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2024-09-20

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共9篇)

1.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一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

简介

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ChengduHarmony Community Development Association,缩写CHCDA),是由一批长期从事社区研究、政府社区工作人员及热心社区公益事业的个人、单位自愿结成的区域性的并经成都市民政局注册登记的具有法人资格的非营利性社会团体。其秉承“关注民生 服务社区整合资源 共创和谐”的理念,以高端发展、和谐视角、理论深度、政府力度来系统研究和谐社区发展的模式,又好又快推进成都市和谐社区建设,其2008年8月登记成立开始,便以独特的面貌得到政府、高校、科研院所、社区、企业公民等的积极响应。

一、组织机构

学术委员会主任:罗映光教授、博士,电子科技大学博士生导师、西安交通大学兼职教授,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专家、四川省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职称评审委员会评委。1995年6月起任成都理工大学党委副书记,现为成都理工大学正厅级调研员,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主要从事哲学、法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及高等教育与管理研究。

会长:陈光 西南交通大学教授、管理学博士、博士生导师、西南交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成都市科协副主席。

副会长:蒙汀 四川创新社会发展与管理研究院院长助理成都婚庆行业协会会长

副会长:李向前 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 副教授 秘书长:李向前(兼)

二、主要成果

(一)重要成果展示(社会类)

1、“流浪儿童救助成都模式”。为探索流浪儿童的救助和人性化教育,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合作,推出了家庭救助教育的“成都模式”,得到联合国儿童基金会、民政部和全国人大副主任顾秀莲肯定。

2、“城乡社区文化均衡发展探索——龙潭城乡千名老人亲情手牵手模式”。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团委、老年大学合作,组织800名城市老人与农村老人结对子,促进农村生活方式改变。

3、“大学生义工学分制模式”。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民政局、14个街道合作,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与社区服务、高校思政课改革有机结合,推出“大学生义工学分制模式”。

4、“成华区大学生人才实验室模式”。为探索大学生人才产销衔接,促进大学生创业就业,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人社局合作,推出“大学生人才实验室模式”,目前该模式在西南交大天府学院规模实践。

5、“大学生创业就业VPE模式”。将大学生价值观改造、定岗锻炼与零距离就业有机结合的一种方式,得到民政部、人力资源保障部、团中央等的肯定,被列入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科课题。

6、“全域社区保和东升模式(成华-龙泉公共服务模式)”。为探索两个行政区因拆迁等原因居民杂居的社区服务,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保和街道、龙泉驿区十陵街道合作,推出“全域社区、全域服务“公共服务体系模式。

(二)、重要工作展示(社会类)

1、2008年,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推出成都市第一套和谐社区测评体系,在国内率先完成和谐社区LOGO形象设计。

2、2009年3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编辑出版了国内第一部研究社区服务社会化的专著《成都社区服务社会化体系——以成华区社区建设为例》(四川出版集团 四川科技出版社 2009年3月)。

3、2009年4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成华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对成华区95个社区进行全方位梳理,在国内推出首部和谐社区年鉴——《成华区和谐社区主题年鉴(2006-2008)》。

4、2009年5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与温江区社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合作,启动《中国西部新农村社区“转型再造”新路径模式研究》。

5、2009年7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联合成华区民政局、龙泉驿区民政局签订三方协议,试点打造“全域社区,委托管理,全域服务”村级公共服务体系。建立了全国第一个社区党校、社区事务管理学校,并采用哈佛案例方法进行教学。

6、2009年7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与成华区民政局共同成立了成华区社工继续教育基地,开始对成华区社区工作人员进行全域培训。

7、2010年2月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联合组成课题组开展对成华区“十二五”社区规划课题研究。

8、2010年4月,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组成编编委会,启动国内首部社区通史——《成都社区通史(文史)》编撰工作。

9、2010年4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在成华区开展了居民群众对社区满意度的第三方测评,报告结果受到成都市市长葛红林肯定。

10、2010年6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与金牛区签订协议,开始调研、走访,编撰《金牛区“十二五”社区建设规划》。

11、2010年7月28——30日,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联合成都市民政局在成都理工大学召开成都市首届社区居委会换届选举培训会,主城区近700位社区工作者参与接受了民政部专家的培训。

12、2010年11月,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成都理工大学社区研究中心受四川省人大内司委邀请,前往南充、遂宁、达州进行社区立法调研,受到省人大的肯定。

13、2011年11月底,成都市和谐社区发展促进会参与研究的《大学生成长三部曲---VPE模式解读》完成初稿,计划年底在中央文献出版社推出。

三、社会影响简介

前期研究实践成果,得到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新华社、新华网、《瞭望东方周刊》、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成都日报、成都商报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报道。前期研究成果被民政部、人社部、国家行政学院《高教领导参考》、教育部、团中央肯定,向全国进行了转发。

四、主要宣传平台

(一)《新街坊》,成都社区刊物,由成都市民政局主管并经四川新闻出版局注册的成都社区唯一交流月刊。

(二)成都和谐社区官网。

(三)四川省民政厅官网、成都市民政局官网

(四)成都和谐社区QQ群即时平台。

2.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二

一、财政政策对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1. 中央财政政策对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在区域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 中央财政政策支出是实现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工具, 其主要作用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通过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政策来影响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其次是通过直接投资重要基础设施项目来影响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从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中的积极财政政策选择到2000年我国实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以及2008年中央政府四万亿投资, 都是中央财政支持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重大举措。

在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过程中, 不同中央财政政策决定着对其影响也是不同的。在1994年以前, 中央财政支出的差异化政策导致区域经济的差异发展;在1995年以后, 中央财政支出有效协调了我国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仅从人均GDP来看, 在1998年我国所实施的积极财政政策对于都市圈经济趋同以及协调增长产生十分明显促进作用。因此, 从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来看, 中央政府一方面可以通过支出规模、结构以及方向的调整来对都市圈经济产生影响, 不断缩小地区经济发展差距, 另一方面也可以通过各种财税政策的优化来积极引导劳动力和资金向周边欠发达地区的合理有序流动, 从而更好解决欠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过度短缺、发达地区在劳动力市场和资本市场的过度浪费问题。

2. 地方财政政策对于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

近年来大量的研究证明了我国地方政府经济总产出和财政支出规模水平之间存在着一种均衡关系, 财政支出绝对量的不断增加虽能有效提高区域内都市圈经济总产出的增加, 但是这种影响较小, 而财政支出增长速度的增加对于区域内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却是较为明显的。从长远来看, 不同的地方财政支出项目对于区域内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产生不同影响, 特别是行政管理、社会保障、科学教育等方面的费用支出与都市圈经济协调增长呈现出负相关的影响。这些, 都促使地方政府要不断合理优化财政支出结构、实施有效的财政支出政策, 提高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缩小地区间经济发展差距, 实现都市圈内的经济协调发展。

二、促进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的财政政策选择

1. 要对都市圈内的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创新和统一。

首先, 要实施更为严格的税收属地征管政策, 对于税收的征管关心进行理顺和加强管理;其次, 要确定统一的财政分享比例和基础管理制度基础上, 确保都市圈内各地能够切实分享到经济发展的利益成果;在此, 要严格按照财政转移支付办法和措施, 在确定科技资金、社保资金、政策性增资等转移支付的同时, 要将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和周边城市进行同等对待, 以其实际应得数进行全额拨付。特别是在都市圈经济协调发展中, 保证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后劲, 首先需要充分发挥中心城市的发展动力, 适当考虑其薄弱环节的转移支付力度。

2. 要对都市圈的税收政策进行改革创新和统一。

首先, 要对纳入到都市圈内的所有税收政策进行全面清理, 特别是要对地方政府支持企业发展的各项扶持政策进行清理和整顿, 对都市圈内经济协调发展的税收政策环境进行净化, 有效防止和制止恶性竞争的税收政策;其次, 要在都市圈内建立一个健康高效的税收政策协调机制, 有效避免地区利益影响各种经济要素和企业的自由流动。

3. 对经济管理权限进行下放和监督。

有效制定和实施都市圈内经济协调发展战略, 就必须要能够充分发挥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对周边地区的带动和辐射作用, 就必须要对经济管理权限进行部分下放, 赋予中心城市更大的经济管理权限, 强化对都市圈内经济协调发展的监督职能。对于都市圈内的中心城市而言, 特别是要下放在省市自治区内企业的资产财务关系, 在国家财税政策允许的情况下, 通过委托管理方式进行权限下放, 更好发挥都市圈内的城市和企业发展关系。

