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劝学》优秀赏析

2024-09-17

《劝学》优秀赏析(共9篇)

1.《劝学》优秀赏析 篇一

《劝学》翻译 赏析

《劝学》是《荀子》一书的首篇。又名《劝学篇》。劝学,就是鼓励学习。本篇较系统地论述了学习的理论和方法。前一部分(第一段),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第二、三段),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这升级一篇优秀的议论文。

劝学

朝代:先秦

作者:荀子

原文: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木直中绳,輮以为轮,其曲中规。虽有槁暴(pù),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也。诗曰:“嗟尔君子,无恒安息。靖共尔位,好是正直。神之听之,介尔景福。”神莫大于化道,福莫长于无祸。

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其渐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类之起,必有所始。荣辱之来,必象其德。肉腐出虫,鱼枯生蠹。怠慢忘身,祸灾乃作。强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秽在身,怨之所构。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湿也。草木畴生,禽兽群焉,物各从其类也。是故质的张,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树成荫,而众鸟息焉。醯酸,而蚋聚焉。故言有招祸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骐骥一跃,不能十步;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是故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两君者不容。目不能两视而明,耳不能两听而聪。螣蛇无足而飞,鼫鼠五技而穷。《诗》曰:“尸鸠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仪一兮。其仪一兮,心如结兮!”故君子结于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鱼出听;伯牙鼓琴,而六马仰秣。故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 。玉在山而草润,渊生珠而崖不枯。为善不积邪?安有不闻者乎?

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其义则始乎为士,终乎为圣人, 真积力久则入,学至乎没而后止也。故学数有终,若其义则不可须臾舍也。为之,人也;舍 之,禽兽也。故书者,政事之纪也;诗者,中声之所止也;礼者,法之大分,类之纲纪也。 故学至乎礼而止矣。夫是之谓道德之极。礼之敬文也,乐之中和也,诗书之博也,春秋之微 也,在天地之间者毕矣。 君子之学也,入乎耳,着乎心,布乎四体,形乎动静。端而言,蝡而动,一可以为法则。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躯哉!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学也,以为禽犊。故不问而告谓之傲,问一而告二谓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向矣。

学莫便乎近其人。礼乐法而不说,诗书故而不切,春秋约而不速。方其人之习君子之说,则尊以遍矣,周于世矣。故曰:学莫便乎近其人。

学之经莫速乎好其人,隆礼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礼,安特将学杂识志,顺诗书而已耳。则末世穷年,不免为陋儒而已。将原先王,本仁义,则礼正其经纬蹊径也。若挈裘领,诎五指而顿之,顺者不可胜数也。不道礼宪,以诗书为之,譬之犹以指测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锥餐壶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礼,虽未明,法士也;不隆礼,虽察辩,散儒也。

问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问也;说楛者,勿听也。有争气者,勿与辩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后接之;非其道则避之。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而后可与言道之致。故未可与言而言,谓之傲;可与言而不言,谓之隐;不观气色而言,谓瞽。故君子不傲、不隐、不瞽,谨顺其身。诗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谓也。

百发失一,不足谓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谓善御;伦类不通,仁义不一,不足谓善学。学也者,固学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纣盗跖也;全之尽之,然后学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天见其明,地见其光,君子贵其全也。

译文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的。

譬如靛青这种染料是从蓝草里提取的,然而却比蓝草的颜色更青;冰块是冷水凝结而成的,然而却比水更寒冷。木材笔直,合乎墨线,但是(用火萃取)使它弯曲成车轮,(那么)木材的弯度(就)合乎(圆到)如圆规画的一般的标准了,即使又晒干了,(木材)也不会再挺直,用火萃取使它成为这样的。所以木材经墨线比量过就变得笔直,金属制的刀剑拿到磨刀石上去磨就能变得锋利,君子广博地学习,并且每天检验反省自己,那么他就会智慧明理并且行为没有过错了。

因此,不登上高山,就不知天多么高;不面临深涧,就不知道地多么厚;不懂得先代帝王的遗教,就不知道学问的博大。干越夷貉之人,刚生下来啼哭的声音是一样的,而长大后风俗习性却不相同,这是教育使之如此。《诗经》上说:“你这个君子啊,不要总是贪图安逸。恭谨对待你的本职,爱好正直的德行。神明听到这一切,就会赐给你洪福 祥瑞。”精神修养没有比受道德熏陶感染更大了,福分没有比无灾无祸更长远了。

我曾经一天到晚地冥思苦想,(却)比不上片刻学到的知识(收获大);我曾经踮起脚向远处望,(却)不如登到高处见得广。登到高处招手,手臂并没有加长,可是远处的人却能看见;顺着风喊,声音并没有加大,可是听的人却能听得很清楚。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却可以达到千里之外,借助舟船的人,并不善于游泳,却可以横渡长江黄河。君子的资质秉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

南方有一种叫“蒙鸠”的鸟,用羽毛作窝,还用毛发把窝编结起来,把窝系在嫩芦苇的花穗上,风一吹苇穗折断,鸟窝就坠落了,鸟蛋全部摔烂。不是窝没编好,而是不该系在芦苇上面。西方有种叫“射干”的草,只有四寸高,却能俯瞰百里之遥,不是草能长高,而是因为它长在了高山之巅。蓬草长在麻地里,不用扶持也能挺立住,白沙混进了黑土里,就再不能变白了,兰槐的根叫香艾,一但浸入臭水里,君子下人都会避之不及,不是艾本身不香,而是被浸泡臭了。所以君子居住要选择好的环境,交友要选择有道德的人,才能够防微杜渐保其中庸正直。

