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2024-07-29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共12篇)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一、导入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新闻”,这是作者参观完奥斯维辛集中营后写下的。作者自称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但就是这篇作者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一经发表,便被各大报刊争相装载,并且一举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项“普利策新闻大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不朽名篇。那么,这篇新闻到底特殊在哪里?作者运用了哪些手法让它具有如此恒久的魅力。带着这些思考,我们共同走进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二、自主学习,思考质疑

(师)新闻标题最讲究四个字“引人入胜”,这则标题“吸引”你了吗?

(预设可能出现的问题)

1、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

2、它为什么没有新闻?

3、它既然没有新闻,作者为什么要写?

4、作者写了哪些内容?

5、在奥斯维辛,什么才算新闻?(这个问题不必强求学生必须问出)(学生提出问题时,教师摘录关键词简要板书,并注意顺序)(教师可用的肯定性评价语言)

1、问题提得很好。

2、同学的问题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思路,面对标题,你的脑海中还有哪些思考?

3、又是一个有深度的问题。

4、关注到文章的写作目的,很好!

5、对文章内容很好奇。

(教师对问题小结)我们的同学是一群善于思考的人,面对一个标题就能提出这么多的问题,也看得出这确实是个好题目,能引发我们那么多的思考。好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几个问题吧!教师依次读出问题,顺序是教师根据思维的由浅入深而排定的。

三、点拨归纳,讨论分析

(师过渡)只有爱问的人才能将思维的触角引向深入。所有的问题都是大家提出的,我也相信你们一定能够运用你们的聪明才智通过思考、交流解决这些问题。大家有信心吗?下面,请大家仔细阅读文本,在文章中搜寻有效信息,勾画关键语句。

(一)奥斯维辛是一个什么地方?

第4段、5段

“奥斯维辛”被称为“纳粹”最大的“杀人工厂”,有400万人死在那里,包括中国人。

(二)奥斯维辛为什么没有新闻?

点拨:切入点是“新闻”的特性之一,“及时性”,新闻要“快”“新鲜”,奥斯维辛只是一处历史遗迹,供人参观,悼念死者的地方。自从14年前,奥斯维辛的惨状被人们讲过了很多次(第5段)。奥斯维辛早已没有了“新闻”,有的只是人们熟悉的“旧闻”。

(三)既然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为什么还要写?

明确:第6段,第3段

写作是为了纪念死难者,同时也是为了提醒人们不忘过去、铭记历史。提醒学生关注本文的写作时间1958年,并且补充背景知识。1958年,世界风云变幻,美苏争霸达到了最高潮,核战危机时刻悬在人类的头顶。在这种时代背景下,记者罗森塔尔来到代表二战最残酷事实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怎么会不反思战争、忧虑现状呢?

(四)奥斯维辛既然没有新闻,作者出于使命感又一定要写,作者写了些什么?

奥斯维辛的平静的现在

集中营的方位、居民、周边环境

集中营的历史

参观者的见闻、感受

四、深入文本、品析鉴赏

(过渡到对语句的品析)西方新闻写作有一个被大家熟知的要求,“零度写作”,就是在新闻写作时不能加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但本文字里行间都蕴含着深沉的情感。请采用圈点批注的方法勾画出你感到最震撼的语句并作分析。

(一)第一段、第二段

四个“不该有”的排比,表现出一种难以接受的情绪,不该有而拥有,让人觉得世界荒唐,感到压抑。“人间地狱”里居然有了阳光,居然有了孩子,居然有了生气,这与人们记忆中的情景完全不一样了,从这个角度看,“儿童的追逐”就算是新闻了。

(二)描写参观者表情、动作和语言的句子

这些句子可以间接地让人感受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残忍以及令人发指的罪行。

(三)细节的描写

“雏菊花在怒放”雏菊花是根植在死亡之上的生命的绽放,“废墟”与“怒放的雏菊”形成鲜明的对比和反差,说明生命的绽放是任何人、任何力量都无法阻挡的。(还可以关注雏菊花的花语)

“姑娘的微笑”如此美丽、可爱、天真的姑娘也无法逃过这一劫难,反衬出奥斯维辛的丑恶、恐怖、灭绝人性,并向这一美丽的生命表达深切的同情、怜惜和哀悼,提醒每一个有良知的人不要忘掉人类的这一悲剧。

五、拓展延伸

这篇文章曾夺得“普利策新闻大奖”。现在我请每一位同学都来做“普利策新闻大奖”的评委会主席,请你们给这则新闻写一段颁奖词,每个人只写三句话。我给大家一些提示,我们不仅仅是写一些溢美之词,而且要写出这篇新闻的独特的视角、历史价值、现实价值等等,总之要用你的文字勾画出这则新闻的灵魂来。(此环节灵活处理,时间充裕可在课堂上展示;若没有时间,布置成课下作业。)

六、结语

罗森塔尔以他独特而敏锐的视角,深沉而悲悯的情怀,字里行间表现了一个新闻人的正直与睿智,良知与责任,他用他的文字拷问着我们每个生者的灵魂。课堂会结束,但思考永不停止。

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二

我把教学定为以下三个目标。

1.通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研究性学习,进一步了解新闻的特点,加深对新闻价值的理解,培养学生关注社会、关注时事的意识。

2.比较本新闻与一般新闻作品的不同,探讨它写法的独特性;品味精彩的细节描写,体会作者强烈的、饱含爱憎的思想感情。

3.通过阅读、查找、整合有关资料,培养学生利用有效信息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交流过程中获得分享的愉悦。

下面是我的教学过程。

一、确定研究话题:

学生阅读文本,发现、提出问题,小组交流,然后汇总、筛选,确定以下研究内容。

1.背景研究:

1奥斯维辛是个什么地方?2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哪些段落?3作者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为什么还要写?

2.写法研究: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和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有什么不一样?2品味细节描写。

3.价值研究:

1作品获得了怎样的评价?2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里?

二、搜集资料,安排程序:

利用星期六下午阅读课 (星期天可继续进行),学生到学校图书馆、电脑室搜集相关资料。课前安排好交流过程,用两节连堂课进行。

三、展示和交流:

1.背景资料展示:

1播放视频 《死屋日记》 第三集、第四集。

2投影相关数据:

杀死120万~150万人———据英国《卫报》报道,路透社和英国广播公司等机构公布数字显示,历史学家的最新研究结果发现,在奥斯维辛集中营存在的4年多期间,先后关押过数百万人。其中有120万到150万人在这里丧生。 (关于这一死亡数字,有的历史学家认为是110万人)。

100万犹太人丧命———奥斯维辛集中营是纳粹德国为实施犹太种族灭绝政策而建立的,惨死在该集中营的犹太人达100万左右。

逃生20万人———在1940年到1945年期间,从奥斯维辛集中营幸运逃生的人总数仅为20万。

1.4万条人发毛毯———1945年1月27日,苏联红军解放了奥斯维辛集中营,在该集中营中发现了1.4万条人发毛毯。

幸存7650人———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时候,只找到7650名幸存者,其中有130名儿童。

7000纳粹警卫———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担任警卫的纳粹德军人数大约为7000人,其中包括170名女纳粹成员。

每天屠杀6000人———1944年前后,纳粹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屠杀达到了非常疯狂的程度。几乎每天有大约6000人被残忍杀害。

39座集中营的总和———奥斯维辛集中营是党卫军首领希姆莱于1940年4月下令建造的,是波兰南部奥斯维辛市附近39座集中营的总称。

关押者波及30个国家———在奥斯维辛集中营被关押的大多数是犹太人,此外还有吉普赛人,波兰、苏联等国的战俘以及包括中国在内的30多个国家的平民。

7.7吨头发———苏联红军解放奥斯维辛集中营时,在该集中营发现了纳粹德军没来得及运走的7.7吨头发。

(结论:奥斯维辛是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集中营,“杀人工厂”,“人间地狱”。)

3课后可以放映五集大型纪录片 《1937南京记忆》。

2.问题探讨、交流:

(1) 新闻的背景材料在文章的第四、第五段,介绍奥斯维辛集中营可怕的历史。作者到这里访问,“有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记者的良知促使了他写作。

(2)与《别了 ,“不列颠尼亚”》 和《语文读本》中的《奥运新闻两则》 比较,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独辟蹊径:它打破了客观报道的传统,直接讲述自己参观时的所见所闻所感,表达出鲜明而强烈的主观情感,以迫人的力量震撼人心。这种独特性体现在两个方面:

第一,以一些精辟的议论直接表达强烈的愤懑之情。

例如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在追逐游戏。”

例如2“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

(“最可怕”、四个“不该有”等词,作者用反语,景象固然美好,但布热金卡因为曾经是人间地狱,只有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能与之相称。作者表达出自己内心无比的愤懑,让读者感到沉重的压抑。)

例如3“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作祷告,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处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也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

第二,作者通过参观者的 动作、表情来揭露纳粹的残暴、恐怖,表达自己的压抑之情。

例如:1第七节“默默地迈着步子……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2第九节“开头,他们表情茫然……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3第十节“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4第十四节“感到窒息……跪地祷告”。

(3) 品味典型的细节描写:

例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记: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例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

(这是对集中营遗照中人物表情的的特写,这一细节,启发世人反思美和善就是这样被蹂躏、践踏和毁灭的!)