4. 对都市圈内的经济发展软硬环境进行优化。

要不断加强都市圈内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从而创造更为良好的投资发展环境。可以根据中央和地方政府的要求, 对于财政投资的方向进行适当调整重点是要对公共设施建设进行投资, 以此来满足都市圈内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共同需求。第一, 要不断加大对都市圈内财政对基础设施的资金投入, 特别是要加强对都市圈内各个城市工业聚集区内的用水、用电、用气重大基础设施建设资金投入, 对都市圈内的企业发展硬环境进行改善, 鼓励更名民营企业的发展, 吸引更多外来资金投入;第二, 要对财政投融资体制进行创新, 充分发挥财政的投融资作用, 有效弥补地方财政对于城市建设投资不足问题, 通过建立土地拍卖交易制度来盘活国有土地资源;第三, 要对国内外的资金进行充分利用, 特别是要做好城市污水处理和城市用水工程的建设以及垃圾处理技术的科研资金投入和技术转化力度;第四, 是要充分利用中央政府赋予地方政府经济发展的政策, 通过一定的财力支持, 将都市圈内的地方基础设施项目列入到省市自治区财政投入范围, 获取国家政策和资金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贾康.西部开发与财税政策的支持[J].四川财政, 2000 (12) :22-26.

[2]李大明.论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财税政策[J].财贸经济, 2002 (l) :51-54.

[3]高培勇, 温来成.财政地区政策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J].生产力研究, 2001 (3) :87-91.

[4]王小鲁, 樊纲.中国地区差距的变动趋势和影响因素[J].经济研究, 2004 (1) :33-44.

3.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三

发布时间:2012年01月04日 08:1

5来源: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作者:

成都市从2003年开始深入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教育均衡发展,形成了一系列好的经验和做法。

一、推进发展规划城乡一体化

进一步改革农村义务教育管理体制,将原属乡镇管理的中小学收归区教育局直管,对城乡学校统一规划、统一管理,从行政管理体制上打破了阻碍城乡教育均衡发展的“二元”管理格局。化政府职责,将全市农村初中、小学建设全部纳入城乡一体化发展规划。着眼“全域成都”,制定《成都市普通中小学(公办)布点规划》(2006--2020),合理布局城乡中小学,统筹城乡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5·12”地震灾害后,按“幼儿园小学就近、初中进镇、高中进城”的原则,科学布局灾后城乡中小学校点。青羊区还提出“住宅小区建到哪里,教育服务就提供到哪里”,温江区实现校点布局建设与其他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同步规划、同时建设、同期交付使用

二、推进办学条件城乡一体化

农村中小学标准化建设覆盖了全市96%的乡镇,建成后的农村中小学校均规模提高50%以上,均按照现代教育的需要建设达标运动场地、配置了现代教学仪器,初中、小学人均标准校舍面积达到甚至超过成都市城市水平。推进“教育信息网络满覆盖、教育教学资源满覆盖和教育信息技术应用满覆盖”,为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搭建基础平台。

三、推进教师配置城乡一体化

一是建立“区管校用”的教师管理制度。如温江区创建了教职工管理服务中心,确立了“行政干部能上能下、教职工能进能出、专业技术职务能升能降”的新型用人模式,实现教师由“单位人”向“系统人”的转变。

二是建立城乡干部交流制度。统一选拔城区学校校长到农村学校任职,市级财政单列经费,对考核合格的给予每人每年1万元的奖励,同时,选拔农村学校校长到城区学校挂职锻炼1年。2010年,全市县域内交流干部365名,占应交流干部总数的18.1%。

三是教师配置向农村倾斜。2009年,统筹实施“成都市高校毕业生支教计划”,建立成都大学每年培养100名定向免费师范生制度。2010年实施“常青树计划”,由市政府出资,面向全市招募名优退休教师,到远郊区(市)县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担任学监、导师、把关教师。

四是评优评先向农村倾斜。全市20%的评优名额在统一调配之外,再投向农村学校教师,全市彻底消除无高级教师、无学科带头人、无优秀青年教师的“三无学校”。

五是建立城乡教师交流制度。在全市选拔7175名师德高尚、业务精湛的骨干教师与8819名农村教师、青年教师结为师徒。武侯区规定城区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必须有城郊支教经历,并先后选派、选聘了16名校长、70余名副校长和校长助理、15名特级教师、119名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到城郊学校工作;温江区2009年在全市率先创建成立32个名师工作室,每个名师吸纳2-3名农村学校青年骨干教师为成员,师带徒牵手结对,充分发挥名优教师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四、推进教育质量城乡一体化

为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成都市实施城乡捆绑、教育集团等新体制。如武侯区将城区12所优质学校和城郊12所薄弱学校一一“结对”、“联体”,实行“两个法人单位、一个法定代表人、一套领导班子,独立核算、独立核编”的办法统一管理,以好带差,以强帮弱。

成都市在实践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城乡教育“捆绑”发展路径:一是捆绑、松绑、脱绑的“线型”推进方式,相互捆绑发展两所学校,在同一领导班子管理下,实行“管理活动交互、品牌并行驱动”发展模式。一旦被捆绑学校具备较强的自主发展能力,则逐步松绑,直至脱绑实现独立。二是“行政互派、教师互动、学生互访”的“三互”合作方式,捆绑两校通过短期项目研修、长期定岗交流和校级干部易岗形式实施行政互派;通过大规模教学交流和教研活动推动教师培训和研讨互动;通过结对互助、结对互往实现学生融合。三是深度融合的“教育共同体”发展方式,即两校彻底“合二为一”,城区学校向捆绑学校全方位注入品牌文化,使其成为具有品牌标志的优质特色分校。

成都市积极探索教育集团化发展体制,辐射优质教育资源。共组建名校集团148个,促进名校进新区、进园区、进山区,提升新建学校、农村学校、薄弱学校的发展水平;整体推进五个中心城区、高新区与远郊9个区(市)县建立教育互动联盟,推进教育资源的跨区域流动。青羊区成立了6大教育集团,并建立了核心团队的激励保障机制,对集团核心学校校长每年划拨10-20万的专项工作经费,对从核心学校派到涉农集团分校的教师给予一定的补贴,并妥善解决好其子女的入学问题;建立灵活的教师管理机制,优化优秀教师选任和引进程序,扩大核心学校调动、引进和选任教师的自主权;建立教育集团成员预警和退出机制,促进教育集团健康有序发展。武侯区还将区域内的优质教育资源向互动发展对口地区进行了延伸,实现了区域间教育的协同发展。

五、推进教育评估城乡一体化

制定义务教育校际均衡发展监测和评估指标体系,建立义务教育校际均衡监测制度。结合成都实际,参照中等发达国家本世纪初教育发展水平和国内教育现代化先行省市的共同性、代表性指标,统筹制定成都市、区(市)县、各级各类学校实现教育现代化的指标体系和评估标准,设定了城乡教育一体化实现度、城乡教育均衡度、公平度等评估指标。创新学校办学绩效评估办法。如武侯区对“捆绑”学校实施“联体考评”,建立“基础+发展”的学校评价体系,尊重不同学校的发展基础,调动了城乡各层次学校自主发展的积极性。青羊区根据评价显示的校际师资差距、设备差距、管理差距等,统筹调度师资、人力、财力,开展针对性的指导与帮助。

六、推进教育经费城乡一体化

按照“支持城区、补助近郊、扶持远郊”的原则,加大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的转移支付力度和比例,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2008年,全市统一城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并提前一年达到国家基准定额标准。农村小学和初中生均公用经费达到城市标准。2009年全市教育经费总投入约129.46亿元,其中农村教育投入74.4亿元。市级财政用于农村教育转移支付资金18.7亿,占同年市本级教育投入的59.52%。

七、推进教育机会城乡一体化

成都市坚持农民工子女入学由流入地政府负责的原则,将解决农民工子女入学作为“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基础工程”,纳入政府目标考核,确保农民工子女与区内孩子享受同等就学待遇。2010年,在成都市接受义务教

育的外来流动人口子女约26.9万人,占全市义务教育阶段学生总数的23.19%。其中,农村进城务工劳动者子女约有19.4万人在613所义务教育阶段公民办学校就读。如武侯区通过“惠民资助行动”,确保进城务工农村劳动者子女在区内学校100%的入学率;温江区建立“全覆盖”资助体系,不让一个学生因病、因贫、因困失学,实施义务教育阶段“零学费”入学政策,全区免除了义务教育阶段学生课本费和作业本费,取消了义务教育阶段住校学生住宿费。

