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通用9篇)
1.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篇一
《教师最需要什么》“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读后感 洛新中学 侯方
《教师最需要什么》“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读后感 洛新中学 侯方 赵国忠在《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根据中外教育家对老师提出的六十九条建议逐一分析、认识,提出了自己许多真知灼见,对吾等启示颇多,现仅就“让我们的课堂更有效”一节略谈。 赵国忠谈到:有效的课堂准备能在课堂中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为充分、深刻地理解了教材的重点难点,全面分析学生的学习实际和学习需求,前瞻性地预计到了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种种突然等。可以说,备课不是形式,备课确实是为了上好课。 回顾我校自2006年开始的教学改革,几经磨砺,如今逐步形成了切合自己实际的课堂模式:“自主学习、合作交流、释疑归纳、训练检测”。但是部分老师的所作所为实在是不敢恭维,每周所完成的“导学稿”不是下载,就是简单拼凑,你弹你的琴,我吹我的.调,而审核挂名却是教研组。有的老师连自己所写的导学稿也弃之不用,更不用说同学科其他老师了。学校强调要求老师们进行二次备课,起初也确实有些成效,但是坚持没多久就流于形式了,从而使课堂的高效从备课起就无从落实。针对这些情况,学校在复习阶段提出从备课做起,从知识问题化做起,紧扣课本,真正落实课堂模式的四个环节,稳扎稳打地搞好期末单元练习、综合练习,实现突破,高质量完成本学期教学要求。我想很多老师也认识到了这一点,按照学校要求不折不扣地去做,为学生负责,同时也更是为自己负责。 从备课做起,从知识问题化做起,你准备好了吗?
2.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篇二
《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让我更深刻地体会了教育的民主, 在学生眼里, 教师能够与他们平起平坐, 他们也就获得了一种心理上的平衡, 这样的教师最能受到学生的敬重。
另外, 从这本书中我第一次听说“问课”。 宋朱熹曾说过: “学贵有疑, 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 教学亦然, 课贵有问, 问则思、思则得、得则行。
在教学实践中, 我觉得“问课”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学反思方式。什么是问课呢?就是教师在上好课的基础上, 主动询问学生、同行等对该课的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建议。“人非草木, 孰能无情?”人们在认识客观事物的过程中, 不会无动于衷, 冷若冰霜, 而常常情动于衷, 行乎于外。同样, 学生的学习也离不开情感, 离不开爱心。要想课堂达到好的效果, 教师必须多问问学生对课堂的感受。
不断地问课, 就会让教师更好地尊重学情, 更好地关注学生。归根结底, 问课的初衷与最终目的是两句话:问的都是你——学生——学得怎么样?为的都是你——学生——能学得更好。当一个老师心中装满学生的时候, 就不会因为教学活动的周而复始而忘记了每个四十分钟都是学生生命的一个旅程, 不会为追求课堂的唯美而忽略学生的感受, 不会为个人的作秀而淡忘学生是个体, 不会为课堂的表面精彩而忽视了学生的习得效果。如果当问课这一细节成为我们老师的习惯, 课堂必将会因为学生的发展而生动, 因师生生命活力的焕发而精彩。
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我们一直在追求的目标, 实施新课程, 教师就要转变角色, 努力发挥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 收到最佳的课堂效果, 优化我们的课堂教学。教师进行问课, 就是要拓宽反馈和教学评价的渠道, 就是要努力实施“功夫在课外”的教育思想, 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 表明主动合作的意愿, 力争在“有效”上再有新的突破!要做到完善的“问课”就必须要明白以下几点:
1 问课的对象
1) 问自己。
“课前问”, 即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多向自己发问, 例如:“这节课的重难点是什么”、“怎样才能上好这堂课?”、“还有没有其他教学方法上这堂课?”等等。
“课中问”, 大家或许会有这样的体会:课前经过精心准备设计好的程序, 但课堂是变化的, 随时会发生不同的情况。所以, 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对意外发生的情况需灵活地处理, 并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而突发的情况往往会激发教师产生智慧的火花, 使课堂上的突发情况成为教育教学的契机, 抓住契机, 灵活应变, 会使课堂教学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让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
“课后问”, 即教师对自己刚刚经历的这节课作一个简单的回顾或小结, 给自己问上一两个问题, 略作思考, 在备课本上或是在教材上旁注几句、只言片语记下顿悟和思索, 毕竟当时可能没有那么多的工夫去好好地记录和整理。这样, 通过及时反省, 着重反思课堂中出乎意料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之处两方面的问题, 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除此之外, 教师还应该问问自己, 该节课的教学目标、预期教学效果的已成与未完成情况等。
2) 问学生。
“课前问”, 即在上该课之前, 教师要先了解学情 (例如了解学生对有关知识的了解程度等) , 这能使上课更加有的放矢。
“课中问”, 即教师在上课过程中, 根据该课的教学内容设计一些问题, 通过提问以及学生的解答, 来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 方便教师对学生做出相应的引导, 并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课后问”, 即教师在课后要询问学生对自己课堂教学的意见, 包括学生的听讲情绪、学习的困惑、哪部分知识点掌握得较差 (或较好) 、希望教师怎样教学等, 这样便于课堂教学充分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虽然教师不可能在上课的时候照顾到每一个学生的学习程度, 但这种方式可以兼顾个体, 使得教学多样化, 尽最大力量去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当然, 对学生提出的意见, 教师不能盲目听从, 而是要注意引导, 例如引导学生适应教师的教学方式, 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等。
3) 问同行。