事情的发生都是有起因的,荣辱的降临也与德行相应。肉腐了生蛆,鱼枯死了生虫,懈怠疏忽忘记了做人准则就会招祸。太坚硬物体易断裂,太柔弱了又易被束缚,与人不善会惹来怨恨,干柴易燃,低洼易湿,草木丛生,野兽成群,万物皆以类聚。所以靶子设置好了就会射来弓箭,树长成了森林就会引来斧头砍伐,树林繁茂荫凉众鸟就会来投宿,醋变酸了就会惹来蚊虫,所以言语可能招祸,行为可能受辱,君子为人处世不能不保持谨慎。

堆积土石成了高山,风雨就从这里兴起了;汇积水流成为深渊,蛟龙就从这里产生了;积累善行养成高尚的品德,自然会心智澄明,也就具有了圣人的精神境界。所以不积累一步半步的行程,就没有办法达到千里之远;不积累细小的流水,就没有办法汇成江河大海。骏马一跨跃,也不足十步远;劣马拉车走十天,(也能到达,)它的成绩来源于走个不停。(如果)刻几下就停下来了,(那么)腐烂的木头也刻不断。(如果)不停地刻下去,(那么)金石也能雕刻成功。蚯蚓没有锐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土壤里的水,这是由于它用心专一啊。螃蟹有六条腿,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

因此没有刻苦钻研的心志,学习上就不会有显著成绩;没有埋头苦干的实践,事业上就不会有巨大成就。在歧路上行走达不到目的地,同时事奉两个君主的人,两方都 不会容忍他。眼睛不能同时看两样东西而看明白,耳朵不能同时听两种声音而听清楚。螣蛇没有脚但能飞,鼫鼠有五种本领却还是没有办法。《诗》上说:“布谷鸟筑巢在桑树上,它的幼鸟儿有七只。善良的君子们,行为要专一不偏邪。行为专一不偏邪,意志才会如磐石坚。”所以君子的意志坚定专一。

古有瓠巴弹瑟,水中鱼儿也浮出水面倾听,伯牙弹琴,拉车的马会停食仰头而听。所以声音不会因为微弱而不被听见,行为不会因为隐秘而不被发现。宝玉埋在深山,草木就会很润泽,珍珠掉进深渊,崖岸就不会干枯。行善可以积累,哪有积善成德而不被广为传诵的呢?

学习究竟应从何入手又从何结束呢?答:按其途径而言,应该从诵读《诗》、《书》等经典入手到《礼记》结束;就其意义而言,则从做书生入手到成为圣人结束。真诚力行,这样长期积累,必能深入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学到死方能后已。所以学习的教程虽有尽头,但进取之愿望却不可以有片刻的懈怠。毕生好学才成其为人,反之又与禽兽何异?《尚书》是政事的记录;《诗经》是心声之归结;《礼记》是法制的前提、各种条例的总纲,所以要学到《礼经》才算结束,才算达到了道德之顶峰。《礼经》敬重礼仪,《乐经》讲述中和之声,《诗经》《尚书》博大广阔,《春秋》微言大义,它们已经将天地间的大学问都囊括其中了。

君子学习,是听在耳里,记在心里,表现在威仪的举止和符合礼仪的行动上。一举一动,哪怕是极细微的言行,都可以垂范于人。小人学习是从耳听从嘴出,相距不过四寸而已,怎么能够完美他的七尺之躯呢?古人学习是自身道德修养的需求,现在的人学习则只是为了炫耀于人。君子学习是为了完善自我,小人学习是为了卖弄和哗众取宠,将学问当作家禽、小牛之类的礼物去讨人好评。所以,没人求教你而去教导别人叫做浮躁;问一答二的叫啰嗦;浮躁啰嗦都是不对的,君子答问应象空谷回音一般,不多不少、恰到好处。

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礼经》、《乐经》有法度但嫌疏略;《诗经》、《尚书》古朴但不切近现实;《春秋》隐微但不够周详;仿效良师学习君子的学问,既崇高又全面,还可以通达世理。所以说学习没有比亲近良师更便捷的了。

崇敬良师是最便捷的学习途径,其次就是崇尚礼仪了。若上不崇师,下不尚礼,仅读些杂书,解释一下《诗经》《尚书》之类,那么尽其一生也不过是一介浅陋的书生而已。要穷究圣人的智慧,寻求仁义的根本,从礼法入手才是能够融会贯通的捷径。就像弯曲五指提起皮袍的领子,向下一顿,毛就完全顺了。如果不究礼法,仅凭《诗经》《尚书》去立身行事,就如同用手指测量河水,用戈舂黍米,用锥子到饭壶里取东西吃一样,是办不到的。所以,尊崇礼仪,即使对学问不能透彻明了,不失为有道德有修养之士;不尚礼仪,即使明察善辩,也不过是身心散漫无真实修养的浅陋儒生而已。

如果有人前来向你请教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回答;前来诉说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追问;在你面前谈论不合礼法之事,不要去参与;态度野蛮好争意气的,别与他争辩。所以,一定要是合乎礼义之道的,才给予接待;不合乎礼义之道的,就回避他;因此,对于恭敬有礼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宗旨;对于言辞和顺的人,才可与之谈道的内容;态度诚恳的,才可与之论及道的精深义蕴。所以,跟不可与之交谈的交谈,那叫做浮躁;跟可与交谈的不谈那叫怠慢;不看对方回应而随便谈话的叫盲目。因此,君子不可浮躁,也不可怠慢,更不可盲目,要谨慎地对待每位前来求教的人。《诗经》说:“不浮躁不怠慢才是天子所赞许的。”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射出的百支箭中有一支不中靶,就不能算是善射;驾驭车马行千里的路程,只差半步而没能走完,这也不能算是善驾;对伦理规范不能融会贯通、对仁义之道不能坚守如一,当然也不能算是善学。学习本是件很需要专心志致的事情,学一阵又停一阵那是市井中的普通人。好的行为少而坏的行为多,桀、纣、拓就是那样的人。能够全面彻底地把握所学的知识,才算得上是个学者。

