慰藉心灵的语句

2024-08-13

慰藉心灵的语句(精选8篇)

1.慰藉心灵的语句 篇一

《心灵的慰藉》教案

一、导入

1.欣赏《千手观音》舞蹈一分钟。

2.展示:四川峨眉山大足石刻石窟造像“千手千眼观音”像。

师:刚才我们欣赏到的是以音乐和舞蹈形式表现的宗教文化,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是四川峨眉山的大足石刻——千手千眼观音。这个石雕则是以美术形式来表现宗教文化,千手表示法力无边,千眼表示智慧无穷。

师:人们为什么要创造这样一尊佛像呢? 学生回答:寻找精神寄托,净化心灵等等。

师:那我今天就带领大家一起走进中国佛教美术的世界,寻找心灵的慰藉。3.引出本课课题——《心灵的慰藉》。板书内容:第三课 心灵的慰藉

二、新课学习1.宗教与美术的关系

师:大家知道世界三大宗教是什么? 生:佛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

师:当我提到这些宗教时同学们脑中闪现过的图像分别是什么? 生:佛像、耶稣、十字架、清真寺等。

师:这些形象大部分是美术作品,这都是宗教宣传的效果。

那么,宗教为什么选择“美术”作为宣传教义的重要方式?

(幻灯片)对比于文字与图像,分析图像相对于文字有什么样的优势?

老师总结并引出下一话题:美术作品自身的特点是其多传达的视觉形象很适合宣扬思想,较为直观、易懂、又比文字生动有趣,所以宗教宣传特别注重用美术的方式。下面让我们走进佛教的世界来看一看。2.佛教概况(1)佛教的主导思想

师:研究佛教美术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佛教的主导思想:佛教以世间之苦为支点关爱人间,普度众生。宣扬“生死轮回”“因果报应”的思想,把人们的眼光从痛苦的现实转移来世幸福上,倡导世人积德行善。(2)佛教在中国的发展 提问:佛教最早产生于哪里?

什么时候传入中国?发展概况又是如何呢?

生:佛教产生于公元前6~5世纪的古印度,并在两汉之际传人我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得以传播与发展,至隋唐时期达到鼎盛,晚唐以后逐步衰落,是中国古代文化第一次大规模地融入外来因素。

展示:佛教发展流程图 自主学习

师:下面请大家浏览书本P26—28,讨论,回答以下问题:

书中都涉及了哪几个朝代? 佛教美术作品形式有哪些?

生1:书中涉及的朝代有两汉,魏晋,隋唐,晚唐。生2:佛教美术作品都有壁画,雕塑,建筑,绘画,图案等。

师:很好,我们将这些美术作品的形式集中到一起便出现了石窟这种全新的美术作品形式。

那有人知道中国著名的四大石窟分别是哪四个吗?(展示PPT)生:莫高窟,云冈石窟,龙门石窟,麦积山石窟。

师:请大家讨论,思考一下为什么选择石窟作为宗教信仰的场地? 生:……

师:石窟是佛教的典型美术样式,因为佛教注重个人的体悟,而石窟最初就是佛教徒供养佛教、打坐静思的地方,后来才逐渐演变为各种其他形制。佛教信徒也把开凿石窟供人们朝拜作为一种“善业”,于是上至帝王,下至一般百姓都以很大的热情来开凿佛龛。3.佛教传入对美术创作的影响

师:我们下面一起来一起探讨佛教传入中国以后对与美术创作都产生了哪些影响。

第一方面我们来看到作品载体。在前几课的内容里,我们一起学习了青铜器,画像石,帛画,陶俑,当佛教传入中国以后,我们一起来看看发生了什么变化?雕塑由士兵变成了佛像,寺庙渐渐多了起来,石壁上不再是二十四孝图,而是许许多多的佛本生故事。

在风格样式上,我们下面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一一欣赏。

(1)前期:欣赏两汉时期佛教壁画,并结合早期的中国绘画,分析早期佛教壁画的特点。(展示幻灯片,引导学生看书P26)

师在生回答过后总结:从流传至今的壁画可以看出,它采取了勾勒与晕染相结合的画法,具有一定的立体效果,而且壁画中的人物造型丰满,带有明显的异域特征,反映出佛教初传时期 中外文化的交融。(以填空的形式)

(2)中期:魏晋和隋唐时期的佛教壁画和雕塑。

提问学生关于《舍身饲虎》、《割肉贸鸽》、《九色鹿》的故事。

师: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在魏晋南北朝时期会出现如此多的忍辱牺牲的故事呢? 生:……

补充魏晋南北朝的历史背景。

师:魏晋南北朝时期是一个战乱频繁,现实中充满了悲苦的灾难的时期,生活在这个悲惨世界中的广大人民,一时找不到出路,死后即可进入轮回的佛教对于处于水深火热的人们来说,无疑具有巨大的吸引力。于是便出现了许许多多宣传苦行的佛本生故事。

佛本生故事是指释迦牟尼前生修行时的故事。而这些故事则通过图像的形式来达到传教的目的,意在宣传佛教可以救护一切众生远离痛苦。(在翻到最后一张幻灯片的时候)

师:有些同学注意到这里的佛像偏瘦,其实是北魏中期以后的人物造型,受南朝文化影响,皆趋于“秀骨清像”了。

在这里大家可以看到,这个时期的佛像造型夸张,偏男像,佛像简洁,没有多余的装饰。

师:而到了隋唐时期,随着石窟修建的日益兴盛,壁画的手法和题材也更加引人入胜。在唐代,出现了一些专门绘制佛像的美术家,他们创造出更符合中国人观赏习惯的样式,比如在画面中你可以更多地感受到哪些柔和而富于表现力的线条,佛像面貌特征也不再是异族人的轮廓。这样的风格被认为是来自于一名叫吴道子的画家。

大家现在看到的是唐代著名画家吴道子画的送子天王图,这里展现的时原画的最后一段,表现净饭王抱子谒神,摩耶夫人及其侍从紧随其后。他的作品也在敦煌莫高窟里出现。请一名同学站起来朗读书P27的内容。

维摩诘,早期佛教著名居士。意译为净名、无垢称,意思是以洁净、没有染污而著称的人。比较比它早一些的魏晋时期石窟中的人物画像,你能感觉到哪些不同呢? 生:画中人物已经本土化,不再是眼眶深凹,脸色黝黑,而完全是汉人模样。师:我们再来看一些隋唐时期的雕塑,特别要注意的是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卢舍那是报身佛,所谓的报身,也就是指报应身,是佛的修行圆满的表现。历史记载卢舍那 大佛是武则天的“报身像”。武则天自起名“曌”。(要板书)曌,不言而喻,日月当空,普照大地。而卢舍那的译意正好为“光明遍照”。

再对比印度的佛头像,大家可以明显的感觉出来,佛教由印度传入中国,佛的形象也在渐渐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像中国人,越来越本土化。由卢舍那大佛开始,在中国佛教的形象中又逐渐融入了女性的形象。

