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2024-09-06

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精选7篇)

1.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一

第23课 祖国统一的历史潮流 岳麓版教案2009版 点击数: 178 【字体:小 大】 【收藏】 【查看评论】 接收回传 [课标导航] 简述“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认识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复兴的重大历史意义。

[分解课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国两制”理论形成的过程和含义;

2、掌握“一国两制”在香港和澳门的实践过程及意义;

3、熟悉改革开放以来两岸关系新发展的表现;

4、探讨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及重大历史意义。

二、过程与方法:

1、联系港、澳、台问题的历史由来与香港问题的解决理解“一国两制”构想的科学性与实践的可行性;

2、联系台湾问题的现状掌握中共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立场。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增强“一个中国”的观念,提高维护祖国统一,坚决反对分裂祖国的意识。[重点]“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过程及其含义;香港、澳门的顺利回归 [难点]统一台湾存在的阻力;台湾顺利统一的方法 [自主天地]

一、“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史料链接]“一国两制”最初是针对台湾问题而提出来的,根本目的是为了和平统一祖国。那你了解台湾的历史吗?

(1)元朝:设澎湖巡检司,管辖台湾澎湖等岛屿,台湾正式归属中央政权;(2)1662年:郑成功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

(3)1684年:清政府在台湾设立了台湾府,隶属福建省;(4)1885年:中法战争后在台湾设立行省;(5)1895年:通过《马关条约》日本强占台湾;(6)1943年:《开罗宣言》规定日本把台湾归还中国,抗日战争胜利后回归祖国;(7)1949年:蒋介石逃往台湾,海峡两岸再度分离。

(一)形成过程:

1、雏形: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毛泽东、周恩来提出“和平解决台湾问题”的设想——除外交外,台湾一切事物都有蒋介石全权处理,后者还可以派人参加中央政府;

2、基础;1981年9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叶剑英发表谈话,具体阐述了和平统一祖国的“九条方针” ——国家统一后,台湾可作为特别行政区,享有高度的自 治权,并可保留军队,中央政府不干预台湾地方事务;台湾现行社会、经济制度不变,同外国的经济文化关系不变等等。这些原则后来称为“一国两制”构想的基本内容;

3、形成:80年代以后,邓小平全面阐述了“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深刻含义——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国家的主体实行社会主义制度,台湾、香港、澳门保持原有的资本主义制度长期不变,两种制度长期共存,这是实现祖国统一的必经之路;

4、宪法保证:1982年12月,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通过了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31条规定——国家在必要时得设立特别行政区。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

5、成为方针:1984年,“一国两制”方针在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上通过,正式成为实现祖国统一大业的指导方针。

[注解]特别行政区:是我国的地方行政区域,它享有其他省、市、自治区所没有的高度的自治权,但不是完全自治。特别行政区除外交和国防事务属中央人民政府管理外,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司法权和终审权,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

问题探究1:为什么 “一国两制”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原因:(1)“一国两制”是我们党和政府根据实事求是的原则提出的,符合中国的实际,是我国实现祖国和平统一的基本方针;

(2)用“一国两制”的办法和平解决,可以避免战乱带来的社会动荡,符合人民的愿望;(3)“一国两制”既可以确保港、澳、台地区的稳定、繁荣和发展,又有利于促进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总之,“一国两制”是顺应时代潮流,有益于人民,有功于民族的正确方针,是实现祖国统一的最佳选择。

(二)实践——香港澳门回归祖国

[历史回顾]香港问题的由来是怎样的?

①香港岛:1842年《南京条约》中被割占;②九龙司:1860年《北京条约》中被割占;③新界:1898年《中英展拓界址专条》中被租借。

1、香港、澳门回归祖国的条件:

①物质: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不断提高; ②理论:“一国两制”构想和各项具体方针政策的完善,为解决香港、澳门问题指明方向;

2、香港回归:

(1)过程:①提出方案:1982年9月,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中国正式提出以“一国两制”方案收回香港;

②签署声明:1984年12月,中英两国政府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中国将于1997年7月1日对香港恢复行使主权,英国政府届时将把香港交还中国;

③恢复主权:1997年7月1日零时,中国政府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同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驻军法》正式生效。

(2)意义:①香港的回归洗刷了中华民族的百年耻辱,翻开了香港历史新的一页,中华民族在祖国统一大业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②香港的回归为澳门问题的解决提供了成功的范例。

3、澳门回归的过程:

①1987年4月,中葡双方在北京正式签署了《关于澳门问题的联合声明》; ②1999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祖国怀抱。

4、香港、澳门回归的历史意义

(1)对中国:①洗雪百年国耻,提高国际地位;②开创港澳和内地共同发展繁荣的新纪元;③标志着祖国统一大业迈出了重要一步;④证明了一国两制的正确性,为祖国的完全统一提供了成功典范。

(2)对世界:标志着中国人民为世界的和平、发展和进步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创造了用和平方式解决国与国之间历史问题的成功范例;

问题探究2:同是“一国两制”,政府在港澳和台湾的具体应用上有什么不同?

——除了享有香港、澳门拥有的一切权力之外,台湾还可以保留军队,但不应对大陆形成威胁。

问题探究3:为什么我们党和政府始终把解决台湾问题当作头等大事来抓?

重要性:①解决台湾问题,完成祖国统一大业,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全体中国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维护国家主权和民族尊严的重大原则问题;

②解决台湾问题有利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稳定、发展和繁荣;

③解决台湾问题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和发展。

紧迫性:①国际敌对势力对我国的敌视、颠覆活动仍然存在,不断插手台湾事务;

②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日益发展,企图分裂国家。

△国际敌对势力和台湾岛内的台 独势力是台湾统一的两大障碍。

二、海峡两岸关系的新发展

1、文革结束后,祖国大陆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台湾问题的解决提上了议事日程; 2、1979年元旦,国防部长徐向前宣布停止炮击金门,实现两岸30年来的真正停火; 3、80年代以来,海峡两岸通邮、通航、通商的限制逐渐放宽,台湾民间回内地探亲、观光、投资经商、文化交流等活动不断加强;

4、两岸还以民间团体对话的形式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接触与会谈,并于1992年在“海峡两岸均坚持一个中国原则”这一重大问题上达成共识; 5、1995年,江泽民主席发表《为促进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而继续奋斗》的讲话,就进一步发展两岸关系、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提出八项主张;

△八项主张核心内容:①强调“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是实现和平统一的基础和前提; ②努力实现和平统一,但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

△意义:体现了党和政府发展两岸关系、促进祖国统一的决心和诚意,是解决台湾问题的纲领性文件。6、2002年,中共十六大关于台湾问题的内容:

①强调“一国两制”是两岸统一的最佳方式;

②呼吁在一个中国的前提下,两岸暂时搁置某些政治争议,仅在恢复对话;

③郑重声明:维护祖国统一事关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中国人民将义无反顾地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决不允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把台湾从中国分割出去。注:其中斜体加黑部分为记忆方法,要求学生了解、能大致复述即可。

[各抒己见]依据以上内容,你认为台湾如何才能顺利回归?实现祖国完全统一对中华民族的复兴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答案要点:

1、方式:由学生各抒己见,注意强调“一个中国“立场;

2、意义:①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儿女的共同心愿,是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所在,是中华民族振兴的根本基础,没有祖国的完全统一就没有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振兴。②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不可分割。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中国人民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突出标志,是民族复兴和国际地位的重要标志。

[时政要闻]2005年4月2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中国国民党主席连战。两人的这次握手,是时隔60年两党最高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

[思维拓展]你认为国共两党60年后能够再度握手的原因和条件是什么?你从这次历史性的握手中能得出什么认识?

条件:①和平和发展已经成为世界的主题;

②祖国统一是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人民渴望和平统一;

③祖国大陆经济政治发展迅速,国际地位提高;

④改革开放以来两岸经济文化交流加强,联系日益密切;

⑤“一国两制”政策的提出,并在香港、澳门成功实践。认识:①祖国统一是海峡两岸人民的共同愿望,是民心所向、大势所趋;

②中国统一是中国人自己的事情,我们必须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团结一致、共同排除外国干涉势力的阻挠,早日实现祖国统一;

③台 独势力猖獗,决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统一;

④国共两党“合则两利,分则两伤”。

2.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二

本文以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第4课《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研究性备课活动为例,分析不同教师PCK的具体表现,试图探讨其积累、形成、转变与发展的途径,为探索教师专业成长提供视角。三位参与集体备课的教师情况见表1:

一、关于学科内容知识

教师的学科内容知识主要包括学科“统领性观念”以及课程和教材的知识。一方面,教师应充分理解高中历史学科的性质,形成教学决策中的“观念地图”;另一方面,教师应具备对高中历史学科和特定教学主题的课程设计知识,准确定位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通过恰当的选择和开发,为学习过程提供结构化组织和合理呈现的课程资源。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科内容知识”的探讨一般应包括:本节课的主题是什么?该主题包含哪些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其中核心知识、核心概念是什么?本节课中对学生来说最有价值的教学内容是什么?是否需要对教材进行重组、补充或替换素材?等等。

讨论1:如何确定本课的教学内容?

