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2024-11-18

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共8篇)

1.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一

食品科学与工程导论学习感想

食品4班

蔡尤华

1931421

曾几何时,我以为我所选择的这门课是无比枯燥乏味且没有多少色彩的,当我真正接触到它之后,才发现,它是真的很枯燥,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很庆幸我们的授课老师是个资历深厚的人,他在课上总是满脸笑容,而且其讲课方式也十分幽默诙谐,细致讲解的同时也能够适当活跃气氛,与我们交流互动,让我们在相对较为愉悦的氛围中对这个专业有一个基本了解,为我们的将来发展奠基。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以化学、生物学和工程学为基础,农、林、牧、副和渔业产品为研究对象,研究它们的贮存、保险、加工、营养、卫生和深度开发利用等基础科学与工程技术问题。它是生命科学的重要部分,是食品与民生之间重要的桥梁。

随着世界经济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活水平与生活要求的上升,食品已经不再只是用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品,它已逐渐演变成为一种独特的味觉享受,于是对食品营养、品质与安全的重视程度也水涨船高。因此,这一项目在各个领域发挥起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这门课既然叫做导论,那么顾名思义,它起着一个引导的作用,目的在于帮助我们从空白如纸走向较为了解。从前,我觉得食品就只是吃的,现在,我知道了食品是指各种供人食用或饮用的成品和原料,以及按照传统既是食品又是药品的物品,简而言之就是有益于人体健康并能满足食欲的物品。我曾经认为只要是吃的就是食品,殊不知食品还要具备安全卫生、含有营养成分、感官性状良好、包装合理、食用方便与耐储藏运输等特点。

老师说,我们这门专业是一个较为年轻的专业,正如食品科学是一门年轻的科学一样,但是它现在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安康与否的重要标准。近几年的太空蔬菜、转基因蔬菜等新兴技术,不正是食品科学迅速发展,比重日益上升的证明吗。我们完全可以在不久的将来把这个领域发展成为尖端的存在。

学到现在,我最感兴趣的便是食品加工与保藏原理这一单元。虽然对从物品到食品的过程的复杂繁多早已心知肚明,但还是忍不住感叹一番。食品的热处理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保藏方法之一,其方法是利用热能来提高产品温度以达到延长货架期的目的,个中原理是以高温杀死食品里的病原体和腐败菌。但同时这种方法也会一定程度上导致食品的营养成分降低,影响食品的营养价值。所以我们便只好尽可能地降低这种影响,于是条件的选择很是重要。与之相对的方法便是冷加工,这又分为冷藏与冻藏,冷藏温度范围为-2~16℃,而冻藏为-12~-30℃。这种保藏方法对食品营养价值的影响很小,同时也有较长的保藏期。还有一种保藏方法叫烟熏,作为一个吃货,烟熏肉一直是我喜爱的食物之一,好吃又耐放。起始的烟熏只是为了保藏,但后来人们对其风味产生极大的喜好,于是就发展成注重色香味的加工方法了。烟熏能够有效抑制微生物生长,帮助食品抗氧化且能改善食品的质地,让食品来个大变样。

最后,我想说我对选择这门课一点也没有后悔,现在没有,将来也不会有,俗话说民以食为天,我相信食品这一领域会在不久的将来大放异彩!

2.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二

1《食品安全导论》的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 使学生全面了解食品质量与安全的基础知识, 掌握食物链 (原料生产、加工、流通、餐饮) 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的规范 (HACCP、GMP、SSOP、ISO 9000) ;食品安全的法律法规及相应标准;同时对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信息管理及应用有所了解。

2《食品安全导论》课程安排和教材选择

根据人才培养方案, 该课程安排在大二第一学期, 此时开课有助于学生全面地了解专业课程设置, 激发学生的专业兴趣。经对比发现, 张志健教授编写的《食品安全导论》涉及面广, 案例详实, 重点难点突出, 便于学生全面掌握食品安全知识。所以, 宜选择此书作为主要教材, 并辅以金征宇教授的《食品安全导论》作为参考。

3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

为提高教学质量, 达到教学目标, 笔者在本门课程的教学中, 进行了一些改革与探索。

3.1探索师生翻转教学—赋予学生更多主动性

《食品安全导论》内容涉及面广, 知识琐碎, 总体难度偏低, 学生通过精读即可掌握里面的大部分内容。新时代的大学生思维活跃, 搜集信息能力强, 传统的课堂教学难以满足他们的需求。基于此, 笔者将本教材分为10个专题, 如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食物链与食品安全的关系、食品质量与安全信息管理等;学生则成立10个学习小组 (每3人一组) , 每组指定1个专题, 组内成员进行分工协作, 集体备课, 并推选1人进行课堂讲解。课堂时间一分为二, 第一小节交给学生, 由他们阐述搜集到的文字及视听资料, 第二小节老师进行简单点评并对重点知识进行补充和延伸。

教学实践证明:此种教学方法避免了一人授课时的枯燥无味, 充分挖掘了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好奇心, 开阔了学生的专业思维, 提高了学生的课堂主动性, 培养了学生的协作能力、文献查找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而且年轻学生的思维观点对老师的课堂教学也有很大的启示。

3.2加强案例教学—教学结合最新食品安全事件

一些有关食品安全的概念比较抽象, 讲解时若过多拘泥于参考书, 不仅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 也难以适应教学要求。为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授课人可加强案例教学, 将理论的知识点融合到实际案例中。近年来, 食品安全突发事件较多, 如“塑化剂”、“禽流感”、“三鹿奶粉”等, 在举例时加入一些有代表性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不仅能加深学生对专业知识的理解, 提高课堂效果, 而且避免了就知识而讲知识的老套路。以近两年频频曝光的“地沟油”为例, 可通过新闻报道引导大家了解地沟油的危害, 提出合理的预防措施, 并对相应的法律法规和标准体系给出自己建议, 这样就容易取得较好的课堂效果。

3.3强化实践教学—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

实践教学能够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 更好的夯实课堂教学内容。本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现在两方面, 一是参观实习:本学期学生有一周的时间去参观“三全”、“思念”、“可口可乐”等国内外知名企业, 每次参观学生都会带着一些课程任务, 如“三全公司原材料的安全性如何保障?可口可乐的食品质量与安全管理规范如何开展?”参观结束后, 会由学生回答相关问题并提出自己的质疑, 老师给予相应解答。二是课余实习:我系在校内建有一个大学生创新创业基地, 主营面包、蛋糕类产品, 基地可提供食品采购、生产、销售、检验等多个岗位, 每个岗位都与食品安全紧密相关。按要求, 在本门课程的学习中, 所有学生都必须利用课余时间到店面参与生产销售, 了解理论知识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教学实践证明:实践教学对培养应用型人才、创新性人才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3.4改革课程考核评判标准

