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

2024-08-2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8篇)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 篇一

1.在一般工作条件下,齿面硬度HB≤350的闭式齿轮传动,通常的主要失效形式为【】

A.轮齿疲劳折断

B.齿面疲劳点蚀 C.齿面胶合 D.齿面塑性变形 2.带传动在工作时产生弹性滑动,是由于【】

A.包角α太小

B.初拉力F0太小 C.紧边与松边拉力不等

D.传动过载

3.在下列四种型号的滚动轴承中,只能承受径向载荷的是【】

A.6208

B.N208

C.3208 D.5208 4.下列四种螺纹中,自锁性能最好的是【】

A.粗牙普通螺纹

B.细牙普通螺纹 C.梯形螺纹

D.锯齿形螺纹

7.普通平键接联采用两个键时,一般两键间的布置角度为【】

A.90°

B.120°

C.135°

D.180° 8.V带在减速传动过程中,带的最大应力发生在【】

A.V带离开大带轮处

B.V带绕上大带轮处 C. V带离开小带轮处

D.V带绕上小带轮处 9.对于普通螺栓联接,在拧紧螺母时,螺栓所受的载荷是【】

A.拉力B.扭矩

C.压力

D.拉力和扭矩

1.轴如按受载性质区分,主要受的轴为心轴,主要受的轴为传动轴。2.代号62203的滚动轴承,为轴承,其内径为mm。

3.在一般机械中的圆柱齿轮传动,往往使小齿轮齿宽b1大齿轮齿宽b2;在计算齿轮强度时,工作齿宽b应取。

4.普通平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楔键联接的工作面是键的。

5.为了便于互换及适应大量生产,轴承内圈孔与轴的配合采用制,轴承外圈与轴承座孔的配合采用制。

6.不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随时间变化的应力称为,具有周期性的变应力称为。7.按照平面图形的形状,螺纹分为、和等。8.按照工作条件,齿轮传动可分为和两种。

9.齿轮传动设计时,软齿面闭式传动通常先按设计公式确定传动尺寸,然后验算轮齿弯曲强度。

10.直径较小的钢制齿轮,当齿根圆直径与轴径接近时,可以将齿轮和轴做成一体,称为。

三、简答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题5分,共30分。把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简述螺纹联接的基本类型主要有哪四种? 2.提高螺栓联接强度的措施有哪些? 3.简述带传动的优点?

4.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哪些? 5.滚动轴承的基本类型有哪些?

四、计算题:本大题只有一个小题,满分14分

下图表示两平板用2个M20的普通螺栓联接,承受横向载荷F=6000N,若取接合面间的摩擦系数ƒ=0.2,可靠性系数KS=1.2,螺栓材料的的许用应力[σ]=120N/mm2,螺栓的小径d1=17.294mm。试校核螺栓的强度。

五、结构改错题:请用圆圈标出错误的位置,满分16分

一、选择题:

1-5:BCBDC 6-10:DBDDD

二、填空题: 1. 弯矩,转矩 2. 深沟球轴承,17 3. 大于,大齿轮齿宽b2 4. 两侧面,上下面 5. 基孔,基轴

6. 静应力,变应力,循环变应力 7. 三角形螺纹,梯形螺纹,锯齿形螺纹 8. 开式传动,闭式传动 9. 齿面接触强度 10. 齿轮轴

三、简答题:

1. 螺栓联接、螺钉联接、双头螺柱联接、紧定螺钉联接。2. 降低螺栓总拉伸载荷的变化范围;

改善螺纹牙间的载荷分布; 减小应力集中; 避免或减小附加应力。

3. 适于中心矩较大的场合;……………1分

带具有良好的扰性,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1分

过载时带与带轮间会出现打滑,打滑虽使传动失效,当可防止损坏其他零件;…………2分 结构简单、成本低廉……………1分

4. 调心球轴承、调心滚子轴承、圆锥滚子轴承、推力球轴承、深沟球轴承、角接触球轴承、推力圆柱滚子轴承、圆柱滚子轴承、滚针轴承等。……………0.5分

五、结构改错

一、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18分)

1.三角形螺纹主要用于,而矩形、梯形和锯齿形螺纹主要用于。2.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和。

3.普通平键的工作面是;选择普通平键时,键的截面尺寸(bh)是根据查标准来确定。

4.带传动中,带上受的三种应力是应力,应力和应力。最大应力等于,它发生在处。5.闭式齿轮传动中,当齿轮的齿面硬度HBS<350时,通常首先出现破坏,故应按强度进行设计;但当齿面硬度HBS>350时,则易出现破坏,按强度进行设计。

6.齿轮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有、、、、。

7.滚动轴承的基本额定动负荷是指,某轴承在基本额定动负荷作用下的基本额定寿命为。

8.若将轴按受力方式分类,可将受作用的轴称为心轴,受 作用的轴称为传动轴,受作用的轴称为转轴。

9.角接触球轴承,中系列(3),正常宽度,内径d40mm,接触角25,普

10mm,通级精度,此轴承代号是;深沟球轴承(向心球轴承),轻窄系列(2),内径d此轴承代号是。

二、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若一对相啮合的直齿圆柱齿轮的[H1]400MPa,[H2]300MPa,则该对齿轮的接触应力。

A.齿轮1大于齿轮2

B.齿轮1小于齿轮2

C.齿轮1等于齿轮2

D.不能确定 2.在进行带传动设计时,要确保小带轮的包角不小于。

A.45

B.80

C.120

D.150 4.带传动不能保证精确的传动比,其原因是。

A.带容易变形和磨损 B.带在带轮上打滑 C.带的弹性滑动 D.带的材料不遵守虎克定律

5.滚动轴承中,是必不可少的无件。

A.内圈

B.外圈 C.保持架

D.滚动体 6.转速一定的深沟球轴承,当量动载荷由P增大为2P,其寿命由L10。

A.下降为0.2L10 B.上升为2L10 C.下降为0.125L10 D.不变

九、结构改错(10分)

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设计中的错误,依次标出序号并简要说明错误的原因。

题:共八处错

误轴结构改错题目:

1、请指出下图所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将正确结构画在图的下半部,或另行绘制。(10分)

2、请指出图示轴系结构的主要错误,并绘出正确的结构(结构对称,画一半即可。(12分)