4.宜都市柑橘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 篇四

宜都市农业执法大队陈忠

柑橘是宜都市的农业支柱产业之一,截至2008年,柑橘栽植面积为1.91万(结果园面积1.13万hm2),柑橘产量34.7万t。柑橘总产值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橘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5亿元。近年来,宜都市注重柑橘产业的健康发展,初步实现了柑橘生产的标准化,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柑橘生产保障体系,柑橘初、深加工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初步确立了鄂西南最大的柑橘初加工销售集散中心的地位。但在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中仍存在生产规模增长过快、柑橘品种结构不合理、果园栽植密度过大、病虫害发生渐趋严重、从业人员老龄化趋势明显、采摘季节劳力紧张等问题,导致近年柑橘比较效益下降。本文分析了近年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的经验、教训,旨在提出柑橘产业今后健康发展的对策。宜都市柑橘产业发展现状

湖北宜都市地处武陵山余脉,位于鄂西南山区向江汉平原过渡地带,海拔38~1 081 m。属亚热带季风气候,雨量充沛,日照充足,四季分明。平均年温度为16.7℃,≥10℃活动积温5354.4℃,无霜期273.3天,年均日照时数1641小时,极适合柑橘的生产发展,是全国柑橘区划发展宽皮柑橘的最适宜区。当地柑橘已有1500多年的栽培历史,公元450年,在盛弘所著《荆州记》一书中就有关于“宜都甘”的记载。截至2008年,宜都市柑橘栽植面积为1.91万hm2(结果园面积

1.13万hm2),柑橘产量34.7万t。柑橘总产值4.1亿元,占种植业总产值的40%以上,柑橘系列加工产值达到15亿元。2008年全市柑橘单位面积平均产量达到2040kg/667 m2。宜都柑橘曾于2001年被农业部、外经部定为首批全国园艺产品出口示范区;2002年被农业部定为全国柑橘生产优势区域;2008年被农业部纳入全国柑橘标准果园创建示范县。

宜都市柑橘品牌享誉全球。宜都历来重视柑橘品牌建设,全市柑橘基地全部通过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并认证了4个无公害农产品(水果)。以宜都市农业局为主选育的鄂柑2号新品种已于2004年通过省品种委员会审定,2005年“宜都蜜柑” 以其品质上等,被评为全省十大名果,成为省内外知名品牌,当年“宜都蜜柑”商标通过国家工商总局商标局注册。2008年8月,宜都市柑橘协会获得了农业部颁发的农产品地理标志登记证书,成为湖北省获得证书的6个单位之一。宜都市柑橘生产保障体系健全。柑橘产业名列我市“十一五”规划中农业四大支柱产业之首,相关部门制定了《无公害食品 宜都柑橘》、《无公害食品 宜都柑橘生产技术规程》等地方标准,建立了柑橘标准化生产体系。根据市政府以奖代补政策扶持柑橘发展的资金每年在500

万元以上。宜都市柑橘专业技术力量雄厚,全市有专业技术推广人员25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5人,中级技术人员20人;有种柑能手和农民技术员1000多人;初步形成较为完善的专业技术服务体系。柑橘加工企业有专业技术人员50人,其中,高级技术人员20人。市政府还与华中农业大学签订了柑橘产业开发合作协议,长期聘请5名著名柑橘专家作为技术顾问。在柑橘产业组织化建设方面,全市已自发组建柑橘生产合作社21家,为我市柑橘产、供、销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柑橘健康发展。

宜都市柑橘商品化处理和深加工走在全国同行业前列。在柑橘商品化处理方面,全市共90家企业,有柑橘清洗、打蜡、烘干、分级、包装生产线95条,年加工能力70万t。湖南石门及本省的松滋等周边县市柑橘客户也将柑橘运到我市进行初加工后集中销售,使我市成为鄂西南最大的柑橘商品化处理和销售集散中心。在柑橘深加工方面,目前全市有4家橘瓣罐头加工企业,年加工能力5万t,年实际生产

3.8万t。产品全部销往欧洲。宜都柑橘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生产规模增长过快

近年来,由于柑橘市场较好,栽植柑橘较种植粮食作物效益高,刺激了农民发展柑橘的积极性。2004年以来,宜都柑橘进入高速发展期,仅2006年,全市新发展0.27万hm2,平均年发展面积在0.14万hm2以上。生产规模增长过快主要带来以下3个问题,一是品种选择较杂。由于大规模发展,柑橘苗木比较紧缺,在建园时“饥不择食”,只要是柑橘苗,便定植建园,导致少数果园品种混杂,良莠不齐,出现同一橘园早、中熟品种混栽,甚至混杂劣质品种现象,严重影响柑橘品质。二是建园质量参差不齐。部分柑橘园建基地时没有深翻改土,更没有施入有机肥,导致橘园土层浅、有机质含量低,建园质量不高,导致产量和品质低下。三是栽植区域、立地条件不适宜柑橘生长。一些地方在海拔300 m以上栽植椪柑,2008年初低温冻害天气造成栽植的幼树裂皮,当年已基本死亡,一些地方利用低洼水田来栽植柑橘,所生产的果实果皮粗糙、果肉不化渣、果汁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偏低,品质难于提高。

2.2 品种结构不合理

建国前,宜都市栽植的柑橘品种以泡柑、建柑、土柚为主,20世纪60年代初期,开始引进温州蜜柑,主要为龟井、尾张品系中晚熟品种和兴津、宫川、国庆1号、鄂柑2号等早熟品种,日南1号、宫本、大浦等极早熟品种。最先引种建园的早熟龟井、小叶尾张等品系以小叶型为主,表现出树势弱、叶片小、结果习性不稳定,果实多呈高桩

形,“梨形”果实多,皮较厚,且抗逆性差等性状。

宜都市地处柑橘栽植的北缘地带,在11月中下旬多有一次明显的低温霜冻天气发生。而目前,宜都市柑橘集中在9月中下旬至11月中下旬成熟,由于挂果量过多,采摘劳力紧张,12月上旬还在采收。因采收不及时果实冻伤时有发生。

2.3 部分果园栽植密度大

近年来,宜都市柑农反应柑橘品质差,“水锈病”发生严重,果实表面斑迹累累,严重影响了柑橘的品质和柑农的收益。究其原因,最主要的问题就是栽植密度过大。20世纪末为迅速提高柑橘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力推广“矮、密、早、丰”栽培技术。一般每667 m2栽植株数都在60株以上,甚至出现667 m2栽植100株、200株的现象。柑橘树冠内光照条件恶化,结果部位外移,生产的劣质果比率高,病虫防治、柑橘采摘等十分困难。部分橘园已达栽植经济寿命年限,树体老化,生长势弱,产量低,品质退化,需要更新复壮或重新栽植。

2.4 病虫害发生渐趋严重

由于气候、滥施农药等多方面的原因,宜都市柑橘病虫发生呈越来越重的发展趋势。过去在柑橘上非主要病虫,如柑橘粉虱、黑刺粉虱、蝽象类、叶甲类、叶蝉类等害虫目前在宜都市均发生较重。2005年和2006年,全市柑橘粉虱大爆发,严重影响了果实的商品价值。

2.5 从业人员老龄化现象逐渐凸现

目前宜都市农村青壮年外出打工者居多,种柑者多在50岁以上,从业人员老龄化、低素质的趋势明显,劳动力资源紧张,很难适应目前柑橘标准化生产的要求,这一问题在果实采摘季节表现尤为突出。

2.6 柑橘生产的效益下降

由于生产资料如化肥、农药价格普遍上涨,柑橘生产成本增加,但柑橘销售价格逐年下跌,且销售成本大幅增加。凡此种种,导致我市柑橘生产的效益越来越低。宜都柑橘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3.1 控制发展总量,坚持适地栽植

宜都市柑橘近几年发展速度快,每年面积增加都在0.14万hm2以上,邻近周边县市柑橘面积也成倍增长。据专家分析,全国还有1/3的面积将进入投产期,届时我国柑橘产量将还会快速增长,而目前柑橘销售价格逐年下跌,果品市场已显示出供过于求的趋势,因此,现在如果继续无限制地扩大柑橘的栽植面积,会大幅度增加柑橘产量,破坏果品市场柑橘供求关系的平衡,导致柑橘销售价格和柑农收益的进一步下降。宜都市柑橘的栽植面积以稳定在目前的2万hm2为宜,以稳定面积提升柑橘品质为重点,提高柑橘产业综合效益。一是宜柑的山岗地仍以发展柑橘为主,逐步淘汰平埫地、冲积泥砂形成的田地、水田以及高海拔坡地,从我市的柑橘生产来看,低海拔山地和坡地柑橘的果实品质明显地高于平地和海拔高于300 m的山地,逐步使我市柑橘面积达到有进有退,适度增长的动态平衡。二是采取多项技术措施,在保证现有柑橘面积的前提下,促使产量大幅度提高,品质大幅提升,增加种柑者经济效益,从而提高宜都柑橘的果实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3.2 科学调整品种结构

