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设计与反思

2024-10-02

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设计与反思(共5篇)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一

编号:昌一 文章题目:以学生为本,体验历史,勇于质疑

——《北魏孝文帝改革》案例分析 内容提要:教师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时效性,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历史学习方法。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既富有变化又能激发新奇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主题词:教材整合 正文

一、引言 《中学历史课程标准》中要求: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历史学习过程中注重探究式学习,鼓励学生勇于从不同角度提出问题,学习解决历史问题的一些基本方法;乐于同他人合作,共同探讨问题,交流学习心得,从学生的认知出发提高教学时效性。

二、问题的提出 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教学中,抓住教材中所蕴含的创造性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既富有变化又能激发新奇感的学习情境,充分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导他们去研究问题,让他们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历史知识与技能是在进行本课教学设计时重点思考的问题。

三、教学目标的设定 教材分析: 《北魏孝文帝改革》是本册第四单元“政权的分立与融合”中的第三部分。魏晋南北朝之前是中国的秦汉时期,历史特征是大一统。之后是中国的隋唐时期,历史特征也是大一统。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位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正是在大分裂时期黄河流域暂时统一的情况下,北方少数民族向汉人学习的一种尝试,结果是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使汉族先进文化成为当时各族民众的广泛心理认同,为日后隋唐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学习孝文帝改革,对于我们了解认识少数民族的发展和中国历史的发展,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开放都具有重要意义。其中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合的措施应是本课重点。我利用地图及表格对比,分析孝文帝迁都洛阳的原因;利用师生互动活动“早朝议事”,学生参与历史、体验历史,学生在活动中体验质疑、辩论等学习方法,在所创设的历史情景中质疑、释疑,得到对孝文帝汉化政策知识的巩固和加深。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以感性思维为主,理性分析能力欠佳。我校学生热爱历史学习,思维活跃、表现欲强。针对这一特点,本课的教学我采用探究式合作学习的方法,希望通过教师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将本课活化,细化。经过课前调查,我发现学生对: 1.鲜卑是一个怎样的民族?现在怎么没有鲜卑族了?这一问题最感兴趣。2.孝文帝为什么非要施行汉化政策?不能采用其他方法吗?这个问题存在不同的观点。我力求在课堂实施中鼓励学生质疑,提出自己的观点,在交流中了解历史,增添乐趣,提高教学时效性。根据以上学情现状分析,我将“从正确的角度认识孝文帝改革的价值,民族融合是这一时期的大趋势”设定为教学的难点。学生在观察图片和文字的基础上,通过胡汉在交往中相互影响的具体史实认识民族融合,并体会孝文帝改革的价值 教学目标的确立: 1.知识与能力: 识记北魏统一黄河流域的时间;概述北魏孝文帝促进民族融和的措施,阐明孝文帝改革的历史作用。2.过程与方法: 通过研习历史材料,探究孝文帝改革的原因及措施,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学习方法。观察图片和阅读资料,解释“胡人汉服”“汉人胡食”的现象,理解民族融合的方向和趋势。通过分析民族大融合对历史发展的影响,培养学生多角度探究、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3.情感态度价值观:(1 族的性格和精神,促进了民族融合。(2)认同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文明是历史上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

四、教学实录

(一)导入环节:引发兴趣、开门见山 【课件展示美丽的草原风光图片,播放《敕勒歌》】 师:请同学们说说这首民歌所反映的内容。(学生循着教师创设的历史场景,自然进入本课将要学习的一个北方游牧民族——鲜卑族。)师:东汉末年以来,北方的匈奴、鲜卑等少数民族先后内迁,进入中原。《敕勒歌》是鲜卑族民歌,这个北方游牧民族曾经入主中原,建立了雄极一时的北魏政权。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追根溯源,了解这个民族的崛起和发展。

