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均数 教学设计

2024-09-08

平均数 教学设计(精选11篇)

1.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一

《统计与平均数》教学设计

南京市江宁区秣陵中心小学

张继安设计、执教

[教学内容] 苏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92~94页的“例题”和“想想做做”。[教材分析]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具有了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教学比较简单的求平均数问题,包括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教材选择了一个小组男、女生套圈比赛的情景作为教学素材,分两个层次安排教学内容。第一层次先放手让学生从多种角度用数据描述各组套中的情况,在尝试而又不能圆满解决的现实情境中产生强烈的求平均数的心理需求。第二层次让学生自主探索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然后安排交流。在第二个层次里有两个重点:一是通过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的移多补少,直观地揭示平均数的意义;二是揭示“先求和再求平均数”的求平均数的一般方法。“想想做做”中既安排了巩固求平均数计算方法的练习,也安排了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的练习。

教学中,力求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创设极富挑战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在多角度思索、交流中,产生求平均数的心理和实际需要,最终借助条形统计图的感性支撑,让学生自主探索、感悟平均数的意义和计算方法,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作用和统计对解决问题的价值,从而感受到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教学目标]

1、在具体问题情境中,感受求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并通过进一步的操作和思考体会平均数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进一步增强与他人交流的意识与能力,体验运用已学会统计知识解决问题的乐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教学重点]

理解、体悟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教学准备]

提前开展套圈游戏,制作课件。为学生分组活动提供可移动条形统计图。[教学过程]

一、再现情景,提出问题。

1、谈话:同学们,昨天课外活动我们进行的套圈比赛还记得吗?(课件出示套圈游戏热闹场景)当时你套中了几个?

2、(课件分别出示第三小组4人和第四小组5人套圈情况统计图)游戏结束后,我们对套圈情况进行了统计。(板书:统计)从这两张统计图上,你分别知道第三、第四小组套圈的哪些信息?

3、提出问题:把两组套圈情况作一比较,你觉得哪组同学套得准些?(将两组统计图放置一并出示)

二、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提问:怎样才能说明男生套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套得准一些呢? 在小组内说说自己的想法,要说出这样想的道理,然后全班交流。学生可能有的想法:

①用最多个体进行比较 ④分别算出2组套中“总数”进行比较 ②用最少的个体进行比较

③单个个体逐一比较 ⑤分别算出每组平均人套中的人数

2、组织全班同学分别对每种方案“可行性”进行分析、讨论,发表看法。(经过对各种方案可行性讨论,让每位学生充分感受到,只有分别求出“每组平均每人套中几个”,即求“平均数”来比较,才公平、可行。)

3、分组讨论:怎样求出第三小组平均每人套中的个数?(可以移动小组内活动统计图)

4、全班交流:

方法一:移动条形统计图中涂色方块,使第三组4人套中个数同样多。(要求上台边汇报、边演示,教师适时提出“平均数”概念,并板书,通过多媒体课件动画演示“移动”过程,红线突出“平均数”7个。)

提问:平均数7个是第三小组每个人真的套中7个吗?怎样理解平均数7? 我们是应用什么方法得到平均数7个的?

板书:移多补少 方法二:把每个人套中的个数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板书:6+9+7+6=28(个)28÷4=7(个)

归纳:先求和,再求平均数。

5、谈话:第四组平均每人套中了多少个圈?你是怎么知道的?在小组里交流一下。

(注意:先求和再求平均数时突出为什么要除以“5”而不是“4”?教师通过课件演示“移多补少”过程)

6、提问:现在你能比出第三组套得准些还是第四组套得准些了吗?为什么?

7、全班讨论:为什么要求平均数?平均数表示什么意思?怎样计算一组数据的平均数?求出的平均数说明了什么?

三、巩固提高,拓展应用。

1、做“想想做做”第1题。

(1)指名数一数每个笔筒里铅笔的支数。

(2)指名汇报对三个笔筒铅笔进行“移多补少”操作,并汇报操作结果。(3)提问:移动后每个笔筒里的铅笔支数表示什么?还有其它办法求平均数吗?

2、做“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独立解答,指名板演,共同订正。

3、做“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讨论后,通过课件展示球队队员照片,并标出平均身高。)

4、做“想想做做”第4题。

四、全课总结。

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

1、下面一些信息,你能说说对它的理解吗?(1)期中考试中三(1)班的数学平均分为80分 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明道小学全体同学向希望工程捐款,平均每人捐款3元。师:是不是每人都捐款3元呢?是什么意思呢?(3)全国三年级小学生的平均身高约是134厘米。师:可能有同学的身高是150厘米吗?为什么?

2.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二

师: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些小球, 你最想要哪一瓶? (展示数量不一样的小球)

生齐答:第一瓶!

师:为什么呢?

生1:因为第一瓶的小球多。

师:如果要让得到4瓶小球的同学都高兴, 怎样办?

生2:4瓶的小球要一样多。

生3:将小球平均分。

生4:把瓶子里的小球加起来, 求出平均数再分。 (多数同学同意这种做法)

师:这位同学说得很好, 他想到的这种方法, 老师给它取一个名字, 叫作“求和均分”。

生1:我还可以把多的小球拿出来, 分给少的, 使4瓶的小球一样多。

师:真是爱动脑的孩子, 他的这种做法, 老师也给它取了一个名字, 叫作“移多补少”。

赏析:关注学生生活, 以“公平分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并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探究求平均数的方法时, 给学生充分的展示平台, 当学生说到“把瓶子里的小球加起来, 求平均数”时, 教师用“求和均分”概括了这种求平均数的方法;当学生提到“把多的小球拿出来, 分给少的, 使4瓶的小球一样多”时, 教师用“移多补少”总结了求平均数的另一种方法。在学生生活经验积累的基础上总结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不仅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 而且真正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另外, 从课堂导入环节来看, 这样的导入方式“简而不繁”, 直奔重点。

片段二:

出示两个求平均数的式子: (8+6+5+9) ÷4=7 (个) , (2+3+7+16) ÷4=7 (个) 。

师:观察两道式子的平均数与各数量, 你发现了什么?

生1:第一个式子里的括号中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大, 还有两个数比平均数小。

师:你的眼睛真亮, 还有不同发现吗?

生2:第二个式子的括号里还有一个数与平均数相等。

生3:两组数据的数有的比平均数大, 有的比平均数小, 还有的与平均数相等。

师:这位同学观察得很全面, 还有哪位同学的发现与他一样?