3、图示为一用对圆锥滚子轴承外圈窄边相对安装的轴系结构。请按示例①所示,指出图中的其他结构错误(不少于7处)(7分)(注:润滑方式、倒角和圆角忽略不计。)

例①——缺少调整垫片

[解]

⑴——缺少调整垫片 ⑵——轮毂键槽不对

⑶——与齿轮处键槽的位置不在同一角度上 ⑷——键槽处表达不正确(应该局部剖视)⑸——端盖孔与轴径间无间隙 ⑹——多一个键

⑺——齿轮左侧轴向定位不可靠 ⑻——齿轮右侧无轴向定位 ⑼——轴承安装方向不对 ⑽——轴承外圈定位超高 ⑾——轴与轴承端盖相碰

4、请说明图示轴系结构中用数字标出位置的错误(不合理)的原因。(5分)

⑴——轴肩的高度超出了轴承内圈的外径; ⑵——轴段的长度应该小于轮毂的宽度; ⑶——螺纹轴段缺少螺纹退刀槽;

⑷——键槽应该与中间部位的键槽在同一母线上布置;

⑸——键的长度应该小于轴段的长度。

轴结构常见错误总结

㈠、轴本身的常见结构错误:

⑴、必须把不同的加工表面区别开来; ⑵、轴段的长度必须小于轮毂的长度;

⑶、必须考虑轴上零件的轴向、周向固定问题; ⑷、轴外伸处应考虑密封问题。

㈡、轴承安装的常见错误:

⑴、角接触轴承和圆锥滚子轴承

①、一定要成对使用;

②、方向必须正确,必须正装或反装; ③、外圈定位(固定)边一定是宽边。

⑵、轴承内外圈的定位必须注意内外圈的直径尺寸问题 ①、内圈的外径一定要大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②、外圈的内径一定要小于固定结构的直径。

⑶、轴上如有轴向力时,必须使用能承受轴向力的轴承。⑷、轴承必须考虑密封问题;

⑸、轴承必须考虑轴向间隙调整问题。㈢、键槽的常见错误:

⑴、同一轴上所有键槽应在一个对称线上; ⑵、键槽的长度必须小于轴段的长度; ⑶、半圆键不用于传动零件与轴的连接。㈣、轴承端盖的常见错误

⑴、对于角接触和圆锥滚子轴承,轴承端盖一定要顶在轴承的大端; ⑵、和机体的联接处必须要考虑轴承的间隙调整问题;

⑶、轴承端盖为透盖时,必须和轴有间隙,同时,必须考虑密封问题。㈤、螺纹的常见错误

⑴、轴上螺纹应有螺纹退刀槽;⑵、紧定螺钉应该拧入轴上被联接零件,端部应顶在轴上;⑶、螺纹联接应保证安装尺寸;⑷、避免螺纹联接件承受附加弯矩。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 篇二

一、扩大课程设计的选题范围和设计方法

课程设计都是承接相关理论课程与工程实际的重要环节, 学生非常希望自己所学的理论能联系实际。当前的情况是, 课程设计的题目单一, 当教师接到课程设计任务后, 教师根据自己的意愿自行选题, 题目的数量也是由每位教师自行确定。学生确定题目后, 到图书馆查阅资料, 但方案设计、参数计算往往缺乏系统性。题目相同的同学其设计方案、参数计算几乎千篇一律。由于题目数量、质量有限, 如果老师指导不到位, 检查力度稍低, 就很容易出现个别学生偷懒, 不做或少做, 甚至还出现抄袭他人的成果的现象。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程设计的作用就不能体现。所以, 在课程设计中, 需要不断更新设计题目、充实设计内容, 强调创新设计。论文题目以学生自选为主, 教师指导为辅。学生可以在参考题目中选择, 也可在此之外另行确定, 但不能远离所学专业范围。扩大课程设计的选题范围和设计方法, 增加机械创新设计内容和具有创新特点的设计题目, 对学生的方案设计要求有所加强, 以利于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能力和竞争意识。遵循“加强基础理论, 强化设计训练, 培养创新精神, 注重工程应用”的原则解决学生如何进行《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问题;如何处理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技术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设计能力和创新能力, 为后续课程学习和毕业论文开展打下基础。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 现代绘图技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掌握利用计算机绘图的方法是将来能够高效、快速绘图所必需的。加强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能力的训练, 综合二维和三维的计算机辅助机械设计方法, 引导学生掌握计算机辅助设计等现代机械设计方法。用现代设计方法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新理念;让学生充分了解先进的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 对机械设计树立全新的认识和超前的意识;激发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综合运用现代设计方法和技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构建科学的教学体系

采用全新的教学模式, 可以全面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收到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在国外, 埃及的科学教育中心在过去两年中一直积极地开展系统教学法的培训。其中包括来自埃及几所大学的化学教授们专门对大学化学教学的培训项目。系统教学是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 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 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 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 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协调发展, 继续深化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方面的改革, 实现从注重知识传授向更加重视能力和素质培养的转变。要大力推进教学方法的改革, 提倡启发式教学, 注重因材施教。要优化课程结构, 构建以核心课程和选修课程相结合、有利于学科交叉与融合的课程体系。机械专业各门主干课程传授学生不同的技能, 而以学生“《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成果———减速器的三维模型作为切入点, 可以在各门主干课程中持续对学生进行相关技能训练。

在学习制图技术和CAD相关技术时, 可以提前将减速器中的相关零件作为训练素材, 这样既训练了学生的绘图能力, 也预先熟悉了课程设计的相关内容。采用“教、学、做”一体, 将知识与技能有机融入到减速机主题项目任务中, 以寻求“解决办法”来引动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 结合着减速器的零、部件进行理论教学。通过具体的题例, 适当穿插讲授相关内容的定义、概念及思路, 然后再提出一些延伸问题, 让学生自己解决,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这时老师只起到辅导及答疑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 强调结论与过程的统一, 坚持感知 (具体) —概括 (抽象) —应用 (实际) 的认识过程, 使学生的认识活动建立在具体感知的基础上。用实物、挂图或多媒体展现机构和机械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 然后通过抽象概括, 得出知识的结论并应用于实际。在这个过程中, 使学生的思维得到训练, 既掌握知识, 又提高能力。在课堂教学中, 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 把基础理论与设计实践紧密结合, 不断将新的概念、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研究成果引入课堂, 增加课堂信息量, 引导学生涉足活跃的学科前沿。