(3)晚期:中晚唐以后的佛教美术作品

师:这一时期的窟龛中,供养人的造像占据的位置突出。佛教人物的雕塑风格和审美意趣也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就菩萨的造像而言,与盛唐相比较,亲切感、世俗感进一步增强,但那种动人心魄的优雅高贵的气质减弱了。佛教艺术更趋于人性和世俗化。

思考与交流:从四幅不同时期的菩萨造像中找出造型上的变化 菩萨是“菩提萨埵”的简称。

菩提译为“觉”,萨埵译为“有情”,菩萨,便是觉有情,有情是指有情爱与情性的生物。将自己和一切众生一齐从愚痴中解脱出来,而得到彻底的觉悟(自觉觉他),这种人便叫做菩萨。学生讨论,发言。

做连线练习,根据右侧的佛像造型特点,看看对应与哪一个时期的佛教造像。

三、拓展欣赏

1.两位藏传佛教僧人做沙画。2.现代艺术家曾浩笔下的敦煌世界。

四、总结与作业

作业:试分析道教美术或用线描的方式临摹一张飞天。

总结:佛教传入中国之后,原有的佛教形象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艺术家逐步按照中国人的审美标准和信仰的需要将形象本土化。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信仰,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期内是人们解决生命中一切痛苦的唯一法宝、是进行心灵慰藉的唯一精神支柱,正是由于宗教的强大精神作用,也被统治阶级作为统治国家的一个重要手段。

马克思曾经说过:宗教是人类精神的鸦片。处于痛苦和无奈、无助境遇的人们可以从神那里得到安慰,但是不能真正解除痛苦;要获取真正的幸福,就应该摆脱幻想,面对现实,要记住:命运,不藏在掌纹里,而是握在十指中。

2.“心灵超市”:虚无的慰藉 篇二

为帮助现代人尤其是都市白领摆脱工作上的压力,使人们在精神上寻求一份虚无的慰藉,时下,在一些大城市出现了一种“心灵超市”。这种“超市”所出售的全是“空瓶类商品”,品种众多,这些商品除了贴有“勇气”、“信心”、“思考”等励志性的标签外,还有许多与个人生活相关的“让你没压力”、“安心零食”、“没有垃圾电邮”标签,以及与社会环境相关的“再生资源”、“空气清新”之类的标签。在上海市新天地北里新开了一家“心灵超市”,开张那天,仅3个小时就成交了50多单生意。一位在附近单位上班的都市白领,花60元钱在“心灵超市”里买下了3个贴有“暂停”、“睡满8小时”和“放松心情”标签的空瓶。她认为,将这种“另类商品”买回家后,无论摆在办公桌上还是放在家里,感到精神紧张、心有压力的时候,只要静心凝视空瓶上的励志性标签,心情就得到些许的放松,精神上的空虚就会得到些许慰藉。

我们知道,压力是个人和组织进步的推动力。但是,过度的压力,却会走向其反面,造成相当的阻碍甚至破坏。近年来的科学、医疗和组织研究都表明,变化和变革带来的混乱及随之而来的不安、不知所措、时间紧张和压力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个人的心理健康和生存信心。压力是人们的肌体和情绪对周边环境的变化产生的反应。过大的压力会使人失眠、脑细胞受损、免疫功能下降、衰老加速、竞技状态和工作绩效下降,甚至成为导致高血压和猝死的罪魁祸首。

上述现象的存在和继续发展,导致了人们寻找各种良策摆脱精神压力的意识,于是,顺应这一精神需求的“心灵超市”便被一些颇有创意的人推了出来。“心灵超市”的出现并能受到许多人的欢迎,表面上看,他们是花钱将一个个并无实用价值的空瓶子买回家去,实际上,他们真正看重的是空瓶上的标签所寓意的内容。那些标签上标注的词句,就如同医生开具的处方,不仅具有抚慰和劝导的作用。而且近似于一剂救心的良药,似乎能够祛除他们心灵上的痼疾。

有研究表明,当人们有意识地将情绪做正向调整时,其心律会立刻产生变化。这种心律的改变会在人体内催生一系列有益肌体的神经、荷尔蒙和生化反应,使心律和神经系统处在一个和谐状态。而当人处于负面情绪的压力下时则相反,心律和神经系统的不和谐,对人的肌体就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说,一个人的压力得到化解,就可以改变他的世界,但关键在于找到化解压力的方法。从“心灵超市”里购买贴有励志标签的空瓶子,虽然能在心灵感应上得到一些放松和缓解,但毕竟只是暂时的,这种“空无物”的慰藉,根本无法使现代人得到真正的精神救赎。

3.慰藉心灵的哲理句子 篇三

2. 多门之室生风,多言之人生祸。居家戒诤讼,讼则终凶;处世戒多言,多言必失。辩不如讷,语不如默。动不如静,忙不如闲。人一口,则为合。也许当年造字的老宗早就暗示我们,人生一世,少开尊口方是“合”理。沉默之成为巨大的力量,一如黑色聚集所有的光线。光用嘴巴争来争去,不过是意气之争,无法改变现状,倒不如把时间花在行动上,用事实证明一切。话人人会说,对于喜欢逞口舌之快的人,多半是说得多,做得少。

3. 要做的事情总找得出时间和机会;不愿意做的事情也总能找得出借口。

4. 骄慢并不会令你得到他人的尊敬;谦卑反而令人尊敬。

5. 快乐与拥有多少物产并无关系。在你缺乏财富时。你日思夜念要得到它们。在你拥有财富时,你会日夜担心怕失去它们。你见过一个快乐的富翁吗?他们其实与穷人一般痛苦。要寻找快乐,你必须找对地方——自己的心。

6. 闪电从不打在相同的地方,人不该被相同的方式伤害两次。

7. 有能力的人影响别人,没能力的人,受人影响。

8. 每个人都喜欢自主。但如果你在他人对你说了句什么后就大发脾气,你就是正在把自主权付托了予他;慢慢地,除了你自己外,每一个人都成为你心的主人。如果你向往自主的话,先去学懂主宰自己的心。

9. 驾驭命运的舵是奋斗。不抱有一丝幻想,不放弃一点机会,不停止一日努力。

4.心灵的慰藉800字作文 篇四

我一直喜欢绘画。小时候,妈妈给我报了绘画班。那时,我并不知道绘画能带给我什么乐趣。第一次学绘画,我内心确实有些紧张,原因在于,当我按照老师的要求做时,一支小小的绘画铅笔似乎总是跟我过不去,总也不听我使唤,画出来的实物,常常是非驴非马,别别扭扭的,总是差强人意。后来,我的绘画有点模样了,我对绘画的兴趣也浓厚了,以至于画起画来忘记了一切,几乎达到忘我的境地,这时我才感觉到绘画让我远离了一切烦恼,它带给我的是一种来自心灵深处的轻松和愉悦。渐渐的,我的绘画水平不断提升,每次跟上美术老师一笔一笔去画,真的是一丝不苟。

学完一年后,我们有一个绘画比赛,老师给我们每人发一张画纸,要求我们按照题目,发挥想象去画。老师给的题目是:画一个自己喜欢的动物。看到这个题目我笑了,我喜欢小动物,那些狗啊猫啊、鸡鸭飞鸟什么的我也记不起画过多少,光我卧室的墙上贴的,就让家人看得眩晕。我想,我一定要好好画,争取做这次绘画赛最优秀的一个。我认真地画好每一根线条,涂好每一处颜色。直到交画时,我从容地把画交给了老师,老师看了,夸我画的好。欣喜若狂的我又蹦又跳。

一星期后,我到绘画班,刚走到门口,同学们忽然鼓起了热烈的掌声,而且掌声持续了好久才停息,我感到非常惊讶。老师从讲台上拿了一个红色的证书和一枚奖牌走了过来,把奖牌挂在我的脖子上,把证书给了我,对我说:“恭喜我们的小画家,祝贺你在这次少儿绘画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看着证书和奖牌,我心里盈满了喜悦!

