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2024-07-28

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精选15篇)

1.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一

鹏翔学校学雷锋月社会实践活动策划方案 活动目的:

尊老爱幼自古以来都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为加强我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弘扬中华民族尊老、敬老的传统美德,努力营造社会和谐的良好氛围,特组织我校优秀学生代表参与此次社会实践活动。

活动地点:潼湖敬老院

活动时间:2011年3月9日上午

参与对象:三至六年级 每班4人共计32人

活动过程:(自带扫把10个,抹布10张,拖把10个,拖桶两个)9:00从学校出发

9:30到达潼湖敬老院,赠送慰问品。

10:00 打扫院内花坛、楼道、老年人活动室,整理杂物 10:30 帮助老年人整理、打扫房间

11:00 小结,合影留念

11:20 返回学校

活动要求:参与学生由班主任推荐,品学兼优,统一穿校服,戴红领巾。

人员安排:

领队:瞿校长

辅导员:张千山

安全保障:陈建波 张登国

注意事项:

1.进入敬老院,见到老人一定要微笑打招呼,这是对老人的一种尊重与认可。

2.不要穿着过于时尚的服装,在他们面前摆弄电子产品,否则会让老人对你产生一种不信赖的感觉。

3.与老人交谈时要尽量的去倾听他们,引导老人多讲述他们的往事。

4.清扫房间时一定要将物品放回原处,不要改变它们的原来布局。

5.各志愿者在整个活动的过程中要注意自身安全及老人的安全,尤其是交通安全。

6.参加活动的同学必须遵守本次活动的时间及安排,服从指挥,准时到达集合地点,请勿迟到。

政教处

2011-3-2

2.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二

一、强化课程意识, 明确它的独特价值

对课程认识是否正确, 关系着课程实施的最终效果, 只有具备正确的课程意识, 才能有效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强化课程意识时, 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小学综合实践课程的不可替代性。

1. 厘清它与校本课程的关系

新课改强调教师要学会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开发教学资源。教师在利用教材教方面较以往有了明显的进步。对于课改以前一直被“用教材教”的观念所影响的广大教师来说, 独自编教材或者确定教学内容和目标, 难度相当大。许多教师不具备自我开发教材的技能, 没有教材教师便没有参考和借鉴, 于是有很多学校自行开发研制出了校本课程, 希望借助校本课程来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这是一种较为成功的实施途径。但如果单纯将校本课程看作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那就显然夸大了校本课程的作用。

我校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出了“主导、整合、拓展”的实施思路:即以品牌校本课程《家政教育》 (此项成果获教育部奖励) 的实施为主要载体, 与各个学科多方整合, 形成以自主探究活动模式为核心, 以活动先行、实践体验、校内外拓展为主要方式的实施模式。我们看到, 校本课程《家政教育》为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提供了具有学校特色的教学载体,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四大领域———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和社会实践、劳动技术教育、信息技术教育等内容, 在家政教育课程中得到了较好的整合并付诸实施。这样结合是有效的, 但我们同样意识到, 校本课程《家政教育》只能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一部分, 并不是全部, 它可以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发挥主导作用, 但不能在二者之间划上等号。

2. 区别它与其他学科课程的价值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基本目标在于增加学生的不同体验, 与活动课类似, 许多一线教师往往简单地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同于一般的活动课, 一个简单的活动, 甚至一个游戏, 就能冠名为综合实践活动课。实际上活动课与综合实践活动课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综合实践活动课要求以活动为主要形式, 强调学生的亲身经历, 要求学生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 因此, 它可以由活动课发展而成。综合实践活动课非常强调主题突出, 讲究合作、探究等能力的培养, 而活动课则显得简单些。

在相当一部分教师甚至课程管理者心目中, 仍会习惯性地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排除在语文、数学、科学、英语等学科之外, 而且教师也习惯于自身擅长的学科研究, 潜意识里并没有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看成是一门重要的课程。实际上,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 更重视探究与体验, 是一门需要对知识进行综合运用的实践性课程, 其整体性、开放性、实践性、自主性的课程特性, 赋予了它在实施素质教育中重要的甚至是高于其他课程的地位。

二、稳定教师队伍, 保障课程实施品质

稳定的师资力量历来是发展课程必备的条件,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更是如此。师资队伍建设的品质直接关系到课程实施的品质, 对此, 我们有清醒的认识。

1. 专兼职并存, 稳定师资队伍

教师队伍是保证课程实施品质的基础, 学校课程管理者必须有构建稳定的教师队伍的意识。我校采取以下几个措施来保证师资队伍的稳定。

政策适当倾斜。学校在课程实践中积极开展各种研究展评活动, 凝聚课程实施的人气, 并对综合实践活动教师进行适当的奖励和政策倾斜, 提高其执教地位, 以吸引更多的教师参与到课程的实施与建设中。

设专职教师。逐步改变教师兼课的现象, 从无专职教师到有专职教师, 再到壮大专职教师队伍, 保证教师在课程实施时间和精力上的投入。这需要学校课程管理者的高度重视、科学决策和强力执行。

培育长期兼职教师。“兼职”教师数量大于“专职”教师数量是今后相当长一段时间必然存在的事实, 因而, 为了维护教师队伍的稳定, 培养出大量长期兼职教师是可以做到并必须完成的任务。合理安排课务, 排课时充分考虑教师兼职是否过多、年段的延续性等问题;也可以与语文、数学等其他学科一样, 采取跟班制, 也就是教师起码要执教两年以上, 以这种相对固定的执教周期杜绝上下学期执教教师不同、“人人皆兼”或“临时再兼”的现象, 以保证课程实施的实效。

2. 加强校本研修, 提高教师专业技能

重视并落实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校本研修工作, 通过设置专门的教研组以及教研组长, 正常开展教研活动等方式, 规范研修制度, 提升教师的专业能力。目前, 我校重点关注教师的责任感和能力的培养。

树立教师的课程责任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 教师应该充分意识到这门课程的重要性, 树立课程责任感, 无论是“半路出家”还是“临时工”, 都要将发展这门课程作为一项极有意义的工作去完成, 高度认识这门课程的意义与价值所在。意识有了, 行动才会跟上。

培养教师课堂教学的准确定位能力。要做到定位准确, 不仅要明确综合实践活动的课程目标、课程特点与性质, 更要明确课堂教学的目标。综合实践活动课就其课堂教学的课型而言, 有起始课、中期指导课、成果汇报课之分。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对这三类课的主要任务与目的非常明确, 能把握不同课堂的特点以及侧重点, 并准确定位。

提高教师的课程整合能力。教师应该明确并不是什么内容都能整合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当中;通过课前设计, 以各学科领域的知识技能为工具, 寻找最佳的整合交叉点, 将各学科的知识技能进行重组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 最终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与综合素质。

三、重视过程管理, 课程实施“立体化”

为了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真正落到实处, 我校推出了课程实施“立体化”的举措, 即实现过程、实际、评价“一体化”。

1. 指导跟踪, 看重过程

从管理角度看, 课程管理者管理着课程实施, 包括对课程一线教师的管理和指导, 而专职教师则对兼职教师有引领示范的义务和责任,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是其共同目标。

