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

2024-10-03

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共15篇)

1.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 篇一

一口气读完《红岩》这本革命小说,我不禁感慨万千。

江雪琴、许云峰、成岗等人成了我的偶像,在遭受叛徒告密而被捕入狱后,面对凶残的敌人,他们从容镇定地与敌人巧妙周旋,把敌人戏弄得不知所措、自乱阵脚。他们的一颦一笑、一言一行如在眼前,令我久久难忘。

书中令我感受很深的片段有许多,狱中联欢会是其中之一。在潮湿腐臭的渣滓洞中,共产党员的热情丝毫没被压制,反而越来越高涨。他们制作小礼品,进行歌舞表演,贴对联送祝福,大家有说有笑,每个人都那么快乐、开朗,“臭虫”遍布、酷刑无数的渣滓洞似乎成了一个欢乐的大舞台,每个共产党员都用自己独特的方式期盼着迎接着革命胜利的到来。期间气急败坏的特务们架起机枪威胁恐吓,但共产党员们却不以为然,还是说说笑笑的,他们乐观向上的革命精神和坚定无比的革命信念真正从精神上彻底击败了反动派。

不禁掩卷沉思,这些可亲可敬的共产党员为什么能做到这样呢?为什么他们身受种.种酷刑却仍不肯说出共产党的机密呢?说了不就可以自由了吗?也许江姐的话是最好的回答:她在十个手指被竹签扎穿后仍坚定地说“竹签子是竹子做的,但是共产党员的意志是钢铁铸成的”!他们的意志之所以能如钢铁般坚定,他们之所以能视死如归,我想是因为他们有着崇高的追求与目标,他们是为人民谋幸福的,个人利益甚至生死早已置之度外。正因为有这样的共产党员在,中国人民才能推翻黑暗的旧社会,创造人民当家做主的新社会。

反思自己,我觉得非常惭愧。我们今天的生活非常幸福,我却并不知感恩,有时还会为要求没被满足而气恼;我做事往往只想着自己,也许因为这样,学习生活就没有很大的动力。读了《红岩》后,我决心要向共产党员们学习,先人后己,为了人民的利益与社会的发展而读书、奋斗。革命前辈浴血奋斗为我们创造了这么幸福的生活,我们真的要好好珍惜。

就让我们从现在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为社会、为人民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吧。

2.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 篇二

作者:郑永强

出版社:江西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8月

文|吴娇颖 图|本刊资料库

“开源节流”是企业财富积累的基本理念,同样也是现代财务管理的基本框架。现代商业日益趋于规模化和专业化,对职业经理人、创业者、分析师,以及财务会计人员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但仅仅读懂企业的财务数据并不能帮助企业有效运作和盈利。在高速运转的互联网时代,防患于未然是管理之道,从他人的成功与失败实例中学习寻找相似点、建立符合自身实际的理论结构并掌握解决路线,才是一个优秀管理者必须具备的技能。

《世界五百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就是这么一部旨在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量化管理的理念分享给读者,帮助创业者和经理人掌握、了解实际工作中如何实践和运用数字管理,了解财务数据如何体现公司的运作情况的财务管理宝典。

作者深谙“开源节流”的意义以及作为职业经理人和创业者最需要的财务管理知识体系。简单说来,财务管理就是用数字对企业进行量化管理,把企业的所有行为都量化到数字,用数字来衡量企业运营的好坏。

这要求管理者在管理与运作企业时必须具备缜密的数字思维与逻辑。很多企业在运行过程中,只重视规模的扩大,以及收入的增加而忽视了企业成本在不断吞噬企业利润,看似枯燥的财务结构却往往把握着一个企业的命门。

本书打破以往财务书籍注重数字分析的传统,先着重讲述企业财务管理的实战运用和案例分析,再解读企业财务报表以及讲解基础财务知识。

“先结果,后原因”让企业管理者可以迅速从实例中找到相对实用的财务管理工具与分析方法。作者从企业的产品、效率、财力等显性因素出发,构建了企业管理的“五力模型”,其中涉及颇多企业运作案例,如团购产业“24券”的兴衰始末、沃尔玛的成本控制、京东与国美的较量、美邦服饰模仿快时尚品牌的失败、奥林巴斯的世纪骗局等。财务管理的知识与理念贯穿其中,每一个案例对管理者来说都是一次经验或者教训。

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如何从这些企业及其管理者身上找出自身存在的问题与纰漏,查漏补缺,应是本书裨益之处;对于财务学习者来说,《世界五百强CFO的财务管理笔记》无疑是一本商业上的《孙子兵法》。

《赢在用人:三星人才经营思变》

作者:彭剑锋 [韩] 金贤洙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本书融会三星集团内部一手资料,重点解析三星从成立之初,到发展的各个阶段的用人理念和具体的人才管理方式方法,以国际视野,总结本土经验,旨在为中国的企业提供人才经营管理指南。

《再造家电:

传统家电企业如何互联网转型》

作者:陈润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5年10月

作为国内制造业曾经的“骄子”,传统家电企业如何转型成为时下关注和探讨的热点。本书将家电企业结合互联网思维,让读者在了解当前时代趋势和互联网思维特点的前提下,对具体的转型方法理解得更为透彻。

荐书合作机构:蓝狮子图书

3.高一《活着》阅读笔记 篇三

他进城为母亲买药被抓了壮丁,在战场上失去了难得的朋友。几经辗转回到家,母亲已死,妻子含辛茹苦养大孩子,可女儿却是哑巴。接着妻子病倒,女儿含泪送人,唯一指望的儿子因给人输血失血而死,女儿在生孩子时死了,女婿又在工地事故中丧生,最后的亲人苦根竟因吃豆子撑死……如果说世上真有因果报应的话,那么福贵一定是最好的体现。

面对无数次的“天崩地裂”,福贵的反应却令人惊叹。他并非拥有处变不惊的能力,而是有着超脱凡人的韧性。倾家荡产,他还有老婆孩子和一小片田地;被抓壮丁,他心里坚定着回家的念头;妻儿死去他还有哑女儿和孝顺女婿;他俩死了还有未谙人事的孙子等他抚养;最后连孙子都离开了他,他就放十块钱在枕头下让人替他收尸,终日以黄牛为伴!从令人憎恨的纨绔子弟,到让人泪流的悲惨农民再到受读者心生敬畏的老者,作者笔下的福贵的一生展示了人的生命的韧劲究竟多大。

我认为他是面对苦难时我们的好榜样,可以称其为生命的不倒翁。任凭残酷生活的拳打脚踢,他总能找到活着的重心,让自己摆回最合适的位置,就算命运残酷的像一把铁锤,将他最后一点的盼望也砸得粉碎,他也要捧起一抔土将它小心埋好,让自己死后的骨灰能与之相伴。

余华以《活着》为题,却专注描写一个小人物的故事,演奏的是壮丽生命诗篇,却以琵琶轻轻弹唱,激起的是深沉的生命鼓点,却像哄孩子一样温柔拍打。正是这样以平淡的口吻诉说着一个平凡人的平凡故事,给人以最朴实、最厚重的生命力量。

4.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 篇四

小鸟有没有思想,我想,我不是鸟,自是不知其是否所思。优雅的旋律传入耳中,一种对哲学的思考,在电影的潜移默化中,悄悄展开。

影片用奇幻的手法穿插着一些传奇人物的历史故事及其思想,苏菲的一次次探索,从启蒙到进化,引领着我们进入了一个神奇,理性而又充满魅力的哲学世界。

你是谁?世界从何而来?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我们,又将是为何而存在?一个个问题,不仅仅只是引导着苏菲,还让我们发出了深深的震撼,一个看似简单的问题,却是那样的难以回答,正如电影中所说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什么?对于饥饿的人来说,是食物;对于寒冷的人来说,是温暖;对于痛苦的人来说,是幸福。