学习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通过考试, 得到分数, 更是通过课程的学习了解更多专业知识, 拓宽知识面, 提高综合素质。所以, 本门课程没有卷面考试, 而是要求每位学生提交一篇有关食品安全的课程论文, 根据学生搜集资料、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对课程论文予以综合评判, 并结合前期的考勤率, 学生小组的表现, 生产实习的表现, 给出最终的成绩。这种考核方式充分体现了寓教于乐的思想, 避免落入让学生死记硬背、应付考试的教学误区。

4结语

《食品安全导论》这门课需要教师对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课程体系有着全面认识, 同时对食品安全问题有着深入的理解和研究, 并能结合多种教学方法, 引导和启发学生思考, 开阔学生的专业视野, 最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综合素质, 为学生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奠定坚实的基础。这既是一种价值追求, 也是一个极大的挑战, 笔者将继续坚定信心, 为之不懈努力。

摘要:《食品安全导论》作为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先导课程, 旨在讲授有关食品安全的知识并培养学生的食品安全意识。针对该课程的教学现状, 本文着重论述了该课程在教学目标、课程安排、教学方法及考核方式上的改革措施, 以便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课堂效果, 使学生深入理解与食品安全有关的专业知识。

3.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三

海南大学“地球科学导论”作为环境科学专业的基础课,安排于大一的第一个学期讲授,3个学分,共68学时,其中理论讲授56学时(第7-21周),实践教学12学时(第10-13周)。按照教育教学改革的要求,根据学校和教研组的实际情况,在深入分析课程特点和学生背景的基础上,结合以往的授课情况,借鉴国内外著名院校的先进经验,对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与设计等进行了多次讨论、修改和补充,形成了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创新实践教学模式。

一、课程特点和受众情况分析

“地球科学导论”有着鲜明的特点:一方面,内容极为丰富,涉及领域众多,天文、地理、生物几乎无所不包,充分适应了当今以地球为研究对象的各学科间的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发展趋势。[3]但同时,又存在过多的理论,特别是一些较为艰深的假说、学说等,对抽象思维要求较高,加深了理解的难度。

本门课程的教授对象是环境科学本科专业的大一新生,按照教学计划,在入学之初,军训刚一结束就开始授课。一方面,作为刚进入大学校门的新生,受多年应试教育的影响,缺乏相关地理、气象学基础,接受相关理论有一定难度。另一方面,作为“90后”的年轻人,对于高新技术、社会热点有着本能的兴趣,而对于过多的概念、理论,易产生抵触情绪,同时,又缺乏必要的地球科学实验技能,这些都是实践教学体系中应特别注意的问题。

二、实践教学原则

根据“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特点和受众对象的具体情况,我们确定了实践教学的以下授课原则:第一是系统性原则,通过实践教学,特别是实习课程的精心设计,将各学科、各章节的知识有机地组成一个整体,并注意在逻辑结构和知识基础上的前后衔接,严格强调系统性和逻辑性;第二是实践性原则,强调与实践的关联性,安排一些与时代脉搏共通的内容,诸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再生能源等社会舆论关注的焦点,让学生感觉到“地球科学导论”并非只是一些晦涩难懂的理论,而与自己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并启迪学生将相关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中;第三是先进性原则,将基础知识与当前国内外学术热点、学术前沿紧密联系在一起,并融科学性、趣味性于一体,以激励学生的热情和科学探索精神;第四是可操作性原则,由于学生缺乏深厚的地球科学背景和实验技能,故在安排实验时,尽可能利用一些常用、简易的地球科学仪器和设备,让学生从基础的实验技能入手,培养勤于动手、积极思考、严谨求实的科研作风。

三、创新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

(一)课程实习设计

实习教学环节在环境科学课程教学体系中有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4]根据大一新生入校不久,对环境科学专业的认识还比较模糊,同时处于从高中-大学学习生活的过渡期,面对丰富而紧张的大学生活无所适从的现状,结合“地球科学导论”的理论教学内容,将课程实习定位为环境科学专业进行的初次系统的认识性实习,即“综合环境实习”,其意义在于使大一新生结合所学课程内容,有一次接触环境、认识环境问题的机会,除增加对本课程的理解,激发专业热情外,还可为后续的专业课和高年级的生产实习奠定基础。[5]

1. “热带典型生态工程的原理与实践”——美万生态村考察

目的是使学生亲身体验在课堂上所学的地球科学导论(生态工程部分)的基本理论、方法和技术在我国新农村建设中的具体应用,进一步理解和掌握相关理论,同时也有助于开阔学生的视野,培养其对专业的兴趣,激发其创新思维。主要内容是由教师及当地技术人员实地讲解,并与参观海南典型文明生态村相结合。本次实践教学要求学生了解农林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方法和技术,深入理解“山顶种树,山腰种胶,平地种果,水面养鸭,水底养鱼”等模式的环境生态学原理;对常用生态农业技术,如沼气、太阳能利用等有初步的了解,并对海南生态文明村的进一步建设提出建议。

2. “热带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野外实习考察

实习路线是由海南大学苗圃-果园-植物园-热带牧草种植资源圃-国家热带农业高新科技园区,通过步行,沿途可仔细观察农田、森林、草地等各类典型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并可实地讲解溪流、集水区、湖泊等地球科学的相关概念。通过本次实习,学生对理论知识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加深了理解,效果良好。

(二)实验课程设计

考虑到地球科学导论的课程进度和大一新生的实际情况,实验教学环节分为两个方面:其一是代表学科前沿且操作简便的先进地球科学仪器的原理和操作,以“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为例。其二是注重对经典环境生态仪器的运用,以及基本实验设计、动手能力和初步的统计分析技能的培养,這部分以“不同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为例。

1. “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与应用”——现代设备的使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图片展示和资料片播放,使学生了解卫星定位系统(GPS)的原理、系统组成、应用领域、使用精度、局限条件以及在环境科学中的应用。同时,通过操作示范和野外实践,要求学生熟练掌握GPS的基本操作技巧。在实验中分别选择与学生日常学习生活密切相关的实验楼、课室、宿舍、食堂、植物园、云月湖,测定其地理坐标,描绘运动轨迹,并分别选择林内、空地、大楼前进行GPS测定,比较其地理坐标以及信号强弱。在本实验中除在理论层面GPS的一般知识外,还着重介绍了最新的发展动态:我国北极星系统的研制和进展及其背景,让学生在社会、经济、国防层面更为广阔的背景下对学科的发展和应用加深理解。

