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2024-09-24

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共18篇)

1.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一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我们小手拉小手》含反思》这是优秀的大班语言教案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活动目标:

1.会有感情地朗诵诗歌,感受世界小朋友都是一家人。

2.学习运用不同的线条变化和色彩及折叠剪的方法表现各国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3.乐于探索、交流与分享。

4.促进幼儿的创新思维与动作协调发展。

活动准备:

1.2-3个外国娃娃或照片。

2.大地球仪一个或世界地图一张,京剧脸谱、有关京剧和中国功夫的音乐磁带、汉字卡片、世界杯足球赛主题曲《手拉手》的中文版音乐磁带。

3.长条纸、水彩笔。

活动过程:

1.介绍中国文化。

--以“外国小朋友来作客”为由,引导幼儿讨论如何通过大家的介绍,让外国小朋友了解中国--鼓励幼儿从汉字、京剧、中国功夫等方面,通过舞蹈、表演、讲解等多种表达方式向外国小朋友作介绍。

2.寻找外国小朋友的家乡。

--教师出示地球仪或世界地图,通过中国与全球的比较帮助幼儿感知地球很大。

--请幼儿在世界地图上找找外国小朋友家乡的位置。

--帮助幼儿了解地球上生活着不同肤色的人们(出示相应肤色的娃娃),他们和我们中国娃娃都生钤诘厍蛘飧龃蠹彝ダ铩?BR>3.学习诗歌《我们手拉手》。

--教师朗诵,幼儿倾听,初步感受诗歌的内容,从教师的表情和声调中体会情感的表达--请幼儿说出自己印象最深的诗歌内容。

--教师配合身体动作帮助幼儿学习诗歌。

4.朗诵诗歌。

--鼓励幼儿说一说听了诗歌后的感受,知道要用什么样的声音和表情来朗诵诗歌。

--幼儿有感情地朗诵诗歌。

--请幼儿扮演不同肤色、不同国家的小朋友手拉手,伴随着《手拉手》的音乐摆动手臂,朗诵诗歌。

--世界各国的小朋友在一起手拉手念着儿歌跳着舞真高兴,让我们把他们的样子用剪纸剪下来吧。

5.讨论尝试剪纸方法。

--请幼儿想办法如何能一次剪出四个娃娃,而且每个娃娃都能手拉手不断开。

--谁能剪出各国小朋友手拉手的样子?--讨论后幼儿动手进行尝试。

6.共同总结关键方法。

--剪成四个娃娃手拉手,需要先将长条纸对折两次,然后在第一张纸上画上一个娃娃。

--用剪刀沿轮廓将娃娃剪下,剪时注意不要把娃娃的手剪断。

--打开纸后,用彩色笔把四个娃娃装饰成不同肤色的娃娃。

7.进行创作活动。

--提醒幼儿在第一张纸上画出娃娃的样子,并注意在合适的位置上画上娃娃的手臂。

--鼓励幼儿根据各国的特点,合理、大胆地装饰娃娃的脸和服饰。

--播放《手拉手》的背景音乐,教师有针对性地进行指导。

8.共同布置作品。

--展示幼儿作品,将每个幼儿的作品布置在一起,组成许多娃娃手拉手的形象。

--同伴间互相介绍分享自己画的是哪些国家的娃娃手拉着手。

活动建议:

1.该活动为二课时。

2.可根据实际情况,灵活掌握诗歌中朋友见面的问候语的学习要求,幼儿对外语问候语不感兴趣时,可改为“你好,你好,你们好”,幼儿对外语问候语很感兴趣时,不但可以学说英语、日语,还可以增加法语等其他语种的问候语。

附:我们手拉手好大的地球,哪儿都有小朋友。黄皮肤,黑皮肤,白皮肤,还有棕色皮肤的小朋友。地球上的小朋友,大家都是好朋友。你好,哈罗,欧哈又,我们一起手拉手。

教学反思:

在活动结束时,我示意幼儿挥挥小手,用小手给客人老师再见,引领幼儿走出活动室。既能和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又能再次引发幼儿探索小手的兴趣,使幼儿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自然的结束活动。

大班语言游戏活动教案《我们小手拉小手》含反思这篇文章共4015字。

2.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二

幼儿园中学生的年龄大都在3—8岁, 而根据调查研究表明, 这个年龄段是阅读能力的形成期, 如果我们能够在这个期间有效地培养幼儿的学习能力, 就能够确保在以后的学习阅读中幼儿有足够的兴趣和动力, 并且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反之, 如果我们错过了这个良好的阅读能力形成期, 幼儿在升入学校学习之后就会很难适应学习环境。因此, 我们一定要重视幼儿时期的阅读能力教育, 为幼儿创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 让幼儿为以后的学习打好基础。那么, 我们就来谈谈幼儿阅读识字教学的方法。

一、教师要为幼儿创造阅读识字的条件和氛围

阅读是一件对外界环境要求很高的学习方式。在十分嘈杂的环境下我们是很难静下心来去阅读的, 即使能够安心地看书, 也不能够有敏锐的分析和整合能力。幼儿如果长时间地在不适宜的环境下进行阅读, 就会形成错误的阅读习惯, 甚至会错误地认为阅读就是把文章从头到尾地看一遍, 就可以不需要学习、分析和记忆。为此, 我们想要在教学中尤其在阅读教学中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和质量, 我们就必须为幼儿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 营造一种融洽的、有阅读氛围的环境, 正确地引导幼儿进行阅读, 指导幼儿分析和提炼文章中的精华知识, 学会提取自己需要的知识, 产生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想法。

伟大的教育家皮亚杰曾经说过:“外部条件的环境会直接影响幼儿的学习状态和效果, 如果幼儿能够在适宜的环境下学习, 且与环境进行交融和互动, 主动积极地进行学习就会快速地掌握和理解, 能力也会突飞猛进的得到提升。”因此, 作为幼儿教育工作者, 我们要为幼儿的阅读提供良好的环境, 创设适宜的阅读氛围, 提高学生幼儿时期的阅读能力和经验。例如, 我们可以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变化去指导幼儿阅读相关的资料或文章。春天来临时我们就阅读一些与春天有关的文章, 让幼儿在阅读时就能够亲身感受及领会到其中的含义和情感。潜移默化地让幼儿接受语言表达的知识, 将语言表达的含义与自身的情感相结合, 从而慢慢地积累阅读经验, 提高阅读的能力。

二、教师要为幼儿提供适宜的、新鲜的阅读材料, 增强幼儿识字阅读的动力

阅读除了需要环境适宜之外, 还需要其文章和材料的内容比较适宜幼儿阅读。太难会打消幼儿阅读的积极性, 不但不能够促进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 反而会起到反面影响;太简单, 又会让幼儿轻视阅读能力, 更达不到训练阅读能力的目的。因此, 在幼儿教育时期我们要为幼儿准备一些难易适中的, 既能够满足教学目的, 又能够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的材料和文章。

知识的载体就是书籍, 阅读能够让幼儿走进知识的宝库———书籍之中, 获取更多的知识和能力。在幼儿学习阶段, 我们应该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以及认知特点来为幼儿选择一些具有意义的、形象的、生动的阅读材料, 并且把这些材料放到幼儿随手可以拿到的地方, 让幼儿在自由的时间能够自由地去选择阅读的材料, 并自主地进行内容的感知、体验和探索。例如, 在上阅读课程前, 教师都会在图书角放置一些新的图书、图片, 并向幼儿介绍这些图片的内容或是图书的讲述内容, 激发幼儿主动阅读的欲望和兴趣。而且我们在阅读之后可以让幼儿挑选自己喜欢的内容来说一说自己的感想, 从而在阅读中发展幼儿的分析能力。并且在为幼儿选购阅读材料时一定要选那些色彩鲜明的, 具有强大吸引力的、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字正确优美且朗朗上口的材料, 这样才能够让幼儿有阅读的动力, 在阅读能力的培养和提高上也会有显著的效果。

三、幼儿在阅读时, 教师要及时地引导幼儿进行互动, 建立融洽的阅读关系

良好适宜的阅读环境除了地点和氛围之外更重要的是幼儿之间、师生之间的关系。在阅读教学中只有人与人之间能够很好地交流和沟通才能够确保书与人之间进行更好的对话, 才能够从阅读材料中获得正确的知识和含义。在阅读教学中良好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能够帮助幼儿建立阅读的兴趣, 提高幼儿进一步阅读的动力, 促进幼儿阅读能力的提升。因此, 我们除了要为幼儿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还要建立良好的、融洽的师生关系和生生关系, 确保幼儿在愉悦、欢快、轻松的学习氛围中进行阅读。俗话说的好:“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我们在反复地阅读过文章之后, 还要引导幼儿表达出自己阅读后获取的知识以及感想, 并与其他幼儿进行交流和沟通, 这样才能够更加透彻、全面地理解文章或是材料的内容。通过幼儿之间或是师生之间的交流还会使幼儿的表达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也会让教师清楚地掌握每一个幼儿的阅读能力水平, 帮助教师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够更加有侧重点。