教师C:我拟定的本课教学内容主要有:废行省,设三司;胡惟庸案;废丞相,权分六部;内阁制的创立与发展;清初政治制度的变化;军机处的设置;明清加强君主专制对中国社会的影响。其中重点解决“明朝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置”和“君主专制强化所带来的影响”这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余知识点相对淡化处理。

教师B:有道理。本课以明清时期中央机构的演变为编写主线,我认为需整体把握教材,突出“一个主题” (君主专制的加强)、讲好两大问题 (明初废除丞相制度,设立内阁;清朝军机处的设立)。

教师A:从课标要求来看,“内阁”和“军机处”两个知识点属于识记层次,“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属于理解层次,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关系呢?

教师C:我觉得教材叙述得还是比较清楚的,从胡惟庸案可以得出废除丞相制度的缘由,以明太祖决断政务“力不从心”来体会设置内阁的必要性,再由内阁的职能和地位来辨别其与丞相的差异性,依据这样的线索可以说明明朝君主专制的强化。教材关于“军机处的设置”就更为清晰了,特别是P18第三自然段非常明确地指出了其影响。

教师B:关于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影响,本课教材着墨不多,主要是避免和初中教材的简单重复。我们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回顾初中已学知识,从积极性和消极性两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教师A:我的疑问有两点———如C所说,理清了教材知识,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概括出明清君主专制加强的影响吗?如B所说,联系了初中知识,学生就疏通了史实与史论间的逻辑关系吗?本单元除第1课介绍的是早期政治制度,其余三课都是围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铺陈,这也是本单元的重心所在。第2、3两节课都是从“强化君主专制”和“加强中央集权”两个角度展开阐述,第4课却对“加强中央集权”避而不谈,并不妥当。我认为需要将“认识中央集权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补充进教学内容,这不仅更完整地体现了单元要旨,同时也是对现实的观照。具体来说,首先要用好教材P16“历史纵横”,理清“废除行省,三司分权”的重要性;其次是引入人民版教材中的有关素材,如“密折奏事”可以说明清代如何加强中央集权、提高行政效率,“清朝的边疆政策”则对巩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具有重大意义。

教师C关注到了教材中的重要知识点,也注意到课标对于不同知识的能级要求;教师B能跳出本课,从单元角度来整体把握,并考虑与初中知识进行衔接。但是他们都过分依赖教材,视高中历史课程为静态的事实知识的集合,并未把基座的教学知识转换成基顶的学科教学知识,教学效果定会受到很大的制约。教师A的学科“统领性观念”明显胜出一筹,能够以自下而上的视角,考虑课程学习者接受的知识,关注学生“学什么”和“为什么学”的问题,从而在充分理解历史知识、历史概念及历史概念之间关系的基础上把握高中历史课程结构,为后续的教学行为奠定良好的基石。这说明教师对中学历史知识体系、历史课程标准、历史学科中的核心观念以及蕴含其中的显性与隐性价值等方面的理解会随着教学经验的积累而逐步加深。

二、关于教学策略知识

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指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特定内容的知识,主要包括譬喻、类推、举例说明、活动、作业、范例等。教学策略与具体的教学情境和特定的教学内容相联系,它帮助教师选择恰当的呈现形式,通过必要的教学活动让学生理解内容。研究性备课中“关于教学策略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关于本课题已有的知识与概念是什么?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习惯呈现何种特征?促使学生达成学习目标的关键性认知环节是什么?学生活动设计是否符合学科知识逻辑和学生认知逻辑?等等。

讨论2:如何指导学生认识“明朝内阁的设置”?

教师C:我的思路是先让学生自学教材,初步了解相关知识;再以PPT呈现该历史概念的知识要素,供学生理解、消化和吸收。具体见表2:

教师A:明朝内阁设置不仅是本课重点,也是难点。如果我们教者提炼教材知识让学生去识记,学生将不求甚解,主要依靠记忆去掌握知识,这是好心办坏事。

教师B:难点知识的掌握应该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我同意A的观点。我认为一要讲清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如“票拟”、“批红”是怎么回事;二要讲清内阁制与宰相制的不同点,使学生明白内阁权力对专制皇权的依附。

教师A:B所说的两点确实很有必要,但不能由教者“讲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习的过程应是学生自主建构知识结构的过程,而不是教者将知识经验直接提供给学生的过程。教者的职责是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出发,分解复杂的学习任务,为学生的自主建构提供必要的概念框架。基于此,我的设计思路如下,供你们参考:

活动一:学生自主学习,初步掌握明朝内阁制度的有关知识。

问题:阅读课本P17页正文部分第一自然段,指出明太祖设置殿阁大学士的原因及其职责,梳理内阁制度建立、发展的过程。

活动二:组内合作探究,探讨内阁权力运行机制。

节选赵彦昌、徐燕燕所著《票拟批红制度考》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上述材料,概括并简评内阁权力的运行机制。

活动三:组内合作探究,评价明朝内阁制度。

节选徐晓全《中国古代皇权与相权之争及其对制度变迁的影响》有关论述。 (略)

问题: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明朝内阁的特点并评价该制度。

基于建构主义的课堂教学策略应当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以自主学习、交流共享的形式还给学生的学习时间;以尝试成功、经受挫折的历练还给学生的学习机会;以独特感悟、自由表达的平台还原学生的个性差异。C教师局限于基本史实的浅层掌握和被动识记,既无法突破本课的重难点更谈不上培养学生的能力。B教师则偏重于教者的讲授,课堂教学环境封闭、保守,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受应有的尊重。A教师遵循“先学后教,以学定教”的基本原则,依据课程标准将教学内容转化为一组组面向全体学生的序列性问题,材料情境贴切适度,问题设计科学严密,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充分重视学生的自主参与意识和合作精神,有助于促进个性与群性的共同发展。

三、关于学生的知识

教师关于学生的知识主要包括对学生的气质特点、学生的先行知识和能力状态、学生易犯错误及产生错误的原因等方面的了解以及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转变错误概念的方法等。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生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学生学习本课题的基础是什么(包括知识、经验、认识等,即已经拥有的“前概念”)?学生可能出现的学习习惯如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 (指困难、障碍)?等等。

讨论3:如何诊断和矫治高一新生的学习习惯?

教师C:高一新生已经适应了初中阶段的教师讲授法,“听、记、划、读、练”是他们主要的学习方式,初高中学习方式的衔接与转化对他们来说非一日之功。所以我认为当前还是通过教师的讲授来梳理教材知识、形成历史认识,让学生先进行知识积累,再逐步改进学习方法。

教师B:存在的并非就是合理的,正因为初中阶段简单粗放、陈旧落后的教学行为严重制约了学生能力的提升,才要求我们高中教师必须尽快地实施科学有效的教学行为,来促使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根本性的变革。尽管这并非一日之功,但早一日实施就会早一日见成效。

教师C:我对高一新生的了解主要通过以下方式进行:谈,与学生交流,与家长对话;看,从细节入手全方位关注学生的言谈举止;问,采取问卷调查的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方式、认知等;测,通过适切多元的测试手段来判断学生的认知水平。其后应循序渐进地采取“滴灌”的形式进行个性化矫治。

“儿童智力发展的研究突出了这个事实:在发展的整个阶段,儿童都有他自己的观察世界和解释世界的独特方式。”教师的任务就是“按照这个年龄儿童观察事物的方式去阐述那门学科的结构。”如果在研究性备课中缺失了对学情的分析,将无法确定最佳教学起点,课堂教学的针对性和适切性都将无从谈起,预设教学目标的达成也必定是镜花水月。教师C基于其相对滞后的教学理念,对学情的分析不准确不科学。教师B意识到传统教学方式的严重弊端,认识到促进学生学习方式改变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但是分析学情泛泛而谈、大而无当。教师A力求以数据分析加模糊分析的方式从学习能力、学习风格、学习意愿、学习步调等多个维度把握学生的学习起点状态和潜在状态,易于将原来过于统一、固化的单一性教学目标和要求设计转变为因人而异、可供学生自主选择的弹性目标和要求,以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

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是指教师基于形成教与学过程的社会、政治、文化等外在环境,在课堂教学中营造必要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求知心理,参与对所学知识的探索、发现和认识过程的知识。研究性备课中“关于学习情境的知识”的探讨主要有:创设和呈现学习情境的出发点是立足于教还是立足于学?学习情境一般从何而来?设置学习情境的关键之处是什么?如何处理好设置学习情境与完成课时内教学任务的关系?学习情境如何具备生活性、情感性?等等。

讨论4:如何创设学习情境导入新课?