存在的意义,怕是没有人能理解。就犹如世间万物一样,世界为何存在?其意义又是什么?这个问题,从来就没有标准答案,恐怕是连提出这些答案的人,也不知道自己是否正确吧。

我们迷茫,并不是因为年轻,而是因为,我们不懂得这个世界。一个人的成长,就是对外面世界的探索,对内心世界的创造,每个人都在不断成长,直到死亡。人有多大成就,并不是他做了什么事,而在于他是否洞悉了世界的本质,创造的内心世界是否有价值。

5.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 篇五

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1

我钟情于一窗明月的夜晚,远离了纷繁喧嚣的尘世,是是非非的人群,一书在握,香茗一杯,在孤凄、清幽的月光下静心读下去,渐渐便觉茶香满口、书香满纸,任凭思绪在辽阔而深邃的夜空中荡漾,一切顺其自然,犹如小河小溪的水满了就要溢……

《名人传》我精神的归宿,它让我倾听到英雄的声音,它让我领略到生命的顽强,它让我感受到生活的无奈,它让我更加清醒地活在这个绚丽多彩的世界。有人说,《名人传》诉说的都是人生悲剧的象征,我却认为《名人传》好似印证了中国的一句名言:古之成大事着,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志。贝多芬、米开朗琪罗、托尔斯泰都是某个时代的巨人,同时他们也是具有很大弱点的凡人。在我们看到他们失败、痛苦的一面时,我们也能看到隐藏在他们身后成功的光亮。在三位伟人的身上,我似乎感悟到:忧愁使他们的乐趣,苦难是他们的依托,千番欢乐也不比一番苦恼更有价值。

贝多芬告诉我即使身患病痛也能创造一番辉煌的事业;米开朗琪罗教会我“不犹豫,不后悔”的人生哲学;托尔斯泰则传授我“言行一致”的好品德。《名人传》唤醒了我的嘴唇和耳朵,为我的心灵插上飞翔的翅膀,让我把青春的花朵在空中飞扬……贝多芬创作名曲时的陶醉;米开朗琪罗雕塑作品时的专注;托尔斯泰写作欣篇时的向往;正如我们爱护一朵花时的美好,欣赏一首歌时的沉醉,思想在宇宙中天马行空的奔放,也许正是这样,他们让我们离永恒更近。

流水只有撞击礁石才能绽放璀璨的浪花,人生只有经历磨难才能尽显人生本色。这也是《名人传》以三位名人真实的生活经历告诉我们的真理。有时候,我宁愿用十几年的时光去换做贝多芬的十几秒,我想知道自己是否能有如此顽强的毅力直面惨淡的人生,向造物主的不公宣战。细想,其实这也并不是造物主的不公平,造物主赋予了他们天才般的智慧,在他们创造出传世的不朽作品之前经受上天的众多艰巨的磨练,为后人塑造着一面面活生生的镜子,促使后人生活得更加勇敢、自信、坚强。

每当我抬头仰望夜里灿烂的星空,我总能感受发到自己与三位名人一样,都是浩瀚而和谐的宇宙渺小的组成部分,不禁涌起一种温暖而自由的情感。事实上,我比贝多芬他们幸福多了!我生活在一个团结统一的国家,我身边有关心帮助我的亲朋好友,有鼓励支持我的父母老师。爱是我世界的主题!三位名人都在艰苦的环境为自己的国家、民族作出不可或缺的贡献,而我生活在如此幸福美满的环境中怎么可以碌碌无为呢?我坚信,在《名人传》的陪伴下,我也能竭尽所能,为我秀丽的祖国增添美丽的色彩!

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2

罗兰在《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写道:“我没有给那些高不可攀的英雄们建立纪念碑。我憎恨理想主义,因为它胆怯地回避生活上的痛苦和精神上的弱点。然而,太容易受一些花言巧语蒙骗的人民应该牢记:有关英雄主义的一切谎言是由于胆怯而产生的!英雄主义就是看到世界的本来面貌,热爱这个世界。”这一思想,在该书的结尾中又重复了一遍:“难道,我应该象其他许多那样只去描写英雄们的英雄主义,用一块盖布把他们跌入的整个痛苦深渊罩上,可是不能这样做!真实高于一切!我不能用谎言去答应给自己朋友们幸福!我不惜一切代价非这样做不可,我只能答应给他们真实,甚至用幸福作为代价答应给他们真实,给他们勇敢的真实,并用真实这把刀子去雕刻不朽的心灵。”这一肖像是本世纪初罗兰在《贝多芬传》中刻画的。而且他还修改重审自己的这一早期作品,并持批判态度。一九三六年,他在着手他的巨著的第三部《复活之歌》的创作的时候写道:“我们研究贝多芬三十年了,在这期间,我们不仅更清楚地了解了贝多芬的生平,而且了解了一个人人们的生平……现在,为了一块面包,我们已经不能把贝多芬这一个人看成是想象中的英雄,看成是由不锈钢铸成的具有倔强性格的英雄。他--就象所有的人,哪怕是英雄,一样经历过乏味生活,是某些身份不同的人和可以说地位不同的人之间的战场。”生活的条件,坏境的压力使人也决不可能摆脱内心斗争。“这使他的英雄主义具有更高的价值,因为众所周知,他作出了多么大的努力。”就是贝多芬也不能完全摆脱内心矛盾。尽管他的性格独立不羁,但有时也会巴结强者。虽说他是一个不谋私利的人,但在就钱的事情同出版商和戏院经理的一些洽谈中,他却表现得极其固执而又坚决。尽管他满怀共和主义激情,然而他仍为自己的贵族身份而感到十分自豪。所有这一切怎么去解释呢?罗兰自己作了回答。“让伟大艺术家力求成为代达罗斯,给自己插上翅膀,飞向……系在双脚?上的秤砣却把他留在大地上--这秤砣便是经济上的奴役,所以他一次又一次地跌入人们共同的陷讲。在那里,他为了一块面包和可恨的贫困同别人进行了顽强的斗争。”

贝多芬许多个人弱点在某种程度上正是由这一点造成的。对他来说,有钱就意味着相对减少依赖,因此他为了一个铜板就能固执地讨价还价。对他来说,贵族身份是一种避免受别人鄙视的工具,至少在某种程度上是这样,因为那些不敬重贝多芬这个作曲家的人,却很敬重贝多芬这个贵族身份,因而当有人对他贵族身份的真实性提出异议时,他就会大发雷霆。他的革命信念帝国警察局知道得十分清楚。这使他始终担心会遭到迫害。因此,为了避免遭受迫害,他有时克制住对巴结奉承的厌恶,在自己毫无天赋的学生和庇护者鲁道夫大公面前说上许多恭维话。在叙述这一切的时候,罗兰一味反复地说:“天才的这些错误和失败不应该把我们的眼睛遮住,使我们看不到他的伟大。这仅仅是对时代作出的不可避免的让步。确实,罗兰在这里指出的有关贝多芬个性的新观点,同他《名人传》原先的构思是不矛盾的,而只是对这一构思作了更明确的修改。我们更清楚地看到了艺术家痛苦的深度,同时也看到了艺术家道德的伟大,因为艺术家善于不顾一切地保护自己内在的人的本质,从而保护了自己的创作天才,使其不受有害的影响。