生4:我发现平均数可能比一组数据中的某个数大, 可能比某个数小, 也可能与某个数相等。

赏析:学生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可能会很模糊, 教师在设计时通过观察平均数与数据中的数, 让学生发现平均数是介于大数和小数中间, 这样一来, 学生对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意义就容易多了。其次, 通过“观察———发现”这一探究过程, 可以培养学生的数感, 为用平均数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做好铺垫。

片段三:

师:同学们真棒, 老师奖励最认真听课的同学玩拍球游戏。 (要求:把12位同学分成两个小组, 限时10秒, 比哪个组拍的次数最多)

师:老师想知道两个组的同学拍球次数的排名, 怎么算?

生1:算出每个组拍球次数的平均数, 再比较平均数, 平均数大的排第一。

师:你真棒, 还有不同算法吗?

生2:我觉得只要求出每组拍球总的次数就可以了, 因为两个组的人数一样多, 总数大的平均数就大。 (多数同学赞同这种算法)

师:你真了不起, 老师的算法也和你一样。老师把第三次拍球的机会奖给你们组。 (让4位同学再次拍球)

展示三个组拍球情况:

师:从表中可以看出, 第一组的成绩最好。

生:不公平! (众多同学抗议)

师:怎么不公平呢?

生:第一组与第二组有6个人拍球, 而第三组只有4个人拍球, 不能用总数排名, 只能用平均数排名才公平。

赏析:成功的数学课不在于用了多少学具, 而是要合理地利用所准备的学具。以4瓶小球探究出求平均数的方法, 充分利用学生玩乒乓球的喜好, 奖励学生拍球比赛, 当教师故意说“第一组成绩最好”时, 引起同学们的“抗议”, 此时老师并没有马上对同学们的“抗议”作出解释, 而是问“怎么不公平”?将疑问还给学生, 让学生在讨论问题中理解为什么要求平均数。这样的设计给学生营造了一个轻松的学习环境, 让学生在讨论中领悟新知识。

片段四:

教师出示练习:小河的平均水深110厘米, 小红身高112厘米。小红虽不会游泳, 但在河里玩耍不会有危险。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生1:我不同意这种说法, 因为老师教育过我们不能下河玩耍, 这样会很危险。

师:你真是个听话的孩子, 能谨记老师的教诲。还有不同想法吗?

生2:我认为小红下河玩耍危险, 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 小红身高112厘米, 眼睛到头顶的高度不止2厘米, 如果小红下河玩耍, 水已淹过了鼻子, 会因为呼吸困难而有生命危险。

师:这位同学想得真周到, 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3:我也认为小红下河玩耍会很危险, 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 可有的地方的水会比110厘米深, 有的地方的水可能等于或小于110厘米, 如果小红到水深的地方玩耍, 会很危险的。

3.《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三

教学目标:

1.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数是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需要,体会平均数的意义,学会计算简单数据的平均数。(结果是整数)

2.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的生活现象,能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3.操作、交流的过程中,建立学习数学的信心,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学会求简单数据的平均数。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学具板。

课前准备:课前谈话。

一、激趣导入,铺垫渗透

1.玩一玩

师:小朋友,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游戏?(出示:飞镖盘)想玩吗?

2.比一比

师:咱们男生和女生来一场飞镖比赛,两队各3名选手。

(屏幕出现飞镖游戏)

比赛开始。

3.想一想

4.小结

师:刚才我们通过比两队的什么,看出女生队获胜?指名说。

师:小朋友,女生队获胜了,把掌声送给女生!看来,人数相等时,我们可以比较两队的总分来评出胜负。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那么,人数不相等又该比什么。这里,老师搜集了一组飞镖比赛结果的信息。(出示男女生成绩统计表)

老师还把统计表制成了条形统计图。(出示统计图)

1.引入平均数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获得了哪些信息?

师:你觉得这一场比赛,是男生射得准一些?还是女生射得准一些?(请多人回答)说说你的想法。

(a)比最多

(b)比总数

师:老师听明白了,你是在比总数呢!那一起来算算男生一共射了多少环。

师:(指名2人答)(生回答,师板书:6+9+7+6=28(环))刚才我们求出的是男生射中的总环数。(板书:男生:)那女生射中的总环数是多少呢?(指名2人)(板书:女生:)怎样列式?(生回答,师板书:10+4+7+5+4=30(环))

师:哦,女生射了(生:30环),男生(生:28环),女生的总数多,就厉害!你同意吗?为什么?

指名回答。

师:几个男生?几个女生?

师:小朋友,人数不相等,比总数(生:不公平)。说得多好啊!那4个男生和5个女生比,到底比什么,即公平又合理?同桌讨论讨论。

(学生讨论,汇报。)

交流:

师:谁来说说你们的比较方法。

生:去掉一个女生比。

师:你是想让两队人数相等,你的想法很好。但现在就5个女生,不能增加也不能减少。师:其他小组又是怎样想的?

生:加1个男生。

师:你增加了人数!我不同意,就是4个男生。怎么办呢?

生:让每个人变得一样多。

师:这个办法不错!这样想的小朋友朝老师笑一笑。真好!刚才他说的你听清楚了吗?还有谁会说的?

2.求平均数

(第一部分:男生队)

师:咱们先研究男生平均每人射中的环数。小朋友看,老师这儿有一块学具板,学具板上统计图并没有完成,比如张明射了(9环),老师只画了7环。请你先根据每个男生射中的环数将统计图补充完整,然后再和小组成员移动学具,试着让男生每人射中的环数变得同样多。听明白了吗?

师:请组长拿出男生射飞镖成绩统计图,开始活动。

交流:(师展示一块)

(1)移多补少

师:谁愿意到前面来,把刚才移的过程一边移一边说给大家听?(学生演示……)

师:谢谢你!请回座位。和他移得相同吗?

师:请组长把学具板收起。一起看大屏幕。(电脑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是这个意思吗?咱们想到一起去了。

师:把多的移给少的,少的就变——(多了)。

师:多的就变——(少了)。

师:这样他们就——(平均了)。

师:我们给这种方法取个名字,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

师:通过移多补少,得出男生平均每人射中多少环?

(2)先合后分

师:刚才啊老师看到有的小朋友没有摆学具。你是不是有什么好办法也能求出男生平均每人射中多少环?指名答。

(生回答,师板书:28 ÷ 4 = 7(环))

师:一起看大屏幕。(演示先合后分的过程)这种方法也给它取个名字——先合后分。(板书:先合后分)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师:小朋友,在这里28表示什么?指名说。

师:为什么除以4啊?

