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14篇)
1.《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 篇一
卢梭《论科学与艺术》读书笔记
精神也和身体一样,有它自己的需要。身体需要是社会的基础,精神需要则是社会的装饰。政府与法律为人民集体提供了安全与福祉;而科学、文学和艺术,由于它们不那么专制因而也许更有力量,就把花冠点缀在束缚着人们的枷锁之上,它们窒息人们那种天生的自由情操——看来人们本来就是为了自由而生的,——使他们喜爱自己被奴役的状态,并且使他们成为人们所谓的文明民族。需要奠定了宝座,而科学与艺术则使得它们巩固起来。评论:政府的权力保障一方面是专制力很强的军事,一方面依靠文化思想的统治。二这些便来源于科学、文学和艺术的力量。科学、文学和艺术要比专制强权看起来更为温和更为有力量,它们控制了人们的思想以达到让人们自觉去被奴役自觉被统治被束缚。而且他们却认为这种失去自由心甘情愿被奴役的过程是追随文明的,是高尚的。
如果外表永远是心性的影象,如果礼貌就是德行,如果我们的格言真能成为我们的指南,如果真正的哲学是和哲学家的称号分不开的;那末生活在我们中间将会是多么美好啊!然而这么多的品质是太难凑合在一起了,而且在大量的浮夸当中德行是很难于出现的。装饰的华丽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富有,优雅可以显示出一个人的趣味,然而一个人的健康与强壮却须由另外的标志来识别了;只有在一个劳动者的粗布衣服下面,而不是在一个佞幸者的穿戴之下,我们才能发见身体的力量和生气。装饰对于德行也同样是格格不入的,因为德行就是灵魂的力量和生气。
评论:子日:“巧言令色,鲜矣仁。”意思是说,如果一个人有太多的花言巧语,那么这样的人很少是仁慈的。同样外表太过于的装饰,其内心大多应该是贫瘠的,大量的浮夸当中德行是难于出现的。一个身着华丽的人只能看出他的富有,而他是否健康无法推断,一个身着粗布衣服平民,却可以推断他是一个普通的劳动者,身体的力量和生气是其底层生存的必须。而德行是与外表华丽奢侈的装饰格格不入的。善良的人乃是一个喜欢赤身裸体上阵的运动员,他鄙弃一切足以妨碍他使用力量的无聊装饰品,而那些装饰品大部分只是用来遮掩身体上的某种畸形罢了。
今天更精微的研究与更细腻的趣味已经把取悦的艺术归结成为一套原则了。我们的风尚流行着一种邪恶而虚伪的一致性,每个人的精神仿佛都是在同一个模子里铸出来的,礼节不断地在强迫着我们,风气又不断地在命令着我们;我们不断地遵循着这些习俗,而永远不能遵循自己的天性。我们再不敢表现真正的自己;因此,我们永远也不会明确知道我们是在和什么人打交道;甚至于要认清楚自己的朋友也得等到重大的关头,也就是说,要等到不可能再有更多时间的关头,因为唯有到了这种关头,对朋友的认识才具有本质的意义。评论:不得不说,在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当中“取悦”随处可见,我们自己都无法幸免这个词语在我们身上的举止言谈和思想中存在,每个社会都有它所推崇的传统道德和规范,有人们日益所形成的风俗习惯,维持这个社会的秩序,这种秩序可能有些有利于社会发展,但是有些却束缚了太多人,斩断了人们更多美好的创造和自由。我们学会按着社会和人们所推崇的那样去追求,去塑造自己,指导自己去做,而就在这种永恒的束缚之下,人们在组成我们称之为社会的那种群体之中既然都处于同样的环境,也就都在做着同样的事情,除非是其他更强烈的动机把他们拉开。
这便是何以骄奢、淫逸和奴役在一切时代里,只要当我们想脱离永恒的智慧为我们所安排的那种幸福的无知状态时,就总是会成为对于我们骄傲的努力的一种惩罚了。它所用来掩盖它的一切活动的那张厚幕,就好像足以告诫我们说,它是并不打算叫我们去从事无益的探讨的。然而我们有没有从它的教训之中汲取益处呢,或者是对之忽视而不受惩罚的呢?人们啊!你们应该知道自然想要保护你们不去碰科学,正像一个母亲要从她孩子的手里夺下一种危险的武器一样;而她所要向你们隐藏起来的一切秘密,也正是她要保障。
评论:前人走过无数次的道路固然宽敞,固然平坦,走这样的道路应该说是永恒智慧为我们安排的那种幸福的无知状态,确实也避免了很多无益的探讨,少走了弯路,险路。但是呢,总是顺着前人大路上行走,我们也丢失了太多的美景,错过了太多的秘密,我们活在无知里面,在一种被支配中前行,缺少了太多的自觉性。保障中围绕着太多束缚。
事实上,无论我们怎样翻遍世界的纪年史,也无论我们怎样再以哲学的探索来补充无法确定的编年史,都不会发现人类知识的起源能有一种是符合我们所愿望的那种观念的。天文学诞生于迷信;辩论术诞生于野心、仇恨、谄媚和撒谎;几何学诞生于贪婪;物理学诞生于虚荣的好奇心;所有一切,甚至于道德本身,都诞生于人类的骄傲。因此,科学与艺术都是从我们的罪恶诞生的;如果它们的诞生是出于我们的德行,那末我们对于它们的用处就可以怀疑得少一点了。
评论:我感到这个观点确实很新颖独到,是的,当我们束缚在道德下,没有了迷信、仇恨、野心、贪婪,或许天文学辩论术几何学也不可能诞生,科学和艺术是真的从我们的罪恶中诞生的么?但是换一种说法呢?我们也可以说是产生于人类的本能的欲望和需要,这种欲望和需要是中性的,没有绝对的对与错。而道德本身产生于骄傲,可是为什么不说成是产生于人类对于先进的社会和人际关系的向往呢,这样说来仿佛是过度乐观和天真了,但是我觉得,其实产生的源泉绝非单一方面的,不能全盘而论。
2.《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 篇二
一、创造良好的班级读书环境, 促进阅读
学生的阅读世界是无限的。 每个学生都有交流阅读成果和展示独特发现的需要。 教师必须成为学生阅读的“知心人”, 采取学生喜闻乐见的方法和措施, 多创造激励性的环境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1.组织图书角。 为了弥补学生书源的不足, 教师可动员学生把个人的图书暂时存放在班里, 组织学生自己管理借阅。
2.保证阅读时间。 教师根据教学需要, 及时推荐合适的读物或文章, 实现课内外的沟通。 同时减少书面练习, 增加阅读作业, 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空间和时间。
3.帮助选择有益读物。 面对浩瀚的书山文海,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阅读能力、思想状况、年龄特点、兴趣爱好和教育需要, 认真地帮助他们选择有益的读物。
二、培养阅读兴趣, 让学生爱读书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让孩子读书的欲望增强, 才能产生阅读的内部动力。
1.以讲诱导法。 孩子不爱课外书, 从根本上说是对课外书缺少了解。 老师可以利用各种契机, 用语言描述给孩子建立一个有趣的课外书表象, 让孩子对课外书产生向往。 每周安排阅读课, 我们根据不同的年级学生特点, 适当安排一定的时间, 引读部分成语故事、作文天地、经典名著, 用生动的描述和精彩部分的戛然而止, 激发学生强烈的看书欲望, 激发孩子阅读类似书籍的兴趣。
2.以身示范法。 每次读书时间, 老师和学生一起读书、笔记;每次读书展示周, 老师和学生一起撰写读后感、共编阅读小报。 我们用自身阅读的状况、频率、习惯等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 以师道的示范作用带动孩子, 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爱上课外阅读。
三、指导学生做好读书笔记
1.教师要经常指导学生写好读书笔记, 并经常予以督促、检查, 使他们养成习惯, 切忌“三天打鱼, 两天晒网”。 可利用语文课召开“读书会”, 让学生带上所读的书, 互相交流所读书的名称、内容或体会、收获。 将阅读与活动相结合, 让学生将自己阅读的收获外显, 尝到成功的喜悦, 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读书兴趣, 又锻炼了学生的口头表达力及作文能力。
2.以读促写, 提高学生作文能力。 写作时, 教师要引导学生将积累的材料运用到作文中, 让学生的成果得到应用, 提高他们的阅读兴趣。 评讲作文时, 教师可把部分学生的优秀作文拿出来诵读, 并让文章的作者介绍积累材料和运用材料的经验, 让学生通过交流提高阅读能力和作文能力。
3.以奖促写, 激发学生写读书笔记的兴趣。 学校可以在班级、年级、全校甚至兄弟学校之间开展写读书笔记活动, 并成立评委会, 定期举行“读书笔记”评比大赛。 对热爱阅读, 并写出优秀的读书笔记的班级和个人给予奖励。 这样树立典型, 奖励先进, 带动后进, 一定可以激发学生将课外阅读和写读书笔记相结合的兴趣。
4.读书笔记的形式可以多样化。 读书笔记的形式应该是“百花齐放”的, 例如:写诗歌鉴赏, 写诗歌散译, 做摘抄, 写评论, 等等。 最特殊的莫过于借鉴仿写, 即以所阅读的文章为例, 仿照文中精彩的句子、段落练习写作。 句子修辞手法的运用、开头结尾的呼应描写、 人物心理活动的刻画、 环境描写的衬托, 等等, 都是中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 教师要在课外阅读中给予引导, 并鼓励学生进行仿写。 根据学生的思维发展, 从机械仿写过渡到变通仿写, 最后发展成创造性仿写, 在“仿”中求“创”, “仿”中求 “活”, “仿”中求 “新”, 提高习作能力。
3.《法学方法论》读书笔记 篇三
关键词:法学;发展论;评价
《法学方法论》有两本,一本是杨仁寿所著,另一本是拉伦茨所著,杨仁寿先生这本《法学方法论》更适合我们扎实功底。先生在序言中所称:“吾生有涯,学亦无涯,治法必须讲究方法,非徒熟谙法条而已。撰述本书区区微旨,即在于此。”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功利实用地讲:学会学习、掌握法学的学习方法尤为重要,可以为以后的工作或深造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法学方法论》概述
