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一问题分析(精选8篇)
1.案例一问题分析 篇一
劳务索赔案例分析
(一)案例背景
2006年4月,C建筑公司承包了8栋住宅楼工程的施工任务。C建筑公司项目经理找到了与之长期合作的包工头刘某,将8栋住宅楼的主体结构的劳务作业任务分包给了刘某,双方以每栋楼为一个计量单位签订了8份劳务分包合同,合同总额547万元。刘某签订合同后,又将其中编号为1#、2#、3#楼(合同总额235万元)劳务合同的作业内容以3份《施工任务书》形式转包给了王某,但该三份《施工任务书》的劳务费总额只有96万元。王某获得三份《施工任务书》后,又将其分别转包给三个施工班长。改三个施工班长获得的三份《施工任务书》的劳务费总额只剩下76万元。
施工过程中,刘某以王某组织施工不力为由,中途解除了与王某签订的《施工任务书》,将已完劳务作业量的劳务费用合计52万余元结算给了王某,王某在签署结算单和收款收条后离开了工地。随后,刘某又将该三份尚未完成的《施工任务书》直接将给了王某原来带领的三个施工班长继续施工。在1#、2#、3#楼主体结构工程完工后,刘某与三个施工班长分别办理了合计36万元的劳务结算书,三个施工班长也签署了收款收条。至此,刘某累计向王某和三个施工班长实际支付劳务费合计88万余元。
在其余住宅楼工程还在进行主体结构施工时,C公司项目经理接到上级通知:要求项目经理部做好各项准备工作,迎接当地建委组织的安全文明施工大检查。C公司项目经理担心违法使用劳务队伍的事情暴露,就让刘某找一个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来完善原先签订的劳务合同。
刘某找到D劳务公司,双方签订了内部承包合同,其中约定:D劳务公司从每份劳务合同中提取8%的管理费后,其余费用都由刘某支配,劳务作业人员全部由刘某自行组织。随后,刘某以D劳务公司的名义与C建筑公司又补签了8份劳务作业分包合同,新补签的合同在承包内容及金额上都与原先合同一致,并在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进行了备案。刘某也被D劳务公司任命为派驻该施工项目的施工负责人,全权负责该8份劳务合同的履行。
(二)索赔事件过程描述
2007年11月,本案8栋住宅楼工程竣工验收后,C建筑公司与D劳务公司就总额为547万元的8份劳务分包合同进行了全额结算,双方对结算金额无异议。同时,C建筑公司和D劳务公司还签署了《合同履行终止协议》,其中载明:“双方所签8份合同权利义务已履行完毕。合同终止”。C建筑公司、D劳务公司及刘某都在结算书和协议书上签字、盖章。工程竣工不久,王某获得了刘某属于挂靠在D劳务公司名下承揽工程的证据,就带领三个施工班长找到刘某,表示原先按《施工任务书》支付的劳务费太低,要求按照1#-3#楼三份劳务合同价格即235万元的标准补偿劳务费。在遭到刘某的拒绝后,王某就带领100余名农民工到政府相关部门集会,并扬言要游行。在有关部门多次协调不成的情况下,王某拿着有167名农民工(包括其本人及上述三个施工班长)签名并公证的公证书,于2008年3月以167名农民工的名义,将C建筑公司、D劳务公司及刘某等一并起诉到某基层人民法院,要求前述三个被告人按照1#-3#三份劳务合同价格即235万元的标准支付被拖欠的“农民工薪金”劳务费合计147万余元及逾期付款利息。
(三)案件审理及判决情况
王某等167人起诉理由是:
1.刘某是挂靠在D劳务公司名下与C建筑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该挂靠及借用资质行为签订的合同无效;
2.刘某以《施工任务书》形式将劳务分包合同再次转给王某及三个班长行为无效,该《施工任务书》不能作为结算劳务价款的依据;
3.1#-3#楼三份劳务合同都是王某及其雇佣人员实际完成的,因此该三份合同总额235万元的劳务合同才是王某等167人进行结算劳务费用的依据;
4.刘某收取劳务结算价款后,仅支付了88万元劳务费,拖欠“农民工薪金”劳务费合计147万余元;
5.C建筑公司和D劳务公司在劳务分包过程中均有过错,应当对刘某拖欠劳务费的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刘某辩称:刘某与王某及其三个施工班长之间签订的《施工任务书》是有效的,已经履行和结算完毕,也按照约定全额支付了劳务费,不存在拖欠劳务费问题。劳务作业人员是王某自己雇佣的,工资问题应当由王某自行解决。
D劳务公司辩称:D劳务公司收到C建筑公司支付的全部款项并按照内部承包协议扣除管理费后,其余款项都付给了刘某,不存在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题。工程所需劳务人员都是刘某自己找的,与D劳务公司没有劳动合同关系。
C建筑公司辩称:C建筑公司与D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是经过备案的有效合同,而且C建筑公司按照劳务分包合同全额支付了劳务费,不存在拖欠款问题,不应当对刘某与王某等167人之间的劳务费争议承担任何责任。
本案历时二年多,于2010年6月做出二审终审判决。二审法院认为: 刘某在挂靠在D劳务公司名下承揽劳务工程的行为属于借用资质承揽工程的行为,依法认定无效;
王某等167人是该1#、2#、3#楼三份劳务合同的实际施工人,因此D劳务公司应当按照三份合同总价款235万元对王某等167人进行结算,减去已支付的88万元,尚欠147万余元;
C建筑公司和D劳务公司允许借用资质挂靠承揽工程,违反建筑法强制性规定,且未能保证刘某将劳务费余款支付给王某等167人,应当对刘某拖欠劳务费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二审法院终审决要点为:1.刘某以D劳务公司名义与C建筑公司签订的劳务合同无效;2.刘某应向王某等167人支付剩余劳务费147万元;3.C建筑公司和D劳务公司对刘某拖欠行为承担连带责任。
终审判决生效后,王某等人申请强制执行。因刘某和D劳务公司没有可供执行的财产,法院就直接从C建筑公司账上划走了147万元。本案给C建筑公司造成了巨大损失。C建筑公司正在进行艰难申诉。
(四)问题分析
C和D公司在已付清劳务费后,仍然承担连带责任的原因:
1.C建筑公司在劳务分包方面存在错误,是导致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源。
根据我国《建筑法》的规定,从事建筑活动的主体只能是依法取得相应资质等级证书的企业或者单位,我国法律是禁止以个人(自然人)名义从事建筑活动的。C建筑公司的项目经理明知相关法律规定却仍然与刘某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行为,以及刘某又将劳务合同以《施工任务书》的形式层层转包,劳务费用被层层克扣的事实,才导致本案纠纷的发生。我国《建筑法》第二十九条第三款规定:“禁止总承包单位将工程分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条件的单位”。因此,C建筑公司违反法律强制性规定与刘某签订劳务分包合同的行为,是导致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本原因。
2、C建筑公司疏于对劳务作业人员进行管理,是导致其承担法律责任的根源。
