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错知识点整理(共7篇)
1.易错知识点整理 篇一
“信心
来自于实力,实力来自于勤奋”
九年级易考易错知识点
一单元认识国情 了解制度
1、我国基本国情、总依据(即最大实际)是: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时间:100年1956—21世纪中叶。)
2、我国现阶段的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
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这个矛盾贯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整个过程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3、面对主要矛盾,国家的根本任务: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
4、我国解决一切问题的根本措施、手段、方法(民生问题根本
途径)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社会生产力。
5、我国中心工作、首要任务:经济建设
6、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取得一切成绩和进步的根本原因,归结
起来就是: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7、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
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即“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
8、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
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
9、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
10、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
力源泉;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
1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依据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总
布局是五位一体(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总任务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1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
1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就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
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以及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等基本政治制度;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等
14、公有制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
15、国有经济是引导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力量。集体经济
直接体现共同富裕的原则,是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16、公有制经济的地位:在我国经济中站主体地位,是社会主
义经济制度的基础。
17、国家对公有制经济的态度: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
18、非公有制经济包括:个体经济、私营经济、外商及港澳台
投资经济等。
19、非公有制经济的地位:个体、私营等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20、国家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态度: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
经济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21、基本经济制度:坚持和完善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
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经济制度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社会主义性质决定。)
22、分配制度: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制度。(经济制度决定分配制度)
23、在我国,国家的一切权利属于人民,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24、我国最高的权力机关: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25、我国最高的行政机关:国务院
26、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各级人民代表大会
27、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主要职权:立法权(制定和修改法
律)、决定权(决定重大事项)、任免权(人事任免)、监督权(审议通过政府工作报告)
28、我国新型的民族关系: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新型民
族关系。
29、处理民族关系的原则:平等、团结、共同繁荣。30、维护民族团结要“三个尊重”:尊重语言文字、风俗习
惯、宗教信仰。
31、台湾(统一)问题: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是海内外中华
儿女的共同心愿;符合中华民族的根本利益;是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必然。
32、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最佳方式:和平统一,一国两
制(提示:但决不承诺放弃武力)。
33、实现两岸统一的前提、原则和政治基础:一个中国原则
二单元共同富裕 社会和谐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四个尊重方针: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
造。
3、社会主义的最终目标: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
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共同富裕
5、共同富裕不是同时、同步、同等富裕
6、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途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
生产力。
7、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鲜明特点: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
作主、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8、中国共产党的地位: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9、党的性质:中国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