我们不能不钦佩米开朗基罗:他创作了许多作品--尽管遇到了无数的障碍。在这些作品中体现了“一股象飓风一样凶猛的强大生命力”。罗兰英雄传记的感染力并不在于肯定痛苦,而是在于克服痛苦,战胜痛苦。这一胜利罗兰本人并不是轻而易举地取得的。后来他在《伴侣》集的引言中写道:”……在我的《米开朗基罗传》的序言中,我不无痛苦地对的悲观主义表示了抗议,我十分清楚在自己身上和在别人身上的这种悲观主义……?因为它导致了对人类进步的否定,而反动势力却同它结成联盟。谁同反动势力作斗争,谁就应该同悲观主义作斗争;我在自己心里也在同它作斗争,所以这绝不是一件极其轻松的事!这一斗争的痕迹在《名人传》中是显而易见的。罗兰思想上的矛盾,与其说是表现在他把自己主人公遭受的痛苦放在首位,倒不如说是表现在他多处(特别在《米开朗基罗传》中)抽象地、超历史地论证了这一痛苦,并把它解释成为是人所具有的,并且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非理性热情的影响。可是在《名人传》中,现实主义地、历史主义地看待人这一点得到了更加令人信服的和更有力的肯定。在罗兰创作的传记中的每一个主人公,最终都是被作为自己民族、自己时代的产物加以描写的。他们中每一位的痛苦经历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偶然事件的影响和人类天性的内在气质造成的,而是由社会的残酷规律造成的。在这样的社会里,一个艺术家跟大多数人民一样都是处于从属地位,都是在被奴役的人之列的。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作为非正义的牺牲品,作为社会压迫的对象的这种主题,经过罗兰的许多艺术加工同样也体现在他的英雄传记中。

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3

翻开《名人传》,在首篇的引言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周围的空气多沉重。老大的欧罗巴在重浊的气氛中昏迷不醒,鄙俗的物质主义镇压着思想,阻挠着政府与个人的行动。社会在乖巧卑下的自私自利中而死,人类喘不过气来。打开窗子罢!让自由的空气重新进来!呼吸一下英雄们的气息。”显然,罗曼·罗兰要用英雄主义的精神来矫正时代的偏向。书中写了三个世界上赫赫有名的人物。第一个是德国作曲家贝多芬;另一个是意大利的天才雕刻家米开朗基罗;最后一个是俄罗斯名作家托尔斯泰。

这本书中最令我感动的就是贝多芬的故事。他是一个音乐天才,有幸被他父亲很早的发现了,不幸的是父亲的方法不得当,经常把贝多芬和小提琴一起放进屋子里关起来,用暴力逼他学音乐。在他很小时母亲就离开他,凭着他的天分和勤奋,贝多芬很快成名了。当幸福来临时,不幸又一次降临到他的身上,他的耳朵聋了。要知道一名音乐家凭借着就是耳朵,可想而知这对贝多芬来说是常人所接受不了的事情。

虽然说贝多芬的一生很不幸,可是他成功了,他做到了。我认为贝多芬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有着超与凡人的毅力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回想想我们在遇到生活中的困难时,都是怎么做的呢?真的是很自卑、很惭愧。

我又突然想起有一次在电视上看一段舞蹈,看的时候我就为他们精彩的表演而心动,没想到一细看居然是一个没有腿、一个没有胳膊,而他们却配合的那么默契。可以想象在平时的训练中他们一定付出了常人所付出几倍甚至更多倍。残疾人都能做到了,而我们却又有什么理由而为自己辩解呢?

《名人传》这本书给予我们的也许更多的是坎坷,因为这些名人的生涯就像一面明镜,更印证了一句中国人的古训“古今之成大事业者,非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忍不拔之。

贝多芬的一生是悲惨的,也是多灾多难的,但他为什么还能成功呢?为什么正常人做不到的事,他却能做到呢?正因为他有着超于凡人的毅力和奋斗精神。面对困难,他丝毫无惧。这就是他成功的秘诀。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遇到困难时,经常想到的就是请求他人的帮助,却不是直面困难。而贝多芬,因为脾气古怪,没有人愿意与他做朋友,所以,他面对困难,只能单枪匹马,奋力应战。虽然很孤独,却学会了别人学不到的东西。

《名人传》很值得我们一看。

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4

那天,寒雨纷飞,天昏地暗,于是我拿来了《名人传》消遣时间。不料,故事内容把我深深地吸引住,无法自拔,更是有感而发写下了这篇文章。

《名人传》乃出自于人道主义作家罗曼·罗兰的笔下,是一部激发人上进的文学名著,它叙述了三位伟人的一生:德国作家贝多芬﹑意大利画家和雕塑家米开朗琪罗﹑俄国作家列夫·托尔斯泰。书中让我们看到了他们和常人一样有他们的矛盾、痛苦和挣扎,但在忧患困顿的人生征途中历经苦难而不改初衷的心路历程。

这部名著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贝多芬的故事。这位音乐大师是在那鲜为人知的困境中磨练出来的。他的一生饱经磨难,身心遭受悲惨命运的摧残,然而正是磨难造就了他的伟大。他的童年可谓悲惨。当他的父亲发现了他的音乐天份后,便常用暴力逼他学音乐,把他关在屋子里练小提琴,从不顾及贝多芬的感受。在贝多芬16岁时,他的母亲不幸去世了,他的父亲也因此成了一个挥霍的酒鬼。这些不幸全都压到贝多芬的身上,使他的脾气变得暴躁古怪。但他却更努力,很快他便成了家喻户晓的人了。当他沉浸在音乐和成就带来的欢乐时,他却耳聋了。这对于一个音乐家而言这是多么大的打击啊。面对接踵而至的困难和痛苦,贝多芬以超人的毅力和奋斗的精神不屈不挠地抗争,使他的音乐更上一层楼,在生命的最后日子里更是写下了不朽的《欢乐颂》……

这就是贝多芬的一生,他的一生可说是一部史诗般壮烈的悲剧。艰苦童年,爱情失败,疾病缠身,贫困交加。贝多芬从刹那光辉享受的名誉鼎盛到人生谷底的贫苦交加,从童年时的悲惨人生到老年对欢乐的追求的曲折人生,正如罗曼·罗兰形容的“他整个一生都像是一个雷雨天。”一个不幸的人,贫穷﹑残疾﹑孤独,由痛苦造成的人,世界不给他快乐,他却给世界创造了快乐!我感到他的人生是崇高的。

写到这里,我不得不对自己作一个深刻的反省。我的人生并非一帆风顺,磨难也经常阻碍我前进的道路。但与贝多芬相比,我那小小的挫折好比大海里的一粒沙子那样渺小。有好几次,我的考试成绩不理想。为此,我总是躲在家里大哭一场,没有勇气面对这一切,甚至自暴自弃。现在想起来,我觉得自己的行为十分幼稚。为什么我不能勇敢地站起来,直面挫折?与其怨天尤人,不如感谢上苍给予自己一次“小小苦楚等于激励”的机会,好让我拥有更大的勇气向前迈进。

现在,我每次听贝多芬的《英雄》﹑《命运交响曲》等名曲时,都情不自禁地为之动容。随着旋律的起伏而震撼﹑感动。贝多芬大师的一生,完全奉献给了人类社会。他让人们铭记于心的是久传于世的乐章。

在《名人传》中,我感受到了他们崇高的精神。今后我会直面人生,去谱写与凡人非同的命运。

高一的读书笔记名人传5

从前我读过很多关于名人大家的书籍,这些书大都写的是人物的光辉事迹,而那些黑暗辛酸的历史却很少提及,往往是一笔带过。而《名人传》则用这些悲剧的故事铸造了一个有血有肉的人。