上了中学,学业负担加重了,我和绘画渐渐疏远了,可是我并没有把它从心里“清理”出去,心里始终给它留了一个重要的位置,闲暇时我总会拿起画笔来,陶醉于线条和色彩的世界里;有时,我会把以前绘画得奖的证书和奖牌拿出来,沉浸于甜美的回忆和怀想之中,心里满是开心。

5.慰藉心灵的语句 篇五

(2课时)

一、教材分析 1.教学目的

① 了解并感受宗教建筑的历史文化价值,正确对待宗教艺术。

② 对宗教的性质有一些感性认识。③ 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

2.内容结构

本课按照世界三大宗教──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产生的先后,分成三部分,分别鉴赏三大宗教有代表性的建筑,另有“相关链接”,以扩大学生的视野。

3.重点和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有两个方面:一是进一步学习欣赏建筑艺术的方法,着重了解建筑是如何体现一定的思想观念,以及三大宗教建筑的主要特征;二是帮助学生树立正确对待宗教

艺术的态度和价值观。

本课的难点,主要在于要解决对宗教的认识,以及与宗教建筑相关的历史文化知识。

二、教学资料 1.关键词语解释

宗教 马克思主义认为,宗教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当人类还没有形成自我意识或自我意识十分薄弱的时候,宗教是不会产生的。宗教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在阶级社会以前,原始社会的人们无法抗拒各种自然灾害,对变化莫测、庞大而神秘的自然现象不能理解,对人自身的构造和梦境,也无法加以说明,从而引起了恐惧、惊惶和缺乏信心,认为在他们周围存在着一种超自然的力量,这种力量主宰着人们的一切,只有用膜拜、祈祷或用巫术、祭咒、舞蹈等仪式去影响它们,才能消灾降福,保证生产和生活的顺利进行,因而产生了原始的宗教观念,形成了最初的宗教──原始宗教。

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宗教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在原始社会里,人们信仰的是为数众多的鬼神,即多神教。这些鬼神之间并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到了阶级社会,人与人之间产生了不平等,有了贵贱之分,反映在鬼神之间也有大小主次之别。特别是国家形成以后,出现了统一的君主,多神教也逐渐演变成一神教。许多神的全部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都移到一个万能神的身上。同时,在阶级社会里,阶级压迫有时往往比自然灾害更惨重,被压迫阶级为了摆脱这种压迫,曾进行过无数次的艰苦斗争,但它并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因此,被压迫阶级对来自社会的阶级压迫和对来自自然界的灾害,同样感到难以理解和无法捉摸,于是便产生了种种幻想,渴望有一个能使他们摆脱苦难的“救世主”和“天堂”,这就是阶级生活中许多宗教如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得以产生和发展的社会根源。而阶级社会里的反动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剥削阶级的统治,总是利用宗教迷信欺骗和麻痹人们的思想,阻挠人民的革命斗争。所以,列宁指出“宗教是麻醉人民的鸦片”(列宁:《社会主义和宗教》,《列宁全集》第10卷,第62页),从这个意义上讲,宗教具有明显的消极作用,宗教的本质是唯心主义,它既不能科学地认识世界,也不能揭示出自然现象和社会变化的客观规律。但是,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特别是充满苦难的年代里,宗教对于一时还找不到正确出路的广大人民群众,又往往是一种心灵的慰藉和寄托。他们对宗教往往寄托着某种理想和幻想,如对“天堂”的追求。从这个意义上讲,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也可以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正如鸦片滥用固然是毒品,必要时慎重用之,则可成为有用的药品,这说明宗教是一种极其

复杂的社会现象。

宗教艺术也是这样。一般说来,古代创造的宗教艺术,当时是一种宗教宣传品,并非单纯观赏的艺术品。它们美的理想和审美形式,是与宗教观念紧紧联系在一起的。但是,宗教艺术的创造者是广大的人民群众。他们怀着虔诚的心情为他们的信仰贡献出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宗教艺术所体现出来的艺术成就,是人民群众智慧的体现。何况,其中还凝聚着当时人们的理想和幻想。所以,古代遗留下来的宗教艺术,可以成为我们今天观赏的对象。

基督教 信奉耶稣基督为救世主的各个教派的统称。公元一世纪起源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巴勒斯坦的犹太民族。早期的基督教是当时还处在奴隶制阶段的罗马帝国阶级斗争的产物。因为,当时的巴勒斯坦,不仅遭受外来的民族压迫,内部的阶级压迫也很严重,连续不断的奴隶起义遭到了镇压。犹太人中的城市居民、农民和奴隶,对罗马帝国和犹太上层分子怀着刻骨的仇恨,一直坚持斗争,但又找不到指导自己行动的思想力量,有些人就把希望寄托在超人间的“救世主”(“基督”一词的原意就是“上帝派来的救世主”)身上,于是,就从犹太人原来信奉的犹太教中产生一种新宗教。这时的基督教教徒大都是贫民和奴隶,宣传一切受灾难的人死后将进入天堂,而富人要进入天堂“比骆驼穿过针孔还难”。这些思想和活动,反映了下层群众对剥削者的鄙视和仇恨,对贫苦人的同情和支持。因此,它最初遭到了罗马奴隶主国家和犹太上层分子的野蛮镇压。但是,基督教并不是鼓舞和号召人们去和统治阶级进行斗争,改变现实的苦难,却宣扬顺从和忍耐,等待死后从“上帝”那里得到报答。这些思想不久就被统治阶级所利用。公元313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给予基督教合法的社会地位,从公元380年,宣布基督教为罗马帝国的国教,成为封建统治阶级的一种有力的统治工具。它是一种影响很大的世界性宗教,宣扬上帝(天主)创造并主宰世界,认为人类从始祖起就犯了罪,并在世中受苦,只有信仰上帝及其儿子耶稣基督才能获救。它以《旧约

全书》和《新约全书》作为“圣经”。

《圣经》 基督教的宗教经典。包括《旧约全书》和《新约全书》两部分。前者原是犹太教的圣经,是希伯来民族文学遗产的总汇。它包括《摩西五经》,即《创世纪》、《出埃及记》等5卷。《新约全书》是耶稣和基督教形成初期第一批使徒如彼得、保罗等的言行录。《圣经》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影响深远。全世界有许多译本,它对丰富一些民族的文学语言起了积极作用。欧洲古代和近代美术的题材,常来自《圣经》。米开朗基罗创作的西斯廷教堂的天顶画《创世纪》,即取材于《旧约全书》中的《创世纪》卷。它的内容是关于世界和人类的起源,以及人类最初的遭遇等故事。

