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2024-08-06

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共11篇)

1.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一

石楼县人民医院

食物中毒应急处理制度

1、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应建立顾客投诉登记,制定人员负责接待投诉,并做好详细记录。

2、发现食物中毒或疑似食物中毒时应立即停止生产经营活动,并向株洲市卫生局或卫生执法监督员报告。3、4、主动协助卫生机构救治病人。妥善保护现场,包括剩余饭菜、食品及食品原料、工具、设备和现场、工作人员都应坚守岗位,接受调查,不得隐瞒、谎报、拖延、阻饶。

5、积极协助卫生监督机构和疾病预防控制机构的工作人员对事故的调查,如实提供资料、情况及数据,协助采集样品。

6、如需紧急公告或召回以售出可疑中毒食品或至病食品,应积极配合卫生行政部门,按要求落实各项措施。

2.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二

1 猪饲料中毒的一般特点

(1)症状与病理变化都以消化系统为主,仅有轻重程度的差别。(2)在同一时间饲喂的情况下,病猪发病的时间相对接近。无传染性。(3)发病前,猪只采食、饮水、精神活动正常,在采食后突然发病,不同种类的饲料中毒,各自还有特征性的病理变化和临床症状。(4)愈是健康壮实、采食量愈大的猪,发病愈剧烈,全身症状愈严重。

2 猪常见的饲料中毒的临床与剖检特征

2.1 肉毒杆菌毒素中毒

它常为鱼粉、血粉、骨肉粉等动物性饲料变质引起,这种细菌毒素主要侵害动物神经系统,故以神经麻痹症状为其主要表现:唇、舌、咽等部位麻痹。剖检可见肝脏、脾脏、肾脏、胃肠、脑膜充血、水肿和出血,胃肠道内有黑褐色液体或粥状物。

2.2 沙门氏菌中毒

常见于鼠类活动频繁的猪场,造成饲料和饮水污染,包括肠炎沙门氏菌和鼠伤寒沙门氏菌,有时也有乙型伤寒沙门氏菌所致。表现为呕吐、腹痛、下痢、食欲减退和失水等急性胃肠炎症状。剖检病理变化主要为消化道炎症。

2.3 曲霉菌毒素中毒

为饲料发霉变质引起,主要表现为消化障碍及产生神经症状。

2.4 食盐中毒

为食盐计量不准而造成过高,或误喂食渍肉卤水,咸菜腌渍汤等引起,断水或饮水不足使中毒加剧。症状为大量饮水、流涎、颤抖、痉挛、粪便带血液,最后呈昏迷状。剖检:胃肠粘膜呈出血性炎症,肝脏、脾脏、肾脏肿大。

2.5 亚硝酸盐中毒

蔬菜既含有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也含有硝酸盐。当蔬菜受虫害、踩踏、霜冻、堆放、腐烂、运输后,尤其在潮湿闷热环境或小火在锅内闷煮,都极易使其含的硝酸盐变为毒性极大的亚硝酸盐。喂这样的青饲料就会引起猪中毒。症状为流口水、腹痛、腹泻、呼吸困难、行走不稳、全身皮肤及可视粘膜发绀,呈乌青色,体温多数下降。剖检:血液呈黑红色或咖啡色,似酱油,凝固不良,胃肠粘膜充血、肿胀。

2.6 生物碱中毒,有毒植物所含的生物碱是一种含氮的有机化合物

含有生物碱的植物,种类很多,分布很广,至少在50多科120种以上的植物中存在着生物碱,如土豆、毒芹等。猪的生物碱中毒主要发生在农村,因为农村有割猪草喂猪的习惯。较为突出的中毒临床症状为神经症状。常见的症状为兴奋或迟钝、抽搐痉挛、角弓反张、虚弱等。剖检以消化道炎症为主。

2.7 含氰甙类植物中毒

新鲜高粱、玉米幼苗均含氰甙,特别是其再生苗含氰甙更高。桃、李、杏、樱桃和种子也含氰甙,猪采食过多可引起中毒。表现为口腔粘膜呈鲜红色,口吐白沫,呼出的气体带有杏仁味,衰弱等。

2.8 十字花科植物中毒

常引起猪中毒或死亡率增加的十字花科植物有:大白菜、小白菜、芥菜和油类青菜等;油菜种子的粉、饼粕也能引起中毒。表现为不安、流涎、食欲废绝、腹痛、下痢、口鼻周围有泡沫等。

2.9 添加剂中毒

常因对一些药物滥用,超剂量添加,时有亚硒酸钠、喹乙醇、呋喃类药物等中毒发生。常见症状为消化障碍、下痢或便秘、脱毛、皮屑增多等,严重时可引起急性死亡。剖检以消化道炎症为主。

3 猪饲料中毒的应急处理措施

当猪群发生饲料中毒时,采取尽可能的应急措施,其目的是迅速排出毒物,改善全身状况,加强肝脏的生理解毒功能,使病猪脱离危险,尽早恢复健康,最大限度地减少损失。

3.1 除去毒物

首先停止喂可疑的饲料或停用添加剂,用硫酸钠或硫酸镁20~150g内服,使胃肠中的毒物排出体外,也可先内服医用炭5~50g,再服盐类泻剂。

3.2 解毒

(1)化学解毒,是用某些化学药品,使中毒猪只体内的毒物产生分解、化合、氧化或沉淀,使毒物变化为无毒或低毒。亚硝酸盐中毒:可用1%美兰,1mL/kg静脉注射或5%甲苯胺兰,5mL/kg静脉、腹腔或肌肉注射。生物碱中毒:可用碘酊8~10滴加水稀释内服。氰酸中毒:可用美兰、硫代硫酸钠解毒。(2)生理解毒,为使用颉颃毒物产生的作用解毒法,如食盐中毒:耳静脉注射10%溴化钙,10~20mL解毒等。(3)物理解毒,用粘滑包埋剂,如淀粉50~100g,或牛奶200~300mL或活性碳50~60g等内服,20~30min后再内服盐类泻剂,使胃肠道内的毒物排出。

3.3 对症治疗

针对中毒的临床症状采取相应措施,如抽搐痉挛时注射氯丙嗪30~50mg或鲁未那等镇静解痉,心力衰竭时注射安那加20~25mL或尼可刹米等,强心改善冠状循环,兴奋中枢;腹泻引起脱水补液。

3.4 全身治疗

为稀释体内毒物,增加尿量,加快已吸收的毒物排出及调节生理解毒功能,常用大剂量5%~10%葡萄糖、生理盐水、复方生理盐水等静脉注射(20~25mL/kg),遇静脉注射困难时实行腹腔或皮下分点注射。

