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共8篇)
1.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 篇一
【看点1:药品广告需显著标明不良反应】
药品广告的内容不得与国务院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批准的说明书不一致,并应当显著标明禁忌、不良反应。
【一句话解读】为保证用药安全,保护患者权益,有必要对药品广告进一步严格规范。
【看点2:保健食品非药品 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防治】
保健食品广告不得涉及疾病预防、治疗功能,不得声称或者暗示广告商品为保障健康所必需,并应当显著标明“本品不能代替药物”。
【一句话解读】保健食品和普通食品一样,并不具有治疗疾病的功效,且实践中保健食品广告违法情况较为严重,三审稿为此将保健食品广告准则单列一条,作出了更有针对性的严格规范。
【看点3:养生栏目禁发药品、保健食品广告】
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互联网信息服务提供者不得以介绍健康、养生知识等形式变相发布医疗、药品、医疗器械、保健食品广告。
【一句话解读】一些媒体以健康讲座、养生节目等形式变相发布药品、保健食品广告,致使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事件时有发生,法律设专门条款将有效防止无良商家“忽悠”消费者。
【看点4:母乳代用品广告不能“登”上公共场所】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声称全部或者部分替代母乳的婴儿乳制品、饮料和其他食品广告。
【一句话解读】母乳是婴儿成长最自然、安全、完整的天然食物,母乳喂养应该鼓励和促进。
【看点5:大众媒介、公共场所禁发烟草广告】
禁止在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公共场所发布烟草广告。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发布的迁址、更名、招聘等启事中,不得含有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烟草制品生产者或者销售者不得利用其他商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公益广告,宣传烟草制品名称、商标、包装、装潢以及类似内容。
【一句话解读】想通过其他商品的广告或公益广告等变相发布烟草广告?这种行为也行不通了。
【看点6:代言过虚假广告者或将有三年“禁期”】
对在虚假广告中作推荐、证明受到行政处罚未满三年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不得利用其作为广告代言人。
【一句话解读】广告不能想接就接,为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广告代言人的责任应进一步强化,代言活动也应更加严格规范。
【看点7:违法发布广告,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或被吊销】
医疗机构违法发布广告情节严重的,除由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依照本法处罚外,卫生行政部门可以吊销诊疗科目或者吊销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一句话解读】事实上,我国《医疗广告管理办法》已对医疗机构发布广告行为作出过相关规定;此次上升到法律层面加大对违法发布广告的医疗机构处罚力度,也显示出加强对医疗广告管理的决心。
【看点8:部门合力治理违法广告】
新闻出版广电部门以及其他有关部门对有广告违法行为的广播电台、电视台、报刊音像出版单位,不依法予以处理的,对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一句话解读】治理违法广告需要部门联动形成合力,除了工商部门加强监管外,新闻出版广电等媒体主管部门也需切实履行对媒体活动的监管职责。
2.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 篇二
但, 教师对文本“深度解读”究竟为何而“解”, “解”出什么?“深”向何处?又如何去“解”……这些问题, 本身就需要深度思考与解读。
一、“深度解读”———为何而“解”
“深度解读”当然需要实现文本内涵、思想内容上的深度开掘, 但并不是一味地在文本内容上深挖与无限制拔高。更不是为了挖到学生“高山仰止”———无论如何也达不到、理解不了的境地;也不是为了挖到其他老师“望尘莫及”———无论怎样也挖不到你所达到的程度。这是因为:语文课程教学目的不只是为了掌握思想内容, 更重要的是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况且, 思想内容理解的程度应当符合学生年龄阶段特点与最近发展区。超越其年段特点与认知水平的过深的思想内容, 学生当下无法理解, 教了也不会, 有何意义?何必去教?可以留待以后, 自然领会, 岂不更好?
“深度解读”为的就是能开掘出符合学生年段特点与最近发展区的具有语文课程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对于不同文本而言, “深度解读”就是要开掘出每篇课文独具价值的教学内容———发现其独特的“这一个”。这是文本“深度解读”的方向, 应“深”向这里。
比如《林冲棒打洪教头》这篇课文, 很多名家都上过公开课。很多老师上这课都是加以“模仿”“复制”或“合成”。因为不是真正源于自己对这篇课文的深入理解与研究, 终究上不出“神”来, 上不出“味”来, 上不出属于自己的东西来。要想有突破, 要想上出自己的精彩, 最终须自己深入解读, 找到属于自己对于这篇文章的独特感悟与发现。
通过研究, 笔者发现这篇出自古典小说名著《水浒传》的课文, 在塑造人物形象上, 与其他文章明显不同, 小说的特性较为明显。如《厄运打不垮的信念》《詹天佑》等, 侧重于单一人物 (主人翁) 的描述, 而这篇文章把“林冲”“洪教头”“柴进”三个人物穿插在一起进行立体的比照描写, 不仅通过人物活动, 而且通过人物之间的关系推进故事情节, 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在相互的比照中, 性格特点展露得更加鲜明。特别是“林冲”“洪教头”这两个人物相互对比、映照、衬托, “洪教头”的无礼、傲慢、粗暴、急躁等反衬出林冲的达礼、谦让、冷静、沉稳等特点, 而林冲的形象也让洪教头的特性更为突出。
同时, 笔者想到《水浒传》中的故事与人物很多, 就林冲的故事而言, 就有“误入白虎堂”、“风雪山神庙”、“怒杀王伦”、“雪夜上梁山”等, 为何编者选择“林冲棒打洪教头”这个故事作为小学教材呢?我想, 编者的意图可能不是让我们深度挖掘人物悲剧命运及其根由, 更不是上升到农民起义必然失败这样的思想高度。选择这个故事, 可能就是因为这个故事本身生动活泼, 引人入胜, 适合小学生阅读, 故事性强, 人物性格鲜明, 人物刻画传神, 文学性强, 而不是思想性强或其他。
