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文化征文

2024-07-26

孝文化征文(共11篇)

1.孝文化征文 篇一

“百善孝为先”是中国家庭的优秀传统,从先秦诸子百家,到当今的国学著作,无一不将“孝”视为一种美德。关心身边的老人,尊敬老人,我们能做的事很多:早晨起床、放学归来,都主动向长辈问好;尊敬长辈,听他们的话;有好吃的,先给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帮爷爷、奶奶做事。乘坐公共汽车时,主动给老年人让座位等等。

我的爷爷和奶奶都是五六十岁的人了,妈妈爸爸也都有三十多岁了,可是我们一家人都无微不至地照顾着太奶奶,从不嫌她脏、嫌她老。提起我们家孝敬老人的事,左邻右舍总是啧啧称赞。

我的太奶奶有两个儿子、四个女儿。她年轻的时候,在她另一个儿子家帮忙。后来,她老了,便来到了我爷爷这里。爷爷奶奶并没有因为太奶奶没帮她们照料家而怠慢她,他们为她腾出了一个房间,让她把所有的生活用品都放在里面。而太奶奶也不愿意闲着,总喜欢帮这帮那的。

几年过后,太奶奶身体开始不好了,常常咳嗽,腰酸腿疼,有时,脚还抽筋,还有点老年痴呆。爷爷奶奶说:“妈,不要再干活了,您躺在床上好好休息吧!”太奶奶拗不过爷爷奶奶,只好躺在床上休息。我爸爸妈妈逢年过节也回去看望太太,每次都大包小包地给她送上许多好吃的,有时还把钱塞进她的手里。在别的家庭,像我这样的独生子女是家庭中的“特等公民”,但在我们家不是,只有太奶奶才有这种待遇。我们家有什么首先考虑的都是太奶奶,比如有好吃的,都是先给太奶奶。记得有一次,家里炖鸭,一上桌我就发现我最爱的鸭翅膀,一时兴奋就伸过筷子夹起鸭翅膀,一抬头发现妈妈正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看着我,哦,忘了妈妈平时的教诲,好吃的要先给太奶奶,我灵机一动,把筷子拐个弯,鸭翅膀就到太奶奶婉里了,并告诉她:“太奶奶,您的牙口不好,要吃嫩的,我的牙口硬,吃什么都行。”这时我看到妈妈开心地笑了。其实太奶奶得了老年痴呆,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没给她吃她也不清楚,但我们家没人有这种想法,都把她当成我们最尊敬的老人。

现在,虽然太奶奶已经去世了,但爷爷奶奶照顾太奶奶的情景却常常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想我和爸爸妈妈以后也会像爷爷奶奶照顾太奶奶那样照顾他们。

2.孝文化征文 篇二

孝感是中华孝文化的发源地之一,也是全国唯一一个以“孝”命名的地级市。孝文化在此源远流长,传承也从未间断:孝感民间艺术中就有反映董永与七仙女故事的花鼓戏《槐荫记》、《百日缘》等,汉川善书和云梦皮影戏多以反映孝子事迹的曲目见长;近年来孝感市对孝文化的传承从过去敬老尊贤的“小孝”发展成为重德重信、感恩回报的“大孝”,涌现出谭之平、余汉江、田强、周冲等多位新时代社会道德模范。

目前孝感市围绕孝文化打造的旅游产品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以孝子主题公园,包括董永公园、双峰山孟宗孝文化主题公园、黄香文化主题园等。二是孝文化旅游特产:包括表现董永、七仙女、黄香、孟宗等人物故事为主题的剪纸、竹简和石膏工艺品等;三是孝文化研究与节事活动,近年来,湖北省孝文化研究基地、湖北省孝文化研究会等相继在孝感成立,孝感曾多次举办以系列孝文化活动为载体的孝文化节。

二、旅游产品市场营销定位

市场定位是由美国营销学家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上世纪70年代提出的,是指旅游主管部门和旅游企业客观分析现有旅游产品的特点和市场地位,针对特定旅游市场对旅游产品的需求度,为旅游产品塑造独特鲜明的产品特色,并通过有效手段传递给特定市场,从而使该旅游产品在竞争市场上准确定位。旅游产品的市场定位包括旅游产品定位、旅游地(企业)定位、竞争定位和消费市场定位。

三、孝感市孝文化旅游产品定位的现状及评价

(一)消费市场定位有待明确与细分

孝感市地处湖北省大三角旅游区(宜昌-武昌-襄樊)中轴线上,区位优势明显,孝感市近年来积极争取打造为武汉城市后花园,潜在消费市场极为可观。然而旅游消费群体的需求不断发展变化,需要结合孝文化特点进行准确的市场细分,再根据细分市场开发有针对性的产品,才能有效吸引消费市场。

(二)旅游地形象地位缺乏独特性

孝感市目前选择以“董永故里,孝文化名城”作为城市旅游形象宣传点。整体而言,董永故里是孝感知名度最高的一张城市名片,但主题较为单纯,缺乏特色,加上对比其他历史文化人物,董永的知名度相对有限。

(三)竞争定位需改变传统思路

目前山东博兴、安徽天柱山和江苏东台都以董永孝子文化、董永七仙女传说故事为主题打造旅游产品,而浙江安吉、山东青州等地也围绕当地孝子传说积极开发“孝文化”旅游产品。“孝”自古以来在我国广泛存在,任何地区的孝文化旅游产品都很难做到独一无二,所以孝感很难在众多的孝文化旅游产品中脱颖而出。

(四)产品多位观光旅游项目,缺乏创新性

目前孝感市几大孝文化主题公园,都是围绕“孝感三孝”(董永、孟宗、黄香)的传说故事主题展开,如董永公园中的槐荫岛、瑶池仙境、饭山、董墓春云、二十四孝蜡像馆等。旅游产品主要展示了传说故事的内容和情景,仅仅只能作为普通的观光产品,缺乏互动性和体验性,且园内基本上没有二次消费产品。

四、孝感市孝文化旅游产品定位策略

(一)客观定位市场,打造有针对性的旅游产品

孝感孝文化旅游市场目前适宜定位于武汉城市圈辐射区域,消费群体主要集中在本地及武汉城市圈内以休闲放松、亲子互动为主要目的,行程在一至二日内的短途旅游消费群体上。在产品逐渐形成品牌效应后,争取将产品并入湖北省精品旅游线路中,将旅游市场逐步扩大至国内中长线旅游市场。

(二)创新开发思路,打造新型孝文化旅游产品

1、规划开发孝文化旅游体系

以孝文化为核心,在重要地段建设显著的文化标志性景观,在市中心建造国内最大(高)的孝文化地标性景观建筑。打造“慢游”孝感环水绿道,在绿道线路上复建再现孝子传说典故的文化景观,结合慢跑道、自行车道、文化茶座、艺术吧等休闲产品,定位“慢游孝感,细品孝道”主题文化游。