拜占廷建筑 拜占廷是古希腊殖民城市,位于博斯普鲁斯海峡西岸,扼黑海咽喉。公元330年,罗马帝国皇帝君士坦丁大帝迁都于此,改名君士坦丁堡。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后,为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都城,直到公元1453年被土耳其人所灭亡。公元5世纪—6世纪是帝国的极盛时期。其版图一度包括巴尔干半岛、叙利亚、巴勒斯坦、小亚细亚、北非以及意大利半岛和西西里。拜占廷建筑的特点,是继承东方建筑传统,改造和发展了古罗马建筑中某些要素而形成独特的风格,对东西方许多国家,特别是东正教(基督教的一个派别)国家如俄国与东欧诸国的建筑有很大影响。

罗马式建筑 又译作罗马风建筑、似罗马建筑等。10世纪—12世纪流行于欧洲基督教流行的地区。它的典型特征是:墙体巨大而厚实,墙面用连列小券,西面有

一、两座钟楼。窗口窄小,且离地面较高,具有封建城堡的特征。它的贡献在于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来,而且在于它首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整构图之中。哥特式建筑 11世纪下半叶起源于法国,13世纪—15世纪流行于欧洲的一种建筑风格。主要见于天主教堂。哥特式建筑以其高超的技术和艺术成就,在建筑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哥特式教堂的结构体系由石头的骨架券和飞扶壁组成,大大提高了教堂的高度并开拓了内部空间,在形式上,复杂而精致,密集而垂直的柱群,在视觉上产生了飞腾的效果,具有高耸峻拔、轻盈灵巧的特点。哥特式教堂的另一个典型特征是正门的立面有圆花窗(有人称“玫瑰窗”),教堂内部则广泛应用彩色玻璃窗画。不过,不同地区、不同时期的哥特式教堂,在艺术风格上还稍有区别。

俄罗斯风格建筑 具有俄罗斯民族特点的建筑。形成于公元十二世纪末。它的主要特征是,具有浑圆饱满的穹顶,称为战盔式穹顶。位于今莫斯科红场上的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年—1561年)便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

2.美术作品 印度《桑奇大塔》

这是中国古代旅印高僧称之为佛塔的一种早期的佛教建筑,印度称之为“窣(音“苏”)堵坡”。因此塔位于印度中央邦首府博帕尔附近的桑奇而得名。又因那里还有同类型的其他几个窣堵坡,而这一窣堵坡又最具有代表性,所以,该大塔又称为桑奇一号窣堵坡,也是中国古代佛塔的最早依据。它是一种半球形的建筑物,主要用于埋葬佛祖或圣徒的舍利子(骨灰和遗骨)和遗物。它的形式是从印度史前时代的坟冢演变而来的。它的半球体的直径为32米、高12.8米,立在4.3米高的圆形台基上。台基的直径为36.6米。塔顶有呈正方形的一圈石栏杆,围着一座托名佛邸的亭子,冠戴着三层华盖。半球体内层是泥土,外面是用砖砌的,里面埋藏着舍利盒。从窣堵坡的造型来看,它的构思比较原始,以半球体象征印度神话中孕育宇宙的金卵,半球体之上的伞柱象征宇宙之轴;三层伞盖代表佛、法、僧三宝,大塔周围的四座塔门标志着宇宙的四个方位。整个大塔的造型单纯、浑朴,完整统一,具有明显的稳定感和重量感,加上四周又有玲珑纤巧的栏杆和门作衬托,同半球体形成强烈的对比,使窣堵坡显得更加庄严隆重。

印度桑奇大塔东塔门雕刻

桑奇大塔四周塔门的雕刻,集中了印度早期佛教艺术的精华。每座塔门用砂石制作,高约10米,由三道中间微拱的横梁和两根方形侧柱以插榫法构成,在横梁、侧柱和柱头上布满了浮雕嵌板与半圆雕或圆雕构件。这些塔门雕刻是安达罗时代由毗底萨的富商和民间的许多佛教徒捐赠的,多半出自毗底萨的象牙雕刻匠师之手。所以,它们的总体视觉效果,好像是放大了的象牙雕刻。这些雕刻的题材,主要是本生经和佛传故事。但还未出现佛本人的形象。因为印度早期佛教禁止偶像崇拜,只用菩提树、法轮、台座、伞盖、足迹等象征符号来暗示佛的存在。东塔门北侧立柱与第三道横梁末端交角处的砂石圆雕托架像《树神药叉女》,被公认为桑奇乃至全印度古代雕刻中最美的女性雕像之一。这一雕刻具有加固构架和装饰的双重作用,类似中国古代建筑中枋与柱相交处的托座──雀替。女像身体与四肢的挺伸和建筑结构的配合十分协调,她双臂攀着芒果树枝,纵身向外倾斜,好似凌空飞舞。她是芒果树的精灵,生殖力的化身。由于药叉和药叉女是印度古代早期农耕文化生殖崇拜的产物,也是大地万物原生力量的化身,药叉女则被看作是自然生殖能力的源泉。所以,印度古代雕刻中出现许多药叉女的形象,而且极力强调女性的生理特征,从而使她成为印度古代艺术中女性美的标准。桑奇大塔东塔门的这一《树神药叉女》,身体呈S形的三屈式,这种形式逐渐发展成印度标准女性人体美的典范。这与古希腊雕刻中女性人体美的表现,完全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古希腊追求女性形体比例匀称、完美优雅;印度则极力夸张女性形体的生理特征

与丰满成熟。

印尼婆罗浮屠(公元8世纪—9世纪,爪哇岛)

这是亚洲著名的佛教建筑,是一座大型的佛塔(中国古代称印度的佛塔,即窣堵坡为“浮屠”),或称大窣堵坡。它位于印度尼西亚中部日惹西北约40公里处的墨拉皮火山的一个山丘上。“婆罗浮屠”在梵文中的含义就是“山丘上的佛塔”。它修建于印尼夏连特拉王朝时期,费时约15年。15世纪,伊斯兰教传入印尼后,佛教衰微,婆罗浮屠也被废弃,同时被火山灰及丛莽所湮没。直到1814年才被重新发现。1907年—1911年和1973年—198

3年两次修缮,才形成今天所见的面貌。

婆罗浮屠不仅是印尼现存最重要的佛教建筑,而且是世界现存的最大的佛塔。整个建筑全用石块砌成,约用了200万块石头,塔基边长112米,台基上有面积依次递减的五层方形台,各边都有数层曲折;方形台之上又有依次递减的三层圆形台,直径分别为51米、38米、26米;顶端的一座巨大的钟形窣堵坡,从地面至塔尖,原通高约42米,现通高31.5米;方形台的各层,在主壁和栏杆间共有4个宽约2米的回廊。回廊两壁上有连续的浮雕,共长3200米,有2500幅画面。浮雕的主要内容为佛教故事。在台基掩盖的方形层基部也有约160幅浮雕。在方形层的各栏杆,按一定间隔配置一个外向的佛龛,共432个,中间各安置一尊等身大坐佛。此外,在三层圆台都有一圈钟形小塔,下层32座,中层24座,上层16座,共计72座,它们像众星拱月一样环绕着中心大窣堵坡。每个塔内均置一尊佛像,加