四、教学过程中教师为幼儿设计丰富的阅读识字活动, 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

阅读并不是只有在课堂中才能够进行的学习, 在日常生活中处处都需要幼儿进行阅读, 并通过阅读来获取信息。因此, 我们要把握生活中的阅读机会, 开展丰富多彩的阅读活动, 让幼儿在娱乐的同时就培养了阅读的兴趣和能力, 形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例如, 阅读超市的宣传单, 玩具的说明书等这些生活中幼儿感兴趣的东西, 不但能够满足幼儿的好奇心, 还能够提高幼儿对语言的理解能力, 在这些内容的交流过程中还会锻炼学生的交流能力, 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有效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

3.浅谈幼儿识字教学的创新艺术 篇三

关键词:识字;创新;艺术

幼儿识字教学上的“创新”就是把枯燥无味、抽象、难于理解、难于认识的汉字,变成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掌握知识,掌握汉字规律,减轻学生负担,培养创新能力,保持孩子们强烈好奇心和旺盛求知欲的一种教学方法。

针对小孩子天真活泼、好唱好跳、思维活跃的年龄特征,我借鉴和创造了许多“创新识字”的方法,力争营造出一种自主、协作、创新的新型课堂教学情境,寓教于乐。

一、快乐游戏法

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指出:“游戏是由愉快原则促动的,它是满足的源泉。”游戏是儿童的天堂,可以满足他们好动好玩的心理,使注意力不但能持久、稳定,而且注意的紧张程度也较高。

我在“创新识字”教学中,经常采用“猜认生字”“组合生字”“叫字排队”“送字回家”“读词赏画”“读文找字”“孪生聚会”“玩玩字卡”“找找朋友”“选难认字”“眼明手快”“邮差送信”等游戏方法进行教学。希望通过各种孩子们喜闻乐见的玩乐方式帮助孩子们在不知不觉中识记汉字。采用生动形象、趣味无穷的游戏学习方法,学生兴趣高昂、记忆深刻,识字效果极佳。

二、新奇引趣法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有了兴趣,学生才能主动、愉快地学习,才能在课堂上发挥主体作用。

“顺口溜”这种形象化的语言是比较受学生欢迎的一种形式,让学生在兴趣盎然、轻松愉快中掌握生字。例如,学习“力”字,先板书“刀”字让学生读,再把“刀”的一撇写透变成“力”,并随口读出“‘刀’字出了头,‘力力力’”,让学生把顺口溜说一两遍。然后教师边作动作边问:“我把桌子推动了,用了什么?”“手。”“光有手,手上没一点力气能把桌子推动吗?”“不能。”“这就是‘力气’的‘力’。”最后启发学生组词造句。

三、竞赛激励法

这是一种类似“智力竞赛”的方法,这种教学方法是根据儿童争强好胜、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的特点,有意引进竞争意识,激发学习兴趣。将竞争机制引入课堂教学,特别是发挥有效表扬的促进作用,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以抢答记分或当场评分表扬等形式进行比赛,如“小兔跳高”“小燕飞到优秀组”“谁的红花多”等等。如将分插在各组的慢生定为该组“识字代表”,让他们开火车比赛读字卡,让他们为自己组争光,既帮助他们克服了学习困难,又帮助他们增强了学习信心;教学偏旁相同的生字“树”“桥”“棉”“村”等,看谁识字的速度快,就评他为“识字小能手”;教学“眼、耳、鼻、脖、胸、手、腿、脚”等字时,先让学生比赛见字做动作,再让学生像接力赛跑一样,将字卡一边读一边贴到黑板上贴图旁相应的位置。最后评议哪组表现最棒,奖励小红花。

在激烈的竞争中,大家情绪高昂,学习生动,记得牢固。

四、尽早阅读法

苏霍姆林斯基指出:“凡是没有学会流利地、有理解地阅读的人,是不可能顺利地掌握知识的。”阅读能力形成得早,理解能力则发展得快,学生自学的能力就强。只有学生有了一定的自学能力时才能提高教学效率,从实质上减轻过重的学习负担。阅读能力是学习的基础,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因此,学生的阅读能力形成得越早越好。

汉字是形象联想的文字。汉字的表意特性,使字形和意义之间有着密切的关联。表意文字的汉字所折射出的汉民族思维方式,强调重领悟、重意会的审美习惯。因此,看到一个汉字,容易产生联想,推测它的意义。这样就使得儿童在阅读中遇到不认识的字,也可凭借字形猜测出词句的大意。汉字形声字占绝大多数的特点,又使得儿童在没有教的情况下也能对音和意揣摩个八九不离十,这就使儿童在阅读中实际使用的汉字远远不止课堂中所学得的,他们在阅读中障碍越来越小,遂使阅读兴趣越来越高,一个生动鲜活充满神奇的世界在他们面前延伸,使他们获得快乐,并不断产生认识未知的动力。

4.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四

设计思路:

九月幼儿刚入园,生活自理能力很差,不会用勺,进餐过程中撒饭粒现象严重;洗手时有的幼儿不挽袖子、不知道搓手;穿脱衣服、整理衣服都要等别人帮助。在欣赏歌曲《我有一双小小手》时,孩子们说:“我的小手会穿衣。”“我的小手会洗脸。”……孩子们有这样的热情和愿望,但还做的不是很好。在家长的调查问卷统计中可以看出:孩子的许多事情都是家长包办代替的。我们开展“我有一双小小手”的主题活动,使幼儿知道自己的小手本领很大,能做许多的事情,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小手做力所能及的事,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让他们对自己的手充满自信,并且充满激情地运用自己的巧巧手。同时,还结合安全领域,引导孩子保护自己的手。

本次活动设计由来是幼儿经常在生活中不小心将自己的手碰伤,然后难受的或害怕的告诉成人自己的手破了,教师从幼儿生活中寻找教育内容,鼓励孩子爱护自己的小手,保护自己的小手。

活动目标:

1.知道爱护小手,不玩尖利的东西。

2.知道手划破后简单的处理和保护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加强幼儿的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手受伤的小熊玩具

重点难点:

知道哪些东西尖利不能玩

活动过程:

1.出示小熊玩具,通过故事导入:“今天小熊在玩的时候可不小心了,弄伤了自己的手,它自己很疼,都快哭了!”

讨论:

(1)这个小熊的手怎么啦?(出血了)

(2)好好的小手怎么会出血呢?(被东西划破了)

(3)什么东西会把手划破?为什么?(玻璃片、针、铁钉、铁丝、剪刀等。因为这些东西很尖,很锋利。)

(4)启发幼儿回忆:自己的手有没有被划破过,手划破了有哪些不方便。

2.讨论怎样才能使我们的小手不受伤。(平时不玩剪刀、小刀、针、玻璃片、铁片等尖利的东西。)

小结:我们周围有很多东西,有的是很尖的,有的是很锋利的,如果我们去玩这些东西,就会把手划破,给自己带来危险和许多不方便。所以小朋友们不要去玩这些东西,以免我们的手受伤,影响我们的活动和生活。

3.讨论怎样保护、处理小熊(或自己)受了伤的手。

(1)如果手不小心被划破了,能不能用没有洗过的手去捂伤口?为什么?(不能,因为没有洗过的手有细菌,会使伤口感染、化脓。)

(2)手受伤了怎么办?(如果擦伤了皮,要先清洗伤口,然后涂上红药水或紫药水;严重的要找医生处理。)

(3)手包扎后还要注意哪些事项?(不能把伤手浸在水里,不能随便揭掉包布,要按时找老师、医生换药等。)

小结:如果我们的小手已经受了伤,就更要好好保护,这样才能使它快快恢复健康,为我们服务。

教学反思:

通过各种学习形式将幼儿已有的安全知识经验扩展丰富,对幼儿进行安全教育,增强了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提高了幼儿应对安全事件的能力。通过真实的案例,我向幼儿进行生动形象的讲述,幼儿精力集中,记忆深刻,发言积极踊跃。课件、图片的运用,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对幼儿进行了深刻的教育。用孩子喜欢的情景表演,选择孩子身边熟悉的生活情景为题材,让幼儿进行热烈的讨论,取得很好的效果。

5.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五

活动目标:

1、能仔细观察手的外形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讲述。

2、能根据手的外形大胆想象,绘画。

3、体验运用不同方式与同伴合作作画的乐趣。

4、感受作品的美感。

5、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活动准备:

1、绘画材料:图画纸,勾线笔。

2、绘画前组织幼儿做各种手影游戏,丰富幼儿的想象。

活动过程:

1、伸出自己的手,通过仔细观察了解自己的手,说说自己的手的什么样的,了解各部位的名称(先自由观察讲述,再集体交流)。如:10个手指、手掌、手背。

2、组织幼儿做“手指游戏“和“小手变变变”,引导幼儿用手做出各种造型,并启发他们想一想象什么,要求想的越多越好,并且与别人的不一样。

3、引导幼儿欣赏“小手变变变”作品,并在手的基础上进行添画活动。

(1)组织幼儿进行“手的联想画”图片欣赏。

(2)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3)引导幼儿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适当做一些示范。

(4)指导个别幼儿进行绘画。

4、组织幼儿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幼儿相互介绍自己的“手”都变成了什么。请画的和别人不一样的小朋友自己介绍作品。鼓励模仿老师作品的小朋友。帮助画的有所欠缺的幼儿学习应该怎么画。

欣赏每个小朋友的作品,活动结束。

活动延伸:

让幼儿描画自己张开的手,并沿轮廓剪下来,将自己会做的事情,请爸爸、妈妈帮忙写在纸上,使幼儿知道自己的手很能干,会做许多事情。

教学反思:

1.由于中班幼儿在美术绘画方面,更多的还是善于模仿,所以活动过程中应多做示范画,如果一味的要求幼儿自己想象并画出作品,其效果可能会适得其反。

2.在活动时间的把握上面,应更多的侧重于实际操作过程,给幼儿充足的时间进行动手活动,这一点是很重要的。

3.对于活动的重点内容应多加强调,活动设计的内容需要与本节课的活动目标紧密相连。

4.在对幼儿的作品进行评价的过程中,多鼓励幼儿讲述自己的作品,给予有创意的幼儿,模仿得较好的幼儿适当的肯定与赞扬,同时一定不能忽略没有完成作品的幼儿,加强对这些幼儿作品的指导工作。

6.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六

活动目标:

1.幼儿尝试添画手型,变化出不同的物体。

2.通过活动,发展幼儿的想象力,提高幼儿参与美术活动的兴趣。

3.引导幼儿能用辅助材料丰富作品,培养他们大胆创新能力。

4.让幼儿体验自主、独立、创造的能力。

5.培养幼儿的技巧和艺术气质。

活动过程:

一、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导入活动内容。

1.手指游戏: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鸟飞飞飞。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鱼游游游。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小狗汪汪汪。

我的小手变变变,变成乌龟爬爬爬。

2.提问:小手还可以变成什么?

(老师可以帮助编成儿歌带领幼儿玩手指游戏。)

二、用手变造型,感受小手的灵巧多变。

1.提问: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许多小动物,<文章.出自快思教案网.>你还能用手变出什么不一样的造型吗?

2.个别幼儿示范,集体模仿。

3.小结:刚才我们用小手变出了爱心、房子、飞机、剪刀等好多造型,你们觉得自己的小手怎么样啊?

三、进行手的联想画。

1.指导幼儿用勾线笔沿手的边缘描画(可摆放不同的手形)

(1)教师示范。

“是呀,我们的小手能灵巧,今天我们把灵巧的小手画出来,好吗?”(教师作画)

(2)在此基础上想象、添画。

“手画出来了,可是手心空空的,我们可以在手心里面画上什么呢?”(幼儿自由想象)

2.教师再次交代作画步骤。

3.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

四、相互欣赏作品,交流感受。

1.个别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画的是什么,要求用较完整的语言表达。

2.幼儿将自己的作品沿轮廓线剪下来,布置成“有趣的手”的墙饰。

教学反思:

美术课一直是我们班小朋友最喜欢的活动。现在我们都是中班的小朋友了,小手也越长越大,学会了许多的新本领。活动开始运用手指游戏,一下子就吸引住了孩子的目光。在作画时,大家都能发挥想象进行创作。只是由于第一次使用记号笔,很多小朋友画画时会将小手弄脏。因此,在今后的美术活动中,我还将继续指导幼儿如何正确使用作画工具,帮助幼儿养成干净作画的良好习惯。

7.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七

依恋是婴幼儿与抚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 是幼儿寻求并期盼与扶养者保持亲密接触的一种倾向。它源于幼儿对养护、照顾、关心、爱护他的人的一种安全感和依托以及由此而产生的亲情的需要和体验。本文将通过对0~3岁早教中心亲子班幼儿依恋发展的现状分析, 探讨作为亲子班的教师, 该如何与婴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二、现状分析——调查图

三、如何培养婴幼儿与教师之间安全依恋

陈鹤琴说:“大家都知道, 幼稚园的环境跟家庭环境是不同的, 因此, 当一个小孩来到幼稚园的时候, 在他心理上就发生问题了。”幼儿从一个原本熟悉的环境来到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 离开自己所依恋的亲人, 不能满足自己的欲望, 这在他心理上很自然就会产生一种陌生的惧怕情感。那么怎样才能使幼儿不过度依恋原先的照顾呢?实践证明转移幼儿的情感, 设法将幼儿对亲人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有利于安全依恋培养。

1. 角色扮演, 以情育人

我们在很多探讨人性的书籍中发现男孩经常会产生恋母情结。其实, 在两岁阶段, 女孩的恋母性更甚于男孩, 她们在玩耍游戏时需要母亲, 而焦虑不安时更需要母亲安慰。亲子班的璐璐小朋友就是一个例子, 由于父亲工作繁忙, 她和母亲在一起时间较多, 入园也都是妈妈送, 每次入园都要经过一番“挣扎”, 不过好在进入教室后她马上会被新鲜事物所吸引, 可是玩一会儿她就会想起妈妈, 哭着跟教师要妈妈, 怎么劝都停不下来, 为了能帮助她克服焦虑情绪, 我穿上了和她妈相似的衣服, 把头发盘起并模仿她妈妈的口吻和她说话“璐璐, 你看教师像不像妈妈”时, 她眼睛亮了一下, 似懂非懂地点了点头, 哭声也渐渐消失了。

2. 用形体语言亲近幼儿

用形体语言亲近幼儿, 会让他们很快产生依恋感。熙熙是懂事、聪明的小姑娘, 可是她并不喜欢和教师接近。我们试着跟她交谈甚至做些亲切的动作抚摸她, 可是她仍旧没有什么变化, 和教师的交流不多。有一天她的小脚不小心被擦破了, 有些红肿, 坚强的熙熙忍住了泪水, 我情不自禁地抱起了她, 关心地问她, 她哽咽着说有点疼, 想挣脱我的拥抱, 这时我自然地亲了她的小脸说:“嗯, 熙熙真勇敢, 等一会儿要送一朵大红花给你。”原本紧张的熙熙开始放松了, 原本拘谨的状态也被打破了。亲切的抚慰让她感觉到了一种自然的爱, 发自内心建立在师生之间的这份依恋也从此不再是单向的依恋。

我们应把握原则, 继续在该领域进行探索, 有针对性地教育和培养幼儿, 用智慧的爱心构筑他们健康的人格。

摘要:依恋是婴幼儿与扶养者之间一种积极的充满深情的感情联系, 是幼儿寻求并期盼与抚养者保持亲密接触的一种倾向。根据0~3岁婴幼儿依恋类型的特征及产生原因, 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与教师之间的安全依恋。我们应把握原则, 放你的小手在我的掌心, 与0~3岁婴幼儿建立安全的依恋关系。

关键词:依恋,安全,敏感

参考文献

[1]皮亚杰, 英海尔德.儿童心理学.吴福元, 译.商务印书馆, 1980.

8.让幼儿的小手在本土文化中飞舞 篇八

一、小手秀出周庄美

1.贴

撕贴画——用报纸先撕、再拼、最后粘贴成画。由于幼儿手指肌肉发育还不够完善,开始时,他们很难把握,左、右手的拇指和食指总是配合不好。于是我就教幼儿边念儿歌边练习。从直线到各种几何形状,幼儿的小手慢慢听话了。在撕的过程中,我不允许幼儿画好样子再撕,而是要求他们凭着对家乡的印象,跟着自己的手感,边想边撕,以达到美景与想象的融合。幼儿期的想象力是最为丰富,不受约束,是最佳的发展阶段。因此,作为教师,我们应该随时随地地都要留给幼儿想象的空间,因为没有丰富的想象力,创造力也无从谈起。有一次,我发现有个幼儿把小船贴到了云朵里,我就问他,他说“小木船去告诉云朵阿姨,周庄真美”,多神奇的想象,不信你看,一幅幅用报纸撕贴的“小桥、流水、人家”在幼儿的小小指尖下跃然而出,房屋虽有点左歪右斜,却显沧桑、古老;小河虽有点弯弯扭扭,却有小船悠悠摇来;一横一竖的双桥,虽有点醉意,却充满童趣。远远望去,手撕的哪种毛毛糙糙的质感,显现了家乡的古朴。报纸的那些不明图案和美丽色彩,朦朦胧胧,使人不禁脱口而出:“好美呀,水乡!”