4 病死猪尸的处理与利用

3.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三

群体性食物中毒[1]以病人短时间内先后发病,病人多,集中在一个科室治疗护理为特点,是对急救护理、应急与管理能力的考验。我分院于2009年10月2日收治了一小区的23名集体食物中毒的物业管理人员,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后陆续就诊,我分院经过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院领导亲自到场指导,药房、设备、总务等部门作好物质准备,开启绿色通道,安排检验、药房、后勤等科室协助救治工作,人力、物力上的合理调配,护理人员进行分工,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病人按食物中毒处理原则进行处理,给予补液、解痉、抗炎及对症等治疗。危重患者在两侧手腕系红布条。做好消毒隔离、心理护理、健康教育工作,患者全部治愈出院。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该起食物中毒系本市一小区的物业管理人员,,共23例,男22例,女1例,年龄19-22岁,平均20.11±1.23岁。经抗感染、降温、补液治疗,23例全部痊愈出院,平均住院1.5天

1、2临床表现:该23例患者均在小区食堂进食了中餐或晚餐,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均有恶心、腹痛、腹泻、全身乏力等表现,其中12例伴发烧,7例出现心律失常,1例出现荨麻疹。

2、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当发生突发事件时,为了提高应付各种意外灾害事故的抢救工作能力及工作质量,院医务科、护理部特制定了应急工作预案。当发生群体食物中毒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该起突发食物中毒,最早就诊时间为凌晨4时,当收治到第4名患者时,四时二十分,值班护士立即电话报告总院总值班,分院院长、总护士长。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当日恰逢国庆长假期间,分院部分医务人员已外出度假。总院应急领导小组立即调配应急人员到分院配合工作[2],物品准备,补充各类急救用品、药品及抢救设施。第一批医护人员四时四十分到位,五时二十分全部急救人员到位,一切物品齐全并处于应急状态。

3 护理急救工作管理

3、1 抢救工作的组织管理:从凌晨4时起有患者陆续就诊,将护士分为预检分诊组、治疗组、护理组、观察组,分别安置在不同岗位[3]:不集中在护士站,使护理工作井然有序。预检分诊组设2名护士,在病区入口处进行登名、发大小便标本杯及血标本试管、安排床位;治疗组6名护士,负责执行医嘱,如建立静脉通道、抽血、皮试、肌注等;护理组3名护士,负责采集大小便标本,并送检各类标本,更换患者因急性腹泻弄脏的被服;观察组4名护士,负责观察病人的神志、生命体征、呕吐、腹痛、腹泻情况,记录呕吐物和排泄物的颜色、次数及量,以及心电监护,并进行心理护理、健康教育等,及时向医生反馈观察情况,以确保治疗措施。由于该起食物中毒除一名女患者,其余22名为青年男患者,衣着单调,短时间就诊,护士不易区分,且患者先后就诊,有些患者临床表现与病情不符,如一男患者入院3小时出现荨麻疹,9名患者入院1-2小时才出现发热或原有发热症状加重,7名患者常规检查心电图,发现心律失常。出现轻症患者与重症患者混住一间病房,部分重症患者不靠近护士站。我们根据医嘱给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便于加强观察病情。

3、2 心理护理: 23名患者均为年青未婚农民工在城市打工,由于突发性事件,多无心理准备且无家属陪伴,往往表现为恐惧、紧张,对预后甚为担忧,由于心理作用和相互影响而使自觉症状加重。而发生事件的小区物业管理公司则表现为紧张、不知所措、怕负责任。这时医务人员给予充分理解,做好解释工作, 解除病人的恐慌、烦躁不安、紧张等思想情绪,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

3、3 健康教育: 23名患者在进餐后12至16小时发病,以腹痛、腹瀉、全身乏力为主要表现,没必要进行催吐及洗胃。轻症病人可以多饮盐水、姜糖水,吃清淡流质饮食,如米汤、白稀饭。重症病人应禁食6-8小时,待病情好转后再进食米汤、白稀饭等易消化食物,2-3天内不吃油腻食物。平时要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做好厨房的卫生消毒,妥善保管好食品,防止蝇虫叮爬,要将生、熟食品分开,不要吃腐败变质的食物。

3、4 加强疫情报告:及时向当地卫生部门报告,并配合地方卫生部门对食物样品的取样、封存、中毒原因调查或传染源、传播情况等调查。

4、 讨论

争取抢救时间是抢救群体性食物中毒患者的有效对策[4],当收治到第4名相同病史的患者时,立即启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食物中毒管理小组统一指挥、调配,相关部门及时到位,参与抢救,如检验科、药房、后勤等,开启绿色通道,发挥通讯工具的作用,电话通知药房、库房、食堂所需药品、物品、治疗餐等,送至病房,为抢救争取了宝贵的时间,使抢救工作忙而不乱,秩序井然,效率高。同时建立健全完善的护理抢救指挥系统,合理地使用人力资源,分组进行,采取流水作业法,明确分工,各司其职,各负责任,重症患者两侧手腕系红布条,优先治疗及护理,严格"三查七对",使组织内部井然有序,最大限度地发挥其功能,团结协作,为同一目标而努力工作,确保了群体性食物中患者的抢救成功。

参考文献

[1]戴自英.实用内科学,第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462-483.

[2] 陈秀荣,张利岩,王颖,中国急救复苏与灾害医学杂志,2006,01.

[3] 董淑华,集体急性食物中毒的抢救护理,大理学院学报(医学版),2001,21.

[4] 聂翀,王荣,对农村群体性聚宴引发食物中毒与传染病流行的思考及对策,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04,02.