“课前问”, 在上课之前, 请教同行对该课重难点的把握、教学方法的应用、需要注意的问题等, 或者拿出自己的教学设计请同行指教。这对新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特别有帮助。
“课后问”, 当有同行、领导来听课之后, 教师应主动询问同行、领导对自己的课堂教学情况的看法、意见、建议, 然后进行归纳总结, 寻求一般的教学规律, 广纳意见, 取长补短, 发挥好自身的优势, 改进教学工作, 并取得长足进步。这些都要求教师要有谦虚的品德, 使同行愿意提看法, 让大家坦诚交流, 在这样的环境下提出的意见的含金量通常较高, 教师要取其精华, 为己所用。
2 问课的方式
通常用到的方式有以下三种:
1) 座谈法。
也就是教师与问课对象 (例如学生或者同行等) 进行面对面的交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展开对话, 由于无法预设, 反而能使双方在比较轻松、随意的自然环境下交流, 除了可以获取教师所需的信息, 通常还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 在课间闲聊时, 不经意地问一句:哪个知识点有疑问?我的讲课速度怎么样?学习累不累?希望在哪些地方再改进一些?等等。
2) 问卷法。
教师把想了解的内容设计成问卷进行问课。问课设计的内容一般比较全面、科学、合理, 所以有利于全面了解对课堂教学的评价, 也能避开面对面交流而产生的一些障碍或尴尬局面 (例如问课对象不好意思直说教师的缺点之类的) , 由于问卷的方法一般采用匿名的形式, 这样就能看到问课对象的真实想法, 问卷设计者也能达到预期的目的。
3) 通信法。
问课对象可以写书面信件, 也可以利用现代通讯设备进行交流, 如电话、短信、电子邮件、QQ聊天等, 来对教师的课堂教学发表意见。这种方法不受时空限制, 同样也有利于避免面对面交流时产生的尴尬, 同时还能方便问课对象就临时产生的教学问题发表看法, 对教师改进教学工作很有帮助。
3 问课的意义
问课是对教师预先准备的教学设计的全过程在课堂教学中实施情况的检查和反思, 是对教与学的信息反馈以及师生互动的教学情况的思考, 是进行教学反馈的很好的渠道, 对提高教师素质和水平是一剂灵丹妙药。
3.孩子最需要什么 篇三
我的大儿子与这孩子同龄,刚刚高中毕业升入大学,深知等待录取通知的过程有多么熬炼人,尤其是当你一向优秀觉得自己本应所向披靡的时候。因此,当居住在附近的朋友告诉我生活中那孩子有多么优秀父亲是多么厚道的时候,心痛得流下了眼泪。
此后,一些问题一直萦绕于心:孩子从小最需要学习的功课究竟是什么?人生的目的就是成为高大上的“精英”吗?不成“精”成什么呢?成了“精”又怎样呢?国庆节假期,9年级的小儿子与他每周一聚的青少年小组一起参加了半年一度为期3天的营会,回来说这次最重要、给他影响最深的节目是大家分成小组思考、分享和讨论三个重大问题:
第一,在各种创造性活动中,我对什么最感兴趣、可以乐在其中?
第二,我对自己的天赋有什么样的责任?我可以如何用自己的天赋帮助别人?
第三,这个世界最需要的是什么?这些需要中,哪些方面我能有机会做出贡献?
第一个问题是帮助你发现自己的天赋,这个我懂。第二个是建立人生的意义感,在与他人的正向互动中感受到自己的价值。这个我也懂。第三题,吓了我一跳,题目好大!结果他表示,那不是说要他们每个人都去像好莱坞的威尔史密斯一样去各种大灾难中寻找拯救世界的机会,而是观察自己周围的世界,思考自己能给别人带来什么样具体的帮助和贡献。每个人不都一定成为精英,但每一个人都必定对周围的世界有用,从小寻找能让自己有用的机会,就能在不断的贡献过程中找到人生的价值和目的,并为之深深欣喜和感恩。
我深深感恩,为他有机会与同侪一起思考,并且用信心和爱建立自己内心深处的价值感。我深信有这样的思考、这样的价值观、这样的目的,就不会因一两次挫折而失去生活的兴趣。
如果可以用这样两幅图画来演绎人生,你选择哪种?你为孩子选择哪种?
画中,一个人正与魔鬼厮杀于棋盘,虽然他每一步都非常专注努力,但是结局注定非常悲惨,因为他的对手是魔鬼。魔鬼最狠毒的一招不在于围追堵截,而在于让你从内心深处看不到出路,让你相信你一次的失败就注定了最终的结局——死亡。这是德国画家Moritz Retzsch(1179-1857)的名画《下棋者》(The Chess Player)。
另一幅同样是两位下棋者,陪我下棋的是创造我的那一位,我同样要为自己所下的每一步棋负责,但心中却有一个盼望,那位陪我下棋的对我满怀爱意,深愿我走好每一步棋,即使有时我会走错。这样的人生自有平安和喜乐常满于心,不管面前的棋局如何。
其实,我们的孩子最需要的跟我们一样,就是能够在任何时候、任何境遇中都知道自己被深深地珍爱着,没有任何一种境遇能够使自己与这种至高至深的爱的源头分开。这爱的源头不在父母,因为父母自己也有爱不出来、或是爱莫能助,甚至爱得牺牲了自己也无法挽救孩子的时候,因为父母也是有限的,也同样需要这种无限的爱来支撑。
这爱的源头就在那一位满怀爱意陪我们下棋的造物主。唯有在信心和爱中成长起来的人才有宠辱不惊的大智慧。
4.《备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篇四
林 美 红
“读一本好书就像是在与一位高尚的人对话”,这句话确实说的有道理。最近我仔细阅读了《备课最需要什么》这本书,让我收获颇多。书中分别从教师日常备课、有效备课、特色备课、备课后的反思最需要什么等方面出发,以备课中的各种问题为出发点,密切结合详实、经典的案例,理论联系实际,为教师们备课提供了最有价值、最有效的建议。这让我对备课也有了更深的认识:
一、备而能用。备课应该备而能用,减少无效备课,“备课”、“上课”不能两张皮,备课不是我们为了应付检查而准备的,而是为自己的教学服务的。备课是教师搞好教育教学工作的前提,是教师搞好教研的基础,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内容不离书本,方法变换万千,用不同的方法把课本上的知识讲活,输入到孩子们的脑海里是备课的关键,孩子们把知识接受了,教学的目的也达到了,从而说明我们的备课是有用的是为我们的教学服务的。
二、有利于教。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高效地完成教学任务。有利于教师的专业成长,使教师的教学水平迅速提高。一个老师有多种教学方法,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教学达到自己的教学目的是为上好一节课服务的,我们能流畅的运用自己的备课达到教学目的,就有利于我们的教学了。
三、有利于学。新课程倡导的教学过程是师生交往、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按照课改要求,师生在课前进行交流互动已是教学过程的开始,上课是备课的延伸,备课、上课的信息反馈,都有助于改进教学工作,为新一轮备课提供科学决策的依据。因此,备课,就不能是老师单方面的事,而应该有学生的参与。所以,备课的前提是备学生。做事情要考虑对象,知己知彼。分析对象,了解对象,是我们的事情得以成功的前提条件。从简单的意义上讲,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我们想取得教学的成功,我们就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如果我们想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我们在做教学的准备工作——备课时,就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因素。