教师C:我班学生基础较薄弱,常常是前学后忘。为了温故知新,我设置表格整合秦朝以来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有关内容供学生回顾总结 (见表3),然后提问:为什么说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明清时期达到了顶峰?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这一问题。

教师B:我准备以《凤阳花鼓》唱词片段“说凤阳,道凤阳,凤阳是个好地方,自从出了朱皇帝,十年倒有九年荒。”作铺垫,然后提问学生:“朱皇帝是谁?安徽凤阳自从出了朱皇帝后,非但没有呈现出富贵吉祥之兆,反而十年九荒,这是怎么回事呢?朱皇帝究竟是一位什么样的皇帝呢?”通过这些问题引发学生的兴趣,进入本课的学习。

教师A:我的导入设计是这样的:先引用历史学家吴晗在《朱元璋》一书中对我国古代君臣关系的描述:“在宋以前有三公坐而论道的说法,贾谊和汉文帝谈话,不觉膝之前席,可见不但三公,连小官见皇帝都是坐着的。唐初的裴寂甚至和唐高祖共坐御榻,十八学士在唐太宗面前也都有坐处。到宋朝便不然了。从太祖以后,大臣上朝在皇帝面前无坐处,一坐群站,三公群卿立而奏事了。到明代,不但不许坐,站着都不行,得跪着说话了。从坐而站而跪,说明了三个时期的君臣之间的关系,也说明了士大夫地位的下降。”同时出示《两汉以来大臣上朝礼仪变化示意图》(如下):

再通过提问学生,解决如下问题来切入本课题:

1. 结合图片思考:图中所示三个时期大臣上朝礼仪有何变化? (坐而上朝→立而上朝→跪而上朝)

2. 联系所学知识分析这种变化说明的本质问题是什么? (大臣地位逐渐下降,皇权逐渐增强)

学习情境要促进学生智力活动的展开,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关键是要提供学生感兴趣的问题。因此,悬疑性是有效学习情境的根本特征。教师C的设计回溯了知识产生的过程,如果处理得当应该有助学生理解教学内容,发展思维能力;但是教师最后用传统的提问方式取代对学习情境的阅读,问题针对于课本显性知识,致力于答案的得到,却没有依托完整的学习情境指向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B的设计从表象来看引用素材新颖、所提问题具有一定的悬疑性,但是最大的缺陷是创设的学习情境与本课教学内容严重脱节,即“文不对题”。教师A则以文字材料和图片材料共同构成完整具体的学习情境,所提问题与之高度依存,学生需身体力行地去追问和求解方能真正理解知识的深刻意义,并获得情感体验。

“PCKg的四种成分是相互关联、整合在一起的一个融合体,这四种要素的整合过程就是个体观念变化、整合最终形成学科教学认知的过程。”有研究数据表明,视“有组织的专业活动”为发展自身PCK的“很重要”和“重要”方式的教师占到了83.3%。教学共同体成员以研究性备课为平台,通过对话交流、备课磨课、观摩点评、合作教研等形成合作、分享、共赢的教师文化,利于他们广泛接触各种教育观念,并对其进行理解、分析、判断与整合,必然能促进他们更好地完善自己的学科教学认知。从这一角度来说,教师应秉持“内生”理念,逐渐实现由“被培训者”向“反思者、”“研究者”、“自我更新者”的角色转换,成为自身专业发展的主人。

参考文献

[1]冯茁,曲铁华.从PCK到PCKg:教师专业发展的新转向[J].外国教育研究,2006(12):58~63.

[2]汤杰英,周兢,韩春红.学科教学知识构成的厘清及对教师教育的启示[J].教育科学,2012(5):37~42.

[3]布鲁纳.教育过程[M].北京: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19.

3.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第4课教案 篇三

一、基本知识

以皇权为核心的政治体制的出现

三省六部制的确立及演变

丞相制度的废除

明朝的内阁 清朝的军机处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学习本课,引导学生了解古代政治的多样性,认识到中国古代经历了漫长的专制社会,进一步了解中国国情,增强对民族、国家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隋唐实行三省六部制、明朝废除丞相制度与设立内阁、清明设立处。

难点: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的?

教学方式

学生课前自主学习一扩充知识发现问题---自主或小组合作探究问题---教师引导、解决问题题—延伸问题—课下探究、研讨。

教学过程

(一)课前探究

1.通过多渠道找寻与中国古代专制皇权有关的资料,以及教材所提到的文字资料、图片资料,以扩充知识。

2.以历史学习小组为单位,整理搜集到知识,择优以墙报的形式(如在教室内开辟一个“史海撷英”栏目)展示出来。

3.预习本课,以学习小组为单位,针对教材涉及的知识提出疑点,并公布在“史海撷英”栏目。

4.引导学生编写历史剧《早朝》,从而体现皇帝万人之上的权威。

(二)导入新课

演出历史剧《早朝》,体会皇帝的无上权威。教师设问:“中国古代皇帝的这种权威是怎样一步一步确立的?”引入新课。设计意图:通过自编、自导、自演,让学生充分感受到中国古代皇帝至高无上的权威,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同时吸引全班学生的注意力。

(三)教学结构

一、秦:三公九卿制

二、隋唐:三省部制

三、宋:二府三司制

四、元:一省制

五、明:废丞相、设内阁

六、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四)师生互动

课堂设问一:请归纳本课大字部分涉及到哪些朝代。

提示:秦、隋唐、宋、元、明、清

课堂设问二:这几个朝代的中枢权力体系分别是怎样设置的?

提示:秦:三公九卿制。隋唐:三省六部制。宋:二府三司制。元:一省制。明:废丞相,皇帝亲管六部;设立内阁。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设计意图:通过这两个问题,促使学生结合预习所得和课堂速读,对全课的知识结构和主体内容有整体的了解。

1.秦:三公九卿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设问:结合第二课的内容,思考:秦代的三公九卿制是如何体现皇权的至高无上的? 提示:学生分析,言之有理即可。教师可总说:三公九卿对皇帝负责;三公中,太尉一职在秦代虚有其位而无实人,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三公的职权划分互不相属,互相牵制,等。

2.隋唐:三省六部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课堂提问:隋唐的三省六部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尚书省负责执行,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封驳审议,三省之间互相牵制,又互为补充,完整的相权被分割,避免了权臣独揽大权,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二府三司制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完成右图

课堂提问:二府三司制是如何体现专制皇权的逐步加强的?

提示:宋朝的二府三司制实质是相权的再分割,财权划归度支、盐铁、户部三司掌管,军政归枢密院管辖,行政归于中书门下,三省形同虚设。相权的再分割实质上体现专制皇权的加强。

4元:一省制

情境营造:展示右图

元朝建立后,元世祖采用侍御史高鸣的进谏,以中书省代替三省,而实行一省制。

课堂设问一:一省制导致了皇权的加强吗?

提示;没有

设计意图:元朝是少数民族统治的朝代,一省制是螺旋式前进中的回流。通过上题,加深学生的印象。

情境营造:阿合马(?--1282)元回回人,出生于中亚费纳克忒(今乌兹别克塔什干西南锡尔河右岸)。中统三年(1262年),领中收左右部,兼诸路都转运使,负责管理财赋。至元元年(1264年)升中书平章政事,以善于理财深受忽必烈的信用,而丞相安形同虚设。他执政十余年,采取各种手段聚敛民财,谋取私利,引起民怨。为把持朝政,联结亲属和色目人为党羽,排斥异己,使统治集团内部矛盾激化。

课堂设问二:你从材料中提炼出什么信息?

提示:相权扩大而产生负面影响。

课堂设问三:四个不同时期的中央集权体制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提示:说明在皇权与相权的激烈的争夺过程中,皇权逐渐取得上风,皇帝越来越成为家中枢权力体系的核心。

课堂设问四:以上四个中央集权体系中,哪一体制下的丞相(宰相)权力最大?