除了用报纸做撕贴画,我们还有皱纹纸编成的辫子盘贴水乡风光;用各式花布、海绵等拼贴家乡的景点;用纸管、吸管,用种子、绒线、芦苇、麦秸……凡是可以选用的材料,我们都要请幼儿动上小手试一试。不同的材料会出现不同的效果,能够不断地激发幼儿的兴趣,使他们愿意去尝试,愿意去编、去剪、去拼、去贴,在他们挥动小手的过程中,发挥着自己的想象,迸发创造思维的火化。

2.绣

刺绣是我们家乡人民的一种民间手工艺。可刺绣是一种很精细的极费时间的工夫活,那么,如何把它搬进幼儿的生活中来呢?我们在材料上经过多次探索,最后决定用网眼较粗的纱窗做底,用较粗的绒线,用圆头的大针来绣。利用课余时间,我们就在幼儿面前锈了起来。幼儿很好奇,都过来看。好奇心是一种强的驱动力,是探知万物的内部需要,好多幼儿都露出了羡慕的眼神。我就抓住时机,把事先绣好的几幅给他们看,“好漂亮哦,老师真棒!”“你们想不想也来试试呢?”于是“绣周庄”的活动就此开始了。

刚开始绣的时候,我们先帮他们画好简单的底稿,教他们一些简单的针法,可是,幼儿不是把绒线拉得太紧,就是松松垮垮的,没有生机。经过教师手把手教学,幼儿多次的练习,绒线绣居然成功了。我们就鼓励幼儿自己画底稿,虽然绣面极为简单,但却是出自幼儿那双小小手,虽然看上去有点笨拙,有点幼稚,但是幼儿却体验了成功的喜悦。

二、小手开个蜡染坊

蓝印花布是我们家乡劳动人民的一种传统工艺,何不让幼儿学学其中的工艺,领略这种传承的文化,从中萌发爱家乡人民的情感呢?于是,我们和幼儿通过商议开起了“娃娃蜡染坊。”

我们准备了白布、蓝颜料、白色蜡烛等材料,和幼儿一起动起手来。当幼儿看着我拿着一块白布在蓝色颜料中浸透后,再拿出来时,白布变成的蓝布上竟然有了漂亮的朵朵白色花儿,都兴奋地叫了起来。“蜡染坊”就在幼儿对蓝印花布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和想探究的欲望中开张了。幼儿通过融合水乡传统艺术的蜡染活动进行对蜡研究,在亲自体验中了解了蜡能防水的特性。画一画、浸一浸、晾一晾,蓝印花布染好了。幼儿又开始讨论商议如何制成服饰、工艺品或饰品。大家你出主意,我动手,别提有多忙:漂亮的小手帕、小裙子出产了;小包儿、小扇儿也有了;挂饰、壁画也各有韵味。

在“蜡染坊”里,幼儿学会了粗浅的蜡染工艺,他们动手能力得到了锻炼,潜能也得到了开发,个性得到了张扬,自尊心、好奇心、想象力得到了保护,信心得到了培养,成功快乐的体验得到了丰富。

三、小手做出周庄韵

造房搭桥——我们家乡素有“水乡泽国”之称,保存着众多明清建筑,那沈厅,那张厅,那双桥,无不藏着自己的故事。如何利用一些本土材料来做出一个“周庄”呢?家乡特产丰富,我就发动幼儿收集各种特产盒子、罐头等等来建造一个“小周庄”:用大小不同的万三蹄盒子拼搭装饰房子,用万三糕盒造双桥,用饮料罐做桥的栏杆。幼儿利用彩色纸剪成门、窗贴上去,屋顶用小盒子做成“飞檐翘角”样。当饮料罐粘不上桥面时,他们讨论可热烈了,经过多次的实验,最后总算成功了。

通过动手合作造房搭桥,小小的 “周庄”初具规模,古韵昂然。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审美能力就这样在活动中得到了提高。他们在制作过程中不断地感受家乡传统文化以及家乡的古老韵味,爱家乡的情感在他们的心中萌发。

9.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九

设计背景

现在的幼儿绝大多数是独生子女。都是在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环境中长大的,家长包办替代和过度宠爱,使孩子失去一些自我服务的机会,对于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不善于也不勤于动手。通过此活动能使孩子认识到自己的小手很能干,激发幼儿自己事情自己做的愿望,培养幼儿的自理能力。

活动目标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3.简单了解保护手的方法。

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

5.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重点难点

1.认识手的结构和功能,了解五个手指的名称。

2.帮助幼儿理解,体会自己的小手很能干。

活动准备

1.手形的图片

2.操作材料:绘画(涂色:“手套”、水彩笔);磁钉

活动过程

一、儿歌《我有一双小小手》导入。

1、教师和幼儿一起伴着手势读儿歌。

2、师:儿歌中的小手做了哪些事?

3、师:除了刚才讲的事以外,你的小手还会做什么?(个别回答,与旁边的幼儿交流)。

4、师:小朋友的小手真能干,可以做这么多的事,那么,小手为什么会这么能干呢,手上有些什么呢? 请小朋友伸出自己的小手仔细地看一看。

二、观察认识手

1.幼儿观察手

师:你的手上有什么?(手指)

2.认识手指名称。

(1)介绍手指名称。

师:出示图片,分别介绍五个手指的名称。最矮最粗的叫大姆指,让幼儿伸出大姆指表扬表扬小朋友,也表扬表扬自己,最细最小的叫小指,让幼儿伸出小指;中间最高的是中指,<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让幼儿伸出中指;中指和大姆指中间的叫食指,请幼儿伸出食指;中指和小指中间的叫无名指,幼儿伸出无名指。

(2)巩固认识手指。

①.老师分别将磁钉贴在五个手指上,幼儿说: 老师将* *贴在* *指上。

②.老师说一个手指的名字,幼儿取一个磁钉贴在相应的手指上。

3.认识手的其它部分。

(1)手指长在哪里?(手掌)

(2)手还可以怎样分?(手心、手背)

老师伸出手心,手背提醒幼儿。

三、幼儿讨论:

如果没有手会怎样? 怎样保护手?

讨论后请个别幼儿回答,老师小结: 勤洗手,保持手的清洁,不玩刀和其它尖的东西,以防触伤自己的小手,冬天外出戴手套,涂一些护肤品等。

四、引导幼儿想想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教育多动手,勤动手。

师:怎样使自己的小手更能干? 启发幼儿想想:如果什么事都请爸爸、妈妈或爷爷、奶奶做,小手会不会很能干? 教育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还要帮助大人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

五、绘画(涂色:“手套”)幼儿幼儿

用自己能干的小手给“手套上的手指” 涂上自己喜欢的顔色。

活动延伸

1.在日常生活中提醒、督促幼儿学着自己的事自己做。

教学反思

这节上得很成功,我采用直观教学法,让幼儿在直觉行动思维基础上就已经逐步演化为主要凭借事物的具体形象或表象进行思维,理解词义和语言。接着我用了练习法使幼儿熟练地掌握知识和技能。特别是采用游戏“绘画”以比赛的形式让幼儿们在轻松、愉悦氛围中结束了这堂课。这个游戏也可以让小朋友们知道我们小手很能干,本堂课的主题也得到了深化。

10.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自己的小手,乐意用语言表达。

2、鼓励幼儿大胆的猜猜、讲讲、动动。

活动准备:

手图片一张;字卡片(手背、手心、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橘子

活动过程:

一、引出主题

1、师:快来,快来我们一起来做游戏啦!

2、(放音乐)做游戏。教师边讲边做动作

3、师:刚才我们一起做游戏了,是用我们身体的哪个部位呀?

二、游戏:认识小手

1、师:看看我们手上都什么?

2、师:有几个手指啊,来数一数?

3、师:你认识他们吗?

指导:(1)我们一起来拉拉勾,拉勾的手指叫什么?

(2)看看我们的黑板在哪里啊?。屈,老师.教案.网出处。你们用的是那根手指啦,它叫什么?用食指指给我看看,风琴在哪里、电灯在哪里

(3)宝宝们真聪明,看看我用了哪根手指?

(4)我们把小手拿出来看看谁最高啊?它旁边各有几根手指啊?所以它叫中指,在中间的。

(5)还有一跟手指真可怜没人踩它,它没有名字,所以叫无名指。

4、出示手图片,图字相结合小结:边说边出示字

三、游戏“变魔术”

1、师:我们的小手会变魔术:小手小手变魔术,变出小鸡叽叽叽。

2、幼儿变魔术

3、教师用儿歌总结出来。

四、能干的小手

1、师:我们的小手除了变魔术外,还可以干吗?