四、1、备课还要吃透教材。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教材只是一个载体,需要每一个教师带领学生去挖掘、去创造。教学是一个再创造的过程,是对课程不断发展、不断丰富的过程。因此,教师在备课中,不要就教材“教”教材,而是要充分地了解学生、分析学生,根据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利用教材组织各种各样的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进行教学设计。
2、新教材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向学生提供现实、有趣、富有挑战性的学习素材,这些素材都力求从学生实际出发,以学生熟悉或感兴趣的问题情境引入学习主题,并展开教学探索。教师应采用特色化的教学处理教材,为学生提供探索和尝试的机会,真正做到深入挖掘教材的内涵而又不拘泥于教材。
3、准确、科学的教学切入点,能够将学习者迅速带入学习、探究的情景,这种情景有利于学生知识的学习,能力的提高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养成,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有利于师生共同学习、研究、探讨教材,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应。
4、精心设计板书,恰当运用板书,对发展学生思维、培养学生创造性才智、提升教学效果都会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同时也有助于学生把握重难点,理清层次,加深授课内容的印象,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
5、集体备课时形成的统一教案,并不是完美的终极教案。教师必须对统一教案认真阅读思索,结合自身风格和班级特点加以补充改造,使之达到最佳境界,才能拿到课堂上去实践,才能形成独具魅力的个性教学。集体备课时的“大家之言”,只有在教师结合自身的知识、个性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内化后,才能彰显出它们的价值和意义,相对教师的教学个性而言,“大家之言”只能是“陪衬的绿叶”,只有有了鲜艳的花朵,绿叶的陪衬才有价值和意义。
五、1、教学反思可以进一步激发教师终身学习的自觉冲动,不断地反思会不断地发现困惑,“教然后知困”,不断发现一个个陌生的我,从而促使自己拜师求教,书海寻宝。学习反思的过程也是教师人生不断辉煌的过程。教学反思还可以激活教师的教学智慧,探索教材内容的崭新表达方式,构建师生互动机制及学生学习新方式。
2、备课反思会使人自觉的产生一种思考深刻一点的需求,而且为了让思考深入还要自觉地去参阅一些资料和书籍,这就促进了教师进一步的学习,并使教师自觉地将自己的思考与倡导的理论结合起来,从而自觉不自觉地实现了对理论认识的提高,找到了自己教学实践的理论基础,促进自己向研究型、专家型教师的转变。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说过“如果我不得不将教育心理学还原为一条原理的话,我将会说,影响学习的最重要的因素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我们应当根据学生原有的的知识状态进行教学。”书中对于备课种种细节,让我在读中细细咀嚼,认真品味,以往的教学实践得与失近在眼前。在以后的工作中,我要学习书中的宝贵经验,并且不断地摸索有效的途径,把更好的理念运用到自己的教学实践中去。
以上只是自己的肤浅认识,愿与同行共同探讨。
《备课最需要什么》读书心得
平阳县少体校 林美红
读了学校下发的《备课最需要什么》一书,打开此书赫然看到封皮写着这样一段话:备课是教师教学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和重要保证。教师要上好课,首先必须备好课,备课是一项深入细致的工作,是教师达成良好教学效果的关键。教师备课最需要用心、用情、用力和重思。备课是我们作为教师每天的常规工作,然而怎么才能备好课也是我们常常感到困惑的地方,而然赵国忠老师却用短短的“用心、用情、用力、重思”八个字充分的概括出备好课的真谛,实乃令人折服。
作为一名一线的教师,要上好一堂课,教案的准备非常重要,我们把这一过程称之为备课。备课包括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备学法、备教学过程等,但因为一些日常琐碎的事情占据了我们大部分时间,实际上的备课就等同于写教案了。为了应付学校或上级的检查,我们大部分的时间用于书写,平时在学校上课、批改、教育学生、与家长沟通„„已占去了我们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于思考的时间几乎所剩无几,然而这样写出教案等检查后便放进了抽屉,上课前还得重新备课。这样的备课便成了一种浪费,这样的备课便成了一种摆设,这样的备课便是徒劳的、无效的。
作为一名教龄不长的年轻教师,也向往高水平的备课,可理想与现实往往相去甚远,经验不足,方法不当,空有热情亦只会事倍功半,所以如何提高备课的质量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打开此书,通过浏览及精读,发现作者果然深入老师,有许多来自第一线老师的备课案例,让我产生许多共鸣。学习了这本书后,对于备课的理念我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备课应是备而有用的,有利于教师落实地教、巧妙地教,促进学生学得快、学得扎实。有效备课重要的是教师的钻研、思考,采用合适的教学方式及手段。
正像书中所说教师备课只有用心,才能在备课中投入自己的影子,将自己的切身体会融入对教材的理解中,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才能在讲课时说出自己的心声,才有可能实现对学生心灵的唤醒。教师备课只有用情才能在备课时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备课中融入自己的真情实感才能在课堂教学中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只有在课堂教学中传递自己的真情实感才有可能激发学生的情感,实现情感目标的达成。教师备课只有用力才能在备课中广泛查阅资料,实现教材上的深耕细读,知识上的融会贯通,讲解上的深入浅出,才能实现知识目标的达成。教师备课要重思,不仅要明白是什么,更要明白隐藏在是什么背后的为什么,真正实现课堂精彩教学。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正所谓:“有备无患。”只有课前的精心预设,才有可能在课堂上实现精彩的生成。
一、备课的前提是备学生
做事情要考虑对象,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分析对象,了解对象是我们上好课的前提条件。教学就是教师教学生学,教学的对象是学生,如果买完想取得教学成功,就要对学生有充分的了解,对学生个性、特征、心理素质、已有知识水平等情况的了解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一节课的教学效果。
二、备课要吃透教材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越是能够运用自如地掌握教材,那么。他的讲解就越是情感鲜明,学生听课后需要在教科书上的时间就越少。这是教师素养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特征。”教材是教师教学和学生学习的依据,是教学内容的主要载体。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师要“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三、要发挥教学参考书应有的作用