基于这样对文本特点的把握, 教学定位于:教会学生抓住“情节”“人物”“细节”等小说的要素进行阅读, 引导学生注意人物之间的关系, 在相互对照中品味人物言行举止等细节, 感受人物形象, 体会对比描写的表达效果, 从而让学生学会这类文章的基本阅读方法。这样, 突破“教课文”的层次, 提升到用课文“教语文”“教小说”“教阅读”的层面, 上出了属于自己对于这篇课文的独特理解与把握。教出了“这一个”。
二、“深度解读”———如何来“解”
(一) 从不同视角“解”
除了对文本思想内容的解读, 除了“教课文”的角度, “深度解读”更应该从以下视角展开:
1.从“教语文”的角度“解”
“教语文”而不只是“教课文”, 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与发现蕴藏于其中的语文元素, 即“解”出适合这一学段学生学习的语文知识与言语智能。当然, “解”出的这“语文知识与言语智能”要具有独特性, 是在这一文本 (或这类文本) 中体现得最鲜明、最典型的, 是最有教学价值的, 是文本的“这一个”。
比如, 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中的几篇课文:《钱学森》《詹天佑》《鞋匠的儿子》。虽然都是写人的文章, 写的都是伟大人物, 但如果从“教语文”的角度去“深度解读”, 就会有不一般的发现与更深入的把握:三篇文章共同之处都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神情、心理等刻画人物形象, 而且都运用了侧面衬托的手法。如:其他留学生言行表现衬托钱学森的爱国, 外国报纸的藐视与外宾的赞叹衬托詹天佑的杰出, 参议员的态度转变衬托林肯的伟大。不同之处是《钱学森》一文“倒叙”的妙用, 突出了钱学森的归心似箭与“一心思报国”的爱国情怀。《詹天佑》中的典型环境与典型事例的描写。文章二、三两段以大量的笔墨描述当时的社会环境, 之后又多处多次穿插自然环境的描写, 有力地烘托出人物形象。而“勘测线路”“开凿隧道”“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三个典型事例, 有力地突出了詹天佑“杰出的爱国工程师”形象。《鞋匠的儿子》中对林肯三段即兴演讲的语言的描写, 是演讲智慧与平等思想的统一, 突显林肯人格的伟大。
如此, 我们就解读出这类文章的“这一个”, 以及每篇文章的“这一个”。
2.从“教阅读”的角度“解”
“教阅读”就是要凭借与利用文本, 教给学生阅读方法与技能, 教会学生阅读, 培养与发展其阅读能力。这是阅读教学的重要任务。从这一角度, 就是要从文本中“解”出基于这一文本和学生最近发展区的阅读方法与技能。
如, 《说勤奋》一文, 从“教阅读”的视角, 我们可以根据这篇课文的特点, 引导学生学习“比较阅读”与“联系阅读”。“比较阅读”:一、比较文体。让学生拿这篇课文与前面所学的大量的记叙文比较, 发现说理性的议论文文体特征。二、比较事例。课文所选择的两个典型事例, 一个是古代的司马光, 一个是现代的童第周。一个天资聪颖, 一个基础很差。让学生在比较中领会事例的典型性。三、比较首尾段。课文的开头从“美好的理想”用设问句提出观点, 突出“勤奋”二字。结尾针对现实, 用两组关联词语强调“一生勤奋”。都是在谈观点, 但由于首尾两段位置不同, 作用不同, 内容与表达都有不同。让学生进行比较阅读, 不仅加深了理解, 而且习得了方法, 教会了阅读。“联系阅读”:联系自己的生活感受“警枕”中体现出的司马光的勤奋;把对司马光“小时候”的描写与“长大后”的描写以及历经19年编写《资治通鉴》的内容联系起来, 从而真正理解“一生勤奋”的内涵……
3.从“教学习”的角度“解”
“教学习”的视角, 就是要从文本中寻找到可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实践, 从而习得学习方法, 提升学习技能的时机。最终, 让学生学会学习, 达到“不教”之境界。
如《詹天佑》一文, 可在“开凿隧道”与“设计人字形线路”这两部分, 引导学生用“画示图”的方法学习;可在“勘测线路”一段指导学生默读圈画关键词句, 进行批注式学习;还可在课前课后, 进行搜集相关资料的学习。
文本不过是教师指导学生学习的凭借。“教是为了不教”。我们要善于从“教学习”的视角, 从学生终身发展、可持续发展的高度, 从每篇课文中“解”出可以结合文本给予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时机, 让学生在学习中学会学习。
(二) 以不同身份“解”
1.以“纯粹的读者”身份“解”
以“纯粹的读者”身份去阅读文本, 非功利地、自然地细读文本, 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亲近文本, 与文字同呼吸, 与语言共命运, 触摸语言文字跳动的脉搏, 感受其真实的温度, 读出自己真切细腻的感受。为贴近作者、学生、编者打下切实的基础。自己没有读出属于自己的最初的那份朴素的真感受, 又以什么和学生在课堂进行真诚“对话”呢?
2.以“当时的作者”身份“解”
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他 (她) 当时处于怎样的境况?这篇文章究竟如何产生的?作者为何写此文?究竟想要表达什么……这些都离不开对“当时的作者”的把握。只有把握当时作者的情况, 只有把握作者所处的背景及当时的心境, 才能了解这篇文章的产生过程, 才能真正理解这篇文章的“前世今生”, 才能真正读懂作者、读懂课文。
3.以“背后的编者”身份“解”
每一篇课文, 都是编者精挑细选的成果。有的还经过编者的精心加工、删改、完善, 最后根据编者的意图组合安排。从这个意义上说, 每一篇入选教材的课文都可看作是编者的“二度创作”。因此, 课文的背后站着编者, 文中渗透着编者的思想。以“编者”的身份, 解读编者选择这篇文章的意图, 把这些文章组合在一起, 安排在这个单元、这册书、这个年级、这个学段的用意, 当然能更好地“解”出文本的价值, 能跳出文本———站在“用教材教”的高度把握文本。
4.以“当前的学者”身份“解”
“当前的学者”当然就是我们的学生。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只有对学生学习这篇文章的情况有充分的揣度, 才能更好地把握教材与教学。
学生是怎么读这篇文章的, 学生的起点在哪里, 最初的阅读体验是什么;学生有哪些与这篇文章相关的知识储备与阅读经验, 对于新学习的内容又缺少些什么;学生阅读这篇文章的兴奋点在哪里, 真实的困难是什么;学生的前置性学习会给文本的阅读带来怎样的影响……这些真实的学情, 都需要教者以“当前的学者”的身份去切己体察, 悉心体味。
5.以“冷静的教者”身份“解”
以上述四种身份进行多维的文本解读之后, 最后须冷静地回归自己的身份———教者。因为作为教学的主导者, 最后要由教者基于自己的专司之职, 基于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语文观, 基于文本的特点, 统筹考虑, 甄别取舍, 最终提取、确定具有本课程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从而, 结合具体的每一篇课文落实好自己的教学之责。