2、师:我们的小手本领真大。平时都是爸爸妈妈剥橘子给宝宝们吃的,今天就请宝宝门来剥给爸爸妈妈吃好吗?

3、师:看看小橘子是什么颜色的,什么形状的。小橘子,圆又圆,剥开橘皮露橘瓤,爸爸妈妈吃了甜到心里面。

教学反思:

在活动结束时,我示意幼儿挥挥小手,用小手给客人老师再见,引领幼儿走出活动室。既能和活动开始部分相呼应,又能再次引发幼儿探索小手的兴趣,使幼儿在亲切、和谐的氛围中自然的结束活动。

11.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一

现就“幼儿园教师个案分析:拳头不是万能的”提出个案并进行分析。

〖案 例〗

我班的浩浩小朋友是中班年级乃至是全园出了名的 “肇事王”,每天都有关于他的一些新闻。每当他看到其他孩子吃东西、做游戏、玩玩具时,他悄悄地靠近他们,趁其不备便伸手去抢玩具,甚至拔出拳头伸向同伴。总之,受伤的总是别人。而且他特别会为自己辩解。由于他爱打人,同伴们都不愿与他一起玩,还不断地向我告状,告状声越多,他越孤单,拳头也就越多地伸向别人。

〖分 析〗

通过观察我想,浩浩的行为一定与家庭环境和教育有关。通过电话家访和与来接送的家长交谈,我了解到他一直都是外婆、外公带大的。爸爸、妈妈都在扬州上班根本照顾不到他,浩浩的外婆对浩浩百依百顺,从不对他提出任何要求。而爸爸、妈妈都是难得回来一次,一见面也是疼爱有加。久而久之,在“隔代父母综合症”的教育下,使浩浩形成了以自我为中心,主观意愿独断,不管是谁都得听他的。据观察,浩浩在幼儿园非常想和别人交流,又因为表达的方式与众不同,小朋友都不愿与他一起玩。

〖对 策〗

家园合作。共同要求浩浩遇到问题先把想法说出来,不能动手打人。要求浩浩做到这一点的前提是要求浩浩的外婆在任何情况下都不能偏袒浩浩,要做到循循善诱,以理服人,不要迁就浩浩;同时要求浩浩的父母每个周末尽量抽时间回来陪浩浩,以作为浩浩进步的奖励。我也向家长保证,在任何情况下,不掺杂对浩浩的成见和偏见,公正而耐心地对待浩浩。当浩浩动手打人时,我们一定都要弄清楚原因,不要先去责怪或处罚浩浩。平时,我要求家长多了解浩浩的闪光点。

我们发现,浩浩虽然很调皮、好动、喜欢打人,但他很喜欢讲故事、听故事。因为中班下学期,幼儿要学会组织语言自行讲述。所以,我平时会在自由时间里,让幼儿自行上来讲故事。每次他都是第一个举手上来。他的词汇量很丰富,思维有条理。特别是他会把在分离阅读办上学到的故事完整的讲述给伙伴们听。如《我们都是好朋友》、《拾金不昧》、《雷锋的故事》等,借此我从中引导他要有礼貌,要和小朋友友好相处,懂得爱护公物,做什么事情都要有始有终,做错了事要说“对不起”。现在的小孩了解世界的面很广,所以思維逻辑很活跃。虽然他在听的时候表现出很懂的样子,但是在日常生活中有时也表现得不错。如:有一次我组织小朋友到草地捡落叶,这时标标说:“要不我也学雷锋,去捡吧。”我笑着说:“好吧,小雷锋,去捡吧。”他高高兴兴地去了,而且表现很不错。但有时自控能力不好。

将功补过。由于浩浩小朋友与同伴交往能力差,解决问题的能力差,但性格却很倔强。经过多次观察,我发现浩浩每次犯了错误意识性很强但就是不愿意主动表现出来,就算老师让他去跟小伙伴道歉,他都很倔强,不愿意去。但是有一次我换了一种方式,我发现他的态度相当好。那次有小朋友来告诉我浩浩把早点的一大壶豆浆给弄翻了……当时他根本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错,还说:“小朋友们都没有喝的才好。”我当时真的很生气,我反问他:“那你喝吗?”他说:“我才不喝幼儿园的破豆浆……”当时我强忍着眼泪,心想:“才几岁的孩子就能说出这样的话”。我忍住了,因为我知道,如果此刻发怒那前面的努力就白费了,幼儿一个习惯的行成需要21天,我相信他会做到。我转身去拿簸箕准备收拾地面,发现窗外地簸箕被风吹掉到一楼,我当全班小朋友的面问:“小朋友,愿不愿意给浩浩一次改正的机会?”愿意”所有的幼儿一口同声。“那好,如果浩浩下楼去帮老师把簸箕拿上来,让老师来把我们的教室打扫的干干净净,我们就原谅他……”。我话还没有说完,小家伙已经一溜儿的跑到楼下,上楼的时候很自豪的说:“小朋友们看,我总算找到我们班的簸箕了”。所有的小朋友都说:“浩浩,你真棒。”小家伙不好意思的脸红了。我借此又引导他,发现原来他早就意识到自己的错误,可又放不下面子。

以后我们班有什么难题或是哪个小朋友表现不好,都请他来解决。经过一段时间,我们惊异地发现浩浩打人的行为明显减少了,与同伴的关系也开始变得融洽起来。

12.让幼儿在轻松的环境中识字 篇十二

一、创设适宜环境, 启迪幼儿主动学习

环境以其弥散性特点客观存在并渗透于幼儿生活的每一个空间。引导幼儿学习文字, 如果不跟他们的生活环境紧密联系在一起, 那么文字对于孩子来说只能是枯燥无趣的东西。笔者依据幼儿生理、心理发展特点, 从贴近幼儿生活细小环节选取识字素材, 在孩子视野范围之内, 将环境中的实物与汉字对应展示, 从而引导幼儿自主识字。

幼儿最初的识认汉字是将汉字与实物匹配在一起的, 每当新生入园, 在他们的活动室里, 各种物品、设施上都贴有与之相匹配的汉字。幼儿们来到了新的环境, 又看到实物上多出的字卡, 都瞪着好奇的眼睛, 他们高兴极了。这时教师摸摸实物, 又指指字卡上的汉字, 使幼儿建立起初步的具体实物与抽象汉字之间的关系。活动室里, 配合墙面布置出示相应的字卡:植物园里的“小花”、“小草”、“小树”等;各区域的标志图案旁, 配合相应的字条:“我们都是好朋友, 想一想, 读一读”等;区域中的物品也以字卡出示名称:“橡皮泥”、“水彩笔”、“积木”等;生活学习用品也配上汉字, 盥洗室中的“毛巾”、“肥皂”、“牙杯”等。幼儿置身于充满汉字的环境中, 耳濡目染, 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认读了许多汉字。大班的幼儿已不满足于教师创设的环境, 他们能主动自觉地参与环境的创设。当识认了一些“女”字旁的汉字后, 幼儿从教师提供的一些独体字与有关“女”字的字卡中寻找, 将两部分拼成一个汉字, 如“妈”、“奶”、“姐”, 增强了幼儿主动识字的欲望。

在各科教学中, 教师可以让汉字与幼儿接触, 有机结合, 充分发挥各种教育手段的交互作用。如:凉爽的秋天来了, 在幼儿认识果实时, 教师将汉字与各种果实相对应, 既让幼儿记住了汉字:苹果、桔子、脐橙、柿子、大枣等, 又让幼儿了解了果实的成熟季节。在延伸部分中, 教师还和幼儿一起收集秋天里结的各种果实, 把名称字条张贴上, 展放在活动室的识字角中。

教师可以不断变换认读内容, 挖掘新东西、新素材, 使幼儿生成新的认识、新的发现, 不断有新鲜感。例如, DVD旁贴上字卡“影碟机”, 认读后加贴“唱歌”, 进而逐步加贴“讲故事”、“播放动画片喜羊羊”等, 这种递进认读方式, 可避免幼儿枯燥反复地认字。

二、开展生动游戏, 激发幼儿识字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科学的婴幼儿汉字教育不片面追求识字量, 重在培养幼儿的学习兴趣, 让孩子们在玩乐中学习, 将汉字和游戏结合在一起, 能促进孩子轻松愉快地主动识字。如:在组织幼儿动动手、动动脚认读了汉字“头”和“腿”后, 并将“头”、“腿”的字卡贴在活动室四周, 让幼儿去找, 找到“头”字的就把字卡贴在自己的头上, 找到“腿”字的就把字卡贴在腿上。孩子们个个无拘无束, 他们认真的神态、稚拙的语言, 显然把汉字当做他们的好朋友。