三、全面的管理过程

课程设计的考核是一项较困难的工作, 有了科学的、统一的考核标准, 也可以促进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目前考核过程是由任课教师根据设计图纸、设计计算说明书和在答辩中回答问题, 并参考在课程设计过程中的表现进行综合评定。由于时间的限制和教师主观因素的干扰, 教师对学生的课程设计成绩缺乏统一的评分标准。考核成绩缺乏公平和公正, 从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从教师、学生、教学管理人员三个方面入手, 探索建立专业教学质量的长效评价和监管体系;建立和完善快速有效的教学信息反馈体系;指导老师要规范地指导, 包括课程设计的基本要求、基本程序、主要内容、考核要求、质量要求、成稿格式等等, 教师应据此随时查询和指导。加强指导教师在学生课程设计过程中的作用, 指导教师尽力创造让学生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的科研环境, 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精神, 通过传、帮、带等形式指导学生课程设计, 传授经验。当然也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 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 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 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反对盲从, 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 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2) 及时了解有关资料, 做好准备工作, 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 认真计算和制图, 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4) 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结束语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课程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性教学环节。其目的在于通过工程设计过程各主要环节的训练, 了解机械设计知识在实际工程中的应用, 掌握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培养综合运用先修课程观察、提问、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独立设计工作能力, 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及网络信息等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以及设计构思和创新能力。《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 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研究也将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 我们将不断进行该课程教材建设的实践与探索, 为培养出高素质的人才而努力。

参考文献

[1]濮良贵, 等.机械设计[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2]吴宗泽, 罗圣国, 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手册[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1999.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 篇三

关键词:《机械设计基础》;课题;课程设计;问题

《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电类专业学生的主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是培养学生机械设计能力的重要环节。课程设计是一项实践性教学,是基础课与专业课知识学习的交接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把《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图》、《工程材料》、《力学》等所修课程的知识进行综合运用。在课程设计时需要查阅大量的国家标准、企业标准手册等相关资料,通过课程设计,可以掌握一套完整的设计原则、步骤和方法。

通过机械设计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做到:(1)掌握机械运动方案设计、通用零件的结构设计。(2)根据机器的结构和使用要求能够进行外观造型设计。(3)使学生通过绘图及运用设计资料等方面的训练,达到提高基本技能的目的。

课题的选用和课程设计的内容

课程设计课题的选用必须从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着手,课题应具有普遍性和实践性。所谓普遍性是指能够充分反映课程的理论教学内容,即通过课题的完成能够将课程大部分知识加以应用;实践性是指课题的选择要符合生产实际和尽可能与专业相结合。此外,设计工作量应当适合教学计划中规定的学时。鉴于上述要求,以常规减速器为主的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课题符合上述两个条件,所以此设计课题是一个较为理想的课题,可以检验学生学习的效果,巩固、提高和拓展所学内容。然而经常采用这样的课题无法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因此,在课程设计的选题上既要科学,切合实际,又要具有多样性。

课程设计的学时安排为两周。对于整体的设计内容,以齿轮减速器的设计为例,通常采用“带式运输机”,设计输入为运输机所输出的基本数据,要求学生完成以下工作:(1)拟定、分析传动设置的设计方案。(2)选择电动机、计算传动装置的运动参数和动力参数。(3)进行传动的设计计算,即带传动、齿轮传动的计算;两根轴的结构设计、校核以及选用轴承、键和联轴器的计算;减速器的润滑和密封等。关于设计输出的内容有:装配图(A1);轴或齿轮零件图(A3);技术和使用维护说明书(大约20页)。最后环节为学生的设计答辩,陈述课题设计的目的和意义,讲清整体的设计思路。

课程设计应当注意的问题

(一)设计的质量

以往的程序是这样的:在设计任务下达之后,前三天的计算工作量相当大,教师和学生需要加班赶任务,有时甚至通宵达旦,十分劳累。学生没有思考的时间和余地,随之会出现应付心态,出现问题马上就问,过分依赖指导教师。也有一部分学生急于求成,做事马虎,设计计算时喜欢照搬照抄,一错都错,问题成堆。这对学生的设计质量和学习成绩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对于教师来讲,课程设计的前三天,几十位学生争相提问,教师要不停地答疑讲解,疲惫不堪。如此以往,学生的设计质量和工作进度都难有太大的进展。为此,我们采取“化整为零”的方法进行课程设计,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所谓“化整为零”就是根据教学大纲,在不减少学生设计任务的前提下,把课程设计和课程的讲授结合在一起,即在学期初就将设计任务书下达给学生,让学生带着任务,有针对性地学。可以将课程设计的部分计算内容(如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强度计算,轴承的选择和键的强度校核,还有联轴器的选择和校核等)放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教学中,作为课后的作业,促使学生主动学习。同时教师在日常授课期间,通过批改学生的作业,适时发现学生计算中的错误并敦促他们及时纠正。课程设计的结构部分可以放在学生“装拆减速器试验”一节中同步进行。在装拆试验中,让学生仔细观察剖分式减速器的结构,轴的结构,轴承的安装和固定方法,为以后对轴和箱体的结构设计和画装配图打下基础,并要求学生在完成试验报告的同时,完成轴和箱体的结构设计。课程设计采用这种方法,使得大部分工作都是在学生的课后时间完成的。周期长,学生和教师都有了很大的回旋余地,学生遇到困难可以有足够的时间思考,教师也可以从容不迫地指导学生通过查阅有关资料和学生一起解决设计中遇到的问题,提高学生发现、思考、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还可以循序渐进地进行设计、绘制装配图和编制设计说明书,对于装配图的绘制通常用AutoCAD软件,可以帮助提高学生计算机绘图的能力。这里应当注意的是,软件有拷贝性特点,因此,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教师应鼓励、监督学生自觉、独立地完成设计任务,防止个别学生的拷贝行为。

