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2024-09-18

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通用9篇)

1.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一

地税局年度节能减排工作实施计划

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公共机构节能条例》和《XX省公共机构节能办法》,以及XX省人民政府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的一系列指示精神,结合我局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总体要求

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建设节约型社会要求,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以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为核心,从强化节能意识、完善节能措施、加强制度建设、强化典型示范着手,建立健全促进节能型机关建设的机制,努力在全省地税系统形成崇尚节俭、拒绝浪费的良好风尚,使全省地税系统所有人员资源节约的意识明显增强,资源浪费现象得到有效遏制,人人形成绿色文明消费的风气,务求使地税系统建设节能环保型机关取得明显效果,节能减排工作迈上新台阶。

二、主要目标

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XX省节能减排总体规划,结合我局节能减排的工作实际,到,各级地税机关要实现以下主要目标:以为基数,水、电、油料等能源消耗量分别降低10%以上,实现节电10%,节水15%,单位建筑能耗和人均能耗分别降低15%以上。全省地税系统以机关公用经费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现“零增长”。创建一批节能减排试点示范单位,建立节约资源制度、标准体系、投资管理体系和组织协调机制;建立起与机关节能减排要求相适应的量化管理体系和信息化管理平台。完成国家税务总局、省委、省政府和有关部门安排的节能减排工作任务。

三、工作重点

针对当前存在的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采取措施、狠抓落实,确保重点项目和重点领域节能减排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一)统一思想,加强领导。各级领导要高度重视,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广泛开展宣传动员,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节能意识和环保意识。要加强组织领导和监督检查,细化方案,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形成协调配合、运行顺畅的工作机制,确保节能减排工作落到实处,切实发挥地税机关在建设节约型社会中的表率作用。

(二)深入开展宣传教育,营造节能减排良好氛围。要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宣传政府机关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和长期性,增强税务干部的忧患意识、危机意识和历史责任感。广泛宣传国家关于节能减排的法律政策,宣传节能减排的好经验、好做法,普及节能知识,推广节能技术,带动更多的人加入到创建节约型社会的活动中来,努力营造浓厚的节约能源的社会氛围,促进资源高效利用。

(三)着力抓好重点项目,整体带动节能减排工作。积极采用节能新技术、新产品(设备)和新型墙体材料,建设节能、节水、节地、节材和利用新能源的低能耗绿色建筑。积极对既有建筑进行节能改造,进行围护结构改造,大力推广太阳能利用和绿色照明,加强中央空调、供冷和用电等耗能设施、设备的节能测试、诊断,有计划地实施节能、节水及环保改造,提高建筑物能源利用效率。加大机关资源节约工作的检查力度,定期检查机关工作人员空调、电灯、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等用电设备使用情况。对中央空调,信息中心机房等耗电量大又难控制的设备,根据XX气候特点,按照时间跨度分级计量管理,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建立健全节能节水巡查制度,每天按巡视路线检查设备、设施运行情况,杜绝跑、冒、滴、漏等浪费现象和不安全因素。严禁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标准,以节能改造的名义对既有建筑进行扩建、改建。

相关范文交通运管:市公路管理局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我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要求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整体安排和要求,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一、指导思想以“十七大”精神为指导,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突出抓好用水、用电、用气和办公耗材、办公经费、公务用车的节约等重点工作,引导机关干部职工…

人口计生: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节能减排工作实施方案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推进节约型社会建设,根据市节能减排工作会议要求和建设节约型机关的整体安排,现就做好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关节能减排工作制定本实施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推进节约型机关建设,突出抓好用水、用电、用气和办公耗材、办…

环境旅游: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分解方案

为落实《西双版纳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实现我州“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现将我州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分解如下:一、总体要求以科学发展观统领节能减排工作,坚持把节能减排工作作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调节经济运行的重要手段;坚持推进重点耗能企业技术进步与加强节能基础工作相结…

环境旅游:综合性节能减排工作方案

按照《中共XX省委XX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云发〔〕21号)要求,制定我州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一、目标任务和总体要求(一)目标任务。到“十一五”期末单位gdp能耗比“十五”期末下降12%,节能量8.23万吨标准煤;全州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

工作方案与实施方案:XX省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国发〔〕15号)精神,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确保实现“十一五”期间节能减排目标,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方案。一、进一步明确我省节能减排的主要目标和总体要求(一)主要目标。到…

(四)抓好全系统办公用品、设备节能。采用节能型、环保型电器和设备,减少耗能设备的待机时间,建设节能、节材和利用新能源的低耗能设备;推广照明节能,有计划的实施节能改造,提高设备的利用效率;严格执行空调温度控制标准,合理设置办公室空调温度,室内空调温度设置不低于26摄氏度;加强照明系统日常管理,做到人走灯灭,杜绝长明灯现象;加强办公设备节能管理,打印机、复印机等办公设备应尽量共享使用,不使用时即行关闭,减少待机能耗;在办公区推广使用节能开水器,节假日和非工作时间减少开水器的开启数量和时间;节约使用办公用品,推行无纸化办公,推广使用再生纸,减少一次性办公用品的使用;开展废旧电脑及各种办公用品耗材的回收利用,促进办公用品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五)加强车辆管理。严格单位车辆编制和购置审批,严禁超编制、超标准配备车辆,鼓励采购小排量、低油耗、低排放车辆,加强公务车辆的使用管理。各级地税机关要按照核定的编制数严格控制公务车辆数量,未经批准,不得擅自购买和配备公务用车;严格执行公务用车配备标准,优先使用国产自主品牌、经济环保、手档变速的汽车,除特殊需要外,原则上不配备越野车;严格公车使用批准和登记制度,合理安排出车任务和行驶路线,减少单车出驶台次,提高使用效率;实行公务用车节假日封存停驶制度,严禁公车私用,编制内的公务用车不得随意调换或改变用途,不准对外出租创收;实行定点维修、定点加油和定点保险制度,实行一车一卡加油和单车核算;定期考核车辆百公里油耗,逐月编制车辆油耗和运行费用支出报表,并通过一定形式进行公布。

(六)提高运行节能管理水平。各级地税机关或其委托的物业管理单位要设立专门的能源管理岗位,聘任具有节能专业知识的人员,负责能源管理工作。建立健全专职质检员制度,加强设备设施预防性维修和换季修理,确保大型耗能设备运行效能比处于最佳状态;加强能源消耗监测评估,实行即时监测,在对各能耗部位进行精确计量的基础上,通过统计核算进行科学管理。通过完善运行管理制度、优化系统运行、安设调节装置、规范用能行为等措施,提高运行节能管理水平,切实降低运行能耗,推动全省地税机关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2.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二

(一)

“十一五”时期, 我国第一次将能源消耗强度降低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作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约束性指标。五年来,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部署, 把节能减排作为调整经济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科学发展的重要抓手和突破口, 取得了显著成效。我们以能源消费年均6.6%的增速支撑了国民经济年均11.2%的增长。全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降低19.1%, 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分别下降14.29%和12.45%, 实现了《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确定的约束性目标, 扭转了“十五”后期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大幅上升的趋势, 为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有力促进了产业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 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作出了重要贡献。

“十二五”时期, 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加快和消费结构持续升级, 我国能源需求呈刚性增长, 以今年前5个月为例, 电力、钢铁、建材、化工四大高耗能产业耗煤约13.65亿吨, 占同期国内原煤总产量的90%以上。另一方面, 受国内资源保障能力和环境容量制约以及全球性能源安全和应对气候变化影响, 资源环境约束日趋强化。因此, “十二五”时期, 我国节能减排形势仍然十分严峻, 任务十分艰巨。