由于宜都市是柑橘的北缘地带,柑橘品种多样性受到温度的限制,2008年温州蜜柑损失最小。从宜都实际来看,极早熟品种应占10%左右,以日南1号、宫本、大浦为主;早熟品种占40%,以国庆1号、鄂柑2号、山下红、兴津为主;中熟蜜柑占40%,以大叶尾张、南柑20为主;其它品种如椪柑、柚等占10%。由于宜都地区在11月中下旬有一次明显的寒流降温,对挂在树上的果实易造成冻伤,因此应适时采收。

3.3 切实解决密植问题

密植是目前影响宜都市柑橘品质的主要因素之一。其解决的方法主要是进行间移间伐,早熟品种保持在每667 m2栽植45~50株,中熟品种每667 m2栽植35~40株。其次,改造树形,使早熟、极早熟品种树冠高度控制在2.5 m、中熟品种控制在3.0 m以内,树冠覆盖率控制在85%左右,形成“一干三枝”自然开心形树形,做到无交叉枝、重叠枝、大枝少、小枝多,保持树冠内通风透光。也便于机械化作业和采运果实,有效缓解人力资源紧缺的矛盾。

3.4 加强病虫害的综合防治

目前宜都市柑橘病虫害发生呈现新的特点,过去次要发生害虫目前上升为主要害虫。特别是柑橘粉虱、黑刺粉虱、炭疽病、大实蝇、恶性叶甲等病虫发生呈上升趋势。应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应用农业、生物、物理、化学等多种防治手段,来搞好病虫防治。一是搞好农业防治,通过改良耕作制度,实施深沟抬田,合理修剪,配方施肥等措施,改善果园的通风透光条件,创造不利病虫生存的环境条件,培养健壮的树势,提高树体抗逆能力;二是搞好物理防治,柑橘园挂振式或太阳能杀虫灯诱杀害虫,每2~3 hm2布设1盏杀虫灯;利用害虫趋黄性,用黄色粘虫板诱粘害虫,每667 m2柑橘园布挂15~20张;三是开展柑橘园释放胡瓜钝绥螨、中国捕食螨等红、黄蜘蛛、跗线螨等害螨的天敌,实施以(益)螨治(害)螨的生物技术;

四是适时进行化学防治。化学防治之关键是找准施药时机,应加强主要病虫害的预测预报,群防群治。农药的选择要严格按柑橘无公害生产要求,选择低毒、低残留、高效的化学农药新品种,降低柑橘鲜果农药残留,降低农药使用次数,减少柑橘园化学农药施用量,大力推广应用植物源、矿物源农药;五是搞好预测预报,做到准确、及时防治。

3.5 扶持龙头企业,办好农民专业合作组织

(1)在柑橘生产大镇红花套兴建鄂西南柑橘交易大市场,集柑橘洽谈、展示、交易、检测、加工、培训于一体,占地6.7 hm2。

(2)进一步做好柑橘产后洗果打蜡等商品化处理。并充分利用资金、技术优势和生产设备,将业务扩展到省内外,把宜都建成鄂西南最大的柑橘商品化处理和销售集散中心。

(3)进一步扩大橘瓣罐头深加工规模。做好设备更新、技术创新等工作,不断提高生产能力壮大企业规模,力争2009年全市橘瓣罐头深加工能力达到5万t,实现产值4亿元。

(4)进一步办好农村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农民专业合作社的管理和运行,力争柑橘专业合作社达到50家以上,充分发挥农民专业合作社联系农民和市场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延长、完善产业链。

5.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对策研究 篇五

10081102 摘要:近几年,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各地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义务教育方面,表现为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学校之间的差距依然存在,在一些地方和有些方面甚至还有扩大的趋势。如何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就成为义务教育发展中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义务教育 发展 均衡

虽然早在2001年的时候我国就已经宣布九年义务教育的普及目标已基本实现,但现实却是,很多地区仍处于低水平的“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阶段,在有些贫穷落后地区甚至连九年义务教育都不能保证。所以,现在的目标是在彻底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大幅度提高义务教育的水平,尽量缩短不同学校间的差距,从而真正做到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

义务教育的区域内均衡发展,指的是通过一系列措施,使某个区域内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各所学校在硬件,软件,教育质量等各个方面大体上处于一个比较均衡的状态,与义务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基础性相适应。实施义务教育区域内均衡发展,要求各级政府必须把均衡发展做为基础教育的发展战略,以此指导基础教育发展的全过程,下大力气改造薄弱学校,推进中小学标准化建设,大力发展现代信息技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升学制度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

为了达到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教育行政部门方面就需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从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充分认识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重要作用,把这项工作作为实现“两基”之后义务教育发展的一项重要任务,研究提出本地区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目标任务、实施步骤和政策措施,并纳入当地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总体规划。

第二,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在积极争取政府及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建立和完善保障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公共财政体制的同时,立足于本职工作,通过制定和完善各项教育政策措施,努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要在认真组织实施国家各项重大义务教育工程和项目的同时,把工作的着力点放在推进县(市、区)域内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上来,并力争在更大范围内逐步推进;要在促进义务教育整体发展的同时,把提高农村学校教育质量和改造城镇薄弱学校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要在落实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总体要求的同时,坚持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创造出符合当地实际的有效做法和经验,有条件的地区也要同时推进学前教育和高中阶段教育的均衡发展。

可是,只要教育行政部门做到这两点就能完成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了吗?当然不可能,要达到这一目标,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首先,要提高教育质量。在人人都有学上之后,人们就会开始关注教育质量。促进均衡发展要把提升质量作为根本,更加注重教育的内涵。

其次,缩小教育差距。城乡免费义务教育全面实现后,城乡、区域间发展不均衡上升为义务教育的主要矛盾之一。促进均衡发展,就要大力加强对农村和中西部地区义务教育发展的支持。在财政拨款、学校建设和教师配置等方面向农村倾斜,尽快形成城乡同标准、一体化发展的格局。

再次,重视资源配置。合理配置资源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根本措施。

第四,建立有效机制。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必须建立长效机制。要打破城乡之间的分割,使城乡的义务教育共同发展。

还应注意的是,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不是搞平均主义,更不是一个模式办学,千篇一律、千校一面。而应因地制宜,根据各地区各所学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方针政策,从而达到目标。

6.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六

对于农村土地流转,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和今年中央1号文件专门出台了政策:加强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管理和服务, 建立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 允许农民以转包、出租、互换、转让、股份合作等形式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 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规模经营主体。

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是推动土地规模经营, 提高土地产出率的突破口, 是整合农村生产要素,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 发展农村生产力的总抓手, 是统筹城乡发展, 实现以工哺农, 以城带乡的最好平台。今年以来, 文昌街道通过加大政策扶持力度, 积极引导农村土地承包户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鼓励种植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等扩大土地规模, 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工作取得了突出成绩。

一、强化扶持的背景

通过多年的努力, 文昌街道土地流转工作取得了长足进步, 正朝着规范化、有序化、集中化的方向健康发展。但是, 土地流转对新农村建设的积极推动作用还未充分展现;距离以土地流转为契机, 加快推进现代农业建设的目标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土地规模化程度不高。家庭承包的土地位置分散, 面积不大, 形成了“豆腐块”土地零散分布, 难以形成规模经营。二是土地集聚化程度较低。土地规模流转时, 由于一户或几户承包户不愿出让土地, 而使受让方难以租到邻近土地, 导致种植作物呈点、块状分布, 降低了生产效率。三是高端新品种需进一步增加。部分种植大户局限于低端蔬菜、苗木等作物, 受市场波动较大, 抵御风险能力较低, 经济收益难以保障。

造成上述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土地流转双方及相关管理区、村 (社区) 、街道有关部门的积极性、主动性不高。为此, 文昌街道在全面贯彻落实上级土地流转法律法规及政策基础上, 制定了《长清区文昌街道办事处关于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 进一步加大了土地经营权流转扶持力度, 促进了都市型现代农业加快发展。

