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2024-07-11

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精选11篇)

1.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篇一

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3的教学反思

九数

许国祥

我的教学宗旨是: 一般情况下,按照教材上的教学设计进行教学,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做学生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只在关键处点拨,补充,尤其是在几何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合情推理能力,发展学生逻辑推理能力,靠近中考。

我的教学设计

一、知识回顾。(小黑板出示)1.我们已学过了哪些判定三角形相似的方法? 2.在△ABC与△DEF中因为∠A=∠D=45°,∠B=26,°∠E=109°.则这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

二、动脑筋

鼓励学生动手画图,认真思考书中问题,引导同学们讨论得出判定定理3:两边对应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指名说一说:这个定理的条件和结论各是什么?关键处是什么? 同桌完成课本上的做一做。然后指名在班上说。教师及时给予表扬和肯定。

三、出示例题2.要求学生尝试完成。不会做的自己看书,然后再做。教师行巡回辅导,适时指点练习中容易出现的问题。最后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四、出示课本78页中的B组2题作为典例分析。

要求学生凭眼睛看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吗?再通过计算他们的对应边是否成比例。有一个角对应相等吗?他们相似吗?同桌讨论各自的心得。从这个例子你能得出什么结论?指名说。

教师示范:规范写出两个三角形对应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已知,求证及证明过程

五、出示B组1题作为典例分析。要求学生先自学,再试着做一做。最后师规范板书全过程。

六、启迪学生除这种解法外,你还能用别的方法来证明吗?鼓励学生用多种方法解题。

七、引导学生归纳解题所得。

八、总结整堂课内容。

九、巩固练习。完成教材第78--79页练习1、2题

十、作业:基本训练78--79页A组1-2题。教师巡回辅导

我的反思: 成功之处:.1、课前对旧知识的回顾,以防止负迁移现象,特别是做一做的设计注重了相似三角形中对应元素的训练,为潜能生设置了一个障碍,以培养学生的合理想象力。

2、整堂课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教师的点拨很到位,对定理的剖 析突彻,在教学过程中注重了规范板书,为学生起到了示范作用。

3、巡回辅导对提高潜能生有很大帮助,同时充分利用有利资源,以优帮劣,及让优生巩固了所学知识又提高了潜能生,何乐而不为?

4、作业的设计具有层次性。做到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不足之处:

1、巡回辅导时未顾及到全局,关键是时间太紧。

2、时间分配不够合理,运用定理解题时间花的太多,导致作业不能当堂完成。

3、教师语言不够精炼,重复话较多。有待于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提高,不断改进。

2.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篇二

据说, 埃及的大金字塔修成一千多年后, 还没有人能准确地测出它的高度.

一年春天, 泰勒斯 (古希腊数学家、天文学家) 来到埃及, 人们想试探一下他的能力, 就问他是否能解决这个难题.泰勒斯很有把握的说, 可以, 但有一个条件, 法老必须在场.第二天, 法老如约而至, 金字塔周围也聚集了不少围观的老百姓.秦勒斯来到金字塔前, 阳光把他的影子投在地面上.每过一会儿, 他就让人测量他影子的长度, 当测量值与他身高完全吻合时, 他立刻在大金字塔在地面上的投影处作一记号, 然后再丈量金字塔底到投影尖顶的距离.这样, 他就报出了金字塔确切的高度.在法老的请求下, 他向大家讲解了如何从“影长等于身长”推到“塔影等于塔高”的原理.也就是今天所说的相似三角形定理.

教学和活动过程:

一、教学准备阶段

(1) 活动课题:利用相似三角形的有关知识测量旗杆的高度; (2) 活动方式:分组活动、全班交流研讨; (3) 学生准备:有关用具 (小镜子、标杆、皮尺、计算器等) ; (4) 教师准备:将学生提前分组 (确定好观测者, 提前量好观测者的身高以及观测者的眼睛离地面的高度等) .