杨仁寿先生所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法学方法论》目前发行到第二版,共有六编三十一章。
第一编为引论,共分四章:“诽韩案之启示”,“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科学与非科学”,“专通与博通”。在“诽韩案”中法官由于推论机械做出了糊涂判决,告诫我们运用目的限缩、比较等方法进行法学学习的重要性,以免闹出类似的笑话,也提出了法官在实务中需要具有法学方法素养的理论基础。由“诽韩案”中立法的缺失,著者认为立法时有必要区分“恶法”与“良法”,法律必须具有以下两种性质,其一是以纳粹德国为例的一般法律执行者可执行的“不太”恶的法律;其二是依莎翁《威尼斯商人》为例,指出法须具有目的性,且不违背公序良俗原则。要做到在法学学习或审判实践中不愚昧,就需要坚持科学摒弃宗教教义和神学,坚持理论认识的考察方法和实践评价的考察方法相结合,在理论认识领域内将逻辑分析的方法与经验事实的验证方法加以区别、客观的真理与主观的确信加以区别。不仅如此,还要将法学与临接科学进行联系,在应用科学内部也要触类旁通。
第二编为法学认识论分五章:“法学之任务”,“事物认识之客观性”,“法学认识之客观性”,“从逻辑分析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从经验事实方面认识法学之客观性”。
第三编为法学发展论分八章:“十九世纪初期法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初期德国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之认识”,“自由法运动”,“概念法学与自由法论之差异”,“裁判之准立法机能”,“理论认识与实践之结合”。从标题我们可以看出,这几张分别介绍了十九世纪以来的世界典型国家的法学发展理论,运用了比较法的方法让我们对法学方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第四编法学实践论分九章:“法学之基本理论”介绍了:研究法学之方法、法律解释之指导理念和法律之阐释;“狭义的法律解释”项下介绍了文义解释、体系解释、法意解释、比较解释、目的解释及合宪解释;“社会学的解释”,“价值补充”,“漏洞补充”项下有:法理概说、类推适用、目的性限缩、目的性扩张、创造性补充。“类推适用与其他法律之阐释方法”项下有:类推适用与类推解释、类推适用与扩张解释、类推适用与反对解释、类推适用与当然解释;第七章“利益衡量”,第八章“价值判断之客观性”及第九章“法律行为之解释方法”。其中“利益衡量”是利益法学派所提出的观点,他们认为法律的实际作用比法律的抽象内容更为重要,“法官于用法之际,应自命为立法者之‘思想助手,不仅应尊重法条之文字,抑亦应兼顾立法者之意旨。对立法者疏未虑及之处,应运用其智慧,自动审查各种利益,加以衡量”。
第五编法学构成论分五章:“成文法”、“习惯法”、“法理”、“判例”、“学说”。主要介绍了法学主要构成部分,在此就不对其概念进行一一概述。
第六编附录分四大部分:第一部分为“论权利滥用禁止原则之适用”,第二部分为“动机之不法”,第三部分为“双方代理”,第四部分为“民事法律问题二则”包括“脱法行为”及“条件与期限”。
二、浅评法学发展论
法学发展论是《法学方法论》的第三编。笔者对这一部分比较感兴趣的原因是其他几编内容在法学学习过程中或多或少有所涉及,而第三编则从历史法学的角度,对世界各国十九世纪的法学内容进行了介绍,一方面告诉了我们比较法研究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助于我们了解十九世纪世界各国的法文化及法文化的发展方向。
第三编第一章首先介绍了十九世纪欧陆法学界认为法律的与适用是一种纯粹理论认识的作用,直到十九世纪末叶、二十世纪初期自由法运动后,才将法学认识为一种实践性质的认识活动。而法国十九世纪造成概念法学风潮的原因,第一是受到孟德斯鸠三权分立及贝卡利亚等启蒙思想家的影响,因此法官在判案时不能加入任何自由裁量的因素,必须是纯为逻辑的机械操作。即使在1790年依立法程序创设了破毁院,也未能扭转司法功能机械、狭隘的局面。第二是受到自然法思想的影响。法国法学家认为法典是万能的,任何法律问题都可以通过严密的法律国际加以解决,同时法国民法典第四条规定:“法官不得以法无明文为理由,拒绝裁判”,即:法典具有唯一法源的性质。
第三编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德国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德国在十九世纪初叶政治经济文化与法国发展大相径庭,唯有法学发展类似,但萨维尼否定了德国法学发展是模仿法国模式,德国法学的根源在于罗马法,尤其是德国学者对罗马法进行“换骨”,对罗马法加以解释、修正以使之符合德国法发展的需要。此外,萨维尼还认为德国法典编纂要以“学者法”为主。以萨维尼为首的历史法学派观点不尽相同:萨维尼认为法律是发现的,并非制定的,随着人类进入到社会极端复杂的状态,法律技术人员的重要性要大于立法者,法官的任务发现法律并适用法律而非创造法律。而且法律因各民族的政治、经济、习惯而不一;而普赫塔偏于以逻辑的方法适用法律;温德萨德更进一步将整个罗马法体系予以架构,法官的职责只须根据法律所建立的概念予以应用,解释法律要以立法者的意思为依归。
第三编第三章主要介绍了十九世纪前后英美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布莱克斯栋的“法宣言说”认为法官只是宣言法律、表明法律而已;当他的“英国法释义”传入美国后,美国法学者肯特形成了“美国法释义”;霍姆斯在长期的工作中总结经验,倡言“法律预测说”;庞德形成了社会法学;卡多佐提出了“司法程序之本质”;卢埃林和佛兰克的现实主义法学等等。通过这些学者的观点,著者总结出重要的是形成正确的法律适用方法: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法律为大前提、事实为小前提,进而得出最后的结论。
第四章为十九世纪前后日本法学者对法学的认识。主要介绍了明治维新之法制改革,在明治维新时期政府培育法律人才、编纂法典,关于旧民法和旧商法之施行,以及引发的断行派与延期派之争。此时,日本法学派进入了一个全面发展的新时期,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法社会学的发达;第二,法解释学的研究;第三,日本战后对判例研究的重视;第四,比较法相对发达。
在介绍前四章的基础上,著者在第四章为我们介绍了概念法学派后的自由法运动,诸如耶林的“目的法学”和“法学戏论”;埃尔利希的自由发现之说:“强调法律法律每每因立法者之疏忽、未预见或情况变更,而发生许多漏洞,此时法官即应自由地区探求活的法律,以资因应。”此外,还有康托罗维兹的:“为法学而战”等等。而此时法国的自由法运动呈现出百家争鸣的局面,尤以撒雷认法之安定性与适应性同等重要,杰尼认为应从法律之外去探求“活的法律。”受自由法运动的冲击,自由法运动出现反动,以黑克主张利益法学和庞德主张的社会法学为典型代表。
第六章阐释了概念法学和自由法论的差异,主要由以下几点:1.自由法论认为国家的成文法并不是唯一的法源,如果有活的法律存在,才算是真正的法源;2.自由法轮学者认为法律并不是唯一的“圣经”,它的逻辑完足性应当受到质疑——法律必有漏洞存在;3.自由法论认为法律的解释不能纯为逻辑演绎操作,尚须做目的考量或利益衡量;4.概念法学禁止法官造法活动,认为法律本身完美无缺,与自由法论的法官在判案时具有造法性形成差异;5.两者在法学研究是否具有实践性也展开争论。
因此,第七章和第八章认为,法官的裁判具有“准立法者”作用,经过各位学者的论证著者的出“法学并非纯属纯粹理论认识的学科,而系兼具实践评价的性格在内”,无论在实践还是在研究过程中都要坚持法学理论和法学实践相结合。
三、本书体例结构及内容的价值及意义
第一,从本文第一部分我们可以看出本书篇章体例严谨,逻辑清晰,且每部分短小精悍。但是有个别错字分别为第133页第四行“方”改为“分”;第223页第四行“氏”前加“加藤”。
第二,本书每一页的正文都不占全页整页纸,而是每页都留有空白以作小结或补充,也给读者留下做笔记的空间。这种排版方式是其他大部分书籍所没有的,例如第148页总结道:“法律解释的运用技术,虽与‘逻辑有关,但重要者,乃应视其‘立法目的为何。”
第三,本文的写著作方式多样,除了文辞叙述外还有图表等多种论述方式来进行说理论证。例如在介绍上下位概念时就运用了“人”、“动物”、“生物”的上下位概念图表进行分析。在第四编一开头运用树图,将法社会学分为法应用科学和法理论科学,然后再项下细分等等。
第四,本书的注解浩繁,尤其是第295页第15个注解甚至引用了著者在日本学习院大学冈孝教授的专题演讲记录全篇,可见学者严谨著学之风。
四、据本书总结的法学学习方法
笔者认为由本书总结出的法学学习方法重要的是比较法的学习方法、法解释方法、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比较法考察有助于我们了解各国的理论研究和实践经验;法解释学有助于我们更深入地了解概念和问题的本质属性;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方法是一贯的法学学习思路,有助于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展开。
参考文献:
[1](德)黑格尔著,范扬,张企秦译.法哲学原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出版社,1961.6.