例3参观者表情反应细节的描写,如“张大了嘴巴” (表现参观者的惊惧 莫名), “浑身发 抖”(表现参观者的怒不可遏),“跪了下来” (表达参观者的诚挚祈祷)等等,这些细节都给读者以立体的视觉形象和强烈的情感震撼。

(4)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获得美国普策利新闻奖的颁奖词: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奥斯维辛是一个尺度:关于时代的、道德的、人性的尺度,无法弃置的尺度;即使作家所写的题材毫不涉及战争和杀戮,时至今日,也都与奥斯维辛有关。在这里,奥斯维辛已成为现实的一部分,虽然属于过去,却向未来敞开。

(5) 作品本身的价值:

新闻史上 的贡献———突破 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

社会意义———人性与良知的反思。

最后谈谈我的教学反思

1.新闻真实而及时地反映着社会生活,阅读新闻作品有助于培养学生关注社会的意识。通过对新闻名作的研究性学习,不仅把学生的目光和思维引向了广阔的世界,也提升了他们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2.在整个研究性学习中,从提出问题、查阅资料到展示交流、解决问题,这些农村的孩子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和积极性,他们争唱主角,不再沉默;踊跃发言,时有精彩。课堂成了学生与老师沟通互动的舞台。

3.本次研究性学习突出了对作品的鉴赏、领悟、应用的“过程和方法”,是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的实践。

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三

关键词:教学设计 奥斯维辛 课堂分析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关于二战期间纳粹德国最大的“杀人工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历史。

(2)了解新闻的三大特征: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

(3)理解新闻写作中作者突破“零度写作”的框架,字里行间隐含作者情感的写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品味文中含有对比手法、细节描写的句子,学会运用这些手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认识德国纳粹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犯下的惨无人道、令人发指的罪行,体会对死难者的同情与敬意,身为中国人,更应铭记历史、担负责任、呼唤和平及珍爱生命。

二、教学重点、难点

品味作者通过观察参观者的神态、动作、语言等细节描写及对比手法表达自己内心感情的句子,理解本新闻获奖的原因。

三、教学方式

多媒体辅助教学

四、教学过程

1.板书设计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罗森塔尔

新闻: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结构、语言、角度、细节、手法及思想情感);首尾呼应:神态、动作、语言 对比 铭记历史、追求 和平、珍惜生命

2.导入新课

(1)播放《红樱桃》中女主人公楚楚(原型朱德之女-朱敏)用燃烧的木头朝背上的德国法西斯鹰徽纹身烙去的片段。

二战期间像朱敏这样的受害者还有很多,今天我们就一起去探访被称作“死亡工厂”的奥斯维辛集中营。(教师板书:奥斯维辛)

(2)提问:这篇课文的体裁是什么?新闻。(教师板书:新闻)

战后美国记者罗森塔尔在访问奥斯维辛集中营博物馆后写下这篇新闻,他自称奥斯维辛这个地方“没有什么”新闻。(教师板书:罗森塔尔 没有什么)

3.思考讨论

(1)但就是这篇自称没有什么新闻的新闻发表后产生强烈的轰动效应,获得美国新闻界的最高荣誉奖普利策新闻奖,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凭什么获奖?新闻的三大特征是什么?

明确:新闻的三大特征:及时性、真实性、可读性

(2)获奖原因分析

①及时性分析:该新闻离1945年解放奥斯维辛已过去了十多年,文中第6段、可看出本新闻并不及时.

②真实性分析:虽真实,但并不具体。

③获奖的原因是:可读性:包括课文的结构、语言、角度、细节、手法及思想情感。

4.师生互动,深入分析

(1)分析课文结构

①第1段写了,结尾也去写,这种结构叫什么?

明确:首尾呼应

(2)分析课文语言及写作目的

①“最可怕的事情”是什么?

明确:平和、宁静的生活使人们开始遗忘过去。

②既然奥斯维辛已无新闻可写,那作者为什么还要写这篇新闻?请从文中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第6段)

明确:a祭奠过去;b铭记历史; c呼唤和平

(3)分析对比手法

①第1、2段这里采用了什么手法?

明确:奥斯维辛现实与历史的对比

②在一个“居然”、四个“不该”、两个“永远”有何作用?

明确:表达作者对法西斯暴行的愤怒痛恨及勿忘历史的态度。

③文中还有哪些地方运用了对比的手法?是哪些方面的对比?

(4)分析细节描写

①作者有没有具体地为我们描绘奥斯维辛的恐怖、可怕?是怎样使读者感知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可怕?

明确:没有,通过参观者的神态、动作及语言,这就是细节描写。

(5)分析课文角度

①新闻讲究“零度写作”,就是在新闻写作中不掺杂个人情感。那本文在角度方面有何新颖之处吗?试举例。

明确:本文打破了常规,在遵循客观原则的基础上,表达了自身的情感。通过参观者在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残酷遗迹的感受和反应后写下这篇新闻,抒发的是大众的客观情感。

(6)总结作者情感

文中体现了罗森塔尔怎样的情感,他想告诉我们什么?

明确:作者情感:对德国纳粹的痛恨、对死难者的同情和敬意

传达:铭记历史、追求和平、珍惜生命

5.结语

铭记历史,历史不该被阳光、鲜花、绿草、蓝天所冲淡,不该被人类所遗忘。

4.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四

年级:高中一年级 第一学期

教材: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一

第四单元(新闻和报告文学)

第一课(第二篇)

注意点:作者突破“ 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束缚, 直接讲述作者以及周围参观者的所见所感,字里行间蕴含着深深的情感,发表后引起广泛关注, 并获得普利策新闻奖。

教学目标(三维):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了解作品的相关背景,了解法西斯的暴行;

(2)理解新闻写作中感情蕴含其中的特点,掌握分析新闻的方法,培养阅读新闻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反复诵读、圈点批注、分组讨论并在自主合作探究中,体会这则新闻蕴含的情感和独特的写法,从而培养学生自主阅读,合作探究,交流鉴赏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引导学生反思历史,珍爱和平。

教学重点、难点

(一)教学重点:从品味新闻的语言入手,通过对细节的揣摩,把握其观点。

(二)教学难点:体味新闻中蕴含的作者情感。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方法:自主阅读、点拨法、讨论法 教具准备: PPT课件

学法指导:资料搜集法、自主阅读法、讨论法 教学流程:

1.课前预习

(1)课前通读全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2)通过网络搜集一些有关“法西斯”、“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

(3)借助网络或工具书,了解作者。

让学生亲自查找资料,从而培养学生的收集筛选材料的能力和自读能力。2.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首先回归历史作为导语。所谓新闻是指社会上发生的新事情。从新闻工作者的角度来说, 还必须是有价值的事情。如1939,年纳粹德国对邻国发动突然袭击, 引发第二次世界大战, 这在当时是新闻;1945年, 法西斯德国在世界人民的反法西斯斗争中终于举起了双手, 宣布无条件投降, 这在当时是新闻;2005年, 德国总统克勒在奥斯维辛集中营旧址前, 虔诚地代表德国政府向受害国和人民请罪,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还有德国法西斯战败后, 法西斯在奥斯维辛建造杀人魔窟, 残酷杀害400万无辜者的罪行暴露于天下, 引起世人的极大愤慨, 这在当时也是新闻, 而且是重大的新闻。但13年后, 当《纽约时报》记者罗森塔尔到奥斯维辛集中营采访时, 昔日德国法西斯铁蹄下的大屠场已没有什么重要事情发生, 有的只是每天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以及在和煦、明亮阳光下那一排排高大的白杨树, 奥斯维辛似乎没有新闻发生。然而罗森塔尔却以一篇题为“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的新闻报道获得了美国新闻界的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美国普利策奖主席称它是罗森塔尔写得最好的作品。这是什么原因呢?

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思考,从而进入课文的学习。3.检查预习,进入学习状态

由于课前布置过预习作业,所以请同学们注意相关字词,确保阅读时的流畅。

4.初读感知,思考疑惑

对于“为什么作者以这篇新闻获得了普利策奖”的问题,让学生带着疑惑阅读课文,并思考:“没有什么新闻” 是什么意思?把握文章的内容,初步体会作者的情感。

老师启发学生从三个方面回答(1)“没有什么新闻” , 其实是说这里发生的臭名昭著的纳粹法西斯行径, 世人早已知道, 没有什么好说的;(2)“ 没有什么新闻” 是讲这里除了世人皆知的法西斯恶行之外, 没有什么值得张扬的事;(3)虽然这里没有什么新闻但是我还是要写, 要继续揭露纳粹法西斯的罪行, 让世人永志不忘。

5.再读感受,分析体会

在一个或许被人认为没有新闻的地方, 作者却执著地去写, 而且果真写出了大新闻, 反映了“ 以史为鉴,反对战争, 珍惜和平” 这样一个大主题, 并获得了新闻界的大奖。作者为什么要写呢?这篇文章的成功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再次阅读文章,可以从语言表现、写作手法、情感表达等方面来分析。