在大班活动中, 幼儿认读“人”、“从”、“众”三个汉字后, 教师组织幼儿开展了用身体来演示这三个汉字的游戏, 幼儿的情绪十分高涨, 演示“人”比较容易, 幼儿很快完成了。当教师出示“从”时, 有两个幼儿迅速地走到一起, 说两个人可以演示出这个字, 幼儿们都自由结伴, 两人一组也较顺利地完成了。当教师出示“众”字时, 幼儿们围在一起讨论着, 要演示出这个“众”字, 的确有些难度, 可一会儿幼儿们迅速地形成了三个人一组, 有的说:“上面人高, 下面两个人矮, 两个人蹲下来就行了。”有的说:“一个人站在椅子上, 就高一些了。”幼儿们讨论热烈, 他们都想出了好办法, 有一组幼儿更绝妙, 三个小朋友干脆都平躺在地上, 从上望下去还真像个“众”字。在游戏活动中, 幼儿自己成了主人, 激励幼儿更主动地学习。

在幼儿掌握一定数量的汉字后, 教师可以教幼儿理解什么是反义词。我们创编了音乐游戏《碰碰碰》, 为幼儿准备与人数相等的字卡, 幼儿听音乐, 每人找到一张字卡, 认读后, 找到反义词做朋友。例如, 自己戴的字卡是“左”, 则去找胸前是“右”的小朋友。两个人一组, 跟着音乐做“碰碰头”“碰碰肩”“碰碰背”等动作。幼儿听着音乐, 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找到了自己的反义词朋友。

在识字教育中, 游戏作为幼儿的基本活动, 要面向全体幼儿, 充分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 采用丰富多彩的游戏, 使不同水平的幼儿都能在游戏中获得兴趣和满足, 创编好的游戏也是我们幼教工作者的追求。

三、利用自然资源, 拓展幼儿教育空间

陈鹤琴先生曾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取之不尽的活教材。”这使我们领悟到幼儿的学习离不开大自然, 应把幼儿带到大千世界, 引向生活的源头, 在大自然中教幼儿识字是一件十分愉快的事。

教师可以充分挖掘幼儿生活环境、社会信息中可以利用的一切教育因素, 通过各种途径深入到儿童的生活中去。例如, 在春游活动中, 领幼儿去公园, 刚刚下车, 孩子们高兴地喊:“江滨公园到了。”教师问:“你怎么知道这是江滨公园呢?”有的小朋友说:“妈妈带我来过。”教师说:“我没有来过这儿, 我却知道这是江滨公园。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小朋友们七嘴八舌地议论着, 有的说:“老师听别人说过。”有的说:“老师在电视上看过。”教师的回答是:“我看见园门上有四个字, 就是‘江滨公园’。”小朋友的眼睛都转向这四个字, 并伸出小手, 异口同声地说:“江滨公园。”在这次秋游活动中, 孩子们既玩得尽兴又学习了“江滨公园”、“游乐城”等汉字。

幼儿期是幼儿认识世界的第一步, 在他们心中, 一切事物都是新鲜有趣的。为了让幼儿随时随地广泛接触汉字, 使他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中自然地习得汉字, 幼儿教师、家长应密切配合。比如, 每逢星期天或节假日, 父母常带孩子上街或到新华书店购书, 这就是教孩子识字的好机会。街道两旁的广告牌、华联超市、肯德基快餐店的门面牌, 娃哈哈饮料上的商标等, 还有解放路、新华路等路牌, 可以引导孩子认店名、识路名。走到新华书店, 也可以找孩子印象最深的事物, 买些看图识字的卡片和画片, 回来后指导孩子有趣地阅读, 这样让孩子通过身临其境的感受, 认识的汉字能加深印象, 记得牢。

由此可见, 社会生活处处是课堂, 教师、父母应该引导孩子走进广阔的大自然、社会大环境, 做个有心人, 发现身边的文字教育素材对孩子进行适时的教育。

汉字本来是枯燥无味的抽象符号, 教师可以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 把原本抽象的符号变成一个个形象的事物, 把识字教育融入自然生活环境中, 使幼儿在没有任何压力的情况下, 轻松愉快地学习, 丰富了幼儿的词汇量, 提高了他们的朗读能力与口语表达能力, 从而促进了幼儿思维能力的发展。

13.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三

活动目标:

1.熟悉歌曲旋律,能边唱边合拍做“小手爬”的动作,初步表现歌曲旋律的上行与下行。

2.乐意创编身体不同部位的歌词,体验创造、表演活动的快乐。

3.在活动中将幼儿可爱的一面展现出来。

4.学会歌唱本首歌曲。

活动准备:

音乐《小手爬》,图谱。

活动过程:

一、随音乐点头,拍手,感受歌曲旋律。

“今天,老师带了一首好听的歌曲,我们一起来欣赏,然后用点头来打节奏吗”“加上小手来拍一拍节奏”集体练习,教师与幼儿随着音乐做动作。

二、学习律动,学唱歌曲

1.出示图谱,集体学唱歌曲。“刚刚,歌曲说了一件什么事情,你看到图谱上有什么,你能说一说吗?”

2.教师根据图谱示范双手上行、下爬的游戏,幼儿仔细观察老师爬的动作,部位。

3.集体看图谱练习小手爬。

4.幼儿练习根据歌曲的节拍,显示双手从脚背开始,一拍一拍轮流紧贴退、身体、脸部往上“爬”,前半段拍到头顶,后半段双手从头顶开始,一拍一拍往下爬,一直爬到小脚脚背上。

5.幼儿分组游戏。

三、仿编律动,体验游戏的乐趣。

1.学习创编其他身体部位的上行,下行动作。

“小手向上爬,还能爬到什么地方?小手向下爬,又爬到了什么地方?”(爬到眼睛,鼻子,大腿。。。。)

2.创编出小手爬的不同动作,边唱便按合拍用新创编的动作贴着身体上行、下行。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以音乐游戏贯穿始终,各环节衔接自然。而且由于采取边唱边和幼儿一起玩的形式,因此幼儿在不知不觉中就学会了歌曲和动作。通过与老师和同伴的玩耍与同伴有模仿地舞蹈等,都让孩子在反复感受中,轻松而兴趣地进行游戏。使孩子体会到了音乐的节奏和舞蹈的动作,从而完成了音乐教学的目的。也充分调动了孩子们“玩耍”的热情,在活动中,孩子们都特别希望老师用手去他们身上爬一爬,所以当我提示孩子们找一个朋友爬一爬时,很多的孩子都围到我身边,显得很兴奋。所以活动过程中,教师既是组织者,又是参加者,能够真正做到师幼的有效互动。活动在**中结束,孩子们仍然沉浸在游戏的欢乐中。最重要的是,在活动过程中幼儿自始至终都十分投入,特别快乐。

14.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四

活动目标

1、知道每个人都有两只手,能分清手掌和手指。

2、愿意和同伴一起做动作、念儿歌。

3、培养幼儿的音乐节奏感,发展幼儿的表现力。

4、感受旋律的气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参加集体音乐活动的乐趣。

5、感受乐曲欢快富有律动感的情绪。

活动难点

幼儿能根据儿歌内容做出相应的动作。

活动准备

丰富幼儿关于手的知识。

活动过程

一、认识手。

通过提问引导幼儿知道每个人有两只手,一只左手,一只右手。

“宝宝们,你们知不知道我们每个人有几只手啊?”

“伸出来让老师看看是哪两只手。”

找一找手掌、手指。知道手上白白的、光光的、平平的部分是手掌,手掌上方连接的五根长长的“小棒”就是手指。

二、听儿歌:老师边做动作边缓慢地念一遍儿歌,让幼儿根据动作初步体会儿歌内容。

一只手,两只手:先伸出一只手,再伸出另一只手,五指张开。

握成两个小拳头:双手握拳。

小拳头,伸出来:伸展拳头,张开五指。

长出十个小朋友:随意摆动十根手指。

三、学儿歌。

引导幼儿跟老师一起做动作,并分句跟读,学习儿歌二至三遍。

边做动作,边跟读。

“宝宝们和老师一起来念一念儿歌,边念儿歌边试着动动你的小手,看看它们是不是听你的指挥。”

听儿歌,做动作。

“下面,老师来念儿歌,不做动作了,宝宝们听儿歌来做做动作,看看你们的小手听不听话。”

看动作,念儿歌。

“我们再换一换,老师做动作,你们念儿歌。”

四、念儿歌。

让幼儿两两相对,老师领读,幼儿边念儿歌边做动作,体验乐趣。

“宝宝们的儿歌都念得真棒,请你也念给自己的好朋友听一听吧!”