(二)鲜卑民族的发展:动态演示、层层导问 【课件展示动态鲜卑族拓拔部迁徙示意图】 师:鲜卑拓拔部大概经历了从大鲜卑山——呼伦贝尔草原——阴山河套的迁徙过程,鲜卑族的祖先为什么要一迁再迁,他们的迁徙活动说明这是怎样的一个民族? 生1:他们之所以迁徙,是因为森林中的资源已经不能满足他们的生活需要。生2:我认为是鲜卑族的祖先是为了追求更加美好的生活才不断迁徙的。师:同学们的回答非常精彩,我们从鲜卑祖先的迁徙中看到了这是一个拥有强大开拓进取精神的民族,4世纪后期,他们在首领拓拔硅的领导下建立了北魏政权。后来,北魏又灭掉了北方其它的政权,拓跋焘于439年统一黄河流域,结束了北方十六国一百多年的分裂局面,为中国的再次统一打下了基础。【课件展示南北朝对峙形式图】(学生通过教师的讲述了解北魏的建立及统一黄河流域)师:对于一个从大山深处走出来的小小游牧民族来说,统一北方固然是一件很不容易的事,怎么治理国家是摆在他们面前的一个更大难题。鲜卑是一个游牧民族,而他们要统治的是以汉人为主的先进的中原地区。作为游牧民族的北魏统治者统治中原地区可能面临哪些棘手的问题呢? 生1:他们可能和当地的汉民族不能和睦共处。生2:他们可能与会与政权控制下的其他各民族发生争端甚至是战争。生3:他们利用游牧民族的一套办法也许不能更好的巩固新生的政权。师:同学们提出的质疑也是当时北魏统治者头疼的问题,下面我们一起来阅读一则史料。【课件展示北魏统治初期的史料并出示问题】 师:太武帝的言论说明了什么?北魏的统治存在什么严峻的问题?(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分析所出示资料,并思考问题。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同时补充北魏政权遇到的棘手问题除了民族矛盾尖锐,还有阶级矛盾突出,社会不安定,财政困难等)师:如何处理民族关系?特别是如何与汉族和睦相处?怎样才能巩固统一,使国家富强起来?对此,北魏孝文帝大胆地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改革。