教学参考书是集体智慧的结晶,具有权威性、实用性、知识性。在备课室充分发挥教学参考书的作用,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理解教材,让教师在最短的时间内,对教学内容有一个整体的、全面的认识,并迅速地找到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合理地组织教学内容,从而实现教学的有效性。
四、备课时要设计好教学主线
课堂中明晰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条精品旅游线,把学生带进一处处风光秀丽的景点,使一堂课显得有条理、环环相扣。一条鲜明的教学主线就好比一堂课的灵魂,因此,教学主线的清晰与否、生动与否直接关系到整堂课的思路是否清晰、教学效果是否良好。
五、备课要设计、编写好教案
军队打仗要制定战斗方案,工人盖楼要绘制图纸,同理,教师上课也必须有教案。教案之于教师,恰似剧本之于导演。导演如果想制作出一部优秀的电影,要有一个好的剧本,同样,教师想上好一节课,必须备课的过程中设计、编写好教案。不同学科、不同教师、不同学生、不同教学条件应有不同的教案。教案要符合实际的需要,有助于课堂教学的有效实施,有助于教学目标的有效达成,要有个性特色和创新表现。
六、集体备课智慧多
“三个臭皮匠,抵个诸葛亮”,这句话强调的是集体的智慧与力量。集体备课便是这样一种教研活动,它充分利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共同研究教学中的一般问题,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
备课是教师的常规工作,它不仅体现教师的工作态度和工作责任感,更能看出教师的工作能力和专业素养。在现实的教学实践中,备课不仅是教师上好课的前提,也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途径。
5.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 读后感 篇五
花园中学 郑琳
暑假期间我阅读了《什么是最有效的教学》这本书,受到了很大的启发。作为一名年轻教师,在教学中往往会发现,认真备好的课在课堂上却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平时花了很多精力却收效甚微,读完这本书以后我发现教师要想实现有效教学,反思是关键,教师必须在教学中进行反思,并有效实施反思性教学:在反思中感知学生的学,在反思中修正自己的教,在反思中不断提升已有的教学水平,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从而让学生更好的学。新课程需要这样的教学,如何最有效地实施反思性教学呢?就必须掌握问课、品课的艺术。
所谓问课,就是教师主动征询学生、同行、家长以及自我对课堂教学的感受与意见。
问课有多问:一问自己,首先课前多问自己问题,明确一堂课的目的,重点,难点,推敲教学方法,精心设计过程,提高课堂效率;其次还要坚持课后问,及时反思本节课的效果,着重反思课堂中的创造性收获和需要改进的地方,便于今后教学扬长避短。
二是问学生,这点我们平时做得还不够多,要了解学生,备课其实也就是备学生,课后通过各种形式了解学生的疑难、困惑、收获便是我们开展下一步工作的出发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然也要注意引导学生正确的认识教学过程,对学生的意见不要简单适从,要善于倾听,去伪存真。
三是问同行,如有同行听课,课后更要多问问,“当局者迷,旁观者清”。问他们,更能看到自己教学的失误,虚心听取他们的意见,更能改进以后的教学工作。
通过问课,教师可以深度反思课堂教学,抓住教学中的成功与教训的痕迹,充分感受教学设计的变化,及时捕捉到瞬间闪现的生成因素,从而探讨、发现自我教学上的一些规律。而且通过问课,能有效转变教师角色,确立服务意识,努力发挥教师促进者、指导者、合作者的角色作用,从而获得最佳的课堂效果,进一步优化我们的新课程教学。所以:“问课”应成为教师每天必修的“功课”。
所谓品课,就是教师以品的角度去听别人的课、去观别人的课、去评别人的课、去议别人的课。教师在听、观、评、议课中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能有效提 1
升自己的教学水平。所以说:品课是听课、观课、评课、议课的更高层次的追求,是一种更高的教学境界,是一次深加工的过程。品课能让新教师虚心品味老教师的谆谆教诲,做到品好每一节课、讲好每一节课,努力完善、充实自己。同时让教师在品味他人课堂的同时,更关注自己的成长,并有更多的教学收获。品课要站在听课者角度、上课者角度和学生角度品课。
通过品课,我们每一位品课人都会有很多收获和长进,成为课堂资源的间接受益人,教师之间也可以优势互补,最终提高自己的课堂教学效率。
6.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篇六
如德鲁克所说, “管理是通过他人的努力来达到目标”, 这就可以理解为, 一个“目标”明确后, “他人”参与到其中。在完成目标的过程中, “他人”是否在实现“目标”的时候“努力”?又如何让他们努力?归根结底, 还是要回到本源问题:人性是怎样的?人们行为的动机到底在哪里?有着非常丰富的管理经验的道格拉斯·麦格雷戈提醒我们:“在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动的背后, 都有一种人性与人性行为的假设”。基于此, 麦格雷戈发布了他的“X理论”、“Y理论”, 进一步突出了管理系统的核心———有关人所担任角色的假设与价值判断。
权威还是影响力?
传统的观点 (X理论) 认为, 员工只有在“强制、控制、指挥、威胁, 以及使用惩罚手段的条件下, 才能努力去实现组织目标”, 而麦格雷戈则将重点放在讨论人性假设上, 由此他提出 (Y理论) :“员工是值得信赖与尊重的”, “只有支持并激励员工, 才能使他们取得最好的工作业绩, 因此, 应以更合理的理论为基础, 推行一种人性化的管理实践程序。”这一激进的理论在当时引发了一场关于理论与实践的争论———管理系统到底应该建立在权威之上还是影响力之上。
正如麦格雷戈强调的那样, “Y理论并不意味着管理的退让、领导力缺失、标准的降低, 或者其他在X理论下的柔性管理容易出现的问题。”情况恰恰相反, 奉行Y理论并不意味着要将权威舍弃。同样的, “那些拥有绝对权威和在特殊情况下采取独裁行动的人, 并不一定就是X理论的奉行者”。
在20世纪70年代,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管理学院接到一个管理项目, 负责培训一批海军上将, 课程重点是:习惯了绝对权威的管理者将如何管理新加入的基层员工。如果他们采取独裁管理, 那么这就代表X理论将发挥作用。于是调查人员向他们发放了问卷调查, 同时也结合了其他行业的管理者信息进行分析, 但是令人惊讶的是, 调查结果证明, 与其他测试过的行业管理者相比, 这些海军上将竟然更倾向于Y理论。随后他们表达了对于“领导力”的理解:“命令并不意味着控制”。因为他们意识到, 信任下属是多么的重要, 并且他们与下属有绝对的依赖关系。“控制系统意味着不信任, 反而会弄巧成拙。那些按照X理论发号施令的人往往无法晋升到更高的职位”。很明显, 控制是需要区分来理解的:一种是基于信任和影响力的控制 (Y理论) , 一种是如果不采取严格考勤、权威压制, 员工就会偷懒的控制 (X理论) 。因此, 正如麦格雷戈的理论, 信任员工并不意味着放弃控制, 即“管理者必须管理”。
刚性管理还是柔性管理?