君子知道学得不全不精就不算是完美,所以诵读群书以求融会贯通,用思考和探索去理解,效仿良师益友来实践,去掉自己错误的习惯性情来保持养护。使眼不是正确的就不想看、耳不是正确的就不想听,嘴不是正确的就不想说,心不是正确的就不愿去思虑。等达到完全醉心于学习的理想境地,就如同眼好五色,耳好五声,嘴好五味那样,心里贪图拥有天下一样。如果做到了这般地步,那么,在权利私欲面前就不会有邪念,人多势众也不会屈服的,天下万物都不能动摇信念。活着是如此,到死也不变。这就叫做有德行、有操守。有德行和操守,才能做到坚定不移,有坚定不移然后才有随机应对。能做到坚定不移和随机应对,那就是成熟完美的人了。到那时天显现出它的光明,大地显现出它的广阔,君子的可贵则在于他德行的.完美无缺。

赏析

荀子的文章,和其他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样,也是独具风格的。它既不像《老子》那样,用正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辩证法思想贯穿始终;也不像《墨子》那样,用严密、周详的形式逻辑进行推理;既不像《庄子》那样,海阔天空、神思飞越,富有浪漫主义色彩;也不像《孟子》那样,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具有雄辩家的特点。他是在老老实实地讲述道理。他的文章朴实浑厚、详尽严谨,句式比较整齐,而且擅长用多样化的比喻阐明深刻道理。这一切构成了荀子文章的特色。有人曾将《荀子》一书概括为“学者之文”,这是十分恰当的评论。

《劝学》是荀子的代表作品,也是《荀子》一书开宗明义的第一篇。全文共由两大部分组成:前一部分,论述学习的重要性;后一部分,论述学习的步骤、内容、途径等有关问题;而以“学不可以已”作为贯穿全文的中心思想。从《劝学》前面部分节选的几个片段,解放后一直被选为中学语文教材,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传统名篇之一。

《劝学》各段的条理十分清楚,基本上是每段阐述一个具体问题。而且总在文字的开头、结尾部分作出明确的交代。例如,文章的第一句写道:“君子曰:学不可以已。”这既是全文的一个中心论题,也是第一段所要开始阐述的内容。而在段的结尾部分则归结道:“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这就明确而有力地照应首句,收束了上文,并且清楚地点明了该段的中心思想。又如第二小段,先用“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来说明个人独自冥思苦想远不如学习有益。而在列举了“登高而招”“顺风而呼”“假舆马”“假舟楫”等几个生活中十分常见而又极有说服力的比喻后,有力地小结道:“君子生(性)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在这里,荀子从他的“性恶论”观点出发,指出君子的天性也是恶的,其所以不同于众人,就在于他善于向良师益友学习嘉言懿行,以改变自己的不良天性。这个“物”字就从“舟楫”“舆马”之类,变成了学习的内容,文字也就逐渐深化了。这里举的两个例子,都是首尾相互照应的,也有一些段落,只在段首揭示该段中心,或者只在段末予以适当概括。总之,目的相同而方式则并不死板。先秦诸子的哲理散文,一般都比较难读,荀子这种谨严、朴实的写作方法,对帮助读者掌握各段文章的基本内容,是十分有效的。

在说理文中,巧妙地运用大量比喻进行论述,这是《劝学》另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有时作品集中了好些并列的比喻,从同一角度反复地说明问题。这种手法,在修辞上叫做“博喻”,不过一般大都是用来辅助景物描写。而荀子作品中的博喻都是用来说明事理。

有时作者又采用对比的方法,将两种相反的情况组织在一起,形成鲜明对照,以增强文字的说服力。例如,在强调学习必须持之以恒、用心专一时,他不但用了一些并列的比喻,也用了好些相反相成的比喻,他列举了“骐骥一跃 ,不能十步”和“驽马十驾,功在不舍”;“锲而舍之,朽木不折”和“锲而不舍,金石可镂”;以及“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蚯蚓,竟能在地下来去自如,而“六跪而二螯”的螃蟹,却连一个容身的小洞也掘不好。这就表明,“积”与“不积”所产生的效果是截然相反的。在荀子哲学思想中,“积”字是一个重要观点。荀子认为,要学有所成,必须坚持不懈地进行积累。一个人长期耕田(“积耨耕”),就会成为农夫,长期砍砍削削(“积斲削”),就会成为工匠;长期贩卖货物(“积反货”),就会成为商贾;长期学习礼义(“积礼义”) ,就会成为君子;圣人也只不过是“人之所积”。这就好像越人安越,夏(中原)人安夏那样,习惯成自然而已。了解了荀子这一思想观点的重要意义,我们就不难懂得,他为什么要费那么大的力气,选择那么多比喻,不惮烦地对读者进行谆谆教导。

最值得注意的是,作者还善于通过比喻,将议论逐步引向深入。忽视了这一特点,我们就会被众多的比喻弄得眼花缭乱,而理不清文字的脉络。

试以第一段为例。全段除首尾各有一句论断性的话外,其余全部由比喻组成。作者先用“青出于蓝”和“冰寒于水”这两个比喻,说明后天的影响可改变事物本性,并能使之有所发展。接下来又提出另一个比喻:中绳的直木,经改造后,变成了“其曲中规”的车轮;以后即使晒干枯槁,也不可能再回复到“直”的状态。这就说明,后天的影响,对改变事物本性来说,是起着决定性作用的。这样就把道理的阐述向前推进了一步。然后再用“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两个比喻,引出结论“博学而日参省乎己”的重要性。这一段以比喻为主的文字,从提出问题到进行小结,逻辑性是很强的。