4.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读书笔记 篇四
读了黄茂荣老师的《法学方法与现代民法》,从中学到很多,了解了与法学方法相关的一些知识。其中有很多案例,通过黄茂荣老师对案例的详细分析,让我对法学方法更加了解。以下就是我对此书一些大概的了解。
法规范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之一,它和风俗习惯与道德共同规范着人们的社会生活。依现行的政治体制,构成法规范之发源主要是制定法和习惯法。法规范由法律规定组成,而非由法条组成。所以,法律规定不等于法条。法规范之下的各个法条实际上是先在一个领导性的价值观点下被组成一个规定的单元,接着才发挥其不矛盾的规范功能。法条只是组成各种法律规定的成员,而法律规定又是组成法规范的单位。法条与法条之间并非不是相关联地被并列在一起,它们一直是取向于一定的价值,针对某种生活类型被组成各种组合,而后才成为一定规范功能之规定。这些法条若不组成法律规定,它们也不能发挥规范的功能。所以从规范的功能论,法规范由法律规定组成。几乎没有一个单独的法条能独立地发挥其规范功能,即由法条的需要先组合成法律规定才能发挥其规范功能,几乎没有一个法条是完全的,而所谓完全的法条也常常需要其他法条来补充说明的。
法条只是一个法律规定的部分,当法条组合成法律规定后,不同的法律规定间虽然各自具有比较高的独立性,但他们之间任然需要取向与法规范体系及法规范所追求的目的,以便能够相互协调,特别是当不同的法律规定因以同一生活事实作为其规范的对象而形成竞合的情形,更是如此。法条事实是制定法在立法技术考虑下的产物,它所指称的首先是制定法中的一个个条文,其次也包括习惯法中的“条文”。
法条或法律规定的意旨,是在要求受规范的人取向与它们而表现的行为,这就是行为规范,法条或法律规定的意旨,如果是要求裁判法律上的争端人或机关,以它们为裁判的标准进行裁判,就是裁判规范。法律效果必定被规定在规范的领域中,作为一种规范上的法律事实,能够追求事实上的效果。依照不同的标准,可将法条划分为不同的种类:严格规定与衡平规定、任意规定与强行规定、命令行为的规定和授权的规定,其中还包括完全法条和不完全法条。而不完全法条又划分为说明性法条、限制性法条、引用性法条和拟制性法条。
法条间的竞合关系,是两个以上的法条的构成要件互相重合或交集,使可能发生同一法律事实的同时为它们所规范的情形。离开法律事实,也就没有竞合的问题了。竞合问题包括法律效果相同的情形和法律效果不相同的情形。在处理后者的问题上,应当遵守优位法优于劣位法、后法优于前法、特别法优于普通法的规则。法律的适用通常被认为系属于逻辑上的三段论的应用,即法律的一般规定是大前提,将具体的生活事实通过涵摄过程,归属于法律构成要件底下,形成小前提,再通过三段论法的推论导出规范系争法律事实的法律效果。法律事实的认定,包括生活事实和法律事实。法律是社会生活的规范之一,现代法所规范的社会生活已限于人们的生活。所以,与人类无关的事项,便排出了法律所规范的对象。关于法律事实,在台湾有三个学说,一是即构成要件说,它将法律事实等完全同于法律规定中的构成要件;二是因果关系说,是法律效果的原因说;三是为法律规范的事实说。而黄茂荣老师认为,按法律事实为生活事实中为法律所规范者,又因其被法律所规范,因此被定性为法律事实之生活事实是否存在,便有规范上的意义。法律事实在实体法的讨论上,主要归于民法通则讨论,所以就没有对实体法的分类进行讨论。
法律事实的判断以事实为判断基础,即以感官的观察和社会经验为基础。当然,还得
加上必不可少的价值判断。法律行为在规范上的地位分别以法律规范的态样之一,以及以法律事实的身份出现。它分为法律行为的法律规范性格和法律事实性格。法院在裁判具体案件时,是通过法律的适用,将法律所规定的法律效果基于一个具体的法律事实。法院除了对所适用的法律有正确了解外,还必须对系争的法律事实做正确的判断,因此必须通过证据认定实际上所发生的事实。在法律事实的认定上,主要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基于法律解释对具体案件或具体案件对法律解释的回馈性所引起的问题;另一个是证据问题。后者在通过证据法则认定规范上被认为已发生的事实;前者则取向与法律规定,以及生活事实解释法律。法院在裁判具体案件,必须认定法律事实。在法律规范中,它的每一个用语、条文、或规定,必须考虑到整个法体系。
法律解释的标的,就是法律规范的“条文”和它的附随情况。关于法律解释,必须受到以下因素的制约:立法机关制定法律、利用文字传播工具将它宣示出来、还得对将来不断发生的案件加以规范、得用衡平及可以理解的方式,将正义实现到人们的生活上。关于它的学说,有主观说、客观说和折中说三类。主观说与客观说因出发点太极端或不妥当,以致它们中任何一个都无法真正地被修正到能照顾一切“解释因素”的地步。为了妥当的决定法律解释的目标,往往考虑很多因素,有文义因素、历史因素、体系因素、目的因素及合宪性因素。其中,文义因素和历史因素又被包括为范围性因素、体系因素与目的因素被包括为内容性因素、合宪性因素为控制性因素。而它们在这个法律解释的过程中担任不同的任务,发挥不同的功能,从而共同在协力下完成法律的规范意旨的任务。
在法律的适用或解释上,涉及到一直在发生变化莫测的法律事实、难以把握其内容的价值标准、价值的多元性、不能精确传达消息的语言以及人们的能力的有限性这些问题。要为具体的案件找出一个妥切的规范,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也是一件不能完成的事。为推动文化的现代化,在法律领域内我们必须努力提高法律效果的预见性,以及法律规定或裁判的合正义性。
法律漏洞中的法律,不是“所有得为裁判之大前提之规范”的总称,而是指制定法与习惯法。法律体系上不违反计划的不圆满状态,就是法律漏洞。法律的功能在伸张法律上的正义,即使法律上的正义透过气规范实现到人类的生活上来,如果一个生活类型并未收到法律的规范,那么在该生活上所发生的问题,人们就不能找到法律上答案。这种问题被提到法律上来就是不圆满性。它包括立法政策上的或技术上的缺失和法内漏洞。授权式类推适用也属于法律漏洞,依其功能主要可分为两种态样:避免反锁的重复规定和避免挂一漏万的规定。当然,还有那些指示以“习惯”或“善良风俗”为裁判标准的规定,也就空白规定。
法律体系必须是没有矛盾的,一有矛盾,就构成法秩序中的“体系违反”,体系违反通常是以“规范矛盾”或“价值判断矛盾”的形态出现。其中,规范矛盾是在数个不同的法律规范对同一个法律事实加以规范,并赋予不同的法律效果下产生的。而价值判断矛盾在存在上与规范矛盾优有些不同,它有四种态样:碰撞式价值判断矛盾、类推适用价值判断矛盾、目的地扩张式价值判断矛盾和目的地收缩式价值判断矛盾。
5.《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 篇五
鲁迅先生提出,读书要“眼到、口到、心到、手到、脑到”。读书动笔,能够帮助我们记忆,掌握书中的难点、要点;有利于我们储存资料,积累写作素材;也有利于扩大我们的知识面,提高我们的分析综合能力。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些读书笔记的方法:
1、批注书。在阅读自己订阅的报刊和购买的书籍时,为了加深对内容的理解,可边读边在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写写画画,把书中的重点词句和重要内容用圈、点、线等标记勾画出来,或在空白处写上批语、心得体会、意见,或者折页、夹纸条等。这是一种最简易的`笔记做法。
2、摘录式。摘录就是把名言、谚语、佳句、事实、结论或一节一段,经过选择,准确地逐字逐句地抄录下来。摘录式积累资料的一种重要方法。
3、心德式。读书之后,自己有了收获、心得、体会或认识、感想等,赶紧写下来,这叫读书心得或读后感。这种体会式的笔记,应以自己的言语为主,适当地引用原文为例证,表达自己的看法、想法,写出真情实感来。
4、提纲式。把一篇文章的内容要点,按照段落层次,用简明扼要的语言写成,叫做提纲。通过写提纲,可以把握全文内容。写提纲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表达,也可以利用原文中的句子,提纲宜分行排列,标写序码时要注意层次、眉目清楚、条理分明。
5、书签式。平时读书,遇到需要背诵的内容,可以记在书签上。把书签夹在课本里、放在口袋里或插在房间专放书签的袋子里,一有空就读一读、念一念、背一背,直到背的滚瓜烂熟、记牢为止,再把它存放起来。这种书签式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记忆。如此反复,脑子里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了。
6.关于科学的读书笔记 篇六
这本书里讲述了许多的科学的知识,我不大看的懂,但我了解了一些初中高中才学的知识,我觉得并不枯燥,还感觉很有趣,我尤其喜欢书里的原子与原子能这一部分,我知道了许多,例如:原子的大小:原子是小得不可再分的一种微观粒子,直径只有百万分之毫米;物质是由肉眼看不见的分子组成的,而物质可以通过核裂变或核聚变来释放出巨大的能量……
这本书里写的可远远不止这些,我想你看了这本书,你也会感到非常有趣,因为这本书里有许多做实验的方法,还有许多教你做小制作的方法,我还试着做了一个温度计,可以用哦!我还做了一个小孔成像的实验,很有趣呢,映出的图像只是相反而已!这本书里还有许多有趣的实验,但我却没有材料,不然我一定会做的!我最喜欢的一个实验就是水果电池了,你知道为什么会叫“水果电池”吗?让我来告诉你吧!你一定以为电灯是艾迪生发明的吧,其实不是,在距今几百年前,人们就发明了最古老的电灯,你知道这最古老的电灯是怎样点亮的吗?告诉你,是利用水果汁中的酸等物质产生电流,通过铜来传导到灯上,灯就会发出耀眼的光芒。