二、教学活动过程

活动步骤:

师:到户外分组实际测量.5名学生分工如下:一名观测者, 两名测量者, 一名扶标杆和移动小镜子者, 一名记录者.

生:积极准备, 开始测量.

师:方法1:利用阳光下的影子. (原理:这是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

范例:周键同学身高1.6m, 影子长为2.4m, 同一时刻测得旗杆的影子长为12m, 你能求出旗杆的高度吗?

解:如图

DABEBCDBAB=ECBC1.62.4=EC12EC=8m

∴旗杆的高度为8m.

师:小组选一名同学直立于旗杆影子的顶端处, 其他人分成两部分, 一部分同学测量该同学的影长, 另一部分同学测量同一时刻旗杆的影长.根据测量数据, 求出旗杆的高度.

师:注意问题:“太阳光是平行光线”.

……

生:展示数据:

师:说说方法1的优点和缺点.

生:方法1:优点表现在比较容易准备, 不足表现在需要外界条件, 即需要太阳光线.

师:方法2:利用标杆. (原理:这是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范例:小强同学与标杆顶端E、旗杆顶端F在同一直线上, 已知小强同学眼睛距地面DA=1.5米, 标杆为EB=3米, 且AB=3米, BC=10米.求旗杆的高度.

解:过点DDG//AC则有

EDΗFDGFGEΗ=DGDΗFGEB-ΗB=DΗ+ΗGDΗFG3-1.5=3+103FG=6.5mFC=FG+GC=6.5+1.5=8m.

∴旗杆的高度为8m.

师:选一名同学作为观测者, 在观测者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直立一根高度适当的标杆.观测者调整自己所处的位置, 当旗杆的顶端、标杆的顶端与眼睛恰好在一条直线上时, 其他同学立即测出观测者的脚到旗杆底端的距离, 以及观测者的脚到标杆底端的距离, 然后测出标杆的高.根据测量数据, 求出旗杆的高度.

师:注意问题:观测者的眼睛必须与标杆的顶端和旗杆的顶端“三点共线”, 标杆与地面要垂直.……

生:展示数据:

师:说说方法2的优点和缺点.

生:方法2:优点表现在随时、随地可以进行;只是单凭

人的眼睛的视线很难准确把握, 另外, 测量的数据较多, 这种方法误差较大。

师:方法3:利用镜子的反射. (原理:这是直接运用相似三角形的方法) .

范例:小明同学把一小镜子放在离旗杆 (EC) 14米的点B处, 然后沿着直线CB后退到点A, 这时恰好在镜子里看到旗杆顶端E点.再用皮尺量得AB=2.8米, 观察者目高AD =1.6米.这时的旗杆高度是多少?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 (提示: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1= ∠2)

解:∵△EDH∽△FDG

BCAB=ECAD142.8=EC1.6EC=8m

∴旗杆的高度为8m。

师:每个小组选一名同学作为观测者, 在观测者与旗杆之间的地面上平放一面镜子, 在镜子上做一个标记, 观测者看着镜子来回移动, 直至看到旗杆顶端在镜子中的像与镜子上的标记重合.测量所需的数据, 根据所测的结果。求出旗杆的高度

师:注意:“入射角等于反射角”。

……

生:展示数据:

师:说说方法3的优点和缺点。

生:方法3:优点表现在不受外界环境影响, 随时随地可以进行, 而且测量的数据较少, 只是人的眼睛找点难免存在误差。

……

3.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篇三

笔者在上苏科版“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1)”这节课时,课堂上没有几个学生得到三个比值(对应边的比值)相等,并且有几个孩子在课堂上就向我发问:老师,你不是说画图和测量是有误差的吗,测量的结果可信吗?还有你也说过光凭画图测量的结论不一定正确,那么教材中的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吗?我一下懵了,教材就是这样编写的啊。后来,不得已,我说这两个三角形一定相似,并且是可以证明的。将这一结论强加给学生。

