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精选8篇)
1.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 篇一
【关 键 词】手机行业
【报告来源】前瞻网
【报告内容】2013-2017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百度报告名可查看最新资料及详细内容)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在3G大规模组网及消费升级带动下,中国手机市场增长良好。2011年,中国手机产量约为11.30亿部,比2010年增长13.23%,占全球手机出货总量的70.6%。其中,出口约8.85亿部,比2010年增长16.75%。随着通讯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们的生活必需品,中国市场的手机销量也在稳步上升。2011年,中国市场手机销量已达到2.8亿部,同比增长13.82%。
2011年,中国手机市场在国际市场平稳快速发展的依托下,整体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从产品类型来看,各类型手机百花齐放,智能、3G、GPS手机成为中国手机市场热度最高的三种机型。其中,智能手机用户关注度再创新高,成为消费者换机/购机时的首选,也成为中国手机市场销量增长的新动力。
从品牌竞争格局来看,尽管中国手机市场话语权仍然掌握在国外/台系品牌手中,但国产品牌阵营正在重新崛起。不少国产品牌如联想、华为、中兴等借助智能、3G的东风采取了全新的产品及市场竞争策略,并取得了群体性突破,前瞻预计2012年中国手机市场最受用户关注的前十大品牌中国产品牌席位有望进一步增加。
在3G及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手机终端的价值目前在由产品向服务及内容偏移,能够承载聚合多样化应用的智能手机广受终端厂商青睐。而目前智能手机在发展中的OS多元化竞争促使其价格下降,但应用体验却不断得到提升,特别是在中兴、华为、联想和酷派等国智能手机厂商的推动下逐渐由高端走向中低端大众市场。
前瞻预计,智能对手机市场销量的推动作用在2012年将得以延续,届时3G和智能手机逐渐普及,整体手机市场销量规模达到一定高度后,其增长速率会继续放缓。而2013年随着4G和准4G网络的发展推动,4G手机将会掀起新一波的市场需求,带动手机市场销量的迅速增长。到2013年中国手机市场规模将达3.2亿部,而智能手机届时销量预计将会超过2亿部,占整体手机市场销量的一半以上。
报告目录请查看《2013-2017年中国手机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预测分析报告》
2.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 篇二
关键词:任务驱动,整群抽样,手机,调查
进入新世纪以来, 智能手机的快速普及, 使得移动互联网越来越加快改变社会, 推动人们的消费习惯和生活习惯产生了新的变化。大学生作为新鲜事物的领路者, 也日益受到智能手机的影响, 产生了校园“低头一族”。手机的使用, 改变了大学生的学习行为模式和生活方式, 在给大学生带来方便快捷的同时, 也给大学的校园管理带来了一些新的机遇和挑战。了解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和消费方式等, 可以促使大学生能合理使用手机, 给学习带来积极的影响;也给学校的管理者和教师提供一种有效的建议, 达到学校和大学生双赢的局面。
基于《统计学》的任务驱动教学模式, 可以给大学生提供一种实践的思路和途径。在指导老师的指导下, 会计1403班的部分同学组成了一个小组, 对长沙的三所高职院校进行了一次手机使用情况的抽样调查。
一、调查总体状况
1.调查目的:《统计学》课程的任务驱动法教学任务的完成:提高大学生社会实践的途径, 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对当今高职院校大学生手机使用情况进行调查。
2.调查方法:在教师的指导下, 学生分组合作完成:从问卷的设计、样本和方法的选择、统计数据调查到数据整理分析。数据的调查是采取整群抽样调查法和个别访谈法:因为整群抽样的特殊性, 为了提高抽样调查的准确性, 抽样调查主要是采取平时上课和晚自习方式, 到上课教室进行调查;个别访谈法主要是到自习教室进行调查。
样本分析:在2015年11月-12月对学生进行抽样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630份, 三所高职院校, 每所学校210份左右;实际回收615份, 有效问卷591份;有效回收率93.81%。样本结构分布情况如下 (见表1) :
二、调查结果分析
本次调查主要是从四个方面进行。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分析, 高职大学生的手机使用行为呈现如下特点:
1.手机购买。
(1) 手机首次使用情况。智能手机的广泛使用, 90后大学生接触手机和使用手机的时间偏早。调查显示:41.62%的大学生, 在初中及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91.37%的学生在高中及以前就开始使用手机;只有8.63%的同学在大学才开始使用手机。进入大学, 随着地域的改变, 大部分同学只是更换手机的号码或者换新手机。
(2) 手机品牌的选择。大学生对品牌的追求意识比较高。调查结果 (见图1) 显示:从单个品牌来看, 苹果占的比例最高, 是18.27%;其次是小米, 比例是14.21%;华为的比例是13.20%。但是从国产手机来看, 随着小米和华为网络营销和质量的实力增强, 大学生对国产手机的使用明显增多, 对外国品牌的使用在淡化。
(3) 运营商。不同的运营商, 通信网络的实力不同。大学生对手机流量、速度的要求更高、费用更省。调查显示 (见图2) :70.05%的同学在使用中国移动, 29.44%的同学在使用中国联通, 只有6.60%的学生使用是中国电信, 当然有少部分同学使用的双卡手机。
(4) 手机购买的参考指标。大学生虽然追求手机的品牌, 但是毕竟受到经济实力的限制, 所以购买手机还是比较理性。结果显示, 购买手机参考指标, 排在前三位的分别是:质量、功能和价格, 购买手机主要追求手机的实用性。
2.手机消费情况。
(1) 手机购买价位。手机购买支出始终是一笔较大的开支, 大学生购买手机的价位显示:32.99%的同学购买的是1000元以下的手机, 44.67%的同学手机价位是1000~2000元之间的中档机;22.34%的同学选择的是2000元以上的高档机。
(2) 购买手机资金来源。手机的一次性购买支出较大, 所以手机购买资金来源也比较单一。大学生手机资金来源调查显示:61.93%的同学仍然靠家里一次性资助购买;19.29%的同学是靠自己兼职打工;10.66%的同学是靠自己生活节省;4.06%的同学是靠网络贷款, 购买高档手机, 实行提前消费。
(3) 手机的月消费。手机每月的使用费也较高, 调查显示:26.90%的同学每月使用费低于50元;56.35%的同学每月使用费是50~100元之间, 平均值为73元;12.69%的同学在100~150元之间, 只有4.06%的同学超过150元。
3.手机使用习惯。
(1) 每天使用时间。由于智能手机功能的日益发展, 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比较大, 手机使用时间偏长。调查显示:只有8.12%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是1小时以下;34.52%的学生每天使用手机时间是1~3小时, 平均值在2.2小时;30.46%的同学每天使用时间是3~5小时, 更有26.90%的同学每天使用手机在5小时以上。
(2) 手机APP使用。智能手机相对于功能手机的优势就是App功能强大, 吸引大学生的眼球, 养成了更加依赖的习惯。调查结果显示:89.34%的学生经常使用QQ和微信等社交工具;61.93%的同学使用手机观看电视、电影等影音服务;26.40%的同学经常使用手机玩电子游戏;32.49%的同学喜欢用手机看网络小说;33.50%的同学通过手机进行网购等电子商务活动;只有14.21%的同学利用手机软件进行辅助学习, 对手机促进学习的利用低。
4.手机与学习。
(1) 课堂学习影响。大学生的首要目的还是学习, 但是大学生的自制力还比较弱, 对手机的依赖性比较大, 已严重影响到课堂的学习。调查显示:只有14.21%的同学上课从不看手机, 在认真上课;71.57%的同学课堂使用手机是中间状态, 课堂管理严就减少或者不使用, 课堂管理松就使用较多;有14.21%的同学课堂上经常使用手机。