课程的实施者直接与学生对接, 通过研究性学习、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劳动与技术、信息技术等一系列主题活动的开展, 构成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家长等社会力量为辅助的课程实施模式。在进行主题活动的过程中, 由于其开放性、综合性等特点, 必须由教师、家长或社会力量等进行现场指导和追踪辅导, 学生在接触社会、完成活动的过程中, 有了动手实践的机会和贴近生活的全新体验, 学生在活动过程中获得知识、运用综合知识的能力得到了发展, 综合素质得到了进一步的培养, 学生真正成长了起来。

我校目前正在研究和使用的“项目管理”, 就是一种在学校范围内施行的适合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管理方式, 它强调以综合实践活动项目为对象, 通过一个临时的组织, 对该项目进行高效率的计划、组织、指导和控制, 以实现该项目全过程的动态管理和项目目标的综合协调与优化, 其操作的依据就是《项目管理与实施手册》, 它包括组建项目团队、制定项目实施方案、处理项目范围变化、控制实施进展、项目报告等环节。在项目实施的团队中, 其组成人员有课程管理者、专兼职教师、学生、家长、校外辅导教师等;而在项目实施方案中有项目目标、措施等内容;项目报告包括项目过程记录、项目资料 (实践活动中获得的文字、照片) 、项目成果 (论文、体会) 等内容。该项目管理相对独立, 突出教师对学生实践过程的指导与跟踪, 凸显学生的实践、体验、探究、活动等特点, 是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管理模式的一种探索。

2. 适时评价, 不断提炼

综合实践活动往往以活动的形式开展, 某个活动项目的完成, 便标志着某个活动主题的结束。对于各类活动的开展, 我校形成了比较成熟的操作模式:

在主课堂中:提出活动目标———学生动手实践———师生评议交流———展示活动成果

在学校活动中:提出活动主题———成立活动小组———教师指导与学生实践———活动完成展示

在研究性主题学习中:提出学习主题———搜集可利用资料———师生探讨解决———学生展示学习结果

在家庭实践中:明确操作方法———师生与家长联系———学生动手尝试家长指导———家长评价记录

在社区实践中:师生拟定活动方案———师生与社区联系———学生小组合作实践———教师评价记录

3.如何实施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 篇三

关键词: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策略分析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08-299-01

作为一项新的教学形式,小学语文综合实践课堂是根据学生所掌握的语文知识,结合小学生的实践经验和知识水平,围绕某一课题,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开展积极的实践体验,通过实践活动探究获取语文知识,并应用语文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综合性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课堂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不仅符合小学生思维特点和学习习惯,也适应了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要求。但是如何保证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性,综合语文知识与生活实践让课堂活跃起来?下面本文将就此谈几点实施策略的分析。

一、充分利用教材的教育资源,及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现行小学语文教材在课文后的“语文园地”或“积累运用”栏目中,新增了一些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在实践中通过观察、调查、访问等实践方法,在找找、做做、谈谈、说说、想想、写写等过程中,运用所学的知识去理解、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我们要充分利

用这些资源,及时组织活动。如:人教版新教材一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中的口语交际《我会拼图》,是一次制作交流的活动。课前,让学生准备大小不等的圈形彩纸片、胶水、剪刀和尺子。课堂上,让学生仔细观察课本中的三幅图,互相说说图形像什么,每个图形是用什么拼成的。并适时启发想象:用圆形纸片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学生会争着介绍:“还可拼成小鱼”“还可拼成帆船”“也可拼成太阳”……随着学生的介绍,教师可在黑板上画一画,并告诉学生在拼图上添几笔,可以使拼图栩栩如生,帮助学生打开想象的思路。再让每个学生根据要求,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自己动手拼图,想拼什么就拼什么,拼出后说给同桌的同学听。最后,交流评比,每个同学说说自己拼的是什么,怎样拼成的,评出好的向全班展示。这样,学生在观察、想象、摆拼、介绍、交流的活动中,不但提高了自己的观察能力、想像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还提高了口头表达能力。

二、充分利用本地的教育资源,积极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过去的语文教学长期囿于一个较为狭窄的时空之中。课本是仅有的信息派,教师是唯一的信息传递者,澡堂是唯一的信息交流场所,当地的徽育资耳长期得不到开发和利用,致使学习效率不离。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各地区都组蔽粉自然、社会、人文等多种语文课程资抓,要有强烈的资源愈识,去努力开发,积极利用。”这无疑为提高语文学习效率开辟了新的途径。教师要充分利用本地资源,积极开展活动。

三、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资源.适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

充分利用网络的教育资源,突破语文学习活动原有的时空,把学习!于动态、开放的环境中,可以改变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和渠道。网络环境下的语文学习为语文教学展示了广阔的前景,教师应该利用网络的丰富资源,结合课文内容,确定相关主题,适时组织综合实践活动,让学生上网查找相关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通过网络,学生不但可以看到与课本内容相关的动人景象,学生可以自由地了解所感兴趣的知识。在利用网络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观察能力、综合表达能力和收集处理信息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此外,还可让学生在网上读新闻,关注社会热点问题;访问相关的教育网站,读自己喜欢的文章;到网上搜索一部名著或一个作家的资料;在网上练习写作,发表文章等。使网络实践活动真正成为沟通学生生活习得经验和语言文字世界的桥梁,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本领。

四、注重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相机开展综合实践活动

开展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要打破传统教学的学科壁垒,注重整合各学科教学资源,加强语文与数学、音乐、美术、科学、社会等学科的沟通与整合,让学生吸取多方面的营养,用“大语文”观综合性地学语文、用语文,全面提高语文素养。

如:在春季设计开展“美丽的春天”主题活动。让学生到校园里或田

野里去找春天,感受“春风”“春雨”;语文课上,让学生读春天,说春天,赞春天,写春天;美术课上让学生画春天;音乐课教学生唱“春天在哪里”;数学课上编春天植树应用题;科学课上学“种子”,让学生做种子发芽实验,并仔细观察、记录,把实验结果和结论写进实验报告,从实验中获得信息,了解种子的发芽过程;课外阅读有关“春天”的故事,背诵有关“春天”的古诗文等。这样,结合学生实际,围绕学生感兴趣的活动,熔各科知识于一炉,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叉、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

小学阶段的学生心智还不太成熟,小学语文教学担负着培养学生兴趣、引导学生思维创新和锻炼学生综合能力的重任。语文综合素养的培养是一个春风化雨的过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要注意做好思维方法与情感的引导,把学生培养成文化素质高、综合能力得到充分开发的智慧之人。

参考文献:

[1] 蒋丽萍.如何有效开展小学语文综合实践活动[J].教育教学论坛,2013,51:187~188.

[2] 宁云萍.浅谈语文教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J].现代农村科技,2014,11:56~57.