课后,我开始查找人教版的教材,看看是怎么处理这个问题的。

二、研:两个版本教材的对比研究

1.教材编排顺序不同

人教版中,“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是在九年级下册中编排的。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中,教科书介绍了四种判定方法,这些方法都是先通过学生探究,再进行证明得到,这四种方法的地位、作用以及证明方法也有区别和联系。下表是两个版本教材的编排顺序:

从上表不难看出:相似三角形的判定的编排顺序的最大不同是:人教版教材在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之前增加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

2.编排思路的分析

导致两种教材编排顺序不同的原因是两种教材各自的编写思路。就本节内容而言,苏科版教材注重发展学生的合情推理(八年级的学习内容),人教版除了注重对学生合情推理的培养还注重培养学生的演绎推理能力(九年级的学习内容)。其实,数学教学需要合情推理,也需要演绎推理。数学发现靠的主要是合情推理,而数学理论的整理主要是靠演绎推理。而且新课程增加了合情推理能力,表面上看削弱了逻辑推理论证能力,实质上却完善了推理论证。

三、思:教材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1.教材中“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需不需要证明

人教版教材中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的内容,但没有证明。2011年版的《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作为一个基本事实。目前苏科版教材没有“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内容,通过调查发现有不少老师在讲授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时都补充了这一内容。鉴于2011版的新课标已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作为一个基本事实,我相信,苏科版的新版教材一定有这方面的内容。

2.教材中“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需不需要增加

两个版本的教材的编写都重视渗透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相似是全等的拓展与延伸,教科书在编写时,充分注意和全等的判定作类比,直角三角形的相似判定一定得增加。原因有二:一是保持类比的完整性。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方法有:SAS、ASA(AAS)、SSS,以及直角三角形全等的判定“HL”定理。二是保持定理证明思路的一致性。人教版教材证明几个“三角形相似判定定理”时,都是在“平行线分三角形相似”的基础上,先构造全等三角形,再证明相似。直角三角形相似的判定定理,也可以运用这种思路来证明,人教版教材是运用勾股定理来证明的。

3.教学时,几个版本的教材互相借鉴

在备课前,我们以“理解数学,理解学生,理解教学”为宗旨,以学生的长期利益为着眼点,对教材灵活处理,重新组织学习材料,为学生的自主探究学习服务。在此过程中。可以借鉴其他版本的教材,但要注意两点:一是以学生为本,以新课标为纲;二是正确理解教材的编写意图和遵循教材的编写思路,不可盲目地重组教材。

要真正地用好教材,我们在钻研教材时不妨对下列问题做出回答:①教材内容是不是达成课时教学目标所必需的?还要补充什么?有哪些内容与目标无关?哪些内容要渗透数学思想方法?②教学从哪里开始?教材中所呈现的排列顺序能否直接作为教学顺序?③从教学目标看,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又是什么?同时我们又期待着教材编者能尽可能完善教材,让教材易懂、学生易学,那是不是也为“减负”作出贡献了呢?作为一线教师,我们希望教材应该编得便于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当然这是一项艰巨而长期的工作。没有最好,只有更好!

4.相似三角形的判定教案 篇四

一、尊重学生主体地位

本课以学生的自主探究为主线:课前学生自己对比例线段的运用进行整理。这样不仅复习了所学知识,而且可以使学生逐渐学会反思、总结,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课堂上学生亲身体验“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获得知识(结论)的过程,体验科学发现的一般规律;解决问题时学生自己提出探索方案,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课后学有余力的学生继续挖掘题目资源,发展的眼光看问题,观察运动中的“形异实同”,提高学习效率,培养学生思维的深刻性。

2 教师发挥主导作用

在探究式教学中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共同研究者,鼓励学生大胆探索,引导学生关注过程,及时肯定学生的表现,鼓励创新,哪怕是微小的进步或幼稚的想法都给予热情的赞扬。备课时思考得更多的是学生学法的突破,上课时教师只在关键处点拨,在不足时补充。教师与学生平等地交流,创设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促进教学相长。

