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德案例分析

2024-10-13

品德案例分析(精选10篇)

1.品德案例分析 篇一

中学生品德案例分析

时光飞逝,转眼间顶岗实习已经步入尾声,经历这半年的实习生活,我收获了很多,成长了很多。在实习过程中,我因学生的进步感到喜悦;因学生不听话,顶撞自己感到苦恼;也因为前辈们对自己的呵护与帮助而感动。正是因为这些,我用四个月的时间让自己变得更加成熟,而这些经验也将是我人生路上的宝贵财富。下面我就实习中中小学生品德问题展开自己的分析与见解。

长期以来,我们过分强调应试教育的重要性,以分数来对学生进行好、中、差三级等分却忽视了学生品德质的培养,影响着学生对品德重要性的认知。从他们懂事起,应试教育就为他们的未来描绘了一个无比“光明”的前景。从幼儿园起,他们所接受的教育,几乎都是被动地接受正面的灌输。这种教育体制让学生成为学习机器,逐渐失去个性,忘却追求一种有主题的生活。然而,青年期是青少年品德形成定型时期,又是有较大可塑性时期。因此,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方面教师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实习期间我所教的班级有这样一位学生,他叫刘伟,上任何课他都不会认认真真听一分钟,甚至钻到桌子地下玩,或者走出座位去打扰其他同学。至于作业,他更是不会动笔去做,考试宁可教白卷。下课后,他还要欺负同学,做恶心的动作,比如吐口水。一直以来,刘伟已然成为全校“出名”的问题生,而我在实习期间想尽各种方法去帮助他,教育他,可是根本不起作用。

根据上述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刘伟身上存在明显的品德缺陷问题,以一个“问题生”的存在而自豪,心理上存在一定的叛逆性。这样的孩子,教育他如果单看他眼前的表现,只会莫名其妙,义愤填膺,哭笑不得。但是孩子还小,问题是有可能得到解决的,如何解决他的问题,先要搞清楚原因,搞活原因,教师先要展开自己的思路。

横向展开。看他在其他学科、其他老师面前的表现,看他在上课之外的活动中的表现,看他在小伙伴中、在家庭中的表现。如果其表现都差不多,那是一回事,如果有时表现不一致,那可能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纵向展开。看他在初中时的表现如何,在幼儿园期的表现如何,婴儿期表现如何,如果那是也都是差不多现在的样子,那就是一回事;如果那时表现不是现在这个样子,或者不完全是这个样子,那就是另一种或者另外几种情况了。根据他在各年龄段表现出来的特征,分析他形成如此习惯的来源是家庭,同学,还是学校,然后对症下药。

情况不同,证明原因不同,当然解决的方法也就各异。而我作为一个年轻老师就犯了一个教师常犯的毛病,遇到问题不去探究原因,就想直接通常的管理方法上解决它。在很多孩子身上这是行不通的。

教师面对问题有诊断意识和诊断能力,否则今后的日子会越来越不好过。因为如今的学生需要诊断的的人正在逐年增加。一般化的、大拨轰式的管理过去还能应付,以后恐怕就不行了。形式在迫使教师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变成名副其实的教育专业人员

中学生思想活跃,个性倾向性尚未成熟定型,可塑性很强。据有关调查报道,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有所增加,其中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是青少年道德素质薄弱,人格扭曲。由此,塑造青少年健康人格已成为社会关注的问题。显而易见,中学生健康人格的塑造不仅关系到中学生本身的健康和成长,也关系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关系到我国市场经济的道德秩序。

从追求高尚的道德理想人格出发,中华传统道德特别强调要从青少年起,就注意对他们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管仲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林;终身之计,莫如树人。一树一获者,谷也;一树十获者,木也;一树百获者,人也。”这就是所谓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的重视道德品格的传统教育思想。我们的前辈在青少年时期,差不不同程度的传统道德的教育和熏陶,不少人正是从忧国忧民,拯救民族于水火之中,建设大同社会等思想的基础上接受了共产主义学说,走向革命道路的。今天,我们对一代新人的健康人格的培养,也必须从青少年抓起。在弘扬传统美德与倡导现代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结合学生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规律,在平时的教育中渗透人格教育,着力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的人格的实践,我认为最主要的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加强艰苦奋斗精神教育、社会责任感教育和社会主义的义利观教育,以培养中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高尚的情操和健全的心灵,形成健康向上的人格。

总之,教师是在广阔的心灵世界中播种耕耘的职业,这一职业是神圣的。在教育工作中要注重对学生进行品德的培养,让他们先做好人,再做事。品德教育工作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工作,要掌握学生的优、缺点,体贴学生,宽容为怀,师生双方才能关系融洽,才能使思想教育从消极防范转向积极引导,工作也能做到学生心中,从而使学生“思而后行”,达到理想的教育目的

2.品德案例分析 篇二

作为开放性试题的实践探究题, 题干素材的选取均密切联系本年度的时事政治热点, 密切联系社会生活实际, 密切联系学生生活。今年的实践探究题地域特色明显, 时代感强烈, 涉及的背景材料选自贵阳市的本土资源, 对于宣传贵阳、关爱家乡起到了促进作用。实践探究题体现的显著特征是:

1、考查知识主干化。放在了把最重大的时事和最基本、最重要的基础知识放在了考题考查内容的重点上。

2、考查知识综合化。试题均大多坚持能力立意为主, 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综合理解能力, 要求学生能够迁移、整和所学的基础知识。

3、试题答案生成化。试题答案综合性较强, 部分问题的答案在教材中找不到相同的表述, 而是要求学生结合生活实践, 走进试题情境, 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实际问题, 生成、组织答案。

上述的特点对学生的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学生要有较强的审题能力, 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语言表述能力, 全面看问题分析问题的能力, 这就决定本题具有一定难度。