刘某先前是以个人名义与C建筑公司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并非代表D劳务公司。因此,C建筑公司与刘某签订非法劳务分包合同及其实施劳务作业的行为,可以视为C建筑公司与刘某及其带领的众多农民工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但是,由于C建筑公司对劳动队伍疏于管理,没有发现劳务分包合同被层层转包、劳务费用被层层克扣的情形,也没有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因此在诉讼中,C建筑公司无法说明以低于劳务分包合同价格139万元(235-96=139)的差价签订三份《施工任务书》的合理性,也无法证明每一名农民工的工资标准是多少,更无法证明是否拖欠每一名农民工的工资。
在这种情形下,根据王某及其三个施工班长只领到88万元的事实,法院参照C建筑公司与D劳务公司签订的劳务分包合同(也是与刘某签订的合同)的价格来处理王某等167人提出的工资或劳务费用争议具有其合理性。因此,法院判决C建筑公司对付款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成为必然。
我国《建筑法》第二十六条第二款规定:“„„禁止建筑施工企业以任何形式允许其他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承揽工程”。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纠纷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第一条规定:“建筑工程施工合同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根据合同法第五十二条第(五)项的规定认定无效:„„
(二)没有资质的实际施工人借用有资质的建筑施工企业名义的”。因此,劳务公司出借资质、允许挂靠的行为一旦被发现,就会被认定是违法分包,必然导致合同无效。而且该行为也将被视为与全体农民工之间形成了事实上的劳动关系。当D劳务公司疏于劳资管理,不能证明已经向每一名工人发放工资,不能证明每一名工人都得到了合理报酬的情况下,法院判决D劳务公司对于付款承担连带责任也就成为必然。
(五)建议
1、合法订立劳务分包合同。
施工企业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之前,应当严格审查劳务公司的资质,根据劳务资质类别和等级签订相应的劳务分包合同,防止因无效合同而导致的索赔事件发生。
2、对违法劳务分包合同进行合法处置。
根据我国《劳动合同法》第七条的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因此,若施工企业已经与包工头个人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且实施,并且仍然需要这批劳动力进行施工的,就一定要尽快对这批劳动者的劳动关系进行合法化处理:
第一,尽快终止并结算违法劳务分包合同,监督并保障每一名劳动者能够全额结清工资报酬;
第二,要把这些劳动者等同于本单位职工进行管理,及时与劳动者签订“以完成一定工作任务为期限的劳动合同”,并在合同中约定相应的工资标准和待遇;
第三,按照规定为每一名劳动者办理相关保险;
第四,切实将工资发放到每一名劳动者手中。否则,劳动者可以凭借与企业存在事实劳动关系为依据,随时以企业违反劳动合同法为理由提出高额索赔。
3、建立“恶意索赔”包工头档案。
“保护农民工合法利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和解决民生的法治理念。但现实生活中,少数人恶意索赔的事件屡有发生。因此,施工企业应当加强对劳务队伍信息管理,广泛收集发生过恶意索赔的“包工头”名单,拒绝与此类人员签订合同。同时,施工企业应当严格分包合同的签订、履行和结算程序的管理,加强风险意识,避免成为“恶意索赔”的受害人。
2.案例一问题分析 篇二
第一层:初步感知自身的“左右”。
通过举右手、左手的活动,说一说左手、右手的作用,听口令做游戏等大量的具体情境,让学生依托丰富的感性材料,从而感知左、右,经历形成左右方位感的过程。
第二层:感知群体中的“左右”,进一步建立左、右的方位感。
根据学具的摆设,创设问题情境,再进行讨论、交流,让学生主动地探究解决问题的方法,明白某样学具的位置以及学具间位置相互关系的描述。并能根据所学知识,说出自己的前、后、左、右有哪些同学,在具体情境中建立左、右的概念,解决生活中的问题,既让学生学会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又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第三层:感知左、右的相对性,突破难点。
让学生判断老师举的是哪只手,创设问题情境,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再引导学生主动探索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以游戏形式进行巩固,既生动有趣,又突破了难点。
第四层:联系实际,拓展运用。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把课后练习设计成一个交通故事情景链,让学生运用学到的前、后、左、右的知识,去描述生活中的具体情境,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和交通规则,拓展了学生的学习范围,又让学生切实体会到生活与数学的联系。
片段一:自身左右的体验
手是学生最熟悉的,从认识手开始感知左、右无疑是最轻松最有效的学习方法,并由此自然过渡到从身体其他部位,如眼睛、耳朵等来学习认识左右,同时根据儿童注意力集中时间短、持久性差这种心理特点,适时设计体验游戏。
师:每人都有两只手,它们是对好兄弟,你是怎么分辨它们的?
教师让学生尽情地说,如:通常写字的手叫右手,压本子的手是左手;右手通常做……
师:我们身上还有这样的亲兄弟吗?
学生畅所欲言,甚至有学生说出了“左鼻翼、右鼻翼”“男左女右”这样的课堂笑点。
教师组织游戏,再次体验自身的左右。
师:下面我们来活动活动自己的双手。老师扮演遥控器喊口令,你们扮演机器人做动作。
(学生十分高兴)
伸出你的左手,伸出你的右手。
用你的左手摸左耳,用你的右手摸右耳。
用你的左手摸右耳,用你的右手摸左耳。
……
随着教师口令节奏的变化,学生们有的手忙脚乱,有的应对自如,教室里欢声笑起。
片段二:左右的相对性
在空间概念上左右是相对的,从儿童智力发展规律来看,一年级的学生对于这种相对性是不容易理解的,因此采用以下设计:
1.感知相对性,辨析理解。
老师请一位同学面对面站着与老师握手,让学生说一说自己伸出的是左手还是右手在?老师伸出的又是哪只手?
老师提出疑问:怎么我们两人伸出的右手位置会不一样呢?能用什么方法验证我们伸出的都是右手呢?
小组展开讨论,组织语言,代表发言。
教师总结:面对面站着,因为方向相对,所以他们的左边和右边刚好相反。
2.爬楼梯,体验相对性。
师:谁愿意示范一下,把教室中间过道当楼梯,一队从前往后走是下楼梯,另一队从后往前走是上楼梯。该怎样走才更有秩序呢?
(学生观察时老师提醒:上下楼梯的同学分别靠哪边行走?)
师:现在同学们明白上下楼梯是靠哪边行走的吗?
生:右边!
师:他们是靠谁的右边行走的?