3 提升学生课堂关注点

学生在体验了“实验操作——探索发现——科学论证”的学习过程后,从单纯地重视知识点的记忆、复习变为有意识关注学习方法的掌握,数学思想的领悟。如在原问题的取点中教师小结了从特殊到一般的归纳,学生在探究矩形的比值时就能意识地把解决特殊问题的策略、方法迁移到解决一般问题中去。在课堂小结中,学生也谈到了这点体会,而且还感悟了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等数学学习方法。

5.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定理教学设计 篇五

【知识与技能】

能运用相似三角形边角边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借助三角形全等,特殊三角形,比例的应用探究三角形相似,培养学生的对于前后知识的运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体会数学的特点,了解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能运用相似三角形边角边的判定定理解决问题。

【难点】

知道边角边和边边角在判断上的不同。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PPT呈现若干三角形并标注一些边和角(可以出现全等和相似结合一共三个三角形的情形)

问题1:你能找出其中的全等三角形或者相似三角形吗?能告诉老师你判断的理由?

师生总结:回顾了全等三角形的判断方法,其次就是对于相似三角形有了直观的感知。

问题2:你能记得的全等三角形判断方法有多少?

师生总结:SSS,SAS,ASA,AAS

问题3:你觉得如果要判断两个三角形相似,能用上述的方法吗?引入课题。

(二)结合知识,生成原理

问题1:结合相似三角形的特征,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提出你们认为能够证明三角形相似的方法吗?说明理由。

师生活动:SSS,SAS……从相似三角形的特点,直观上来说都是边的特点。

问题2:SSS能够证明吗?你们试着在练习本上画画看。

师生活动:三边成比例能够实现。

(三)动手尝试,深化原理

问题1:大家能不能结合我们在课堂开始之前从一个三角形出发,在练习本上画一个全等三角形和一个相似三角形,并以前后四人为一小组,相互讨论一下各自的尝试过程,尝试着说明“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能够证明相似三角形。

师生总结: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

师生活动: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比拼谁更快更准

(五)小结作业

小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

6.第三讲 相似三角形基础与判定 篇六

例1:在比例尺是1:8000的南京市城区地图上,太平南路的长度约为25cm,它的实际长度约为()

A 320cm B 320m C 2000cm D 2000m 例2:已知4a=7b,求:(1)

abbaba(2)(3)(4)

bababb

例3:如图,在三角形ABC中,已知DE∥BC,AD=4,DB=8,DE=3 AD求:(1)的值(2)BC的长。

AB例4:如图,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点E在DC上,若EC:AB=2:3,EF=4,则BF= 例5:已知在三角形ABC中,点D在AB边上,AD=9,DB=16,AC=15,BC=20,CD=12.求证:三角形ABC为直角三角形。

例6:如图,已知矩形ABCD的边长AB=3cm,BC=6cm,某一时刻,动点M从A点出发沿AB方向以1cm/s的速度向B点匀速运动。同时,动点N从D点出发沿DA方向以2cm/s的速度向A点匀速运动,问:是否存在时刻t,使以A、M、N为顶点的三角形与三角形ACD相似?若存在,求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综合练习题:

1、所有的()都相似。

A 菱形 B 矩形 C 正方形 D 梯形

2、某市的两个旅游景区之间的距离为105km,则在一张比例尺为1:2000000的交通旅游图上,它们之间的距离大约相当于()

A一根火柴的长度 B 一支钢笔的长度 C 一支铅笔的长度 D 一根筷子的长度

3、有下列各组线段:

(1)a=12dm,b=8dm,c=15m,d=10m(2)a=300dm,b=20dm,c=0.8dm,d=12mm(3)a=7m,b=4m,c=3m,d=5m 11(4)a=m, b=m,c=9m,d=18m,其中成比例的线段有()

42A 1组 B 2组 C 3组 D 4组

ab2a,则=()