提示:元朝

设计意图:使学生明了实质:皇权与相权的争夺;弄清趋势;皇权逐步加强。

5.明:废丞相、设内阁

情境营造:展示并共同 完成右图。

课堂设问一:你从右图中得出什么结论?

提示:它说明在中国历史上实行了1500多年的丞相制度终于被 废除了,专制皇权发展到了高峰。

情境营造:钱宰被征编纂《孟子节文》,散朝回家,吟诗道:“四鼓冬冬起着衣,午门朝见尚嫌迟。何时得遂田园乐,睡到人间饭熟时。”第二天上朝,朱元璋问他,你昨日的诗作得好,不过我并没有“嫌”迟啊,改作“忧”字如何?钱宰吓得连忙磕头请罪。

课堂设问二:材料说明了什么?

提示:明朝监察百官的厂卫特务无孔不入;专制皇权发展到高峰。

课堂设问三:原来协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的丞相被 废除后,重要政务都要皇帝亲自处理,天下如此之大,皇帝分身乏术,为此设立内阁。在明朝,内阁的职权有无变化?

课堂设问四:什么叫“标拟”和“批红”?你能否用现代词汇通俗加以解释?

提示:标拟就是秘书起草对公文的审批意见;批红就是领导对审批意见的认可与否。

6.清:内阁、议政王大臣会议、军机处

课堂设问一: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提示:军机处的主要职权是撰拟谕旨,地位凌驾于内阁和六部之上。但它完全听命于皇帝,军国大事皆由皇帝做主;它也不是一个正式的权力机关,人员可以随时被撤换;而皇帝则可通过军机处完全控制全国的军政大权。所以说,军机处的设立是专制皇权高度发展的重要标志。

课堂设问二:历朝统治者为加强皇权而不断相权,请分析: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给中国社会造成了什么影响?

提示:这道题可作为学生课余探究之用,不必非在课堂上解决,答案也必千篇一律,只要言之有理,论之有据,能自圆其说即可。

教学总结

4.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四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一、社会主义新文化的历史渊源之一:传统文化

(一)传统文化的含义:传统文化是历史上流传下来的,至今还在发生影响,含有一定的活力的文化。

(二)传统文化的特点:①相对稳定,具有延续性(世界上唯一没有中断的文明); ②博大、开放、汇聚百川; ③优劣融于一体。

(三)传统文化的历史地位:

①源远流长,创造了光辉灿烂的中国古代的农耕文明,在相当长的时期内处于世界领先地位。②近代以来,在向工业文明、现代化迈进过程中,传统文化表现出诸多不能适应的滞后之处。

(四)传统文化的构成:儒家思想占主导地位,还包括法家、墨家、兵家、道教和和佛教等。

(五)传统文化中的宝贵精神遗产:

1、思想道德方面的优秀传统:

①中华文化崇尚刚健自强、刻苦勤奋的精神意志;

②提倡天下大同、强调个人对集体、国家应尽的义务、责任,鼓舞人们向心凝聚、忠于民族、爱国、克己奉公等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③强调身心和谐、天人协调(崇尚人与自然的和谐)以及贵和尚(社会关系的和谐中庸的处世思想)等。

2、社会制度中的优秀成分:

①行官制度的设计与实施(中央集权、三省六部制)②相对先进和公平的选官制度(科举选官制度)③官员的政治修养、个人修养及其施政之道等。

3、其它方面:

①法家、道家、墨家、兵家、佛教、明末清初带有启蒙性质的思潮等文化遗产中也有丰富的智慧和经验。

②王充等批判和质疑精神,明清之际先进知识分子宣传的断义逐利,经世致用以及革新精神。

(六)怎样吸取传统文化的养份

1、传统文化的优劣融于一体的特征。

优:见上。劣:漠视个人的主观情绪要求、压抑个体创造性等。

2、正确对待传统文化的态度——吸其精华,弃其糟粕。

我们应该站在新世纪的时代高度,用改革创新的视野对传统文化加以审视解析,决定弃取,并纳入新文化体系中融会创新。对于传统文化中的专制、封闭意识等糟粕,则要彻底批判否定,肃清负面影响,以摆脱旧传统习惯势力的桎梏,这同样是建设新文化必不可少的前提

3、有关正确认识传统文化的几个问题。

(1)孔子的儒家学说和20世纪初尊孔复古逆流的区别

孔子思想是当时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对人、社会、自然关系的思考,对于调整以上各方面的关系以及当时社会发展的积极意义是重大的,并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

而北洋军阀的尊孔复古逆流是想继续用封建思想来禁锢人们的思想,并维持他们的统治,是反动的倒退的复辟。它阻碍了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给国家和民族带来了灾难.(2)五四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和“文革”期间砸孔庙的内涵的区别。

A、批判的程度和内涵不同。新文化运动中的代表人物并非无条件地否定孔子其人其说,而是

4、现代以来对待西学的历史及经验教训(1949—当今)(1)1949年后的照搬苏联模式。

(2)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5、对待外来文化的正确态度。

(1)要吸收外国先进文化作为自己文化的原料,要吸收从古至今以及各种社会形态下产生的文化,借鉴的标准是“我们今天用得着的东西”

(2)对外来文化要消化吸收,取其精华,弃其糟粕。对于外来文化不能生吞活剥,既不能形式主义地吸收,也不能搞全盘西化。要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的革命实践相结合。

三、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现实因素:现代化实践基础上的新文化

1、社会主义新文化的根本因素——现代化实践。

2、几个相关问题。

(1)深圳文化特点及其形成的原因。

A、是由于改革开放以来对生产关系某些层面和环节进行调整而导致的变化.B、深圳特区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在一定程度上也存在外来文化的影响.所以深圳特区人便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增强了竞争观念、效益观

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的理念的。(2)正确认识现代化实践、传统文化、外来文化三者之间的关系。

无论传统文化还是西方文化,都是前人创造出来迄今仍发挥影响的文化遗产,是人类文化的不同支流,是新文化的源泉,但并非新文化的本原。而惟有现代化实践本身才是检验真理、决定弃取的惟一标准,才是发展新文化的本体、本原。(3)建立社会主义新文化的途径

改革开放的实质,是通过调整生产关系,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推进现代化进程。而生产方式调整、生活方式变更,必然引发传统价值体系产生深刻的裂痕。只有在改革开放的现代化实践中才有可能强化竞争观念、效益观念、法制观念和开拓意识、民主意识,建立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四、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1、什么是21世纪的先进文化。(1)21世纪的先进文化的基本内涵

A、提倡开拓、竞争、公平,反对尔虞我诈、拜金主义.B、提倡在法律面前.真理.机会面前人人平等,反对在结果、分配上的绝对平均。在这方面,要强调它区别于传统文化中的绝对平均主义。

C、提倡创新、求实、科学民主,讲效率、讲功利、公平竞争开拓进取的文化精神,发挥主体的创造性。同时要讲求社会责任、统筹协作和奉献精神.这要强调与外来文化的区别。

5.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五

【 引入新课】

请同学们看三副图片,认识他们吗?(希特勒、墨索里尼、裕仁天皇)发动战争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灾难和痛苦,犯下了滔天的罪行。(参战国家多达61个,卷入战争的人口达17亿,动员的武 装力量总人数超过1.1亿。参战国军队伤亡总数为5000万人以上,再加上平民,伤亡总数达9000万。参战国再加上财政消耗和物资损失,损失总数达40000亿美元。)为了消灭法西斯世界主要国家组成了反法西斯同 盟,同学们知道核心国家有哪些吗?(美、英、苏联、中国等)这场战争最终以法西斯国家战败而宣告结束。战争结束了,人类是否迎来了真正的和平?昔日盟友将何去何从?

国际关系中没有永恒的敌人,也没有永恒的朋友。

二战结束后,世界格局发生大变化。战时共同对敌、并肩浴血奋战的战友反目成仇,形成两极对峙的格局。同学们知道是哪两极吗?(美国、苏联)美苏两国为什么由盟友变成了敌人?他们的对立给世界造成了什么影响?今天这节课学习主要内容。

【 进入新课 】

课程标准要求:了解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认识美 苏“冷战”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关系发展的影响。雅尔塔体系

在二战胜利前夕,美英苏等国在雅尔塔等国际会议上讨论结束战争、处理战后和平和战后遗留等问题达成了若干决议,重新划分世界版图和势力范围,建立新的国际关系格 局。

实质:建立在美苏政 治军事实力均势的基础上,划分了美苏的势力范围。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欧洲为中心→美苏两极格局 A、以英国为代表的欧洲传统强国在二战中实力大为削弱; B、战后美苏国力优势明显;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英国首相丘吉尔说过一句话:“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战后美苏关系:战时盟友→关系恶化→冷战

一、“冷战”的兴起

设问:什么是冷战?学生阅读教材后回答。

1、背景——战后世界形势的变化(1)、客观原因:二战胜利后,美苏失去了同盟的基础(2)根本原因:国家利益冲突 A、美国确立称霸世界的全球战略 B、苏联为确保东西边界安全,努力扩展自己的势 力范围(3)、重要原因:美苏社会制 度、意识形态的根本对立(4)、英国对冷战的兴起推波助澜 国际关系中起支配作用的是国家利益

决定国际关系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国家实力和国家利益 你认为应该把意识形态作为处理国家之关系的原则吗?

