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诗词鉴赏

2024-10-31

六年级诗词鉴赏(精选10篇)

1.六年级诗词鉴赏 篇一

一、读, 感知诗意

低年级语文教材中所选的古诗都是短小简单, 通俗易懂的, 为此, 笔者提出“四读古诗”的教学方法。一读准, 就是句读分明。学生借助于拼音和字典, 逐字逐句把古诗读正确、读完整, 对于一些生僻字, 教师要及时指导, 帮助学生迅速读准。二读正, 就是要字正腔圆。教师要进行切合诗意的范读, 把学生带入到古诗词所描绘的意境中去, 再通过检查个别朗读, 纠正学生读得有问题的地方。三读懂, 就是要弄懂大意。可以变换多种朗读形式, 让学生在反复朗读中, 悟出朗读方法, 学到朗读技能, 领悟诗词大意, 力争熟读成诵。如, 在教学《江南好》时, 我在黑板上贴出课文挂图, 问学生:“你觉得江南美吗?美在哪里?看着图, 再读一读诗句, 想一想。”学生一边欣赏教学挂图, 一边读着诗句, 一边思考, 当我再问学生:“诗人在诗中描述了哪些景物?可以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也可以用诗句来说。”学生就能够有感而发。在说到江边的花, 江中的水时, 我引导学生用自己平时积累的描写颜色的词汇来形容这些景物, 在描述中, 他们对诗句又有了新的理解和感受。四读境, 就是领悟意境。在理解的基础上, 再次激发学生朗读的激情, 学生又一次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红胜火”“绿如蓝”“能不忆江南”的意境。

二、读, 感受诗韵

低年级的古诗词, 都具有音形意俱佳的特点, 读起来朗朗上口, 为了读出味道、读出意境、读出情趣, 我指导学生想象古人写诗的情景, 读出每首诗独特的情感。如, 指导朗读《静夜思》这首诗时, 我先引导学生通过诗句感受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使学生明白:读好《静夜思》, 关键在“思念”二字。怎样才能通过学生的朗读把古代大诗人的思乡之情读出来呢?这时, 教师的范读就要字字珠玑, 通过语音的轻重缓急, 句式的长短跳跃, 情绪的喜怒哀乐, 语气的赞叹诘问……把诗句这种文化符号背后蕴藏的意味表达到位。接着, 我安排了时间让学生带着理解自由读, 在老师富有意味的范读的感染下, 不由自主地跟着念起来。见此情景, 我让学生全体起立, 模仿课文插图中诗人的样子, 自由读, 男女生读, 小组赛读。在反复的诵读过程中, 学生调动生活积累, 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 与诗人产生共鸣, 不但加深了对诗意的理解和体验, 更加感受了诗歌和谐的韵律美, 把学习的热情引到了最高境界, 达到有感情背诵古诗的目的。

三、读, 激发兴趣

古诗词的阅读, 还要注重从课内走向课外, 创建良好的阅读环境, 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古诗词阅读兴趣。建立班级书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我们可以从学校图书室借一部分适合儿童口味的含有古诗词的图书充实班级书橱, 其次是动员学生每人自带3本含有古诗词的图书, 暂时存放到班级书橱, 并要求他们把自带的图书每月更换一次, 再轮流交换阅读, 选一个图书管理员专门负责管理。每天利用中午到校一刻钟时间让学生自主阅读。还可以把教室环境布置得富有古典气息, 张贴一些古诗词形式的名人名言, 像“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宝剑锋从磨砺出, 梅花香自苦寒来”“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书到用时方恨少, 事非经过不知难”等。如此, 多重文化环境的共同熏陶, 学生就会由好奇、向往而产生古典诗词阅读的兴趣和需要。

2.古诗词鉴赏六提醒 篇二

提醒一:托物(人)言志型鉴赏题要答出“表层”及“深层”两方面

托物言志型及咏史型的古诗,其所涉及的情感一般分为两个方面,表面上看,是对某物及某个历史人物的感叹,而实际上往往表达了自身的某种情感。在回答这类问题时,既要答出表层意思,也要答出深层意思,这样,才能确保拿全分。

示例:

题 榴 花

朱熹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可怜此地无车马,颠倒苍苔落绛英。

问:后两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点拨:从表层(梅花)及深层(自身)组织答案。

答:表达了作者对美丽的榴花无人观赏的慨叹,并借此抒发了自己怀才不遇的无限感叹。

提醒二:炼字型的鉴赏题要答三步

常见到这样的问题:“这一联中最生动传神的是什么字?为什么?”或者这样的问题:“某字历来为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对这类题,作答时,不要孤立地只读该字,要放在句中,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来分析。具体而言,要答三步:(1)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2)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3)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或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示例:

南 浦 别

白居易

南浦凄凄别,西风袅袅秋。

一看肠一断,好去莫回头。

问:前人认为,诗中“看”字看似平常,实际上非常传神,它能真切透露出抒情主人公的形象。你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