2. “生态系统不同深度土壤含水率的测定(铝盒法)” ——经典仪器的应用

通过课堂理论讲解、实验室操作示范,使学生了解土壤含水率的概念、用途,掌握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掌握土壤取样的技巧以及烘箱、天平的使用方法,培养初步的科研能力、实验操作能力和严谨的科研精神。主要仪器包括烘箱、铝盒、天平等常用地球科学仪器设备。 要求学生掌握土壤含水率的定义和意义,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方法有哪些,并简述其优缺点,分别测定不同生态系统(农田、草坪、橡胶林)、不同深度(0-5cm; 10-15cm; 20-40cm)以及不同坡位(上坡、下坡、中坡)土壤的含水率,要求学生分析生态系统不同层次、不同坡位土壤含水率的差别,说明其原因。同时,根据测定的情况,说明土壤含水率的测定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在实验讲评过程中,教师综合各小组的研究结果,作出图表进行分析,就学生自己的实验作为案例,生动形象地说明实验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教学效果。

四、结语

当前关于实践教学的研究,往往着重于整个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或毕业实习等单一实践环节,而对某一具体课程的实践教学体系则缺乏深入的研究。我们在“地球科学导论”的实践教学中,力图准确把握课程特点,深入分析学生知识背景、心理状况等特点,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安排了综合环境实习和实验课,各环节之间目的明确,紧密衔接,形成了一个有机的创新实践教学体系,并在具体应用中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教育教学改革是个系统的工程,这里仅仅是一个探索,希望能对相关学科、相近课程提供一个参考,以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李顺兴,陈智熠,陈涣林,等. 环境科学与工程类本科专业就业分析及培养模式探讨[J]. 环境保护, 2005(4):35-39.

[2]李顺兴,邓南圣. 环境科学本科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讨[J]. 漳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4):92-96.

[3]翼国盛. 简评《地球科学导论》[J]. 中国大学教学,2001(6):46.

[4]马俊杰,曹明明,王伯铎. 综合性大学环境科学专业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2):87-89.

[5]曾正中,张明泉,赵转军. 环境科学“水文与水资源学”课程实践教学探讨[J]. 高等理科教育, 2003(50):71-74.

[责任编辑:钟岚]

4.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论文 篇四

——功能材料的发展方向

通过一周紧张而又充实的导论课的学习,我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有了一个清晰的认识,并且了解了材料领域里各个专业的方向。材料,一个通俗的解释就是,可以用来制造有用的构件、器件或物品等的物质。看似一个短短的解释,它却是我们日常生活密不可分。从小的方面来说,买衣服的时候我们要仔细看看衣服的质料;身上戴的饰品的材质也是身份的象征。从大的方面来说,火箭升空,潜艇入水,各种军事武器等等,都离不开材料的加工制备。在20世纪人们就把信息、材料和能源誉为当代文明的三大支柱,而信息和能源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只有材料是确确实实就在我们眼前的东西,所以说材料是人类社会赖以发展的物质基础。

而材料科学与工程是以材料、化学、物理学为基础,系统学习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的基础理论和实验技能,并将其应用于材料的合成、制备、结构、性能、应用等方面的学科。作为一级学科的材料科学与工程,还下设三个二级学科分别是:材料物理和化学、材料学、材料加工工程。老师主要讲了先进粉末冶金材料与技术、粉末注射成形技术、生物材料和仿生材料、功能材料等。其中我最感兴趣的一个领域就是功能材料。

功能材料是一类具有特殊电、磁、光、热、力、化学以及生物功能的新型材料,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等高技术领域和国防建设的重要材料,同时也对改造某些传统产业,如农业、化工、建材等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功能材料种类繁多,用途广泛,是新材料领域的核心,对高新技术的发展起着重要的推动和支撑作用。在全国新材料研究领域中,功能材料约占85%,所以世界各国也都十分重视功能材料技术的研究。功能材料主要包括金属功能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有机功能材料、复合功能材料等。功能材料已不再是原来的单纯利用原材料,或者凭经验和技术改进和制造材料,或者设计材料的成分和性能,而是已经向设计新材料的阶段迈进。它是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能源技术、纳米技术等现代高新技术及产业的先导、基石和支撑,有着十分广阔和诱人的市场前景。

磁性材料就是很好的例子。磁性材料具有能量转换、存储或改变能量状态的功能,是重要的功能材料。近年来,磁性材料的发展突飞猛进,特别是一些新型的磁性材料更受重视,并正在走向实用。如稀土永磁材料、室温磁制冷材料、新型的多层膜磁记录材料、有机铁磁材料、准晶、非晶材料等等已成为近几年来磁性功能材料领域研究的热点。全球磁性材料需求量每年以10%—25%速度增长。新型磁性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不断涌现,所以磁性材料是最活跃的材料领域之一。

其中,软磁材料的种类就很多,按材料的成分可以分为晶态、非晶态及纳米晶软磁材料等。而非晶态合金结构上的无序性,决定了其具有优良的软磁性功能。所以,非晶态软磁合金成为了非常热门的磁性材料。而且,非晶态合金与常用的其它晶态软磁材料(如硅钢片)相比,磁导率高,电阻大,损耗小。从长远来看,用非晶态合金替硅钢片制作变压器铁芯前景十分可观,但就目前的情况来看,仍存在许多问题,比如非晶态合金带的厚度要比硅钢片小很多,这将大大影响其实用性能。据报道,日本每年由于电器设备中的铁芯发热损失电量80亿度,若用非晶态合金代替硅钢片,可节省3/4。此外,非晶态合金的生产工艺简单,生产过程中的能耗比生产等量的硅钢片少80%左右。所以,非晶态合金作为软磁性材料有很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也不能忽视存在的问题,如温度对磁性的不稳定性影响比较大;作为电力设备铁芯使用时,不能制出很宽的薄板,批量生产成本高,饱和磁感应强度比硅钢低。

现在的磁制冷材料也是一个比较热的话题。磁制冷技术利用铁磁或顺磁物质在去磁化时发生这一磁卡效应来生成低温。冷冻技术已日益深入人类的日常生活,且在利用氟利昂制冷技术因污染环境即将被淘汰掉今天,开发新的磁制冷技术已成为当务之急。而磁制冷技术因磁致冷冻具有高效率、体积小、可靠性大的特点,已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磁制冷的效率可达到逆卡诺循环的39%—60%,而气体压缩式制冷一般仅为5%—10%。而且,磁制冷装置结构紧凑、振动及噪音小。所以,磁制冷技术将可能代替传统的气体压缩式制冷,是一种极具开发潜力的节能环保制冷技术。我也相信磁制冷技术在不久的将来就能造福人类。但是将来要解决问题也不能忽视,还要开发高性能的磁性材料,磁体和磁场结构的设计,蓄冷和换热技术的改进,磁制冷装置的设计等等。