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
10、党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11、党的执政理念: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12、党的执政方式: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
13、党的先进性(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
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始终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14、坚持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沿着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根本保证。
15、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核心。
16、依法治国是当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7、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
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重要保证)
18、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工作宗旨和行为准则:对人民负责,努力为人民服务。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19、公民行使监督权的内容:批评权、建议权、检举权、申诉权、控告权。
20、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
21、公平正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
22、保障与改善民生是加强社会建设的重点。
23、改善民生的五个重要方面:做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
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
第三单元以人为本科学发展
1、科学发展观提出的背景:为解决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等问
题的困扰。
2、科学发展观的内容: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
发展观。
3、科学发展观的内涵:第一要义—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核心—
以人为本;基本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统筹兼顾。
4、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关键是落实科技创新和教育创新。
6、走可续发展道路,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7、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可持续发展,要坚持节约资源和
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
8、战略:可持续发展战略、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西
部大开发战略。
9、国策:计划生育、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对外开放的基本国
策。
第四单元 中华文化 传承创新
1、先进文化: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
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
2、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主精神和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3、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内涵: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
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4、民族精神的内容: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
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5、时代精神的内容: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以人为
本、依法办事、面向世界。
6、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时实现全面建
成小康社会;新中国成立100周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也即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7、艰苦奋斗精神:为实现既定的目标,不畏困苦,坚持不懈的奋斗。它是一种积极、健康的生活态度和一种从高的精神境界。
8、艰苦奋斗集中表现为:创业精神。
9、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包括思想道德建设和教育科学文化事
业建设。
10、思想道德建设的核心:为人民服务。
1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
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培养“四有”公民(有理想、有道德、有纪律、有文化的公民)
八年级下册易考易错知识点
第五单元
重庆市中山外国语学校
1、宪法规定的是公民的基本权利和基本义务
2、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3、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一切团体、组织和全体公民的最高行为准则。
4、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居于首要地位。
5、宪法规定国家生活的根本问题
6、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7、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
8、宪法是普通法律制定的基础和依据
第六单元
1、人身自由是一切行动和生活的前提条件,是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人身权利的重要内容。
2、生命权是公民行使其他权利的前提,是每个人最高的人身权
利。
3、生命健康权是最根本的、首要的人身权
4、侵犯人身自由权的行为:非法拘禁、逮捕公民、非法搜身。
5、我国法律保护公民的人格尊严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
权、姓名权、隐私权),禁止以非法方式侵犯公民的人格尊严权。
第七单元
1、受教育权既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又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
务。
2、义务教育的显著特征:公益性
3、财产所有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捐
赠)。
4、财产继承方式:法定继承(按继承顺序继承)和遗嘱继承(法定继承人,不受继承顺序限制)。
5、继承人范围:第一顺序:配偶、子女、父母
第二顺序: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6、消费者享有的权益:安全保障权、知悉真情权、自主选择