点拨:按三个步骤组织答案。

答:同意。看,在诗中指回望(步骤一)。离人孤独地走了,还频频回望,每一次回望,都令自己肝肠寸断。此字让我们仿佛看到抒情主人公泪眼朦胧,想看又不敢看的形象(步骤二)。只一“看”字,就淋漓尽致地表现了离别的酸楚(步骤三)。

提醒三:意境类鉴赏题要答三步

我们常见到这样的问题:“这首诗歌营造了一个怎样的意境氛围?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或者:“这首诗歌为我们展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有时也这样问:“这首诗歌描写了什么样的景物?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解答这类问题时,要从三个部分作答,即描摹诗歌图景——概括意境特点——剖析作者思想。

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大部分的、主要的景物,语言力求优美。

第二部分,考生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清冷寂。

第三部分,根据这首诗歌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常见错误:考生在解答此类问题时常见的失误有两点,一是描摹景物时采用直译的方法,变描摹为翻译;二是考生往往着重于“思与境偕、情景相融”的正衬模式,而忽略了一些诗歌是通过景物来反衬思想感情,造成理解思想感情的错误。在这种情况下,应多从诗人的生平、抱负或标题注释等来思考,避免出错;三是硬套某些术语,不结合诗句本身的内容分析。

示例:

山居秋暝

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问:作者在这首诗中营造了怎样的一种意境?这种意境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理想?

点拨:按三步组织答案。

答:山雨初霁,万物一新;初秋的傍晚,幽清明净。清泉淙淙、翠竹成林、月下青松、水中碧莲,是空山秋天恬静的景象(第一步)。作者通过塑造这样一种幽静深寂的意境,反映了诗人对安静淳朴生活的向往和对污浊官场的厌恶(第二步)。诗中以物芳而明志洁,以人和而望政通。泉水、青松、翠竹、青莲,可以说是诗人高尚情操的写照,也是对诗人理想境界的环境烘托(第三步)。

提醒四:语言鉴赏题要答三步

常常有这样的问题:“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或者让考生分析该诗的语言风格或语言艺术。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

能用来答此类题的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简练生动……

这类题要分三步来回答:(1)用一两个词准确点明语言特色。(2)用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3)指出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示例:

春怨

金昌绪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问:此诗的语言有何特色?请试作分析。

点拨: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

答: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口语化(第一步)。“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第二步)。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第三步)。

提醒五:关键字词赏析题要分两步答

常有这样的题目:“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针对这类题,首先要有这样的认识,即:古诗非常讲究构思,往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全诗的感情基调、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出考生对全诗的把握程度。

具体而言,要从以下两步来回答:(1)该词对突出主旨所起的作用。(2)从该词在诗中结构上所起的作用考虑。

示例: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问:“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折柳”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点拨:从主旨与结构两方面作答。

答:“折柳”的寓意是“思别怀远”,而诗歌的主旨正是思乡之情(第一步)。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第二步)。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提醒六:表现手法类鉴赏题要分三步作答

常常见到这样的题目:请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技巧(或艺术手法,或表现手法),诗人是怎样抒发自己的情感的?有何效果?或者直接问:该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要准确解答这类题,必须熟悉常用的一些表现手法。表现手法分抒情手法、描写手法、修辞手法三大类。

抒情手法有直抒胸臆和间接抒情两种。“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就是直抒胸臆。间接抒情又分借景抒情,如“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托物言志,如《墨梅》、《石灰吟》,一般是咏物诗;托物寓理,如“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一般是哲理诗。

描写手法主要有:(1)衬托,分正衬和反衬。正衬如“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反衬又有动衬静,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声衬寂,如“日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以乐景衬哀情,如“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等。(2)联想和想象,又叫虚实结合,如“野花留宝靥,碧草见罗裙”。(3)对比。(4)白描。如“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籽。田野无闲田,农夫犹饿死”。

修辞手法在古诗中经常出现的有:(1)比兴。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先言他物引起所咏之物。(2)比喻。(3)拟人。(4)夸张。(5)双关。如“东边日出西边雨,道是无晴却有晴”,“晴”暗指感情的“情”。(6)用典。如“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此外还有设问、反问、反语等。

答题步骤要分三步:(1)准确指出用了何种手法。(2)结合诗句阐释为什么用这种手法。(3)此手法有效传达出诗人怎样的感情。

示例:

早行

陈与义

露侵驼褐晓寒轻,星斗阑干分外明。

寂寞小桥和梦过,稻田深处草虫鸣。

注:“驼褐”指兽毛制成的衣服。

问:此诗主要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效果?