明确:作为新闻记者的使命感让作者觉得不写一点东西就不会心安。

文章写了布热津卡太阳和煦、树木繁茂、儿童嬉戏的祥和景象, 这是写实景。但作者觉得这种祥和之景出现在最令人毛骨惊然的地方, 是“一场噩梦”。这是以乐写悲, 以乐衬悲。虽然今天的奥斯维辛早已是“阳光明媚”,“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儿童追逐游戏”。这是一幅欢乐的景象。但在作者和了解法西斯暴行的人眼里, 这里曾是血流成河、尸骨成山的地方, 是善良的蒙难地。眼前虽然是一幅阳光明媚、欢乐祥和的景象, 但是人们心头阴履难除, 总觉得在此地出现此景, 是令人难以接受的, 是使人更感“毛骨谏然” 的。这是以乐写悲, 更增其悲。

课文第14段写参观地下窒息室“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 在胸前直画十字。”第15段“ 参观者们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此外, 文中还有许多这样的扮描写, 如他们“步履不由得慢了下来”、“浑身发抖” 等, 作者用较多篇幅写了参观者的表现。

明确:这是从参观者的角度来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从侧面写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状况, 从而衬托德国法西斯的暴行。文章从第7段开始, 基本上把参观者在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所见与参观者的感受交织在一起写, 或在写实中渗透作者的感情或在写集中营某一状况后, 直接写参观者的感觉, 这种感受是参观者在受到震撼后的自然流露, 这种感受从侧面反映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6.研读思考,特点探究

我们可以发现,作者从头到尾大量运用了否定句,这显然是有意为之,别有匠心。请大家阅读课文,依据文章的思路,随着作者的参观顺序,把文中所有的否定句都勾画出来,然后结合文章内容,对其含义和作用,加以揣摩品味。

(1)文章开头,布热金卡的一派美好的和平景象,引发了作者的否定表述:“在布热金卡,本来不该有阳光照耀,不该有光亮,不该有碧绿的草地,不该有孩子们的嬉笑。”这里接连出现了四个“不该”,这样的说法实在太反常,但又让人震撼,请大家思考:这些“不该”之中含有哪些意味?

分析1:“不该”之中含有对噩梦般历史的冷峻审视。越是阳光明媚,就越反衬出那段黑暗、恐怖历史的罪恶。这是以乐写悲,更增其悲。

分析2“不该”之中含有对纳粹的强烈的愤懑——如果不是那场惨绝人寰的大屠杀,那么这个欧洲小城本来就应该是阳光明媚、鸟语花香的好地方。而现在阳光依然灿烂,但并不能让人忘却过去发生在这里的罪恶。这是以现在的美好反衬过去的丑恶。

总结明确:课文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用反讽的语句表达人们对法西斯行径的惊恐与痛恨,对重获自由、光明的惊喜与兴奋。(板书:“不该有”——反讽手法。)

(2)作者在介绍奥斯维辛的可怕历史之后,用了一个否定判断来承上启下:“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这里说“并没有”,有哪些层面的含义?

明确:“并没有”促使他另选角度,侧重写参观者和作者自己的亲身感受,试图挖掘出一些永恒的东西,超越新闻的时效性之外的东西。这种创作追求促使作者把眼光放在了新闻之外,从纳粹罪行中思考人性。这里的否定表述实际上是提示了读者本文的与众不同的写作角度,即发掘“旧物”的新闻意义。相反,如果作者当年循规蹈矩地按新闻稿的要求去写它的话,哪里会有这样的创新之作?(板书:“并没有新闻”——另选角度。)

(3)在介绍参观者的感受的时候,作者更是大量使用了否定句,比如“人们再也听不到受难者的喊叫了”“导游也无须多说”“解说员快步从这里走开,因为这里没有什么值得看的”等,这些否定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分析1:这是反语。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这里除了残暴恐怖之外,实在是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否定句,写出了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恐怖。

分析2:作者看似否定,其实是肯定。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当年纳粹留下的各种罪证,比如毒气室、牢房、绞刑室,比如鞭刑柱、焚尸炉,比如6英尺宽、3英尺高的每夜里面要睡五到十个女囚犯的木盒子,比如数以千计的死难者的照片,在作者和参观者的心中,引起了一场又一场的巨大的心灵风暴。“无须多说”“没有什么值得看的”,这些词语本身就是一种默然,一种出离愤怒的默然。愤怒至默然,既是对法西斯的最强烈控诉与极端愤恨,也是对死难者遭遇无法再看、无法再想的不忍与同情,因为沉默是无言的也是最为激越的表达。

总结明确:“此时无声胜有声”,作者举重若轻,用否定句写出了人们心情的沉重,文章并没有过多地渲染阴森可怕的景象,但我们可以想见当年残酷的景象,在否定声中,其实包含了无声的愤怒。(板书:“无须多说”——无声愤怒。)

(4)在写一位参观者因为心灵折磨而祷告的时候,作者有这样的一句深刻的否定性的议论:“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这里的“没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

分析1:要联系西方宗教信仰的背景来理解。作祷告,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者是为了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奥斯维辛,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因为纳粹已经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已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庇佑。分析2:宗教信仰是人类心灵最后的保护神,在人类遭遇奥斯维辛大屠杀这样极端残酷的暴行之后,那些善良的人们还相信上帝能拯救一切吗?奥斯维辛是被上帝遗忘了的地方,刽子手心中没有上帝,他们已经成了魔鬼,而无辜的人们已经成了被上帝抛弃的羔羊。

总结明确:对于有宗教信仰的人来说,对其信仰的否定,已经是最严重的了。看似一句轻轻的否定,分量重比千钧,比起正面的控诉,更有力量,在平静之中,一字一句都敲打着读者的心,让读者感到一种莫名的压抑。(板书:“没有祷告地方”——无声控诉。)

(5)结尾作者再次用否定句收束全文:“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一否定句,除了呼应题目和前文之外,还突出了文章主题。请结合全文内容,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分析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每一个参观者都看到同样的东西,也都有同样的感受,那就是震惊,甚至窒息。在貌似平静的话语下,涌现着难以抑制的悲愤,更表现出对纳粹罪恶的深刻反省。

分析2:这里的“没有”看似否定,其实是另外形式的肯定。奥斯维辛的今天,确实没有轰动世界的重大新闻,“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是发生在奥斯维辛的最大的事实,和平已经重新降临奥斯维辛,这是爱好和平的世界各国人民所共同期待的。

总结明确:作者否定的是“新鲜东西”,即时效性,肯定的是永久性的东西,即思想性。今日,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是同样可怕的场景,引起的是同样的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明天,成千上万的人群看到的,还是同样的可怕的场景,引起的还是同样惊恐甚至窒息的感受。这样的记忆和感受并不新鲜,但可以永恒。“奥斯维辛”不再是一个新闻名词,而是一种历史的见证。(板书:“没有新鲜东西”——反省罪恶。)

7.总结全文,情感升华

从1945年至1958年, 这13年间, 奥斯维辛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从1958年到现在50多年又过去了, 奥斯维辛仍是一派和平景象, 没有什么新闻, 但那默不作声的毒气室、焚尸炉、窒息室、女囚绝育室在警示着人们为了使明媚的阳光、儿童快乐的嬉闹不再让人毛骨惊然, 请不要忘记历史

同样, 七十多年过去了, 哈尔滨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的细菌实验室也在静静地躺着, 河北卢沟桥上的石狮子仍然蜷伏看, 南京大屠杀纪念碑前每天都会迎来许许多多的参观者, 在那里, 也没有什么新闻。但那些地方的一草一木时时都向我们发出呐喊以史为鉴, 建设我强盛之中华。

8.课后作业练习

(1)完成课后的“研讨与练习”四,字数不限。

(2)将本文改写成一篇普通的新闻消息,以“暴行十三年后访纳粹集中营”为题。

如:Х月Х 日,一群参观者参观了臭名昭著的奥斯维辛纳粹集中营,参观者无不为纳粹反人性的暴行震惊。

这群参观者参观的是位于布热金卡的集中营。他们先后参观了牢房、毒气室、地下室等,当看到毒气室和焚尸炉时,不少参观者因惊恐而不由自主浑身发抖。尤其令人印象深刻的是一个由受难者生前在集中营留下的照片组成的长廊,这群临刑前表情木然的受难者照片里有一位面容娇好、温和微笑的女子的照片让人过目难忘。来到执行绞刑的地下室,参观者不忍再看下去,匆匆结束了行程。据波兰人讲,在这座集中营里,纳粹杀害了400 万人。(3)课外观看电影《辛德勒的名单》。

板书设计

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五

2、培养阅读新闻作品的能力和筛选信息的能力。

3、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培养学生反对战争热爱和平的思想感情。

4、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的情感。

【教学重点】

通过对参观者神态表情变化的把握,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罪行。

【教学难点】

仔细揣摩、品味文中具有深刻含义的语句。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奥斯维辛大门图片。)

提问:这条路、这幅画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师:曾经这条路被德国纳粹称为“天堂之路”60几年前满载着一车车犹太人的“死亡列车”通过这条路,进入前方的那扇大门,然后下车,按男人、女人、小孩分为三群,脱掉衣服,剪掉头发,送入毒气室,15分钟以后死亡。这扇大门就是当时德国在世界各地修建的集中营里最大的一座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大门,400万人进了这扇大门就再也没有出来。德国纳粹军官还曾经骄傲的说:“绝对不会有人活着离开。”多么可笑,“天堂之路”却把人引进了一座人间地狱。

如今这里一派宁静,美国记者罗森塔尔会带领我们再次走入这扇大门,去碰触那段我们不愿碰触地历史。

二、感悟新闻内容

1、新闻与一般文章的显著差别点是什么?

