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

2024-10-24

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共12篇)

1.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 篇一

车间乙炔气、氧气安全管理规范

一、乙炔气瓶的安全管理规范

Ø应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场所。在使用、运输、贮存时,环境温度不得超过40℃。在使用现场储量不得超过5瓶。

Ø严禁和易燃物、易爆物混放在一起。同时使用乙炔瓶和氧气瓶时,应尽量避免放在一起,应离开5m以上。

Ø禁止敲击、碰撞,不得靠近热源和电气设备。严禁靠近热源,气瓶与明火的距离不得小于10m。

Ø检查设备、导管、阀门是否漏气时,必须用肥皂水,严禁用明火。

Ø乙炔气瓶应保持直立,使用时要注意固定,防止倾倒,严禁卧放使用。乙炔气瓶向放置时,头部应朝向一方。

Ø严禁放置在通风不良及有放射性射线的场所,且不得放在橡胶等绝缘体上。Ø冬季瓶阀冻结,严禁用火烘烤,必要时可用40℃以下的温水解冻。

Ø工作地点不固定且移动较频繁时,应装在专用小车上。运输乙炔瓶时,应轻装轻卸。严禁抛、滑、滚、碰。

Ø必须装设专用的减压器,回火防止器。开启时,操作者应站在阀口的侧后方,动作要轻缓。

Ø使用压力不得超过1.5kgf/cm2,输气流速不应超过1.5~2.0m3/h·瓶。

Ø严禁铜、银、汞等及其制品与乙炔接触,必须使用铜合金器具时,合金含铜量应低于70%。

Ø瓶内气体严禁用尽,必须留有规定的剩余压力。

二、氧气瓶的安全管理规范

Ø移动气瓶时,可以沿底部转动,不得拖曳或滚动.Ø装卸气瓶时,应轻轻提放并应避免阀受力,如用吊车吊卸,应采用合适氧气瓶之吊具(一般吊索,吊篮不适用)将瓶身稳置夹牢,保证中途不会滑落才可以.Ø氧气瓶储存库室温应保持40℃以下.Ø易燃性或爆炸性危险物料,如油类,电石及灌充有其他可燃性之容器等,不得同时堆放於氧气瓶储存库内.氧气瓶内,外部,阀等不得沾染油污杂质;如油质,油脂,电石,或其他危险物质.氧气瓶应远离热源或火源.Ø开启氧气瓶阀时,须站在瓶口背面,不可面对瓶口,并应慢慢旋开避免高压氧气之冲击.Ø瓶内之氧气不要用尽,应保留余气.余气压力应不低於1.7kg/cm2.Ø氧气不可替代压缩空气使用.Ø应避免氧气瓶接触电焊条或电路.三、皮管的安全管理规范

Ø氧气、乙炔皮管强度是不一样的,氧气皮管允许的工作压力为1.5Mpa,乙炔皮管允许的工作压力为0.5Mpa,每种皮管只能用于一种气体,不能错接或互换使用。同时氧气、乙炔皮管的长度不能太短,一般为10-15米为宜。

Ø不得使用装过油类或修补过的氧气、乙炔皮管,皮管在工作中应防止粘上油脂或触及过热金属。

Ø皮管两端接头的固定必须采用卡子卡紧,不得用铁丝、绳子等代替。

Ø氧气、乙炔皮管在使用中若发生破裂或者着火时,应迅速折弯靠气瓶一段皮管,将其熄灭。也可迅速关闭瓶阀停止供气。

Ø使用新皮管时应检查内部是否积存橡胶或其他粉末,可用压缩空气吹干净后使用。

附1:乙炔特性介绍

乙炔属于碳氢化合物,又名电石气,化学分子式为C2H2。在常温和常压下是无色无味的气体。

工业用乙炔因含有硫化氢(H2S)、磷化氢(PH3)和氨(NH3)等杂质,故具有特殊的刺激性臭味和一定的毒性。比空气稍轻,微溶于水,能溶于苯、汽油,易溶于丙酮。

乙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是可燃气体,它与空气混合燃烧时所产生的火焰温度可达2350℃,乙炔与氧气混合燃烧温度可达3000~3300℃。易与空气均匀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是不饱和的碳氢化合物,可发生分解反应和聚合反应,具有爆炸的危险性。与铜、银接触会生成乙炔铜(Cu2C2)和乙炔银(Ag2C2)等爆炸化合物,当受到摩擦冲击时就会发生爆炸。工业用乙炔含有磷化氢和硫化氢,磷化氢的自燃点较低,温度为100~149℃时就会发生自燃,容易引起发生器乙炔和空气混合气的着火爆炸事故。

1、氧气瓶未装减压器前应略为打开氧气阀门,把污物吹除干净,以免灰尘、垃圾进入减压器而堵塞,造成事故。

2、禁止把氧气瓶和乙炔瓶以及其它可燃气体的钢瓶放在一起,凡易燃品、油脂和带有油污的物品,不能和氧气瓶同车运输。

3、搬运氧气瓶和乙炔瓶时,应将瓶口颈上的保护帽装好,使用时,应放在妥善可靠的地方,才能把瓶口颈上的保护帽取下。在扳瓶口帽时,只能用手或扳手旋下,禁止用金属锤敲击,防止产生火星而造成事故。

4、氧气减压表螺母在氧气瓶嘴上至少要拧上6~8扣,螺丝接头应拧紧,减压表调节螺杆应松开。

5、在把氧气瓶、减压器装好后,慢慢地打开氧气阀门,检查减压器连接氧气瓶的接头是否漏气,表指示是否灵活,开启氧气阀时,头脸不要对着减压表,应站在减压器侧面或后面。检查漏气时不得使用烟火或明火,可用肥皂水检查,检查不漏后方可使用。

6、严禁氧气瓶口接触油脂,或用油污的扳手拧氧气瓶阀和减压连接螺丝,也不允许戴油污的手套,以免产生燃烧爆炸事故。

7、氧气瓶、乙炔瓶及减压器在使用前后应妥善安放,避免撞击和振动。

8、使用乙炔瓶、氧气瓶时应垂直立放,并设有支架固定,防止跌倒。

9、氧气瓶与乙炔瓶、易燃易爆物品或其它明火要保持8~10米以上的距离。在某种情况下,确实难以达到8~10米时,应保证不小于5米,但必须加强防护。

10、氧气瓶中的氧气不允许全部用完,至少留1~2公斤/厘米²的剩余压力。

11、冬天如遇到瓶阀和减压器冻结时,可以用热水、蒸汽或红外灯泡给予解冻,严禁使用明火加热。

12、禁止使用铁器猛击气瓶各部,也不能猛拧减压表的调节螺杆,以防气流高速冲出,因局部磨擦产生高温而发生事故。

13、夏天露天操作时,氧气瓶和乙炔瓶应防止直接受烈日曝晒,以免引起气体膨胀发生爆炸,必须放在凉棚内或用湿布掩盖。

2.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 篇二

由于我国地广物博, 矿产资源丰富, 不少企业在都在关注着矿山之中的财富。但是由于近年来矿山之中的生产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自然我国的生产管理部门就会逐渐关注到矿山企业车间生产的安全管理问题。那么到底怎样做才能让安全生产深入人心, 怎样做, 才能让安全事故不再发生。

1 为何安全事故频频发生

近年来, 随着一起又一起的矿山企业车间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人们不禁感叹道, 人的生命就这样被矿山再次夺走。到底为什么总是发生这样的安全生产问题。是企业不够重视, 还是工人自己的忽视?随着新闻报道将这些安全事故的曝光, 事故现场的情况在人们的耳中频繁出现, 每次事故的出现, 国家都会三令五申的督促企业重视安全生产。可是问题还是存在, 说到底, 是利益熏心的结果。笔者认为, 矿山企业安全事故的频繁发生主要原因在于两点, 第一, 企业车间内部的安全措施不够;第二, 工人的生产安全教育不到位。一般情况下, 小型的矿产开采企业的资质并不健全, 可是由于利益的驱使, 为了节约生产成本, 在安全设备并不完善的情况下进行生产作业。这样就有了客观条件下的安全生产隐患。第二, 矿产企业的工人一般都是一些文化水平并不高的当地农民或外来打工者。企业对工人的安全生产教育并不到位, 有些甚至根本就没有进行作业前的技术指导或安全生产教育, 因此, 矿山企业的安全生产事故频频发生也就不足为奇了。

2 矿山车间安全生产管理措施

矿山车间的安全生产管理, 已经受到国家的重视, 针对近年来发生的安全生产事故, 我国相应的法律法规规均已出台, 在国家高压的影响下, 企业应当将安全生产问题重视起来。现在, 笔者就矿山的企业车间安全生产管理问题进行一下论述:

第一, 要对车间内作业的车间安装相应的照明设备以及安全生产设备。作为企业来说, 这笔投入值得的。如果说企业为了一点蝇头小利, 不进行购置这些安全生产设备, 一旦出现事故, 发生人命案件, 那么企业负责人与草菅人命的杀人犯可以说是毫无差别。每次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都会出现一批人的生命安全受到不同程度的威胁。如果这些照明设备与安全生产设备能够为矿山工人换取一个安全的工作环境, 工人工作的安心, 企业也会走的长远。

第二, 对一切设备进行定期检查。检查的内容主要有, 查看机器的老化程度, 破损程度以及是否正常运转是否存在安全隐患等。有些机器老化程度达到报废标准的, 一律进行报废处理, 不得对此类机器继续使用。如果机器有破损或运转出现问题的, 一律进行保修处理, 如果出现维修不了的机器, 要进行报废处理。在企业中这些设备的成本或许是一笔资金, 但是为了企业的长远打算, 机器达到使用寿命或需要维修的时候, 就一定要及时维修或报废否则出现安全事故, 其危害是无法估量的。

第三, 要对工人进行岗前培训。岗前培训的主要内容有安全生产管理要求, 对机器的使用说明, 对岗位工人的安全教育等等。工人在进入进行生产的时候一律要求身穿工作服, 佩戴安全帽, 不得在车间内嬉笑打闹。工作期间要严格按照机器使用说明进行操作, 不得违章操作机器。对机器进行定期维护, 这样的维护可以使机器使用的更加长久。对于专属机器, 要划分责任制度, 即需要特定指派人员的机器, 要有专人进行负责。其他人不得随意使用该机器, 一旦专人负责的机器出现问题, 要有专人进行报修或报废。如果这些机器出现安全事故问题, 就由专人对该项问题进行负责。这些措施都是属于企业对工人的岗前培训内容。主要还是为了让工人能够重视生产安全。

有些企业, 工人对这些安全措施不以为然, 觉得只要是能够生产出自己想要的矿产资源就可以了, 觉得自己能够得到足够的利润就可以了。但是一旦这些问题被企业和工人忽视的时候, 出现安全生产事故之时, 他们的生命受到威胁的时候, 悔之晚矣。安全这个词汇几乎没有人不明白其中的含义。可就是有些利益熏心的人总是有着侥幸的心理, 认为安全事故离自己很远, 自己福大命大, 总能化险为夷。一旦出现事故的时候, 受到伤害的就不仅仅是自己, 还有其他的工友以及自己的家人。

3 结论

综上所述, 企业应该将矿山车间的安全生产问题列为重要的一项事务, 要实实在在的坚决落实在实际生产中, 在组织生产作业前要对工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 对生产车间的安全设备要做以检查。在实际生产中要定期对生产设备的老化, 破损等情况进行检查。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保证采矿的安全进行。也只有这样, 企业才会走的更加长远。

参考文献

[1]张舒.矿山企业管理者安全行为实证研究[D].中南大学, 2012.

[2]王美梅.浅谈矿山企业安全管理信息化[J].中外企业家, 2011 (17) :62-65.

[3]张立凯.浅谈如何做好矿山企业安全管理工作[A].安全责任重在落实——第四届吉林安全生产论坛论文集[C], 2011.

[4]汤友谊, 刘见宝, 安鸿涛.1997-2003年煤矿特大事故分析和防治对策[A].瓦斯地质与瓦斯防治进展[C], 2007.

[5]李来源, 曹庆贵, 孙启华.煤矿风险管理方法的研究与应用[A].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2009年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09.

[6]尹亚云;煤矿生产视频监控网络系统在现代化矿井中的应用[A].煤矿机电一体化新技术2011学术年会论文集[C], 2011.

[7]任尧喜, 姜浩, 贾广兴.抓好班组长管理, 夯实安全基础[A].山东煤炭, 2004年度优秀学术论文集[C], 2004.

3.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管理研究 篇三

摘要:高铁的开通运营,推动了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迅速走进日常生活,逐渐改变人们的生活思维方式。同时保障安全永远是交通运输的主题。本文主要对工务段高铁车间的安全风险管理进行探究。

关键词: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管理

一、高铁安全风险特点

1、高铁车间项目建设期长,跨度大,各站受当地经济发展、自然条件等因素影响大,其运营安全风险客观存在。

2、高铁建筑结构复杂,列车过站速度高、行车密度大,对跨线建筑物结构存在振动激励影响。

3、高铁建筑结构复杂、零件多;采用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较多,采用系统集成,专业多,交叉作业多。

4、高速铁路线路大量采用高架式桥梁结构,在全封闭全立交中自动化运行,养护、维修的难度大。

5、车间设备系统智能化程度高,专用特制设备多。

6、高铁车间天窗检修时间有严格规定,要求“运营不检修,检修不运营”,只能在天窗检修时间停运停电时间检修。车间设施、设备的特点决定了维保工作技术含量高、工种复杂、养护量大。

7、车间当地气候、气象条件情况复杂,恶劣大风工况较多。复杂的环境挑战着设施的安全状态,直接影响高铁安全、正点运行。

二、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的识别

1、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问题的基本特性

高铁工务安全涉及工务系统的各个方面,包括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和外部环境等因素,而这些因素又涉及铁路运输系统车务、运输、机务、电务、供电等各系统及社会经济、政治、科技、教育和管理等许多方面。因此,研究和评价工务安全问题应从整个系统出发,注意专业知识水平和实践经验的紧密结合,通过对经验数据的分析、风险调查、专家咨询以及实验论证等方式,对工务系统风险进行全面认识。

2、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影响因素分析

工务系统作为铁路的基层单位,主要负责铁路线路及桥涵设备的养护与维修工作,其存在的主要危险来源于基础管理、现场作业、设备质量、外部环境。具体如图1。

图1工务系统安全影响因素

三、高铁车间安全风险危险源

1、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失误)主要体现:车间运营组织和维护管理的类型与运行等方面,高铁车间运营及维护生产人员的专业素质、技术能力、生产效率、维护手段,运营管理人员的政治素养、管理水平、协调能力。人的失误结果如果偏离高铁安全要求、标准或功能,造成车间设施及设备的危险物质控制系统发生故障、破坏或失效,最终可能导致事故。

2、物的不安全状态(物的故障)指高铁车间房建设施、机电设备、客服信息的装置或电子元器件等因设计缺陷,制造缺失,腐蚀、磨损老化或使用维修不当造成预定功能无法实现的现象。在发生设备异常,各种措施不能保证安全的情况下,需采取保护专业人员安全的一定措施,使用个人安全防护用品,并建安全、可行、有效的应急方案。

3、不安全环境条件与因素主要体现:当高铁运营外部环境发生异常状况时,因为人与物共存于此环境中,易诱发导致人的失误或物的故障发生。

(1)自然环境中的风灾、台风、雨季汛期、泥石流、地震等;

(2)社会环境发生战乱、骚乱、流行病、罢工、游行等;

(3)高铁运营生产作业环境中存在着噪声和振动,工作场所中湿度、温度、照明或通风换气等因素对人和物的影响。

四、工务段高铁车间安全风险原因

基础管理风险是因为大维修、基建改造施工后未及时修改设备台账;编写数据时,施工或临时慢行漏录或有误;施工时路基填筑用料不符合規定。

现场作业风险是因为施工负责人未准确掌握点内外作业项目、违章指挥;卸碴砟、卸片石后清道不及时;前期调查不细,盲目开通线路;在使用机电设备时,未按规定安装漏电保护器;简化作业程序;安全意识不强,监管不到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规定;工作安排不当,超劳驾驶。

出现设备质量因素风险是因为对尖轨、基本轨、翼轨、心轨未及时打磨;未按规定进行动静态检查;各项检查监控资料未及时分析或分析不全面;未及时安排病害整治;作业未回检,造成有害作业未及时发现;道岔转辙部位连接零件松动、缺少造成道岔故障。

外部环境因素风险是因为作业门管理不善,未及时锁闭;未按规定设置公铁并行护栏;桥涵限高架失修或破损严重,失去防护功能,造成超高机动车进入桥涵;立交排水设备作用不良;未制定或制定的安全监督方案不合理;预案制定前期调查不细,制定的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在现场不适用,预案没有针对性,可操作性不强,不能指导抢险处置。