(三)孝文帝改革:能力训练、体验历史 师:请同学们阅读教材P74内容后思考:如果你是孝文帝面对上述问题,应采取什么措施?(学生的思维带入历史,深层体验孝文帝改革时期的史实。帮助学生初步掌握阅读材料,站在历史的角度思考问题的方法。)【课件展示孝文帝改革的内容】 师:上述改革是在孝文帝的祖母冯太后主持下进行的。这些改革促进了北魏民族的封建化。公元490年冯太后去世后,孝文帝亲政。孝文帝深受祖母影响,熟读儒家经典崇拜汉家文化。作为一个有抱负的年轻人他想把冯太后开创的改革事业进一步推向深入。孝文帝亲政后主持的第一项大事就是迁都。【课件出示孝文帝迁都洛阳示意图】 师:请同学根据地图,从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讨论孝文帝志在迁都洛阳的原因?(学生通过阅读课本内容后,一边在地图上指示,一边向同学介绍自己的分析结果)生1:平城的自然环境不好,经常发生旱灾,不适合做都城。生2:平城的地理位置也不好,它位置偏北,经常受到北方柔然族骚扰,严重影响北魏都城的安全。生3:洛阳比平城更适合作为北魏的都城,一是因为洛阳地处中原,可以安心发展经济,都城不会受到柔然的骚扰。二是洛阳离南齐很近可以迅速调集军队威慑齐。生4:洛阳是三朝古都,有很深的汉家文化底蕴,有利于孝文帝向先进文化学习。(其间,学生主动要求讲述“外示南逃,意在谋迁”的故事,我热情鼓励学生展示才华。课堂中形成了师生互动,热烈活跃的氛围。)师:刚才辛子豪同学为大家讲述了孝文帝南迁的故事,南迁后的孝文帝是否能将他毕生追求的汉化改革顺利推行?他还会遇到哪些障碍?他会如何解决呢? 【创设情境“早朝议事”】(说明:由教师扮演孝文帝,所有学生扮演北魏大臣,商议迁都洛阳之后如何解决北魏政权中心初迁洛阳所遇到的问题并自由探讨如何进一步向汉人学习先进文化。)师:早朝议事开始,众大臣咱们初迁洛阳,不知道各位爱卿在生活上有没有什么困难? 生1:启禀陛下,近日臣和家眷来到洛阳后水土不服,拉肚子。生2:陛下,臣自来到洛阳后很是想念草原,想念我家的牛羊。生3:臣有本要奏,他们刚才的问题都是小问题,都可以解决。可我遇到的问题很严重,我去集市上买东西,但是没人能听懂我说的话,没人肯把东西卖给我,家里都快揭不开锅了!生4:陛下,我还有更深的忧虑,咱们来到汉人的地盘,遇到很多不便。汉人对咱们也很仇视,我担心长此以往会生事端,动摇咱们北魏的根基啊!师:群臣的不适应我感同身受,群臣的忧虑也是我的忧虑,哪位爱卿能给我出出主意呢? 生5:陛下,汉人有句话叫“入乡随俗”,我们应该尽快的汉族搞好关系,并且向他们学习。生6:汉人经常嘲咱们鲜卑话,说是野蛮人的语言。我想既然来到汉地咱们也学说汉话得了,省得他们嘲笑咱们。师:各位大臣的意见深得我心,我们既然已经来到了洛阳,广大的黄河流域都在我们的控制之下,我们首先应该感到光荣。但国家安定,强大自己才是最重要的事情,我考虑了很长时间,今天我拿出了几套解决问题的方案,群臣一起来议一议。【课件出示孝文帝汉化改革的4条政策】 师:我的第一个设想——禁胡服 生7:陛下,臣不同意,咱们是马背上的民族,把衣服改的宽宽大大,我们怎么行军打仗? 生8:我认为陛下的设想很好,这样可以更好的入乡随俗,而且汉族的服装也很漂亮。行军打仗的士兵不穿汉服穿咱们的军服不就成了?!师:第二个设想——学汉话 生9:陛下,臣年老多病活不了几天了,汉话一时半会我也学不会啊!师:爱卿不必惊慌,朕的政策还是很人性化的。官员上朝时要讲汉话,但30岁以上的官员一时难改,可仍讲鲜卑话,暂不处罚;30岁以下官员必须严格执行法令,否则要降职。师:我的第三个设想是——改用汉姓 生10:陛下,姓是万万不能改的,这不是卖祖宗吗? 师:咱们鲜卑的祖先是黄帝的后代,以土德而称帝,所以姓拓拔。土,乃黄中之色,万物之元,所以今天朕把自己的名字由拓拔宏改为元宏。也令众大臣按照颁布的姓氏对照表将自己的姓名进行更改。我们与汉人拥有同一个祖先。师:最后一个设想——鼓励与汉族通婚 生11:陛下这样做我们鲜卑族的血统就不纯了!师:众爱卿,我们既然与汉族是同根同源,如今我们又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通婚更能显示出我们鲜卑族的宽容与善意,当然这样做也会使我们与汉族血浓于水,亲如一家。【课件出示史料《洛阳伽蓝记》(节选)】 师:这段材料说明了什么?(学生阅读材料后提取有效的历史信息,得出孝文帝汉化政策的作用。做到论从史出、试论结合。)师:在孝文帝带领鲜卑人民学习汉人的同时,汉人有没有从北方少数民族那里学到什么呢?下面我们来学习本课的第三个问题——北方民族大融合。

(四)北方民族大融合:史料研习、自主探究 【课件出示汉代陶俑与唐朝仕女图对比及图片胡床】 师:你们能看出汉代与唐代的桌椅发生了哪些变化吗?胡床是可以折叠的,类似今天的马扎。胡人为什么要把它做成这个样子?(学生在观察的基础上得出结论)师:胡人的坐具使汉人改变了席地而坐的旧俗,这说明少数民族和汉族在共同生活的过程中相互学习,互相影响。【课件出示北魏孝文帝理佛图及穿裤褶服的南朝乐队】 师:仔细观察以上两副图,这两副图中的人物所穿服装有什么不同?通过对比,你认为这说明了什么现象?(学生观察教师所示图片组得出:“胡人汉服”和“汉人胡服”现象)师:通过对以上两组图片的对比,我们体会到了在汉民族与少数民长期生活、互相影响的基础上,形成了融合的现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找一找自己身边的民族融合现象。【课件出示图片北方少数民族传入中原的食物】(学生通过胡汉交往过程中,互相学习、相互影响的史实帮助学生去感悟、理解民族融合就在身边,重在体会,弱化对抽象概念的解释。)师:今天在中国56个民族的大家庭中,你还能找到鲜卑族吗?鲜卑族到哪里去了?(学生普遍认识了民族融合的作用之一:像北魏孝文帝改革这样的单向汉化融合,使鲜卑族的民族特征逐渐消亡,并在历史的舞台上消失了)