师:这个7表示的就是?

师:7是4个男生平均每人射中的环数。这个“7环”是不是表示每个男生都射中7环?

小结:

师: 7啊就是6,9,7,6这一组数的平均数。(板书:平均数)它比较好的反映了男生队射飞镖的整体水平。

4.分析比较

(第二部分:女生队)

师:那女生队的平均数是多少呢?你有办法知道吗?小朋友可以移动学具,也可以计算,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

(学生练习,交流。)

师:女生队平均每人射中几环啊?(生3~4人回答)你是怎么想的?

师:刚才老师看到有同学用上了学具板,一起来看看大屏幕,(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是这样移的吗?

师:还有不同的方法吗?

生:30÷5=6(环)(生回答,师板书:30÷5=6(环))

师:这里的30指什么?(请2~3人回答)

师:为什么除以5啊?

师:6就表示?

师:这里的6是每个女生都射中6环吗?

师:现在你能判断是男生射的准一些还是女生射的准一些吗?指名说。

师:刚才,两队人数不相等,要比哪一队射得准一些,平均数的出现帮我们公平地解决了问题。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1.(多媒体显示想想做做第2题)

师:现在我们就带着新朋友“平均数”,来解决我们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吧。

师:谁来读题?要将题中的信息都读出来。请你读。

师:现在老师来估计一下,平均长度是9厘米,可能吗?为什么?

师:那老师再来估计一下,平均长度是50厘米,可能吗?为什么?

师:看来平均数是有范围的,比最大的数要——(小)

师:比最小的数要——(大)

师:那平均数就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之间。

师:现在请小朋友很快算一算,平均长度是多少。

(学生练习,老师巡视)

(生说,电脑演示分两步板书:14+24+16=54(厘米)54÷3=18(厘米))

师:说得很好。请坐。一起来口答。(电脑演示)

师:刚才我们讨论过:求一组数据的平均数,可以移多补少,也可先合后分。解决这道题,哪种方法更合适?

师:是的,根据不同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很重要。

2.篮球队员身高题

师:很多小朋友喜欢看篮球比赛,咱们一起了解一条篮球队员身高的信息:(电脑出示:中国男子篮球队队员的平均身高是2米。

师:其中一名篮球队员的身高是226厘米,可能吗?

师:平均身高不是2米吗?为什么会有比2米高的呢?

师:對了。平均身高2米(做个平摆手势),每个队员的身高都是2米吗?

师:有比2米——(高的)。

师:中国男子篮球队可能有身高不到200厘米的队员吗?

师:为什么?

师:对了。平均身高2米(做个平摆手势),有比2米——(矮的)。师:猜猜看:身高226厘米的队员是谁?

师:猜的对吗?请看表格。

(电脑红色框显示姚明身高。)

师:平均身高2米,比较好地反映整个队伍队员身高的整体水平。我们从表格中,可以清晰看出有些队员身高比2米高(电脑红色框显示比2米高的队员),有些比2米矮(电脑红色框显示比2米矮的队员),还有队员身高正好2米(电脑显示正好等于2米的队员)。

3.水深问题

师:夏天天气炎热,小朋友喜欢下水游泳。小明去池塘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屏幕显示:平均水深110厘米 出现录音:我身高145厘米,下水游泳不会有危险。)他说的对吗?你想对他说什么?

师:说得真好。看来小明的想法是错的。小朋友想去游泳也应该注意安全。

四、总结谈话,结束课堂

4.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四

教学内容:体会平均数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事例,经历认识平均数、求平均数以及讨论平均数意义的过程。2.初步体会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3.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4.能正确、全面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积极地数学学习情感。

学情分析:

1.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简单统计图表的知识,认识了统计表和条形统计图,并能根据统计图表中的数据提出问题,解决问题。2.学生已经学习了平均分,会把物品和数字平均分。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会求“平均数”。教学难点:正确理解“平均数”的实际意义。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教师出示课件

师:你们喜欢运动吗?你最喜欢哪种运动?四(1)班的孩子也很爱运动,他们将进行踢毽子比赛,请你们来当裁判。

请一个同学宣读比赛方法:分组男女团体赛,半分钟,按技术高低判定输赢。来看看他们的成绩,左边是女生成绩,右边是男生成绩。女生派出4人,男生派出4人。好巧,女生每人都踢了6个,男生每人踢了7个,男生赢,还是女生赢?怎么看的?

比总数,再引导看一般水平,女生每人6个,女生的一般水平就是6个。男生每人7个,男生的一般水平就是7,男生的一般水平比女生高。女生敢不敢再赛一场,让我们快来看看第二轮成绩。各位裁判,这一场,谁赢了?你怎么想的? 女生:6+9+7+6=28 男生:10+4+7+5=26 在黑板上列式。

这一场女生胜利了。这一组一个请病假的男同学来上学了,正好赶上了这场比赛,他也要参加,你们同意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四(1)班的女生商量了一下,同意了,看到成绩后,就得意地笑了。女生为什么会得意地笑了?女生总共28个,男生总共30个呀? 生:因为人数不相等,比总数不公平,比的是一般水平。

师:一般水平,就是原来不相同的几个数,最后变得同样多了。求一般水平的这个数,我们现在就是求平均数。今天我们研究的就是平均数,从字面来看,就是把原来不平均的,变得平均了。女生6、9、7、6个,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男生10、4、7、5、4,平均每人踢几个?怎么变得每人一样多呢? 和同桌讨论。汇报。

师小结:平均数常用来反映一组数据的一般情况和平均水平,是指在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之和再除以这组数据的个数。

二、巩固新知 谈谈对平均数的理解 生活中你有听过哪些平均数?