生:靠自己的右边。
案例评析:
新课程理念要求加强“书本世界”与学生“生活世界”的沟通,提倡数学教学素材应当来源于学生的生活。这里的“生活”,既可以是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听得到的亲历的现实生活,也可以是学生在数学或其他学科中能够虚拟的、思考的、操作的学习生活。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取材”,给课堂学习增加“营养”,改变数学学习生活苍白无味的状态。
《认识左右》就是实践上述新课程理念的一个课例,它虽不十全十美,但却让学生在精心设置的生活情境里,品尝了一道意犹未尽、别有风味的“数学大餐”。
一、活动的数学课可以丰富学生学习的“口感”
数学具有科学性和严谨性,它的公式概念、性质定律带给学生的是“硬邦邦”的刻板严肃的感觉,呈现在学生面前的犹如是一杯“白开水”,学生还有多少品尝的欲望?我们只有从中添加多种调料,才会诱发学生的食欲。
《认识左右》这节课中创设的各种数学情境,添加的舞蹈韵律操、音乐游戏、交通安全等活动,就像不同风味的“调料”,让学生满怀兴致全身心地投入到活动中,津津乐“动”、津津乐“学”。学生在浓香的“调料”的吸引下愉快地、意犹未尽地“吃”进了数学知识,润物于无形之中,再不见丝毫“填鸭式”教学的无奈。
二、综合的数学课可以增加学生的“营养”。
在学科数学知识中添加各种“调料”,如果仅仅得到的是表面的多彩、形式的热闹,那只能使数学成为一锅不伦不类泛着油星的“杂菜汤”,而没有真正促进学生的成长,滋润学生的心灵。我们应注意各种“调料”与主体内容之间的比例搭配,使之最优结合,产生最佳效果,成为促进学生吸收成长的“高汤”。
《认识左右》这节课中,在保证“正餐”——即认识左右,辨析左右的相对性,应用左右的知识解决生活问题这些数学知识的基础上,还配置了一些其他“养料”,如交通知识的渗透、思想教育的孕伏、动手能力的培养、舞蹈韵律的熏陶,等等,它们不但帮助学生对主要“营养”汲取得更自然、更顺利、更有效,而且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健康的提升,让学生在系列丰富的活动中唤醒、感受、发展数学知识、生活常识以及艺术素养。这样的宴席,虽不能说是“满汉全席”,但也够得上丰盛了吧。
三、开放的数学课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的“品味”
数学学习应该有广泛的思维空间和实践空间,是生动有趣的学习活动,学生可以用心去体会感悟数学的美。但学生认识学习数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需要一个内在的转化过程,不能单纯依赖教师的权威去迫使学生学习。我们应该多用生动有趣、富有吸引力、具有实用性的数学课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吸引学生、磁化学生,让他们愿意亲近数学、研究数学,从而主动地学习数学。
《认识左右》这节课的设计就在于通过这种活动,综合、开放的数学课的持续进行,来逐渐提升学生学习数学的“品味”,使学生会用科学的眼光观察数学、会用综合的心态整合数学、会用严谨的理念实践数学。至此,学生才算是真正透过生活“学会”了数学。
3.案例一问题分析 篇三
本节课内容主要是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中选取素材,提出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亲身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其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涵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寻找其现实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感受数学源自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教材分析
本教学内容在教科书的第77页,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乘法口诀以及已构建起的“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思维结构的基础上,设计了一幅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图。在这幅情景图中,两个小朋友在逛公园,通过对话给出数学信息,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学重点在于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学会从实际问题中抽出两个数的关系进行分析,这也是教学的难点。关键在于借助乘法的含义或学具操作,明白一个数包含几个相同的另一个数,这个数就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然后根据求几个几是多少的方法,知道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在具体的教学中,应先让学生独立地操作学具,突破难点,明白条件与条件、条件与问题的关系后,再组织学生交流,在互动与交流中相互启发,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最后,教师可借助多媒体或板书进行直观形象地总结讲述。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儿歌导入
《青蛙跳水》,分四小组边拍手边说。
一只青蛙一张嘴,两只眼睛四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两只青蛙两张嘴,四只眼睛八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三只青蛙三张嘴,六只眼睛十二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四只青蛙四张嘴,八只眼睛十六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
[设计意图:课的一开始通过背儿歌,创设出一种轻松、愉快又紧凑的学习氛围,而且在其中巧妙地渗透了乘法的知识,为整堂课作了一个良好的铺垫。]
2.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8×2= 4×6= 8×8=2×4= 8×4=
5×8= 8×6= 3×7=7×8= 2×6=
3.口述算式和得数
(1)3个2的和是多少?
(2)5个7的和是多少?
4.动手摆一摆
(1)学生摆圆片,第一行摆4个,第二行摆8个。
指导学生明确第一行摆4个圆片,第二行摆8个圆片,摆了2个4,所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
(2)导入新课
如果已知第二行圆片的个数是第一行的2倍,你们知道第二行摆几个圆片吗?
[设计意图:复习引入,巩固倍数的概念,为新知做好铺垫。]
板书课题: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
(二)巩固练习
1.“想想做做”第2题
(呈现课件出示的场景图)
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知道,一只大船坐的人数是小船的4倍,小船坐2人,求“一只大船坐多少人?”也就是求2的4倍是多少。用算式表示是2×4=8(人)。
2.“想想做做”第3~5题
师:请小朋友们打开书,独立完成想想做做第3、第4、第5题,完成后再和同桌交流你的想法。
师:现在我们来看这几题的解决过程。
(课件依次出现解题过程)
师:买一枝钢笔多少元,就是求2的6倍是多少,求2的6倍就是求6个2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2×6=12(枝);
求大松鼠采了多少个松果,就是求12的2倍是多少,12的2倍相当于求2个12的和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12×2=24(个);
求五年级植树多少棵,就是求23的3倍是多少,23的3倍就是3个23是多少,用乘法计算是23×2=69(棵)。
[设计意图:通过巩固练习,不仅给学生提供了熟练运用“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知识解决问题的机会,还进一步理解了意义,拓展了解决问题的空间,锻炼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课堂总结
师:在解决了这么多问题后,小朋友们肯定明白我们今天解决的是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吧。(出示课题)解决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问题,其实就是求几个这样的数的和是多少的问题,可以用乘法计算,解题时要注意分清谁是谁的几倍。
(四)板书设计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柳树是杨树的3倍,柳树有(3)个(5)棵
3×5=15(棵)
四、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知道“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和“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方法。首先让学生弄清题意,然后启发学生运用已经掌握的学习策略,画图式摆学具,探求问题的答案,再引导学生进一步思考,从而沟通了解决实际问题与乘法意义的联系,使学生探索并发现了算法。如此安排,是利用学生的已有知识和经验,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使学生深刻领悟算理。课堂教学重在培养学生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习数学的积极情感。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想一想用你学到的知识可以去解决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4.面试案例分析一 篇四
“我在3次面试中都被问到:唐僧师徒四人谁最适合做销售。太无语了!”应届毕业生韦瑞婷在总结了自己半年来的求职经历后,把自己网络的昵称改为“雷人面霸”。
金融危机给应届毕业生求职带来了影响。急于拿到offer的毕业生采取了用数量求质量的策略,“海投”简历、“海面”企业,希望在茫茫职海中早日找到可以栖身的救命船。几乎每个人都磨炼成了“面霸”,然而身经百战的他们也常会被一些意想不到的面试“雷”倒。
相同的问题被连着问了3次
韦瑞婷是天津师范大学的本科生,去年下半年她便向几家心仪的外企和国企投了简历,全部石沉大海。一次次的希望破灭之后,她调整了求职战略:“做不了凤尾,就做鸡头”,把目标投向所在城市的中小型企业,并选择了门槛较低的销售岗位。很快,她陆续收到五六家企业的面试通知。
韦瑞婷的“第一面”是一家服装公司,没有经验的她被考官问得措手不及。其中一道题是:唐僧师徒四人谁最适合做销售。她一下子蒙住了,马上开动脑筋:唐僧太“正”,悟空又太好动不好管,八戒嘴倒是挺甜可关键时候靠不住,至于沙僧,过于老实容易被人“忽悠”„„“如果我这么说不合考官的意怎么办?”带着这样的顾虑,她回答得支支吾吾。结果,“第一面”成了“终面”,再也没了下文。
回学校后韦瑞婷急忙上网,发现这是一道经典的面试题,答案有好几种,只要能自圆其说就可以。
吸取了第一次失败的教训后,她在网上搜了大量求职“面经”,熬夜背了几道题,自信满满地迎接第二天的另一场面试。
韦瑞婷万万没有想到,第二天她又被问到了同样的问题。
韦瑞婷心里窃喜,把记忆中的答案向考官表述了一遍。这么“标准”的回答自然赢得了考官的好感,考官称赞了韦瑞婷对销售的理解,“对问题考虑得很全面”。
几天后,韦瑞婷又参加了一家公关公司的面试,形式是白热化的“群面”。
“我们这组有6个人,分到一个讨论题。题目一下来我简直就要尖叫了。天啊,怎么又是这个!”几天来韦瑞婷已经是第三次遭遇这个题目。
比起其他没准备的小组成员,韦瑞婷在讨论中很占上风,她的观点基本上一直带领着小组讨论的思路。韦瑞婷偷偷瞄了眼坐在一旁的考官,“好像对我投来了赞赏的眼光”。这个熟悉的题目让韦瑞婷“艳压群芳”。当天下午,她就收到了公司的复试电话。
“这样的面试太‘雷人’了,如果下一场面试又被问到这样的问题,我可不想再背一次答案了,可是,如果被问到‘面经’上没有的问题,我又该怎么回答呢?”