(五)本课小结:提取精华、揭示规律 小结部分通过两个阶段的动态图示,提出表象——孝文帝改革的单向性,揭示实质——民族融合的双向性。

五、教学特点自评 1.课前调查时,我非常重视调查学生在学习本课时会出现的不解和需求,力求在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解决疑惑。课中引导时,我从学生的认知水平出发设计指导方式。如史料研习时,我细致引导学生寻找史料中的关键字词,主要语段,解除学生在阅读文言文时的困难。角色体验时,贴近学生认知水平,充分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让学生参与教学,大胆设想、积极思考,有所质疑,有所感悟。2.创设灵活开放的情境教学“早朝议事”,模拟孝文帝与众大臣商讨汉化政策,教师扮演孝文帝,所有学生都是大臣。这与以前的“历史剧”不同,参与学生拓展到了全体。在活动中,我看到了学生独立的思维活动,看到了学生思考问题方式的进步,他们已经能够站在历史的角度,比较客观公正的思考问题了。还有部分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问题,再“议事”中阐述自己独到的见解。在讨论的过程中,我针对课堂生成积极引导学生,得出正确结论。这种“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既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又有效的解决了重点。3.指导学生进行史料研习,拉近历史与现实的关系,使学生深切感受到“历史就在身边”,帮助学生解决难点问题。

六、反思与讨论 基于新课标的理念,为了切实提高教学时效性,使学生在乐学中掌握历史学习方法,我在本课的备课、教学实施过程中经过多次实践获得如下思考: 第一、精心备课,多易其稿。1.深入进行教材分析,明确思路,拿捏重难点。大分裂的魏晋南北朝时期位于中国历史发展的两个高峰时期,这一时期的特征是政权的分立和民族的融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也正是在大分裂时期黄河流域暂时统一的情况下,北方少数民族向汉人学习的一种尝试,其结果是促进了北方民族的大融合,使汉族先进文化成为当时各族民众的广泛心理认同,为日后隋唐的全国大一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本课备课遵循这样一条线索(如图所示): 即从鲜卑民族的发展历程入手(迁徙——建立北魏——统一黄河流域——改革),强调孝文帝改革对鲜卑民族的意义(封建化、进步),同时更要强调这次改革的民族融合促进作用,使学生深切感受到中华民族的历史是由各民族共同创造的。因此孝文帝的改革是线索中的核心,改革措施也必然是本课的学习重点。要想完成本课教学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属于少数民族史的范畴,学生知之甚少,兴趣索然,如何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二是“民族融合”概念比较枯燥,如何理解孝文帝改革对民族融合的促进作用对学生来说比较困难,故此设为难点。2.教学环节是设计以学生为本,提高时效性。以导入环节设计为例,我在备课时设计了3种导入:《花木兰》动画片导入、孝文帝改革趣事导入、《敕勒歌》和草原风光图片导入。经过思忖与课前调查,我放弃了前两种,而直接采用《敕勒歌》和草原风光图片。因为《敕勒歌》学生 族,开门见山。以授课环节设计为例,最初的教学准备中,为了启发学生思考,锻炼学生思维,我设计了大量的设问,对孝文帝改革的背景做了大量的铺垫。这些问题看似环环相扣,但从中我也发现了一些无意义提问,以学生的能力完全可以自行理解。对此我做了一些删减,“好钢要用在刀刃上”,好问题也要用在关键处。依据线索,我的设问也有了如下体现:“鲜卑族祖先的迁徙活动说明了什么?”引出鲜卑族的开拓进取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鲜卑族建立了政权、统一了黄河流域。从而过渡到“面对北魏政权面临的严重问题,北魏统治者将如何解决?”,顺理成章地带出孝文帝大刀阔斧的改革。这样即节省了很多时间,也使学生的思维有了连贯性。删繁就简是提高教学时效性的一大高招。第二、教学实施,动态灵活。1.让学生参与课堂,体验历史,勇于质疑。为避免学生出现摇头晃脑照本宣科,不知所云,不明其意的消极学习心态,我采取了创设情境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参与课堂,乐在其中,进而有所质疑,有所思考,有所感悟。对于孝文帝改革实行的汉化政策,“早朝议事”的角色扮演游戏让我与更多的学生体验了回当皇帝、大臣的感觉,体味了要提出问题、发现问题,还要解决问题将国家治理好的古代帝王将相的艰辛与不易。虽然在备课时,我已经有所准备,但“议事”过程中学生的勇气与积极性也是我始料未及的。参与“议事”的学生大部分都对汉化措施提出了否定意见,他们普遍不能理解为什么改革还要改姓名、改服装、改血缘。从学生的质疑中,我看到了学生能够真正在活动中将自己融入历史情境,能够设身处地思考问题。这改变了原来由教师牵着鼻子走的状况,使我倍感欣喜。当然也有少数学生能够站在更高的角度去理解孝文帝实施彻底“汉化”政策的原因,并在“议事”中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如“入乡随俗”、“ 使北魏政权在黄河流域的统治更加巩固”、“只有与汉人融洽相处才能解决北魏的统治危机”。这不仅帮助质疑的同学解决了疑惑,也使我更深地感受到学生的能力不可低估,在以后的教学中要多给学生积极思辨的机会。学生通过“早朝廷议”体验了历史,“参与”了历史——胜过了我的千言万语。这种情感上的亲历胜过千言万语的说教。诚如列宁说的:“没有人的情感,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真理的追求。” 2.把难以理解的历史概念直观化、具体化。