由于我国仍处于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阶段, 即“土木工程”阶段还没有结束。完成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历史任务, 需要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电力等高能耗、重污染行业的发展。也就是说, 结构调整对节能的贡献究竟是正是负, 现在还很难说;从管理的角度讲, “十一五”期间, 容易做的节能工作、能出台的政策, 大多数都已经做了、出台了, 也就是说, 看得见、摸得着、容易实施的项目已产生了节能效果, “十二五”必然要从管理中要节能效果, 这样, 难度相对要大得多。

与此同时, 我们还面临许多困难。首先难在地方政府和企业。因为, 对于地方政府来说, 通过节能减排的方式很难在短期内提高政绩。而对企业来讲, 节能减排也会对企业效益带来一定的压力, 这样, 一定程度影响了扎实做好节能减排工作的积极性。另一方面, 难在经济以及人口增长的双重压力。由于发展经济、人口增长都会增加能耗, 这无疑给节能减排增加了难度。尤其是当前, 我国节能减排工作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推进难度增大、激励约束机制不健全、基础工作薄弱、能力建设滞后、监管不力等问题。这种状况如不及时改变, 不但“十二五”节能减排目标难以实现, 还将严重影响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为此, 国务院制定了《“十二五”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 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真正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央的决策部署上来, 切实增强全局意识、危机意识和责任意识, 树立绿色、低碳发展理念, 进一步把节能减排作为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抓手, 作为检验经济是否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重要标准, 下更大决心, 用更大气力, 采取更加有力的政策措施,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 加快形成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模式, 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

(二)

《方案》内容十分丰富, 共十二个部分, 50条。其最大的特点在于, 突破了以前节能减排的行政规范性质, 实现了产业促进和行政指导相结合。

为确保实现《纲要》提出的约束性指标, 《方案》细化了《纲要》确定的节能减排目标。

在节能方面, 《方案》提出到2015年, 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 (按2005年价格计算) , 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 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 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在减排方面, 《方案》提出2015年, 全国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47.6万吨、2086.4万吨, 比2010年的2551.7万吨、2267.8万吨分别下降8%;全国氨氮和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分别控制在238.0万吨、2046.2万吨, 比2010年的264.4万吨、2273.6万吨分别下降10%。

从总体节能目标来看, “十二五”减排工作方案对万元GDP能耗的降幅要求比“十一五”有所下降。

从细分减排目标来看, 废水、废气领域实行总量控制的污染物从2个 (即化学需氧量、二氧化硫排放) 增加到4个 (新增氨氮总量、氮氧化物排放) ;此外, 要求城市污水处理率、工业固废综合利用率进一步提高, 分别提高10个百分点和3个百分点。

从指标对比来看, “十二五”期间对节能减排的重视程度较“十一五”有较大幅度的提升。

《方案》不仅将众多指标进行量化, 并将各地区的主要指标任务予以细化。从地区分布来看, 沿海经济发达地区 (山东、广东、江苏、上海等地) 其“十二五”的减排压力尤为明显。

(三)

节能减排是一个长期任务, 不能一蹴而就, 必须重点突破, 以点带面。为此, 《方案》明确提出了实施节能减排的重点工程。

一是节能重点工程。要求实施建筑节能、绿色照明等节能改造工程, 以及合同能源管理推广工程和节能能力建设等工程。到2015年, 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居住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4亿平方米以上, 夏热冬冷地区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5000万平方米, 公共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 高效节能产品市场份额大幅度提高。“十二五”时期, 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

二是污染物减排重点工程。要求推进城镇污水处理设施及配套管网建设, 改造提升现有设施, 强化脱氮除磷, 大力推进污泥处理处置, 加强重点流域区域污染综合治理。到2015年, 基本实现所有县和重点建制镇具备污水处理能力, 全国新增污水日处理能力4200万吨, 新建配套管网约16万公里, 城市污水处理率达到85%。

三是循环经济重点工程。要求实施资源综合利用、废旧商品回收体系、餐厨废弃物资源化、资源循环利用技术示范推广等循环经济重点工程, 建设100个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100个城市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示范工程等。

对于发展循环经济, 《方案》还以专门章节进行重点强调。要求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宏观指导。研究提出进一步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意见。编制全国循环经济发展规划和重点领域专项规划, 指导各地做好规划编制和实施工作。

要求全面推行清洁生产。编制清洁生产推行规划, 制 (修) 订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 发布重点行业清洁生产推行方案。全面推进农业、工业、建筑、商贸服务等领域清洁生产示范, 从源头和全过程控制污染物产生和排放, 降低资源消耗。

要求推进资源综合利用。推动建筑和道路废弃物综合利用, 大力发展利废新型建筑材料。

要求促进垃圾资源化利用。健全城市生活垃圾分类回收制度, 完善分类回收、密闭运输、集中处理体系。鼓励开展垃圾焚烧发电和供热、填埋气体发电、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鼓励在工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理城市生活垃圾和污泥。

要求推进节水型社会建设。确立用水效率控制红线, 实施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 制定区域、行业和产品用水效率指标体系。加强城乡生活节水, 推广应用节水器具。建设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示范工程, 创建示范城市。

万丈高楼平地起。要实现目标, 离不开基础。为此, 《方案》要求加强节能减排基础工作和能力建设。

一是加快节能环保标准体系建设。强调制 (修) 订重点行业单位产品能耗限额、产品能效和污染物排放等强制性国家标准, 以及建筑节能标准和设计规范, 提高准入门槛。建立满足氨氮、氮氧化物控制目标要求的排放标准。鼓励地方依法制定更加严格的节能环保地方标准。

二是强化节能减排管理能力建设。强调建立健全节能管理、监察、服务“三位一体”的节能管理体系。继续推进能源统计能力建设。推动重点用能单位按要求配备计量器具, 推行能源计量数据在线采集、实时监测。

要调动全社会节能减排的积极性, 激励措施不可忽视。为此, 《方案》提出了一系列有利于节能减排的激励政策。

一是推进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强调推行居民用电、用水阶梯价格。深化供热体制改革, 全面推行供热计量收费。进一步完善污水处理费政策, 研究将污泥处理费用逐步纳入污水处理成本问题。改革垃圾处理收费方式, 加大征收力度, 降低征收成本。

二是完善财政激励政策。强调加大中央预算内投资和中央财政节能减排专项资金的投入力度, 加快重点工程实施和能力建设。地方财政也要加大节能减排投入。深化“以奖代补”、“以奖促治”以及采用财政补贴方式推广高效节能产品等支持机制, 强化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

三是健全税收支持政策。强调落实国家支持节能减排所得税、增值税等优惠政策;积极推进资源税费改革;积极推进环境税费改革;完善和落实资源综合利用和可再生能源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调整进出口税收政策。

四是强化金融支持力度。强调加大各类金融机构对节能减排项目的信贷支持力度, 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适合节能减排项目特点的信贷管理模式;引导各类创业投资企业、股权投资企业、社会捐赠资金和国际援助资金对节能减排的投入;提高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贷款门槛, 将企业环境违法信息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和银监会信息披露系统, 与企业信用等级评定、贷款及证券融资联动;推行环境污染责任保险;建立银行绿色评级制度。

(四)