4.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篇四

2009-11-12 来源: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成都儿童专科医院

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

为了有效控制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和及时消除食物中毒事件的危害,保障居民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社会秩序,根据《成都市青羊区卫生局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预案(试行)》精神,结合我医院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本预案适用于本医院辖区范围内突然发生的、群体性的、造成社会公众健康损害的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处理工作。

一、组织

成立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名单如下: 组 长:院长 党支部书记

成 员:副院长 后勤副院长 医务科科长 护理部主任

院感科主任 防保科主任 临床大科室主任 领导小组职责:

1.负责对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控制事态发展。2.收集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发展及处理的有关信息,掌握动态,实时分析。3.制定食物中毒事件的应急策略和预防控制措施,对落实情况进行督查,开展效果评价。

4.协调相关部门的工作,及时解决卫生应急工作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医疗救治工作正常进行。

职责分工:

1.院长为总指挥,书记负责工作协调和监督。2.业务副院长具体分管。

3.后勤院长负责基本设施、设备的提供、管理、运输及后勤保障。4.医务科、护理部全面负责医疗救治管理工作。5.院感科负责医院内感染控制,检测样本采集,配合疾病预防控制机构进行病人的流行病学调查。

6.临床科主任负责本科室医疗救治工作的组织实施。

二、实施

1.一旦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各部门各级医务人员立即按岗位职责组织实施《院内急救手册》,坚持对急、危、重病人按“先抢救后办手续”的原则进行救治,共同做好现场处理和医疗救治工作。服从上级卫生行政部门统一调度,不得延误、推诿、拒收伤病员,也不得不顾中心条件强收、强留、强治伤病员。2.接诊医师发现10人以上食物中毒或者疑似食物中毒者,应在积极救治同时立即通知科主任和防保科,并向青羊区疾控中心和分管院领导报告,请求对事件的进一步处理。报告内容包括:事件的名称、发生地点、发生时间、波及人群或潜在的威胁和影响、可能的原因、拟采取的措施、发展趋势以及报告人、报告单位及其联系方式。

3.对人数超过30人的重大食物中毒事件应严格按照有关规定的要求,于2小时以内由预防保健科上报青羊区疾病控制中心,并连续报告事件的发展与变化、处置进程、事件的诊断和原因或可能因素;在阶段性报告中既要报告新发生的情况,同时对初次报告的情况进行补充和修正。

4.在食物中毒事件结束后,由医务科对事件的发生和处理情况进行总结,分析其原因和影响因素,并提出今后对类似事件的防范和处置建议。

5.一旦明确或怀疑食源性疾患已列入法定传染病的,按本院传染病管理相关制度进行处置。

三、监督

1.强化医务人员职业道德教育。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医护人员认真学习《执业医师法》、《医疗机构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灾害事故医疗救援工作管理办法》、《成都市社会急救医疗管理规定》等相关法律法规,加强法律意识,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

2.进一步加强质量管理。强化医护人员的“三基”训练,医务科、护理部每周组织医务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学习和培训,提高急诊抢救能力、应急能力;医务科、护理部定期组织专业技术考核,不定期抽查,确保熟练掌握急救技术和相关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

3.加强急诊室、重症病房建设,各科护士长每天检查急救装备,急救物品定位摆放,保证急救通讯畅通,保证急救器具完好率100%,保证急救药品充足、无变质。由医务科、护理部不定期抽查。

4.医务科、护理部定期召开“急救工作会议”,对“抢救成功率”等数据进行分析、总结,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5.根据医务科的建议和应急工作需要,后勤保障科平时应做好食物中毒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物资的储备,做到品种齐全,数量充足,质量可靠,保证应急第一时间的供应。

6.对影响、延误医疗救治者,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造成不良后果者,按相关法规追究法律责任。

四、术语

5.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五

一、目的

通过演练提高各部门之间协调作战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演练场景安排

(一)演练时间

2011年11月16日(星期三)下午

(二)演练场所

四排中学校园内

(三)参加单位

全校所有师生

(四)成立食物中毒事件应急处理演练协调小组

组长:何志良 校长

副组长: 韦海俊 副校长 韦必旺 总务处主任

覃海燕 政教处主任

温孟珍 教务处主任

韦海远 办公室主任 成 员:

廖贵宁 李宏仪 保卫处 各班主任

(五)现场演练人员分工

1.演练总指挥:韦海俊

2.主持人:温孟珍 3.带班领导:覃海燕 4.组织:韦必旺

5.值班人员:韦海远、丁显健、韦桂艳、杜忠敏(驾驶员)

6.医务室校医:温绍德

7.宿舍管理老师:韦美荣 吴昊 廖国联 张意基 8.食堂负责人:许金花 9.食物中毒人员:(共8人)10.摄像或照相:何广燕

三、演练内容

(一)、领导讲话

1.韦海俊副校长介绍演练的目的、意义。

2.温孟珍班主任宣布演练开始。

(二)、演练流程、剧本:

1、2011年11月16日下午1时起,医务室陆续有多名学生到医务室治疗,患者多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有的发烧,最高温度达 38.2 度,经输液和对症治疗,症状很快缓解;个别人员症状较严重须送四排卫生院治疗。临床诊断:急性胃肠炎、疑似食物中毒。宿舍管理老师已到现场。

2、宿舍管理老师打电话给学校值班室(6581145)。值班人员韦海远接听:“你好,这里是校长办公室”,宿舍管理老师:“我是女生宿舍楼宿舍管理老师,今天下午1时起陆续有8名学生因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泻等症状到我处报告,已送往医务室,经抗炎、补液治疗,目前6人病情平稳,另2人较严重,医生初步诊断是食物中毒造成,据了解,这些学生平时都在学校食堂就餐。请你部门前来协助、送医院。”

3、值班室接到电话,值班室初步统计得知,我校共有8名女学生“食物中毒”,随即向后勤处领导报告。

4、后勤处领导指派值班人员赶赴现场。并向学校领导报告。

5、值班室派人、派车到现场(不能关手机,随时报告情况及需求),做记录(表1,记录发病人员72小时内的食谱,以便与共同饮食而未发病人员的食谱进行对比),封锁食堂(拉警戒绳,两端用一米线)禁止无关人员出入,将病情严重的人员送医(使用担架)。

6、学校领导随即指示,启动“校园突发事件处置预案”。联系各相关部门领导到场。

7、政教处指派每一位宿舍管理老师和班主任,分赴学生寝室,彻查其他学生有无疑似发病情况,要求如有类似情况立即到医务室就医确诊。

8、后勤处领导联系食堂负责人,要求食堂立即封存可疑原料和食品留样,并准备3天内的菜谱和相关材料备查。

9、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条例》要求,向县 疾控中心报告了有关情况。并等待县疾控中心到学校对当天留样菜肴取样化验。

10、县疾控中心到现场。根据化验,以及记录的用餐情况,并经过现场察看、询问,认定了食物中毒原因:由于中餐就餐人员突然增加,菜量准备不足,加烧菜时,食堂对扁豆加热时间不足,导致学生出现食物中毒事故。

11、把化验结果、中毒原因告知医务室和送医院人员,对症治疗。

12、事后责令食堂立即进行食品卫生自查整改。

13、由何志良校长向参加演练的各部门宣布演练结束,并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讲话。

(三)、演练装备(担架、文书、警戒线、一米线)

