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2024-10-05

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精选12篇)

1.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一

对小学生来说,“听”则显得更为重要了。他们的主要任务是学习各种知识和技能,不管采用何种学习方式,“会听”都是必要前提。

那么什么是倾听呢?倾听就是用心的听。倾听是人们日常进行交际的重要手段。人类文明的发展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人借助语言来交流思想、吸收经验。“倾听”又比“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良好的倾听习惯和能力是人们获取知识的主要途径之一,倾听是学好各门学科知识的基本功。日本教育界称这种能力为基础学力。现代社会对倾听的要求是:听得准,理解快,记得清,具有较强的倾听品评力和倾听组合力。

数学课标明确规定了要培养学生具有“善于倾听”的技能,可是现行教材未专门设立倾听练习。特别是数学课堂主要以书面练习为主,倾听技能训练在小学数学教学里是被遗忘的角落,它的后果甚重。尤其是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用声音来传播、保留信息的渠道越来越多,倾听已成为社会生活中主要的信息交流途径。

现在的`独生子女很难静下心来倾听,无论是教师的,还是学生同伴之间的。他们的自主意识过强,难于接受别人的意见,相反的是总是想表达笔记的观点。我在日常教学中也有一些点滴的做法,不成体系。

一是有人发言时,其他人不能有声音,即使有不同的观点一定要让别人说完后再补充或质疑。可以不用举手,直接站起来说。这样做的起因无非就只是有两个小的原因:发言的人是希望得到大家的回应的,是想发表自己的观点的,一旦在自己发言时同学们都举着手喊:我我我时,发言的人会觉得自己说的并不重要,容易产生自卑心理,或以后不再积极发言;听的同学如果只是想发表不同的观点,一味的喊:我我我,可以说这个孩子只顾自己想说的,根本不会仔细听别人的发言,更不用说体会和吸纳了,容易滋生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

二是学生在发言时尽量的面向大家,即回头面向大多数同学。原因是人从单一的声音中获得的信息比较少,如果在发言时能看到发言人的面部表情那就不一样了(心理学研究的成果,北京第二实验小学的案例)。

三是当有发言人发言的非常精彩时,应该给以鼓励(鼓掌)。鼓掌有学问:只要有一个人鼓掌,其他同学也一定要热烈鼓掌------即使你有不同的看法(稀稀拉拉的掌声还不如没有);鼓掌一定要热烈,双手掌充分的接触(美国教师的做法)以保证热烈。让发言人感觉到自己的发言时重要的。

四是教师一定要调空学生的有意识的倾听,多问“有谁听明白了”“他说的是怎么一回事”等等.有意培养孩子的倾听的习惯.

也有的老师建议如下做法:

1、听题口算的习惯的培养。开始的时候教师说口算的速度要慢些,重复一遍。逐渐加快速度,训练学生的听力。

2、训练学生听懂老师话的能力。要求学生学会倾听老师的话。从训练听清老师的要求听请题目的要求开始。逐渐培养学生听懂老师的话。

3、训练学生听后复述习惯。复述的难度相对来说难些,就要求我们老师在课堂中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养成复述的习惯。

4、听记习惯的培养,在课堂教学中也是相当重要的。我在教学中是允许学生把自己听到课堂中的重要内容随手记在书上的。开始的时候,我有意识地把重要的内容重复几遍,告诉学生这就是重要的地方,时间长了,学生就知道什么地方重要了,会自己主动记下来。同时我还告诉学生板书是一节课的灵魂,你要注意观察老师都写些什么,可以有选择地记录下来。

2.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二

听虽然是人的重要生理机能之一, 除少数的听力残疾者之外, 大多数人都能听, 但是能听不等于会听, 也就谈不上听懂了。所以, 让学生学会听, 能倾听, 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职责。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的“倾听”又比前面的“听”要更深一个层次:它不但要求学生“听见”, 还要求学生对所听的的内容进行记忆、欣赏、理解、批判等处理。只有学生掌握了倾听的方法, 学会倾听, 养成良好的听讲习惯, 才能提高学习效率, 培养学习兴趣。

那么如何才能使小学生学会倾听?在课堂教学中我们要注意对学生进行哪些倾听方法的指导呢?

一.规范学生的听讲姿势

1、端正坐姿。

身坐正、体放松, 要求学生端端正正坐在座位上, 挺胸抬头, 双手平放在桌上, 双腿自然下垂, 两眼目视前方。没有良好的坐姿是不可能集中精力听好讲的, 话不入耳何谈倾听?

2、注视讲课者。

在课堂上倾听别人讲话时, 眼睛要注视讲话者。因为这样不仅是对对方的尊重, 更主要的是便于集中注意力, 心无旁骛才能听明白讲话的内容, 同时关注讲话者也便于互动交流。在日常教学实践中, 我们不难发现大部分学习成绩好的学生, 都非常专注于倾听, 眼睛一刻也不离开讲话者。

二.细化倾听要求

1、边听边思。

听讲不能泛泛地听, 仅仅停留在听清和大致明白的层面上是不够的, 还要听懂。听懂就是在明白的基础上要理解讲话者所讲话的精神实质, 这就要求倾听者必须一边听一边思考。思考对方的语言是否规范, 观点是否正确, 说理是否有据, 叙事是否合理, 说明是否恰当、准确。

2、边听边记。

口语表达具有转瞬即逝的特点, 在倾听活动中倾听别人吸收的是非符号信息, 缺乏记忆凭借, 存留时间短暂, 倾听时的思维活动要求是快速的, 在明白的基础上进一步思考, 在此基础上善于把对方的讲话内容归纳成要点, 整理成有条理的内容, 并且动笔记录下来。记录不仅是为了加强记忆, 记录的本身也就是一个取舍、理顺、矫正、评价的逻辑思维过程, 可以有效提高倾听的质量。

3、听后复述。

他可以使刚刚接受到的信息引起的暂时神经联系得到强化, 加深印象, 防止遗忘。这种训练可以调动有意听记的积极性, 提高倾听的素质, 是训练听知注意力、听知记忆力以及检测听知效果的有效方法之一。