5.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五

摘要:

本文通过我校“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双语课程的教学过程,介绍了该课程双语教学的课程设置目的和相关的学科体系建设,以及教材的选择与多媒体教学手段。提出了不同层次本科院校进行双语教学应从实际出发进行专业课程设置,依据不同教学目的进行双语课程体系建设,互动性强的多媒体教学课件与教学手段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双语教学;课程设置;体系建设;多媒体教学

我国教育部早于就在《关于加强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提高教学质量的若于意见》中明文要求国内高校积极推动以英语等外语进行的教学模式。而后在1月、1月和202月教育部又多次发文鼓励和推动双语教学的开展。年8月,教育部为落实上述文件精神,引发了((关于启动2007年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建设项目的通知》(教高司函[2007]137号),更提出从2007年至,共支持建设500门双语教学示范课程。

在高校本科教育中“要创造条件使用英语等外语进行公共课和专业课教学”的目的是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这对于我国高等教育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的意义。它有利于培养国际化的人才,而且有利于学生素质的提高和学生今后自身的发展。对于高校工科类本科生来说,无论他们毕业后是攻读更高学位,还是从事各种技术性工作,具备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和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都是必要的。

1、我国的“双语教学”。

主要是指用汉语与英语两种语言进行非语言学科的教学,为学生营造一种双语双元文化氛围,使学生能够潜移默化地接收两种语言与多元文化环境的熏染

(1)课程设置目的材料学科国际性强,学术理论发展更新快,因此在许多高校都很早开展了双语教学工作。

北京化工大学对“高分子物理”课程也进行了双语教学试验。他们的做法是进行分层教学,即对部分英语水平好的学生实行了双语教学。华东理工大学对“陶瓷基复合材料’,课程进行了双语教学。合肥工业大学也于20开始进行“高分子物理”课程的双语教学,武汉理工大学“材料概论”实行了双语教学,天津大学对材料科学与工程专业“材料概论”课程实行了双语教学,重庆工学院开设了“材料科学与工程导论”课程,唐山学院在三上开设了“材料概论”双语课程等。

我院开展双语教学势在必行。原拟定开设的双语课程是“高分子物理”,这门课程是高分子材料专业学生的专业基础课,学时多,内容杂,理论性强,在以中文讲解过程中尚有部分同学感到学习吃力,且是学生研究生人学考试常考的专业课程。鉴于我校是省属二本院校,学生人学英语水平与重点院校之间就有一定的差距,英语水平又参差不齐,因此从2007级教学计划开始加人了几高分子科学技术导论”这门双语课程,旨在使学生进人专业课学习的同时,全面了解专业知识体系,尤其是帮助一部分学生及早具备一定的专业文献查阅能力。

(2)课程体系建设鉴于前述的教学目的,因此“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课程设置在三年级上期,任选课,18学时,1学分。

该课程教学大纲大体包括高分子学科的基础知识如学科发展建设、高分子材料基本分类与命名等,高分子基本结构知识,高分子材料的合成原理,主要的高分子材料及其基本性质和简单的高分子材料加工内容。原定为任选的意义在于实质上实行分级教学,即英语水平好的同学选修,为自己更早更快地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及外文教材的学习打下更好的基础;而“高分子材料技术导论”的内容实际包括了整个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高分子化学”、“高分子物理”和“高分子材料成型工艺学”,即使英语水平相对较差不选修的学生,也不会因此而使整个学习的平台短缺。

(3)教学方法与体会在实际教学中。

确立了教学目标与体系设置后,首先遇到的就是教材选择的问题。它是影响学生对课程消化吸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于双语教学,我校制定了几种方案,其中包括对教材选用、课堂英文使用比例和板书中英文比例等的规定。既是双语教学,其目的旨在加强培养学生利用外语学习专业知识、进行技术交流的能力。因此,教材选用外文原版教材应该是最佳选择。诚然,不少优秀的英文原版教材确实比国内的教材更能反映世界上最新最前沿的知识,且语言原汁原味,但在实际使用中,大多数老师都有这样的认识,即其存在与我国教学大纲不完全相符、内容过于全面且难度无法调节等问题,在实际讲课过程中,教师为了照顾到各个层次的学生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往往对教材内容进行选择性讲解,实际教学内容覆盖率低,且学生学习起来知识点散,不易系统组织,同时也造成了教材的浪费(原版英文教材或引进影印版的定价相对都不菲)。

外文原版教材直接拿来就用,效果打折;而国内出版的双语教材相对较少,适合的也不多见。针对教材问题,我选择的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引进的“国外名校名著”系列,JoelR。Fried著的“polymerscienceandtechnology",同时参考了David LBowe:的“an 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s”,L.H.Sperling的“introduction to polymer physical science”和天津大学出版的“introduction to materials”。

在此基础上,我制作了与本学院教学大纲配套的多媒体课件。课件使用全英文板书,内容精练,R辅以大量图片,形象清晰,既弥补了教材的不足,也使学生易于掌握重要知识。在使用多媒体课件时,提前把课件主要内容打印出来给学生进行预习,而把其中重点的词汇(知识点概念)预留下来。这样,一方面学生可以在课前预习中根据课件内容看相关部分知识,对要学习的内容做大致了解,另一方面,课堂上减少了做笔记的时间,同时根据老师的讲解,只记录那些余下的重要的概念名词。既能够留出更多时间用于听老师讲课,理解专业知识内容而不过多的停留在单词本意的认知上,又让学生自己动手抄写重要的名词,强化了记忆。

通过双语教学发现,学生中那些英语程度较好的,一般比较欢迎双语教学课,甚至希望在课程体系设置内加大双语教学课程比例及课堂英语讲授的比例;但英语基础较差的,甚至根本听不懂也看不懂的学生,则对双语课程有抵触情绪,不太愿意配合老师的课堂教学,更无论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作业的要求了。这一方面与学生的英语基础能力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由此而形成的学生对于英语教学课程的兴趣有关。但通过这一学期的授课我认为在没有专业英语课程学习之前,开设专业性强的双语课程,对于仅仅有大学英语基础的学生来讲,难度还是有些过大了。学生阅读外文教材或参考书所需要花费的时间很多,对于三年级专业基础课程任务相对还比较重的学生学习来说,占用的精力让一些学生也不能胜任。