4、若b3b1245A B C D 33335、下列图形中,必是相似形的是()A都有一个角是40度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B都有一个角是50度的两个等腰三角形 C都有一个角是30度的两个菱形 D邻边之比为2:3的两个平行四边形

abacbck,则K的值是()

6、已知cba7、如图在三角形ABC中,DE∥BC,AD=5,BD=10,AE=3,则CE=()A 9 B 6 C 3 D 4

8、如图,AC是矩形ABCD的对角线,E是边BC延长线上一点,AE与CD交于点F,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A 2对 B 3对 C 4对 D 5对

9、如图,D、E、F分别为三角形ABC三边的中点,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ADE相似于ABC B SABFC SADESAFC

1S4ABC

D DF=EF

10、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点E为AD的中点,连接BE,交AC于点F,则AF:CF=()A 1:2 B 1:3 C 2:3 D 2:5

11、已知菱形ABCD的边长是8,点E在直线AD上,若DE=3,连接BE与对角线AC相交于点MCM,则的值是()

AM12、已知ABC的三边长分别为6cm,7.5cm,9cm, DEF的一边长为4cm,若想得到这两个三角形相似,则DEF的另两边长是下列的()A 2cm,3cm B 4cm,5cm C 5cm,6cm D 6cm,7cm ABBCAC

7.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篇七

一、选择题

1.如图1,若DE∥FG,且AD=DF,则△ADE与△AFG的相似比为

()

图1

A.1∶2

B.1∶3

C.2∶3

D.2∶5

2.如图2,在△ABC中,DE∥BC,ADDB=12,DE=3,则BC的长是

()

图2

A.6

B.8

C.9

D.12

3.若△ABC∽△A'B'C',∠C=∠C'=90°,AB=5,AC=3,A'B'=10,则B'C'的长为

()

A.8

B.10

C.6

D.无法确定

4.若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为3∶5∶7,与它相似的三角形的最长边长是21,则另两边长之和是

()

A.15

B.18

C.21

D.24

5.如图3,F是▱ABCD的对角线BD上的一点,BF∶DF=1∶3,则BE∶EC的值为()

图3

A.12

B.13

C.23

D.14

二、填空题

6.如图4,已知AB∥EF∥DC,则△AOB∽    ∽△COD.图4

7.如图5,直线l1,l2,…,l6是一组等距的平行线,过直线l1上的点A作两条射线,分别与直线l3,l6相交于点B,E和点C,F.若BC=2,则EF的长是.图5

8.如图6,E是▱ABCD的边CB延长线上一点,EA分别交CD,BD的延长线于点F,G,则图中相似三角形共有    对.图6

9.如图7,在▱ABCD中,点E在AB上,CE,BD交于点F.若AE∶BE=4∶3,且BF=2,则DF=.图7

10.如图8,在△ABC中,DE∥BC,BF平分∠ABC,交DE的延长线于点F.若AD=1,BD=2,BC=4,则EF=.图8

三、解答题

11.如图9,已知△ABC∽△ADE,AE=5,EC=2.5,BC=4.77,∠BAC=∠C=40°.(1)求∠AED与∠ADE的大小;

(2)求DE的长度.图9

12.如图10,在△ABC中,点D在边AB上,点F,E在边AC上,DE∥BC,DF∥BE.求证:DFDE=BEBC.图10

13.如图11,在▱ABCD中,E,F分别是边BC,CD上的点,且EF∥BD,AE,AF分别交BD于点G和点H,BD=12,EF=8.求:

(1)DFAB的值;(2)线段GH的长.图11

14.如图12,AD是△ABC的中线,点E在AC上,BE交AD于点F.某数学兴趣小组在研究这个图形时得到如下结论:

(1)当AFAD=12时,AEAC=13;

(2)当AFAD=13时,AEAC=15;

(3)当AFAD=14时,AEAC=17;