二、扶持政策及推行

(一) 扶持政策

根据《关于促进土地流转工作的意见》, 文昌街道在对新品种进行产业扶持, 对规模经营实施优先扶持, 对流转相关的各方进行资金奖励, 并对具有一定规模流转土地的受让方给予技术指导。

1. 实施产业扶持。

紧紧围绕苗木花卉、无公害蔬菜、沿黄丰产林及畜禽养殖四大特色产业, 积极鼓励引进或种植省、市、区推广的新品种。对引进新品种且连片种植面积100亩以上的粮食、林果、园林苗木种植大户, 街道有关部门为其提供防虫、防病等技术服务, 并对所需水利、电力、道路等基础设施建设优先协调配套服务。对发展蔬菜日光温室者, 按每个日光温室 (不小于一亩) 1000元的标准, 给予一次性补助。

2. 实行资金奖励, 充分调动各方的积极性。

(1) 积极扶持奖励土地流转主体。对积极参与实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的受让方和出让方要实行土地流转“双奖”制度。一是对土地承包经营权受让方一次受让耕地50亩以上, 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大户或企业, 每亩奖励50元;对一次受让耕地100亩以上, 流转年限5年以上的大户或企业, 每亩奖励100元。二是鼓励农户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对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年限在5年以上的农户, 每亩一次性奖励50元。对出让土地承包经营权, 流转年限在10年以上的农户, 每亩一次性奖励100元。 (2) 加大对管理区、村 (社区) 及部门的奖励力度。一是对村级组织积极支持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 流转面积达到100亩以上, 每亩一次性奖励村集体50元。二是各管理辖区内每年流转面积达到300亩以上的奖励5000元, 500—1000亩的奖励10000元, 1000—1500亩的奖励2万元, 1500亩以上奖励3万元, 对于一次性流转面积突破2000亩以上和特殊情况的, 街道专题研究奖励, 300亩以下不做奖励。三是街道有关部门因土地流转工作或规模经营 (园区建设) 受到区级表彰的奖励1000元, 受到市级以上表彰的奖励2000元。

3. 实施规模项目优先扶持。

对连片土地流转面积200亩以上的, 街道组织协调相关部门在土地流转、标准化农业建设、特色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等方面, 给予统筹安排, 优先项目立项, 优先项目申报, 享受项目扶持。

4. 强化技术指导。

对于具有一定规模流转土地的受让方, 街道建立挂牌服务制度, 农委、农机、农技、蔬菜、畜牧等部门的技术人员定期免费进行防病、防疫技术指导和生产服务。

(二) 坚持合力推进

1. 加强组织领导, 严格督促检查。

为确保扶持政策起到明显成效, 真正促进产业发展, 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效益, 成立了由办事处主任为组长,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牵头, 农委、林业、农技、蔬菜、财政、审计等部门组成的联合检查验收组, 负责对土地流转和农业产业规模经营工作进行定期检查和验收, 验收结果公开、公示后, 按照制定的优惠政策给予奖励。

2. 加大对土地流转政策的宣传。

充分利用广播、标语、宣传车、一封信等行之有效的形式, 大力宣传街道扶持政策, 加深群众对土地流转工作的认识了解, 提高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充分发挥种植大户的典型示范作用, 以鲜活的身边事例教育、引导广大农民转变思想观念, 增强流转土地的自觉性和积极性。

3. 强化对土地流转工作的服务。

土地流转服务中心 (经管站) 提供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政策、法律咨询、流转价格评估、合同纠纷调处等工作。村级服务组织及时了解农民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的意向, 帮助做好土地流转的基础工作。有意向流转和有条件流转的农户, 按照土地流转的程序和要求进行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 加快农村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 增加农民收入。

4. 严格鉴证、备案、登记制度, 保障双方权利。

流转合同鉴证时, 街道经管部门对转出方是否确地、确权, 转入方 (受让方) 流转后的用途和是否具有经营能力进行审查, 对审查合法合规的合同进行鉴证。发现双方约定中有违反法律、法规、政策规定的, 及时通知双方当事人立即终止或变更合同。合同内容不完善的补充完善。鉴证后的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合同一式四份, 流转双方各执一份, 发包方 (村集体) 和经管站各备案一份。经管站对流转合同及有关资料进行归档妥善保管, 建立农村土地流转登记簿, 土地流转纠纷通常不单纯是法律问题, 而是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多个层面的复杂问题。在土地流转过程中, 必须树立正确的指导思想, 努力把握好依法保护农民合法权益和依法支持地方政府土地流转创新的关系。及时准确地记载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情况, 切实保护双方权利。

三、取得的成效

(一) 土地规模化经营不断加快、四大产业基地日益壮大

通过积极扶持土地流转, 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不断高涨, 流转土地的数量不断增加, 农业规模化、产业化进一步提高。土地流转促进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经营, 提高了土地产出效益。目前, 流转土地总面积13400亩, 占全部耕地面积的25.2%。通过积极地引导土地流转, 全街已形成畜牧养殖、花卉苗木、沿黄丰产林和蔬菜种植四大产业基地。以前粗放经营、品种单一的农业格局逐步打破, 农村土地资源的利用率和产出率明显提高, 农业产业化经营初具规模。目前, 山东鲁建集团投资380万元、占地400亩的孟李竹柳项目, 一期建设基本结束。济南中天信业投资公司投资790万元、占地100亩的南李有机蔬菜种植基地已完成基础设施建设, 生产的有机蔬菜已经开始投放市场。福建汇侨公司投资1000万元、占地1000亩的东齐都市型生态农业示范区, 已经完成整体规划和场地施工, 种植各种苗木达40万株, 其中种植核桃近3万株, 完成退耕还林还果1000亩。占地400余亩的泰兴都市农业观光园已完成一期建设;占地480亩的前三苗木基地、占地300亩的孙庄苗木基地、占地120亩的西三里特色蔬菜种植基地、占地160亩的孟李苗木基地等一批科技含量高、效益好的小型种植基地项目也已经完成签约进入到前期规划和种植阶段, 华新、嘉迪诺养殖项目规模不断扩大。此外, 投资600万元、占地170亩的省政协蔬菜基地项目, 投资1000万元的黄老太农业科技推广中心项目正在洽谈中, 有望近期落户文昌。2012年1-5月份, 街道新增汇侨农业示范园、金箭山农业观光园、舜景园林示范园等3个市级农业园区、5个超百亩的产业基地, 累计达到22个。

(二) 开辟了农民增收途径, 提高了农民收入

一是农民收入来源多元化, 人均收入大幅增加。农民转让土地后, 收入来源多元化:租地收入, 被返聘的工资收入, 外出务工经商收入, 养殖收入等。截至2011年底, 全街道农民人均收入达到12550元, 比去年同期增加1800元, 同比增长16.7%。二是农民学到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了素质。广大种植大户通过接受技术指导, 种植技术不断提高。同时, 一些受聘农民在务工及同企业的交往中也学到了先进的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提高了素质, 出现了“田秀才”“土专家”等各种能人, 在农业生产中大显才干。

(三) 壮大了村集体经济实力, 增强了农村经济发展后劲

土地流转后, 村集体从专业合作社或农业龙头企业获得管理费收入, 增强了村级经济实力, 为进一步推进新农村建设和现代农业的发展提供了资金支持, 增强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后劲。西李村充分利用土地资源, 把苗木花卉产业、无公害山药产业作为支柱产业, 建立了花卉苗木和山药二个农民专业合作社, 本村会员200名, 外村会员500多名, 目前两个产业的产值已达7000多万元;南李村开展有机蔬菜种植, 现已批量投放市场。新周村立足自身实际, 大搞产业结构调整, 积极发展浅水藕种植和畜禽养殖业, 并引进大豆新品种, 为全村经济发展和群众增收致富铺好了路子。

参考文献

[1].陈卫平, 郭定文.农户承包土地流转问题探讨[J].经济问题探索, 2006 (01) .

[2].黄祖辉, 王朋.农村土地流转:现状、问题及对策———兼论土地流转对现代农业发展的影响[J].浙江大学学报, 2008 (02) .