2、结合本学期的授课情况和学生最后的学习情况。我对做好双语教学工作有以下几点建议。

(1)为了优化教学效果,宜采用选修课的`课程设置形式,尤其是分班式教学。

课程设置主要取决于双语课程设置的目的。如果是普遍提高学生对于英语专业知识的认知,必须学习的课程,可以进行分层教学。不同的班级采用双(英)语教学的比例不同;如果是使学生提前进行英语专业知识的讲授,目的在于使一部分有能力的学生先可以进行外文文献的查阅,可以做一些选修课。此外,对于理论知识相对较浅的一些专业课程,如“豁结剂”或“高分子材料学”等,在三下“专业英语”课程学过之后开设成双语课程也应该较适宜。如天津科技大学开设了“高分子粘合剂”双语课程,取得了一定成绩。

但是,有的学校为了使学生适应大量专业单词而把双语教学与专业英语课程融合成一门课程的做法,我觉得还有待进一步商榷。因为专业英语是一门语言性学科,着重于专业词汇的记忆与文章理解翻译等内容;而无论哪种性质的双语课程都应该是专业知识性的教学。个人以为,也可以在二年级开设“科技英语”课程,代替通常的专业英语,比如材料学科可以选择融合金属、陶瓷与高分子材料在内的专业英文文献,这样,在三年级开设各门双语课程只需辅以少量专业词汇为基础,而不影响正常的知识性教学进程。

(2)多媒体的应用对于双语教学的课堂教学有着显著的积极的作用。

教学过程中应进一步提高多媒体制作技术,增加全英文影像资料,会更有利于学生学习积极性和课堂学习的兴趣,丰富讲授内容,真正起到导论课的讲授意义。

6.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六

许丽,黄漫青,张馨如

(北京农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2206)

摘要:本文比较了2007级和2011级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课程设置情况,分析了2007级存在的主要问题,即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内容及模式陈旧、课程设施不合理等。而2011级增加实践教学、强化理论与实践一体以及“3+1”课程体系改革等方面进行了改革,结果证明改革后的培养方案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7.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七

作为一门肩负通识核心教育使命的公共选修课,《生命科学导论》旨在对重庆工商大学非生物专业本科生普及生命科学的知识,使他们对生命科学一些主要研究领域的基本理论、技术方法、发展趋势以及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关系有一较完整的认识,进而能确立科学的现代生命观,提高其生命科学素养;进而在学科间的交叉渗透、边缘学科研究等领域也获得一定启迪。简而言之,“提高非生物专业本科生生命科学素养”是本课程最核心的教育目标。

1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的构建

1.1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构建的基本原则

对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而言,其课程内容应当符合通识教育课程的特点,必须精心选择哪些知识应当成为课程内容的组成部分。在此过程中,应当坚持以下三条基本原则:

原则一:以“生命一人类一社会”为课程内容组织的主线。

“生命-人类-社会”是现有《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组织的主线。在“生命-人类-社会”主线中,那些与人类自身密切相关的知识以及自然与人、生命科学与人类社会的关系成为课程重点关注的内容。因此这条主线体现出更多的人文关怀,这一点极为符合我校人文见长、立校的学科背景。

原则二:课程内容必须反映学科前沿和社会热点。

在内容基本稳定的前提下,某些课程内容应当是能够根据需要灵活增减的。而在具体实践过程中,应当每一学年(必要的话甚至是每个学期)对课程内容进行相应的更新。这种更新既包括了知识点或内容主题层面更新,也包括在课堂教学中尽可能使用最新的图片、报道或研究案例等。

原则三:为学生的个性化需求留出弹性空间。

对学生知识需求的询问获得了非常丰富的信息。它一方面说明现有的课程选择基本符合学生的需要,同时它也反映出很多学生感兴趣的知识其实被我们忽略了。适当考虑学生多样化的兴趣需要,在主线中留出一定的弹性空间,将使课程变得更为灵活、人性化且富有吸引力。

1.2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内容的组成及目标匹配

课程内容包含必要的生命科学基础知识(如细胞、生物大分子等)是很有必要的,这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生命科学前沿知识和技术的原理,因此大纲对这一部分内容作了适当的安排。

全校核心通识课《生命科学导论》改革为讲座式的授课。《生命科学导论》当中包含10个讲座。其内容分别为什么是生命-生命的进化;生命的物质基础-营养与健康;走进细胞;遗传与疾病;现代生物技术;转基因植物与转基因动物;小角色大杀伤-微生物与疾病;生态与环境;多彩的植物世界;多姿的动物世界。

每个讲座设立相应的专业课程内容非常熟悉教师。讲座式的授课改革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1)在介绍生命科学的动态、热点问题的同时,授予学生有关的生物学基本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2)避免教师过于注重课程的系统性,授课内容面面俱到。(3)讲座内容与相应课程组教师的业务特长相一致,教师能够把自己的科研成果或在科研工作中所掌握的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与教学相结合,授课内容有血有肉,能够达到提高教学效果。

《生命科学导论》讲授的内容包括生态学和生物多样性、遗传、营养、微生物、细胞和生物技术等方面的基本概念。从微观和宏观两个方面讲授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根据文理科授课对象的不同,适度更改教学内容,力求体现教学内容的前沿性。例如,基因和基因工程、生物多样性与环境保护、胚胎干细胞研究、克隆和生物进化等都是课程内容的重点。为了充分体现和实现本课程的“素质教育”宗旨,尽量选择与学生身体和心智发育有关的,且学生感兴趣问题(如大学生的营养与保健,如何预防传染性疾病;动物行为;优生优育;人口问题等),同时围绕媒体关注的有关生命科学研究中涉及的热点话题(如动物克隆,干细胞研究,器官移植;转基因等)将教学内容贯穿其中,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使学生听后有具体和实在的收获。

1.3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实践指导

为了《生命科学导论》课堂教学实践尽可能有效地完成教学目标设想,贯彻“提高学生生命科学素养”这一核心理念,我们提出了三项关于课程实践的基本原则:

原则一:课堂教学需紧扣课程目标,避免随意化。

课程的实施要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这是课堂教学的一条普适原则,而它对于《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仍然需要特别强调。目前《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每周上课一次的公共选修课,课程进度的随意性较大,学生对课程的重视程度也不算高。很多学生抱着“混学分”的态度上课,无法奢望他们对课程有更多的投入。在这种情况下,课堂教学中必须对课程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更有效的强化才能尽可能保证课程达到预期的收效。