(三) 从不同层面“解”1.“写什么”
从“写什么”的层面来“解读”文本, 不仅要了解文章表面的内容与字面的意思, 更要理解文本的内涵———揣摩文字背后的意思, 解读“言外之意”, 读懂“弦外之音”, 从而真正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 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这是进一步深入解读文本的基础, 也是课堂与学生对话的基础。
2.“怎么写”
“深度解读”不能仅停留于理解文本“写什么”的内容层面, 要在“写什么”的基础上, 着眼于语文教学的独当之任———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着力于“指导学生正确理解和运用祖国语文”, 侧重于学习语言与表达, 关注文本的“形式”, 解读文章“怎么写”。从而“得意”又“得言”, “意言兼得”。
3.“为什么这么写”
“为什么这么写”即在“写什么”“怎么写”的基础上, 进一步解读文本为什么以这样的形式写、为什么写这个内容……“知其然亦知其所以然”。如此, 解读文本表达的“秘妙”, 破译言语表达的“密码”, “解”出作者言语表达的智慧。让学生“得意”“得言”又“得智”。
综上所述, 从不同视角、不同身份、不同层面对文本“深度解读”, 归根结底, 就是基于语文学科独特个性、独当之任, 及每篇课文独特个性、独特价值, 解读出适于学生学习与发展的具有核心价值的教学内容。
3.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 篇三
一、充实和细化广告内容准则。修订完善或新增保健食品、醫疗、医疗器械、教育培训、招商投资、房地产等广告的准则。
二、明确虚假广告的定义和典型形态。
三、新增广告代言人的法律义务和责任的规定。
四、严控烟草广告发布。
五、新增关于未成年人广告管理的规定。
六、新增关于互联网广告的规定。
七、强化了对大众传播媒介广告发布行为的监管力度。
八、增加公益广告,扩大广告法调整范围。
九、明确和强化工商机关及有关部门对广告市场监管的职责职权,明确以工商机关为主、各部门分工配合的管理体制,提高行政执法效能。
十、提高法律责任的震慑力。
4.对名著深度解读的读后感 篇四
高中六册语文书,归有光的《项脊轩志》是我所喜爱的为数不多的文言文之一。每读到其中“庭阶寂寂,小鸟时来啄食,人至不去。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就能感觉到这种平凡生活中的情趣真的让人很感动,这种来自内心的宁静是多么难得,作者成年之后恐怕再难寻得这样的心灵的宁静。而读到家事变迁,更加让我感觉人事不可把握的无奈。我非常能够理解“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的作者心中的伤痛。八岁丧母的作者,之所以对祖母和母亲有如此深的怀念,或许正是因为那短暂的爱永远无法再重来。
为什么人总是爱回忆过去,因为过去的事太美好。过去我很幸福,过去我有完整的家庭,有父亲的疼爱,有无忧无虑的学生时代;过去我有陪伴在身边的老公,有自认为很好的一大群朋友。在时光的流逝中,有很多东西都变味了。家,没有了,亲情变得像可有可无的白开水。一些朋友也没有了,原本的默契消失了,剩下的是彼此的小心翼翼和成长后的隔阂,我想与其这样,不如不再联系,还能保有我心中那一点最美好的回忆。看着一些旧物,我常在想,朋友之间为什么不能像最初那样单纯澄澈,为什么时间长了,我们之间的戒备隔阂也多了呢。所以,永远不再相见。相见不如怀念,也许,在回忆中,所有的才是最美好的。
有时想想,自己真的是像有些人所说,心好硬的。
5.大学专业深度解读 篇五
标签:分类: 高考拾贝
就业
考研
城市规划管理
资源环境
安徽
杂谈
A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毕业之后一般做什么?近几年的就业率和收入怎么样,能不能说一下你们毕业班的情况?
我所学的和你说的那个专业还不大一样,你所说的专业就是城市规划,出来主要是作设计的,也会接触到一些环境保护和环境污染治理方面的内容,出来后能够从事城乡规划或者环保方面的工作.而我所学的专业则侧重一些农业上的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农业环境污染的治理,这是我所学的主要内容,不过我们也学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的治理.(石子河大学)
这个专业听着很好听 不过工作问题不大好解决啊 我的同学 有当地理老师的 然后也有几个进了规划方面的单位但是都是要做提前工作的你应该明白 就是找人花钱之类的事情了 而且开始挣的不多 当然如果考研究生的话能力强的话也会有好的出路的(佳木斯大学)
我们同学毕业后去的单位什么都有,如地质局,城镇规划部门,化工矿业单位等.由于是理科专业,且学科专业性不强,就业不是很理想。所以假如高考最好别报这专业。(安徽理工)
本科毕业想进规划部门没多大希望,我只知道我们02,03两个年级好象还没有进规划部门的.我们班好多同学都考研究生了,但一般也都改专业了.找工作的大
部分都进了成都一些房地产公司.好有几个去了搞土地整理的公司,我现在搞地质找矿呢.总之这个专业是很难找到对口工作很难.即使想考这个专业,最好是去些工科院校(四川师大)
我们班共40人,其中16人在中学里面当老师,5人在城建、规划部门,2人在攻读研究生,(西北师大)。
没就业率,很差,这个专业很不好,(甘肃农大)
有机会就转专业吧,就业率几乎为零(大庆石油学院)
B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学些什么?适合什么样的人学?有没有什么特殊要求?
其实这个专业很垃圾的,只有同济大学的好,不过要报这个专业要先看看该院校把这个专业归哪个系,要是土木系的就应该还不错(安徽理工)
我想这个专业除非你有人在政府部门真正掌权的,要不就别考这个,大部分都不找工作,80%的学生都被迫考研。
(大庆石油学院)
每个学校都有他们自己的侧重点,所以所学的课程不一样。我们学校学的是地质学、岩石学、构造地质学、矿井地球物理勘探、古生物地史学概论、煤田地质与勘探、煤田矿井地质学、矿井水文地质学、地貌学及第四纪地质学、水文学、水文地球化学基础、地图学、测量学、给排水、遥感应用、地理信息系统、自然地理学、经济地理学、国土规划、环境科学基础、土地评价与土地管理、水资源计算与管理、生态环境规划、环境化学、城市总体规划、区域规划、环境规划与管理、环境经济学(安徽理工)
C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在你们学校怎么样?这个专业前景如何?
中国农大好像没有这个专业呀。要是石河子大学的,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适合在政府、学校、企事业单位从事教学、研究及规划、设计、管理工作。但最终一般是在新疆就业吧,比较好找,到内地竞争力不大的。(石子河大学)
目前就业形式很不乐观。现在地质超级吃香(甘肃农大)
D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好不好?你对要学这个地专业的学弟学妹有什么建议?