2.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知识点 篇二

公元386年,已经被前秦灭掉的拓跋族的代国,乘着淝水之战北方大乱之机在盛乐重新建国,开国皇帝是拓跋珪。

重建国后,不久将国号改为魏,史称北魏,北魏把都城从盛乐迁到了平城,初入中原,拓跋鲜卑成功地实施了“一国两制”。

胡汉分治,这个创始于十六国的治国手段,成功缓解了鲜卑和汉族的矛盾,使这个新兴王朝在这片土地上站住了脚。北魏的胡风汉俗,要求国家在民族团结和民族矛盾的天平上时刻保持微妙的平衡。

(晋鲜卑归义侯金印)

公元423年,北魏的第三位皇帝,年仅十七岁的拓跋焘继位,进一步解决胡汉问题被迫切提上了议事日程。拓跋焘在平城的东城修建了供奉孔子的殿堂。

他还规定建立太学,要求鲜卑族和汉贵族的子女必须学习儒家经典,拓跋焘希望借助儒家学说,为治国安邦开辟一条新的道路。经过一系列的汉化改革,北魏王朝出现了相对稳定的局面。

太和改制

孝文帝登基的第十三年,在冯太后的支持下,一场轰轰烈烈的政治经济改革正式启动,时值北魏太和年间,史称“太和改制”。

(孝文帝拓跋宏)

太和改制的第一项就是恢复了中原实行的百官俸禄制,使得汉族官僚物质待遇得到了提高,使他们与拓跋族的生活差距逐渐缩小。

孝文帝还颁布了均田制,均田令最根本的原则是把国家掌握的无主的荒地分给农民。农民以夫妻和耕牛头数授田。农民有了土地收入,要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量的赋税。

孝文帝同时颁布了新的租调制度,农民种地越多赋税越低,大大提高了农民的积极性。

(北魏骑陶马俑)

虽然拓跋鲜卑入主中原在制度上有了很大的改进,但是和汉族文化还存在很大的差异,从小就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孝文帝,时刻都在思考如何将改革落实到文化层面。