原则二:学习兴趣的激发与保持是教学设计的关键。

在课堂跟踪观察到的现象中,沉闷的课堂气氛是最突出的特点,而希望改变这样的状况却也是学生们共同的强烈呼声。课堂气氛的改善根本还在于对学习兴趣的调动和保持。为了达到这一目的,课堂教学中各种环节的处理都应当从选课学生的特点出发,尽量以他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呈现知识,减少兴趣激发的障碍。

原则三:在课堂教学中保留适当的“试验性”。

《生命科学导论》的课程理念之一是使课程具有“生长性”。它一方面体现为对课程内容的及时更新,另一方面即体现为教学方式的创新与探索。根据教学内容的改变和学生特点的不同,在课堂教学中尝试“新花样”,也是《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不断自我完善一条途径。例如,在知识的呈现方面(尤其是图片资料)尝试使用英文注释。这完全与大学生的知识基础相匹配,同时也能进一步提高他们未来获取生命科学相关信息的能力。对新手段的尝试应当以保证既定教学目标的实现(至少是绝大部分的实现)为前提,否则很可能得不偿失。例如英文图片这样的双语教学成分,如果数量过多、难度太大,反而会成为学生学习知识的障碍,打击其听课积极性,这就违背了“试验性”的初衷。

1.4 《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教学设计特点综述

新的课程方案呈现出以下几点鲜明的特征:

第一, 新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具有强烈的本校特色。

建设一门体现重庆工商大学特点、符合重庆工商大学需要的《生命科学导论》核心课程。前期的大量工作都立足于分析提炼本身以及我校学生在生命科学类通识教育课程方面的需求特点。因此最终的课程方案在理念定位、课程内容选择方面都呈现出鲜明的自身特色,不同于其他高校已有同类课程。

第二,新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具有较好的整体性。

课程内容标准则把目标和内容有效的沟通起来,使其成为一个整体。最后,紧贴着课程的特点和需要,新方案还对《生命科学导论》的课堂教学提出了切实的建议。因此,该研究对于促使《生命科学导论》课程从原先零敲碎打的改进状态进入系统化建设,具有重要的意义。

第三,新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集中体现了对学生主体性的尊重。

新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诞生于对学生需求的多方调研之上,并且调研工作中所获得的启示都在新方案中得到了呈现。最终入选课程大纲的内容、弹性课时的设定,都来自于对学生求知需要的分析;教学目标设定、课堂教学的建议都充分考虑了学生的知识背景和选课心态。

第四,新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方案具有良好的操作性。

课程建设不能脱离实践。在《生命科学导论》课程新方案的构建过程中,方案在实际实施过程中的可操作性和便利性被给予了充分的考虑。为了使课程方案便于执行,内容大纲采用了按课时划分的方式,并且提供了较为详细的内容。最后,针对通识教育选修课的种种特殊现象,我们还特别为课堂教学提出了若干建议,并提供了相关案例。

2 教学方法创新

2.1 指导学生思考,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由于20 世纪后半叶分子生物学突破性的成就,使生命科学在自然科学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口、环境、资源、食物与健康等重大问题的解决都寄希望于生命科学及其技术的发展,生命科学是与人联系得最为紧密的一门学科。

因此,针对非生物专业学生开设的生命科学导论课程应运而生。《生命科学导论》是一门重要的核心通识课,内容涉及广,对于非生物专业的学生来说,学习起来相对困难。 因此学生在上课要在老师的指导下充分思考一些问题,如在讲到生命的基本单位细胞时, 教师在新课课前就可先提出问题: 第一: 细胞是什么? 第二: 你见过哪些细胞? 它们存在于什么地方? 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不仅可引起学生的兴趣,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促使其通过对课本及资料的阅读,学会思考,学会总结答案,锻炼其阅读、分析、思维和总结能力,进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2.2 通过参与式教学方法的示范,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

现代教育要求教师采用多种教育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全方位提高学生的个性素质。例如在讲到生物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带来的伦理和社会问题时,可采用参与式教学法,即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参与讨论,在课堂上学生可有序地各抒己见;在讲到人类活动对环境与生态的影响时,可让学生在课外收集资料, 然后上讲台当临时教师;讲到生态时,讲生态与我们人类的联系,可以让大家讲讲身边环境;讲到郁郁葱葱的植物世界时,可将课堂搬到校园内,让学生认真观察自己所能看到的植物,通过自己的观察,总结植物的形态、特征;在讲到形形色色的动物世界时,可将学生带到动物园内进行教学,边观察标本边讲解,最后让学生分组总结具有亲缘关系的动物之间的相似性。对于教材中的难点重点,可采用影视、CAI 课件、专家讲座等形式来进行教学。在这其中,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维能力、独立分析能力,加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还能让学生在发现知识中得到喜悦, 培养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3 在教学过程中, 培养学生的个性素质

每一个学生都是一个完整的、全面的、丰富的人,都有自己的个性,因此在教学中要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的特长和天赋, 保护学生的创造性和主动性。因此,教师可通过在禁毒日、艾滋病日、禁烟日、环境日等特殊日子向学生介绍毒品、艾滋病、吸烟等对人类的危害,从而培养学生对生命的热爱和珍惜,促使学生培养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使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通过向学生介绍地震、火灾、洪水、火山爆发等自然灾害知识, 培养学生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使学生关注环境问题,自觉保护环境。

摘要:对我校《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核心课的教学改革进行了研究,提出用改革课程内容与教学手段及方法来促进《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核心课改革的体系化、系统化及规范化。从满足学生对知识体系结构的把握、个性发展及增强综合能力和创新意识的需要出发,加强《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核心课的建设,对规范《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核心课的管理和提高《生命科学导论》通识核心课的教学质量进行初步探讨。

关键词:生命科学导论,核心通识课,教学改革

参考文献

[1]胡鑫,张大玲,高梅,等.生命科学导论教学中实施素质教育初探[J].高等农业教育,2010(8):75-76.

[2]况晓慢.综合性大学开设公共选修课的现状和思考[J].高等理科教育,2008(4):78-80.

[3]石雪芹,陈容容,白艳玲,等.为非生物类本科生开设“基础生命科学导论”实验课的探索和实践[J].中国大学教育,2008(4):83-84.