目标有了, 关键在落实。为此, 《方案》要求强化节能减排目标责任。

要求合理分解节能减排指标。要综合考虑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节能潜力、环境容量及国家产业布局等因素, 将全国节能减排目标合理分解到各地区。如节能目标分解:天津、上海、江苏、浙江、广东下降18%;北京、河北、辽宁、山东下降17%;山西、吉林、黑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湖南、重庆、四川、陕西下降16%;内蒙古、广西、贵州、云南、甘肃、宁夏下降15%;海南、西藏、青海、新疆下降10%。

要健全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和考核体系。要求加强能源生产、流通、消费统计, 建立和完善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能耗统计制度, 完善节能减排统计核算、监测方法及考核办法, 继续做好全国和各地区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主要污染物排放指标公报工作。

要加强目标责任评价考核。要求把地区目标考核与行业目标评价相结合, 把落实五年目标与完成年度目标相结合, 把年度目标考核与进度跟踪相结合, 以解决节能减排工作前松后紧等问题。国务院每年组织开展省级人民政府节能减排目标责任评价考核, 考核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综合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纳入政府绩效和国有企业业绩管理, 实行问责制, 并对做出突出成绩的地区、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奖励。

《方案》还特别强调加强节能减排管理和监督检查。

在加强节能减排管理方面, 《方案》提出, 要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要建立能源消费总量控制目标分解落实机制, 制定实施方案。在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以及城乡建设和消费领域全面加强用能管理。

要推动建筑节能。要制定并实施绿色建筑行动方案, 从规划、法规、技术、标准、设计等方面全面推进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建筑节能标准, 提高标准执行率。推进北方采暖地区既有建筑供热计量和节能改造, 实施“节能暖房”工程, 改造供热老旧管网, 实行供热计量收费和能耗定额管理。做好夏热冬冷地区建筑节能改造。推动可再生能源与建筑一体化应用, 推广使用新型节能建材和再生建材, 继续推广散装水泥。加强公共建筑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完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 推动节能改造与运行管理。研究建立建筑使用全寿命周期管理制度, 严格建筑拆除管理。加强城市照明管理, 严格防止和纠正过度装饰和亮化。

要促进农业和农村节能减排。要推进节能型住宅建设。加强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实施农村清洁工程, 鼓励污染物统一收集、集中处理。因地制宜推进农村分布式、低成本、易维护的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要加强公共机构节能减排。要求公共机构新建建筑实行更加严格的建筑节能标准。加快公共机构办公区节能改造, 完成办公建筑节能改造6000万平方米。国家机关供热实行按热量收费。开展节约型公共机构示范单位创建活动, 创建2000家示范单位。推进公务用车制度改革, 严格用车油耗定额管理, 提高节能与新能源汽车比例。建立完善公共机构能源审计、能效公示和能耗定额管理制度, 加强能耗监测平台和节能监管体系建设。

要健全节能环保法律法规。要加快制定城镇排水和污水处理条例、排污许可证管理条例、畜禽养殖污染防治条例。

要严格节能评估审查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把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作为环评审批的前置条件, 对年度减排目标未完成、重点减排项目未按目标责任书落实的地区和企业, 实行阶段性环评限批。

要加强重点污染源和治理设施运行监管。列入国家重点环境监控的电力、钢铁、造纸、印染等重点行业的企业要安装运行管理监控平台和污染物排放自动监控系统, 定期报告运行情况及污染物排放信息, 推动污染源自动监控数据联网共享。

要加强节能减排执法监督。开展节能减排专项检查和对重点用能单位、重点污染源的执法检查。实行节能减排执法责任制。

实施节能减排, 是一个系统工程, 必须全社会参与。为此, 《方案》要求, 加强节能减排宣传教育。

要求把节能减排纳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体系以及基础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体系。组织好全国节能宣传周、世界环境日等主题宣传活动, 加强日常性节能减排宣传教育。新闻媒体要积极宣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紧迫性以及国家采取的政策措施和取得的成效, 宣传先进典型, 普及节能减排知识和方法, 加强舆论监督和对外宣传, 积极为节能减排营造良好的国内和国际环境。

要深入开展节能减排全民行动。抓好家庭社区、青少年、企业、学校、军营、农村、政府机构、科技、科普和媒体等十个节能减排专项行动, 通过典型示范、专题活动、展览展示、岗位创建、合理化建议等多种形式, 广泛动员全社会参与节能减排, 发挥职工节能减排义务监督员队伍作用, 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产方式、消费模式和生活习惯。特别是政府机关要带头节能减排。各级人民政府机关要将节能减排作为机关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来抓, 健全规章制度, 落实岗位责任, 细化管理措施, 树立节约意识, 践行节约行动, 做节能减排的表率。

3.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三

一、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不足

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突出抓好高耗能行业中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工作,是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的重要措施。2006年4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会同国家能源办、国家统计局、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务院国资委联合下发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一年多来,在各地方、有关部门和千家企业的共同努力下,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取得了积极进展。

去年以来,围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主要开展了以下工作:

一是全面部署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印发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对千家企业节能行动进行了全面部署,提出了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明确了工作要求和保障措施,并公布了千家企业名单。去年10月,我委在全国范围内分五个大区(沈阳、济南、昆明、长沙、石家庄)召开千家企业节能工作会议,组织各地节能主管部门的负责同志、企业负责人和能源管理部门负责人参会,对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提出了明确要求,并围绕开展能源审计、编制节能规划、加强节能管理等内容进行培训,共2200多人次参加了会议。

二是实行节能目标评价考核制度。按国务院要求,我委把“十一五”万元GDP能耗降低指标分解到各省(区、市)。受国务院委托,我委与30个省(区、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14家中央企业签定了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书。各省(区、市)政府分别与本地所属千家企业签订了节能目标责任书,对节能目标进行了层层分解,并加大了考核力度,有的实行了问责制。如山东省政府前不久对103家企业2006年节能目标完成情况进行了通报,对未完成节能目标的5家企业给予通报批评,不得参与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等。绝大多数企业分解落实了节能目标,并加强考核。如宝钢将国家和上海市下达的节能目标分解到23家分(子)公司,明确把节能指标作为分(子)公司负责人的业绩考核指标和关键经营指标,每季度进行评价考核,并制定实施股份公司《节能环保激励办法》,对取得节能环保效益的分(子)公司进行奖励;华能集团要求一把手作为节能减排第一责任人履行责任,对没有完成“十一五”《小火电机组关停责任书》和《节能目标责任书》年度各项目标和要求的企业,实行“一票否决制”,即对没有完成任务的责任单位,取消当年工资增长额度,取消领导班子申报“四好班子”的资格和已获得的称号,取消华能授予的各种荣誉称号。

三是强化千家企业节能管理。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加大了对本地区千家企业节能管理的跟踪、检查和指导。一些地方将千家企业列入本地区节能重点监测监察的范围,对企业能源利用情况进行了监督检查和抽查。绝大多数企业加强了能源管理制度建设,强化节能组织机构,完善三级计量仪器、仪表配备,对各项能源消耗均制定了控制指标,并将能耗控制纳入管理体系,严格按照生产要求监控各项能源消耗流程,促进了节能工作的开展。千家企业中95%以上的企业建立了专门的能源管理机构,配备了相关能源管理人员。太钢设有专门的能效水平对标管理办公室,2007年确定公司级能源对标指标10项,厂级对标指标18项,基本涵盖了能源工作的各个方面,通过围绕关键指标开展攻关,一项指标居行业第一,四项指标进入行业前三名,其余指标均超过行业平均水平;莱钢把各项能耗指标细化分解到工序,每天公布有关指标日考核结果,节能减排工作占月度经济责任制百分考核的25分,设立工序能耗否决指标,完不成指标者不得参评任何先进,并视情况扣减领导班子的奖励年薪;贵州开磷实行以能源消耗定额为核心的经济责任制,将水、煤、电、油等能源消耗直接与员工工资挂钩,实行节奖超罚,每位职工都能从能源消耗考核日结日清公开栏中直接看到自己前一天能源消耗的奖罚数额,调动了职工节能降耗的积极性。