明确:即使敏锐地捕捉新的事件并加以客观的表达。

2、自由放声的朗读课文,本新闻有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从文中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

明确:本新闻并没有写到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事件。此可以从题目“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及文中的“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在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鲜东西可供报道”等可以看出。

3、那么本则新闻重点在写什么?

明确:罗森塔尔的目光始终敏锐地追寻着参观者的行动与神态。

4、文中哪几段集中在写参观者神态、行动的变化。

明确:7段──完。

5、读这些段落,勾画出人们参观时表情变化的句子,讨论为什么会有这种变化或这种变化说明了什么?

明确:

⑴ 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

⑵ 他们就不由自主的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⑶ 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⑷ 他们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⑸ 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

⑹ 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然后对解说员说:“够了。”

人们表情变化从侧面说明了集中营的恐怖,是任何心智健全的人无法想象的,纳粹的暴行惨绝人寰、灭绝人性、令人发指。

6、依照参观者的参观顺序由老师充当解说员带领同学们参观一下,看看这些表情的变化是由于看见什么引起的。

(出示三张集中营图片,略。)

三、句子研读

1、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

明确:作者用的是反语。因为景物的美好与布热金卡的历史不相配。布热金卡是一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这里因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灰暗的天空,沉闷的色调才最相配。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明确: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灭绝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的毁灭。

四、课堂总结

值得令人欣慰的是:德国人对自己曾经的这种行为进行了深刻的反思,灵魂深处的颤抖,促使过去60年德国历届领导人都把大屠杀视为“全体德国人的耻辱”。西德前总理甚至在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下跪、祈祷:“上帝宽恕我们吧,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歇。”

6.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六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渭南市瑞泉中学

刘慧玲

【教学流程】

一、明确教学目标:多媒体展示

1、走近奥斯维辛,走进那段特殊的历史,与作者产生情感共鸣。

2、明确本文与一般新闻报道的区别之处,理解新闻写作中记者的感情蕴含其中的写法。

3、挖掘文本内容,把握新闻的细节。

4、铭记历史,珍惜和平,自觉抵制暴力与罪恶,做一个有良知的人。

二、导入新课:多媒体图片展示

教师明确:

同学们,这些图片可谓让人惨不忍睹,但这些图片上所展示的,就是被称为死亡工厂、人间地狱的奥斯维辛集中营。它是德国纳粹残暴行径的有力物证,更是人类历史上最为惨绝人寰的一段不堪过往。

今天,让我们步入美国记者罗森塔尔的《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一同去回顾那段可怕的历史,去牢记战争给人类所带来的深重灾难!

教师板书:课文标题

三、走进历史,融情于文。

1、多媒体展示内容,学生进行简介。

2、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能用简单的一句话来描述自己对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感受吗?

预设:它是德国法西斯用来摧残生命的一间死亡工厂,更是一座恐怖的人间地狱。

3、板书总结:

奥斯维辛:死亡工厂(人间地狱)

四、速读全文,整体感知:多媒体提示

1、教师提问:请学生快速浏览课文,转换角色,将自己作为一名参观者,随着作者的视角,一起步入文中,去感受新闻内容和情感并思考以下问题:

作者通过怎样独特的视角进行叙写?他都集中描写了哪些地方?

2、学生速读全文,快速讨论交流,回答问题。

预设:

①参观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经过与感受;

②描写了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师生共同总结:

罗森塔尔突破了一般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利用纯主观式叙写,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将强烈的情感蕴藏在细节之中,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这也就是,为什么二战后关于奥斯维辛集中营的新闻报道很多,而罗森塔尔的报道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却在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的原因所在。

虽然奥斯维辛没有新鲜的事情,只有着许多令人毛骨悚然的遗迹,但是,身为记者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促使着他,写下了本文,希望以此来警醒世人,达到铭记历史,反对战争和珍惜和平的目的。

4、板书总结:

独特视角:参观者——纯主观——突破零度写作

5、教师引导:本文的细节描写耐人寻味,作者是如何将自己强烈的主观情感融入其中的?下面,就让我们师生一起进入研读质疑,感悟深意环节,共同去解决这个问题。

五、研读质疑,感悟深意:多媒体提示

1、教师提问:请同学们从文中找出,能触动自己心灵的或者不理解的细节描写的句子;

多媒体展示 ——针对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整理出排行榜:

2、小组讨论交流,预设生成问题,解决问题,体味这些句子的深切含义。教师引导学生规范生成问题,师生共同研讨解决问题: ①、(第1段)“从某种意义上说,在布热金卡,最可怕的事情是这里居然阳光明媚温暖,一行行白杨树婆娑起舞,在大门附近的草地上,还有儿童在追逐游戏。”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这句话看似矛盾,但实质上说明了什么内容?从中能感知到作者怎样的深意和情感?

预设:“因为这里曾经是人间地狱”,“应当是个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的地方”,虽然没有一句正面控诉,却字字句句都满含愤懑、悲怆。而两个“永远”,强调了这种控诉和愤懑。

曾经的黑暗沉闷和现在的明媚温暖构成反差,过去残酷可怕的历史和现在美好的生活场景形成强烈反差,更引人深思反省,反对战争,珍惜和平美好的生活。②、(第8段)“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个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这一句中运用了什么手法?向我们揭示了什么内容?

预设:“毒气室和焚尸炉”是纳粹屠杀生命的见证,灭绝生命的地方。“雏菊花在怒放”表明生命不息。

生命的怒放和无数鲜活生命的逝去——形成触目惊心、强烈的对比,更加引人深思:我们应该反对战争,珍爱和平。③、(第13段)“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教师引导学生生成问题: 如何理解这句话?(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预设: “微笑着”体现了她的镇定从容,超越死亡威胁和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表现了她在绝境之中不泯灭自己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隐秘的”指的是她隐藏在内心深处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当时,她在想什么呢?”当时,她对生活仍然存有希望,仍强而有力地在憧憬着自由后的美好生活。

“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年轻美丽的生命已经逝去,只能留有生前进入集中营前的那段美好的记忆。作者通过如此强烈的对比,可谓触目惊心,强烈控诉了法西斯对生命无情摧残的罪恶。④、(第14段)教师引导学生预设问题:为什么对于参观者来说,“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预设:因为这里是人间地狱,是摧残生命的地方,祷告不会起任何的作用。

3、师生共同回顾,板书总结: 本文细节描写耐人寻味:

①、文章没有阴森恐怖的镜头,没有血腥的画面,只是重现了新闻的事实真相,但透过细节却能引发人们对生命,对人性的思考——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②、在作者看似平静的叙述中抒发了对德国纳粹残酷暴行的沉重控诉。③、传达作者情感——表达了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

4、教师总结:希望通过研读质疑,感悟深意环节,同学们能够学会深挖文本,生成问题,解决问题,利用质疑、释疑来提高自己的阅读鉴赏能力。

六、回顾总结,巩固提升:

师生共同回顾总结本节内容:

1、通过这节课,我们走近了奥斯维辛,走进了那段特殊的历史。

2、了解了本文和其他新闻作品的不同之处,理解了作者将自己的强烈情感蕴藏在文中细节描写之中的写法。

3、通过挖掘文本内容,初步培养同学们质疑及分析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4、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本文学习,我们明确了作者的写作目的: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5、教师总结:多媒体展示

罗森塔尔的这篇作品,就是为了忘却的纪念。因为,忘记历史,就会使悲剧重演!

让我们用德国总理施罗德的一句话,来结束本节课的学习探讨:尽管遗忘的诱惑是巨大的,但我们绝不能屈服,牢记是我们的道义和责任。

七、拓展延伸,预留思考:

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一作品本身的价值在哪儿?社会价值又在哪儿?请同学们从这两个角度思考,几人合作试写一段不少于50字的颁奖词。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

请你写一段50字左右的文字,描述一下她的内心活动。

附板书设计:

第10课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美国)罗森塔尔

奥斯维辛集中营:死亡工厂、人间地狱

独特视角:参观者——纯主观——突破零度写作 细节描写:

①、引发思考——为了不能忘却的纪念。②、表达沉重控诉。

③、传达情感——作者对自由、和平与祥和的向往。写作目的:铭记历史、反对战争、珍爱和平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教学设计

7.没有什么新闻 篇七

这是临近中考学校组织的数学培优班,各个班想要数学拔高的同学可以在每周二和周四的晚自习时间来大教室上课。我和同班的两位男同胞一起参加了这个课外班,想趁此机会吃点儿“小灶”。那个课堂是三个人一张桌的布局,我们仨就在门口的一张桌前坐定。接下来,你便出现了。在“人满为患”的课堂上,想要看清黑板却忘记戴眼镜的你以庞然大物之躯矗立在我前面,我就趴在桌上默默地想:我以前怎么木有见过这人呢,想必他一定是贼老实贼低调的小盆友吧!