《名人传》由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的《贝多芬传》、《米开朗基罗传》和《托尔斯泰传》组成。

他们的主人公分别为音乐家、雕塑家和小说家,不过,虽然他们的职业和所处的年代各不相同,但他们所追求的理想却是相同的——为了真理和正义所做出的努力。

读完整本书,我发现书中的这三个人物是伟大的同时也是孤独的,他们的行为都得不到人们的肯定,反而时常受到打压和嘲讽,但他们都默默的忍受着,心中坚信在暴雨的背后一定会有彩虹,最终他们成功了,而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

刚开始对于这本书在我的脑海中并没有什么印象但是总觉得好像在哪听过……

看到目录,是分为三块……第一块是《贝多芬传》,第二块是《米开朗基罗传》,而第三块为《托尔斯泰传》然后我便乖乖地开始看了起来……

看了4天也算是看完了……

第一篇是讲贝多芬的,这个人我也是比较清楚的,德国人,作曲家,钢琴家和指挥家……他一生创作了非常非常多的作品,这些作品对后人还有音乐史都是有着非同凡响的影响的……因此他被世人尊称为乐圣……他生于贫寒的家庭,父亲是歌剧演员,性格粗鲁,爱酗酒,母亲是个女仆……然而其童年生活过得也并不快乐……他十一岁加入戏院乐队,十三岁当大风琴手。十七岁丧母,他独自一人承担着两个兄弟的教育的责任。后来耳朵开始越来越差后来他还爱上了2个姑娘但是后来都是以失败告终,所以他可以说是一个极为悲催的人物……

第二篇讲得是米开朗基罗,我是因为这本书才认识他的,原本我是根本就没听过有这么一个人,雕塑家,建筑师,画家和诗人,他本人的脾气本生就不好所以导致他天生的不合群但是他的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所以他和达芬奇和拉斐尔并称“文艺复兴三杰”……也算是个大人物

第三篇讲得是托尔斯泰,对于此人我也是并不了解,全是靠书中了解到的……俄国的作家和思想家……写了很多的书,对后人很有影响

读完这本书,我觉得我们现在要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6.眼高有利看世界 手低方便记笔记 篇六

张口就能气吞山河!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

作者:王伟

出版社:南方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3月

狮子们不屑于小情小调,张口就是站在高岗上的世界观。但一定也有很多人遇到过这种时候——听不懂新闻,看不清局势,时政谈话无从插口,知识盲点越积越多。导致一发表意见就有露怯危险。现在可以和这些困窘说拜拜了。

《看懂世界格局的第一本书》是一本给人意外惊喜的书。其实世界格局是个很俗的词。专业人士在电视上天天评论,感觉还不如北京的出租车司机讲得引人入胜,不过出租车司机会讲,却讲不出背后的道理。这本书头一次通俗有趣地用经济学的原理,把世界变迁讲得津津有味。

我们从小背诵的历史书说,西方列强在世界各地侵略靠的是工业发达和船坚炮利,只是到了20世纪下半叶,才从军事征服改变为经济侵略了。但是本书用富有说服力的分析和论述告诉读者,几百年来,无论是列强争霸还是对第三世界的侵略,从来都是从经济着眼的。背后都是一本经济账。第三世界的人们经常怒问。为什么你们要在某些问题上使用双重标准?其实标准从来只有一个——列强自己自身的经济利益。为了这个利益,其他任何东西都可以朝秦暮楚云雨翻覆。

所以搞懂这些基本常识,再看世界就不必雾里看花,或者只是点和线了。

手勤方能百战不殆

《别告诉我你会记笔记》

作者:(日)美崎荣一郎

出版社:申信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年6月

大跨越总是从小步跑开始的。狮子看不上的一些小细节,其实焕发着巨大的能量。职场技术控的日本人这回又发现了记笔记的奥秘,作者宣称:职场达人和普通人的最大差别在于做工作笔记的方法!成功的人总是把失败的经验写在笔记本上,然后重新出发;追求成果的人总在积极改变工作习惯,善用笔记本“捕获”升级加薪的机会;注重自我投资的人不会让时间和金钱白白溜走,学以致用只为成就梦想。

这个道理其实是很容易讲得通的。奥运会选手有以往成绩可循。才能一再破纪录;金牌销售员妙用笔记本管理客户关系,业绩才能屡创新高;策划经理靠笔记本记录灵感,品牌影响力才能经久不衰。

上谷歌搜索,只能找到别人的经验。唯有自己的笔记本才是专属于你的资历累积。千万不要小看工作笔记,不论成功或失败,全部记下来,你会有意想不到的人生礼物。

作者独创了一种“金三角笔记法”——记事笔记本+航母笔记本+行程笔记本。他认为,工作笔记不同于学生时代的课堂笔记。课堂笔记是为了“记忆”。而工作笔记是为了“遗忘”,“烂笔头”是面面俱到的笔记法不再适用,技巧与效率兼备的超级笔记法才是职场达人的必杀技。

新书推荐

《分心不是我的错》

(美)爱德华·哈洛韦尔、约翰·瑞提,山西教育出版社/2011年6月

你是不是分心人?喜欢走神发呆,喜欢自言自语。喜欢跳着读书,喜欢任何新奇的事物,但经常三分钟热血。桌子、书包和衣橱总是乱糟糟的,记性还不太好,常常不知道今天是几号、现在是几点。是的,我们都是分心人!刚想做点事情,就开始心猿意马,明明知道对方说的话很重要,也很想认真听。可就是不知不觉地走神儿。只要找到感觉就能专心工作,可就是没状态有力却感觉无处使;发现自己工作时间愈拖愈长,睡眠时间愈来愈短。在这一系列的四本书中,作者致力于向读者们介绍,在被错误地称为“注意力缺失症”的精神花园中,有数不清的美景与危险并存。这儿并没有什么“缺失”,有的只是注意力的徘徊和游移。分心不是他们的错,分心只是一种病。如果善用其利,分心者同样可以拥有美好的人生。

《花花世界》

智海/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4月

智海被誉为“香港漫画奇才”,以前的画风严肃浓郁,这次一改风格,带读者进入小女孩花花的童真世界——她与父亲的温情相处、她的学校生活、她在四季变迁中感悟人生百态……她对世界的迷惑和不解,也可令成年人反思自己的世界和人生观。智海坦言原来不喜欢小孩,只直觉周遭空气混浊,未能单纯地深呼吸,想起儿时看的《牛仔》漫画,对当下对比实有落差。于是产生了动力,想要画出个未来。本书是一部温馨浪漫的四格漫画书,以小女孩花花与父母的生活为主题。虽然我们不一定已为人父母,但是都实实在在做过小孩。跟从来的我交流,也是对未来的我的寄托,令人心暖。

《人生不设隈》

(澳)力克·胡哲/天津社会科学出版社/2011年6月

7.高一语文如何写笔记的方法 篇七

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2.课堂听课记

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这 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或老师把要记的内容写黑板上学生抄;二是学生不能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 上,边听边,总结出要点,概括成重点句子或重点词语,然后再写到语文笔记上,只要意思对怎么写都可以。刚着手训练时,要把需要记的内容说慢点,长 句子和重要之处重复一、二遍。要记的关键词、生辟词、同音词和易混、易错的字,要板书,防止学生写错。