我虽然是过来人,但我不知道该给你什么建议!因为我自己也是糊里糊涂的过来的!不过既然选折了他,就要好好的学!相信学的知识是很有用的!大学四年,我几乎是埋头学习的人,但是,人际关系非常的重要,要多和老师交流!信息是非常重要的!(安徽理工)
这个问题是要看选择的是什么学校的。像安徽理工的这个专业基本上就是把环境,地质,测会,地信的知识的综合。实际上是什么都学了点,但是是什么都不擅长。不过要是其它学校的这个专业应该是还可以的,这个扁重于规划方面的学校这个专业就是很好的(安徽理工)
E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本科毕业了适合考研还是找工作?
我建议还是考研,但不一定要去国外.原因我就不用说了.应该都很明白的.考研不是很容易非常容易的,如果自己没有毅力和信心,也可以找个工作.这个专业也不是都找不到工作的,那么多专科生不也一样有自己的工作吗?好歹也是一个本科生,总是饿不死,慢慢的就过得好了.(大庆石油学院)
那得看自己怎么对待了 如果自己仍然想继续钻研那就选择考研,考一个自己喜欢的专业或者本专业如果有条件找一个安稳的工作那就选择工作出国嘛,当然有条件可以考虑的.但是一定要选择一个好学校(安徽理工)
F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的在校生大学应该怎么过?
1、多学一些软件,例如:3D、CAD、Photoshop!
2、城市规划开课时认真听!
3、平时多浏览与规划相关的网站!
能力有限,(佳木斯大学)
G资源环境与城市规划管理专业毕业去哪些单位比较好?
各人有各人的出路。我选择了一条考研路。但是我的同学也有找到不错的工作的,只要有能力,在这个社会找到一份好工作是不难的。不过一定要有自己的特长,这样就可以事半功倍。所以从大一就应该开始培养自己的技艺,不应该只跟着老师,要自己有所选择。这么专业目前来说就业确实不是很好,但以后却不一定。还有一点,目前就业的大学生好多不是专业对口的。在大学里面,最重要的是学会学习。学会学习会使人终身收益。(大庆石油)
规划局(大庆石油学院)
有两种选择,一种是跟着市场走 一种是跟着自己走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 我是城规毕业的,我们专业注重理论
毕业的时候遇到一个师姐,把我带向建筑设计这一行 现在做得不好也不坏(四川农大)
考政府公务员,事业编,或是房地产行业。我现在是在大专院校做辅导员,并担任《房屋建筑学》的教学工作。(四川师大)
分享 分享到新浪Qing 0
6.财务总对营改增的深度解读 篇六
为节省篇幅,财税(2016)36号文简称《36号文》,其附件1《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实施办法》简称《附件1》,附件2《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有关事项的规定》简称《附件2》,附件3《营业税改征增值税试点过渡政策的规定》简称《附件3》。
免租期、送车位有视同销售的风险,移交公建可能不征税
类型:收入
条文:《附件1》第十四条,“下列情形视同销售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
(一)单位或者个体工商户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提供服务,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二)单位或者个人向其他单位或者个人无偿转让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但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的除外。
(三)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规定的其他情形。”
《附件2》第一条第(二)款,“不征收增值税项目5.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负债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 解 读
1、房企出租房产的免租期条款和买房送车位送家电的销售方式需要关注,会有视同销售的风险。
2、明确了资产重组过程中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行为不征收增值税。
3、向政府或街道移交公建很可能不需要视同销售,但是需要证明这些建筑是“用于公益事业或者以社会公众为对象”,具体需要什么样的证明材料或者某一类型直接认定,需要新的征管办法确定。
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1》第四十四条,“成本利润率由国家税务总局确定”。解 读
注意,原营业税体系下,成本利润率是由省、自治区、直辖市税务局确定的。
纳税义务发生时间需要考虑操作细节
类型:收入成本费用
条文:《附件1》第四十五条,“增值税纳税义务、扣缴义务发生时间为:
(二)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租赁服务采取预收款方式的,其纳税义务发生时间为收到预收款的当天。” 解 读
房企销售时收取的诚意金是否需要纳税?挞定收入是否为价外费用,需要纳税?定金该如何开票?均是需要在实践中重点考虑的操作细节。
建筑服务发生地、不动产所在地和机构所在地不同该怎么办?
类型:收入成本费用
条文:《附件1》第四十六条,“增值税纳税地点为:
(一)固定业户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总机构和分支机构不在同一县(市)的,应当分别向各自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经财政部和国家税务总局或者其授权的财政和税务机关批准,可以由总机构汇总向总机构所在地的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二)非固定业户应当向应税行为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未申报纳税的,由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补征税款。
(三)其他个人提供建筑服务,销售或者租赁不动产,转让自然资源使用权,应向建筑服务发生地、不动产所在地、自然资源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纳税。
(四)扣缴义务人应当向其机构所在地或者居住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扣缴的税款。”
解 读
1、在建筑业和房地产业,必然存在着建筑服务发生地、不动产所在地与机构所在地不同的情况,具体操作可能两种:(1)业务发生地的预缴及机构所在地的申报,同月申报两次;(2)先预缴,再按季度或是年度在机构所在地进行申报。
2、在营业税体系下,建筑业存在着在服务发生地以票管税的征管方式,许多外出经营的建筑公司均在服务发生地代开发票,营改增后,建筑业的服务发生地很有可能继续通过票等方式进行预缴的管控。同一市不同区项目的发票如何领购?是值得重点关注的细节。
3、在大城市,区的定义有可能等同于县(市)。
二手房销售、出租增值税可能由地方税务局代收
类型:收入
条文:《附件1》第五十一条,“营业税改征的增值税,由国家税务局负责征收。纳税人销售取得的不动产和其他个人出租不动产的增值税,国家税务局暂委托地方税务局代为征收。” 解 读