四、要求、重点

1、按规定着装。

2、参加演练人员应熟悉中毒事件处理流程。

3、对中毒可疑场所的封锁,人员必须到位。

4、食堂提供3天内的食谱、24小时的菜品留样,向卫生监督所提供详尽的相关资料。

五、演练总结

各有关部门,对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对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应急响应过程、调查步骤和方法等。

六、持续提高食品安全意识

演练以后,紧抓教育契机,在各班开展食品安全和传染病尤其是肠道传染病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活动,使学生了解食品安全和呼吸道、肠道传染病等疾病的传播途径及预防方法,教育学生不吃或少吃生冷食品,主动拒绝校外摊点的“三无”食品,提高自我保护意识。

6.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六

一、目的

通过演练提高学校各部门之间协调工作的能力,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食物中毒事件及其危害,保障师生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学校的正常秩序。

二、组织领导

成立食物中毒模拟演练领导小组 组 长:姚成芳

副组长:王兆河 洪元亮 伍国平

成 员:张达智,莫军基,劳忠,包春华,张月清,龙先昆,李英支,各班主任 指挥部设在广播室。

三、现场演练人员分工:

1、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姚成芳、王兆河、洪元亮、伍国平

2、主持人:王兆河(兼)

3、事故调查协调组:伍国平、劳忠(协助上级调查)事故处理组:洪元亮、李英支

搜救组:①中学部教室:包春华、张瑞如、黄锐、罗昭艳

②小学部教室:龙先昆、马继凤、李小凤、李春华

③学生宿舍楼:张达智、冯俊、陈华英、庞剑 ④中学部厕所:莫军基、王凤鸿

4、广播宣传组:张月清

5、食物中毒人员:(共 25 人)

6、临时休息室(多媒体室):林晓明、韦利民、刘岗、宁世海、孙玉强

7、照相:覃健

四、演练地点与时间

地点:银海区赤壁学校

时间:2013年 5月31日 上午8:30。

五、演练过程: 1、2013年5月31日,早上7:30吃完早餐,早上8:00 时,三(1)班班主任蔡老师向校长室报告:多名学生出现不适,多以恶心、呕吐、腹痛、腹泻为主。临床症状:急性胃肠炎、疑似食物中毒。

2、政教处马上鸣警钟;并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3、广播宣传组:广播紧急通知:老师们、同学们:下面播放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指挥部紧急通知,刚发现有近10名学生出现呕吐、头晕、无力和拉肚子情况,疑似食物中毒,现在启动应急预案。所有师生立即到演练地点集合,各班主任立即清点本班学生人数,正在就餐的所有人员立即停止就餐。(重复广播2次)

4、事件具体应急处理:

(1)陈旭明老师马上到位组织各班到演练地点(初中部在入校门右侧榕树下,小学部在入校门左侧榕树下)集中。

(2)各班主任立即到位向总指挥报告本班实到人数和缺席人数。

(3)搜救组马上对整个校园进行全面搜救,并把搜救可疑病员(行走时相互掺护或用手捂着肚子)带到临时休息室,并马上向指挥部报告搜救情况。第①组负责初中部教室,第②组负责小学部教室,第③组负责学生宿舍,第④组负责中学部厕所。

(4)检疫组劳忠、李英支马上到食堂,封锁食堂(拉警戒绳,两端用一米线)禁止无关人员出入,要求食堂立即封存可疑原料和食品留样,并准备3天内的菜谱和相关材料备查。

(5)事故处理组:洪元亮马上向市急救中心拨打120求救,将发病学生送往北海人民医院。(电话内容包括赤壁学校的准确位置和病员人数)

(6)政教处和班主任,彻查其他学生有无疑似发病情况,要求如有类似情况立即报给学校领导。并维护秩序、稳定学生情绪。

(7)事故调查协调组伍国平马上了解基本情况向区教育局、市疾 控中心及相关上级部门报告,并根据上级部门的指示协调好相关工 作。

5、布置好各相关工作后,学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公共卫生条例》要求,向市疾控中心报告了有关情况。并等待疾控中心到学校对当天留样菜肴取样化验。

6、市疾控中心到现场。根据化验,以及记录的用餐情况,并经过现场察看、询问,认定了食物中毒原因:

7、把化验结果、中毒原因告知学校和送医院人员,对症治疗。

8、事后责令食堂立即进行食品卫生自查整改。

9、由主持人向参加演练的各部门宣布演练结束,并对本次演练进行总结讲话。

六、演练装备(车辆、警戒线、一米线等)

七、组织要求

1、参加演练人员应熟悉中毒事件处理流程。

2、对中毒可疑场所的封锁,人员必须到位。

3、食堂提供3天内的食谱、24小时的菜品留样,向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提供详尽的相关资料。

4、各班安排好以下人员:

七、八年级每班提前安排男女各一名住宿生在宿舍待命,一、三、五年级、七(1)、八(1)各班教室留一名女生待命,二、四、六年级、七(2)、八(2)各班教室留一名男生待命,中学部厕所九(1)、九(2)每班男女各一名待命,以上人员在紧急集合时在原地待命。

5、各班主任提前做好关于这次演练活动的性质和目的方面的解释,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恐慌或误传。

八、演练总结

各有关部门,对本次食物中毒事件的调查处理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包括食物中毒事件对患者所采取的救治措施、应急响应过程、调查步骤和方法等。

北海市银海区赤壁学校

7.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七

1 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进餐史复杂

旅游团队由于在短时间内要到多个不同的景点游玩, 所以途中各餐涉及不同的餐厅, 且均为集体用餐, 进餐食谱大同小异[1]。但由于曾经在多个餐厅进餐, 一旦发生中毒在进行进餐史的回顾性调查过程中, 患者根本记不清每顿饭到底吃过哪些菜, 回答不出哪道菜是在哪一个餐厅吃的, 往往张冠李戴;同时也不能排除集体用餐之外的饮食、饮水等不确定因素, 给调查增加了难度。

1.2 语言障碍造成个案调查困难

由于游客可能来自世界各地, 语言各异, 调查人员大部分只粗通些英语, 所以在进行个案调查时就需要借助翻译。而充当翻译的往往是该旅游团的全陪, 询问与做答都需要经过全陪导游的过滤和加工, 外国人对中餐不了解, 往往描述不清自己曾经食用过的食品为何物, 加上导游自身的外语水平参差不齐, 不能对医学专用术语进行准确地翻译, 也不能排除有的导游有可能有意的回避一些问题, 就造成一些重要的关键性证据的丢失, 对发病时间、症状、可疑餐次、可疑中毒食品的确定造成极大困难。

