宣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好处,以消除各种误解和疑虑,积极加以引导,最终才让大家在事实面前心悦诚服地接受他的理论,形成全党的共识。1992年党的14大召开,终于把建立社会主义市场径济体制写进党中央的报告、决议和党章总纲之中,这时他才真是完成了他所撰写的指导全党和全国人民走上振兴之路的壮丽华章,完成他作为中国社会主义建设总设计师的历史使命。真是“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我透过纪录片,对小平同志的苦心孤诣和艰辛历程有了更深切的理解。

当然,在我们这样人口多、底子薄、经济文化长期落后的东方大国建设社会主义决非易事。尽管道路正确,实践中还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和问题,转型时期还会有许许多多不和人意的地方,市场径济在带来巨大活力的同时还会有种种负面影响。不过,这一切在历史长河中终究是暂时性。“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第三代党的领导集体,已经坚定不移地用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武装全党,正满怀信心地率领全党和全国人民为实现跨世纪的宏伟蓝图而奋斗。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的人生正处于关键阶段,我们面临很多的选择,我们会后怕,会迷茫。我们也许没有当国家领导人的天分与气质,但我们可以学习邓小平对待人生的态度,无论多大的困难,我们都可以乐观的面对,对自己抱有信心,对别人抱有信心,对社会抱有信心,对真理抱有信心。一个人,怕的不是没有智商,不是没有天赋,而是没有获取成功的信念。怕的是没有毅力,没有勇气尝试失败。邓小平不是神,他可以改变整个中国,我们就不可以改变自己所谓的宿命么?

5.观邓小平影片有感 篇五

这部电影,平淡而真实,将历史娓娓道来,而在我心中,也有一个坚强而高大的身影在渐渐清晰。当白色的字幕慢慢的涌上黑色的荧屏时,我禁不住地庆幸、感动与自豪。如果说中国有了毛泽东而逃离了帝国的铁爪,那邓小平则是拯救了亿万饱受贫穷的中国人。中国有了他们,结束了苦难的日子,迎来了新生。

但总是很难说清究竟是邓小平成就了历史,还是历史成就了邓小平。换做是谁,都不可能把“三起三落”的曲折人生看得如此坦然。但在面对这一切困难局面时,他总是从不消沉,总是无私无畏,不屈不挠,沉着坚韧,对党对人民无限忠贞,对党和人民的事业充满信心,并总是由此更加深刻地思索中国革命的经验教训和根本规律问题,发愤要有新的作为。这让他在中国危难的时刻更有实力挺身而出,承担历史的重任,创造中国的奇迹。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也许这也正是支持邓小平打不到的真正原因。电影看过无数,伟人的故事也听过不少,但如此平易近人的伟人形象却是第一次在荧幕上看到。在天安门前走过的人民队伍打出了“小平同志好”的红色标语,打着标语的人们兴奋而又庄重的表情和邓小平高举示意的右手像是一幅画,深深地留在我的脑海里。还记得邓小平与学者们围坐在一起探讨如何发展新中国教育业时的场景,没有高高在上的姿态,没有故作的官腔,有的只是满心的急切与讨教。“腰杆直”更是邓小平的有一大特点,邓小平在第一次被打倒后连写两三份检查,指控者仍不满意,邓小平坚称说的都是实话,没有别的可说了。说罢,邓

小平“把腰杆一挺,直直地站在那里,不愿为此再费口舌”。对就是对,错就是错,什么要坚持,什么要废除,干脆利落。就是这样的品质让中国做出了历史性的抉择:改革开放,一国两制——这对于当时的中国来说这些走在时代前端的政策可谓迎来了很多的不同的声音,但邓小平的坚持与强硬让中国挺了过来。“就算天塌下来,大个子顶不住了,小个子一定能顶住!”这就是当时的领导人们的信心,改革开放是必然的,一国两制是必须的,而最终中国取得的成就也让那些非议嘎然而止。

我从未如此近距离的接触过这位智慧的老人,即使是一部电影,也让我深深地折服。儿时不懂事,也只是从大人口中得知有一个邓爷爷和毛泽东一样,也曾是国家的主席。而现在,我不但了解了他,更明白了国家主席到底意味着什么。一个人要看得比十几亿人都远,在特定的历史时期承担起所有的期望。我认为与其说是历史成就了邓小平这个伟人,不如说是邓小平成就了中国这段辉煌的转折史。他的智慧、豁达与强硬成就了新中国灿烂的明天。