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平均数的信息,咱们来看看。例子1:903路公交车,乘客平均等候时间是10分钟。例子2:长沙黄花国际机场2020年日均起降700架次飞机。

学生谈自己的理解。

讨论:水塘平均水深110厘米,小明130厘米,下河游泳会不会有危险。北京自然博物馆门票信息,估平均数,求平均数。谈建议。

三、拓展

如果男生再加一人参加比赛,这名队员踢几个就能和女生打平手? 思考并汇报。

四、课堂总结 谈谈收获。

作业:书93页第1、2、3题。板书:

平均数

移多补少

同样多

一般水平

5.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五

(一)教学设计

濮阳市华龙区石化路第二小学 孙 静

教学内容

教材第42页例1,练习十一第1-3题。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使学生掌握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理解移多补少求平均数的方法,能根据数据列出算式求平均数。

2、过程与方法

通过创设情境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能正确全面地看待问题,同时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获得积极的数学学习的情感。教学重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求平均数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突破方法:结合生活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教法与学法

教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学法:动手实践与引导探索相结合。教学准备

实物; 多媒体课件;以小组为单位,课前调查本组成员的身高和体重情况填在统计表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玩什么游戏呢? 生:〃〃〃〃〃〃〃玩卡片。

师:同学们喜欢玩卡片,老师手中有20张卡片,要分给4个小组的同学们(每组分得的数不一样)你们对老师这种分法有意见吗?

2、学生提出质疑。

生:老师分的不公平,有的小组卡片分的多,有的分的少。师:那怎样分的公平呢? 生:每组分的卡片一样多。

师:每组分的卡片同样多,这是我们以前学过的平均分。师:每份同样多的这个数就是平均数。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平均数”这个新朋友,好吗?(板书:平均数)

二、探索新知

1、移多补少的方法

师指明学生演示并说明给的过程。

生:因为第一组分的比较多,所以把多的移出来要补给少的,使每个组的卡片数量一样多。

师:现在每个小组分的卡片同样多。我们通过把多的移出来,补给少的,使每个组的卡片数量一样多,这种方法我们叫“移多补少”(板书),师:现在每组平均分了多少个卡片?(4个)师:咱们再来看看卡片的总数变了没有? 生:没有。

师小结:像这样,在总数不变的前提下,几个不相同的数通过移多补少变得同样多,同样多的那个数就是原来这几个数的平均数。这里的平均数是几?(4)

今天,咱们就来继续探讨有关平均数的知识。板书并揭示课题

2、探索求平均数的计算方法

师:刚才我们可以用移多补少方法求出每组平均分的卡片数,那么还有其它办法求出他们的平均数吗?

生:我们可以把卡片都收过来再平均分。学生动手演示 师:谁能用算式来表示?

指明学生汇报展示:16÷4=4(个)

师:这里的16表示卡片的(总数量),为什么要除以4,4表示(平均分的总份数),得出的4是它们的平均数。(板书)师:你想对平均数说些什么呢? 生1:平均数,你很公平。

生2:当有不公平的时候,平均数你就来了。

3、打开书P42例1,初步应用(出示例1课件)

(1)例1用了几种方法求平均数?请说出分别是什么方法?(2)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相比较,你有什么发现?

指明学生汇报成果根据学生的回答移的过程,课件演示。

这个平均数“13”跟原来每位同学收集矿泉水瓶的数量相比较,有的比它多,有的比它少,有的和它一样多。

小结:平均数在最大的数和最小的数之间。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大,有些数可能比平均数小,还有些数和平均数一样。平均数能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4、生活中的平均数

学生举例说说生活中的平均数(考试统计分数需要平均数,歌手比赛打分时用到平均数,……)

师:看来在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平均数,平均数的作用还是挺大的。

三、拓展应用

组织学生根据课前调查的数据填入统计表中,算一算,你们小组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大约各是多少?

小组合作交流汇报,着重要求说清求平均数的方法和过程。

四、巩固练习

1、出示课件

一本书,小明第一天读了12页,第二天读了20页,他平均每天读多少页?

2、口算比赛 哪一组的成绩好?

第一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

第二小组口算成绩统计表

3、做教材练习十一第2题。

4、小丽从家到学校步行需要9分钟,她平均每分钟走多少米?

5、出示课件

想一想,游泳池的平均水深是120厘米,小明身高140厘米,他在游泳池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1)把自己的想法与同桌交流。(2)指名说说 师:平均水深可能比120厘米深,可能比120厘米浅,也可能正好是120厘米,它的实际水深我们并不知道,我们在对待实际问题时就应该根据实际情况分别对待。

五、课堂总结

师: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六、课外延伸

教材练习十一第3题,课下测量你们小组内同学的跳远成绩,再算一算小组的平均成绩,跟其它组的成绩比较,看哪个小组的成绩好。

七、板书设计

平均数

(一)移多补少

16÷4=4(个)

6.认识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六

汉邑小学

詹梅

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教材第90页 教学目标 :

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平均数的含义,初步学会简单的求平均数的方法,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创设情景和学生自主探究,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在生活中的应用,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 :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教学难点 :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教具学具 :多媒体课件、玻璃珠、筷子和杯子。教 学 过 程 :

一、游戏引入

1、夹球比赛,分男女两队

比赛规则在30秒的时间内将玻璃球用筷子从一个杯子子夹到另一个杯子中,掉在杯子外的玻璃球不算数,夹球总数多的队获胜。

2比赛结束,教师把成绩填在黑板上,判决输赢,教师加入输的队,输的队加教师成绩后宣布赢了。

3、学生提出不公平,应该用平均数来比。今天,我们就来认识 “平均数”这个新朋友。(板书:平均数)

二、探究建模

1、引发质疑,探索新知。

教师:看到这个课题,你想通过这节课学习到哪些知识?(指名回答)

2、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

(1)用“移多补少”法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课件出示教材第90页例1情境图)

师:这是环保小分队的同学们收集饮料瓶的统计情况,仔细观察,你从图中知道了什么?你能根据统计图提出什么问题?(指名回答)

你怎样理解“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每人都有这个图,请同学们独立在图中表示出你的想法,然后小组交流你的想法。

指名学生说自己用的方法,结合学生的口述和学生动手操作,用课件演示“移多补少”的过程。

这样移的最终目的是什么?(为了使他们每个人的瓶子数量同样多)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字吗?(指名学生试着回答总结)

师:像这样把多的饮料瓶移出来补给少的,使得每个人的饮料瓶的数量同样多,这种方法叫“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法)

这里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这个“13”是他们真实收集到的饮料瓶吗?(不是,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2)平均数的求法。

你能列式计算吗?