3.课后巩固记

语文课上过以后,学生要整理笔记,课文中已经解决了的疑问要追记,落下部分要补上,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地记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凭摘抄。通过 课后的整理和修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得到升华了。课后要记的内容还包括该课书后面的部分练习题,如要抄写的词语,要解释的字、词,要理解的重 点句子的含义,填括号,造句等。这样做,每课的内容都集中在语文笔记上,便于知识归类,便于查找;学生省得另外再拿本写作业,可把语文笔记当做作业 交;老师在批改语文笔记时,不但验收了该课的基础知识,还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情况和听课情况。在训练过程中,教师要以学生为主,征求学生的意见,不断改进做 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不强求一致,这样可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和求异。

高一语文如何听课和做笔记

一、记提纲一目了然

有的同学反映,课堂上记数学笔记,常感到听了来不及记,记了来不及听的现象。其实,没必要记下所有的东西,应详略得当,提纲挈领。记好提纲,使得一部分内容学下来后,觉得脉络清楚,然后可根据提纲进行回忆,补充。

记提纲也有个度的问题,如果一部内容先前进行了预习或在适当场合下接触过,在记录时可以言简意赅,点到为止。如果是新学内容或较难理解的内容就应适当详细些,特别是一些经典的解释,更应不失时机在提纲下注解。有了恰当的提纲,我们在整理笔记时,就可以进行补充和完善,加深对相关内容的理解和把握。

二、记思维按图索骥

曾经有人说,数学教学实质上就是解题的教学。虽然有些偏颇,但也能从某个侧面反映数学学习的内在规律。数学学习中,一些思维的发展和能力的提高离不开解题的训练。一般来说,解一道题,从题意分析,方法探讨,策略构建,过程表达,数学检验等,是个复杂的过程,滴水不漏地作好记录,时间上不允许,也容易造成记了来不及思考的顾此失彼的局面。所以,记思路是切实有效的,有了思路,就像航海时有了航标灯,自然就有了前进的路线和方向。

记思路也要因地制宜,如果对于一个困难题,听了或看了仍头绪不清,难以理解,比较茫然,这时,记思路就应该详细些,并记好结论,方便复习和思考。

三、记重点有的放矢

对一个学生来说,怎样把握学习中的重点。的确是个比较困难的问题,要想记笔记时突出重点,需要有个积累经验和体验方法的过程。

首先要关注开头和结尾。有的同学误认为,开头不是正代,结尾则是正代的重复,听不听无关紧要。其实,老师讲课的开头,有的虽寥寥数语,却是言简意赅,全盘托出重点,有的循循善诱,引经据典,润物无声的引出重点。所以在开头时就能明确提纲、把握重点,记录时就有的放矢。结尾虽话语不多,却是这节内容的精彩提炼和复习巩固的提示。总之开头与结尾有前呼后应、互相启迪的作用,密切关注,必有收益。

还要高度关注老师反复强调的内容。重点内容在课堂必会得到反复的强调,有时老师会把有关内容框出、划出,或者用彩色笔写出以求引人注目,突出重点。明确了重点,我们的记录就能详略得当,经纬分明。在记录重点时,也要不失时机记下有关解析内容的经典范例和突破重点的巧思妙解。

四、记疑难追根求源

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疑难是很正常的。遇到疑难表明新学的知识或方法有所超越,如果我们发现困难,并克服了困难,无疑是一次进步。否则表明我们的学习没有超越,只是在巩固,增加熟练程度而已。

记疑难是我们做笔记的一个重要内容,无论在自学或上课的过程中,发现疑难要不失时机的记录,因为疑难一般是在我们学习新知识或进行问题探究过程中产生的,是我们前进中的困惑,它会一闪而过,如果不及时记录,也会莫名其妙地遗忘,导致无形的损失。

8.高一《穆斯林的葬礼》读书笔记 篇八

世世代代与玉相濡以沫华美而又凄凉的诗篇从此揭开帷幕。读完这本《穆斯林的葬礼》,我想,如果可以,请让我预支一段如玉的时光,哪怕将来玉殇玉别玉殒,我亦无悔。只让时光告诉你,曾几何时,它是那样的璀璨。

伦敦——一个虚幻的,缥缈的雾都,每个到达那里的人都会有一段缠绵悱恻的往事,梁冰玉自然也不会逃脱。国内战争爆发,出于对玉执着的喜爱,韩子奇携玉前往英国避难。两人共同躲避战争的硝烟,朝夕相处,互生情愫,邂逅于雾都之中,于是有了他们爱情的结晶——新月。

一轮新月独挂夜空,在它耀眼的光芒下,一轮新明月降临到了穆斯林的怀抱中。我们无法从一个婴孩脸上读出任何故事,她死前抹去了前世所有的记忆,出生时,又带来了极具神秘色彩的表演。韩新月的出生既给这个回族家庭增添了喜悦,也预示着一场悲欢离合。

光阴荏苒,如白驹过隙。新月已长大成人。徘徊在枫林的小道上,手捧一本外国名著《简。爱》,眼神如月光般倾泄出来。耳边回荡的是母亲的厉声斥责与父亲的抱头叹息。她不明白为什么自己总是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和支持,在这个风平浪静的表面究竟隐藏着多少未知的往事。在现在看来,一切都如雾里探月。笼罩着一层看不透、摸不着的轻纱。

她所喜爱,所盼望的琴声在耳边响起,琴身在舒展,丝弦在震颤,扣人心扉的节奏和旋律如诉、如泣、如诗、如画。新月的心被楚雁潮的琴声俘虏了,懵懂的少女浅尝了爱情的果实。一个风华正茂,一个才情横溢,本是鱼儿和水,花儿和蝶,却被父母无情地拆散,新月并不畏惧病痛的折磨,只想静静地谛听着,琴声在她耳畔回旋。

就这样,新月在临死之际才得知真相。她在新月升起时来,又在新月升起时离开,悄无声息地完成了降落人间的使命。

9.读书笔记:有效阅读与写作的法宝 篇九

语文学习没有太好的办法,重在熏陶渐染,贵在日积月累,只要多读多写就可以了。一位高考文科状元总结经验说:“语文不在技巧,在读书。”我很赞同这一观点,但前提是,我们应该读什么、怎么读,写什么、怎么写。怎么做才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持之以恒地写读书笔记会让我们收获什么呢?

◎写读书笔记的好处

一是它可以帮助记忆。有许多学生很爱读书,看了一本又一本,读了一篇又一篇,课余时间几乎是手不释卷,可遗憾的是,他们的阅读能力和写作水平却并不见提高;还有一些学生,当他阅读一部著作或一篇文章时心领神会,感慨万千,但时隔不久,印象就逐渐淡漠甚至完全消失了,日后写作急需引用读过的某些语段或论点时,却模模糊糊再也想不起来。这并不是书读得量不够多,而是书读得质不够好,没有把书中的知识“记住”。毕竟“过目不忘”的人太少了,人的记忆是有限的。必须记住,读书笔记便是帮助记忆、积累知识的最好途径之一。正如俗话所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二是可以锻炼自己的书面表达能力,丰富自己的词汇和语汇。在大量的阅读过程中,我们要做一个勤快的读书人,摘出文章中好的词句和段落,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写出自己的心得体会和分析。随看随记,积累的东西就会越来越多,坚持下去,必然受益。

三是可以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想所感记录下来,不断积累自己的生活素材。写文章,没有切实的材料或资料,文章写出来就会空洞无物。写作的来源就是现实生活。学生在生活中进行写作,大多来自对生活的灵感与顿悟,只有有了灵感,写作才有冲动,才能自由表达。而这种表达的基础并非突如其来,有了平时的积累,写文章就可以达到信手拈来的境界。写作素材的积累可以充实文章的内容,语言的积累可以使文章生动活泼,增加感染力。可见,读书笔记对写作的提高有着直接的感染力。