迁都洛阳

太和十八年(494年),孝文帝正式迁都洛阳。孝文帝用尽心思来到这里,就是为了摆脱鲜卑旧臣的束缚,为他后来的强制性汉化打下了最有利的基础。

孝文帝迁都后,一改早起鲜卑的旧俗,带头和汉族高门通婚;规定汉族语言为官方语言,禁止三十岁以下的年轻官员在朝堂上讲鲜卑语,皇宫里的拓跋族也一律学习汉语,说汉话。除此之外,一百多个拓跋贵族姓也统统改为汉姓,拓跋皇室改姓为元,至此,孝文帝拓跋宏成为元宏。

迁都后的第二年,孝文帝率领群臣离开洛阳,去祭拜一位他敬仰已久的汉人——儒家思想的创立者孔子。

3.北魏孝文帝的改革 教学设计与反思 篇三

商鞅变法,虽然商鞅以死告终,但他的变法不能不说是成功的。他在当时使秦国更加强大,也促进了当时社会由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的转变。当今是一个法制社会,而商鞅就是一个开法制社会先河得人。他的一些理论思想对当今建设法治社会也起到了深远影响。商鞅是中国历史上伟大的政治家。

北魏孝文帝的一系列汉化政策,如说汉化,写汉字,穿汉服,改姓氏,提倡鲜卑与汉通婚,甚至迁都,都是对鲜卑族大大不利的,他使鲜卑族这样一个游牧民族丧失与生俱来的战斗力和野性,加速了鲜卑族的灭亡。但从整个中华民族的角度来看,他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促进了中原地区与西北游牧民族的经济文化交流,为现在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奠定了基础。

三国鼎立局面是怎样形成的?

①200年,曹操打败袁绍,取得了官渡之战的胜利,统一北方。②208年,曹军与孙刘联军决战于赤壁,曹军大败,退守北方,无力南下;孙权在长江中下游的地位得到巩固;刘备占据四川,并取得汉中。③220年,曹丕自称皇帝,国号魏;221年,刘备在成都称帝,国号汉,史称蜀;229年,孙权称帝,国号吴。至此,三国鼎立局面形成。

1、各班出好一期“你好,普通话”为主题的黑板报。

2、组织学生开展“啄木鸟行动”,对校园、周边街道及社区用字进行调查反馈,积极纠正不规范用字

3、我爱我的祖国”诗歌朗读活动,“祖国,我为您骄傲”演讲比赛,4、“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主题班级黑板报评比。

5、“热爱祖国语言文字,构建和谐语言生活”手抄报比赛。

宣传语:

1规范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弘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

2树立语言规范意识,提高民族文化素质

3积极普及民族共同语,增强中化民族凝聚力

4.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 篇四

于曹魏时创立的九品中正制在西晋时已经变成了从世家大族中选拔官吏的局面,并演化出了士族与庶族两大社会阶层,“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之名言,便出于此。

由于鲜卑族自身并未得高深的文化素养,没有独立的政治改革思想,导致一味照搬此前的汉族政权政策,也就继承了这一已经严重影响社会发展的门阀制度。《魏书‧官氏志》记载:“有三世官在给事已上,及州刺史、镇大将,及品登王公者为姓……而有三世为中散、监已上,外为太守、子都,品登子男者为族。”使门阀制度由魏晋进一步延伸到了南北朝时期,直到隋朝建立科举制度时方才废止。

5.孝文帝改革的原因 篇五

一、缓和尖锐的民族矛盾与阶级矛盾是改革最主要的客观原因。

北魏建立初期,还是一个文化水平较低,社会发展落后的部族。在进入中原过程中,虽因采纳了一些汉族地主的建议和受中原先进生产方式的影响而逐渐封建化,但孝文帝改革前,北魏尚处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时期。这一期间,长期大规模民族征战的不断取胜形成了北魏贵族集团的民族优越感和歧视其他民族的心态,因而在遭到其他民族反抗时,除了野蛮的屠杀外,还将大量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民变为奴隶和杂户(身份低于佃客,略高于奴隶);在战争时,往往驱使汉族和其他各族的人充当步兵,在阵前冲锋,鲜卑骑兵则在后督阵,并任意纵马践踏,从而激化了民族矛盾。同时,统治集团内部也存在鲜卑贵族与汉族地主的矛盾,出于政治、经济利益和民族差异的原因,鲜卑贵族对汉族地主存有戒心,处处压制汉族地主势力;汉族地主虽被纳入统治集团,但并不掌握实权,长期的正统观使他们在内心又瞧不起鲜卑贵族;鲜卑贵族常因意见不一对汉族地主横加屠杀,这些都使西晋以来因“五胡内迁”产生的民族矛盾严重恶化。