用他们一共收集的矿泉水瓶个数总和除以人数,得到平均每人收集多少个。

(14+12+11+15)÷4=13(个)。

师:像这样先合并然后再平均分的方法叫“先求和再平均分法。” 无论是通过移多补少还是先合后分,其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使原来几个不同的数变得同样多,这样得到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平均数。

(3)理解平均数的含义。

教师:刚才我们通过移多补少和计算,求出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矿泉水瓶,看这个平均数13,它是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

引导学生体会13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矿泉水瓶数量,而是4个人的总体水平。

小结:平均收集13个矿泉水瓶,不是每个人真正收集的数量,是一个“虚拟”的数,反映了这组收集矿泉水瓶数的情况。

(4)回到夹球比赛,利用平均数判断胜负。(4)生活中的平均数 教师:生活中你还在哪些地方或什么事情中遇到或用到过平均数吗?举例说一说。

三、练习巩固

1、李强所在的快乐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是160厘米,李强的身高可能是155厘米吗?(课件出示)指名回答,说理由。

2、课件出示5位同学为灾区小朋友捐书的情况统计图,平均每人捐了几本?

3、课件出示某小组6名同学的身高和体重情况统计图。请你算出这些同学的平均身高和平均体重各是多少。

4、身高是140厘米的李东,打算到平均水深110厘米的小河里游泳,下水会有危险吗?学生独立思考后判断并说理由。

5、课件出示生活中那些地方用到平均数。

四、回顾小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指名谈收获)

附:板书设计:

平均数

(1)移多补少(2)总数÷份数=平均数

7.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七

1.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课件演示导入:他有一个外号叫“小巨人”,他曾效力于美国职业篮球联赛的休斯顿火箭队.

生1:老师,我确定他就是姚明.

师:很好,这位体坛的巨星就是姚明,你们了解姚明吗?

生2:我知道他的身高是2.26米,我知道他现在是上海大鲨鱼队的老板.

师:同学们真的是太棒了,了解这么多关于姚明的信息, 证明大家都很热爱体育.

启示:巧妙地运用学生感兴趣的体育名人话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2.概念形成

课件展示:2008年奥运会在我国北京举行的时候, 姚明领衔的中国队在小组赛上碰到了劲敌立陶宛队,双方势均力敌, 展开了一场恶战. 老师给大家提供了两队首发上场的10名运动员的身高资料.

思考问题:哪个队的身高较高? 你是怎么判断的?

生1:我认为中国队的身高比较高,我是把两个队的5名队员的身高相加,发现中国队的总身高大于立陶宛队的5名队员的总身高.

生2:我是分别计算了中国队和立陶宛队的平均身高之后,发现中国队的平均身高高于立陶宛队的平均身高,然后得出结论,中国队的身高较高.

师:你是如何计算平均数的呢?

生2: 我是把5名运动员的身高先相加然后再除以5之后得到平均数.

师:学生1只需要通过比较总数就可以得出结论,计算过程还简单,你的方法有什么优点呢?

生2:如果两队人数不同我的方法也可以比较,但是他的方法就不行了.

师:很好,也就是说你的平均数在两队人数不相等的情况下也可以比较两个队的身高情况.

老师认为中国队有超级巨星姚明, 他的身高是226 cm, 他的身高超过了立陶宛队所有球员的身高,所以我认为中国队的身高高,你同意吗?

生3:我不同意,因为姚明的身高只能代表他个人,不能代表整个中国队.

师:那么你认为什么能代表中国队的身高呢?

生3:中国队所有球员的平均身高.

启发:通过问题背景的设置,让学生经过思考、质疑、辩论后得出今天所要学习的内容.

3.自主探究

教师课件展示:

A 组(10 人) / cm 159,164,160, 152,154,169, 170,155,168, 160

B 组 (12 人 ) / cm 159,159,170 158,170,168, 158,170,158,159,159,168

提出问题:你能比较这两个组的身高吗?

师:和刚才的问题相比,这两组数据有什么特点?

生:数据的个数很多.

师:如果要你计算,你觉得会有什么困难?

生:数据比较多,计算起来可能比较麻烦.

师:是的,数据多,数值又大,如果用平均数的公式计算, 是比较困难,仔细观察这两组数据的特点,你能用别的方法来求出这两组数据的平均数吗? 请各名同学和你的伙伴合作一下,有好的想法和建议,大家交流一下.

理性概括,寻找差异,教师讲解书写要点及重要的过程.

启发: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该环节的设计中,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被充分地调动起来,学生成了课堂的主角,生生之间的互动、质疑和辩论成了课堂的主旋律,通过学生的互动, 从而得出了计算平均数的简便方法.

4.实践应用,鼓励创新

课件展示问题,比比谁算得快.

(1)某班10名同学在汶川大地震的献爱心活动中 ,将平时积攒的零花钱捐献. 捐款金额如下 (单位: 元):18 20 22 18 22 18 20 22 18 22,这10名同学平均捐款多少元 ?

教师提问:你算的速度不错,能说说你计算的方法吗?

生1: 我是看这组数据中18出现了4次 ,22出现了4次,20出现了2次, 所以我用18乘以4加上22乘以4加上20乘以2的和 ,再除以10得出平均数是20.

生2: 我是看18和20的平均数是20, 有4个18,4个22,也就相当于这8个数都是20,再加上两个20就相当于这组数据都是20,所以平均数直接是20.

启发:数学来自于生活,又为生活服务,体育比赛中的计算平均数的方法有它自身的科学性在内, 让学生去感悟、体会平均数在生活中的应用,更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热爱.

(2)池塘的平均深度是1.5米 ,小明的身高是1.65米 ,小明到池塘去游泳会有危险吗? 为什么?

生1:有危险,因为平均深度是1.5米,深的地方可能会达到2米乃至更深,小明的身高只有1.65米,所以会有危险.

启发:通过这样一个问题的设计,把社会热点问题放到学生的数学课堂学习中来,加强学生的安全意识教育,也是数学课堂的教育职能之一.

二、教后感悟

1.注重情景引入的效果

情境教学是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有目的地引入或创设一定的具体场景,以引起学生情感的体验,从而达到提高教学效果的一种教学方式. 一个成功的情景引入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问题情景,既能使学生从生活中捕捉数学信息,又可用数学知识去解决身边的问题,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能力和应用能力.

2.数学来自于生活,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8.平均数 教学设计 篇八

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平均数的作用,能计算平均数。

2.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学习解决生活中平均数的问题。

3.通过活动感受平均数丰富内涵,能够积极思考,合作探究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掌握平均数的求法。

教学难点: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一、认识平均数,学会求平均数的方法

师:今天我们的课堂有一样特别的学具。(学生发现——飞镖。)今天我们的数学课就从飞镖比赛开始。

师:看,这是丽丽和强强三次投飞镖的成绩,看看谁能赢?你是怎么比较的?用哪个数表示他们的水平比较合适?