看见你和我右侧的同学不在一排却要共享同一张卷子,我就猜到了你不仅忘记了戴眼镜,忘记了上课时间,还忘记了听课用的卷子和笔。当时不知哪股热血冲进大脑造成临时性神经错乱,我竟把自己的卷子借给了你,而自己却和左边的同桌用一张题签。想起后来你说,遇见我的第一天就记住我了,因为你感觉我很仗义,仗义到让你想痛哭流涕。

这就算认识了吧。用其他作者惯用的形容就是两条直线有了交集。不过我还不知道您老人家尊姓大名,也懒得问,干脆叫你“倒霉熊”,谁让你跟熊类长得那么相似来着!我们交换了QQ号,每次一起上课都会小声交谈一些无关紧要的事。比如你喜欢打篮球,我也喜欢;你学习超好,长大了希望成为运用数学于生活的设计师,而我的数理化成绩却痛到了我的内心,所以会坐在这里抱以力挽狂澜的希望。

时光就这样不痛不痒地过去了,在我们打着哈哈闲聊乱侃时,中考翩然而至,然后又急急忙忙奔向下一站迫害下一届为学习忙得头昏眼花的孩纸们去了。

放假了。我记得这是自从上初中后放得最长的假期。两个月以来,我每天自然醒,醒了就捧着鼠标键盘当蜘蛛侠,每天的必修课就是爬上网和你聊起来没完。我们总是相当地默契。打开扣扣好长时间后想要和你说说话,还未等我的话被Enter键送出时,就听见“嘀嘀嘀”,你的对话框亮了;晚上我刚刚准备下线洗洗睡了,就看见你说“先不聊了,我去洗澡”;在一场混乱的交谈后,我们会说出同一句话,而且发送的时间几乎完全相同。

然而有时候你却欠揍地让我想把你一脚踹飞。人家好好地在走路,你突然出现在身后一声熊吼把我吓一跳。那时的你多么讨厌,好好的心脏都被你吓出心肌梗塞了。我捂着胸口生怕心脏失去了跳动的能力,你却在那里一副小人得志的模样。我以最快的速度打字你还嫌慢,说我是蜗牛。还有我不喜欢别人叫我“姐”,你就偏叫。我吹的是长笛,你却难听地叫它大长笛。我喜欢哆啦A梦,你就恶意地叫我大脸猫……

好吧,这些不算什么。谁让你帮我从老师那里偷来卷子,谁让你借篮球给我,谁让你每次都在电脑前无休止地等待我正在输入的内容,谁让你在我无聊的时候陪我聊天,谁让你在我懈怠的时候给我打气,谁让你是我的好哥们呢。

你和我分享“Baby,don't cry”。我说石头剪刀布你输了罚你一个星期不可以看动画片。你说石头剪刀布你输了罚你一个星期不可以穿拖鞋。没有下一句。我说拜拜晚安,你说愿我做一个噩梦,我说我的梦里你别出现就不会有噩梦,你愤愤地说算我狠。

从陌生到认识到熟络再到无话不谈,这样的日子真的让人觉得温暖肆意得不像话,说真的,我都羡慕自己有这么一个朋友了呢。

新学期,我们都顺利进入了实验高中。你被分在实验班,而我却是普通班里普普通通的一员。从前把新学校里的一切都想象得天堂那样美好,真正到了这里却不禁失望。你对我说在这牛人遍地的地方要自信,要加油,要努力。因为你在实验班等着我有一天可以和你同桌。我“哦”“嗯”“啊”地答应着,心底就泛起一股小小的想要学习的冲动。

可惜冲动只是冲动。每次屁股刚挨着桌前的板凳,看着桌上堆积如山的练习题冷冷地对我笑,那些小小的冲动就立刻化成烟飞走了。

于是一个月后的月考,你从前百滑到了前六百,我也只排了846。呵,多吉利的数字,我却因为这个数字趴在枕头上呜啦呜啦地哭了那么长时间。哭完了,成绩的事也忘没了。于是重蹈覆辙,恶性循环。接下来便有了你不停地给我讲大道理,什么要讲究学习效率呀,什么要制定计划呀,什么要心无杂念呀。你还说要我和你平起平坐,不能总让你嘲笑我笨。那好吧,接下来我的目标就是有一天我有能力对你说:我超过你了,你才是真正的笨蛋!

当中秋和国庆相遇,学校很自觉地放了我们七天假。放假的前一天遇见你,你表态说这7天你要从早5点用功到晚上11点,不然下次考试你“实验班学生”的头衔就没了。我默默地决定要陪你一起学习。这些天熬得又苦又累,睡眠时间比上学时的还要少。从前放假是睡到自然醒,而这些天则是醒到自然睡。不过想起有人在陪我一起熬夜一起用功,那股小小的冲动就翻着筋斗云飞回来了。相信总有一天,我会和你站到同样的高度看同样的风景。

某天和你聊天,突然就很想把你的备注由姓名改成“十班的坏蛋”。好多天后我才发现,在我的QQ名单里,你成了唯一一个没有用姓名直接称呼的人。十班的坏蛋——十般的坏蛋,天知道你有多自恋呢!拿着我的签名当镜子照,还自以为自己有多么闻名天下。若不是我泼冷水给你,你会不会在白日梦里醒不过来呢?

什么时候开始,你成了唯一能看懂我微博和说说的人;什么时候开始,我的每条微博后面都有你的留言;什么时候开始,想起我是哆啦A梦,你是大雄(大熊);什么时候开始,你成了我的篮球教练,中国女篮要靠你了……

网上说,即使成年后也应该定期给朋友煲个电话,问候一下彼此的友情。看到这个我第一个想起了你。联想多年以后或许各奔东西分道扬镳,但我们还可以以信号为线,一样的调侃咒骂,一样的无话不谈。

其实现在这篇文章是之前那篇的一个翻版,我改了又改,写了又写,费尽脑细胞字字斟酌。你听说我把你写进文章后就一直央求我要看这篇文字,我告诉你如果编辑部不要我的文字你就永远也看不见我的文章,你就摆出一副特痛苦的表情。我想,写到这里我应该老实交代,其实,纵使文章不发表,我也会找准时机把这些文字送给你的。

还是那些话,也许这些对你而言没有什么新闻,但我希望每一个琐碎的故事都延续下去,追随时间,永远存在。

谨以此文献给倒霉熊先森。

编辑/付洋

8.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案 篇八

罗森塔尔

学习目标:

1.培养从文本筛选信息的能力 2.品味文中意蕴深刻的语言 学习过程

一、导入

播放《辛德勒的名单》电影片段导入(如果下载不成,就用德国总理下跪谢罪导入)

二、解题

师:这是什么文体? 明确:新闻。

师:新闻的主要特点是什么?请用两个字概括。明确:新(狗咬人 人咬狗)真

三、整体感知

1、结合新闻特点齐读3——5段,思考:作者为什么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请用文中词句作答。

明确:每天

熟悉

十四年前

讲了很多次

2、既然奥斯维辛没有新闻,那么作者为什么还写这篇新闻呢? 明确:第6自然段

明确:但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此时已经不只是一个记者,更是一个被深深震撼的参观者,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这种感情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珍爱和平。

3、作者主要写了哪些地方?是如何描写的?

明确: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育实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板书)

通过参观者的反应

侧面描写(这是本课的一个难点:罗森塔尔突破了“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框框,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作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传达出每一个良知者的共同心声)

惊惧万分、张大嘴巴、不由自主停下脚步、浑身发抖、用恳求的目光(板书)

衔接语:鸿门宴是暗藏杀机的代名词,窦娥是冤屈的代名词,杜康是酒的代名词,你能不能给奥斯维辛选一个代名词。

明确:惨绝人寰

恐怖

可怕

灭绝人性

为了更好地感受其恐怖,再给大家展示几张图片(幻灯片)

四、品味语言

在这种灰暗色调之中,有没有一些亮色让我们看到一丝光明? 1.“对另外一些人来说,这样一些事实使他们终生难忘:在德国人撤退是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南北排分开读)

[明确]: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究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

毒气室和焚尸炉 →

纳粹灭绝生命的地方 雏菊花

生命不息

顽强抗争

怒放

讽刺纳粹永远无法阻碍生命之花的绽放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的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齐读)

[明确]:鲁迅: “悲剧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么漂亮乐观的姑娘被法西斯残害了,但她却始终微笑着,也许是再告诉法西斯:你可以杀害很多人,但是你杀害不了一个微笑。嘲笑是最可怕的武器。

温和的微笑 →

对生死的超脱,生命的坚韧

为梦想而微笑 →

绝境之中不泯灭内心对美好希望的向往 美好而又隐秘的 → 深藏内心的一份信念和信仰 细节描写使本文的第二个特色。

注:指导学生有感情的反复朗读这两个片段,感受生命的坚韧、顽强、美好

五、解惑提高

首尾段内容相似,情感有区别吗? 明确:不同

首段是愤懑,尾段是祝愿和平永存,是珍爱,是希望。(齐读尾段)

六、课堂练习

一朵怒放的雏菊,一抹温和的微笑都是细节描写。正是这种温暖的细节和侧面描写使这篇新闻获得美国新闻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

你能不能对本文写个一句话印象呢?我是劳模,先做个示范: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却有可耻的历史 ;奥斯维辛虽然没有什么新闻,但却有记者的良心。-------------------------;—————————————————。