4、听后交流。

倾听是一个互动的过程, 听完后无论教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及时地反馈自己的观点, 哪些地方听明白了, 哪些地方不明白, 哪些观点自己同意, 哪些观点自己不同意, 听和说相互促进, 相得益彰。而不是徐庶进曹营———言不发。

其次就是要营造一个适合倾听的环境。毋庸置疑, 没有一个和谐安静的客观环境和一个平和无压力的心理环境, 倾听便不能顺利进行, 而这种倾听环境的营造主要靠老师。课堂上老师要尊重学生, 尊重学生的人格,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教师的教学要具有艺术性和亲和力, 语言应该具备趣味性、条理性, 要选择一些学生感兴趣的话题,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要时刻关注学生的注意力, 保证学生认真听讲, 对没按要求倾听的学生要予以提醒纠正, 使之养成用心倾听的习惯。

3.让学生学会“倾听”与“表达” 篇三

一、注重教师课堂教学用语的启发性,使学生爱上“倾听”与“表达”

新课程的教学理念与传统教育观念的一个明显重要的区别,即不是重视结果,而是重视学生的认知过程。学生自主学习中必然会遇到困难,该抓住什么问题,怎样去解决问题,都需要教师的启发和引导。

1.大开缓收,力求多方面放开学生的思路,少加限制。当教师以专注、认真的神情去倾听某位学生的发言时,就在暗示学生:你们也要这么听。通过学生互相补充,不断完善,而后抓住学生的回答逐渐展开,进而深入了解内容,从而完成本堂课的教学内容。这样学生不但要听其他同学发言,还要对其作出补充,使学生不得不更加认真倾听其他同学的发言,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更加爱上表达。

2.连续追问,抓住一个问题由表及里,由大到小。教师提出的问题要排列有序,层层深入,而且及时有激励鼓动语言相伴。创设的问题要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由形象到抽象,层层递进,具有梯度,使学生顺着“梯子”往上爬,最终达到教学目的。这种铺垫式提问能很好地引导和激励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过程中,使学生在自主探索与合作学习中获得新知,从而使学生的表达热情得到提高的同时也使学生爱上倾听。

二、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兴趣,使学生善于“倾听”与“表达”

“听”的习惯一旦养成,浮躁的课堂气氛也就不复存在了,而且会倾听的学生“说”起来就容易了。兴趣和爱好是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要训练学生说的能力,就要激发学生说的兴趣,创设良好的说话氛围,使学生有话说,敢于说。例如,教师发下去的等腰三角形纸片沿顶角的角平分线进行对折,再展开。教师提问:对折图形展开后,观察折痕两边的部分是否完全一样?这说明了什么?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之间有什么大小关系?为什么会有这些关系?展开后的折痕与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边有什么关系?为什么?让学生叙述活动过程及其中得到的结论并展开讨论。这样在课堂教学中,努力创设一些有意义的教学情境,借助学生自身的学习活动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使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探究新知识的活动中,从而善于倾听与表达。

三、让学生学会推敲叙述语言的关键词句,提高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叙述语言是介绍数学概念的最基本的表达形式,其中每一个关键的字和词都有确切的意义,须仔细推敲,明确关键词句之间的依存和制约关系。例如,平行线的概念“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中的关键词句有:“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两条直线”。教学时要着重说明平行线是反映直线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的,不能孤立地说某一条直线是平行线;要强调“在同一平面内”这个前提,可让学生观察不在同一平面内的两条直线也不相交;通过延长直线使学生理解“不相交”的正确含义。这样通过对关键词句的推敲、变更、删简,使学生认识到“在同一平面内”、“不相交的两条直线”这些关键词句不可欠缺,从而加深对平行线的理解。这样让学生善于推敲,从而提高学生倾听与表达的能力。

四、培养学生应用交流和联系的能力,让学生耐心地听,有根据地说,有条理地表达

问题要来源于生活实际,贴近学生的生活。例如,有两家书店同样销售《十万个为什么》这套书共16本。一家的促销方法是:买三本送一本。另一家的促销方法是:打八折优惠。问学生在哪里买这套书更便宜。问题提出后,学生的积极性被充分动起来。通过探索分析,从而计算出在哪里买更便宜,在小组内展开热烈的讨论,进而全班交流。这样,不但培养了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体会到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从而促进学生耐心地听,有根据地说,有条理地表达。

4.学会倾听-日志随笔 篇四

人是世界上唯一有自我的动物,人类的伟大就在于我们是一群会思考会自醒的生命。

人因为有了独立的思想,所以需要时时于外界沟通,学会倾听便是最好的沟通方式。

一颗灵魂可以在倾听中发现、欣赏、和拥有另一颗灵魂的快乐。一颗灵魂也可以在倾听中感悟、理解、和体会另一颗灵魂的痛苦。

有一种温暖,有一种关爱,可以在倾听中慢慢融化,可以在倾听中渐渐升华。

社会是人生命中无法遗弃的舞台,我们始终不可能独立的行走。在生命的路上,你需要被人关注,被人理解,同时你更需要去关注和理解别人,倾听便是理解的最佳方式。倾听的耳朵是虔诚的,倾听的心灵是敏感的。有了倾听的耳朵和愿意倾听的心,你才会拥有忠实的朋友。

每个人都会在倾听和倾诉的过程中完善自己,融入他人。每个人也都会在倾听和倾诉的过程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定位和最适合自己的生存方式。

人生在世,不管你拥有多少朋友,不管你处在多么繁华的闹市,最孤独与寂寞的时候,你总是要在自我的世界里漫游。所以在学会倾听他人的时候,也要学会在寂静中倾听自己的心声。