6.观教学片《邓小平》有感 篇六

在毛概课堂,我们观看了《邓小平》这部纪录片,让我对邓小平的敬佩又增加了许多。影片是从邓小平1984年10月1日国庆35周年大阅兵开始的,接着就闪回到1976年,周恩来、毛泽东相继逝世。望着外面的情景,邓小平默默地抽着烟,他陷入了深深的沉思和忧虑。紧接着是1976年10月,“四人帮”被打倒,群众自发在街头写下几个大字:“邓小平你在哪里?”影片的开头就很吸引人的眼球。

影片中有一节是邓小平和他的同事一起一个乡下视察,看到一个老婆婆用树枝在赶两只鸭子,他便问她为什么只养两只鸭子,老婆婆说道:“农民养两只鸭子是社会主义,养五只鸭子就是是资本主义。”听到这番话我觉得邓小平内心肯定是非常得难受,不能够盲目地,定量地定义社会主义。《邓小平》主要描写的是邓小平从“文革”结束到1991年间的事。一件又一件的往事相继闪回:恢复高考,“两个凡是”大讨论,安徽小岗村率先实行包产到户制,知青回城,创建特区……晚年的邓小平虽从第一线退了下来,但仍心系国事。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国内经济改革的阻力,使得这个老人不停地思考着判断着。影片中有一段是讲有一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评论员文章,在中国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些只会盲目地拥护毛泽东思想不放的人对这篇文章持反对意见,并要求不能刊登这片文章,但是邓小平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机会,必须抓住这个机会,讨论以势在必行,在全国掀起了一场解放思想的大讨论。文章论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实践第一的观点,指出任何理论都要接受实践的考验。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并不是一堆僵死不变的教条,这是“四人帮”强加在人们身上的精神枷锁,必须坚决打碎。它要在实践中不断增加新的内容。我觉得就是应该要取其精华,取其糟粕,才能不断地进步,不断地使中国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1992年的春天,邓小平展开了著名的南方之行……影片里面有这样一个细节:在邓小平视察了深圳经济特区后,他告别了当地的官员走向快艇,他突然停下脚步,转身走了回来,急切地对官员们说道:“你们步子要走得再快一点呀!”在他的眼神里满是期待。看到这里,我觉得当时邓小平积极主张要改革开放是非常正确的,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春天的故事在神州大地 唱响,已停滞不前很久的中国开始加速前进。正如电影里所描绘的,一架架推土机在中国的一个小小渔村里轰鸣。深圳速度在不断地被刷新。然后,这里有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有了现代化的生产线,有了川流不息的人群。如今,他的名字响遍了全世界——深圳。

在邓小平看来,经济特区主要是在经济方面不同于其他地区,在区内实行特殊的经济政策、经济管理体制和灵活的经济措施。经济特区同其它地区一样,都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之下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和改革开放,不存在特有的社会性质,改革是否成功,判断标准是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经济特区姓“社”不姓“资”。同时,经济特区还要发挥带动和示范作用,最终目的还是要实现共同富裕,走社会主义道路,只是通过一部分地区有条件先发展起来,一部分地区发展慢点,先发展起来的地区带动后发展的地区,最终达到共同富裕的一种方式。总之当今世界是一个开放的世界,中国要想发展,就必须打开国门、走向世界。改革开放,创办和建设经济特区,就是邓小平为使我们国家打开了国门、走向世界而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在访问日本的时候,坐在日本的新干线上,当随行的如本记者问到他此时的感受时,他这样回答“就感觉到快,有催人跑的感觉”,随后他表示“新干线,我们也要有啊!”访问美国,他参观了美国现代的科技成果。此时,萦绕在他心头的是中国的现代化、中国的科技发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他提出了这样的科学论,由此可见,科技发展也是必不可少的。在邓小平的领导下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实现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向现代化建设转移的伟大历史转折。邓小平大力支持农民联产承包、鼓励兴办经济特区,吸引外资。

在邓小平与英国撒切尔夫人的谈判中,他要收回整个香港岛坚决大胆提出“一国两制”解决香港问题的构想。这种大无畏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