1.3 报告不及时

虽然我国已经在各级医疗机构中建立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系统, 但是有些时候, 旅行社会将生病的国外旅游者送到一些外资医院去救治, 而这些外资医院特别是如果接诊的是外国医生, 由于对中国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报告程序不了解, 未能按照规定时限上报, 造成报告的不及时, 使事件的调查丧失了宝贵的时机。

1.4 信息沟通不畅

由于进餐餐厅可能分属不同的行政管辖区域, 受客观因素的制约, 造成具有管辖权的卫生行政部门之间缺乏必要的、及时的信息沟通, 通常是你调查你的, 我调查我的。见不到病人的一方由于不了解病人的基本情况, 诸如临床症状、首发病例的情况等, 不能及时调整和修正调查方向指导现场调查取证, 不利于事件及时调查清楚。

1.5 涉外餐厅的管理水平和卫生状况参差不齐

虽然接待外国游客的餐厅都经过了旅游主管部门的认证, 但这个过程并没有卫生部门参与。部分餐厅管理混乱, 存在着诸如卫生制度不健全, 或者有制度不遵照执行;进购食品原料渠道不正规, 甚至从小商贩手中进购, 不按规定进行索证和建立台帐;餐具、容器、工用具不按规定程序进行消毒和存放, 缺少大型容器的消毒设施;制作冷荤凉菜不在专间内进行;食品存放存在交叉污染;冷荤食品未进行留样;当餐就餐人数超过餐厅承受能力等问题。

2 对策

2.1 建立涉外食物中毒应急响应机制

由于涉外旅游团队发生食物中毒事件的社会影响大, 所以建议建立专门的应急响应机制, 由市卫生行政部门的应急处理中心统一指挥和实施对此类事件的调查与处理, 涉及区县的区卫生行政部门配合调查。这样就可以避免由于信息沟通不畅和各区县为保护地方的小利益从而影响对事件的科学、实事求是的调查, 使事件得以顺利圆满的解决。

2.2 严格涉外餐厅的准入

旅游主管部门在进行涉外旅游定点餐厅的准入过程中应该有卫生部门参与, 共同制定相应的准入条件, 抬高门槛, 结合食品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 只有达到A级、B级的餐饮单位才有资格接待外国客人;同时, 加强行业管理, 实行一票否决制, 对于那些食物中毒责任单位取消其接待资格。

2.3 明确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涉外旅游定点餐厅加强自身卫生管理, 自觉执行《食品卫生法》和《餐饮业食品卫生管理办法》[2]。在监督过程中, 通过宣传与教育使餐饮单位牢固树立食品安全第一责任人的观念, 必要时旅游主管部门可以和企业签订食品安全责任书, 明确相应的责、权、利, 让企业明白自己是承担相应的食品卫生法律责任的主体。

2.4 加强合作, 强化监督

卫生与旅游主管部门要加强合作, 及时进行信息沟通和交流, 明确涉外旅游餐厅的食品采购、索证、建立台帐、食品留样制度等卫生要求;并定期开展联合检查, 利用各种媒体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 形成强大的推动力, 促进涉外餐厅搞好食品卫生工作。

2.5 加强对导游人员的约束

旅游主管部门要对承担接待外国旅游团任务的导游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和督导检查, 避免出现导游带领旅游团在一些非定点场所进行饮食方面的消费而导致食物中毒的发生。

2.6 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

加强卫生监督员队伍建设, 着眼于2008年北京奥运会, 对现有监督员进行基本的外语强化培训, 同时积极引进外语方面的人才, 必要时可以从医学高等院校招募志愿者参加调查;另外将食源性疾患个案调查表翻译成英文等常用外语, 将有关调查的内容和目的印制成工作卡出示给被调查的外国游客, 使其理解我们的工作并配合调查。

参考文献

[1]杨斌.旅游途中食物中毒调查处理的探讨.中国热带医学, 2002, 2 (4) .

8.几种常见中毒的处理 篇八

中毒虽说可以预防,但谁也不能担保自己或身边的人就不会发生这类事故。因此,掌握一些常见的中毒急救知识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一旦有人中毒来不及送医院,我们就可及时组织抡救,从而减少重大事故的发生。

当发现有人刚刚中毒时,就须将他平卧在床上,如果需要搬动,则要利用担架或者两人合抬。因为人体肌肉处于紧张状态时,毒性的扩散加快,病情加重,尤其是肺和大脑的水肿加剧。

当毒液落在皮肤上时,要立即除掉,受到污染的衣服也要小心脱去。对沾在身上的毒液应先用毛巾擦干,然后用温肥皂水洗净,但擦身不宜过度,因反复摩擦会促使毒性扩散。要是皮肤上沾的是醋精或盐酸盐、碳酸盐、磷酸盐等杀虫剂,清洗液最好用苏打水(一杯水中放二小勺苏打),这种溶液也可用来清洗眼睛。如果眼睛中落入强碱液、花露水,汽油等刺激性物质,那就非得用牛奶来洗涤。

毒物进到胃里后要除掉就比较麻烦。在将患者送医院前,一种最普通、最保险的急救措施是设法让患者呕吐。一般方法是给患者灌3—4杯食盐水或芥末水(一杯水中放2—4小勺食盐或2小勺芥末粉)就能收到效果。为了使胃洗得彻底些,这种方法也可多进行几次。对那些药物和食物中毒的患者,最好用高锰酸钾溶液洗胃。因为高锰酸钾具有分解毒性,并在一定程度上有减轻中毒症状的功能。但要注意在任何情况下,清洗液中不能残留来溶解的高锰酸钾颗粒,因为这些紫色颗粒进到胃里,就要引起胃粘膜的严重烧伤。因此,要将高锰酸钾溶液用纱布过滤一下,并稀释成0.01~0.1%的浓度(呈浅玫瑰色)。如果中毒系磷酸盐或酒精所致,那么用苏打水洗胃效果更佳。

对苛性液(包括醋精、苛性钠、氨化铵等强酸强碱以及高锰酸钾、松节油、汽油等等)中毒的患者,解毒的办法是让患者多服蛋白质溶液(1公斤凉开水内打入12个鸡蛋搅匀)。对碘中毒的患者宜喝凉蛋清淀粉糊,淀粉也可用面粉代替,如果手头一时没有鸡蛋,那果子羹、果子冻、米汤或燕麦汤也能解燃眉之急。这里要注意的一点是,对酸类中毒的患者绝对不可让其喝碱性溶液,因为酸碱中和会生成危及胃粘膜的气体,反之亦然。