过去几十年, 人们对刚性管理和柔性管理这两种极端管理方式进行了研究, 发现它们实行起来都存在着困难。面对严密监控、强迫、威胁 (有时会以伪装的形式出现) , 员工往往会进行反抗, 尽管也许不是很强烈, 但往往依然对管理的目标产生影响。设想, 如果是在充分就业的条件下, 困难就更为突出;而与之相比, 柔性管理往往会导致管理上的退让, 这或许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持组织内的和谐, 但是却必然会降低组织绩效。
随后便流行起了“公平的刚性管理”。正如泰迪·罗斯福的名言:“手握大棒, 轻声说话。”胡萝卜加大棒的动机理论或许行得通?“在面包缺乏的时候, 人们总是专为面包而活的。”但是, 麦格雷戈也强调, 在今天生活水平大大提高的情况下, 如果管理者无法提供“机会公平”的工作环境。那么“胡萝卜加大棒”便不再发挥作用。
基于此, 麦格雷戈在其《企业的人性面》一书中分析了原因:“大多数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已经得到了一定满足, 而社会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正占据主导, 对他们来说, 指挥和控制 (无论是刚性管理、柔性管理还是公平的刚性管理) 是无法发挥激励作用的”。
很显然, 当员工的基本生活水平得到满足, 上升到更高层次的需求, 也就很难再用薪酬、待遇、奖励、威胁等指挥与控制的方法使员工受到激励。这也许正能够突出麦格雷戈所提倡的“参与式管理与咨询式管理”的重要性, 他认为, 在某些情况下, 参与式管理与咨询式管理能够鼓励人们为组织目标贡献自己的创造力, 并对与自己相关的问题发表意见, 进而满足自身的社会需要和尊重需要。他曾在书中提到的“司凯龙计划” (即斯坎伦计划, 这是美国曼斯菲尔德钢铁厂工会领导人约瑟夫·斯坎伦提出的一项劳资协作计划, 该计划表明, 如果雇主能够将因大萧条而倒闭的工厂重新开张, 工会就同工厂一同努力降低成本) , 正是这些观点在实践中的卓越体现。
如何成为高效的管理者?
麦格雷戈在对监管及控制体系如何发挥作用进行分析的时候, 列举了一个案例:监管者下到生产基层, 发现某些问题后汇报给上级, 再由上级将信息传递给监管链中的上级, 生产运营总监辗转得到了这个信息, 又把它传递给生产链中的下级。信息最终进入生产部门经理的耳朵里, 他了解到自己的工作受到了质疑, 便将员工召集起来进行质问。员工顿时感到自己被“老大”盯上了。
麦格雷戈分析到, 如果当监管者发现问题时, 首先告知基层员工, 那么大部分问题立刻就能得到解决, 而不会拖延几周甚至几个月, 员工也会感觉到监管者是在帮助他们, 而不是监视。当然, 监管者仍会将问题层层上报, 不同的是, 这样做是为了收集信息, 以便发现更广泛的问题。麦格雷戈指出, “如果监管者使人畏惧, 将直接导致员工隐瞒工作中的问题, 这样不仅不能解决问题, 反而使情况更加严重。”
不得不说, 麦格雷戈对于实践拥有审慎的洞察, 他提出了观点, 也做了大量理论实践例证, 却并没有要求人们去完全支持或奉行“X理论”或“Y理论”。比起大多数试图推销“管理不二良方的畅销书”让人们去硬性点头, 他只是用自己的观点去启发他人对于管理实践保持起码的尊重, 更多地思考“你认为最有效的管理员工的方式是什么?”也许, 可以用麦格雷戈的话去这样诠释“X理论”和“Y理论”的关系———“如果管理者的工具箱里只有权威一种工具, 他将很难圆满地达成目的, 但这并不表明应将这个工具丢弃。有时, 当其他工具无法达成目的时, 他或许还能用得上这个工具。”
大师小传
1 906年, 道格拉斯·麦格雷戈 (Douglas M·Mc Gr egor) 出生于美国底特律。
1 932年, 获得美国韦恩大学文学学士学位。
1 933年, 获得哈佛大学硕士学位。
1 935年, 取得哈佛大学哲学博士学位, 随后留校任教。
1 937-1 964年, 在麻省理工学院任教, 他教授的课程包括心理学和工业管理等, 并对组织的发展有所研究, 成为当时劳资关系研究小组的创始人之一。
1 948-1 954年, 任安第奥克学院院长, 期间对当时流行的传统管理观点和对人的特性的看法提出了疑问。
1 957年1 1月号的美国《管理评论》杂志上发表了《企业的人性方面》一文, 提出了有名的“X理论-Y理论”, 该文1960年以书的形式出版。
理论贡献
麦格雷戈认为每个管理决策和管理行动背后, 都有一种人性与人性行为的假设。
X理论对人性的假设:一般人都对工作具有与生俱来的厌恶, 因此只要有可能便会逃避工作;因此必须对他们进行指挥、控制、监督以及予以惩罚的威胁, 才能促使他们努力向组织目标奋进。
7.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 篇七
管理知识的主要来源是经验,是经验的跨地、跨时的反复证明。学术主流的看法是,经验证明主要靠定量研究(尽管也允许少量的定性研究,而且是实证主义框架内的定性研究),定量方法也就是主流圈子里接受的那些工具(库恩的观点),不需要争论,看那些课题,看那些文章就一清二楚,当然,前提是你有足够的兴趣去关注。
对于组织管理,我比较相信个体的经验,我不太相信这世上会有“普遍意义”的组织管理知识(但我高度地信赖常识,而常识往往是地域性的),就如同我不太相信“人生道路”只有唯一的正道。所以我也对直觉感兴趣,对洞察很在意,对基于自己的生命体验后的顿悟很着迷(尽管是非常局部的知识)。仔细想想,自己这一拨人,没机会扛枪过江,没赶上上山下乡,对世界的了解,多半是间接经验、书本经验。起初脑子空空的,填了不少“舶来”的概念、原理,在大学里前前后后待了近22年,在小公司、“大”公司做兼职也就6、7年。大学的管理,我深有感触,小公司的管理,我有些体会,“大”公司的管理,经验让我怀疑战略不那么管用,并且发现领导与高管间的“关系网络”举足轻重。