权、公平交易权、依法求偿权、维护尊严权、(能区分每一种侵权行为)
7、消费权受到侵害时维权途径:(1)与经营者协商和解(2)
请求消费者协会调解(3)向有关行政部门申诉(4)提请仲裁机构仲裁(5)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8、其他权利,维权“三步曲”:(1)与侵权人协商(2)请相
关部门调解(3)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材料分析中经常用到的观点:
1、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4、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5、贯彻落实以人为本为核心的科学发展观
6、践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7、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兴旺发达不
竭的动力
8、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9、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
10、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11、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祝2014级全体同学中考取得优异成绩—初三政治组
内部资料,请勿外传
2.易错知识点整理 篇二
井田制是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度, 制度规定土地归国王所有, 因此这里的“国有”不能理解为公有, 井田制实质是一种土地私有制, 但它与封建土地私有制不同, 井田制下的土地归国王一人所有, 而后者可为封建国家、一般地主、农民所有。
例1“溥天之下, 莫非王土”这是对我国古代奴隶社会土地所有制——井田制的形象描述, 以下表述正确的是:
(1) 奴隶社会实行土地国有制。
(2) 井田制实质上是一种私有制。
(3) 井田制是生产力水平低下的产物。
(4) 随着井田制结束, 分封制也消失了。
解析:此题主要考查对史实的深入理解能力, 从材料中的“莫非王土”可以选出 (1) (2) ;井田制下的耕作方式是奴隶集体劳动, 因此 (3) 正确;井田制在春秋末年就瓦解了, 但汉朝初期还实行分封制, (4) 错误。故选A
二、郡县制是否始于秦朝
秦王赢政为巩固统一, 采取的措施之一便是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度, 这就容易被误以为“郡县制”是秦统一后创立的地方行政制度, 其实并非如此, 秦国蜀守李冰修筑了都江堰, 这反映了战国时期郡县制已经出现, 只不过秦统一全国后, 这项制度在全国范围内推行。
例2秦朝李斯推行郡县制的主张被称为“千古创论”, 郡县制
A.始于秦朝B.终于汉初分封王国C.利于加强中央集权D只在秦朝推行
解析:郡县制始于战国, 并为以后历代王朝所沿袭, 因此可判断A、B、D说法错误, 郡县制是中央在地方设立的行政制度, 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故选C。
三、儒家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是否相同
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春秋末期人, 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 而到战国时期, 封建制度逐渐确立, 地主阶级成为统治阶级, 所以儒家学派代表地主阶级利益, 因此儒家学派代表的阶级利益不同。
例3孔子主张社会和谐, 墨子主张“兼爱”“非攻”, 孟子主张“政在得民”, 这些主张产生的共同社会背景是
A.社会动荡, 矛盾尖锐B.百家争鸣趋于合流
C.奴隶制度全面崩溃D.封建制度逐渐发展
解析: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 墨子、孟子生活在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局面出现在战国时, 因此从时间上可判断B、C、D都不是三者共同的社会背景。从三者的主张可以判断社会的和谐稳定是他们共同的愿望, 因此A正确。
四、隋唐时各少数民族与中央王朝的关系是否都一样
隋唐王朝采取多种形式、行之有效的措施, 密切与少数民族地区的联系, 但各少数民族地区不一定都属隋唐王朝管辖, 比如当时西藏地区就不在唐朝版图之内, 唐与吐蕃交往是属于古代不同民族政权之间的往来。西藏地区在元代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例4下列有关唐蕃关系的叙述, 正确的是
(1) 唐太宗时, 文成公主入藏。
(2) 唐朝对吐蕃地区行使了有效的管辖。
(3) 8世纪初, 唐朝将金城公主嫁给尺带珠丹并册封为都督。
(4) 9世纪, 吐蕃与唐会盟。
解析:选项 (1) (3) (4) 主要考查对史实的记忆是否准确, (1) (4) 符合史实;唐并没有册封尺代珠丹, (3) 不正确, 唐对吐蕃也没有实现有效的管辖, (2) 不正确, 故选C。
五、唐朝通用货币——开元通宝是否是唐玄宗时铸造
开元通宝是唐朝通用的货币, 因唐玄宗前期的年号是开元, 容易认为“开元通宝”是玄宗时铸造, 其实不然, 它是唐高祖李渊下令铸造的, 意思是“开辟新纪元”。
例5下列关于唐朝商业发展的表述, 不准确的是
A.唐朝初期, 出现了专营货币存放和借贷的柜坊。
B.唐玄宗年间发行的“开元通宝‘, 成为当时普遍流通的货币。
C.政府允许外商在境内自由贸易, 胡商遍布各大城市。
D.唐朝后期, 扬州成为全国最重要的工商业城市。
解析:唐朝商业、城市繁荣, A、C、D均符合史实;“开元通宝”是唐高祖发行的, 不是玄宗。故选B
六、废除丞相制度是否标志着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已解决
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伴随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始终, 相权在这里是一种抽象的权力, 并不特指丞相的权力, 所以明太祖虽废除了丞相制度, 但并不能从根本上防止其他一切威胁皇权的权力, 比如宦官专权等。
例6从明朝废丞相到清初增设军机处的变化说明
A.皇权专制日益得到强化。
B.皇权与相权的矛盾日益加剧。
C.相权重新得到恢复。
D.皇权与相权的矛盾得以调和。
3.《哲学常识》易错知识点解析 篇三
解析:人受到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对客观事物的反映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反映。
2.错误:意识能够对客观事物起促进作用。
解析:意识对客观事物的作用有促进的,也有阻碍的。
正确: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3.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就是指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起直接的推动作用。
解析:意识本身不能改变客观事物,它只有通过人的实践活动才能影响客观事物的变化,而且客观事物的变化也是多方面的。
正确:意识的反作用是指,在实践活动中意识总是指挥着人们用一种物质的东西去作用于另一种物质的东西,从而引起物质具体形态的变化。
4.错误: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为能促进事物的发展。
解析:意识的能动作用表现在三个方面:①认识事物的现象及其本质规律。②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③认识、改造世界过程中所具有的向上的精神状态。其中,利用规律、改变条件、改造世界是指意识的反作用。
正确:意识的能动作用对事物的发展有促进作用,也有阻碍作用,促进事物发展只是意识能动作用的突出表现。
5.错误: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解析:物质的属性有很多,客观实在性、运动性、联系性、多样性、矛盾性、可知性,等等,其中与意识相比,物质的独有属性是客观实在性,运动性是物质产生其他属性的根本。
正确:客观实在性是物质的唯一特性。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属性。