上中心大窣堵坡的佛像,共有505尊。

像这样独特的建筑形态,到底意味着什么?原来,婆罗浮屠的设计者们试图创造一个立体的“曼陀罗”。曼陀罗是佛教用语,是梵文Mandala的音译,意译是“坛”或“坛场”。印度佛教密宗修“秘法”时,为了防止“魔众”侵入,便在修法处划一圆圈或建一土坛,有时还在上面画以佛、菩萨等像。以后,一般把划为圆形或方形的修法地方或坛场称为“曼陀罗”,认为这里是佛与菩萨聚集之处。换句话说,“曼陀罗”就是佛与菩萨修身养性之地。实际上这是佛教徒们心中的理想境界。他们使用规则的方形、圆形等完整的图形,企图表现

这种理想世界秩序井然的境界。

圣索菲亚大教堂(土耳其,公元532年—537年)

这是欧洲中世纪拜占廷帝国(即东罗马帝国)时期的重要的基督教建筑。现今的土耳其伊斯坦布尔,在古代最早称为拜占庭,后改名为君士坦丁堡,中世纪时是拜占廷帝国的首都,现存的圣索菲亚大教堂是拜占廷帝国皇帝举行重要仪典的场所。现存教堂除四角的伊斯兰教尖塔,是土耳其人灭亡拜占廷帝国,将教堂改为伊斯兰教的清真寺后增建的外,其他均为原来所建。它的突出成就,首先在于创造了把穹顶支撑在四个独立支柱上的结构体系。教堂正中的穹顶高15米,直径为32.6米,是古代少数几个规模宏大的穹顶。采取这种结构,便能在各种正多边形平面上使用穹顶,使建筑物内外都有完整的集中式构图,成为后来欧洲纪念性建筑的先导。其次,教堂内部空间宏伟而又有变化。穹顶的40个肋的下部,每两肋之间都开窗户。这40个窗,不仅可作内部采光,而且在视觉上,会使人产生穹顶好像飘浮在空中的感觉。无怪乎当时的拜占庭历史学家普洛可比乌斯曾说:“仿佛由天空的铁链悬系

着。”

(俄罗斯)《华西里·柏拉仁诺大教堂》(1555年—1561年建,今莫斯科红场)这是一座有纪念碑性质的著名俄罗斯风格建筑,是沙皇伊凡四世(1530年—1584年)为纪念1552年最后战胜外族侵略者而建,由巴尔莫和波斯特尼克设计。整个建筑风格独特,中央主塔采用俄罗斯民间建筑特有的帐篷顶,高47米,形成垂直线,统率着周围8座形状、色彩与装饰各不相同的浑圆饱满的穹顶。整个教堂充分展现出它复杂而又十分协调的形体,那大大小小高低错落的穹顶,活像一团熊熊大火,腾空而起。它凝结着俄罗斯人民由于结束了几个世纪来遭受外族统治的奴役生活而产生的无比欢乐和激动的情感。从而使这一建筑所形成的艺术形象,具有浓厚的节日气氛和纪念碑的意义。这一建筑所运用的华丽的装饰和强烈的色彩,使它所体现的具有历史意义的节日气氛,显得更加强烈,出色地体现了俄罗斯历史上民族独立、人民胜利这个伟大的主题。

意大利比萨教堂建筑群(11世纪—13世纪)比萨教堂建筑群是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建筑之一,它位于意大利的古城比萨。这一建筑群包括教堂、洗礼堂、钟塔和公墓四个部分,其中前三个部分最为重要。大教堂的建造年代最早(1063年—1092年),是为纪念1062年打败阿拉伯人并攻占巴勒摩而建的。洗礼堂建于1153年—1278年,钟塔建于1174年。这些建筑是欧洲中世纪罗马式建筑的代表作。大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全长95米,纵向有四排柱子,正立面高约32米,有四层连列券柱廊作装饰,形体和光影极富变化。洗礼堂位于教堂前面,其正门与教堂正门相对。平面呈圆形,直径35.4米,总高54米,立面分为三层,上两层为连列券柱廊,圆顶上矗立着施洗礼者圣约翰铜像。钟塔即举世闻名的“比萨斜塔”。这三座建筑,形体各异,对比强烈,变化丰富,但它们的构图手法又十分统一,因为均应用了连列券柱廊作装饰且色彩统一。

巴黎圣母院(1163年—1320年建,法国巴黎)

这是法国著名的哥特式建筑。哥特式建筑是欧洲封建社会盛期,即中世纪晚期流行的建筑样式。“哥特”一词原是欧洲一个文化不发达民族的名称。15世纪后一些崇拜古希腊、罗马艺术的学者,为了贬低中世纪艺术的成就,而首先使用了这个名称。事实上这是一种历史偏见。历史已经证明,哥特式建筑是欧洲中世纪建筑的高峰。哥特式建筑最主要的特征是高耸挺拔,辉煌壮丽。巴黎圣母院虽是早期的哥特式建筑,但同样具有这样的特点。全部用石头建筑的巴黎圣母院,正面的两个塔楼高六十多米,屋顶正中直插蓝天的尖塔高达106米,它的大大小小的尖券和尖塔争先恐后地往上钻,给人以一种热烈的、生气勃勃的向上的感觉。它的正立面,无论是三个门廊还是正中玫瑰花形窗户的装饰,都是那样华丽,以至令人忘记这是一座用沉重的石头修筑起来的建筑,而产生一种如临海市蜃楼的幻觉。

法国夏特尔主教堂(12世纪初—16世纪初,巴黎西南)

这是法国著名的哥特式教堂,位于巴黎西南约90公里处。现存的主教堂建于公元12至16世纪之间。最早的主教堂建于4世纪。9世纪时,查理大帝的孙子秃头查理,赠送给夏特尔主教堂一件重要的圣物──圣母的“束腰外衣”,它被认为是圣母在基督降生时所穿的衣服。从此,夏特尔主教堂就一直是基督教徒朝圣的重要目标。当然,从建筑艺术的角度来看,这也是一座最有特色的哥特式教堂。这主要表现在:西立面(大门的一面)拱门上的三层拱廊的形式,是夏特尔教堂的首创。法国以后的一些著名哥特式教堂,如兰斯教堂和亚眠教堂都仿效这种形式。西大门的装饰雕刻和室内的彩色玻璃窗,也是哥特式教堂中有代表性的作品。至于西立面两座形式各异的塔楼,则是由于它们各自的建造年代相距四百年的缘故(南塔建于12世纪初,北塔至16世纪才告竣工)。

法国兰斯主教堂(1211年—1290年)