2、建设孝文化主题体验园

建设集孝文化展示体验于一体的孝文化主题园。孝文化主题公园以董永“孝亲、天仙配”、黄香“敬老”、孟宗“孝廉”为主题,通过传说故事情境再现(声光影像)、角色扮演、古代田间劳作参与体验等形式展示孝文化主题,将民间曲艺传承、现代农业观光体验游与孝文化结合在一起,实现孝文化的全方位立体展示与互动。

3、筹备“孝感动天”或“仙女下凡”大型山水实景演艺品牌

选择山水景观结合度好的区域(王母湖畔),邀请国内顶级编导团队,以首个真人跳伞式“仙女下凡”为亮点,打造具有孝感文化特质的高端实景文艺演出剧目。

4、国际孝文化旅游节暨孝文化产业博览会

由政府牵头,承办首个国家级孝文化顶级盛事。在旅游节期间,主办以孝文化产品(旅游工艺品、地方特产)、老年人及亲子类(生活、文化、旅游、科技)产品为主的大型文化产业博览会,将孝感打造为全国孝文化旅游产业高地。

(三)加强区域联动,共同打造孝文化旅游品牌

从长远看,孝文化传承较为突出的城市和地区实际上有良好的合作基础与前景,孝感市应将自身定位于孝文化传承的牵头城市,将孝感城市旅游形象定位从董永故里升级为中华孝都。积极联手国内孝文化旅游城市,通过缔结友好城市、城市居民互访、孝文化创新论坛等形式共同提升孝文化产品的整体知名度,合作打好这张文化牌,将新时代的孝文化交留与传承形式逐步打造成为文化现象,进而提升孝文化的整体影响力。

3.《孝经》中的孝文化 篇三

《孝经》即是一部系统阐述我国孝文化的古代名著。它以儒家的伦理思想为根基,指出“孝”是诸德之本,并对人们实行“孝”的要求和方法作了系统而详细的规定,主张把“孝”贯串于人的一切行为之中,提出“孝”的具体要求:“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丧则致其哀,祭则致其严”,等等。

传承并发展中国的孝文化,本文以何为“孝”、如何“孝”、“孝”之用为线索,重新研读《孝经》中的经典名句,希望对我们今日的社会与家庭养老、敬老有所启示。

何为“孝”

《孝经》中回答了“孝”是什么、“孝”源于哪里、“孝”通达哪里,三个大本大源的问题。

“孝”是什么?

孝是“天之经,地之义,民之行,德之本”。孝道源于天地运行、万物生长的自然法则;孝道是一切德行的根本,教化产生的根源;在人类的行为中,没有比孝道更重大的事情了。

由此可见,孝是第一自然法则,第一道德法则,第一行为法则。生于天地之间的人,应将“孝”作为道德修行、生命实践的第一课目。

“孝”源于哪里?

孝“亲生之膝下,以养父母日严”。孝的情感,从年幼相依父母双亲膝下时就产生了,待到逐渐长大成人,则一天比一天懂得了对父母亲的尊重与爱敬。

如此观之,孝是人类最自然的情感,是儿女对父母血亲之爱的感知、尊重、回报,是人与人之间最朴素、恒久、坚固的情感。由此生发出的伦理道德是人性的根本体现。

“孝”通达哪里?

“孝悌之至,通于神明,光于四海,无所不通。”对父母兄长孝敬顺从达到了极至,即可以通达于坤明,光照天下,任何地方都可以感应相通。

如此看来,孝是人类最重大的生命实践活动,这个实践达到了极至,即可通达神明、光照天下。不仅能够感知父母之心,而且可以感知天下人之心,感知神明和上天之心。人生的意义与目的,即参天、参地、参己、参人。那么,如何“参”呢?一切都从“孝”开始,因为它即是天地运行的规律、人类自然朴素的情感。只有能够回归人之天性、人之根本的道德才是真的道德。

如何“孝”

《孝經》中关于如何“孝”的问题,包括“生前”与“死后”两个阶段,这里主要论述“生前”如何“尽孝”。概言之,就是要做到“安其心、敬其居、养其乐、忧其病”。

重在一个“安”字。

“生则亲安之。”让父母双亲在世时安乐、祥和地生活。

父母步入晚年,内心中核心的诉求,唯有一个“安”字。身安、心安、神安;安身、安心、安神。之于现代社会,让父母双亲感受到“安”。第一,要有良好的保障。包括养老保障、医疗保障、经济保障、财产保障等等。第二,要有良好的照料。包括身与心的照料,贯穿老人从生活能完全自理、到半自理、以及完全不能自理整个生命历程之中。第三,要有良好的产品和服务。借助现代科技手段与物质产品,丰富、精致化老年人每一天的生活。

居则敬、养则乐、病则忧。

“居则致其敬,养则致其乐,病则致其忧。”孝子对父母亲的侍奉,在日常家居的时候,要竭尽对父母的恭敬;在饮食生活的奉养时,要保持和悦愉快的心情去服侍;父母生了病,要带着忧虑的心情去照料。

以“安”为统领,在父母双亲在世时,“孝”体现在父母的起居家住、饮食生活、疾病照料等各个方面。“孝”首先是发自内心中的一种情感,情为先,才能达到孝的目的。这个情,体现在:以恭敬之心对待老人的起居家住;以愉悦之心对待老人的饮食生活;以忧虑之心对待老人的身体病痛。现代社会,科技产品高度发达,但对于老年人的事业,根本出发点还是人与人之间情感的传递。“安”、“敬”、“爱”、“乐”、“忧”,这就是发自内心的孝之情、孝之礼、孝之道,对自己的父母如此,对天下人的父母亦如此。

孝的实践在于敬天下人。

“敬一人,而千万人悦”。敬爱一个人,却能使千万人高兴愉快。“教以孝,所以敬天下之为人父者也。”君子教人行孝道,是让天下为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

让天下的父母都得到“尊敬”与“爱护”;敬爱一个人,使与之相关的千万人感到高兴愉快,这就是君子对“孝”的实践。爱天下人的父母,同时使天下父母的儿女得到安心、放心、悦心,这也是当今社会推行孝道的实践意义所在。每个儿女心中都有“孝心”,但迫于现实生活方式与社会结构的压力,“行孝”必然要借助国家、社会、机构、市场的力量才能如愿;而作为现代养老机构,“为天下儿女分忧、为天下父母尽孝”,正是其存在的缘由与归宿所在。

“孝”之用

中国人为何如此重视“孝”道,将之视为“众德之首”。因为孝是修身之本、齐家之本、治国之本、平天下之本。

“夫孝,始于事亲,忠于事君,终于立身。”是讲:所谓孝,最初是从侍奉父母开始,然后效力于国君,最终建功立业,功成名就。

“爱敬尽于事亲,然后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盖天子之孝也。”是讲:以亲爱恭敬的心情尽心尽力地侍奉双亲,而将德行教化施之于黎民百姓,使天下百姓遵从效法,这就是天子的孝道呀!