人与人之间是有距离的,灵魂与灵魂之间也是有距离的。这种距离是自我生存的.必要空间。

我们每个人身上都有一个内在的精神上的自我,这个自我象是一个忠实的朋友,时时伴随在你人生的路上。

人的自我就是自己精神上的密友,我们在学会倾听他人的时候,也必须学会经常倾听自我内心的波动。

不懂得自我倾听的人是肤浅的,不懂得自我倾听的人也是盲目的。

使倾听最有价值的不是倾听本身,而是倾听后的宽容与理解。倾听别人是对别人的尊重与体谅,倾听自己则是对自己的自省与反思。

学会倾听是我们生命中不可拒绝的一种生存态度,学会倾听也是我们寻找快乐与走出寂寞的最佳方式。

大山在寂静中静静地倾听着每一棵小草和树叶的低语,大海在寂静中默默地聆听着每一朵浪花和白云的对话。大山因为倾听而厚重深远,大海因为倾听而辽阔深邃。

让我们也在寂寞中畅开心扉,去倾听另一个灵魂的呼唤吧。

5.教孩子学会倾听的幼师随笔 篇五

在教学活动结束后,我把钤元叫到我的身边。我边抚摸着他的头,边说:元元,如果以后你想要发言时,请你先举手。这样老师知道你要回答。但不准你在课堂上插话。可以吗?他马上应道:可以。于是我又对他说:请你学会倾听老师、或者小朋友的心声。当老师在说话时,你可要认真听我在讲什么,因为老师讲的话都是很重要的。如果你不仔细听就不知道我在说什么了。他听完后,轻声地和我说:老师,我知道了。通过这次的谈话,郑钤元改掉了这个坏毛病。虽然有时他还是会犯,但是现在的情况比之前要好很多,这是我感到很欣慰的一件事。

6.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六

假如世上每个人如果把所思考的全部都说出来,我想社会可能会受到更多的伤害(从另一个角度看,或许是更轻快、干脆吧!)大多人不愿说出全部的想法,也是一种自我防卫(保护自己)的手段。(这样说可能惹人讨厌,如果被视为变态就完了,被他人嘲笑多羞耻,害怕被拒绝)。

问题是,这种担心与恐惧让沟通这件事变得更复杂,也是不争的事实。

也有人因为害羞或感到羞耻,遇到自己喜爱的、自认为很重要的、担心的、恐惧的或正在烦恼的事物等内心深处觉得最重要、最微细的情感,绝对不会从口里说出来。

再加上前述说话者与听话者双方的期待和幻想,本来应该作为传讯工具的语言,显然愈来愈失去其功能效用了。

但是就另一方面来看,现代人有时似乎很多话。

人在何种场合会多说话呢?提示是,在所说的话正好与心中原来的目的相反的时候。也就是想要隐瞒某些事实或欺骗对方的时候。

大家一定有些经验吧!想得出那些经验吗?

我相信一定有人有过这种痛苦的经验。为了隐藏自己邪恶的意图,因此对上司或客户讲出多余的话,反而自掘坟墓,害到自己。

特别是在自觉良心不安、没有信心、不安或充满迷惑时,我们常常会说出不必要说的话,

管理资料

因此,如果孩子没人问他却说个不停,部属比平常更爱辩论,面对质问的业务员只会重复不实在的话,就表示对方极具有隐瞒或欺骗的可能。

其它如一味地提出反驳的言论,固执地想说服对手,把自己的理由视为理所当然,不断提出解释让对手几乎翻脸生气的情况也时有所闻 。事实上,我们经常在应该谨言慎行的时刻,却出口无遮拦的倾向。

不满的人(指容易感到不平与不满足的人)与缺乏自信的人(具有不为人知的复杂倾向的人)通常话比较多,咨询时间总是比原定时段长很多。

就这样,不只是留意发言的内容,也要留意讲话的长度,当你倾听对方说话时,就会收集到更多的参考信息。

这种已经涉及到语言特征的聆听方式就是所谓的“商业倾听”。

“不要言多意寡,应该要言寡意多。”

以上是希腊数学家毕达哥拉斯(译注:英文名Pythagoras of Samos,生于公元前五八○年~五百年,他也是哲学家语音乐理论家和素食主义者。)的名言。

意思是说,如果你是发言者,不是为了想隐瞒或欺骗,而是为了“传达信息”而使用语言。这时候,选择精简的用语也很重要。

7.学会“倾听”, 让学生乐展心扉 篇七

又一届新生, 与上一届学生相比, 从总体上说这届学生在课堂自控方面要差一些, 而且不大善于自我批评, 有部分学生总是为自己的缺点或错误找借口, 对于老师的批评与建议也经常不是很乐意接受, 甚至还会与老师顶撞、发脾气。于是, 转变学生现阶段的思想状态, 树立“敢于自我批评, 虚心接受老师的建议”的班风, 势在必行。

那么, 要想扭转学生的现状, 应该从哪里下手呢?下面这则“课堂突发事件”, 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二、教学过程

语文课上, 同学们正在认真地做练习, 突然被一声“啊”打断, 原来是后排的几个平时最调皮的学生, 正在追打从窗口飞进来的蜜蜂。其他同学听到叫声也都纷纷转过头看热闹, 教室里顿时闹成一团, 尤其是那几个捣乱的学生, 还继续“表演”, 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在上课!站在讲台上的我非常恼火, 同时, 我也明白, 这是一次很好的教育契机, 怎么处理这个“烂摊子”显得非常重要, 当时在脑子里头来了“即兴备课”, 确定了以下三种方式:1.把这几个学生大骂一顿, 来个“杀鸡骇猴”;2.站在讲台上不动, 看他们能闹到何时;3.先平静自己的心情, 听听这几个学生解释, 然后再作判断与教育。