对刺激性很强的物质所引起的中毒千万不要用呕吐的办法。因为这些物质腐蚀性很强,在逆行过程中反而会使食道粘膜再中毒一次,这一点对昏迷不醒的患者尤其要注意。万一发生呕吐,就要随时提防气管被阻塞,这时,要经常揉动患者的背部和腹部,并用一只手托住其颈部,让头部处于低垂状态。

用上述办法将胃清洗完毕后,还须让患者服用活性炭。中毒症状严重的要服40—80克剂量,即以2—4小勺的活性炭溶于100~200毫升的凉开水。活性炭吸附毒物的能力很强,测试表明,10克活性炭就能使安眠药或阿斯匹林致人死亡的毒性完全失效,并且能将酒精一类物质中和掉,可惜的是,那些积郁在胃里的食物却使活性炭的作用大大降低。因此,活性炭一般均在洗胃后再行服用。

鞣酸与各种毒物的结合能力也很强,它生成的不溶于水的化合物——鞣酸盐就很难被肠子所吸收。鞣酸在茶叶中的含量很高,可用浓的凉茶水来洗胃。如果因一些药物中毒致使血管扩张,血压下降,那么多喝茶水就可转危为安。

一般说来,中毒引起的麻痹和晕厥,使患者的体温往往下降。在这种情况下,宜用热水袋给患者暖身。然而,对大多数人,特别是儿童在中毒后,其体温则趋向升高,这时宜用冰袋湿敷患者的头部或腹股沟部位。此外,还要多喝凉开水进行冷灌肠。这样既能减轻毒性对大脑的施虐,又能预防其它并发症的发生,最好别让体温超过38℃。

如果在短期内由于种种原因还得不到医生的救抬,那么在让患者服用活性炭后再服一些硫酸钠溶液(俗称芒硝,即半杯温开水中放半勺硫酸钠)就比较保险,这种药也能阻止肠子对毒物的吸收。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似乎普遍认为牛奶是一种万能的解毒剂,事实上并非如此。在重金属盐中毒时(包括铅、钻、锕、水银等等),牛奶的确是很好的解毒剂。因此,从事重工业劳动的工人多喝些牛奶就同时起着保健、防毒的作用。用牛奶洗涤被各种强酸烧伤的伤口也有促使伤口愈合的功效。但是,在磷的有机化合物、汽油、二氯乙烷及其它有机溶剂中毒后,再喝牛奶就更加危险。

9.4突发有机溶剂中毒事故应急处理 篇九

夏丽华 广东省职业病防治院

一、临床表现

有机溶剂种类多,靶器官不同,作用机制及毒性也各有不同。有机溶剂中毒的临床表现主要是靶器官、靶组织损害的表现。

1.中毒性中枢神经损害

引起急性中毒性脑病的有机溶剂有:1,2-二氯乙烷、汽油、苯、甲苯、二硫化碳、三氯乙烯(TCE)、甲醇、乙醇、氯乙醇、甲硫醇、氯甲烷、碘甲烷、四氯乙烷、环氧乙烷、四氯化碳、乙酸丁酯等。

主要表现:头痛、头昏、失眠、恶心、呕吐、乏力、精神萎靡、步态蹦珊,甚至抽搐,可有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精神症状等。

2.中毒性周围神经损害

主要致病有机溶剂:正己烷、磷酸三邻甲苯酯、二硫化碳、1-溴丙烷等。

主要表现:肢体远端麻木、蚁爬感、电击感、烧灼感,四肢远端对称性感觉障碍,同时可有腱反射减弱或消失,神经-肌电图显示神经源性损害。

3.中毒性肝损害

主要致病有机溶剂:四氯化碳、三氯甲烷(氯仿)、1,2-二氯乙烷、三氯乙烷、四氯乙烷、氯乙烯、TCE、四氯乙烯等。

在较短期内吸收较高浓度肝脏毒物后,可出现急性中毒性肝病。表现为乏力、食欲不振、恶心、肝区疼痛等症状,肝功能异常,黄疸,严重者出现肝性脑病

在长期低剂量接触某些有机溶剂可引起慢性中毒性肝病,主要表现为肝硬化。

4.中毒性呼吸系统损害

主要致病有机溶剂:汽油、煤油、润滑油、柴油等。

表现有眼及上呼吸道刺激症状,如羞明、流泪、咽痛、呛咳、胸闷、咯黏液性痰等,偶有痰中带血。严重病例出现肺水肿、窒息、气胸等。

5.中毒性血液系统损害

长期慢性接触苯可致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全血细胞减少、再生障碍性贫血、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甚至白血病。

6.中毒性肾损害

主要致病有机溶剂:氯仿、四氯化碳、TCE、乙苯、萘、汽油等。主要表现:蛋白尿、血尿,严重者出现肾衰竭。

7.中毒性心脏病

主要致病有机溶剂:苯、甲苯、汽油、四氯化碳、二硫化碳等。主要表现:心律失常、心肌酶升高,胸片示心脏大小异常。严重者可出现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或心源性猝死。

8.皮肤黏膜的损害

皮肤干燥、皲裂,引起接触性皮炎或皮肤灼伤。三氯乙烯药疹样皮炎患者还可出现口腔黏膜、泪腺黏膜的损害。

二、诊断原则 有明确的有机溶剂接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符合相应靶器官损害特征;综合分析,排除其他致病因素,方可诊断。

三、现场救援和处臵原则

(一)急性中毒现场救护、处臵人员的个体防护

参与救援或现场处理的人员要确保个人安全。如现场有机溶剂浓度很高,须佩戴正压式呼吸器才能进入;若存在有皮肤损害的有机溶剂,有关人员应穿相应的防酸防碱防护服。

(二)现场调查

现场调查内容包括所使用的有机溶剂种类、毒性、使用量、开始使用时间,生产工艺、流程情况、卫生防护设施、劳动时间,职业危害因素监测情况,特别要关注近期变化情况;周围环境变化和自然因素情况等。

患者访视重点是首发和早期发病病例,了解病人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结果、临床诊断等,同工种或接触同一职业因素工人的情况。

(三)现场控制措施

切断火源、气源,停止导致危害事故的作业;控制事故现场,撤离现场无关人员,设臵隔离区;强力通风;禁止缺乏有效防护的人员进入现场;保留导致危害事故的生产原材料、设备和工具等;对中毒样本(如中毒者血液、尿液等生物样本、生产原料和现场空气)进行采集和检测。