4.学雷锋实践活动方案 篇四

千名大学生学雷锋——心动志愿服务,爱传桂子情怀

二、活动时间

20xx年3月—10月

三、活动内容

(一)“邻里守望”志愿服务活动

以“邻里守望”进社区为主题,组织志愿者深入社区,开展社区照顾、家居护理、亲情陪伴、法律援助、就业指导、文化辅导、电器维修等便民利民、帮困解难的志愿服务,带动更多社区居民关爱他人从身边做起、从日常做起、共享美好生活。

(二)“阳光助残”志愿服务活动

以“阳光助残”为主题,深入各类助残志愿者组织与特殊教育学校、残疾人康复机构,开展生活照料、励志分享、康复陪伴、就业支持、文体活动、爱心捐赠等各类助残志愿服务,在活动中大力传播平等尊重残疾人的理念、营造关心关爱残疾人的社会氛围,针对各类残疾青少年的个性需求开展服务。

(三)“关爱帮扶”志愿服务活动

以“关爱帮扶”为主题,深入农民工子女较集中的村居、社区、学校,与农民工子女、留守儿童结对帮扶,开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感受城市、自护教育、爱心捐赠等关爱行动,在活动中要针对孩子的实际情况,通过交流、陪伴他们解决生活、学习上遇到的问题,呵护他们健康成长。

(四)“绿色环保”志愿服务活动

以“绿色环保”为主题,开展对河流、湖泊、植被的保护活动,对道路、绿化地带、楼道等公共场所的整治活动,同时以植树节为契机,大力开展植树护林,绿色生态等志愿活动,传播“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生活方式和“垃圾减量分类”等环保理念。

(五)“网络文明”志愿服务活动

以“网络文明”为主题,以线上活动为主,通过宣传口号、海报、视频、动画、微电影等多种形式,通过新媒体平台发起号召,发扬雷锋精神,传递社会正能量,构建网络文明,积极传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活动要求

1. 组织发动。各学院团委及学生组织进应广泛发动青年团员、志愿者,针对社会热点,利用自身优势,开展丰富多彩的志愿活动。同时,兼顾校内外实际情况,覆盖本科生、研究生群体,活动期间,各学院参与志愿服务人数应达到学院总人数的5%。

2. 宣传报道。活动期间,各学院团委及各级志愿服务组织应积极做好相关活动报道,同时注重挖掘志愿服务典型人物、先进事迹,积极向xx师范大学青年志愿者联合会微博、微信平台,“爱在华师”专题网站以及各级校园媒体平台进行专题投稿,增强活动效果,营造浓厚的志愿服务氛围。

5.学雷锋社会实践活动方案 篇五

一、活动目的

以提升学生道德修养和文明素养为目标,以学习和践行雷锋精神为核心,充分发挥学校教育在学生文明素质培养中的重要作用,通过开展形式多样,贴近生活、贴近学生实际的教育和实践活动,促进学生文明习惯的养成,增强学生的感恩心理、公德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传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践行社会主义道德规范,倡导文明社会风尚。

二、活动主题

“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文明伴我行”。

三、活动时间

20xx年5月1日至20xx年10月30日。

四、活动内容

(一)认真宣传“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利用学校校刊、网站、黑板报、宣传栏、广播、电视等宣传工具,以“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文明伴我行”为主题,深入宣传开展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目的、意义和常识。各校区要悬挂横幅,制作展板,张贴活动宣传海报,印制宣传单,宣传文明用语、文明行为标准,为活动开展营造良好的氛围。(5月份开始)

2、组织学习有关雷锋、王杰事迹及《拥抱文明幸福成长》等书籍。各校区要发挥德育处、团(队)委、班主任的作用,充分利用国旗下的讲话、班会、团课、课外活动、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等时间具体指导学生阅读学习。(5月份开始)

3、邀请教育专家到学校举行“学雷锋、知党恩”及文明礼仪教育报告会。在学生中广泛宣传、普及党的知识,学习党的历史,进行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教育和理想信念教育。(5月份开始)

(二)积极开展“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 、“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开展学雷锋、学王杰“六个一”活动。各校区要在学生中广泛开展以“六个一”为主要内容的学雷锋、学王杰活动,促进校园文化建设。通过读一本书(雷锋王杰日记、故事)、讲一个故事了解雷锋、王杰事迹,通过开一次班(团、队)会、写一篇心得感受雷锋、王杰精神,通过做一件好事、参加一次志愿者服务开展学雷锋、学王杰实践活动。(5月份―10月份)

2、开展“文明每一天”活动。各校区要从“文明在我口中”、“文明在我手中”、“文明在我脚下”、“文明在我心中”等方面入手,要求学生每天做几件文明事,逐步培养学生良好的文明行为习惯。要通过制度约束和检查评比,教育学生以雷锋、王杰等英雄人物为榜样,做到语言美、仪表美、行为美、心灵美,人际、环境和谐美。(文明行为标准见附件二)(5月份开始)

3、开展“学雷锋见行动”、“我的幸福成长之路”征文活动。各校区要认真开展此项活动,并做好征文的评选推荐和统计上报工作。各校区于6月6日前推荐上报优秀征文10篇(纸质稿一式三份,同时报送电子稿),学校于6月10日前汇总报送市教育局关工委。(征文要求和统计表见附件三)(6月10日前)

4、开展学雷锋学王杰见行动“有道德好少年”评选、表彰活动。各校区要大力培养表现突出的典型个人,以点带面推动学雷锋学王杰活动的深入开展。各校区于4月24日前填表推荐上报1―2名“有道德好少年”人选,学校于4月25日前汇总报送市教育局关工委。(推荐表见附件四)

(三)全面总结“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

1、各校区要于4月28日前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并上报活动方案(纸质及电子稿)。在活动中要注重积累资料,及时总结、上报活动中涌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以及形成的好的经验做法,不断巩固主题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果。9月30日前,将校区活动方案、图片、过程性资料及总结报送学校,学校于9月31日前将活动方案、图片、过程性资料及总结汇总报送教育局关工委。

2、各校区要将学雷锋、知党恩及文明礼仪知识教育进一步凸显在中小学生思想品德课、学校日常行为规范教育、校风校纪建设和各类能够结合起来的所有活动之中,加强检查评比,做好总结促进工作,不断探索,努力形成具有特色的长效运行机制。

五、活动要求

(一)加强领导,明确责任。为了保证活动有效开展,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各校区都要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有专人负责的领导小组,明确责任,把“学雷锋、知党恩、见行动,争做有道德好少年”、“文明伴我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作为20xx年度学校德育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不折不扣地落实下去。

(二)“学”、“做”统一,注重创新。要强调“学”,突出活动的思想性,把学习了解雷锋、王杰精神的时代内涵作为活动的重要内容。要强调“做”,突出活动的实践性,大力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注重运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吸引力、感召力,引导他们自觉参与各类实践活动。

(三)立足校园,务求实效。各校区要立足校园,把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内容与日常学生教育管理有机结合,精心组织实施各项具体活动,切实收到促进学生文明习惯养成、提高学生文明素质的成效,真正使活动要求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各校区要充分调动团队组织和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扩大活动的覆盖面和影响力,并逐步使活动常态化。

附件一:主题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成员名单

附件二:文明行为标准的主要内容

附件三:“学雷锋见行动”、“我的幸福成长之路”征文活动的征文要求和统计表

6.社区学雷锋进社区实践活动方案 篇六

一、活动目的

把学雷锋活动与社区实践有机结合,进一步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积极营造“学雷锋”活动的良好氛围,动员广大学生成为学雷锋活动的`基础力量,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传播文明、促进和谐,为共建“和谐社区、和谐校园”做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

学雷锋 进社区

三、活动时间

3月2日上午9:00

四、活动地点

z社区(纪念路z超市集合 电话:z)

五、活动形式

到社区空巢老人家中打扫卫生、陪老人聊天

六、参加人员

z小学四年级四班学生(为了安全起见,每位孩子必须有家长陪同)。

七、活动要求

1、参加此次活动的学生分为三个小队,以小队为单位进行活动。

2、在活动中,各学生听从指挥、使用文明用语、不吵闹喧哗,为老人服务的同时确保自身安全。

3、整理好相关资料,学校网站,群里上传(相片、总结)