二、学生试卷的答题情况

1、审题解题能力不强。考试结果显示, 不少同学在答题时没有看清题目要求就做答, 有些同学存在根本没有获取题目设问的关键词等信息就作答, 以致答非所问, 答案错误。认真阅读2016年中考考试试题35题第一问设问, 已明确告诉同学“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中“自己的发明创造”, 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致读者, 属于按哪一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进行分配。由于审题不认真, 没有找到设问的关键词, 有同学回答私有经济或个人经济等的答案, 没有针对题目设问进行作答。

2、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同上的案例, 问学生“让科技人员以自己的发明创造合理合法富起来”中“自己的发明创造”, 在我国现阶段的分配致读者, 属于按哪一生产要素的贡献参与进行分配。由于基础知识掌握不劳, 没有正确区分分配原则和经济成分, 以致有学生回答私有经济或个人经济等属于经济成分的知识。

3、思路狭窄, 要点不全。表现为思路不清, 层次不明, 没有条理, 想到哪里就写到哪里, 显得杂乱无章。

4、语言的规范性和书写规范有待加强。语言不够简练, 书写潦草, 学生错别字太多;答题内容错乱冗杂, 没有规范性。

5、有一小部分同学对待本科目态度极为不端正, 表现为在答题卡上乱涂乱画, 甚至随意妄为的在答题卡上面写一些与考试内容无关的或者社会负面的内容。

三、学生学习建议

综合以上原因分析, 同学们该题失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基础知识弱 (不重视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记忆, 灵活运用) ;审题能力弱 (审不清题意, 缺乏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解题技巧弱 (应变能力不足) 和知识迁移弱 (思维不活跃, 知识提取、重组、应用能力较差) 。

1.夯实基础知识

近几年的中考题加大了对中学生能力、素质的考查力度, 试题答案综合性、重组性较强, 不可能在教材中原封不动找到, 但这并不代表书本知识已不重要, 基础知识不重要, 反之, 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 是学习的基石, 要在有限的时间内归纳组织好答案只有熟练掌握了书本上的基础知识才行。思想品德中考试题虽然取材灵活新颖, 侧重考查学生知识迁移、重组、整合能力, 无论试题形式怎样变化, 其考查根基仍在基础知识, 再新的题型, 再活的题目都可以在教材内容中找到知识的支点, 都脱离不了“题在书外, 理在书中”的道理。

2.精选复习资料

同学们要关注社会生活中的重大事件, 热点、焦点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拓展视野。纵观近几年的政治试题都体现了浓厚的时代特征, 都与热点、焦点密不可分。考题的背景材料来源于社会生活, 答题要点来源于课本, 为此, 我们同学要提高运用所学知识来分析和解决社会生活问题的能力。当然, 复习教学要以课本为主, 不应该主次颠倒, 将辅导资料替代教材。

3.加强解题训练, 提高答题技巧

随着新课程的改革政治题灵活多样, 在课本上找不到完全一致的答案, 这就要求同学生在平时学习中, 要加强有针对性的训练, 从解题思路、审题方法、答题技巧等多方面仔细阅读材料, 提取关键词和有效信息, 找准答题角度。对于同一材料同一问题要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 对于重点题、典型题要进行练后分析, 分析失误之处, 进行纠错并完善答案。树立学生的创新意识, 培养探究的勇气, 让学生面对观点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首先, 加强审题训练。关键在于同学要通过阅读题目和材料找到答题关键词, 掌握寻找“题眼”的方法, 不同题型的审题方法各异, 针对不同题型进行训练, 掌握不同的审题方法。提高自学生对试题的分析、理解能力包括对材料的审读能力、关键词句的提取能力、答题方向的判断能力等。

其次, 加强答题训练。关键在于要要求同学使用学科术语、语言顺畅、层次清晰的习惯, 要克服答题时只答其一不及其他的问题。

再次, 加强对开放性试题的训练。回答开放性问题是同学的弱项, 要训练、提高学生围绕主题进行发散以及解答问题的能力。

最后, 加强规范答题训练。答题过程中存在有同学答题答错位置, 错别字严重, 这些问题应给予关注并纠正。

3.品德案例分析 篇三

1.教学案例可为教学设计、课堂实录和教学叙事。

教学设计要在做好教材分析、学情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校、本班学生实际,凸现品德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主动性。

课堂实录要完整、客观地再现课堂教学,同时做出有一定深度的课后反思,凸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有教学光盘的课例建议附寄光盘。

教学叙事要能结合具体教学活动阐述自己的教育理念和设计思路,并结合问题情景进行有针对性的反思。

2.活动可由各地市教研室统一组织,报送教学案例需加盖教研室公章;也可由学校组织报送并加盖学校公章,以确保作品的真实性。

3. 征集日期截止至2008年10月底。

作品请寄至:广州石牌华南师范大学教育楼一楼《小学德育》杂志社,并注明“教学案例评选”字样。以当地邮戳为准。

邮编:510631

电话:(020)85211209

也可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以下邮箱:xxdyyjh@tom.com

4.本次活动将按一定比例评选出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及优秀奖若干名,并设组织奖20名。评选结果将在《小学德育》杂志公布。

中国教育学会小学德育专业委员会

《小学德育》杂志社

4.品德试卷分析 篇四

学科:思想品德

姓名:王荣国

一、试题分析(一)试题质量分析:(1)试题的难易程度分析:

本套试题内容丰富,侧重对生活知识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课本知识指导生活的能力,题目所占比例搭配合理,试题比较简单,层次性较好,能照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适合学生的特点。

(2)知识点涵盖与课程标准的对应分析:

本份试题的知识点能紧紧围绕新课程标准出题,对社会课程标准三维目标的考查,既全面又有侧重,试题既重视了对学生知识技能的考查,也注重了对学生学习过程与学习方法的考查,而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的考查则渗透在整个试题中。

本套试题注重了培养学生运用课本知识理解生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生活习惯与品德养成,对生活事件是非判断的能力。突出学生的现实生活,重视品德的培养,对学生以后的生活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二)试题质量评价:

本试题为,满分为70分,时间为60分钟,该试题由判断、材料题两大部分组成。题型新颖,以学生现实生活为出发点出题,试题难度不大,侧重对学生是否能将课本知识应用到生活中的考查,同时也充分考查了学生感悟生活、观察生活、了解社会的能力,以及品德习惯的好与否,试题中还处处渗透着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考查。对今后的教学有很强的指导性意义。

(三)试题自身的特点:

(1)改变了试题偏、难和以“背”为主要特征的题型,采用了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常识为考查内容,对试题的考查不拘泥于课本知识,而是通过生活故事去反映所学知识。

(2)离开了课本,走进生活,用对生活的理解感悟去应用课本知识。(3)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思维、体验和创造能力。

(4)注重了对学生生活常识的指导,有利于学生今后的生活。(5)注重了时事政治的关注。

二、试卷分析(一)成绩分析

从成绩上优秀率较低,但及格率较高,85%成绩计算均分为48.73分,为县名次第四名,除试题比较容易外,最主要的是大部分学生对本册品德与社会的学习内容已基本掌握,尤其是试题与现实生活结合甚密,学生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践常识。因此,做起题目来比较得心应手。从做题情况来看,除部分学生因做题习惯比较差、审题不清,或因为平时资料收集较欠缺而失分外,大部分同学都能比较好地完成题目,得分率比较高。

(二)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与分析

(1)个别学生审题意识还比较差,反映出学生做题的不认真与毛糙。(2)教师对教材知识的扩展与延伸做的还不是很好,对一些资料的收集还没有很全面,致使学生出现了知识的盲区。

(3)由于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较差、错别字多,如简答题中答案的组织太简、语句不通顺等造成失分。

(三)今后教学建议

1、教师要在新理念的指导下,不仅要注重学生的知识学习,更要注重学生的基本能力培养,拓宽学生的知识面。

2、认真分析本门课程的特点,抓住其生活性特点,教学过程中时刻注意结合现实生活教学,使学生既学知识,又指导或联系生活。

3、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如:认真审题、认真做题、认真检查的好习惯,使其发挥应有的水平,取得更为优异的成绩。

4、教师在以后教学中,注意引导学生多收集资料,积累学生的知识量,拓宽学生知识面。

5、改革课堂教学,优化教学过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努力提高教学成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6、深刻领会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精神,为学生终身学习着想,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树立科学的学习观。

7、培养他们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他们学会在实践中学习,在合作中学习,使其会学。

5.中考思想品德试卷分析 篇五

一、试题简析

2009年的中考政治试题沿袭了以往的出题风格和特点,仍以单项选择题、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实践探究题四种类型题作为考试题型,总共15个小题,满分 75分。从学生的答题情况来看,本次试题有些偏难。评卷结束后的抽样调查中,学生的及格率只有70.1℅,优秀率为16.1℅。如果单纯作为一份选拔性考试的试题,本试题无可厚非,但作为两考合一考的试题要求,它就有些偏难。

从试题的质量上来讲,本套试题有许多值得肯定的地方,可以说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在题型上,它选用了直观生动的漫画题、图表题,调动学生的读题兴趣。试题的选材也都来自于学生身边的人和事,不仅易于理解接受,同时也是一个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比如11、12、15小题的选材,就非常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从以考促教、以考促学的高度来看,中考试题肩负着指导今后教改方向的重任。本套试题重视了课本知识点的运用,11、12、14(3)、15(2)(4)等小题对知识点的要求就相对严格,这就使今后的政治课学习不可蜻蜓点水,务必要落实到实处。本套试题不仅重视对课本知识点的考察,而且也重视对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考察,比如13(3)小题。实践探究题,考察了学生的能力和过程。这是一套与教学的三维目标相一致的试题,所以说是一套完全符合新课程要求的试题,是一套质量很高的试题。

再完美的东西也有瑕疵,2009年中考政治试题也存在一些欠缺的地方。比如:出题人没有照顾到各个教材版本之间的差异性。作为答案唯一的客观性试题,应该在各个版本都涉猎到的知识点间出,但今年的中考政治试题的6、8小题是鲁教版新教材中所没有的知识点,导致了长治地区的许多学生在此出错。试题要求不够明确,也是本试题的一个欠缺。比如11小题,既然想让学生运用四个知识点,那就在试题后注明至少要运用四个知识点,这样学生在答题时就能做到心中有数,否则,象有的学生运用了两个知识点,判卷教师只给4分,你说学生拿不到满分的责任在谁?难道四个知识点就最合适吗?要是其他老师把答案定为5个、6个知识点,那么你的四个知识点是不是也拿不到满分。在题型上,简答题不简,探究题无究。

11、12小题不符合简答题简要回答的特点,要完成这两个试题,不仅需要分析,还需要归纳和概括,答案也比较多,分值也比较大,不适宜放在简答题里。实践探究题虽然设置的条理严密,从问题的提出到问题的探究、解决,直到最后的能力提高,四个问题环环相扣。但在操作层面上讲,15小题没能够考察出学生的实践活动能力,而且15(2)(4)的答案都来自教材,无究便可知果。

二、试卷分析

从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高分学生较少,70分以上的学生只能占到1‰左右,60分以上的学生只占16﹪,45分至55分之间的学生居多。导致学生失分的原因很多,但主要的原因是:学生重理解轻识记;重阐述轻思考;重谈自身看法轻要点和政治术语的表述;重知识接受轻归纳总结。我们对失分率较高的试题及答卷进行了重点分析。

在单项选择题中,3、4、6、8、9小题出错的数量最多。仔细审阅这些试题后发现,学生做错这些试题的原因可能是:3小题A、B、C三个答案具有很大的迷惑性,尤其是B,与漫画的标题一致,更容易使人发生误判断;4小题答案C比B更容易被学生接受,C的观点恰恰是教材一再强调的观点:

6、8小题出错的原因是,这两个小题的知识点在旧教材中出现过,而在现在使用的鲁教版本教材里,根本没有这两个知识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没有补充知识点的话,学生在这里出错是完全可以理解的;9小题的出错率也比较高,按说用排误法是很容易做出此题的,之所以出错,可能是由于学生对题干部分的理解不到位所至。

选择题之外,失分率较高的试题有11、12、15(2)(4)小题,学生在这些试题上失分的原因主要是回答要点不全。11小题的答案有四个要点,虽然有的学生答案也能达到四个以上的要点,但常常漏掉一两个参考答案中的要点,导致失分,“学会调空情绪”是遗漏最多的一个要点。12小题大多数学生能从理解父母、孝敬父母的角度去评价,失分的主要原因在于没能从受教育的角度去评价。15题的(2)小题失分在于好多学生没能运用“生命健康权”这一知识点,(2)小题失分多数在于遗漏“特殊保护”这一知识点。这三个小题失分率居高,导致了今年中考政治分数的下降。而这三个小题的高失分率,又是因为以几乎标准化的答案去要求半开放性的试题。

三、对教学与拟题的建议

综合以上分析,我们对今后的教学工作和明年的中考拟题提出如下建议:

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政治课教师要注意以下问题:

1、要求学生注重对政治概念的熟悉化,和对政治术语的习惯性使用,不要把政治试题做成语文题。这次中考试卷中,许多学生的失分就是因为答案中缺乏政治术语和体现思维角度的关键词。

2、不仅要学会单点学习,还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归纳能力和多向思维能力。本次考试的15(4)小题就是对学生归纳能力的一个考察。

3、对卷面的重要性要有一个充分的认识,本次考试的高分试卷,在答题上大都条理、整洁。给老师一个好印象,是取得高分的一个技巧。

关于对今后命题的建议,只是一些肤浅的认识,仅供参考。

1、试题应易于学生理解和领会,不要拿一些晦涩的材料来考学生,这是政治试题,不是语文试题。思想观点、情感态度是我们考察的重点,重点不在于考察学生的理解力。

2、试题的要求应更明确,如对学生回答的知识点有要求或思考角度有要求的,应在题后注明,不要让学生去猜心思,全面不全面应在学生做题时就应让他心里清楚。

3、对开放性试题的答案,要多提供备选答案,尽量想学生之所想,不要给开放性试题以标准答案,这样不仅不利于学生得分,时间久了,就会禁锢学生的思维。

6.二年级品德试卷分析 篇六

辛勤耕耘。丰硕累累。xx乡小学在乡中心校的正确领导和全乡教师的共同努力下,圆满顺利地完成了一学期的教育教学任务。现将本学期的水平测试作个简析。

一.基本情况

2010年至2011学年上学期期末二年级的《品德与社会》学科测试中共有23个教学班.应考497人,实考488人。

全乡总分37227,平均分76.28,最高分100,最低分13,80分以上102人,优秀率53%,及格人数379,及格率78%

全乡总体成绩良好。

二.卷面分析

本试卷题目较新颖,考试内容丰富.题型灵活多样.初步培养了学生正确的人生和价值观。试卷整体分为四大块,即选择、判断、连线和简述题。分数分配合理.科学。试题内容真实、难易适中,无偏题、怪题出现。符合新教材理念及课改的要求,此份试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在生活中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同时也考查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牢记及理解程度

第一大题、选择题(30分)共10个小题考查了学生的群体生活成长的过程中:是否正确处理好与同学间的关系及其他临时性的事件、是否养成讲究卫生的习惯、安全意识感悟程度,关心他人的品行。多数获得满分,少数学生选错的原因是:无法读通题目和不理解题意,导致乱选的结果。

第二大题、判断题(30分)共10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明辨是明非的能力。多数学生能正确作答,答错的少数学生是平时不注意听讲和难于识忆所学知识的差生,故考时只能乱判断。如节五小题;放学了小红看见教室的窗子还在开着。心想不是我值日,我才不关呢?从学生做错中,就可断出这部分学生上课不听讲,理解能力差等造成错误的判断。

第三题、连线(16分),考查学生1.对一些节日的识忆,2.对环境变化的观察,3.对有关词语搭配的判断等。多数学生得到满分,仅有少数学生误把“农历八月十五“与“重阳节”连接。连错的原因是识忆不住所学知识和没过“中秋节的一些家庭子女。

第四大题、能说又能写(24分),有2个小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写作及对事物变化的观察能力,有一半以上的学生能清楚地把自己的优点写出来,同时也能把月亮会变脸的形状,较美观地画了出来,这就说明学生表达能力及观察能力已逐步得到培养。

三.今后教学的建议

1.充分利用优质课程资源,让农村的学生能更多地享受

优质课件,直观地感悟知识。

2.课堂练习应灵活性、多样性、以便使学生见多识广。

7.品德案例分析 篇七

关键词:基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的选择

教学方法的选择是一定的课程理念的集中体现,其最终基础又直接涉及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认识。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的倡导和教学过程的变革,教学方法也在经历着相应的变化。国家教育部于2001年6月8日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在小学1~2年级“品德与生活”的基础上,小学3~6年级开设“品德与社会”课程。“品德与社会”是一门融社会知识与品德教育于一体的综合学科,它反对单纯枯燥的说教式的品德教育,强调从儿童的社会生活出发,使社会学习与品德教育有机结合,让学生在体验或参与社会活动的过程中了解社会环境,理解社会关系,接受公民教育。在此背景下,小学品德与社会教学方法也要进行新的选择。而《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新课程实验教材的推出,就是这方面努力的一个积极尝试。