7.观邓小平电影有感 篇七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为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形成提供了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1978 年12 月13 日, 邓小平发表了《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团结一致向前看》的主题报告后, 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开始恢复和发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抛弃了“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左”的错误, 重新走上了实事求是的正确道路, 同时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也转移到经济建设上。十一届六中全会我党通过了《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此决议对1949 年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进行了总结。正是由于党的思想路线和政治路线的转变, 邓小平才能够重新思考在我国社会建设中应该怎样对待资本主义。

二、我国和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为其形成提供了现实参照

1956年, 虽然我国完成了社会主义三大改造, 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但是当时我党对于如何在中国建设社会主义不仅没有实践经验, 而且缺少必要的思想准备。建设初期, 我们党曾号召全国上下学习苏联经验, 在苏共二十大“揭了盖子”后, 党开始重新认识和定位斯大林模式, 认识到苏联模式并不是万能模式, 提出以苏为鉴, 开始摸索一条适合中国的建设之路。但是在探索社会主义的道路上, 我们党由于对经济建设规律和中国基本情况认识不足, 加上对资本主义的根深蒂固的认识, 以及急于求成, 从而导致我国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实践也再次证明, 党对社会主义以及怎样建设社会主义, 虽有了一定的认识和理论成果, 但是并没有完全搞清楚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

社会主义在苏联、中国等国家由理论走向了实践。两国在处理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时, 都曾有过科学的认识和做法;在认识与对待资本主义时也都曾陷入一些误区。像苏联、东欧等这些国家, 他们没有从根本上得出如何更好地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 从而在20世纪90年代, 导致国家解体。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失败, 也使国内外的很多人开始怀疑社会主义的正确性, 担心中国的社会主义道路能走多远。正是因为有了我国和苏联处理社资关系时的历史参考, 邓小平重新思考什么是社会主义, 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这其中也包含着怎样重新认识和对待资本主义。

三、对我国国情的正确认识为其形成提供了现实条件

邓小平同毛泽东一样都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 其最高理想也是要实现共产主义。邓小平所直接面对的问题是总结建国以来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即怎样在吸取过去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探求社会主义成长之路。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提倡解放思想, 主要是认清什么是社会主义, 以及怎样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

1. 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本质高度总结, 打破了以往错误的认识

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为, 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社会主义要巩固要发展, 也必须依靠大力发展我们的生产力。邓小平认为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 社会主义必须大力发展生产力。1980年5月, 邓小平在会见外宾时也强调, 社会主义是一个很不错的词儿, 要体现它的本质, 必须坚持正确的思想做指导、坚持正确的路线和政策, 这样才能展示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所以我党必须探索我们自己的经验, 讲社会主义, 发展生产力。1992年, 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 深刻而全面地总结了社会主义本质及内涵。

2. 邓小平对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国情的正确阐述, 使人们对我国所处的社会发展阶段有了正确的认识

1981 年6 月, 由邓小平起草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通过后, 首次明确指出我国的国情, 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1987 年, 在党的十三大报告中, 首次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做了系统、深刻的论述, 确立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1989年政治风波过后, 邓小平明确指出要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更要继续坚持改革开放。1992的南方谈话明确提出了“三个有利于”的判断标准更是直接地解决了当时人们对社资关系的种种困惑。

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正确认识, 既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的现实条件, 又可以称作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的重要内容体现。只有对社会主义正确定位和把握的基础上, 才能够正确认识资本主义;只有立足于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 才能够搞清楚社会主义、资本主义二者之间的关系。

四、和平、发展的时代主题为其形成提供了外部条件

新中国自成立以后, 西方帝国主义作出了很多敌视中国的举动, 展开对中国经济的封锁, 从而使中国对西方国家开放的机会逐渐丧失。同时, 中国在对外政策上也有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 开放的重点主要在社会主义国家, 过分强调对立、斗争资本主义国家, 而忽略了借鉴他们、学习及协作他们。中苏关系决裂以后, 向社会主义国家学习的脚步实际上也停止了。实践经验证明, 何时能科学正确的姿态对待资本主义, 何时能搞好对外开放, 社会主义就能取得较大的进步。只要不能正确对待资本主义, 闭关自守, 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就会受到阻碍, 遭遇挫折。