五、高铁工务系统安全风险控制

针对工务系统存在的安全隐患,我们可采取以下措施。

1、基础管理方面

(1)掌握大维修及基建改造施工计划及进度,参与竣工验收,收集竣工资料,到现场复核,及时修订设备台账;(2)加强动静态检查,加密巡检;(3)制定合理的作业方案,及时进行整治。

2、现场作业方面

(1)严格执行天窗修管理制度;(2)各级管理人员加大现场检查力度;(3)施工中严格落实施工安全技术组织措施;(4)高铁作业严格执行材料、工机具进网登记确认制度,工地转移、撤离作业现场时专人进行清点、检查和确认;(5)做好班前安全预想及针对性安全教育。

3、设备质量方面

(1)加强岔区设备巡视;(2)严格按检查周期进行设备检查;(3)工务段、车间有专人对动检车、轨检车、车载式或便携式线路检查仪动态检测资料和静态检查数据综合分析,合理安排车间、班组作业计划;(4)坚持标准化作业。

4、外部环境方面

(1)加强作业门管理、线路巡视检查;(2)施工需拆除高铁封闭设施时,必须设置临时封闭网;(3)施工结束后,立即恢复封闭设施;(4)按规定周期检查及维护;(5)预案制定前,必须全面考虑,针对不同事件制定相应的处置预案。

六、结语

铁路工务系统面临的风险因素多,风险造成的后果较为严重,因此要抓好基础建设、过程控制、应急处置等环节,建立和完善各项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作业标准,加强职工培训,全面、系统分析高铁运营维护中存在的风险,制定相应的有效的风险应对措施。还可以在以下方面具体化:(1)加强高铁流程标准化、修理专业化和机械化,提高作业效率、确保作业效果、减少人工和劳动强度。(2)积极采用先进的检测工艺、手段、工具。(3)成立高铁工务段,进行专业、系统化管理。(4)成立高铁工务检查监控车间,将钢轨探伤检查、控制网精密测量、确认车添乘检查合并到该车间,进行系统、专业管理。(5)建立基础牢固的高铁工务岗位的人力资源储备。

参考文献:

[1]甄利贤.大型高速铁路车站客运安全风险分析[D].西南交通大学,2014.

[2]武汉铁路局武昌南机务段卢殿涛.强化风险意识确保高铁安全[N].人民铁道,2014-12-05A02.

[3]京沪高速铁路股份有限公司党委.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确保京沪高铁安全有序运行[N].人民铁道,2015-02-11A02.

[4]夏丹.我国高铁发展中的风险与风险控制[D].东北大学,2013.

4.车间分区规范生产管理规定细则 篇四

0版

为了规范生产,严格分开碳钢材料与其它材料的制品,使不锈钢、“特材”等材料制作的产品免受碳钢制作过程中的铁离子的影响,特制定生产分区管理规定。

1. 只要在车间里对碳钢材料(包括复合板的碳钢部分)的零件、部件、产品进行打磨、切割、碳弧气刨、焊接等动作时,必须控制该动作对周围的影响。

2. 具体控制要求如下:

2.1.打磨不能对着安全通道、不能对人、不能对设备、同时也不能喷射到其它非碳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的表面。

2.2.切割、碳弧气刨时,零件、部件、产品等不能直接在地面上进行,不能对着安全通道、不能对人、不能对设备、不能直接对地面、不能直接喷射到焊机、气刨机等的所有连接线上,特别是不能直接喷射到各种气体管道线(软管或软橡胶)上,同时也不能喷射到非碳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的表面。

2.3.焊接特别是有飞溅的焊接方法时,不能影响到本身和其它非碳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的表面。

2.4.在不锈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上打磨时,对可能影响到其自身表面时,要对其表面刷涂防飞溅剂或采用挡板保护;同时不能影响到其他非碳钢表面。

2.5.在不锈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上切割、碳弧气刨,对可能影响到其自身表面时,要对其表面刷涂防飞溅剂或采用挡板保护,特别是从外向内操作时,要对内表面按前述采取保护措施;同时不能影响到到其他非碳钢表面。

3. 采取措施:对于上述动作会影响到其它非碳钢材料制作的产品表面时,必须采用屏风进行隔离:即把正在打磨、切割、碳弧气刨、焊接的碳钢(或复合板的碳钢部分)的制作区域,或正在打磨、切割、碳弧气刨的不锈钢(或复合板的不锈钢部分)制作区域与其它非碳钢材料的零件、部件、产品区域用屏风分隔开来。

4. 屏风具体摆设:

4.1.原则上对同一车间里只有同种材料的生产区不作分隔,当有碳钢生产区与不锈钢或特材在同一车间时,必须分隔。

4.2.分隔时对所占的区域较少时,用屏风围起来,如果碳钢生产区占的区域少,就围碳钢生产区;否则,如果碳钢生产区占的区域多于其它区域,就围其它区域。

4.3.被围起来的区域要在合适的方位开一、二个进出口,以方便人员进出,除此外应该全部围好。

4.4.直接影响的一面要全部围起来,和这相垂直的垂直面围的长度为两块屏风的长度。

4.5.对于中间有安全通道或平板车轨道(即距离大于等于3米)的两边分别是碳钢焊接生产区和非碳钢材料区域时,可以不用屏风围起来。

5. 特别要注意放在滚辊架上施焊的碳钢筒体,不要忘记与周围的非碳钢材料隔离。

6. 要注意与相邻车间之间的隔离。

7. 打磨、切割、碳弧气刨、焊接等动作的工序完成后必须马上清洁、清扫。

8. 但不管处在什么状态,车间里要 “碳钢生产区”、“碳钢临时堆放区”、“复合板容器碳钢部分堆放区”、“复合板容器碳钢部分生产区”、“复合板容器不锈钢部分生产区”五个区域进行立牌标识。

5.员工在车间管理方面之规范 篇五

1、车间内员工一律制服、戴工作帽上班。(加班亦不例外)

2、正面配戴识别卡(进出车间时)。

3、组长以下员工要穿干净的厂鞋,不得当拖鞋。

4、帽子要戴正保持干净(不可内卷)。

5、不穿奇装异服,男生不留长发不染发。

6、手不得插在口袋内,上衣口袋不得有异物。

7、组长级以下员工不得带手提包(袋进出车间)。

8、吃饭、上下班要排队(吃饭不得插队)。

9、不得在车间内勾肩搭背、戏耍打闹、大声喧哗等。

10、作业员不得在上班时间打开水,开水不得滴在地上。

11、不得将鞋子带入车间(要放在鞋柜内)。

12、换好鞋子鞋柜要上锁,不在上班时间聊与工作无关的事。

13、长发要扎起并束在帽子中,有客人参观不得东张西望。

14、领班级以下员工不得打外线,特殊需要必须在办公区完成。

15、工作台与分析修理桌上不得有异物(锡渣等)。

16、组长级以下员工不得戴首饰、手机、手表。

17、不得越级上报擅自离岗或串线,不做与工作无关的事。

18、不在上班时间睡觉、看书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19、不得带任何食品(含饮品)入车间(公司分发的除外)。

6.SMT车间防静电、接地管理规范 篇六

一、人员防静电要求

1、作业员佩戴有线静电手环、防静电手套,穿防静电衣、帽、防静电鞋;静电手环、防静电鞋需每班测试(并目视检测静电手环手腕带是否完好),记录于[静电手环测试记录表]、[防静电鞋测试记录表],并由领班审核。发现失效,立即更换,查找原因,给予对策。

2、静电手环佩戴时要紧贴手腕,静电手环要接至静电地线的祼露铜芯处。

3、作业员由更衣室进入车间作业,防静电鞋禁止穿出SMT车间外。

4、外来人员进车间要更换防静电鞋,测试合格后在[外来人员登记表]上登记方可进入。

5、静电手环接地线电阻每隔两周检测一次,记录时记录实测数据。

二、仪器设备防静电措施

1、仪器(注:对于不会用来测试显示器电源电路示波器均须接地并测试)、工具、料盒接地良好(使用三芯电源线或通过外接接地线确保接地良好),并每班测试、记录于[SMT车间仪器、工具接地测试记录表],记录时记录实测数据。

2、机台铺设防静电接地线,ME防静电专员每月对防静电接地线进行测试并记录于[A/I车间接地线测试记录]。如有不良,由设备工程部维修。

3、离子吹风机要接地良好,离子覆盖范围要准确,TE每季度检测其有效性,并记录在[离子风机测试记录表]中;IE工具室每季度维护、保养并记录在[静电消除器保养记录卡]中。