7.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七

一、现阶段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定义以及实施现状

1.综合课程的内涵。综合课程是一种将若干个学科融为一体的共同领域的课程。现阶段主要分为一下几种:第一, 是相关课程, 就是在基于原学科的基础上, 寻求两个以上学科的共同特点, 保障其相互照应、相关开展。第二, 融合课程, 就是将部分的科目融合起来, 形成范围相对较广的一门学科, 在融合过程中要选择对学生有意义的的方向开展。第三, 光宇课程。就是通过对相邻学科的教学内容进行整合而形成的综合性课程。第四, 是核心课程, 就是针对特定的问题开展教学内容。

2.实施现状。第一, 学校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发资源相对单一。在实际的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展与普通的教学活动存在一定的区别, 课程教学的时间以及空间存在一定的随意性, 其教学空间以及时间相对较为灵活。教学内容也基于学生的自身问题等开展的。但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学习的课外活动教学相对教授, 开展教学活动过程中存在一定重复性与单一性。第二, 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相对较为困难。综合实践课程在开展过程中因为教师的素质能力问题, 教师缺乏组织能力、领导能力等限制实践活动的开展。实践课程具有一定的自由性, 教师要对课堂教学进行全面掌控;同时, 因为学生性格问题的存在, 导致学生对于课程的理解有所不同, 会给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带来一定的问题。第三, 态度问题。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开展过程中, 学生对于课程没有起到足够的重视;教师没有严格按照相关规章制度开展;同时在教学模式来说, 学生与师生之间缺乏合作性, 无法有效的开展教学活动。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建议

针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在开展实践活动课程中要采取有效的方法与策略, 保障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对此要从一下几个方面开展:

1.要严格规范教育管理制度, 提高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重视, 学习要制定科学的课程组织, 提高对其监督馆与管理, 通过对各个部门的相关职责明确, 建立系统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系统, 同时, 要提高对家长的宣传力度, 通过相关宣传是教师明确课程开展的目的以及教学活动的意义;为今后相关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

2.要开展具有特色的实践活动课程。在农村小学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不要局限于教师与操场, 要真正的走到社会, 走进自然。学校可以根据现有资源, 争取与相关企业合作, 通过社会力量开展教学活动;在教学过程中要把学生作为主要内容;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主题的开展相关课外实践活动。

3.要提高对教师的培训的重视, 提高小学教师课程实施的基本能力。要想有效的保障农村小学的综合实践课程可以顺利开展, 要提高对教师队伍的重视。首先要通过对相关教育文件的学习, 构建专业课程教育团队;通过定期的培训, 提高教师对课程的重视程度。

4.通过合作教学模式, 提高农村小学综合实践课程实施的整体教学质量。在小学综合实践课程课堂教学过程中, 教师要通过科学的小组配置, 提高合作教学模式的整体效率。首先, 合作小组划分。在实践中, 教师要根据学生能力进行小组划分, 可以将能力相近的分为一组;在将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在一般情况下采取“学习能力的不同”进行小组划分;此种教教学小组的划分, 可以通过能力、知识的互补有效的促进学生的发展, 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然后, 进行小组组长的选择。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组织能力、管理能力以及实践能力进行候选人确定, 然后通过民主形式选取小组长。最后, 教师要充分的发挥自身的引导作用;提高综合实践课程的整体教学质量与效率。

三、结束语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校外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可以有效的增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基于现阶段农村小学教学存在的问题, 要充分的挖掘其相关空间, 要充分的结合区域特征, 全面对学生进行综合素质发展, 要将社会资源与教学有效的融合起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进而有效的增强农村小学教学素质与质量, 为学生与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夯实的基础。

摘要:综合教育实践活动是近年来教育改革过程中一种全新的课程, 与传统的课程相比较来说, 其特点较为鲜明。在农村小学中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意味着我国教育实践活动又递进了一个全新的领域。本文对现阶段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了分析, 提出了几点对策。

关键词: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问题与对策

参考文献

[1]孙丽丽.苏州市小学校本课程开发的调查研究[D].苏州大学, 2013 (1) :26.27.

8.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八

一﹑精设问题,明确探索方向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的特点之一就是“以问题为载体”,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通过创设生动的情境,引发学生提出富有价值的“大问题”,而问题一旦提出,就必须明确探索方向,使问题真正成为实践活动的行动主线。

例如,苏教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球的反弹高度”的教学,教师创设了球从高处落地后的情境,学生观察后可能提出一些不同的问题,如:球为什么落下后会反弹?篮球与排球从同一高度落下的速度一样吗?球落下后会反弹多少次?反弹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大皮球反弹的情况与小皮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针对学生提出的各种各样的问题,师生共同确定了两个问题进行实验,即反弹的高度大约是下落高度的几分之几?不同的球反弹的情况相同吗?接着,学生围绕核心问题进行分组活动:先用同一个球做几次实验,观察可以发现什么;再用不同的球做实验,看又能发现什么。通过活动,学生懂得了如何从日常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在问题引领下积极活动,主动思考,积累丰富的活动经验。可以看到,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离不开问题,问题的驱动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更具有方向性、合作性和高效性。

二、精心组织,指导合作探究

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具有开放性、生成性、实践性等特点, 如何有效组织开展活动,指导学生高效合作,这是广大教师必须思考的问题。因此,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交流时,既要考虑活动组织的共性,又要因内容而异,因课型而异。总体而言,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激励学生互相讨论、互相帮助、取长补短,一起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让他们相互交流观点方法,展现其合作能力。

例如,在三年级活动课“周长是多少”的教学中,教师可以设计“围一围”的活动,要求学生用一根线围成喜欢的图形。学生在小组内先独立围一围,再进行交流:围成的图形周长是多少?怎样量最方便?这样的合作重在让学生看到了组内同学拼成的不同图形,并对不同图形进行观察、比较和求同思维,同时又激发了学生的思考:不管形状怎样变化,周长总是相等。学生在动手操作、合作比较的活动中积累了丰厚的数学活动经验。

又如,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一亿有多大”中有这样的活动:30层楼的高度大约有100米,如果1亿枚1元硬币叠起来,会比30层楼还高吗?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先猜一猜:1亿枚1元硬币叠在一起大约有多高;再量一量、算一算,对数据进行收集、分析,推算出1亿枚硬币大约高20000000厘米,是200000米,相当于30层楼高的2000倍,最终验证猜想的对与否,获得真正的体验,得出正确的结论。对一个数学猜想的验证、对一个数学结论的发现等活动是一个不断丰富和深化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需要收集数据和分析数据、对话和沟通,这时的合作不仅必要而且是适切的。在这样的合作中,学生有动手操作层面的合作,更有数据收集的合作,还有思维的碰撞和验证经验的获得,这种合作不仅必要而且有效。

三、精于启思,提升能力素质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设置的目的,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机会,发展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为学生自主参与、全程参与、了解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创造条件。但是,一些教师片面认为,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就是让学生去简单地“动手”而不“动脑”,缺失了教师有效的启思和学生深度的思考,造成课堂流于形式,单纯传授知识,学生的综合素质得不到发展。