五、延伸:游戏“小手开花”

“我的小手会开花,开了几瓣花?开了五瓣花/十瓣花。”

教学反思

1、儿歌《两只手》原本共有八句,前四句即本活动学习的内容,后四句主要是教育幼儿勤洗手、讲卫生,而这一内容在前段时间已给幼儿上过了。(快思老师.教案网出处)另外,我感觉八句儿歌对于低幼儿童似乎有些复杂。因此,我对儿歌内容进行了调整,只截取了儿歌的前四句让幼儿学习,并将教学重点放在了认识手上。

2、在幼儿学习儿歌的过程中,我发现幼儿边看老师做动作、边听老师念了一遍儿歌后,很快就掌握了儿歌内容。其中,幼儿对一、四句的掌握最快。

3、在最后的延伸游戏中,幼儿的参与积极性不太高。首先,幼儿在学习了儿歌后已有一些分心;其次,幼儿可能对五和十的数字概念还不清楚,再次,幼儿还可能对“瓣”这一量词不理解。平时我们通常会更普遍地说“几朵花”,而不太说“几瓣花”这类书面语。由此,我觉得幼儿,尤其是低幼儿童的游戏必须注意使用语言的口语化,以便幼儿理解和参与。

15.让幼儿快乐识字 篇十五

1. 将识字活动渗透于教学活动之中

教学活动是幼儿一日活动的主要内容,每一次教学都包含了丰富的知识,更有幼儿应该掌握的知识点,我们就把这些知识概括为几个通俗易懂、易记的汉字教给幼儿。例如:教学“纸的发明”时,让幼儿认读了“纸”“写”“字”三个字,在科学活动“沉浮的游戏”中幼儿认识了“沉”“浮”“铁”“木”。采用这样的学习方式,幼儿并没有学习负担,而且很感兴趣,也自然而然地认识了汉字,理解了汉字的意义,收到了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2. 将识字活动和游戏活动结合起来

我国《幼儿园工作规程(试行)》指出:“以游戏为基本活动,游戏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因此,幼儿园应该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开展多种多样的游戏活动,以满足幼儿的需要。老师可根据幼儿“贪玩”、“好奇”和“爱动”的特点,结合幼儿爱游戏的特性,进行识字教育,激发幼儿的识字兴趣,使幼儿在说、猜、做、比等生动活泼的游戏中,轻松、喜悦、自在、愉快、高效地识字。以“开飞机”的游戏为例,在幼儿身上,挂上姓名的××号飞机的字卡,再按幼儿个子的大小,分别在字卡上写上大、中或小,然后选出一位幼儿当指挥,挂上写有指挥的字卡,又在游戏场地的树杆或事物处挂上××飞机场的字条,再后由指挥拿出起飞的字卡,命令飞机起飞,于是扮演开飞机的幼儿,一个个地做出飞机起飞的模样,数分钟后,指挥又拿出降落的字卡,命令飞机在飞机场降落,接着挂有检修员、加油员字卡的幼儿纷纷前去检修和加油,同时老师请幼儿指读字卡和字条,强化幼儿对汉字的记忆。如此多次反复,循序渐进,随着游戏类型和内容的增多,幼儿识字越来越多,并始终保持了学习的兴趣。在复习巩固汉字时,可创编许多游戏方法,如:“迷迷转”“开门关门”“跳楼梯”“跷跷板”等。这样,幼儿在愉快轻松的游戏中加深了对汉字的认识,激发了对汉字的兴趣。

3. 编故事使识字活动生动化

中国汉字是人类文字史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也是最难学的文字之一。对于幼儿来说,那些表达具体形象、事物的字较易理解和认识,而那些抽象、枯燥的字就更易忘记。针对这些比较枯燥的字,我们就想办法把它们拟人化,创编成一个个童话故事。如:认识汉字“强”和“弱”时,我们就创编了这样的故事:有一天,字宝宝“弱”要到外婆家去做客,走啊走啊,来到了一个美丽的大森林(出示美丽的树林背景图),突然,从森林里窜出了一只凶猛的大老虎拦住了字宝宝“弱”,字宝宝“弱”吓得转身就跑,眼看快要被抓住时,字宝宝“强”跳了出来,大喊一声……老师将幼儿带入了一个生动有趣的童话世界,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情景中自然识字。

4. 创设适合幼儿的识字环境

把幼儿当成主人,激励幼儿主动地自觉地参与创设活动,促使幼儿适应识字的环境。如教师把字卡、字条放在相对应的书桌、玩具、门、窗、寝室等的醒目处;把写有幼儿姓名的字卡,分别请幼儿贴在自己的座位处;在教室的周围墙上,用汉字拼成各种彩色的美丽形状等,布置成一个优美的汉字环境,使幼儿置身于汉字教育的环境中,随时都能接触汉字,认读汉字。耳濡目染,时时反映在头脑中,久而久之,幼儿就会自觉与不自觉地认识许多汉字。不过对创设汉字教育环境的设备和材料,必须丰富多彩,应该以满足不同幼儿的不同需要为准则,以激发幼儿认识汉字的兴趣为目标。

5. 汉字反复“见面”,达到真正识字的目的

幼儿的年龄特征导致幼儿识字有一个特点:学得快,忘得也快。为了使幼儿真正掌握认识这些汉字,必须让幼儿与汉字反复“见面”,我们就将幼儿已认识的汉字分批粘贴在相应的室内墙饰上,为幼儿布置一个识字的环境。幼儿在这个环境中每天自然与这些汉字反复见面,并得以巩固。

16.幼儿识字教学之我见 篇十六

一、结合快乐游戏进行识字教学

我国有一位著名的教育学家曾经说过:“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幼儿可以在游戏中得到满足,愉悦身心,所以让孩子们在游戏中进行识字,他们非但不会觉得累,而且学习的积极性特别高,在欢快的游戏中不知不觉幼儿便学会了许多字,因此,我们要充分了解幼儿的心理,以此有基础,在实际中充分把握,在游戏活动中让幼儿认字。“体育是智力开发的一把金钥匙”,体育游戏在幼儿游戏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在设计体育游戏时,要将游戏和识字灵活地结合在一起,使得游戏更加有趣,如我在带领孩子们进行“小动物运动会”这个体育游戏的时候,我把动物的头饰用汉字来代替,并且依次在跑道的起点分别写上“游”“跳”“爬”“飞”,游戏前,我把带字的头饰发给幼儿,并且让他们根据头饰上写的动物做动作。一声令下,比赛开始,每队第一名幼儿按跑道上的字,做着相应的动作跑到终点,第二个幼儿接着开始游戏,每位幼儿都激动地为自己队的“动物”加油幼儿在进行游戏的同时,不知不觉中也认识了许多汉字,进行这样的体育游戏,既能让幼儿们在游戏中锻炼身体,又能让他们学习到许多汉字,提高了活动效率。在日常教学中,可以进行游戏的方式多种多样,如拍拍手、唱唱歌、跳跳舞、做做操等多种形式,这些都可以让幼儿们在欢乐中学习汉字,在带领幼儿进行找朋友游戏时,我给幼儿们准备了许多胸饰卡片,有动物类的、植物类的、人物类的……幼儿在游戏时,一部分幼儿拿字卡,另一部分幼儿戴胸饰图片,大家边唱歌边找朋友,将图片与字卡配对。有些幼儿还突发奇想,发明了新的玩法,他们戴上动物的胸饰去找动物喜欢吃的食物字卡,如“小鸟”与“虫子”、“小狗”与“骨头”等等。在游戏中幼儿体验到了认字活动的乐趣,也认识了许多字宝宝。

二、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

好的方法对于幼儿们的识字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我们在日常教学中,要善于利用多种方法对幼儿进行识字教学。例如我在教幼儿们认识“鸟”这个字的时候,我先是画了一只鸟立在枝头上,然后我绘声绘色地向幼儿们讲解:一只鸟的头上有一根羽毛,有个圆圆的头,胖胖的身体,尖尖的嘴巴,小脚站在树枝上,正用圆圆的眼睛看着我们呢。我就这样一边为幼儿们讲解一边把字写下来了,这个方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幼儿们非但把“鸟”字记了下来,而且还记得非常牢,再如我在教“串”这个字的时候,我便告诉他们两个口是两块肉,中间一竖是把肉串起来的竹签,这样一个“串”字便记在孩子心中了。对于一些简单的字,我则用形体语言的方法来教导幼儿,如“大”字,我先教会他们“人”字,然后说:“我来做‘大’人。”于是,我双手伸直,双脚分开,一个栩栩如生的“大”字就这样在孩子面前展开,惹得他们兴奋地和我比谁“大”,这时,我就顺水推舟地引出“小”字,告诉他们,我现在变小了,于是,我双脚并拢,两手臂垂下,就变成了一个“小”字,孩子们也兴奋地跟我学了起来,在学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掌握了这两个字。我在教学“上”、“下”这两个字的时候用的则是比较法,我神秘地问孩子们,这个字宝宝的小耳朵躲在哪里了,于是一上一下的概念就比较出来了,孩子们很容易地就掌握了这两个字。由此可见,灵活地运用多种方法进行识字教学,有着事半功倍的作用。