(2) 上课玩手机原因。学生上课玩手机, 原因是多方面的。从上课玩手机的同学调查中显示:44.67%的同学认为上课比较枯燥, 42.13%的同学对课程不感兴趣才玩手机, 有19.80%的同学是要看视频, 31.47%的同学和别人聊天。另外的原因还有:打游戏、微商、紧急事务和其他。
(3) 手机挂袋。手机的使用对大学生学习影响比较大, 有部分学生也认识到手机的影响。调查显示, 18.78%的同学自身也认为手机对学习有坏的影响, 只有7.11%的同学认为手机对学习有帮助, 其余同学认为手机是一种工具, 手机对学习的影响视个人情况而定。基于手机对课堂的影响, 部分大学已经开始在课堂上推广手机挂袋, 实行课堂手机集中管理。调查中, 三所学校都有部分教室在使用手机挂袋, 但都没有大范围强制使用。大学生对手机挂袋的看法调查显示:9.64%的同学认为使用手机挂袋可以安心学习, 31.98%的同学持赞成态度;46.19%的同学担心收回手机可能会影响自己的事情;还有11.68%的同学坚决反对收手机。
三、高职大学生手机使用调查特点
从本次调查可以看出, 高职大学生使用情况有如下特点:
1.手机购买比较理性。大学生由于受到自身经济的限制, 购买和使用都比较理性;更多的学生考虑的是功能、质量和价格, 对品牌的依赖性不强。
2.手机消费较低, 两级分化较大。高职大学的主要生源来源于农村, 购买手机主要还是依靠父母和亲戚的资助, 自己打工和兼职的渠道较少;手机的使用费用多处于每月50~100元之间。
3.手机使用时间偏长, 并且使用习惯不好。校园“低头族”偏多;手机已严重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 每天使用手机时间偏长, 挤占了大学生的大部分碎片时间。调查显示, 86.80%的同学经常躺在床上看手机, 使得学生缺乏必要的锻炼, 已经威胁到学生的身心健康。
4.课堂手机使用情况较严重。课堂手机的使用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是学生的自律性和攀比心也比较严重, 课堂手机的使用与教师和学校的管理有很大的关系。
5.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深。调查显示:20.81%的同学已经严重依赖手机, 认为已经离不开手机的使用。当然也有37.56%的同学认为离开手机, 可以过得更好。
四、对策建议
手机的使用已经日益影响高职大学生, 对大学生的生活和学习渗透更强。笔者就如何正确使用手机、改变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和看法, 特提出如下建议:
1.限制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大学生使用手机时间偏长, 已经影响到大学生的生活和上课学习, 降低了学习的效率, 改变了学生的生活习惯。因此, 限制学生的手机使用时间, 还是非常有必要的。在课堂时间, 推广手机挂袋的使用, 实行课堂中集中管理, 可以有效减少学生的手机依赖, 养成上课不用手机的习惯。
2.丰富大学生的课外活动。手机已经占用了学生的业余碎片时间, 让大学生享受不到充分的校园生活乐趣, 因此学校应加强对学生正确使用手机的引导, 宣传手机长期使用对眼睛和身体的危害, 并且需要丰富学生的课外活动, 让学生养成锻炼身体的习惯, 可以替代学生使用手机的时间和乐趣。而课外活动的丰富化, 也要学生的广泛参与, 才能有效改变大学生的手机使用习惯。
3.提高上课的教学质量, 丰富大学生的课堂生活。90后大学生是网络的一代, 已经离不开网络和手机的使用, 必须要提高教师教学的质量, 来吸引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首先, 要改变高职学院任课教师“轻教学, 重科研”的状况, 改变对任课教师的考核和职称评定制度;其次, 提高任课教师上课的兴趣和报酬, 让教师能热爱上课, 才能提高老师的责任心。
4.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和使用手机。现代信息离不开手机等通信工具的应用, 手机的广泛普及, 也可以促进学生学习的效率, 因此也要引导学生对手机学习软件的使用, 让学生代替电子游戏, 减少非学习的时间。
参考文献
[1]高林海.任务驱动下的高职院校统计学教学探讨[J].科教导刊, 2014 (1) :180-181.
[2]高林海, 胡力中, 李倩.基于任务驱动的高职大学生消费支出行为调查与分析[J].价值工程, 2014 (6) :225-226.
3.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 篇三
摘要:随着智能手机与移动网络技术的快速发展和微信、微博、QQ、人人、陌陌等手机App社交软件的普遍应用,“人随网走”已经变为“网随人走”, 移动互联网在深度改变着当今大学生生活、交往和行为方式的同时,也改变着他们的恋爱方式,大学生“网恋”已经进入“手机恋”时代。文章通过开放式问卷与封闭式问卷相结合的方式,调查研究并阐释了具有多媒体性、移动性、交互性、即时性、虚拟性等特征的智能手机以及其给当代大学生爱情观带来的影响,分析了其中的五种影响因素,总结出应对手机技术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爱情危机的策略和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手机恋;爱情观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68(2016)02008507
爱情是人类亘古永恒的主题,也是自古以来便被不断歌颂的一种美好情愫。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互联网进驻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以来,古典式的爱情便逐渐走向了它的终结。如今,熟练掌握各种网聊工具、精通各种手机App社交软件、及时更新和维护精心装饰的个人空间已成为五花八门的“恋爱技巧”的“必杀技”。这种前所未有的“爱情技术学”不仅为当代大学生津津乐道,而且在他们身上得到了最为显著的表现。在此,“网恋”已经进入到一个崭新的时代,这就是“手机恋”时代。
一、问题的提出
据CNNIC(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5年6月,我国手机网民规模为5.94亿,较2014年12月增加3 679万人,网民中使用手机上网的人群占比由2014年12月的85.8%提升至88.9%,随着手机终端的大屏化和手机应用体验的不断提升,手机作为网民主要上网终端的趋势进一步明显 [1]。随着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的快速普及和无线网络技术的不断改造升级,移动互联网在我国快速发展,让我们切实感受到从“人随网走”到“网随人走”的重大变化,互联网已经无时不在、无处不在,并深刻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
随着手机移动应用的拓展和深入,“智能移动终端+App”的移动新媒体生活模式迅速得到推广和普及,基于社交应用的手机App软件如微信、微博等发展迅猛。2015年10月,官方微信平台首次对外发布了阶段性大数据报告——《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2],它显示,2015年9月微信日均登录用户达5.7亿,日活跃用户同比增长64%,而2014年的同比增长为49%,是少有的在第五年仍然能保持日活跃用户数同比增长的应用。目前3G、4G网络在大学生群体中的使用率越来越高,各种手机App软件已经渗透到大学生日常行为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高速的网页浏览、高清晰度的图片和视频传播、及时的情绪和生活记录、极致完美的虚拟形象包装等,这些新技术的运用无时无刻不在深刻影响和改变着当代大学生的恋爱心理和行为方式。在开放的网络环境下,他们可通过浏览各种网站寻找自己感兴趣的情感信息,可使用手机App软件随时随地接收和了解异性发布的动态消息,也可以通过更新个性签名、加好友、发布信息、互动评论等方式来引发对方关注,所有这些相对于传统爱情的表达方式来说,都是一种不可思议的颠覆。这些已经脱离传统婚恋轨道的现代爱情故事究竟会走向何方,对于恋爱正当其时的当代大学生来说,“现代爱情”又可否期许呢?