比如,教学苏教版教材四年级下册的“数字与信息”时,一名教师花费了很多精力,制成了精美课件,目的是让学生直接对照课件就知道身份证前六位数字表示什么,中间的八位数字表示什么,等等。学生的学习方式是“接受信息”而非发现数字中的信息,生活资源未能充分运用,形如摆设。身份证的编码信息是有一定的规则的,其编码方法可以让学生自己获取,而不是直接告知。另一名教师则将学生编成不同的小组,在课前收集不同的身份证信息,本地的孩子可以收集爸爸妈妈及其他成员中属于本地区籍的身份证信息,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则收集属于外地的家庭成员的身份证信息,最后由全班学生在各自组内观察、比较,发现其中的信息特征。教师启迪学生进行了不同层次的观察、思维活动:1.不同的人的身份证号会相同吗?请在小组内仔细观察不同的身份证号,你发现有没有什么相同的部分?教师可以友情提醒:与出生日期比一比!2.如皋地区与外来务工人员的身份证前六位数字有什么最主要的区别,各省之间的呢?猜一猜:前六位数字可能反映的是什么信息?在学生的悱愤之际,教师组织学生利用课前收集的资源进行小组交流,并巧妙借助多媒体让学生知晓前六位数字反映的信息。3.教师继续启发学生想一想:身份证号中还反映出哪些信息?比如:怎样看出一个人的性别特征呢?引领学生对不同的身份证继续观察。4.由身份证号你受到怎样的启发?如果要为全校同学编号,你认为应该表达哪些方面的信息?在小组内交流你的设计方案。

由此可见,在这类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中,教师要引领学生善于观察、比较、发现,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素质。适时指导学生解决问题,可以进行适当的思路点拨,可以进行适切的方法提示,还可以进行生动的生活诠释,这种指导可以是集体的,也可以是个性化的。通过点拨、启思,学生的观察水平不断提高,数学思考不断加深,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素质得以提升。

四、精彩展示,激励个性张扬

在综合与实践活动中,每一名学生都被赋予了表现的权利,必须解放学生的表现空间。而展示交流是课堂的必要环节,也是课堂的精彩之所在,因此,教师要注意优化展示的方式,激励学生展示精彩的内容。在小组展示中,教师可以展示小组成果,让中心发言人作为代表发言;可以由组内的小小组发言;还可以小组团队展示,一名成员发言,其他成员补充,修正或提出不同观点;等等。全班展示可以是组际之间的交流,还可以全班进行争论、辩论。

比如,苏教版教材三年级下册的综合与实践活动课“算24点”,学生活动兴趣浓厚,思维特别活跃,当出现牌上的数是4,5,7,8时,学生在小组内展示出现了4+5+7+8,(8+5-7)×4,(5+7)×(8÷4)等不同的方法。

综合与实践活动更多的是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展示的是学生活动的过程、成果或问题等,这些对学生而言,都是极富有魅力的,学生的个性得到张扬,经验不断丰富和提升。

五、精妙点评,促发自主完善

自我完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有助于学生内力的发展。学生发展的内力可以理解为学生数学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造力等多种能力的积淀,尤其是在综合与实践活动课上,教师或学生应当进行精到、巧妙的点评或自评,化腐朽为神奇,增强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培养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发展创新能力。

例如,教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巧铺地砖”时,教师设计了这样的实际问题:小华家买了一套新房子,妈妈为他安排了长为4米、宽为3米的小书房。现在想在房间里铺上一种正方形地砖,请你根据地砖规格及价目表,帮助小华设计一种购买地砖的方案,并说明理由。

地砖规格单价备注

20cm×20cm7.4元

30cm×30cm17.5元

50cm×50cm42.6元

教师在教学中先组织学生小组交流,看看有哪些解决问题的方案,再让学生进行小组汇报。

方案1:

(400÷20)×(300÷20)×7.4=2220(元)

方案2:

(390÷30)×(300÷30)=130(块)

(10×300)÷(30×30)≈4(块)

(130+4)×17.5=2345(元)

方案3:

(400÷50)×(300÷50)×42.6=2044.8(元)

……

同时,教师应注重引导学生对各种方案进行比较,并进行合理的点评:方案1没有浪费,但块数较多,铺地比较耗时;方案2价格较高,有浪费,方砖需要锯开,地面不太美观;方案3没有浪费,价格也比较合理。

当然,购买的方案还有不少,学生在思考这些可能性方案的过程中发展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师在鼓励学生思考不同解决问题方法的同时,又要引导学生优选方法,培养创新意识。如何精选方案是综合与实践活动中常见的问题,重要的是教师如何进行有效的点拨和提升。

总之,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要根据不同课型,力求运用多种策略,尽力引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着力启迪学生自主研究、合作深探,全力激励学生展示成果、积累经验,从而不断培养应用意识、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升。

(注:论文为江苏省第十期教研课题“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活动课课型及教学策略”研究成果之一。)

9.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九

材料

鲁嘎小学 2012年9月

2012年学雷锋活实践活动

实施方案

雷锋精神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四十多年来,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青少年健康成长,促进了社会文明的进步,社会风气的好转。校园是少年儿童健康成长的摇篮,提倡“以德育人”,雷锋精神就是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根据学校的具体情况,9月份作为全校的学雷锋活动月,在这一个月里,组织广大师生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弘扬雷锋精神,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一、活动主题:

以寻找我们身边的“活雷锋”主题,弘扬民族传统和民族精神,增强师生“我与学校共荣辱”的责任感。开展“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班级”的四爱教育,增强主人翁意识,学会尊重他人、保护环境、尊重自我,具有良好的服务意识。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结合鲁嘎小学文明礼仪实施方案,有效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进一步推动我校的精神文明建设,为创建文明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二、具体要求:

活动月的口号是“雷锋就是你我他”。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行动标准,立足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

1、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

2、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以律己”,不要“自由散漫”。

3、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他人”,不要“作践自己”。

4、勤奋学习善思考,消极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

5、环境优雅育英才,老师教导要记牢——要“善待环境”,不要“轻狂喧哗”。

三、学雷锋活动月具体安排: 1、9月5日,利用国旗下讲话,做好“学雷锋活动月”的宣传启动工作,向全校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开展学雷锋活动倡议。各班利用周会课召开一次以“学雷锋,懂礼仪,讲文明,做好事”为主题的班会,做好记录。

2、开展一次学雷锋征文比赛

要求:以“我以雷锋为榜样”为主题,题目自拟,文体不限。三—五年级每班选3篇优秀习作于9月13日前上交学校。

3、学雷锋校园实践活动结合

①9·10教师节,组织学生开展“感恩老师”活动(为老师制作一张心意卡,给老师写一封感谢信,做一件力所能及的好事等),活动形式各班结合实际自定。

②、立足校园做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做到“杂物三不扔”(不扔废纸,不扔塑料袋,不扔废包装盒),“两见两主动”(见到地上有杂物主动拾起,见到有人乱扔杂物主动劝阻)。

③、结合季节,组织学习参加“美化校园”的活动。把爱祖国与爱学校、爱班级结合起来,引导广大学生积极投身养绿、护绿活动,不断增强绿化意识、环保意识和家园意识,争做爱绿护绿的小卫士。

④、遵规守纪,开展零扣分活动。每一位同学都要严格的要求自己,在纪律、卫生、文明举止方面展开竞争,不断改正自己的缺点,人人争做“语言文明、举止高雅、助人为乐、大公无私”的好学生。

4、以学雷锋为主题的黑板报比赛。9月15日之前,各班完成学雷锋专题黑板报,9月16日进行检查。5、9月29日前,各班组织开展评比活动,每个班评出2名“学雷锋小标兵”上交徐文锋名单。学校颁发奖状。