邓小平提出的利用资本主义来搞社会主义的思想是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背景下逐渐形成与实现的。20 世纪70 年代后, 由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 时代主题不再是战争和革命而是向和平与发展转变, 世界范围内展示出前人未曾预料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制度共存的政治局面。在那种历史现实下, 和平力量中也涌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 并同社会主义国家和睦共处。同时, 第三世界在国际舞台上正在逐渐崛起, 正如邓小平强调经济、科技在世界竞争中的地位会日益突出, 这种形势即便是发达国家, 发展中国家也必须认真对待。1985年6月, 邓小平提出新的世界大战有可能避免, 他认真分析世界形势, 提出著名的世界主题论, 认为当今世界真正的两大问题, 一是和平问题, 一是发展问题, 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 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 概括说是“东西南北”四个字。

我国实行改革开放后, 所面临的国际环境逐步改善, 我国才得以见识和接触西方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先进生产力所创造的财富。冷战结束后, 世界范围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得到缓解, 国际环境和我国在政治经济等诸多方面的发展要求, 不允许邓小平过多地强调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对立”关系, 更多是强调与资本主义和平共处, 用拿来主义精神对待资本主义国家所创造的文明成果来搞社会主义。因此, 可以说和平、发展的时代背景是邓小平资本主义观形成有力的外部条件。

参考文献

[1]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和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Z].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 2010 (3) .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十三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 (上) [Z].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 (11) .

[3]贺朝霞.建国以来中国共产党的资本主义观[M].上海:学林出版社, 2009 (12) .

[4]邓小平文选 (第2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 (10) .

8.浅析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 篇八

摘 要:邓小平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成为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领导者,得益于他形成了科学的社会主义观,认清了“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本质性问题,创造性地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科学地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深刻内涵。正是因为如此,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我国人民不断解放思想、开拓创新,顺利地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代化道路。这也为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党和国家大政方针的制定与实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与实践基础。

关键词:邓小平;社会主义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中图分类号:A8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4)11-0044-02

社会主义观,顾名思义就是人们对社会主义的总体看法和根本观点。它包括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以及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等基本内容,其中最为重要的还是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因为只有这一问题弄明白了,其他问题才会迎刃而解。1980年5月5日,邓小平在会见几内亚总统杜尔时说:“社会主义是一个很好的名词,但是如果搞不好,不能正确理解,不能采取正确的政策,那就体现不出社会主义的本质。”[1]只有知道了社会主义是什么,才能知道如何去发展社会主义。对“什么是社会主义”这一问题,以往有很多马克思主义者都从理论和实践方面做出过回答,邓小平正是在批判继承前人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他着重从社会主义本质的角度阐述社会主义,形成了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说,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在某种程度上彻底改变了中国的基本面貌,扭转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现状,提高了中国人民的生活水平。

一、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基本规定

通观《邓小平文选》第1~3卷,可以发现邓小平对“什么是社会主义”的认识,主要集中在下列四个方面:

(一)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与以往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社会主义的阐述不同,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是他在吸取中国“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的深刻教训、总结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的实践经验、不断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认识的基础上形成的。自上个世纪80年代起,邓小平就开始对社会主义做出一些规定和回答,指出贫困与社会主义的关系,即“贫穷不是社会主义,更不是共产主义”[2]。历史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贫穷就要思变。在邓小平看来,一个国家要想赢得政治独立,并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就必须要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中国由于长期受到西方殖民主义侵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导致中国长期处于贫困落后状态。建国后虽然摆脱了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但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仍然不高,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还没有解决;西方发达国家也时常以各种理由对中国进行经济、政治上的封锁和打压。因此邓小平一再强调,中国要想赢得别国的尊重并在国际舞台上占有一席之地,就必须要在立足本国国情的基础上,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提升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综合国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西方资本主义相比,其优越之处就在于,它能够使社会尽快地摆脱落后局面,使广大人民群众尽快地脱贫致富,过上名符其实的社会主义生活。所以说,贫穷绝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义一定要消灭贫穷。

(二)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

邓小平认为,不仅贫穷不是社会主义,而且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在他看来,要使社会摆脱贫穷落后的状态,要让人民的生活水平显著提高并真正体会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要增强社会主义的吸引力和凝聚力,我国的社会主义就不能一直裹足不前或蹒跚发展。这就要求我们一定要大力发展生产力,加快发展经济,逐步消灭贫困,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正是基于此,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邓小平果断地提出必须废除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做出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大力发展生产力的决定。1984年,邓小平在一次谈话中又强调:“马克思主义最注重发展生产力……所以社会主义阶段的最根本任务就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归根到底要体现在它的生产力比资本主义发展得更快一些、更高一些,并且在发展生产力的基础上不断改善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如果说我们建国以后有缺点,那就是对发展生产力有某种忽略。”[3]因此,现阶段,我们要及时纠正缺点,把重点放在发展社会生产力上,改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高的状态,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促进经济社会进步和人的全面发展,迅速改变中国人民贫困落后的面貌。