(二)多样化的设计内容

几十年来,课程设计的选题千篇一律,都是以减速器为题,这是因为减速器作为机器中的一个独立部件所包含的零件覆盖了机械设计课程中的绝大部分内容,便于学生将所学的知识灵活地运用到设计实践中去,适合学生学习。另外,减速器的类型和原始数据的不同,便于学生设计出不同的结果。因此,选择减速器是可行的。然而,减速器只是一个部件,每届学生都重复同样的设计内容,会影响教师的创新精神。另外,有些学校关于制图课的测绘练习也选择减速器,这就使得课程设计的题目过于重复。鉴于此,笔者认为必须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比如带领学生到建筑工地参观,观察卷扬机的结构和功能,将其作为设计课题;还可以把起吊重量分成多个参数供学生分组设计,这样就把带式输送机构改为提升机构,增加减速器以外的如卷筒、钢丝绳等零件的设计。学生的兴趣增强了,尽管做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但是适当延长一些时间,并辅以教师的精心指导,可以收到好的效果。对于数控专业的学生可以设计普通机床的传动系统,例如,给出电动机的转速和功率,通过皮带传动到主轴箱,在这样的传动中,可以让学生练习带传动和减速器传动的设计,内容拓宽了,效果也提高了。实践证明,适当拓宽课程设计的选题不仅能够让学生得到更多的工程设计训练,而且能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对于开拓设计思维,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实践教学

实践教学是学生获得感性知识的重要内容,课程设计也不例外。就传统设计题目减速器而言,在设计之前必须让学生有一次装拆减速器实物(不是模型)的机会,条件允许的,还可以让学生去减速器生产厂家参观或观看录像。目的在于让学生了解减速器内部零部件的形状、结构和装配关系,对加工制造的工艺过程形成初步的认识。装拆的重点是轴系零部件的结构及装配关系,便于学生在设计中结合实际,选择合适的结构和尺寸。这一环节非常重要,凡是没有认真参加这一过程的学生在结构设计方面遇到问题就会束手无策。

总言,课程设计的改革方向应以提高学生的能力为出发点。在学生获得一定的理论知识之后,到生产实际现场进行教学,选取现场中的机器典型机构作为设计课题,然后再回到课堂教学中来。课程设计就是要将理论知识和实际设计密切结合,使所学知识得到巩固和加深,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设计创新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参考文献:

[1]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指导[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2]张建中,黄达忠.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M].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1998.

[3]陈立德.机械设计基础[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

黄瑷昶(1952—),男,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机械设计与现代制造技术。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目录 篇四

8.1.轴系图的绘制…………………………………………………… 14

8.2.轴Ⅱ的设计……………………………………………………… 15

8.3.轴Ⅲ的设计……………………………………………………… 20

8.4.轴Ⅳ的设计……………………………………………………… 24

九、键的设计……………………………………………………………… 26

十、滚动轴承的设计及校核……………………………………………… 28

十一、减速器机体结构尺寸的确定……………………………………… 30

十二、轴Ⅲ零件工作图…………………………………………………… 32

十三、大齿轮的零件工作图……………………………………………… 33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篇五

1、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也许自己太过于执着,从设计开始就落在大家的后面。不过还好,很快就将基本的数据设计与整理出来,不至于远离大家的进度。由于考试已经结束,我可以有充分的时间搞设计。可惜,图书馆闭馆,不能参考一些资料,以至在有些结构设计上还是不太明白为什么要那样设计。看来自己学的东西太少了!

天气情况很糟糕!我只能这样评价这段时间内的艰辛。雪不挺的飘,一阵紧接一阵,以至于绝大多少时间自己都是在寒冷中度过的。虽然穿地挺厚实的,但是整天的坐着,不运动,不感觉冷那是鬼话。起初,还只是寒冷,后来为了画图一站就是一天,包括晚上的4个小时。脚除了麻木,还是麻木!

我不喜欢加夜班。当然不是害怕加班的辛苦。而是,明明可以在规定时间内完成的事情,为何非得将自己逼到慌乱的地步,加班加点的拼命赶呢!。“人是习惯的奴隶。”我一直这么认为的,也努力这么做着。不过这次为了搞设计,自己加了不少班,包括夜班。基本上,一天都呆在北区设计室里面。晚上,也经常奋战到10点才回南区。没有几个人会在这么冷的天气情况下留在教室搞设计。我这样说不是为了表明自己比起其他人来说更勤奋,况且这样恶劣的天气情况,大家也真的没有必要晚上挨冻搞设计,那样也太残酷了!而我之所以加班其实目的很简单,我想早点回家,毕竟家里比起学校来说更温暖。

谈了这么多的感受,只想表明天气太恶劣了,不过我们大家都挺过来了。对于课程设计,我只能说我已经尽了我最大的努力。这就是我最好,最出色的设计。过程我只能用不堪回首来形容,但是结果确实意义重大的。我付出了远比设计内容更多的毅力与决心。而我也应该保留这份精神,继续奋斗。

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或者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还是门外汉)就是按照条条款款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没有劲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而摆在我们面前的却是两条路,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通过这次的设计,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很多东西,包括书本知识以及个人素质与品格方面。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的设计提出意见。

2、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一、课程设计目的《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的的最后一个重要教学环节,也是学生第一次较全面的设计能力训练。其基本目的是:

1.培养理论联系实际的设计思想,训练综合运用机械设计和有关先修课程的理论,结合生产实际分析和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巩固、加深和扩展有关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

2.通过制定设计方案合理选择传动机构和零件类型,正确计算零件工作能力、确定尺寸和选择材料,以及较全面的考虑制造工艺、使用和维护等要求,进行结构设计,达到了解和掌握机械零件、机械传动装置的设计过程和方法;

3.进行设计基本技能的训练。例如计算、绘图、熟悉和运用设计资料(手册、图册、标准和规范等)以及使用经验数据、进行经验估算和处理数据的能力。在本课程设计鼓励采用计算机绘图。

二、课程设计内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在课程设计中,针对布置题目学生要完成的设计内容有:

1.电动机的选择及运动参数的计算;

2.三角带的传动设计;

3.齿轮传动的设计;

4.轴的设计(低速轴);

5.滚动轴承的选择及验算(低速轴);

6.键的选择计算及强度校核(低速轴);

7.联轴器的选择(低速轴);

8.润滑油及润滑方式的选择;