移动互联网+手机将现代爱情推进到一个“手机恋”的崭新阶段,这个阶段不仅是“网恋”的延续,而且是基于手机媒体特性的进一步发展。“手机恋”基于QQ、微信、微博、陌陌、遇见、人人、朋友等手机App软件应用,这些软件几乎都是零门槛注册,以便最大限度地吸纳受众群体。每一个注册用户都被分配到一个虚拟身份,这个身份从年龄到性别、从长相到学历都可以按照用户的意图和需要被任意改造(即便是实名制注册也不例外)。在身份之外,用户可以充实自己的个性空间资料,照片、截图、视频、签名、文字记录等信息可以被任意PS、拼贴、复制、篡改或美化,所有这一切都服务于用户个性化设计的完美效果。于是,各种网络空间上令人眼花缭乱的帅哥、美女、多情公子、富二代等形象纷至沓来、层出不穷。更重要的是,附着于手机媒体之上的移动互联网由于具有无线性、可移动性的特点,带有一种先天的“黏性”特质,可与用户寸步不离,大大加强了影响力度。
如今的手机App软件大多都有强大的基于地理位置服务的搜索功能,甚至只需摇一摇就可以搜到身边异性朋友的信息并加为好友,这种便捷到令人生怕的功能却极大地提高了两性的接触机率、扩展了接触范围,为爱情的发生和裂变提供了充分条件。从两性的接触率、接触范围,到互动交往再到建立虚拟家庭,以至发展成现实中的身体关系,手机App软件对于当代大学生情感表达方式的改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当代大学生的恋爱活动从发生到发展再到结局,各个环节无不被其深深渗透和改造,相较于传统的爱情,“现代爱情”在各种技术力量的作用下已经变得面目全非。
新近流行的社交软件陌陌的宣传语“当我们近在咫尺,就不应该形同陌路”, 这款软件因情色意味浓厚而被大学生所熟知,谑称其为“约炮神器”。基于技术的大学生“手机恋”并非完全不值得称道,网络技术为爱情的发生和发展都提供了绝好的技术支撑,爱情变得快捷和简便,两性可以通过网络及时交流沟通,距离障碍被打破,误会减少,感情关系的维持也能得到充分的保障;但另一方面,在技术工具手机的强烈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爱情生活变得日渐虚拟化、庸俗化、功利化、快餐化和享乐化,爱情不再有传统意义上的厚重深沉,而是日益变得轻薄短小,现代校园爱情故事因此往往难免陷入悲剧、闹剧、荒诞剧的重重纠葛之中。二、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因素调查分析移动互联时代,手机在给大学生的恋爱带来极大方便的同时,也使他们的爱情日益朝着轻、薄、短、小、平、快的方向发展,传统意义上忠贞不渝、从一而终的爱情模式逐渐被打破和颠覆,爱情的本真面目已变得模糊不清。那么,“手机恋”究竟给大学生的爱情观带来怎样的影响呢?它们包含有多少种影响因素?这些因素又是如何发生作用的呢?笔者将从一个结构化的访谈开始,提炼影响大学生爱情活动的主要因素,然后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究各种影响因素的具体效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群体在影响效度方面的差异。
(一)“手机恋”对大学生爱情观影响因素的深度访谈1.访谈目的
通过深度访谈关注移动互联时代,手机App软件应用对大学生爱情观的影响,提炼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为下文的展开提供依据。
2.访谈步骤
首先,设计访谈问卷。访谈问题的设计以手机对大学生爱情活动的影响为中心,追问究竟哪些因素造成大学生爱情日渐不堪的现状;其次,选择并确定访谈对象,选择的访谈对象使用手机上网的时间跨度为6个月以下到24个月以上,访谈对象类型分别为普通本科、三本和高职院校的大一到大四学生;再次,组织访谈并记录结果,由研究的主要参与者来组织并记录;最后,分析并提炼结果。
3.访谈问题设计
以上提炼的访谈内容说明手机文化、媒介化生存环境、虚拟化存在、网络交往方式和网络伦理等各个因素不同程度地制约和影响着当代大学生的爱情观。大学生群体得益于移动网络技术尤其是各种App软件的便捷,并深受手机文化和媒介社会的影响,他们的爱情生活也因此呈现出与传统模式迥乎不同的特质。
(二)大学生“手机恋”爱情观影响因素的效度分析我们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来探究各种影响因素具体的效度,并进一步确定不同群体在影响效度方面的具体差异。问卷设计及步骤如下。
1.调查目的
基于手机App软件的应用,分析影响大学生爱情观的各种主要因素的效度差异,找出其主要影响因素;比较各种因素条件下影响效果的具体差异。
2.问卷编制
在结构式访谈内容提炼及结果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问卷编制,问卷分析采用克里特五级评分标准的形式。
3.研究工具
采用spss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4.研究调查对象抽样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600份,回收有效问卷584份,回收有效问卷率为97.3%。详情如表2所示。
5.结果分析
我们首先分析了手机App应用情况与大学生爱情活动之间的变化关系,为以下五种因素的分析奠定了基础。
结果1:大学生“手机恋”爱情观五种影响因素的效度分析(见表3)。
由表3 可见,各种影响因素都具有一定的影响效度,且各种效度之间比较均衡,这就进一步证明了通过结构化访谈所得来的各种影响因素都存在并都产生了作用与影响。同时,各种影响因素又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在“虚拟化存在方式”和“网络交往”两个方面。这说明“虚拟化存在方式”和“网络交往”对大学生爱情观影响效度比较大,相应地,我们在对策分析中将向这两点投入更多的关注。
结果2: 五种影响因素对各种人口学变量的具体影响差异。
各种影响因素除了各自之间具有具体的影响差异之外,针对不同的群体也表现出不同的差异。因此,我们还进一步调查了性别、年级、文理科和学校类型四种情况具体的影响差异。
由表6可知,经独立样本T检验发现,仅在“伦理差异”一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专业差异,其中理科显著高于文科(P<0.05)。
(4)学校类型差异(见表7)。
在手机上网时间、手机App使用频率等方面也作了与五种影响因素之间关系的调查。
结果3:手机使用情况上五种影响因素的具体差异。
(1)手机上网总时间。使用手机上网时间如图1所示。
根据图1中曲线的呈现状态,在网络交往差异维度上上网时间越长、差异就越大;在总分上也呈现出上网时间越长、差异越大的趋势。这说明,网络交往与上网时间呈正比关系。也就是说,手机上网时间越长越容易对大学生的爱情交往方式产生影响,但这只是与其他四种因素相对而言。
(2)每天手机上网时间。每天手机上网时间如图2所示。