“以孝治天下。”是讲:圣明的君王以孝道治理天下。

以上语句对我们的启示是:作为国家的领导阶层、执政党,如何治理天下?应以孝治天下!

4.[2013暑期征文]百善孝为先 篇四

善孝为先

——读《风雨中的菊花》有感

我一直沐浴在父母的恩泽中。以前,我始终认为父母对我们的百般呵护是他们的职责所在,直到我读了《风雨中的菊花》一文后,我才对感恩父母有了新的认识。

《风雨中的菊花》文中写道:有一个乞丐小男孩,找正在等车的多尔先生乞讨。多尔先生给了那个小男孩一美元,小男孩谢过多尔先生,和他又先后走进鲜花店。多尔先生以为小男孩只是来这里歇歇脚。不料,小男孩竟然掏钱买了一束万寿菊,这让买花的小姐和多尔先生感到不可思议。然后,小男孩捧着鲜花,一步一步走向公墓,献给了他的妈妈,因为这天是他已故妈妈的的生日„„小男孩的这份孝心真可贵,真令我感动啊!

相比之下,在生活的我们可就比小男孩差多了。在父母的生日那天不送礼物不说,甚至还会惹父母生气。就我所知,有的同学还在父母生日那天吵闹着要去买好吃的好玩的,父母不同意,还哭闹,埋怨父母。这可是不孝敬父母的典型表现啊。

但是,也有例外。有少数同学还是很孝敬父母的哟。他们不仅很少惹父母生气,还帮着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还从来不要求有所奖励,这真令我感动!

虽然我有时候做的也不太好,但是我在努力,“不以善小而不为”,我会用我的行动孝敬他们,让他们为养育了我感到骄傲的、自豪!

加油啊,熊致远!百善孝为先。

5.孝文化感想 篇五

中国有句古话,“劝君莫打三春鸟,子在巢中盼母归”。这句话很引人深思。这种亲情让我们的心灵无限感怀。如果没有母亲的羽翼,孩子的生命就难以保全。母与子的联系,实际上是用生死来印证的。人是多么善忘啊。我们感谢在人生路上给自己奉献一箪食,一瓢饮的人,但常常忘了感谢给予了我们生命的人。我们把父母的爱视之当然,不断索取,但心中却不思报恩。在追溯人生意义的时候,我们要问一问自己:到底应当怎样对待给予自己生命的人?我们要不要孝养,要不要恭敬,要不要感恩呢?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经常返璞归真。想要偿报父母的养育之恩,真是天下的道理,但是我是怎么样一生也是难以报答的啊!父母的恩你能报答吗?你想的是,他们不就是生了我吗?但是,生你,对你的爱,怀你的苦楚,对你的养育、对你的担忧,多少的爱和烦忧才能抚养你成人。我们有时候听到或者看到很孝道的一些消息或者事件的时候都会泪流满面,上次我们看到“感动中国”里,一个做儿子的,为了自己的母亲捐出了自己的一个肾。他一直瞒着母亲,因为他告诉母亲以后,母亲一定不让他这样做,而他非要这样做,很令人感动的。

以前我们在讲道家的时候,道家其实是讲天地自然的,都与天地精神往来的这样一些。就是生在这个世界上,是寄存在这个世界上,而死去才是真正的归于大道。但是,儒家不会是这样的想法,虽然儒家也有一颗超脱的心,但是我们人还在这个世界上,我们要想着自己怎样处理人和人的关系,怎样对父母尊敬、孝敬,对长者尊敬,对兄长恭敬,等等方面的关系我们都要处理,我们疾痛惨怛的时候也要喊父母啊,劳苦倦极的时候也会喊天啊,所以说,人活在这个城市和人群之中,人和人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呢?道家能够临尸而歌,人死了,他认为是归于大道,鼓盆而歌。但是儒家绝对不这样想。过去父母死了以后儿女要守三年的丧,孔子的学生宰予认为三年时间太长了,三年礼乐都不做,都礼崩乐坏了。孔子那么重视礼乐的一个人,在孝这个问题上他是绝对不让步的他说:“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予亦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圣人五情是与凡人相同的,有情有义,有孝有敬。孝为儒家文化起点。如果说道家是天地自然的道,而儒家的道是人文的道,社会的道,道德的道。我们理解儒家的孝道一定要从人生之道、人伦之道上来思虑和考量。

孝道从心开始。孩子对父母一定要爱。父母不爱自己的子女,他是不会爱天

下人的,一个人说他不爱自己的父母,他也一定不会爱天下人的。儒家讲孝道特别讲人情味,他特别讲血缘人情。血缘关系表现出人情味,血缘之爱、亲子之爱这是最自然不过的事情了吧,所以,儒家坚持亲子之爱是最最根本的。爱人爱物都要首先从爱父母开始,只有具有这个亲子之爱之后逐步地外推,才能把这个爱是从同胞、兄弟、家人、族群,这个心慢慢来体会,来逐步向外推导。所以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就是说他人有的心,我能想得到,体会得到。所以,一个人他能孝顺的话,“他亲吾亲,以及人之亲,长吾之长,以及人之长,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老吾老,以及人之老。”这是很自然的,最后才能大人君子抚爱万民,养育万物,从这里头引申出来的,所以,不爱父母、不爱老者、尊者,怎么爱兄弟?怎么会爱同事朋友?所以,冷酷的心常常是由不爱身边的人慢慢生发出来的,冷酷的情感就是从这里产生出来的。所以,若是教小孩,一定要从感恩、从亲情、从孝顺这个地方生发,这是德性和教养的根苗。就像一棵大树一样,从幼苗慢慢才能成为一棵参天大树。