6.错误:正确的意识是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
解析:我们想问题、办事情要成功,需具备的条件包括两个方面:①客观条件;②主观条件。其中客观条件最为根本。
正确:我们想问题、办事情的出发点是一切从实际出发。
7.错误: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客观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解析:主观必须伴随客观现实的变化而变化,而不是让客观符合主观。
正确:要正确认识和改造世界,就必须实现主观与客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8.错误:新出现的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解析:判定新旧事物的标准不是事物的表面形式,而是看其真实本质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新出现的事物不一定就是新事物,不是新事物就没有远大的前途和强大生命力。
正确:新事物必定战胜旧事物。
9.错误:世界上任何事物都是相互联系的。
解析:世界上任何事物的联系都是具体的、有条件的。承认联系的条件性是在辩证法中坚持唯物主义。
正确:整个世界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任何一个事物都是普遍联系之网上的一个成分、一个环节、一个部分,任何一个事物都是和其周围的事物有条件地联系着的。
10.错误:整体就是指由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
解析:用整体的观点看事物不仅要求我们在空间上把事物看作由要素构成的有机整体和构成有机整体的要素;同时还要求在时间上把事物看作发展中的由各个阶段有机构成的全过程和发展过程中的某一阶段。
正确:整体是指事物的各个要素相互联系构成的有机整体和事物的各个阶段相互联系构成的全过程。
11.错误:整体功能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解析:整体功能的大小取决于构成整体的各个部分间的构成机制,这种机制有三种结果:①整体具有局部没有的新功能;②整体功能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③整体功能小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正确:整体功能不一定总是大于各个部分功能之和。
12.错误: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变化就是发展。
解析:一切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但事物的变化是曲折的,有前进的,也有落后的;有向上的,也有下降的。而且事物的复杂变化中有一种趋势是发展。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代替旧事物。
正确:一切事物都是不断变化的,但变化不一定是发展。
13.错误:规律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是永恒不变的。
解析:规律本身是客观的,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改造和消灭,但规律本身发生作用的具体形式和条件是不断变化的。
正确:规律的内容是客观的、永恒的、不变的,不能被改造、创造和消灭,但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是不断变化的,而且事物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其规律也是不同的。
14.错误:人的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两者是不可分割的。
解析:在人的实践过程中,人的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是不可分割的;但在人类出现以前,自然规律就自然地存在了。
正确: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始终受客观规律的制约,但客观规律可以离开主观能动性而自然存在。
15.错误:只要发挥了人的主观能动性,就能认识和利用规律。
解析:人们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既需要客观条件,又需要主观条件。
正确: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人们可以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16.错误:感性认识的总和就是理性认识。
解析:理性认识不是感性认识混乱的叠加。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是一个在实践的基础上人脑对感性认识进行加工整理、分析和综合的辩证升华的过程。
正确:感性认识是理性认识的基础。
17.错误: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是认识的目的。
解析:人类活动的目的是获得一定的对人类有价值的成果。这种成果只能在实践中得到。
正确:获得正确的理性认识的目的是为了指导实践。
18.错误:理性认识来源于感性认识。
解析:人类的认识从根本上来说都来源于人类的实践活动。
正确: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都来源于人的实践活动。
19.错误: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解析:从对事物的反映程度上来讲,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从性质上来讲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
正确:理性认识是对事物的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20.错误:事物的本质是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稳定不变的。
解析: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是不断深化、扩展和向前推移的。
正确:任何事物都是变化、发展的,事物的本质是相对稳定的东西,人们对事物本质的正确认识也会随着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21.错误:现象是本质的表面,本质是现象的总和。
解析: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是多变的,易逝的;本质蕴藏在诸多的现象之中,是现象存在的依据;现象和本质之间的关系是自然辩证的,而不是机械的累加。
正确:现象是本质的外在表现,本质是现象的内在根据。
22.错误:矛盾就是对立的双方相互排斥、相互斗争。
解析:矛盾是一种关系,包含相互渗透的斗争和统一两个方面,而不仅仅只是相互排斥、相互斗争这一个方面。
正确:矛盾是指事物自身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
23.错误:主要矛盾就是急需解决的矛盾。
解析: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主要矛盾的这种性质是由其自身的客观作用决定的,而不是由人的主观需要决定的。
正确:主要矛盾是指在复杂事物发展过程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
24.错误:承认个人利益就是个人主义。
解析:个人主义主观上以自我利益为本位,行为上以损害他人利益为标志。正当的个人利益是指以社会利益为本位,在奉献中实现自我价值。
正确:承认正当的个人利益不是个人主义。
25.错误: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主要矛盾决定。
解析: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在事物内部取得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的矛盾方面决定。
正确:事物的性质主要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