四是可以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做笔记时边读边想,边想边记,会锻炼思维的逻辑性和条理性,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会使思维更加活跃,在阅读过程中触发灵感,冒出思想的火花,产生一些新见解、新构思、新发明。这些可以使自己的阅读能力日益提高。

◎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提高课外阅读和写作的质量

俗话说“不动笔墨不读书”,就是说读而不写,印象不深。在指导学生的过程中,教师可根据不同的读物、不同年级学生的实际,指导学生写简单的读书笔记。写读书笔记是提高课外阅读质量的有效措施。在指导学生写读书笔记方面,我的做法有以下四种。

1.摘抄。如摘抄精彩词语、优美句段、格言警句等,为写好作文积累丰富的语言材料。例如《三亚落日》一文,作者对三亚落日做了细致的描写,文章运用了比喻、拟人的修辞手法写出了三亚落日的色彩美、形态美、意境美,文中有很多优美的词语、生动的句子。在教学时引导学生感悟三亚的美,就可以尝试让学生从课外阅读中摘抄一些描写景色的优美词句

2.列提纲。如写出文章的要点、框架或故事梗概,便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总结概括能力。

3.写读后感。指导学生写读后感,一定要联系原文的思想内容,联系社会实际和自己的思想实际;在写读后感时,注意感受可长可短,只要表达出自己的内心真实感受即可。

4.写书评。如评价书中的人物和事件。例如在学生学完了《三克镭》之后,我还适时地向学生推荐了原著《居里夫人传》。读完了全书,学生对居里夫人无私地为科学献身的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识。然后我就试着让学生写出对书中主人公——居里夫人的评价,写一写对《居里夫人》这本书的评价。通过写书评的练习,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认识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对写好书评至关重要,同时在写的过程中也提高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读与思共,思与读随。在阅读的过程中,要学着用自己的阅历和知识去审视、对比、评判书中的内容,并及时记下自己读书的感受和疑点。总之,读书要做到“手脑并用”,阅读和写作才将会变得更精彩、更有实效。因此,学生要学会写作,提高写作水平,就需要我们每一位教师在指导学生做读书笔记上下一番功夫。

(作者单位:安徽省怀远县界沟中学)

10.高一的读书笔记穆斯林的葬礼 篇十

回民,杂居在汉人之中,一眼还认不出来。但他们始终保持自己的信仰和风俗。服饰、语言、住所都被汉文明同化,使回民心中总有些失去了祖先与血统的恐惧;《古兰经》对“卡斐尔”(异教徒)的诅咒,又令他们在与汉人共同生活的同时,又有些惧怕。所以回民虽然可谓是汉人接触最多的少数民族(也是绍兴最大的少数民族),却仍与汉人存在隔膜。

比较保守、传统的回民,如韩夫人,对回汉通婚十分恐惧,坚持拒绝任何形式的通婚,因而力图拆散韩新月和楚老师的恋爱。结果到头来,却知道共同生活了数十载的丈夫,穆斯林韩子奇,居然是一个汉人!这恐怕是作者精心设计的结局吧。也许是为了说明感情是可以胜过宗教、民族隔阂的。毕竟,“主是宽容的”。

11.高一军训心得笔记 篇十一

清晨,随着响亮的哨音,我们着装整洁来到操场,操场很大,茫茫人海中我找到了自己的班集体,在新的班级体中我感到一丝陌生,但又感到浓浓的情意—缘分,冥冥之中有一种引力让我们相聚在一起,让我在陌生中又感到温暖。

一声令下:“20__级军训正式开幕”,我们很开心,也很好奇,充满着对军训过程和教官的开心与好奇。教官与班主任领着我们到达了自己的训练场地,这时,我意识到充满汗水的一天即将到来,同时我也明白,军训是对身体素质的一种磨练,如果连军训都坚持不下去,又何谈高中,何谈理想呢?

教官姓常,用教官自己的话来说:“我这个人脾气不好,但我也很温柔”。首先,我们是学习站军姿,看着电视中那些军人昂首挺胸的模样,我十分敬佩,站军姿的时候就像一排排白杨树,挺拔的白杨树,在风雨中屹立但始终初心不变的那种姿态。站了一会儿,教官就让我们坐下,我突然如释重负,可谁又曾想到,坐下也是要有规矩的。汗水也是如此的活泼,从额间窜向衣间,又缓缓从衣间落下,一阵微风拂过,也许这就是经过汗水洗礼后的收获吧!接着我们学习了蹲下、起立、跨立、敬礼等等。教官很耐心,也很负责,每一个动作都会指导我们做得更标准,我们也很认真努力的学习。就这样,在忙碌、劳累中度过了一天。

我们紧张地走向操场中央,进行了营内比拼,这也许是一天收获的见证,但我们更应该重视自己的不足之处,而不仅仅是成绩排名。虽然我们大家都知道自己做的不够标准,不够规范,但我们相信七天的汗水会换来最美的收获,因为这是教官,指导员以及我们每个同学们的期待,这是风中夹杂着汗水的收获。

12.高一的悲惨世界阅读笔记 篇十二

当今世界,由于生产力水平空前提高,知识、信息以其前所未有的速度与规模膨胀着、裂变着,由此牵动了人类物质生活方式、文化与精神活动要求和内容的改变。

课外读物包括适合高中学生阅读的各类图书和报刊。结合高中学生教材和自读课文的实际情况,组成6人阅读小组,网上购买,分摊费用,减轻学生负担,有小组长统筹安排购买一事,从而提高他们分工协调能力;教师与学生沟通商讨,从而提升师生的鉴赏眼力。

二、高一课外阅读活动课的具体安排

1、课本阅读任务:教师提供语文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必修一至必修四的专题内容:向青春举杯;获得教养的途径;月是故乡明;像山那样思考;珍爱生命;和平的祈祷;历史的回声;慢慢走,欣赏啊;祖国土;号角,为你长鸣;文明的对话;寻觅文言津梁;我有一个梦想;一滴眼泪中的人性世界。

2、共同商量制订适合自己的课外阅读文本。在师生提供的名篇范围之内,再结合教科书实际的内容,最后确定六部高考篇目必须在高一学年完成。

3、笔者担任高一(9)班的语文教学任务,人数42左右,把学生分成7组,其中每组选出一名负责的学生担任阅读组长。由组长统筹安排事情,每组成员准备课外阅读书,原则上每人提供2本。

4、阅读时间的安排。周一下午3:55-5:35、周五下午4:50-5:35为两次固定的课外阅读课,其余时间为饭后空余时间。每周至少4小时。

5、指导阅读组长。帮助组长制订每组阅读计划,确定名著的讨论问题,指导怎样写阅读小结,阅读后完成讨论并汇报老师。

6、评出学期优秀阅读小组。每周组长向老师回报本组阅读进度,老师及时进行跟踪指导并打分;学期结束时,五个小组进行阅读竞赛,比赛内容:(1)参与率要达100%,即每人看作品要到底,人人要写好阅读小结,评比小结质量,(2)小组自己设计问题,用抽签的方法,让对方来回答,评出优胜者,(3)老师出相关的问题来抽查小组的成员。对评出的2至3个优秀阅读小组进行精神与物质奖励。徐静小组高一的两学期都被评为优秀阅读小组。

三、占领语文课主阵地,确立课外阅读理念

在平时语文课堂上大讲阅读的好处,用攻心战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促成他们形成终生读书的习惯。