因此,我的体会是:除非有足够长的时间介入一个组织,除非有愿望去不断反思自己、观察他人,除非有好奇心拿那些“经典”的理论去检讨自己的组织、组织中的人,包括你自己,不然,似乎很难说我们明白了组织管理,明白了管理,明白了其中最重要的“变量”——人。(很抱歉,这是我百分之百不合时宜的“方法论”立场,很庆幸,世界上持有这种看法的人数越来越多。)
分享即快乐,我不图自己能螳臂挡车,只期望有些许的共鸣,有哪怕是一丁点儿对实践者的启发性(这是我对管理学术本体论意义上的理解)。
最不需要之No.1:统一全员的思想
拜托,思想最好不要被统一,因为统一思想的假设很幼稚,也就是说想法跟做法应该一致,问题是怎么会呢,有必要吗,凭什么啊;或者就是另一种解释,叫作野蛮,连脑子里面的东西也想管,过分。结果就是逼着别人拿嘴巴当想法,所以催生出越来越多不敢/不愿把想法讲出来的人。长此以往,认知失调了,行为失衡了,要么是抑郁症,自残,要么是狂躁症,伤人!
最需要之No.1:(尽量)统一行动
能(尽量)统一行动就好,行动是比较可见的,或者说比较容易用结果来衡量。告诉别人你需要在什么时间、地
点,需要什么作为、什么创意(新),需要多少,然后,开出你的条件,同时允许别人比较,最后说好了,大家签个协议,把义务和回报都写进去。再复杂点,就是要充分考虑彼此的文化传统和风俗习惯。
当然,对于搞创意的人,统一行动也很变态,因为其中的假设连幼稚都不配,简直就是愚蠢!创意(新)天生就是要颠覆那些陈规陋习的,你整天却让他/她“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惟马首是瞻”,末了,竞争来了,压力来了,危机来了,又埋怨人家没脑子,拿不出办法,怪谁?
最不需要之No.2:被垄断的权力
任何组织都不可能没有权力,权力说到底,就是十字路口,不知道前后左右的时候,有一个声音斩钉截铁地说,笨人向左,我们往右。时间越紧迫,情绪越紧张,那声音的效力越大。战场上军令如山倒,就是这个道理,因为那关乎人命。但在一般组织中,如果只“允许”少数人发号施令,那就很幼稚,因为垄断权力的假设是,“权力”所选择的路径,每一次都应该最好,或至少是次好、不坏。这个几乎不用争论,我们早知道,即使见过100万只白天鹅,也不能说,天鹅都是白的。而在组织中会有哪种权力,能拥有建立在100万次“正确方向”的经验积累上的呢?做梦!想想看,那些曾经伟大的企业家和高明的战略制定者们,有几个在今天的经济衰退(典型的黑天鹅事件吧)面前,依旧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呢?
最需要之No.2:权力的边界与制衡
大多数组织里并非都是生死攸关的事,你要适当约束权力的范围,即使是把权力已经让渡给了“规则”,也不要让权力或规则之手伸得太长,管得太宽,以致无孔不入,要让人有些自主性,不然还会是人的活法吗?特别是,在十字路口,到底是向左还是往右,甚至是向上还是往下,别忘了多听听其他的声音,只要别人的说法有理有据,搞不好还就是“站那儿不动”才是最好的选择。因此,要给其他的声音以正当性、合法性,最好就是一种制度安排,由权力确定约束权力自己的规则。尽管“权力”往往可以委托给“一小撮儿人”。
最不需要之No.3:自以为是的领导
领导不等于权力,但领导跟权力是一对孪生兄弟;权力的影响常常有,但领导却未必。说白了,为了过大大小小的十字路口,我们需要选择方向,但没有哪个组织天天站在十字路口,月月等着选择方向。我们一般把领导理解为权力的化身,最开始应该是出于“信赖”,毕竟人家带着我们过了几回路口,而且应该是大路口,挺顺。再往后,如果还有大路口,接着“信赖”,慢慢发现不那么灵了,或不灵了,开始“动摇”、“怀疑”,最后,挣扎一番后“抛弃”,有行动上的,更多是心理上的。说了半天,领导必须要意识到,没有那么多路口,不需要你总是激扬文字;何况过新路口的经验你可能根本没有,就别总在指点江山。
可现实是,曾经值得信赖的大领导可能太辛苦了,所以就在大家的仰慕和拥戴当中生出一堆“小领导”,而且还有越来越多的“小小领导”——异化了,符号化了。可没那么多路口怎么办,人总要干事吗?很不幸,情势渐渐演变成了遍地都是“本可以不过”的“路口”,最糟糕的结果是:大大小小的领导成为了组织的麻烦,而且往往是最大的麻烦。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领导就等于麻烦+制造麻烦。
最需要的No.3:自知之明的领导
关于领导,可能是真起作用的,也可能是作用不大的,甚至没什么用处,纯粹摆设的,我们都可以接受,只拜托领导的声音和身影有张有弛、能进能退。在我们迷失的时候,领导是明灯;在我们辛苦的时候,领导是鼓励;在我们失意的时候,领导是安慰。就这么多,刚刚好。
一个“经验说明”
分析完了,提供一点儿经验观察,是自己最熟悉的组织。或许没有普遍性,因为我没有观测100万只白天鹅的时间、精力,关键是本钱。但我碰巧去过澳洲。我的初步判断是,世上的天鹅,我看到有两种,白的,黑的,仅此而已。虽然是个人经验,但应该有典型性,也就是说天鹅再珍贵,也就是种鸟、一种体型较大的鸟,不用观察,即使难免不会看到一只灰天鹅,可天鹅永远也长不出虎皮,生不出熊胆。
想想中国的大学,那个方向明确吗?就算不明确有共识了吗?即使没有共识目标总有吧?你总得培养一批批人才而不是蠢才吧!那什么样的人算是人才呢?能力强吧,有想法吧,还得有个人样吧。那什么样的环境是让人有“能力”、有“想法”、有“人样”的必要条件(我可不太相信什么充分条件)?先不去说那敏感的“自由”,多样性总要吧,不会是统一教材、统一大纲、统一教案、统一考试吧?尤其是管理这样的学科!