点拨:按上述三步组织答案。

答:主要用了反衬手法(步骤一)。天未放亮,星斗纵横,分外明亮,反衬夜色之暗;“草虫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步骤二)。两处反衬都突出了诗人出行之早,心中由飘泊引起的孤独寂寞(步骤三)。

3.六年级古诗词复习 篇三

【备考点】

会默写学过的诗词,弄清作者及其所处的朝代;会给诗词分类,按要求写出诗句子。

【应考点】

1、熟记学过的诗词,弄懂其意思。

2、能按作者朝代收集其其作品。

3、收集古诗词中的名句,能给古诗分类。(如爱国、亲情、友情、送别、写景等)

人教版一到六年级的所有古诗

【一年级上册】

《画》《静夜思》

唐朝•王维

唐朝•李白

远看山有色,近听水无声。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春去花还在,人来鸟不惊。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一年级下册】

《春晓》《村居》

唐•孟浩然

清•高鼎

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少。

儿童散学归来早,忙趁东风放纸鸢。

《所见》小池

清•袁枚

宋•杨万里

牧童骑黄牛,歌声振林樾。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意欲捕鸣蝉,忽然闭口立。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二年级上册】

《赠刘景文》

《山行》

宋•苏轼

唐•杜牧

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一年好景君须记,最是橙黄橘绿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回乡偶书》《赠汪伦》 唐•贺知章

唐•李白

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二年级下册】

《草》

《宿新市徐公店》 唐•白居易

宋•杨万里

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望庐山瀑布》

《 绝句》

唐•李白

唐•杜甫

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两个黄鹂鸣翠柳, 一行白鹭上青天。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 门泊东吴万里船。

【三年级上册】

《夜书所见》

《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 宋•叶绍翁

唐•王维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望天门山》

《饮湖上初晴后雨》 唐•李白

宋•苏轼

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三年级下册】

《咏柳 》

《春日》 唐•贺知章

宋•朱熹

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乞巧》

《 嫦娥》 唐•林杰

唐•李商隐

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四年级上册】

《题西林壁》《游山西村》 宋•苏轼

宋•陆游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

唐•王维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四年级下册】

《独坐敬亭山》

《 望洞庭》 唐•李白

唐•刘禹锡

众鸟高飞尽,孤云独去闲。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相看两不厌,只有敬亭山。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忆江南》

《 渔歌子》 唐•白居易

唐•张志和

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乡村四月》《四时田园杂兴》 宋•翁卷

宋•范成大

绿遍山原白满川,子规声里雨如烟。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乡村四月闲人少,才了蚕桑又插田。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

【五年级上册】

《泊船瓜洲》

《 秋思 》 宋•王安石

唐•张籍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长相思》 清•纳兰性德

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夜深千帐灯。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五年级下册】

《牧童》

《舟过安仁》

唐•吕岩

宋•杨万里

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一叶渔船两小童,收篙停棹坐船中。

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怪生无雨都张伞,不是遮头是使风。

《清平乐(yuè)•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 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六年级上册】

《诗经•采薇》(节选)

《春夜喜雨》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唐·杜甫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宋•辛弃疾

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天净沙•秋 》

元•白朴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链接考题】

1、按原文。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此诗题目是《________》,作者是____________。

“元”的意思是“但”的意思是令作者悲伤的原因是 的思想感情。

(分析)这道题主要检查我们平时学习的效果。《示儿》是我们学过的古诗,因此作答时,不会太难。

(答案)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示儿》、宋、陆游、本来、只是、没有看到祖国的统一、热爱祖国。

2、《泊船瓜洲》是朝的诗人的作品,诗中的成为了思乡名句。

(分析)该题考了作者及朝代,以及从诗中积累的句子,要求不是很高。(答案)宋、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3、先读古诗,再答题。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分析)对于比较著名的诗人,我们不仅要能背诵、默写他的诗,还要了解与他有关的诗人、诗作。

(答案)李白、孟浩然、《望庐山瀑布》和《赠汪伦》、《宿建德江》。

4、古诗《示儿》、《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虽然内容不同,但是都表达了一个相同的主题。只是在表达主题的时候,表达的角度不一样,《示儿》是通过作者的_____来表现的,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则是通过作者的_____来表现的。

(分析)这道题主要考了学生的总结归纳能力。通过学习,已经知道,其主题都是表现爱国的思想,只是表达角度不同而已,这需要学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答案)爱国、悲、喜。

5、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涌现了许许多多脍炙人口、流传久远的诗词名篇。请试试你积累了多少。

(1)写出描写送别的诗(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描写春景的诗(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表达爱国情怀的诗(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表达思念家乡的诗(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写出描写亲情的诗(词)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析)这道题重点在于考查学生平时的综合积累能力。要解答这道题关键在于对已学知识进行总结归类。

(参考答案)

(1)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

(2)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3)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4)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5)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

【专项突破】

一、用直线把下面诗题与相应诗句及作者连接起来。

《饮湖上初晴后雨》只留清气满乾坤苏轼

《赠汪伦》 白银盘里一青螺 王冕

《望洞庭》 欲把西湖比西子李白

《默梅》 桃花潭水深千尺 刘禹锡

二、默写出自唐朝和宋朝的古诗(词)各一首。

三、写出含有“柳”句和“月”句的诗句各4句。

“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意思写出诗句和作者。

1、哪怕是粉身碎骨也无所畏惧,只要能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间。

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2、红军不怕长征的千难万险,把跨越万水千山只当作平平常常的事。

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

五、当我们回忆母爱,要报答母亲的深情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有时候,我们对自己所处的环境,正在做的事反而不及旁人清楚,这就是“__________”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诗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了这个问题。

七、古诗七彩园:(填色彩)