7.《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 篇七
在教学中关注科学方法的教育, 可帮助学生更好地认识自然现象, 提高他们综合解决问题的能力。7-9年级科学课程以提高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 而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是科学素养的重要内容从之一, 科学方法是知识和能力之间的桥梁, 让学生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 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具备地一定的应用研究科学知识, 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要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学习科学方法, 包括观察、实验、归纳、比较、演绎、分析、综合、假说、转化、理想推理、数学方法等。
《声音的发生与传播》是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二章第二节的内容。开展本节课的教学时, 可将一些科学方法融入到科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中, 在七年级学生的心中播下运用科学方法, 进行科学探究的种子, 符合新课程序标准所倡导的理念, 有利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
一、转换法在理解声音发生条件知识点的应用
所谓转换法, 主要是指在保证效果相同的前提下, 将不可见、不易见的现象转换成可见、易见的现象;将陌生、复杂的问题转换成熟悉、简单的问题;将难以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转换为能够测量或测准的物理量的方法。小学四 (上) 科学声音这一单元对声音的产生这一知识点已有所介绍。对于发声物体在振动, 振动停止, 声音也消失这一知识理解有难度。因为发声物体在振动通常情况下并不易观察。书体安排活动让学生触摸发声的声带, 是通过触觉体验, 感知振动。还通过尺子、橡皮筋发声振动来进行视觉体验。但这个效果不是最好的。为了让学生有更多更深的体验, 可增加音叉发声实验。敲击音叉, 发声音叉的振动并不明显, 但如果采用转换法, 可让学生获得更强烈的视觉冲击, 采用如下方法:1.将一个被绳子系住的乒乓球靠近发声的音叉, 观察到乒乓球被弹开。从乒乓球被弹开这一现象说明发声的物体在振动;2.用发声的音叉去靠近盛有水的烧杯, 可观察到原本平静的水平被激起一层浪花, 学生为这个明显的现象惊呼, 说明视觉冲击的影响力。
这两种方法旨在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将不易观察的现象通过一系列的转化成为可形象感知的现象。强烈的视觉冲击, 留下深刻的印象, 也将转化法的应用在课堂中无痕地渗透。这样不仅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可也领悟到一些看似不明显的如果采用科学方法, 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 此时的教学效果无声胜有声。
二、实验推理法在真空不能传声知识点中的应用
在科学研究中, 有许多的概念、规律、结论是建立在科学实验基础上的, 但是也有不少实验, 由于实际条件的限制难以实现, 于是需要在大量可靠的实验事实的基础上, 通过科学推理, 得出某些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的规律和结论, 这个过程和方法就是实验推理的方法。实验推理法又称理想实验法, 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 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形, 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结论, 深刻地揭示事物的规律和本质, 是科学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真空不能传声。书本的探究活动:将一只小电铃, 放在密封的玻璃罩内, 接通过电源使电铃发声, 逐渐抽出玻璃罩内空气, 听声音有什么变化?通过实验发现随着空气的抽出, 声音由大逐渐变小了。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 声音又从小逐渐变大。但实验中我们无法将钟罩内的空气抽净变成真空, 无法通过实验得出真空不能传声。那么这个结论的得出就需要用到这种实验推理法。在这个推理思想的指导下, 学生就有一个思考的方向, 空气越少, 声音越小, 那么如果没有空气 (真空) , 将听不到声音。得出结论:真空不能传声。这种实验推理法是科学探究的一种重要方法, 更是一种思想, 使学生理解在实验条件无法达到时, 具备基本的分析推理能力, 为以后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打下基础。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 要不断教给学生学习研究问题的方法, 使其养成良好思维习惯, 让他们的思维充满创造性, 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 能其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 不断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 以实现课程改革的总目标。
三、类比法在声音传播形式知识中的应用
类比法也叫“比较类推法”, 是指由一类事物所具有的某种属性, 可以推测与其类似的事物也应具有这种属性的推理方法。类比法的作用是“由此及彼”。如果把“此”看作是前提, “彼”看作是结论, 那么类比思维的过程就是一个推理过程。类比法的特点是“先比后推”。“比”是类比的基础, 对象之间的共同点是类比法是否能够施行的前提条件, 没有共同点的对象之间是无法进行类比推理的。
声音在空气中以声波的形式传播, 这对学生是一个难点知识, 因为声音看不见, 摸不着, 这就增加了理解的难度。声波这个概念的建立, 通过与水波类比, 将一枝铅笔不断轻触水槽内的水面, 水面上就会形志向外散的一圈一圈的水波, 从观察水波的形状来理解物体振动时使空气向外散开的一圈一圈疏密变化形成声波, 通过水波与声波的类比, 逐渐使声波的概念明朗化, 清晰化, 降低了学生的理解难度。再用音响发声振动, 使烛焰跳舞, 随着节奏的改变, 烛焰表现的变化, 验证了声音传播的形式声波与水波一样, 也有疏密变化。
类比时需要经历一个归纳和演绎过程, 是学生思维能力得到锻炼与发展的一种重要科学方法。这种科学方法的学习也为后面电流的形成, 电压的作用学习打下基础。类比法在初中阶段学习还需要用到很多。这就更需要教师在课堂中对这种方法作为学习能力培养的重要方面, 为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服务。
四、数学法在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知识中的应用
数学方法即用数学语言表述事物的状态、关系和过程, 并加以推导、演算和分析, 以形成对问题的解释、判断和预言的方法。科学研究中, 为了要对所研究的对象的质获得比较深刻的认识, 都需要对之作出量的方面的刻画, 这就需要借助于数学方法。建模法是数学的一般方法。在科学研究中成功地运用数学方法的关键, 就在于针对所要研究的问题提炼出一个合适的数学模型, 这个模型既能反映问题的本质, 又能使问题得到必要的简化。
声速与传声距离关系s=vt这一模型的建立, 有助于学生对于回声形成最短距离的理解。根据人耳能分辨原声和回声的时间间隔在0.1秒以上, 从而理解教室内如果要避免回声现象的出现, 那么教室的距离不得超过17米, 大会议厅会出现回声的根本原因是距离引起的。这正是体现了科学服务于生活的理念。
因此数学方法中建立模型的过程还是一个“化繁为简”、“化难为易”的过程, 是科学研究与学习中不可缺少的科学方法。通过科学课堂对这种科学方法的渗透, 学生可以更加深刻地理解数学方法的优点, 并在以后的学习中迁移。
运用科学方法, 优化科学课堂, 使科学课堂不仅是学生学习科学知识更是学习科学方法的重要殿堂。那么什么时候, 怎么用更有利于学生发展是值得我们去研究的课题。教学时切不可为了科学方法训练而纯粹进行科学方法教育, 让科学方法教育逾越了科学知识的学习。教学设计中将科学方法教育作为一条隐线, 科学知识点作为主线进行教学, 既不会增加学生的负担, 同时又可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知识。优化的科学课堂的让学生潜移默化地在学习中提高科学素养, 习惯应用科学方法处理实际问题, 在科学方法引领下的学生思维更加活跃, 学生能力提升, 实现科学课程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维兵.《立足双基、突出过程;重视方法、强调能力》.物理教学探讨[J].2010.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初中科学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12.01.