8.食品科学导论课程论文 篇八

[关键词]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产学研合作教育,课程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4634(2009)04-0057-04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宗旨是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应用性人才。传统高等教育的弊端在于只注重课堂教学,向学生传授书本知识,而对于学生的能力培养重视不够[1]。因此,学生走向社会往往还需要1、2年甚至几年的时间才能够适应企业或其他用人单位的要求,才能够担当起企业赋予的责任[2]。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产学研合作教育改变过去的教育模式,使学生在学期间,就有机会和时间进入生产实际领域。通过“工-读结合”或“研-读结合”的途径,使学生在一定的岗位上进行劳动或承担、参加一定的科技项目。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是一个集理、工、农等学科的相关知识为一体,边缘性和综合应用性极强的交叉学科。包括从众多可食性资源的开发利用到各种工业化食品加工生产的全过程,以及食品的功能性、安全性、包装装潢、美学、市场营销及商品学等多方面的系统研究[3~5]。这种学科特点需要产学研合作教育来更好地实现培养目标。基于上述原因,对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课程体系改革方面的研究和探索是十分必要的。

1课程设置的基本思路

1.1课程设置由单一主体转向多元主体

以往的课程设置基本上是由专业教师来完成,很难使课程教学与实践需求很好的结合。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应从单一的学校主体转向与行业、企业相结合。笔者走访了食品行业中不同类型的企业,外聘食品行业的专家和企业技术骨干为外聘教师与专业教师一起直接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使行业及企业成为课程设置的重要的主体之一。

1.2以学科交叉、融合为基础构建新型课程体系

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笔者拓宽了过去以化学成分和加工手段为主的模式,打破传统的食品工艺学为核心的课程体系,建立多学科相互渗透、相互结合的跨二级学科的综合性食品科学基础课程体系。如根据食品工程自动化的现状和趋势,在公共基础课中增设电工与电子技术和电工与电子技术实验,以补充加强学生的机械、电子方面的能力;食品卫生学单独设课并增加食品安全的内容融合了原来公共卫生与营养专业及环境卫生、转基因食品安全卫生评价等方面的内容,更能适应当今社会发展的潮流等,定名为食品安全与卫生学;增设食品生物技术与食品高新技术;同时注重了现代生物工程技术在食品工艺中的应用,注重了课程之间的衔接与配合。从学科的基础平台上保证了“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目标,也为学生从事相关领域的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3改革教学方式,着力培养学生能力

课程设置以实用性和适应性为原则,处理好统一性和多样性、人才市场变化和课程设置相对稳定、学生的职业定向性和择业应变等关系,采用以核心技能为基础的课程结构模式。其基本思路是:将从事食品行业所需的基本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设置为专业核心课,将适用于各个具体职业的知识、能力设置为选修课。核心课程是相对稳定的、学生必修的,体现专业特征。选修课是灵活多样的,供学生选择,体现就业方向特征。这种富有弹性的课程设置,为动态实现专业培养计划提供了保障,提高了学生的就业适应性。

1.4突出实践教学,增加实践教学的比例

产学研合作教育的特色在于学生技术应用能力的培养,强化实践教学,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的比例由原来的12.1%提高到24.9%。如增加食品加工原理的教学时数,减少专门工艺的理论学时;生物化学、食品化学与分析学食品微生物学和仪器分析分别单独开设实验课,食品工艺学独立开设4周的课程实习,开设社会实践、工程实训、食品工厂认知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等实践教学环节累积35周。彻底改变实践教学依附于理论教学的状态,建立和完善相对独立的实践教学体系。既强调动手能力又体现知识对能力的支撑和潜在的作用。

2培养目标的确定

产学研合作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的全面素质、综合能力和就业竞争能力为重点,充分利用学校和产业,企业单位在人才培养方面各自的优势,把以课堂传授间接知识为主的学校教育环境,与直接获取实际经验、能力为主的生产现场环境有机结合于学生的培养过程之中,从而使学校与社会,教师与社会,学生与社会建立起广泛的联系,并在与社会进行广泛交流的过程中获得知识,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提高全面素质。为此,从食品行业的社会需求和高等教育的特点出发,结合长江大学的办学特色,制定了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将其定位于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德智体等全面发展,具备食品加工工艺的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农产品转化成食品的深加工方法,具有对食品品质分析,安全卫生检测等方面的检测、分析,鉴定的综合能力,获得食品工程设计,设备操作与维护能力,能够胜任食品加工企业的生产管理、品质鉴定与控制、新产品研制与开发、市场营销等工作,具有一定的可持续发展的能力。通过培养,学生应具备下列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①掌握生物学、食品化学、微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实验技术;②掌握食品品质分析、检测和品质控制的方法;③具备工艺设计、设备选型与操作、食品生产管理和技术经济分析的能力;④具有一定的实验设计、归纳、整理、分析试验结果、撰写科技论文的能力;具备独立获取科学技术信息及进行科学技术交流的能力;⑤具有较强的计算机应用能力;⑥掌握一门外语,能较熟练地阅读本专业外文书刊,具有听、说、写的基础;⑦熟悉食品工业发展的方针、政策和法规;⑧了解食品加工、贮运、保藏及资源综合利用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态。

3课程体系的构建

构建课程体系遵循的原则是:加强基础理论、优化课程结构、拓宽知识口径、重视实践教学、增设人文社科和经济管理课程,建立系列相关课程和专业方向模块课程体系。

3.1公共基础课

公共基础课共776学时,55.5学分,占总学分的 30.7 %,占理论教学学时的 31.2 %。其中必修部分包括:大学英语、体育、计算机文化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毛泽东思想概论、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原理、法律基础、高等数学、大学物理、形势与政策等;选修部分包括:人文素质、现代生命科学导论、信息检索、企业经营管理、食品营销学、中国饮食文化等。

3.2学科基础课

学科基础课共 752 学时,47学分,占总学分的 26 %,占理论教学学时的23.8 %。其中必修部分包括:工程制图、无机及分析化学、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有机化学、物理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线性代数、概率统计、食品化学、食品加工机械与设备;选修部分包括:机械设计基础、食品生物技术基础、现代生化技术、现代食品高新技术、食品应用酶学、天然药物化学、现代仪器分析。

3.3专业课

专业课共344学时,22学分,占总学分的12.2%,占理论教学学时的 20%。其中必修部分为:食品微生物学、食品微生物学实验、食品分析、食品化学及分析实验、食品工程原理、食品工艺学上、食品工艺学中、食品工艺学下、农产品贮运学。

3.4选修课

选修课为素质拓展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公共选修课,共232 学时,11.5 学分,占总学分的 6.4%,占理论教学学时的 25 %。包括:食品标准与法规、分子生物学、软饮料工艺学、罐头工艺学、食品原料学、食品添加剂、食品毒理学、食品免疫学基础、食品分离重组技术、食品加工新技术专题、食品感官评定、食品保健原理与技术、食品包装学等。