不应该。各个国家由于历史传统、文化、价值观念、地理环境等因素不同,都有权利选择适合自己的政 治制 度,资 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意识形态不但应该,而且可以和平共处。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应遵循: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周 恩 来总 理)

2、开始标志——“杜鲁门主义”的出台

1947年3月12日杜鲁门总统在国会宣读咨文: 要求美国援助“受共 产主 义威胁的希腊和土耳其”,并公开宣称,美国要在世界一切地方与苏联和共 产主义对抗,此即“杜鲁门主义”

简单介绍希腊和土耳其问题的由来。

苏联:欧洲共产党和工人党 情 报局(1947年)

教师归纳:美国已公开放弃和苏联的合作政策,正式决定对抗苏联,“冷战”正式开始。

二、冷战的主要表现

1、“马歇尔计划”和“经互会”——经济对峙 ① “马歇尔计划” 学生思考:“马歇尔计划”又称作什么计划?美国是慈善家吗?它要解决欧洲什么问题?“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有什么联系和区别?它有没有进步作用?针对“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苏联有什么反应? ②经互会

学生阅读教材,找到经互会成立的原因:为了对抗马歇尔计划。说明:双方开始在经济上对峙。

2、“北约”和“华约”建立——政治军事对峙(1)柏林危机

讲解柏林危机的简单经过,为学生说明柏林危机是“冷战”的第一次高 潮。

过渡:美国利用“柏林危机”造成的紧张局势,渲染战争气氛,1949年建立起针对苏联的军事集团——北约。而苏联也毫不示弱,为了对抗“北约”,于1955年建立起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2)“北约”的建立(3)“华约”的建立

学生思考 “北约”和“华约”各自包含哪些国家?所处地理位置?希腊、土耳其并非北大西洋沿岸国家,为什么也被吸纳进北约组织?华约为什么没有南斯拉夫?它为什么在1991年解散? 教师补充说明:“北约”是以美国为首的资 本主义阵营,“华约”是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因此“北约”和“华约”的成立,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正式形成。三.“冷战”对战后国际关系的影响

1、积极的影响:(1)双方势均力敌,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2)面对两极对峙格局,亚非拉国家结成不结盟运动,逐步发展壮大。

2、消极的影响:

(1)西欧依靠美国,东欧依赖苏联,世界分裂成两部分。(2)使世界处于核战争的威胁之下。3)美苏肆意践踏国际法,干涉别国内 政。

(4)破坏世界和平,爆发了局部“热战”——朝鲜和越南战争

四、冷战中的热战

1、朝鲜战争----中国抗美援朝,中美关系彻底破裂;冷战从欧 洲扩展到亚洲。

2、越南战争-----美国霸权地位相对衰落,苏联军事实力大体赶上美国。【 小 结 】

二战后国际关系的重大变化是两极格局的确立。美苏两极格局存在近半个世纪,对二战后历史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今天两极格局虽然已经解 体,但从总结历史的经验教训角度而言,学习这段历史仍然给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同学们如有兴趣,可以对相关问题展开进一步思考与探讨,最后将本节内容的知识结构表列出,帮助学生从整体上把握。

第25课 世教学过程

导入

人类历史上爆发了多次战争,那么是什么因素在主宰着战争呢?究竟是谁在操纵战争,谁在主宰全球,让我们用事实说话。54年前,美国在我们东亚发动了一场战争,即朝鲜战争。事隔50年后,美国又在西亚发动了伊拉克战争。面对这两场战争,你们的国家扮演了怎样的角色和拥有什么样的立场?下面我们分成四个组,分别代表联邦德国、日本、苏联和中国。

一、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欧洲共同体形成的背景

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丘吉尔

(1)国际地位的下降,不得不依靠美国恢复经济。(2)欧洲经济发展的内在需要。

(3)在美苏两极格局下,受到美国的控制和苏联的威胁,没有任何一个国家可以单独和美苏抗衡.(4)欧洲人有共同的文化遗产,统一的欧洲是欧洲人的梦想。2.欧洲共同体形成的经过

(1)雏形初备:1951年,成立欧洲煤钢共同体,法德和解

(2)更上层楼:1958年,建立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3)三位一体:1967年,三个共同体合并统称为欧洲共同体。

(4)经济一体:推行统一的关税;实行共同农业和政策;朝着单一的欧洲货币方向发展;向政治一体化方向发展;努力实行共同的外交政策。

(5)欧盟面世:1993年成立欧盟。标志着欧共体从经济实体向经济政治实体过渡。(6)扩展之路:至今已拥有27个成员国

请概括一下欧洲一体化的特点

(1)经济领域的局部合作到全面合作(2)从经济领域开始到政治经济一体化 3.欧洲共同体形成的影响 ①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的增强。

②经济上与美国竞争和政治上的独立自主使美国的霸权地位严重削弱。③冲击了“二战”后的美苏对峙的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二、日本成为世界经济大国 1.背景

国内:二战使日本经济遭到严重破坏。国际:美国单独占领日本,外交上追随美国 2.日本经济崛起的原因(1)美国的扶植;(2)民主化改革;(3)高度重视教育和科技;(4)政府和民众把发展经济放在首位;(5)政府利用国家政权大力推动经济发展(6)有利的国际国内环境 3.影响 ①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经济大国;

②日本改变了战后初期向追随美国的政策,实行以日美关系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 ③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出现了美、日、西欧三足鼎立的局面,冲击了两极格局,促进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的发展。④日本开始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和军事大国

三、不结盟运动兴起

1.背景 ①二战后,亚非拉地区出现了许多新兴独立国家。

②在两极格局之下,新兴独立国家处于弱势地位,为改变这种状况,积极谋求自身发展与和平的有效途径。2.不结盟运动的概况

(1)成立:1961年,第一次不结盟国家和政府首脑会议在南斯拉夫的首都贝尔格莱德举行。(2)宗旨原则: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

(3)影响: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始改变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2009年7月15日第15届不结盟运动首脑会议15日在埃及红海海滨城市沙姆沙伊赫开幕,来自100多个国家的元首或政府首脑出席大会,共商不结盟运动今后3年的政策纲领和行动计划。中国外交部副部长何亚非率团出席会议。

四、中国的振兴

(1)经济:新中国成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实力进一步增强。

(2)政治:新中国恢复了联合国及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合法席位;并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3)军事:中国为世界公认的世界五个核大国之一。

(4)科技:航天技术、核技术、基因技术等高技术获得了较快的发展。多极化趋势与两极格局的关系

1、欧共体形成、日本成为经济大国、不结盟运动兴起和中国的振兴,这些共同构成了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2、多极化趋势还只是一种趋势和方向,不是一种成熟的国际关系格局。

3、两极格局虽然受到多极化的冲击,在当时仍是国际关系格局的总体的、基本的特征,因而多极化趋势是两极格局下的多极化趋势。

4、苏联解体后,两极格局虽然瓦解,但多极化的世界格局也没有最终形成,直到今天,仍处于向多极化演变的过程中。

第26课 中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新中国外交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大家知道截至2005年2月,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有多少个?是168个,世界上大约有200个主权国家,与中国建交的就有168个。可是在新中国成立的第一年,和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17个。那么当时是怎样的一种国际形势?新中国又采取了怎样的外交政策呢?我们来学习27课新中国的外交

影响国家外交政策的因素有哪些?国际形势、国家性质、国家综合实力

线索:由于这一课内容比较多,为了方便同学们理解和记忆,我把教材整理了一下。学习的时候,我们分成三大部分来学习: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七十年代的中国外交以及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一、五六十年代的中国外交

新中国成立初期外交的首要任务是什么?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外交的首要任务是:彻底摧毁帝国主义对中国的控制,恢复国家的独立和主权。主要是反美 [设问]:建国之初,我们的毛主席就提出了三大外交政策,是哪三大外交政策。[提示]:“另起炉灶”、“打扫干净屋子在请客”、“一边倒”