再以前面提到过的“积”字一段为例。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和“积水成渊,蛟龙生焉”是比喻,“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才是正意。对一个人来说,“积善”要达到了“成德”的境界,才能改变气质,具备圣人的思想感情。紧承这一论断,展现在我们眼前的是四组比喻,它们阐述了前后相承的两层意思。前面三组论述了“积”字的重要性:“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从正面说明,不“积”就将一事无成;“骐骥”与“驽马”、“朽木”与“金石”这两组对比的比喻,则着重表明,“积”与“不积”必将产生两种不同的结果。前一组对比,偏重主观条件的分析,后一组对比,偏重客观情况的分析。三组比喻的结合使用,把道理讲得十分清楚。后面部分的另一组,以“蚯蚓”和“螃蟹”的对比为喻,指出“用心专一”是“积”的关键,将论述进一步引向深入。至此,有关“积”字的基本内容已经谈清,于是作者紧扣“用心专一”进行小结。

荀子这种用比喻说理的写法,在其他先秦诸子散文中也是罕见的,应当说这是他的一种独创。

《劝学》的第三个重要特点,是句式整齐,读时琅琅上口。但作者又注意在排偶中适当夹进散句,使文气流畅而不呆滞。

由于具备以上一些风格特点,荀子的哲理散文,有它好读的一面;但是,这并不是问题的全部情况。就以这篇《劝学》为例,通假字就用了十几个之多,而且其中有些是不很常见的。

有了这么一大批拦路虎,《荀子》当然又有它并不易读的另一面了。

文言现象

文言实词

文言实词 兴 文言翻译 xīng 起;兴起。《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3]焉。”

文言实词 就 文言翻译 jiù 接近;靠近;趋向。《劝学》:“木受绳则直,金~砺则利。”

文言实词 望 文言翻译 wàng 远望;远看。《劝学》:“吾尝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

文言实词 长 文言翻译 cháng 长,与“短”相对。《劝学》:“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

文言虚词

而<连词>

1.表修饰关系。《劝学》:“吾尝终日~思矣。”

2.表示递进关系。《劝学》:“君子博学~日参省乎己。”

3.表假设关系。《劝学》:“锲而不舍,金石可镂。锲而舍之,朽木不折。”

(1)兼词,相当于“于是”、“于之”。《劝学》:“积土成山,风雨兴~。”

(1)<介>介绍比较的对象,可译为“比”。《劝学》:“冰,水为之,而寒~水。”

也<助>语气助词,用于句中

1.表陈述或解释。《劝学》:“君子生非异~,善假于物~。”

乎<介>相当于“于”

1.连词,表递进。《劝学》:“君子博学而日参~己。”

(1)<助>定语后置的标志。《劝学》:“蚓无爪牙~利。”

2.《劝学》优秀赏析 篇二

在现行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初中语文教材中就有三篇坦露古人劝学情节的文章:《伤仲永》、《孙权劝学书》、《送东阳马生记》, 我们不妨来探讨一下。

《伤仲永》中讲了一个神童变庸人的故事。方仲永五岁能诗, “指物作诗立就, 其文理皆可有观者”, 而“邑人奇之, 或以钱币乞之””稍稍宾客其父”“父利其然也, 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 不使学”。到“十二三岁, 其才学”“不能称前时之闻”, “又七年”“泯然众人矣”。究其原因, “受于人者不至也”。

王安石为什么要写这样一个王子变青蛙的故事呢?王安石出生于北宋一个小官吏家庭。少好读书。记忆力超强, 从小受到较好的教育。他不仅是一位著名的思想家和政治家, 同时也是一位卓越的文学家。他为了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 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密切联系。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 把“务为有补于世”的适用观点视为文学创作的根本。因此, 他的散文紧贴社会、政治和人生的实际问题。如《答司马谏议书》剖析了反对新政的言辞, 明确表明自己的政治主张。《读孟尝君传》分析历史事实, 驳斥孟尝君养仕的传统观点, 畅谈如何才算得上“得仕”的问题。由此可见王安石写作《伤仲永》的目的也不仅仅在文思上, 而是别有用心。毫无疑问, 劝学就是其最苦的用心。

《孙权劝学书》记述了孙权劝学、吕蒙治学、鲁肃赞学的完整过程。吕蒙是三国时吴国的杰出将领, 他听从孙权的劝告多读史书兵书, 辅助周瑜大破曹军于赤壁, 并领兵打败关羽夺回荆州。试想, 如果吕蒙拒绝孙权的劝告, 冥顽不化, 不思进取, 他会立下如此卓越之战功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本文选自《资治通鉴》, 司马光编撰完这部书后, 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 有资于治道”而命名为《资治通鉴》。由此可见司马光编撰此文时的目的, 实是为了揭示刻苦学习, 不断提高自己的学识修养, 对治国治军管理天下大事所具有的至关重要的意义, 劝学之情显而易见。

《送东阳马生记》是明初文章大家宋濂为同乡青年马生所写的一篇临别赠言。文中记叙了作者早年求学勤奋艰苦的情形, 勉励马生珍惜现今优越的学习条件, 刻苦攻读, 使自己的道德文章达到“精”与“成”的最高境界。可以说是劝勉马生成才的劝学篇, 也是劝勉天下青年成才的劝学篇.