……

当AFAD=1n+1时,求AEAC的值,并说明理由.图12

答案

1.A

2.[解析]

C ∵DE∥BC,∴△ADE∽△ABC,∴DEBC=ADAB=ADAD+DB=13,∴BC=3DE=3×3=9.3.[解析]

A ∵△ABC∽△A'B'C',∴ABA'B'=BCB'C'.∵∠C=90°,∴BC=AB2-AC2=52-32=4,∴510=4B'C',解得B'C'=8.故选A.4.[解析]

D ∵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与已知三角形相似的三角形的三边长之比也为3∶5∶7,∴另两边长分别为9和15,∴另两边长之和为24,故选D.5.[解析]

A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AD=BC,BE∥AD,∴△BEF∽△DAF,∴BE∶DA=BF∶DF=1∶3,∴BE∶BC=1∶3,∴BE∶EC=1∶2.6.[答案]

△FOE

[解析]

∵AB∥EF,∴△AOB∽△FOE.∵EF∥DC,∴△FOE∽△COD.7.[答案]

[解析]

∵l3∥l6,∴BC∥EF,∴△ABC∽△AEF,∴BCEF=ABAE=25.∵BC=2,∴EF=5.8.[答案]

[解析]

∵四边形ABCD为平行四边形,∴BC∥AD,AB∥CD,△ABD∽△CDB.∵AB∥CF,∴△EAB∽△EFC.∵AD∥EC,∴△AFD∽△EFC,∴△EAB∽△AFD.∵AD∥BE,∴△ADG∽△EBG.∵DF∥AB,∴△GDF∽△GBA.∴总共有6对.9.[答案]

143

[解析]

∵在▱ABCD中,AB∥CD,AB=CD,∴△BEF∽△DCF,∴BEDC=BFDF.∵AE∶BE=4∶3,∴BEDC=37=BFDF.∵BF=2,∴DF=143.10.[答案]

[解析]

∵DE∥BC,∴∠F=∠FBC.∵BF平分∠ABC,∴∠DBF=∠FBC,∴∠F=∠DBF,∴DF=BD=2.∵DE∥BC,∴△ADE∽△ABC,∴ADAD+BD=DEBC,即11+2=DE4,解得DE=43,∴EF=DF-DE=2-43=23.故答案为23.11.解:(1)由△ABC∽△ADE可知,∠AED=∠C.∵∠BAC=∠C=40°,∴∠AED=∠C=∠BAC=40°,∴∠ADE=180°-∠BAC-∠AED=100°.(2)由△ABC∽△ADE可知AEAC=DEBC,∴57.5=DE4.77,∴DE=3.18.12.证明:∵DE∥BC,∴△ADE∽△ABC,∴ADAB=DEBC.∵DF∥BE,∴△ADF∽△ABE,∴ADAB=DFBE,∴DFBE=DEBC,∴DFDE=BEBC.13.解:(1)∵EF∥BD,∴△CFE∽△CDB,∴FCDC=EFBD=812=23,∴DFDC=13.又∵DC=AB,∴DFAB=13.(2)∵DC∥AB,∴△DFH∽△BAH,∴FHAH=DFBA=13,∴AHAF=34.∵EF∥BD,∴△AHG∽△AFE,∴GHEF=AHAF=34,∴GH=34EF=34×8=6.[素养提升]