看着学生一脸得意的样子 (他们可能认为, 自己的“威力”大, 能够把其他同学的注意力都吸引到自己这儿来) , 我觉得这时如果用第一种方案:“以硬碰硬”, 并不能解决问题, 根据学生的性格与习惯, 他们还有可能顶撞老师, 到时候不仅我自己下不了台, 反而助长了学生的逆反心理, 导致师生关系僵化, 以后的教学工作会更加困难。第二种方案在他们身上也不可能成功, 因为这班学生自我批评的能力较差, 他们可能认为这样好玩, 在短时间内是不会安静下来的。根据学生的实际我采取了第三种方案, 我先让其他学生静下来, 然后心平气和地走到后排, 打蜜蜂的几个学生也正用一种“挑战”的眼光在看着我 (可能在等待我的训话, 然后用他们以往的“风格”跟我顶撞) , 出乎他们意料的是, 我以平静的语气问他们:为什么要在课上打蜜蜂?是不是蜜蜂蛰到谁了?听了我的问话, 他们似乎“受宠若惊”, 因为在这几个学生的印象中, 从来没有老师在他们闹事后, 还心平气和地倾听他们的解释, 接下来这几个学生非常乐意地向我讲述了当时的情况, 还真的是其中一个学生被蜜蜂蛰到了, 而且这个学生昨天刚被蜜蜂蛰过, 是“一朝被蛇咬, 十年怕井绳”, 所以才会发出“啊”的叫声, 而且这只蜜蜂非常顽固, 老是在这位学生的身边绕来绕去, 于是就出现了“追打蜜蜂”的热闹场面。

认真地听完他们的述说后, 我表示同情和理解地点点头并说道:“哦, 原来是这样, 老师可以理解。”听了我的话, 他们的神色变得“友好”起来, 接下来我又问他们说:“但这是在上课, 是严肃的, 不能随意破坏纪律, 如果以后碰到这类事情请先报告老师, 好吗?”这几个学生愉快地答应了我的要求, 并表示下不为例。

三、教学反馈

经过这件事之后, 这几位学生路上碰到我总是非常客气地问好, 他们有时在课堂上讲话, 只要看到我提醒的眼神, 马上就会停止。我终于找到了教育这班学生的突破口!那就是尊重学生, 静下心来倾听他们的诉说。

四、思考

在这起“蜜蜂事件”中, 学生最后并没有按照他们原来的习惯去顶撞老师, 反而非常高兴地接受了老师的批评, 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这其中的奥妙在于:老师在他们犯错误后并不是急于去批评、指责他们, 而是先静下心去倾听他们的解释。

教师要学会倾听。教育学生时, 不要总是以训人的口气说:“你给我听着!”如果说:“我正在听, 你慢慢说。”这样效果会好得多。老师在对学生作出批评时应先耐心地听学生的解释, 这样可以避免很多误解。倾听, 是尊重学生的表现。

倾听也是一种艺术。当学生倾诉时, 教师要保持沉默, 表示正在注意听, 不批评地听。使学生体验到老师那种安详、容忍、关怀的接纳态度。而且“沉默”更能表现出对学生分析、评价等能力。实践证明, 教育者在听学生谈话时, 若无耐心, 不投入, 急于提出见解及忠告, 不但剥夺了学生倾诉的权利, 让学生感到没受到尊重, 而且可能与学生的实际状况脱节而流于空谈。

8.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八

【关键词】阅读教学;怎样;学会;“倾听”

语文学习是阅读、感悟、欣赏的过程。阅读教学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有着相当重要的地位,也是语文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传统的阅读教学习惯于将课文中蕴含的知识点从文本中剥离出来。忽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把原本生动有趣的课文上得枯燥无味,无法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而“倾昕”,在语文的阅读教学中,是一种新的、行之有效的学习方法。

我们这里所说的“倾听”,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让学生集中精神听讲,而是指阅读教学中,引导学生充分阅读文本。尝试着“听”懂文本,“听”懂作者的过程。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活动中,“倾听”文本不只是一种阅读经历,更主要的是以文本为中介,引发学生对课文中蕴涵情感的体味和对自己生活经历的反思,从而获得对文本内涵及自我人生的一种感受和领悟。因此,也可以说它是对文本中渗透的生命意义的一种把握,是一种渗透事理、心明眼亮的心理状态。这种“倾听”在阅读教学中能让学生真正感受语言的魅力,是发展和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重要途径。

一、通过朗读调动学生的生活经验。即在课文“倾听”中引起共鸣。声情并茂、抑扬顿挫的朗读,能营造出一种情感氛围,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对文本的体验、感受必然会油然而生,“倾听”的效果就很好。例如,丰子恺的《自鹅》这篇文章,通过写白鹅的神态、吃相及白鹅给主人一家带来欢乐的场景,表达作者对白鹅的喜爱怀念之情。让学生惟妙惟肖的朗读。就勾起他们对类似于生活细节的回忆与联想——“我家的小狗会拿拖鞋、会看门等,很有趣”,类似于真实的情感体验就自然涌上心头。

二、引导学生关注课文。反复品味。有位著名美学家说:“在独处的宁静情况下。壁上的斑痕也能引起我的注意。一经凝视。斑痕幻化为生动新奇的形象,它是平时构想不出的……”。试想,如果不是凭借“独处的宁静”状态。会有如此的审美体验吗?语文阅读教学中,同样也需要给学生以“独处的宁静”,让他们“凝视”课文,他们才能让语言符号“幻化为生动新奇的形象”,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进入课文的内在天地。因此在教学中,我往往留足时间,让学生“倾听”课文。也可以布置学生课前看熟课文。

三、激发自由想象。交谈中的聆听。“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学生深人到作品的内部,领悟到其中的情感和思想,感受到作品的美因人而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把语言文字用形象复现出来,展现语言描绘的情境。例如,《春》这篇课文,让学生说说自己所想象的春景图,学生在描述中就完成对春天的美丽和力量的体验。

四、善于创设迁移情境,举一反三。“倾听”是有目的的阅读吸收和消化活动,在学生“倾听”课文之后,创设出有利于学生举一反三的迁移情境,再次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使学生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还是《春》这篇课史,在学生读完后,创设了这样的迁移情境:放映本地的一些景观片段,把学生带到熟悉的桃溪之边,随着优美的音乐,置身在满山遍野的柑橘花、成片的麻竹笋、一筐筐的荔枝、一树树的龙眼……当他们意犹未尽的时候,我动情地说:“我们的家乡物产如此丰富啊,四季如春,大家能像本文的作者一样,把家乡的春天描绘出来吗?”学生们跃跃欲试,大声说:“能!”经过十五分钟的准备,一篇篇饱含深情的美文跃然纸上,烘托、比喻和排比的手法运用自如,个个都把家乡描绘成人间仙境。他们争先恐后地上台朗读自己的杰作。其中有位学生是描绘采摘春茶的情景,还引用了广告语“李白杜甫若在世。落户玉斗作茶诗”。课后,学生们还互相传阅各自的佳作。