1、山外_____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

2、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______总是春。

3、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_____丝绦。

八、古诗百花园填花名)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_________开。

2、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_________相映红。

3、待到重阳日,还来就_________。

4、人闲_________落,夜静春山空。

5、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_________村。

九、古诗动物园:(填动物)

1、春_________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2、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凄凄_________洲。

3、泥融飞_________,沙暖睡_________。

4、西塞山前_________飞,桃花流水_________肥。

5、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_________欲上时。

十、古诗数字园:(填数字)

1、_________曲黄河_________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2、白发_________丈,缘愁似个长。

3、举杯邀明月,对影成_________人。

4、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_________古来稀。

5、南朝_________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6、故国_________里,深宫_________年。

十一、古诗地名园:(填地名)

1、山外青山楼外楼,_________歌舞几时休?

2、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_________无故人。

3、_________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_________。

4、_________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5、_________朝雨邑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十二、按要求写诗句:

(1)秋“霜”:(2)秋“叶”:(3)秋“月”:(4)秋“露”:

十三、根据提供的实际情况,运用学过的诗句或名言填空。

1.在期末写评语时,老师会祝你来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小明成天心思不在学习上,请你用学过的诗句劝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我们浪费粮食时,老爷爷经常用唐代李绅的诗句来教育我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有时候,有些人对自己所处的环境下正在做的事情反而不及旁人看得清楚,这就是人们常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宋朝诗人苏轼在《题西林壁》中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的也就是这个朴素的道理。

5.当我们要报答母亲的深恩时,我们会很自然地吟诵起唐代诗人孟郊的《游子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当我们在外地过节时,常引用唐代诗人王维在《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家人的怀念。

7.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8.来到瀑布脚下仰望瀑布倾泻而下,泼洒飞流,我不禁想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诗句。

9.昨晚有一道数学题,我绞尽脑汁,百思不得其解。就在我_________________;时,爸爸走过来,经他一点拨,我豁然开朗,真是_________________。10.爷爷七十大寿,大家祝爷爷:“福如东海,寿比南山”。爷爷却叹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我赶紧把爷爷的话打住,_________________。爷爷,您的身子骨比年轻人还壮实呢。爷爷高兴地笑了。

11、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12、深秋,校园的梧桐叶枯黄了,时而像打着秋千,飘飘悠悠;时而像降落伞,摇摇欲坠;时而像一群燕子,自由飞翔??多么富有诗情画意呀!地面上像是铺上一条无比宽大的金毯子。望着这景象,我不由地吟诵起龚自珍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落叶虽不是春天的“落红”,却具有“落红”的献身精神,不正像我们的老师吗?

(12)有的同学在总结反思时,总是羡慕别人的优秀,总是抱怨自己不够细心,事后又总不知努力,我真想对他们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湖边,那株丰姿的柳树亭亭玉立,纤细的嫩叶泛着点点绿光,远远看去,就好像一树绿色的宝石,柳枝也不逊色,低眉顺眼,柔柔软软、缠缠绵绵,似风姿绰约的美人。此景象真可谓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学六年级古诗词 篇四

我家洗砚池边树,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

译文:我家洗砚池边有一棵梅树,朵朵开放的梅花都显出淡淡的墨痕。

不需要别人夸它的颜色好看,只需要梅花的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

竹石(清・郑燮(xiè))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译文:竹子抓住青山一点也不放松,它的根牢牢地扎在岩石缝中。经历成千上万次的折磨和打击,它依然那么坚强,不管是酷暑的东南风,还是严冬的西北风,它都能经受得住,还会依然坚韧挺拔。

石灰吟(明・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问刘十九(唐・白居易)

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译文:我家新酿的米酒还未过滤,酒面上泛起一层绿泡,香气扑鼻。用红泥烧制成的烫酒用的小火炉也已准备好了。

天色阴沉,看样子晚上即将要下雪,能否留下与我共饮一杯?

蜀相(唐・杜甫)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译文:何处去寻找武侯诸葛亮 的祠堂?在成都城外那柏树茂密的地方。

碧草照映台阶自当显露春色,树上的黄鹂隔枝空对婉转鸣唱。

定夺天下先主曾三顾茅庐拜访,辅佐两朝开国与继业忠诚满腔。

可惜出师伐魏未捷而病亡军中,常使历代英雄们对此涕泪满裳!

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宋・辛弃疾)

郁孤台下清江水,中间多少行人泪?西北望长安,可怜无数山。

青山遮不住,毕竟东流去。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zhè)鸪(gū)。

译文:郁孤台下这赣江的水,水中有多少行人的眼泪。我举头眺望西北的长安,可惜只看到无数青山。但青山怎能把江水挡住?江水毕竟还会向东流去。夕阳西下我正满怀愁绪,听到深山里传来鹧鸪的鸣叫声。

雪梅・其一(宋・卢梅坡)

梅雪争春未肯降,骚人搁笔费评章。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译文:梅花和雪花都认为各自占尽了春色,谁也不肯服输。难坏了诗人,难写评判文章。说句公道话,梅花须逊让雪花三分晶莹洁白,雪花却输给梅花一段清香。