3.中国优秀青年人声乐作品赏析 篇三

关键词:青年人 发展历史 声乐作品

对于音乐进行简单的概括,它包含了声乐和器乐两方面主要的内容,当然也包含歌舞、戏剧、话剧和音乐剧等表现形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声乐一直是音乐关键性的组成部分,其优秀作品一直深受青年人的喜爱,反映着时代的呼声,引领着社会文化事业的进步。

一、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

(一)中国声乐作品的起源

中国的声乐起源很早,发展的历史也很长。早期的人们为了在劳动中相互协同动作、减轻疲劳,在劳动中创造了有节奏的呼声,这就产生了原始音乐中声乐的萌芽。我国西汉时期的思想家和文学家刘安(公元前179~122年)主持撰写了《淮南王》,在这部论文集中,他写道:“今夫举大木者,前呼‘邪许’,后亦应之,此举重劝力之歌也。”由此可以看出,协同劳动的节奏、劳动呼声以及人民模仿山林溪水与鸟兽的叫声便产生了最早的声乐节奏和音调。春秋战国时代,由于生产技术的发展,聲乐文化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诗》中出现了大量的民歌等声乐作品,表达了人民群众真挚的情感和青春的活力,反映出了青年人的心声。

(二)中国声乐作品的发展历史

中国最早有完整记载的声乐作品来自于《楚声》和《诗》。《楚声》是指战国时期,在楚国兴起的用楚国民歌曲调填词的专业创作、并由屈原开始的骚体类作品的总称。其中有些声乐作品在当时是非常流行的,如《阳春》、《采菱》、《白雪》等。到了汉朝,生产力有了大的提高,声乐的发展也越来越成熟化、制度化了,汉代成立了乐府,首次在宫廷中设立了主管俗乐的机构,并编撰了《乐府诗集》。很多的优秀声乐作品得到了创作和广泛的流传,汉高祖刘邦就曾经自己创作了《大风歌》,并在家乡沛县与父老、乡亲们饮酒时击筑演唱:“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近代中国的声乐作品反映了社会的变化和民众的心声,越来越贴近现实了,同时在西方音乐的影响下,中国声乐作品形式多样化,现代的流行歌曲逐渐成为了声乐的主流。从近代早期的《工农兵联合起来向前进》、《长城谣》、《黄河大合唱》到现代的《春天的故事》、《大中国》、《弯弯的月亮》等,都充分体现了时代的变迁对于声乐作品的影响。

二、中国优秀青年人的声乐作品赏析

(一)青年人与声乐作品

在世界所有的地方,音乐是相同的。同样,青年人对于声乐的理解与感觉也是相通的。青年人是时代发展的生力军,也是社会进步的积极推动者,他们对于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他们崇尚自由、追求独立和个性,渴望平等与真挚的情感。而声乐正好可以满足青年人的愿望,特别是现代的声乐作品越来越注重内心的感受和情感的交流,流行歌曲大都以青年人的生活和情感为主要表现内容。因此,青年人非常喜欢和欣赏现代优秀的声乐作品,特别是有的流行歌曲会风靡全国、甚至影响全球的青年人,例如去年韩国鸟叔的“骑马舞”受到了全球青年人的热捧。青年人已经成为了现代声乐产品消费的主要力量,推动了现代音乐产业的快速发展。

(二)中国优秀青年人的声乐作品赏析

中国声乐作品的创作与表演在新中国成立、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得到了飞速的发展,用了仅仅三十年的时间就走完了西方数百年走过的音乐发展道路。改革开放初期,青年作曲家张丕基创作的具有流行歌曲风格的《乡恋》,并由年轻的李谷一演唱。虽然曾经受到了单位的批评,演唱的歌词中“你的身影,你的歌声”被批评者认为有个人主义倾向,而且批评者指责李谷一老师的演唱有气无力,是腐朽的靡靡之音。但是这首声乐作品抒情风格十分明显,弦乐中带有一点探戈的节奏,并使用了流行音乐常用的架子鼓,得到了青年一代的好评,很快在全国流行起来。

20世纪80年代由青年人崔健演唱的《一无所有》是中国近代音乐史上不可多得的优秀声乐作品,它开创了中国摇滚音乐的先河,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一无所有”借助于爱情主题来表达,颠覆了以往歌唱柔美的古典美学形式,直接表达了恣肆汪洋,用不加修饰甚至“丑化”的嘶哑嗓音,强调情绪与声音的充沛、宣泄而不是“有度地”控制,拓宽了中国大陆声乐的发展道路。

进入21世纪以来,青年歌手杨臣刚和庞龙演绎的《老鼠爱大米》、《两只蝴蝶》与《东北人都是活雷锋》一样,都是通过网络渠道广泛流行的,代表了网络流行音乐的优秀声乐作品。《两只蝴蝶》延续了“囚歌”的城市小调风,具有民谣的性质,有十足的柔情风格;而《东北人都是活雷锋》虽然在音乐上比较简单,甚至被认为简陋,但是在网络上传播就有了亲民性,其歌曲具有叙事性,适合制作Flash与之配合,歌曲还有戏谑性,引发了网民点击甚至制作动画的兴趣。

基金项目:

本文为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青少年文化产品的生产现状与引导策略研究》(11AZD018)。

参考文献:

[1]张燚.大学流行音乐鉴赏[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

[2]刘安琪.浅谈中国年轻音乐创作者的道路问题[J].黄河之声,2012,(04).

[3]冯志平.西方音乐史与名作赏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2006.

4.《劝学诗》译文及赏析 篇四

原文

《劝学诗》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

翻译

青春的日子十分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获得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没等池塘生春草的美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

赏析

本诗中的“劝”起着统领全篇的作用。“劝”解释为“勉励”的意思。

“少年易老学难成,一寸光阴不可轻”。这是诗人用切身体会告戒年轻人的经验之谈,说明人生易老,学问难成,因而必须爱惜光阴。因其“易老”、故“不可轻”,可见惜时之重要。说明应该珍惜自己美好的年华,努力学习,切莫让可贵的时光从身边白白地溜走。