五、培养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习惯。言语作品表达的“意”,可以适当介绍作品的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人生经历,以引导学生进行角色置换。以作品中的人物或作者的身份进入文字,由“局外人”转换为“局内人”,从而完成对作品中人物或作者的亲身经历的“倾听”。例如,教学余光中的《乡愁》一诗。要真正把握“思乡”这一主题,就必然要了解诗人祖籍福建。生于南京,他的少年时代是在祖国大陆度过的,现居台湾等有关资料,进入作者的内心世界。正好班上有很多学生是寄宿生,小小的年纪就离开家出外求学;还有的学生的父母长期出外打工:也有的学生的一些亲人很早的时候就漂洋过海,从此了无音信……一想到这些,学生们就人情人境,与作者“心有灵犀一点通”了。

综上所述,中学的语文阅读教学虽然蕴藏着困难,但注重“倾听”的阅读教学将提供给学生一个丰富多彩、充盈着生命活力和创造魅力的阅读世界。我们相信,在新的教学理念的引导下,“倾听“这样的阅读教学方法必定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和人格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课程改革对教师提出的全新挑战》李建平,2002(4)

9.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九

xiaoxue.xuekeedu.com

课堂教学中,不难看到这样的现象:①教师讲的课成为学生的“耳旁风”,请学生朗读或答题,学生张口结舌不知所指。②学生一边争先恐后高举小手,一边急切呼唤“我来!”“我会!”。教师请一学生发言,该生洋洋自得,其余学生无心聆听,或为自己未有发言机会而连声惋惜、抱怨,或迫不及待地轻声与同学交流。该生发言结束,其余学生要求发言的高潮再起。如此循环之中,学生心态浮躁,听讲浮躁,表面的灿烂下面是内在的苍白——轻学习交流,重表现自我。③学生从多角度回答问题后,再请学生发言,学生不能归纳综述。有的学生还一再举手要求发言,回答结果却是简单重复某个学生的回答,或是一些明显的错误。„„

产生这些现象的原因虽多,但有一点令人深思:孩子们上课“听”了吗?倾听老师、同学乃至自己的心声了吗?孩子们在学习中又“爱听”、“会听”吗?《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语文课程应让学生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而且,在第一、二学段目标中就已提出了“倾听”“把握主要内容”“简要转述”“商讨”等要求。试想,如果我们的孩子已能乐于倾听,善于倾听,何来上述课堂教学中令人尴尬的现象?

人的一切实践活动都离不开“听”,“听”是孩子直接获得信息的最为重要的实践能力,并且“听”与语言是同时产生的,一个人语言的习得和运用能力的提高,首先从“听”开始。语文教学“听、说、读、写”四种基本能力中,“听”是首要的,也是用得最为频繁的语文能力。有资料显示,“听”占人的语言活动的45%左右,几乎与“说”“读”“写”的活动总量相待。看来,教师在忙着进行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还有必要让孩子“乐听”“善听”,学会倾听。

一、唤起注意有意倾听。

长有两只耳朵,就时时刻刻都在听吗?不,既然有“熟视无睹”之说,就难免会“熟闻无听”。教育家乌申斯基说:“注意是一座门,凡是外界进入心灵的东西都要通过它。”又据著名生理学家巴甫洛夫研究,人在集中注意力时,大脑皮层上就会产生“兴奋中心”,在同一时间内,只能有一个“最优势的兴奋中心”。所以只有唤起学生对声音的注意,集中注意力有意倾听,才能准确、有效地接受

“听”的各种信息。

xiaoxue.xuekeedu.com

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声音真是世界上最奇妙的东西。风声、雨声、流水声,笛声、歌声、人语声„„是丰富多彩的声音,使大自然充满奇趣,使京腔京韵散发出独特的魅力,使人与人得以沟通交往„„如果没有声音,世界将会怎样?枯燥、死寂、可怕„„难以想象。

西方有句名言:上帝分配给我们两只耳朵,而只给我们一张嘴。意思就是要我们少讲多听。我们要让孩子知道,在人与人的交往中,学会倾听,不但能给予他人自信,使自己取得信赖,赢得友谊,也是了解别人的最好的方式。在别人的话语里,有鲜花,有荆棘,有废渣,有珍珠,有林林总总的一切。细心的倾听者,能从中听到财富。

“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是“听”出来的。著名作家王蒙在《声音的世界》里流露的感受也源于“听”:“谛听宇宙、自然、生活、社会中的各种声音。奇妙的声音伴随着我的人生旅程,心灵的旅程。于是,我感到这些声音有了激情,有了生命,有了憧憬和浪漫,怀念与叹息„„有了人生的种种体验。”倾听,提升着人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品质人格。我们怎能不去注意各种奇妙的声音,有意处处倾听,从而走进自然,亲近生活,感悟人生?

二、倾听自然提升情趣。

自然界中充满了语言,花有花言,鸟有鸟语,就是风吧,吹过时有“沙沙”“呼呼”及“鬼哭狼嚎”之别呢。大自然送给我们生动、丰富而又无穷的听的资源,我们怎能不去利用呢?倾听自然,还心灵一片洁净的天空,让阳光、花朵和蝴蝶成为孩子的朋友;倾听自然,消释疲惫,放松心情,让快乐与幸福回到孩子的生活;倾听自然,感知岁月季节的脚步,让生命的情趣溶入孩子的心田。把我们的孩子带入自然吧,引导他们听听四季之声,早夕之声,乃至万物之声,让孩子们在色彩纷呈的自然之声中感悟、辨析、理解、记忆、想象„„从而陶冶孩子性情,提升审美情趣。