雪梅・其二(宋・卢梅坡)

有梅无雪不精神,有雪无诗俗了人。

日暮诗成天又雪,与梅并作十分春。

译文:只有梅花没有雪花的话,看起来没有什么精神气质。如果下雪了却没有文相合,也会非常的俗气。

当在冬天傍晚夕阳西下写好了诗,刚好天空又下起了雪。再看梅花雪花争相绽放,像春天一样艳丽多姿,生气蓬勃。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译文:六月里西湖的风光景色到底和其他时节的不一样:那密密层层的荷叶铺展开去,与蓝天相连接,一片无边无际的青翠碧绿;那亭亭玉立的荷花绽蕾盛开,在阳光辉映下,显得格外的鲜艳娇红。

5.六年级古诗词竞赛卷 篇五

1、若是欢迎远道而来的朋友,我们应该说()。

2、每当月亮升起,你的心中会有一种美好的对幸福、团圆的一种向往,就会想起()

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诗中的()这两句以春花喻冬雪,联想奇特美妙。

4、汗代史学家、文学家()说的:“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中的“于” 当“比”讲,它与()代诗人()写的《山行》中的()(诗句)中的“于”意思完全相同。

5、人们常用杜甫的()一句来赞美老师对学生默默无闻的培育,潜移默化的熏陶。

6、小英雄被敌人抓住了,敌人对他说:“只要你肯说出八路藏在哪里,我给你糖吃,给你银子,知道吗!可小英雄昂着都说我要像石灰一样:()小英雄被敌人杀害了,可他永远留在我们心理。

7、《天净沙·秋思》中道出天涯游子之悲的句子是()

8、我们的老师指导大家写作时,常常引用宋代著名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两句诗,(),强调习作是心灵的放飞,是情感的释放,写法要不拘一格,语言要有自己的个性。

9、人们往往因悲伤而哭泣,可杜甫却高兴而哭,因为();表现杜甫万分激动的诗句是()

10、汶川地震让孩子们失去了学校,失去了亲人,如果我们要鼓励灾区的小朋友学会坚强,我们用《竹石》的:()来鼓励最好!

1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啊,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我们的日子呢,却是一去不复返。不抓住今天,永远期盼着明天,幸运会向你招手吗?

12、“____________________”,旅游可以使我们开阔眼界。当我们欣赏着美如画卷的西湖景色时,情不自禁地吟诵起诗句__________ __________,当我们来到枫叶似火的香山时,唐代诗人杜牧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又一次竞选的失败,将我的心抛入到万丈深渊。哎,要知道我投入了多少精力,花费了多少时间应对这两次竞选呀,老天爷怎么对我一点也不开恩呢?我几时才能“____________________”呀!

14、反动派不让鲁迅发表革命文章,但革命的春天是关不住的,真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我们读书不能死读书,只读有字之书,还要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6、苏轼《浣溪沙》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诗蕴含事在人为,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的道理。

17、三国时期魏国诗人()在《七步诗 》写到: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表达了诗人对骨肉相残、同根相煎的悲愤之情。

18、唐代诗人李白和杜甫,被中国文坛合称为()。其中,李白被称为(),杜甫被称为(),杜甫生平第一快诗是《》,抒发了()。我们还学过杜甫写景的诗《》。

19、面对人生中的成功的欢乐和失败的痛苦,我们应拥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心态。(用《岳阳楼记》中的原句答)

20、老师,你可记得我──一个令您付出无数心血与汗水的“小淘气”。您那眼角的皱纹,有一条是为我而生,您那头上的银发,有一丝为我而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诗句不是赞颂您燃烧自己,照亮别人的奉献精神,还能赞颂谁呢?

21、现在人们常用《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名句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来表达对远别好友的深情厚谊。

6.六年级诗词鉴赏 篇六

关键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教学方法

古诗词教学不同于语文学科中其他知识点的教学,教学中最难的一个问题就是小学生毕竟远离古代生活,并且知识水平和理解能力有限,所以会产生古诗词比较难学的想法。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应当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选择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来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

一、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特点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有其独特的学科特点。为了确定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法,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笔者者认认为为首首先先应应当当对对小小学学高高年年级级语语文文古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和特点进行深入的分析。

1.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的现状分析

现阶段,一些教师对于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认识还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只要让学生明白古诗词的白话意思即可,却忽略了对古诗词意境以及作者情感的剖析,这导致学生对于古诗词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完全浪费了优秀的教学资源。事实上,古人在诗词创作过程中的写作手法以及写作技巧才是教学中真正要让学生学习的地方。另外,由于老师对于古诗词创作背景以及作者的背景介绍得非常少,使得学生对古诗词的学习失去了兴趣,容易产生厌学的情绪。可见,注重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的教学方法是非常必要的。