4、机台要接地,与电源接地线同接于一点到地。AI维修技术员每月检查并记录于[A/I机台接地测试记录]记录是记录实测数据。如有不良,由变电所维修。

5、锡炉整体独立接地,锡炉内部各部份应接地良好,每日测试并记录在[自动焊锡炉点检卡];锡炉内部做好5S,锡炉出口使用离子吹风机。

6、静电手环测试仪(防静电鞋测试仪)每天由领班用专用的标准静电手环(静电鞋)CHECK,记录在[静电手环(防静电鞋)测试记录表]上。

7、静电手环(静电鞋)测试仪电池电压由防静电专员每月测试并记录于[静电手环、静电鞋测试仪电池电压检测记录表],每三个月更换一次电池(暂订)。

三、工作台防静电要求

1工作台均须使用防静电台垫,防静电台垫通过泄漏电阻接地;防静电的表面电阻值与台垫接地线阻值由TE防静电专员每周测试,并记录在[防静电台垫测试记录表]上,如有不良,立即更换。分析修理站、SMT检板站、手插线锡炉出口使用离子风机。防静电工作台上不允许有塑料袋、保丽龙等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存在。

四、材料防静电管理 SMT板须在防静电工作台上检验、加工、维修。2半导体零件用防静电材料包装、盛放。

4.4.3 所有的电路板用防静电材料包装,周转移动时使用防静电周转箱(防静电托盘)。其它材料使用一般料篮盛装。

4.4.4维修备品与维修更换的不良品(半导体元件)要放入防静电盒或防静电袋中,做好不良品的静电保护工作(做好现场处理,原样拆卸,安全、轻拿轻放,并分类存放,VQA取走时要签字),提供VQA进行分析。

4.4.5所有碰触基座板的作业标识、治具应使用防静电材料制作。

4.4.6IC架的制作材料应为静电耗散材料。

4.5

环境防静电管理

4.5.1防静电地线与线体地线分开拉设。静电手环、防静电台垫、料盒、剪脚台的接地线接至静电地线上,仪器、工具、设备的接地线接至线体地线上。

4.5.2防静电台垫定期清洁、保养,确保防静电效果;所有的防静电橡胶垫不得用透明胶带粘贴;

4.5.3易产生静电的材料(塑料袋、保丽龙、压克力板等)不得与静电敏感元件混装在静电防护箱内。

4.5.4防静电料架车铺防静电台垫,台垫通过泄漏电阻接地防静电地线上。

4.5.5防静电地板由TE按照国家标准每年测试并记录。

4.5.6各电路板架车、零件车通过触地铁链接地。4.5.7手插线线体地线、防静电地线每周由IE检查并记录在[生产线输送设备点检卡(AC)]上。

4.5.8所有站位的作业指导书上贴防静电标签,以提醒作业员注意静电防护;

4.5.9防静电地面需保持干净(由SMT制定管理规则),员工在下班时要将防静电鞋鞋底清洁干净。

4.5.10作业员防静电服、防静电帽每周清洁。

4.5.11一级防静电区应贴有防静电警示标签。

7.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 篇七

1 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夯实安全基础, 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水平

1.1 把加强对党的十八大精神学习与安全风险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 引领车间党支部的各项工作。党员干部采取专题学习、观看辅导光盘、定期交流、撰写体会文章的形式;党小组采取集中学习、集中讨论的形式, 认真理解和准确把握党的十八大的基本精神, 促进党员干部党性观念、理想信念和思想认识有新的提高, 全面提升车间的管理水平。

1.2 把开展“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推动铁路科学发展”主题活动与安全风险管理工作充分结合在一起, 提升对安全风险管理重要性的认识。发挥《京铁大修》、板报、橱窗、录相辅导等宣传载体的作用, 大力宣传、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 加强施工作业过程控制, 健全施工安全保障体系, 集中整治安全风险, 提高应急处理能力, 夯实基层、基础、基本功, 解决好施工生产和车间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全面提升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水平。

2 推进“三型”支部建设, 提高综合素质, 全面提升车间安全生产管控能力

2.1 把抓好党支部干部、党员干部、生产骨干三个层面的学习与安全风险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 提高对安全生产的管控能力。制定党支部干部年度、月度学习计划, 采取月度集中学习与日常自学的方式, 不断提高支部干部的学习能力, 提升综合素质。制定党员干部、生产骨月度学习计划, 学习路局、段的工作要求、规章制度、文件。学习新技术、新工艺, 新标准, 拓展工作思路, 灌输安全理念, 把学习能力转化为解决施工生产实际问题的能力。

2.2 把创建学习型、服务型、创新型车间支部与安全风险管理充分结合在一起, 不断提升车间支部建设。认真落实“三重一大”问题集体决策制度, 严格执行决策程序, 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建设和车间支部的整体战斗力。完善车间职工代表大会制度, 切实做到车间重大决策提交职代会审议, 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由职代会讨论决定。深化厂务公开, 不断拓展公开内容, 规范公开形式, 把改革发展的重大问题和职工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作为公开重点, 切实提高决策和管理的透明度。

3 争创“四优”党员, 争创“四强”党支部, 提高服务安全生产能力

3.1 车间党支部紧密围绕确保施工生产持续安全稳定这个最核心、最本质的要求, 进一步推行党员公开承诺践诺、党员防控“两违”等一系列的做法, 切实把党员“三带头、三争创”活动, “党支部无事故、党员无‘两违’”活动, 创建党支部“安全屏障”工程, 党员“创岗建区”等主题实践活动融入到安全生产全过程中, 形成创先争优常态化、长效化的工作机制。

3.2 按照争创“四优”党员的目标要求, 深入开展理想信念、党性观念和形势任务教育, 提升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深化开展党员“学业务、提素质、强本领”学习实践活动, 开展以“把党员培养成技术骨干、把技术骨干培养成党员, 带动广大党员业务素质提高、带动职工群众学技术练硬功”活动, 确保党员技术业务素质率先达标。

3.3 按照“四强”党支部的目标要求, 进一步强化党支部工作基础制度, 加强支部党建基础建设, 不断健全完善党建工作机制, 对车间重要问题集体研究决定, 促进党支部工作规范化、活动经常化、决策科学化的水平。

4 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强化思想工作, 提高保障安全生产能力

4.1 落实党员干部一岗双责, 构筑“超前预测、准确预控、督导解决”的思想预警管理体系, 进一步推行“亲情关爱型”工作法, 解决好职工的合理诉求和实际困难, 注重做好源头思想工作, 针对职工普遍关注的岗位调整、安管系统考核、奖金分配等问题, 面对面做好政策宣传、思想引导、释疑解惑工作。继续深入推进企业文化建设, 以推进安全风险管理和加强大修文明工地建设为载体, 深入开展“让理念成为习惯”主体实践活动, 广泛开展“三化”征集活动、“铁路走向市场”大讨论活动, 不断激发职工自我学习、自我提高业务技能的积极性。

4.2 利用各种形式, 大力宣讲全路、全局、全段改革发展成果, 并深化以确保安全生产为重点的教育引导, 通过安全预想、事故案例、经验推广等方式, 强化安全第一的思想和遵章守纪的自觉性。深入开展形势任务教育, 针对企业面临的繁重任务, 讲形势、讲目标、讲任务、讲责任, 引导干部职工统一思想认识, 明确工作方向, 把握重点任务, 增强发展信心。

5 发挥组织作用, 营造和谐稳定的工作环境, 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5.1 党支部和各党小组发挥好政治保障作用和战斗堡垒作用, 抓好队伍稳定工作, 抓好职工思想政治工作, 开展好“创岗建区”和“安全屏障工程”活动;落实标准化作业, 深究惯性违章, 开展好安全隐患排查工作。发挥好党员在施工生产中的先锋模范作用, 以自身的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周边群众, 为企业安全生产保驾护航。

5.2 车间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紧紧围绕中心工作, 搞好职工教育和思想发动, 维护职工权益, 落实好“三不让”承诺, 注重文明工地建设, 改善一线职工生产生活环境, 并通过开展劳动竞赛、节支降耗、合理化建议、“青年文明号、青年岗位能手”创建活动和青年志愿者服务等特色活动, 实现职工思想稳定、职工队伍稳定, 安全生产稳定。

铁路的快速发展带来了安全生产的新变化, 新形势对党支部建设提出了新的要求, 党支部工作要紧紧围绕安全风险管理, 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不断总结和推广好经验、好办法, 确保安全生产持续稳定。

摘要:在铁路全面推进安全风险管理的形势下, 把车间党支部工作与开展安全风险管理工作更好的融合, 促进企业安全发展、和谐发展、科学发展, 是车间党支部的中心工作。本文介绍了车间党支部如何通过加强政治学习, 强化党建建设, 开展组织活动, 有效的推进企业安全风险管理工作。