[联系]:至于这三大政策各有什么含义,请同学们翻开P119页的阅读与思考,顺便做一下,这个思考题

1、建国初期的三大外交政策

[补充]: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下,新中国建立初期为什么要实行“一边倒”的外交政策? [提示]:这是由当时的国际形势决定的。当时美国采取敌视中国的政策,包括政治上孤立,经济上封锁和军事上包围,使中国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在这用情况下,中国只能依靠老大哥苏联。

[补充]:当时,苏联也确实发挥了老大哥的作用,不仅第一个承认中国,还与中国签订《中苏友好同盟条约》,贷给中国3亿美元。在苏联的帮助之下,在建国一周年时,中国已经与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冲破了西方国家的封锁,并开始积极谋求建立新的国际关系。在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的民族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的过程中,我们的周总理在1953年底接见印度代表团时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内容: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巩固]:这里我们要注意五项原则之间的关系,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是五项原则的核心和基础,互不侵犯和不干涉内政是和平共处的保证和前提,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则是五项原则的目标。给同学15秒时间,看有没同学可以背五项原则的内容(2)意义: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包容性 开放性 基本准则)

[设问]: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那么它在处理国际关系方面发挥了什么样的影响呢? [提示]: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以其包容性和开放性逐渐得到了国际社会的广泛认可,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包容性和开放性是指什么?

包容性是指:五项原则既适用于社会制度相同的国家,也适用于社会制度不同的国家;既适用于发展中国家,也适用于发达国家;既适用于国家间的政治关系,也适用于国家间的经济关系。

开放性是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和平的原则,也是发展的原则,在不同历史时期它能容纳不同的时代内容,其内涵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得到充实和丰富。

[过渡]: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这些意义主要体现在它在两次国际会议上的运用,日内瓦会议和亚非会议

3、日内瓦会议:1954年;五大国身份

4、亚非会议:1955年,“求同存异”

[引导]: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相关内容,了解一下这两个会议。日内瓦会议,我们要注意这是中国首次作为世界五大国身份参加的国际会议,亚非会议也称万隆会议,这次会议上中国“求同存异”的方针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挥了重要作用,不过要注意“求同存异”的方针并不是最先在这次会议上提出的,早在与印度发表联合声明的时候就提出来了。

[过渡]:从前面所讲的内容来看,新中国在外交方面取得最大的成就是是什么?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外交原则。而到了70年代,中国外交又取得了哪些成就呢?我们来看70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二、七十年代中国外交的三大成果

1、一大成果:中国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恢复 1971年 26届联大 [设问]:为何要说是恢复? [提示]:中国是联合国创始国之一,也是其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之一。该席位一直由美国支持的国民党政权控制,新中国政权建立后一直没能恢复。[设问]:那么在1971年中国为什么能够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提示]:原因主要从三个方面去找:美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即第三世界的国家和中国 ① 70年代,美国的霸主地位衰落:这时期,除了西欧、日本等力量迅速兴起外,在美苏对峙格局中,双方力量对比,苏联略占优势,出现了苏攻美守的态势。② ②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大为加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斗争得到了他们的支持和拥护; ③中国综合国力上升、国际地位提高,使许多国家认识到:只有中国参加,许多国际问题才能彻底解决。所以,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是大势所趋,水到渠成。

[过渡]: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不仅是中国外交的重大成就,同时也标志着美国长期以来孤立中国政策已经不可能维持下去了,那怎么办呢? 改善与中国的关系。与此同时,中苏联不断恶化,中国也开始改变一边倒的外交政策,改善与美国的外交政策,这就有了70年代中国外交的第二大成果

毛主席还提出了从日本到欧洲一直到美国的“一条线”的战略,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集中对付苏联的威胁。

2、中美关系正常化(1)历史背景(2)尼克松访华(3)中美建交

[讲解]:两个原本对立的国家要改善关系,期间的过程当然会比较曲折。过程我就不讲了,同学们阅读教材P120至P121一二段,注意这时发生的外交事件有1970年的斯诺夫妇访华,1971年的兵乓外交和基辛格访华,1972年尼克松访华,与中方共同签署《联合公报》,1978年发表《建交公报》,79年正式建交。

[补充]:中国虽然与美国建交了,但是,我们知道两国的关系并不是那么和谐。到今天为止,美国还时不时用台湾问题和所谓的人权问题骚扰一下中国,甚至在99年还把中国驻南斯拉夫的大使馆给炸了。可是骚扰归骚扰,美国始终不与中国发生正面冲突。这是中美复杂的关系。

[过渡]:随着中美关系正常化,一向对美国亦步亦趋的日本,虽然难堪,也不得不开始发展与中国友好合作的关系。1972年日本内阁总理大臣田中角荣访问,与中方共同签订《联合声明》实现了

3、中日建交

[补充]:相对于复杂的中美关系,中日关系更加复杂。那么今天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呢?

[提示]:日本政府不愿深刻反省侵华罪行,不肯向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各国做出书面道歉,甚至近年来日本的领导人还接二连三地参拜靖国神社。[讲解]:中美关系正常化和中日建交的影响,同学们在书上划划: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许多西方国家也纷纷和中国建立外交关系,在国际上出现了一个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过渡]:这是70年代中国外交取得的成果,确切地说是70年到78年改革开放以前所取得的成就。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外交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努力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中国外交

1、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

[设问]:请同学们阅读教材第四部分,归纳一下,中国在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取得哪些成就。[提示]:A、加入世贸组织WTO 01年底 B、参与亚太经合组织活动APEC C、推动建立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 02年

[讲解]:加入这些组织,一方面表现了中国正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国际事务,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另一方面的也表面了中国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过渡]:在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发面,中国有做出了哪些努力呢?请同学们阅读最好一部分内容,归纳一下

2、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提示]:A、改善和发展同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如与俄、美、日、法等国建立“伙伴关系” B、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五国一起成立上海合作组织,维护中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 C、支持联合国的工作。总结:

新中国50多年的外交历程贯穿着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思想。50年代中期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求同存异”方针,至今仍然实用。70年代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中美关系和中日邦交正常化,使中国彻底打破了帝国主义孤立封锁中国的政策。80、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中国推行和平外交政策,树立了负责任的大国形象,在国际舞台上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

第27课 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教学过程

导入:1991年12月25日19时38分,在克里姆林宫上空飘扬了七十余年之久的苏联国旗落下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从此从地球上消失了。苏联的解体,不仅给原苏联各共和国带来了一系列政治上、经济上的冲击,而且对整个世界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苏联的解体意味着两极格局的终结,世界政治格局将向何方发展?世界形势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这就是本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主要内容。授课过程

一、苏联解体和两极格局瓦解

1、苏联解体的原因

(1)历史原因:高度集中的经济政治体制的弊端和政策上的错误长期得不到纠正,积累了许多社会问题和民族矛盾。(2)直接原因:戈尔巴乔夫背离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和方向的政治体制改革。戈尔巴乔夫的政治改革 1)改革背景: 苏联经历了数次改革未能奏效,落入严重的 政治经济困境。2)戈氏改革,①内容

经济改革,政治改革, 戈尔巴乔夫政治改革提出“人道的、民主的社会主义”路线,追求西方化的人道和民主,实质是放弃科学社会主义,指导思想发生根本改变。放弃共产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②影响

导致民族纷争、政治斗争、加盟共和国独-立,最终导致国家、党和社会制度三合一的灭亡。戈改革中的民主社会主义和政治多元化也成为引起东欧发生剧变的重要外部原因。外交:放弃同美国全面对抗国内政局失去控制,民族纷争,苏联开始解体

(3)外部原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和平演变”战略。

2、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1)东欧剧变 在戈尔巴乔夫“新思维”的影响下,从1989年开始,大多数国家纷纷实行多党制,共产党和工人党在很短的时间内丧失了政权,社会制度随之发生了根本性变化。

1989年,波兰团结工会在大选中获胜,组织政府。标志波兰政治经济体制的剧变。图为议会大选时,团结工会主席瓦文萨取代了雅鲁泽尔斯基接管政权。(2)苏联解体 苏联解体的过程: ①一些加盟共和国率先独-立(波罗的海三国)② 8.19事件是苏联解体的催化剂 关于苏联“八一九事件”

1990年3月,苏联第三次非常人代会觉得修改宪法,取消苏共法定的领导地位,实行多党制 和总统制,戈尔巴乔夫当选为总统。紧接着立陶宛宣布独-立,之后,又有10个共和国发表主权宣言。1991年8月公布的新联盟条约将苏联改名为“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这意味着对民族分裂活动 认可和苏联瓦解的开始。条约20日签署,8月19日苏联副总统亚纳耶夫等8人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国家进入紧急状态,这就是“八一九事件”。“八一九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③ 独联体的成立

1991年12月8日,俄罗斯、白俄罗斯、乌克兰三国领导人签署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的协定,要求取消苏联。12月21日,俄罗斯等11个国家在哈萨克首都阿拉木图举行独联体首脑会议。签署《阿拉木图宣言》,标志着独联体的建立。④ 苏维埃举行最后一次会议,从法律上宣布苏联解体

12月26日,苏联正式解体,两极格局中的一极坍塌,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二、和平与动荡并存

1、两极格局瓦解后的世界形势 当前世界形势的特点及形成原因?