9.绘制零件的工作图和装配图

(1)绘制零件的工作图((有上机条件的同学用AutoCAD绘制)轴的零件图

(2)减速器的装配图(可根据个人的能力决定是否用AutoCAD绘制)

注:零件的工作图包括:

(1)尺寸的标注;

(2)公差;

(3)精度;

(4)技术要

求装配图包括:

(1)尺寸标注

(2)技术特性

(3)零件编号

(4)编写零件明细表、标题栏。

10.编写设计说明书

三、要求

作为指导教师,为了使学生能顺利地完成所布置的任务,在设计过程中要加以指导。首先让学生做减速器的装拆试验,形象地认识减速器。在设计过程,轴的结构设计和减速器的外形尺寸的确定对于学生来说是难点,针对这一难点要上一次辅导课。另外,每天来指导学生设计、计算、绘图,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要求每位学生在设计过程中,充分发挥自己的独立工作能力及创造能力,对每个问题都应进行分析、比较,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反对盲从,杜绝抄袭。在设计过程中必须做到:

1)随时复习教科书、听课笔记及习题。

2)及时了解有关资料,做好准备工作,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和创造性。

3)认真计算和制图,保证计算正确和图纸质量。

4)按预定计划循序完成任务。

四、评分原则课程设计中,最终的图纸及说明书并不能完全反映学生的真实水平,同学的工作能力也不能在图纸及说明书中得到完全的反映,因此,对同学的评分,特别要注意抓两头:一头抓平时,一头抓答辩.课程设计成绩根据平时出勤和设计图纸、说明书、创新能力和答辩情况综合按5级分制评定。

五、存在问题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发现学生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学习态度不够认真,或虽认真但因基础差等原因,不能按时完成进度计划,不能按时在教室设计,多次迟到,甚至有矿课现象;

2)独立工作能力差,设计时不能或不进行独立思考,教师指一步才作一步,或参照其他同学的设计进行“照猫画虎”式的进行;

3)设计中有错误,有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的现象;

4)图纸质量较差,特别是尺寸标注,出现问题较多,表达不清楚;说明书内容不够完整、工整,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干一般性错误;5)答辩中不能很好的回答提问,回答中有个别原则性错误和若于非原则性错误。

六、结果分析参加本次课程设计5个班,大部分同学能按老师要求完成每一阶段的任务,设计图纸、说明书和最后的答辩中满足要求。参加本次课程设计共有139名同学,其中优18人,良32人,中51人,及格35人,不及格3人。基本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情况。

七、经验及教训由于《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需要用到许多先修课程如《工程制图》、《金属工艺学》、《工程力学》及《公差测量及配合》等,而部分学生在由于前期的先修课没有学好或是由于纺织工程专业有些先修课没开,所以在绘图上表达不清楚,尺寸标注等方面做得不好。所以要在学先修课时,督促学生把先修课学好。另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前,并且恰好遇到英语四、六级考试,使部分学生不能集中精力参加课程设计,建议最好把《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安排在期末考试后。

3、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一周略显得仓促一些。但是通过本次很充实的课程设计,从中得到的收获还是非常多的。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我们组能够完成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我们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不仅仅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更重要的是为每一个精细数字的付出!

这次课程设计的题目是设计一个一级圆柱齿轮减速器,由于我们理论知识的不足,再加上平时没有什么设计经验,一开始的时候有些手忙脚乱,不知从何入手,很迷茫。不过在我们组员的共同努力下,和同学们之间的认真仔细的讨论之中,我们总算克服了种种难关,让每个数字都找到了自己的归宿。现在想想其实课程设计期间我们过得还蛮充实的,特别是大家在一起讨论,研究,专研的时候,那让我感觉到了集体的团结,团结的力量,力量的伟大。所有的成果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集体,因为它凝聚了集体所有的精华。

在设计过程中,整个过程培养了我们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和利用生产时间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们同学之间的那些辛酸,那些执着,那些付出。一路走来,我们伴着风雨,携手欢笑,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虽然我们做的还是不够完美,但是我们的团队一定很完美。

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对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一定要进一步加强。而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的努力。总之,本次课程设计不仅仅是对自己所学的知识的一次系统的总结与应用,还算是对自己体质的一次检验吧。

通过这次的课程设计,我感慨颇多,收获颇多。更多的是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表面的专业知识,而是要设计一个项目背后的那些付出。整个过程是挺累的,但是当你看到这个完整的文档呈现在你面前的时候,成就感油然而生。最后,要感谢老师的辛勤指导,也希望老师对于我们的设计提出宝贵意见。

4、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经过一个月的努力,我终于将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做完了。在这次作业过程中,我遇到了许多困难,一遍又一遍的计算,一次又一次的设计方案修改这都暴露出了前期我在这方面的知识欠缺和经验不足。刚开始在机构设计时,由于对Matlab软件的基本操作和编程掌握得还可以,不到半天就将所有需要使用的程序调试好了。可是我从不同的机架位置得出了不同的结果,令我非常苦恼。

后来在钱老师的指导下,我找到了问题所在之处,将之解决了。同时我还对四连杆机构的运动分析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在传动系统的设计时,面对功率大,传动比也大的情况,我一时不知道到底该采用何种减速装置。最初我选用带传动和蜗杆齿轮减速器,经过计算,发现蜗轮尺寸过大,所以只能从头再来。这次我吸取了盲目计算的教训,在动笔之前,先征求了钱老师的意见,然后决定采用带传动和二级圆柱齿轮减速器,也就是我的最终设计方案。至于画装配图和零件图,由于前期计算比较充分,整个过程用时不到一周,在此期间,我还得到了许多同学和老师的帮助。在此我要向他们表示最诚挚的谢意。

整个作业过程中,我遇到的最大,最痛苦的事是最后的文档。一来自己没有电脑,用起来很不方便;最可恶的是在此期间,一种电脑病毒”Word杀手”四处泛滥,将我辛辛苦苦打了几天的文档全部毁了。那么多的公式,那么多文字就这样在片刻消失了,当时我真是痛苦得要命。

尽管这次作业的时间是漫长的,过程是曲折的,但我的收获还是很大的。不仅仅掌握了四连杆执行机构和带传动以及齿轮,蜗杆传动机构的设计步骤与方法;也不仅仅对制图有了更进一步的掌握;Matlab和AutoCAD,Word这些仅仅是工具软件,熟练掌握也是必需的。对我来说,收获最大的是方法和能力。那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方法与能力。

在整个过程中,我发现像我们这些学生最最缺少的是经验,没有感性的认识,空有理论知识,有些东西很可能与实际脱节。总体来说,我觉得做这种类型的作业对我们的帮助还是很大的,它需要我们将学过的相关知识都系统地联系起来,从中暴露出自身的不足,以待改进。有时候,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合众人智慧,我相信我们的作品会更完美!