8.车间管理规定、安全规范 篇八

【关键词】药品;管理;安全

为保证住院患者在紧急情况下用药及时,临床各科室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储备了不同种类的药品,其中包括部分急救药品、少量常备药品以及毒麻精神一类药品,是临床药品供应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如果对其管理不当,将会带来一些安全隐患。美国的一项调查指出,在给药错误导致死亡中的70%是可以预防的。英国一项为期五年的研究表明,59%的医院用药错误与护士有关[1]。在“患者十大安全目标”中,目标一、二、三、五、九、十都与药学有关。特别是目标二“提高用药安全”,贯穿于整个医疗过程中;目标九“主动报告医疗安全(不良)事件”,其中也包括有药品不良反应及药品不良事件,与药学的关系就更为密切了。我院加强对药品的管理以及对护士进行药学知识的规范化培训,以保证护士在临床上为患者用药过程的安全。

1建立健全药品管理的组织体系

在主管副院长的领导下,由医务科、药剂科、护理部组成检查组,定期对病区药品管理进行监督检查;科护士长每月检查一次;做到层层把关,有检查有督促,将检查发现的问题现场反馈给科室,提出整改意见,限期整改,并进行追踪直至该问题得到解决为止。同时要求各科室设立1名药品质控员,选派临床经验丰富、责任心强、工作认真负责的护士担任,其职责是负责科室药品的安全管理,并对科内护士进行药品使用流程的培训指导与考核,达到人人规范用药,个个参与管理的目的。根据药品管理相关制度进行科内的自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完善药品管理规章制度

制度是规范行为的准则,没有制度不成规矩,只有系统完善的药品管理制度,才能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在工作中严格遵守药品管理的相关法律、法规,根据医院的具体情况制定相应的工作制度,药剂科先后编写了三期《患者安全用药手册》,其内容分别为:“常用注射剂配伍禁忌表”、“静脉滴注时应减慢滴速的药物”、“防范或减少用药患者跌倒的管理办法”等,并下发到各科室,要求科室组织全体医护人員认真学习,用于指导临床医疗护理工作。

3加强对护理人员的培训

3.1增强法制观念,依法执业护理部组织护理人员学习《护士条例》、《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护理工作核心制度》等,举办相关“案例分析”报告。提高大家的风险意识,强化责任心,教育护士依法行护,用法律来规范护理行为,依法维护自己权利和尊重患者的权利[2]。在操作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查八对制度”。

3.2组织培训与考核随着医疗专业技术的快速发展,新药品种类的不断增加,为保证患者的安全用药,提高广大护理人员的药学知识迫在眉睫,为此,护理部每年组织一次全院性的药学知识讲座,邀请药剂科的主任、药师进行授课,课程内容丰富,紧扣临床,如:“药物不良反应的报告及处置流程”、“化疗药物渗漏的处理”、“使用高危药品的注意事项”等,为保证参学达100%,采取一课六讲的形式,授课完毕进行理论测试,发给院内学分,作为年终对科室和个人的考核依据。

4规范病房药品管理

药品按其给药途径分为口服药、注射药、外用药,根据药品作用的不同,分类定点、规范整齐存放,并标明药品的名称及规格。

4.1口服药品的管理因为部分口服药品的包装不是独立的,在使用领取后存在混放的情况,不易辨认其失效期,存在安全隐患,为保证药品的有效期,全院统一所有的常备口服药,分别设置“1号瓶”和“2号瓶’,“1号瓶”作为该药品的使用瓶,“2号瓶”作为备用瓶,其效期以最先放入的药品效期为准,这样既遵循“先进先出”的原则,又保证了药品的有效期。

4.2注射药品的管理病房内的药品不断使用,又不断领取补充,就存在同一包装盒内药品失效期不相同的情况,容易出现药品失效。全院统一标准,在药品包装盒正面的“左上角”注明不同的失效期及其相应数量,在“右下角”标识“左进右出”,即“进→出”,要求护理人员按序取用。

4.2.1毒、麻、精神1类药品的管理严格执行“五专”管理,各科室必须按照医院制作的“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使用登记册”上的要求客观、规范填写,内容包括:日期、床号、姓名、年龄、身份证号、临床诊断、药名、规格、批号、使用剂量、使用方法、执行者签名,若有残余量销毁,应填写:残余剂量、销毁者签名、证明人签名。需要备毒、麻、精神一类药品的科室,建立“毒、麻、精神一类药品交接登记册”,填写的内容:日期、班次、药名、规格、领入(数量、批号)、使用(处方、安培),按要求班班交接,做到帐物相符,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4.2.2高危药品的管理使用红底黑字表识“高危药品”字样,定点专柜放置,有目录清点,相同药品如:10%浓氯化钠注射液与10%氯化钾注射液等容易混淆,应分开放置,并标“看似”、“听似”标识,提醒护士以免取用时弄错。在使用过程中必须双人查对,输注时在输液瓶旁挂“高危药品”标识提醒,严格执行输入速度,避免渗漏,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并做好记录。

4.2.3冰箱内药品的管理有学者调查研究发现:温度每升高10℃,药物降解反应速度可增加2-4倍,未按规定温度储存的药品,每升温10℃,其有效期将减为原来的1/4-1/2[3]。所以必须根据药品的存放温度调试好冰箱温度,以确保药品的质量。

病区药品的管理是最后一道管理的关口,关系到药品的质量和患者的用药安全。药品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治疗效果及身体的健康,只有加强监管督查,才能保证药品质量及医疗安全。因此加强对其进行科学化、规范化的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陈毅.护士用药错误原因分析及对策[J].吉林医学,2011,32(11):2276.

[2]黄丽葵,钟慧珍,吴梅.护理不安全因素分析及管理对策[J].中国临床护理杂志,2009,1(5):407.

9.装配车间安全管理规定 篇九

1.目的为了加强装调车间的安全管理,落实安全管理人员的安全职责,依据“分级管理”的原则,特制定本制度。

2.范围

适用于装调车间各生产班组。

3.班组安全管理内容

3.1 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3.1.1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每天对本班组内的检查内容进行日常检查,利用班前会、班后会进行互检。班组长每周应组织一次全面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违章、隐患应及时予以制止或消除,解决不了的向上级报告,在未整改前应有可靠的安全防范措施。

3.1.2操作者每天上班前和工作结束后应对本岗位的设备设施、工艺装备和作业环境进行检查。

3.2 危险源/环境因素管理

班组长每季度应组织本班组员工对装调车间本班组的危险源/环境因素进行一次全面识别,将识别结果上报安计现场科。

班组长每天应对本班组的危险源进行一次检查,发现隐患及时整改或上报。发现新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及时上报安计现场科,并积极提出防范措施。

3.3 安全活动

班组每月开展两次安全活动,做到时间、内容、人员三落实,要有安全记录。安全活动的主要内容:传达上级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布置、检查、交流、总结安全生产工作;学习安全生产有关的法律、法规、标准和作业规程等;分析班组内外事故案例,举一反三,防止

类似事故的重复发生。安全活动要有记录、内容等。

3.4 安全教育

班组长或班组安全员应对新入厂员工、转岗复工人员进行岗位安全教育,教育率100%。组织班组长学习管理职责,熟知自己安全管理职责。

4.职责:

4.1班组长职责

4.1.1执行公司和部门及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法令、规程、制度,对班组职工在生产过程中的安全与健康负责。

4.1.2根据生产任务、生产环境和职工思想状况等特点,具体布置安全生产工作,落实班组安全生产“五同时”,抓好班组的日常安全管理和安全建设工作。

4.1.3组织本班组人员学习安全操作规程和有关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对新调入职工进行班组级安全教育并落实新员工的岗位安全培训,在其熟悉工作环境和操作前,指定专人负责其劳动中的安全监护;对复工、变换岗位人员进行复工教育和变换工种教育。

4.1.4负责按规定组织班组安全检查,督促本班组职工遵守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对本班组的设备设施进行检查维护,使其保持完好和正常运行。对查出的各类隐患和不安全因素及时安排整改,并做好记录;对班组无力解决的隐患,应采取控制措施,及时上报安计现场科或车间领导。

4.1.5定期组织班组安全活动,学习安全知识,提高本班组员工的安全素质;对班组活动内容做好记录。

4.1.6发生事故应立即采取应急措施、组织抢救,并立即报告安计现场科或车间主任;保护好现场,如实向调查组提供事故情况;事故结案后应组织员工认真学习事故教训,做好记录;对险兆事故也应及时上报安计现场科或车间主任,提出防护措施。