[3]李国栋.《物理教学中创造性思维的渐进培养》.物理教学, 1999. (7) .
[4]《初中科学实验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舟山教育, 2007. (7) .
8.《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 篇八
关键词: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分类号】G633.3
阅读和写作是语文素养的双翼, 双翼的展翅升腾需要广袤的心空。我在教学中发现这样的现象:有些学生虽在课外读了不少的书,可是往往浮光掠影,不知其精要所在;有些学生虽然读得如痴如醉,但往往光意会不言传,任真实情境下所产生的阅读灵感随风消逝。阅读收效甚微,写作捉襟见肘的现象屡见不鲜。仔细审视我们的教学,留给学生自由读写的时空是十分有限的。为了给学生的自由阅读和自由写作创设情境,提供机会,让学生能读到自己爱读的书,写出自己想写的话;通过自由阅读引领自由写作,又通过自由表达引发深沉的思索,进一步激发阅读的动机;在读写心智活动的不断交替中,发展阅读能力,提高写作能力。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 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 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 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 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 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 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 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 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 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 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 同學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完善自我
学生在阅读中,不断地感受着,思考着,反省着,探索着,而这一切都离不开与自我对话。值得注意的是,读书笔记中的自我对话,不同于一般的对话,因为它不仅能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而且还能通过自我对话使学生不断提升“自我”,完善“自我”。因此,读书笔记中学生的自我对话,应该是一种趋向真善美的对话。
综上,高中语文教学要注重学生平时的读书笔记的指导,教师要在读物选择、方法引领等方面加强具体的指导,并且适时组织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和自我反省,让学生的读书笔记质量不断提升,并且使之从中获得自我完善。
参考文献:
[1]宋红艳.高中语文探究式阅读方法教学初探[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1(07).
[2]朱曼雯.高中语文体验式阅读教学初探[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2(32).
9.《可怕的科学》读书笔记 篇九
著名编辑学家叶至善曾说过“只有枯燥的讲述,没有枯燥的科学。”事实也确实如此,我便是被书中那一个个有趣的科学现象、科学实验所吸引,科学完全可以很有趣,而这本《可怕的科学》,这一点则更加突出。
一个偶然的机会,让我读到了这本书,时至今日,那些吸引人的科学现象,道理仍萦绕在我的脑海中,挥之不去。这一系列书用独特的视角、大胆的想象、惊心动魄的实验,阐述全面、权威的科学知识及科学史话,谈笑的同时,很深的科学知识“轻松”展现在面前。读完之后让人不由自主地高呼科学原来如此“可怕”。
科学就是如此简单,《可怕的科学》正运用了这个道理,把对科学的探索以恐怖悬念,喜剧冒险的形式表现出来,用幽默搞笑的方式将原本枯燥的科学道理生动形象地展现在我面前,在不知不觉间拉近了科学与我之间的距离。
我,便是其中一个小小的受益者。不信,你看!在书中,我知道根据死者的头盖骨可以描绘出他的模样,揭示出某些关于死者的可怕秘密,并能了解到一些史前知识。在书中,我还了解到又红又烫的火山岩足有几辆小轿车那么大,心中不禁有了想亲自去看的冲动。在书中,我也惊奇地发现,巧克力竟有防蛀牙,助于肠胃消化的功用,真是没想到巧克力的世界也充满着奇妙与精彩。
读完后,我对周围一切的事物都充满了好奇,总想着,我也能够从身边的事物中发现什么“可怕的科学”。从此之后,我便深深地迷上了科学,迷上了这个令人心驰神往的世界,没有人能够阻止我匆匆的步伐。在感叹、羡慕那些可以与神奇莫测的科学为伴的人们的同时,我也正朝着探索科学的道路进发。
10.《可怕的科学》读书笔记 篇十
其中一本叫《要命的数学》,它讲述了一个又一个短小而精彩、刺激的故事。像这本书的开头讲了这样一个故事——1927年4月的一天晚上,美国芝加哥上主街的一家饭馆里,美国最大黑老头目不会数学,但又不愿意对半分付饭钱,就跟别人打了一架,所有的人都在几声枪响中死了。瞧,不管你是争论餐馆的账单,还是研究如何发射火箭到时月球,或者你也许只想给朋友变几个小戏法,你都需要知道一些数学的——要命的数学知识!
还有故事,有一天你过生日,你想和你的6位朋友分享这块蛋糕。那么等分这块蛋糕,每个人能得到多少?这是需要解决的一个数学问题,从原理上我们可以理解为用7个人除1个蛋糕。这时,你的一个喜欢用计算器卖弄,而又显然不够聪明的朋友立即掏出了他的计算器,按下“1÷7,然后不假思索地说:“这太简单了,我们每个人应得到蛋糕的0.142857143。”这是不是很可笑,谁能想像一个蛋糕的0.142857143是一个什么概念呢?为了惩罚这个自认为计算器能解决一切的呆子,把他关时柜子里,让6个人来平分是,。能想像六分之一的蛋糕看起来像什么样子吗?很简单,只要把蛋糕切成相等的6份,每一份便是六分之一,你无须在脑子里处理任何复杂的计算,只是将蛋糕平分,就可以啦。
所以计算器不是万能的,它最大的问题就是不擅长表示分数,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还需要我们活学活用才行,以后我要好好学数学才行。
11.《登天的感觉》读书笔记 篇十一
在刚接触心理學的时候,对它充满了好奇,并在老师的推荐下看了《登天的感觉》这本书,于是对心理咨询充满了兴趣,以为自己懂得了很多。然而在两年过后,学习了很多理论,也参加了心理咨询师三级的考试,我开始感到一阵的迷茫和无措。总觉得各种心理咨询的理论在脑子里打转,我应该在咨询中怎么做?怎么样才是有效的心理咨询?我应该怎样去避免那些咨询中常犯的错误?怎么样才能使自己的咨询不落入俗套--不是说教,不是劝慰?一系列的问题让我在面对心理咨询时感到退缩与胆怯。这时我又拿起了这本书,重新开始细细阅读。有人说,书应该反复阅读,才能看出其中真味。在这本非学术专著的心理学读物里,我得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豁朗和启发。
《登天的感觉》是岳晓东博士在哈佛大学作心理咨询的一本咨询案例集。他精选了10个在哈佛大学期间做的、较有代表性咨询案例,来告诉读者自己对心理咨询的方法理论和体会,及在咨询中常遇到的问题,利用深入浅出的表达方式介绍了心理咨询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虽然这是一本非学术专著,但却可以纠正非心理学人士对心理咨询的误解以及引导一般咨询者咨询过程中走出常见误区,又可以让心理学工作者对心理咨询有更深入理解。该书的篇幅不长,但在10个案例里却已经涵盖了心理咨询许多方面,包括对人本疗法,分析方法,行为疗法,认知疗法,现实疗法,格式塔疗法,交叉疗法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主要流派及其方法的解释。而且岳晓东博士把心理咨询的理论巧妙地贯穿在各个案例中,显得具体形象生动易懂,同时他还把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与解决的方法融会其中,令人深受启发。它被称为所有心理咨询爱好者的入门首选书,使国内成千上万的人对心理咨询开始有所了解,改变了很多人的生活。它的长期热销,证明了人们对真正优秀的心理学图书的渴求。
在书中,最先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岳晓东博士在乘飞机去美国波士顿大学求学的途中,他和一个美国心理咨询教授谈话的内容。从谈话中,岳晓东第一次听到了关于心理咨询的描述--那就是登天的感觉。 “感到在腾云驾雾”,“感到自己站在世界之顶”,“自我感觉良好”……而也正因为这种描述,使人不由想一步步了解蒙着一层神秘面纱的心理咨询的真正面目。在读书的过程中,我禁不住被岳晓东博士那种细致入微的工作态度所打动,同时也深深的感动与他那种帮助别人疏导心理,带来幸福,助人自助而拥有的“登天的感觉”!