六、小结

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让我们珍爱和平,懂得生命的宝贵。板书:

毒气室 焚尸炉 女牢房 不育实验室 纪念墙 绞刑室→所见

9.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正式稿 篇九

说教材:

(一)说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高中语文必修一第四单元第一课的一篇新闻特写,该单元是新闻和报告文学单元,在新闻方面,以“注意新闻结构的多样性,分析新闻事实与新闻背景,客观叙述与主观评价,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为主题展开。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是一篇获过美国普利策新闻奖的优秀新闻作品,被誉为“美国新闻写作中不朽的名篇”。它跳出了传统新闻“客观报道”、“零度写作”的窠臼,着力描述了作者参观奥斯维辛集中营德国法西斯杀人工厂的见闻和感受。通过德军犯下的滔天罪行,警醒人们,不要因为现在阳光明媚,就忘记了现在的残酷战争。在似乎平淡的事实之中,作者以独特环境中的见闻和感受,发现到了不平静的风暴,感受到了罪恶与善良的对立。一方面使高一学生感悟新闻,把握新闻事件的意义。另一方面,表达了对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对自由、解放、新生的、和平的无比珍惜之情。本文学习本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让学生学会珍惜和平生活有着重要的意义。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我的教学对象是高中一年级的学生。《新课标》指出:“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高一的学生对新闻这种文体并不陌生,初中时,他们就学过《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在此之前学生也已学习了一篇新闻特稿,对新闻这种文体进行过初步的鉴赏。但是因为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尚处于形成的过程之中,对新闻阅读与写作技巧上的把握还不够熟练,所以需要教师进行一定的引导。既要让学生鉴赏课文,又要指导学生学会鉴赏的方法,并且在此基础上去粗取精,抓住有用的信息。

(三)说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及难点:

《新课标》指出“高中语文课程应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以及学生情况,依据新课标中“知、过、情”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确定为:

1、知识与技能目标:(1)、巩固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

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了解本篇新闻的与众不同。教学难点:

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因为学生在寻找关键句子、圈点评价时,往往抓不住要点,在批注当中往往只有表面的认识,不能做到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思考与联想,对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理解不深,在语言表达方面许多同学可能会缺乏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说教法与学法:

(一)说教法: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完成教学目标,选择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关键的。《新课标》强调“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从整体上把握文本内容,理清思路,概括要点,理解文本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和感情”,同时指出:“教师既是与学生平等的对话者之一,又是课堂阅读活动的组织者、学生阅读的促进者。”因此,这一堂课,从新课标的要求和学情出发,我决定采用读书指导法、开放式问答法、讨论法,主要运用开放式的问答法进行教学。

开放式问答法:就是根据加涅的强化理论和马卡连柯的平行教育理论,在解决有参考答案的主观题时,鼓励学生进行多元化的回答;教师在学生做出的具体答案中,提取出倾向于参考答案的信息;再根据这一类信息,反过来对全班同学进行恰到好处、由易到难、由表及里的的启发和引导,不断强化学生的回答行为,促使全班同学展开联想、拓展思路、大胆发言;将问题层层深入,开发课堂资源,挖掘全班同学的潜能,最终完成教学任务。

读书指导法:主要指导学生课前预习、搜集资料、提供问题学生思考,以提高上课的进度和效率。

讨论法:与开放式问答法相辅相成。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激发来自学生参与课堂活动的动力。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利用网络媒体,营造气氛,扩大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

(二)说学法:

新课标提倡“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全面推进课程改革的今天,课堂上不仅要传授文化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我教学理念是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根据高一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注意渗透给学生学法指导,包括:自主学习法、领悟式指导法、点拨式指导法和矫正式指导法、拓展式学习法。长此以往,学生便会养成了一种良好解决问题的习惯,体会、顿悟出鉴赏这种文体的科学方法。

课前、课后: 课前让学生预习课文,搜集一些有关“奥斯维辛”的历史资料,了解作品相关的时代背景;让学生写一篇导游词,学生当“导游”,我做“游客”,让学生在课前初步理清文章脉络(自主学习法)。

课后可以读一些获奖的新闻,分析其获奖原因,加深对新闻的理解(拓展式学习法)。课堂:

我先提出有启发性的问题,学生围绕这些问题,研读课文,自主学习(领悟式指导法);自己不能解决,小组内合作讨论;组内不能解决,全班师生共同讨论解决,我进行适当的点拨与评价(点拨式指导法和矫正式指导法)。这样做又培养了学生的发现能力、分析能力和想象能力。

三、说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3分钟)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本文是一篇新闻特稿,但标题为什么又是“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1)课前学生已经做好了“导游”解说词,并对文章进行了分段,总结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每组派代表发言,其他小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总结各小组的导游词,进行板书,理清文章思路: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2)文本细读: 再读课文,主要提出以下问题供学生思考,分组讨论。这些问题是按照《新课标》中“注重语文应用、审美与探究能力的培养,促进学生均衡而有个性地发展。”“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充分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的理念设置的。有利于学生把握本文的艺术特色,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情感以及本文的写作意图,树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1、文章开头写到孩子的活动,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明确:细节描写的重要性。一边是戕害生命的毒气室和焚尸炉,一边是生机勃勃的生命,两种反差极大的事物摆在一起。表达了作者对纳粹的讽刺:纳粹的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两种事物形成强烈反差,是讽刺,纳粹的残暴,终不可绝灭生命;是控诉,美好的生命被活生生地毁灭。)

3、作者在所见到的成千上万张照片时,为什么特别强调那个年轻、可爱、微笑的姑娘?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作祷告,无非是为了求得上帝的谅解或是求得上帝的保佑。但是在这个“人间地狱”里,作祷告的地方是没有的,正是“没门”,因为刽子手丧失了人性,双手沾满了无辜者的鲜血,他们是不可能向上帝祷告忏悔自己的罪行的;而无辜的人们成为刽子手刀俎上的肉,无计可逃,他们也没有办法求得上帝的保佑。)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3、深度探究,整体把握: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的一种对遇难者的使命感,一种揭露暴行的责任感)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本身价值、社会价值)

老师引导学生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有意识的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小结:

奥斯维辛集中营带给世人的是沉重,是法西斯暴行的深恶痛疾,同时它也是一种警醒,警醒世人珍惜自由、解放、新生和和平。

5、作业布置: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2)预习《包身工》。

四、说板书设计:

13、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毒气室 奥 焚尸室

斯 女监房 孩 追逐游戏 维------->试验室=====>愤怒、控诉------>雏菊花怒放 辛 纪念墙 子 温和的微笑 绞刑室

反对战争 热爱和平,珍惜幸福生活

10.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优秀教案 篇十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新闻报道的一般特征和结构方式;(2)、抓住文中语言描写体会作者表达的强烈感情,理解文章的表达意图。

2、过程与方法目标:(1)、课外搜集有关奥斯维辛集中营的介绍;(2)、小组通过阅读、讨论,揣摩文章字句,学会合作学习。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了解德国纳粹分子的残酷统治,体会战争的残酷,培养爱国情操;(2)、培养爱好和平的品行,珍惜现在的美好生活。教学重点:学会以乐景衬悲情的写作方法。教学难点:通过关键句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

(一)播放影片 导入新课 通过播放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简短画面,再现战争残酷的场面,让学生讨论战争所带来的危害,自由回答自己的感受,表达对受害人的同情从而导入课文。影片直观而形象,让学生更易体会战争的残酷,与文本语言相互融合,利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引起学生共鸣。

(二)质疑课题 激发兴趣 由课题“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引导学生提出质疑,学生质疑的问题与课文内容有关的则板书到黑板上。学生对课题提出疑问,带着问题快速阅读文章。把不明白的地方划出来,做上记号,把想到的问题写下来。学生对课题质疑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发他们对文本内容的探讨。读书思考能提高读书效率,增加对文本的了解。

(三)走进奥斯维辛 体会作者情感(重点)

1、交流对奥斯维辛的认识 ⑴学生分组交流自己收集到的有关奥斯维辛的资料,谈谈看法,之后请小组代表上讲台前向大家讲述奥斯维辛集中营的罪恶。学生分组交流,有利于培养其合作精神,学生通过交流可以获得更多的知识,能够取长补短。通过学生自己的交流,更能深入了解战争带来的罪恶。⑵课件展示: 展示一首来自奥斯维辛的诗《蝴蝶》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诗,把自己想到的说出来。让学生通过这首诗歌来简单体会一下奥斯维辛的悲凉,这首诗和文章内容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以景渲染悲凉气氛。通过朗读,让学生感受集中营的残酷。

2、自主学习,内容探究

⑴让学生当“导游”,老师做“游客”,学生通过阅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做好“导游”解说词,同时进行文章分段,别的同学加以评述。课堂教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能有利于培养学生学习的能力。⑵文本细读

1、文章开头写到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景象!可是作者说“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最可怕的事情”,“像一场噩梦”,“某种意义”指什么?

2、“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怎么理解这个细节? 3、13段写到那个照片中的姑娘,临刑前她在想什么?能说说你的理解吗?

4、怎么理解第14段“在奥斯维辛,没有可以作祷告的地方”?