3.5实践性教学环节

实践性教学环节共45学分,占总学分的 24.9%。包括:社会实践、工程实训、食品工厂认知实习、食品工艺学课程实习、生产实习、毕业实习及毕业论文(设计)和第二课堂活动等。

同时,根据合作教育特点对教学计划进行适时的调整,既保证整个教学计划的系统性、完整性,又注重整个教学环节对合作教育的针对性。①合作教育的本科生与高职生不同,他们必须既具备本科生所须掌握的全面的专业理论知识,又要具备很强的实际运用操作能力,所以对理论知识的学习,不但不能削减,而且还要有更深刻的理解;②课程的安排有其严格的系统性。实施合作教育不能完全影响本科教学整体学科的合理性、科学性,但是同时必须考虑到合作教育的特点。笔者采取的开设后继课程专业知识讲座的方法,是实现课程的系统性和实用性有机统一的较好措施。

4课程内容的改革

首先确定专业课程的内容及知识点,进而梳理专业基础课及基础课的支撑内容,编制各课程教学大纲。再根据大纲要求,一方面精选具有特色的教材,另一方面组织有关教师编写试用教材及讲义。

4.1理论教学内容突出针对性、应用性和创新性

合作教育课程改革是个难点,选准突破口,集中优势全力突破,获得“点”上经验,以便今后“面”上推广,这是一条重要方法。由于“食品工艺学”是具有很强的实践应用性课程,同时,在企业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选择这一课程进行改革比较容易取得课程改革的经验。笔者在这一课程的教改方面,主要做了以下探索。

改大纲、编讲义。首先,对“食品工艺学” 这门课程的大纲进行了修改。修改后的大纲突出了知识的应用性,对在实践中应用范围广的知识点加以强化,并安排相应的校内实践环节;其次,在“食品工艺学”这门课程的安排上,使其与合作教育分学期交叉安排,先讲授“食品工艺学概述”,使学生对该门课程有一个大致了解,并为第五学期后半学期及暑假学生的顶岗工作做准备。通过三个月实际锻炼,回校后,老师继续讲授“食品工艺学单元操作”这本教材时,将学生在工作学期中遇到的丰富多彩的实例作为生动的个案,使授课内容更丰富,理论教材更完善;第三,考核方法的改变。将原来呆板的书面考核改为学生自己创建的实际系统的演示并进行答辩。死记硬背的学生再也拿不到高分,而实践和创新能力强的学生则可一展身手。

引入“导师制”深化“协调员”职责的内涵。以往协调员的职责主要是在校学习的管理,而对学生的业务指导却显得无能为力。这与协调员队伍的构成有关,因为相当一部分协调员是由从事学生工作的辅导员担任的。为了改变这种状态,学院注意选派优秀的专业教师担任协调员工作,模仿导师带研究生的方式引进“导师制”,这些导师在担任在校学习的协调员期间,给予学生积极的专业指导,使协调员在学生学习期间不仅具有管理功能,还有加深学生所学知识与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点化功能。

4.2实践教学内容以实用为主,突出技能培养

实践教学是培养学生技能的重要手段,将实训实习纳入课程体系是产学研合作教育的一大特色,也是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其内容设置如下:

1)实验课。实验课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帮助学生掌握专业基本知识及专业一般技能的重要环节。在内容安排上尽量减少演示和验证性实验,开设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2)实习。根据实习目的的不同,将实习分为认识实习、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认识实习是使学生对职业岗位有全面认识与接触。生产实习包括粮油加工、乳制品加工、肉品加工,其目的在于训练学生的操作技能与生产技能,在第四学期末及暑假进行,共三个多月时间。毕业实习安排在毕业前半学期,学生根据市场需求、个人特长及爱好,利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毕业前的就业顶岗训练,培养学生的综合技能。如对食品质量影响因素的分析能力,生产中的故障排除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设备的检修与调试能力,施工与组织、生产与管理能力、经营销售、协调与组织、新技术新产品开发与推广的能力等。

3)第二课堂活动。第二课堂活动是发展学生个性,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单项技能,个性发展的平台。第二课堂活动包括:计算机等级考试、四、六级外语考试、全国英语口语考试、入学教育、科技活动、发明专利、学科竞赛、公开发表论文、公开发表宣传作品、资格证书考试、汽车驾驶培训、文、体活动、青年志愿者活动、社会调查、学生社团工作、学生干部工作、食品科学学术讲座、大学生科协食品分协会活动等内容。同时,鼓励学生申请实验室开放性课题,参与教师科研课题。要求学生毕业除完成专业人才培养计划规定的最低学分外应至少获得10学分的课外学分。

4)设计。课程设计安排在相关课程完成后进行,是课程内容重点的重复。毕业设计主要是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毕业设计的课题应具有综合性,涉及多门知识的综合应用,同时要参与教师、企业、研究院所及政府组织(如卫生防疫站、卫生监督局、技术监督局、进出口检验检疫局)的科研课题,要尽可能接近工程实际或来自于实际生产。毕业设计可采用一个大课题下设若干子课题,采用分工协作的方式,既培养学生独立处理问题的能力,又重视学生相互协作的能力。同时,毕业设计与就业分配相结合。通过参加顶岗工作和在校的理论学习,这些得益于课程改革的合作教育使学生在食品新产品的开发方面的能力大为提高,许多单位要求这些学生在其单位从事品控和新产品开发方面的工作。笔者有意识地将这些学生的毕业设计和毕业后的就业与企业的要求相结合。

参考文献

1 车振明,马力,张国栋,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和课程体系改革的研究与实践[J].高等教育研究,2006,22(4):19-21.

2程桂芬,张忠良,吕艳燕.高职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 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5,(3):34-36.

3 樊建,赵天瑞,李永生,等.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体系改革探索[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9):80-93.

4蒋益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教学改革与实践[J].农机化研究,2003,(3):245-246.

5 蔡华珍,汤志,郭亮.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思 考[J].安徽技术师范学院学报,2005,19(2):64-66.

Reform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combination of industry,academic

stud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in foo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GAO Meng-xiang,YAN Fen-wei,WANG Chen,JIANG Hong-bo

(College of Life Science,Yangtze University,Jingzhou,Hubei,434025,China)

AbstractThe innov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of the combination of industry,academic studies and scientific research was introduced in food sciences and engineering in Yangtze University.Including the basic ways of courses setting,the relocation of educational program goal,the build of curriculum system,the reform the contents of the courses,the teaching content integration and focusing on practical teaching have been tentatively probed especially under current credit system.

上一篇:初高中英语知识点区别下一篇:电信副经理竞聘演讲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