经教育部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推荐使用的《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的新教材(包括苏教版、人教版、教科版、浙教版、辽海版等),已经进入全国各地实验点的小学课堂。纵览这些新教材,除各自的特色外,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点。这些特点主要有:新教材不单是学生阅读的课文,而且是师生对话的文本;新教材不是纯粹的知识载体,专供教师“教”的,而是激发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的教材;新教材没有简单化地呈现由编者预设的惟一结论,而是设计了典型的生活事例、生活事件,旨在为学生营造感受、体验的条件和氛围,促使学生在与教材相互作用的动态进程中生成新的意义;教材不是静态、封闭的文本,而是具有延展性,为开放地汲纳当下生活的最新信息、科学技术的最新成果留出了空间;新教材不是显性的道德说教,而是采用隐性的、渗透的方式实施对学生的价值引导。基于上述特点,《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的实施,应大量采用对话性、活动化、体验性、开放性和价值渗透性的教学方法。

一、教材的分析

新课程改革主张教师应采取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主动参与品德与社会学习实践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对问题思考、提问和反思。通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达到本课程教学的目的。以苏教版《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教材为例,编排中虽然有教师的教授部分,但学习活动主要是以学生的学为中心,教师的讲授为学生的学习服务。教材中往往是教师提出课题和一定的材料,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等一系列活动,最后付诸实践。教学活动大都从学生的需求出发进行设计,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使得教与学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主要解决的是“学生如何学”的问题。以下是统计浙教版教材中呈现的教学活动形式以及各种活动在总活动次数中的比例。

(注:表格空白处表示该教材未出现此种活动形式。)

总的来看,四个年级教材中都出现的活动形式包括:讨论辨析、实践活动、调查访问、角色扮演、歌曲欣赏、设计方案、展览、辩论和测试评价。在三年级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旨在回归生活的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是20%和21.7%;在四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5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都各占了20.3%;在五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3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在六年级的教材中,出现的活动形式有12种,其中所占比重最多的是调查访问和实践活动,分别占20.6%和17.6%。

在新教材中,设计方案、调查访问、实践活动和展览等都是主要的活动形式,即使是讨论,也多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出现,可见这里的教学活动更多的让学生自由地去说和做,给学生很大的自主空间,教师只是在必要的时候点拨一下。因此,教学更直观,更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更贴近学生的生活。学生通过各种各样的亲身活动自主学习,在主动参与中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增强道德体验。可见新课程标准实验教材在关注作为一个合格公民应有的认知和行为能力,在提高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同时注意创设多种情境强化学生的道德和社会实践行为,以形成学生的问题意识,培养学生掌握认识和研究社会问题的多种方法和技能,落实新课程所倡导的“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这一课程目标。

二、基于教材分析基础上的对教学方法的几点认识

1. 对话性的教学方法。

建构对话性的教学方法,借助教师的引领,开展学生与文本以及师生、生生之间的多元、多维式对话教学。教学就其本质而言,是交往的过程,是对话活动。对话是学生认识自我、他人与世界的重要途径。师生通过对话,在交往与沟通中建构意义。“教学不能仅仅意味着讲。教学应当成为一种定约:教师指出一条路,学生经由此路能够理解并能进入他自己的那个活着的、流动的传统中去。”

以儿童与文本的对话为例,新“教科书在儿童面前就好像是一个跟他进行对话的另一个人,它不是一个客观对象,一个与儿童不相关的‘他’,而更像是一个面对儿童说话的‘你’。这个‘你’是和儿童相对的,能够激起和它热忱交往的朋友、伙伴”。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制定时所遵循的指导思想之一就是‘营造儿童化的课程文化’,我们在教材编写中所追求的教材特点就是‘教材所呈现的文化是儿童文化’”。一方面,儿童围绕文本中的朋友提出的问题,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反思、感悟、应对、交流,一起解决成长中所遇到的问题和烦恼,享受成长的欢乐;另一方面,新教材留有大量空白,借助这种特定的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思想、感情、观点、创意及其分析和解决问题所获得的结论,向对话的另一方———教材进行倾述和表达。这样就摆脱了学生与传统教材之间存在的单向、接受、记诵的弊端,而转变到学生与新教材之间富有能动和创造性的双向建构。它体现了学习者与教科书对话的新课程理念。“孩子完成‘留白’的过程,是用言说或非言说的方式与教科书对话的过程,是反复揣摩、品味教科书内容的过程,是孩子已有的知识构架和文本知识的磨合与对接的过程,是再造文本和创造文本的过程。”“孩子用过的教科书已不是外在于孩子的客观存在,而是凝聚着孩子思想、感情和创造的成长记录本。”例如,“我升上了二年级”一课有一处留白,是让学生在新学年开始之际,写写自己的美好心愿,并且在今后的学习中努力实现它。这是对话性留白,“留白”实际上为孩子创造了一个与教科书对话的平台。教师要引导学生用各种方式与教科书进行对话交流,让孩子敞开心扉向教科书表达自己的感受,诉说自己的情感,实现心灵的沟通。“秋天在哪里”一课有一处留白,让学生把自己对秋天的感觉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达出来,借助此处留白,学生既可以在上面画,也可以在上面写,通过自己的听、看、闻、感受、询问、查阅、求教、查询等方式,把自己了解到的秋天中各种变化描绘下来。活动让学生体验到,秋天是美好的,发现是惊喜的,探究是快乐的。这是探究性留白,探究性留白是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的观察,生活中的思考带到课堂上来,集大家的智慧探究生活中的问题。每个孩子都是一个天生的探究者,只是在生活中孩子对各种现象都有观察,但没去思考,没去研究。新教材把生活现象重现给孩子,自然激活了孩子对生活的观察与思考,而留白又自然引起了孩子对其他生活现象的观察与探究,从而引领孩子过有创意的生活。从以上例子不难看出,留白是新教材中的空灵部分,较之教材中实体部分更具有价值,教师要引领学生,借助留白,抒发心声,表达创意,张扬个性。