北魏贵族集团在歧视与迫害其他民族的同时,对各族人民的经济剥削也异常残酷,规定“户调帛二匹、絮二斤、丝一斤、粟二十石。又入帛一匹二丈,委之州库,以供调外之费。至是(太和八年,公元484年)户增帛三匹、粟二石九斗,以为官司之禄,后增调外帛满二匹”(《魏书·食货志》)。另外北魏初期因长期征占,官吏无固定薪水,只靠战利品来作为奖励,逐渐统一后,没有战利品可分了,官吏为维持奢侈生活而大量贪污与残酷搜括,政府也常向农民调发额外的绢、帛、粮食等。农民所受的惨重剥削使阶级矛盾大大激化,从北魏统一到孝文帝改革前,仅五十多年里,农民起义就达七八十次之多。

中国古代史上,任何一个政权被推翻,总是基于民族矛盾或阶级矛盾的激化。孝文帝改革之所以会大刀阔斧、义无反顾甚至以强制性手段来进行,如果不是出于严峻的形势,会如此吗?对于一个政权而言,又有哪种形势会比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同时激化更为严峻呢?

二、当时的经济、军事、政治的需要是改革最为直接的现实原因。

从北魏建国至孝文帝亲政前(公元386—490年),北魏社会形势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经济上:北方久经战乱,中原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破坏,人口流徙,田地荒芜,严重影响了政府财政收入;另外,作为都城已一百多年、人口不断增加、处于寒瘠之地的平城,粮食运输又极为困难。军事上:北魏统一黄河流域已有五十多年,但与经济、文化更为发达的南朝政权接壤,刘宋时期又曾北伐北魏,南朝对北魏构成天然的威胁,使其有一种强烈的紧迫感与危机感;不仅如此,在北魏北边,还有虎视眈眈的劲敌柔然等族,也使一些有远见的君臣丝毫不敢懈怠。再从政治上看,北魏已建国一百多年,保守势力相当强大,而且在封建化的过程中,原来的鲜卑旧俗和委任汉族地主为地方官吏的宗主督护制已不适应当时政权的巩固与皇权的集中,从而滞缓了北魏的进一步发展。同时日趋尖锐的社会矛盾也迫使统治者必须加强与汉族地主的合作,消除彼此的民族界限。而解决这一问题,则需实行汉化政策,使自己的政权得到汉族地主的支持。

三、孝文帝自身的个性品质和对汉文化的了解是改革的主观原因。

历史的发展离不开杰出人物的推动作用,这种作用表现在他们能对当时的社会形势作出较客观的判断并及时进行政策调整,这与他们自身具备的超出同时期一般人的素质有关。据史书记载,孝文帝是一个能体察民心、关注民情、注意减轻对百姓剥削的帝王,这种个性品质与百姓的悲惨现实形成鲜明的反差,促成其改革的决心。

不仅如此,孝文帝还是一个熟知汉文化并通晓汉族发展史的少数民族帝王“《五经》之义,览之便讲,„„,探其精奥。史传百家,无不该涉。善谈《老》《庄》尤精释义”(《魏书·高祖记》),这种孜孜不倦学习先进文化的精神,养就了其深厚的文化底蕴。通过对汉文化和汉族发展史的了解及与本民族现状的比较,孝文帝深刻意识到本民族及政权的落后性,因此萌发了仿效经济、文化高度发达的南朝的念头;谦虚而务实的秉性,更坚定了他改变鲜卑旧俗、学习汉族先进文化的信念。可以说,孝文帝对汉族儒家经典、诸子百家的了解和对本民族落后性的深切感悟,成为其改革的主观原因。

四、民族大融合趋势的出现为改革创造了有利条件。

上一篇:西安加油站建设审批程序下一篇:七年级班下学期班主任工作计划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