没有亲切的话语、没有思念的感觉,好像是一个累赘一样,把钱寄去就完了,那么这个不能叫做是孝。因为孝它不仅是在于这个形式,最重要还是你的心对你的父母要敬爱。不是饮食的问题,不是金钱的问题,而是你心中割舍不了的亲情、割舍不了的爱。孝敬父母的观念一定是普适性的,没有一种文化是叫你不尊重父母,不怀念父母的,不挂记父母的。所有的文化都是,西方的世界都是这样讲的,没有爱、没有尊重的话,这个人完全不称其为人,这是最基本的东西。感恩心是人类美德。孝是普适性的,我们今天讲孝道与感恩,是因为感恩心是我们行孝道的重要的推动力,内在的力量,为什么强调感恩?因为天是人之始,父母是人之本,人要知道生命与血缘的来源。《诗经》上也说了:“父兮生我,母兮鞠我,拊我蓄我,长我育我,顾我复我,出入腹我。欲报之德,昊天罔极。”所以,感恩心永远是来激励我们行孝道的。今人为何要尽孝道。我们经常捧读《论语》或者聆听圣人言,尽管从书面上看语言离我们很远,但事实上这些道理却无时无刻地在我们的身边,在我们的内心。中华文化是充满了人情味和人性关怀的文化,孝敬的理念已经渗透进我们中国人日常的生活,无论是物质生活、精神生活,还是行为方式都与其息息相关。不管时代怎么变迁,人类的基本东西是不会变的,中华文化对我们的人生信念也有深刻的影响,也形成了中国人的特质,很多人受这个文化的影响。所以,我希望大家真的能从中得到启发,来重新审视我们的亲情、人情,来重新审视我们的生活道路。

魏晋相承,以孝治天下。虽然以孝治天下远不如清谈玄言那样引来议论纷纷,但在那个时代孝是非常被倡导的。孝既是朝廷倡导的道德规范,不孝当然成了严重的罪行。《世说·赏誉》注引,“每见国家赦书,谋反大逆皆赦,孙杀王父母、子杀父母,不赦,以为王法所不容也。”可见晋时不孝之罪甚于谋反,可谓重矣。因此,在魏晋时代要整倒一个人,最简便的办法就是扣他一顶“不孝”的大帽子。魏时孔融、嵇康被杀,表面的罪状都是“不孝”。晋明帝司马绍为太子时,王敦看此人颇有才能,继位后会碍自己的手脚,“欲诬以不孝而废焉”。后来谎言被温峤当众戳穿,此事未行。由此可以看出,魏晋孝文化的重要地位。

纵观古今文人名士,无不重孝之行,节孝之义,孝文化是中国古老文明的传承,是历史文化的积淀,是我们呢应该学习和继承的文化传统。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更多的了解孝文化,做一个孝义之人。

6.孝文化报告 篇六

传统孝观念主要有一下几个层面的含义:

①孝的基本意义是子女“善事父母”,也就是子女怀着爱心去侍奉、赡养父母;②是祭祀祖先、报本反始;③是对天子、君王的孝,“孝以事君”,用心来侍奉君主,也就是终于君主、终于皇帝,这就是孝的基本内涵在政治领域的扩展和延伸;④继志述事,是孝道的最高层次,即继承祖先的遗志,健康功勋,成就事业,从而光耀门楣、显扬父母。孝民俗文化:

民俗文化因其核心要素民俗是集体遵从的、反复演示的、不断实行的,所以具有增强民族的认同,强化民族精神,塑造民族品格的功能。主要包括民俗工艺文化、民俗装饰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戏曲文化、民俗歌舞文化、民俗绘画文化、民俗音乐文化、民俗制作文化等。孝民俗文化涉及:生产劳动民俗;日常生活民俗;社会组织民俗;岁时节日民俗;人生礼仪;游艺民俗;民间观念;民间文学等。

围绕上述孝观念和民俗文化为主线,进行孝民俗文化搜集发掘和整理。

访谈提纲及总结:

1.您了解孝文化么?

孝文化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之一,继承并弘扬中华民族传统孝文化,是我们作为炎黄子孙的一份责任与光荣。同时,孝道文化的建设,是构建和谐家庭的重要手段,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俗语说“百善孝为先”,孝文化,在中华文化史上,是一切人论道德的基石,它所蕴含的伦理观念,也体现了现代和谐社会深刻内涵。

我认为“孝敬”就是子女在情感和物质上对父母尽义务,含有敬重的意思,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认为完美的“孝”应当在内既是一种子女对父母的真爱,在外又是一种合乎道德规范的尽义务的行为,两者达到统一。当然,也不能单方面地要求子女孝敬,父母也应理解子女,双方在情感上达到某种良性的互动才有意义。

“孝”这个词的含义应该是一种对养育自己的父母的尊重态度与回报行为,这里面既有物质层面的关怀,也有精神上的慰藉,在目前的情况下,不论是在法律上,还是在舆论上,某种对“孝”的规范性维护也还是存在的,这是必然的,也合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

2.您认为当前很多人不孝敬父母的原因是什么?

一方面是主观上孝心减少,另一方面是客观上孝行难举。首当其冲的是孝心的泯灭。

二是家庭规模小型化,家庭赡养功能弱化。与父母分居的成年子女增多,老年空巢家庭比例上升,难以像传统农业社会时一样在家中尽孝。

三是代际居住分离,崇尚私密,追求独立,成为潮流

四是广阔的人口流动拉大了人际的地理距离和心理距离,导致了赡养脱离,亲情淡漠,心理趋于理性。

五是很多子女陷入了“角色困境”,一方面要做“孝顺子女”,另一方面要做成功人士,在时间和精力上难以平衡和取舍,这在人口高龄化驱使下的长寿时代是格外严峻的挑战。

3.您对不孝敬父母的人持怎样基本的态度?

父母含辛茹苦地把我们养育成人,作为子女应当回报父母,孝敬父母。一个人如果连自己的衣食父母都不懂得回报又怎么会回报他人、回报社会呢?那样的人是不会被人接纳和尊重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优良传统美德的民族,作为其中的一份子,我们应当遵从孝道,传承孝礼.4.您身边有没有对父母尽孝做得很好的人?

我的父母对我的祖父母和外祖父母十分尽孝,经常关心他们的健康,有空就陪着他们聊天。父母在外地工作还经常打电话问候。

5.你怎样对待父母的指令或决定?

我认为父母的指令或者决定都是对我们好,只是有些时候我们不理解,而又不去沟通,导致一些问题的出现。我觉得我们应该多与父母交流,对他们的指令或决定不能一味地反对。

6.您身边有没有具有孝文化内涵的民间传说、艺术遗风、风俗礼仪、孝特产品、乡规民约?

民间传说:卖身葬父——董永自幼家贫,父亲死后无钱下葬,只好

到富户傅员外家为奴,卖身葬父。玉皇大帝的小女儿七仙女爱董永诚实孝顺,私自来到凡间,请土地为媒,在老槐树下与董永结为夫妻,两人一同到傅员外家为奴偿债。因七仙女一夜之间织锦10匹,所以傅员外将董永的3年佣期改为百日。百日期满,夫妻双双正要回家,不料,七仙女私自下凡一事被玉皇大帝获悉,就派天庭神将敕令七仙女返回天宫。七仙女担心董永受害,只得与董永在老槐树下洒泪相别,随天将归天而去。

孝特产品:孝感麻糖,孝感米酒。

7.您身边有没有敬老院?如有,成立于何时,现在有多少老人入住,待遇如何?