四是开展企业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这是“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一项重要内容,也是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基础和保证。在各级节能主管部门的组织和领导下,从2006年第四季度开始,在千家企业中开展了能源审计及编制节能规划工作。河南省颁布实施了《企业能源审计方法》地方标准,扩大了能源审计的适用范围,对全省400多家企业进行了能源审计,并要求凡上报资金申请报告或申请财政节能奖励资金的项目,必须同时提供能源审计报告和节能规划。山东省成立了“1+17”(省中心+17市中心)的能源审计队伍,要求能源审计做到统一标准、统一内容、统一报告格式,通过能源审计,发现节能潜力630万吨标准煤,全部实现后可为企业节约能源成本30多亿元。

2007年上半年,千家企业基本完成了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的工作,各省级节能主管部门组织专家对能源审计报告集中进行审核,对不合格的报告要求企业进行整改,审核情况上报国家发展改革委。截至8月31日止,己收到30个省、市、自治区提交的能源审计报告967份,节能规划836份,分别占应收总量的97%和84%。其中数据资料较为齐全可用于统计汇总的报告942份。我委立即委托相关机构组织专家对报告进行评议和汇总分析。

经过专家评议,千家企业能源审计报告质量,可大致分为三类:第一类是报告较完整,符合要求,占32.5%;第二类是报告基本符合要求,但需作适当补充修改,占50.7%;第三类是报告不符合要求,需作较大修改完善,占16.8%。总体上看,已提交的能源审计报告大部分基本符合能源审核指南的要求,少部分报告编写质量较差,反映出在我国工业企业第一次大规模开展能源审计存在着经验不足、对能源审计的理解有差异、报告编制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等问题。

从地区分布看,上海、甘肃、宁夏、北京等地的能源审计报告总体质量较高,报告的规范性、完整性、科学性较好。从分行业情况看,钢铁、电力行业的能源审计报告编制较为规范,内容相对比较完整,数据处理与相关指标的计算较为准确,提出的节能措施切实可行,反映出这些行业能源管理基础较好。从企业状况看,凡是能源管理机构健全,制度比较完善的企业,能源审计报告大多符合要求。从能源审计方式看,由企业和各级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大专院校、专业咨询公司,以合作的方式共同完成的报告,质量总体情况较好,所编制的报告较为规范,提出的节能措施更具可操作性。除少数企业外,由企业自行进行能源审计并编制审计报告的,其质量与审核指南的要求有一定的差距。

通过开展能源审计,一是摸清了家底。审计获得了企业能源消费总量、构成,能效水平,管理现状,装备情况,节能潜力等大量宝贵资料,为企业实施节能措施,为政府加强节能监管提供了依据。二是培养和锻炼了队伍。相当一部分企业的能源审计工作是由各级节能技术服务中心、协会及有关节能服务机构完成的,监测中心也为此次能源审计做了大量的监测工作,锻炼了队伍,增强了能力。三是发挥了示范带头作用。地方节能主管部门通过推广千家企业能源审计的经验和做法,带动其他重点耗能企业也积极开展能源审计和编制节能规划。四是节能意识得到普遍提高。企业通过对主要能耗指标与国际、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平均水平的对比,深入挖掘节能潜力,找到了差距,明确了节能方向,从思想上、行动上把落实节能目标作为一项当前紧迫的工作内容,推动了企业节能工作的深入开展。

五是积极推进千家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以来,国家加大了利用国债资金和预算内投资对千家企业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支持力度。各地区按照国家要求,也加大了对千家企业的支持力度。千家企业通过节能技术改造,提高用能效率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绩,钢铁、水泥、平板玻璃、原油加工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接近国际先进水平;火电、电解铝、合成氨、电石、烧碱、纯碱等单位产品综合能耗指标好于国内平均水平,但与国际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

六是以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带动重点耗能企业节能管理。各地区牵住工业能源消费的“牛鼻子”,在积极落实《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实施方案》的同时,加强了对其他重点耗能企业的跟踪和管理。绝大多数地区组织了本地区“千户企业节能行动”、“双百企业节能行动”、“百家企业节能行动”等,推动本地区重点耗能企业的节能管理。如辽宁省对能源消费量超过3000吨标准煤的963户重点用能单位全面开展能源审计,根据审计结论,督促企业及时调整用能结构和方式,加大技术改造投入;山西省选择占全省能耗65%的200户重点耗能企业,实施“双百企业节能行动”;江苏省开展了“百家企业节能行动”,对2005年年耗能6万吨标准煤以上的126家企业参照千家企业加强监管,并作为省内节能和循环经济专项资金支持的重点;河南省组织实施高耗能行业“3515节能行动计划”,即通过抓好300家年综合能耗5万吨标准煤以上企业,实现“十一五”节能1500万吨标准煤的目标等等。

在看到取得成绩的同时,也要清醒地看到,千家企业节能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难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节能工作的要求。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认识还不够到位;一些企业仍在使用应淘汰的落后工艺和设备;能源计量、统计等基础工作滞后;激励政策和监督机制不完善。

二、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狠抓落实,扎实推进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向纵深开展

一要进一步提高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重要意义的认识。近几年,我国经济快速增长,各项建设取得巨大成就,但也付出了很大的资源和环境代价,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的矛盾日趋尖锐,群众对环境污染问题反映强烈。从资源禀赋上看,我国是总量上的大国,人均上的贫国。45种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石油、天然气人均占有储量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和4.5%。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加快发展阶段,能源消费总量大,加之粗放型的增长方式,消耗高、浪费大,污染重。不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支撑不住,环境容纳不下,社会承受不起,发展难以持续。节约能源、提高能效是关系中国现代化建设全局和长远发展的重大战略任务,也是当前一项紧迫任务。

实现“十一五”单位GDP能耗降低20%左右的目标,万元GDP能耗要由2005年的1.22吨标准煤下降到1吨标准煤以下。如果GDP年均增速为7.5%,按环比计算需节能5.6亿吨标准煤。GDP年均增速每提高一个百分点,节能量需增加1500万吨左右。如果“十一五”GDP年均增速为9%或10%,分别需节能5.8和6亿吨标准煤。2006年,千家企业能源消费量为8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一,占工业能源消费量的50%。通过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十一五”期间可实现节能1亿吨标准煤,占到“十一五”节能目标所需技术节能量的40%左右。

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是企业自身发展的需要。目前,千家企业节能潜力仍然很大,从2006年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可以看出: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千家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仍然偏高,如火力发电供电标准煤耗高17%,单位纯碱生产综合能耗高22.3%,单位乙烯生产综合能耗高23.6%,吨水泥综合能耗高10.8%。大力节能降耗,能够降低成本,提高效益,增强企业竞争力。

开展千家企业节能行动也是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温室气体排放引起的全球气候变化,备受国际社会广泛关注。今年以来,气候变化问题日益升温,围绕气候变化的国际斗争日趋尖锐,我国面临的压力日益增大。目前,我国能源消费结构仍然以化石燃料消耗为主。只有大力节约能源,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才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大力推进节能降耗,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重要举措;是推进结构调整,转变增长方式的重要措施;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内在要求;也是应对气候变化的迫切需要。