2.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的特点

在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中涉及的古诗大体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以叙事为主的古诗句,比如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作者传达的是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至今仍是传达思乡怀亲之情的经典;另一类是以抒情为主的古诗句,比如李白的《望庐山瀑布》。无论是哪种类型的古诗词,其在表达主题时常采用简洁的语言来反映深刻的内涵,每一句都堪称经典,在短短几行字中就寄予了作者无限的情思。并且,古诗词还呈现出注意语言、意境、形态以及音律相协调的特点,这些都使得古诗词在语文教学中占据重要的地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依据古诗词的不同特点,选择多元化的教学方法来开展小学语文古诗词教学。

二、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教学方法

基于对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的特点以及教学现状的分析,笔者结合实际教学经验总结了几点教学方法供大家参考,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 分类教学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在情感的表达上可以进行分类,主要包括赠友送别诗、咏史怀古诗、边塞征战诗、借景抒情诗、咏物言志诗以及山水田园诗等。在具体教学过程中老师可以采取分类教学法,帮助学生根据古诗词的特点进行分类,对某一类古诗词中的经典范例进行赏析,从而帮助学生找到赏析古诗词的正确方法,提高学习效率。

比如赠友送别诗,有直接抒情:高适的《别董大》——“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诗中最后两句直接抒发了对友人的祝福之情。有间接抒情的:李白的《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写景中寄予了对友人的牵挂之情。类似这样通过分类教学法会让学生对某一类诗有深入的了解,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 品词析句法

小学高年级语文古诗词虽然字数寥寥,却蕴含了丰富的意境,寄托了作者无限的情怀。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思想情感,教师应当带领学生品词析句、逐层分析,在理解每句话的前提下分析整首诗的意境美和语言美。

比如,韦庄的《金陵图》——“江雨霏霏江草齐,六朝如梦鸟空啼。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这首诗是一首凭吊六朝古迹的诗。第一句是金陵雨景,渲染气氛;第二句是六朝往事如梦,台城已破;第三、四句写风景依旧,人世沧桑。这样逐层分析后,学生更能体会诗中作者的情感。

3. 创建情境法

每首古诗词中都蕴含一定的意境,在古诗词学习过程中,教师要在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带领学生感受古诗的意境美,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为学生创建一定的情境,让学生融入其中。

比如,在学习《悯农二》——“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首古诗以后,老师可以鼓励学生对古诗中描绘的意境进行想象并描绘出来——在烈日炎炎的午后,农民伯伯非常辛苦地在田间劳作……从而为学生还原古诗的真实情境。

7.古代诗词阅读鉴赏的“六读法” 篇七

一读标题

吴齐贤的《论杜》说:“唐人作诗,于题目不轻下一字”。如杜甫五律《倦夜》,此诗题目,就颇令人感觉跷蹊。按说,疲倦只有在紧张的劳作之后才会产生,夜间人们休息安眠,怎么会“倦”?这是一个怎样的夜?诗人为什么会倦?这些问题都与诗歌内容紧密相连,读者若能带着这些问题来读诗歌,则必事半功倍。

例如: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意象,写了征人的戍边生活。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首句“岁岁金河复玉关”,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次句“朝朝马策与刀环”,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第三句“三春白雪归青冢”,怨气候酷寒;第四句“万里黄河绕黑山”,怨景色单调。

赏析:这是一首传诵极广的边塞诗。诗中写到的金河、青冢、黑山,都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境内,唐时属单于都护府。由此可以推断,这首诗写的是一个隶属于单于都护府的征人的怨情。全诗四句,一句一景,表面上似乎不相连属,实际上却统一于“征人”的形象,都围绕着一个“怨”字铺开。

二读作者

即借助平时所积累的有关作者的思想、时代、风格流派等背景材料理解诗歌。比如我们非常熟悉的李白与杜甫的诗歌,前者感情热烈、想象丰富、语言清新,富有浪漫主义色彩;后者格律严谨、情感内敛、沉郁顿挫,充满现实主义风格,两位诗人的诗在思想内容和风格上的区别是比较明显的。像大家比较熟悉和常见的作者。白居易:关心百姓疾苦揭露、批评政治弊端;辛弃疾: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陶渊明:对官场与世俗社会极度厌倦,洁身自好,不愿屈意逢迎,但也宣扬“人生无常”“乐安天命”。李清照:前期的词反映了她的闺中生活和思想感情,表现了自然风光和别思离愁。后期的诗词凄凉悲痛,抒发了伤时念旧、怀乡悼亡的情感,也寄托了强烈的亡国之思。

三读序言

有些诗歌在诗题下面附有一段序言,它往往点明诗歌创作的背景,诗歌的写作目的等,在一定程度上露了诗歌的内容。读这样的序言可加深我们对诗歌的理解。如苏轼的《南乡子》词,下面有一小序:“梅花词和杨元素”。从小序中我们可以知道这是一首和词,而且内容是写梅花的,这对我们读懂诗歌内容就很有帮助。

四读注释

在高考诗歌鉴赏题中,为帮助考生充分理解诗歌,往往在诗歌后面附有几则注释。对于这些注释,我们应仔细阅读,从中揣摩诗歌的隐含意义,为进一步深入分析诗歌做准备。

例如: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江间作四首(其三)