生:丽丽是40、40、40,强强是60、60、60。每次投的环数相同,可以比较投一次的成绩判断胜负。

生:也可以比较总分判断胜负。

师:看看壮壮的成绩(依次出现:90、20、40。),他们三个人谁能赢得比赛?如何判断?

生:可以比较总分。

生:可以求平均数。

师:哪个数代表了壮壮的水平呢?

生:50。

师:你是怎样想的?

生:移多补少。(结合统计图,感受均差性。)

生:先求总和再平均分。(师板书。)

(设计意图:新版教材中平均数由三年下册移到了四年下册,学生原有一定的基础,所以通过观看比赛成绩,帮助学生回顾相关内容。结合统计的知识,感受移多补少的方法在统计中的重要作用,掌握求平均数的方法,初步感受平均数的意义和作用。)

二、实践探究,了解平均数的意义和内涵

师:看了别人比赛,想不想自己试一试?现在有12个签,分给男生4个机会,女生8个机会,行吗?

生:不行。

师:想想办法把机会变公平。

(生边移动边说,巩固移多补少。)

(生抽签,12个中A队1~5号,B队1~4号,其余三个是空白签。)

师:同学们,你们支持哪个队?成立粉丝团,他们比赛,你们要干嘛?

生:加油。

师:除了加油,还要当好小小记录员和裁判员。

(将学生分A、B队比赛,分小组记录成绩,一生在黑板记录成绩。)

师:现在同学们想一想、算一算,哪个队获得了胜利?你们是怎么比较的?

(生小组合作。答案出现两种:用总数比较、用平均数比较,各自表述理由。)

师:通过同学们的交流,我们发现份数不同时,比较总数不合适,比较平均数更公平。把掌声送给冠军B队。

师:通过观察表格,你还能发现什么?

生:平均数不是他们中间的数。

生:平均数代表的是这一组的整体水平。

生:平均数不是每个人真的都投中了这些环数,只能是相当于……

师:比赛还没有结束,如果我们允许A队的同学重投一次,你们打算选择几号同学重投呢?

(生分别提出建议,两种方案,得分最高的和得分最低的。)

师:选择有风险,决定须谨慎,投票吧。

(生按少数服从多数选出一人。)

师:同学们,大家猜测一下,如果他重投的环数与刚才不同,平均数会发生变化吗?

生:会发生变化,如果投的环数多了,平均数会增加。如果投的环数少了,平均数会减少。

师:同学们的猜测是否正确呢?快速验证。

师:看来一组数据中一个数发生变化,平均数也会发生变化。

师:比赛还没有结束,老师也想加入,加入哪个队合适呢?

生:B队,他们队少一个人。

生:B队,因为A队已经重投过一次。

师:那老师也加入试试。给我加加油。我投中多少环才能不改变B队的整体成绩呢?

生:与平均数相同。

师:投中多少环才能赢呢?

(生计算猜测,师投掷。)

师:同学们,先不用算,大胆猜一猜,现在B队的平均数有可能变成多少?理由是什么?

(生猜测。)

师:看来同学们的猜测都是有依据的。平均数一定在最大数和最小数中间,再缩小范围来看,一定在老师投掷的环数与平均数之间,对吗?

师:回顾我们刚才的飞镖游戏,你有什么思考与收获?

生:通过看强强、壮壮和丽丽投飞镖,我们知道了求平均数可以用移多补少的方法,也可以用总数除以总份数求出来。

生:通过两个队投飞镖,我们知道了当份数不同的时候,求总数不公平,可以用平均数来表示和进行比较。

生: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并不是一个真实的数,它代表的是一组的整体水平

生:通过重投,我们知道了平均数很敏感,会随着一组数据中一个数据的变化而变化。

生:通过老师的投掷,我们发现,平均数在最大和最小数中间……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亲身经历投掷飞镖的游戏过程,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的意义和丰富的内涵,在学生的小组合作与充分交流互动中实现知识的建构。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充分尊重学生的思考与选择。)

三、测评巩固,解决实际问题

师:同学们发现了这么多平均数的特质,真不错。你真的认识平均数了吗?我们一起来看一看,你真的认识平均数了吗?

(一)是真的吗

1.篮球队队员平均身高160cm,一定每个队员身高都是160cm。( )

2.明明所在小组平均体重是36kg,刚刚所在小组平均体重是34kg,明明一定比刚刚重。( )

3.平均水深0.8米,丁丁身高1.2米,他下水一定没有危险。( )

(二)有用的平均数

(三)了不起的平均数

(四)公平的平均数

(设计意图:练习形式丰富多彩,并且与生活紧密联系,让学生感受到平均数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在政策制定中的重要价值。同时,拓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对平均数后续思考的兴趣与动力。)

评析:

1.设计大问题,关注小细节

平均数并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一个虚拟的数,学生不易理解。教师为了使学生真正理解生活中平均数的广泛应用,掌握平均数的含义,设计了投飞镖游戏的大问题。在这样的过程中,关注生成的小细节,循循善诱引导学生发现平均数的奥秘。

2.重视生活原型,尊重学生思考

教师设计内容丰富,丰富了学生的活动体验,激活学生原认知,更能使学生体会生活与数学紧密联系,进而让“学习有用的数学”这一新课标理念深入人心。教师注重学生主体意识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让学生在具体问题的情境中,以“问题”为导向,尊重学生的思考,拓展平均数理解的深度和广度。

9.求平均数教学设计 篇九

1、通过练习,进一步巩固求平均数的方法。

2、使学生在运用平均数的知识解释简单生活现象、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学重点:

解决简单实际问题,进一步积累分析和处理数据的方法,发展统计观念。

教具学具准备:

课件、统计。

教学过程:

一、理解平均数意义

“1”:说一说题目说的是一件什么事情?

平均水深140厘米是什么意思?是不是处处水深140厘米?

(不是,是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深,有的地方比140厘米浅)

“2”:自己看题,同桌讨论。

全班交流:

你认为哪些平均数是合理的,哪些是不合理的,为什么?

(1、3合理,2不合理)

二、求平均数的练习:

1、“3、4、6、7”题。

“3”:从表格里你了解到哪些信息?

独立解答(1)、(2),全班交流。

看了这张表格,你还想到了什么?你还能向大家说说哪些(1)和(2)题没能介绍的情况?

“4”:

(1)先算一算三年级平均每组植树的棵数。

假如今天算出的平均数是11棵,不计算,你能不能判断它是错的?为什么?