(四)现场救援

迅速将病人移离中毒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松开衣领,保持呼吸通畅,并注意保暖。必要时迅速给患者戴上防毒面具,防止毒气继续吸入。对呼吸停止者尽量采取人工呼吸器。若必须施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应注意避免因吸入患者呼出或衣服内逸出的有害气体而发生中毒。

当医疗救援资源相对不足时,应对病人开展现场检伤分类,按 “红标”、“黄标”、“绿标”、“黑标”顺序优先处理红标(危重)病人。

四、院内治疗原则

维持生命体征稳定,加快毒物排泄,保护心、脑、肝、肾、肺等重要脏器,对症治疗。同时根据不同的有机溶剂损害特点确定治疗重点。

(1)中毒性神经系统损害的治疗

中毒性脑病治疗:合理氧疗,有条件者给予高压氧治疗;积极防治脑水肿;控制抽搐;应用促进脑细胞功能恢复的药物;

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治疗:可用B族维生素、神经生长因子、能量合剂或具有活血通络作用的中医中药治疗,辅以理疗与对症、支持治疗

(2)中毒性肝病治疗

卧床休息;给予富含维生素的食物;葡萄糖、维生素C、肝泰乐、谷胱甘肽等;重症肝损害可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人工肝治疗;积极防治肝衰竭

(3)中毒性呼吸系统损害治疗

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氧疗;及时适当应用糖皮质激素;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积极防治肺水肿和继发性感染

(4)中毒性血液系统损害治疗

预防和控制感染;促进造血功能;纠正出血倾向;避免使用血液毒性药物和放射线;严重病例可给予输全血或成分输血;合理使用糖皮质激素;雄性激素和免疫制剂等;顽固性再障病人和白血病患者可考虑骨髓移植

(5)中毒性心脏病治疗

应绝对卧床休息;及时纠正缺氧;维持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减轻心脏负担,限制输液量与输液速度,限制钠摄入量;给予改善心肌细胞营养及代谢的药物;及早足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其他治疗原则与内科相同

(6)中毒性肾损害治疗

早期利尿,应用足量糖皮质激素,积极采用血液净化疗法,积极防治感染及其它合并症,慎用肾毒性大的药物

(7)皮肤黏膜损害治疗

清除毒物,保护皮肤黏膜,对症治疗,防治感染

五、小知识

【小知识1】

(亚)急性1,2-二氯乙烷中毒

1,2-二氯乙烷为无色;易挥发;具有氯仿气味的油状液体。以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为主,也可经皮肤吸收。高毒,人口服15~20ml可致死。其配制的粘合剂(如ABS514胶;3435胶;快干胶等)具有黏性好;易干;防水等特性,广泛应用于玩具;电子;橡胶制品;制鞋等行业。

近年来国内报告的病例多属亚急性中毒,职业病临床一般把亚急性中毒归入急性中毒。亚急性中毒的临床表现与急性中毒不尽相同,它见于较长时间接触较高浓度经呼吸道吸入中毒的患者。其临床特点是:潜伏期较长;常散发,起病隐匿,病情可突然恶化;以中毒性脑病为主,肝肾损害及肺水肿较少见;颅内压增高表现可反复出现;部分患者可遗留小脑功能障碍;常因突发脑疝死亡。

【小知识2】三氯甲烷中毒

三氯甲烷又名氯仿,常温下为无色易挥发液体,稍有甜味。可经消化道;呼吸道和皮肤吸收。中等毒性,主要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具麻醉作用。急性中毒者可引起呼吸麻痹;心力衰竭,并可损伤肝;肾。长期接触者主要出现肝脏损害,消化系统症状及神经衰弱症状,少数可出现肾损害或者嗜氯仿癖。我省中毒主要发生在电话机厂;五金塑胶玩具厂;电子厂等。

【小知识3】 正己烷中毒

10.食物中毒的应急处理 篇十

为了及时、有序、快速的对食物中毒患者进行抢救、救治保障生命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特制定樱花医院食物中毒抢救应急预案。

一、成立医院食物中毒抢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 组长 副组长 组员 在医院食物中毒抢救应急指挥领导小组的统一领导下医院下设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办公室医疗救护专家组、危重病人抢救指导组、后勤保障组、信息报告组。各组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协调合作不得借故推委、延误各自工作各小组组成人员根据交通事故应急的需要可进行适当的补充和调整。具体各小组组成人员及职责如下

1、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办公室 主 任 副主任 成 员 职责

1在医院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食物中毒抢救应急的日常工作。

2按照医院领导小组的批示负责上级关于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工作文件精神的贯彻执行情况。

3负责医院领导小组关于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工作决议的布置和落实。督促检查执行情况。

4负责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工作的会议召开、会议纪录、撰写总结汇报材料。5负责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工作的信息报告和传递保证通讯畅通。

2、医疗救护专家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责

1在医院领导小组和食物中毒抢救应急办公室的领导下开展食物中毒医疗救治和指导工作。

2负责食物中毒病人的救治、急重症患者的确诊负责制定食物中毒危重病人的抢救方案。

3负责全院食物中毒救治的指导工作。4提出配置抢救设备和药品的建议。

5有权临时调动现场危重病人抢救的急需设备和药品。

6负责组织讨论危重病人抢救成功经验和教训做出抢救小结。

3、护理抢救指导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责

1负责食物中毒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指导工作。2负责制定食物中毒抢救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方案。

3负责制定全院食物中毒抢危重病人抢救的就地护理指挥。4提出配置抢救护理设备和药品的建议。

5有权临时调动现场危重病人抢救的急需设备和药品。

6负责组织讨论危重病人抢救的护理成功经验和教训做出抢救的护理小结。

4、后勤保障组 组 长 副组长 组 员 职责

1在分管总指挥的领导下做好后勤保障工作。

2根据交通事故应急需要做好物资、设备、药品储备确保实际工作开展进行。3做好物资储备计划搞好储备登记做到数字准确可随时提供统计数据。4 储备物资质量保证用时安全。

一诊科医护人员要坚守工作岗位一切抢救物品、药品处于备用应急状态随时做好抢救准备。

二护士接到批量食物中毒病人通知后立即通知各相关科室人员随时与120现场人员保持联系根据中毒人员多少通知护理急救小分队队员各就各位必要时启动医院大型应急抢救系统。

三病人到达急诊科后立即根据病情轻重进行分诊较重者送抢救室进行抢救轻者送急诊观察病房。

四护士立即协助医师作出诊断遵医嘱为病人实施有效的抢救措施

1、催吐 无呕吐者可催吐机械性刺激或用催吐剂。

2、洗胃 立即用温开水或0.05高锰酸钾溶液反复洗胃直至洗出澄清液为止。收集第一次洗出的胃内容物送检。

3、导泻 中毒时间较长者可给硫酸钠1530g一次口服。对吐泻严重的病人可不用洗胃、催吐、导泻。

五对吐、泻较重丢失大量水分者根据失水情况适当补充水分。

凡能饮水者应尽力鼓励病人多喝糖盐水淡盐水等不能饮水者迅速建立静脉通道遵医嘱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六对腹痛、呕吐严重者遵医嘱给阿托品0.5mg肌内注射。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剂。如有休克进行抗休克治疗。