4.1.7负责组织班组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工作,并做好日常监控;

4.1.8积极支持本班组安全员开展工作。

附:

安全生产“五同时”:即在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生产工作的同时,计划、部署、检查、总结、评比安全工作。

4.2 班组安全管理员职责

4.2.1装调车间各班组必须设立专职安全管理员(可由副班长兼任)、安全管理员协助班组长贯彻执行公司和部门及车间安全生产工作的各项法令、规程、制度,协助班组长组织职工学习安全知识,进行安全操作训练。

4.2.2协助班组长经常对本班组人员,特别是对新员工、复工人员、变换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员工正确使用设备和劳动防护用品。

4.2.3协助组织和参加班组安全检查并做好记录,发现违章操作现象和不安全因素,立即予以纠正和提出整改意见,对严重违章及险情、隐患有权制止操作,并立即报告班长、安计现场科和车间主任。

4.2.4负责协助班长进行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工作,并做好日常监控。

4.2.5发生工伤事故或险兆事故,协助班组长向安技现场科和车间主任报告,并保护好现场,如实提供事故情况。

4.3 员工安全生产职责

4.3.1 认真学习和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不违反劳动纪律,不违章作业,对本岗位的安全生产负直接责任。

4.3.2 精心操作,严格执行工艺纪律,做好各项纪录,交接班必须交接安全情况。

4.3.3 正确分析、判断和处理各种事故隐患,把事故消除在萌芽状态;如发生事故,要正确处理,及时、如实地向报告,并保护现场,做好

详细记录。

4.3.4 按时认真进行巡回检查,发现异常情况及时处理和报告。

4.3.5 正确操作、精心维护设备,保持作业环境整洁,搞好文明生产。

4.3.6 上岗必须按规定着装;妥善保管和正确使用各种劳保防护器具和灭火器材。

4.3.7 积极参加各种安全活动。

4.3.8 有权拒绝违章指挥,对他人违章作业加以劝阻和制止。

4.3.9 自觉遵守环境保护管理制度,参加各级环境保护活动,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4.3.10 参加环境因素识别活动熟悉车间重要环境因素及其管理措施。

装调车间

10.车间安全生产管理规定 篇十

为了公司的发展和保证产品质量更稳定,生产更安全,特规定如下:

1.上班坚守岗位,不得脱岗,迟到,早退,睡觉,上班不得喝酒等不良习惯,遵纪守法,服从调度与安排,提前10分钟上班,做好交接工作,要做到安全文明生产。

2.上下班使用交通工具时,要注意安全,遇到下雨路面湿滑的时候切记减速慢行。

3.在上班中不得打闹,发生紧急情况,第一时间告知车间管理人员。生病和有事要提前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

4.公司管理人员定期给所有在职员工进行安全.消防培训,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5.严格遵守公司规章制度,不造谣,不得恶意损坏公司名誉。若给公司造成经济损失,则由当事人依法进行赔偿。

以上内容本人愿意自觉遵守。

11.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规范化 篇十一

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规范化

当今社会,正处在科技日新月异、信息瞬息万变、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面对国内外市场的激烈竞争,各级领导对产品结构、产业结构调整已愈来愈重视,但对安全生产如何进行规范化管理,尚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尽管自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在工业安全生产管理方面,国家下达了一系列文件,各省市也有不少相关文件规定,但由于缺乏一套简便的规范化管理方法,往往影响到文件的贯彻执行,使生产事故频繁发生。

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精神,把企业安全生产全面引导到预防为主的轨道上来,某市政府十分重视,并在市劳动局、市公安局、市卫生局、市总工会和市乡镇企业管理局等部门配合下,提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的综合、简便和规范化的方法。该方法是以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文件为依据,结合某市工业企业安全生产实际,采用科学的方法制定了《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工作规范》。本文就《工作规范》的工作模式、规范内容、指标说明、实施步骤和取得效果等作一介绍。

1.工作模式

安全生产管理应是动态管理,因此,《工作规范》的工作模式是一个动态管理的过程,是根据安全系统工程的原理运行的。即:按《工作规范》进行等级评价,分别评出A、B、C、D,共四级。A级表示已达到“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目标”(输出);B、C、D各级表示存在不同程度的生产安全问题,必须提出“安全对策”,然后“反馈”到“输入”,即要在人力、物力、财力和科技进步等方面进行整改(“处理”)。这样不断循环,从而符合“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目标”的“输出”。这种输入—处理(含反馈)—输出,构成了一个完备的生产安全系统。

2.规范内容

整个《工作规范》包括五部分,分成22個大项、95条细则,依据40份国家和省市有关安全生产管理的文件。

组织与领导。这部分包括:安全工作的领导、组织机构、贯彻安全生产规范情况三大项、19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8份。

安全管理。这部分包括: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教育、安全检查与整改、安全技术措施计划、事故管理、安全管理基本业务、现场安全管理和班组安全管理八大项、35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12份。

安全技术。这部分包括:设备安全管理、电气安全管理、起重机械安全管理、电气焊安全管理、机动车辆安全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六大项、25条细则,而依据的文件为12份。

劳动卫生。这部分包括:尘毒治理、职业病防治和女工保护三大项、10条细则,依据文件为8份。

其他。这部分包括:改善安全管理、社会保安措施两大项、6条细则。此外,还有《工作规范》的《参考细则》。

3.指标说明

为了便于操作,对《工作规范》所包括的内容化解成检查表形式。表内横向栏分为调查项目、判断标准、项目评价等级、有关文件依据和结论五部分。纵向栏按内容的五项的每条细则分列。

对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的每个调查项目(即五大项的每条细则,下同)都按判断标准提出分属A、B、C、D四个等级的哪个等级。若认为某个项目达到哪个等级,则打“∨”。如果某个企业各调查项目指标在A处打“∨”的占90%以上,则该企业安全生产处于A级;占80%以上,处于B级;占70%以上,处于C级;占60%以上,处于D级。上述等级是表示各企业安全基础管理工作相应的整体水平。对企业的生产设备设施及基础条件来讲,则:A级表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处于安全状态;B级表示处于事故边缘;C级表示有危险,要采取措施;D级表示将发生灾难性事故,要立即排除。

4.实施步骤

面上的工作。对各家企业都分阶段实施了《工作规范》的宣传、培训、组织落实与责任分解等工作,其目的是为企业安全评价,与国际标准化管理接轨打下基础。

第一阶段抓宣传教育。先由市经委举办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宣讲《工作规范》,然后由企业厂长经理向本企业班组长以上干部进行宣讲。第二阶段抓组织建设。全市建立市、行业和大中型企业等三级安全评价组织,市经委对安评员再作专门的工作培训。第三阶段责任分解。由各企业的安评组将《工作规范》的内容按各自分管的业务范围、工作岗位逐条分解到各职能处室、车间、班组和个人,进行安全责任制度的再落实。

抓试点工作。为了更好地实施《工作规范》,某市在做好面上工作的基础上,确定了涉及化工、轻工、纺织和交通运输等4个行业的48家企业作为试点,着重抓评价与整改。

要求每个试点企业的安评组逐条对照《工作规范》进行自评。企业安评组将自评结果写成报告上报行业安评组。行业安评组进一步论证评价后,授予相应等级并报市安评组。市安评组组织抽评,最后确定企业授予的等级,并一年一考评。对被各级安评组评为B级以下的企业,要求查清危险源,并建立危险源档案,提出整改措施,分别报行业安评组和市安评组备案,隔年再进行评价。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工业企业的安全问题逐渐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焦点之一。鉴于此,本文选择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问题为研究对象,针对规范化管理方面的具体问题进行了分析与阐述。文章中所提出的相关观点和方法还需要在生产管理实践中不断的改进和完善。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为工业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实践提供一些指导,同时对于相关领域的其他研究也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1]岳 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更要注重安全生产,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12.03(增刊)

[2]刘 潜等著,从劳动保护工作到安全科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

[1]交通运输部全面推进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访交通运输部安全监督司司长王金付.交通标准化,2012.14

12.饲料质量安全管理规范 篇十二

第一条为规范饲料企业生产行为, 保障饲料产品质量安全, 根据《饲料和饲料添加剂管理条例》, 制定本规范。

第二条本规范适用于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配合饲料和精料补充料生产企业 (以下简称企业) 。

第三条企业应当按照本规范的要求组织生产, 实现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控制。

第四条企业应当及时收集、整理、记录本规范执行情况和生产经营状况, 认真履行年度备案和饲料统计义务。

有委托生产行为的, 委托方和受托方应当分别向所在地省级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备案。