“未觉池塘春草梦,阶前梧叶已秋声。”诗人以敏锐、细腻的笔触,借用前人诗句中的优美形象,结合自己对“少年易老学难成”的深切感受,把时间快过,岁月易逝的程度,用梦未觉,梧叶秋声来比喻,十分贴切,备增劝勉的`力量;从而使“一寸光阴不可轻”的题旨得以更鲜明的体现,给读者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全诗通过梦未醒、梧叶已落来比喻光阴转瞬即逝,告诫青年人珍视光阴,努力向学,用以劝人,亦用于自警。告诫人们要珍惜光阴,追求学业,感叹人生苦短,要抓紧时间学习,将来才不会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蹉跎人生。青春的日子容易逝去,学问却很难成功,所以每一寸光阴都要珍惜,不能轻易放过。还没从美丽的春色中一梦醒来,台阶前的梧桐树叶就已经在秋风里沙沙作响了。这首诗告诉我们青春易逝,学问难成,且珍惜这年少光阴,莫轻易错过。

作者简介

朱熹,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受儒教祭祀。

5.颜真卿《劝学》译文及赏析 篇五

《劝学》

(唐)颜真卿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注释:

五更鸡――天快亮时,鸡啼叫。

黑发――年少时期,指少年。

白首――人老了,指老人。

译文:

每天三更半夜到鸡啼叫的时候,是男孩子们读书的最好时间。少年时只知道玩,不知道要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才后悔自己年少时为什么不知道要勤奋学习。

这首诗告诫我们:年轻时不知道勤奋学习,年老时读书就晚了。

解说: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

赏析

《劝学》是唐朝诗人颜真卿所写的一首古诗。劝勉青少年要珍惜少壮年华,勤奋学习,有所作为,否则,到老一事无成,后悔已晚。使孩子初步理解人生短暂,从而提高学习的积极性。诗歌以短短的`28个字便揭示了这个深刻的道理,达到了催人奋进的效果。

作者简介

6.《劝学诗》颜真卿原文及赏析 篇六

“三更灯火五更鸡”是指勤劳的人、勤奋学习的`学生在三更半夜时还在工作、学习,三更时灯还亮着,熄灯躺下稍稍歇息不久,五更的鸡就叫了,这些勤劳的人又得起床忙碌开了。第一句用客观现象写时间早,引出第二句学习要勤奋,要早起。第二句为第一句作补充,表达了年少学习时应该不分昼夜学习,通过努力学习才能报家报国,建功立业。

第三、四句写的是年轻的时候不好好学习到了年纪大了,在想要学习也晚了。句子中“黑发”,“白首”是采用借代的修辞方法,借指青年和老年。通过对比的手法,突出读书学习要趁早,不要到了老了后悔了才去学习。从结构上看,三、四句为对偶句,“黑发”与“白首”前后呼应,互相映衬,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7.浅谈中职班主任如何劝学保生 篇七

结合自己担任多年班主任工作的经验, 对学生流失问题以及对学生的管理工作谈一些看法。

第一点, 安抚新生的波动情绪是保生工作中最重要的第一步。

根据流失规律, 学生的流失大多数集中在第一学期末, 这是因为新生在思想上还没有做好充分准备。入学后的前两个月, 许多忽然离开家、离开父母的学生开始独立生活, 一时间失落心态相对突出, 一方面, 年龄上正处于心理的“断奶期”, 另一方面, 对未来充满幻想却又不切实际的好高骛远, 错误地认为上技校是自己不得已的选择, 面对一个几乎完全陌生的新环境, 难免会产生失落情绪。具体表现是, 消极观望, 不思进取, 纪律性差, 学习没有兴趣, 打退堂鼓。这个时候, 如果学校和老师不及时对这部分学生加以正确引导, 他们就很容易产生辍学念头。此时, 班主任就要凭借敏锐的观察力, 在第一时间里捕捉到学生想退学的信息, 及时跟进, 及时开导, 要以一颗真诚的爱心和教师的责任感, 动之以情, 晓之以理, 耐心地做好学生的思想教育工作。那么, 怎样才能在第一时间捕捉到学生的辍学信息呢?首先班主任要不辞辛苦, 深入班级、教室、宿舍, 但凡有学生出现的地方就应该有班主任的影子。最好能与班上的每位学生像朋友似的谈谈话、聊聊天、拉拉家常, 这样可以拉近老师与学生之间的心理距离, 听到他们心中真实的想法, 既能够了解学生的情况, 又能消除他们的失落感, 还能借此机会劝说他们“既来之, 则安之”;其次, 有意在班级中安排几个“顺风耳”和“包打听”收集信息, 一旦发现有退学想法的学生, 立即査找原因, 然后千方百计使他们打消念头。

第二点, 引导学生了解并且爱上所选专业, 是劝学保生的关键。

刚入校时, 大多数家长和学生对所选择的专业都不大了解, 以致学生在入学之后对自己的选择表示怀疑, 思想极不稳定, 甚至掉进“学习无用论”的怪圈, 所以及早进行专业思想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