10.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

一、指导思想: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让广大少先队员在奉献中体验快乐,在付出中升华情感,在实践中感悟生命的意义,引导和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传播文明、促进和谐,推动我校“学雷锋、献爱心”活动深入持续开展,为共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作出新的贡献。

二、活动主题:学雷锋,献爱心

三、活动口号:雷锋就是你、我、他

四、活动时间:2010年3月

五、活动地点:班级、校园内、校外公益场所

六、活动内容:活动一:讲雷锋、唱雷锋各班班主任主持召开一次主题班会,通过讲雷锋故事,唱雷锋歌曲等形式,去追寻雷锋的足迹,感悟雷锋的品行、体验雷锋的心灵,围绕如何塑造新时期少先队员新形象,如何在构建和谐校园活动中发挥少先队员的模范作用这一中心展开讨论,号召学生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精神,在付出中提升境界,在实践中传播文明,在奉献中体验生命含义活动二:学雷锋、做雷锋

1、立足身边,学雷锋,小学工作计划《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深入开展以“节约一滴水、一度电、一张纸、一粒米”为主题的“四个一“教育活动,号召学生从身边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小养成勤俭节约、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良好习惯。

2、立足校园学雷锋①、开展“做文明学生”活动,搞好学校、班级卫生。②、开展“一帮一”活动,树立互帮互助,你追我赶的浓厚学习氛围,继续深入开展爱心助学活动使同学们共同进步。③开展“告别不良行为,争当文明学生”主题教育,通过主题班会、征文、演讲等形式,广泛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

3、立足社会学雷锋开展“志愿服务进社区”活动,深入社区维护公共卫生,清理垃圾、卫生死角和小广告,创建健康文明的环境。开展“为社会献爱心”活动:组织同学们到光荣院,带上慰问品和一些精彩的文艺节目,探望老人,为老人打扫卫生,给老人们奉献一点爱心,为构建文明和谐社会贡献一份自己的力量。活动三:树新风、促学风从感悟生命的角度出发,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以爱心奉献为核心的精神;从实践出发,从确立远大志向做起,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文明行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11.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一

一、在实践活动中促使学生自主参与

教育观念现代化的主要标志之一,强调给学生自主参与的机会,给学生一个研究、探索,展示智慧的空间,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实践体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数学实践活动是以学生的生活和现实问题为载体和背景,着眼于促进学生个体自主和谐发展。可以说,学生是否主动参与活动,发挥主动性、创造性,独立或与同伴一起参与完成活动的目标是衡量一节数学实践活动教学效果好坏的重要标准。因此,教师在设计实践活动内容时,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数学活动自身的特点,精心创设和谐的学习情境与丰富多彩的活动,激发学生心灵深处强烈的探求欲望,促进形成渴望学习的内部动力,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例如,学习认识图形知识后,进行实践活动,首先要征求学生的意见,民主讨论,根据学生的兴趣和爱好,决定活动课的内容和形式;然后,同学间相互设计活动游戏,可以用七巧板拼成各种各样的图形,也可以找出“变形金刚”、“忍者神龟”、小步枪等玩具中的几何图形,让学生布置活动场地,自备活动道具;最后,由学生总结活动的收获,评选最佳活动选手。各程序的组织完全由学生自主安排决定,这就极大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实践活动。

二、在实践活动中增强学生的运用意识

数学课是以教学系统的理论知识为主,而数学实践活动课则好比是在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之间搭起的桥梁,是以学生所学的数学知识为基础,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拓宽知识范围,并观察和体会所学数学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因此,在设计教学内容时,教师应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和所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充分利用学生生活环境中的人和事,适时创设环境,促使学生以积极的心态投入学习。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在实践活动中理解知识、掌握知识和应用知识。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在身边,生活中充满数学,并用自己的思维方式去重新创造知识,在创造的过程中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价值,体验到数学的魅力,增强数学意识和应用意识。

在学习统计后,教师组织学生参与贴近他们生活实际的数家禽和调查参加兴趣小组的人数等实例活动,学生经历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分析数据的过程,学习画“√”的方法记录调查获得的信息,学习用方块表示统计的对象和结果。通过“从图里你知道些什么?”“你还发现什么?”等问题,学生知道怎样对统计结果进行简单的比较、分析从而做出判断。经历简单统计的过程,既能培养学生的统计观念、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又能巩固知识,发展学生思维。

三、在实践活动中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创造学认为人的创新意识不存在于现成的认识成果中,而活跃在形成结论成果的探索过程中,只有认知发展的积极活动,才能释放创造潜能,驱动着发现真理。教育家皮亚杰说:“活动是连接主客体的桥梁。”要把活动原则落实于教学过程,就应该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发现。而动手实践是最易于激发儿童的思维和想像的一种活动,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一旦被激发,学生的思维就会有创新的火花闪动。教师恰当地利用这种状态,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如在学习“观察物体”中关于平面对称现象后,开展平面对称现象的探索活动,在动手实践中,学生不仅获得数学知识,还激发进一步学习探索的欲望,产生对现实世界各种现象进行探究的好奇心,学生主动地探索未知,进而逐步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这也正是学生形成创新意识、发展数学思维所必需的过程。这样的实践活动,把学生的外部操作与内部的数学思维紧密结合起来,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而且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学生在动手中获得了知识,培养了大胆思考、勇于创新的能力。

12.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二

一、主要问题

1.社会意识普遍不高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各地各学校的开设和实施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很大的原因是社会、学校管理者和家长的社会意识没有同步提高,他们的思想普遍还停留在传统的应试教育中,对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宗旨和教育方式不甚了解,这就导致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轻视甚至无视。 最终导致的结果就是,教师无法得到支持和理解,从而轻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导致课程开设的意义不大,效果变差。

多年的应试教育使大多数家长和学生把考试分数放在第一位,把主科成绩当成学习目的,从而使家长和学生都趋向于追求可以提高分数的学校和“ 名牌高分老师”,最终导致教师甚至是部分教育管理者也把提高学生成绩放在首位,从而忽视了学生整体素质的培养。 因此,在实施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家长和学校的积极性都没有调动起来,这就严重影响了综合实践的深入开展。

2.家长的观念没有转变

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尤其是小学教育,除了学生在校的学习之外,家长也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他们不仅是学生的“ 发言人”, 也是课后帮助学生自主学习的帮手。 而由于家长并不理解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目的和意义,那么就对这一综合实践活动并不支持,造成学生的不重视。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不是一项具体的课程,它没有固定化、体系化的形式和内容,因此在短时间内并不能从显而易见的分数上看到学生从中得到的提升, 因此就更难得到学生家长的理解。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开设,需要学校利用大量课程资源以及社会上的各种教育资源共同建设,因此就要投入资金和教师人力以及研讨摸索时间,家长的不支持使学校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时有所顾虑,加以权衡,最终多是为了应付上级教育系统而草草开设。

3.教师的意识和素质没有提高

在实际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很大部分教师并没有在思想上完全认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由于传统教育尤其是应试教育思想的影响,他们意识里还是会把大部分精力放在语文、数学等主科上去, 从而忽视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很多老师觉得如果把太多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综合实践活动中,会影响“ 主科”的成绩,不仅家长不能接受,也会影响自己教学效果的评估,从而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

其次,由于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并没有固定的教学方案和很全面的参考资料以及教学案例,并且内容涉及面广,面向社会,因此对教师的综合素质就提出了不小的挑战。 并且,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主要以主题活动的方式呈现,强调教师与学生共同互动,尤其是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中,教师需要投入更多精力加以指导和协调, 为学生提供最大限度的发展空间和发展机会。 而接受和习惯了传统教育方式的教师,在这方面的综合素质则普遍不高。