8.《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反思 篇八

本节课教学,主要是让学生在回顾全等三角形判定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特殊的三角形全等的`判定的方法,让学生充分认识特殊与一般的关系,加深他们对公理的多层次的理解。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充分体验到实验、观察、比较、猜想、归纳、验证的数学方法,一步步培养他们的逻辑推理能力。新课程标准强调“从具体的情景或前提出发进行合情推理,从单纯的几何推理价值转向更全面的几何的教育价值”,为了体现这一理念,我设计了几个不同的情景,让学生在不同的情景中探求新知,用直接感受去理解和把握空间关系。这一设计,极大的激发了他们的学习欲望,加深了师生互动的力度,课堂效益比较明显。不同的情景又以不同的层次逐步提升既有以知识为背景的情景,又有以探索、验证为主的情景,从不同的方面,让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所收获,体现了“大众数学”的主旋律,也是“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新课程理念的体现。《标准》明确提出“通过对基本图形的基本性质必要的证明,使学生体会证明的必要性,理解证明的基本过程,掌握用综合法证明的格式,初步感受公理化的思想”,为体现这一目标,在“情景二”探索“HL公理”中,要求学生用文字语言、图形语言、符号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所思所想,强调从情景中获得数学感悟,注重让学生经历观察、操作、推理的过程。

数学教学应努力体现“从问题情景出发,建立模型、寻求结论、解决问题”,在“情景三”中,我通过三角板的拼图,让学生从这一过程抽象出几何图形,建立模型,研究具体问题,起到了较好的作用,学生也体会到数学与现实的联系,以及学习处理此类问题的方法。作为九年级的学生,他们的抽象思维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具有初步的推理能力,因此,教学中,我除了注重情景的运用外,更多的运用符号语言,在比较抽象的水平上,提出数学问题,加深和扩展了学生对数学的理解。纵观整个教学,不足主要体现在提出的一些问题,启发性、激趣性不足,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易集中,课堂气氛不能很快达到高潮,延误了学生学习的最佳时机;在学生的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时机控制不好,导致部分学生不能有所收获;在评价学生表现时,不够及时,没有让他们获得成功的体验,丧失激起学生继续学习的很多机会。

总之,我们在教学中一定要考虑我们的对象,要为他们服务,为他们设想,这样才能够获得最佳教学效果。

9.《三角形全等的判定》教学反思 篇九

通过让学生回忆基本作图,在作图过程中体会三角形全等的条件,在直观的操作过程中发现问题、获得新知,使学生的知识承上启下,开拓思维,发展探究新知的能力。

[讲授效果反思]

讲解例题时要使学生明确:证明分别属于两个三角形的线段相等或角相等的问题,常常通过证明这两个三角形全等来解决。学习要善于总结,在总结的过程中提高。应给学生搭建一个质疑、交流和相互学习的平台,保证此环节的时间和质量,引导学生从知识、方法、学习习惯等多方面进行总结和反思。

[师生互动反思]

10.《相似三角形》教学反思 篇十

只要是在教学一线,就会遇到这样的窘境,当学生的课堂活动呈现一片繁荣,教学活动正在老师的指导下紧锣密鼓,热热闹闹朝着预设的轨道前进时,突然半路杀出个“程咬金”。一个有学生冒出一句与你教学设计可能完全不同,但又带着“金子般闪光”的意外发言―――打断了你,若对这“意外的发言”给予重视,评价肯定,抓住其合理成分施教,势必打乱整个教学设计,若断然否定,置之不理,或搪赛过去,不但会轻易错过一个“千里难觅”的适合学生思维发展与创新的教学契机,而且还会严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是进退两难!此时此刻,何为“重”,何为“熊掌”?你如何“舍鱼而取熊掌”?现结合自己亲身经历的教学案例,对此进行探讨,希望能引起广大同仁重视与讨论。

二、案例描述:

在教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华东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下)18。4画相似三角形时,我以画相似三角形为例。即:已知△ABC,画△A@B@C@,使△ABC∽△A@B@C@,且△ABC与△A@B@C@的相似比为1:2(将△ABC放大2倍)。通过我的板演示范引导分析,学生们以小组为单位,围绕位似中心,在三角形内部,外部与三角形上进行探索,讨论,然后小组派代表,板前示画,并介绍画法及推理过程,课堂气氛活跃,对此我感到很满意,因为大部分学生是按照我备课时所想到的情况逐一展示说明。