这一条很可能针对的是二手房销售,以前个人出租不动产委托街道代征的现在可能由地方税务局代征。这里面是否包括房地产一般纳税人自建转固定资产后的不动产,是否视同二手房销售,是需要关注的细节。
中介及物业管理公司适用6%增值税率
类型:收入、成本
条文:《附件1》第十五条,“增值税税率:
(一)纳税人发生应税行为,除本条第(二)项、第(三)项、第(四)项规定外,税率为6%。
《附件1》附销售服务、无形资产、不动产注释之第(六)现代服务,“8.商务辅助服务。
商务辅助服务,包括企业管理服务、经纪代理服务、人力资源服务、安全保护服务。(1)企业管理服务,是指提供总部管理、投资与资产管理、市场管理、物业管理、日常综合管理等服务的业务活动。
(2)经纪代理服务,是指各类经纪、中介、代理服务。包括金融代理、知识产权代理、货物运输代理、代理报关、法律代理、房地产中介、职业中介、婚姻中介、代理记账、拍卖等。解 读
1、房地产中介及物业管理公司属于“现代服务业”,适用6%的增值税率。
2、物业公司或地产公司按照租约转售水电等市政支出给租户的情况,到底是按水(13%)电(17%)适用税率?还是作为提供物业管理服务的价外费用(6%)征收,是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
要重点关注不同类型的施工证及施工证日期的认定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三)款销售额之第10点,“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开发的房地产项目(选择简易计税方法的房地产老项目除外),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向政府部门支付的土地出让金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房地产老项目,是指《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注明的合同开工日期在2016年4月30日前的房地产项目”。
解 读
1、土地出让金扣除了,那么支付的市政配套费能否扣除?其他各种政府收费能否扣除?拆迁补偿费等其他土地成本能否扣除?这些有待观察争取。
2、《建筑工程施工许可证》上如果没有合同开工日期,很可能将默认为发证日期。
3、遇同一项目期区多个许可证,按开工日期划分,新老项目均有的情况,需改变现行的核算方式,收入及成本均需进一步细分。
4、土地出让金如何扣减?是一次性扣除还是分摊扣除。扣除的计算方法是(含税价—土地出让金)/1.11,还是(含税价/1.11—土地出让金),需要等待新的征管办法出台落实。
5、由于房地产企业与施工企业对老项目的划分有不同,可能会出现房地产企业认定为新项目但施工企业认定为老项目的情况出现,这在上下游税率衔接有点问题,具体处理中需要内部协调,也需要和税务部门商议处理办法。
6、施工证可能存在多个情况,桩基的施工证、地下室的施工证日期不同,如果都能被认可,则可以选择对自己有利的日期。
过渡期间,重点关注建筑商已支付的分包款未能抵扣的情况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三)款销售额之第9点,“试点纳税人提供建筑服务适用简易计税方法的,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上述凭证是指以发票为合法有效凭证。”
解 读
按行业惯例,大部份工程都存在承包商垫资的情况,即先付分包款再收回总包款,在过渡期间,如尚有已支付的分包款(发票为营业税票),营改增后可否继续扣除再计增值税?需要重点关注分别处理。
未来建筑行业可能均选择清包工的方式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七)款建筑服务,第1点规定,“一般纳税人以清包工方式提供的建筑劳务,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
解 读
以后的建筑行业所有工程,很可能都会选择清包工或甲供工程的方式。不知道新的征管办法是否会对此再提出进一步要求。
建筑服务,不同计算,预缴税款率不同
类型:收入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七)款建筑服务,第4、5点规定,“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按照2%的预征率在建筑服务发生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税款,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
一般纳税人跨县(市)提供建筑服务,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计税的,应以取得的全部价款和价外费用扣除支付的分包款后的余额为销售额,按照3%的征收率计算应纳税额。纳税人应按照上述计税方法在建筑服务发生地预缴税款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进行纳税申报。” 解 读
这种不同,可能是考虑到建筑服务发生地和机构地税款的平衡,大家可以博弈。
老项目计税房企有选择权
类型:收入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八)款销售不动产,第7点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中的一般纳税人,销售自行开发的房地产老项目,可以选择适用简易计税方法按照5%的征收率计税”。解 读
1、老项目应该可以根据有利原则,自行决定是采用简易征收还是一般征收。
2、同一个项目公司既有老项目,也有新项目,应该可以采取不同的征收方式,这点有待实践。
3、同时存在两种征收方式(一般和简易),发票征管操作的探讨,可能有两种情况:(1)增值税普通发票分两种,根据编号区分;(2)发票均可共用,自由选择。具体是怎样,有待实践,但大家可以先有个心理准备。
房地产的出租与转租重点考察“取得”的定义
类型:收入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九)款不动产经营租赁服务,第1点,“一般纳税人出租其2016年4月30日前取得的不动产,可以选择适用简易征收方式按照5%的征收率,在不动产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预缴增值税,向机构所在地主管税务机关申报缴纳增值税”。解 读
如何判断“取得的不动产”?房地产公司将其资产统一转租给资产管理公司,资产管理公司是否可以认为是取得的不动产?在《36号文》中多次提到取得的不动产,这些表述是否内涵一致呢?需要在实践中重点考察。
未达12个月按销售现货处理,达12个月以上按销售旧货处理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2》第一条,第(十四)款销售使用过的固定资产,“一般纳税人销售自己使用过的、纳入营改增试点之日前取得的固定资产,按照现行旧货相关增值税政策执行。使用过的固定资产,是指纳税人符合《试点实施办法》第二十八条规定并根据财务会计制度已经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 解 读
一般来说,也就是未达12个月按销售现货处理,达12个月以上按销售旧货处理。
不动产可全额扣除的情形 类型:成本