如今,很多毕业生已经把面试当成考研来准备了,花很长时间背题背答案。死记硬背的应试训练已从高考、考研向求职领域蔓延。
怎么回答都不对
与韦瑞婷不同,华中科技大学的毕业生陈杰已是不折不扣的“面霸”。陈杰从去年9月开始参加了不下30场面试。他一度把QQ签名档改为“如果我不在面试,就是在去面试的路上”。
虽然还没有满意的offer,但经历了这么多场真刀真枪的血腥厮杀,陈杰已练就了一身刀枪不入的本领,面对考官的任何问题,他都有着一套完美回答。
上个月他“面”了一家本地公司的人力资源职位,一下子被“雷”倒了,去之前的信心被消磨殆尽,“从来没经历过这样的面试,我怎么回答都是错的。”
3名厮杀到“终面”的考生被安排了一场“群面”。考官是位慈眉善目的长者,他笑盈盈地说:“我们今天就聊聊‘三国’吧,你们最喜欢里面什么人物?”
陈杰心里一惊:“我对‘三国’的全部了解都来自电视剧,怎么说好呢。”
在陈杰还在思想斗争的时候,第一个同学已经脱口而出:“我最喜欢诸葛亮,因为他足智多谋,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考官笑道:“可他却偏偏要去扶那扶不起的阿斗,他以为这样就是帮了主公刘备,可是蜀国日后的灭亡和他脱得了干系吗?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一定要看准人,看不准的话对企业是很危险的。”
陈杰捏了一把汗,心想,好利害的笑面虎。还没等他开口,第二位同学又抢了先机:“我最喜欢刘备,他宽厚仁慈,知人善任。”考官摇了摇头:“刘备小事优柔,大事武断,平时遇事只知放声大哭,不是个当一把手的材料。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万万不可这样,不然不仅影响了公司的发展,还会耽误了应聘人的前途。”
比较熟悉的诸葛亮、刘备已经被说过了,总不好说争议更大的曹操,免得又被面试官驳斥。陈杰想了想说,“吕布一个人单挑刘关张三人,有勇有谋,实乃英雄。”考官接上话:“吕布这个人,好色薄情,先是认贼作父,后又弑父夺色,实乃小人。如果我们做人力资源的一不小心放了这样的人进来,谋朝篡位是小事,可别到时候把公司整个出卖了!”陈杰突然感觉头皮一阵发麻:“他把吕布归为小人,不就是说我看人不准,助纣为虐?这个职位岂不是没戏了!”
抱着破罐子破摔的心理,陈杰大胆地反问考官:“您最喜欢哪位人物?”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三国’里的任何一位人物,由于其历史局限,都是有缺点的,所以你们说得都没错,可又不全对。”面试官笑眯眯地回答。
小陈被尽情地“雷”了一把后,失望而归。后来他打听到,这家公司临时调整了招聘计划,今年不打算招人了,杀入那场面试的3个人,全部成了“炮灰”。
“既然不打算招人了,为什么不实话实说呢,实在没必要用这种方式来否定我们,这让我在参加以后的面试时都有了顾虑,不知道会不会再被虚晃一枪。”
让“雷人”面试成为宝贵财富
“我不理解,学生怎么会对被问到3个同样问题而感到奇怪!”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饶俊听说了韦瑞婷的面试经历之后说,“企业在招聘面试过程中有重复的情况,很正常。”
5.案例一问题分析 篇五
项目学校: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指导老师:司柳娟
开展活动的班级:六(3)班 项目课题各步骤活动情况介绍:
《品德和社会》新课程标准中提出“以儿童的社会生活为主线,将品德、行为规范和法制教育、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教育,国情、历史和文化教育,地理和环境教育等有机融合,引导学生通过与自己活密切相关的社会环境、社会活动和社会关系的交互作用,不断丰富和发展自己的经验、情感、能力、知识,加深对自我、对他人、对社会的认识和理解,并在此基础上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基本的道德观、价值观和初步的道德判断能力,为他们成长为具备与现代社会生活能力的社会主义合格公民奠定基础。”
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是我国教育的根本目的,2010年我国政府颁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中也明确指出要“加强公民意识教育,树立社会主义民主法治、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理念,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公民。”
我国学者李慎之曾痛切地感到我国民众公民意识的缺乏,通过公民教育,培养学生的公民意识,关注社会,促使学生能够尊重自己和他人的权利、尊严和价值,能够具有对国家和和社会的责任感、使命感。
2015年3月,我在学校领导组的指导下,引导六(3)班61名学生,按照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六个步骤,开展工作,具体工作如下:
一、确认和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
今年3月,我向同学们介绍了南京、苏州等地学生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并介绍了公民教育实践活动的相关知识、活动过程和有关注意事项,大家都非常感兴趣,也想亲自体验一下参与的乐趣,于是我布置学生利用双休日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问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社区里的问题还真不少,如:向小河内乱扔垃圾的问题;菜市场垃圾成堆的问题;化工厂废气污染问题;居民小区汽车乱停乱放的问题;行人闯红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白色污染问题 和小区绿化被破坏问题等十多个问题。
我和班委将同学们采集到的问题进行合并整理归类,发现下列问题发现的人较多:向小河内乱扔垃圾的问题(3人);行人闯红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1人);化工厂废气污染的问题(4人);居民小区汽车乱停放的问题(8人);菜市场垃圾成堆的问题(2人);白色污染问题(5人);校门口接孩子家长的不文明行为的问题(12人);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25人)。
然后又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最后确定“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二、研究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
(一)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1)小区绿化被破坏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2)导致小区绿化被破坏的原因。
(二)采访相关部门
(三)编制班级方案
同学们走访了派出所、小区等单位,也对居民、区委会主任、法律顾问、家长进行了采访,对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编制了一定的方案。
方案一:开展“共创绿色家园”的主题班会活动,加强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做文明人。
方案二:在小区绿化带设置文明行为标语牌。
在小区绿化带设置“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等这样的标语牌,提醒小区居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文明人。
方案三:全员参与,走进小区,面对居民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地进行制止。方案四:完善居民文明行为管理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居民的行为,让居民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
三、举行模拟听证会
如皋市港城实验学校(小学部)
关于“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研究”的听证方案 听证目标:
1.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科学研究的精神和独立思考、积极创造以及合作交际的能力。
2.运用多种形式分析、梳理、传递信息资料。
3.通过交流汇报,力争使政府及相关部门采纳我们的项目方案。听证准备:
1.对所在社区进行调查,发现和确认社区的公共问题。2.思考研究,选出本班研究的问题: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
3.走访调查、阅读(上网、到图书馆)、搜集和学习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4.请教专家和相关人士,小组研究、集体制定并修改项目解决方案。5.研究制定我们的行动计划。
主持人开场白: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我是六(3)班的何煦,是今天活动的主持人。首先,请允许我代表港城实验学校六(3)班的所有老师和同学对各位领导和老师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我们今天邀请到的听证员有长江镇环保分局的朱伯伯、长江镇派出所的的黄叔叔、长江镇春桃社区的刘主任、港城实验学校的周校长。出席今天听证会的还有如皋教育局教研室的陈老师,让我们再一次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们的到来!