5、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小结

这次的课程设计对于我来说有着深刻的意义,这种意义不光是自己能够独立完成了设计任务,更重要的是在这段时间内使自己深刻感受到设计工作的那份艰难。而这份艰难又体现在设计内容与过程中为了精益求精所付出的艰辛,和背负恶劣的天气所付出的决心与毅力!

开始的时候感觉设计对我们这些刚刚入门的人来说,无非就是按照条条框框依葫芦画瓢的过程,有的时候感觉挺无聊的,反正按照步骤一定可以完成设计任务。其实不然,设计过程中有许多内容必须靠我们自己去理解,去分析,去取舍。就拿电动机型号选择来说,可以分别比较几种型号电动机总传动比,以结构紧凑为依据来选择;也可以考虑性价比来选择。前者是结构选择,后者确实经济价格选择。如何将两者最优化选择才是值得我们好好深思的。

课程设计是机械设计当中的非常重要的一环,本次课程设计时间仅有三周,但是通过本次每天都过得很充实的课程设计,收获颇多。

在设计过程中培养了我的综合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及其他课程理论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真正做到了学以致用。在此期间我我们同学之间互相帮助,共同面对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当中遇到的困难,培养了我们的团队精神。在这些过程当中我充分的认识到自己在知识理解和接受应用方面的不足,特别是自己的系统的自我学习能力的欠缺,将来要进一步加强,今后的学习还要更加努力。

6.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论文 篇六

近几年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迅猛,形势喜人,但透过繁荣表象的背后,当前高职教育实则面临诸多困难,不少问题与矛盾有愈演愈烈之势,不仅直接困扰到高职教育的健康有序发展,而且对国民经济发展也将产生不小的影响,所以必须引起各方高度的关注。对于时下高职教育存在的问题,业内外说法很多,建议也不少,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对高职的认同度不高,是当今社会的主流思想。我国没有高等职业教育的专门法律,现行的高等职业教育的相关法律规定多为目标性和原则性,具体操作性欠缺,致使很多涉及高职发展的实质问题都因缺乏法律依据而无从落实。随着高职教育在发展中不断涌现出的问题,国家对高职教育也越来越重视,不断提出一些路线方针,大力度投入人力物力扶植高职院校发展,特别是民办高职院校。自从,国家开始实行高职高专院校单独招生政策,允许高职院校尤其是民办高职院校参与自主招生以扩大生源,民办院校要想生存生源是关键,只有生源不断扩大,学校才会发展壮大。那么,国家运用行政手段在生源上为民办高职院校解决了生存问题,但是学生入学后,后续的培养教育问题就需要我们进一步探索,探索出一条适合高职教育的教学模式,让高职学生更好的适应社会的发展需求。《机械设计基础》是机电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技术基础课,也是一门能直接用于生产的设计性课程,它将机械原理与机械零件的内容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通过实训课程,培养学生的机械设计能力。

一、民办高职院校教学中问题

(一)学生基础薄弱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薄弱的特点,由于从小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导致基础知识掌握不牢。进入大学后,课堂教学知识点无法展开,由于学生对以前的基础知识掌握不牢,所以经常会出现听不懂的现象,导致知识点无法衔接。《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需要掌握《高等数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几门课程后才能开设,开设期间还需要与一些课程相配合进行教学,例如《工程力学》《CAD绘图》《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这就需要学生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知识作为储备。

(二)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

民办高职院校的学生普遍学习动力不足,学习没有目标,很少有学生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课下作业完成效果不是很好,敷衍了事现象普遍,作业准确率非常低。机电类专业的学生除了在课堂上进行理论学习外,配套的实训教学是必不可少的,实训及实验课程可以帮助学生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就是一门需要有充分的理论作为基础,然后通过实验环节加以认证,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的专业性课程。例如,带传动特性的测定及分析实验、齿轮机构的设计计算校核等。尤其是课程设计环节必不可少。例如,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拆装实验,要求学生必须动手完成减速器的拆装,但是学生操作时普遍动手能力较差,思考并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不强,学生自己独立考取相关资格证书及相关岗位证书的合格率较低。

(三)师资力量不足

民办高职院校普遍教师队伍落后,教师水平参差不齐,本科及以上学历的教师相对较少、教师普遍没有职称、部分教师没有高校教师资格证书、个别教师知识点讲解不到位、一些专业基础课常常聘用校外教师兼职。

(四)学校硬件设施不全

高职院校的教学主要应注重学生的动手能力,但是学校普遍没有相应的硬件设施与其配套,即使拥有一些实训设备,设备也普遍存在老、旧,少等特点,几台机床设备根本无法满足学生的教学需要,学生常常只能靠听和看来学习,根本没有机会自己动手操作,学校每学期都会安排学生进行金工实习,包括钳工、焊接、普车、普铣、数控车、数控铣几种实训内容,学生普遍不爱动手操作。这样会使学生的理论无法与实践紧密的结合。

二、《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理论教学改革

(一)合理分配课堂学时

目前高职教学的课堂学时为一个半小时,与本科的教学时间一致,但是高职学生的理论学习能力与本科学生是有一定差距的,理论学时不宜过长,学生注意力完全集中的时间大概为40分钟左右,如按照正常理论学时,一个半小时来计算,剩余的50分钟时间学生很难集中注意力,因此学习效率必然很低。针对课堂教学时间分配的问题,笔者认为,应将一个半小时的学时分为两部分来实施教学,将前45分钟学生注意力较集中的时间段,进行理论教学;后45分钟,学生听课较为疲倦,可以安排实训教学,将刚学完的理论知识,马上付诸实践,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提高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例如:学生在课堂上学习完齿轮机构,应马上进行齿轮机构的拆装实训,这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率都会得到提升。