三、把握内在心理进行识字教学

我们的祖先运用他们的聪明才智创造了中国汉字——这一简洁明了象形文字,幼儿看到汉字就像看一张简单的画,尤其是进入入学前后期大班阶段,幼儿们对文字的学习兴趣越来越浓,小朋友们常常在看书识字的时候对这些字进行猜测,有的几个人在一起争论,有的干脆拿着书跑来问我,所有这些迹象,都表明幼儿内心深处对汉字有一种强烈的探索和认知欲望,我便从幼儿们对汉字的兴趣入手,从生活中的多方面教他们识字。例如在设置气象角的时候,并不在气象角上做过多的装饰,而是给每一个幼儿人手一本小册子,让幼儿按日期每天把天气记录在本子上,日期由老师每天写在黑板上,一开始的时候,我仅仅在黑板上写上诸如8月10日之类的字样,在幼儿已经基本认识并模拟书写便增加为×月×日,星期×字样,最后又写上2014年×月×日,星期几字样,形成常规后,幼儿已能自己像画画一样在黑板上写上日期和星期、还有年份等,对于幼儿来说,记录这些汉字就像是画画的过程,十分有趣。除此之外,我还运用幼儿的姓名进行编号,我带领的班级一共有42名学生,其中含不同汉字119个,在刚开学的时候,我把评比栏设置成一张表格,把幼儿照片带上名字写在表格之上,幼儿起初仅仅只是指点照片和名字进行议论,一段时间后我们把表格上的照片拿下来,幼儿之间的好胜心理使他们一有空便去数星星,几番比较便认识了许多幼儿的名字,在不知不觉中便学习到了许多汉字。

17.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七

活动目标:

1、学习用描画的方法画出小手的轮廓,鼓励能力强的宝宝进行变换手形画。

2、用音乐游戏来体验和感受小手变变变的乐趣,在活动中激发幼儿积极参与活动的兴趣。

3、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4、幼儿能积极的回答问题,增强幼儿的口头表达能力。

5、鼓励幼儿大胆说话和积极应答。

活动重点:

引导幼儿想象小手会变成什么?象什么?

活动准备:

幼儿绘画用纸,油画棒,欣赏的手指印范画、手偶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节奏,2、稳定幼儿情绪,3、集中幼儿注意力。

4、猜谜语:

师:孙老师出个谜语给你们猜猜:一棵树,五个*,不长叶,不开花,吃饭穿衣全靠它,在你的身上找一找,看谁最先猜出它?是什么呀?你们都有吗?(原来是小手啊。)

5、出示手偶玩具,6、引导幼儿说《手指7、歌》

师:来看看孙老师的手,出示手偶,提问“这是谁啊?”“他们今天来干什么?”引导幼儿逐一认识手指。一起说说《手指儿歌》。

二、基本部分:

1、师:那宝宝们仔细地来看看,2、我们的小手象什么呀?

3、启发幼儿观察小手,想象山、树枝、仙人掌等等

4、师:宝宝们你们的小手象……,5、那在我的眼睛里小手又会象什么呢?看――欣赏手指

6、变成的简单的画(手指7、画、添画)。

A、这几幅画画的是什么?,!来源:屈,老,师教.案网"B这些画是怎么变成的呢?

C、这些画是孙老师的手变成的,你的小手会变成什么呢?

8、学习按手的轮廓描画手的外形。

A、谁能画出一只和自己一模一样的手呢?幼儿想象回答。

B、教师进行示范:把左手放在纸上,右手拿起笔,笔要紧紧靠手的边缘,从手腕开始画,顺着手掌到小指、无名指、中指、再到食指、最后到大拇指,再沿着手掌画到手腕。

C、幼儿和教师进行空手练习。

师:我们一起来试试看,伸出的你的小手画一画。

9、幼儿作画

A、指导幼儿在描画时手不能移动。

B、鼓励能力强的宝宝可以进行添画,并尝试变换手形添画,拳头、手指有合有分等等。

三、结束部分:

1、小结:刚才我们的小手在画画

2、现在就用小手来来唱歌做游戏吧!

3、音乐游戏《手指歌》结束

教学反思:

在活动中我自始至终起着引导的作用,充分发挥幼儿的主题性,尊重幼儿的个性,培养幼儿对生活美、环境美的审美意识。每个环节都比较清晰、顺利。课堂气氛比较活跃,幼儿对学习内容很感兴趣,为此我感到的是欣慰。能够达到教学目的。

18.幼儿识字教学设计--万能的小手 篇十八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的小手能干好多事情,能说出手指的名称,初步培养幼儿动手的兴趣及能力。

2、能根据歌曲内容进行表演。

3、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4、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活动准备:

1、做手指套10个分别画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

2、《五指歌》碟片及磁带。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师:请小朋友把你的小手伸出来跟老师一起做游戏。

游戏:

听我说,跟我做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举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放下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前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往后伸。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抱起来。

小手小手拍一拍,我把小手藏起来。

1、出示全家福照片

问:小朋友,你们都有自己的家家里有谁呢?幼儿回答师总结:家里有爸爸妈妈我还有爷爷奶奶,我们的手指也组成了两个家,他们家里有谁呢?你们想知道吗?(边说边戴上手指套)

(伸出双手)“奥他们的家里有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边说边勾动左右手的大拇指食指中指无名指小指)

他们两家人非常友好互相帮助帮我们做了好多事(做神秘状)小朋友手指在说话呢,让老师来听听他们在说什么(作倾听状)奥他们在说小朋友都有好听的名字,可是我们没有名字那就让我们一起来给手指起个名字好吗?

2、师:(伸出大拇指)爸爸是家里最大的,我们就叫他大拇指吧(幼儿学说大拇指)

(伸出食指)妈妈就在爸爸的旁边每天给孩子做好多好吃的食品,就叫他食指吧!(幼儿学说食指)

(伸出中指)哥哥在爸爸妈妈和姐姐中间他的个子最高就叫他中指吧(学说中指)

(伸出无名指)给姐姐起个什么名字?咱们一起动动脑筋(做思考状)姐姐可不能没有名字啊哎小朋友没有就是无那就叫它无名指吧,(学说无名指)

(伸出小指)弟弟最小我们就叫他小指吧(学说小指)

3、游戏:玩手指

师:小朋友现在手指都只有自己的名字了他们可高兴了,不过他们还有个要求要考考我们,看谁把他们的名字记住了。

(1)教师伸手指请全体幼儿说出它是谁?叫什么?

如“它是妈妈叫食指”它是弟弟叫小指。

(2)引导幼儿按教师指令让某个手指”弯下去”或“站起来”练习手指的灵活性。

4、歌表演《五指歌》

师:小朋友你们都记住了手指的名字,你们还知道吗?手指一家人和小朋友一样可勤快了,能干许多许多的事情,下面就请小朋友猜一猜他们的家人都在做什么?

(1)教师分别做开汽车洗衣服拍皮球跳舞敲鼓的动作引导幼儿猜教幼儿学说歌词。

(2)边唱边示范动作表演。

(3)分句教唱歌曲指导幼儿一起表演动作。

(4)分角色表演。

幼儿分别扮演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弟弟边唱边表演。

二、结束部分

利用幻灯片帮助幼儿了解手的作用及保护方法。

活动延伸:

1、在一日活动中让幼儿反复练习伸手指说指名。

2、开展“我的小手真能干”的活动鼓励幼儿用自己的小手在家里为爸爸妈妈服务为自己服务为集体服务。

3、手的本领很大,能为我们做许多事,所以我们要注意保护手。幻灯片提示:不要用刀子或剪刀把手弄破,不要咬手指头,勤剪指甲,勤洗手,冬天还要擦护手霜、戴手套等。

4、我们大家都有一双手,那么手有什么用处呢?(引导幼儿从多方面考虑)我们的小手能拿东西、洗脸、刷牙等。(幼儿先根据生活经验进行讲述后出示幻灯片小结)

活动反思

手是幼儿在一日活动中时时刻刻都在接触和使用的。即将升入中班的幼儿处于第一个自立期。自己动手既是对他们的要求,也是他们自己的需要,这时期的幼儿,总想摆脱成人的照料,但是幼儿对自己的手缺乏真正的了解,缺少保护手的知识和能力,活动目的是通过主题活动让家园协同培养幼儿的自立精神和自理能力。

活动结束了,看着孩子们开心的笑容,听着孩子们的话语老师知道我们的宝宝长大了,孩子们的小手越来越能干,孩子们能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老师已经放心,他们一定能做一名合格的中班小朋友。

这次活动给孩子们增添了乐趣,也让我在不断地反思中找到了差距,我今后要不懈地努力,向各位老师请教,不断地优化我的教学策略,提高我活动中的驾驭能力。

上一篇:感慨真挚友谊的文艺句子下一篇:当面说的生日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