从今年3月初,我们就开始参加了公民教育社会实践活动。同学们发现了社区里的不少问题,并选取了“小区绿化被破坏问题”作为我们的课题进行了调查和研究。下面,我们为大家展示这段时间以来的研究过程。
(一)确认和选择所要研究的问题
今年3月,老师布置我们利用双休日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问题。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我们社区里的问题还真不少,如:向小河内乱扔垃圾的问题;菜市场垃圾成堆的问题;化工厂废气污染问题;居民小区汽车乱停乱放的问题;行人闯红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白色污染问题和小区绿化被破坏问题等十多个问题。我们将同学们采集到的问题进行合并整理归类,发现下列问题发现的人较多:向小河内乱扔垃圾的问题(3人);行人闯红灯带来的交通安全问题(1人);化工厂废气污染的问题(4人);居民小区汽车乱停放的问题(8人);菜市场垃圾成堆的问题(2人);白色污染问题(5人);校门口接孩子家长的不文明行为的问题(12人);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25人)。然后又组织全 3 班同学进行了投票选题,最后确定“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作为我们的研究课题。
(选题活动进行中)
(二)收集班级所要研究问题的有关资料
我把全班61人分成6个小组,分别走访东屛花苑、春江花苑、红星花苑等小区,了解小区绿化被破坏的具体表现和原因。
(三)编制班级方案
同学们走访了派出所、小区等单位,也对居民、区委会主任、法律顾问、家长进行了采访,对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编制了一定的方案。
(四)报告方案
主持人:以上汇报的是我们前期准备工作,下面为大家展示我们的听证会,由四部分组成:一是问题的提出,二是相关政策,三是我们的方案,四是我们的行动。先请听第一小组的汇报。
1.我们的问题
今年3月,老师让我们利用双休日调查、了解身边的社会问题,班委把全班同学的问题整理归纳为8个,最后全班利用投票决定研究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
近几年,由于开发征地、万亩良田的成立,很多独门独院居住的居民都拆迁住进了小区。可小区的绿化却变成了这样:为抄小路,绿化带被人们随意践踏成 小路;绿化带被汽车占用,变成了停车场;直接把垃圾倒进草坪,把绿化带变成了垃圾场;把草坪铲除,种上了蔬菜。
(被破坏的草坪)
经调查,导致小区绿化被破坏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1)居民保护绿化意识不强
①通过走访小区居民,我们了解到一些居民不能意识到绿化的好处,他们过去居住在田野乡间,出门就能采摘到新鲜的蔬菜。在小区里,农民没有地种了,本来就闲着,吃菜还要上街买,费钱,街上的蔬菜又不如自己种的新鲜,农民种地时最恨的就是地里的杂草破坏了庄稼的生长。综合上述原因,部分居民开始开垦草地,种植蔬菜。
②曾经生活的农村夏天蚊虫多,因为院前屋后的树木,田地是滋生蚊虫的重要场所。为了逃避蚊虫叮咬,又有部分居民将自家附近的草地铲平,树木扳断。
(2)建筑时间的差异 春江花苑一期、二期是长江镇建起的最早的小区,当时人们生活水平还不是很高,拥有汽车的家庭较少。随着经济的发展,家用汽车越来越多,以致常常堵塞道路,为了缓解停车压力,政府部门不得不忍痛割爱,将部分绿化面积改成了停车位。所以,后来建起的红星小区充分考虑了这一点。
(3)绿化补充不及时
小区被居民破坏的绿地有些地方已经两三年了,一直是光秃秃的没能补上。主持人:第一小组汇报完毕,请听证员提问。主持人:谢谢听证员的提问,请听第二小组汇报。2.相关政策
我们利用校园网和家里原宽带网以及的手机等搜集相关的现有政策条例,搜集到的条例法规有:
A.《关于加强城市绿地和绿化种植保护的规定》:
第七条 未经城市园林绿化行政主管部门批准,擅自占用城市绿地和破坏绿化种植的,依照《城市绿化条例》给予处罚。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八条 对已发生的非法占用城市绿地和破坏城市绿化种植的,必须限期退还或采取补救措施,并根据本规定给予经济补偿。
B.《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第二十五条 妨害社会管理秩序,有下列第一项至第三项行为之一的,处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有第四项至第七项行为之一的,处五十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
(六)违反规定,破坏草坪、花卉、树木的;C.《江苏省城市市容和环境卫生管理条例》: 第二章:
第八条建筑物、构筑物或者其他设施、场所的所有权人是市容环卫责任人。所有权人、管理人、使用人之间约定管理责任的,从其约定。下列市容环卫责任区的市容环卫责任人按照以下规定确定:
(一)道路、桥梁、地下通道、公共广场、公共绿地、公共水域、公共厕所等城市公共区域,由市容环卫管理部门负责;
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基本内容
富强 民主 文明 和谐 自由平等 公正 法治 爱国 敬业 诚信 友善
文明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也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牲,它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应有状态。
(队员们来到律师事务所了解相关的法律文件)
主持人:第二小组汇报完毕,请听证员提问。主持人:谢谢听证员的提问,请听第三小组汇报。3.我们的方案
同学们走访了派出所、小区等单位,也对居民、区委会主任、法律顾问、家长进行了采访,对小区绿化被破坏的问题编制了一定的方案。
方案一:开展“共创绿色家园”的主题班会活动,加强文明教育,引导学生做文明人。
方案二:在小区绿化带设置文明行为标语牌。
在小区绿化带设置“保护生态环境,共建美好家园”、“绕行三五步,留得芳草绿”、“手边留情花似锦,脚下留情草如茵”等这样的标语牌,提醒小区居民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时刻提醒自己做一个文明人。
方案三:全员参与,走进小区,面对居民不文明的行为,及时地进行制止。
方案四:完善居民文明行为管理法规,用法律手段规范居民的行为,让居民向不文明行为说再见。
主持人:第三小组汇报完毕,请听证员提问。主持人:谢谢听证员的提问,请听第四小组汇报。4.我们的行动
在方案制定好后,我们全班同学积极行动起来,用我们的实际行动解决问题:(1)保护小区绿化的倡议书。
由钱添翼同学执笔写下给小区居民的倡议书。
并且采访了部分家长和居民,了解他们对倡议书和破坏小区绿化的看法。(2)由马列民同学执笔给镇长写了一封信,在信中诚恳地表述了我们发现的问题以及提出的建议。
(3)由何煦同学执笔给小区居委会提出建议:
建议小区居委会多向居民普及保护小区绿化重要性的相关知识,与居民做好沟通工作,必要时得和居民聊聊破坏绿化的相关法律法规。
(4)为小区居民的文明行为,同学们都积极行动起来,安排“文明小卫士”,建立了“文明宣传队”,利用节假日对小区居民进行宣传。
(队员们走进小区,为保护绿化尽自己的一份力)
(5)同学们在校门口发倡议书,呼吁大家注意言谈举止,做个文明人,保护我们身边的绿化。
(6)把不文明行为的危害以手抄报的形式向周围的人进行宣传活动,为保护小区绿化做实事。(7)学生通过《创建绿色家园》演讲活动让小区居民明白保护绿化的重要性。
(8)开展“小手拉大手”的活动,让学生进行一对一的教育活动,要求自己的家长成为一个文明人,拒绝破坏绿化。
主持人:第四小组汇报完毕,请听证员提问。
主持人:谢谢听证员的提问,请听朱伯伯为我们作听证小结。
主持人:通过这次活动,我们学会了采访、学会了与人沟通,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实践活动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小组合作中懂得了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各位同学,虽然今天我们的展示活动结束了,但是我们的行动还将继续,我们港城六(3)班的队员们,会继续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问题,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美好!