兰斯主教堂是当时法国国王的加冕教堂。因该教堂内设有主教座,所以称兰斯主教堂(每个教区只有一所主教堂)。该教堂以形体匀称,装饰纤巧著称。建造这座教堂前后用了近百年的时间,但整个建筑的格调依然十分统一,是法国盛期哥特式教堂的代表作之一。哥特式建筑,在结构上,比过去历史上任何一种教堂或庙宇都更为空灵、纤瘦和高耸。在建筑外形上,教堂的外形高高向上,直指上苍,把基督徒的心灵引向“天国”。教堂下立面中间的如玫瑰形的窗户连同它的花瓣,代表着基督教《圣经》中所描述的“永恒的玫瑰”;玫瑰的叶子代表信徒们的得救的心灵。总之,哥特式教堂的外形以象征和隐喻的形象语言,表达了基督教的基本精神。无怪乎西方有人说,哥特式教堂的玫瑰窗是“傻子的圣经”。从上述几个方面来看,哥特式教堂具有它自己独特的风格。

德国科隆主教堂(1248年—1880年)这是北欧最大的哥特式教堂,也是世界最高的教堂之一。它位于科隆市中心,莱茵河畔。1248年始建,到1560年初具规模。后因宗教改革运动而停工,直到1880年才最后竣工。整个建筑全部由磨光石块砌成,巍峨壮丽。教堂型制为拉丁十字式,占地8 0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6 000多平方米,东西长144.55米,南北宽86.25米。教堂两端的塔楼高达152米,像两把锋利的宝剑,直插苍穹。大教堂的四周林立着无数座小尖塔,中央大礼拜堂的穹顶高达46米。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而支柱全由垂直线组成,筋骨嶙峋,极其峻峭清冷,体现着基督教否定物质世界,宣扬“纯洁的”精神生活的教义,是欧洲典型的哥特式建筑。

意大利米兰主教堂(1385年始建,19世纪初才全部竣工)

米兰主教堂又名多摩大教堂,是世界上最大和最华丽的教堂,属于“晚期哥特式”或称“国际哥特式”教堂。长约168米、宽约59米,大厅顶部最高处距地面45米,教堂可容纳4万人。教堂全部用砖建造,外表覆盖着晶莹洁白的大理石。至今虽然已失去了昔日的光彩,但意大利政府已开始全面清洗教堂的外观,相信不久的将来即可重放光彩。整个教堂给人印象最深的是教堂顶上135个直刺苍穹的尖塔,每个尖塔上都有与真人般大小的雕像,它的总数竟达3 615个之多。它那华丽、纤巧的外貌,使每个看到这座建筑的人,无不为之赞叹。这座欲与阿尔卑斯山争高的大教堂,不少西方人赞誉它是一座锦绣的森林。

兰斯主教堂内部彩色玻璃窗画

随着哥特式教堂新的建筑结构,教堂内部的装饰也相应地发生了变化。其中最重要的变化是彩色玻璃窗画的产生与流行。这是因为教堂内部裸露着近似框架式的结构,窗子占满了支柱之间的整个面积,而支柱全由垂直线组成,筋骨嶙峋,几乎没有墙面。过去常用的雕刻和壁画无所依附。唯一能够进行内部装饰的地方就是大面积的窗户。而当时的生产技术还不能生产纯净的透明玻璃,却能生产彩色玻璃。心灵手巧的工匠们,从拜占廷艺术流行的镶嵌画受到启发,用彩色玻璃嵌入铅条做成框架,成为一幅幅彩色的画面。这些画面的题材多来自《圣经》,对于中世纪许多不识字的基督教徒来讲,这些彩色玻璃窗画便成了“不识字人的圣经”。当阳光透过彩色玻璃射进教堂时,把教堂内部渲染得五彩缤纷而又神秘莫测。特别是在中世纪,“光”具有重要的宗教意义。因为,按照基督教的观点,光是与神灵即上帝之光相关联的,表现光就是表现上帝。所以,教士们说这是上帝居住处的景象。随着一天中光线强弱的变化,这些彩色玻璃窗画可以产生变幻无穷的效果。

伊朗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1612年—1637年建)

这是古代清真寺建筑中最为华丽的一座。它位于伊朗的历史名城伊斯法罕。由于伊斯法罕在古代曾是东西方贸易的集散地,“丝绸之路”南线途经的要站,所以,它在公元10世纪时就已十分繁荣。11世纪—16世纪末,波斯的几个王朝先后在这里建都,大事修建,使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之一。伊斯法罕皇家清真寺就是当年兴建的一座重要建筑。它像其他的清真寺一样采用圆顶拱架结构,两旁有两个供神职人员登高呼唤教徒作礼拜的尖塔(按伊斯兰教规定,教徒每天从清晨到黄昏要做五次礼拜)。清真寺的立面十分简洁,但布满精美纹样的琉璃镶嵌,使它显得极其精致而华丽,使人叹为观止。印度泰姬·玛哈尔陵(1630年—1653年建于阿格拉城外)

这是被称为“印度古建筑的珍珠”的世界著名建筑。由于我国通常把这一陵墓建筑简称为“泰姬陵”,有些人望文生义把“泰姬”误认为“贵妃”。其实,汉译的“泰姬”乃是印度莫卧儿王朝(1526年—1858年)皇帝沙·贾汉宠爱的皇后阿尔朱曼德·巴奴·贝古姆(1592年—1630年)的简称。因为,这一陵墓是以贝古姆皇后的封号“穆姆达兹·马哈勒”(意为“宫廷之尊”)命名的,或通称“达杰·马哈勒”(意为“宫廷之冠”),也简称“达杰”(意为“冠冕”)。这位皇后于1630年陪同国王出巡时因分娩死于布尔汉普尔。传说她临终前要求沙·贾汉为她修建一座世界上最美的陵墓。沙·贾汉实现了她的遗愿。相传这一陵墓最初为集体设计,最后的设计方案是波斯建筑师乌斯塔德·伊萨。施工期间每天有两万余名工匠,其中包括来自印度、波斯、土耳其、阿拉伯、意大利等国的匠师。全部工程费

时22年。

泰姬陵位于印度北方邦阿格拉城外叶木那河南岸。总体布局强调左右对称,注重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协调。整个陵园呈长方形,东西宽293米,南北长576米,围以红砂石围墙。陵园南侧的拱门上镌刻着《古兰经》的一句经文:“请心地纯洁人进入这座天国的花园。”陵园内有开阔的草坪和纵横交错的水池。陵墓主体建筑位于园内北端中央96米见方、5.5米高的白色大理石台基上。台基四角各有1座高约42米的伊斯兰教清真寺式的尖塔。它们和位于中央的陵墓建筑都是采用印度马克拉那采石场特产的纯白大理石砌造。陵墓主体建筑的平面为八角形,由边长56.7米的正方形抹去四角而成。中央覆盖复合式穹顶,内穹顶直径17.7米,高24.4米。上面的外穹顶高近61米。四角各有一座形状相似的小穹顶,体量匀称,曲线优美,四角的光塔和陵墓穹顶相呼应,形成变化丰富的天际轮廓。总之,整个陵墓建筑,总体布局完美,轴线对称端庄,空间序列丰富,视角良好。建筑色彩沉静而明丽,蔚蓝的天空,青绿的草坪,洁白的陵墓和高塔,加上小池中的倒影,飞溅的喷泉,成功地创造了肃穆、富丽和明朗的气氛,正是伊斯兰教徒所向往的纯洁的天国的花园。从而成为伊斯