潘大临

西山通虎穴,赤壁隐龙宫。形胜三分图,波流万世功。

沙明拳宿鹭,天阔退飞鸿。最羡渔竿客,归船雨打篷。

【注】①〔潘大临(约1057-1106)〕字邠老,黄州(今湖北黄冈)人,善诗文。曾随苏轼同游赤壁。 ②〔西山〕在湖北鄂州西,山幽僻深邃。 ③〔拳宿鹭〕指白鹭睡眠时一腿蜷缩的样子。

(1)第三联两句中各有一个字用得十分传神,请找出来,并说说这样写的好处。

(2)从全诗看,作者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答:(1)“拳”和“退”用“拳”字形象地表现出鹭鸟在沙滩上栖息时的神态。用“退”字别致、生动地表现出鸿鸟在天空中飞行的状态。这样写构成了作者江边所见的一幅静动结合的画面。 (2)向往一种隐逸的生活。①诗的前两联,作者从眼前之景,转入怀古,遥想当年赤壁之战时的人事,而今安在?从而发出了“波流万世功”的感叹。②诗的后两联,作者赞叹宿鹭、飞鸿的闲适,接着又仿佛看到了渔翁的扁舟,联系到“波流万世功”的感叹,于是提出“最羡渔竿客”,想驾一叶小舟在烟雨朦胧中归去!

五读类别

古代诗词,数量之多,题材之广,令人赞叹。但就内容而言,大体可分为边塞诗、山水田园诗、送别诗、思乡诗、咏物言志诗、闺怨诗等。所以只要了解诗歌的类别,并懂得这一类诗歌的特点,解题就方便了。

例如:咏物诗的特点:内容上以某一物为描写对象,抓住其某些特征着意描摹。思想上往往是托物言志。由物到人,由实到虚,写出精神品格。

山水田园诗:山水田园诗以描写自然风光、农村景物以及安逸恬淡的隐居生活见长,诗境隽永优美,风格恬静淡雅,语言清丽洗练。

行旅诗和闺怨诗:古人或久宦在外,或长期流离漂泊,或久戍边关,总会引起浓浓的思乡怀人之情,所以这类诗文就特别多,它们或写羁旅之思,或写思念亲友,或写征人思乡,或写闺中怀人。写作上或触景伤情,或感时生情,或托物传情,或因梦寄情,或妙喻传情。

六读典故

用典,是古代诗词中常用的一种表现方法。所以,读者必须对作品中的“典故”有初步的理解,透过典故的本意,理解用典表达的新意。

例如:冰雪:以冰雪的晶莹比喻心志的忠贞、品格的高尚;月亮:对月思亲——引发离愁别绪,思乡之愁;蝉:以蝉品行高洁;草木:以草木繁盛反衬荒凉,以抒发盛衰兴亡的感慨。

8.六年级下册古诗词检测 篇八

一、填空

1、正是江南好风景。

2、,杳杳钟声晚。

3、黄梅时节家家雨。

4、故园东望路漫漫。

5、,野渡无人舟自横。

6、独坐幽徨里。

7、,影入平羌江水流。

8、,至今已觉不新鲜。

9、山际见来烟。

10、此夜曲中闻折柳。

11、岐王宅里寻常见。

12、荷笠带斜阳。

13、有约不来过夜半。

14、,凭君传语报平安。

15、独怜幽草涧边生。

16、,明月来相照。

17、夜发清溪向三峡。

18、,各领风骚数百年。

19、,云从窗里出。20、,散入春风满洛城。

21、旦辞黄河去,不闻爷娘唤女声。

22、万里赴戎机。

23、,寒光照铁衣。

24、雄兔脚扑朔,;双兔傍地走,?

25、将军百战死。

二、默写

滁州西涧约客

9.六年级语文古诗鉴赏知识积累 篇九

1、这个粮囤(dùn)存着这个村子的口粮。

2、“你怎么可以囤(tún)积这么多的私粮呢?难道你忘了还有很多饿肚子的人吗?”母亲气愤地说。

3、“那位是李大(dài)夫,是心血管方面的专家。”陈姐边说边指给她看。

4、“这是逮(dài)捕令,现在我们要依法逮捕你!”警察严肃地说。

5、这种颠倒(dǎo)黑白的说法引起了很多人的愤慨。

二、文学常识积累:

(一)、你知道吗?

冰心,原名谢婉莹,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诗集《繁星》等;儿童作品《寄小读者》,解放后又写了《再寄小读者》。

(二)、古诗词赏析:

山行 唐 杜牧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1、这首诗描绘的是秋之色,展现出一幅动人的山林秋色图。

2、诗里写了山路、人家、白云、红叶,这四样景物。

3、“寒”字点明深秋季节;“远”字写出山路的绵长;“斜”字照应句首的“远”字,写出了高而缓的山势。

4、这首小诗采用的是即兴咏景和咏物言志的手法,表露了诗人内在的精神世界和志趣。

5、这句中的“晚”字用得无比精妙,妙在(ABC)。

(A)点明时间,前两句是白天所见,后两句则是傍晚之景。

10.浅谈古诗词美学六步法 篇十

【关键词】古诗词 六步法

古诗词是我国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华夏五千年灿烂文化的结晶,它浓缩了中华文化几千年的文明成果。在我们七至九年级语文课本中收录的六十二首古诗词,内涵丰富深刻,情感积极健康,大多包含了对人生、理想、祖国、亲情、友情的积极看法,许多诗作还阐发了感恩、忠孝、诚信、责任、勇敢等做人的最可贵品德。无论是凝练形象的语言,还是强烈的抒情色彩,都起着感染和净化学生心灵的作用。《语文课程标准》对古诗文阅读的要求是:“诵读古代诗词,有意识地在积累、感悟和运用中,提高自己的欣赏品位和审美情趣。”近年来的中考试题中对古诗词的考查已由简单的默写逐步提升到了欣赏层面。在新的形势下,如何教学古诗词呢?