二要强化企业主体责任。《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明确要求,企业必须严格遵守节能和环保法律法规及标准,落实目标责任,强化管理措施,自觉节能减排。对重点用能单位加强经常监督,凡与政府有关部门签订节能减排目标责任书的企业,必须确保完成目标;对没有完成节能减排任务的企业,强制实行能源审计和清洁生产审核。各地区和千家企业领导都要高度重视,认真履行承诺,自觉承担应尽的社会责任,明确相关部门的责任和分工,将节能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建立相应的激励机制,确保责任到位、措施到位、投入到位。

国家发改委根据国务院要求,研究提出了《节能目标责任评价考核实施方案》,把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考核省级人民政府领导班子政绩和重点耗能企业负责人业绩的重要依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和省级人民政府对评价考核结果为超额完成和完成节能目标的重点耗能企业,将予以表彰和奖励;对评价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企业,将予以通报批评,一律不得参加年度评奖、授予荣誉称号,不给予国家免检等扶优措施,已取得相应资质的,取消资格,新建高耗能投资项目和新增工业用地要暂停核准和批准,并对企业负责人绩效考核实行“一票否决”。国务院国资委对履行出资人职责的国有和国有控股企业,评价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予以通报批评,其考核结果作为确定业绩考核级别的重要参考依据。同时要求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千家企业,应作出原因解释并提交整改方案,由省级人民政府责令其限期改进。考核结果为未完成等级的中央企业,由国务院国资委责令其限期改进。在对千家企业节能目标责任进行评价考核时,实行“一票否决”制,即节能量为否决性指标,只要未完成企业与政府签订的节能目标责任书规定的年度目标,考核结果即为未完成等级。要将考核结果及奖惩情况向社会公报,接受社会和舆论监督。

三要采取综合措施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要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采取更加有力的措施,有效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严格高耗能、高排放行业固定资产投资项目管理,严把土地、信贷两个闸门,提高节能环保市场准入门槛。建立新开工项目管理的部门联动机制和项目审批问责制,严格执行项目开工建设“六项必要条件”,重点加大能评和环评审批。对重点地区和重点行业实行更加严格的市场准入条件。对违法违规的在建项目,发现一起,查处一起,坚决停缓建。继续清理和纠正一些地方在电价、地价、税费方面对高耗能、高排放行业的优惠政策。调整《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行业项目进入。落实限制高耗能、高排放产品出口的各项政策。

解决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的问题要与淘汰落后产能有机结合起来。国家正在研究制定高耗能高排放行业淘汰落后产能分地区、分年度具体工作方案,适时公布淘汰落后产能的企业名单,明确责任主体,接受社会监督。坚持上大必须关小,把“上大”和“关小”有机结合起来,对未完成淘汰落后产能任务的地区,严格控制国家安排投资或核准的项目,对淘汰落后产能进展严重滞后的地区实行“区域限批”。针对淘汰落后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加快建立落后产能的退出机制,中央财政通过专项转移支付对经济欠发达地区淘汰落后产能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

遏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过快增长是当前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千家企业、中央企业要带头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中央宏观调控政策,在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方面发挥表率作用。

四要开展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国务院《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要求,“今年要启动重点企业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耗先进水平对标活动,推动企业加大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力度,提高节能管理水平”。在重点耗能企业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充分挖掘企业节能潜力,对促进企业节能工作上水平、上台阶,提高企业能源利用效率,增强企业竞争力,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目标,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和行业协会要认真组织重点耗能企业开展与国际国内同行业能效先进水平对标活动,中央管理企业和千家企业要带头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对标活动要坚持以企业为实施主体、行业协会加强指导、政府指导推动的原则。通过开展能效水平对标活动,实现重点耗能企业主要产品单位能耗、重点工序能耗大幅度下降,部分企业能效水平达到同行业国际先进水平或国内领先水平,行业能效整体水平大幅度提高。在实施对标活动时,一要分析现状,确定对标主题;二要选准标杆单位;三要比照对标找差距,制定改进方案;四要开展有效的运行控制;五要制定下一阶段能效水平对标活动计划,调整对标标杆,进行更高层面的对标,将能效水平对标活动深入持续地开展下去。各重点耗能企业要明确能效水平对标活动组织机构和职责,制定对标阶段性目标,及时提出阶段性的改进要求;企业领导要引导和激励全员参与,注重不断创新和持续改进,不断超越,实现可持续发展。各行业协会要及时收集本行业国内外工艺技术装备和能效先进水平等信息,协助政府做好节能技术推广、宣传培训、信息咨询和行业统计等工作,帮助和指导企业开展对标活动。各省(区、市)节能主管部门督促企业及时并如实报告对标指标和分析报告。国家发展改革委将根据重点耗能企业能效水平对标活动评估结果,对能效水平对标活动业绩突出、能效指标先进的企业及组织指导成效显著的行业协会和地方节能主管部门给予表彰。同时,总结推广先进企业节能降耗的典型经验,制作案例,强化信息传播,发挥对标先进企业的典型示范和辐射作用。

五要加大企业节能技术改造力度。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加快实施节能重点工程的要求,发挥中央财政资金的引导作用,今年8月,财政部、国家发改委印发了《节能技术改造财政奖励资金管理暂行办法》(以下简称《暂行办法》),采取“以奖代补”方式对十大重点节能工程给予适当支持和奖励,即实行奖励资金与节能量挂钩,对完成节能量目标的项目承担企业给予奖励,多节多奖,以确保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的实际节能效果。今年中央财政新增70亿元,主要用于支持余热余压利用、能量系统优化、工业锅炉(窑炉)改造、节约和替代石油、电机系统节能等重点节能工程。根据《暂行办法》,对完成节能量目标的项目承担企业按标准给予奖励,东部地区节能技改项目,按节能量200元/吨标准煤奖励,中西部地区按节能量250元/吨标准煤奖励。对符合《暂行办法》规定的节能技改项目,由企业提出节能奖励资金申请报告,经企业法人代表签字,报所在地节能主管部门,中央企业可直接报国家发改委。国家发改委根据奖励标准确定项目奖励额度,并下达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计划。财政部根据实施计划,按照奖励金额的60%下达预算,项目完成后,根据节能量审核机构出具的节能量审核报告与省级财政部门进行清算。对于节能量的核定,采取企业报告、第三方审核、政府确认的方式,使节能奖励建立在科学、严格、可核定的基础上。国家对千家企业实施节能技术改造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国家开发银行也明确表示,如果千家企业在开展节能技术改造方面遇到了资金困难,愿意为符合条件的节能项目提供融资服务,加大对节能项目的支持力度。千家企业要抓住这一有利时机,把节能降耗技术改造作为结构调整和转变增长方式的根本措施来抓,加大节能技术改造投入,用足用好国家的优惠政策,促进企业生产工艺的优化和产品结构的升级,加快淘汰高耗能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实现技术节能和结构节能。