“我恨我自己,我实在太愚蠢了”,“我们的爱情还有救吗?”……这些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问题,妨碍着我们对幸福的追求。人生的幸福不是金钱名利的角逐,本来自于我们内心的平静,天堂原本就存在于每个人的心中。在处理这些心理案例的过程中,作者展现了心理咨询的神奇技巧--原来一个人的人生道路可能因为几句话而改变!日常生活中的许多问题实际都是心理问题。这让我又仿佛重新从心理咨询中得到帮助别人的力量!还记得老师问过我们,觉得做心理咨询的人都是什么样的人?我们答了许多各种各样的答案。不过老师笑一笑,说:“我们都是善良的人。”是啊,拥有一颗善良的心,去给人帮助,这不就是我们心理咨询人员的初衷吗?然而心理咨询之妙,就在于他帮助了一个人,却让那个人感到自己帮助了自己。这便是只有我们自己才能体验到的快乐与力量。
在学习心理咨询的过程中,老师说过可以多种心理理论的灵活运用,你觉得哪种适合就用哪种。《登天的感觉》通过案例分析让人感到心理咨询并不是简单的某一理论的运用,而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例如在《万般内疚为了谁》中,本来岳晓东博士运用的是现实疗法,但是后来发现来访者还是无法调节自己的心理问题,后来运用分析疗法终于发掘出问题的根源。在《问你是否还爱我》中作者主要运用了认知疗法但是在咨询的过程中,作者穿插了分析疗法。当我们在处理个案的时候,如何正确选用相应的心理理论,需要我们有相当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个案咨询经验。这还有点像练习武功的境界,充分掌握各种理论,在运用的过程中,于无形在有形之中,以有形变无形之法。好像有人说过,最厉害的咨询方法就是已经没有具体理论方法了,可见各个理论都融会贯通了。
很多事情,“知”与“做”是两码事,心理咨询亦然。学过心理咨询的人一般都知道:在咨询中不是劝慰,不是给建议,不是帮忙做决定。但是很多人在咨询过程中还是不自觉或自觉地犯这样的错误。在《登天的感觉》中,岳晓东也很坦白地告诉读者他在心理咨询中遇到的问题以及犯的一些错误,例如在《我想从哈佛大学转学》中,岳晓东就用自己的亲身经历谈了一个反移情倾向的问题。我想这是咨询者比较容易犯的一个错误,也是咨询中较难处理的一个问题。因为咨询的原则是:不要给来访者建议,不要帮来访者作决定,但是实际上现在所谓的咨询者可能会再自觉不自觉中就已经帮来访者作了决定。岳晓东在书中用自己的经历告诉读者:这些错误是很微妙的,它要求咨询者要细心,在咨询的时候必须时刻保持客观的态度,时刻注意自己咨询的原则是要“助人自助”!
总之,我觉得这是一本值得一读再读的心理咨询读物,因为每读一次你可能会有不同的体会,可能会有新的领悟。它告诉你什么才是真正的心理咨询。
十个案例一口气读下来,我也终于慢慢明白为什么此书的名字为“登天的感觉”。因为那些长期背负着沉重的心理问题的人们,在别人的帮助下重新找回了自己,从自卑自怜的地狱当中走出来,迈向自尊自信的天堂的时候,心中升腾的不就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作者亲身感受着这些来访者一天天的开心起来,一天天成长起来,不也是一种登天的感觉吗?而读者从本书中不也是体验到一种像飞翔在云端般的美妙感受,那也是登天的感觉啊。
12.有关读书笔记的写作教学 篇十二
读书笔记有多种多样的写法, 在小学阶段只要求学会摘录好句子、编提纲、写体会。阅读一篇好文章, 随手把优美的句子和精彩的片段摘抄下来, 就是摘录式笔记, 其作用在于积累知识, 储存语言, 为作文奠定基础, 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勤记的习惯。编提纲就是分析原文的纲目主次, 概括段落的意思和文章的思想意旨, 这样既有利于训练学生的分析、综合能力, 又便于借鉴原作谋篇布局的经验。如果能够用自己的语言把全文的要点简要地复述出来, 那就是一则内容提要, 和缩写差不多, 接近于作文了。
上述两种笔记固然不算作文, 只是读书纪要, 但已经具有积累材料、巩固记忆、开发智力、培养良好学风的多种功能,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因此, 学写读书笔记, 应先学会写摘录和提要, 养成随读随写, 手脑并用的好习惯, 为进一步学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打好基础。
体会式读书笔记通常称为“读后感”。它与摘录式、提纲式笔记的主要区别, 就在于它是作文形式, 以抒写自己的读书心得为主。写读后感, 是一种综合训练, 不仅能训练学生的阅读能力、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还能提高学生的摘要能力、感受能力和评论能力, 对学生的读写训练更为全面, 更有效益。所以, 我们强调写体会式的读书笔记, 要求学生写读后感。
那么, 怎样写读后感, 怎样才能写好读后感呢?