七护士加强巡视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立即报告医师进行处理。

八做好病人登记及抢救护理记录。

【程序】 分诊 → 协助医师作出诊断 → 催吐 → 洗胃 → 收集胃内容物送检 → 导泻 → 建立静脉通道 → 补充水分和电解质 → 对症处理 → 观察病情 → 做好护理记录

为了保障我校广大教职员工和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预防食物中毒的发生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条例》及相关规定以便及时、正确、高效地处置可能发生的食物中毒事件把中毒事件造成的损害降低到最低程度特制定本校应急防治预案。

一、建立食物中毒预案报告 本校区内教职员工和学生如发现短时间内出现多例有呕吐、腹痛、腹泻等类似食物中毒症状的病人时立即向校值班室和医务所室报告。值班人员、校医务人员接报后立即汇报有关领导并赶赴现场指挥、协调事件的处理。与此同时上报校长办公室按有关规定上报市卫生局或市疾病控制中心、有关医院进行紧急处置。

二、食物中毒人员的救治 对食物中毒人员症状属较轻微的校医务所室应就地组织力量及时对发病人员进行应急的对症救治。做好病状纪录并完好留存病人的吐泻物。中毒严重者应及时转上级医院并携带详细的病案记录。校区应及时调配车辆以最短时间送至医院救治必要时传呼110警务车或120救护车将患者紧急运送医院救治。

三、协助调查采取相应措施 中毒事件发生后校医务所室要主动协助市卫生防疫人员及时向中毒人员了解就餐场所、就餐人数、所食食品、发病人数及所出现的症状现场检查就餐场所的卫生状况卫生许可证及从业人员健康证的办理情况分析中毒原因及可能造成中毒的食品封存现场及可疑食品追查食品及原料的来源追缴售出的可疑食品对病人的吐泻物及可疑食品进行采样送上级卫生部门检验。

校保卫科应立即派员进行现场秩序的维持和勘察调查校食堂工作人员的平时情况社会关系纠纷情况等对现场进行取样、检测分析是否有人为投毒的可能控制可疑人员必要时报请公安部门介入并对中毒现场进行隔离和戒严。同时严格审核进货渠道对可疑食品的供货方、渠道缜密进行排查。对不能排除饮用水的因素造成的食物中毒校总务处应立即停止供水留样等待检测。

四、善后处理 校区各部门配合学校有关部门做好中毒人员的安抚工作待上级部门的检验报告出来以后确定责任。如事件涉及刑律则移交公安机关处理。

五、总结报告 发生食物中毒事件后各部门应对事件的发生经过后果自觉查找本部门工作中存在的不足进行总结与完善、强化管理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同时向学校和上级有关部门作出书面报告。

六、成立领导小组和指挥系统 为了防止食物中毒事件的发生领导、协调各部门处理食物中毒事件校区特成立食物中毒救治应急处置领导小组。领导小组成员及联系电话如下

七、对在应急工作中有积极突出表现贡献的予以表彰奖励并作为考核评先的重要依据任何违背本应急预案的行为属领导责任的追究其所负责任属不服从领导小组和责任领导紧急调配工作或不积极配合工作的集体或个人也按事件性质和后果予以追究责任并作为今后考核的重要依据。

11.眼部异物的应急处理 篇十一

当眼睛里进入灰沙时,可引起眼睛充血、疼痛、磨擦感以及不敢睁眼等症状。这时,不可用手使劲揉眼,或用千手帕乱擦,这样做不但无济于事,反而容易引起眼部感染,而且还可能擦伤里眼珠。可用洗干净的手指,轻轻翻开眼皮进行仔细检查。先扒开下眼皮检查,如果没有见到异物,则检查上眼皮。翻上跟皮时,可用一手的食指和大拇指担住上眼皮向上提,另一手则拿火柴梗在眉毛下方轻轻向下压。同时叫病人的眼睛向下看,这样就能把上眼皮翻转过来了。检查时要特别注意上眼皮边缘和窜窿部。发现异物后,可用消毒的小棉棍馥生理盐水轻轻转动擦拭,则异物常可被棉丝带下。也可用干净的湿毛巾、湿手帕将异物轻轻擦去。如果是麦芒等尖锐异物插入组织内,则在取出时应注意勿使折断。如果异物不易擦去,可先用清水冲洗,以使异物浮起或移动,然后蒋用湿毛巾蘸取。但疑有异物进入眼姑内部时,则切切不可冲洗伤眼。为了预防服部感染,在异物取出后应及时涂入市售消炎眼液或眼膏。如果异物嵌在黑眼珠上,或因揉擦而嵌入较深。或疑有异物进入眼球内者,就必须及时到医院诊治。

遇到酸碱,溅入内或农药粉末进入眼内时,应立即进行自救,千万不可依赖到医院抢救,以免过铅自救良机。由于酸、碱等化学物质进入眼内服极易迅速向周围和深部组织扩做,因而受伤部位极易发生灰白色混浊和坏死。尤其是生石灰,氨水等碱性化学物质,往往在几分钟内即可渗避到眼睛深部组织,从而成造严重后果。不少人就是因为贻误了自救良机,结果引起失明。所以抢被这类伤眼必须争分夺秒,力求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进入眼内的所有污物统统洗掉。自救的方法主要是就近取水充分冲洗伤眼。可将脸浸入水中,把上下眼皮扒开,同时用力睁大眼睛,头在水中左右晃动,使进入限内的酸性或碱性物质迅速被水冲掉(需注意按水)。也可把清水灌进水壶,让水流冲洗眼部。一般至少要冲洗10分钟左右。生石灰碎屑溅入眼内时,应首先将石灰渣清除,再彻底冲洗。冲洗以后涂入消炎眼膏,然后再到医院作进一步处理。

上一篇:大学生要有大格局下一篇:我不再沮丧优秀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