在孝昌县小河镇有一所敬老院,小河镇福利院,成立于1998年,现在大约有六七人入住,待遇很好,里面的工作人员都很有耐心,真诚服务。

8.您身边有没有专门的孝特产品公司?如有,主要生产什么产品,您使用过么?

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综合性食品加工企业,其前身是1954年建立的孝感县麻糖厂,1997年改造为湖北孝感麻糖米酒股份有限公司,2001年改制转民为孝感麻糖米酒有限责任公司。现已发展成为湖北省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之一。主要生产麻糖和米酒。我每年春节都会吃这两种食物。

9.您身边有没有专门的以宣传、弘扬孝为主题的载体,如广场、公园、政府或民间活动? 在槐荫大道有一所以孝闻名的公园—董永公园,是国家AAA级旅游景区,位于孝感市城区槐荫大道东段,距武汉市60公里。孝感也因董永行孝感天而得名。一九八四年建成,占地75亩。

10.您了解哪些孝文化文艺作品,包括文学、戏曲、手工艺术、舞蹈、绘画?

以孝著名的文学作品有《孝经》,戏曲有《二十四孝》,绘画有《二十四孝图》。

以上是我对孝民俗文化的访谈和整理。

7.孝文化征文 篇七

一、孝文化的内涵演化

据中国最早的可考文字甲骨文记载, 与孝有关的大多是有关祭祀和卜辞的内容, 表现为对祖先的尊敬、怀念和祭奠。《尚书·周书》多处提及孝。《诗经·大雅》称“永言孝思”, 《诗经·周颂》“于乎皇考, 永世克孝”都表明对祖先的敬仰 (1) 。而《诗经·大雅·既醉》中提及“威仪孔时, 君子有孝子, 孝子不匾, 永锡尔类。其类维何?室家之壶。君子万年, 永锡祚胤。”表明古人希望子孙绵延无尽的一种理想, 儒家的经典《大戴礼·曾子大孝》中说“孝有三:小孝用力, 中孝用劳, 大孝不匮”。还有《孟子·离娄上》“不孝有三, 无后为大。”说明孝还有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含义。另外, 东汉许慎《说文解字》对孝解释是:“孝, 善事父母者。从老省, 从子, 子承老也。”以上说明孝文化的内涵有尊祖敬宗, 善事父母, 生儿育女, 传宗接代等。孝文化要求个人崇敬祖先, 善事父母, 繁衍后代, 属人伦的范畴, 是用于规范家族内部父母与子女关系的一种家庭伦理道德。

春秋战国时期, 经过孔子、孟子儒家学派的理论阐述和历代封建王朝统治者的宣扬与发展, 孝文化已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第一, “孝丧、孝祭和守孝”, 尊敬祖先;第二, “孝敬事亲”, 奉事父母;第三, “孝继”, 立身扬名, 以显父母;第四, “孝行”, 治国之本。同时也巩固与强化了孝文化对家庭养老的支撑作用 (2) 。

二、孝文化的功能及变迁

孝文化通过强调“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等内容, 对中国传统社会中的家庭中人伦关系, 如个人的道德品行、性别间、代内与代际间, 个人与群体、社会中不同等级间的关系等均作了严格规定, 这样就可以置个人、家庭、社会于一个井然有序、天下太平的秩序世界中。因此, 孝文化具有提高个人品德品行、规范家庭伦理、维护封建社会等级制度的强大的整合功能。

1. 提供个人道德行为准则:

尊老侍亲。孝为百行之先, 中国传统社会中孝文化对个人而言是一种美德, 是人初始的行为要求与人终其一生所要追求与践行的最高道德理想。《孝经》把孝看作是至高无上的道德准则, 是评价人们一切行为的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 把孝作为德育的主要内容, 用刑法作为推行孝德的后盾, 认为“五刑之属三千, 而罪莫大于不孝”。文化对个人的要求首先是行孝, 要孝顺父母、尊敬亲长。然后是立身。《孝经.开宗明义》上说, “夫孝, 始于事亲, 中于事君, 终于立身。”身立然后方可言孝, 而中国古代的“立身”, 不外乎“立德、立言、立功”。这三者之间固有区别, 但总体上来看, 都已不再是局限于家庭内侍候父母的范围, 而是一种社会的事业。众所周知, 儒家对“立身”最为关注, 弘道求道, 成仁取义, 以天下为已任, 以兼济为目标, 这是儒家始终不移的修身追求;而且儒家修身的目的也正在于治平, “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一者, 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 先齐其家;欲诚其意者, 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 知至而后意诚, 意诚而后心正, 心正而后身修, 身修而后家齐, 家齐而后国治, 国治而后天下平。”在此意义上, 立身之孝就会导致先天下之忧而忧的国事关怀 (3) 。

2. 提供家庭代际伦理规范:

孝亲。家庭是以婚姻和血缘为基础的社会生活组织形式, 是社会的基本单位。孝文化为家庭成员间提供相处的文化规范。社会是由基本家庭构成, 只有家庭稳定才有社会安定。在古代孝是和睦家庭、邻里相亲的良方。在家庭中父母子女关系是家庭的基础, “上慈下孝”是家庭纵向代际关系的基本伦理规范, 可保证子女在父母的关爱下健康成长, 父母在子女的赡养下安度晚年, 以此实现家庭代际关系的平衡稳定。而对家庭横向同辈, 即代内的人际关系则规定为“兄友弟恭”, 夫妇间则为“夫义妇贤”。在这种纵横交织的家庭人伦规范中每个人都可找到自己所处的位置, 每个人自己行为准则, 以及对待其他家庭成员的原则, 整个家庭人际关系犹如精心编制的网络, 经纬分明, 而这一切都是以孝为规范整合起来。中国传统社会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宗族社会, 孝文化对家庭成员的规范同样被用于处理宗族成员的关系, 会看到很多宗族的族规、族训内容都有关于父严、母慈、夫和、妻顺、兄友、弟恭、子孝等基本规定。由此可见孝文化整合的范围还包括家族这样大的具有血缘关系的人类群体。

3. 提供社会整合控制的伦理道德原则:

孝亲始, 忠君止。经过孔子等儒家的多方理论阐释及汉代统治者的政治践行, 传统孝文化规范逐渐推行于社会, 成为中国传统社会的政治伦理道德, 具体表现为“忠君”。汉代以后, 孝文化强调在家为孝子, 在外为孝臣, 以事亲之心事君上, 从孝亲始, 至忠君止, 从而将事亲孝推于事君忠。尽忠须尽孝, 尽孝必致忠。经过汉代儒家的进一步阐发, 将狭义的孝父母泛化到广义的忠天子, 将孝于父母长辈的家庭宗亲伦理感情转化为忠于国家朝廷的政治道德观念, 这是封建家族伦理观念的扩充与泛化。汉代以孝治天下, 孝文化泛化为政治伦理形成这样的局面:“迩之事父, 远之事君”, 在家为孝子, 在国为忠臣。忠孝联姻使外在强制性的社会规范和内在自觉的道德修养结为一体, 则人人行孝悌之道, 服从和维护权威, 即可达到天下太平的目的, 有利维护社会稳定 (4) 。此外, 传统孝道还有利于调整封建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孔子说, “教以孝, 所以敬天下为人父者;教以弟,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兄者;教以臣, 所以敬天下之为人君者也。”待友诚信、谦和好礼、处事循义、尊老爱幼, 以及仁、义、礼、智、信等 (5) 。

三、加强孝文化的自觉, 重构家庭养老文化

1. 孝文化的自觉。

孝文化自身的发展过程本身对于我们的启示意义, 是在剧烈的社会变迁时代孝文化面临如何调适才能使之更好地继续支撑家庭养老。在此借用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提出的“文化自觉”的理论视点, 也许能更好地指明孝道文化的明确的发展道路, 也能更好地阐明本文的的目的。文化自觉是我们要对其有“自知之明”, 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有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 不是要复古, 同时也不是“全盘西化”。之所以有“自知之明”是为了增强对孝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 取得为适应新环境、新时代而进行文化选择的自主地位。达到文化自觉是一个艰巨的任务, 要做到这一点, 需要首先认识自己的文化, 理解所接触的多种文化, 才有条件在这个正在形成中的多元文化的世界里确立自己的位置。经过自主的适应, 和其他文化一起, 取长补短, 共同建立一个有共同认可的基本秩序和一套与各种文化能和平共处, 各抒所长, 联手发展的原则。孝文化自觉在本质上就是孝文化主体所形成的一种对传统的自主创新与开放借鉴合二为一、互以为力的精神品格, 这种自主创新就是对传统的孝文化再解读, 开掘孝文化内部的再生能力和创造机制;而开放借鉴就是孝文化主体所表现的面对“他文化”既不妄自菲薄, 又不唯我独尊的择而取之、为我所用的心态。

2. 家庭养老文化的重构。

第一, 必须重建孝道的伦理道德秩序, 加强孝道伦理对人们的外在约束与内在自觉。要重建就要对传统孝道进行批判, 抛弃旧孝道中的封建糟粕思想, 要避免泛化与政治化。要建立新型孝观念, 实现平等双向的代际关系, 让孝道文化重新回归家庭伦理的位置, 继续发挥其在家庭养老中的稳定作用, 同时也为补充完善社会养老保障提供文化伦理基础。第二, 以制度建设弘扬和延续新孝道文化。历史上众多封建王朝统治者在舆论上及政策上的鼓励和提倡孝道文化。反观我们当前转型社会的现实, 构建社会范围的养老保险制度无疑是必须的, 但同时也要从传统文化角度出发, 加强社会舆论宣传的引导, 考虑建立一种以孝文化为基础的社会养老保障制度。第三, 借鉴国外文化中的合理价值理念。西方社会中的民主与平等的文化价值理念, 对于创新传统孝文化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孝文化若想成为现代社会中继续支持家庭养老文化的伦理基础, 就应该吸收民主与平等思想, 这样才能实现代际间的权利与义务的并行互益。只有这样, 传统的孝文化思想才能真正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成为现代的家庭养老文化。

参考文献

[1].陈功.我国养老方式研究[M].北京大学出版社, 2003:137-149

[2].陈晓明.中国传统孝文化的当代社会价值论[J].求索, 2008 (3) :73

8.弘扬孝文化 发展大旅游 篇八

刘荣喜在致辞中指出,博山区是中国孝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为做好文化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区委、区政府坚持立足山城特色,以孝文化、饮食文化为切入点,打造了孝文化旅游节、美食文化节等独具特色的文化盛会,并以此为载体,积极整合各类要素资源,推动旅游发展方式转变,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全面提升博山的城市形象。

此次孝文化旅游节暨美食文化节以“弘扬孝文化、发展大旅游”为主题,形式新颖,内容丰富,已经成功举办了博山旅游形象代言人及最佳旅游商品评选、鲁山风光摄影大赛、文姜庙会、旅游商品设计大赛、厨艺技能比武等多项主题活动,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活动的举办必将对提升博山区旅游吸引力,丰富“陶风琉韵·休闲博山”城市内涵,加快老工业区转型振兴增添新的活力、产生积极的影响,更好地推动博山文化旅游和休闲产业的大发展。

开幕式上,还为该区获得山东鲁菜馆、山东省“不可不吃的100种美食”、“不可不去的100个地方”、“不可不买的100种特色商品”的单位及博山区最佳旅游购物商品单位授牌;为博山区劳动技术能手颁发证书;为博山区旅游形象代言人颁发聘书,同时,还为博山区颁发了“陶风琉韵·休闲博山”奖牌。

开幕式结束后,与会人员又观看文艺演出以及“美丽博山我的家”摄影作品展、博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成果展、博山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手工技艺展示,并参加美食节系列活动。

9.现代孝文化故事 篇九

但这次,他却务必回家了。

母亲病了,住院了,从医生的神态中他看出,母亲的病很重,而母亲也确实看上去十分憔悴,好像秋天棉花摘完了,就是光秃秃的杆了。

母亲的头发全白了,很小的人窝在白被子里,他虽然人坐在哪里,还在想着公司的事情,电话一个接一个,他的手机此起彼伏地响,母亲说,你要是忙就去吧,有护士呢。

他笑了笑说,没事的。其实他很想走,但他又从母亲的眼光中看出了留恋,他是家中独子,父亲又去世得早,母亲一向没有再嫁,把他拉扯大极不容易,母亲此刻需要他了,他真的不能离开,虽然呆在医院里一天他要损失几万块。

母亲要做各种化验,于是他有了任务,他要抱着母亲放在轮椅上,再把母亲放在检查台上,正因母亲已经虚弱到不能走路了。

那是他第一次抱母亲,他低下头去,然后抱起母亲,这一刹那,他突然想流泪,他抱过儿子,抱过妻子,全是为着他们撒娇让他抱,但他唯一没有抱过的人是母亲,没想到,母亲这样轻,不足九十斤,身上的骨头都胳疼了他,母亲也很惊慌,说,你抱得动吗?抱不动我就一点点挪过去就行。

那个瞬间,母亲好像是有点羞涩,有点不好意思,但同室的人说,你儿子真好,让儿子抱着感觉怎样样?