在集中归纳、点评,突然刘跃站起来,冒出一句:“老师,当位似中心在三角形内部时,连结位似中心与名顶点,我反向延长线段OA、OB、OC得到△ABC放大后的侧立图形,你看行不行?”。因为刘跃平时上课好说一些与课上内容无关的结论,所以,当时,我连看都没看,随口说了一句:“你的高招下课后再说”随即又兴趣盎然地继续展示我早以设计好的内容。而刘跃红着脸,低头坐下,无心听课。时而东张西望。当我讲完之后,我巡视一周,发现有好几名数学学的很好的同学,也用一种茫然的目光注视着我,我走下讲台,随手拿起一本练习本,发现他也是用刚才刘跃同学所说的画法画的,他们也在等待老师的指导与所下的结论……这种方法行不行。

这时,下课铃响了,我拿着练习本走回办公室,仔细一看,此种方法完全可以。虽没按常规方法,连结OA并延长A@使OA:AA=1:2,同理确定B@、C@,但反向延长线段,得到倒立放大2倍的相似图形,足可以看出刘跃思维的敏捷性,创新性,我们新一轮课程改革不就是以发展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为主,培养“再创造”能力吗?我为自己的断然否定态度而后悔。

三、案例分析:

课堂教学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在教学中学生往往存在着一些教师在备课中没有想到或者没有准备到的创新思路或方法,这些方法甚至比教师的方法还要高明,而这些思路又常常通过学生的“意外”发言表现出来,因此,在教学中,我们要善待学生的“意外”发言,让他们把话说完,发扬教学民主,给学生提供一个平等交流,表达的机会,认真听取学生发言,放下教师的架子,虚心向学生学习,并及时激励学生的创新行为,认真反思和调整自己的教学设计,因势利导进行教学,以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本案例中,我对刘跃同学的“意外”发言采取断然否定的态度,而导致错过一次激励学生思维发展和创造的良机,令人痛心。

四、案例体会:

11.相似三角形判定的反思 篇十一

掌握三边成比例的两个三角形相似和两边成比例且夹角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这两个判定三角形相似的定理.阅读教材P32-34,自学“探究2”、“探究3”、“思考”与“例1”,掌握相似三角形判定定理1与判定定理2.自学反馈学生独立完成后集体订正

①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三组边对应成比例,那么这两个三角形.②如果两个三角形的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并且相等,那么这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下列是两位同学运用相似三角形的定义判定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你认为他们的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并写出你的解答.判断如图所示的两个三角形是否相似,简单说明理由.甲同学:这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虽然分别相等,但是它们的边的比不相等,ACAB≠≠IJHJBC,所以他们不相似.HI乙同学:这两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分别相等,对应边之比也相等,所以它们相似.注意对应关系,可类比全等三角形中找对应边和对应角的方法.活动1 小组讨论 例2 如图,DE与△ABC的边AB、AC分别相交于D、E两点,若AE=2 cm,AC=3 cm,AD=2.4 cm,AB=3.6 cm,DE=4cm,则BC的长为多少? 3

解:∵AE=2 cm,AC=3 cm,AD=2.4 cm,AB=3.6 cm, ∴AEAD2==,而∠A=∠A,ACAB3∴△ADE∽△ABC.DEAE=.BCAC4又∵DE= cm,342∴3=, BC3∴∴BC=2 cm.运用相似三角形可以进行边的计算.活动2 跟踪训练(独立完成后展示学习成果)1.如图,在□ABCD中,AB=10,AD=6,E是AD的中点,在AB上取一点F,使△CBF和△CDE相似,则BF长为多少?

在要使判断的两个三角形相似时,有一个角相等的情况下,夹这角的两边的比相等时有两种情形,不要只考虑一种情形,而忽视了另一种情形.2.如图所示,DE∥FG∥BC,图中共有相似三角形()

A.1对

B.2对

C.3对

D.4对

按照一定的顺序去寻找相似三角形.活动3 课堂小结

上一篇:儿童的自我介绍下一篇:老婆生日快乐祝福语60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