六要强化节能管理。千家企业要设立或明确专门的节能管理机构,配备专职节能管理人员,健全节能管理制度,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做到层层有责任,逐级抓落实。要加强资源消耗定额管理、生产成本管理和全面质量管理,结合能耗指标对标活动积极开展车间、班组竞赛,促使企业上上下下自觉查找差距、改进不足。能源计量与统计是能源管理的基础,也是进行能源审计的基础,千家企业要严格按要求配备合理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加强能源计量管理。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和统计台帐,按照要求如实填报能源统计报表,定期报送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国家每年都要公报千家企业能源利用状况。建立和完善全国联网的千家企业及重点用能企业节能数据的网上直报系统。对31家没有按规定提交能源审计报告的企业,我们将按照《国务院关于印发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精神,进行强制能源审计。这次会上,我们印发了《千家企业能源审计工作报告》,各级节能主管部门和千家企业要认真对照检查,不断改进工作。同时,还免费下发了企业能源审计软件,准备了九个高耗能行业能源审计报告和企业能源利用状况报告的范本,供千家企业参考,希望千家企业都能使用好这些辅助工具。

今年全国人大在节能法修订中提出,国家拟先将建立能源管理师职业水平评价制度,引导重点用能单位优先聘用具有能源管理师职业水平证书的能源管理人员,逐步过渡到若干年以后实行重点用能单位的能源管理师制度。有条件的企业,要率先实行能源管理师制度。修订稿中还提出要强化节能监察。各地方要按照国务院《通知》要求,抓紧建立节能监察机构,并依法加强对千家企业和重点用能企业节能工作的监督检查,包括重点设备能效状况、投资项目履行节能评估审查情况、淘汰落后产能进展情况等。各级节能主管部门每年都要制订重点耗能企业(包括千家企业)节能监测监察计划,重检查、求实效,对在千家企业中发现的违法行为要进行公开曝光,加大处罚力度。

七要积极开展节能减排企业行动。企业是节能减排的主体,职工是节能减排的主力军。节能减排企业行动是节能减排全民行动九个专项行动之一,中央企业和千家企业要在全民行动中勇当先锋,全面推进创建资源节约型企业活动。明年下半年,将根据企业上年度评估结果和与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比较,在千家企业中评选出“百家节能企业”和“百名节能个人”的双百活动,对他们进行表彰、奖励和宣传。各地区也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做好表彰、奖励和宣传工作。通过加强对千家企业节能行动的宣传,弘扬节能先进典型,曝光弄虚作假行为,引导企业不断创新,营造全社会讲节能的良好氛围。

4.区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四

20xx年10月23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召开自治区全社会节能监察局成立大会,正式向社会各界宣布成立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社会节能监察局,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委主要领导、自治区编办有关负责同志出席了会议,委内各处室主要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自治区全社会节能监察局是自治区发展改革委管理的行政机构,其主要职责是:牵头负责组织开展全区节能监察工作,对自治区各级节能监察机构进行业务指导;负责对全区各地(州、市)、重点行业、重点用能单位节能目标责任考核工作;对各地(州、市)及自治区相关部门节能目标责任制、考核制度落实情况进行监督检查;组织有关部门对重点用能单位节能岗位设置、人员培训、用能状况及信息报送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对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审查意见落实情况以及节能技术改造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督察;对违反用能行为及举报案件加大查处力度。

自治区发展改革委党组书记杜鲁坤?托乎提同志在会上宣读了自治区机构编制委员会对机构的批复文件。自治区发展改革委主任张春林同志传达了10月15日自治区党委常委(扩大)会议精神,对当前及今后自治区全社会节能监察局的工作进行了安排部署,同时对新到位工作的同志提出了严格要求,希望节能监察局要以攻坚克难的精神,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迅速开创社会节能监察工作新局面。一是要统一思想,充分认识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性;二是要突出重点,不断加强节能监察工作,重点抓好电力、有色、建材、钢铁、石油、化工六大行业的节能降耗;三是要坚持依法行政,完善节能监察制度,抓紧起草自治区节能监察有关办法;四是要发挥综合协调工作,提高全区节能监察水平。

大力推进节能减排工作是缓解能源约束、减轻环境压力,保障经济安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和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节能监察是节能管理体系的重要内容,是推动节能减排工作的.重要保障,是推动节能工作的一支重要力量。自治区全社会节能监察局的成立是贯彻落实自治区党委、政府对加强全区节能工作战略的重要举措,将充分发挥节能监察对促进全区节能措施有效落实的重要作用。

5.深入推进煤炭行业节能减排工作 篇五

2010-07-08 10:54:04 中国煤炭报 作者:王显政微博评论 浏览次数:0

字号:T|T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能源和工业原料。煤炭产业是我国基础能源产业。现阶段,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和城镇化加快发展时期,能源消费大幅增加,拉动煤炭需求快速增长。特别是2003年以来,全国煤炭产量以年均2亿吨的速度增长,且煤炭生产越来越向山西、陕西、内蒙古、宁夏等生态环境脆弱地区集中,矿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面临严峻挑战。

按照“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发展理念,煤炭产业作为资源开采型行业,位于产业链的最前端。发展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促进节能减排是充分挖掘煤炭和与煤共伴生资源潜力,实现资源综合开发、高效利用,有效降低煤炭资源开发强度,从源头上促进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减少或控制污染物排放的重要途径,也是调整产业结构,创新发展模式,实现煤炭清洁生产,保护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

“十一五”以来,煤炭行业通过大力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节能减排工作取得了较大进展。初步统计,2009年我国原煤入洗量达14亿吨,入洗率达45.9%;已建成煤矸石及煤矿瓦斯综合电厂总装机容量2500万千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率达62.5%;矿井水复用率达61.67%;原国有重点煤矿企业万元产值平均能耗较2005年下降了72.8%;原煤生产平均综合能耗下降了40.15%。

但也必须看到,煤炭行业仍然面临着结构不合理、原煤入洗率低、生产方式粗放、节能减排机制不完善、标准不健全、能源利用效率低等突出矛盾和问题,节能减排的任务仍然十分艰巨。

今年是“十一五”最后一年,也是做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开局准备之年。煤炭行业必须坚持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确保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通知》精神,加快结构调整步伐,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高碳产业低碳发展道路;必须坚持科技进步与自主创新,推广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有效控制污染物排放,促进节能减排工作,努力推进煤炭工业节约发展、清洁发展、安全发展,实现可持续发展,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稳定供应,有效应对全球气候变化挑战。

一是树立科学产能理念,加强煤炭需求侧管理,维护煤炭总量基本平衡。进一步完善煤炭市场监测体系,开展行业预警研究,引导煤炭企业科学组织生产。综合考虑全国煤炭消费布局、资源开发条件、科技发展水平、生态环境容量、灾害防治能力、运输条件等多重因素,科学合理确定产能规模和资源开发强度,既要保障国民经济发展所需煤炭供应,又要防止煤炭产量严重过剩,以更少的资源消耗和有效的供给支撑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

重点加大主要耗煤行业的结构调整力度,淘汰耗能高、效率低、污染严重的小机组、小高炉、小化工等落后产能,支持发展大型、低煤耗和节能环保发电机组;推广干熄焦、余热、废气等二次能源综合利用技术;推广新型干法水泥生产工艺;鼓励发展大型煤化工和煤炭转化技术;鼓励按煤炭品种、用途对口消费,提

高煤炭综合利用效率;控制炼焦用煤、优质无烟煤、优质化工用煤作为动力煤直接燃烧,充分发挥资源价值和挖掘资源利用潜力,促进煤炭清洁高效利用。

二是加大煤炭结构调整力度,切实转变发展方式,促进行业节能减排。坚持以资源整合为抓手,着力推进煤炭工业的规模化和现代化,提高煤炭生产效率,有效减小环境损害。认真总结近年来煤炭资源整合、小煤矿治理整顿的经验,支持大型煤炭企业和具有资源开发潜力、基础设施完善、煤矿安全生产条件好的煤矿为整合主体,开展煤矿技术改造,实现矿井生产现代化、系统控制自动化、综合管理信息化。以规模化生产和现代化管理提高煤炭资源回收率,降低生产过程能耗;以大基地和大集团的发展方式,提高煤炭资源集约开发效益,加大矿区生态环境恢复与治理投入,建设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矿区。