这说明,在短时间内,网络伦理与上网时间长度呈正比关系,而且每天保持长时间(9小时及以上)网络虚拟性的存在方式,将带来爱情理想的虚拟对象化,也就是说,更倾向于在虚拟世界寻找和发现自己的理想对象。手机文化的庸俗化在短时间内的影响是有一定限度的,这充分说明了现实伦理对网络伦理的制约作用,媒介化生存环境对个体的影响也是如此。
结果4:手机App使用频率与五种影响因素的变化。
不同的手机App使用频率与各影响因素的关系如图3所示,除“伦理差异”外,各维度都表现出随手机App使用频率上升而上升的趋势。
根据图3中曲线的呈现状态,随着手机App使用频率的上升,除“伦理差异”维度外,各维度都呈现出上升趋势。这说明除了网络伦理以外,各种影响因素都与手机App的使用频率呈正比关系。结合上述分析,网络伦理深受现实伦理的制约,这说明传统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爱情世界里依然有巨大的约束力。
三、对策分析
根据以上问卷调查的结果并结合相关理论,我们认为可以综合采取以下策略和措施来应对手机技术冲击下当代大学生的爱情危机。
第一,帮助大学生群体深刻认识手机技术背景下的爱情特点和实质,加强对大学生爱情观的正确引导。不断提高大学生对爱情崇高感、神圣感的认识,将爱情作为人生最美丽的花朵,将其与生理的刺激和需求区分开来,最大限度减少手机文化庸俗化和感官刺激化内容的影响,合理引导其正确看待网络交往及网络伦理与现实交往、现实伦理的差异。马克思曾经指出:“在恋爱中,过分亲昵的粗野方式,超越阶段的非礼行为,都是缺乏道德情操的表现。只有使理性与爱的情感真正融合一体时,才能奏出优美动听的爱情乐曲。”[3]手机对大学生爱情观念与行为的负面影响在大三这个阶段达到顶点,高校应该有针对性地对大三学生开展人生观、爱情观教育。对于三本、高职院校的大学生还需要不断加强文化修养,提升其自身的综合素质,开展网络伦理与现实伦理的专题教育。
第二,各高等院校应广泛开展媒介素养特别是新媒体素养培育,以增强理解媒介和判断、甄别信息的能力。根据调查结论,手机上网时间越长,越容易对大学生的爱情交往方式产生影响,手机App使用频率也与各影响因素间存在正比例关系。随着移动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智能手机改变了现代生活,App软件成为最受欢迎的移动数据业务,其对大学生爱情观的颠覆性影响已引起了越来越多人的关注。开放式的信息生产、交换、消费模式容易带来信息内容的泛滥,未加鉴别的意见交织容易造成无意义的喧哗,缺乏自律的用户群体容易造成网络“哄客”和“水军”横行的后果,给大学生爱情观念和行为带来更为严峻的挑战。如今,新媒体已经从一种技术转化为一种素养——新媒体素养,正如上文所指出的,迅速发展的微博、微信、QQ等新媒体深刻影响着大学生的生活、学习和沟通方式,甚至手机已成为一些大学生生活的旋转轴心,这种情形迫切需要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包括信息的选择能力、理解能力、质疑能力、评估能力、创造和制作能力以及思考能力等在内的综合能力的培训和教育,使他们看清手机技术的本质及其必然带来的不良效应。
第三,努力为大学生量身打造适合他们生活品位和文化趣味的手机信息产品。美国学者斯坦博克认为:“过去,技术的发展驱动移动的发展。随着渗透率的提高,使用变成了动力。将来,移动的内容将成为发展的动力。”[4]21世纪最具前途的产业就是文化产业和信息产业,把这两者有效结合起来是时代的需求,也是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它们将在大学生群体中得到最好的呈现并产生广泛的效应。前文已经指明,当代大学生之所以会陷入爱情误区,跟信息技术和其携带的不良文化内容有直接的关系,从这两个方面入手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移动网络和手机APP等手机文化产品,把技术、物质的奇迹和人性、精神的需要平衡起来,让媒介工具为正确的爱情观和世界观的传播服务,有效抵制手机文化的负面影响。
第四,智能手机时代构筑新时期大学生性道德规范和原则的迫切性。根据调查,网络伦理仍然深受现实伦理的制约,传统观念在当代大学生爱情世界里依然有巨大的约束力。确立智能手机时代新型的大学生性道德规范,既有利于大学生性行为的自我控制和自我约束,又有利于他们的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应该坚持在大学生中开展传统文化与道德修养教育,在两性关系中树立自愿原则、“无伤”原则、爱的原则和婚姻缔约的原则,增强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随着目前各高校校园App公众平台的相继建立和开通,因地制宜、有针对性地开发性教育软件,以健康的性教育来抵制不良性信息泛滥、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性价值观已成时代的迫切要求。
第五,加强政策法规对移动互联网和手机App应用软件的监管。社会在发展,科技在进步,原先针对互联网的法律法规也要与时俱进。针对移动互联网制定严格的规章制度,确保我国移动互联网持续、健康、快速地发展。软件开发商所研发的手机App软件应当经过相关部门的审批许可,确保应用程序为“绿色软件”。 政府还应设立举报机制,在内容提供、网络分发和终端接入环节部署监管力量,争取全社会的监督与支持。
四、结语
大学生正在经历的现代爱情已被各种技术因素和手机文化观念重新塑造,在一定程度上它不仅扭曲了大学文化,而且对社会伦理和制度规范都提出了严峻的挑战。当然,从历史主义的角度来看,作为一种新事物、新现象,其具有一定的合理成分,但是从整个社会现实来看,作为未来社会精英的大学生群体爱情观日益呈现出快餐化、庸俗化、功利化趋势,对整个社会的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都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本研究对这样的爱情观念和行为模式采取一种审慎的批判态度。我们认为,以大学生群体为典型代表的现代爱情既是现代技术条件作用于人类心理和实践的结果,也是具体社会历史环境下的产物,整个社会的文化、道德、科技、政治及经济条件也都不同程度地参与并塑造了现代大学生的爱情形态,作为行为主体的大学生必须对自己的爱情实践产生清醒的认识,整个社会也应该担负起相应的责任。
参考文献:
[1]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6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150723)[20150810].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1507/23/t20150723_6022843_3.shtml.
[2]重磅.微信发布2015微信生活白皮书[EB/OL].(20151024)[20151025].http://www.touheima.com/show/2937.html.
[3]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5:259.