条文:《附件2》第二条,第(一)款进项税额第5(1)点,“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1)用于简易计税方法计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其中涉及的无形资产、不动产,仅指专用于上述项目的无形资产(不包括其他权益性无形资产)、不动产。” 解 读
购入的无形资产,不动产只要有用于非上述项目的,即可全额扣除进项。
银行贷款服务包括贷款利息,不抵扣进项
类型:成本费用
条文:《附件2》第二条,第(一)款进项税额,第5点规定,“原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购进服务、无形资产或者不动产,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纳税人接受贷款服务向贷款方支付的与该笔贷款直接相关的投融资顾问费、手续费、咨询费等费用,其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解 读
1、银行贷款服务不抵扣进项,包括贷款利息。
2、原来的“增值税一般纳税人”和营改增的地产业的利息处理可能不一致。
混合销售行为缴纳增值税的不同处理
类型:成本费用
条文:《附件2》第二条,第(三)款混合销售,“一项销售行为如果既涉及货物又涉及服务,为混合销售。从事货物的生产、批发或者零售的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货物缴纳增值税;其他单位和个体工商户的混合销售行为,按照销售服务缴纳增值税”。解 读
之前的规定是“分别核算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并根据其货物的销售额计算缴纳增值税,根据其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计算缴纳营业税。未分别核算的,由主管税务机关分别核定其货物的销售额和建筑业劳务的营业额。”
营改增之后,销售自产货物的建筑企业需要重点关注相关征收变化,只能按照“主业”的税率缴纳增值税了。
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出售住宅取得的收入可免征增值税
类型:收入、成本
条文:《附件3》第一条下列项目免征增值税,第(三十四)款,“为了配合国家住房制度改革,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按房改成本价、标准价出售住房取得的收入”
解 读
1、房企修建的保障房的销售按理论来说可以套用本条,具体则要看实践。
7.三重对话深度解读小说文本 篇七
与文本对话:悲剧就是把有价值的东西撕碎给人看
一上课, 我就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的悲剧意义, 因为有了上节课学习的基础, 学生似乎觉得这个问题很好回答, 马上就有同学举手, “小说的悲剧意义就在于清兵卫这么热衷, 这么富有潜力的艺术天赋被活活扼杀”。接着我追问:“谁是凶手?请大家分组讨论。”学生讨论非常热烈, 随后一位学生回答, “我认为凶手应该是父亲, 因为直接砸碎清兵卫所有葫芦的是父亲, 而且更可悲的是, 其实他父亲粗暴的背后是拳拳的爱子之心, 这正如父母打骂我们也是为我们好一样。”另一学生马上反驳说, “我认为真正的凶手不是父亲, 而是教员。因为父亲砸碎葫芦, 起因是教员来家告状。而且小说开头有一个细节:‘清兵卫常常买了葫芦来玩, 他爸妈是知道的’, 可见父亲对其热衷葫芦的行为起先至少是默许的。”随后又有一位同学发言支持后者的观点, 并补充说:“学生上课做小动作固然不该, 但教员如此发狠, 却也大可不必。而且还咒骂‘这种小孩子将来不会有出息’, 真有违教师的基本素养。从中我们可以看出这个教员是一个专横粗暴、缺少宽容、素质较低的人, 而可笑的是这样一个人竟然是学校‘修身课’教员, 这真是荒唐。”两种观点均有学生表示支持, 双方争持不下, 课堂争辩较为激烈。
随后, 一位男同学的发言又把大家的思维引入了更深的层次:“我以为父亲与教员其实都是凶手, 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更隐蔽的凶手———客人。客人来访谈到葫芦时, 认定‘又大又长’的马琴式葫芦‘才是出色’的, 清兵卫却不以为然, ‘那种葫芦我可不喜欢, 不过大一点就是了。’显然, 清兵卫与客人的审美标准是不同的, 而父亲当然是认同客人的观点的, ‘什么话, 你懂得什么, 也来多嘴!’蛮横中亮明了父亲的倾向。”最后, 课代表站起来, 作了概括性的发言:“我认为父亲是直接凶手, 而教员、客人则是背后黑手。并且我觉得这三者对应着的是三类人, 也就是说以父亲为代表的家长、以教员为代表的学校、以客人为代表的社会, 都不允许清兵卫追求自己的爱好, 发展自己的天性。清兵卫他要反抗的是家长、学校、社会联合起来的整个成人世界。而清兵卫只不过是一个小孩, 于是当教员没收葫芦时他‘连哭也没有哭一声’, 只是‘面无人色地回到家里’, 当父亲砸碎他心爱的葫芦时, 他‘只是脸色发青, 不敢做声’。真让人感到痛心啊。”
学生的发言让我深感意外, 我再进一步引导学生概括和提炼小说的悲剧意义, 学生回答后, 我概括:第一重悲剧意义:清兵卫如此热衷、如此富有潜力的艺术天赋被活活扼杀。第二重悲剧意义:扼杀孩子天性的直接元凶竟然是自己的父亲, 并且是以爱的名义。第三重悲剧意义:理应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的修身课教员却在明目张胆、理直气壮地扼杀孩童的天性与潜能。第四重悲剧意义:成人世界的无比强大和儿童个体的十分弱小, 注定后者只能成为待宰羔羊无力反抗, 这既是个体的悲剧, 也是社会的悲剧。
接着我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小说开头和结尾都写到清兵卫转移爱好开始“热衷于绘画”, 请问这是否是新的希望吗?一位学生回答说:“我认为这是给我们看到一点希望, 正如鲁迅所说的, ‘植物被压在石头底下, 只好弯曲的生长’。”但马上又有同学反驳, 并提醒大家留意小说最后一句话:“‘可是他的父亲, 对于他的喜欢绘画, 又在开始嘀咕了’, 这‘嘀咕’一词意味深长, 作者显然在暗示我们:客观环境没有改变, 新的‘热衷’成功几无可能。”马上有同学灵机一动, 补充说, 这是否可以看作是小说的第五重悲剧, 新的希望却是新扼杀的开始。我高度肯定了学生们的创造性思维。
与作者对话:没有希望便是最大的希望
随后, 我提醒学生注意小说倒数第四节中的一个细节:当校役从教员那里拿来葫芦并以五十块钱的价格 (文中交代相当于其四个月的薪水) 卖给古董商后, 作者写到“他当然不会告诉教员, 对清兵卫也隐瞒到底”, 我问学生们如何看待这个细节?学生一开始无从回答, 我进一步引导:清兵卫与教员都不知道这个葫芦的价值那意味着什么?学生意识到了, “清兵卫因‘不知’而缺少继续走下去的自信和底气, 教员也因‘不知’真相, 而更能坚持他所谓的‘修身’教育, 而不知反省:悲剧还将继续……”一个学生回答道。我进一步追问下去:作者为什么如此残酷, 要让我们看不到一丝希望?经过一段时间思考后, 陆续有学生举手回答, “清兵卫对自己的天性被活活扼杀而‘不自知’, 但是我们读者是知道的, 作者这样安排更能撩拨我们心中那根悲悯之弦”, “这样的安排作者更是为了增加小说的悲剧性, 从而使小说更有震撼力:让更多的读者看到打破这个循环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解救孩子”。设计这个问题, 我主要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跳出文本, 直接与作者对话, 感受作者构思的用心与巧妙。