本文试着打破传统的教学方法另辟蹊径,浅显地谈谈古诗词美学六步法。

诗重感情,没有感情就没有艺术,没有感情就没有诗。没有“美学”就难以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没有“美学”,就难以产生移情和共鸣,就难以获得审美的熏陶和情感的启迪。因此,在古诗词教学中我们应该积极倡导“美学”的理念——古诗词不仅是一种语言的艺术,还是包容了音乐、绘画等在内的综合艺术。古诗词语言精练,构思精巧,多处留有艺术空白,言虽尽而意无穷,是一个极其丰富的艺术宝库。教师在教学古诗词时,要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拓展他们丰富的想象力,感悟古诗暗含的意蕴和情意,让学生快乐地学,美美地学。

一、吟诗

古诗词不仅有平仄交错、跌宕起伏的音律美,更有“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境美,这种意境最好的展现方式是诵读。在教学中,教师若能根据学生不同的个性特征采取不同的诵读方式,学生必能在整体上感知诗的美感,自然而然地爱上诗词。如教曹操的《观沧海》,先让学生自由地吟诗,根据自己的理解读出轻重缓急,读出感情。顿时,教室里诗声朗朗。稍后,先由教师范读,再由学生吟读,然后师生共同点评。教师在范读时注重节奏、语气、语调等方面的变化,学生在吟读时,他们就会思考自己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诗歌丰富的内涵。在点评环节,他们会对自己的朗读进行反思。这大大地激发了他们学诗的热情。

二、说诗

吟读不一定要有固定的标准,自己是怎么理解的就怎么读,只要美滋滋地读出了诗的味道,就是成功的。教师不妨让学生说说自己如此吟读的理由。学生说诗的过程其实就是对诗词进行探索的过程。在教李白的《行路难》时,学生对“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馐值万钱”这两句话有两种不同的读法。一种认为应该读得轻松愉快一些;另一种认为应该读得压抑低沉一些。教师让他们用自己的方式读完全诗,然后让他们说出自己选取这种方式读的理由。学生在说诗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理解了诗意,走进了诗人的情感世界。

三、唱诗

古诗词语言精练,有很多都谱曲成歌了。学生喜欢歌唱,有时还喜欢自编自唱。根据这一特点,在古诗词诵读的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歌曲旋律唱读古诗词。这样变读为唱,学生学得愉快,而且在唱唱、跳跳中自然而然地受到古诗词的熏陶。在教苏轼《水调歌头》一词时,学生不由自主地联想到了《明月几时有》这首歌,情不自禁地哼唱了起来,还没开始学习就能背诵了。会谱曲的同学甚至还为它谱写了一首新的曲子,用另一种形式唱出来又别有一番风味。又如在教《蒹葭》时,学生联想到了歌曲《在水一方》,边唱边跳,很快就引起了共鸣。

四、演诗

古诗词是有生命的,要使其中的人物活起来,可在学诗时采用表演的方式。在教白居易的《观刈麦》时,教师采用了课本剧表演的形式理解诗中的情境。一位学生饰演担着食物的姑妇,三位学生饰演随姑妇送饭的小孩子,四个男生饰演在田里劳作的壮年男力,一个学生饰演贫苦的妇人。他们自编自导,生动有趣的表演,不但使学生深入浅出地理解了诗意,还领略到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和怜悯。

五、画诗

苏轼评价王维的诗歌:“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其实,教材中的许多古诗都是“诗中有画”。我们可以采用“吟诗作画,以画讲诗”的方法打开学生的心扉。如教《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时,让学生画一画早春的雨,画一画刚破土而出的草,画一画春风,画一画杨柳。学生在画中充分调动了已有的生活经验,在画中理解了诗意,悟到了诗情。

六、写诗

骆宾王七岁就写了《咏鹅》一诗。学生有一定的生活经历,有丰富的想象力,在古诗词教学中教师可大胆地引导学生仿诗、改诗、写诗。如学习赵师秀的《约客》后,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约客等人的经历来仿写一首诗歌。有一位学生写道:“清明时节家家雨,农家小路处处洼。有约不来过中午,闲蹬果树落红花。”在这样的创作中,学生享受到了学诗的愉悦,发现了自己的灵气,惊叹于诗的神奇,会更喜欢学习诗歌。

上一篇:软件免责声明范文下一篇:交通安全隐患专项整治的实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