7.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七

发布时间:2011-07-04来源:学习时报

量大面广的中小企业,为全社会提供了主要的就业岗位,创造了大部分地区生产总值,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优势所在和活力之源。但央行自去年10月启动本轮货币紧缩周期以来已经连续多次高频度加息,调控密度之高前所未见,这在相当程度上加大了企业特别是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再加上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素质性矛盾制约,中小企业发展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当前浙江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融资难首当其冲。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是资金问题,现有金融体制安排难以满足中小企业的融资需求。一是融资成本高。据调研,目前一般中小企业贷款利率上浮30%以上,加上存款回报、担保、中介等其他费用,中小企业的银行融资成本包括各种显性、隐性费用,已经接近甚至超过基准利率的2倍。多数小企业贷不到款,只能以民间自筹为主,年利息20%—30%不等,部分地区短期年利息甚至高达50%—60%。二是融资渠道不足。我国现行的金融体制中,金融资源主要集中在国有商业银行。中小企业由于贷款数额少、财务制度不健全、存在不确定风险等,从国有商业银行渠道获得资金非常少。此外,专门服务中小企业的金融机构普遍缺乏,地方资本市场和区域性金融体系尚未建立,产权交易市场还不成熟,小额贷款公司和村镇银行处于试点阶段,都使得融资渠道明显不足。三是担保体系建设滞后。据了解,地方政府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力度不大,或者建立后作用发挥不佳;商业性建立中小企业融资担保机构积极性不高,管理比较混乱,使得当前针对中小企业融资担保的能力不强。此外,中小企业抵质押确权、评估存在一定难度,形成了中小企业贷款需求与抵质押不足之间的矛盾,影响了中小企业抵押担保。

资源要素制约加剧。资源要素保障是中小企业发展的重要条件。当前资源要素制约加剧,主要体现在:一是用电持续趋紧,影响了中小企业正常发展。二是用工短缺现象比较严重。不仅是普工短缺,技工、高端人才均处在短缺状态。据调查,企业用工缺口普遍在15%以上,企业增加20%—30%工资后仍然招不到工人。企业反映,不少来自中西部的民工由于东部地区生活成本不断提高、当地就业机会增加等因素,选择在当地就业;许多“80后”、“90后”民工不愿到小企业就业的现象比较普遍。中小企业往往由于待遇、提供发展平台等限制,懂技术、具有操作经验的技术人才难招日益成为制约企业发展的一个突出难题。至于高端人才,如研发人才、高级管理人才引进难、留住更难。此外,职工法律意识、责任意识不强,流动性随意也进一步加大了企业用工难度。三是用地紧张日益突出。随着土地资源的日趋紧张,各地在土地供应上均设置了较高的门槛,往往在安排土地指标时,把大部分指标留在开发区、工业园区用于招商引资项目及较大规模企业用地,对中小企业很少安排用地指标,使得中小企业尤其是小企业、微小企业很难拿到土地。发展空间的限制严重制约了中小企业的进一步发展。

产业升级矛盾突出。一是中小企业以传统产业占主导地位。大量中小企业主要集中在纺织、服装、机械、化学、塑料制品等劳动密集型传统制造业和传统服务业,从事高科技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中小企业明显不足。二是技术水平低。大多数中小企业研发经费占产品销售收入不足1%。中小企业受资金、人才、技术储备限制,自主创新

能力明显不足,企业生产主要依靠模仿,来料加工、贴牌加工业务比重较高,原创性、自主性产品偏少。三是专业协作水平不高。调研显示,大部分龙头骨干企业的配套协作依靠分散的小企业和家庭作坊,配套中小企业专业化协作水平不高,在产能、设备、工艺、产品品质方面往往达不到骨干企业的要求,限制了整个行业的水平提升。骨干企业对分散配套企业提供的技术、人才、资金支持存在不足,带动力不够,专业协作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四是企业组织化程度较低。大型企业数量偏少,中型企业不多、微小企业居多,组织形式以私营企业为主,有限责任公司不多,股份公司偏少。中小企业抱团发展、互助发展的组织化程度很低,抗风险能力较弱。五是市场开拓能力较弱。经过多年的磨练和积累,浙江中小企业具有了较强的市场开拓能力,特别是海外市场,但仍然存在营销模式单

一、外贸市场和产品局限、竞争无序等问题。2010年出口排名前两位的产品服装、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占出口总额的27.6%,出口以发达国家为主,对外贸易抗风险能力较弱。

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对策建议

加大政策执行力度。近年来,为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国家和浙江省先后制定出台了《中小企业法》、《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浙江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条例》、《浙江省人民政府关于促进中小企业加快创业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等一系列法律、法规和政策意见。然而,各地在认识上存在偏差,执行力度还不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策实施。建议中央和省级部门统一部署开展相关政策检查督促专项行动,确保已有各项政策措施进一步贯彻落实,并针对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充实有关政策,深化、细化工作措施,抓好落实工作。

加大金融创新力度。一是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培育区域银行、村镇银行、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探索金融创新途径,争取形成小贷丰收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林权抵押贷款、地方金融市场创新、股权投资、非上市公司股份转让试点、中小企业集合债券发行等金融创新举措,并逐步推广应用。二是完善融资担保体系。设立省、市、县三级政府联动的中小企业融资担保专项资金,鼓励中小企业依法、自愿开展多种形式的互助性融资担保。三是改善金融服务。国有商业银行和股份制银行按照国家政策规定,逐步提高中小企业中长期贷款的规模和比重。完善财产抵押制度和贷款抵押物认定办法及实际操作程序,实现动产、应收账款、仓单、股权和知识产权等抵质押方式,解决中小企业贷款抵质押不足的矛盾。同时,通过加强金融执法,严厉打击违法行为,规范担保公司、小额贷款公司等融资担保机构的经营行为,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

有效缓解电力供需矛盾。一是开源。有关部门应共同商讨方案,着重解决在保证企业基准电力供应基础上,实现差别化电价,电价超额部分由使用企业承担,充分调动电厂积极性,加大电力供应。二是节流。引导企业、机关事业单位、商业、居民节约用电,避免浪费。三是优化。推广各地有序用电方面积累的好经验,提高用电效率。

创造和谐用工环境。完善职工社会保险制度,规范企业用工行为,改善工作环境,增强中小企业就业吸引力。建立劳动用工信用档案,并在用工环节运用,改善部分职工随意解除用工合同的现象,优化企业用工环境。探索建立培训经费直接补贴到企业的做法,分层分类对中小企业经营管理者、技术工人、普通职工开展培训服务,提高职工素质。各地应结合实际,制定引进、使用高层次人才和高级技工的办法,帮助解

决他们住房、就医、子女就学等难题。

推进产业集聚发展。按照布局合理、特色鲜明、用地集约、生态环保的原则,实施产业集聚工程,培育一批重点示范产业集群。引导骨干龙头企业通过专业分工、服务外包、订单生产等方式,加强与中小企业协作配套,积极提供技术、人才、设备、资金等支持,实现规模化集约经营。鼓励骨干龙头企业按照“1+N”(骨干企业+协作配套中小企业)模式建立创业园,政府部门在政策、资金、服务方面给予积极支持。引导中小企业向园区集聚,优先为大企业配套的中小企业提供发展空间,鼓励中小企业围绕上下游产业链和价值链,积极与大企业、行业龙头企业开展专业化协作配套,建立稳定的产、供、销和技术开发等协作关系,提高专业化生产水平。

打造公共服务平台。一是打造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整合高等院校、科技院所、企业技术中心等科技资源,开展共性关键技术研究,为中小企业提供行业关键技术、核心技术支持。鼓励社会科技人才创办为中小企业提供产品开发、技术创新、质量检测等服务的共性技术服务平台。社会公共科技资源应当向中小企业开放,降低中小企业技术检测、产品鉴定等收费标准。二是打造市场拓展服务平台。定期组织开展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业企业之间的项目、技术、供需、营销等对接活动,为大企业和中小企业之间、生产企业和商家之间开展经济技术、产品、市场营销合作提供便利。支持和帮助中小企业参加国际国内各类大型产品、技术展览展会和合作交流活动。对组织参加境内外大型展览展销活动的中小企业和展会服务机构,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或税收减免,帮助中小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三是打造信息服务平台。行政管理部门以及司法机关、公用事业服务机构应当建立中小企业信用信息共享机制,依法提供相关信用信息查询服务。支持各类信息运营服务机构创新信息服务模式,积极与政府有关部门合作,为中小企业提供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网上融资、市场营销等信息化服务,促进中小企业创业创新发展与信息化建设紧密融合。

8.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八

在未来的发展中,我国的经济站在一个较高的历史起点上。然而,资源、环境与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之间矛盾日益突出,极大地限制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展望未来,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已经成为我国发展的必由之路。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对于节省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增值和信息应用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重视和研究新时期国内粮食物流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特点及现状