假如是6棵呢?为什么?

看着这张统计图,你能不能给出平均数的范围?

(2)哪些小组植树棵数比平均棵数多?哪些比平均棵数少?

“6”:(1)同桌讨论,可以怎么估计?

介绍自己是怎么估计的。

(选取6个数据中处于较中间位置的一个,再看看其他的移多补少后是否和它较接近,进行调整,学生有合理的方法也应给予肯定)

(2)你还能说出这个小组同学身高的哪些情况?

“7”:独立练习。

“你还发现什么?”尽量让学生从多角度说一说。

2、“5、8”题。

“8”:先说一说这一题的解决过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调查、记录、解答问题。

“5”:课堂上老师指导说清要求,课后学生完成。

三、“你知道吗?”

举例:歌唱比赛,评委给一位歌手打分:47、78、80、81、82、82,如果不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那么这位选手的最后得分为?

学生计算:(47+78+80+81+82+82)÷6=75

去掉以后,是多少呢?

学生计算(78+80+81+82)÷4 约为80分

看一下评委给的打分,大部分是在80分左右,75分不能真正反映这个情况,怎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是有一位评委打分过低,所以为了保证最后的结果更客观、公平、合理,一般在评比打分时,会去掉一个最低分和一个最高分。

10.平均数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十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三合镇金鸡小学:冯涛

[教材分析] 《平均数》这个内容被安排在《统计》这个单元之内,让学生学习数的知识,并不仅仅是为了达成求平均数的技能,理解平均数在统计学上的意义及对生活的作用更显重要平均数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求平均数的方法并不难,理解平均数的意义应是本课的重点。因此,应该让学生首先产生对平均数的需求,经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加深对平均数意义的理解,同时求平均数的方法也就在学生理解意义的过程中发现并学会。另外,平均数是为了解决问题而产生的,那么当学生理解了平均数的意义之后,就应该让学生应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孩子身边的、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产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感受成功的喜悦。因此我没有按照原有教材编排,而是通过创设情境、产生需求——解决问题、理解平均数——联系实际、拓展应用这样一个教学结构来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安排此课,给孩子们创设一种自主探究的学习氛围,让孩子在探究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教学目标] ⒈经历平均数产生的过程,理解平均数的概念,了解平均数的特点和作用,掌握求简单平均数的方法。

⒉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分析、综合、估算和说理能力。⒊渗透统计初步思想。

[教学准备] 教师:球类;学生:掌握统计表、统计图的基本知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首先,我从孩子喜欢的球类运动入手:“小朋友们,你们都喜欢什么球类运动?”

“足球!”“篮球!”“乒乓球!”……

“哟,这么多小朋友都喜欢足球,我也和你们一样是个球迷!不过,今天由于场地的限制,我们想组织一次拍球比赛,有兴趣吗?”

“有!”

“咱们全班男女生分为两大组,每组商量一下,先为本组起一个名字。” 很快,男生组起名叫“ 队”,女生组起名叫“ 队”。

“如果一个人一个人地来拍球,时间肯定不够,咱们想个办法,应该怎样进行比赛呢?”

从孩子喜欢的游戏入手,激发了学习兴趣;让孩子自己想出比赛的办法,把自主权留给了孩子。

二、解决问题,探求新知

1、感受平均数产生的需要

(1)同学们马上有办法,两队又各派四人上台。(2)比赛开始,通过计算决胜出胜利队。(3)师宣布获胜一队,另一队则沮丧地低下了头。(4)这时我来到了弱者的一边,安慰他们,并加入他们。

(5)师拍球,同学们算出结果,终于超过了胜利队,宣布现在的获胜队,此时,刚刚获胜的则有意见了。(不公平)

(6)师质疑:“哎呀,看来人数不相等,就没法用比较总数的办法来比较哪组的拍球水平高,这可怎么办呢?”(引出平均数)

2、探索求平均数的方法

(1)我们怎样求出平均数呢?你能想办法试一试吗?

(2)很快,有同学把大数多的部分分给了小数,使数字平均;有的学生通过用计算的方法求平均数,比较得出胜方。

3、理解平均数的意义

(1)“获胜队拍球的平均数是多少,代表什么?你怎么认识理解这个数?”孩子此时也发现了问题:“怎么没有一个人拍球的数量是平均数呀?

(2)师小结:平均数正如你们所说,它不是一个实实在在的数,而是代表一组数的平均值。

4、沟通平均数与生活的联系

“在平时的生活中,你们见过平均数吗?”同学们很快举出例子:在考试算平均分时要用到平均数……

(1)遵义会议会址日平均游客量128人;

(2)三合小学三年级学生平均年龄是9岁;

通过举例,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平均数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一)遵义会议会址某周接待游客统计表 从这表中,你能看出什么? 我这里有三个问题请大家讨论:

1、请你估计一下,这五天中平均每天售出门票大约多少张?

2、大家估计得准不准呢?请你用自己喜欢的方法验证一下。“说一说,你是怎样验证的?”

3、如果你是会址的馆长,看到这个信息,你会有什么想法?问题一出,高潮再起。

(二)环保小组

1、出示收集矿泉水瓶图;

2、从图中你了解到什么?小红收集了14个、小兰收集了11个、小丽收集了15个、小明收集了12个。

3、出示问题:他们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子呢?

第一种:可以将多的给少的(移多补少)

第二种:列式计算(14+12+11+15)/4=13个

4、小结求平均数的方法。

(三)月平均用水量

1、电脑出现画面:干旱图片

在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量约为3千克,你们知道3千克的水有多少吗?

2、小刚家用水信息:

3、“第一式和第三式分别求的是什么呢?

4、比较:小刚家平均每人每天用水88千克,严重缺水地区平均每人每天用水3千克,比较这两个数据,你有什么感受?”

(四)小明会遇到危险吗?

电脑画面上出现这样一副图:

1、分组讨论:会不会有危险?什么叫平均水深?

2、教育学生不能私自下河洗澡或到水边玩耍。

通过精心设计的这样一个生活情境,给孩子的思维碰撞搭了台。在争论中,孩子们深切地体会到在现实生活中,数学知识应用要灵活,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不仅要考虑数学因素,还要考虑其它的相关因素。

四、总结评价,布置作业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遗憾?你认为应该给自己布置什么样的作业?”