4.手机行业市场分析 篇四
208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4756.6万部,同比增长0.4%;上市新 机型 121 款,同比增长 45.8%。1-8 月,国内手机市场出货量 3.52 亿部,上 市新机型1021款,同比分别增长7.0%和下降2.6%。
图 1:8月至年8月国内手机出货量情况
二、4G手机发展情况
2016年8月,4G手机出货量4437.2万部,上市新机型106款,同比分 别增长 9.0%和 60.6%,占比分别为 93.3%和 87.6%。1-8 月,4G 手机出货 量3.26亿部,上市新机型876款,同比分别增长18.7%和14.8%,占比分别 为92.5%和85.8%。 8月份出货的4G手机中,全网通手机占比70.8%。从 4G手机支持的网络 制式来看,FDD、TD-SCDMA、WCDMA、cdma2000网络制式的占比分别为 77.9%、97.6%、76.9%、71.9%。
图 2:2016年8月国内外品牌手机出货量构成
三、国内外品牌构成
2016 年 8 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 4471.2 万部,同比增长 6.2%,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4.0%;上市新机型114款,同比增长44.3%,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析机型数量的94.2%。1-8月,国产品牌手机出货量3.18亿部,同比增长16.7%,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0.3%;上市新机型974款,同比下降2.2%,占同期国内手机上市新机数量的95.4%。
四、智能手机发展情况
2016 年 8 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4447.5万部,同比增长7.0%,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3.5%,其中Android手机出货量3806.1万部。1-8月,智能手机出货量为 3.27亿部,同比增长13.2%,占同期国内手机出货量的93.0%,其中Android手机出货量2.76亿部。
5.联想手机市场营销分析 篇五
关键词:联想品牌市场分析企业内部建设销售与服务
论文摘要: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 2002年,是一家专门从事移动通信终端产品研发、生产、销售和服务的企业。总部设在中国厦门,在北京、上海、厦门分别设有研发和海外业务中心,自主研发实力在国内手机行业处于领先水平。2006年9月,联想手机工业园正式启动,年生产能力达到3000万台。拥有250多名研发工程师,自主研发实力在国内手机行业处于领先水平,目前自主研发产品占公司产品的80%以上,覆盖高端智能手机到超低端手机的各个产品线。
2005年起,联想移动市场份额成功进入中国手机市场(GSM)前四强,在国产手机厂商排名第一。
2005-2006年,联想手机连续在“中国移动电话服务满意度调查”中获得“用户满意度奖”、“维修质量奖”、“诚信服务奖”等多项业界权威服务桂冠。
联想移动是如何从一家普通手机厂商发展成为目前国产手机排名第一的品牌厂商?他们都运用了那些营销心理学原理?作为一名初学营销心理学的大二学生,我将围绕这些问题对联想移动公司一一进行分析。
一、细分市场,针对不同人群设计不同的手机
联想移动根据市场情况,对消费市场、消费者等做了定位和划分。在首批打入市场的联想G808等机型开始受到重视的时候,联想开始把所有精力放在了全国几个较大的城市的手机零售店上。这是对市场的定位,由大中城市开始向中小城市挺进的销售策略。其次,联想移动对手机的型号及各自针对的人群做了细分:
I,P,E,S系列是非智能手机,ET系列是智能手机。I系列定位于年轻人,讲求娱乐;S系列定位于喜欢外观的人群,如S9;P系列基本定位于商务手机;E系列则是低端机。不过这个定位目前有所打乱,因为I908获得的巨大成功,使得大家对I系列手机偏爱有加,所以联想逐渐的将许多出色的机型都取名为I系列。这就使得这种定位逐渐模糊,唯独不变的就是ET系列永远都是智能的象征。这样的细分,充分考虑了消费者的年龄、职业、阶层等各种因素。并且尽可能的扩大了联想移动的销售面,从低收入人群适合的机型到中高等收入人群,从年轻人到中老年人,都能够在联想的品牌中找到价位合适、功能相符的手机。如联想E系列,价位大多在300-900之间,而联想ET智能系列则价位多在1500以上,适合中高收入人群。i966侧重拍照和娱乐功能,A589则是针对老年人特别设计的大屏幕、大字体翻盖手机。
二、联想员工培训——拦截技巧、销售技巧及个人气质
联想很注重员工、一线销售人员的培训,即便是临促也要经过联想培训人员的面试和专
1从以上培训内容不难看出,联想移动十分重视一线销售人员的销售技巧培训和销售人员
文明用语的规范。销售人员的工作态度对其业务活动会产生重大的影响。彬彬有礼地与消费者、顾客、客户打招呼,耐心细致地介绍商品,诚恳交换意见都会使消费者、顾客、客户产生好感,亲切友好的态度会形成融洽的气氛。
从联想移动培训的内容来看,他们充分运用了营销心理学上对消费者个体心理活动的分析,用销售人员的语言和肢体动作影响着消费者的购买动机和购买决策。联想移动利用了顾客的惠顾心理、储备心理来暗示和“紧逼”顾客购买手机,并且针对不同购买阶段的顾客,制定了不同的销售询问方式,如对全确定型的顾客,设置了封闭式提问,直接和顾客讲解其选中的商品。针对半确定型顾客,采用厉害分割法、警戒法等方式,迫使顾客及早确定并作出消费决策。
当然,从联想的培训内容可以看出,其缺少对消费者表现的不同特征的区分,一线销售人员往往用比较单一和机械的方式和顾客交流,没有充分考虑消费者个人的气质、性格等,如针对理智型的顾客,过分强调商品的“惠顾”性,往往会让顾客产生怀疑,从而打消购买联想手机的念头;而对于冲动型顾客,过分细致的介绍产品的详细性能和优势,也不利于留住顾客。
三、分析文化特色,紧跟时代潮流
消费心理是在一定的外界环境中形成的,社会文化就是促成消费心理形成的重要外部因素之
一。联想公司在把握这一点上有创新但也有不足。
联想作为国产品牌,其“国产第一”的地位,已经是对联想手机品牌的一次有力的宣传。作为改革开放仅31年的中国,作为一个在世界上名牌产品屈指可数的“世界工厂”,我们国家需要这样一个品牌来开拓国内外市场。联想移动秉承联想公司的企业精神和企业文化,充分考虑到了这些社会因素。
(一)把握中国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中国是一个有着悠久渊源的国家,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在手机上的体现,还有待开发。联想移动推出的多款手机,就加入了浓郁的中国元素,如联想S96采用了时尚的镜面外观设计,但是其实在这款手机中融入了很多中国传统的元素,比如茶道、活字印刷、荷花、铜钱等等。可以说这是一部时尚与传统完美结合的手机,这绝对是一部“很中国”的手机。
(二)紧跟时代特色,结合重大时事。在节日和时事的把握上,联想移动也有所体现。奥运会期间,联想设计多款品牌机型都有祥云、红色暗花等主题色和主题款式,可谓是“奥运手机”。
(三)消费流行趋势的“紧挨着”。联想手机并非没有自己的研发机构和专利项目,但是在当今诺基亚、摩托罗拉等主流机型引领的手机行业,创造出能够风靡手机业的机型、款式,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因此联想移动采用了“紧跟着”的策略,既不超过你,又不被你甩得太远。因此联想手机身上能看到众多手机的影子,如联想i966外形酷似索爱k790c,除了颜色一致外,曲线和功能都较为接近。在开始流行宽屏后,联想相继推出多款宽屏手机,外形又与三星、多普达等想类似。