大力发展以煤为基础的循环经济产业,优化产业结构,从源头上促进节能减排。加大政策支持与扶持力度,鼓励原煤全部入洗(选),控制原煤长距离运输和直接燃烧,逐步推行按商品煤计量,统筹考虑大型煤炭基地建设、大型坑口电厂建设及煤焦化工产业发展,建立具有产业链发展特点的循环经济工业园区;煤炭生产规划要与下游产业发展规划有效衔接,合理布局,促进资源消耗“减量化”,废物利用“资源化”,提高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水平;鼓励煤炭与煤层气共采、煤矸石和矿井水综合利用,实现煤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条上“再利用、再循环”,促进节能减排。

三是落实企业主体责任,发挥示范引导作用,提高节能减排管理水平。建立和完善企业节能减排与循环经济专职管理、节能计量、环境能源检测机构,配齐专职工作人员,明确责任和任务,健全节能减排管理制度,规范企业能源管理。鼓励企业根据区域资源条件、区域经济发展特点,积极发展具有较强生命力的循环经济产业和新兴产业,延长并拓展煤炭产业价值链。在大型矿区或煤炭集中开采区域,推动以煤为主的循环经济产业园区建设,发展产业集群,实现集聚生产、集约发展,园区物流、能源流、技术集成,信息与基础设施共享,集中治污,提高能源、水资源和废弃物的循环利用率。

支持大型煤矿配套建设洗煤厂,推广应用先进的煤炭洗选加工装备和技术工艺,鼓励煤矿原煤全部入洗(选),按市场需要、用户需求生产适销对路产品。

推动企业建设区域性配煤中心,发展煤炭物流产业。结合市场发展趋势,通过自主研发、引进消化现代化煤化工技术和工艺,建设科技含量高、市场前景好、具有规模效益的现代煤化工和循环经济骨干项目,推进煤炭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与优化。

鼓励企业综合开发利用煤和与煤伴生资源,支持高瓦斯、具有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的煤矿实现煤与瓦斯共采,提高瓦斯的抽采利用率;以发电、生产建材、回填复垦及无害化处理为重点,鼓励发展煤矸石电厂、煤矸石制建材等高附加值的煤矸石、煤泥、粉煤灰综合利用技术和产品;以净化处理和达标排放为重点,实现矿井水资源化利用。

四是依靠科技进步,推动自主创新,为煤炭行业节能减排提供技术保障。进一步推动大型煤矿高产高效成套设备和辅助运输关键技术装备的研发,加快复杂地质条件、薄煤层和难采煤层安全高效开采技术的攻关,提高矿井机械化水平和开采效率。推广煤矿井下高等级供电、变频和电子调速等先进技术。鼓励企业优先采用资源回收率高的煤炭生产技术、工艺和设备。促进高效干法选煤、节水型选煤、水煤浆技术与装备的研发,组织大型筛选和洗煤关键技术的攻关,提高煤矿洗选加工整体科技水平。

研究制定煤矿节能减排技术标准体系,完善淘汰能耗高、技术落后的装备和产品目录。组织开展煤矿生产技术水平、安全保障能力、能源消耗和生态环境的综合评估,支持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能源消耗高、产品附加值低、环境污染严重的煤矿多种经营项目。

五是积极推进煤炭清洁生产与高效利用,控制污染物排放,保护矿区生态环境。煤炭清洁生产与高效利用涉及从煤炭生产、加工、储运、转化和利用的全过程,是一个从资源开发到终端利用的完整产业链条。要进一步加强煤炭产业链协调发展政策和机制研究,推进煤炭上下游产业集约化发展;研究建立适合我国煤炭资源分布和消费特点的,以资源开发为龙头,相关产业合理布局,资源综合利用,资源、环境和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加大政策扶持与约束机制建设力度,鼓励发展煤炭绿色开采技术,优化矿井开拓布局,减少井巷工程量。推广矸石井下充填新工艺,发展矸石充填技术,减少矸石排放。严格执行煤矿瓦斯“先抽后采”规定,提高瓦斯抽采利用率。发展保水开采技术,合理保护矿区水资源和生态环境。鼓励煤矸石、煤泥、瓦斯等综合利用电厂建设,支持采用高效洁净发电技术和装备。研究制定和完善煤矿区土地复垦技术标准,鼓励煤炭企业加大环境治理投入,美化矿区生态环境。

6.公路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六

一是落实目标责任制。将节能减排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和所有科室签订节能降耗目标责任书,突出抓好源头减控,特别在用油、用能、用暖、用电、用水等重点领域领域加强能耗统计和公示,夯实节能基础。以能耗指标为基础,按照节能的有关目标要求,实现人均综合能耗同比下降18%,实现人均水耗同比下降10%,淘汰黄标车13辆,实现用油能耗下降30%。

二是强化科技支撑,积极推进节能减排新技术、新材料运用。将绿色节能贯穿设计、施工、养护全过程,在省科研所的指导下,进行了骨架密实型结构的.配比攻关,经试验段试铺,密度、强度、骨架程度等指标均达到骨架密实型结构的要求,有效减少了基层裂缝和面层反射裂缝的发生;利用S318铺筑建设的有利条件,创新性开展了高性能沥青混合料实际应用的监测分析并结合4140B型旋转压实仪对高性能沥青混凝土配比进行了验证,构建了常用结构和工艺的专业数据库。

7.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七

能源大国必须努力向能源强国转变

能源生产、消费、温室气体及污染物排放的三项世界第一使我国成为名符其实的能源大国;而能效低下、优质能源比例低的局面使我国成为仅大而不强的能源大国。在短期内能源结构不可能出现根本转变的情况下, 节能降耗成为缓解压力的有效途径;与此同时必须重视新能源、清洁能源和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高世宪认为, 中国的能源发展战略必须努力实现三大发展转变, 这是今后的发展趋势。第一, 必须努力由大向强转变。他认为, 国内大的能源公司应努力提高国际竞争力, 以提高国际地位与影响力。“最典型的代表就是中国的三大石油公司, 他们已经进入世界500强, 但距离美孚等公司的竞争力、国际地位还有差距, 在管理上甚至比不上一些体量较小的500强企业。”第二, 政府要改变身份。之前, 政府总是被动适应经济发展对能源增长的需求, 今后政府的职责应转变为努力推动调整经济、产业结构, 不再担任“救火员”的职务。第三, 政府要努力实现在世界能源领域的话语权。之前, 我们做的是在世界舞台上发出中国声音, 今后必须努力实现定价权、国际治理等方面的话语权。在发展新能源、清洁能源、非常规油气资源方面, 高世宪认为, 这是一场新的能源革命, 而革命是需要过程的。“清洁、低碳是能源发展的方向和趋势, 风能、太阳能发展的快些, 像美国的页岩气从上世纪80年代开始, 已有18年的历史, 直到2007年、2008年产能才超过1千亿方的水平。”高世宪的意思很明显:不可急功冒进。

推进节能工作新趋势

在我国以煤炭为基础的能源结构的前提下, 节能工作的成效与进展直接关系到减排成果的大小。因此, 节能国策执行的好坏既是节能工作推进的前提, 也是节能减排取得成效的核心举措。推进节能工作正面临四个新的发展趋势。