作家谢大光在《鼎湖山听泉》中写道:“那像小提琴一样轻柔的,是在草丛中流淌的小溪的声音;那像琵琶一样清脆的,是在石缝间跌落的涧水的声音;那像大提琴一样厚重回响的,是无数道细流汇聚于空谷的声音;那像铜管齐鸣一样

xiaoxue.xuekeedu.com

雄浑磅礴的,是飞瀑急流跌入深潭的声音。还有一些泉声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是泉水正在绕过树根,拍打卵石,穿越草丛,流连花间„„”教学时,学生如果没有倾听自然的体验,是很难体悟到鼎湖山泉声的妙趣的。让孩子聆听草丛中流淌的小溪之声,石缝间跌落的涧水之声,细流汇聚之声,飞瀑急落之声„„再来读这段文字吧,读着读着,鼎湖山奇妙泉声才会回响在孩子的耳旁。孩子还会边听边看呢,他们以泉声的“忽高忽低,忽急忽缓,忽清忽浊,忽扬忽抑”中看到了泉水正在跃落草丛,路面分流,跳跃前行„„。我们的孩子潜力无穷。俞伯牙听出了《高山流水》;欧阳修听出了《秋声赋》,让我们的孩子倾听自然,也一定会听出《小溪流的歌》或《春之声》来!

三、倾听社会感悟人生。

语文课程的重要课外学习资源之一便是社会。社会是个“万花筒”,特别是现代社会,信息高速传递,为我们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学习资源。报告会、演讲会、辨论会、研讨会、戏剧表演、经典音乐„„社会之声多姿多彩。我们完全可以开展以“倾听社会”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把社会之声变成学生的一部分教材,在倾听过程中提高学生的记忆、理解、分析、归纳、判断、推理的思维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情操,审美情趣、科学素养、品质人格等全面素质,从中感悟人生,充实人生。

倾听社会,我们可以引导学生从倾听身边周围的事情开始。家庭争论,邻里**,集镇的喧闹等无不洋溢着生活的气息。注意倾听,再通过记录、筛选、积累,学生才能在作文课上写出《新屋上梁》《鞭炮声声》等佳作,从而感受到生活的节奏,触摸到社会的脉博。

我们还要组织学生走进丰富多彩的“听的世界”,如把《新闻联播》、《焦点访谈》、《环球世界》等请进班级,让学生了解国内外新闻,从小关心国家大事,感受时代的步伐。我组织学生经常在班里举行五分钟国内外新闻发布会,还在板报上开辟“每日新闻角”,召开主题队会,如《天南地北知多少》等。这些活动开阔了学生的视野,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使学生感到自己与国家息息相关的,“国荣我荣,国衰我耻”。学习《友谊的航程》一文,再听听中国海军现代化舰艇编队环太平洋航行的报道,学了《开国大典》,再看看建国五十周年的国庆大典盛况,学生无不为祖国的强盛倍感振奋与自豪。

四、倾听课堂学会学习

xiaoxue.xuekeedu.com

著名音乐指挥家卡拉扬曾多次指挥庞大的乐队,演奏了令千万听众如痴如醉的优美乐曲。据说卡拉扬能在几百人的合奏中,听出一根小提琴弦发出的不和谐音符。卡拉扬真是“善听”!如果说学生学习的一篇篇教材是一段段旋律,那他在课堂上的一次次学习实践就该是一个个音符。教师要把握好这一个个音符,引导学生倾听课堂——倾听老师、同学乃至辅助教具之声,在“听”中理解,“听”中想象,“听”中评析,提高“善听”的能力,“听”出卡拉扬的“耳朵”来。

1.“听”中理解

能否全面准确地理解“听”的内容,标志着一个人“听”的能力的高低。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抓住各具特色,富有内蕴的语言,通过语音技巧和情感处理的读,来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

语言技巧方面,如,教学《给予是快乐的》一文时,我把保罗所说的:“我哥哥送给我的圣诞礼物。”这句话用不同的语气、语调来读,分别强调了“我哥哥”“送”“圣诞礼物”这几个词儿,学生可以听出自豪、炫耀、珍惜等不同的情感。联系上下文,学生很快把握住了保罗为有这样的哥哥而感到自豪的感情,也从侧面感悟到保罗的哥哥“想着别人”“给予别人”的美好内心。

提高“听”的理解能力,还要求教师对教材进行恰如其分的情感处理。教学《郑成功》时,我高昂激越地读第5自然段,带给了学生激烈的战斗场面;欢快喜悦地读第6自然段,带给了学生热闹的欢庆场面。确实,教师的读有自豪、愉悦、激动、悲伤、低沉之分,学生才能在倾听中感悟、理解,产生共鸣,升华感情。

2.“听”中想象

由“听”而再现形象,进行联想或想象,对于丰富人的情感世界,开发人的创造性思维,作用巨大。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听”中想象的能力,方式方法是丰富多彩的。如听诗歌诵读,让学生听想画面或补足画面。听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一幅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村生活图景便在学生脑海中自然而然地展现。“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一幅幅情趣盎然的画面让学生补足展现,学生怎能不入情入境呢?

xiaoxue.xuekeedu.com

通过听有感情的朗读,让学生听想感觉,并把感觉形象化,也不失为培养“听”想能力的有效方法。课文《月光曲》中有一段描述《月光曲》内容、意境的文字。听有感情的朗读,学生由听而想,如闻其声:《月光曲》的旋律由轻柔舒缓而节奏渐强有曲折,最后高昂激越„„。听《天鹅的故事》中老天鹅“利用下落的冲力,像石头似的把自己胸脯和翅膀重重地扑打在水面上。”“接着是第二次,第三次„„”学生感觉到了老天鹅浑身散了架般的痛疼,感觉到了老天鹅的气喘吁吁,更感觉到了老天鹅顽强拼搏,勇于奉献的精神。听《林冲棒打洪教头》,学生从评书味儿十足的朗读中再现了人物形象,更感受到了古典文学所具有的独特魅力。

CAI教学给语文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恰如其分地运用,对于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听想能力效果显著。教学《黄河的主人》时,多媒体课件展现的滚滚黄河浊浪排空的气势,及惊天动地的波涛轰鸣声,给每个学生的视听带来了极大的震撼。听想中学生为黄河的惊险壮丽而动容,更为漂行于波峰浪谷中的小小竹筏而惊叹——手握竹篙的艄公真乃黄河的主人!