二、解决对策

1.加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宣传力度

只有宣传工作做到位, 才能够让学校和家长以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加以认同和支持。 因此,要与家长做好解释工作, 让家长们意识到实践能力对孩子综合能力提高的帮助。 同时,还要对各小学加以严格监督和控制,确保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保质保量的开设,通过学校活动的开展,边学习、边摸索,让学生和教师共同进步。

2.建立健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制度

每个小学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以校长为核心指导员,以各级教师骨干为各层实施领导者,层层培训,集中全校教师的力量和智慧。 根据教师对综合实践活动的理解程度、指导学生的能力、态度等对教师进行奖励。 不仅提高了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效率,也团结了全校教师,达到和谐统一的教学氛围。

13.西沟小学学雷锋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三

活动实施方案

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倡导和树立“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在我校掀起新一轮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热潮,在第55个“雷锋日”到来之际,决定在我校开展以“弘扬志愿精神、倡树文明新风、建设和谐校园”为主题的学雷锋活动,现将有关事宜安排如下:

一、活动时间 2018年3月3日

二、活动主题

弘扬志愿精神、倡树文明新风、建设和谐校园

三、参加人员

全体教师

学生

四、活动内容

1.开展“雷锋日”主题活动。一是发一次倡议。组织学生代表在国旗下演讲发出倡议,启动学雷锋活动;二是出一期黑板报。在3月3日前出一期“我与雷锋精神同行”主题黑板报;三是开一次主题班会。组织学生召开“重温雷锋故事”主题班会;四是做一件好事。号召学生帮扶困难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传承和践行雷锋精神。

2.开展环境整治志愿服务活动。组织广大师生开展卫生大扫除、捡拾垃圾等形式多样的环保行动。开展美化校园,开展校园大清洁等活动;倡导节能环保,绿色生活理念,开展校园旧物回收等活动,实现旧物循环利用。

3.开展关爱关心活动。开展“用爱心与亲情陪伴我们身边需要关怀的人”的相关活动,为留守儿童提供学习辅导、生活照顾、心理疏导等服务。

4.开展传唱一批学习雷锋主题红歌活动。在3月组织学生传唱《学习雷锋好榜样》、《接过雷锋的枪》等主题歌曲。特别在3月3日当天,要在校园反复播放这些歌曲,并组织学生集体传唱。

五、活动要求

1.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各班主任要高度重视本次活动,把此次活动作为加强学生思想教育的重要契机,确保活动全面落实到位。

2.加强宣传,营造浓厚舆论氛围。要加大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宣传展板、微信、微博等媒介,大力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宣传。

西沟小学

2018年3月1日

3月3日学校召开“学雷锋”活动启动会

3月6日国旗下讲话

14.中心学校学雷锋活动年实施方案 篇十四

“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实施方案

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50周年,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和学校的具体情况,经研究决定,把今年作为全校的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年。在这一年里,组织广大师生集中开展学雷锋活动,以实际行动来弘扬雷锋精神,参与志愿服务,坚持“从我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树立为人民服务的思想,进一步弘扬雷锋精神,倡导社会文明新风,倡导“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文明意识,不断丰富和发展新时期学雷锋活动的内涵和形式。结合我校实际,特制定我校“学雷锋、见行动”活动实施方案。

一、活动宗旨

学习雷锋精神,把握精神实质,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并使雷锋精神赋予时代内涵。

二、活动目的通过开展各种形式的学习和实践活动,宣传雷锋同志的光辉事迹,正确认识雷锋精神的实质,并以此为契机,强化学生的传统美德和公民道德意识,规范学生行为,提高学生素质,从而推动我校德育工作向纵深发展。

三、活动主题

弘扬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

四、活动口号

学雷锋、见行动

五、活动安排1、3月5日,全校开展学雷锋活动月启动仪式。全校师生进行

签名活动,向全校师生发出向雷锋同志学习倡议。

2、利用班队、团队课,讲讲雷锋的故事、背背雷锋的名言、读

读雷锋的日记,论论雷锋的精神。形式要多样(讨论会、辩论会、故事会、演讲会、学生论坛等)。通过班队活动、队课的学习,让学生充分了解雷锋精神的含义,紧紧围绕如下四个方面来进行:

(1)、要学习雷锋爱憎分明的政治立场,引导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加强孝敬父母、尊敬长辈以及爱身边的人的教育。

(2)、要学习雷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生观,无私奉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与价值观,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人做一件好事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做好事。”我们要学习雷锋“火车行千里,好事一火车”那样时时处处做好事。

(3)、要学习雷锋的严于律己、孜孜以学的自我修养原则,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方法和努力创新、大胆实践的精神,培养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

(4)、要学习雷锋的“四个对待”,即对待同志要像春天般的温暖;对待工作要像夏天般的火热;对待个人主义要像秋风扫落叶一样;对待敌人要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

3、参加“学雷锋、进村组、创和谐”志愿服务日活动,组建学校志愿者服务队,并各班成立志愿者服务小分队,让学生走进村庄,服务村民。

4、各班以班级、少先队中小队为单位组织立足校园做好人好事,净化、美化校园,在校园内开展清扫卫生死角、清洁墙壁、保持校园清洁卫生等美化校园活动。

5、各班开展“手拉手”扶困帮学活动。各班组织学习互助小组,共同克服学习上的困难,提高学习成绩。

6、结合“三八”国际妇女节,延伸“感恩教育”,从我做起,从小事做起,从关爱身边的亲人做起,帮助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

7、学校组织刊出“学雷锋”板报,各班、少先队出一期“弘扬

雷锋精神,倡导时代新风”的主题黑板报。要求:板报主题要鲜明,内容要切合班里的实际,大力宣传班中的好人好事,找出最有代表性、最有意义的好人好事来做典型。

8、利用学校各种宣传媒体,开展“雷锋精神伴我成长”主题宣传,大力宣传身边的好人好事。

9、各班建立“学雷锋好人好事”档案,把学雷锋同学习现实中的先进人物相结合,引导同学们将学雷锋精神长期深入地延续下去。各班、少先队中队将“开展学雷锋活动情况汇报书”(含活动图片),“学雷锋标兵”名单每月上交一次,并通过多种渠道宣传这些同学事迹。

六、活动要求

1、全校在学雷锋活动年中积极行动起来,学习雷锋精神,开展各种学雷锋活动。

2、同学们要严格遵守《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和《中小学生守则》的要求,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争取向粗鲁告别,向陋习告别,向坏事告别;力争把文明带进校园,把微笑带给同学,把孝敬带给家长,把谦让带给他人;坚持岗位学雷锋,发扬雷锋同志的“钉子”精神,在学习上要“钻”,在时间上要“挤”。