第一, 形式上把握三个要素, 结构上构建大体框架。一篇读后感一般包括读什么文章, 主要内容是什么, 自己的感受和体会是什么这三个方面的内容, 也可以说是读后感的三大要素。至于其他内容, 比如怎么读, 遇上什么问题, 有什么不同的看法等, 也可以如实记述下来, 但要根据写一篇读书笔记的命题意思来决定取舍, 确定详略, 与写作用意有关的就写, 无关的就不写或少写。因此, 对于次要内容也可以顺带写一些体会, 不写也不会影响它的完整性, 但是, 主要的三个方面是不可或缺的。由此可见, 写读后感, 跟阅读一样, 也要分辨主次, 抓住原作的主要内容不放。每篇读后感都必须具备读什么, 概述要点, 抒写体会这三要素, 这是写作前首先要明确的一个问题。
第二, 以表述感受为主, 以摘要引用为辅。要进一步引导学生注意处理概述原作内容和抒写个人体会二者之间的关系, 即通常所说的“读”与“感”的关系。写读后感, 读是前提, 心得体会来自阅读实践, 是由原作引发的。所以, 写作时务必根据原文来谈感受、体会, 绝不能脱离原文内容而东拉西扯, 无的放矢。这一点学生较容易做到, 一般不会凭空而论, 往往是运用摘录、提要等方式引述原文要点。常见的问题是学生往往复述过多, 述感太少, 不懂得读后感应以写体会为主, 也不善于引申自己的阅读感想, 写出来的读书笔记几乎变成了原文的复述或提要, 喧宾夺主, 详略失当。因此, 要继续引导学生分辨主次, 使他们确立述感为主, 引述为辅的写作原则。
第三, 引述要准确精练, 述感要思路开阔。要写出一篇主次分明的读后感, 必须在引述和述感方面下功夫。就引述而言, 力求摘录准确, 提要精练, 三言两语就能把原文的要点说清楚。从这个意义上说, 摘录式、提纲式的读书笔记对于写读后感很有帮助。就述感而言要扣紧原文, 联系实际, 开动脑筋, 生发感想, 力求想得深广一些, 活络一些, 切不能就事论事。教师应当抓住文章的主旨加以引导阐发, 但是, 切不可一味地强调一种思想, 一个体会。“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有的学生可能就文章的某个非主要的思想观念有独到的见解, 独辟蹊径往往出奇制胜, 这是难能可贵的, 教师应作出正确的引导和鼓励。然而, 这就对教师的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教师在此方面应该努力做一些探讨和研究, 笔者以为首先应认真研读范文。研读范文是上好课的前提, 对于范文读得要广博, 要精深。广博就是尽可能多做些相关阅读, 平日要勤于积累资料, 或做资料索引, 或制作卡片。切忌只凭一本教材、一本教参就上课。把范文理解得“厚”了, 上课才能游刃有余, 左右逢源。精深就是在广泛占有资料、对范文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抓住精华, 或思想内容上的, 或表达形式上的, 掌握教学的重点, 千万不要眉毛胡子一把抓, 心中没有重点, 什么都讲, 学生到最后不知所云, 什么都写, 到头来文章平平, 缺乏节奏感和详略主次。其次, 要精心设计教学。精心设计教学应努力发挥教师的特长进行读写教学, 组织学生讨论, 进行精辟的讲解等。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的过程也是激发联想和想象的过程, 因此, 教师的教学设计不能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计好教学, 还要写好教案。教案的体例、格式没有特别的规定, 但教案一定要实用。“江始出于岷山, 其源可以滥觞”, 青年教师从认真备课做起, 能够尽快地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13.科学的旅程读书笔记 篇十三
从2300多年前古希腊的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开始,在科学发展的历史中,科学家们创造者辉煌,也演绎着许许多多的温馨动人的故事。在《科学的旅程》中有一个关于伟大的实验家法拉第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感叹不已。
法拉第(1791~1867)是科学史上最让人崇拜和尊敬的人物之一。作为英国一位铁匠家十个孩子中的一个,除了去学校学会读书写字,法拉第从来就没敢奢望进大学。12岁时,他就开始自己谋生,学校生涯就此结束。也许是天意,他在装订厂找到了当学徒的工作,他没有把这份工作当着简单的工作,而是利用这个难得的机会,一边装订书籍,一边还贪婪地吸收着书中的知识。在这期间他读了《大英百科全书》中关于电的文章和拉瓦锡的《化学基础论》。如果他不做这份工作,或许他不会有到这个知识的海洋里畅游的机会。机会是给有心人创造的。一个看似不起眼的机会,造就了一位伟大的电磁学物理学家和电化学的化学家。
一天,一位顾客送给他几张皇家研究所所长亨·戴维爵士的四次演讲票。法拉第对那四次讲座的全部内容都做了详细的记录,并把这些记录装订好后送给戴维,并附上一封希望在研究所当助手的申请书。故事就从这里开始,法拉第也从一个书籍装订工,成长成一位成就卓著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1812月的一天,英国青年化学家戴维爵士正在家里养病,一清早仆人把一大堆邮件整整齐齐放到沙发旁边的茶几上。戴维随手取出一只最大的信封,拆开来一看,是一本厚厚的书,有368页。硬封面上烫了金字:“戴维爵士讲演录”。奇怪,哪个出版商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借了我的名字出书?再翻开内页,原来这300多页书竟是用漂亮的字体手工抄写的,而且带附了不少精美的插图。这下戴维如附坠入五里雾中,莫名其妙了。翻着,书中落下一张信笺,原来是封短信,大意是:我是一个刚刚满师的订书学徒,很热爱化学,有幸听过您4次讲演,整理了这本笔记,现送上。如能蒙您提携,改变我目前的处境,将不胜感激云云。最后的签名是迈克尔·法拉第。
以上的情节也许是后人杜撰的,但是法拉第将戴维爵士的讲演整理成册,确是事实,这是史书上有记载的。至于是邮寄的,还是他自己找上门来就说法不一了。
可以想象,任何一个铁石心肠的人,也不会无动于衷的。戴维为这个年轻人的巨大热情、令人惊叹的记忆力和专心致至的精神所折服和打动,举荐他到英国皇家学院上班,担任了实验室的助理工。法拉第结束了订书工的生涯,从此一直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不已。
不久,戴维在18访问欧洲,随身带上法拉第作为秘书和科学助手。尽管戴维的夫人把法拉第当做仆人,但这位年轻人从无怨言,而是利用这个机会见到了科学界的关键人物。他们在欧洲各地旅行,从一个实验室到另一个实验室,完成了各种实验,参加各种演讲,在这个过程中,法拉第接受了他从未有过的教育。
在他的不懈努力和专研下,法拉第在物理学方面作出了重要的贡献。他对电磁学进行了比较系统的实验研究,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总结出电磁感应定律;发明了电磁学史上第一台电动机和发电机;发现了电解定律;提出电场、磁场第重要概念。他是十九世纪电磁领域最伟大的实验家。他写成的巨著《电学的实验研究》,收集了3362个条目,详细记述了他做过的实验,总结出带有规律性的成果,是一部珍贵的科学文献。
基于法拉第在电磁学上的伟大贡献,1824年1月英国皇家学会通过无记名投票的形式,批准他成为该会会员。这是当时一个科学家所得到的最大的认可和无上的荣耀。
法拉第的成就来自于他善于抓住机会和忘我的献身精神。同时,谦卑而坦诚的心怀也是他受人尊重的根本原因。在皇家学院进行投票的过程中,不知出于何种动机,他的恩师,戴维爵士却投了反对票头。并且非常愤怒地要求法拉第撤销他的会员申请。但是法拉第从不为此而怨恨他的恩师。他常常面对着戴维的画像,而深情的说:这是一个伟大的人啊!
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不乏投机钻营的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对自己有利的机会。但是,在自己取得巨大的成就后,仍然对提携自己的恩师,心怀感激;尤其是恩师对自己的成就不以为然的时候,那是需要绝对纯净的感恩心怀的人才能做到的。
14.科学革命的结构-读书笔记 篇十四
非积累的科学发展线索
科学史家不再追求一门旧科学对我们目前优势地位的永恒贡献,而是尽力展示出那门科学在它盛行时代的历史整体性。
第二章:大多数科学的早期发展阶段,是以许多不同的自然观竞争为特征的,每一种自然观都部分来自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并且全都与科学观察和科学方法的要求大致相融,这些不同学派之间的差别,不在于方法的这个或那个的失效——这些学派全都是“科学的“——差别在于我们称之为看待世界和在其中实践科学的不
可通约的方式(incommensurable ways)
常规科学-坚实地建立在一种或多种过去科学成就基础上的研究,这些科学成就为某个科学共同体在一段时期内公认为是进一步实践的基础。
范式——1)他们的成就空前地吸引一批坚定的拥护者,使他们脱离科学活动的其他竞争模式。2)这些成就又足以无限制地为重新组成的一批实践者留下种种有待解决的问题。
物理光学范式的这些转变,就是科学革命,而一种范式通过革命向另一种范式的过渡,便是成熟科学通常的发展模式。
(当今的自然科学的发展很强调范式否则都要重新为这个领域奠定基础否则写出来的东西也都只是彼此之间的直接对话)
一门科学在它获得第一个范式以前是如何发展的
历史向我们提示:通向一种坚实的研究共识的路程是极其艰难的。