学生的思考能力让我不得不佩服, 接着我继续提问, 你们了解作者———志贺直哉吗?因事先布置了预习, 学生们的发言很积极, 其中有一个学生讲到“他是二次世界大战中少数有良知、不为日本军国主义摇旗呐喊的日本文艺家, 郁达夫甚至认为他“大可以比得中国的鲁迅”, 因我校是以鲁迅命名并以鲁迅教育思想为办学理念的学校, 当学生有此发现后, 我便补充出示了鲁迅在《文化偏至论》中讲到一段文字:“是故将生存两间, 角逐列国是务, 其首在立人, 人立而后凡事举;若其道术, 乃必尊个性而张精神。”并进一步引导学生思考两者在教育主张上的相似之处。学生看后便能很快发现鲁迅的以“立人”思想为核心的教育理念与小说的主题异曲同工。
与文化对话:小说是再现历史与文化的一个窗口
有了以上两层对后话, 我又尝试引导学生透过文本和作者, 解密小说所承载着的当时日本社会的时代共性与文化背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通过小说, 你看到了当时日本怎样的时代特性和文化背景?”学生小组讨论后, 发现了很多值得探讨的话题。譬如有的同学讲到从教员、父亲的强势、专横、暴戾和清兵卫的忍让、屈从、懦弱中, 看出了日本社会人际关系中那种深入骨髓的等级观念。更有意思的是, 有学生结合课前收集到的资料大胆推测:志贺直哉与其父亲长期不合, 其文化背景就是追求个性解放的作者对这个森严的等级制度的一种叛逆。有的同学则从作者对教员“喜欢武士道”的顺势一击中, 看出了当时社会弥漫的军国主义色彩以及作者对此的反感与批判。有的学生还从校役与古董店老板讨价还价的“貌似”机警中, 看出了当时日本商业文明发展的某些侧面。
另外有位同学又重新解读了清兵卫与客人对葫芦不同的审美标准的象征意义。他提出:以客人为代表的社会大众对葫芦的审美标准是一种异态的, 非常态的, 其实是一种扭曲的审美标准;而清兵卫欣赏的葫芦却大抵都是“葫芦形很周正的平凡的东西”, 即追求一种常态、符合自然规律的美。学生能有此发现非常难得, 于是我再作补充:当时的日本正处于第一次世界大站前夕, 作者本人对美和人道主义的追求, 显得微不足道、落落寡合, 这正与清兵卫的处境相似。小说的主题从更深一层讲, 也传达了作者对美和自然在恶俗的时代氛围中处境艰难、倍感孤立忧思。
8.小说文本深度解读的奥妙 篇八
一、填充空白——读出丰满的人物形象
在小说文本中,作者总要有意无意在字里行间留下“空白”,它使作品含蓄空灵,给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和意义空间,进而激活读者想象、联想和再创作的欲望。抓住空白,充分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积累,发挥联想与想象,去填充、丰满、感悟空白,是深入解读小说文本的重要路径。小说中常见的空白有形象空白、情节空白和情感空白等。王君对《我的叔叔于勒》的解读,使空白得到了充分解读,她很好地抓住了小说中的空白,通过引导学生去体味空白处的“言外之意”,开掘出一片崭新的天地。
这篇小说对于勒这个人物形象的塑造是一个重要的空白。王君老师抓住这个“形象空白”,引导学生在文本中寻找蛛丝马迹,调动已有的生活经验,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不断还原、填充、感悟“于勒”丰富的精神世界与形象内涵。
王君对这篇小说的解读,是从于勒这个人物形象开始的。虽然小说的题目叫“我的叔叔于勒”,但于勒和故事中的所有人物其实并没有实质上的接触。在小说的最后,“我”代表父母付钱给于勒,并且自作主张多给了于勒小费,于勒也表达了感谢,在这样的接触中,“我”心里知道于勒是“我的叔叔”,但于勒完全处于无知觉的状态。“在文本里,于勒都仅仅只是一个‘符号。作者故意置他在亲情的“蒙昧状态”中,让他在整个故事发展中并不掌控发言权。”小说对于于勒的交代绝大部分是通过其他人物的语言或态度展现的。于勒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这给我们留下了一个空白,赋予读者巨大的想象空间。于是,王君以这个空白为契机,引导学生去感悟、填充“于勒形象”并探究于勒的形象在文本中存在的意义
王君老师首先让学生找出文中其他人物对于勒的称呼:“坏蛋、流氓、无赖、正直的人、有良心的人、好心的人、法国老流氓、讨饭的、叔叔……”,再通过对这些称呼的变化,回顾课文,勾勒出于勒人生轨迹,然后让学生谈谈阅读后的感悟。这时,大部分学生读出了“人与人之间的金钱关系”、“人的势利,社会的冷酷”、“小人物生活的不容易”、“亲情的变异”等等。但对于一个见微知著的语文老师来说,这些感悟还不够,王老师并没有满足,她继续带着学生向文本的“青草更青处漫溯”——情节空白。
王君老师逐一还原于勒的经历,破解于勒的命运之谜,是从于勒的第二封信中找到蛛丝马迹的。
师:菲利普夫妇和你们的选择一样,于勒最后的结局是被送到了美洲,自己去闯荡。到了美洲的于勒却发生了变化。在几年之内,他先后来了两封信。通过两封信我们了解到他的经济状况发生了改变。接下来我们重点来研究第二封信。
(投影展示)两年后又接到第二封信,信上说:“亲爱的菲利普,我给你写这封信,免得你担心我的健康。我身体很好,买卖也好。明天我就动身到南美去作长期旅行,也许要好几年不给你写信。如果真不给你写信,你也不必担心。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我希望为期不远,那时我们就可以一起快活地过日子了。”
(请学生朗读。)
师:同学们,就是这封信,成为了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成为了他们十多年的希望。但是现在,仔细研究一下这封信,你们发觉这封信有什么破绽吗?
生:有破绽。于勒开头说他“买卖也好”,可是后面又说“我发了财就会回哈佛尔”的,还说“希望为期不远”,这就是矛盾的,我们可以看出他根本就没有发财。
生:按照常规,如果一个商人生意真的很好的话,他是不会丢下生意去作长期旅行的。
……
这封信的闪烁其词与语焉不详便是作者有意留下的空白。“这封信根本不是什么‘福音书,分明是一份宣布破产和通知家人的‘诀别书”,通过对这封信字里行间露出的破绽进行解析,王君老师带领学生读出了一个有温度的于勒,一个努力过却失败了,不愿拖累亲人,有尊严、有责任心、内心柔软的小人物。从中我们也不难看出生命成长的不易,人生风雨的历练对人物心灵的洗礼。
二、抓住细节——走进真实的心灵世界
细节,就是细小环节,是小说中最生动、最鲜活、最传神的人物表现、情节发展和环境特征。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结局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成就作品的价值。”小说往往通过细节刻画人物的精神面貌和内心世界。抓住细节,品味细节,是解读小说文本,把握人物丰富的心灵世界,揭示作品深层意蕴的又一个秘妙。于是,王君老师通过对《我的叔叔于勒》的细节的深入品味与挖掘,从日常生活细节中,王君老师读出了小说中灰色人物对明亮的寻找。
师:没有很正常,幸好没有。(众笑。)但请大家努力去想象吧,人在非常痛苦的时候,甚至会绝望到放弃自己的生命的。同时,经济状况会深刻地影响人的幸福指数。同学们,从开头几段你可以看出来,这个家庭不是一个充满欢声笑语而是常常笼罩着阴霾的家庭。可是奇怪的是,这个笼罩着阴霾的家庭却有些细节很让我们感到困感。
(投影展示)可是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
师:仔细些,孩子们,看看这段文字描绘的情景,有什么蹊跷没有?