3.“听”中评议

“听”中评议是促“听”手段,也是测“听”方式,是“听”的能力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要求学生带着问题专心听话,并在听话过程中辨析他人说话的意思,用词是否连贯有序等,并在听完后发表意见进行评议,如对他人说话的错误进行更正,对疏漏的内容进行补充,对简略的地方予以扩展等。

口语交际课为学生提供了“听`评”训练的良好时机,平时的阅读教学更是广阔的“听、评”空间,教师要把握好每个学习可能,培养学生的“听、评”能力,提高学生“听”的品位,提升学生“听”的灵魂,在“听”中学会学习,学会做人。

学生初次“听评”,很可能不会“听”,也不会“评”,教师的示范指导很必要。教师对学生的发言要侧耳倾听,或频频点头,或微笑,或疑惑,以专注的神情去影响每个学生。评点时,教师可用“我从他的话中,看到——听到——”及“我听出了他的这句话真精彩,因为他说„„”等语言去引导学生知道“听”要抓要点,抓感觉,还要多赏识,少挑刺,力争取人之长,补已之短。

著名社会学家、语言学家卡耐基说:“一双灵巧的耳朵,胜过十张能说会道

10.学会倾听小学生演讲稿 篇十

倾听,就是对别人的尊重,懂得倾听,自己也会得到尊重。倾听,就是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一个懂得倾听的人,那么他的人生一定会变得异常精彩。倾听,可以洗涤我们的心灵,懂得倾听,懂得倾听那些古仁人的心灵,你会感受到他们的伟大,感受到他们的抱负,感受他们心中的不满,感受他们的自强不息。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中,我听到了宋朝时梁山好汉的爽朗,侠肝义胆,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高尚情怀,感受到他们的心胸宽广。从《义勇军进行曲》中的“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平平淡淡的几句歌词,我感受到了当时人们对于封建社会的愤愤不平和不满,感受到了人们对于封建统治着和侵略者的憎恶,要推翻封建统治和达到侵略者的雄心壮志。

从《童年》中的“黑板上老师的粉笔还在叽叽喳喳的写个不停,等待着下课,等待着放学,等待游戏的童年”我仿佛听到了童年时期的那个无知,那个等待着下课铃的我,谁没有童年,谁的童年都一定会丰富多彩。

倾听,可以使一个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学会倾听,学会尊重别人,学会倾听音乐,每首歌曲都有它的喜怒哀乐,学会倾听。

11.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十一

一、从心理上进行引导

爱表现、好动是学生的特点。绝大部分学生喜欢别人听自己说,而没有耐心听别人说,甚至还认为别人说的都是错的,只有自己说的才是对的。因而就不在乎别人说什么,不关心别人讲的内容。针对学生的这一心态,要对学生进行倾听心理辅导。如:根据不同年级学生的心理素质、认知水平和班级特点,提出问题,使之形成两种观点,将学生分成两组进行辩论。从而告诉学生,语言是人们进行交流、了解的工具,当你听他人发言时,不一定要赞同,但至少要理解,要多想想他人为什么会这样说,弄清楚他们的真实想法,这就需要你专心致志地倾听,听明白人家说什么。这样才能加以评析。在平时的教学中要经常性地结合教学内容、生活实际,对学生的倾听心理进行耐心细致地辅导。让学生从实例中感悟到“倾听”在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重要性,从而提高“倾听”的自觉性。

二、加强方法的指导

要让学生学会倾听,我以为倾听方法的指导至关重要,教师要在以下方面的指导上费些功夫。

1. 培养学生倾听时的姿势。学生的神情、手势、身体动作能反映学生的倾听状况,对学生情绪的稳定也有着较好的作用。在指导学生倾听时,教师可表演一些倾听时姿式和学生平讨论时的现象,将其进行对比,让学生明白真正倾听时自己的神情应是怎样的。如:总体上要求学生坐姿端正,专心听讲,班级交流时,眼睛看书,或看教具、挂图、板书(黑板)等,不看同学;小组交流时,眼睛看书或看发言者,右手拿笔,集中精神听。当听到同学的见解与自己的观点一致时,则以微笑、点头等表示认可或赞许;当听到同学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不相同时,可在书上或笔记本上做个记号或写上要点,待同学发言结束,举右手表示有不同的看法,需要发言。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倾听习惯,又有利于教师、小组长了解每个同学听课的质量,及时得到反馈的信息,师生双方益处多多。

2. 教会学生倾听中的思维。善思和善听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只有认真倾听了别人的说话后,才能对别人的说话内容进行全面地思考。同样,当你想去思考别人的说话内容时,就一定要认真地去倾听。要明白告诉学生:倾听时一是要听他人说些什么;二是边听边归纳他人发言的要点;三是评判他人观点的正误;四是作出相应的反馈。这样,边听边思考,排除杂念,集中精力倾听他人的发言,达到专注,从而提高自己的倾诉能力,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同时,也培养了自己思维的敏捷性和深刻性。

3. 学习倾听后自己情感的表达。认真倾听了他人的发言,会有所感悟,需要倾诉、表达。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会表达,培养学生正确的表达方式,良好的表达习惯。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在倾听别人的发言时,不要随意插话,当别人的观点与自己的观点相悖时,也不要随意打断别人的发言,这是对他人的尊重。可在别人发言后再阐明自己的观点。可以用“我以为……”,“我还要补充……”等方式参与交流。尽可能简洁、准确的表明自己的观点,但不要轻意全面否定别人的观点。引导学生学会先听后说,养成尊重别人,文明礼貌的表达习惯。如和自己的观点一致时,可用微笑、点头表达赞同、认可之意。

三、营造有利的环境,坚持不懈的努力

学生学习动机的激发与维持,很大程度上不是取决于内在的学习需求,而是更多地借助于他人的肯定、课堂氛围等外在因素。因而,教师要为学生的“倾听”营造和谐的氛围,创设良好的条件。