⑴特点:世界形势总体上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主流,但和平与动荡局面并存。⑵原因:

①两极格局的瓦解结束了两大集团对峙,大国间的军备竞赛减弱,一些地区冲突得到缓和,所以和平是主流。②但两极格局的结束使国际力量对比失去均衡,使被“冷战”掩盖的民族、宗教、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出来;③此外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大国试图建立以自己为主导的地区和世界秩序; ④加上恐怖主义危害世界,所以世界并不太平。

2、地区冲突和局部战争

三、多极化趋势加强

1、当前世界格局的特点 ⑴格局特点:

世界多极化趋势加强,暂时形成“一超多强”的局面;新的世界格局尚未形成,处于新旧格局的交替时期。⑵影响因素: 苏联解体后,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一个由其领导的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欧盟、日本、俄罗斯、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不断发展壮大,各种政治力量重新分化组合; 世界上没有哪一种力量能够单独主宰世界,反对一国独霸世界、要求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呼声越来越高。

2、当前世界格局的影响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展。探究

面对世界格局多极化趋势的加强,我们应该怎样顺应这一历史潮流? ①积极参与国际政治经济事务,为世界的和平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②抓住和平与发展的有利时机,加快改革开放步伐,努力提高综合国力;

③站在维护全人类共同利益的立场上,积极推动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④既要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又要反对恐怖主义,声张正义,维护世界公正。总结

6.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六

⑵经济和阶级基础:辛亥革命到一战期间,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获得较快发展,工人阶级在一战期间得到壮大。

[讲解]一战期间,中华民族工业得到较快发展,我们把这个时期称为“短暂的春天”。随着民族工业的发展,工人阶级也迅速发展壮大起来,这就为运动提供了阶级基础。

[过渡]:此外,早在运动前的1915年,中国发生了一场新文化运动,同学们还记得它是由谁首先发起,提出什么样的口号? [提示]:陈独秀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标志着运动的开始。运动提出了德先生(民主)和赛先生(科学)。这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的开展,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尤其是知识分子,是民主和科学观念深入人心,从而为五四运动提供了思想基础。

(3)思想基础:新文化运动起了思想解放的作用

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解放了国人的思想。

以上我们分析了中国面临的国内外局势,五四运动前夕中国的社会情况可以说是“山雨欲来风满楼”。此时中国的民族矛盾、阶级矛盾逐渐激化,就像一堆干燥的柴,只需一点火星,就能燃烧起来。这时这点火星出现了,这就是----中国外交在巴黎和会上的失败。3.导火线: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1)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提出了哪些正义的要求?

答:废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取消“二十一条”;收回日本在大战时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特权。

(2)中国在巴黎和会上失败 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答:因为当时中国不是一个独立自主的、富强的国家。(3)中国的外交失败 说明了什么道理?答:弱国无外交。

代表学生界;还有一个关头写有“商”字,代表商业界。三个拳头结合在一起,狠狠地打击了写有“曹、陆、章”字的三个小丑人物——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作品醒目地号召工人、学生、商人团结起来,结成有力的同盟,打倒反动军阀政府卖国贼曹汝霖、陆宗兴、章宗祥

五四爱国运动已突破了知识分子的范围,发展成为以工人为主力、有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参加的全国范围的群众爱国主义运动。工人阶级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了政治舞台。在五四运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五四运动在广度上和深度上的迅速发展,由北京到全国,由学界到各界形成一股巨大的潮流,吓坏了北京政府。五四运动因此也取得了初步成果。五四运动取得了什么直接成果?

2.结果:释放、罢免、拒签——初步胜利(1)释放被捕学生

(2)罢免了曹汝霖、章宗祥和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3)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捍卫了国家主权和尊严。

(这次拒签的意义是重大的,是中国近代外交史上

得的信息是()A.表达了当时爱国青年的强烈愤怒和对国家命运的高度责任感 B.“外争主权,内惩国贼”反映了五四运动的性质

C.把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和反对封建主义的斗争联系在一起 D.在巴黎和会上中国代表拒绝在和约上签字

解析:选D。正确理解材料是解题的关键,其中A、B、C三项是对材料的正确理解,D项符合史实,是五四运动取得初步胜利的表现之一,不符合题意。

3.当代学者提出了“五四运动是第一次历史巨变的补课,又是第二次历史巨变的起点”的观点,这是对五四运动历史地位的一个新提法,但究其实质,其主要认为五四运动是中国()A.旧民主主义革命完成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的标志 B.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 C.资产阶级共和国向人民民主专政过渡的开始 D.政治制度与思想文化由古代向近代转变的起点

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问题的能力。五四运动是旧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转变的开端,A、C、D三项表述均不符合史实。

4.五四运动的中心转移到上海后,发展成为全国性的群众爱国运动,这充分说明()A.上海是最早的工人罢工的城市 B.五四运动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C.五四运动具有反帝反封建的性质 D.五四运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解析:选D。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的尖锐引起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关注,并积极投入到这场运动中,因而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5.我们通常所说的“五四精神”的主旋律是()A.民主和科学精神

B.勇于解放的精神 C.追求真理的精神

D.爱国主义精神

解析:选D。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五四精神”的准确理解能力。五四爱国运动是一场反帝爱国运动,爱国主义精神贯穿运动的始终。A、B、C三项虽然属于“五四精神”的内涵之一,但不属于其主旋律。

6.(2011年贵州省普通高中毕业会考)下列属于五四运动成果的是()①军阀政府被迫释放被捕学生 ②罢免曹汝霖、章宗祥、陆宗舆三人的职务 ③出席巴黎和会的中国代表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④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A.①④

B.①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

解析:选D。五四运动结束时,中国仍面临着外国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的压迫,反帝反封建的任务仍很艰巨,故④的说法错误,排除所有含④的选项。

7.1915年1月,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递交“二十一条”密约的中国政府是()A.清政府

B.袁世凯政府 C.段祺瑞政府

D.蒋介石政府

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教材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关键信息:时间1915年,当时政府为袁世凯政府。

8.五四运动中,北京爱国学生喊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引发这一事件的导火线是()A.袁世凯接受“二十一条”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日军制造“九一八事变”

D.北平学生抗议美军暴行的武装起义

解析:选B。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9.2011年是五四运动92周年,那么五四运动中,起先锋作用的阶级或阶层是()A.农民阶级

B.工人阶级 C.青年学生

D.民族资产阶级

7.高中历史岳麓版必修一教案第21课 篇七

第10课 梨园春秋

(对应学生用书P35)1.如图物品在当时的用途不可能是()

A.驱魔 B.娱神 C.避邪消灾 D.戏剧的道具

解析:图片反映的是原始社会,先民的面具主要用来装扮成神灵、野兽,以驱魔娱神,故A、B、C三项正确,D项不符合题意。

答案:D

2.两宋之际,南戏能够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根本原因是()A.城市经济繁荣

C.瓦舍的出现

B.民间艺人的努力 D.民间歌舞云集地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城市经济繁荣是文化繁荣的根本原因,故A项正确。

答案:A

3.元杂剧将诗词、歌唱、对白、音乐、舞蹈等多种表演形式结合起来,标志着中国古代戏曲的成熟。促成元杂剧昌盛的直接原因是()A.城市经济的繁荣发达 B.蒙古贵族的欣赏口味 C.知识分子地位的变化 D.市民阶层的壮大

解析:元朝时,统治者实行“民族歧视”政策,汉族知识分子科举进取无望,寄情于戏曲等形式,因此直接推动了元杂剧的昌盛。

答案:C 4.如图是中国国家邮政局发行的《昆曲》特种邮票。下列关于昆曲的说法错误的是()1

A.兴起于江南昆山 B.鼎盛于明中叶到清中期 C.被誉为“百戏之祖” D.《西厢记》是昆曲代表作

解析:《牡丹亭》是昆曲的代表作,故D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D

5.2014年中央电视台“春节联欢晚会”上,展示出如下图卷,试图再现当年京剧名伶的风采。历史上与这一独具特色的艺术直接相关的是()