5、课文第6段“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还有末段“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这两句话的意义和作用分别是什么? 以问题引导学生学习,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让学生以毒气室――焚尸室――女监房――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为主线,使得文章学习清晰有条理。学生总结“毒气室”、“焚尸炉”、“雏菊花”、“怒放”所代表的含义,能深刻理解文章内容。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对于这些有意的问题进行探究,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3、深度探究:

1、作者在文章中反复说,没有什么东西可供报道,请在原文中找出来,为什么?是不是矛盾?

2、这篇新闻的题目为什么叫做“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它与一般的新闻有什么不同? 3.为什么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会获得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呢 老师引导学生深度探究问题,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学会通过时现象看本质,加深对事物的理解。

4、课外拓展 课件展示有关纪念奥斯维辛解放60周年的报道,让学生了解世界人民对纪念奥斯维辛解放的态度,从而发表自己的看法,有助于呼吁学生的爱国情怀,让他们认识到维护和平,反对战争的重要性。

5、布置作业

1、写一篇《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读后感,500字以上。

2、这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姑娘,长得丰满,可爱,皮肤细白,金发碧眼。她在温和地微笑着,似乎是为着一个美好而又隐秘的梦想而微笑。当时,她在想什么呢?现在她在这堵奥斯维辛集中营遇难者纪念墙上,又在想什么呢?”这位可爱的姑娘会在想些什么呢?展开你的联想,写一段文字,字数不限。本文主要是呼唤读者情感,学生在学完本课后,让他们写读后感,能把自己所获得的知识和所想到的东西通过读后感写出来,能加深自己对课文的理解。让

学生续写文章,有利于拓展学生思维,激发他们的想象力,让他们更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六、说板书设计

11.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十一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新闻写作的叙事方法,体会作者的情感表达。

【过程与方法】

学生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学习细节描写和侧面描写,提高学生阅读理解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历史,体会战争给人们带来的苦难,引导学生珍惜当下的和平。

二、教学重难点

通过参观者的语言、动作和神态洞察他们的内心感受,理解参观者的感受,同时体会战争中人类面对的灾难。

三、教学方法

小组合作探究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谈话法。

四、教学过程

(二)初读课文,掌握顺序

1.通读全文,找出本篇新闻作品的标题、导语、背景、主体、结尾,并说说每部分都写了什么。

明确:导语(1-3)讲述现在,背景(4-5)回忆过去,主体(6-15)参观苦难,结尾(16)回到现在。

2.根据大家划分出的部分,我们不难发现,主体(6-15)参观苦难,是文章的主体部分也是体现作者情感的部分,那么参观的顺序是怎样的呢?

明确:按照空间顺序,毒气室――焚尸炉――女牢房――不育试验室――纪念墙――绞刑室。

3.参观者脚下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给你一种怎样的感受呢?

明确:恐怖。

(三)抓住重点,体会情感

1.引导学生划出参观者在参观不同地点时的动作和表情。

明确:毒气室、焚尸炉――“开头,他们表情茫然,因为他们不晓得这是干什么使的。”“他们不由自主地停下脚步,浑身发抖”。

女牢房――“一个参观者惊惧万分,张大了嘴巴,他想叫,但是叫不出来”。

绞刑室――“感到自己也在被窒息”“另一位参观者进来了,她跪了下来,在自己胸前画十字”“参观者用恳求的目光彼此看了一眼”。

2.开展小组合作探究:通过我们刚刚找到的那些句子,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参观者怎样的`心理状态?想想作者为什么没有直接去描写这些地点,而是通过参观者来表现集中营恐怖的。

明确:

(1)参观者无不惊恐万分。

(2)运用侧面描写,从侧面烘托这种恐怖的气氛,比直接去描写给读者的冲击力更大,读者便不由自主的进入了参观者的情境。

3.回到开头的部分,作者连用四个“不该”,读一读并体会其中的含义有哪些。

明确:将奥斯维辛现在的美好与奥斯维辛过去的痛苦相联系,用“不该”二字进行连接,形成鲜明的对比,历史上的奥斯维辛与现在的奥斯维辛反差越大,就越让人无法接受,也暗示着读者不要忘记那个伤痛。

(四)拓展延伸,小结作业

1.学过本课,谈谈自己对于战争的理解。

12.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 教学设计 篇十二

一、学习目标:

1、学习情感性新闻的特点及写法。

2、学习本文客观描述事实的同时,又运用多种手法将自己心理感受细致的表现出来的方法。

3、认清法西斯的罪恶,宣传世界和平。

二、预习指导:

1、重点: 罗森塔尔通过参观者的行动、神态来传达他们的内心的感受,表达自己的鲜明感情。

2、难点: 品味新闻中富有意蕴的句子的含义。

3、注意事项: 学习运用对比的手法及细节描写来表情达意

三、学习策略:

1、收集信息渠道:教科书、教辅资料和网上信息搜索。

2、解决问题方法:诵读、提问、质疑、探究

四、预习体会: 夯实基础:

1、重要字音

和煦(xù)

枯萎(weǐ)

废墟(xū)

雏菊(chú)

呆滞(zhì)

扼住(è)

踉跄(liàng qiàng)

毛骨悚然(sǒng)

不寒而栗(lì)2成语积累

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

不寒而栗:不冷却发抖,形容十分害怕。目瞪口呆:形容受惊而愣住的样子。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不能理解。

耸人听闻:指夸大事实或说离奇的话,使人听了感到吃惊。骇人听闻: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

五、课文探究:

(一)资料储备

1、关于作者

A.M.罗森塔尔,生于1922年,美国《纽约时报》记者,现任《纽约时报》执行主编,即全权负责该报新闻报道工作的最高负责人。曾获1960年普利策新闻奖(代表美国新闻界最高成就),创立了编辑写作制——即记者采写的材料由编辑润色、整理、综合成稿见报。

2、写作背景

奥斯维辛集中营,壁垒森严,四周电网密布,内设哨所看台、绞形架、毒气杀人浴室和焚尸炉,由第一集中营和奥斯维辛—比克瑙集中营组成,用于消灭欧洲的犹太人,是希特勒种族灭绝政策的执行地,是第三帝国---纳粹德国最大的灭绝营。约有400万人,其中绝大部分是犹太人在此经受严刑拷打,惨遭杀戳。奥斯维辛是纳粹德国犯下逃天大罪的历史见证。1945年1月27日,苏军解放了奥斯威辛集中营,当时里面只剩下7000名活着的囚徒,其中包括200多名儿童。1947年7月,波兰政府把奥斯威辛集中营改为殉难者纪念馆,展出揭露希特勒党卫军在集中营犯下的种种罪行的实证和图片,包括他们从囚徒身上掠夺的财物,以及囚徒在集中营

/ 6

进行地下斗争的各种实物和资料。为了使这罪恶的行径不再重演,让后人记住这段历史。

3、常见的新闻体裁——消息

(1)新闻——报社、通讯社、广播电台、电视台等新闻机构对当前政治事件和社会事件所作的报道。要求迅速及时、真实简明、以事实说话。形式有消息、通讯、特写、记者通信、调查报告、新闻图片、电视新闻等。

(2)消息——新闻报道中使用最多的一种文体,具有及时、简明、真实的特征。消息一般由导语和主体两部分组成。导语放在开头,由最新鲜、最主要的事实或者依托新闻事实的精辟议论组成;而主体则具体展开新闻事实的叙述。本文就是以这样一种结构组织材料的。

(二)破雾释疑 思考(1):按照新闻这种文体的构成划分一下本文的结构,并概括每一部分的主要内容。1—3段 导语 简要叙述奥斯维辛的现状 4—5段 背景 介绍过去这里曾是杀人工厂 6—15段 主体 参观者的感受 16段 结尾 奥斯维辛现状 思考(2)“今天,在奥斯维辛,并没有可供报道的新闻。”

“在奥斯维辛,没有新鲜东西可供报道。”

为什么记者多次说“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为什么“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作者还要去报道?

这句话的意思是奥斯维辛太出名了,人们已经了解了它很多东西,的确是没有什么新闻可供报道了,但另一方面,即使没有新闻,作者还是要写,因为他感到一种非写不可的使命感。奥斯维辛虽然是没有什么新鲜东西了,但每一个参观者进来了都只有一个感受,那就是震惊和窒息,驱使作者必须为它写一点东西,以祭奠亡灵,揭露罪恶。思考(3):文章一开始描述了奥斯维辛现在的情景:阳光明媚,绿树成荫,孩子们高兴地嬉戏。这是一幅多么美好的和平的景象。可是为什么作者却说这是“最可怕的景象”“像一场噩梦”?

景象固然美好,却与这里的历史不相配。这里曾经是个暗无天日的人间地狱,应该“永远没有阳光,百花永远凋谢”,然而一踏进集中营,作者却吃惊地发现,这个该被历史永远诅咒的地方,竟然有着这么和平美好的景象,作者一时无法接受,所以感到可怕。作者无一字控诉,可是由此所体现出的强烈愤懑的感情,让读者感到无比压抑。

思考(4):如何理解:在德国人撤退时炸毁的布热金卡毒气室和焚尸炉废墟上,雏菊花在怒放这句话?

可以理解为作者的一种讽刺任纳粹党多么残暴,终归阻止不了生命的进程。或许是一种控诉,生命的绽放是人世间最美好的事情,可见对生命的戕害是最恶劣的罪行。思考(5):《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报道与我们在报纸上看到的一般报道有什么不同之处?