2. 活动化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不是按逻辑程序演绎,专供教师“教”的知识载体,而是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活动的工具,是供学生使用的“学材”。“教科书要被理解为学生进行学习活动(包括探究知识,探讨道德的是非、善恶)所凭借的话题、范例。它只是学生学习(获得)人类文化的一根拐棍,学习教科书的知识和信息不是惟一的、最终的目的,只是实现调动学生的学习活动,促进学生进行自我建构的一种手段。”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本身是一门活动型综合课程,它的课程目标主要是通过教师指导下的各种教学活动来实现的,是让学生通过他们喜欢的主题活动和自主的实践活动(调查、观察、探索、讨论、交流、制作、游戏等方式),对学生进行深入浅出的道德的、科学的、生活的教育,为他们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实际的生存能力打下初步的基础。有此可见,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中的活动是教与学的中介,是学生发展的中介。教学时,不要引导学生进入文本机械地去学习、掌握有关科学知识、生活技能、道德观点和社会常识,而是要充分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尊重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重在引导他们全员、全程、全身心、多感官地去参与和亲历活动。这里所说的“活动”包括外化显形的具体操作型活动和内涵隐形的心智型活动,“全员参与”就是让全班每一个学生都动起来,不让一个学生被排斥或游离于活动之外,本课程是面向全体儿童的整个生活世界。“全程参与”是指学生的参与不能是一阵子,而是要在系列主题活动的衔接和滚动中自始至终地去参与;“全身心”是指学生不仅要用身体去经历,而且要用自己的心灵去感受;“多感官”就是要发挥多种感官的功能,让学生用耳朵听听、用眼睛看看、用手摸摸、用鼻子闻闻、用脑子想想,以强化对外部世界的感受。“课程所设计的活动或主题,大多是需要儿童作为主体参与其中的,要他们自己‘动手动脑’去做、去探索、去得出结论。学习过程是儿童用‘参与’、‘调查’、‘实验’、‘探索’、‘讨论’、‘服务’、‘辨别’、‘创造’、‘表现’等多种方式去感受、体验、领悟与表达的过程。”在新课标实验教材的每一课中都有各种类型的活动。例如,“家乡的物产多又多”,包括“我的家乡产什么”、“家乡的物产展览会”等主题活动。教师教学时不要让学生硬性地去了解家乡有哪些物产,而应以教材设计的系列活动为引子,让学生真正在课堂上活起来、动起来、探究起来,引导他们多感官地去参与学习活动。诸如组织孩子们去寻找家乡有哪些物产,到田间看一看家乡出产的农产品,到集贸市场或土特产商场去找一找,从电视中也了解一下家乡的物产,也可以问问大人,然后再把孩子们找到的家乡物产集中起来,开个小小的家乡物产展览会。总之,参与活动,是本课程教与学的基本方式,要让学生在亲历活动中进行知识的建构、能力的开发和道德的陶冶。如果撇开、丢弃了活动和儿童的主动参与,学生要想从教材中学到什么知识,学会什么本领,只能是缘木求鱼。引导学生在参与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发展。

3. 体验性教学方法。

“体验是主体把自身当作客体,从而获得关于客体的感性信息的一种感知方式。”体验,即通过实践认识周围事物,是主体者的亲历性活动。“准备生活的惟一途径就是进行生活,离开了任何直接的社会需要和动机,离开了任何现存的社会情景,要培养对社会有益和有用的习惯,是不折不扣地在岸上通过动作教儿童游泳。”《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实验稿)》倡导“以儿童直接参与的丰富多彩的活动为主要教学形式”,强调“寓教育于活动之中”,要求教师在主体性活动中,“帮助儿童获得彼此联系的、不断深化的经验和体验”。“道德寓于儿童生活的方方面面,没有能与生活分离的纯道德的生活。儿童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儿童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因此,小学《品德与生活》和《品德与社会》教科书内容,呈现为依赖师生自主活动和对话的“话题、范例或资源”,促进了课堂学习由接受性学习向体验性学习转变,学生由“知识容器”解放为“学习主人”。所谓体验性的教学是指主体借助自我体验而创生意义的一种学习,它与受动性旨在掌握预设结论的听受学习相区别。在教学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生活,提炼典型生活场景,设计多种多样的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直接参与各种活动进行学习,与周围的自然、社会、人和物发生实际的接触和相互作用,这样,学生才能产生真实的感受和情绪体验,积累直接经验和智慧,获得对自我、对世界、对生命、对生活的认识和理解。

4. 开放性教学方法。

新教材不是不可变更的静态文本,而是包含了多元性和差异性的教学素材,为教师创造性地开发、利用本地区、本校以及家庭和学生本人的资源,提供了范例和空间。教师要想借助教材成功地引领教学!就要从传统的传授教材的角色转变为教材使用中的决策者和创造者。教师应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重组,使教学呈现出动态的、富有弹性的流程。例如,“寻找成长的足迹”一课一共设计了3个活动:

A:搜集。主要是让学生搜集自己小时候用过的东西。

B:看看比比。主要是让学生把用过的衣服、鞋、帽子、玩过的玩具与现在穿的衣服、鞋、帽子,正在用的学具、玩具进行比较。

C:问问、秤秤、量量。主要是让学生通过访问父母,了解自己出生时的体重、身高,再秤秤、量量现在的体重、身高。

师:你们知道自己刚生下来时有多重多高吗?算一算每个人长高了多少,长重了多少。

(孩子愉快地交流起来)

师:大家看,这是你们小时候穿过的衣服、袜子、鞋子,戴过的帽子,看了有什么感受?

生:太小了。

生:我不敢相信当初我能穿得下。

师:从现在和以前的对比中你发现了什么?