“阅读的外延等同于生活”。因此,我们应努力整合出一个广阔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在生活中时时处处有好书可读,并能主动读书,多读好书,从书中汲取丰富的营养。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社会参与意识,关注当代文化生活,在城市或农村展开社区文化的调查,搜集整理材料,对社区中市民或村民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思想观念、文化演变等进行分析讨论。在有关部门的领导下,采用多种形式,开展文化交流和社区文化建设活动,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提高参与文化建设的自觉性和语文综合应用能力。①有经济条件的学生要整理好自己的“小书柜”、“小书房”,通过平时节约的费用来购买自己心爱的书籍,为终生读书打下基础;②建立班级“流动”图书箱,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时随意地看书,将课外阅读与课外活动融为一体。征订大众化的优秀书报刊物,具有阅读的连贯性作用,例如选择《读者》、《生活与健康》等杂志,通过书籍有益于身心发展的功能,逐步引导学生开辟家庭专用书柜乃至专用书房,使高中生在家庭的闲暇时间中可与书籍为友。当然,随着网络的普及,无论是班级“流动”图书箱还是家庭书房,都可以为他们逐步创设阅读电子书籍的条件。

13.高一青春笔记作文 篇十三

河水缓慢的侵蚀过地表,草在徐徐风中摇曳,花香四溢。我们在河边嬉戏打闹。河边有一家养殖场,小伙伴们拉着我去那边玩,我们每个人手中都抓着许多的小石子,他们说要拿这个去砸养殖场里的鸡,当一颗颗石子划破天空,将狭长的天空划成两半时,会夹杂着此起彼伏鸡惊恐的鸣叫声。随后,从屋子里走出一个手持长棍的阿婆,阿婆拿长棍追赶着我们,阿婆虽老,但跑起来却挺快。所以在有些昏黄的天空下,我们在前面发疯似地跑,阿婆在后紧追不舍。

我们躲在一个小巷子里,大汗淋漓,气喘不定。我望望已经暗沉的天空,再不回去,外婆肯定又要唠叨了。我站起身,拍落掉身上的土黄色泥灰,和小伙伴一一告别。回家的路上,心思极乱。要是我是个大人就好了,做什么都不要别人管!

上初一的我,怀着大大的梦想,向往着大大的胜利。可事实却不尽人意。

我在题海中探出头,扫了一眼墙上的钟,已经12点了,原本喧嚣的夜市,早已变得宁静。我挠挠头,噢,还有课文没有背,从一大堆的习题本中好不容易才把语文书翻出来。每天就这样机械的过着,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日子平淡无奇。每次都抱着巨大的希望去参加考试,却每次抱着失望而归。一次次的失败,父母那失望的眼神在我脑海里飘荡。那样想的时候,就好像有一双大力的手,狠狠的撕开我的胸腔。而带着伤的我,一个人,为着这模糊的尽头一直前行,就算抵达悬崖必须勒马。

我曾一次次问过自己,这就是长大?这就是青春?

秋天来得太快。随风飘落的树叶还有在下午5点就暗涌上来的昏黄的暮色,无一不是再告诉我,初二来了。

讲台上,老师正脱液横飞的讲着开学致词,我的思绪如蚊香般扩散。‘初二’‘生地会考’‘分班’这些词毫无预警的飘进我的耳中,我恍然大悟:在不经意见,我的青春就白白流失了这样一大半。那些执念、那样的旧时光,还有那不知天高地厚的小时代,早已逝去,随着它们逝去的还有那样珍贵的青春。

青春就像雨一般,从空中滴在地上,在地上留下一些印记后,随着空气与阳光蒸发成雾,飘向那不知名的地方,这样的青春,我们无法挽留。就是现在,去追赶那些所剩不多的青春吧!不要让自己在青春路上只是赤裸裸的走一遭!

14.高一语文预习笔记的做法 篇十四

这样可以化繁为简,既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又减轻老师的批改负担,既有学生预习情况的检查,又有课堂教学的反馈,还有基础知识的验收。

老师批改语文笔记,可收到“一举三得”的效果。

语文笔记本最好用十六开 的“格备课笔记本”,在每页的两边竖着画二道直线,分成三份。

左边一份约有两个字宽,记项目用,起目录索引的作用;右边的一份约有一寸宽,做备注用,这部分供学生灵活运用,记些疑难问题、自己的评价、感想、学习方法等,这部分记的内容不要求一致;中间的一份最宽,最重要,学习的内容都记在这一部分。

准备工作做完以后,接下来就是如何记了。记语文笔记可以分做三个阶段来进行:

1.课前预习记

学习新课以前学生要预习,把预习中学会的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分别记在语文笔记的中间部分和右边部分。通过查工具书能够解决的字、词等内容都在这时完成,这是语文笔记三个组成部分之一。

2.课堂听课记

这是语文笔记中最重要的部分。在语文课上,学生要边听课边记笔记,把新学的内容记在中间栏,把预习中理解不准确的现在得以更正的内容记在右边备注栏。

这时有两点要注意:一是不能老师讲,学生听,课后记或老师把要记的内容写黑板上学生抄;二是学生不能把老师说的话一字不落地都记下来,要在听懂理解的基础 上,边听边思维,总结出要点,概括成重点句子或重点词语,然后再写到语文笔记上,只要意思对怎么写都可以。

刚着手训练时,教师要把需要记的内容说慢点,长句子和重要之处重复一、二遍。要记的关键词、生辟词、同音词和易混、易错的字,教师要板书,防止学生写错。

3.课后巩固记

语文课上过以后,学生要整理笔记,课文中已经解决了的疑问要追记,落下部分要补上,心得体会最好是概括地记上,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可以凭兴趣摘抄。

通过 课后的整理和修改,学生对内容的理解加深了,认识得到升华了。课后要记的内容还包括该课书后面的部分练习题,如要抄写的词语,要解释的字、词,要理解的重 点句子的含义,填括号,造句等。

15.这喧嚣的阅读世界 篇十五

二月,我们迎来了辛卯年春节,也同样迎来“北京近六十年来最迟的一场春雪”。有人说,这姗姗来迟的春雪,预示着“不平凡的一年”。回首去年彼时,人们尚在大肆讨论专用电子阅读器的春天。一年之后的今天,平板电脑时代,科技引领的全新阅读方式,在继承传统的同时,开始了新的颠覆。

二月,大陆图书市场众生喧哗,文学、经管、教辅、少儿、法律、英语、医学、生活、计算机等领域均有不错的销售表现,好书不断涌现,商业炒作同样层出不穷。阅读世界在经历了去年年底的低迷之后,再度喧嚣起来。

续写红楼的勇士

《刘心武续红楼梦》(江苏人民出版社)被视为2011年第一个重磅文化事件。“红学家”刘心武,1991年起涉足红学研究,并从2005年起在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录制播出《刘心武揭秘<红楼梦>》/《<红楼梦>八十回后真故事》系列节目,民间反响强烈。此次,刘心武以七年之力,重写“高鹗的后四十回续集”,企图还原“曹雪芹的原著思想”,顿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敢给维纳斯安上胳膊”需要怎样的勇气?周汝昌说,“刘心武是真的勇士”。对此,刘心武淡定地说,“我是带着镣铐在跳舞,只想向曹公致敬”。然而,刘公本意低调从事,奈何出版方却反其道而行。不管是上市前的书稿泄露事件,还是提前一个月上架的速度,以及在微博上进行首发仪式,直到爆出“首印100万册”,虚张声势的数字……一轮轮炒作,惹得红学好爱者血脉喷张:“屁派”的叫骂声与“好派”的力挺声,此起彼伏,沸沸扬扬。众声喧哗之下,九泉之下的曹公不知作何感想。