兰教建筑中的珍品。

三、教学建议

1.宗教与美术密切联系,是人类发展史上多个民族共有的现象,构成美术的美术现象和美术作品非常重要的经典表现形式。在完成教学目标时,还是要从美术作品的欣赏入手,在用美术语言理解作品的基础上,了解宗教美术的特点。本课还是从美术的角度提高学生的欣赏能力和审美判断的能力。宗教的知识和背景,可以作为理解美术作品的基础,要处理好二者的关系。宗教是非常复杂的,要学生全面理解是很困难的,也不是美术课可以完成的。

还是要立足美术学科的内容学习。

2.把宗教美术作为人类的文化来学习,其中包含着人类的追求和信仰,也渗透着人类的智慧与创造。宗教美术作品也是劳动人民创作的,其艺术珍品是人类文化的宝藏。我们尊重宗教,尤其尊重宗教文化,树立正确的学习态度。

6.那些慰藉心灵的小可爱们 篇六

小动物可以抚慰人心,使我们的生活不再枯燥无味,所有的动物都有灵性,都可以与人类交流,人与动物的感情十分微妙,一个眼神往往就是最真诚的友谊基础。

千百年来人类饲养的宠物种类繁多,有哺乳类、鸟类、爬行类、两栖类、鱼类、昆虫类、节肢类等等,眼下人们还有了QQ宠物这样模式的虚拟宠物。

在各种宠物中猫和狗无疑是人类最为亲密的宠物,在漫长的岁月中,喵星人和汪星人同人类一齐进化,一同走过,形影不离,与人类结下了不解之缘,是人类最早的朋友。

战场上慰藉心灵的小可爱

可能是古埃及的一名水手发现了猫的真正价值,不仅能陪伴漫长的航行,还保护了船只和海员,因为水手们发现,船上的老鼠会咬断绳索和传播疾病,更迷信的水手相信猫会为他们带来好运。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约有50万只猫上了战场,主要任务是消灭战壕和舰船上的老鼠,不过,在硝烟弥漫、与死神相伴的残酷战场上,它们也成为了士兵的宠物和吉祥物。

战场上就有小猫Pitouchi救下比利时中尉Lekeux一命的真实故事。猫咪Pitouchi出生在战壕里,它的母亲被杀时它还非常幼小,中尉Lekeux收养了他。这一天,Lekeux侦查到德国军队在比利时的边界挖了许多战壕,于是躲在一个坑洞里绘制这些战壕的布阵图,他太专注了,以至于没有注意到德国巡逻兵正在向他靠近,当他意识到时,已经太晚了。

Lekeux只能屏住呼吸,希望德国人不会看到他,这时,一个士兵大声喊道:“洞里有人!”Lekeux知道他已经被发现了。

Pitouchi听到喊声,奋然从洞里跃出,德国兵被Pitouchi吓了一跳,朝它开了两枪,所幸Pitouchi未被击中。“原来是只猫啊,错以为有人呢。”德国兵说笑着离开了。

Lekeux完成了图纸,Pitouchi伏在他的肩上和他一起回到了比利时。

她是我走失的小妹妹

1992年起,为了三峡大坝的建成,110多万移民,进行了横跨两个世纪的大迁徙,当时央视每天中午,播出现场跟拍的纪实性系列纪录片,记录那些背着行李和命运,含泪挥别世代生活的地方的人们。该系列纪录片以最真实的镜头,跟随每一户人家,从他们边讨论边收拾家里的坛坛罐罐、桌椅板凳,到人背车拉一步三回头的痛楚,揪住了每一位观众的心。

镜头跟随一户祖孙三代的人家离开了,人去屋空。第二天,这家十来岁的男孩又回到了故居,嘴里“喵喵,喵喵,喵喵……”不停地、急切地呼唤着,原来他是来找他那被忘记的小猫咪的。小男孩从屋里找到屋外,半奔跑着找到了山林里,爬山下沟,一秒钟也没有停止呼唤,惊动了还没搬走的邻居帮着他一起找寻,终于在一个野山沟里找到了。它还那么小,不足半岁的样子,男孩一把抱起了这只小猫,紧紧搂在怀里,用涨红的小脸贴紧它,那般爱抚,就好像它不是一只猫,而是不小心走失的小妹妹。即使要走,也要全家人在一起,猫咪作为他的小妹妹,当然是家庭的一员,无论如何也不能丢下它。

相聚不能永久,但告别可以

老妇人安吉拉生活在一座老式别墅里,过着与世隔绝的日常,一窗之隔是与她完全无关的人世:一个霸道的总是觊觎她这座别墅的富人,一个儿童音乐俱乐部,他们并没有交集。冷清孤单的世界里,既有她对死亡的恐惧,也有她记忆中曾经的幸福与梦想。与老人相伴的只有一只她唤作Phlia的狗,安吉拉喃喃自语,自问自答,唯一的倾听者就是那只狗。她一心挂念着自己的儿子,可最终却是不欢而散,只有Phlia的忠诚、驯服抚慰着她的孤独。在死亡悄然逼近的时候,安吉拉总是望向窗外的秋千,幻觉般看到孩提时一脸灿烂的儿子正欢快玩耍,啊,那从前的快乐日子。

最后,安吉拉将自己的房子无偿赠给了困难重重的儿童音乐俱乐部,孩子们来了,调皮的小男生在楼下认真地沏茶,小心翼翼地端上来给老太太。不相干的少年人,带着陌生而又亲近的关爱和温暖,隔着一扇未开启的门,目睹了老太太的生命流失,那只叫Phlia的狗正在安吉拉的膝前不舍地注视着她……

在宁静的摇曳着怀旧情怀的黑白光影里,这部波兰影片《死期将至》默默地记录着狗狗陪伴老人走过最后的弥留时光。

每一个生命都有尊严

日本电影《导盲犬小Q》让无数人流泪。作为一只拉布拉多犬,小Q的一生不是以卖萌获取主人终生的关爱为目标。它从四十几天就被迫离开母亲,一岁的时候又要离开养父母。一辈子还要套上沉重的器械去为人类义务工作。但它活得独立且有尊严,在一个雨夜,小Q感到自己受到了不公平的对待,愤而离去。它不是一只任性的小狗,再见到渡边先生后,它也原谅了他。这就是他们之间的羁绊,互相信任互相需要,难免也要发发牢骚闹闹脾气,在这一人一狗中,小Q总是那个更宽容更大度的。小Q让我们坚信世间的温暖与美好以及人与人、人与动物之间的信任!