母亲的眼睛就有些湿润,他的心微微颤抖着,赶紧抱着母亲到化验室,母亲的手紧紧勾着他,他知道,母亲是想让他省一些力气,其实无论怎样样,他都是要费这么大力气的,但母亲这个动作让他十分感动。

他总以为母亲老了,给她足够的物质生活就够了,而更多的爱,他给了儿子和妻子,妻子总是撒娇着让他抱,妻子很丰满,比母亲沉很多,但是,他很愿意妻子冲他撒娇的,但是抱了母亲他才知道,母亲,需要他的拥抱。

那一个月,他把母亲抱来抱去,之后母亲最后能走路了。

是从母亲的拥抱开始,他们母子开始交流,母亲开始给他讲小时候的故事,他也关了手机,静静听着母亲说话,母亲的精神一天天好了起来,大夫说,得这种病的人能恢复到这种程度真是个奇迹。

不久,母亲出院了,他又开始忙了,每一天都那样忙,但周末的时候,他必然要回家,而回家后,他第一个动作就是拥抱一下母亲,正因他知道,母亲需要的不仅仅仅是金钱,更多的是需要子女的爱和温暖。

那个拥抱很简单,但母亲说,儿子的拥抱是我晚年最好的礼物,千金难得。那是母亲在年夜饭的时候说的,说完,母亲悄悄哭了,他的儿子嚷着,奶奶,我也要抱你,他的妻子说,妈,我也要给您拥抱。

那是他吃过的最美最香甜的年夜饭,他从此明白,有时候,爱不需要太多语言,只要一个个轻轻拥抱就能够了。

10.孝文化演讲稿 篇十

“我们的人生之路总是阳光明媚,晴空万里,到底哪一缕阳光最耀眼?有人说是优异的学习成绩,有人说是给予别人帮助……而我认为在我们的人生路上最灿烂的阳光应该属于知恩图报,感谢帮助我们成长的每一个人。是的,学会感恩,是一种情怀,学会感恩,更是一种情操.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襟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那是我住院期间的一天傍晚,天很冷,外面的雪下得很大。爸爸下班后赶来给我送饭,可是我想吃饺子。他二话不说,放下手里提来的家里做好的饭菜,迎着凛冽的大风,冒着漫天飞舞的鹅毛大雪又出去为我买饺子。天黑了,风更猛了,雪更大了.这时,雪人似的爸爸一边走还一边说:“饿坏了吧!”看着爸爸慈祥的面容,摸着爸爸冻得通红的双手,我感动得流泪了。“爸爸,爸爸……”我在心里一遍遍地念叨,“你真是我的好爸爸!”。冬天是寒冷的,而爸爸所做的一切,却仿佛阳光,温暖我病痛的躯体;又似暖流,融进我愁苦的心坎里;爸爸的关爱,撑起了我战胜病魔的信念,经过一个多月的治疗,我康复出院.我很庆幸出生在这样的家庭,即使不是官二代富二代,但父母给了我他们能力范围内最好的生活,也许买不起最新的电子产品和所谓的奢侈品,但我有足够的钱出去走走,不会为了任何物质出卖自己,比起那些花着父母的钱看不起别人的人,我宁可通过努力改变生活 我们都该意识到,我们无时不在得到默默的关爱,但你,我,是否有付出,是否有去关爱我们真正应该付出爱的人呢?前些天情人节,很多年轻人会送玫瑰,送礼品,表达心意,我们的父母呢?他们可曾得到你们的鲜花?

古语道百善孝为先。孝是人们与生俱来的品质。只不过有些人的孝心被生活的飞尘掩盖了同学们,让我们从今天做起,一起努力,共同建筑心中永恒的爱的神殿,共同在繁忙的学习中,抽出一点时间,把孝心带回家,让父母,长辈们沐浴最温暖的爱的阳光!

11.亨达:德孝文化践行者 篇十一

亨達股份董事长王吉万和他的亨达成为虔诚的布道者,所布的“道”就是以德孝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

王吉万不是一个孤独的传播者,在他的身后,是数千名亨达员工以及日益庞大的来自社会各界孜孜不倦传递中华传统文化的“义工老师”,他们正在把德孝、仁义、诚信等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落到行动中。

“2012年5月中旬,仅青岛市委宣传部主办、亨达股份承办的‘青岛道德大讲堂’参与者就有3000多人。”王吉万欣喜地说,亨达道德大讲堂每月举办一次,参与者累计不下8万人次。

润物细无声。亨达以传统文化践行者的鲜活样本,以身边的生动感人的“亨达人”案例,正在青岛、山东乃至全国释放着良好的示范效应。

发扬光大的亨达家文化

学习、弘扬和践行中华传统文化,王吉万绝非一时心血来潮,他更多的是基于社会道德大滑坡反思基础上的有计划行动。

“毒牛奶、黑心棉乃至频发的用工荒、劳资关系对立,这些事件的发生,归根结底是企业老板的价值观出现了问题,它戳破了道德的底线,也就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底线。”王吉万曾夜不能寐,连续撰写发布《做企业不能丢失传统文化》、《企业要做传统文化的继承者》等博文。

“如果骨子里不能坚守这些最基本的操守和信念,相信没有哪个企业、哪个人能走远,更遑论百年品牌?!”他的追问,一时应者云集。

抓住历次改革的重大机遇,善谋实干,从当初以“860元资金、唯一一台二手缝纫机”起家的个体工商户发展成为国际化的制鞋企业集团后,王吉万和亨达思考更多的是如何担当沉甸甸的社会责任。

“在接踵完成为消费者提供优质产品、优质品牌和优质生活方式后,如何实现为消费者提供正确价值观的跨越,成了亨达的新命题。”王吉万说,这个价值观就是以德孝为核心的中华传统文化,因为“孝”以亲情为纽带,连接一个个家庭、一个个家族,它们最终汇合成了一个社会、一个国家。可以说,德孝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根。

王吉万直言,亨达践行和传递德孝文化有深厚根基——那就是创业近30年来,日积月累成就的独具特色的亨达家文化。

对亨达的家文化,我们可从亨达创业故事中信手拈来:1985年,也就是下海创业的第二年,由于供需严重失衡和皮鞋品质过硬,王吉万和工人在小作坊内常常连夜赶制皮鞋,夜黑加上乡间道路坑坑洼洼,被工人们称为“王大哥”的王吉万给每辆自行车上安装了一盏充电小灯。这盏小灯,照亮了工人回家的路,点亮了亨达的家文化。

亨达的家文化还坚实地体现在这个家族化企业中。创业至今,当年含辛茹苦一起拼打的兄弟姐妹们,如今功成名就后仍未分家,各司其职为百年梦想继续打拼,这在全国的民营企业中不能不说是个奇迹。

家文化深深感染着亨达这个大家庭。近年来,在用工荒由南及北席卷制造企业时,拥有数千员工的亨达股份,春节后平均返厂率为97%以上,2012年、2013年春节后返厂率均达99.3%以上,是“家”的亲情呼唤,让返厂的脚步不再犹豫。