生:他们到海边栈桥散步的时候居然是“衣冠整齐”的。
……
师:老师同意!这个“刚刚够生活”的家庭,是在用这种方式来表达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等待……
(投影展示)父亲忽然看见两位先生在请两位打扮得很漂亮的太太吃牡蛎.....毫无疑义,父亲是被这种高贵的吃法打动了,走到我母亲和两个姐姐身边问:“你们要不要我请你们吃牡蛎?”……母亲于是很不痛快地说:“我怕伤胃,你只给孩子们买几个好了,可别太多,吃多了要生病的。”然后转过身看着我,又说:至于若瑟夫,他用不着吃这种东西,别把男孩子惯坏了。”
师:你们怎么评价这段文字中的菲利普?
生:他很虚荣。
师:是吗?被高贵的吃法打动了,就只是一种虚荣吗?老师也经常被这样的场面打动。老师喜欢时装,经常被电视画面上的时装表演打动,恨不得自己也能够穿上那些服装上台秀一秀。老师还喜欢在解放碑看美女帅哥,许多时候那可是追着看呢。这是不是虚荣呢?(众笑。)
生:这个细节可以看出父亲内心深处有一种对这种高贵生活的向往。
生:还可以看出父亲希望体面地活着。
生:菲利普夫妇太令人讨厌了。虽然我恨他们对于勒的无情,但是如果站在他们的立场上,他们的选择也是情有可原的。
生:穷人要保持自尊比一般人更难。
王君老师抓住“可是每个星期日,我们都要衣冠整齐地到海边栈桥上去散步”和菲利普先生被“高贵的吃法”所打动两个细节,引导学生发现这两个细节的“蹊跷”,从而感悟出菲利普夫妇内心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对精神生活的渴慕。通过对细节的捕捉与深度品析,王君老师引导学生用悲悯的情怀审视菲利普夫妇的内心世界,解读出了人性的复杂性与真实性。
三、咬文嚼字——品出灵魂深处的秘密
小说是用语言塑造形象反映生活的文学形式,小说教学的文本解读始终是立足文本的。小说文本的精妙之处往往存在于一词一句之间,独特具体的言语形式是解开文本内在意蕴、开拓文本深度的密码。因此,对于小说文本的解读,王君老师始终带领学生对文本斟酌词句、咬文嚼字,在与文本语言的不断触碰之间擦出火花,领悟小说的真谛,使得课堂教学呈现出灿烂的智慧火花与浓浓的文化味儿。
通过于勒信中的破绽,我们知道那并非菲利普一家的福音书,而饱经风霜、为人精明的菲利普夫妇何以被一封语焉不详的信忽悠十年?王君老师通过对文中几处词语的咀嚼,便解释了这一悖谬隐藏的秘密。
第一处:“那时候,只要一看见从远方回来的大海船开进港口来,父亲总要说他那句永不变更的话:唉!如果于勒竟在这只船上,那会叫人多么惊喜呀!”
一声长长的叹息“唉”,却传出菲利普内心深深的失望。一个“竟”字说明就连菲利普自己也不相信于勒会在这只船上,菲利普一家从来就没有得到过惊喜。总之,菲利普其实一早就对菲利普的话不抱希望。
第二处是当谜底终于揭开时,菲利普夫妇愤怒地说:“我就知道这个贼是不会有出息的,早晚会回来重新拖累我们的。”
师:孩子们,尝试着暴怒起来,读出母亲的愤怒。大声地读。然后说一说,你读出了什么?
生:我读出了母亲很仇恨于勒。
生:我读出了母亲的暴跳如雷。
师:母亲的愤怒是表面的,每一个同学都可以读出来。除了愤怒之外,你们发现菲利普夫人心中的一点儿秘密没有?
(生沉默。)
师:把文中的“就”去掉,再大声读!
(生对比读。)
生:原来菲利普夫人早就知道于勒是不会有出息的。
通过对“就”字的咂摸、品味,揭示了菲利普夫人真实的内心世界,其实和菲利普先生一样,他们都是心甘情愿被一个虚幻的梦想所愚弄。于勒是他们灰色世界里的那一抹明亮的幻影,是支撑他们一家对幸福生活向往的精神支撑。现在谎言被戳穿,她的这个“就”字暴露了梦境破碎时内心的绝望!
文本解读是小说阅读教学的基点,精彩的课堂教学离不开对文本的深度解读。王君老师对于《我的叔叔于勒》一课的文本解读,立足文本,巧妙抓住空白,细致品味细节,深入咀嚼语言,开拓出文本的新境界,呈现出不一样的精彩!
参考文献:
[1]王君.灰色小人物的灰色理想的幻灭—《我的叔叔于勒》的另外一种读法[J].中学语文教学,2008,(12).
[2][3]王君.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J].语文学习,2009,(3).
[4]王君. 福音书还是诀别书——解读《我的叔叔于勒》的钥匙[J].初中生辅导,2013,(36).
[5]汪梦昀.深入小说细节 解读人物形象[J].语文教学与研究,2011,(35).
[6]王君.拨开重重迷雾,走进人物心灵——《我的叔叔于勒》课堂教学实录[J].语文学习,2009,(3).
【新广告法的深度解读】推荐阅读:
新广告法禁用语09-19
新广告法违禁词汇总08-23
新《广告法》执法办案心得09-07
网络广告新形势有08-17
户外广告位租赁新协议07-29
河南新媒体广告投放环境分析08-15
比拟体广告中的拟人式广告08-25
违反广告法的案例分析08-09
广告软文:一个广告业务员的感悟07-09
反复体广告中的间断反复式广告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