板书设计:

平均数

移多补少法

总数量÷总份数

课后反思: 我在教学中注重结合生活实际,让孩子解决身边的、有趣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学生学得有味道,不枯燥。比如节水问题、小明会不会有危险、拍球游戏等等,无一不是孩子们熟悉的而感兴趣的问题,孩子们用平均数的知识成功地解决了这些实际问题,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这才是我们的教学目的之所在。唯一不足的地方由于学生之间存在着认知的差异,导致在个别问题中时间的把握不恰当,分配不合理。

11.“平均数”教学片段及评析 篇十一

“平均数”(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42页例1)是在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收集和整理数据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通过创设具体的问题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活动中自主探究和体验平均数的意义和算法,感受平均数是从实际生活中产生的。

片段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师(课件出示例1的情境图):同学们,昨天我们开展了“我为环保做什么”的活动,这是三年级一班第一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据,从图中你知道哪些信息?

生1:从图中可以看出小红收集了14个瓶,小兰收集了12个瓶,小亮收集了11个瓶,小明收集了15个瓶,其中小明收集的瓶最多。

生2:小红比小兰多收集了2个瓶,小明比小亮多收集了4个瓶,小亮的最少。

师:谁能说说这一小组平均每人收集了多少个瓶?

生1:把这一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据“折中”一下,使他们同样多,这个数就是四人收集到的矿泉水瓶的平均数。

生2:把这几个数据匀一匀,看看得几,就能比较出来了。

师:表示这种平均水平的数,我们称它为平均数。(板书课题:平均数)

[评析:课伊始,疑已生。教师选取儿童熟悉的收集废旧矿泉水瓶这一信息源,提出了承载数学知识的生活问题,激起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独立思考,想出求一个小组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量的办法,体现了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

片段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师:同学们,怎样求出四个同学平均每个人收集了多少(个),你能试一试吗?先把你的想法记录在纸上或预习本上,然后在小组里交流各自的想法,最后各组派代表汇报。

(学生分小组讨论后汇报交流。)

生:我们小组是列式计算的:14+12+11+15=52(个),52÷4=13(个)

师:算试中的52表示什么?52÷4得到的13又表示什么?

生1:算式中的52表示4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总个数,52÷4是把总个数平均分成4份,平均每人收集了13个。

生2:老师,我是看出来的!

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生:从统计图上看出小红比小兰多收集2个,小明比小亮多收集4个,小红拿1个给小兰,小明拿2个给小亮,这样4个人的数量就变得同样多了,都是13个。

师:谁能给这种方法起个名?

生1:取长补短。

生2:移多补少。

师:通过观察,把“多出的”取出来,添在“不足的”上,数学上称为移多补少。(板书:移多补少)刚才同学们用了两种方法:一种是先求和,再平均分;另一种是移多补少(课件演示)。说说“平均数”有什么特点?

生1:平均数就是通过观察比较,把大数多的部分移到小数上。

生2:平均数比最多的数少,比最少的数多。

生3:平均数在最大的数与最小的数之间。

生4:四个同学收集废旧矿泉水瓶中也存在着这个特点,四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是13,这个平均数比11大,比15小,在11和15之间。

师:四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平均数是13个,是否指四个同学每人收集到的废旧矿泉水瓶都是13个?

生1:求出的结果是指平均每个人收集到13个,不是指每个人实际收集了13个。

生2:平均每个人收集了13个,指的不是某一个人实际收集废旧矿泉水瓶的数量,它是表示四个人收集废旧矿泉水瓶同样多的一个数。

师:大家都认识到平均数能比较好地反映一组数据的总体情况。

[评析:“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在这个环节中,教师为学生的探究活动创设了问题情境。首先,学生通过直观图示探究了移多补少法,并利用原有知识计算出了平均数,然后学生积极投入有效的思考之中,对平均数有了更深入的认识,促进了学生的认知发展。整个探究过程学生参与积极、主动,经历了“平均数”的产生过程,实现了新知的自主建构。]

片段三:联系实际,拓展应用

师:在生活中,我们经常用到平均分。

(出示第一题)你能很快地求出下列每组中丝带的平均长度吗?

师:你是用什么办法很快求出来的?通过练习,你有什么想法?

生1:我是列式计算的:(1)14+18+16=48(cm),48÷3=16(cm);(2)14+30+16=60(cm),60÷3=20(cm)。

生2:我计算的结果也是16cm和20cm,但我是用移多补少法求得的。

生3:第1组我用移多补少法,因为题中数的大小很接近;由于第2组数据中数的大小相差很大,用移多补少法反而麻烦,所以列式计算较好。

师:与生3想法一样的同学请举手。你们有什么想说的?

生1:我发现如果一组数据中数的大小比较接近,用移多补少法求平均数就比较简单。

生2:如果一组数据中数的大小相差比较大,列式求平均数比较合适。特别是在几个数相加时,如果能凑成整十数、整百数,就更简便了。

师:说得真棒!统计时要根据一组数的特点,灵活选用方法。

出示第二题:少儿歌手比赛得分(1号)情况如下表。

师:从这张统计表中你知道了什么?

生:我知道1号歌手的得分情况。

师:是怎样算出来的?

生:把7个评委给出的分数加起来,再除以7就行了。即(95+83+93+96+92+94+98)÷7=93(分)。

(此时屏幕上显示出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4分。)

师:请同学们想一想,为什么刚才我们算出的1号歌手的实际得分是93分,而评委给的实际得分却是94分呢?

(教师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充分发表意见,讨论交流。)

生1:应该去掉一个最高分和一个最低分,再算平均分。

〔学生顿悟。去掉一个最高分(98分)与一个最低分(83分),所以得94(分)。〕

出示第三题:小明会遇到危险吗?(课件出示如下情境图)王家池塘平均水深是110厘米,小明身高135厘米,他在池塘中学游泳,会不会有危险?为什么?

生1:我认为小明不会有危险。因为小明身高135厘米,而池塘水的深度只有110厘米,小明站在塘里水不会没过他的头。

生2:我认为小明会有危险。因为池塘水的平均深度是110厘米,最深处可能大于135厘米,小明站在池塘深水的地方就有可能没过他的头。

(教师、学生作评价。)

[评析:在这一环节中,通过对情境的辨析,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既深化了学生对“平均数”概念的认识,体会到“求平均数”的实际意义,同时为学生创造了自由表达、相互交流的机会,提升他们“数学交流”的能力。]

作者单位 祥云县城区四小

上一篇:清明节的由来简介下一篇:德育工作绩效评估推荐意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