联想这种取人之长,补己之短,大胆的 “拿来主义”,对错与否暂不讨论,在手机产品中加入了日系及欧美系列的设计元素,确实给手机增色不少。
四、优秀的广告是打开市场的关键
联想手机广告与众多手机广告在宣传的方式上大同小异,但在广告定位和广告内容上却有着自己的特色。
“如果没有联想世界会变成什么样”,这是联想极为出名的一句广告,这也是联想打开市场的敲门砖之一。但针对不同的销售对象,联想又有着不同的广告定位。
联想手机在09年元旦期间,把广告方向集中到了地铁站,在地铁候车走廊两侧贴满了联想新款手机的巨幅广告。其内容是一个摩登女郎,手拿新款手机,摆出妩媚姿势。这则广告定位为“时尚、便捷、高雅”。而另一款广告,则侧重手机的拍照功能,这就是i966。广告内容是大S拿着i966拍照,从手机里看到放大的自己,很清楚、很真实。这则广告较好的突出了i966手机320万像素的拍照功能,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
五、不断改进工艺、质量和外观,适应市场变化
作为拥有自主研发能力的联想移动来说,新产品是推动联想手机发展的关键。联想手机的新产品与国外手机如诺基亚、摩托罗拉相比,手机生产批量相对较大,这充分反映了中国人口众多的国情,当然,这也是联想手机在国内销售量较大的体现。但这导致的后果就是产品跟新周期较长,不能够保持行业新产品、新机型领先地位。同时,在新产品的推广上,联想需要下更多的工夫,否则广告资金无法及时收回,将影响新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形成恶性循环。
当然,联想手机根据客户体验设计创新出了“触摸屏手写试验”、“挤压试验”、“扭曲试验”、“扬声器寿命试验”、“振动马达寿命试验”等三十多个试验科目。同时,还特别设计了结合用户使用环境的坐压试验、沙尘试验、盐雾试验、人工汗液试验等等,这些都是联想手机保持世界一流产品品质的重要保证,也是联想在国内强有力的竞争筹码。
六、用服务换取顾客的信任和依赖 售后服务是企业文化、企业精神和企业素质的重要体现,售后服务是非价格竞争强有力的手段。联想移动通过网络、电话、短信等呼叫红心平台全方位接受用户咨询。作为业界率先通过COPC-2000国际认证的呼叫中心,联想呼叫中心运作效率领先,平均接起时间为30秒以内,每日可接受上千名用户咨询。针对手机用户最关心的维修周期及零配件问题,联想手机对其专业的工程师提出了当日修复,全国平均修复时间不超过3天的要求,以高品质的服务回馈用户。此外,联想客服还不断推出“1小时快修”等活动进一步提高维修效率;对于一些特殊用户的特殊需求,还灵活地提供“绿色通道”的定制化服务。同样,在配件支持方面,它独有的双模式化管理,能便捷地即时查询到配件的使用情况,配件周转速度处于业界前列。
七、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提升员工积极性
联想移动公司在注重效益的同时,也关心员工的工作态度和积极性。通过改善办公环境,提供人性化的空间,为员工创造了一个较为适宜的办公环境。在联想移动上海总部办公室,设有家庭式的咖啡间,为男士专门准备的吸烟休息室等。这些给组织内部创造了良好的气氛。这对工作绩效的提高、对新产品的研发都有着较好的作用。在联想移动公司办公室,经常能看到研究人员带上新研发的款式和机型与办公室人员交流。在联想移动兼职期间,我有幸与办公室人员一同探讨了新机型s700的改进意见。这种融洽的环境和气氛,十分的有利于新产品的研发和推广。
6.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 篇六
为了解大学生手机依赖及手机消费的现状,以分析其形成原因及影响因素,并提出积极的降低手机依赖及合理手机消费的措施,增进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恳请同学们积极配合本次调查,并请如实回答,您所提供的情况,我们将严格保密,衷心感谢您的合作!
请在您认为合适的答案标号上打“√”。
一、基本情况
1、您的出生年月:年月
2、您的性别:①男②女
3、您是大几的学生:①大一②大二③大三④大四以上
4、您每月的生活费:
①300元以下 ②300-499元 ③500-699元 ④700元以上
5、您的主要消费来源: ①父母②奖学金③勤工俭学④其它
二、主要内容
6、您每月的话费:
①20元以下②20-39元③40-59元④60元以上
7、您买手机的原因:
①方便联系②身份显示或赶时髦③找工作需要④其它
8、您大约多久换一次手机:
①半年以内②一年③两年④两年以上
9、您现用手机的价格:
①500元以下②500-799元③800-1099元④1100元以上
10、您购买手机时关心的问题(可多选):
①价格②功能③辐射④品牌⑤时尚⑥售后服务⑦其它
11、您手机使用最多的功能(可多选):
①打电话②发短信③上网④玩游戏⑤聊QQ⑥拍照摄像
⑦钟表或闹钟⑧其它
12、您平均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
①1小时以下②1-2小时③2-3小时④3小时以上
(注: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主要包括发短信、打电话、聊QQ、上
网、玩游戏以及使用手机其他的娱乐功能的时间。)
13、您平均每月发短信的数量:
①50条以下②50-100条③100-200条④200条以上
14、您在特殊场合(图书馆、讲座、课堂、开会)会将手机设置成静音、振动或关机吗?
①一定会②经常会③很少会④不会
15、您晚上关机吗? ①一定关②经常关③有时关④不关
16、如果出门忘带手机,以下描述最符合您的情况:
①感觉不安,想方设法回去取手机②有点担心,但觉得问题不
大③无所谓④也许是件好事
17、您有时是否会下意识地找手机,不时地拿出手机来看看是否有未接电话或短信:
①经常②较少③偶尔④不会
18、当一段时间(半天或一天)手机铃声不响时,您会感觉:①非常不安②有点落寞③没感觉④很清静
19、当手机铃声来临时,您会感觉:
①有满足感和兴奋感②直接接听或查看,没什么特别感觉③会有被打扰的感觉④厌恶的感觉
20、有手机相伴感觉才踏实,如果没有手机便会觉得自己与外界失去联络,感觉孤单和失落?
①经常②较少③偶尔④没有
21、每天手机呆在您身边的时间有多长?
①从不离身②经常带在身边③有时会带④能不带就不带
22、手机幻听是:出现有时会误认为别人的手机铃声是自己的,总有“我的手机铃声响了”的错觉,一段时间手机铃声不响会觉得不适应等症状。您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①经常②较少③偶尔④没有
23、您是否经常害怕手机自动关机?
①经常会②较少会③偶尔会④不会
24、假如让您离开手机,您最长能忍受的时间是多久?①1天以内②2-7天③8-14天④两周以上
25、您是否会出现过由于经常发手机短信或玩游戏而导致的手指酸软不灵活或手指发麻的现
象?①经常会有②较少会有③偶尔会有④没有
26、以下哪种描述符合您的情况:
①无论什么事情,我往往都喜欢与人当面解决,不喜欢手机通话
短信等不直接的方式
②除了难以启齿的事情或在不方便通话的时候我会用发短信的方式外,我都倾向于与他人当面或者通电话解决
③经常喜欢有手机短信或电话的形式解决问题④无论什么事情,我都喜欢用手机短信的方式解决
27、当手机经常连不上线、收不到信号,您会不会感到焦虑和无力,脾气也暴躁起来?
①经常会②较少会③偶尔会④不会
28、最近经常有手脚发麻、心悸、头晕、冒汗、肠胃功能失调等症状出现吗?
①经常②较少③偶尔④没有
29、您是否只要闲下来就会不自觉地摆弄手机?
①经常会②较少会③偶尔会④不会
30、接听电话时您是不是常觉得耳旁有手机的辐射波环绕?
①经常②较少③偶尔④没有
31、手机在给您带来方便的同时,是不是也让您对它产生了依赖性?①是,非常依赖②是,比较依赖③是,有时感觉④不是,根本没有
32、您知道手机依赖吗?