1. 组建合理的合作小组。学习合作小组,以上下桌四至五人为宜。小组成员的性格、才能倾向、个性特征、学业成绩等的分布要合理,要体现其差异性,突出他们的异质性。同时要选一个思想品德好、有一定组织物力,且学习成绩较好,表达能力较强的同学担任小组长,并着力进行培养,让他在合作小组中当个“小老师”。帮助调控学习过程,督促小组成员认真倾听,探究交流。

2. 教师要善于调控。有些学生有意注意持续的时间短,倾听时缺乏耐心,注意力易分散。往往表现为:他人发言才开了个头,自己注意力就转移到其他事物去了,或听了组内一个成员的发言,就无心听第二个同学的发言了。教师在组织学生合作学习交流过程中,要加强课间巡视、调控。深入学习小组参与探究的同时,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不时抬头环视全班,当发现有学生没认真倾听时,可用神态手势等暗示其专注倾听。有必要时走到学生面前,作轻声的提示。使合作交流产生高效应。

3.要想方激励学生倾听的热情。法国教育家第斯多惠说:“教学艺术不在于传授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不失时机地进行鼓动,经常性地对发言积极、认真倾听的小组进行表扬。也可以开展小组评比竞赛,一学期一小结,发给奖品或奖状。以激发学生认真倾听的热情,调动学生专注倾听的积极性。

12.随笔让学生学会倾听 篇十二

一、细化要求, 明确倾听的标准

“上课要认真听讲”“到学校要听老师的话”, 家长们一直都在告诫自己的孩子要认真听话。然而, 在我们的课堂上, 学生究竟应该怎样做到认真听讲呢?俗话说“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 因此, 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老师就应该给孩子们一个具体的、可操作的、细化的倾听要求, 让孩子们的头脑中有一个明确的倾听标准, 慢慢地学会倾听。

我在给一年级的新生上第一堂课时, 就把孩子们在数学上的倾听标准纳入了常规教育内容中并细化要求。

首先, 在课堂上倾听的对象应该是学生, 不管是老师的教学, 还是同学的发言, 学生都应该给予尊重。

其次, 在倾听的过程中, 应该保持一颗安静的心, 认真对待他人的每一句话, 边听边思考, 他在这句话中想表达的意思是什么?能带给我哪些启发?

最后, 发现自己的想法与发言人的想法一致时, 可以用掌声、微笑或赞美的方式来表示赞同;当有不同意见时, 要尊重他人, 等发言人发言完毕后, 再举手示意, 发表自己不同的看法。别人讲话要做到不插嘴, 给别人提建议要做到不激动。

有了倾听的标准之后, 在接下来的学习过程中, 孩子们都有了一定的倾听意识, 逐步养成了良好的倾听习惯。

二、创设情境, 促进学生倾听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是用形象、色彩、声音来思维的。”在我们的数学课堂上, 就可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高学生的注意力, 促进学生倾听, 从而达到有效的倾听效果。

低年级的学生, 由于年龄较小, 所以维持注意力的时间也比较短, 自制能力和思维能力都相对较差。倘若老师在孩子们倾听疲劳的时候, 能够及时创设出孩子们熟悉的情境, 就会吸引孩子们的注意力, 唤醒他们的倾听欲望。要想让孩子们在数学课上都能全神贯注地倾听, 老师就应该想方设法创设出一个个新的兴趣点,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以身作则, 感受倾听的美妙

一年级的孩子们向师性很强, 此时, 我们老师就应该好好地发挥榜样的作用, 专心听孩子讲话, 给孩子们当好一个倾听的榜样。

教育家卡耐基说:“做个听众往往比做个演讲者更重要。专心听孩子讲话, 是我们给予他们的最大尊重、呵护和赞美。”因此, 在我的教学中, 我始终都是俯身认真倾听孩子的每一句回答, 给孩子们做一个认真倾听的示范。当然, 老师不是为了“倾听”而倾听, 而是为了“理解”而倾听, 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而倾听, 为了和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而倾听。

四、适时评价, 渗透倾听的方法

虽说上帝给了我们两只耳朵一张嘴, 让我们多听少说, 但这不代表我们可以只“听”不“说”。在倾听中, 听者不能对说者的所言所感一言不发, 这不仅是一种不尊重对方的表现, 而且还会让对方觉得自始至终都只是自己一个人在单方面地表达, 误以为你不关心他的言论。因此, 倾听别人的谈话时, 要注意信息反馈, 及时查证自己是否了解对方。例如, 对于谈话中你不了解的地方, 你不妨这样问:“不知我是否了解你的话, 你的意思是……”一旦确定了自己了解对方后, 就要给对方一些积极而实际的帮助和建议。对于对方新颖的观点和独特的见解, 要适时地给予一些评价, 以此来促进自己与说话对象间的交流, 让倾听变得更有意义。

五、总结

在教学中, 老师始终应该以“听”来贯穿整个教学环节。首先, 老师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会倾听。让他们由倾听老师的要求, 学会倾听同伴的话语, 并掌握有效的倾听方法。其次, 老师要以身作则, 给学生做表率。在教学中, 老师要放低自己的姿态, 认真倾听学生的每一句话, 主动和学生交流, 适时地对学生的观点作出评价, 及时分担学生的烦劳, 让学生觉得自己受到老师的尊重。再次, 老师要善于发现孩子中的“倾听典型”, 并及时对好的倾听者给予评价和表扬, 鼓励其他同学进行模仿和学习, 使孩子们的倾听能力得到提高的同时, 也让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变得更有序、更有效。

俄罗斯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其神经系统中所存储的道德资本, 这个资本不断增长, 让人毕生可以享受它的利息。”因此, 数学老师要在低年级的教学中, 有意识地去培养孩子的倾听能力, 帮助孩子们养成良好的倾听习惯, 为孩子们积累终身受用的数学学习资本奠定基础。

摘要:作为低年级的老师, 应该重视孩子倾听能力的培养。本文将从细化要求, 明确倾听的标准;设情境, 促进学生倾听;以身作则, 感受倾听美妙;适时评价, 渗透倾听的方法这四个方面来阐述如何对低年级的学生进行倾听能力的培养。

上一篇:收看“最美公务员”先进事迹发布仪式心得体会下一篇:家乡的四季美景六年级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