美国俄克拉荷马州的一只警犬在执行任务时,不幸遭疑犯乱刀刺死。美国警方依照警察殉职规格,于8月28日为3岁大的警犬凯举行隆重的葬礼,凯的搭档斯塔克警官作为家属出席葬礼,当场落泪。斯塔克为了救下凯击毙了嫌犯,正在接受调查。除了凯的生前战友和伙伴,现场还有上千小镇居民前来为它送行。

无论平淡还是灿烂,小Q和凯同样值得人类的关爱和尊重。最重要的是,每一个宠物都是一个生命,既然养育了就要对它们负责到底,让我们善待身边的每一个小动物。

7.慰藉心灵的语句 篇七

著名作家贾平凹的文字质朴拙厚,情真意切,令人回味无穷。他的作品具有丰富的当代中国社会文化心理内蕴,总是有新知,有见识,有情趣,还有味道。

“人人都说故乡好。我也这么说,而且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说起商洛,我都是两眼放光。这不仅出自于生命的本能,更是我文学立身的全部。”近日读贾平凹散文集《心迹》(四川文艺出版社2016年9月出版),好似一股潺潺的清泉注入心田,洗去心灵的尘埃。贾平凹说:“读散文最重要的是读情怀和智慧,而大情怀是朴素的,大智慧是日常的。” 《心迹》是贾平凹记录初心、描绘故乡的一部散文集,内容丰富,包含《商州初录》《商州又录》《说东道西》《初人四记》四个部分。《商州初录》《商州又录》里记叙了贾平凹故乡的山山水水;《说东道西》记录了西北地区的风土人情;《初人四记》则记叙了贾平凹少年时期生活中遇到的喜怒哀乐,以一个少年的视角记录了当时社会的状貌。但是无论记叙什么,都记录了贾平凹真实的内心世界,不仅有所行所思、所爱所痛,还有丰富阅历、真知灼见,且随处可见其大情怀、大智慧及其古朴的灵性和古雅的趣味。

我们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乡。秦岭深处的商洛,古时又称商州,是贾平凹的出生地和故乡,他在那里度过了生命中最初的时光,山川、庙宇、老树、河渠、集市、牛羊、鱼虫„„一切都在他心里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记。贾平凹读大学后虽然居住在城市里,但和故乡并没有脱离关系。下乡采风、体验生活,他都会跑回老家。故乡发生的任何事情,也都时时牵动着他的心脉。

8.人生心灵感悟的语句 篇八

乐观者在困难中看到机会,悲观者在机会中看到苦难,理想的路总是为有信心的人预备着。以下是小编带来人生心灵感悟的语句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人生心灵感悟的语句 例1

1、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2、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3、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4、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5、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6、我总是这样凝望那些日升月沉,伴着无家可归的忧伤。

7、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8、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9、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10、火车就是这样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中间像是留有期待,留有着人生注定需要的某种时间。

11、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2、当一个人喜欢孩子的时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13、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14、不要走,请逗留,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15、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16、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17、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18、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19、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20、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21、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22、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23、夜晚的城市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努力地开放出最后一缕艳丽。

24、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劣。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辰,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大好人或者坏人。

25、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26、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各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临自己心里的思疑。在苦苦挣扎中,若是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应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7、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人生心灵感悟的语句 例2

1、当一个人喜欢孩子的时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2、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3、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4、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5、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6、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7、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8、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9、不要走,请逗留,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10、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1、夜晚的城市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努力地开放出最后一缕艳丽。

12、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13、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14、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

15、火车就是这样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中间像是留有期待,留有着人生注定需要的某种时间。

16、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

17、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18、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19、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20、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各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临自己心里的思疑。在苦苦挣扎中,若是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应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1、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劣。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辰,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大好人或者坏人。

22、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

23、我总是这样凝望那些日升月沉,伴着无家可归的忧伤。

24、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25、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26、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27、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人生心灵感悟的语句 例3

1、别害怕,我一直站在你的身后,总在你呼唤时守在你左右。

2、寂寞的人总是会用心的记住他生命中出现过的每一个人,于是我总是意犹未尽地想起你在每个星光陨落的晚上一遍一遍数我的寂寞、火车就是这样离我们很近,又离我们很远,中间像是留有期待,留有着人生注定需要的某种时间。

3、如果爱不曾来过,如果梦不曾碎过,如果心不曾疼过,那么我,是否还是你认识的我、融进银河,就安谧地和明月为伴照亮长天;没入草莽,就微笑着同清风合力染绿大地。这样,才算得上善待生命,不负年华。

4、从蛹破茧而出的瞬间,是撕掉一层皮的痛苦彻心彻肺很多蝴蝶都是在破茧而出的那一刻被痛得死掉了。

5、夜晚的城市像一朵即将枯萎的花朵,努力地开放出最后一缕艳丽。

6、她忧伤而美丽的面容,是我一辈子都读不厌倦的诗。

7、你变了,我也变了,回不去的温柔,泪水如泉涌,最熟悉的变得最令我心痛。

8、如果我从没遇见你,如果我从没爱上你,如果我一开始没坚信,也许我就不会是现在的这个自己。

9、当一个人喜欢孩子的时候,他便已不再是孩子。

10、也许有些人很可恶,有些人很卑劣。而当我设身为他想象的时辰,我才知道:他比我还可怜。所以请原谅所有你见过的人,大好人或者坏人。

11、就在那一瞬间,我仿佛听见了全世界崩溃的声音。

12、当一切都回不去了,当我决定要走,你才明白冷落了我,我要的不多,可你都没给够,哪怕一个温柔的相拥,对我来讲,都是幸福的。

13、你突然点醒了我,我们的相识能够以年计算了,你找到你爱的,而我,还在原地徘徊着。

14、我们一直在寻觅,寻觅,那个我们都有的结局、我们像是表面上的针,不停的转动,一面转,一面看着时间匆匆离去,却无能为力。

15、情断了,绑不住,试着放手,走与不走,留与不留,我不想懂。

16、我不喜欢说话却每天说最多的话,我不喜欢笑却总笑个不停,身边的每个人都说我的生活好快乐,于是我也就认为自己真的快乐。可于丹论语心得下载是为什么我会在一大群朋友中突然地就沉默,为什么在人群中看到个相似的背影就难过,看见秋天树木疯狂地掉叶子我就忘记了说话,看见天色渐晚路上暖黄色的灯火就忘记了自己原来的方向…

17、躲在某一时间,想念一段时光的掌纹;躲在某一地点,想念一个站在来路也站在去路的,让我牵挂的人。

18、酒般的思念,一饮就醉,醉时就用全部的热情读这忧伤的月色。()于是,月醉了,夜醉了,我也醉了。

19、明知你心里没有我,也永远做不到你想要得那个,却不由自主让你看到最真实的我,掩藏住受伤的我。

20、不要走,请逗留,不要再让我心痛,难道你认为伤我还不够

21、我们确实活得艰难,一要承受各种外部的压力,更要面临自己心里的思疑。在苦苦挣扎中,若是有人向你投以理解的目光,你会感应一种生命的暖意,或许仅有短暂的一瞥,就足以使我感奋不已。

22、相信优美的生命,就是一曲无字的挽歌,漫过心际的孤独,早已蔚然成冰,而你,是这个季节最美丽的音符。

23、鱼对水说你看不到我的眼泪,因为我在水里。水说我能感受到你的眼泪,因为你在我心里。

上一篇:营业员培训方案新下一篇:学校中层干部领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