“家”文化是亨达企业文化的核心,它的外延有三个层面:“员工幸福之家、企业和谐之家、祖国昌盛之家。”王吉万说,亨达家文化与时俱进,不久前,亨达股份对家文化的内涵重新作出解读:完善待遇保障机制,把员工当家人;健全民主参与机制,视员工为主人;强化培训学习机制,助员工为能人;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塑员工为贤人。

有着厚重的家文化做根基,王吉万义无反顾地在企业内开始了中华传统文化的学习、弘扬和践行。

2011年1月18日,“亨达2010年总结表彰暨中华传统文化年”启动。为形成长效机制,亨达股份制定了《亨达股份中华传统文化践行五年规划》,此举开创了民企制定文化建设规划之先河。

“不理解,甚至是非议,认为是精心进行的策划、噱头,最终还是为卖鞋而卖鞋。”谈起当初的社会反应,王吉万一脸苦笑:“不少人认为,传播传统文化是意识形态领域的事情,应该由文化、宣传、社科理论界推行,一个企业能做多久?亨达心无旁骛、不遗余力地做了4年,社会上非议之声没了,更多人选择了理解和参与。”

在今年5月举行的“双周双会”上,亨达在展区播放孝亲鞋纪实片——亨达创始人孝亲真实故事,深深感动了参观者,一拨又一拨的市民加入到现场为父母洗脚活动中……

传递德孝文化的载体

将德孝文化植入产品,为天下儿女孝敬父母提供一个有效的载体——孝亲鞋,这是亨达股份在国内的首创。

2013年5月,青岛国际时装周。亨达股份针对中老年人身体特点研发的中国首款孝亲鞋——亨达·孝亲鞋甫一露面,即让参观者眼前一亮,在青岛购买孝亲鞋向父母献孝心迅速成为一种全民行动。

接下来,在“青岛名牌神州行”武汉推介展销会上,亨达·孝亲鞋轰动江城,当地媒体以“孝感武汉”为题,报道了亨达以老年人功能鞋为载体,弘扬德孝文化的创新做法。而200多个花色品种的亨达·孝亲鞋,也让武汉市民叹为观止,纷纷解囊。

“两年多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把停留在说教层面上的德孝文化变成一种直观适用而且是大众化的产品,让它成为传递德孝文化的优秀载体,这个愿望前不久实现了——今年3月,我太太、亨达副总经理单玉萍为摔伤膝关节的母亲(亨达创始人单妈妈)研发定制了一款防滑功能鞋,并命名为孝亲鞋,然后迅速组织样品生产,期待天下的父母都能穿上这么一款孝亲鞋。”王吉万说,亨达股份希望以此为载体,实现亨达人“孝由心生,始于足下”的夙愿。

王吉万给这款鞋走向市场提出了具体要求:用最好的材料、最好的技术、最好的工艺、最全的功能、打造最专业的孝亲团队来设计生产。考虑到中国的父母一生都在勤俭生活,他又补充了一条:“制定最优惠的价格,让天下的父母感受孝心。”

孝亲鞋在市场上追求的是量,销量越大,说明孝敬父母的子女越多,因此亨达把利润压到最低,这也是孝亲鞋一直没有进入大型商场销售的主要原因。

对于亨达以孝亲鞋为载体弘扬德孝文化的做法,司法部原部长高昌礼评价说:“德孝文化是亨达的根;亨达将德孝文化与做人、产品三者融为一体,实现了有机结合。”

亨达·孝亲鞋的成功,让王吉万找到了德孝文化与产品载体互动的契合点。“亨达正在总结孝亲鞋的经验,以创新为驱动,以德孝文化为核心,继续研发生产更多德孝产品,并以其为载体,传递中华传统文化,共同弘扬孝道。”王吉万满怀信心地表示。

当然,王吉万没有把产品载体看成灵丹妙药,“将中华传统优秀文化精髓纳入到亨达,以德孝感化人、培育人,是一个长期的修为过程,它潜移默化,需要有爱心、有耐心、有恒心。”

细心的市民也许已发现,沿用了近30年的亨达标识近期发生了变化,东方文化的吉祥物——莲花,成为了亨达新的识别形象。

王吉万解释说,“亨达莲”象征着亨达人学习、弘扬、践行中华传统文化、道德文化、孝亲文化,5个莲花瓣分别代表着仁、义、礼、智、信五个常德,它们是儒家文化的根本核心。同时,5个莲花瓣还代表着亨达股份5朵“品牌金花”——亨达、阿迪丽娜、动力足、奈奢、亨达孝亲鞋,它们是亨达品牌文化的核心载体。

亨达新标识透露出的信息不言而喻:王吉万和“亨达人”将在学习、传播、践行中华传统文化上再接再厉,创新不止。

延伸阅读

洋溢着孝亲味道的品牌故事

亨达创始人单妈妈——潘瑞兰,51岁开始创业,早年为孩子为家庭操劳了大半生,后来。又为企业操劳了30年。亨达为消费者制造了千千万万双鞋,但作为亨达创始人的单妈妈却从来没单独为自己做过一双。

孝女单玉萍已有30多年做鞋经验,经她双手设计开发的皮鞋也有成百上千万双,但也从来没有给自己的母亲特制过一双。后来,年事已高的单妈妈因长期站立加之频繁走动,特别是一次因鞋滑而摔倒在楼梯上,导致膝关节严重损伤,以至于不能正常行走。单玉萍立即放下手中紧张的工作,陪妈妈到北京医院做了膝关节置换手术。术后,单妈妈腿上留下了32针的伤疤。

看到妈妈痛苦的样子,单玉萍泪流满面,痛发志愿:一定要为妈妈和天下父母研发制造安全、防滑、减震、轻便舒适的鞋,让母亲和天下的父母亲不再因鞋滑、鞋硬而导致身体受伤。

2013年4月24日,在单妈妈80岁生日礼上,单玉萍拿着自己发愿、发心,设计生产出来的孝亲鞋并亲自為母亲穿在脚上。这双鞋承载了女儿对妈妈和天下父母的深深孝爱之心,抚慰了自己曾经的惭愧之心。

亨达孝亲鞋在创意设计图形商标时,大家纷纷给出了很多好点子,好创意,并设计出优美图形若干。然而,单玉萍始终找不到那种想要的孝亲感觉,闻不着那种孝亲的味道,感觉设计的图形缺乏孝亲的真正内涵。

有一天,王吉万决定就用单玉萍为单妈妈洗脚的那个生活场景,于是把那个场景的照片找了出来,然后找到一位擅长绘画的员工将照片素描下来,形成了亨达孝亲鞋的第一个图形商标。

上一篇:教学助手互动课堂下一篇:六安市城市规划区古树名木保护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