26.错误:人生的真正价值就是多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
解析:从人们实现的结果的形态来看,人生的价值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
正确: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责任和奉献,这种价值既包括物质贡献,又包括精神贡献。
27.错误:实践是人们改造世界的一切活动。
解析:人们的一切活动包括两大类:①认识世界;②改造世界。改造世界包括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其中,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都是实践活动。
正确:实践是人们改造客观世界的一切活动。
28.错误:邓小平理论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标准。
解析:认识正确与否关键看认识是否符合客观事物的本来面目,能把主观认识带入客观世界的桥梁只有实践,而任何理论都是主观的。
正确:实践是检验认识正确与否的唯一标准。
29.错误:人生最重要的是对理想和事业的追求,没有金钱并不妨碍实现人生价值。
解析:人生价值的实现离不开自身的主观因素,也离不开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金钱是获得实现人生价值的物质条件的重要媒介。
正确:实现人生价值要树立崇高的理想,也要立足现实,从实际做起。
30.错误:任何事物都有自己的优点和缺点。
解析:用矛盾的观点看,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事物本身是客观存在的,无所谓缺点和优点。
正确:任何事物都包含既对立又统一的两个方面。
31.错误:外因推动事物的发展。
解析:事物的发展是事物的内外矛盾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是第一位的原因。
正确:事物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
32.错误:主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内因,次要矛盾是推动事物变化发展的外因。
解析:主次矛盾表明的是在复杂事物变化发展过程中其内部诸多矛盾所处地位和所起作用不平衡的状况;内外因表明的是引起事物运动变化的因素中该事物的内部矛盾和外部矛盾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
正确:内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主要矛盾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次要矛盾也是复杂事物内部矛盾的一种。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本原因。
33.错误:获得知识就要亲自参加实践。
解析:人类认识的根本来源是实践,个人获得知识的途径:①实践;②学习。
正确:对广大青少年来讲,获得知识主要靠学习,深化认识主要靠实践。
34.错误:把不同质的事物区别开来,是一切认识的起点和目的。
解析:把握矛盾的特殊性是我们正确认识事物、解决问题的关键。
正确:一切认识的起点是感性认识,一切认识的最终目的是实践。从认识发展的总趋势来说,认识是没有止境、没有终点的。
35.错误:矛盾分析的方法就是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解析:矛盾分析的方法包括:①一分为二的方法;②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③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
正确:矛盾分析的方法是指辩证地运用一分为二的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统一的方法去区分不同事物、认识事物本质、抓住解决问题的关键等。
36.错误:唯物辩证法就是辩证唯物主义。
解析:马克思主义在内容上包括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科学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哲学又称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传统上分为辩证的唯物论、唯物的辩证法、辩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和历史唯物主义四个部分。
4.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归纳 篇四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1
生活在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
1、国家的根本属性是主权属性。(×)
2、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公民当家作主,公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
3、社会主义民主是全民民主,具有全民性,不具有阶级性。(×)
4、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因此人民可以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5、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最基本的人权。(×)
6、在我国,所有公民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7、公民的权利是法定的、神圣的,是不能放弃的;公民的义务是法定的、庄严的,是可以不履行的。(×)
8、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指立法平等、守法平等、司法平等。(×)
9、在我国,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因此权利与义务是完全对等的。(×)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2
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
1、直接选举比间接选举更民主,差额选举比等额选举更优越。(×)
2、公民参与民主决策,具有决策权。(×)
3、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参与民主决策的前提和基础。(×)
4、村民自治章程或村规民约,是村民自治的基础,也是村民参与民主管理的主要途径。(×)
5、村委会和居委会是我国的基层政权机关。(×)
6、在基层自治中,村(居)委会是最高机构,决定村(社区)一切重大事务。(×)
7、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能保证人民群众直接行使国家权力,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
8、通过网络参与民主决策和民主监督,扩大了我国公民的民主权利。(×)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3
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
1、中国共产党、人大、人民政协、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2、政府公正司法,保障公民的民主决策权。(×)
3、管得越少的政府越是好政府(或管得越多的政府越是好政府)。(×)
4、我国政府是服务型政府,应该弱化政府管理职能。(×)
5、社会一切事务都由政府决定。(×)
6、政府是公共权力的所有者。(×)
7、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就是要满足人民的一切要求。(×)
8、在我国,政府与人民的关系就是政府为人民服务。(×)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4
我国政府受人民的监督