(三)对外封闭也不是社会主义

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胜利召开,邓小平在谈到工作重心转移时就提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中国搞现代化建设一方面缺少经验,另一方面又缺少必要的知识储备,中国共产党要带领人民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绝不能闭关自守、固步自封,而必须实行改革开放,充分利用和积极借鉴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一些科学技术成果和先进的管理经验来发展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师夷长技以制夷”。1984年邓小平在会见第二次中日民间人士会议日方委员会代表团时指出:“现在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中国在西方国家产业革命以后变得落后了,一个重要原因就是闭关自守……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的。”[4]我们现在发展社会主义,最重要的就是要充分利用发达国家的经济技术条件和管理方式,不断引进外资,发展社会生产力。“而要摆脱贫困,在经济政策和对外政策上都要立足于自己的实际,不要给自己设置障碍,不要孤立于世界之外。根据中国的经验,把自己孤立于世界之外是不利的。要得到发展,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对内改革,包括上层建筑领域的政治体制的改革。中国执行开放政策是正确的,得到了很大的好处。如果说有什么不足之处,就是开放得还不够。我们要继续开放,更加开放。”[5]所以说,闭关自守也绝不是社会主义。

(四)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由于缺乏实践经验,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经历了一个从否定性规定到肯定性回答的过程。1986年,邓小平在答美国记者迈克·华莱士问时谈到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与理解,他说:“社会主义原则,第一是发展生产,第二是共同致富。”[6]1992年,邓小平在视察南方的重要谈话中更明确地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7]而且,在他看来,只要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改善人民的生活水平,即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我们都要吸取其精华为我所用。这是邓小平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家对社会主义阐述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他突破了过去将计划和市场作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本质区别的看法,将它们都作为发展经济的手段,认为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都可以有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最大区别是要摆脱贫困落后,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二、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基本规定的逻辑关系

邓小平从中国社会主义的基本国情出发,先后指出:贫穷不是社会主义、发展太慢不是社会主义、对外封闭也不是社会主义。这些显然是告诉人们社会主义“不是什么”,在明了社会主义“不是什么”的基础上,他给出了自己对社会主义的肯定性回答,即“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8]。

邓小平曾对社会主义做过很多的规定,但综合来看,这些阐述不外乎就是要强调,社会主义就是要采取一切可能的办法,带领人民迅速摆脱贫困落后的状态,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1992年南方谈话就是对以往他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阐述的一个系统性的总结和论述,是对以往认识的深化和拓展。

由此可见,邓小平对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阐述不是胡乱的推理、瞎编,而是在继承了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的基础上,认真总结中国建国以来和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经验和科学分析当时的世情、国情、党情的情况下,经过认真地考察和深思熟虑之后得出的结论。这些对社会主义本质的思考既是一脉相承、循序渐进的,又是逐步完善和不断深化的。它经历了从否定性规定到肯定性回答的过程,也体现了邓小平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日臻成熟,对社会主义本质的阐述日益完善,逐步地接近了对社会主义的科学认识。

三、结语

1895年,恩格斯在《致威·桑巴特》的信中写道:“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9]我们在这里阐述邓小平的社会主义观并不是要让人们回到邓小平那里去,而是在邓小平诞辰110周年之际,重温我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带领中国人民摆脱贫困生活,走向文明富强的智慧、魄力和勇气,时刻提醒自己要认清中国的基本国情,不要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要走改旗易帜的邪路,而要坚持一切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实际出发。

马克思最重要的理论品质就是与时俱进。在新的时代背景下,我们要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对待社会主义,在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深化我们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并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带领中国人民在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

参考文献:

〔1〕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13.

〔2〕〔3〕〔4〕〔5〕〔6〕〔7〕〔8〕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64,63,64,202,172,373,373.

〔9〕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42-743.

上一篇:机务维修班组建设下一篇:骆驼祥子读后感6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