第一, 要从技术进步寻求节能空间。“有人认为, 技术节能和管理节能已经没有空间, 把节能推进寄托在结构节能。结构的变化是缓慢的过程, 在发展中实现结构优化, 在增长中实现转变是非常困难的。”李仰哲主任把技术的进步看作是扩充节能空间的重要通道。他举例说, 技术革命性的变化能极大推动节能, “如在照明行业的LED技术, 由于半导体应用技术的突破, 使之在实效、成本上有了质的变化。”关于这一点, 高世宪与李仰哲有着相同的观点, 他认为, 核心技术是能源生产和利用革命的驱动力, 而在我国, 这样的核心技术的创新是很少的。“要改变这种状况, 必须打造创新的文化和环境, 更需要锲而不舍的努力”。

李仰哲主任之所以强调要从技术进步方面要节能空间, 是因为在“十一五”行之有效的问责制、目标考核等政策挤压措施, 虽然在“十二五”期间仍被采用, 但效果不会像“十一五”那样明显。

第二, 要向标准要节能。“‘十一五’取得的节能减排成绩有目共睹、成效显著。但这不能掩饰我国节能技术基础薄弱、计量及相关标准建设的滞后。这方面差距太大。这也是国家推出百项能效工程的根本原因。”李仰哲强调说:“我国提出能效领跑制度已经很多年了, 但实际上, 进展缓慢, 而一些发达国家正是因为很好执行了领跑者制度, 取得了经济的低成本发展。

第三, 向市场要效益。“节能与环保不同, 因为采用节能技术、设备对个人、家庭、企业会产生经济效益, “如果‘十一五’节能工作靠政府支持, 那么, 从‘十二五’开始, 就要转为向市场要效益。”李仰哲认为, 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时代来临之际, 作为节能主体的企业应该从降低能耗的角度获取更多的市场效益, 否则只能通过购买能源使用权、碳排放权获得保持生产的权利, 而这样做, 势必导致成本增加、竞争力减弱。当然, 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打出“组合拳”。李仰哲主任说:“向市场要效益, 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一是新技术要产业化, 要让市场认可;二是节能产品商品化, 而不是老依赖政府补贴, 如果只靠政府是不会做成功的;三是继续完善市场机制、理念、制度。”

第四, 与低碳同步推进。中国的温室气体排放已经超过总量的1/4, 增量占世界的70%;人均排放量虽然比不上美国、卡塔尔岛, 但已经达到了世界均值, 在这样的情况下, 不能再过分强调自己的发展, 必须履行自己的义务。“中国是负责任的大国, 在共同应对气候变化公约的框架内, 积极承诺、行动, 但要实现到2020年减排40%~45%的目标必须做出更多努力。在国家层面上, 要把节能与低碳试点结合起来, 综合使用各种政策工具, 以促进节能减排目标的实现。”

8.印染行业节能减排稳步推进 篇八

会上还授予浙江汇丽印染整理有限公司“节能减排优秀企业”称号,同时为张家港三得利染整科技有限公司等20家企业颁发了“第七批中国印染行业节能减排先进技术推荐目录”证书。

显著成果节能减排不断深化

孙瑞哲在会上作了题为《从“十二五”规划执行情况展望纺织工业下一步发展》的报告,他强调,节能减排是纺织产业“十二五”规划的重要部分。“十二五”期间,节能减排指标基本完成,资源循环利用指标按计划进度完成。2012年,全国再利用纺织纤维用量520万吨,比2010年增长30%,年均增长14%,基本达到《规划》目标增速。2012年规模以上纺织企业综合能源消耗6174万吨标准煤,较2010年下降4.2%,单位增加值能耗、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较2010年下降幅度均为25%,也已完成《规划》目标,纺织企业应继续努力,创造更大成绩。

众所周知,广东省是我国纺织印染的大省,纺织印染行业为广东省的经济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当地政府对节能减排也尤为重视。王大力表示,纺织印染行业是水污染和大气污染都比较受关注的行业,因此加快推进纺织印染行业转型升级,实现节能减排目标是环保部门一直以来非常重要的工作。随着纺织印染行业发展日新月异,专业度不断增强,专业间,学科间,业界间交流合作更加紧密,特别是国家发改委2008年出台的《印染行业准入条例》,极大地促进了企业技术创新的步伐,深入发展节能减排,实现了经济效益的快速增长。

浙江省是我国印染产业最集中的省份,浙江省印染行业协会马知方秘书长表示,目前浙江省将提高重复用水率、废水排放提标改造、定型机加装消烟除尘余热回用、淘汰大浴比染色设备、实施数字化自动化技术改造、热定型机高温热源煤改气工程、锅炉脱硫处理等作为节能减排开展的重点工作,成效不错,得到企业的良好反馈。

科技进步成为节能减排有力推手

近年来,印染行业把依靠科技进步作为开展节能减排、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力争从根本上突破行业节能减排、能源消耗的共性关键技术,实现行业清洁化生产和循环经济。经过多年发展,印染企业在节能减排上涌现出的新技术、新设备不胜枚举,如生物质能源在印染行业的应用,污泥低温真空脱水技术、污泥焚烧技术、棉针织物低温染整技工工艺。

中国印染行业协会环保专业委员会专家沈立教授为大家做了题为“无污泥(微污泥)印染废水处理技术”引发了大家的广泛关注。“污泥的治理一直是业界的一个难题,”沈立说,通过该工艺处理的废水可以达到低有机物、低含盐量、低含钠离子、无色透彻、硬度不高的水,只需经适当的处理就能很好地回用于印染生产的各个工序,这才是好的节能减排技术。

“当下,环保仍是印染企业关注的焦点,但如何实现环保也就成了企业最难解决的问题。”鲁泰纺织有限公司环保处主任车普保谈到,技术进步是企业实现环境保护的最有利武器。企业只有不断改进环境控制管理体系,对污水处理设施及工艺改进升级,才能从源头控制,实现循环经济。

科技进步离不开两化融合,在工业化和信息化融合的大背景下,要想让印染企业节能减排方面实现新的飞跃,就必须实现企业管理的自动化、智能化、信息网络化。常州宏大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既是两化融合的优秀企业也是国家印染数字化系统技术研发中心。董事长顾仁表示,新建印染企业想要赢在起跑线上,就必须要在节能减排的技术开发上加强两化融合的深度,才能增快印染企业节能减排的步伐。

会上,广东新大禹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杨爱民为大家介绍了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污染物分析与治理,北京服装学院龚老师为大家介绍了中国纺织印染工业大气标准制定情况,两位专家的报告提醒印染企业要加快技术改进的步伐,提前应对废气治理的问题。

9.地税局推进节能减排工作简报 篇九

县交通运输局作为县节能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县政府节能工作目标任务,制定、落实节能措施,积极推进交通节能减排工作深入开展。

一、加强组织领导,完善工作机制。及时成立县交通运输局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做到组织机构健全,领导和人员落实,任务和责任明确,保证了行业节能减排工作的有效开展。

二、开展宣传培训,提高节能意识。结合《节约能源法》、《公路法》、《道路运输条例》、《交通行业实施节约能源法细则》等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深入开展节能减排的宣传教育。通过宣传教育充分认识交通节能减排工作形势,认识到节能减排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使节能减排成为交通从业人员及全社会的文明理念和自觉行动。

上一篇:办理预防接种本流程下一篇:很搞笑的一句话经典语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