(一)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特点

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方面:一是着重强调生产上合理布局;二是在合理布局基础上要求科学地规划地制定粮食流向;三是粮食物流的运作保持其相对独立性;四是加工增值是粮食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五是具有专业性较强的从业人员。

(二)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现状

1.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优势。我国政府及有关部门一直高度重视粮食物流工作的发展,在组织粮食物流上无论是在计划经济时期还是市场经济条件下都做了大量的工作。开放的粮食经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使粮食物流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可控因素变得更加复杂,科学组织粮食物流的难度越来越大。尽管粮食物流管理的困难越来越大,但政府部门和粮食企业对其的重视并未改变,仍进一步探索在粮食市场主体多元化条件下如何推进粮食物流的科学运作。主要表现在:国家大力扶植的粮食品种,有专门的保护价收费;加快调整粮食种植结构;保证优质粮食的生产;加大新建粮仓投资力度并配备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手段;在改造粮仓的同时,更好的粮食物流信息的一体化,提高了物流效率;重组粮食资源结构,为资源能发挥最大效率而摒弃落后的生产力;在粮食深加工得以推广的基础上,加大对农副产品的研究与开发,在增值粮食加工上也合理利用的资源。

2.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劣势。我国在多年来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下,粮食物流已经成为了一个垄断的局面,这个局面的弊端在之前比较注重粮食供应和存储安全的短缺经济时期体现得并不明显。但随着粮食经营不断的放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不断完善及经营主体多元化带来的竞争的加剧,这个垄断的粮食物流格局所产生的弊端暴露无遗,这严重制约了现代粮食物流的科学运作和发展。表现在:作为发展中国家认识上的局限性是制约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思想因素;技术得不到突破;粮食物流硬件设施的落后;关于政府部门宏观调控力度不明显;最重要一点是人才的匮乏。

二、构建现代粮食物流体系面临的问题

(一)体制上的问题

1.无明确的发展规划。国家和各级粮食部门应着力制定出一套适用于短期和长期的粮食物流规划。

2.相关扶植政策较少。政府各级部门需调节物流体系建设的力度,废除不利于未来粮食物流发展的各项规定,顺应时代和社会发展出台相关物流建设的优惠政策并及时有效地制定管理办法,循规发展。

3.投资建设金不足。可施行“投资出自哪里、受益归于哪里”的原则,这样可以多项吸引投资,无论企业还是个人的投资,只要建立健全好风险利益相互挂钩的全方位融资机制,就不怕没有资金来源。

4.物流体制有待建设。随着物流业的飞速发展,推广施行现代化的物流管理方法,通过众筹、集资等方式满足不同层面的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加工增值等现代物流企业制度要求,引进现代物流业的管理方式,进行资产重组、功能整合,学习、推广运用现代营销策略,实现系统化、网络化和规范化。

5.物流队伍不够专业化。应鼓励粮食物流企业培养新型物流专业性人才,引进高级专家,采取“老带新”原则,保证现代粮食物流业发展的人才供应。

6.市场监管不严。完善的粮食物流市场指导与监督,更能促进粮食物流的有效流通,为其健康发展创造和谐的环境。

(二)运输上的问题

1.散装汽车的运输效率因分散的粮食现货贸易而降低。我国虽然是粮食贸易大国,但交易的粮食现货贸易却很少,而占主导地位的分散贸易大多“各自为政”,各单位缺乏系统化的组织,在调度方面很难协调,因此很多散装汽车出现空返的现象,这不仅降低了车辆利用效率,而且增大了粮食物流企业的经营成本。

2.微薄的行业利润缺少优惠政策的扶持。我国的粮食现代物流运输业发展缓慢,一方面是物流企业运行的高成本,限制散装汽车发展;另一方面粮食行业的收入微薄,很难吸引外界投资建设。

3.不够完善的信息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较早的传统行业,与其他行业的信息化建设相比,粮食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发展相对落后。其网络信息化的.发展水平无法满足日益发展的现代粮食物流的需要。从某种程度上,极大降低了散装汽车的运输效率,因此完善我国粮食物流的信息化建设势在必行。

4.混乱的运输市场影响散装汽车的发展。虽然现在的散装汽车相对比较规范、专业,但是在实际的粮食运输中,私家改装车等一些“非主流”的运输工具扔充斥着粮食物流的市场,如果这一现象得不到解决,那么粮食的散运亦得不到长足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散装运输车辆和运输市场的规范化问题亟待解决。

三、促进我国现代粮食物流体系发展的对策建议

自十二五规划以来,我国的经济增长方式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伴随着经济全球化不断增强、经济增长方式的改变以及自身经济运行结构的调整,我们要积极解决当前粮食物流存在的问题,使其健康发展,建立一个行之有效的粮食物流体系。而促进我国粮食物流的发展,需依靠雄厚的经济基础、科学的管理机制以及超前的经营理念。针对我国当前的粮食生产、流通的实际情况,实现粮食物流稳定现代化发展必须做到改造与创新并存。

(一)重新认识粮食物流及其重要性

粮食物流本身就是一个大的“车链条”。大力发展粮食现代物流业,从节省粮食、运输仓储、装卸、包装、配送到加工增值和信息应用全部是一个整体。而让这一链条科学地运转对促进粮食物流的发展至关重要。我们可以把粮食物流看作是一种自然资源,经过不同的资源配置和利用就会产生不同的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其科学现代化研究与应用就会最大幅度的提高其效率。在充分利用和有效节约粮食物流资源方面,对于实体企业而言省时、省力,减少粮食不必要的物流装配,或者通过加工环节使其增值,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职能贡献出效益。

(二)提高我国粮食物流的技术、管理水平

在明确粮食物流研究的重要性后,我们要寻找发展粮食物流的合理方法。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发现随着现代物流的发展,国外对粮食物流的研究也是愈加高度重视,无论是在粮食储存、运输,还是加工增值方面,有许多有价值的阶段性研究成果在应用。我们应结合国情并借鉴国外粮食物流经验,专设一些专家学者在粮食特设机构、各地高校进行研究,着重对粮食物流技术、物流体系、物流管理进行研究,找出适合我国粮食物流发展的新模式,不断学习、吸收,转化自己的东西。

(三)加大粮食物流硬件设施建设,着力提高粮食物流效率

物流硬件设施是粮食储存和运输的基础,也是粮食物流效率的关键。在粮食的装运方面应增加散粮自动接卸、计重设备和专用运输工具,适当提高集装箱运粮的比重。调整粮食加工环节的整体布局,淘汰落后、高耗能设施,研发和引进先进的生产和加工设施,为粮食深加工、精加工和综合利用创造有利条件。对于粮食物流各个环节之间的协调配合也要进行整合再分析,保证各环节相契合,从而提高粮食物流效率,确保粮食物流链条保持最佳状态,保证粮食物流高效快捷的运行。

(四)调整粮食物流结构

经济结构调整直接影响我国粮食物流结构,粮食物流结构面临着巨大挑战,也面临着来自国际市场的竞争,所以,保持一定程度上国内范围的粮食物流体系显得更为重要。面临挑战,我国应搞好粮食物流内部结构的调整,构建世界-中国两种结构模式,一是对外,一是对内。在保证两者互不冲突的前提下,加快粮食物流产业的良性运转。

(五)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

9.略谈促进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的论文 篇九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 城市与农村的空间结构关系正在发生变化, 正从传统的“煮蛋式”转向“煎蛋式”, 未来将向“炒蛋式”发展。也就是说城乡的空间要素日益融合和渗透, 而都市农业将是构建新型城乡空间结构的关键因素, 对于城乡统筹和协调发展将发挥重要作用。

国外学者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关注都市农业, 到80年代进入研究的快速发展期。日本是出现都市农业最早的国家之一, 都市农业一词最早见于1930年出版的《大都府农会报》杂志上[1]。此后, 新加坡、荷兰、以色列、韩国、德国等很多国家都相继开展了都市农业的研究工作, 并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 形成了类型多样、功能齐全的都市农业产业。关于都市农业的概念, 至今仍存在争议, 国外学者多是从区位、功能以及与城市的联系等方面来解释, 普遍认为, 虽然都市农业有城市内部农业和环城农业之分, 但在研究与实践中更多的是关注利用城市建成区的边角空地发展的、与城市环境紧密联系的城市内部农业。主要包括城市内部暂时闲置的零星土地、或屋顶、阳台、后院等城市设施空间发展的农业, 并在城市食物供应系统和城市生态系统中占有重要地位。总体来说, 国外对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多集中在内涵、特征、功能作用和不同区域的发展模式等方面。