①非常了解②比较了解③知道一点④不知道
33、您认为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健康有影响吗?①影响非常大②影响较大③影响较小④无影响
34、您怎么看待手机的依赖性(多选题)
①普遍存在,很正常
②这是随着手机使用的频繁、功能的发达产生的③父母太早给子女买手机养成的习惯,家庭因素④与网瘾类似,也会上瘾,影响个人生活状态⑤后果很严重,会对学生产生心理疾病⑥其他
35、对这样的现象,您认为应该怎么做(多选题)
①引起学校的重视,必须进行干预和控制②家长积极配合,引导子女正确使用手机③自己多参与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事,尽量控制④其他
7.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 篇七
伴随着我国科技的快速发展和信息化程度的不断提升,手机等高科技产品逐步进入人们日常生活,成为生活的必备工具。大学生由于其发展尚未成熟,对新鲜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和好奇心,因此手机也日益渗透到大学生生活的方方面面,逐步改变着大学生的生活和思维方式。并且因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也给大学生带来诸多方面的影响。因此,本文选择大学生手机依赖这一问题进行研究,借助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学生的调查样本数据,在全面调查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的基础上,深入剖析大学生手机依赖带来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降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策建议。本研究对矫正大学生手机使用不良行为,消除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的负面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调研设计
本文选择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问卷调查,问卷的内容包括大学生的基本信息(性别、年龄、年级、专业类型、生源地)、大学生手机使用现状(手机品牌选择、价格、购买手机关注要素、手机使用功能、经常浏览的内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频率、手机没带或没带的负面反应)以及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和消除大学生依赖的对策建议等内容。在问卷调查过程中,为了保证貂蝉过程的科学性和结果的准确性,以学院每个专业的学生总数作为基准,设置样本框,然后在样本框内部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50份,回收问卷321份,剔除21份无效问卷,获得300份有效问卷。其中人力资源管理、物流管理、电子商务、金融学、审计学和统计学分别获得有效问卷数为38份、58份、62份、67份、43份和32份。
对问卷调查数据进行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结果表明,首先采用格朗巴哈α系数和Cuttman分半信度系数检验大学生手机使用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信度,各分量表的内部一致性系数和分半系数分别达到0.7835和0.8124,通过显著性检验。然后采用探索性因子分析的方法探索大学生手机依赖情况调查问卷的结构效度。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问卷相关因素的累计方差贡献率达到87.45%,超过80%的标准,即大学生手机依赖调查问卷具有较好的结构效度。
三、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调查与分析
本文关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衡量采用每月消费金额数、每天使用手机时间、上课时间使用手机现状、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四个指标进行衡量。因此,接下来本文通过上述四个指标对大学生手机依赖现状进行全面分析。
首先,就大学生每天手机使用时间看,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当中,手机使用时间选择为1小时以内、1~3小时、3~5小时和5小时以上的大学生人数分别占被调查大学生总数的4.7%、25.3%、43.3%和26.7%。即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一般在3个小时以上,大学生每天使用手机的时间相对较长。
其次,就大学生每月消费金额数看,调查问卷将大学生手机每月直接消费划分为50元以下,50~100元和100元以上三个层次。各层次对应的大学生人数分别为88人、152人和60人。即大学生每月手机消费水平主要在50~100元之间,总体来说大学生每月手机直接消费水平偏高。
第三,就大学生课堂使用手机频率来看,根据石河子大学商学院学生的调查结果,有89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经常玩手机,有181位大学生表示其在上课期间偶尔玩手机,仅仅有30位大学生表示上课期间从来不玩手机。总体来看,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上课期间使用手机的习惯。
最后,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来看,本文中,大学生手机没带或没电的负面反应采用用“手机没电、没带或停机时,是否会有焦虑感。”这一问题进行衡量。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在300位被调查的大学生中,有87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会感到非常焦躁,有115位大学生表示会焦躁,有53位大学生表示自己的感受一般,仅有43位大学生表示当自己手机没电、没带或者停机时,不会或者非常不会感到焦躁。因此,总体来说目前大学生对手机的依赖程度较高,并且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也已经逐步显现。
四、大学生手机依赖负面影响调查分析
上文的研究结果表明,当前大学生普遍存在一定的手机依赖现状,并且手机依赖给大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带来的负面影响也逐步显现出来。因此,本章节重点探讨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参考前人的研究成果,大学生手机依赖对大学生造成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学习习惯,养成惰性思维,冷落现实人际交往,造成不诚信现象频发,责任感淡薄以及养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等。因此,论文通过检验大学生手机惰性与上文提到的大学生手机惰性的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和显著性水平,来探究大学生手机依赖的对大学生的负面影响,结果如表1所示。
实证结果表明,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学习成绩下降、形成不良生活习惯、造成不诚信现象在1%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冷落现实人际交往和责任感淡薄在5%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与养成惰性思维和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在10%的显著性水平下,存在显著的相关性。进一步分析分析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负面影响程度发现,大学生手机依赖与其众多负面影响的相关系数从大到小依次是形成惰性思维(0.860)、形成不良学习习惯(0.517)、冷落现实人际交往(0.462)、形成攀比的不良消费习惯(0.372)、学习成绩下降(0.261)、责任感淡薄(0.179)和造成大学生不诚信行为(0.115)。即首先,大学生“一遇到问题,就通过手机搜索答案”的学习方式造成大学生养成惰性思维和不良的学习习惯的问题已经非常严重,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成绩;其次,大学生长期通过手机交流,沉迷于手机的虚拟世界当中,造成大学生冷落现实交往,并且在一定程度上拉大了人与人的距离的问题也明显显现;第三,大学生因手机使用消费而造成的学生从众消费、及时消费和攀比消费等心理在部分大学生身上也已经养成,这不仅加重了学生自己和家庭的经济负担,同时在社会中也形成了不良的风气;最后,大学生因手机依赖造成的不诚信问题和责任感淡薄的问题虽然尚不严重,仅在少数大学生身上有所体现,但是可以预见其在大学生中的影响范围和对大学生的影响程度呈现出逐步扩大和加深的趋势。
五、结论与启示
通过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进行调查分析表明,目前大学生普遍存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每月手机消费较高;课堂期间养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手机没带或没电时,会感到焦虑等手机依赖现象。并且大学生的手机依赖行为已经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诚信水平、社会责任感、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因此,规范大学生手机使用行为,最大限度地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问题迫在眉睫。而要想有效消除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象,大学生自身、学校、家长以及政府都应该做出相应的努力。大学生应该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严格控制自己手机使用的时间和费用,坚决在课堂上不使用手机,积极参加面对面的社会活动以及不断加强自身道德修养等;学校应该规范学校课堂纪律,提升老师上课质量,组织开展丰富的校园文化活动以及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家长应该鼓励子女积极参加面对面的文化活动,时刻关注子女的动态,并协助老师帮助学生消除手机依赖的问题;政府则应该加强垃圾短息管理和加大手机游戏监督力度等。
摘要:对石河子大学商学院300位大学生的手机依赖现状问卷调查结果表明,高校大学生普遍存在每天使用手机时间较长;每月手机消费较高;课堂期间养成玩手机的习惯以及手机没带或没电时,会感到焦虑等手机依赖现象。且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思维方式、学习成绩、诚信水平、社会责任感、消费习惯以及人际交往都产生了不同程度的负面影响。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手机依赖,石河子大学商学院,问卷调查
参考文献
[1]夏领婕.当代大学生使用手机的现状及影响——以武汉两所高校为例[D].华中科技大学,2013.
[2]周喜华.大学生手机成瘾的探究[J].教育与教学研究,2010(4).
[3]黄玉莉.大学生手机短信使用情况及影响的调查分析[J].中国教育信息化,2009(11).