3、学雷锋活动目的是要倡导社会新风,推进社会和谐发展。全校师生要提高认识,统一思想,真正领会雷锋精神,把学雷锋活动逐步推向高潮,深入开展志愿者学雷锋活动。

4、活动中要注意安全、注重形象,形成声势。各年级、班级的活动情况应及时做好记录,汇总上报。

5、在学习、纪律、卫生文明礼貌等方面以“五要”、“五不要”为行动标准,“四个不随便”为监督评比。立足实际学雷锋,发扬钉子精神、艰苦朴素作风和助人为乐传统。

(1)、见到杂物弯弯腰,节制零食不乱抛——要“善小为之”,不要“小善不为”。

(2)、遵规守纪理应当,诚信朴实生之道——要“严以律己”,不要“自由散漫”。

(3)、文明礼节很重要,不拘小节必自扰——要“善待他人”,不要“作践自己”。

(4)、勤奋学习善思考,消极懈怠是徒劳——要“学而善思”,不要“思而不学”。

(5)、环境优雅育我校,我自是风景一道——要“善待环境”,不要“轻狂喧哗”。

四个不随便:不随便乱画、不随便进他人教室,不随便拿他人物品,不随便乱扔垃圾。

七、学习雷锋内容

1、营造学雷锋氛围

(1)、课间音乐播放学雷锋歌曲,红色经典歌曲。

(2)、书写学雷锋标语,在学校、班级张贴宣传画、雷锋事迹等,让每位学生了解雷锋。

(3)、每周升旗仪式、各种集会上都要宣传雷锋精神,学习雷锋精神。

2、了解雷锋

学唱雷锋歌曲、读雷锋故事、摘抄雷锋日记、续写雷锋日记。学校全天候开放图书室,方便学生随时阅读。

3、学雷锋见行动

(1)、将爱心献给社会,全校师生为社会服务

每周安排不同程度的劳动任务。

(2)、将爱心献给妈妈

以“三八妇女节”、“教师节”、“重阳节”等节日为教育契机,为妈妈、老师等写一封信、做一张贺卡、干一件力所能及的事。

(3)、将爱心献给地球

以“植树节”为教育契机,写一条环保标语、植一棵树等。

(4)、将爱心献给他人

开展“爱心连接你、我、他活动”。开展资助孤寡老人、残疾人、困难人群的活动,为他们送上一片温暖。

(5)、将爱心献给自己

(1)像雷锋一样珍惜时间

(2)像雷锋一样勤奋学习

(3)像雷锋一样勤俭节约

学雷锋活动通过学校统一组织安排与班级自主组织开展相结合,年底学校对各班学雷锋情况及先进个人进行综合表彰。

15.兴平小学校学雷锋实践活动实施方案 篇十五

摘 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是教育体制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在教育教学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综合性的教育实践活动是践行我国课程改革的一种课程形态,该种教学模式在小学课堂上的实施,是教育改革发展向着发展学生个性方向的一大步跨进,具有鲜明的教育意义。基于此,本文就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实施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其在小学教学中落实的对策。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对策

教育体制改革与发展,逐渐从理论教学转向实践教学,该种教学模式在课堂上的实施,是教育改革中的重点内容。开展综合性实践课程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打破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以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但是该种教学模式在实际的教学中存在很多问题,下文将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一些针对性的策略。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中所面临的困难

1.家长方面的思想束缚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在实际实施中存在着很多问题,最为主要的是传统教学思想在教育教学中根深蒂固。在学校进行教学活动实施环节中,家长是活动难开展中的重点阻碍对象。传统小学教学思想在家长心中地位比较重,很多家长不能接受以实践活动的教学形式来取代传统课堂教学模式。另一方面的原因就是家长对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内容不了解,才会对实践教学产生反感。而实际上综合实践活动则是一门帮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的课程,学生能够从真实的实践活动中实现对知识的灵活运用。

2.综合实践活动课程资源单一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与传统的课程教学存在着较大的差异,首先从教学时间与空间上都与课堂教学不同。其教学模式比较松散且无固定形式,教学内容比较灵活。综合实践教学活动需要来源于教材,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制定与学生发展特性一致的教学计划。但是在实际的综合实践活动实施中,目前大部分学校不能实现与社会教学的紧密联系,综合实践教学资源单一。

3.教师综合素质欠缺

综合实践活动实施比较困难的另外一个内因,就是教师的综合素质问题。由于综合实践活动形式比较新颖,活动内容比较多,实践空间比较广泛。而基于这样的学习环境,学生在实践中自主性以及自由性比较大,由于小学生天性爱动,在学习活动中比较兴奋,无形中为教师的教学管理施加难度。因此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组织能力、领导能力以及实践活动引导能力,但是事实上,小学教师在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中,并没有表现出较好的综合素质。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的对策

1.开发具有特色的教学活动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实现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提升学生在综合实践中的能力,需要学校活动设计中开展特色的教学活动。只有学生在实际活动中积极参与,才能够领悟到学习与生活的真实联系。下文以开展玉米收割竞赛教学活动为例,进行特殊教学活动设计。小学生在家中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在学校中也是被教师保护,教学形式比较单一,学生不能体会到生活的真实。开展特色的综合性实践活动,能够需要对学生的发展特点进行实际调查,并对学校外的活动环境进行调查与了解。活动设计需要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活动开展形式力求新颖,以学生安全为第一,为学生量身定做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通过在郊区开展分组玉米收割活动,以寓教于乐的方式,带领学生接触大自然,体会大自然的神奇。让学生明白劳动的辛苦以及劳动最光荣,并学会感恩自然,学会节约粮食。以小组形式鼓励学生团结勇敢,并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活动实施】:首先在保证学生安全基础上,教师强调玉米收割的技术要点,带领30名学生在农田中进行玉米收割。将学生平均分成5组,每6人一组,以玉米数量和收割时间为小组考评标准,开展竞赛。

【活动评价】:在竞赛中,学生都非常积极参与,在玉米收割中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技术要领,一边计时,一边帮助同组同学,在過程中能够互相鼓励,互相帮助。

2.转念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活动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难以实施,无论从教学思想上以及教育资源上都存在着一定的欠缺。要想促综合实践活动有效实行,首先需要不断转变教育着的观念,将小学教育视野放在教育改革的长远战略目标中。课外综合活动的实施并不是完全将传统教学模式取代,而是教育形式的一种延伸,能够良好顺应教育发展形势,注重教育教学中的以人为本,发展学生,培养学生。综合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在形式上是相互分离的两个组成部分,但是综合实践活动却是课堂教育的真实演练。如果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很少有机会接触到农业劳动,也很少有机会与大团体进行合作。如果没有综合实践活动,学生捕捉不到爬山虎生长的瞬间,也不能集体有针对性的观察到荷花的美丽,这些动态的画面与灵感都来自于综合实践活动,而不是用文字描述出来的画面。学生能够从实际出发,通过在活动中的亲自动手实践、亲身参与、设计等过程,将课堂中的知识进行迁移与运用,在实际生活中不断发现新的知识,并掌握新的技能。因此说,学校以及家长需要积极转变综合实践活动实施的观念,支持教育教学的改革。另外,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在实际实施中还需要不断的创新,以学生发展为创新的动力,鼓励学生参与课程设计,征集学生意见,丰富综合活动内容。

三、结论

小学教学是教育教学的关键阶段,在小学教学中引入综合实践教学,不仅能够顺应教育发展趋势,还能够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在本文中针对综合实践教学活动课程实施的现状,提出促进教育改革的对策。小学教育教学是培养学生认识生活以及在生活实践中学习知识的重要环节,综合实践教学能够有效弥补书本教学的空洞性,以丰富的实践还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

参考文献:

[1]许伟光.农村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9.

[2]苏洁梅.广西崇左市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研究[D].西南大学,2008.

[3]姜超.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实施情况的调查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10.

上一篇:生活伤感的个性心情签名下一篇:民主党派基层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