1、政府对人民负责,政府要依法执政。(×)
2、有效制约和监督权力的关键是发挥人民民主对权力的制约和监督作用。(×)
3、法制的完善意味着减轻了政府的责任。(×)
4、人民群众对政府的监督是最好、最有效的途径。(×)
5、政府是否依法行政是区别政府有无权威的标志。(×)
6、最大程度地放权就能提升政府的权威。(×)
7、政府的权威就是使人民服从政府。(×)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5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1、我国人民直接行使国家权力。(×)
2、人民代表大会的职权 = 人大代表的权利 = 公民的政治权利。(×)
3、人大与其他国家机关相互监督。(×)
4、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
5、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立法机关。(×)
6、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享有最高立法权、最高决定权、最高任免权、最高监督权。(×)
7、人民代表大会具有监督权,可以监督宪法和法律的实施,是我国的法律监督机关。(×)
8、人大代表由选民直接选举产生,可以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
9、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民主集中制为基石。(×)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6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1、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执政党,可以依法行使政府职能。(×)
2、中国共产党依法行政。(×)
3、人民政协是国家机关,行使国家职能。(×)
4、中国共产党与各民主党派是领导与被领导、监督与被监督的关系。(×)
5、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的政治联盟。(×)
6、在我国,中国共产党和民主党派联合执政。(×)
7、中共中央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
8、多党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遵守宪法和法律。(×)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7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宗教工作基本方针
1、我国各民族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实现了平等,因此各民族之间已不存在差异。(×)
2、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的前提和基础是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在少数民族居住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3、我国的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旗)的人民代表大会、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
4、国家和发达地区对少数民族地区发展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原因。(×)
5、新中国成立后,宗教的本质发生了根本变化。(×)
6、在我国目前,宗教主要起积极作用。(×)
7、我国实行宗教信仰自由政策,因此国家支持、提倡、鼓励人们信仰宗教。(×)
8、宗教不得干预政治,政治也不能干预宗教。(×)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8
走进国际社会
1、主权国家是国际社会的唯一成员。(×)
2、构成主权国家最重要的要素是政权。(×)
3、国家的主权是由国际社会赋予的。(×)
4、我国支持联合国的各项工作,参与联合国的一切活动。(×)
5、联合国大会是唯一有权采取行动维护国际和平与安全的机构。(×)
6、竞争、合作与冲突是国际关系的基本内容。(×)
7、国家力量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
8、任何国家进行对外活动都只是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9、国家之间之所以合作,是因为两国的根本利益是一致的。(×)
高中政治生活易错点整理9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国际恐怖主义是解决和平与发展问题的主要障碍。(×)
2、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3、世界的多极化趋势意味着当代世界已经实现了多极化。
4、各国在建立国际新秩序上的主张是一致的。(×)
5、国家性质和国家力量决定一国的外交政策。(×)
6、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增强,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着主导作用。(×)
7、独立自主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8、我国与其他国家建立的战略伙伴关系,实质是一种结盟关系。(×)
5.生物易错知识点 篇五
①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细胞核,故不能用其提取DNA,鸡等鸟类的红细胞中含有细胞核,可用鸡血细胞液进行DNA的提取。
②成熟的红细胞中无线粒体,核糖体等细胞器结构,故不能进行有氧呼吸,不能合成蛋白质。
2、蛙的红细胞增殖方式为无丝-,无纺锤体,染色体,但有DNA复制。
3、带杆、球、弧、螺旋的菌都是细菌,如大肠杆菌、葡萄球菌、霍乱弧菌、螺旋菌等,乳酸菌其实是乳酸杆菌,所以它们都是原核生物。
4、酵母菌、霉菌是菌,但为真菌类,属于真核生物。
5、XY是同源染色体、但大小、形状不一样。
6、一般的生化反应都需要酶的催化,可水的光解不需要酶,只是利用光能进行光解,这就是证明“并不是生物体内所有的反应都需要酶”的例子。
7、卵裂是一种特殊的有丝-,只-,不分开,也不生长,故-产生的是一个细胞团,每个细胞体积减小,DNA含量不变。
8、细胞分化一般不可逆,但是离体植物细胞很容易重新脱分化,然后再分化形成新的植株
9、高度分化的细胞一般不具备全能性,但卵细胞、花粉是个特例。
10、细胞的-次数一般都很有限,但癌细胞又是一个特例。
11、人体的酶一般需要接近中性环境,但胃液呈酸性,肠液、胰液偏弱碱性。
12、矿质元素一般都是灰分元素,但N例外。
13、双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无胚乳,但蓖麻例外;单子叶植物的种子一般有胚乳,但兰科植物例外。
14、植物一般都是自养型生物,但菟丝子等是典型的异养型植物。
动物一般都是需氧型生物,但蛔虫等是典型的厌氧型动物。
15、一般营养物质被消化后,吸收主要是进入血液,但是甘油与脂肪酸则被主要被吸收进入淋巴液中。
16、纤维素在人体中不能消化的,但是它能促进肠的蠕动,有利于防止结肠癌,也是人体也必需的营养物质了,所以也称为“第七营养物质”。
17、酵母菌的代谢类型为异养兼性厌氧型;红螺菌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厌氧型;猪笼草的代谢类型为兼性营养需氧型。
18、高等植物无氧呼吸的产物一般是酒精,但是某些高等植物的某些器官的无氧呼吸产物为乳酸,如:马铃薯的块茎、甜菜的块根、玉米的胚、胡箩卜的叶等。
20、体细胞的基因一般是成对存在的,但是,雄蜂和雄蚁只有卵细胞的染色体,进行孤雌生殖(有性生殖),植物中的香蕉是三倍体,进行营养生殖(无性生殖)。
21、分解者主要是营腐生生活的细菌、真菌及放线菌,此外还包括蚯蚓、蜣螂、屎壳郎等一些腐生动物。
22、生产者主要是光合作用的植物、蓝藻及光和细菌,此外还包括化能合成作用的细菌,如硝化细菌、铁细菌、硫细菌。
23、各级消费者摄入的能量,除其粪便的能量,才是其同化的能量。
24、高等植物无中心体,低等植物和高等动物有。
25、真核生物光合作用一般是在叶绿体中进行的,但蓝藻和光合细菌等原核生物的光合作用不需要叶绿体。