8.手机视频市场的经济学分析 篇八
关键词:手机视频;传媒通信;经济学分析
一、市场简介
⑴概念界定:
①手机视频:
是指用户通过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在内的移动通信终端,通过视频点播或下载等方式将视频内容服务商提供的视频文件传送到本地终端设备进行观看的活动。
②手机视频客户端
是指手机视频服务商向用户推出的基于流媒体视频技术的服务,通过智能手机应用集中向用户展现流媒体视频节目。用户可以通过手机进行视频图文信息的浏览、视频内容的点播和下载,也可以观看电视直播等。
③第三方手机视频播放器
是指主要为用户提供本地视频文件播放的手机应用,部分第三方手机视频播放器也有加入视频图文浏览、播放、下载等服务。
研究机构表明,美国56%的手机用户对手机视频服务感兴趣,其中16%的受访者表示对此非常感兴趣。英国、德国、西班牙、芬兰等国家,用户对手机视频的认同度分别达到了83%、70%和58%。从全球范围来看,手机视频产业处于发展的中早期阶段,随着运营商的推广、消费者的认可、商业模式的日益成熟,行业将蓬勃发展。中国拥有数目最为庞大的手机用户群,而手机视频市场规模日益增大。
⑵市场规模
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视频市场规模达2.91亿元,环比增长10.6%,同比增长209.0%。分析认为,2013年中国手机视频市场开始了规模性商业化,手机视频流量、装机量和营收均呈现加速增长态势。
⑶用户规模
2013年第三季度中国手机视频用户规模达2.33亿,环比增长9.9%。截止此时间点,中国手机视频市场基本完成了用户积累,未来手机视频市场在视频内容、用户服务等方面的竞争将非常激烈。
⑷使用分布
如图3所示,在中国手机视频客户端使用分布方面,优酷视频以20.1%的市场份额暂时领先其他竞争对手,爱奇艺紧随其后,用户占比为15.2%。搜狐视频借助本季度“中国好声音”的热播吸引了大批用户,表现抢眼,目前处于第三位。视频市场强调“内容为王”,传统互联网视频服务商凭借多年积累基本上已经将市场瓜分完毕,在这一市场上鲜有新进竞争者进入。
基于以上分析,可知手机视频市场正处于成长期,市场规模正在扩张,市场结构趋于完善,但就目前来看,真正存在并具有竞争力的厂商只有少数几个,占有大部分市场份额。这些品牌具有强大的市场力,但相比于寡头垄断,其良好迅猛的发展趋势又存在垄断竞争的特点。因此,手机视频市场是介于寡头垄断与垄断竞争之间的竞争结构,并日益变化。
二、 市场供需分析
⑴市场供给分析
影响手机视频市场供给的因素很多,主要有以下几个因素。
①自身价格
虽然目前存在的手机视频应用大多提供免费视频下载,但对于影院刚上线的电影以及高质量的视频资源,大多数视频厂商均需要付费。因此,当视频产品价格升高时厂商愿意更多提供产品,反之则会少提供,因此,供给量与视频产品价格呈正相关关系。
②技术水平的影响
当科技水平特别是流媒体技术日益发展时,可以降低厂商提供给移动终端视频的成本,供给量增加。正如我们看到的,最近手机视频市场规模的扩大就是技术进步的结果,更多的厂商具备了先进的技术,从而提供了更多的视频产品。
③相关产品的影响
手机电视、无线音乐等应用是手机视频的替代品,往往一个手机视频开发商不会只专注于视频领域,因此,当这些应用有了更加优质的消费环境,手机应用开发商会降低手机视频产品的供给量。
⑵消费者需求分析
①产品价格
目前绝大部分手机视频对观看视频节目免费,但随着国家政策对版权的重视,以后的发展趋势将会变成大部分视频节目要付费。因此,当产品价格升高时,消费者需求量将会降低。以下表示了消费者对于付费视频的态度:
可以看出,具有乐观态度的消费者有37.6%,而明确表示不能接受的消费者只有16.1%。因此可以得出结论,消费者对于付费视频并不排斥,且由于付费视频的费用并不太高,因此,需求价格弹性较小。
②消费者的偏好
随着手机视频市场的日益成熟,消费者更加理性,对于视频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中国手机视频用户选择视频客户端时,69.9%的用户希望视频播放流畅、速度快,52.7%的用户要求内容、频道丰富,强调客户端功能丰富和界面美观的用户分别有47.3%和40.8%。分析认为,在移动网络下,视频播放流畅程度和视频缓冲速度是用户最在意的点,而视频内容和视频频道则是除开网络因素后用户的最关注的方面。
③市场中消费者的数量
成长型的市场中,消费者的数目增加非常迅速,因此当智能手机以及3G网络的覆盖实现时,更多的消费者进入到手机视频市场中来,选择他们钟爱的产品。而随之而来的,就是需求量的增大。
三、 市场分析
随着前面进行的市场简介与市场供需分析,我们可以简单地对手机视频市场进行界定。手机视频市场主要有以下几个特征:①厂商数量少,具有市场力,市场瓜分基本完毕。②进入退出壁垒比较高。③产品相类似但彼此又有差别。因此我们可以界定它既具有垄断竞争又具有寡头垄断的特征,没有非常严格的界定,两种市场的竞争特征与战略决策都应参考。
下面进行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分析:
⑴进入壁垒:
①规模经济。用于拥有了庞大的消费客户群,手机视频厂商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应该呈下降趋势,会产生很强的进入壁垒。新的厂商要想进入,必须压低成本,以较大规模进入,否则无力与现有厂商竞争。
②要素效应。由于行业特点,技术对于手机视频市场尤为重要。因为仅有几家厂商,因此手机视频的主要应用技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其他厂商要想进入,必须获得技术专利,并投入大量技术成本,这一点会形成很强的进入壁垒。
③品牌效应。由于优酷、搜狐等手机视频客户端不只是在手机应用上占据一席之地,其在互联网领域更是拥有庞大消费群。因此,品牌效应可以带来庞大的消费群,而新的厂商要想进入,必须投入巨资进行广告宣传。
④消费者锁定。由于转换成本的存在,消费者不会轻易选择另外的客户端而放弃现有的客户端,尤其在手机视频应用市场,消费者会有自己的习惯,包括页面布局等。
⑤网络外部性。优酷等客户端都存在用户注册等方式管理客户群,很多客户选择积累自己的用户积分或者联系好友等,用户账户的价值在增加。网络外部性也会对新的厂商形成进入壁垒。
⑵退出壁垒
①沉没成本。由于存在沉没成本,厂商不得轻易退出市场,成本越大,退出越难。
②固定成本。企业必须支付违约成本、员工情绪恶化造成的财务损失、企业融资成本加大等。
③退出费用。包括解雇员工的费用,也隐含企业丧失的顾客群所造成的品牌形象影响。
手机视频市场总体来说是供过于求,只要消费者购买了智能手机,其在APP商店中可以轻易找到手机视频客户端。因此属于买方市场,厂商行为决定了其市场占有率。(作者单位:山东大学)
参考文献:
[1]高鸿业《西方经济学》[M] ,2011,(1)
【手机市场调查与分析】推荐阅读:
手机市场调查06-19
大学手机市场调查报告07-14
手机市场营销策划09-07
诺基亚手机市场调查问卷08-07
手机包装市场调研报告07-24
儿童手机市场营销策划书08-25
大学生手机消费的调查问卷,市场调查作业07-20
中国3G手机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调研报告11-19
使用手机调查报告08-08
上课手机调查报告0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