我国围绕都市农业的相关研究与实践开始于20世纪90年代, 上海、北京等发达地区的大城市较早提出发展都市农业的战略。其中, 上海在1994年提出加快城郊农业向都市农业的转变, 建立与国际化大都市相配套的、具有世界一流水准的现代化都市农业, 成为我国第一个将都市农业列入“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的城市[2]。此后, 在很多大城市都开展了城市农业相关的研究和实践工作。与国外的都市农业研究侧重点不同, 国内学者更强调位于城市郊区, 服务都市、依托都市的具有生产、生活和生态“三生”功能的新型农业。如安训生认为都市农业是处于大都市边缘及间隙地带, 充分利用大都市提供的科技成果及现代化设备进行生产, 为城市提供名、特、优、新农副产品和为城市居民提供优美生态环境, 并具有旅游观赏等特点的现代农业[3]。我国有关都市农业的研究, 大多集中在起源、内涵、发展战略、特定地域的实证分析和对发达国家都市农业发展经验、模式的借鉴。近几年来, 一些学者也开始对城市建成区内部的农业进行关注, 从节约用地、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融入城市生态系统循环、构筑城市公共空间体系等角度探讨都市农业在城市内存在的必要性、可行性, 并提出规划、政策方面的配套建议[4~6]。

由于国情背景、社会体制的不同和对都市农业审视的角度、侧重点不同, 不同国家的学者对都市农业概念、内涵的认识有所差异, 但是强调都市农业与城市的互动关系却是一个基本的共识。在中国城市化加速推进的背景下, 都市农业和城市的空间关系如何发展, 如何利用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实现城与乡的交融、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 利用政策措施推动都市农业发展, 都是城乡统筹背景下亟待解决的问题。

2 都市农业的发展特点

2.1 在地域分布上, 从近郊圈层式到都市区内圈层性与放射性相互交织的网络式

都市农业依托城市的科技、人才、资金、市场等优势资源进行集约化生产, 并融入到城市的经济和生态系统中。与传统的圈层式城郊型农业不同, 都市农业既包括城乡结合部的近郊农业, 也包括远郊适宜大都市市场需求的农业, 还包括城市内部插花状的小块农田、建筑庭院和阳台绿化, 从而形成圈层性和放射性相互交织的空间形态, 使整个城市形成绿色生态网络。特别是在大都市地区, 都市农业在空间上与城市要素融合发展, 对于城市内部防灾减灾, 处理废弃物, 发展循环经济等都有重要意义, 成为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但目前我国对建成区内部的农业的关注和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 必须加强相关的研究和配套政策、制度建设, 如将都市农业纳入到城市土地利用和物质空间规划, 在集约、节约用地的前提下, 调整城市用地指标, 优化城市空间形态, 更新景观设计理念等。

2.2 在功能上, 从生产功能到生态和生活休闲功能

都市农业的多功能性, 是国内外学者的一致看法。都市农业不但具备经济功能, 为城市提供农副产品, 更重要的是具备生态和社会功能。其生态功能主要表现在充当绿化隔离带、防治环境污染、降低噪音, 减少城市的生态足迹, 从而实现对城市整体环境的保护和有效利用。社会功能则体现在拉动就业、增加参与者自然科学知识, 传承农耕文化、保持地区文化多样性, 并为城市居民交往、休闲娱乐提供了有益的互动空间。我国很多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在20世纪90年代陆续提出发展都市农业, 把提升城郊型农业的生态、景观、社会等功能, 实现农业的多功能化作为城郊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2012年2月国务院印发的《全国现代农业发展规划 (2011-2015年) 》明确提出, 率先发展大城市郊区多功能农业区, 提出在稳定城市副食品供应保障能力的基础上, 进一步挖掘农业的生态涵养、观光休闲和文化传承等多种功能, 提高农业效益, 增加农民收入。

目前我国都市农业的研究和实践的重点集中在郊区及乡村地区, 以高科技农业产业园和观光农业为主要形态, 表现形式比较单一, 对城市发展的多功能效应远远不能发挥出来。因此, 在城市外围地区要结合乡村旅游, 充分利用乡村地区的自然资源、人文环境, 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 提升农业科技含量和农业设施水平, 发展休闲农业;在城市建成区内部, 要结合城市空间结构布局不同规模、多样化、多类型的都市农业形态, 结合城市生态系统和绿化景观系统, 丰富都市农业的形式, 充分发挥其功能的多样性。

2.3 在种植模式上, 从化学农业到有机种植模式

一方面,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环保意识的增强, 对食品品质的要求也随之提高, 不使用化肥农药和人工防腐剂的有机绿色食品普遍受到欢迎;另一方面, 随着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的加剧, 传统的化学农业、石油农业正面临着挑战, 农业的不可持续发展正在成为严重的环境和生态灾难。因此, 改变化学农业的种植模式, 通过对农业耕作制度的改良、能量与物质循环利用, 使其向着自我维持、资源保护的生态农业方向发展是未来发展主要趋势。如近几年来引入我国的CSA模式市民农园, 消费者与生产有机食品的农民直接建立联系, 生产过程中禁止使用化肥、农药, 强调生产安全、健康的农产品, 手工操作农活等, 为解决食品安全问题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因此, 有机种植是未来都市农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 也是解决生态环境问题的重要途径。今后在土地流转制度建设、农业经营组织管理方式、政府相关配套支持政策、农业科技发展等方面都要加强研究和实践, 使农业有机种植模式逐渐走向规模化。

3 推动都市农业发展的对策分析

3.1 从城乡规划角度

将都市农业作为城乡用地分类体系中重要用地类型, 融入城乡规划中, 在市域规划或总体规划中统筹布局城乡土地利用, 通过合理的空间布局和严格的空间管制, 保护都市农业用地, 保证其用地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减少城市扩张对其用地空间的吞噬;同时, 对都市农业统一规划, 统筹布局, 避免产业结构雷同、农业园区定位偏离等现象。对于建成区内部的城市农业, 要逐渐将其作为一种绿地类型, 纳入城市建设用地分类, 调整城市用地指标, 确立其在生态城市规划和建设中的重要地位, 与城市土地利用规划和物质空间规划、景观生态系统规划相协调。

3.2 从政策角度

在政策支持方面, 建立起多元化、多渠道的投融资体系, 制定优惠政策吸引社会资金参与都市农业开发;鼓励农民参与和兴办合作经济组织, 提高组织化程度;完善都市农业经营过程中的产业化利益协调机制, 探索龙头企业、基地和农户之间的利益共同体机制和办法。对于建成区内部农业, 承认城市农业是一种合法的城市土地利用方式, 颁布保护措施加强对城市闲置地的开发利用, 鼓励社区内利用小块闲置土地进行农业生产;另一方面, 在相关企业的税收金融、示范推广中的宣传和生产者的生产资料补贴等方面提供政策支持。

都市农业在城乡统筹和城市化健康发展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城市内部和城市外围都市农业作为其中重要组成部分, 应根据其区位特点, 探索出适宜的发展模式, 并在城乡规划和政策支持方面提出相应的对策, 以促进都市农业的健康发展和多功能效应的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杨振山, 蔡建明.都市农业发展的功能定位体系研究[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6 (5) :29~34.

[2]刘宛.以都市农业发展促新农村建设:概念·观察·思考[J].城市发展研究, 2009 (9) :94~97.

[3]安训生.发展都市农业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农村经济, 1998 (3) :68~72.

[4]赵继龙, 陈有川, 牟武昌.城市农业研究回顾与展望[J].城市发展研究, 2011 (10) :57~61.

[5]徐娅琼.农业与城市空间整合模式研究[D].济南:山东建筑大学, 2011.

[6]衣霄翔.西方城市规划的新课题:社区食物系统[J].规划师, 2012 (6) :102~106.

[7]卞雨昕, 李强.都市家庭农业:城市化危机、战略价值与支持体系[J].生态经济, 2012 (2) :116~119.

[8]刘娟娟, 李保峰, 宁云飞.食物都市主义的概念_理论基础及策略体系[J].规划师, 2012 (3) :91~95.

[9]杜姗姗, 蔡建明, 郭华.食品安全导向下的都市农业发展模式——以北京蔬菜生产为例[J].地理科学进展, 2012 (6) :783~791.

上一篇:学生会换届大会策划下一篇:小学六年级音乐考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