那大学生、研究生、博士生、大学老师都是些什么人呢?高低胖瘦,男女老少的我不细说,读书人吧?读书干吗?不就是“该”比别人多知道些道理,多明些事理,或是多点儿办法,能解决问题吗?什么是道理,什么是事理,什么是办法,如何解决问题?你总钻进故纸堆里行吗?你不直面现实行吗?你不允许探索行吗?直面现实不讲真话行吗?探索不试验、不犯错行吗?
对照上面的“最需要/最不需要”,思想能不能统一,在大学里谁都清楚;权力的边界和制衡,几乎天天在吵,在改革。一个切身的体会是,校园里大大小小的领导太多了;让人上上下下跑楼梯(站电梯),签字、盖章的事太多了;收这个资料,填那个表格的事实在是太多了!!!
我没有多的要求,对于一个还顾及面子,想当个合格大学老师的人,只想真诚地呼吁:比起那些不接触学生、不怎么上课,或只上某几门课的大大小小的领导们,你们凭什么笃定那些小路口、小小路口该怎么过呢!拜托了,还是研究研究“办大学”那些大路口该怎么过,把“教学生”这些小路口的过法留给我们这些普通老师、教员群众们自己去琢磨吧。
8.读《教师最需要什么》心得体会 篇八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着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正因为教师肩负着如此光荣的使命,所以对一名教师来说,促进自身的专业成长尤为重要。《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中指出,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教师的专业知识
一个人适应时代的教师首先必须具有扎实系统的专业学科知识,掌握所教学科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通用知识、学科知识、教育科学知识(教育原理知识、课程与课堂教学知识、心理健康与辅导知识、课堂与班级管理知识、教育环境与教育技术知识)、教育研究知识等,并了解所教学科的最新成就、最新水平及未来发展趋势。
2.教师的专业能力
我国的教育已从传播知识为主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学生主动获取和应用知识的能力、独立分析与思考问题的能力。因此必须要培养教师的专业能力。包括通用能力(沟通表达能力、人际关系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自学能力、运用技术能力)、心理辅导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个案分析能力、创新思维能力、整合能力等。
3.教师的专业精神
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责任感,提高教书育人的工作积极性,热爱学生,乐于教学,愿为教育事业奉献一切。
那么有哪些途径可以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呢?通过阅读《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主要可以概括为以下三条:
一、要读书。在知识经济时代,教师仅仅能恪守职责、有崇高的事业心已经不够了,时代呼唤具有更多专业特长的专家型的优秀教师。教师职业的专业化是社会进步的必然要求,是教师教育发展的方向。教师要以合理的知识结构为基础,具有专门的教育教学实践能力,并能有效地、创造性地解决教育教学领域中的问题。教师的专业成长过程就是教师素质的提高过程。没有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教师的历史使命就无法完成。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一桶水从那里来?很重要的一个途径就是学习。教师作为世人眼中的“文化人”,理应养成不断学习的良好习惯。教师的专业成长需要理论的提高,没有理论支撑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因此,教师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选学一些教育理论经典书籍,特别需要经常读一些大师作品,通过读书加深自身底蕴,提高自身修养,让自己浸润在文化的滋养里。一本好书就是一个好的世界,好的社会,它能陶冶人感情和气质,使人高尚。教师只有在不断的学习,不断地探索中,陶冶自己的情操,扩大自己的视野,才能在不断的社会进步中跟上时代的步伐,才能有更多更新的知识来面对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教师,要把读书当作第一精神需要,当作饥饿者的食物。要有读书的兴趣,要喜欢博览群书,要能在书本面前坐下来,深入地思考。一些优秀教师的教育技巧的提高,正是由于他们持之以恒地读书,不断地补充他们的知识的大海的结果。”读书对教师的专业成长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加油站”,广大教师只有不断的学习,充分为自己“充电”、“蓄能”、“吸氧”、“补钙”,才能源源不断的接受源头活水的补给。
二、要反思。反思是教师着眼于自己的活动过程来分析自己做出某种行为、决策以及所产生的结果的过程,是一种通过提高参与者自我觉察水平来促进(转载自范文之家http://,请保留此标记。)能力发展的手段。教师要做一名哲学的思考者,带着问题去思考教育,带着尝试去解决问题,带着反思去总结问题,带着结论去验证问题。关注教师的专业发展、以反思和校本培训为特点的在岗培训已经成为国际教师教育的趋势,其中,反思被广泛地看作教师职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经验十反思=成长,已成为教师专业成长的公式。没有反思的经验是狭隘的经验,至多只能形成肤浅的知识。如果教师仅仅满足于获得经验而不对经验进行深入思考,那么他的发展将大受限制。
任何一个教师,哪怕是一个高明的教师,在其执教的过程中也不可能做到尽善尽美。审视和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教学决策和教学结果,可以有效地纠正教学观念、教学行为上的偏差,形成自己对教学现象、教学问题的独立思考和创造性见解,提高自我觉察水平和教学监控能力。