专业思想教育应以集中教育为主, 结合爱国主义、集体主义、职业道德教育, 始终渗透于学科教学的全过程同时进行。要向学生讲清楚国家产业结构的调整, 使学生了解有关职业教育的政策与发展动态, 懂得技校与普高是同一层次的两种不同类型。其次要讲明职业教育在科教兴国、振兴经济、提高全民素质中的重要性, 帮助学生走出认识上的误区, 懂得上技校一样有前途的简单道理。第三, 结合市场上的人才需求现状和专业发展的前景、优势, 使学生尽快地了解并熟悉本专业概况及人才需求状况, 以便调整自己行为上的偏差。就拿我担任的2007级焊工班学生来说, 刚入学时他们觉得学焊工热、脏、累, 没有多大技术含量, 与车工、钳工相比似乎“矮人一截”。为改变学生的错误认识, 在入学后的第一次班会上, 我以“焊接是现代化建设不可缺少的专业工种”为主题, 和学生们一起展开讨论, 以澄清他们的错误认识。通过召开主题班会告诉学生, 焊接专业在国计民生方面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从基础建设到核电、坦克、军舰等, 经济发展的任何方面都离不开焊接, 可以这样说, 没有焊接工种, 国家的农业、工业、科学、国防要实现现代化将是一句空话。现在我国经济正处在迅猛发展阶段, 许多工程都需要焊接人才, 尤其是高级焊接人才, 所以焊接专业的学生就业前景好, 普遍就业率达到96%, 甚至98%。另外, 我还经常向学生们介绍已经就业的学焊接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的工作情况以及工资待遇等, 常常给他们看我过去学生发来的短信。不论什么时候, 不论什么形式, 只要有机会, 我就及时向学生灌输这种思想:掌握了高超的焊接技术, 你就为自己的未来铺就了一条平坦的大道, 高超的焊接技术就是你的“金饭碗”, 就是你成为高级“蓝领”的捷径。为了打造和把握自己的未来, 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 现在就应该抓住学习的机会, 掌握知识, 练就技能, 拥有一技之长, 才能在未来的生活中找到用武之地。“三、五年以后当你们衣襟还乡的时候, 别忘了告诉你身边的朋友, 你的母校是新乡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点:唤醒后进学生的自信心是控制流失的有效举措。

由于技校生的来源相对来说比较差, 许多学生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他们中的许多人在初中时就开始欠学习帐, 有相当一部分实际上并没有达到初中毕业应有的水平, 因此厌学现象明显, 相当一部分学生不诚实, 社会公德、道德水平差。他们来上技校, 有的是自己不愿读书, 父母怕其过早地踏入社会而迷失人生方向, 于是就强迫其到校读书, 让老师看着他, 用最普通的话说是“找一个看孩子的人”。这些学生对前程一片茫然, 有很强的自卑感, 上课时常常是蜷缩在某个角落里打瞌睡、发呆, 一幅什么都无所谓的样子, 每天得过且过。如果班主任把这个群体遗忘了, 那他们很可能会大批的出现在未来的流失率中。如何面对这样的学生, 是任何老师都深感头疼的问题。但既来到学校幷分到你班, 你就有责任、有义务教育他、塑造他。面对学生学习无目标, 纪律性差, 我采取的办法是以激励为主的强化疗法。我相信,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 都有自己的闪光点, 后进生也不例外, 关键是我们要善于观察, 及时发现他们身上的优点, 不失时机地及时表扬, 放大他们的优点, 让他们感到自己并非一无是处, 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 逐步认识自身的价值。

8.略论《劝学》中的“用心” 篇八

《劝学》:“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王力《古代汉语》将“用心一也”解释为:“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人教版的新版高中语文教科书也采用了这个解释。这个解释是恰当正确的。但是在认识“用心”这个语法现象时,我们要明确古代汉语和现代汉语的“用心”肯定是不相同的这一观点。古代汉语的“用心”,是由“用”和“心”两个词构成的词组(短语),“用”是动词,“心”是名词,用心构成一个动宾结构。现代汉语的“用心”则是一个词,可以作形容词,也可以作名词。下文摘录一些权威的辞典对此进行解释。

《汉语大字典》对“用”字的解释,摘录如下:

《说文》:用,可施行也。从卜,从中。《广韵》:余颂切,去用,以。东部。

(1)施行。《说问·用部》:“用,可施行也。”《易·乾》:“初九,潜龙勿用。”王弼注:“勿可施用。”三国魏嵇康《声无哀乐论》:“古人知情不可恣,欲不可极,因其所用,每为之节。”《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昔孙武所以能制胜于天下者,用法明也。”

(2)奉行。《书·甘誓》:“用命,赏于祖;弗用命,戮于社。”

(3)使用。《孙子·军争》:“故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

《汉语大词典》对“用”和“用心”的解释,摘录如下:

用:《广韵》余颂切,去用,以。

(1)使用;任用。《诗·大雅·公刘》:“执豕于牢,酌之用匏。”《孟子·梁惠王下》:“见贤焉,然后用之。”

(2)介词。犹言以。表示凭借或者原因。《书·顾命》:“命汝嗣训,临君周邦,率循大卞,燮和天下,用答扬文武之光训。”《史记·佞幸列传》:“卫青、霍去病亦以外戚贵幸,然颇用材能自进。”

(3)连词。因而;因此。《书·甘誓》:“有扈氏威侮五行,怠弃三正,天用剿绝其命。”三国魏曹植《美女篇》:“行徒用息驾,修者以志餐。”《晋书·庾亮传》:“朝政多门,用生国祸。”

用心

(1)使用心力;专心。《论语·阳货》:“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北齐书·方伎传·信都芳》:“尝语人云:‘算之妙,机巧精微,我每一沉思,不闻雷霆之声也。其用心如此。”

(2)存心;居心。《庄子·天道》:“昔者舜问于尧曰:‘天王之用心何如?”

(3)费心;留意。宋丁谓《丁晋公谈录》:“(真宗)谓晋公曰:‘今来封禅礼毕,大驾往回,凡百事须俱总办集,感卿用心。”

可见,在古代汉语中,“用”的动词性用法很多,介词和连词的用法较少;“用”和“心”这两个词的连用还是很紧密的,它们以词组(短语)的形式出现的例子有很多,其涵义主要有上文提到的这三个义项。“用心”应看作一个动宾词组(短语)。首先,从句式结构上看,“用心一也”、“用心躁也”的句式结构是典型的判断句式,翻译时需加判断词“是”。其次,从词语释义上看,“用”作动词“使用”讲,“心”即“心思;性情”意,“用心”构成动宾词组(短语),“用心一也”当解释为“(是)用心专一(的缘故)”。以前曾有把“用”作连词“因为”讲这一说法,“心”是“心思;性情”意,“用”连接句子的大主语“蚓”,“用心一也”解释为“(是)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但是,从整个句子来看,“用心”这个动宾词组(短语)的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用”做动词讲更恰当,这也符合“用”这个词的基本意义和普遍用法。

“用心”在《孟子·梁惠王上》一文中也有出现。《孟子·梁惠王上》:“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这里的“用”是一个弱化了的动词。由于介词“之”的存在,“寡人用心”这一主谓结构在形式上词组化为形容词,成了名词词组“……者”的一个成分。但是“用”的动词性特征还是很明显的,“用心”在这里也是一个动宾词组(短语)。从语言的历史演变来看,“用”和“心”连用也反映了汉语单音节词向双音节词变化的现象,现代汉语的“用心”是逐渐演变来的。

9.《孙权劝学》优秀教案 篇九

《孙权劝学》是七年级下册的一篇课文,选自北宋史学家、政治家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整理了《孙权劝学》教案,欢迎同学们参考!