生:我长大了,我高了,我重了

在前后对比的教学活动中,孩子强烈感觉到在“长大”过程中父母付出的辛苦,更激起他们对父母的感激之情,案例中所呈现的活动方式就如同一次家常谈话,却深深叩动孩子的心扉,唤醒了他们学习主体意识,使教育成为一种主动的自我教育。开展开放性教学,把课堂活动和家庭生活、课内教学与课外准备、教材的引领与发挥家长的作用融为一体,把学生在调查、访问、搜集、观察、比较和亲自操作中所获得的有关自己成长的活生生的信息、资源充实整合到教材内容中,让发自学生心灵的体验倾注于教学进程中,课堂才会表现出多姿多彩的亮点,学生才会在自我感悟中迸发生命的智慧,在探索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5. 价值渗透性教学方法。

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是情感、态度、行为习惯、知识技能培养内在统一的新的德育课程,尤其关注正确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的养成。儿童作为发展中的人,具有受教育、接受引导的需要,“由于受成熟程度的影响,儿童对生活内容的选择,以及生活价值观念的确立,缺乏足够的判断能力,对生存状态和生活方式缺乏必要的反思意识。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依赖于成人,尤其是依赖于老师的教育和指导。”

针对儿童的年龄特点和经验水平,在教学中对儿童进行有效的价值引导的方式有四种:其一,充分了解儿童对事物的认识和看法,确定引导的起点,然后对照课程的目标,选择有效的引导方式;其二,巧妙设计活动,引发学生价值观念的冲突,从而让他们产生新的价值判断,建立新的价值观;其三,精心创设情境,渗透教师的价值观念,实现价值引导;其四,提供正面、反面、甚至多面的相关事例,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价值观做出自己的选择,教师引导他们对自己的选择进行分析和判断,从而使某种价值观念成为学生自己的价值观。

积极正确的价值引导,要注意避免两种倾向。一是避免用成人的观点去代替、规范儿童的价值观。因为价值观不是通过认识灌输或规范进行的,价值观形成的过程不同于一般的学习过程,它必须要与儿童自身的经验相连接,与儿童的心理、生活历程相匹配,才能使儿童将学习的结果转化为经验构建自己新的价值观。因此,以灌输的方式用成人自己的观点去代替儿童的观点,或是无可置疑地把成人的观点当成世上惟一的真理让儿童无条件地被动接受,都是不可取的。二是避免用制定行为准则来代替价值引导。过去教师往往把告诉学生或和学生共同制定行为的规范看成品德教育的最终结果。似乎学生知道了有关的道德规范或是按照一定的规范去做了,他就有了高的道德认识和水平,就形成了正确的价值观念。这样的认识误区导致了教育和学生生活的脱离,一些学生往往在课堂上唱着高调,在生活中仍然我行我素,出现了表里不一的怪现象。事实上,行为规范只是一种权宜之计,不是普遍适用的。相反,如果学生树立了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取向,那么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从道德的规则去生活。培养一个人的品德不在于告诉他在任何情况下都会遵从道德的规则去生活。最根本的内容是引导他树立正确的待人做事的观念和思考问题的取向。所以绝不可以用制定行为准则还代替对学生的价值引导。

例如“我想要,我能要”一课设计了5个活动:

A:我想要:旨在了解儿童最想要哪些东西,为什么要这些东西。

B:角色扮演活动———“星星逛商场”表演的主要情节是星星在商场吵着要买这买那,而爸爸妈妈并没有满足他的所有要求。如果让你扮演星星的父母,你能向星星说明为什么不能满足他的理由吗?

C:准备一顿午餐:要求学生以购买食品、准备一顿既经济又合理的午餐为主题,设计一个方案,算一算这顿午餐共需多少钱。

D:小建议:主要是让儿童向家长提增收节支的建议。

E:小调查:旨在引导学生调查家庭一年中有哪些必要的开支,其中用于自己生活和学习的有多少。

8.试谈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 篇八

关键词:初中思想品德;案例教学;讨论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知识技能获得的方法,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树立正确的人生态度,而案例教学法正是一种高效的教学手段。那么如何开展案例教学呢?

一、挖掘教材中的经典案例

作为教学活动中最重要的教学资源,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经典案例,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例如,在学习《教师伴我成长》这一课中有这样一个案例:小强是班级的副班长,但其身旁的几个学生总是在课堂上捣蛋说话,在一堂数学课上,教师对学生的行为再一次提出警告,同时要求小强坐到班级最后一排的空位上去,一向听话的小强这一次却坐在座位上没有动,而且还很生气,看到这一幕,同学们都意识到情况的反常,情况可能会不受控制。以案例为背景,引导学生进行思考,让学生分别站在教师的位置上和小强的位置上思考为什么会发挥这种情况,如果是自己接下来会怎样处理,怎样做对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教学效果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二、联系生活实际实施案例教学

例如,在学习《我与父母做朋友》这节课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回忆自己与父母的点点滴滴,感受父母无私的

爱与关怀,这样学习效果会大大提高。再如,在课前为学生播放音乐“让我们荡起双桨”,引导学生回忆幸福生活,体会生活中的欢乐和趣味,就在学生沉浸在快乐时光的回忆中时,话锋一转,利用生活案例向学生揭示生活中侵害未成年人的行为,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案例,丰富學生的法律常识,增强学生自我保护意识。因此,教师要善于搜集生活案例,可以通过上网、报刊、电视等途径搜集鲜活事例。另外也可以联系学生生活,启发学生心灵,强化思想感悟。

三、自主编写案例开展针对性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认知水平自主编写案例,注意案例的逻辑性和合理性,这样通过自主编写案例,不仅可以避免因复杂带来的困扰,而且能够提高教学的效果,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

总之,案例教学是经教学实践证明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作为初中思想品德教师,我们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利用案例教学,提高初中思想品德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蒙春燕.关于案例教学法在政治教学中运用的研究

[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26).