四、活动小结与反思
在这次活动中,队员们用自己的眼睛观察社会,用自己的心灵感受社会,用自己的方式研究社会。大家学会了采访、学会了与人沟通,进行了手抄报的编制,精心制作了标语宣传牌,写下了活动随感,召开了主题班会,学会了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拓宽了知识面,增强了实践活动能力,提高了语言表达能力,更在小组合作中懂得了学会与人合作才能取得更大的成功的道理,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
当然也暴露出许多不足,比如有的学生的胆量还不够大,与人交往还缺少随机应变的能力等。但是我们的行动还会继续,我们港城实验小区六(3)班的小公民们,还会一如既往地关注社会,关注身边的问题,并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环境更加美好,让我们的社会更加和谐!
6.小学数学案例分析一 篇六
[ 教学片断 ]
(教师出示两张照片:本班的小朋友在打电话)。
师 :这两位同学在做什么呢?
生 :“她们在打电话。”
师 :“你们会打电话吗?你能说说怎样才能打电话给别人吗?”
生 :“先拿起电话,然后拨数字。”
师 :“拨的数字就是什么?”
生 :“是电话号码。”
师: “我们班的小朋友真聪明,还会打电话。那你们知道自己家里的电话号码吗?请你们小组合作,用学具盒中的数字,摆出家里的电话号码。”
生 :“摆好了。”
师 :“请你们数一数,你们家里的电话号码由几个数字组成?”
生 :“ 8 个。”
师 :“我们广州市的家庭电话号码都是 8 个数字,所以,你们打电话的时候,这 8 个数字一个也不能遗漏。你们想知道别的小朋友家里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师 :“好!老师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可以自由下位去记你们好朋友家的电话号码,记住带上纸和笔!”
(伴着欢快的音乐,同学们兴高采烈地去记电话号码。)
师 :“同学们刚才都记得很认真,你们想知道老师家的电话号码吗?”
生 :“想。”
(教师写出电话号码,学生记。)师:“ 如果学习遇到什么困难,就打电话给老师吧,老师帮你解决!”
生: “谢谢老师。” 案例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 数学来源于生活,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处处有数学。有感于此,教师设计了《生活中的数》这一节活动课,让学生走进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数。
一、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目标的定位都有新的突破。
本节课将“生活中的数”专门作为一节实践活动来进行教学,是教师对教材进行了创造性的重组。本节课的目标定位在“紧密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有数,数就在我们身边”,以及“用所学到的数去表示生活中事物的数量和顺序,体会用数学的乐趣”,教学目标较以往发生了质的变化,是一次大胆的尝试。
二、紧紧围绕“数与生活”设计教学环节。
这节课,通过录像演示,创设生活情境,在现实世界中寻找生活素材,将学生的视野拓宽到他们熟悉的生活空间。然后通过说一说、摆一摆、猜一猜、算一算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感到数学就在他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学生自始至终地参与观察、操作、猜测、验证、思考等多种实践活动,积极性非常高。
三、将学生的合作学习与交流落到了实处。
7.案例一问题分析 篇七
下面以《工程问题》为例, 谈谈自己在教改方面的一些尝试及体会.
一、重视知识间的系统性, 以旧引新
1. 张叔叔要做200 个零件, 平均每天做50 个. 几天可以做完?
2. 张叔叔要做一批零件, 每天做1/4, 几天可以做完?
3. 张叔叔4 小时做200 个零件, 平均每小时做多少个零件?
4. 张叔叔4 小时做200 个零件, 平均1 小时完成这批零件的几分之几?
利用旧知, 工作总量, 工作效率、工作时间三者之间的关系, 奠定了认知前提. 知道工作总量不仅可以是具体数量, 还可以用单位“1”这种分率来表示; 工作效率不仅可以是具体数量也可以是单位时间内完成的量占全部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来表示.
二、创设情境, 激发探究兴趣
( 根据学生的年龄, 心理特点, 从生活背景和认知规律出发, 导入课题, 激发学习兴趣. )
开学初, 我们搬进了新校园上课, 为了使环境更美, 需要对新校园进行美化, 你有什么办法吗?
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 新校园刚刚投入使用, 环境布置还未完善, 请学生帮忙设计, 学生的兴趣一下被调动起来.种花, 买装饰品修饰, 种树绿化, 布置文化及娱乐设施……学生议论纷纷, 身为学校主人的自豪感油然而生, 最后确定绿化种树最可行.
三、明确问题, 自主探索
1. 准备题: 美化新校园要种240 棵树.
(1) 平均每天种30棵, 需要几天完成?
( 2) 如果由一班种, 需要8 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种树任务的几分之几?
( 3) 如果由二班种需要12 天完成, 平均每天完成种树任务的几分之几?
( 由学生概括出基本的数量关系. 有了前面的知识铺垫学生很容易得出正确答案. )
2. 激发矛盾, 鼓励猜想, 进行思教.
如果种树任务要提前完成, 怎么办?
学生讨论: a: 可以每天多种一些. b: 可以两个班一起种.
教师抓住契机, 进行思想教育: 每个人不仅要有个体的发展, 具备独立奋斗的精神, 还要有团结合作的意识, 发挥集体的力量, 能把工作、学习做得更好.
3. 改编新题, 进行验证.
美化新校园要种240 棵树, 由一班单独种需要8 天完成, 由二班单独种需要12 天完成. 现在两个班一起种, 需要几天完成?