郭敬明、笛安、落落合著的小说《我们约会吧》(长江文艺出版社),同样陷入商业化炒作的指摘。芒果电视台的“相亲节目”《我们约会吧》是叱咤风云的超级收视节目,是广告商的宠儿,大众追捧的热点。不知道郭敬明同学是不是被龙丹妮阿姨“御姐控”了,《我们约会吧》从书名就暴露出赤裸裸的商业痕迹,“纯粹就是为芒果台赚吆喝”。此外,多人创作小说的方式,使得整部作品本身粗糙、生硬、支离破碎,让人大感失望。

本月“最为商业化的图书”花落李开复的《微博:改变一切》(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10年,微博迅速蹿红,互联网进入到“全民织围脖”的时代。本以为,李开复《微博:改变一切》会从社会化、商业模式等角度讲述微博力。不曾想到,洋洋洒洒数万言,竟多是其个人微博文字的合集,“像是临时拼凑的”。“成功是可以复制的。但是,成功不是复制,然后粘贴!”。成功学,同样不是通过“教你成功”,从而实现自己的“成功”。成功学大师唐骏先生去年玩砸了;今年,开复先生会重蹈覆辙吗?

反思历史,重读耀邦

“两会”召开之前,关注改革、关注民生、关注民主与自由的好书不断。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中国为什么要改革:思忆父亲胡耀邦》(人民出版社)受到了人们的高度关注。将胡耀邦的政治思想与改革思路推向台前,这本身就是一件极具纪念意义的大事。胡耀邦被民众誉为“有良知与常识的政治家”,其当政期间主持的政治、经济体制改革,真理标准大讨论等,极大程度上加速了“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进程。书中讨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为什么要改革,第二个是改革应该怎么改,第三个是对三十多年来的改革现状如何评价。从耀邦儿子的口中,重读耀邦,重温历史并关照现实,别有一番滋味。

《邓小平与外国首脑及记者会谈录》(台海出版社)同样在本月出版。本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精选了邓小平会见各国首脑时的谈话内容,第二部分精选了以小平回答记者提问时的谈话内容。中国上一代领导人的睿智与朴实,理智与大气,彰显无遗。

爱自由,爱生活,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自由在高处》(新星出版社)是《新周刊》2010年度图书大奖唯一得主、国家图书馆文津图书奖获得者熊培云继《重新发现社会》后最新力作。它是对《重新发现社会》(新星出版社)一书的重要补充,旨在从个体角度探讨身处转型期的人们如何超越逆境,盘活自由,积极生活。帕得里克说“不自由,毋宁死”,熊培云则说“不自由,仍可活”。自由与自救,是《自由在高处》的方向与重点。熊培云对于自救的解释是:自救是自我救赎,“有的时候我真觉得全世界都像海上撞沉了船,最要紧的还是救出自己。”说到底,自由同样是一种内心的平衡。

在财经领域,美国作家塞巴斯蒂安·马拉比的《富可敌国:对冲基金与新精神的崛起》(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被视为一部权威的对冲基金史。它收录了对冲基金行业领军人物300个小时的真实访谈和无数的业内第一手资料,并藉此成功入围2010年《金融时报》—高盛商务图书奖。此书对于中国金融市场有着强烈的现实意义。大陆股市历来“尚赌、短视、喜跟随,盲目追逐高收益”,《富可敌国》宛如一股清新的空气,有助于提高中国资本市场对对冲基金的认知,为中国资产管理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金融家为什么败给猴子》(中信出版社),这是一个有趣而荒诞的假设,从中你可以看到作家山本和隆试图“轻松浅显地解释金融问题”的姿态。本书从“下金蛋的鹅”这一经典的伊索寓言故事着手,通过虚拟的桔子公司的经营,讲解金融学的入门知识、金融市场的诡谲多变,以及如何规避金融风险。

小说的诡异路线

《肠子》(吉林出版集团有限公司),二月最有趣的小说,是恰克·帕拉尼克继《搏击俱乐部》之后,最黑暗最天才最虐心的神作。《肠子》讲述了二十二个恐怖悬疑,甚至让人反胃的故事,读着读着,你会不经意自嘲地笑起来。你不断地感慨这个世界有多糟糕,不断陷入人类命运的深深绝望中,“有如被关在一个练拳用的沙袋里,作者不停挥拳,把你打到最后只剩一袋子骨头、鲜血和痛苦”(《迈阿密先驱报》)。读《肠子》,是需要勇气的。

悬疑小说,似乎已经将矛头对准了医学领域。美国医学悬念小说作家罗宾科克就曾经有过以下表达:医学惊悚小说其实在某种程度上承载了普及医学知识的功能,至少可以提供一个公众对他们并不熟悉的医学领域感兴趣的机会。乔许·贝佐显然是这一优良传统的继承者。《玩命死神》(湖南文艺出版社),尽管是他的处女作,但是整体架构、铺陈以及叙事方式却极为精道,文字具有强烈的现场感。在悬疑故事的背后,本书一方面普及医学方面有趣的知识,另一方面披露了现实社会令人不安且无奈的事实,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首席女法医-起火点》(南海出版公司)是本月另外一部值得关注的悬疑小说。帕特丽夏·康薇尔,美国著名作家,被誉为“DNA时代的阿加莎·克里斯蒂”,正是到了康薇尔的笔下,“法医”这个幕后角色才第一次隆重走到台前。迄今为止,康薇尔共创作18部“首席女法医”系列作品,本书为第9部。与此前的作品相比,风格上保持了一贯的“离奇、技术感十足、智者游戏”,并淡化了女权主义色彩,理解、宽容与亲情得到大肆渲染。

日本悬疑大家东野圭吾的讽刺系列同样精彩。其中,“三笑系列”中的《怪笑小说》(南海出版公司)的深刻性让人对东野圭吾的功力再度刮目相看。《怪笑小说》写的都是生活中琐碎的小事,却包含生活的无奈与思考,引起人强烈的共鸣。

当美国电影《小红帽》被赋予“魔幻、灵异与血腥”等非主流的色彩时,童话已经露出它狰狞的面孔,如罂粟般绽放。大陆作家王雨辰在本月推出的《流血的童话》(湖南文艺出版社),彻底颠覆了我们对于童话的纯真记忆,用贪念和欲望编织的“童话”,不再浪漫,而是散发着血腥的味道。

文艺类新书:真实,真情

《安持人物琐忆》(上海书画出版社)写的都是现代著名篆刻家陈巨来先生熟悉的书画场中人物故事,大多为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的风云人物,有名公巨卿,如张大千、吴待秋、冯超然、吴湖帆辈,也有一代名女人如周炼霞、陆小曼等。陈巨来的外孙孙君辉在后记中说,“在他的笔下以白描式手法把每个人物描绘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读来令人拍案叫绝。”

1991年1月4日凌晨,三毛神秘死亡,但她的死因一直是谜。三毛身前最亲密的人——眭澔平意外发现“三毛在离世前的最后一封信”。《三毛的最后一封信》(长江文艺出版社),带领读者慢慢回到三毛与眭澔平相识、相知、真诚对话的每个场景,让读者看到传奇女性三毛在人生中的最后一年中,最深切、最诚挚、也最令人心碎的灵魂告白。

上一篇:高考英语作文:英语写作语法错误下一篇:提高旅游翻译质量促进旅游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