1、一般新闻所写的是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有新闻价值和社会意义的事实,而罗森塔尔把自己和其他参观者在奥斯维辛访问时的感受当做文章的主要内容来写,严格意义上讲,这算不得新闻。

2、新闻报道贵在客观叙述,这篇文章从头到尾贯穿了作者的思想感情,给人以沉重、压抑感。

3、时效性不强。

这就是标题为什么叫“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的原因。

但它还是一篇新闻,只不过是一篇不同于一般新闻的新闻。发表之后,各大报纸争相转载,并获得了美国普利策新闻奖,成了新闻史上的佳作。

/ 6

思考(6):(写作手法)作者报道集中营,为什么用更多的笔墨写参观者的表现?与直接写展览本身相比,这样写所特有的表现力在哪里?

此文与我们平时看到的新闻报道的不同之处就在于记者在文章中的参与程度不同。记者对于所报道的事件有三种参与情况: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身份出现,只是纯客观记叙,不掺杂记者自己的情感和判断,只是用事实本身说话;另一种是记者作为旁观者出现,但在叙述事实的同时表达自己的看法或者渗透自己的感情;还有一种记者作为事件的参与者,文章直接描写他的所见所感。我们平时读报纸所看到的消息,大都是第一种或第二种情况,主要还是一种纯客观叙述为主的写法;而本文不同,把自己参观集中营的感受当成了主要内容来写,是一种纯主观性的报道,作者无一句正面控诉,却强烈的表达出自己的愤懑,字字句句敲打着读者的心,更能感染读者。

写参观者的表现是侧面描写,它对写奥斯威辛的状况有衬托作用。毫无疑问,奥斯威辛集中营,在许多经历了那段历史的人的心中,就是“恐怖”的代名词了。无需具体介绍集中营中那些粘满无辜者鲜血的刑具怎样令人望而战栗,单是参观者所不由自主地显现出的表情、举止以及惊叹,就足以使读者的精神震撼了!

六、拓展探究

《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这篇“并没有写下什么新闻”的报道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奖—普利策新闻奖,成为新闻史上的佳作。请从作品本身的价值和社会价值这两个角度思考,写一段颁奖词。并讨论一下这件事带给你的启示。颁奖词:《奥斯维辛没有什么新闻》突破新闻“零度写作”原则,着眼细节,以冷峻的视角,深沉地描述了今天的奥斯维辛集中营纪念馆。在恐怖与快乐(第一和结尾自然段景物的描写)、战争与和平、历史与现实的反差中,它召唤起人们关于灾难的记忆、关于生命的思考、关于人性的自省。它的发表充分地表现了一个新闻记者的使命感,更以迫人的力量震撼生者的心,成为新闻史不朽的名篇。

启示:勇于创新、不拘一格;对生命的尊重是最大的价值;怎样才算尽责

七.高考链接

1.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淤积 绿菌场 娇健 独占鳌头

B.联结 抠字眼 引申 拾人牙惠 C.融资 殊不知 传诵 委曲求全

D.繁衍 冠名权 坚韧 磬竹难书 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

A.这些战士虽然远离家乡,远离繁华,每天过着艰苦单调的生活,但是他们一个个甘之若饴,毫无怨言。

B.近年来,新闻学专业越来越热,许多学生也跟着蠢蠢欲动,纷纷选学这一专业,希望将来能做一名新闻工作者。

C.故乡变化真大,高楼拔地起,小路变通街,不毛的小山被夷为平地,建成了现代化的开发区,真是沧海桑田啊!

D.我国的智力残疾人已有1000万,其中相当一部分是因缺碘造成的,所以坚持食用含碘盐并不是一件无足轻重的小事。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人与人之间总会有不同的邂近和相逢,正是不同的人的生活轨迹不停地相交,才编织成这大

/ 6

千世界纷繁的生活。

B.近年来,我国专利申请一年比一年多,专利申请的持续快速增长,表明国内研究开发水平和社会公众专利意识在不断提高。

C.这里,昔日开阔的湖面大部分已被填平,变成了宅基地,剩下的小部分也在以10%的速度每年缩减着,令人痛心。

D.由20多个国家的生物学家参与的“生命百科全书”研究项目,计划将世界上180万种已知物种的所有信息编纂成册。

4.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天鹅悠闲自在、无拘无束,它时而在水上遨游,—它似乎是很喜欢接近人的,只要它觉得我们不会伤害它。①时而沿着水边,②回到有人的地方,③时而到岸旁嬉戏,④享受着与人相处的乐趣,⑤时而离开它的幽居,⑥藏到灯芯草丛中,A.③①⑥⑤②④

B.①④⑤⑥③② C.①②③⑥⑤④

D.③②①④⑤⑥ 答案:C 解析:本题考察了考生对词汇量的掌握程度。A中娇健应为矫健,B中拾人牙惠中的惠应改为慧,D中磬竹难书中的磬应为罄。答案:B 解析:本题考察了成语方面的知识。B中“蠢蠢欲动”的意思是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人策划破坏活动”为贬义词,此处用来指报考学生显然不对,故选B。答案:D 解析:A“邂逅和相逢”意义有包含关系,不能并列B.“意识在不断提高”搭配不当C中语序不当。答案:A 解析:考察对语境的体会。时而在水上遨游对应时而在岸上嬉戏,则排除B,C。然后根据语境得第五句和第二句搭配,故选A。

八、思维延展:阅读下面几则材料,结合一下网络新闻现状讨论一下新闻报道者的责任问题。

1、俄罗斯人质事件(也称为“别斯兰人质事件”):2004年9月1日,车臣分离主义武装分子在俄罗斯南部北奥塞梯共和国别斯兰市第一中学制造了一起劫持学生、教师和家长作为人质的恐怖活动,到2004年9月3日事件基本结束。

俄罗斯总统顾问乌斯季诺夫2004年9月8日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汇报了人质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根据已掌握的情况,事件中有1200多人被劫为人质,人质死亡333人,其中有210人的身份已得到确认,死亡人数有可能会继续增加,仍有727人在医院接受治疗;31名恐怖分子被击毙,其中8人身份已经确认,人质事件包括59名教师

2、据报道,在俄罗斯政府采取强攻方式解救人质的第二天,《消息报》就在显著版面刊登了解救人质的全过程,而且还用了大量令人震惊的死伤儿童照片。(其后,作为俄罗斯最畅销的报纸的《消息报》总编辑辞职)

3、我国某电视台新闻栏目报道——

俄罗斯人质危机目前已造成多少人死亡?

A402人

B328人 C322人 D302人 请移动用户发送短信至******* 请联通用户发送短信至*******

4、一九九三年苏丹战乱频繁的同时发生了大饥荒,南非的自由摄影记者凯文·卡特(Kevin Carter)来到战乱、贫穷、饥饿的非洲国家苏丹采访。一天,他看到这样一幅令人震惊的场景:一个瘦得皮包骨头的苏丹小女孩在前往食物救济中心的路上再也走不动了,趴倒在地上。而就

/ 6

在不远处,蹲着一只硕大的秃鹰,正贪婪地盯着地上那个黑乎乎、奄奄一息的瘦小生命,等待着即将到口的“美餐”。凯文卡特抢拍下这一镜头。1993年3月26日,美国著名权威大报《纽约时报》首家刊登了凯文·卡特的这幅照片。接着,其他媒体很快将其传遍世界,在各国人民中激起强烈反响。这就是后来获得普利策新闻大奖的那幅照片。(卡特在获奖后不久便自杀身亡)

5、„„这是一个月光皎洁的夜晚,渤海湾异常地寒冷。在这个寒冷的夜晚,发生了世纪末最大的一次海难。1999年11月24日23时45分,随着一艘名叫“大舜”号滚装船的沉没,两百多人从这个世界是消失了„„

险恶的风浪,失火的大船,拼命的挣扎,绝望的表情,凄厉的呼唤,奋力的救援……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他们曾经和我们共同生活在世间,他们本应继续和我们共同奋斗着,共同欢乐着。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痛失亲人的哀者,他们本应享受着亲情和爱情,享受着憧憬和希望。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那些伸出救援之手的人们,他们给了死难者最后一把温暖,给了生还者第二次生命。

我们留下这一份记录,为了人们不再漠视生命。

——《南方周末》

(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载客304人,汽车61辆,由烟台地方港出发赴大连,途中遇风浪于15时30分返航。调整航向时船舶横风横浪行驶,船体大角度横摇。由于船载车辆系固不良,产生移位、碰撞,致使甲板起火,船机失灵,经多方施救无效,于23时38分翻沉,造成290人死亡,5人失踪,直接经济损失约9000万元人民币。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最后生还者仅为22人。)

6、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守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

——普利策

如果你拍的不够好,是因为你离战火不够近。

/ 6

——卡帕[罗伯特·卡帕(Robert Capa,1913年10月22日-1954年5月25日)是匈牙利裔美籍摄影记者,二十世纪最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之一] 船头的守望者——需要具备“社会责任”“道德责任”“人文关怀”,而不是博人眼球的大炒绯闻丑闻

上一篇:公司建议报告的范文下一篇:做不“完美”的父母

热搜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