A:猜想:两个班共同种, 需要的时间大概会是多少?
B:验证:猜想是否正确?
C: 各小组汇报结果, 寻找解题的共同点及不同点.
4. 如果把工作总量240 改成120 棵, 480 棵, 1200 棵, 工作时间会是多少呢?
( 1) 比较结果: 工作时间完全一样.
( 2) 讨论得出: 只要单独的工作时间不变, 具体的工作总量无论怎样变, 每天完成的工作量占总量的几分之几不变 ( 即工作效率不变) , 则合作时间不变, 可以把具体的工作总量去掉.
5. 编新题: 美化新校园要种一批树, 由一班单独种需要8天完成, 由二班单独种需要12天完成.现在两个班一起种.需要几天完成?
6. 比较改编前后应用题解答方法的异同.
四、点出课题, 掌握特点
五、合作交流, 总结学法
( 以上两个教学环节均由学生自己完成. 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也培养学生的高度概括能力, 抽象能力, 提高学生清晰简练的数学语言表达能力. )
六、巩固练习, 灵活运用
除基础巩固题外, 有意识地选择了一道“行程问题”.
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需要用10 小时, 另一辆汽车从乙地开往甲地, 需要用15 小时. 两车同时开出, 几小时相遇?
学生可以得到一般解法:=6 (小时) .从“工程问题”到“行程问题”, 学生不再是孤立的掌握某一个知识点, 而是在发展, 联系的过程中把握了整个数学知识体系, 使学生认识到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 新旧知识是在不断的孕育转化之中, 有利于学生数学学习能力的培养, 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发展.
七、发展思维, 提高能力
一项工程, 甲队独做15 天完成, 乙队独做30 天完成.甲乙合作几天完成这项工程的
学生积极讨论, 得出多种解法. 知道工作总量不仅可以用单位“1”来表示, 有时也可以用单位“1”的几分之几来表示.
八、全课总结, 反思评价
反思: 这学课达到了我有的预想目标: 课堂气氛轻松活跃、课堂节奏有张有弛、同学们的参与面广、参与积极性高、知识掌握扎实、运用灵活, 同时受到思想教育. 他们进行猜想, 仔细验证、独立思考, 互相研讨, 合作交流, 学会做人的道理, 品尝成功的喜悦, 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培养学好数学的信心.
通过实践, 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1. 教学中要重视“数学知识生活化”
数学学科具有高度的抽象性, 而小学生在认识事物过程中以具体的形象思维为主, 这样两者之间存在巨大的反差. 如果处理不当, 极易造成学生厌学, 畏缩, 放弃的心理.
荷兰数学教育家赖登塔尔曾提出“数学现实”的教学原则, “数学源于现实, 扎根于现实”. 修订版数学教学大纲明确要求“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这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指导思想和重要原则, 本课中, 我一改课本中的传统例子, 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 以美化新校园要绿化种树为例. 通过编题, 改编例题, 一步一步深化, 从具体到抽象, 让学生逐步掌握“工程问题”的结构特征和解题规律, 也让他们深深体会到生活离不开数学, 增强了学习数学的趣味性.
2. 重视数学知识的系统性联系
数学知识具有严密的逻辑性, 科学性和系统性, 知识间的前后联系非常密切, 特别是小学数学教材在编排上, 使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的认知规律, 分阶段, 分年级出现, 在不同的阶段数学目标层次不一样, 通过循序渐进达到逐步抽象, 逐步提高, 直至完成整体知识的教学, 这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的设计中要保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一贯性, 学习新知识要在旧知的基础上进行迁移, 如果不遵循这个规律, 在知识上容易造成脱节断裂, 形成思维障碍, 影响思维能力的发展.
本课的设计中, 从复习题的编排, 到探索过程的逐步深化, 从整数应用题到分数应用题, 从具体的量到抽象的量, 从“工程问题”扩展延伸到“行程问题”, 都让学生体会到数学知识的严密性和系统性.
3. 重视教师的巧妙引导
新课程标准指出: 教的本质在于导. 引导的特点是含而不露, 指而不明、开而不达、引而不发. 引导的内容不仅包括方法和思维, 同时也包括价值和做人.
教学要避免走极端, 提倡学生的主体地位, 并非要全盘否定教师的主导地位. 学生的心智发展尚未成熟, 如果教师全盘放手, 放任自流, 学生得到的将是一些肤浅、破碎的知识, 亦欠缺一些做人的道理.
引导可表现为一种启迪: 如本课中, 教师多次让学生观察新旧应用题的解答方法, 归纳总结相同与不同之处, 达到以旧知促新知, 使知识系统化的目的. 引导也可以表现为一种激励; 本课中, 教师以鼓励的话语、让学生为新校园设计美化方案, 鼓励学生找出“工程问题”与“行程问题”的联系之处, 使学生的知识逐步深化.
4. 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人品质的发展
孔子曰: 知之者莫如好之者, 好之者莫如乐之者. 提倡对学生要激趣. 本课中, 教学处理做到联系学生的实际生活, 从学生的情感出发, 创造一种宽松而不放纵, 严谨但不拘谨的教学氛围, 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愉悦的情绪生活和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过程具有教育性”. 这是教学活动的一条基本规律. 这要求教师不仅要充分发扬和展示以教学中的各种道德因素, 还要积极关注和引导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各种道德表现和道德发展, 从而使教学过程成为学生一种高尚的道德生活和丰富的人生体验.
本课从引导学生为新校园设计美化方案出发, 让学生体会到“身为学校主人”的自豪感. 在绿化种树活动中, 教师不仅强化了学生要有“个人奋斗精神”, 更需具备“团结协作的精神”, 发挥集体的力量, 把事情做得更完善. 使学生在数学学科的教学中依然能使道德感得到提升, 人格得到发展.