26、真核生物有氧呼吸一般是在线粒体中进行的,但硝化细菌、根瘤菌等原核生物的有氧呼吸主要是在细质中进行的。
27、果皮、种皮基因型及形状(颜色、味道)跟母本相同,但不是细胞质遗传。
28、 一般生物都有细胞结构,但是病毒(由蛋白质与一种核酸构成)、类病毒(只由核酸构成)及朊病毒(只有蛋白了)他们三类则没有细胞结构了。
29、有细胞结构和DNA病毒都以DNA为遗传物质,只有RNA病毒以RNA为遗传物质。
30、动物细胞诱导融合,与植物细胞诱导融合相比,除化学、物理方法,还特有“灭活的病毒”此生物的方法。
31、转移RNA与氨基酸的结合不在细胞器中进行,在细胞质基质中 。
32、化能自养型细菌能量来自无机物氧化的能量 。
33、临时装片放在显微镜下,按照低倍镜到高倍镜顺序观察 。
34、肾上腺素促进肝糖元转化成血糖,不能促进非糖物质转化 。
35、胰高血糖素促进肝糖元转化成血糖和非糖物质转化 。
36、细胞完成分化后,细胞的通透性改变 。
37、分泌蛋白合成越旺盛的细胞,其高尔基体膜成分更新速度越快 。
38、生物膜使细胞内多种反应分区进行,互不干扰 。
39、动物激素是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植物激素是植物体一定部位产生 。
40、细胞周期:连续-,具有-能力 。
具有细胞周期的细胞:植物根尖分生区、茎的形成层、
动物各种干细胞,皮肤生发层细胞
暂时失去-细胞的细胞:肝脏、肾脏、黄骨髓
41、解离(15%盐酸和95%酒精)使根尖细胞相互分离,便于观察。按压为了使组织细胞分散开 。
42、生物体细胞增殖(进行有丝-)过程中不会发生染色体自由组合 。
43、微生物培养基营养物质:碳源、氮源、水、无机盐 。
44、产生生长素的部位:胚芽鞘尖端、萌发的种子、根尖分生区、嫩叶、芽尖。
45、真(总)光合量表示:有机物生产量(制造量)、氧气产生量、CO2固定量 。
净光合(表观光合)量表示:有机物积累量、氧气释放量、CO2吸收量 。
呼吸作用强度表示:CO2释放量、氧气消耗量 。
46、新陈代谢主要发生在细胞内。
47、重组质粒导入体细胞时,加CaCl2使细胞壁通透性增强。
48、、B细胞、T细胞、效应T细胞,吞噬细胞,记忆细胞,抗体能识别抗原,效应B细胞(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
49、细胞形态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50、生态系统结构:成分和营养结构。
生态系统成分:生产者、消费者(不分初、次级)、分解者、非生物物质与能量
生态系统营养结构:食物链、食物网
51、叶绿体色素分布在基粒片层结构(类囊体薄膜)上。
52、动物细胞工程中最基础的是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53、ATP的形成不一定伴随着氧气的消耗(无氧呼吸、光反应、有氧呼吸第一步无氧气消耗)
54、病毒感染时,主要先通过体液免疫作用防止病毒通过血液循环而扩散,再通过细胞免疫彻底消灭病毒。
55、制备单克隆抗体的B细胞从脾脏中采集。
56、无性生殖过程中不可发生基因重组。
减数-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属于基因重组。
非同源染色体上染色体片段交换属于染色体变异之易位。
57、经花药离体培养后获得的植株为单倍体(不管有多少个染色体组)。
可用秋水仙素处理二倍体西瓜的萌发的种子或幼苗,获得四倍体西瓜
58、流入下一营养级的能量只有前一营养级生物体内同化能量的10%~20%
胞吞和胞吐不需要载体,但消耗ATP。
59、无机型污染:N、P、K多,藻类多,水体富营养化,水发绿 。
有机型污染:有机物多,分解者多,有机物分解为H2S、NH3,水发臭、发黑。
60、同化作用是合成有机物,储存能量,不能说“消化吸收”就是同化作用
细胞衰老时细胞膜通透性改变,通透性还受温度等外界条件影响。
61、青霉素(抗生素)由霉菌产生,抑制细胞壁合成。
支原体(原核)无细胞壁,所以青霉素对支原体无效(抗生素对病毒无效,因为病毒无细胞壁)。
62、组织-不是激素; 有机磷农药抑制乙酰胆碱酶活性,乙酰胆碱不分解,肌肉持续收缩,美洲箭-与递质争夺受体,肌肉持续舒张。
63、体温升高由于(骨骼肌、细胞、内脏)产热大于散热。
64、核移植技术说明细胞核有全能性。
65、炎热时只通过神经调节维持体温恒定,增加散热,不减产热;人体寒冷时散热多于炎热时。
66、水被污染后一段时间各种生物数量恢复正常,说明水体有自动调节(自净化)能力。
67、质粒上有固氮基因、抗虫基因、抗药性基因、抗生素基因 。
68、可遗传变异有基因突变、基因重组、染色体变异。
69、全能性(与分化程度相反):受精卵>胚胎干细胞>各种干细胞>生殖细胞>体细胞
70、过敏反应产生的抗体主要分布在细胞表面,不在血浆和组织液中。
组织水肿原因:过敏反应、营养不良(蛋白质摄入不足)、组织细胞代谢旺盛、毛细淋巴管受阻,原因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过低,或组织液蛋白质含量过高。
71、DNA探针原理是DNA分子杂交,依据原则是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72、体温调节中枢在下丘脑(不能说下丘脑是体温调节的中枢)。
73、愈伤组织形成中,必须从培养基中获得水、无机盐、小分子有机物等营养物质。
74、等量脂肪和糖类彻底氧化分解,需氧量脂肪多,释放能量脂肪多。
75、厌氧型生物:破伤风杆菌、乳酸菌、寄生虫 蛔虫 芽孢杆菌。
脂质:脂肪、类脂、固醇 固醇: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
还原糖:葡萄糖、果糖、麦芽糖
76、物质鉴定:
还原糖:斐林试剂,砖红色沉淀,水浴加热(试剂同时加)
蛋白质:双缩脲试剂,紫色,(试剂先后加)
脂肪:苏丹Ⅲ,橘-(或苏丹Ⅳ,红色),用显微镜观察
DNA:二苯-,水浴加热,蓝色 -吡罗红能将RNA染红,-绿能将DNA染绿
77、细胞膜特点:流动性(结构)、选择透过性(功能)
自由扩散物质:CO2、O2、水、甘油、脂肪酸、酒精、苯
主动运输物质:离子(K+ 、Na+)、葡萄糖、氨基酸、核苷酸
78、叶绿体中色素在基粒上,酶在基质(暗反应)和基粒(光反应)上。
暗反应在叶绿体基质上进行,光反应在类囊体薄膜(基粒)上进行。
79、分泌蛋白:蛋白质类激素(胰岛素)、抗体、血浆蛋白、蛋白质类酶
80、原核生物没有成形细胞核,细胞壁由肽聚糖组成,细胞器只有核糖体
81、胰蛋白酶的最适PH为8.0~9.0 胃蛋白酶的最适PH为1.5~2.2
82、生物直接能源物质是ATP,根本能源物质是太阳能,主要供能物质是糖类,动物的储能物质是糖原(肝糖元、肌糖元)和脂肪,植物的储能物质是淀粉和脂肪 糖原和淀粉都是多糖。
6.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 篇六
1。首先必须搞清楚离子反应的规律和“离子共存”的条件。在中学化学中要求掌握的离子反应规律主要是离子间发生复分解反应和离子间发生氧化反应,以及在一定条件下一些微粒(离子、分子)可形成络合离子等。“离子共存”的条件是根据上述三个方面统筹考虑、比较、归纳整理而得出。
2。审题时应注意题中给出的附加条件
①酸性溶液(H+ )、碱性溶液(OH- )、加入铝粉后可放出气体的溶液、由水电离出的H+或OH-=1×10-10 mol/L的溶液等。
②有色离子MnO4- ,Fe3+ ,Fe2+,Cu2+ 。
③MnO4- 、NO3- 等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
④S2O32- 在酸性条件下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2O32- +2H+ =S↓+SO2↑+H2O 。
7.聚焦高考化学易错知识点(二) 篇七
错因分析缺乏空间想象能力,不能实现结构链到环到立体的思维转化;思维不全面导致同分异构中特殊形式没有考虑;醇与酚辨析不清,多官能团的结构与性质互推严谨性不足。
(1)含5个碳原子的有机物,每个分子中最多可形成4个C-C单键(×)若是环烷烃则能形成5个C-C单键。
(2)蛋白质、淀粉、纤维素、葡萄糖、油脂等都能在人体内水解并提供能量(×)纤维素在人体内不能水解。
(3)分子式为C4H6O2,它的同分异构体有很多,符合①含有碳碳双键②能水解③能发生银镜反应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3种。根据限定条件写出如下三种,第一种烯烃结构中有顺反异构,所以有四种异构体。
HCOOCHCHCH3HCOOCH2CHCH2HCOOCCH3CH2
(4)某高分子化合物R的结构简式为:CCH3COOCH2CH2OCOCHOHCH2CH2,可以通过加聚反应和缩聚反应生成R, 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均为小分子有机物,R的单体之一的分子式为C9H10O2,碱性条件下,1 mol R完全水解消耗NaOH的物质的量为2 mol(×)R完全水解后生成物为CH2CCH3COOH、HOCH2CH2OH、HOCOCHOHCH2,只有HOCH2CH2OH属于小分子, 1 个R中含有(n+m)mol个酯基,1 mol R水解需(n+m)mol的NaOH。