(作者单位 吉林省梨树县第二中学)

9.品德案例分析 篇九

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德有才是正品,有德无才是次品,无德有才是毒品,无德无才是废品,要以德量才、选才。一是“忠”。把心放在当中谓之“忠”,忠就是忠于党、忠于组织、忠于事业,这是一个领导干部最起码的政治品德。忠于党,就是拥护党的领导、维护党的形象;忠于组织,就是遵从组织决议、服从组织安排;忠于事业,就是看好自己的门、干好自己的事。

二是“正”。孔子说:“政者,正也”。“正”是一个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处世之基、为官之魂。从政的人,要心正、身正、言正、行正,坚持公正,主持公道,提倡公平, 强调公开。领到干部只有做到“其身正”,才能“不令而行”,如果“其身不正”,就会“虽令不从”,更会失去威信,丢掉威望。

三是“诚”。诚为天之道、人之道,是一切道德的出发点。领导干部必须做人诚恳,做事诚信,做官诚实。不论大事、小事,都要实事求是、有一是一,不做秀、不做假。老子说:“信言不美,美言不信”,领导干部对工作、对他人,更不能欺上瞒下、左右逢源,要敢讲真话、实话,不说假话、虚话。

四是“勤”。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勤奋敬业是衡量一个领导干部的重要依据。不仅要“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而且要把“钟”撞得很响、很亮,对工作尽心尽力、尽职尽责,力求尽善尽美。领导干部要勤想事、多谋事,真抓实干,务求实效,带头谋创新,领头干实事,以勤养德,以勤立信,以勤求绩。

五是“孝”。“百善孝为先”。孝是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一个对父母不“孝”、对兄弟不“悌”的人,决不能做为好朋友,更不会成为好干部。领导干部带头倡树孝德,恪守孝道,这就是重孝之行。

六是“廉”。古人曰:“公生明,廉生威”。马克思说过:“不可收买是最崇高的政治美德”。领导干部要常思贪欲之害,常怀律己之心,常除非分之念,常修为官之德,做到自重、自警、自省、自励,管好自己的嘴、自己的手、自己的腿、管好亲属子女,管好身边人,是非之地不去,不正之风不染,不法之事不干,不良之友不交,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堂堂正正为官。

七是“明”。光明磊落,心底坦荡,表里如一,这是做人底线、为官标杆。领导干部对己要自知自明,对人要豁达开明,办事不任人唯亲,处罚不因己好恶,奖励不厚此薄彼,提升不暗箱操作。

八是“仁”。领导干部要有宽容之德、厚道之品、仁爱之心,“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要推己及人,自己不愿干的事,也不让别人做。“授人玫瑰,手留余香”,与人相交、与人为善,常怀爱心、乐施善举、扶危济困。

10.品德与生活教学案例 篇十

活动目标

1、能发现身边可以做的好事,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2、学做一些能做的好事,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活动准备

1.调查父母或他人做过哪些好事,讲一个自己知道的故事。2.找一找在我们的周围有哪些好事可以做。3.每人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上课时,老师找不到书本,学生主借给老师.2.组织儿童将自己调查的内容在小组里进行汇报,如父母或长辈都做过哪些好事等。可以是在家里的,也可以是在单位或社会上的。引导儿童讲一讲父母在自己心中的形象以及自己的感受。

3.鼓励儿童积极参与汇报活动,只要事例是真实的,教师就要肯定。

二、探索新知.(一)“好事”大摸索

1.让儿童将自己知道的、听说的、亲眼看见的好事列出来,再引导他们分析比较,有哪些好事我们可以去做,有哪些现在还没有能力去做。

2.找一找“我们能做的好事”。让儿童明白,我们身边有许多好事可做,只要大家留心观察,愿意去做,就能发现该做的好事。3.议一议“这算不算好事”。针对儿童不注意周围平凡小事的特点,以一两个比较典型的、儿童常见的小事为例子,让儿童讨论这算不算好事。目的在于引导儿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4.讲一讲“我做过的好事”“我常常坚持做的好事”“我打算做 1 的好事”。让儿童相互交流,特别是要引导儿童坚持做好事。(二)好事见行动.1. 开展“人人都来弯弯腰”(或伸伸手)活动,让儿童走出教室,到校园里和周围社区去看看,为美化校园、社区环境捡起一片纸屑、一个食品包装袋„„同时要求儿童坚持这样做下去。

2. 创设情景,自由组合,模拟表演(将儿童自己做的好事排演出来)(1)上美术课时,同桌李红忘了带彩笔„„

(2)星期天,妈妈在家打扫卫生„„

(3)在回家的公共汽车上,看见一位老奶奶上车„„

(4)学校号召同学们向灾区儿童献爱心„„

二、总结延伸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2、每个儿童准备一个“好事记载本”,把自己做的或者看见的好事记载下来.做好事不是为表扬

活动目标

1.初步懂得做好事不是为了得表扬的道理。2.向英雄模范人物学习,做好事不为得表扬。

活动准备

1.歌曲(爱的奉献)。

2.让儿童准备一些英雄模范人物或周围普通人做好事的故事。

活动过程

一、激趣导入.1.大家一起边听边唱歌曲(爱的奉献)。

讨论:你们知道歌曲中“只要人人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变成美好的明天”是什么意思吗?想一想如果不这样,我们的生活会怎么样。引导儿童理解献出爱就是帮助、关心别人,就是做好事。

2.说一说,你所调查的人是怎样做好事的,他们是想得到回报或表扬吗?如果不是,那是为什么呢?引导儿童理解积极参加献爱心活动的人们,为大家默默地做好事的人们,想到的是帮助别人,给别人关心、温暖,而不是图回报和表扬。

二、探索新知.1.鼓励儿童在小组讲述自己搜集到的英雄模范人物的故事或其他事例。

2.儿童谈自己做过哪些好事,是否得到过表扬,得到表扬时心里的感受,没得到表扬时心里是怎么想的。

3.以“在家里、在学校、在社区的我是不是一个样”为题,让儿童用多种方式自我描述。引导儿童思考自己的表现是否处处一致,为什么会不一致,初步开始反思自己的行为。4交流反馈:谁介绍的最像自己,今后怎么改正。

三、总结延伸.3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上一篇:勤俭节约学习心得体会下一篇:宁夏教师特岗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