(二)注重概念的分析

对于概念,不能一带而过,必须进行分析与讲解,适当举一些简单易懂的例子便于学生理解概念。例如,在讲解机构与构件两个概念时,就可以针对二者的区别进行讲解,构件是一个个体,而只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构件组合在一起,并能产生相对运动时,我们才称之为机构。

(三)温故知新

在课堂讲解过程中,如果讲到的知识点涉及到之前讲过的知识,就要带领学生进行复习,要做到新旧知识有机结合、融会贯通。例如,第三章铰链四杆机构中其运动副为回转副,涉及到第二章运动副的知识点,这就需要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复习到运动副的概念及相关知识,使学生更好的掌握第三章的知识。

(四)多学科交织教学

《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承上启下的课程,需要学完《高等数学》《机械工程材料》《机械制图》《公差与配合》等几门课程后才能开设,开设期间还需要与一些课程相配合教学,例如《工程力学》《CAD绘图》《机械制造技术》等课程。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有目的的将各个学科的知识串成线,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联系在一起,为今后的毕业设计打下基础。例如:一级直齿圆柱齿轮减速器的设计实验,其中齿轮的材料选择涉及到《机械工程材料》课程,受力分析计算涉及到《工程力学》,零件图与装配图的设计涉及到《CAD绘图》和《公差与配合》等课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凡是涉及到的各学科知识点教师都要为学生穿线讲解。

(五)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学习

课上要求每名学生提出一个问题,以抽签的方式,相互提问,对于回答上来并且准备无误的学生给与加分的奖励,对于没有回答上来并且不准确的学生给与一次补救机会,下节课继续回答,并且还要回答一个新问题。通过这样的方式,其一,给学生一定的压力,课堂必须听讲,认真准备,否则无法回答出同学们提出的知识问题;其二,可以活跃课堂气氛,增强学生们的学习兴趣,提升自信心,学到真本领。

(六)作业模式要改革

改变以往敷衍了事的作业模式,提倡作业改革。以往教师布置作业都会采取课后习题的方式,学生用作业本书写或计算课后题,教师进行批改,学生相互抄袭、敷衍了事,作业对于教学的验收意义体现不大。笔者认为,对于《机械设计基础》这门课程,单一的课后习题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教师课后会布置给学生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6人一组,进行讨论和设计,每半个月上交一篇设计方案。在设计过程中,如果遇到问题或困难可以随时向老师请教。这种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团队意识、锻炼学生的思考和动手能力,有效的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加强实训课程的技能训练

高职教育要想真正发挥出其培养技能人才的职能,就必须要注重“职”的培养,职业技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学生们的就业能力,高职院校的学生动手能力逐渐退化,这不得不与实训设备老化、设备数量少、学生实训课时少等因素有关,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还得从实践上着手。《机械设计基础》是一门实践性非常强的专业课,课堂上的理论教学根本满足不了教学的要求,理论与实践的完美结合才是学好课程的硬道理,设计课程需要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拆装与设计校核,如果没有相应的教具与设备供学生实践,那么理论学习毫无意义,学生听过即忘,没有起到学会并掌握的目的。因此,笔者认为要加大实训课程的学时;配备专门的机械设计实训室;利用假期时间为教师进行定期的技能培训,提高教师的实训能力,或者派教师去企业中学习实践技能,从教师和学生两方面加大实训的投入力度。

参考文献:

[1]李娟,孙见君,马晨波.机械设计基础教学模式与创新能力培养方法的探索[J].科技资讯,,13(23):157-158.

[2]龙建雪.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的发展方向[J].橡塑技术与装备,2015(24):119-120.

7.机械设计课程设计试卷 篇七

根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 要求在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广度上以“必须、够用”为度.。经过多次教学综合化的改革, 突出了理论教学的应用性, 使学生更易于接受理解, 同时也便于了专业课教学的应用。但是在《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环节实施的过程中, 尚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完善:如学生不能很好的将学过的相关知识有机进行联系, 在设计中“照猫画虎”, 为了赶进度, 采用抄袭等办法应付差事等等现象。如何完善这一实践教学环节, 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至关重要。为此, 在对其课程设计的教学方法上进行了一些优化改革的尝试。

目前, 各高职院校使用的课程设计题目大都是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的设计。这主要是因为带式输送机传动装置设计过程中涉及到的常用零件是机械中最基本、最重要的零件。而现在多数高职院校招收的学生几乎都是基础知识处于较低水平的初高中学生。他们很难在两周内完成课程设计任务。为了达到课程设计的教学要求, 在《机械设计基础》教学过程中, 将课程设计的有关内容融入到课程教学之中, 这样既可以使学生通过课程设计把各章内容相互联系起来, 避免了学生在学习中只会做作, 不会设计的毛病, 又减轻了进行课程设计时学生的负担。

首先, 合理布置课程设计题目的时间。以往, 课程设计题目的布置是安排在理论课程结束, 在课程设计专用周来布置的。经过优化, 将课程设计和理论教学融为一体, 课程设计的题目的布置安排在将手《机械设计基础》课程中常用零件之前。这样, 对于刚接触机械, 对机械设备的感性认识几乎空白的学生来讲, 即达到学习课程的要求, 又对常用零件在机械中的作用有所了解;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 又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其次, 完善课程设计内容的处理。以往课程设计都集中在设计专用周, 与理论教学完全脱节, 不能获得应有的教学效果。经过优化, 将课程设计中带传动、齿轮传动、轴的结构设计和轴承的选用等主要设计内容, 在课堂讲授过程中, 作为相应章节的作业布置, 融入理论教学之中。这样, 学生搞清了问题的来龙去脉, 同时也使得轴的设计、轴尺寸的确定及轴承的组合设计等教学难点问题一目了然, 很容易的便解决的。另外, 在教学过程中, 尽量以课程设计内容为例进行讲解。例如, 利用寿命计算法选用轴承, 我们就要利用课程设计中德州为例来讲。这样安排教学, 实际上是将课堂设计的内容合理的分散在教学过程之中去完成。避免了学生过去在课程设计中不能把所学的知识与课程设计内容联系起来, 搞课程设计时无从下手的弊端。