(5)已知COHROH自动脱水R—CHO中A的分子式为C4H8O3。现有A、B、C、D、E、F六种有机物有如下转化, 则有机物A结构可能有四种, 反应①属于氧化反应,有机物B、D的最简式相同(×) A和氢氧化钠反应的两种生成物可以转化,说明B和C中含有相同的碳原子数,且B含有醛基,所以A的结构简式为CH3COOCH(OH)CH3,则B是CH3CHO,C是CH3COONa,D是CH3COOH,E是CH3CH2OH,F是CH3COOCH2CH3。反应①是醛基的还原反应。
(6)图1表示在催化剂作用下将X和Y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物质Z,W是中间产物(R1、R2均为烃基)。反应①属于取代反应,1 mol W完全加成需要4 mol H2,X核磁共振氢谱有四个峰,X、Y、W、Z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W中含有1个苯环和1个羰基,苯酚中氢原子分为4类,X、Y、W、Z中含有酚羟基或酯基,都能与NaOH溶液反应。
图1易错点6化学实验模块
错因分析缺乏对实验装置变通性,无法形成有效迁移;不了解实验条件的控制方法、测量方法、记录方法、实验数据的处理方法。
图2(1)粗碘转入到干燥的高型烧杯中,烧杯口放一合适的支管蒸馏烧瓶,蒸馏烧瓶口配一单孔胶塞,插入一根长玻璃管至蒸馏烧瓶底部,蒸馏烧瓶内放入一些冰块,a、b为冷凝水进出口,其中b接水龙头进水(×)泠凝水的流动方向是下口进上口流出,表面是b为下口,实际a为下口(图2)。
(2) 实验事实,向盛有1 mL 0.1 mol·L-1 MgCl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1 mL 1 mol·L-1 NaO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滴加2滴0.1 mol·L-1 FeCl3溶液,静置,出现红褐色沉淀。原因分析,Mg2++2OH-Mg(OH)2↓;3Mg(OH)2(s)+2Fe3+(aq)2Fe(OH)3(s)+3Mg2+(aq) (×)从量上分析NaOH溶液与MgCl2反应后剩余,红褐色沉淀的生成不是沉淀转化,而是Fe3++3OH-Fe(OH)3↓。
(3)
有如下现象i.液面上方出现白雾;ii.稍后,出现浑浊,溶液变为黄绿色;iii.稍后,产生大量白色沉淀,黄绿色褪去。现象ii中溶液变为黄绿色的可能原因:随溶液酸性的增强,漂粉精的有效成分和Cl-发生反应。通过进一步实验确认了这种可能性,设计实验方案是向漂粉精溶液中逐滴加入硫酸,观察溶液是否变为黄绿色(√)溶液的酸性是产生现象的原因,条件控制为酸性,SO2被漂粉精氧化为硫酸,所以选用硫酸,若出现溶液变为黄绿色则假设成立。
(4)铁明矾[Al2Fe(SO4)4·24H2O]对3H2C2O4+Cr2O2-7+8H+6CO2↑+2Cr3++7H2O反应有催化作用,为了铁明矾中Fe2+起催化作用,可供选择的药品有K2SO4、FeSO4、K2SO4·Al2(SO4)3·24H2O、Al2(SO4)3等。(溶液中Cr2O2-7的浓度可用仪器测定),设计实验方案是相同条件下,等物质的量Al2(SO4)3代替原实验中的铁明矾,反应进行相同时间后,若溶液中c(Cr2O2-7)大于原实验中c(Cr2O2-7),则假设成立;若两溶液中的c(Cr2O2-7)相同,则假设不成立(√)实验控制变量,相同实验条件下,溶液中只相差Fe2+即可。也可以用等物质的量K2SO4·Al2(SO4)3·24H2O代替原实验中的铁明矾,进行对比实验。
易错点7化学用语使用技能模块
错因分析化学用语运用的程度,是衡量学生化学知识水平的重要标志,新信息给予型的化学方程式,及生产流程中反应转化方程式书写,因不能对新信息消化重组新的知识结构, 不能进行再认、推演等,思维受阻。
(1)图3装置进行醋酸亚铬的制备,醋酸亚铬(其中铬元素为二价)是红棕色晶体,不溶于水,在潮湿时,Cr2+极易被氧化成Cr3+。在A中放入1.47 g K2Cr2O7粉末、7.50 g 锌丝(过量),锥形瓶中放冷的醋酸钠溶液,在恒压滴液漏斗中放入35.00 mL 8.00 mol·L-1盐酸,夹紧弹簧夹1,打开弹簧夹2,滴入盐酸,待反应结束后,将A中的液体转移到锥形瓶中,可见锥形瓶内有红棕色晶体析出。装置A的溶液中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2-7+8Cl-+14H+2Cr2++4Cl2↑+7H2O(×)题干中Cr2+极易被氯气氧化成Cr3+,题中标注锌丝(过量),Zn的还原性强于盐酸,正确书写为Cr2O2-7+4Zn+14H+2Cr2++4Zn2++7H2O。
图3(2)“沉钴”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CoSO4+NH4HCO3CoCO3↓+NH4HSO4 (×)NH4HSO4的酸性相当于一元强酸,能与NH4HCO3继续反应,正确的书写是CoSO4+2NH4HCO3CoCO3↓+(NH4)2SO4+CO2↑+H2O。
(3)氯化钠电解法是一种可靠的工业生产ClO2方法。该法工艺原理如图4。其过程是将食盐水在特定条件下电解得到的氯酸钠(NaClO3)与盐酸反应生成ClO2。发生器中生成ClO2的化学方程式为5NaClO3+6HCl6ClO2↑+5NaCl+3H2O(×)只考虑NaClO3和HCl归中生成ClO2,没有结合原理图,二氧化氯发生器有氯气生成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
图4(4)某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有钴酸锂(LiCoO2)、导电剂乙炔黑和铝箔等。充电时,该锂离子电池负极发生的反应为6C+xLi++xe-LixC6。充放电过程中,发生LiCoO2与Li1-xCoO2之间的转化,放电时电池反应方程式Li1-xCoO2+LixC6LiCoO2+6C(√)充电时负极接阴极发生还原反应LixC6+xe-6C+xLi+,正极接阳极发生氧化反应Li1-xCoO2-xe-+xLi+LiCoO2两极叠加得总电极反应式。
易错点8化学计算技能模块
错因分析试题情景不明了,化学概念与原理模糊,数据对应错误;运算中有效数字规则不清,对数据位数取舍失准。
(1)汽车剧烈碰撞时,安全气囊中发生反应10NaN3+2KNO3→K2O+5Na2O+16N2↑。若氧化物比还原物多1.75 mol,则生成40.0 L N2(标准状况),有0.250 mol KNO3被氧化,被氧化的N原子的物质的量为3.75 mol(×)反应中NaN3中N元素化合价升高,被氧化,KNO3中N元素由+5价降低为0,反应中共转移10电子,氧化产物15 mol还原产物1 mol,氧化产物比还原产物多14 mol,
16N2↑~14 mol~2 mol KNO3被还原~
n11.75 mol
30 mol的N原子被氧化~转移10 mol电子
n2 n3
n1=2 mol生成标准状况下氮气的体积为44.8 L,n2=3.75 mol,n3=1.25 mol
(2)白磷中毒后可用CuSO4溶液解毒,解毒原理可用下列化学方程式表示:11P4+60CuSO4+96H2O20Cu3P+24H3PO4+60H2SO4,60 mol CuSO4能氧化白磷的物质的量是6 mol(×)错解60 CuSO4~24H3PO4~6P4,24H3PO4是白磷自身氧化还原反应产物,得失电子守恒60 mol CuSO4得到60 mol e-,60=n×4×(5-0)n=3 mol
图5(3)电化学降解NO-3的原理如图5所示若电解过程中转移了2 mol电子,则膜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差(Δm左-Δm右)为10.4 g(×)左侧电极反应为H2O电离的OH-放电:
4OH--4e-2H2O+O2↑
4 mol32 g
2 mol 16 g
转移2 mol电子,离子交换膜H+移向右侧,左侧电解液共减少:16 g+2 g=18 g
右侧电极反应:
2NO-3+6H2O+10e-N2↑+12OH-
10 mol28 g
2 mol 5.6 g
转移2 mol电子,右侧电解液共减少:5.6 g-2 g=3.6 g因此两侧电解液的质量变化为:18 g-3.6 g=14.4 g。
【易错知识点整理】推荐阅读:
高中政治易错易混淆知识点10-17
解析执业医师考试易错知识点06-18
高三政治经济生活易错知识点09-24
九年级政治易混易错知识点归类复习10-23
申论易错解析10-05
中考易错成语及解释08-07
高考易错成语200例09-09
必修2易错易混易考点07-06
高考易错读音练习题07-08
生活与哲学易错点总结0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