教学目的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3.理解本文开卷有益的主旨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通过多种方式朗读课文,理解文章的内容和主旨

2.学习运用“吴下阿蒙”“刮目相待”等成语

难点:

1.学习一些文言实词和虚词的用法

2.联系生活,让学生真正领悟到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的道理

教学时间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语文学习重在积累和运用,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意思是生命有限,学海无涯。而智出学海,希望大家能持之以恒,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断地丰富我们的语言宝库,攀登学习的高峰,畅游知识的海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告诉我们学习需“勤奋”的真理。其实“学习”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篇有关“学习”这个话题的文言文。 (板书)孙权劝学

2、简介《资治通鉴》及作者司马光

(1)司马光,字君实,世称涑水先生,北宋政治家、史学家,著有《司马文正公集》。

(2)《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一千三百六十二年的史事,“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世之得失。”为统治者治国提供历史经验和教训的。

二、整体感知

1、听配乐范读,整体感知全文。

听完范读后,全班有感情地自由朗读课文。

2、对着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来理解课文,不明白的地方相互讨论研究,自读理清课文情节。

在翻译文言文时,我们不要求字字句句直译,可以采用意译的方法来完成,即:翻译出文章的大意就可以了。本文主要讲了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乃始就学”,后其才略突飞猛进而令鲁肃叹服并与之“结友”的佳话。

以“提问”形式,落实文言实词、虚词和重点语句的大意。(板书重要字词,疏导理解)

请位同学复述故事大概内容

(板书) 孙权 劝学

吕蒙 辞学——就学

鲁肃 大惊——结友

3、全班有感情地齐读课文,再一次理清课文。

4、把本文改编为课本剧,请四位同学上台表演。(课前已做好准备)

三、课文研析

※根据“自学导题”,以讨论方式自学课文。

(1)孙权为什么要劝说吕蒙学习?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孙权是怎样对吕蒙进行劝学?

(3)本文是怎样证明吕蒙学有成就的?采用了什么手法来证明?(通过吕蒙与鲁肃的“议论”来表现) (侧面描写)

(4)试分析课文人物形象。(孙权—关心部下、耐心规劝,吕蒙—虚心接受听取别人的意见)

(5)这则历史故事有什么深刻意义?(通过这则故事可以告诉我们开卷有益,学习对健全人格的重要性。)

四、扩展训练

※在课堂练习本上解释“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并造句。

“吴下阿蒙”原指三国时期吴国大将吕蒙。意思是说人没有学问的意思。现在多用在他人有了转变方面,凡学识大进,或地位从低下而攀高了,以及穷困而至富有了,都可以用此语。

“刮目相待”意思是用新的眼光来看待。表示不要用老眼光看待别人,要估计到别人的进步。

五、总结

《孙权劝学》是一篇自读课,故事性很强,本节课教学重点放在了朗读上,通过自由读、齐读、小组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课文,体会人物说话的语气,把握人物形象。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在这节课中得以体现。培养了学生的朗读、表达、等方面的能力,此外有多媒体协助教学,课堂容量,内容得到了充分的补充。

这节课我为了充分地体现了《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我以“体验式的教学行为和理念,组织了较丰富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活动。从学生的自我“体验“出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面对学习方式的变革,教者的教学行为发生了质的变化,整节课主要是围绕学生在读上下工夫、让学生自我体验在进行。以学生为主体在这一节课的体现是突出的。特别是在“读出感情”这一环节的教学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体验”教学的特点,学生通过角色的扮演充分体验到人物的心理读出人物的语气。

当然,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并不意味着对教师主导地位的忽视。在这节课中,老师始终站在点拔者的位置,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同时获得学习方法的指导;正是教师的引导,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注意集中时间与精力对难点进行突破;正是教师的启发,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得到更多的人文启示。这样使学生在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个维度上都得到发展。

反思这一节课,既有可以说的优点,但是缺点也不少。我认为有以下几点是可以肯定的:

一.本节课体现了语文课堂上缺少的朗读。朗读一直贯穿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开展了以教师范读,教师点名读,让学生分角色朗读。以读带讲的.效果很好。而且能读出了人物的语气语调。对人物的语言进行了读和评

二.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清晰,让人 能够直观感受。板书比较简洁,有条理。

三.揣摩人物语气,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使学生的综合能力从中得到了体现。也培养了学生的表演能力,以及口语表达的能力。

四.能对学生及时的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用方仲永和吕蒙进行对比,使学生在对比中进行反思,今后该怎么学,效果较好。

但是不足的地方也很多,大致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由于学生学习基础的把握不够,以至于在译读这一环节所花时间过多。忽略了其他该设计的教学东西,如对人物性格的分析不详细。

二.板书虽然简洁但是却忽略了对重点词语及句式的板书,文言字词讲的少。

三.对课文的人物形象分析不够,,花的时间少,而且展开的讨论有限,没能展开来讲。对学生的观点做的评价不够全面。

上一篇:七年级下512垂线下一篇:节能保温汇报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