A.徽剧 C.越剧

B.南戏 D.黄梅戏

解析:“京剧”是在徽剧的基础上,吸取了湖北汉调以及昆曲、秦腔、梆子腔等剧种的腔调和表演形式而形成的,因此与之直接相关的是徽剧。故A项正确。

答案:A

6.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为了适应戏曲剧情和表演的需要,京剧吸收了中国戏曲的传统角色划分,依照不同类型人物的年龄、性别、身份与性格特征,从脸谱、服装、唱腔等方面将演员划分为生、旦、净、丑类,称为四大行当。……净,又称花脸,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红色代表忠勇正义,如关羽。

——《京剧行当》

材料二 饮酒仰脸要翻手,喝茶平饮微低头,丑角总要多出相,其他人物要遮口。

——戏曲谚语

材料三 蓝脸的窦尔敦盗御马,红脸的关公战长沙,黄脸的典韦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叫喳喳。

——《说唱脸谱》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回答京剧的特点。

2(2)根据你的了解,说出材料三中“红脸的关公”“白脸的曹操”“黑脸的张飞”的脸谱分别表示的含义。

(3)现在有一种观点认为,京剧发展到今天,已难以反映当前的现实生活,也不适应现代人的欣赏口味,所以观众越来越少,只能日渐衰亡。结合材料二,请你驳斥这种观点。

(4)请你谈谈该如何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

答案:(1)在艺术程式上将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不同的行当有不同的脸谱谱式,京剧表演具有虚拟性特征。

(2)红脸脸谱表示忠勇义烈;白脸脸谱表示狡猾奸诈;黑脸脸谱表示刚烈、正直、勇猛。(3)①京剧博采众长,成为戏中之王。②在艺术多样化的今天,京剧也不断地与现代音乐、艺术相结合,推陈出新,适应群众需要。③京剧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有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应当加以珍惜和保护。

(4)对待中国传统的京剧艺术既要继承和弘扬,同时又要与时代相结合,不断地创新和发展。

一、选择题

1.把中国的戏曲艺术称为“梨园”,把学习戏曲的人称为“梨园弟子”,这一称谓的起源应该追溯到()A.春秋战国

C.宋代

B.唐代 D.元代

解析:唐代宫廷中设有教练歌舞艺人的专门场所,称“梨园”,故把中国戏曲艺术称为“梨园”可以追溯到唐朝。

答案:B 2.下列关于南戏的叙述错误的是()A.南戏是随着宋代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形成的 B.南戏主要在宫廷内流行 C.南戏主要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 D.南戏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

解析:南戏主要是宋代在浙江温州一带流行的一种戏曲,主要表达劳动人民的愿望和要求,多出现在喧闹的集市和专门娱乐场所——瓦舍,而不是主要在宫廷内流行,故B项错误。

答案:B 3.《东京梦华录》中记载:“瓦中多有货药、卖卦……纸画、令曲之类,终日居此,不觉抵暮。”材料中的“瓦”是()A.专门的贸易场所 C.旅舍

B.专门的娱乐场所 D.学校 解析:“瓦”是宋代专门的娱乐场所。答案:B

4.《元史·顺帝纪》载:“禁优(艺人)盛服,许男子裹头巾,妇女服紫衣,不许戴笠乘马。”反映了()A.元朝有严格的职业服装规定 B.歧视汉人 C.艺人地位低下 D.杜绝明星崇拜现象

解析:材料并未涉及职业服装,也并未提及汉人。而从“禁优(艺人)盛服”可以判断当时艺人地位低下。

答案:C

5.如图是品牌中国产业联盟(BCIU)的标志。从中国古代艺术的角度看,其创意主要取自()

A.篆刻 C.山水画

B.书法 D.戏剧脸谱

解析:通过图片的形状看,其创意取决于戏剧脸谱。答案:D

6.据载,“四大徽班”之一的三庆班于1790年进京为乾隆祝寿,为乾隆帝所宠爱。后因臣下议论,道光帝将其驱逐出宫。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据此,京剧兴盛不衰的根本原因是()A.产生在全国政治文化中心 B.受统治阶级的推崇 C.融合吸收了多个剧种曲调 D.京剧艺术的大众化

解析:京剧自诞生以来之所以能兴盛不衰,关键是适应了人民大众的审美及价值观要求,这从材料中的“徽班从此在北京民间继续演出,广受欢迎”可以得到印证。A是京剧产生的条件;B与题干内容不符;C是京剧产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根本原因。

答案:D 4 7.京剧脸谱是一种内涵丰富的艺术表现形式,每个脸谱都有一种主色调,以显示剧中人物的特征,如关羽脸谱的主色是红色,曹操是白色,包拯是黑色……你认为“红脸”表示()A.忠勇正义 C.凶猛残暴

B.奸诈狡猾 D.刚直果敢

解析:京剧红脸表示忠勇正义,例如关羽;白脸表示奸诈狡猾,例如曹操;黄脸表示凶猛残暴,例如宇文成都;黑色表示刚直果敢,例如包拯。故A项正确。

答案:A 8.京剧是中国的“国粹”,它用趋于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最大限度地超脱了舞台空间和时间的限制,以达到“以形传神,形神兼备”的艺术境界。下列关于京剧的说法,错误的是()A.道光年间,出现“徽汉合流”局面 B.同治、光绪年间,京剧走向成熟 C.京剧的出现标志着我国古代戏曲的成熟

D.京剧以表演历史故事为主,角色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 解析:元杂剧的出现是中国古代戏曲成熟的标志。答案:C

9.关于中国古代戏曲的说法正确的是()A.京剧被誉为“百戏之祖” B.昆曲集古代戏曲艺术之大成 C.京剧形成于元朝

D.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

解析:根据所学知识,昆曲被誉为“百戏之祖”,京剧融合多种戏曲,集古代戏曲之大成,京剧形成于清朝,故A、B、C三项错误。京剧被誉为中国的“国粹”符合史实,故D项正确。

答案:D

10.从元杂剧、昆曲、京剧的兴衰中我们可以得出的认识不包括()A.艺术不能脱离群众

B.艺术应随时代发展变化而推陈出新 C.艺术门类之间应相互学习、兼收并蓄 D.艺术应保持原有风貌,不要随时代变化而变化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对戏剧发展的认识。戏剧发展来源于群众,服务群众;必须与时俱进,各艺术门类之间要相互学习,故A、B、C三项观点正确。D项,固守陈旧的艺术风貌而不求变化是不可取的。

答案:D

二、非选择题

11.法国历史学家雅克·勒高夫在《新史学》中称:“历史不仅是政治史、军事史和外交史,而且还是经济史、人口史、技术史和习俗史;不仅是君主和大人物的历史,而且还是所有人的历史。”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东京)街南桑家瓦子……瓦中多有货药、卖卦、喝故衣、探搏、饮食、剃剪、纸画、令曲之类。

——(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卷二

材料二 梨园演戏……两淮盐务中尤为绝出。例蓄花、雅两部,以备演唱,雅部即昆腔,花部为京腔、秦腔、弋阳腔、梆子腔、罗罗腔、二簧调,统谓之乱弹班。

——(清)钱泳《履园丛话》卷十二

材料三 金阊(今苏州城西北)商贾云集,宴会无时,戏馆数十处,每日演剧。

——(清)顾公燮《消夏闲记摘抄》卷上

材料四 豆棚茅舍,邻里聚谈,父诫其子,兄勉其弟,多举戏曲上之言词事实,以为资料,与文人学子引证格言、历史无异。

——高劳《东方杂志·农村之娱乐》卷十四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瓦子”又名“瓦肆”,它指的是什么?

(2)依据材料一、二、三,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戏曲发展的主要原因。

(3)材料二中的“花、雅两部”不断融合兼收,最终导致哪一剧种的形成?依据材料三、四,概括戏曲的主要社会功能。

解析:第(1)问,“瓦肆”主要指的是娱乐场所,考查知识的识记和再现能力。第(2)问要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从商业、城市、阶层三方面作答。第(3)问第一小问注意材料中“花、雅两部”的别称;第二小问依据材料概括。材料三体现的是休闲娱乐功能,材料四体现的是社会教化功能。

答案:(1)娱乐演艺场所。

上一篇:人员晋升公告通知下一篇:如何实现高中语文的高质量教学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