第五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饲料管理部门应当制定年度监督检查计划, 对企业实施本规范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章原料采购与管理

第六条企业应当加强对饲料原料、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和浓缩饲料 (以下简称原料) 的采购管理, 全面评估原料生产企业和经销商 (以下简称供应商) 的资质和产品质量保障能力, 建立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 编制合格供应商名录, 填写并保存供应商评价记录:

(一) 供应商评价和再评价制度应当规定供应商评价及再评价流程、评价内容、评价标准、评价记录等内容;

(二) 从原料生产企业采购的, 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生产企业名称及生产地址、联系方式、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评价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 、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三) 从原料经销商采购的, 供应商评价记录应当包括经销商名称及注册地址、联系方式、营业执照注册号、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评价内容、评价结论、评价日期、评价人等信息;

(四) 合格供应商名录应当包括供应商的名称、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供应商为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生产企业时填写) 、评价日期等信息。

企业统一采购原料供分支机构使用的, 分支机构应当复制、保存前款规定的合格供应商名录和供应商评价记录。

第七条企业应当建立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和原料验收标准, 逐批对采购的原料进行查验或者检验:

(一) 原料采购验收制度应当规定采购验收流程、查验要求、检验要求、原料验收标准、不合格原料处置、查验记录等内容;

(二) 原料验收标准应当规定原料的通用名称、主成分指标验收值、卫生指标验收值等内容, 卫生指标验收值应当符合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行业标准的规定;

(三) 企业采购实施行政许可的国产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 应当逐批查验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填写并保存查验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查验内容、查验结果、查验人等信息;无许可证明文件编号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的, 或者经查验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不实的, 不得接收、使用;

(四) 企业采购实施登记或者注册管理的进口单一饲料、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浓缩饲料的, 应当逐批查验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 填写并保存查验记录;查验记录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生产企业、生产日期、查验内容、查验结果、查验人等信息;无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的, 或者经查验进口许可证明文件编号不实的, 不得接收、使用;

(五) 企业采购不需行政许可的原料的, 应当依据原料验收标准逐批查验供应商提供的该批原料的质量检验报告;无质量检验报告的, 企业应当逐批对原料的主成分指标进行自行检验或者委托检验;不符合原料验收标准的, 不得接收、使用;原料质量检验报告、自行检验结果、委托检验报告应当归档保存;

(六) 企业应当每3个月至少选择5种原料, 自行或者委托有资质的机构对其主要卫生指标进行检测, 根据检测结果进行原料安全性评价, 保存检测结果和评价报告;委托检测的, 应当索取并保存受委托检测机构的计量认证或者实验室认可证书及附表复印件。

第八条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原料进货台账, 进货台账应当包括原料通用名称及商品名称、生产企业或者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产地、数量、生产日期、保质期、查验或者检验信息、进货日期、经办人等信息。

进货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九条企业应当建立原料仓储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一) 原料仓储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库位规划、堆放方式、垛位标识、库房盘点、环境要求、虫鼠防范、库房安全、出入库记录等内容;

(二) 出入库记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包装规格、生产日期、供应商简称或者代码、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等信息。

第十条企业应当按照“一垛一卡”的原则对原料实施垛位标识卡管理, 垛位标识卡应当标明原料名称、供应商简称或者代码、垛位总量、已用数量、检验状态等信息。

第十一条企业应当对维生素、微生物和酶制剂等热敏物质的贮存温度进行监控, 填写并保存温度监控记录。监控记录应当包括设定温度、实际温度、监控时间、记录人等信息。

监控中发现实际温度超出设定温度范围的, 应当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处置。

第十二条按危险化学品管理的亚硒酸钠等饲料添加剂的贮存间或者贮存柜应当设立清晰的警示标识, 采用双人双锁管理。

第十三条企业应当根据原料种类、库存时间、保质期、气候变化等因素建立长期库存原料质量监控制度, 填写并保存监控记录:

(一) 质量监控制度应当规定监控方式、监控内容、监控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监控记录等内容;

(二) 监控记录应当包括原料名称、监控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监控日期、监控人等信息。

第三章生产过程控制

第十四条企业应当制定工艺设计文件, 设定生产工艺参数。工艺设计文件应当包括生产工艺流程图、工艺说明和生产设备清单等内容。生产工艺应当至少设定以下参数:粉碎工艺设定筛片孔径, 混合工艺设定混合时间, 制粒工艺设定调质温度、蒸汽压力、环模规格、环模长径比、分级筛筛网孔径, 膨化工艺设定调质温度、模板孔径。

第十五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工艺流程, 制定以下主要作业岗位操作规程:

(一) 小料 (指生产过程中, 将微量添加的原料预先进行配料或者配料混合后获得的中间产品) 配料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小料原料的领取与核实、小料原料的放置与标识、称重电子秤校准与核查、现场清洁卫生、小料原料领取记录、小料配料记录等内容;

(二) 小料预混合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载体或者稀释剂领取、投料顺序、预混合时间、预混合产品分装与标识、现场清洁卫生、小料预混合记录等内容;

(三) 小料投料与复核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小料投放指令、小料复核、现场清洁卫生、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等内容;

(四) 大料投料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投料指令、垛位取料、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大料投料记录等内容;

(五) 粉碎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筛片锤片检查与更换、粉碎粒度、粉碎料入仓检查、喂料器和磁选设备清理、粉碎作业记录等内容;

(六) 中控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微机配料软件启动与配方核对、混合时间设置、配料误差核查、进仓原料核实、中控作业记录等内容;

(七) 制粒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环模与分级筛网更换、破碎机轧距调节、制粒机润滑、调质参数监视、设备 (制粒室、调质器、冷却器) 清理、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制粒作业记录等内容;

(八) 膨化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设备开启与关闭原则、调质参数监视、设备 (膨化室、调质器、冷却器、干燥器) 清理、感官检查、现场清洁卫生、膨化作业记录等内容;

(九) 包装岗位操作规程, 规定标签与包装袋领取、标签与包装袋核对、感官检查、包重校验、现场清洁卫生、包装作业记录等内容;

(十) 生产线清洗操作规程, 规定清洗原则、清洗实施与效果评价、清洗料的放置与标识、清洗料使用、生产线清洗记录等内容。

第十六条企业应当根据实际工艺流程, 制定生产记录表单, 填写并保存相关记录:

(一) 小料原料领取记录, 包括小料原料名称、领用数量、领取时间、领取人等信息;

(二) 小料配料记录, 包括小料名称、理论值、实际称重值、配料数量、作业时间、配料人等信息;

(三) 小料预混合记录, 包括小料名称、重量、批次、混合时间、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四) 小料投料与复核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接收批数、投料批数、重量复核、剩余批数、作业时间、投料人等信息;

(五) 大料投料记录, 包括大料名称、投料数量、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投料人等信息;

(六) 粉碎作业记录, 包括物料名称、粉碎机号、筛片规格、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七) 大料配料记录, 包括配方编号、大料名称、配料仓号、理论值、实际值、作业时间、配料人等信息;

(八) 中控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配方编号、清洗料、理论产量、成品仓号、洗仓情况、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九) 制粒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制粒机号、制粒仓号、调质温度、蒸汽压力、环模孔径、环模长径比、分级筛筛网孔径、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 膨化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调质温度、模板孔径、膨化温度、感官检查、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一) 包装作业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实际产量、包装规格、包数、感官检查、头尾包数量、作业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十二) 标签领用记录, 包括产品名称、领用数量、班次用量、损毁数量、剩余数量、领取时间、领用人等信息;

(十三) 生产线清洗记录, 包括班次、清洗料名称、清洗料重量、清洗过程描述、作业时间、清洗人等信息;

(十四) 清洗料使用记录, 包括清洗料名称、生产班次、清洗料使用情况描述、使用时间、操作人等信息。

第十七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生产过程中的交叉污染:

(一) 按照“无药物的在先、有药物的在后”原则制定生产计划;

(二) 生产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后, 生产不含药物饲料添加剂或者改变所用药物饲料添加剂品种的产品的, 应当对生产线进行清洗;清洗料回用的, 应当明确标识并回置于同品种产品中;

(三) 盛放饲料添加剂、药物饲料添加剂、添加剂预混合饲料、含有药物饲料添加剂的产品及其中间产品的器具或者包装物应当明确标识, 不得交叉混用;

(四) 设备应当定期清理, 及时清除残存料、粉尘积垢等残留物。

第十八条企业应当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外来污染:

(一) 生产车间应当配备防鼠、防鸟等设施, 地面平整, 无污垢积存;

(二) 生产现场的原料、中间产品、返工料、清洗料、不合格品等应当分类存放, 清晰标识;

(三) 保持生产现场清洁, 及时清理杂物;

(四) 按照产品说明书规范使用润滑油、清洗剂;

(五) 不得使用易碎、易断裂、易生锈的器具作为称量或者盛放用具;

(六) 不得在饲料生产过程中进行维修、焊接、气割等作业。

第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配方管理制度, 规定配方的设计、审核、批准、更改、传递、使用等内容。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标签管理制度, 规定标签的设计、审核、保管、使用、销毁等内容。产品标签应当专库 (柜) 存放, 专人管理。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对生产配方中添加比例小于0.2%的原料进行预混合。

第二十二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混合均匀度要求, 确定产品的最佳混合时间, 填写并保存最佳混合时间实验记录。实验记录应当包括混合机编号、混合物料名称、混合次数、混合时间、检验结果、最佳混合时间、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

企业应当每6个月按照产品类别 (添加剂预混合饲料、配合饲料、浓缩饲料、精料补充料) 进行至少1次混合均匀度验证, 填写并保存混合均匀度验证记录。验证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混合机编号、混合时间、检验方法、检验结果、验证结论、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混合机发生故障经修复投入生产前, 应当按照前款规定进行混合均匀度验证。

第二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和档案, 制定粉碎机、混合机、制粒机、膨化机、空气压缩机等关键设备操作规程, 填写并保存维护保养记录和维修记录:

(一) 生产设备管理制度应当规定采购与验收、档案管理、使用操作、维护保养、备品备件管理、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

(二) 设备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开机前准备、启动与关闭、操作步骤、关机后整理、日常维护保养等内容;

(三) 维护保养记录应当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保养项目、保养日期、保养人等信息;

(四) 维修记录应当包括设备名称、设备编号、维修部位、故障描述、维修方式及效果、维修日期、维修人等信息;

(五) 关键设备应当实行“一机一档”管理, 档案包括基本信息表 (名称、编号、规格型号、制造厂家、联系方式、安装日期、投入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书、操作规程、维护保养记录、维修记录等内容。

第二十四条企业应当严格执行国家安全生产相关法律法规。

生产设备、辅助系统应当处于正常工作状态;锅炉、压力容器等特种设备应当通过安全检查;计量秤、地磅、压力表等测量设备应当定期检定或者校验。

第四章产品质量控制

第二十五条企业应当建立现场质量巡查制度, 填写并保存现场质量巡查记录:

(一) 现场质量巡查制度应当规定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巡查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巡查记录等内容;

(二) 现场质量巡查记录应当包括巡查位点、巡查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巡查时间、巡查人等信息。

第二十六条企业应当建立检验管理制度, 规定人员资质与职责、样品抽取与检验、检验结果判定、检验报告编制与审核、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签发等内容。

第二十七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质量标准实施出厂检验, 填写并保存产品出厂检验记录;检验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或者编号、检验项目、检验方法、计算公式中符号的含义和数值、检验结果、检验日期、检验人等信息。

产品出厂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八条企业应当每周从其生产的产品中至少抽取5个批次的产品自行检验下列主成分指标:

(一) 维生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

(二) 微量元素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微量元素;

(三) 复合预混合饲料:两种以上维生素和两种以上微量元素;

(四) 浓缩饲料、配合饲料、精料补充料:粗蛋白质、粗灰分、钙、总磷。

主成分指标检验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二十九条企业应当根据仪器设备配置情况, 建立分析天平、高温炉、干燥箱、酸度计、分光光度计、高效液相色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等主要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和档案, 填写并保存仪器设备使用记录:

(一) 仪器设备操作规程应当规定开机前准备、开机顺序、操作步骤、关机顺序、关机后整理、日常维护、使用记录等内容;

(二) 仪器设备使用记录应当包括仪器设备名称、型号或者编号、使用日期、样品名称或者编号、检验项目、开始时间、完毕时间、仪器设备运行前后状态、使用人等信息;

(三) 仪器设备应当实行“一机一档”管理, 档案包括仪器基本信息表 (名称、编号、型号、制造厂家、联系方式、安装日期、投入使用日期) 、使用说明书、购置合同、操作规程、使用记录等内容。

第三十条企业应当建立化学试剂和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 规定采购、贮存要求、出入库、使用、处理等内容。化学试剂、危险化学品以及试验溶液的使用, 应当遵循G B/T 601、G B/T 602、G B/T603以及检验方法标准的要求。

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危险化学品出入库记录, 记录应当包括危险化学品名称、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保管人等信息。

第三十一条企业应当每年选择5个检验项目, 采取以下一项或者多项措施进行检验能力验证, 对验证结果进行评价并编制评价报告:

(一) 同具有法定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验比对;

(二) 利用购买的标准物质或者高纯度化学试剂进行检验验证;

(三) 在实验室内部进行不同人员、不同仪器的检验比对;

(四) 对曾经检验过的留存样品进行再检验;

(五) 利用检验质量控制图等数理统计手段识别异常数据。

第三十二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留样观察制度, 对每批次产品实施留样观察, 填写并保存留样观察记录:

(一) 留样观察制度应当规定留样数量、留样标识、贮存环境、观察内容、观察频次、异常情况界定、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到期样品处理、留样观察记录等内容;

(二) 留样观察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或者编号、生产日期或者批号、保质截止日期、观察内容、异常情况描述、处置方式、处置结果、观察日期、观察人等信息。

留样保存时间应当超过产品保质期1个月。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不合格品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不合格品处置记录:

(一) 不合格品管理制度应当规定不合格品的界定、标识、贮存、处置方式、处置权限、处置记录等内容;

(二) 不合格品处置记录应当包括不合格品的名称、数量、不合格原因、处置方式、处置结果、处置日期、处置人等信息。

第五章产品贮存与运输

第三十四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仓储管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出入库记录:

(一) 仓储管理制度应当规定库位规划、堆放方式、垛位标识、库房盘点、环境要求、虫鼠防范、库房安全、出入库记录等内容;

(二) 出入库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规格或者等级、生产日期、入库数量和日期、出库数量和日期、库存数量、保管人等信息;

(三) 不同产品的垛位之间应当保持适当距离;

(四) 不合格产品和过期产品应当隔离存放并有清晰标识。

第三十五条企业应当在产品装车前对运输车辆的安全、卫生状况实施检查。

第三十六条企业使用罐装车运输产品的, 应当专车专用, 并随车附具产品标签和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

装运不同产品时, 应当对罐体进行清理。

第三十七条企业应当填写并保存产品销售台账。销售台账应当包括产品的名称、数量、生产日期、生产批次、质量检验信息、购货者名称及其联系方式、销售日期等信息。

销售台账保存期限不得少于2年。

第六章产品投诉与召回

第三十八条企业应当建立客户投诉处理制度, 填写并保存客户投诉处理记录:

(一) 投诉处理制度应当规定投诉受理、处理方法、处理权限、投诉处理记录等内容;

(二) 投诉处理记录应当包括投诉日期、投诉人姓名和地址、产品名称、生产日期、投诉内容、处理结果、处理日期、处理人等信息。

第三十九条企业应当建立产品召回制度, 填写并保存召回记录:

(一) 召回制度应当规定召回流程、召回产品的标识和贮存、召回记录等内容;

(二) 召回记录应当包括产品名称、召回产品使用者、召回数量、召回日期等信息。

企业应当每年至少进行1次产品召回模拟演练, 综合评估演练结果并编制模拟演练总结报告。

第四十条企业应当在饲料管理部门的监督下对召回产品进行无害化处理或者销毁, 填写并保存召回产品处置记录。处置记录应当包括处置产品名称、数量、处置方式、处置日期、处置人、监督人等信息。

第七章培训、卫生和记录管理

第四十一条企业应当建立人员培训制度, 制定年度培训计划, 每年对员工进行至少2次饲料质量安全知识培训, 填写并保存培训记录:

(一) 人员培训制度应当规定培训范围、培训内容、培训方式、考核方式、效果评价、培训记录等内容;

(二) 培训记录应当包括培训对象、内容、师资、日期、地点、考核方式、考核结果等信息。

第四十二条厂区环境卫生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四十三条企业应当建立记录管理制度, 规定记录表单的编制、格式、编号、审批、印发、修订、填写、存档、保存期限等内容。

除本规范中明确规定保存期限的记录外, 其他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1年。

第八章附则

上一篇:河北科技大学旅游专业下一篇:望月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