最后, 妥善安排课程设计专用周。在课程设计专用周内, 先要求学生把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所完成的部分设计内容充分消化理解, 弄清各传动件之间的关系。然后将尚未选择的零件, 如键、销、联轴器等进行选择设计, 最后制定出减速器的结构, 绘制减速器装配图及零件图。这样, 通过优化安排实践教学, 在课程设计专用周中只需选用几个标准零件, 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自己动手确定课程设计内容结构, 搞懂轴上零件的安装和固定、轴承润滑和密封等实践应用技术知识。使得课堂知识与实践有机结合起来。

通过优化《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过程, 既避免了选题过简, 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思考问题的能力, 又避免了任务过于集中, 学生应付差事, 学不到“真功夫”, 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可能。在不断的改革尝试中, 使学生具有独立的设计简单传动机械的能力, 达到了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的要求, 为候机专业课程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专业基础。S

摘要:通过对《机械设计基础》课程设计教学改革, 克服目前课程设计时间短、任务重, 而达不到课程设计要求的问题, 将课程设计与理论教学过程融为一体, 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课程设计,理论教学,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8.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教学改革初探 篇八

关键词:机械设计 课程设计 教学改革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9(a)-0180-01

在机械类专业和近机械类专业学生以及同类课程中机械设计是实践教学课程中最重要的环节,也是学生首次可以更全面的、更规范的實践练习。主要目的是通过理论基础的掌握运用到实际中去,让学生运用机械设计课程和其他先修课程的基础理论相结合并进行综合分析、解决工程所出现的错误、学生需要不断的巩固、完善和扩展机械设计方面的知识;通过一些简单的机械装置,让学生对一般机械设计的操作方法、生产过程有进一步的了解。有正确的工程设计理念、培养独立思考、科学的、安全的设计能力;在课程实践中、对学生进行基本的操作培训、鼓励学生培养查阅资料、案例以及绘图、计算、计算机辅助、软件应用等方面的辅助设计的能力;树立正确的设计思想和工作态度,坚持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思想、提高分析和解决工程在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对学生的设计能力、创新能力进行全面的训练。

1 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存在的问题

在当前我国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中,虽然减速器是典型的机械设备,是所有课程中最主要的成分,能够帮助学生快速的掌握学习的内容,被许多高校选择作为机械专业的《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题目。但课程题目过于千篇一律,在设计的过程中学生更多的是在做重复性动作、没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只是按部就班照着资料去做。这样的学习是不存在任何意义的,学生没有参与其中、能力没有得到提高,这样的传统教学对机械设计的发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此,必须进行改革。

1.1 在机械设计课程中对先修课程与装置结构缺少认识度

我国现在的教学模式仍然是传统的授课教学模式。课堂上老师以书本教学为主,传授书本知识,以实践为辅;在教学中,以老师讲解为主,学生自己讨论研究为辅;在设计中,以教师讲解、观看为主,学生亲自动手操作为辅。在这样的单一、乏味的授课方式中,让学生对减速器的使用、安装、制造、设计都缺乏认识。在实际中得不到应用、不能够很好的思考工艺存在的问题,不能够将工艺融入到设计中去。在设计过程中在时间同时也不能忘了知识的掌握。在机械设计课程设计对先修课程的综合知识要求很高,要求学生必须能够灵活运用。因此,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所存在的问题有许多需要改善的地方,需要我们不断的完善与创新。

2 机械设计过程中的理念与措施

2.1 设计过程的内容改革

在教学改革的过程中,注重对学生素质的培养。为了提高学生的热情,加强学生对机械设计的创造能力,并且避免课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决定在课程设计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应把科研案例或者在实践中工程出现的一些新颖的、有综合性、创造性的例子交给学生。设计的题目大致分为工作机、传动装置以及原动机。设计的内容不光有以往的按课程要求的理论设计与公式计算,还应该体现出综合运用的设计手法,让学生有更全面的认识、增加学生的认识度,使课程的最后知识得到很好地吸收消化。在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教师不是仅仅只传授书本知识,更多的是通过书本的题目去引导学生自己查阅资料、杂志、案例,提高他们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学生对数据的归纳、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深入研究的精神。多与学生沟通。了接学生的想法,思路。并将自己的经验与理解和学生进行分享。可以通过小组竞赛的方式,不仅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又可以激发学生的热情、积极的参与。把各种结构通过自己创意结合在一起,做出有特色的设计,来达到预期的效果。

2.2 设计改革的过程

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应用。随着我国现代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计算机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计算机的CAD/CAM/CAE的应用技术已经在设计行业中起着引领指导的作用。而计算机的再次变革,将世界机械制造业带领到数字化阶段、全新的数字化设计必定会将先进的三维设计和制造方式发展得更为完善,是个制造产业的全新时代。CAD技术的进步,就意味着以往的半理论半实践、依靠计算公式估算的时代已经不会存在,而是被使用现代力学为机械理论基础所进行分析的计算含量大、相对复杂,不易操作的工程问题所取代。对于计算的改革、对计算机技术应用的加强,对我国现代科技产业、机械制造业的发展都是百利而无一害的。

2.3 设计过程的实践改革

加强实践环节,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通过对工程的实际接触,让学生了解这一系列的产品的性能、原理、生产的经过以及结构特点。让同学们了解理论与实际之间存在的差异。懂得机械设计与机械工艺之间的关系是紧密不可分的、明白关于产品的知识,会应用在其中。在安排课堂教学之前让学生去工厂参观,让学生能够充分体会所要学的知识的内容,用第三者的眼光去观看相关的案例,来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学生的思路,多与学生沟通,交流自己的意见,也明白学生心中所想,让最后的设计可以与实践更好的结合起来。

3 结论

对于《机械设计课程设计》的改革。因为改革设计内容的完善,让工程更接近于实际,更贴近生活,可以增长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积极地参与其中,能够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通过计算机的辅助,让学生们在加强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同时,又加强了学生利用计算机所进行的机械设计的操作运行能力和对理解能力。让学生们通过仿真操作能够更快的融入到实际的工程中去,既巩固了机械设计的基础又加强了学生独立分析得能力,在遇到工程实际的问题时能够很好地解决有了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 曹杰,张丽,于影辉.机械设计课程设计改革与实践[J].农机化研究,2011(13):243-244.

上一篇:采矿工培训教案一下一篇:物理八上册新人教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