反思可以贯穿教学的全过程,体现在教育活动的始终。在课堂教学的实施中,既可以在备课时思考是否遇到什么困惑,是否对教材进行了二次开发,对学生实际需求的估计是否合理,是否为学生创设了实际支配的时间和空间,能否联系社会实际生活,实现知识与态度相统一,过程与方法相统一,即课前反思;也可以在上课过程中思考学生在课堂上实际参与的热情与程度如何,师生或生生互动是否积极有效,课上是否发生了意想不到的事情,如何利用课上的资源改变原有的教学设计进程等,即课中反思;也可以在上课之后思考课堂教学效果如何,存在哪些需要进一步改进的问题,有哪些需要关注的地方或有什么困惑,课堂上的一些事件对日后的教学有何意义等,即课后反思。反思本身并不是一件复杂的事情,只要具有批判性分析的眼光,善于发现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随时随地都可以开展相关的反思工作,就会使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变得更具理性色彩,实现自身的专业化发展。
三、要研究。“教师即研究者”是国际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理念。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主要依赖于教育科研。苏霍姆林斯基就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你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么,你就应该引导每一位教师走到从事科学研究的这条幸福之路上来。”这是对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最好概括。因此教师应积极投身到教育科研之中,以获取自身专业化发展,实现自身生命价值。可以这样讲,没有教育科研的教育是僵化的教育,没有科研意识的教师是没有生命力的机械的教师。从这一意义上来讲,教育科研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内在驱动力。教学即研究,一旦教师树立了这样的理念,那么他的一切教学活动都是在研究中发生,在研究中开展,有效的研究活动,必然是带来观念的改革。
教师的专业成长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认识自我是教师成长的基础,发现自己是教师成长的第一步,发展自我是教师成长的重要环节,创造自我是教师成长的关键,成就自我是教师人生的最高境界。一个教师超越其他教师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教师要不断地超越过去的自己,就是要以朴素的感情,调整自己的心态;以奉献的精神,从事崇高的事业;以高超的技艺,展示个人的才华;以不断的追求,提升自己的价值。在认识自我、发现自我、发展自我、创造自我、成就自我中净化心境,使自己越来越感受到活的有价值、有意义,从而体悟到人生的真谛。
9.《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读后感 篇九
最近看了《幼儿教师最需要什么》这本书感触颇深。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在教学工作上不仅要做好,保育工作也非常重要对待幼儿更是应该用爱去关怀,关心他们而更重要的是对待孩子要有一颗宽容的心,一颗充满爱的心当你有了一颗爱心,自然就会用宽容去对待他们
曾经我还看到过一篇,讲述的是一个四岁的小女孩王可欣,也许由于是第一年上幼儿园的原因她总是一个人默默的坐在椅子上,对什么都不感兴趣,什么活动都不参加这位幼儿园老师每天早上会热情的迎接她但她没有什么回应,甚至面无表情但这位老师不气馁,依然每天早上都会热情的迎接他,在生活的点滴细节中想她表达对她的爱一个温暖的拥抱,亲切的眼神,愉快的表情,平等的交流终于这位老师用她的爱改变了可欣四个月后可欣第一次回应这位老师的问好我想当这位老师听到可欣口中的那一声”老师好”的时候,心中肯定是无比的欣喜的,更多的也许是感动因为她终于用爱打动了孩子的心,她的爱终于得到了回应
也许有些孩子很调皮,不管你怎么说他,教育他,他总是不听你的也许在你严厉的训斥下他会有片刻的安静可是不到几分种他又开始闹啊,跳啊,吵啊你拿他没办法,除了训斥也许他这样做只是为了引起老师的注意,他希望老师能够和他亲近,而我们却不明白只是一味的指责到最后他也会因为老师的训斥而不敢接近因为害怕被训斥即使他希望能和老师说上几句话,可是老师愤怒的眼神把他的希望全都打破了也许在某种程度上说,老师的训斥会收到一定的效果在老师的严厉和训斥下调皮的学生会被制服但这只是制服表面上孩子很听话,很乖事实上,他们已经和老师筑起了一道防线,在心理上已经远离了老师他们将不会和老师说悄悄话,不会和老师说他们的小秘密,他们更不会把快乐和老师分享因为老师的心已经远离了他们他们肯定不喜欢这样的老师那么对孩子难道只能用严厉和训斥吗?难道我们不能换一种方式吗?给孩子一点点爱,或许我们收获的将会是他们的整颗心
所有的孩子,不管是调皮的,安静的,不爱说话的,活泼的,他们都希望老师能够喜欢他们而我们往往比较关心的是那些很乖的孩子,听话的孩子,常常忽略了那些调皮的孩子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那些调皮的,不爱讲话的孩子文中提到的那个不爱讲话的孩子可欣,如果没有老师坚持不懈的关心和热情,也许他不会说出口中的那声”老师好”虽然只是简单的三个字,但是这三个字至少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认可,甚至也代表了可欣对老师的一种爱的回应世界上最幸福的事就是能够得到爱的回应,我想这位老师体会到了她一定是幸福的
我们为什么不学学这位老师呢?要知道训斥和严厉并不是孩子们想要的他们要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一点点的关心,一点点的爱就满足了也许不经意间老师的一个微笑,一个眼神都会让他们很兴奋他们会认为老师对我微笑,老师是爱我的老师摸了我的头,老师是爱我的自然而然孩子的心也就向着老师了
对于一些调皮的孩子,往往会闯祸有时候老师也会忍不住向他们发火弄的孩子难受,老师也难受为什么我们不换一种方式思考呢?孩子闯祸了,他知道如果老师知道了肯定会批评他,所以他不敢把事情告诉老师,事情没有得到解决,以至小祸酿成大祸这是谁都不愿意看到的为什么会这样呢?原因很简单,孩子怕被老师批评虽然批评也算是一种教育的手段那我们教育为什么一定要批评呢?记得曾经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有时候宽容比指责更能震撼一个人的心灵别以为孩子们小什么都不懂为什么我们不能用宽容对待他们呢?相信他们一次,相信他们会懂用我们的爱去宽容他们
【有效教学最需要什么】推荐阅读:
什么是有效的体育教学07-05
怎样才能使小学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最有效10-12
怎么学英语最有效的方法是什么10-27
有效教师和有效教学08-29
关注教学起点,实施有效教学10-19
有效教学十讲07-16
有效教学论的11-20
小学美术课堂有效教学06-27
有效教学远程培训笔记08-06
阅读教学的有效提问09-04