理论要作为一种范式被接受,它必须优于它的竞争对手,但它不需要,而且事实上也决不可能解释它所面临的所有事实。
第三章:常规科学的本质
范式也是一种在新的或更严格的条件下有待进一步澄清和明确的对象。范式的成功是因为它比它的竞争对手更能成功地解决一些问题,而这些问题又为实践者团体认识到是极为重要的,并不是因为它能完全成功地解决某一个单一的问题。
范式的成功首先是选取有可能成功的预示,而常规科学就在于实现这种预示 常规科学是对范式的扫尾过程
关于事实的科学研究的三个焦点:
1)范式所表明的特别能揭示事物之本质的那类事实 2)虽然普遍但却较少的事实判定,针对的是这样一类事实,虽然它们常常没有多大的内在意义,但可以于范式理论的预测直接进行比较。3)实验和观察-囊括了常规科学搜集事实的活的。这活动包括从事阐明范式理论的经验工作,解决范式理论中某些残剩的含糊性,以及容许解决那些先前只是注意到但尚未解决的问题。
确定重要事实理论与事实相一致阐明理论
第四章:常规科学即是解谜
常规科学的目标在于阐明范式的研究计划而不希求发现始料未及的新事物
常规科学所得的结果扩大了范式所能应用的范围和精确性
解答常规研究问题,即以一种新的方式实现预期,这就需要解决各种复杂的仪器方面,概念方面以及数学方面的谜。
探讨谜和常规科学问题所共有的特征。判别一个谜的好坏标准,不是看它的结果是否内在地有意义或重要。真正迫切的问题,根本不是谜因为它们根本没有解
范式甚至能把科学共同体与那些社会所重视的又不能划归为谜的形式的问题隔离开来,因为这些问题不能用范式所提供的概念工具和仪器工具陈述出来
如果一个问题被看成是一个谜,那么这个问题必定要有一个以上确定的解为其特征。也还必须有一些规则,以限定可接受解的性质和获得这些解所采取的步骤。
如果我们把规则一词的使用大大扩展,使它有时等同于“已确定的观点”或“先入之见”,那么任何一已知研究传统中可理解的问题都会展现出某种类似于谜的特征。
有哪些类型的规则呢?1)概括-对科学定律,概念和理论的明显陈述——有助于确立谜底和限定可接受的解法
历史研究还有规则地展示出,有一类更高层次的,准形而上学的承诺,虽然这些承诺还不是科学的不变特征,但却较少受时空的局限。
各种承诺——概念的,理论的,工具的和方法论的-所形成的牢固网络的存在,是把常规科学与解谜联系起来的隐喻的主要源泉。因为这个承诺构成的网络提供了各类规则,它们告诉成熟科学的专业实践者世界是什么样的,他的科学又是什么样的,如此他就能满怀信心地集中钻研由这些规则和现有知识已为他界定好了的深奥问题。这时科学家个人所接受的挑战就是为未解之谜求得一个解。在这些方面和其他方面关于谜和解谜规则的讨论,能启迪我们把握常规科学实践的本质。然而在另一方面,这种启迪也可能使我们误入歧途。尽管在一段时间内明显存在着为一个科学专业的所有实践者都坚持的规则,但这些规则本身不可能囊括这些专家在实践中所共同具有的一切。常规科学是一种高度确定性的活动,但它又不必要完全由规则所确定。因此我们引进共有范式而不是共用规则作为常规研究传统连贯性源泉的原因。我认为-规则导源于范式,但即使没有规则,范式仍能指导研究
第五章:范式的优先性
要找出规则,范式和常规科学之间的联系。
共有范式的确定不是共有规则的确定
他们能够同意确认一个范式,但不会同意对范式的完整诠释或合理化,也不会去这样做。缺乏标准诠释或不能得出一致同意的规则并不会阻止范式指导研究。常规科学也不能通过直接检查范式来部分确定,这一确定过程往往借助于但不依赖于规则和假定的描述。范式的存在不意味着有任何整套的规则存在。
范式无需可发现的规则的介入就能确定常规科学。1)发现曾指导过特点常规科学研究传统的诸规则机器困难。2)一个新理论总是与它在自然现象的某种具体范围的应用一道被宣告的。学习理论的过程依赖于对应用的研究。3)除了抽象规则外,范式还通过直接模范以指导研究。
似乎暗含着常规科学是一个单一整体性和统一的事业,它必然与所有的范式共存亡,也与其中的任何一个范式共存亡。但是科学显然极少或者甚至从未有过这样的情况。纵观整个科学领域,情况往往倒是,科学似乎是一个相当松散的结构,它的各个部分之间很少有连贯性。这一点与非常熟悉的观察不应有任何冲突。恰恰相反,范式代替规则将使我们对科学领域和专业的多样性更容易理解。当有明显的规则存在时,它们通常能适用于非常广泛的科学团体,但范式不需要这样。甚至同一领域工作的人,开始学习许多相同的书和科学成就,但他们在专业更专门化的过程中却可能获得相当不同的范式。
范式能同时确定常规科学的若干传统,这些传统有重叠但外延却不尽然相同。在这些传统之内发生的革命,并非必然扩展到其他传统。
第六章:反常与科学发现的突现
常规科学-解谜活的-是一项高度累积性的事业。它的目的在于稳定地拓展科学知识的广度和精度-目的不在于事实或理论的新颖性
科学研究-不断发现新的和始料未及的现象
范式指导下的研究一定是一种引起范式改变的特别有效的方式-为了新的发现制定一套新的规则
新变化-1)事实新颖 2)理论新颖
虽然氧被发现了这句话无疑是正确的,但这会误导我们以为,发现某种东西是一个单一而简单的行动,从而把“发现”的概念和我们通常的而且也是成问题的看见的概念混同起来。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会如此乐于假定,发现,像看见或摸到那样,应该可以毫不含糊地归属为某一个人和某一时刻。但归属于某一时刻总是不可能的,而归属于某一个人也是往往难以做到的。
因为发现一类新现象必定是一个复杂的事件,包含着既认识到那个东西,又认识到那个东西是什么。
如果观察与概念同化,事实与理论同化两者再发现中是不可分离地联结在一起的话,那么发现就是一个过程,必须经历时间。
发现是否也包含着范式的改变呢?
一种新现象及其发现者所具有的价值,与这种现象违反由范式做出的预测的程度成正比。
我们在研究中存在一种理论预期只要科学家决定使用某种特定的仪器,并用一种特殊的方式使用它,那就等于做了这样一个假定,即:只有某些类型的情况会发生。我们又是否应该说,由于这些仪器承诺经常发生误导,因而科学应该放弃标准试验和标准仪器呢?
只有当实验和试探性理论相互连接在一起使之达成一致时,发现才会突现出来,理论才会变成范式。
导致新类型现象出现的发现的特征:先意识到反常,观察与概念认识上逐渐地并且同时地突现,以及范式范畴与程序的随之改变,而这种改变又往往伴随着阻力。
新事物总是随着困难一起突现出来,它违反期望所提供的背景,并以抗拒来表现自己。起初,人们只能感受到预期和通常的情形,即便在后来出现反常的那些情况下也是如此。然而,进一步熟悉以后,就会意识到有某种事情出了差错,或者是把这种结果与以前出了差错的事情联系了起来。这种对反常的认识开辟了一个新的时期,在此时间内概念范畴被调整,直到使最初的反常现象变为预期现象为止。
认识这个过程,我们就能最终开始了解到为什么常规科学虽不直接追求新事物,而且最初孩倾向于压制新事物,但却有效地促成了新事物的出现。
第七章:危机与科学理论的突显
本章-开始考虑由新理论的发明所导致的类似的,但一般规模更大的范式变化
新理论的突现之前,一般都有一段显著的专业不安全感时期。人们不难料想,这种不安全感是在常规科学解不开它本应该解开的谜的这种持续失败中产生的。现有规则的失效正是寻找新规则的前奏。
一个新理论只有在常规的问题解决活动宣告失败之后才突现出来。
一种新问题未能解决往往会令人失望,但决不会令人惊奇。问题或谜题通常都产生不出最初的一击。
造成危机的每个问题的解,在相应的科学中危机还未出现时,至少已经部分地被预见过;而在没有危机的情况下,这些预见被忽视了
只要范式提供的工具能够继续表现出有能力解决它所规定的问题,通过有信心地使用这些工具,科学就能得到最快和最深入的发展。理由是最清楚的。科学就像制造业一样,更换工具是一种浪费,只有在不得已时才会这么做。危机的意义就在于:它指出更换工具的时机已经到来了。
第八章:对危机的反应
不把反常视为反例
我们拒绝反例因为-一个科学理论一旦达到范式的地位,要宣布它无效,就必须有另一个合适的候选者取代它的地位
科学家必须生活在必要的张力之中
第八章:对危机的反应
谜才构成科学,谜的存在只是因为没有任何范式能为科学研究提供完全解决它的所有问题的基础。
从一个处于危机的范式,转变到一个常规科学的新传统能从其中产生出来的新的范式,远不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即远不是一个可以经由对旧范式的修改或扩展能达到的过程。宁可说,它是一个在新的基础上重建该领域的过程。
向新范式的转变即是科学革命 相互竞争的方案的增加,做任何尝试的意愿,明确不满的表示,对哲学的求助,对基础的争论,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常规研究转向非常规研究的征兆。常规科学的概念更多地取决于这些征兆的存在,而不是取决于革命的存在。
第九章:科学革命的本质与必然性
科学革命-科学发展中的非累计性事件,其中旧范式全部或部分地为一个与其完全不能并立的崭新范式所取代。
为什么范式的转换应被称作革命?
科学革命也源起于科学共同体中某一小部分人逐渐感觉到:他们无法利用现有范式有效地探究自然界的某一方面,而以前范式在这方面的研究中是起引导左右的
能导致危机的机能失灵的感觉
对局外人而言革命不过是发展过程中的必经阶段因为他们研究领域的范式没有受到影响
革命过程中要在相互竞争的范式之间作出选择-在不相容的社会生活方式之间做选择。不能用常规科学的标准来评估这些范式
【《科学与方法》的读书笔记】推荐阅读:
科学的练声方法09-06
长高的科学锻炼方法08-01
生物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07-17
生男孩的秘诀和科学方法09-07
升入高中需要科学的学习方法07-19
理科科学的学习方法有哪些11-03
科学美甲学习班 杜绝错误的美甲方法06-27
用科学方法管理厨房08-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