8.大学生情感问题案例分析 篇八
关键词:大学生 情感问题 调适策略
学生A女生,经贸学院10级某专业学生,性格开朗,但外表一般,个子不高,体型稍胖,大二开学时认识了某院男生,两个人刚处朋友的时候还是很好,每天一起吃饭,一起学习,相处一段时间后,男生感觉两个人性格不合,就提出分手,A女生当时情绪反应特别大,坚决不同意分手,当时还在北门门口发生口角和肢体冲突,后来被北门值班老师和学院值班老师制止,当时女孩子情绪很激动,通过辅导员老师谈话,逐渐平息,后两人又和好,此后,一直三天一小架,五天一大架,前几天因为一点小事发生冲突,在旧行政楼三楼吵架,两人动起手来。
1 大学生情感问题的主要表现
1.1 时间分配的不合理,而导致情感的空虚 大学的学习方式和课程设置与中学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不再是知识的被动接受者,而是逐渐成为主动参与者,根据自身的学习特点自主安排学习的内容和方式。很多大学生因为不适应这种新的学习方式,常常无所适从,感到空虚和无聊。原因就在于环境的变化。与高中相比,大学的课程设置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主管理能力的培养和锻炼。在大学阶段,学生要学习专业知识,进一步发挥积极主动性,培养自学能力。在这种学习特点和环境下,一些学生难以走出高中阶段的课程学习模式,不能合理分配和利用时间,由此便会形成情感的空虚。
1.2 自控能力弱,陷入情感的波动 现阶段,我国的大学生心理健康从总体上看都是健康积极的,但仍有一部分大学生面对学习情感等压力时会出现心理波动和情绪变化。同时,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尚未成熟,处于心理敏感期,自制力差,遇事容易走极端,同时产生一些其他消极情绪,如悲伤、焦虑、紧张、恐惧等,陷入消极的情绪中无法自拔。A同学就是因为感情问题出现了强烈的情绪波动,经常与同学老师等发生摩擦,容易出现猜忌心理,遇事不能冷静地思考,从而出现一些过激行为,造成不良影响。
1.3 自我评价的偏差,而引发情感的自卑 A学生在这一点上是比较明显的,在她的眼中,B男生同学帅气也有才气,在学院中是主要学生干部,由于自己外表不出众,工作能力又不是很强,所以就出现了自卑感,从而在心里产生了恐惧,害怕B不喜欢她,看不起她,所以有一段时间她经常找我和团书记谈话要求要为学院同学服务,能否参加学院团学联等部门,当时我们还不知道她是因为这个原因,还以为她是积极要求进步,所以一直鼓励她,后来才知道,她这样做虽然也是要求进步,但原因是为了能配上B同学。
1.4 人际关系的疏离,而促成情感的孤独 刚刚步入大学的大学生离开了以前熟悉的学习生活环境,面对全新的大学生活,常会出现种种不适应,更有甚者还会出现抗拒、排斥心理,从而出现种种问题。其中,人际关系问题是导致大学生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跟以往相比,大学的学习和管理模式有了很大的不同,学生们因为生活背景、观念、性格等不同,交往起来相对比较困难,一旦出现交往障碍,大学生就容易出现情感上的孤独感。A同学也面临着巨大的心理挑战,父母关系一直不是很和谐,到了大二的时候提出离婚,原因是妈妈在外面有了外遇,这件事情对她的打击很大,内心恐惧,没有安全感,急需要找到关心自己的人,所以在遇到了B之后就觉得这个就是能关心自己,爱护自己一生的人,所以不愿意分手,也不能接受分手。刚开始在同学中A女生是很受欢迎的,但是随着自己心态的不断改变,她也不愿意和同学沟通,甚至同寝室的同学关心她,她都很排斥,怕同学看不起她,更加深了孤独感。
2 情感问题对学生的影响
2.1 学习成绩明显下滑 A女生每天都陷在感情问题的困扰之中,长时间面对这样的问题,她渐渐失去了学习和生活的信心,逃避现实,荒废学业,学习成绩直线下滑。
2.2 严重影响身心健康 情感问题是诱发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重要因素。A女生现在变得敏感多疑,同时还伴随着焦虑、紧张、强迫等不良的心理反应,身心健康受到了极为严重的影响。若不及时排解,还会进一步造成人格上的障碍或缺陷。
3 大学生情感问题的调适策略
进入大学校园后,仍处于青春期的大学生,对待情感问题总会出现心理矛盾。在脱离父母高中期间的严管后,有些大学生不顾学习迷失于情感之中,难以自拔。很多大学生由于没有处理好情感问题而烦恼焦虑造成心理障碍甚至会产生过激行为。因此,加强对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很有必要。通过以上分析,我们逐渐认识到,大学生在面对新环境时,总会出现不同的情感问题,如何避免情感伤害,引导大学生积极调试心理状态,是学生、学校乃至社会都要认真思考并解决的问题。
3.1 引导大学生制定个人的发展计划 当代大学生正处在人生成长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思想尚未成熟,他们在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容易产生种种心理问题。步入大学后,大学的课程安排与设置和高中相比有了很大的不同,如果说高中学习更重视知识的积累,那么大学就更重视能力的培养。很多大学生刚步入大学时会无所适从,他们习惯了以往的学习模式,习惯了老师安排,而在大学,学生要自己安排学习的内容、进度以及计划。很多大学生无法适应这样的学习模式,就选择了逃避,放松学习要求,在无所事事的同时,便会产生情感空虚。因此,大学生要摆脱空虚就要不断适应大学的学习和生活节奏,及时制定阶段性的个人发展计划,确立目标,通过目标的建立及完成,培养自主学习生活的能力,充实自我。
3.2 用积极的态度来衡量与评价自我 由于大学生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和环境,使得其自我意识出现明显的波动性,往往过高地评价自我,从而形成了骄傲、自负和自恋;过低评价自我而产生自卑、嫉妒。因此,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首先对自己要敢于解剖,敢于批评自我,对于身边的教师和同学对自己所提出的意见和缺点,要虚心接受。其次,客观公正地评价自己。只有在正确评价与认识自我的前提下,才会形成积极的情绪情感体验,走出自负或自卑的情感困扰。
3.3 要积极引导大学生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进入大学校园后,大学生远离了高中时期埋头苦读的生活,人际交往渐渐成为大学生综合能力培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初入大学,很多学生面对新型的师生关系而不知所措;还有的同学因为生活习惯性格爱好等方面的差异难以适应,容易和同学产生种种摩擦;还有一些大学生,因为性格原因,语言表达较差,缺乏人际沟通的基本技能,久而久之导致孤独自卑或是抑郁心理。因此,而作为学生教育和管理的主要负责人,辅导员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处理好人际关系问题,使其产生归属感,让学生学会构建自己良好的人际关系网。
3.4 关心特殊家庭学生的身心发展 现在社会,物欲横流,人们对爱情、家庭、婚姻的观念也出现了很大的改变,这就导致了我们身边很多离异、单亲、家庭暴力学生的出现。他们多缺乏安全感,甚至会抵触他人的关心。但我们不能忽视他们,要用爱去改变他们,帮助他们。经贸学院08级有一个家庭离异的孩子,从小就和爸爸生活在一起,在大学中他积极向上,要用自己的努力改变未来,这几年通过老师的培养成长为班级的班长,学院、学生会副主席,现在在长春中信银行工作,当时是辅导员刘玉红老师的学生,一次谈话,学生对刘老师说:“老师,虽然我从小没有妈妈,但你们就像我妈妈一样,关心我,帮助我,让我成长,我以后一定不辜负你们!”很感动学生的感恩之心,其实老师不但是学生的导师,还是是他们心灵的引路人。
通过此次真实的案例分析,希望我们提高对大学生情感问题的关注度,同时认识到大学生心理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对大学生及时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引导他们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1]贾华,肖新发.当代大学生情感问题及其教育方略[J].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2(07).
[2]陈燕君.浅析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视域下的大学生情感问题[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06).
[3]相天东.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情感教育的功能及实现[J].河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8(04).
[4]任富建,吴国友,许德华.新时期大学生的情感分析与对策研究[J].内蒙古电大学刊,2006(07).
【案例一问题分析】推荐阅读:
师德问题案例分析07-07
小学生学习问题案例分析08-20
营销策划案例分析13-15章问题解答08-03
公管政策案例问题08-09
转变一个问题学生的案例09-05
幼儿园权属问题案例10-21
小学生问题学生教育案例11-04
案例------签订劳务派遣协议双方应注意什么问题07-20
法律法规案例分析一09-23
大堂副理案例分析一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